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19

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汉维谚语的特点及文化差异对比研究

3、西方五国外语教育的基本经验与借鉴

4、广告语篇中语气隐喻的作用浅析

5、试析网络热词“柠檬”

6、浅谈二语习得的社会认知理论计

7、浅析比尔·布莱森《小岛札记》中地名的翻译

8、云南景区楹联的修辞研究

9、国外应用语言学早期发展综观

10、应用型本科高校英语口语纠错反馈系统模型建构的探索

11、国内外语言景观研究与展望

12、英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特征及启示

13、应用语言学领域学术论文中四词词串的研究

14、形合意合之差异对歇后语英译的启示

15、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模式与方法初探

16、英语学术期刊论文转述动词研究

17、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研究10年:回顾与思考

18、高职院校学生外语学习焦虑及其缓解策略研究

19、浅谈应用语言学的跨学科性

20、语言选择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旨向

21、网络语言的变异形式与规范

22、应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改革

23、浅析思维模式下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24、文化冲突与商务沟通研究

25、“产出导向法”与“金课”的构建

26、促进英语学习者有效学习的真实性评价模型设计研究

27、外语教学法学习与教学的哲学思考

28、对应用语言学的几点认识

29、应用语言学视角下“毒品隐语查询系统”的研制

30、试析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在应用语言学中的研究

31、大学应用语言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32、CBI理论框架下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模式研究

33、《应用语言学》: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入门书籍

34、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特点

35、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社团发展的新探索

36、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37、校内英语专业合作教学模式探讨

38、性别因素对大学生詈语使用的影响

39、浅论汉语修辞学的内外关系

40、试述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41、浅析应用语言学与英语教学改革

42、儿童语言获得和发展理论对第二语言教学的启示

43、Presentation测试对研究生教学的反拨作用

44、CET4听力新题型对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反驳效应研究

45、对外汉语口语课之会话教学

46、心理表征与语言认知教学

47、汉英交替传译信息缺省实证研究

48、应用语言学中语言能力的多元性分析

49、基于交际理论的我国应用语言学研究及发展前景

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2、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口语能力

3、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习得

4、浅析英语专业改革与发展

5、知难而进  不断攀登

6、浅谈高校学生人文素质与实际能力的培养

7、对偶之妙 楹联之美

8、分析情景教学法在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9、中国语言文学发展与跨文化传播研究

10、《论语译注》读书笔记一则

11、提高大学英语课堂互动的行动研究报告

12、关于高校汉语言教学中的文学鉴赏研究

13、大学生当洗脚妹就是人才浪费吗

14、浅谈高职汉语言文学教学方式的创新

15、基于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谈教学的几个问题

16、什么样的照片会给你带来订单?

17、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18、中国语言文学类:就业万金油

19、论编辑知识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20、网络新媒体对中国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研究

21、以就业为导向的河南省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影视语言文学教育体系建构

22、浅谈地方高校中国语言文学通识课程的重构

23、英语语言文学中的常用修辞手法分析

24、《红楼梦》中建筑名英译对比分析

25、大学生关于同性恋群体矛盾态度的实证研究

26、关于民族语文专业学科发展的思考

27、浅谈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学教育

28、基于高职文秘专业学生文书写作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29、英语语言文学对学生英语习得能力的影响探索

30、大学生应用文写作现状与研究

31、理解、运用成语的有效策略

32、浅析《昭君出塞》的艺术特点

33、生活·读书·写作·竞赛

34、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现代汉语课程语音教学探究与实践

35、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之于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作用浅析

36、开封市四县县属教育机构档案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37、新媒体环境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38、浅议“大学语文”的重要作用

39、模因论视角下的流行语“洪荒之力”

40、论日语语言文学中的家园意识

41、日语语言文学中的家园意识分析

42、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浸润探究

43、英语语言文学对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作用探究

44、浅析英国“教育研究生资格证书(PGCE)”模式与中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差异

45、情景教学法在英语语言文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46、论网络文化发展趋势下的大学汉语语言文学教育重点的演变

47、语文教学中才情教育的升华

48、微课视角下大学语文课程研究

49、汉语语言文学的韵律特征探究

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郭龙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广播电视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现为中国社会语言学会秘书长,北京市语言学会监事长。

《中国教师》:在当前网络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等现象的影响下,整个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语言文字工作而言,面临着怎样的新形势?

