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剪纸艺术论文范文

2024-07-15

傣族剪纸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少数民族档案”一词最早出现于1988年。傣族历史档案研究涉及档案学、历史学、民族学、语言文学、医药学等学科。笔者以中国知网为文献来源, 以篇名为“傣族”或“傣”或“贝叶”并“档案”或“文献”或“古籍”为检索式, 共检出61篇文献, 其中学位论文6篇, 期刊论文46篇, 会议论文4篇, 报纸文献5篇。

(一) 时间特点分析。

对论文数量进行年代分布分析, 可掌握研究发展脉络。去除5篇报纸文献, 自1962年第一篇论文, 该领域论文数量呈整体上升趋势 (图1) , 学界对傣族历史档案日益关注。

(二) 期刊来源分析。

根据期刊数量分布可看出论文主要来源与其所属学科领域。期刊来源, 《云南档案》发文最多, 其次是《档案学通讯》;学科领域, 该主题涉档案学、医药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学科, 其中档案学期刊发文量占绝大多数。 (表1)

(三) 作者特点分析。

1.作者合作度分析。对作者为1-3人的期刊和会议论文 (49篇) 分析 (表2) , 该领域独立研究比例最高, 合作研究有待加强。

2. 作者单位分析。

选取学位、期刊论、会议论文 (56篇) 对第一作者单位分析 (表3) 。作者单位上, 该领域研究集中于云南大学, 其次云南省档案局馆和云南中医学院, 说明具备档案学教育职能的高校科研能力较强。单位性质上, 高校较其他单位发文压力更大, 论文来自高校共39篇 (70%) , 档案局馆9篇 (16%) 。地区上, 由于傣族的地理分布, 研究集中于云南省。

3. 核心作者群分析。

根据普赖斯定律公式N=0.749* (ηmax) 1/2, 该领域发文数最高作者发文量为6, N取近似值2。即发文数量2篇以上, 是该领域研究核心作者。陈子丹6篇、华林3篇、杜青3篇、黄梅3篇、张公瑾2篇、陈园园2篇、宋晓娅2篇、希莎婉2篇、戴翥2篇。其中, 云南大学华林教授于2000年12月出版的《傣族历史档案研究》是目前唯一一部专门研究傣族历史档案的著作。

(四) 引文数据分析。

1.论文年代-引文数量分析。期刊、学位论文引文共计621篇次 (含重复引用) 。2010-2014年论文引文465篇次中, 106篇次 (17.07%) 来自期刊论文, 359篇次 (58.80%) 来自6篇学位论文。时间分布上, 论文引文数波动大幅上升, 说明学界对引文规范日益重视, 相关可参考文献数量增多 (表4) 。

2. 引文类型-年代数量分布。

该领域论文引文主要是期刊论文, 其次图书;2000-2009年引文篇次数量突出。该主题的论文引文类型中, 图书占所有类型引文33%, 且主要为史志类图书, 说明该领域研究资料来源主要是历史文献。 (表5)

二、傣族历史档案研究内容分析

(一) 傣族历史档案理论研究。

早期傣族历史档案研究主要从史学角度对傣族历史文献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发掘傣族历史文化, 之后开始对傣族历史档案的内涵外延、种类、价值等进行理论梳理。可见学界已认识到其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傣族的政治法律、宗教信仰、语言文学、科技艺术等极具研究价值。华林教授1995年第一次明确“傣文历史档案是指新中国成立前各个历史时期傣族上层贵族和傣族知识分子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反映傣族社会政治、经济、历史、科学、文化、宗教和民俗等内容, 具有保存价值的不同形式的傣文历史记录”, 将其分为古籍、文书、碑刻、官印等;陈子丹教授对傣族封建律法档案的产生、公布、内容、种类、特点进行了理论梳理。

(二) 傣族历史档案实践研究。

首先, 傣族历史档案实体管理研究重点主要在收集和保护。学者通过对傣族历史档案分布、保管等现状进行分析, 发现收集不全、损毁流失、保存分散、保管条件简陋、物权不明、经费人才缺失等问题, 提出完善法规建设、强化宣传教育、建设人才队伍、促进交流合作等对策。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 对傣族历史档案这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研究的论文仅有1篇, 傣族历史档案的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应引起重视。其次, 在傣族历史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领域, 颜艳萍等提出人才培养、加强学术交流、地域机构合作等宏观建议, 并有学者提出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对傣族历史档案资源进行开发, 包括资源数字化、服务网络化、开发建立资源库和数据库、建立数据库建设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完善分类整理过程中的著录标引等具体措施。

