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产业投资分析论文范文

2024-05-04

银发产业投资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财政投资逐渐从竞争性领域退出。当前中国的产业投资结构存在投资结构仍需进一步“纠偏”、第二产业投资结构不均衡等问题。今后一段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是。重点是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要将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应完善私人创业投资领域。在运用财税政策提升产业投资结构方面,应将预算内资金主要投向基础产业,通过税收优惠,特别是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措施来引导产业投资方向,同时应通过转移支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关键词]产业投资结构;财税政策;经济结构

[作者简介]黄凤羽,天津财经大学财政系主任、教授、经济学博士,天津300222;杨琪,天津菩拉佳那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天津300024

[文献标识码]A

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财政资金与产业投资结构概况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市场化改革使投资体制格局出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融资渠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投资决策分散化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中国政府根据不同投资主体的特点和不同行业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市场需求情况,将投资项目具体化为竞争性、基础性和公益性三大类,重新确定了各类投资领域的主要投资主体和投融资方式。明确政府从竞争性项目中退出,让位于企业和个人,政府承担公益性和部分基础性项目的投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进一步划分财权和事权的基础上,实行了经常性预算和建设预算相分离的复式预算管理。国家用财政政策和税收优惠政策予以引导。基础性项目建设要鼓励和吸引各方投资参与。

这一时期中国产业投资结构的总体特征是,加工工业投资增长较快而基础部门投资增长相对落后。体制改革整体上的渐进式演进,培育和发展了市场性因素,对日益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投资行为产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影响和决定着整个投资结构的变化,这一时期国家财政税收政策也面临着重大的改革要求。

中国财政对于能源、交通、通信和原材料工业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到2007年末,中国财政资金用于铁路修建,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8万公里,地方铁路达到4424公里。通信方面,“十五”期间,我国邮电通信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共投资300多亿元,其中预算内资金占13%,国内银行贷款占19%,国外贷款占8.4%,自筹资金及其他资金占69%。原材料工业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成了一大批重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如宝钢二期工程。

2008年末,中央宣布了4万亿的投资计划,即从2008年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央政府拟通过增加中央基建投资、中央政府性基金投资、中央政府其他公共投资和灾后重建投资等,安排1.18万亿元投资,加上地方配套和社会投资,形成4万亿元的投资规模。这4万亿是安排到2010年底的投资计划,因此未来2年平均每年将花费2万亿在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和灾后重建等方面,其中主要投向铁路、公路、机场、港口和能源领域。

二、当前中国产业投资结构的基本状况

(一)当前中国产业投资结构的不足

经过中国财税政策的多年努力,中国产业投资结构调整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演变的非均衡性特征较为突出,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1.产业投资结构仍需进一步“纠偏”。当前,中国产业投资结构仍不够合理,第一产业劳动力过剩,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发展仍显不足。中国产业投资结构调整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产业投资结构需要进一步向适应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投资结构调整要求的方向升级,以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在第二产业中,中国加工工业质量和效益水平低,而且人均数量水平不高。从目前的供求关系看,多数产品供大于求,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

2.第二产业投资结构不平衡。基础部门的准公共产品性质以及价格扭曲状况使其在很大程度有赖于财政投资,尤其是许多全国性跨地区的大型基础设施、能源原材料建设更需要中央财力的支持,但国家财政财力的下降,使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从1978年的85%下降至2007年的3.9%,而同时财政对基础部门的投资份额由1981年的50%下降至2002年的6%,财政在过去10年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年均增长仅4%,远低于年均20%的社会全部基建投资增幅,由此加剧了基础结构的失衡。

3.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影响了产业投资结构的调整升级。当前,由于中国第三产业一些领域尚未向非国有资本开放,而第二产业开放度较高,致使工业品的过剩表现相对明显,导致工业品价格一再下降,而服务项目的价格却一再攀升,经济结构性过剩特征明显,成为影响产业投资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原因。在第三产业领域,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是产业投资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