郭龙生:新中国成立以来,语言文字工作者经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努力,使我国语言文字应用达到目前的水平。据调查,目前全国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的人数比例可望达到75%以上,社会用字与汉语拼音应用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这是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现实基础,也是实现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奋斗目标的起点与前提。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愈加频繁的中外经贸往来促使中外语言文化交流逐步增加,大量多语言商贸人才走出国门,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贸易往来。此外,在当今社会发展的新阶段,语言文字工作也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概言之,机遇与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中的语言文字:高考“指挥棒”、社会用人与评价人才机制的标准都使当今广大青少年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不对称现象。这是多年来学者呼吁有关部门应重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的主要诱因。人们认识到问题,但如何解决问题,这是当前语言文字工作所面临的历史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处理得好,会促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否则,就会进一步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外国语言文字之间的距离,扩大二者之间的不协调,从而严重影响我国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国家语言文字应用实力的提升。

(2)政治上的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工作不是政治,但是关乎政治;不是大局,但是服务大局。虽然说语言文字具有更强的工具性,但其中也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积淀。语言文字是民族的标志,语言关系与政治、经济、民族、文化等问题密切相关。有些国家、民族之间,往往会因为语言文字的问题而产生摩擦、冲突,甚至酿成流血事件,更为严重的则可能导致国家的分裂与灭亡。因此,在政治层面,应该认真对待语言关系问题,妥善处理好各种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让语言文字工作的良好局面为政治的健康发展服务。

(3)技术里的语言文字:新媒体样态的出现、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物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等的发展都需要语言文字工作成果为其提供语言文字的根本保障。从这个角度来看,语言文字既是工具,又是媒介,是借助网络技术和媒体介质的工具,也是为媒体使用者服务的媒介。语言文字能否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保障,是阻碍技术的发展,还是为技术的进步插上一对翅膀,则成为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严峻现实。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中国教师》:我国当代青少年群体的语言使用情况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和变化?

郭龙生:(1)规范是主流。从我国当代青少年群体的语言使用情况来看,无论是与以前相比,还是与当前其他人群的语言应用情况相比,规范都是主流,广大青少年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是主要的、值得肯定的方面。因为广大青少年正处于学校学习时期,正规教育使他们能够按照语言文字规范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并能清楚、准确地表情达意,交流思想,传递信息。

(2)求异有个性。虽然广大青少年语言文字的规范应用是主流,但也必须承认,在主流之外,还有一些问题,即青少年在语言文字应用中存在创新求异、张扬个性的表达方式与表达结果。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文化原因,也受到青少年群体的生理与心理特点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受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崇尚多元、张扬个性、突破规范、反对规范,已成为少部分人追求的一种时尚。再加上社会风气中某些不正当的价值取向,使按照规则办事的人遭到嘲笑,而不守规矩的人则成为风向标,甚至成为少部分人追求学习的榜样,成为一些人羡慕的对象。这些都使有些青少年的语言文字应用会有意无意地突破规范。

(3)分场合应用。尽管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中存在规范与变异的矛盾,但现实的情况是,这些都是分场合的。在需要规范应用的时候,他们能够正确、规范地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而在非正规场合,青少年的语言应用则活泼多样、个性和另类。根据国家推广通用语言文字的有关要求,广大青少年应该具备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并能够在该用的场合使用。在私下场合、非正规场合,青少年使用方言、网络语言等则是无可厚非的。

《中国教师》:有人说青少年汉语能力在退化,书写格式、行文语气、语法逻辑、词语储备、语言美感等诸方面问题多多。对于这一说法您怎么看?

郭龙生:我不认为大多数青少年的汉语能力是这个样子的,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所有青少年的汉语能力都退化了。上述这些方面,也不是所有能力有所退步的青少年中都会出现的问题。有的是这个方面有所不足,有的是那个方面有所欠缺。总之,是有些青少年的汉语能力在有些方面出现了退化的现象。

分析这种退化的原因:一是各种媒体海量信息的“狂轰滥炸”。读图时代的到来,使青少年真正阅读文字、书写文字的时间大大减少,于是有些青少年这方面的能力必然会有所减退。二是学校、老师和家长没有严格要求广大青少年有意识地提高在这些方面汉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与水平。俗话说,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老师如果教学方法得当,教学重点突出,社会对人才的评价与遴选机制没有缺陷,那么青少年在汉语能力方面肯定不会出现退化的现象。

《中国教师》:2012年12月4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了《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标志着国家语言规划和语言规范水平将迈上一个新台阶。《纲要》对青少年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语言生活提出了哪些要求?