(三) 傣族历史档案专题研究。

一是傣族贝叶档案研究。傣族贝叶档案由于其载体独特性、内容多样性且富有民族特色, 在傣族历史档案中极具代表性。陈子丹教授最早从档案学角度研究贝叶档案, 对傣族贝叶档案的历史由来、制作过程、价值作用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分析, 甘友庆等对贝叶经档案进行系统分类, 如按载体形式、译文语言、书写文字、内容等, 从不同角度全面认识贝叶经档案。西丽婉娜等通过实地调研, 针对贝叶档案的保存、管理等问题, 提出宏观上应完善管理规章制度, 制定相关保护条例, 加强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微观上应注重有害微生物防护、损毁修复等技术性保护。

二是傣族医药档案研究。傣族医药档案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市场发掘价值, 傣族医药档案研究多来自医学领域, 如希莎婉、罗艳秋、周世琼等分析了傣族医药档案在医药领域的发展、地位及其存在的问题, 认为应该提高档案意识、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开展人员培训、改善管理水平、专设管理部门等宏观对策, 以及加大翻译力度、整合傣医药信息资源、建设傣医药数据平台、做好傣医药档案编目工作等具体措施。

三、傣族历史档案研究评价与展望

(一)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评价。

第一,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成就。首先,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整体呈上升趋势, 由于多学科领域的重视, 发展前景良好。其次, 在傣族历史档案资源开发方面, 学界积极借鉴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等先进技术手段, 为档案学纵向深入研究开辟空间。最后,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涉及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史学、人类学、语言学、文学、医药学等诸多领域, 体现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优势, 拓宽了档案的研究领域。

第二,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不足。首先, 作者合作度低。傣族历史档案内容多样, 涵盖历史政治、军事科技、文学艺术、宗教医学等, 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尤其是信息开发利用, 需要档案学与宗教学、医药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领域合作进行, 然而目前单学科领域合作度极低, 跨学科合作论文更是为零。因此, 该领域的合作研究有待加强。其次, 研究方法局限。纵观现有论文, 其主要研究方法以史料考察为主, 实地调研为辅。由于现今傣族历史档案资源大部分散落民间, 不论是从宏观层面还是就具体措施来研究其保护管理问题, 都需要相关学者深入田野调查, 获得第一手数据。再次, 研究内容空泛。不乏学者在现况和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但绝大多数论文流于空泛的所谓理论研究, 一方面没有落实到具体工作, 另一方面没有脱离实际之嫌。最后, 地域研究单一。由于历史原因, 傣族历史档案不仅存在于中国, 还有大量宝贵资源分布于缅甸、印度等境外地区, 然而研究境外傣族历史档案的论文却是凤毛麟角。

(二) 傣族历史档案研究趋势。

一是领域研究深入化。傣族历史档案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贝叶档案和医药档案极具民族特色, 已经有学者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贝叶档案不仅是研究小乘佛教演变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原始资料, 在傣族精神文化传播中也处于重要地位, 但因为国内对此缺乏认识、民族语言难以研究等, 傣族贝叶档案的开发利用尚不充分, 需要继续研究。开发傣医药对稳定边境社会、扩展市场、文化融合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目前傣医药的科研与临床尚处于抢救与发掘阶段, 大部分傣族医药档案未经整理和翻译, 也未能科学利用其已经整理和翻译的成果。戴翥等学者已提出要建设少数民族医药文献学学科, 傣族医药档案作为其重要内容将是研究热点。

二是研究视角拓宽化。目前我国已公布4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云南省已公布3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傣族历史档案中蕴藏的民族非物质文化具有难以替代的研究与实践价值。在此背景下, 傣族历史档案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将是今后的研究热点。一方面, 今后傣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研究的内容将主要包括傣族孔雀舞、傣剧、傣族章哈、傣族慢轮制陶技艺、傣族手工造纸技艺、傣族泼水节、傣族象脚鼓舞、傣族织棉技艺、傣族医药、傣绷文、傣族剪纸等方面。另一方面, 傣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建档保护研究也将全面开启, 并逐渐深入系统化。

三是技术手段现代化。随着现代科技地发展, 档案利用逐渐由传统的实体形式转变为数字化、网络化形式。傣族历史档案资源丰富, 种类繁多, 文化价值极高, 应深入研究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傣族历史档案资源进行抢救保护与管理开发, 尤其是跨地区、跨机构建立傣族历史档案联合目录, 构建傣族历史档案资源库、数据库和知识库, 以及借鉴图书馆学、情报学对傣族历史档案进行资源整合, 将成为研究热点和难点。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在大数据环境下运用本体技术、主题图技术、关联数据技术等对傣族历史档案资源的语义组织与整合, 实现知识内容结构化、系统化、多粒度、多维度的服务方式, 深化傣族历史档案资源的发掘利用, 在云南文化强省建设背景下推进傣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对傣族历史档案研究论文进行了统计分析, 从数量分布、作者特点、论文引文、论文内容等方面进行分析, 评述其研究现状, 并提出未来的发展趋势, 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族档案,傣族档案,述评

参考文献

[1] 张鑫昌, 郑文, 张昌山.民族档案学刍议:特征与任务[J].思想战线, 1988 (1) :81-87.

