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范文

2024-03-27

三上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1.了解诗的内容,理解诗句,体会诗中抒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3.背诵这三首诗。

4、能熟练运用学古诗的方法学习本课。

二、教学重点 解诗意,悟诗情。

三、教具准备:挂图,幻灯。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方法:谈话法,朗读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三、学生自主学习,师相机引导。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老大:年老。徒:徒然„„

“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一首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使整首诗含蕴细腻,余意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反复吟诵。 板书:

朝露----日希

生光辉-----华叶衰珍惜时间! 东到海-----复西归? 不努力-----徒伤悲!

四、谈体会,读古诗,联系实际,试仿作最后两句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二、学生自主学习,师相机引导。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释常谈》)刘勰的《文心雕龙.才略》中也说:“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明代王世贞的《艺苑卮言》也说:“子建天才流丽,虽誉冠千古,而实避父兄,何以故?才太高,辞太华。”可见前人都指出了曹植才华出众,禀赋异常的特点,而最能表现其才华的例子就是这首《七步诗》。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六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三、交流,质疑。

四、学习《出塞》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渡阴山。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五、布置作业。

三上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教者:张泽元

教学目标:

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

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李白吗?哪位同学能够起来为大家背一首他的诗呢?(第六册《独坐敬亭山》,第七册《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

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赠汪伦”(板书题目)。要求我们能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诗的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大家交流。

二、学习《赠汪伦》

1.讲述诗歌写作背景。

汪伦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别具一格的七言绝句,

2.教师范读。

3.指名学生试读,教师指导。

4.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l)根据课文注释、查字典自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

(2)小组讨论、交流,议一议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

(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

①指名试讲:你是怎样理解诗的前两句的?

(先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然后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②重点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并体会感情。

师:谁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生:“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情”指“情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师: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仅仅表现在“送别”上吗?前面听了老师对这首诗写作背景的介绍,你们知道汪伦对李白的情谊还表现在哪里?

生:表现在汪伦写信热情地邀请李白来桃花潭作客。

生:表现在汪伦天天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

师: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没有,这是作者的假设,那么,跟下句连起来,可用上什么关联词来翻译呢?

生: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还可用“就算…也…”“纵使…也…”)

师:同学们,汪伦先是写信热情邀请李白来家作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又带领村民踏歌相送。所有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深受感动呢?大家请再想想,如果采用不同的语气来翻译这两句,比如可用感叹句或反问句的形式,能不能更好地表达李白此时的激动心情呢?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

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呢?

生: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吗?不,远远比不上。

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谁来说一说,这里用什么来比喻什么?

生:用“桃花潭水的深”来比喻“汪伦对我的情谊深”。

师:这里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为的是表现什么?

生:表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情谊深。

生:表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师:谁能把这种感情谈出来?

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③把这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指导朗读、背诵。

①指导停顿,读中表达情感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②配乐朗读

③背诵这首诗。

四、布置作业

默写《赠汪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背诵《赠汪伦》。

2.集体背诵。

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白写的又一首表现朋友相送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绝景”之称,历代诗人在此留下了不少诗篇。

孟浩然,是唐朝一位很有名的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可指名背诵孟浩然的诗,如《春晓》。

之:往,去。

广陵:地名,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汉朝时称“广陵”,隋唐时称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

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

(提示: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

三、自学古诗.自主探究

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

2.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学古诗,记下不懂的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

4.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

①故人西辞黄鹤楼

“西辞”,如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

第一句点明送别地点。

②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三月,过去人们称之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节,在草长花开的季节,空气湿度增大,远望去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着花草树木,烟花指的就是这种景色。

第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

在黄鹤楼这样的千年胜地,又正值繁花似锦的春天,朋友们正应愉快地聚会,可“故人”却要辞别远去了。这两句在叙事之中流露出惜别之情。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一只帆船逐渐向前移动,直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帆船不见了,老朋友不见了,只有江水层层涌向天边,李白仍呆立江边。

④这首诗前两句叙事,后两句写景。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老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5.指导感情朗读,体会老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6.练习背诵。

四、总结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里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

五、作业

1.课外阅读李白、孟浩然写的其他诗。

2.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完成一幅古诗配画。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赠汪伦》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学习《回乡偶书》

1.解题:理解“偶”和“书”的意思。

2.简介作者及背景。

贺知章,证圣元年进士,时年三十六岁,直到天宝三年回到久别的家乡,当时已是八十四岁的人了。久别归来,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喷涌而出,随手写下了这不朽之作。

3.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讲的是什么事?