总体来说,对于优化产业投资结构的财税政策连续几年的实施,中国内需不足的问题已有了较大程度的缓解,特别2003—2007年,投资需求出现了超常增长,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下滑的趋势也得到根本改变,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1.4%。中国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已经从需求方面转向供给方面,从国民经济总量方面转向国民经济结构方面。

(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1978—2008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9.52%。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30.17万亿元,按三次产业增加值在宏观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28.1:45.2:23.7变为2005年的12.6:47.5:39.9。从中国的投资结构来看,近几年得到了持续改善。在2007年,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34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呈恢复性快速增长态势;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61153.8亿元,增长26.1%,呈加速增长态势;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投资72766.7亿元,增长23.8%。

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8年,中国消费品市场在经受了特大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考验的背景下,仍然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且大部分商品增速较快,平均价格普遍明显上涨。商务部最新监测显示,2008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农村消费品市场增速加快,城乡消费市场增速差距持续缩小。在10万亿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农村地区超过3万亿元,城乡消费市场增速差距连续第4年缩小。大量的产品都处于供大于求或者供求平衡的状态,今后产业投资结构的调整面临这新的目标。

1.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重点是产业升级和产品的更新换代。200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将比上年增长26%左右,达到4550亿美元,其中出口将比

上年增长23%左右,达到2400亿美元。2009年一季度,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亿美元,下降19.7%;进口1832亿美元,下降30.9%。进出口相抵,顺差623亿美元,同比增加209亿美元∞。由于技术落后,中国出口的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进口产品以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为主。这种状况决定了今后的结构调整必须是升级换代式的调整,与技术进步和产品开发相结合,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2.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要将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调整投资结构的基本方法有两种,一是存量调整,另一种是增量调整。由于中国现有的经济规模已经相当庞大,同时经济门类也已比较齐全。目前暴露出的结构性的问题主要是存量结构上的不合理,如果只依靠增量的调整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问题的。今后的调整应当立足现有的基础,从重视基本建设转变到对现有的存量的调整上来,注重对现有企业的更新和改造。

3.产业结构的调整还应完善私人创业投资领域,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证明,创业投资是一种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行之有效的融资机制,是科技进步与金融创新互动和融合的产业。创业投资在促进高新产业投资发展,优化产业投资结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10余年来,中国各高新基础产业处于低端偏上的集群发展阶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还未建立起一个完善的创业投资体系,创业投资在中国投资结构发展特别是高新产业投资结构优化中的作用还未能充分发挥出来。

三、运用财税政策提升产业投资结构的设想

财税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对经济景气及波动起到调节和“熨平”作用,而且对经济空间结构的改善,对优化产业投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利用财税政策引导资源在不同产业及行业间流动,相应地影响其他投资主体的投资方向和存量资产的重新组合,促进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现在政府大多采用间接干预方式优化产业投资结构,财税政策更多的是通过运用税收或政府鼓励直接投资引导私人资本流向公共产品领域,为优化产业投资结构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特别是国家通过对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为产业投资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为产业投资结构优化提供基础保障。同时,国家还可以利用财税政策工具对市场需求进行直接启动或间接引导,促进整体经济的结构性转换,并对某些产业的进入或退出制定必要的规则,从而促进产业投资结构的合理化。

(一)预算内资金主要投向基础产业

从历史的经验看,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八五”期间,国家预算内安排基本建设投资3979.59亿元,同期还安排地质勘探费477.69亿元,基本建设支出重点支持产业投资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对农业、水利、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国民经济重点基础设施和重要原材料项目的建设进行了大量的投入。2004年国家从国债和车辆购置税中拿出500亿元投放农村公路建设,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实现村村通公路。财政的大量投入有力地促进了重点部门和基础产业的发展。