郭龙生: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言文字事业具有基础性、全局性、社会性和全民性特点,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必然与广大青少年具有直接的、密切的联系。总结起来,《纲要》对青少年学生这个特殊群体的语言生活提出了如下要求:

(1)树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意识,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新时期的广大青少年在语言规范意识方面应进一步增强,在公共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语言文字应用的规范化水平应进一步提高。

(2)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及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广大青少年都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国家通用语言应用水平。广大青少年在校学习期间,应按照要求努力学习,切实提高自身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受过初等教育者,应普遍具备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的应用能力;具有中等及以上教育程度者,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应达到相应要求,具有较好地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表达、沟通的能力。

(3)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程度。到2015年,在城市,普通话基本普及,广大青少年责无旁贷;在农村,以学生和青壮年劳动力为重点实现基本普及,汉字应用在广大青少年中基本规范。

(4)提供语言应急服务和语言援助服务。国家建立语言应急服务和援助机制,提倡发展多语能力。在发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根据需要,合理规划,为提升国民多种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创造条件。广大青少年应积极提升自身多语言应用能力,争做国家多语能力人才资源库的储备人才,作为社会应急和特定领域专业语言人才,为国家提供突发条件下的语言应急服务,为社会提供语言援助。

(5)开展国内外语言文化交流。在汉语国际教育与传播工作中,广大青少年作为各级志愿者,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传播与推广发挥重要作用。在海内外语言文字交流活动中,广大青少年不仅是重要的交流使者,更是语言文字广泛交流的受益者,他们将在深入而广泛的交流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6)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在广泛开展的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中,广大青少年不仅是中华经典的主要学习者,也是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为此,广大青少年必须认真学习中华文化经典,深刻领会其中所体现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中国教师》:在我国社会深刻变革时期,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语言文化的发展变化反映出当代青少年群体怎样的文化心态与价值取向?

郭龙生:(1)遵纪守法。当代中学生和广大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在接受正规学校教育过程中,他们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行为规范,更学到了如何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的守法公民。这里的遵纪守法,也包括他们的语言文字应用遵守相应的语言文字规范和法律规章。这是有目共睹的,是广大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健康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

(2)爱国乐学。当代中学生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不断形成并逐步完善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并逐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要求广大青少年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要明确自己人生奋斗的方向,明确自己是为什么和为了谁而学习的。因此,学生应端正态度,以学习为乐,乐于学习,明确学习的终极目的。

(3)与时俱进。广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当代中学生的表现预示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前景。对于充满活力的青少年而言,发展、进步是他们成长的精髓;与时俱进则是他们成长的必然特征。只有青少年与时俱进了,才能保证国家的发展不会落伍。青少年是引领潮流的群体,是国家能否繁荣富强的风向标。

(4)勇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精神,要求当代中学生和广大青少年要勇于改革创新,敢为天下先,在规范发展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切合时代发展脉搏的,突破原有规范的,更快、更新、更高的发展。

《中国教师》:希特勒说:“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要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要消灭承载它的语言;要消灭这种语言,首先从他们的学校下手。”从民族文化传承和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角度,对于当代青少年语言文化的发展,您有什么建议?

郭龙生:希特勒为了达到其政治目的而说出了上述这番话,这从反面证明了学校和教育对于语言、文化、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的过程中,学校是基础,学校中培养的是民族与祖国的未来,学校中的教学活动不仅教授给学生们语言文字知识,教授给学生们文化、经济、科技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学校的学习阶段更是广大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人生关键时期。学生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东西,将会直接影响并决定着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走向。

从民族文化传承和青少年价值观教育角度来看,我认为,当代青少年语言文化的发展,应该着重从继承和发扬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入手,结合社会其他方面的教育,尤其是社会道德教育和正确价值观的培养来进行。

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的分支系统,语言文字的教育只是其中一个小的方面和一个支系统。语言文字作为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认知世界的主要工具,其本身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承载了大量的文化积淀。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我们只需要选择中华民族优秀的、积极向上的、主流的文化传统予以教授便可以。