4.学生读熟古诗,借助课文注释和查字典自学诗句。

5.小组内交流自学情况。

6.当“小老师”,上台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台下同学可以对“小老师”发问,“小老师”答不上或答不对的,可由台下同学回答或补充、更正。无人答对的由教师引导、帮助。

7.教师小结: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大了才得以重返故里,虽乡音未改,但两鬓早已如霜,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怀。

8.指导感情朗读并练习背诵。

四、作业

熟读三首古诗并背诵。

五、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三上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时间 课题 教材

简析 2014年2月 《古诗三首》

单位 课型

鳌江十三小学 精读课文

主备人

蔡秧秧

参入备

课人员

《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副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舟过安仁》是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所闻的情景。教学时可让学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加深对诗意的理解。《清平乐•村居》写了农村孩子童年的无忧无虑,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从而帮助理解诗词的意思。 知识与能力:

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理解“弄”、“怪生”、“相媚好”、“亡赖”等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进一步了解宋词的有关知识。

3.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改写成一篇短文写下来。 过程与方法:

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本课采用合作学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1.识记本课7个生字并正确书写、运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词的意思,想象诗词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用难点 词的生动传神,感悟诗词中童年生活的快乐、田园生活的温馨,受到美的熏陶。 课前 准备 教学 过程 1.了解诗人的生平。 2.收集有关宋词的资料。 3.教师制作上课用的课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以抒情的 话语,为课堂营造轻快、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不露声色地点明了诗歌的学习要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通过评读、赛读、合作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通诗歌,读出节奏。

想象是理解诗意的翅膀,通过再现诗歌画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思的理解,充实诗歌的内涵,使学生易学、乐学。

个性备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有人说,童年是一支支动听的歌; 有人说,童年是一幅幅美丽的画;而我 要说童年是一首首美妙的诗。七彩斑斓、 令人难忘的童年,让所有人都怀念着,明确学习内容 珍惜着。只要用心去读,就能读出歌, 读出画,读出许多美好的事。今天,咱 就一起来试试。

(课件出示两首诗。)

二.初读古诗,想象画面

一 1.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蓑”、 预习 “遮”的读音和写法。 自由朗读诗歌,试探究 2.指名诵读,读出诗歌的节奏。全着划分节奏。

诗节奏可以这样划分: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 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 /卧月明”。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 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 /是使风”。

3.再次诵读全诗,发挥想象,在《牧 童》和《舟过安仁》两首诗中,分别看诵读诗歌,发挥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象。 三.品读古诗,领悟诗意

1.师提出自学要求: 生自由组合,选择(1)借助课文注释、工具书,或与其中的一首合作学习。组员探讨,理解字词,初步理解诗歌大进行品读理解。 意。

(2)交流自己的独到见解,从诗中 你听到了哪些动听的声音,想到了哪些学生自主学习 有趣的事情,悟到了哪些美好的情感?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4)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 形象、流畅地描述出来。

2.交流反馈。

学习《牧童》。

(1)理解字词

(2)精读诗句,理解诗意,领略诗 境,领悟诗情

A.“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 四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精读品诗意

感受到孩子是那么的悠闲自得、怡 然而乐,感受到的是一种野趣。带着自 己的感受读读这两句。 小组交流。

B.“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 月明。”说说诗句的意思和感受,然后感 情朗读。 师生交流。

可以感受到孩子的心情是那么的舒 畅,他的生活是那么无忧无虑,非常惬 意。 诵读古诗,感受意C.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牧境。 二 童呢?从哪里看出来的? 合作 是一个可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交流 的小牧童。

D.如果你就是牧童,你会在月光下 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而诗人又想借 这个小牧童表达什么呢?

(3)诵读古诗,感受意境

(4)总结学法,自读感悟。

总结学习方法:刚才我们通过初读 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感 受意境──悟其感情的方法学习了《牧 童》。请你用这种方法学习《舟过安仁》。

自学《舟过安仁》

(1)理解字词

(2)品读诗句,入情入境

A.“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 船中。”读了这两句,你好象看到了什 么?

释义: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 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根据第一首古诗的B.“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学习方法 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学生自主、合作、什么? 交流学习第二首古诗

释义:十分奇怪为什么没有雨,他 们也把伞张在那儿,原来他们是在遮雨, 而是别出心裁,用伞试风。

感受到两个孩子淘气可爱、天真顽 皮。(从“张”、“使风”等动作中看出)

C.你喜欢他们吗?诗人喜欢吗?为 什么?

这两首诗的主人公都是孩子,展现的是美好的童年,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不遥远,理解起来也较容易,因此可安排充足的时间,小组合作,自主学习。

广阔的草地令人神往,悠扬的笛声使人心动,美丽的月夜让人陶醉。一个“横”、“弄”、“卧”,更是充满了随性、自然。对于学生来说,这就是他们所期盼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这个小牧童,就是他们理想的化身,因此,引导学生置换成牧童,设身处地想牧童所想,做牧童所做,从而更好地领略诗境、领悟诗情。

学生放飞想象,仿佛和诗中的两个小童一起收篙停棹、张伞使风,听到了水声、风声、欢笑声,想到了自己曾做过的调皮事,怎能不喜欢呢?而诗人又何尝不是这样的呢?