[2] 华林.谈傣族古文字历史档案[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1995 (4) :82-86.

[3] 华林.傣文历史谱牒档案研究[J].思想战线, 1996 (4) :63-68.

[4] 陈子丹.傣族封建律法档案初探[J].兰台世界, 2007 (2) :48-49.

[5] 李云芬.浅谈傣族历史档案史料的收集[J].云南档案, 2000 (3) :15-16.

[6] 昌建纳.傣族文献资源开发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 2003 (12) :45-48.

[7] 仝艳峰, 杨博文.云南傣族文献遗产研究价值与开发利用探析[J].档案学研究, 2008 (6) :32-35.

[8] 陈子丹.外国的贝叶档案[J].档案时空, 1996 (1) :38-39.

[9] 陈子丹.傣族贝叶档案略论[J].档案学通讯, 2004 (2) :92-95.

[10] 甘友庆, 万永林.论中国傣族贝叶经档案的分类和特点[J].档案学通讯, 2009 (1) :87-90.

[11] 陈园园, 段睿辉.论傣族贝叶经档案的发掘利用[J].云南档案, 2011 (5) :25-26.

[12] 宋晓娅, 周燕青.孟定芒团村傣族棉纸档案保存研究[J].兰台世界, 2013 (6) :7-8.

[13] 希莎婉.浅谈傣医药文献古籍档案管理[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8 (2) :76-79.

[14] 罗艳秋, 保丽娟, 吴永贵.傣族医药古籍资源的调查与定级研究[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9 (10) :58-59.

傣族剪纸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傣族织锦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自汉代起就有文字记载, 《蛮书》中:“自银生城、拓南城、寻传、祁鲜以西, 蕃蛮种并不养蚕, 唯收婆罗树子, 破其壳, 中白如柳絮, 组织为方幅, 裁之笼头, 男子妇女通服之。”到了明代, 就出现了蚕丝织成五色锦。傣族织锦技艺是在自己的纺织技艺的基础上, 吸收了中原文化的诸多特色, 不断自我完善的硕果。在晋宁石寨山出土的滇国纺织贮备器上, 就有傣族先民纺织的身影, 傣族织锦技艺是在自己的纺织技艺的基础上, 吸收了中原文化的诸多特色, 不断自我完善的硕果。[2]傣族织锦图案题材丰富, 其中包括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建筑图案、人物图案等等, 由于傣族全民信仰小城佛教, 因此傣族织锦图案大多与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同时再现了傣族人的生活习俗、民族风貌, 是傣族人民的思想感情与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的写照。在其悠长的发展和变化历程中, 作为一种物化的精神产品, 它保持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折射出了傣族丰富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心理。[3]云南傣族主要聚居在西双版纳和滇西地区, 由于受到于南丝绸之路的影响, 使云南傣族织锦出现两大分支, 滇西的傣族织锦由于受到南丝绸之路上的汉锦元素的影响, 如蜀锦, 多以几何图案为主, 色彩与西双版纳织锦有较大差别;而西双版纳的织锦更多的是宗教题材的反映, 多数为具象的动物、植物以及建筑、人物造型, 如象、马、狮、孔雀等形象, 广泛吸收了东南亚文化的诸多特点, 织锦图案个性十足, 色彩艳丽。

傣族织锦艺术作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传承、开发和利用一直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然而, 随着近些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被人遗忘、缺乏保护、无法市场化等困境。而旅游和文化一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产品开发来进行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并实现其应有的经济利益, 一直是学界探讨的一个命题。

一、傣族织锦自身作为旅游产品需要创新

傣族织锦自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然其题材丰富, 在创作的题材内容上还是显得比较陈旧、呈现形式等方面显得比较老套和局限。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赢得先机, 傣族织锦首先需要将艺术性和市场要求结合起来, 对织锦本身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 …傣族织锦的图案题材需要创新…

传统的傣族织锦题材很丰富, 很多图案都来源于生活, 但表现手法却相对固定, 但面对今天的旅游市场, 就逐渐陷入陈旧老套的境地, 作为旅游产品来说不能吸引游客的注意。笔者在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居住地区调研发现, 现在不少老一辈艺人已经在尝试用传统的手法创作新题材, 但在创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傣族织锦工艺的限制, 一些新的题材并不能很好的得以实现。在题材方面傣族织锦完全可以广泛吸收现代生活的一些时尚元素, 比如流行的影视动漫、音乐等元素, 让游客耳目一新。同时, 一些定制题材的织锦产品也可以进行开发。