至于在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与培养方面,则必须跳出语言文字之外,在整个社会这个巨系统中来综合考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作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上有很多值得人们反思并积极寻求对策的现象。为什么现在有些老人倒地之后无人敢上去搀扶?为什么有的人敢侵占他人房屋而拒绝腾退?为什么有的人官位不高但是动辄贪污成千上万元的人民币?这些社会现象的产生必然有其背后的社会原因。在小学生看到有老人倒地而上去帮助搀扶,结果却被老人及其家属诬陷是他撞的,因此而承担巨额经济赔偿甚至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之后,什么样的宣传教育与道德说教能够唤回孩子幼小心灵中的良知与对社会的责任,什么能够改变他对社会司法不公、道德沦丧、人与人之间不可信任的深刻印象。一个错误的司法判例,足以抵得过成千上万教师的苦口婆心、循循善诱的道德说教。因此,光从语言文字角度来讨论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不能说没有用处,但是,更多的工作确实应该在语言文字之外,在能够决定社会对人的评价的支系统中。当一个社会中所有的人不以违背规则为耻,反而把自己不守规矩、违反规定的行为甚至因此而得到了某种好处的现象作为炫耀的资本、沾沾自喜时,这个社会离崩溃的边缘就不远了,起码它正在一步一步走向衰败,直至崩溃和瓦解。因此,正像语言规划工作必须与其他社会文化规划一起来进行一样,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也不能在象牙塔里进行,而必须与社会生态中其他系统的完善一起进行,这样才能保证青少年价值观的教育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责任编辑:林静)

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2、连云港小学英语教师英语绘本阅读及教学情况调查研究

3、高三学生英语写作中组块的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4、胃癌患者手术治疗前的贫血情况调查研究

5、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6、互联网+背景下英语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7、上饶师范学院跆拳道课程开展情况调查研究

8、新疆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9、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精神信仰情况调查研究

10、乌鲁木齐市中学足球运动的开展情况调查研究

11、浙江省高校读书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12、职业素养视角下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13、保山学院2016—2018级新生军训伤病情况调查研究

14、苏北地区家庭农场融资情况调查研究

15、军队医学院校援外培训教学情况调查研究

16、大连市大学生网球运动的参与情况调查研究

17、高校新闻学子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研究

18、《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19、宁夏高校学生网络缩略词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20、大学生英语网络资源平台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21、我国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出口情况调查研究

22、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联合招生、订单培养”模式学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23、当代大学生性教育的普及与认知情况调查研究

24、光电子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研究

25、农村污水排放情况调查研究

26、我国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27、安庆市基层法院法官员额制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28、城镇居民媒介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29、凉拌菜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调查研究

30、高中生体质健康情况调查研究

31、普通高校篮球教学情况调查研究

32、齐齐哈尔市少儿游泳暑期培训及场馆运营情况调查研究

33、疫情防控期间本科高校学生居家学习情况调查研究

34、基于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广东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35、大相国寺梵乐团“非遗”保护情况调查研究

36、大学生对网络视频公开课的认知和利用情况调查研究

37、达州市通川区儿童体适能开展情况调查研究

38、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

39、关于体育专业学生兼职情况调查研究

40、兼职教师教学情况调查研究

41、曲靖师范学院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情况调查研究

42、高校自习资源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43、我国中小型城市基础阶段学生性教育情况调查研究

44、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研究

45、在扬大学生小型公共绿地使用情况调查研究

46、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写作情况调查研究

47、河北省基层医院人才招聘情况调查研究

48、宁夏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情况调查研究

49、双创背景下的武汉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专利情况调查研究

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2、优化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创新美术教学活动

3、民间美术资源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4、创意美术在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民间美术与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结合路径探究

6、民间美术融入幼儿创意美术教学的应用

7、网络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8、浅析美术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教学

9、探讨民间美术文化在美术绘画中的应用

10、基于美术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美术教学

11、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审美的方法

12、传统美术类非遗融入高校美术类专业教育的互动路径研究

13、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14、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5、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16、试论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17、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18、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

19、美术学视野下新媒体时代报纸美术编辑如何设计创新

20、基于民间美术文化视角的中学美术教育初探究

21、追寻有效美术教学,回归美术教育本质

22、民间美术资源与小学美术学科教学的整合方法

23、浅谈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4、民间美术资源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5、民间美术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渗透

26、打造开放的美术课堂 让学生爱上美术课

27、民间美术艺术造型和色彩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应用探析

28、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29、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美术教学“问题情境”创设分析