结合课前预习,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主发现词与诗的区别,掌握词的有关知识。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想象画面,谈感受,整体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为下面准确地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从最深的印象入手,自由选择句三 品读 体验

四 巩固 延伸 (3)带着自己的体验,有感情地朗 读古诗,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带着自己的体验,的画面。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学习《清平乐•村居》

1.引导学生观察此课题与其他诗歌 题目的区别。 仔细观察、交流、2.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课前查阅的资料,掌握3.介绍南宋著名爱国诗人辛弃疾。 词的有关指示。 4.初读全文,读准读通。 (1)自由读词,读准字音。(注意: 醉、媚、锄、媪、亡赖、剥)

(2)合作探究,理解字词。(可以 查字典、看图、联系上下文,也可以相 互讨论)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读文,想象画面,互读,且读且评,读出韵律节奏。 交流感受。

5.边读边想象画面,谈谈有什么感 受,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

6.课文中,什么给你留下了最深的 印象?

(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 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感情练读,读出孩子们的轻松、活泼、 愉快。 合作交流。

(2)“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他们会亲热地说些什么呢?

这句中的哪个字生动地写出了他们的心情?(“醉”。)

难道仅仅是酒使他们醉了吗?说说你的体会。

三个儿子的铺排描写,生动传神的动作,老夫妇的亲密无间,配合学生的大胆想象,使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结合图画,说说感受。 四.再读全文,升华情感

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情。

能用自己的语言把欣赏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吗?

总结:乡村条件简朴,但环境优美,夫妇恩爱,孩子勤劳,生活温馨,难怪令人陶醉。你能通过朗读把词中的情趣表现出来吗?配乐朗读或背诵。 五.想象练笔,拓展延伸

1.童年是牧童无忧的笛声,童年是 无雨张伞使风。你更喜欢哪个孩子?

2你最喜欢的那一首诗里肯定有 什么东西让你很动情,你最喜欢的那一师生交流。 首诗里或许有你童年的身影,你最喜欢学生练笔。 的那一首诗里肯定有你难忘的场景,拿交流点评。 起笔,把你喜欢的那一首诗变成一片风景,一件小事。

3.交流点评。 六.布置作业

1.同学们,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瑰宝,而宋词则是这灿烂文化中一颗闪亮的明珠,一朵艳丽的奇葩,

子研读体会,学生

兴趣浓厚。三个儿子的铺排描写,生动传神的动作,读起来琅琅上口,理解起来形象自然。老夫妇的亲密无间,配合学生的大胆想象,只要合理,均予以肯定。这样,更加拉近了学生与词中人物的距离,贴近了人物的心理,丰富了人物的内涵,使形象更加真实、丰满。

[再读全文,再 现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把全文景象描述出来。不仅是对全文意思的巩固,又锻炼了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学了这三首诗,学生一定有很多感触,因此配上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心里话,联系生活实际回忆自己难忘的童年场景记录下来„„既可给学生倾吐的机会,又可拓宽思维、丰富体

每首宋词都仿佛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委婉动听的歌。希望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读读宋词,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魅力。

2.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3用自己喜欢的曲子唱《清平乐•村居》给父母听。

板书设计

牧童卧

黄昏 月明

草、笛、蓑衣

清平乐•村居

大儿---锄

翁媪 中儿---织

小儿---剥

验。

三上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1、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

3、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会写“吟、瑟”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背诵诗句。

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法:

讲授法、谈话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望天门山》

1、学习诗的前两句:

在预习中,你对“天门”和“楚江”有哪些了解?

(“天门”指江北的西梁山和江南的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楚江”指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

设问:想象一下,楚江的“开”与“天门”的“中断”有什么关系?

(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

放录像(长江的波涛汹涌)

追问: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结:是啊,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它显示出的力量是神奇的,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想象着这幅动态的画面,读出“天门中断楚江开”的气势来!

再读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你有什么疑问吗?

(既然长江波涛之大,竟能冲破天门,为什么这里又写“至此回”?)

围绕上述问题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可以深入想一想,这句话突出描写的是谁的力量?

小结: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连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感受一下“山”的雄姿和“江”的汹涌,两相辉映,这种大自然的杰作令人震撼,要努力通过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2、学习后两句。

一望:“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再望:“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诗人李白在远望中看到了什么?

(青山、孤帆、太阳)

自己读读这两句诗,你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吗?

(作者这时望到孤帆从远处向天门山驶来,而且在阳光的映衬下,这幅画面很美,令作者很惊喜。)

(天门山在太阳的映衬下,也显得更加壮观和神奇。)

设问:你如何理解诗句中“出”这个字的含义?