(二) …傣族织锦的呈现方式需要创新

傣族织锦的呈现方式是值得推敲和创新的, 傣族织锦作为传统产品, 主要用于服饰上, 如挎包, 其呈现方式非常有限, 在呈现方式上可以有更多的创新应用, 比如对于傣族织锦, 比如可以考虑将傣族织锦制作成工艺品, 可以考虑装裱在像框中作为公共空间的装饰品;也可以将傣族织锦图案或工艺应用到家居用品的设计中, 如抱枕、杯垫等等, 还可以借鉴限量设计的产品等思路, 傣族织锦开发成一个系列或一个主题的系列产品, 增加傣族织锦作为纪念品的灵活性、趣味性和收藏价值。…

二、旅游产品设计中傣族织锦元素的应用

傣族织锦除去本身作为旅游产品之外, 其独具地方特色的经典工艺、题材丰富的图案都可作为特有的视觉符号在本地旅游产品设计中有所体现。因此, 在本地的旅游产品设计开发中, 傣族织锦的元素是非常值得研究和利用的。

(一) 与傣族其他工艺结合, 提升傣族织锦的文化艺术价值…

傣族织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与此同时, 傣族织锦自身也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可任意考虑将其与其他工艺种类结合, 能更加丰富傣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地域文化内涵和审美层次。傣族织锦可以尝试与其他诸多地方工艺门类以及其他文化品牌进行嫁接。比如我们可以尝试将傣族织锦与傣族的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 如傣族的剪纸、陶艺, 几种工艺嫁接可设计礼盒, 满足游客的兴趣, 同时, 这种地域特色浓郁且颇具个性的时尚混搭必能引起游客对地区的兴趣, 激发人们的消费。

(二) 开发功能性强的傣族织锦特色旅游产品

当今社会,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功能性的实现已经成为设计的重中之重, 它也是开发旅游产品设计的重要环节。当下消费者对于旅游产品的要求和定位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是一种装饰品。旅游产品的实用性如果得不到提升, 其传播和推广最终将受到很大限制。傣族织锦工艺现今作为传统产品的部分仅占有很小的比例, 织锦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还作为佛教用品, 如佛幡, 广泛用于傣族的佛寺建筑中。还有部分傣族织锦作为祭祀的用品成为在傣族生活的一部分。

(三) 在旅游产品包装上的应用创新

傣族织锦在本地的旅游产品、旅游食品等的包装设计方面开发并不深入。傣族地区有品种繁多的土特产品, 如以傣族织锦元素来塑造土特产品牌和包装, 可提升这些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傣族织锦工艺在旅游产品包装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 傣族织锦图案丰富, 作为图案出现在包装上, 特别是针对傣族地区一些历史悠久的土特产品, 可以用傣族织锦图案表现其产品的人物形象、制作环境、工艺流程、产品特点等。傣族织锦图案本身的艺术性可以加强产品的文化感和品牌的历史厚重感, 使游客从视觉、味觉来品味多元的本地产品特色。其次, 将傣族织锦工艺作为一种设计元素, 不仅仅体现在图案元素方面、其色彩搭配、民俗气息以及手工意味以及如何将这些元素深入的运用在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中, 都值得设计师去深入推敲和挖掘。如傣族地区盛产普洱茶, 普洱茶的包装可以考虑用织锦图案风格进行设计。在包装中引入傣族织锦元素, 能使得旅游产品包装不仅地域味道十足, 还可以提升本地旅游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三、结语

傣族织锦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非常值得保护和开发的民族民间工艺。尝试将傣族织锦作为旅游产品开发, 不仅仅需要在其图案、材料等方面不断创新, 同时在开发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平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的延续和在现代旅游产品设计中流行元素的体现, 以及如何将具有强烈地域特征的傣族织锦元素融入到现代旅游产品设计中, 不仅能体现民族地域特点, 又能适用于现代生活中, 成为这个课题思索探讨的重点。

摘要:云南傣族织锦现今的生存环境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面临着被人渐渐遗忘的困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本文以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织锦工艺为研究对象, 分析傣族织锦工艺的发展现状, 探讨傣族织锦工艺与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开发策略, 从傣族织锦的题材、工艺、材料、表现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研究, 衍生出一系列旅游产品, 以适应当下的社会市场。让傣族织锦艺术为城市旅游形象传播、旅游效益的增强发挥更重要作用。

关键词:傣族织锦工艺,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参考文献

[1] 井菲, 郝云华, 赵媛媛.西双版纳傣族织锦及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运用.[J].《中国报业》, 2012 (16) .

[2] 江应樑.傣族史.[M], 四川民族出版, 1983, 12.

上一篇:财产保全试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小学校园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