30、让美术课堂文化成为美术核心素养落地的力量

31、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思考

32、民间美术艺术造型和色彩在现代美术设计中的应用

33、论如何将民间美术中苗族元素融入到美术教育中

34、关于民间传统美术与幼儿美术教育相结合的研究

35、浅谈如何实现初中美术教学与青海民间美术的结合

36、开发民间美术资源,服务中小学美术教学

37、巧用美术社团,促进初中美术教学和谐发展

38、文化馆美术创作与群众文化美术创作辅导工作探究

39、在美术课堂中渗透本土民间美术内容,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40、小学美术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41、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探析

42、楚美术造型图示对湖北当代美术创作的影响

43、美术学视域下昂昂溪文化原始美术的分布特点及美术特征研究

44、小学美术民间美术资源教学策略

45、小学美术教学中上林县民间美术资源的引入探究

46、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对儿童美术教育影响的反思以及儿童美术教育的畅想

47、巧借绘本美术元素 激发美术教学活力

48、民间美术文化在美术绘画中的应用探究

49、谈民族美术与高中美术教学的结合

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一) 论文选题环节

要完成毕业论文写作, 涉及到选题、收集查找文献、阅读分析文献、编写提纲、反复修改等多个环节, 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而选题则是这“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 这一步的成败也决定了论文的质量的高低, 以及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的大小, 因而必须高度重视, 认真对待。从我院近几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的实践来看, 论文选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文学”与“语言”比例失衡。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大致可分为文学与语言两大方向, 但事实上, 学生在选择的时候, 却一边倒的倾向于文学类, 选择语言方向的寥寥无几。而在文学内部而言, 又出现了内部不平衡现象, 即选择文学文本研究的远高于文学理论研究, 选择文学理论研究的屈指可数。

2. 选题陈旧、重复, 创新性不足。

很多学生为了写作起来较为简单方便, 往往不会选择新颖的题目, 很多题目也是年复一年地出现在学生的论文中。如《伊丽莎白的婚恋观》《陶渊明的田园诗艺术特征》《<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等。这些题目因老师上课重点讲授、相关资料较多, 而受到学生青睐, 随便找几篇文章拼凑而成即可。另外, 较为容易的题目大家都会选择, 因而在论文开题中, 会出现选题重复的现象。很多论文的结论已经是通说, 没有多少可挖掘的空间。

(二) 论文写作环节

1. 原创较少, 抄袭较多。

“观点创新”在毕业论文撰写中可谓是最高要求。即便对重点本科大学学生, 也是较难做到。而对于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 更是望而却步。其实, 创新不单纯是观点创新, 这样的创新确有强人所难之处。除此之外, 可以用新的材料论证原有题目;也可以用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论证原有题目。但现实情况却是, 学生在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过后, 没有对其进行评述, 发现其不足之处, 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研究;而是就地取材, 将手头资料进行拼接, 好一点的就是逻辑相同而语言不同, 不好一点的则是直接复制粘贴, 较少能够看见较新颖的观点, 基本都在“炒剩饭”, 每每答辩的时候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虽然学校设置了论文查重检查, 但个别学生的论文已经逼近最高限定值, 自己的表述较少。

2. 写作基本功较弱。

很多学生交的论文初稿, 问题成堆。文不对题, 中心不突出, 观点不明确, 层次不清, 表述语病较多, 标点符号随意使用, 一篇论文可多达几十处问题修改建议批注, 足见学生写作基本能力缺失, 缺乏针对性的写作训练, 要实现最终的合格论文, 往往要经历五稿以上的修改。

(三) 论文答辩环节

答辩作为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最后一环, 并没有较好地执行这道关卡的职责。很多学校的毕业论文答辩环节基本都是“走过场”, 流于形式, 老师所设置问题都相对简单, 学生即使问题答不上或质量不高, 也不会因此而让学生不予通过或二次答辩, 最后都会准予通过。这样相对宽松的体制, 必然让很多学生放松对论文及对自己的要求, 答辩之前, 匆匆看一眼论文, 有的由于完成论文时间距答辩时间较长, 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只是临时抱佛脚, 加之多数学生已经打听到往届答辩情况, 所以完全没有重视答辩。而这样势必会反作用于毕业论文的写作, 更加加剧了学生的对付心理。

