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教学论文范文

2024-07-13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语文是交流思想的语言工具,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传递智慧、碰撞智慧、产生智慧。语文教学要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发展智慧、丰富智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思结合,浮想联翩,思接千载,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课堂重新焕发起生机。

关键词:语文课堂;思想交流;联想;智慧传递;语言

当今的语文教育改革和新课程新课标的推进与实施,看似轰轰烈烈,但语文课堂的改变并不大,我们发现:一部分教师在高考指挥棒的舞弄下,仍然从事着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单调而枯燥,苦不堪言却又忠实地做着“分数”与“升学率”的奴隶。于是语文课堂普遍还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的沉闷局面。也就造成了调皮的学生越来越多,厌学的情绪越来越“上涨”。“真是老革命遇到新问题”,教师们怨声载道,对自己教学的信心指数一天比一天“下跌”。看来,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确实像一潭死水,缺乏生气,需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特色课堂之路,才能使课堂重新焕发生机,荡起迷人的涟漪。

一、激励推进,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只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是不够的,联想和想象等非逻辑思维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切地感到联想和想象走进语文教学,学生的收获会变得硕果累累。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妨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积极地、有意识地捕捉与课文有关联的现象和诗句,也可引导学生就文章的某一要点或知识点进行发散性思维和多角度思维。例如,在《马》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关于马的诗句、成语、俗语等,以此来增加课堂的内容,丰富学生的语言储备。再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三味书屋的有关文字,让学生联系当今的教育现状进行比较,谈谈对教育的认识。学生通过联想和交流,能力自然会得到锻炼和提高。与联想不同,想象却侧重于一个信息或多个信息的纵向深入,是联想的高级阶段,是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的充分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启发学生就文章中的某些关键词句或画面进行拓展思考,进行再创造性的加工,使无声的文字变成丰富的想象。例如,在《最后一课》的教学中,笔者针对最后部分关于放学时韩麦尔先生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想象韩麦尔当时的心理活动,让学生以第一人称来写上一段心理描写文字。对此,学生积极性很高,在自己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写出了一段段感情细腻、语言生动的文字,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有力的培养。

二、美化课堂,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有些知识本身就枯燥无味,如果我们还采用中规中矩的方式、呆板高深的学术讲座式授课,未免会造成“其曲弥高,其和弥寡”的后果。其实,只要我们运用雅俗共赏的语言,巧妙比喻,就能化繁为简,化深奥为浅显。在讲“同义词”的选择时,笔者这样设例:“夫人”和“老婆”是一对同义词,前者是庄重语,后者是口语。如果把新闻“某某国家元首偕夫人到我国访问”写成“某某国家元首偕老婆到我国访问”,就会让人感觉不雅。学生捧腹大笑,自然就会重视同义词的语言环境了。

讲标点符号的用处时,笔者知道很多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会运用标点符号,有的在作文中乱点一气,有的干脆一“逗”到底,一大段文句,到最后才来上一个句号。于是笔者就说:“同样一句话,运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就可能表达出不同的意思来。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有个大才子徐文长,他在一次外出时正赶上梅雨天气,无法赶路,只好吃住在朋友家里。一连几天,朋友见他毫无回家之意,想逐客又不好开口,就写下了一张字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的本意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是在往外撵客。可徐文长看了,却是这样念的:‘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一个字都未变,就是用了不同的标点符号来断句,意思就截然相反了。”

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故事如同“兴奋剂”,让课堂一下充满了轻松的、愉悦的氛围,使我们的课堂充满人性的生机与智慧的力量。学生愿意和教师配合,改正自己的错误。笔者的讲课也如鱼得水。这也应证了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的“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我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每堂课都应充满学生的笑声。”的主张,达到了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三、让学生与教师角色互换

很多学生都非常敬佩教师,他们都渴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教师,这种角色互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一改平时教学中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学生参与到教中来。这种充分信任学生,激发学生不断获取新知的做法对改变当前呆板的语文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教给学生一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归纳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来,然后把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每小组分配一篇课文。各组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选派“小老师”到其他小组辅导同学学习,并组织讨论。教师自始至终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及时解决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讨论结束后,教师召集全班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总结,这种做法对开拓学生创新思维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走出课堂,让学生享受活动的快乐