从产业特点上看,基础产业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风险大、资本产出率一般较低的基本特征,其外溢性和自然垄断特征较明显,因而其投资生产具有准公共产品生产的性质。仅从基础工业来看,其百元固定资产创造的利税为9114元,低于全部工业的11161元,更低于非基础工业的14155元。在盈利动机驱使下,企业投资倾向于高利润的加工工业,尤其是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由于基础产业的这一性质,在成熟市场经济下,市场机制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存在“市场失效”的领域。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公共经济在基础设施部门参与度在75%左右,矿业和原材料部门等基础工业参与度在25%左右。而中国的特殊性还在于,基础部门低盈利原因还源于长期以来价格体系的扭曲。

(二)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来引导产业投资方向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调节国家和企业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手段,国家财政通过税收政策的变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的实现。税收制度对于促进科技创新的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通过税收法律法规促进科技发展和自主创新,如对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免征增值税,对农业机耕及相关培训免征营业税,对提供专有技术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减免外资企业所得税,对省(部)级以上单位颁发的科技奖金免征个人所得税等。

二是适时制定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研究开发一科技成果转化—成果产业化”链条中的不同环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特定地IXI~A及集成电路、软件、科研机构转制、科学普及等实体或产品给予支持,以促进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和推动科技体制改革。

从税收制度设计的角度看,应特别强化企业所得税的产业导向。如增强税收优惠措施的产业针对性,着眼于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序列要求,对投资数额大、投资回收期长的高新技术、环保产业及能源、交通、通信、水利、农业等基础产业实行更大力度的税收优惠。同时,税收优惠措施应实现由直接优惠向间接优惠转变,基础性的科研开发活动所需资金多,社会效益明显,成果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较大,宜选择事前税收扶持。税收优惠重点是促进和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尽量补偿和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风险,充分体现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导向。但运用税收优惠政策时,要限制和约束地方政府的税收优惠权力,防止地方政府为吸引外来投资而滥用优惠权或越权减免,损害税法的严肃性和统一性。否则,市场的选择重点就不再是某一行业能否享受税收优惠,而是地区之间进行谈判与比较的砝码。

(三)通过转移支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作为财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必须以科学合理的政府间收支责任安排作为前提基础。近年来中国政府为了鼓励一些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投资发展,对这些行业实行了财政补贴的政策。此外,针对目前部分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面临的产业结构失衡、社保资金缺口大、棚户区改造任务艰巨、生态治理与环境保护负担重等经济社会问题,中央财政准备了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财力性转移支付预案,帮助这些地区缓解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起到了为产业结构调整保驾护航的作用。

在专项转移支付方面,日本的经验有可借鉴之处。日本政府用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调节来增强落后地区的财政能力。如由地方交付税、地方让与税和国库支出金制度组成的中央对地方转移资金的制度,用中央财政下拨给地方财政的税收来弥补地方自主财源的不足,并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日本中央财政收入约占全部财政收入的70%,其中相当部分拨给地方政府(一般占中央财政收入的40%以上)。这些资金在非均衡发展时期,主要拨付给重点开发地区;在均衡发展时期,则主要拨付给落后地区。

2009年我国的中央预算安排505亿元,增加对民族地区、粮食主产区和边境地区转移支付,安排50亿元用于支持化解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的社会负担。这些措施都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在今后一段时期,特别是经济复苏、社会稳定的时期,在财政转移支付中,更应突出产业导向,通过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引导民间资本的产业投资结构,以实现产业投资结构的优化。

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专项转移支付的比重依然偏高,2009年专项转移支付金额为12579.88亿元,较2008年增长了26.2%,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比重为52.5%。而且,专项转移支付种类繁多,透明性较差,分配公式还不够完善。要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效率,应该提高转移支付资金的制度化水平,提高一般转移支付的比例。

银发产业投资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外包服务业在世界各国地位的增加,服务外包在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热点的同时,也成为了长株潭“两型社会”发展的亮点。本文在得出相关启示的基础上,提出了长株潭服务外包的发展对策,为长株潭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些奉献。