二、毕业论文撰写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学生自身知识水平相对薄弱

笔者从教10年, 一直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任职。从历年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来看, 学生阅读量较少, 基本停留于上课所学范畴之内, 有的则知之甚少, 除了有些备考研究生的学生, 基本对本专业学术前沿没有涉猎, 故而在论文的选题上自然会避重就轻选择一些较为好写的题目, 研究资料较多且研究相对成熟, 可以简单拼接即可。而较难的题目学生知识水平有限, 难以驾驭。

(二) 学生就业压力大、精力有限

以我院为例, 毕业论文开题工作一般开始于第六学期期末至第七学期初, 写作工作则占据整个第七学期, 从写作时间上来看, 应该是较为充裕, 但事实上学生却是多数未能按照规定时间提交论文, 因为受制于现在就业压力较大, 学生一离开学校, 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等, 基本无暇撰写毕业论文。

(三) 学校、教师投入欠缺

很多学校学生不断增加, 但是教师数量却没有改变, 师资比例严重失衡, 致使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工作量也大量增加。教师一方面要承担大量的授课任务, 一方面还要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 再加上这超额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有限的精力难以承担繁重的工作, 分配到毕业论文指导的上的时间自然也会少,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论文的质量。除此之外, 很多老师因是科班出身, 往往在指导论文的时候, 将自己所经历的研究生毕业论文的写作方法应用于本科生的论文指导工作上, 严苛的要求与本科生的研究水平之间并不成正比, 要求既然难以达到, 索性就不再做较高要求, 坚持得过且过。

三、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一) 强化选题环节引导

1. 突出“应用性”。

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注重结合当前社会实际, 应有所指, 鼓励学生选择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而不是进行更深理论层次的探讨。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为“应用型”人才, 那么这样的定位就决定了我们人才输出的类型, 既不同于“985”“211”院校的“研究型”人才, 也不同于高职院校的“技能型”人才, 直接进入生产一线, 而是一方面具有理论能力, 一方面具有实践能力, 我们的人才应是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 能够迅速成为熟练工种。为此, 毕业论文的选题应少一些抽象的学术研究, 不必盲目追求与所谓一本高校看齐, 多一些区域研究、应用研究。

2. 突出“新颖性”。

毕业论文的选题应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 我们并不是要求学生进行“原始性创新”, 即填补前人空白, 或做理论性的颠覆, 这样的创新对学生而言难度太大, 无法完成。而“渐进性创新”则不必要求如此之高, 可以以新材料、新角度、新方法进行论证。因此对于重复率较高的题目, 或者与实践脱节严重的题目, 实际意义不大的题目, 都应排除在外。

(二) 强化撰写过程指导

1. 加强研究方法指导。

很多指导教师在给学生开题过后, 便将毕业论文一事搁置一旁, 直至学生上交初稿, 开始进行初稿的修改, 之后便是反复收发修改稿, 最后直至定稿。在这样的过程中, 教师只是指出论文存在的问题, 学生只是依照批注进行修改, 双方没有更多的交集。这样的结果是, 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及科学研究方法的指导。因此, 在研究方法上, 教师应积极引导, 利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网络资源, 帮助学生学会文献检索, 形成较好的工作之风。

2. 加强治学之风培养。

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欠缺、时间紧张等原因, 在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便想投机取巧, 采用“复制加粘贴”, 对付了事。这样的态度若是勉强通过, 势必会让学生形成错觉, 以为毕业论文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因此, 指导教师应与学生多沟通交流, 关注学生论文的观点新颖性、材料的时代性, 帮助学生养成严谨的求学态度。

(三) 强化答辩过程监督

毕业论文答辩环节能够检验学生的应用能力, 应加强对答辩过程的指导和监督。很多学生不知道答辩是什么, 在答辩中, 往往语无伦次, 答非所问, 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 在答辩前,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答辩预演, 帮助学生熟悉答辩流程。当然, 对于存在侥幸心理得过且过的学生, 不能通融, 应进行二次答辩。对于评为优秀毕业论文的学生应予以奖励, 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促进毕业论文质量不断提高。

摘要: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 对于检验大学生的学习成果、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 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一直令人担忧, 应用型本科院校亦是如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应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毕业论文撰写的各个环节中, 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强化过程管理, 加强论文质量监控,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毕业论文,问题,改革

参考文献

[1] 姚志红.从毕业论文选题看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214-216.

上一篇:农村短视频毕业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大学车辆工程毕业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