教育家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二三件事。我们都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可见,教学做的统一,有利于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中获得真知灼见。所以,我们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中学习,是对“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的极好诠释。同时也更容易激发起语文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喜欢语文,乐学语文,扩大知识视野,陶冶美好情操。比如在笔者所在学校就举办“我看历史人物辩论会”“历史故事演讲会”“语文知识抢答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成语填空”“歇后语我来补”“小谜语大智慧”“你送我一言我还你一语”“活动我策划”等活动;组织学生收看《百家讲坛》《湖湘讲堂》等电视节目;办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同时还组织了班报编辑部、通讯小组、阅读与写作兴趣小组;学校还办了校报和学校网站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学生就会在这“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的浓郁的氛围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总之,语文教学就是多与学生交朋友,多做思想的交流,多做心灵的沟通。“俯首甘为孺子牛”,做好学生的服务员。做好学生在知识海洋中遨游的助推器、前进的道路上的垫脚石。在孩子们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只要抛弃错误的教育方法,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壮成长起来。《淮南子·说林训》中有一语:“行一棋不足以见智,弹一弦不足以见悲。”这只是我们现在一时觉得比较好的做法,但我们更应相信“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一定会有更多的教师探索出更高效、更科学的做法。

参考文献:

[1] 周卫勇.点击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解与行动[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何永康,李 丹.语文教学时心灵的远游——何永康教授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1).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南康第二中学 341000)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背景下,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在现有的教学体系中,存在教师对课堂互动秩序管理不严谨,对学生整体均衡发展关注不足,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不科学等方面的问题,影响了新课程教学的深入开展,不符合当下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对此,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互动式教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整体的新课程适应能力,建立新课程教学适用的学生考评体系.通过多种措施强化教师对学生学习管理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而落实好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

1 物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管理中的问题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以来,传统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都发生不同视角的创新和突破,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新课程教学的深入.但是随着新课程教学的开展,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管理问题.研究当前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管理中的问题并探索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势在必行.

1.1 对课堂互动秩序管理不严谨

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后,大部分教师本着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大量的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的环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但不容忽视的是课堂秩序管理面临着新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教师对互动时间把握不准.高中生本身自制力差 ,调查显示小组讨论过程超过三分钟,部分小组讨论的内容就会脱离课堂.部分教师对物理新课程要求理解不准,机械地认为小组讨论时间越长,问题探讨的更深入.其二,教师对学生自主发言缺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并不等同于在课堂上采取放羊式管理模式,对学生意见的尊重也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毫无点评的肯定与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讨应建立在教师正确引导的基础之上,如果以放任式管理代替开放式学习难免会导致课堂教学秩序的混乱.

1.2 对学生整体均衡发展关注不足

新课程下物理教学的发散性思维教学法、实验论证法、小组讨论法等教学形式毫无疑问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应用能力有重要意义.但部分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基础差异化表现的管理.对物理基础扎实,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新课程教学无异于如虎添翼,能够发掘学生的潜在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但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而言,如果缺乏教师必要的知识引导和基础铺垫,往往对新课程教学方式不知所云,适应性差.究其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教师在开展自主学习时没有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忽视了因材施教,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指导不足.另一方面对物理实验现象缺乏必要的总结和理论解释,高中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特别是涉及到天体运动、磁场、电场等方面的知识时,如果死板地强调自主学习,可能会导致南辕北辙,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

1.3 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不科学

物理新课程教学是我国素质教育大形势下的产物,应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现有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虽然基本实现了教学手段、教学思路、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和突破,但对学生素质的测评仍以卷面成绩为主.众所周知高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对物理实验、现实应用的要求也很高.然而在现有的学生素质测评体系中并没有体现对物理实验、动手能力的考核.从总体上讲这无异于换汤不换药,考核内容必将会决定教师的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学习重点.考核单一就会导致物理教学的单一.用新瓶装旧药的方式从本质上讲只是流于形式化的新课程教学,并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学路径的改革.

2 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的管理路径

物理教学涉及到很多物理实验,因此,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共同努力,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兴趣入手,正确引导学生逐渐喜欢上物理课.