学习建议:

先结合“出”现在的含义和这首诗的意境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在诗句中选用这个“出”字?想好之后,把自己的意见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大家一起议一议:看谁的想法有道理?

(“出”表示的是动作,在这里,天门山虽然不会动,但作者想象力非常丰富,他认为天门山有情,为迎接远方的来客,它屹立江边,开门侯客。)

3、语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吟诵诗句。

根据历史考证,《望天门山》写于725年冬天.

当时正值初冬,北风呼啸,李白身上加了棉衣又上了船,顺江东下,到了长江中游楚国地带的当涂(今安徽省)。这里长江两岸有两座山,隔江对峙,合称天门山,长江碧水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大概是因为天冷的原因,江上的行船并不多,李白望见,有一片孤帆从天边飘来。李白站在船头吟唱《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教师用话音和手势提示学生进入角色,自由诵读古诗。)

二、学习《山行》

1、质疑问难

预习中,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订正字音:石径斜(xia)生(sheng)处

理解难词含义:

石径斜:不正,弯曲不直。(教师通过板画,帮助学生想象: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成的小路,这小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

白云生处:白云形成(出现)的地方,指山的高处。(引导学生翻看书中插图,了解“白云生处”这一特定的位置。

2、品读诗句

自由诵读,思考:诗人来到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眼帘?

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如果学生提到“二月花”,那么老师引导同学之间互相纠错,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句含义,明白“二月花”并不是作者此时所见,而是作者脑海中想到的。)

语言训练:这些景物在作者眼中构成了一副秋山旅行图,你能按照诗句的描写顺序,说说这幅画面的内容吗?

(适时纠正学生表达中的语病,说的不全的地方,安排其他同学前来补充。)

设问:在这些景物中,作者最钟情于哪种景物?从诗句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

学生发言,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生1:作者杜牧最喜欢的景物是红叶,你看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师:同样写红叶的诗句,古人也留下不少,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

山好放船”,比较而言,杜牧的写法好在哪儿?

师生讨论共同体会出:在深秋时节,诗人惊喜地发现,枫叶流丹,比江南二月(南方农历二月鲜花盛开)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受到了山林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生2:从“停车坐爱枫林晚”也能看出,诗人为了停下来欣赏艳丽的红叶,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

引导学生入境入境地读: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放声诵读,力求读出诗句中的那份真情。

追问:那前两句描写景物特点与作者情感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前两句描写的景物很美,如山的连绵,小路的弯曲以及“白云生处有人家”的虚虚实实,但尽管如此,作者最爱还是枫叶,所以说,前面景物的描写是为下面的第四句作铺垫的。)

小结:这首诗中,作者杜牧用惊喜的目光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统摄起来,构成了一伏秋山旅行图,再加上“上”“生”“停车”这些动态描写,以及以“爱”为核心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情景交融,令人百读不厌。最后,让我们再次诵读,以求尽快地把这千古传诵的诗篇积累下来吧!

三、作业

抄写、背诵两手古诗。

四、板书

望天门山

山行

(唐)李白

(唐)杜牧

天门中断楚江开,

寒山 石径

碧水东流至此回。

白云 人家

两岸青山相对出,

枫林

孤帆一片日边来。

霜叶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积累了两首古诗,我们一起背一背,好吗?

在背的过程中,我想同学们的脑海中一定出现了诗中描写的画面。的确,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今天,我们再学习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很有名的七言绝句,看看他带给我们的又是一幅怎样的图画?

二、导入新课

1、解题导读。

板书题目:暮江吟

同学们看看老师写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有人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

(“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对,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能看出什么呢?读读诗题,强调“吟”的读音。

什么是“吟”呢?请你们从老师的读中体会体会。

(教师范读)

谁体会到了?

(生1:“吟“是有感情。生2:声音大。生3:“吟”就是有节奏„„)

对了,有节奏。下面,我们就一起有节奏的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在事先板书好的诗句上,加上表示停顿的间隔线。)

2、自主学习,合作解疑

请同学们充分利用书中的注释和手中的字典、资料,自学这首诗,遇到疑惑的地方,自己解决不了,就在书上作好记号,我们一会儿讨论解决。

(学生静心自学)

现在,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学习后的收获?

学生纷纷发言,预计学生借助注释能读懂诗句的大致意思,在学生的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再予以深入的点拨和讲解。)

(1)一道残阳铺水中,

生初步理解后,师追问:“一道”是个数量词,我们现在常常说一道彩虹,一道光束,为什白居易在诗中说“一道残阳”呢?

(说“一道残阳”是因为“残阳”指的是西沉的红日发出的光。)

讨论:“铺、照、射”有什么不同?