关键词:服务外包;产业集群

一、长株潭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

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业务外包管理思想,自得以在西方大型企业中运用以来,非核心业务外包逐渐为西方大多数企业所运用且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当今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里,就有超过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企业把非核心业务交给社会化的第三方公司来运行。外包作为一种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战略手段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目标和企业重要的商业措施。

外包,国外很多学者都曾对其下过定义,虽然学术界对外包概念的界定不统一,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就是在企业内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为了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自身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优势,对于其他资源则依靠于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媒介,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自身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二、长株潭试验区服务外包产业集群的SWOT分析

(一)长株潭试验区发展服务外包的优势

1.区位优势。长株潭试验区自身交通优势明显,其位于中部地区的经济腹地,并且处于我国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与东西和南北结合部的交汇之处,同时也是长江流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经济圈的交汇核心,在铁路、水运、公路以及空运优势都十分明显,是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交通枢纽。

2.基础设施优势。远在2006年,湖南省第九次党代会就已经提出,要大力推进长株潭能在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简称“新五同”)。在2009年以来,湖南省将按照适度超前及共建共享的原则,在推动“新五同”建设的同时实施“十大标志性工程”,为以后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提供一个强而有力的现代化基础平台。

3.政策法规优势。长株潭作为中部地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长株潭试验区在相关的经济法规和政策、相关服务等方面都遥遥领先。当前来看,国家和政府目前已经确定要将长沙、株洲、湘潭列入到国家老工业基地改造计划中,这也是国家在以实际行动支持中部崛起中的长株潭。

(二)长株潭试验区发展服务外包的劣势

1.缺乏对于服务外包的优先意识。长期以来,长株潭一直在坚持以工业为主导的相关战略,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忽略了服务外包业发展的重要性。如此的思维模式使得战略意识没有及时地根据当下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获得更新和发展,承接服务产业转移的发展稍显缓慢。

2.缺乏高层次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一方面是人才结构不合理,服务外包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大,同时对于他们的要求也高,市场上的人力资源并不能完全满足,供求达不到平衡。就软件产业举例说明,目前软件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以金字塔形结构呈现的,与之相反的是软件人才的供给类型却是橄榄型,也就是位于产业上层的软件架构师、系统设计师等严重缺乏,而处于中间的系统工程师等相对过多,供大于求。

3.产业布局欠合理,不能发挥集聚效用。同一产业的集聚效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从服务外包的角度来看也是受益匪浅。然而目前湖南服务外包发展的布局比较分散,企业不具规模,缺少龙头企业和领导品牌。

(三)长株潭试验区发展服务外包的机会

首先是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到来。有数据表明,全世界范围内平均每周有10家以上的企业可能去往离岸目的地进行实地考察。世界范围内的服务外包业加速向印度、爱尔兰、中国等低成本国家和地区迅速转移。目前,印度、爱尔兰已走在服务业外包浪潮的前面。由于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在成本、人力资源、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众多跨国公已将中国作为外包转移的重点承接地。其次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外在条件。在 “十三五”规划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长株潭试验区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既响应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号召,也成为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重要对策。

三、长株潭区域性服务外包产业集群保障措施

针对长株潭地区在服务外包产业集群方面的劣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对策,为长株潭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做出保障。

(一)提高长株潭对于服务外包的战略意识。 服务外包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湖南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两型社会”建设。虽然能耗只相当于制造业的五分之一,服务外包的贡献值却高达加工制造业的二十多倍,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可以使得制造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进程。另一方面有利于优化对外贸易增长形式,出现更多新的出口增长点。此外,还能有效避免贸易摩擦不断增加等难题,保持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从而成为新的出口增长动力源。