2.1 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开展互动式学习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强调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力的塑造.在新课程教学下,高中物理教师应扮演好自己的引导者角色,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鼓励学生互动讨论、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应负责好对课堂秩序的管理,对讨论学习过程的监督.一方面,小组互动应在教师既定的问题下开展,并由教师限定时间,要求每个小组给出一个主观意见,以此督促小组讨论集中于课堂问题上.另一方面,对自主学习下学生给出的意见进行有区别的点评.对有创新、有思想的观点予以表扬,对无关问题,漫无边际的观点予以否定.从而构建鲜明的课堂评价体系.有助于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带着问题思考,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2 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整体的新课程适应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发掘个别学生的学科特长和学习潜力,更要强调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而言面临的是不同的挑战,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区别对待,做到因材施教.例如,可以按照学生的物理基础分为A、B、C三类,A类是自主学习能力强,对知识应用灵活的学生;B类是基础知识扎实,但思维拓展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C类是物理基础差,难以跟上自主教学步伐的学生.在设立课堂讨论小组时应将三类学生合理搭配,实现以优带劣,共同进步.同时教师在进行实验总结或课堂知识讲解时应全面考量班级整体的接受能力,避免出现学生两极分化现象.

2.3 建立新课程教学适用的学生考评体系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一教学目标不仅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还要体现在学生考评系统中.只有建立真正的素质至上的测评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新课程的教学意义.其一,高中物理理论知识的得出很大一部分都基于物理实验,因此应将对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考察纳入测评体系当中.以此提高学生和教师对高中物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其二,将学生平时课堂表现纳入期中考核范畴.例如新课程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思考问题的创新度等都应作为综合评价学生素质的要素.

总之,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尚处于探索阶段并不成熟,解决好当前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管理问题对进一步开展物理新课程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好、定位好自身在学生学习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既要当好引导者,也要当好管理者,进而保证物理新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在高校各理工专业中,电工电子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符合新时期对电工电子专业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为此,需要综合分析电工电子课程特点,从不同角度入手,改革电工电子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构建高效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学习电工电子课程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逐渐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促进他们德、智、体等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分析

随着电工电子技术迅猛发展,课程信息量日渐增加,高校必须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优化调整专业教学计划,为了增添更多的电工电子教学内容,必须进一步压缩课程教学学时。随之,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向不同专业学生传授电工电子专业理论知识,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已成为新时期各高校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放羊式”、“鸭填式”传统教学模式仍然被广泛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而这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各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导致课堂教学效率极其低下。针对这种情况,高校电工电子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全面、客观地分析电工电子课程教学现状,多角度、多途径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课程知识与技能,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1 新课程概念下电工电子教学现状

1.1 课程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满堂灌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在电工电子课堂教学中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教师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极少,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真正吸收的知识并不多。在传统教学手段作用下,电工电子神奇的世界并不能完美地呈现出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课程内容已具有的新颖性、互动性,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加上电器原理极其复杂,电器种类特别多,而学生对这方面的了解并不多,生活经历也非常有限,导致教学效果低下。就实验操作而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都按照相关的规程、套路,引导学生连接各电器元件,不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跳出定势思维圈子,把专业理论知识学“活”,将其灵活应用到实践中,导致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低下。

1.2 学习内容与课程体系不合理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大都引导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感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全面、客观地分析整个电路,并详细介绍三极管、开关门电路等理论知识,有利于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课程,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完善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但由于学习内容、专业课程体系长期固定不变,没有以社会市场为导向优化调整,导致该专业课程和电工电子技术发展无法有效衔接,无法满足新时期发展的客观要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普遍化,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水平低下,学生已掌握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新时期企业相关岗位需求,无法很好地胜任工作岗位,充分展现自身才能,顺利就业。

1.3 教师综合素质低下

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影响,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教师没有以社会市场为导向,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分数仍然是评价学生各方面才能的重要标尺,重心都在考核学生记忆力、应试能力方面,没有意识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该课程教师不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没有全方位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心理特征等,没有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衡,课堂教学整体质量低下。