(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词义的不同,准确理解:“铺”字说明阳光几乎是贴着地射过来的,恰到好处的照应了“残阳”的特点。进一步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

是啊,秋天的夕阳光线柔和,平缓的铺在江面上,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学生自由练读。)

(2)半江瑟瑟半江红。

补充讲解:瑟瑟,本是珍宝名,它的颜色是绿的,因此借它来指碧绿色。始终是用来形容背阴处江水的碧绿色。

共同探究:诗人说,“半江瑟瑟半江红。”,是说江水一半绿色,一半红色吗?江水颜色的不同,真的界限那么清楚吗?这个“一半”应该怎样理解?

情境中诵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可以加上手势,美美得吟诵起来吧!

(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设问:这两句诗中,哪些字、词的用法和含义与现在不同,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

(可怜——可爱)

(真珠——珍珠)

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帮助学生把自己理解的意思表达准确,在语序和语句的完整性方面要尤为注意。个体学生说,大家听,并及时予以纠正和适度表扬,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参考说法:更让人爱怜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滴清亮的露水就像粒粒珍珠,一弯新月仿佛一张精巧的弓。

多美的景象呀!用心体会,放声读出来!

现在,我们配上音乐,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体会白居易的内心情感,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脍炙人口的《暮江吟》吧!

放音乐,学生开始吟诵。

三、拓展阅读

其实,白居易这样的写景诗词还有很多,如这首《忆江南》,同学们可以对照《暮

江吟》,体会一下它们的相同与不同?

四、作业

1、在本上默写三首古诗。

2、搜集其他描写景物的诗词来读一读,背一背。

五、板书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三上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三首诗词都描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表现了是人对山水的热爱,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独坐敬亭山》描写孤独的李白在敬亭山下的感受;《望洞庭》中诗人刘禹锡描述了美丽的洞庭湖的景色;《忆江南》的作者白居易描写了江南的美好风光。 教学目标:

1、会认识生字、会写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2、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独坐敬亭山》。

3、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教学重点:

重点品味诗句,背诵古诗,积累语言。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第一课时

课前互动: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李白图片)认识李白简介。讨论汇报自己对李白了解多少。

2.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让我们一起先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 3.幻灯片展示《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学生朗读后,教师小结从三首诗中感受到:思念家乡的李白,热爱山水的李白,对朋友有情有义的李白。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老师看见了大家十分自信的笑容,相信这节课我们能够一起快乐的学习。让我们用最自信的语气读今天的课题,

1、《古诗词三首》。

2、认真预习才能更好更快的学习课文。在课前预习中,你-------(幻灯片出示检查预习:(1)你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了吗?)有谁不怕老师的检查。请同学们推荐三位读书好的同学分别读三首诗词。提醒其他同学认真听,给他们挑点毛病。

3、学生评价。

4、课件出示检查预习:(2)你通过注释理解了哪些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5、你有不理解的问题吗?(学生质疑)

二、学习生字词

1、同学们都预习的很认真,看来字词关是拦不住大家了。屏幕上的7个词语如果你都认识,就给老师一个自信的笑容。那就开火车吧。

2、是不是老师随便指哪一个词语都难不倒同学们啊?打乱顺序读。

3、理解词语

强调“敬亭山”------敬亭山在哪里?(江南,安徽)

强调“两不厌”------注释中如何解释“厌”,那么不厌是什么意思?“两不厌”又怎样解释?

强调“孤云”------孤云是多少白云?只有一朵。白云的伙伴呢?早就走了,这是最后一朵,也将要“独去闲”了。悠闲自在的飘走了。

4、出示:“尽”在字典里的三种解释,全部;完了,没有了;用了很大的力气。“高飞尽”里面你怎样理解“尽”字的意思?“高飞尽”又怎样解释?“众鸟高飞尽”呢?

5、课后的五个生字朋友想要考考大家。分析“潭、谙、螺”都是左右结构,“庭、亭”是同音字,虽然字音相同,一个是山,一个是水。重点指导书写“庭、亭”。

三、理解诗句,体会感情

(一)从题目上感悟

1、大诗人李白喜欢旅游,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如果真的能够穿越时光,李白坐上时光隧道来到我们九江,你最想推荐他去哪里?(庐山)为什么?

2、让我们也坐上时光隧道穿越到唐朝,跟着李白去旅游。唐朝的江南也有一座山如同北方的庐山一样出名。(板书:敬亭山)太多的诗人都到过敬亭山,写出了许多优美的诗词,所以,敬亭山又叫“诗山”。

3、李白来到敬亭山下,坐下来欣赏对面山上的美景。有知心朋友陪伴吗?有只可爱的小鸟陪伴也行啊,有一朵白云相伴也很悠闲啊!(生回答,都没有并说说从哪句诗里知道的。)

4、没有伙伴,你觉得李白是怎样的心情?板书:独。

5、独坐敬亭山的意思是( )学生填空,理解题目的意思。

6、谁愿意来当一次小演员,把自己变成李白,读一读自己的这首诗的题目。

7、知道孤独忧伤的语气要低沉,缓慢。练习朗读题目。

8、李白为什么会孤独,会忧伤呢?一起来了解一下李白当时的处境,写作的背景。 知识链接:

《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是李白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游安徽宣州时所作。当年,诗人被迫离开长安已整整十年,世态炎凉,长期的漂泊生活使他饱尝了人间心酸的滋味,孤舟之感倍生。诗人通过对敬亭山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孤独寂寞的感情,也正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二)细读诗文,理解含义

1、课件出示全文。让我们继续穿越时空,以李白的身份,读读自己写的这首诗。还要注意用上李白的语气啊。

2、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李白很孤独?(重点理解高飞尽,独去闲,第一

句诗的含义。)

3、寂静的山上没有一只鸟,没有一片云,此时此刻有谁愿意懂李白的心,留下来陪陪他呢?(敬亭山)

4、李白的眼里有鸟吗?有白云吗?只有什么?

5、李白看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同样看着李白。孤独的山看着孤独的人,孤独的人看着孤独的山,-----相看两不厌,怎么看也看不够。所以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6、此时李白深情的看着敬亭山,轻轻的说:“ ” 敬亭山也深情的看着李白,轻轻的说:“ ”

把要说的话写在课本的空白处。(强调学习方法:读书时,边读边想,边想边记,这是学习的好方法。)

7、学生汇报之后,老师引读。 此时此刻,李白相对敬亭山说:“连白云和小鸟都不喜欢我了,只有你愿意留下来陪我。我们俩真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还想对敬亭山说:“我们两个孤独的好朋友在这么清静的地方,真是------” 敬亭山也想对李白说:“ ”

8、李白愿意把敬亭山当做自己的好朋友来倾诉心里的话,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对敬亭山的什么性情?(板书:寄情山水)

9让我们再一次以李白的身份读课文,看自己是不是已经理解了每一句诗的含义。出示诗句含义。读读记记。

10、指导背诵。

四、回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的学习有了哪些收获?

五、作业小超市

1、练习背诵并默写《独坐敬亭山》。

2、熟练朗读《望洞庭》和《忆江南》。

3、搜集一些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让我们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

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预设:洞庭湖位于湖南省的北部,岳阳市附近,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湖中有君山,山上有诸多名胜。著名诗人范仲淹来到洞庭,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经典之作。)

师:介绍得真不错,咱们一起去看看。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象?(夜晚的洞庭湖,天空、明月、湖水„„)

师: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月明星稀、风清月朗、风月无边、皓月当空„„)

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生:我理解了“湖光秋月两相和”。(多媒体出示)

相:相互。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两相和:湖水和月光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2、生:我理解了“潭面无风镜未磨”(多媒体出示)

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师: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3、师: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潭面)比作(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4、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

湖光/ 秋月/ 两相和,

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多媒体出示)

1、生:遥望:远望。

师: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2、生: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

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3、师(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白银盘里放着个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4、师:请你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美吗?

生:真美,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5、师: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生: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6、请生读好这两句诗。

遥望/ 洞庭/ 山水色,

白银/ 盘里/ 一青螺。

7、师:这首诗意境很美,谁能美美地把它吟诵并背诵。

8、师: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来说一说。

生:秋天的一个夜晚,我和刘禹锡登山岳阳楼,遥望洞庭湖,银色的月光洒在水平如镜的湖面上,月光如水水如天,朦胧中那君山就象是白银盘里的一个青螺,十分惹人喜爱。在这个宁静和谐的夜晚,我和刘禹锡依依话别。

生: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漫步在洞庭湖边,那柔和的月色和湖水融合在一起,整个湖面像笼罩着一层薄纱。朦胧中,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我被这迷人的景色陶醉了。

生:„„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三课时

一、创设意境,释题入情

1、导入:诵读有关赞江南的诗文佳句。

江南处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曾写下赞江南的诗词,谁愿意把你积累的诗词背一背。

2、揭题: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春”有关的词——《忆江南》。 (1)简介诗人“白居易”。 (2)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当然,我们江西也属于江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回味一下咱们江南的迷人风光吧!

(3)播放江南春景图,用词赞江南。

师: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里小桥流水,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古典园林,如诗如画;啼莺流转、柳绿花红,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水乡──(江南)。

3、师生交流诗人创作的背景(课前查阅的资料):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多年以后,他对江南依然魂牵梦绕,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了一组绝唱——《忆江南》。

4、播放古筝曲,教师范读。

5、介绍“词”与“词牌名”。

二、探究诗意,以知促情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顺、流畅。

2、指正读音(注意“谙”这个生字,读准字音,区别与“音”的发音)

3、齐读。

三、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忆”是什么意思?(回忆、思念)

(一)忆景

1、诗人忆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红胜火”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红艳、激烈、热情)[娇艳欲滴、热情似火、争奇斗艳的江花] (2)“春来江水绿如蓝”

说说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朴素、典雅、温婉、平静)[水平如镜、波光鳞鳞、微波荡漾、水波涟涟的江水] (3)红与绿的映衬之美

春天百花盛开,太阳出来了,使鲜艳的江花更红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绿,而红艳艳的阳光洒满了江岸,更显得绿波粼粼。这红与绿相互映衬,于是红的更红,绿者更绿。

(4)“风景旧曾谙”

理解“谙”与“曾”的含义。

2、想象说话:曾经,你在这迷人的江畔做过什么?