(二)增强长株潭地区对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的吸引力。当今的经济全球化是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主宰的信息社会,是一个创造和需要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的时代。掌握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这个时代更加的得心应手,享受这个时代赋予他的使命和完成身上的任务,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也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成为主流时代需求的人才,自身的价值更容易实现。长株潭地区的高校众多,高等人才资源丰富,各方面人才齐全。但留住的人才不足,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三)增加服务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发挥长株潭的规模效应。如何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是中国城市发展中一直面临的问题,而城市规模的大小无疑又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主因之一。长株潭地区的集群效应带来丰厚收益,但随着外包服务经济的发展,产业布局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愈发地限制规模效应。例如重复建设、基础设施的老旧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等都在要求产业升级,合理规划长株潭这一核心区域经济。

(四)拥有自己的品牌,放大品牌效应的广告作用。能否充分利用自身品牌效应是判断一个是否树立企业形象的有效方法。市场上的消费者在一开始接触一个品牌,会第一时间在脑海中对它有一个评价,并且会决定以后是否会继续持久地消费。从某种意义分析,品牌效应不止代表它现有的市场,还包括它未来的发展潜力。长株潭外包服务虽然发展快速,但绝大部分都是在承接国外的品牌,很少有自己能够在国际上立足的代表,位于产业链的底部,利润微薄,不具有竞争力。(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萍,史永铭.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 王俊岭,赵瑞芬中国医药产业集群生态化建设研究——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2011(5)

[3] 李广琼,余绍黔,长株潭城市群现代服务外包产业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1,(10)

[4] 余金凤,刘林奇,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时代经贸,2012(11)

银发产业投资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二五规划”直击水利,水务行业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伴随着水务市场化的进程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水务行业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状态。基于产业价值链进行扩张无疑是最为稳固的发展方式。本文通过对水务产业价值链阐述,以及对水务企业基于产业价值链扩张的优势分析,探求出水务企业基于产业价值链扩张过程中的关键成功因素,为水务企业扩张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务行业;产业价值链;扩张;关键成功因素

1.水务产业价值链及其扩张概述

水务行业是生产和提供水务产品及服务主体的集合,由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组成的水务系统向用户提供自来水供应和污水处理服务。

水务产业价值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所谓的水务产业价值链扩张也就是指广义的水务产业价值链。狭义的水务产业价值链局限于生产和提供水务产品及服务主体的集合。根据水的流转路径水务产业价值链可以分为:原水生产和供应、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自来水销售、污水收集和处理、再生水生产和销售。

而从广义上来看,水务产业价值链的参与主体有水务工程承包商、设备提供商、水务设施运营商。近年来,中国水务市场出现了一批专业水务投资公司,这些水务投资商在前台激烈争夺水务市场,后台则网罗了一批工程技术公司、设备制造商和运营管理公司为其投资项目提供建设和管理服务。待到时机成熟后,大型专业水务投资公司将会把触角向相关子行业延伸,以资本运作为手段,控股为之服务的相关设备制造、工程技术及运营公司,最终形成一批以水务投资为核心,集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工程管理、运营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的水务集团群。

2.水务企业基于产业价值链扩张的优势分析

进入“十二五”时期,国家高度关注水利事业改革,加强了水务行业扶持力度,水务企业迎来了大发展的黄金机遇。如何保持高效快速且稳定的扩张,使企业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就成为了一个所有水务企业都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产业价值链扩张的方式无疑很好的解决了这个既要快速发展又要保持企业安全经营的问题。

2.1有力于水务企业降低经营成本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水务行业市场化的推进,水务产业的专业化生产越来越强,分工也越来越细,产业价值链也越来越长。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是一种资源,它体现了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在当前条件下,任何一个水务企业都不可能在产业价值链的所有环节上都是最优的,只能是在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上具有优势。产业关联度越高,产业价值链的联系越紧密,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就越高。水务企业基于产业价值链扩张不仅可以将不同环节的优势企业相联系,实现产业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最优配置,进而实现产业价值链整体最优,而且通过诸如实施标准化生产、对内部管理费用进行严格控制等,实现产业价值链的资源整合,有效降低产品在产业价值增值各个环节上的成本,获得总成本领先优势。