2 新课程概念下电工电子教学优化措施

2.1 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改革

在科技日益发展的浪潮中,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必须运用发展的眼光,更加关注学生毕业后工作实践、后续学习方面。在新课程理念下,高校必须充分意识到宽口径基础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引导学生深造学习,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等,要围绕素质教育客观要求,优化调整课程教学计划,筛选更具针对性、更具价值的课程内容。在筛选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展现“学以致用”这一重要的教学理念,做好课程内容前后衔接工作,要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为培养更多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做好铺垫。以“电路原理”为例,“含运放电阻电路的分析”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的重要章节内容,可以筛掉,巧妙地安排一些“电路原理”课程方面的重要知识点,便于学生更好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学好“电路原理”这门课程,健全已有的知识结构体系。以“数字电子技术”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优化利用多媒体集图片、文字、音像等于一身的特点,将集成芯片内部结构方面的内容制作成对应的PPT课件,让抽象、复杂的重要知识点更加直观、形象,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刺激学生感官,使其对集成芯片内部结构留下初步印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迅速融入课堂教学中,准确把握这方面的理论知识,掌握正确使用集成芯片的方法,为学生掌握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使用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围绕章节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使传统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巧妙地融合,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新课题,做好课堂总结。在总结过程中,教师要再次明确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灵活应用对比、类比等方法,准确找出其中的相同、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以“放大电路”为例,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方法,对比分析直流通路、交流通路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路的相同点、不同点,为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做好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启发,不要一味地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要多引导、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入手思考该问题,利用已学的知识找寻正确的答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巧设问题情境,设置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性思考,培养他们追求问题本质的素养,多开展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试验操作,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创业精神等。

2.2 注重电工电子课程实验改革

从某种角度来说,重理论轻实践是很多高校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新课程理念下,“电路课程”“模拟电子技术”等课程已从原有的理论课程中分离出来,单独开课,单独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考核。同时,丰富了原来单一的实验课程,增加了设计性、基础验证性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构建了硬软件相结合的课程平台,同时重视理论与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创新素养的培养。在课程实验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多角度巧妙地引进一些关于新技术、新方法等的实验项目,优化实验课程教学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时期社会市场动态变化,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在“电路原理”课程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章节内容,班级学生已有的水平,优化调整电路设计仿真方面的内容,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电路仿真内容的时候,巧妙地引入_些关于EWB的内容。以此,进一步推进电工电子实验课程改革,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也能得到优化利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培养他们多方面能力,比如,工程实践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电路设计方法,提高自身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

2.3 优化考核方法

在电工电子课程教学中,考试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学习与运营知识能力的关键所在。就传统考试方法来说,单一、片面,不具有客观性,无法全方位衡量师生各方面才能。在新课程理念下,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比如,“理论笔试+实验操作”、“课题论文+专题答辩”,合理调整笔试考核比例,更加注重实践技能测试,适当增加主观试题,调整好二者之间的比重,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班级中每位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优化教学方法,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做好铺垫。此外,在考核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时候,也需要从不同方面综合考评,比如,实践教学、学生管理,也就是说要更加注重对师生技能的考核,更好地践行素质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理念下,电工电子教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全面、客观地分析电工电子课程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探究学习方法、分层教学法,优化考核方法,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课程。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显现学生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挖掘他们已有的潜能,教师只需要扮演好引导者、协作者等角色,注重引导、启发,多鼓励学生大胆思考、质疑,有效揭示事物本质,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比如,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新与理解能力,成为新时期社会市场需要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有效填补人才空缺,满足社会市场的客观要求。以此,提高电工电子课堂教学有效性,进一步促进高校教学事业向前发展,走上健康持续发展的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探究式教学法是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理念,也是一种可以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合作探究的途径。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而要转变学生之学习方法就需要高中生物教师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积极创设和谐与开放之探究式的学习环境。文章从结合生物科学史、生物实验、研究性课题等方面介绍了探究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是高中教育中重要的自然学科之一。当前许多高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导致这方面的原因,教师教学方法比较古板、缺少创新是主因。那么,如何激发出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呢?笔者认为可以将探究式教学方法运用在此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激发学习积极性、养成思考的习惯、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近年来笔者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此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结合生物科学史实施探究性学习