3、于是,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好。 引读: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

江南好——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好——能不忆江南。

(二)忆人

1、赏析反问句“能不忆江南? ”

2、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出示资料: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十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不谢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忆的还是什么?(江南的人)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读——能不忆江南?

(三)浓浓的江南情

一个忆字勾起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写其二和其三,我们一起来赏读一下。其

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1、自由读

2、说说从这两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师:江南景色秀丽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这叫诗人又怎能忘记?(读词) 师:曾经多少次,诗人朝着江南翘首以望;曾经多少回,诗人在梦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读词)

四、回归生活,珍惜现在。

师: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伤,他感怀,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因为他庆幸——

1、补充句子:诗人庆幸。(庆幸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百姓做过许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总结: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只要拥有时懂得珍惜,那么,离别也是欢喜的挥手,回忆更是美丽的幸福。同学们,让我们珍惜与同学的相识、珍惜与朋友的相知、珍惜与亲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让痛苦与后悔远离过去,让幸福与甜蜜永随回忆。 【板书设计】 忆江南(词牌名)

三上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古诗三首

【教材分析】

《浪淘沙(其一)》: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书湖阴先生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作品,是题壁诗,广为流传。这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会写“涯、莺”2个生字,理解本课三首诗中“簸”“山郭”“排闼”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3.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江南春》。

2.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策略】

1.生字教学

本课要求会写的3个生字可结合文中注释理解识字。书写时,注意“簸”是上下结构;教学“涯”的书写时,强调右边外部是“厂”,不要多加一点;“莺”中间是“冖”,不

要写成“宀”。

2.阅读理解

本课3首古诗都是七言诗,描写的都是自然美景。学习古诗时,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结合课文插图等理解诗句的意思。同时引导学生想象,以丰富学生对诗中美景的感受。本课3首古诗要求背诵,在背诵的基础上要求默写《江南春》。

3.表达运用

古诗中有许多精妙的对偶句。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法。《书湖阴先生壁》中“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便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学生在了解的同时可以更好地感受许多古诗词的这一特点。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

(1)结合注释理解“簸”字,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

(2)查找黄河的相关资料。

(3)查找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

(4)查找对偶的诗句。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1课时

《浪淘沙》(其一)

课时目标

1.会写“涯”这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浪淘沙》(其一),背诵《浪淘沙》(其一),默写《浪淘沙》(其一)。

3.能展开想象,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同学们,你学过的写景的古诗词有哪些?能给大家背一背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我们的母亲河——黄河的古诗。(板书课题)

《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首。浪淘沙,是唐代的曲名。

3.播放“黄河”的相关视频:呈现黄河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画面。

4.了解作者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题材涉猎广泛,尤其以咏史诗为人称道。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主要作品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

【设计意图】

通过播放黄河视频导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利于学生了解黄河,体会诗中描绘的黄河的雄伟气势。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读准多音字及生字:曲(qū)。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

读好古诗的节奏,才能读出古诗的韵味。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情

1.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指名读,齐读。

(2)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九曲——黄河弯;万里沙——黄河长、沙很多;浪淘风簸——波涛汹涌、惊涛骇浪。)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①第一句:想象黄河曲折悠长、蜿蜒漫长的画面,重读“九曲”“万里沙”。

②第二句:想象大风掀起万丈巨浪,如万马齐奔浩浩荡荡的画面,读出黄河奔腾咆哮的气势。

③指名读、师范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4)指导书写“涯”这个字。

(5)小结:前两句描写了黄河“弯弯曲曲、黄沙滚滚、浪涛汹涌”的特点,表达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气概。

(6)找学生说出这两句诗的意思,并说说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①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边。

②“九曲”“万里”“浪淘风簸”等用词精妙,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展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2.学习第三、四句。

课件出示: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齐读诗句。

(2)这两句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①直上——浪大、浪高。

②牵牛织女家——在天上,让人感觉静谧美好、温馨甜蜜。

③指名概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读出黄河直上云霄的非凡及牛郎织女家的宁静温馨。)

(4)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并通过借用典故的方法表现了黄河的雄伟气势。)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能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

四、背诵古诗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全班齐读。

3.出示黄河图片,尝试背诵古诗。

4.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设计意图】

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江南春》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江南春》,背诵并默写《江南春》。

2.了解古诗通过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从中感受自然美,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能背一首描写这个季节的古诗吗?