生物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生物科学史。生物科学史记载着生命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蕴含着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灵活多样的科学方法,体现着科学家尊重事实、服从真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引导学生学习生物、探究生物的良好素材。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运用生物科学史来实施探究性学习。比如,在学习光合作用时,笔者就将瓦伯格(O.Wanbung)、卢宾(S.Ruben)、卡门(M.Kamen)、卡尔文(M.Calvin)、阿尔农(D.Amon)和派克(Pank)等科学家的研究史料整合到相应的教学内容中,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光合作用的实质,而且有助于他们体会科学家的思维过程,也培养了他们良好的科学探究态度,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结合生物实验实施探究性学习

生物实验是高中生物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平台,为学生创造了许多良好的探究条件。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物实验实施探究性学习。指导学生学会设计实验以及独立完成实验,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有效掌握实验方法,逐渐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及获取生物学知识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就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会设计生物实验来进一步验证在光合作用中需要光的条件,同时引导学生去优化设计及验证生物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的膜这个性质。在生物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实验,并学会分析各个实验结果。这样一来,学生在探究性实验中,就逐渐了解了实验探究的基本技能及提升了自己的生物实验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

三、积极创设情景实施探究性学习

教学情境设置适当则可以优化教学效果,引导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景中去积极主动、有机融合学习生物知识,从而充分发挥出学生的探究思维及探究兴趣。教师在教学情境中应该巧妙地穿插文字以及教学资料图片,也可以通过录像以及PPT课件来创造教学情景,甚至可以将实验的动画演示通过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比如,在学习细胞有丝分裂这个知识点时,因为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领会,为此,笔者就将有关细胞分裂的动态过程巧妙地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从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细胞分裂之真实情景。同时,在这个教学情境中,笔者向学生提出与细胞分裂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去探究情景,加深细胞周期及着丝点分裂等基本概念,了解染色體、染色单体及DN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如何变化与变化中存在的各种关系,从而构建出自己的生物知识学习体系。此外,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精心设计探究式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一种认知需要,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生物学知识。比如,在学习遗传的基本规律这个知识点时,笔者就运用情境提问式向学生导入探究课题。“为何有的学生是双眼皮,有的学生是单眼皮?”“为何有的学生的父母均是双眼皮,而他却为单眼皮?”,“为何有的学生是双眼皮,而其姐妹却是单眼皮呢?”运用这种探究性的情境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讨论与学习,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合研究性课题实施探究性学习

研究性课题是引导高中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收录了不少研究性课题。为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这个研究性课题为契机,引导学生去探究。比如,可以安排学生去探究矿质元素是如何促进植物生长、如何充分利用农作物的杂交优势等系列研究性课题。同时,要求学生要在课题中学会观察分析、收集相关实验数据、整理分析数据,写出课题研究报告。教师可以对比较好的研究报告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鼓励,并以其为范文在课堂上让其他学生学习。

五、结合生活实例实施探究性学习

高中生物跟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教师可以按照社会发生的一些生物事件及生物安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比如,针对当前社会上的热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这个问题,笔者就先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讨论与交流这个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调查性探究学习,并形成调研报告。又如,可以结合每年的世界艾滋病日,要求学生对“关注艾滋病”展开热烈讨论,并让学生结合所学到的生物知识,对预防艾滋病、关注艾滋病进行调查性探究,并宣传艾滋病的防范对策。

总之,在探究式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出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可以引导学生有效掌握学习生物知识的方法,培养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生物实验的能力。此外,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既是一个组织者,又是一个引导者,为此教师应该找准角色,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其进行自主探究、自主获取生物知识。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途径比较多,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开展探究性教学实验,从而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玮.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生物学教学,2009,(09).

[2]石其俊.新课程下探究式化学教学设计初探[J].林区教学,2011,(02).

[3]曹勇.对新课程生物学科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2011,(05).

[4]陈福荣.对新课程高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下),2011,(05).

[5]解继.浅谈数学探究式教学策略[J].华章,2011,(21).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自主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观察、实验、操作、交流研讨,并按自己的想法目的“自由”地获取知识。打造高效课堂,为终身学习奠基。

关键词: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总结构建

在教学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观察、实验、操作、交流研讨,并按自己的想法目的“自由”地获取知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结合地理科教学的特点,我在地理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学生特点,针对部分教材内容尝试采用如下的教学模式。

下面结合“气压带与风带”一节说明其操作要点。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实现自主学习的首要工作是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动机的情境,所以,在备课时,根据教学目标确立需要创设的情境。同时注意善于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创设新颖、直观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同时,根据教材的特点找准知识的切入点,精心设计问题。

在“气压带与风带”一节教学中,首先通过屏幕展示设置情景,提出以下问题:制冷剂的生产与使用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因大量排放氟氯烃而产生的臭氧空洞为什么会出现在南极上空?我国大陆高空的云为什么会总是自西向东运动?通过生活化的情景设置制造兴奋点,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

二、自主探索,尝试解决

这一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的过程,是他们真正学会积极思维的过程,也是其个性心理品质得到磨砺的过程。为了使学生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教师应在学生已有的心理和智力水平的条件下,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材上学生能看懂的内容,可以自学,做到不讲或少讲;(2)鼓励学生大胆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帮助学生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和模式(观察、实验、分析、归纳、概括),寻找解决问题的入口;(3)充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挂图、模型、录像、网络等)诱导学生思考;(4)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争辩和发表个人见解,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合作交流,形成共识

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有助于他们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在这个环节中给学生一种再发现、再创造的氛围,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和交流,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提倡思维无“禁区”,提倡不同意见的争论,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同时鼓励学生敢疑、敢想、敢说、敢讨论,使课堂出现“信息传递与反馈畅通,思维活跃,乐于创新”的情境。但是要教师做到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

四、总结建构,延伸拓展

这是师生的思维相互融合的阶段。教师要抓住时机,做“问题解决”后的提炼和拓展,帮助学生概括所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建立知识体系,同时帮助学生提炼思想观点,明确解决地理学问题的一般方法。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将问题向不同方向拓展,尽可能地把新问题和以前的问题联系起来,将问题对接,以使其进一步延伸。

在“气压带与风带”教学中,我帮助学生建立了如下的整体体系:

并组织学生探究以下问题:

英吉利海峡终年盛吹什么风?试分析不同季节英吉利海峡风力强弱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

经过两年来的实践,给我的启示是: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入手,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并倡导学生在地理学习中主动参与,善于思考和主动探究。为此,我们应该真正领悟新课程的内涵,构建和谐而高效的地理课堂。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那么,具体落实到音乐课堂教学上,我们应如何来评价呢?

一、情感评价

音乐教育是一种文化信息传递,不是单独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传授,而是用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打动学生的心灵,接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中,对教学的规范和创新评价应在一个大的背景下灵活展开,这样才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学生的发展。

二、过程评价

在音乐课中,我观察到多数学生注意的是愉悦性。没有兴趣,谈何喜好!我在苦苦反思,我的个性开朗活泼,有时也挺幽默,学生经常被逗得开怀大笑,但为何他们却没有一种对音乐课完全自我的投入呢?更让人不解的是总卸不下戒备的面具。

1.重视音乐欣赏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评价是主客体的转换,在以往的欣赏课中,往往是教师的评价代替了学生的评价,主要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生对欣赏音乐舞蹈的潜能。

2.让学生评价教师

从哪些角度去评价,设计哪些评价指标,最重要的是导向问题。而且,学生参与评价,是促进素质教育走向深入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公平地考核教师的一种方式。这已经不是该不该搞的问题,而是怎样科学地进行,怎样制度化的问题。首先,它是教师了解教学状况最直接、最有力的一个方面。其次,學生对教师的教学也是有发言权的。

三、多元评价

1.日常形成性评价

日常形成性评价应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也应贯穿于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丰富情感体验的过程中,但平时应尽可能通过观察、提问、阶段抽测,实施日常形成性评价。

2.特长评价

特长评价是在起初就确定一些项目,如唱歌、演奏、舞蹈、表述等,让学生自主选择,并告诉学生在期末以组织音乐会或演唱会的形式进行测试。这种多元的评价,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才艺的展示,也促使不同爱好的学生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学生也乐于接受。

除上述评价之外,还包括考试评价、自主评价、社会评价和教师评价等。

现代音乐教学评价要体现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评价要尊重学生个体的趋向价值,关注学生的自身条件,评价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建立自信。打破狭隘的封闭的评价形式,拓宽学习音乐的渠道,从而有效促进音乐教学的效果。

(作者单位 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城内第二小学)

上一篇:初中生品德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学科性质教育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