《春晓》《村居》《咏柳》《惠崇春江晚景》等。

2.古代诗人看到如此美妙的世界,为我们留下许多赞美四季美景的诗。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

3.板书课题:江南春。

4.解题。

江南春:江南春天的美景。(课件播放江南春天的美景图)

5.了解作者杜牧。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在诗歌创作上,与晚唐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主要作品有《泊秦淮》《阿房宫赋》《山行》《清明》等。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正音。读准生字“郭”的读音。“莺”是后鼻音,“寺”是平舌音。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教师范读。

(3)指名读,齐读。

3.把握古诗大意。

(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结合注释了解“山郭”“酒旗”“南朝”“四百八十寺”。

(2)同桌互相说说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

1.课件出示古诗。

2.指名读,齐读。

3.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画出来。(莺啼

绿树

红花

水村

山郭

酒旗寺庙

楼台

烟雨)

4.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景物进行描绘。

(1)第一、二句: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到处是绿树红花,水村伴着山郭,酒旗在空中飘扬。

(2)第三、四句:好一派迷人的江南美景呀,可惜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

5.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6.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前两句写今,抓住了黄莺、绿树、红花、水乡、山城、酒旗、春风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面;后两句是雨景怀古,通过对“寺”“楼台”“烟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作者的哀愁,望着这充满历史悠远感的烟雨迷蒙之景,作者不禁心生感慨: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的寺院和楼台,还有多少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呢?

四、背诵、默写

1.指导学生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课件出示“水村山郭酒旗风”“多少楼台烟雨中”等图片,根据图片配诗句。

3.指名背诵,男生背、女生背,齐背。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书湖阴先生壁》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书湖阴先生壁》,背诵《书湖阴先生壁》。

2.了解诗歌中对偶的修辞方法,理解诗意,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古人有在墙上题诗的习俗,题写的诗常常借眼前的景物寄托诗人的思想感情。这种在墙壁上题写的诗就叫题壁诗。著名的题壁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林升的《题临安邸》,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一首题壁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交流: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首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墙上的诗。)

4.湖阴先生是王安石罢相后在钟山的邻居。了解作者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多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具有较浓厚的政治色彩。他的诗对当代和后世都有影响,被称为“王荆公体”。主要作品有《梅花》《元日》《泊船瓜洲》等。

二、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1.读准读通。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正音。读准生字“畦、闼”的读音。

2.读好诗句的停顿。

(1)自主尝试读好停顿。

(2)指名读。

(3)齐读。

3.把握古诗大意。

(1)默读古诗,圈画诗中描写的景物。(茅檐、花木、水流、稻田、青山)

(2)结合注释理解“苔”“畦”“排闼”这几个字词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

三、精读古诗,解诗意,悟诗境

1.学习第一、二句。

课件出示: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1)齐读诗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2)理解“长”“手自栽”的意思。(“长”是“经常”的意思,“手自栽”是“亲手栽种”的意思。)

(3)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一间茅屋”。

(4)结合注释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体会湖阴先生的朴实、勤劳及其富有情趣的生活。(简朴的茅屋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院子里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5)指导朗读。

2.学习第三、四句。

课件出示: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齐读诗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2)交流:茅屋外面的风景如何?

(3)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湖阴先生对山水的喜爱。(一条河环绕着碧绿的稻田,守护着稻田;两座青山,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绿的秀色送入眼帘。)

(4)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是从哪些字词看出来的?(运用拟人的手法,从“护”“送”二字可看出。)

(5)齐读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课件出示:

一水

护田

将绿绕

两山

排闼

送青来

(6)回忆一下学过的古诗里还有哪些这样的诗句。

预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7)填空小结:

课件出示:

从第一、二句诗可以看出湖阴先生____________;第三、四句诗用的是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湖阴先生对山水的__________之情;整首诗的景物描写由________及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湖阴先生的_____________。

四、背诵古诗

1.对照板书试背。

2.配乐朗诵。(诵读要读出节奏)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三首古诗皆是写景诗。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是一首描写黄河的诗,古诗借助夸张和想象描写了黄河雄伟的气势,以豪迈的笔触展现了黄河的壮观景象。杜牧的《江南春》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色和独特的地形,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貌,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仅一首七言绝句却展现出了一幅广阔的画卷。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描写了湖阴先生院落和自然环境之美,也赞扬湖阴先生勤劳、爱干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全诗营造了悠然、美妙的意境。

1.读中理解。在古诗的教学中,朗读和感悟古诗意境是重点。首先,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在读准确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文中注释理解诗句。

2.读中感悟。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如在读中感悟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读中体会江南春天的美好和烟雨蒙蒙的景象,读中感受湖阴先生的勤劳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上一篇:上市公司岗位职责大全范文下一篇:设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