2.2有利于水务企业打造“区位品牌”

“区位品牌”即产业区位是品牌的象征,单个水务产业区位企业要建立自己的品牌非常困难,不仅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而且对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也有极高的要求。然而企业通过对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利用集群效应,形成“区位品牌”,每个企业都能够从中获益。这种区位品牌是由生产区位的企业共同产生的,一旦形成,就可以为区内的所有成员企业所共享。此外,由于自身行业特点,水务行业目前仍有一定的公用事业性质,政府对水务的把控仍然很大,区位品牌的行成将大大有利于水务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

2.3推动水务企业技术进步

目前,国外水务巨头纷纷涉足我国水务产业,凭借着其在水处理方面的先进技术,保持着长久的竞争优势。事实证明,只有进行持续的技术创新,向产业链的中高端环节延伸,才能提高水务产业的竞争力。因此,处于水务产业价值链中的企业应该进行链式创新,从而使整个水务产业价值链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获取竞争优势。水务产业价值链上的企业通过产业的关联效应相互配合、相互推动,从而建立起一种远远大于单个企业点优势的竞争优势——链优势和群优势。这样,产业价值链中的企业不但能使创新符合需求而且能实现快速创新、持续创新,并且与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协同,快速地将技术创新转换为产品,快速推向市场,进而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使得整条水务产业价值链及其各环节企业处于有利地位,真正实现多赢的局面。

3.影响水务企业基于产业价值链扩张的关键成功因素

由于受到市场环境、行业类型、企业地位、规模及扩张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得出的水务企业基于产业价值链扩张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不相同的,本文通过对国外企业扩张和企业基于产业价值链扩张的关键成功因素理论的结果进行分析,结合水务行业的自然垄断性、公益性、资产专用性、资产沉淀性等多种特性,整理并加以提炼,得出影响水务企业基于产业价值链扩张的关键成功因素,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

3.1融资能力

主要体现在自身的资本实力、融资能力、战略指导下的投融资计划、战略投资判断力。

资本是拉动水务行业发展的火车头和产业纽带,投资是开拓市场的决定性砝码,也是串起技术、工程、产业、运营产业链的有效手段。通过合资、收购、参控股方式掌握现有水务存量资产,进而增加增量,实现行业整合,企业才能做大做强。融资能力是水务行业竞争的重要能力,获取低成本的资金是企业获胜的重要保证。股权融资,是水务企业最佳的选择。

3.2运营管理能力

主要体现在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完整的工艺和管理流程、成本和费用控制、业界的品牌形象和区域内社会形象。

运营管理能力在竞争中的作用日趋重要,水务行业已经逐渐从投资推动向运营管理转变。从水务行业的发展来看,单一的项目投资已发展成为投资、设计、工程、运营各环节的竞争,对整体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和协同效率成为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以运营服务为核心的科研实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将成为企业获胜的关键因素和赢利的核心环节。

3.3政府资源

主要体现在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协商谈判能力、把握政策能力和对行业政策的参与程度。

水務行业是受到政府高度管制的行业,政府既要监督水务企业向社会提供安全、符合水质要求的水,也要通过管制水价来防止水务企业获取暴利。良好的政府资源有利于企业更准确地把握行业改革的方向、更好地和政府沟通,从而选择更适合的运作模式;因而水务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必须兼顾政府、企业、公众的利益。

3.4并购整合能力

主要体现在成熟的并购资源选择和决策程序,并购谈判能力,文化融合能力等方面。

水务行业具有自然垄断的特点,资产专用性强,这决定了并购是水务行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方式。资源整合对并购项目的成败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水务市场,并购整合能力影响着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

3.5技术研发能力

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设备,及设施的设计施工等全方位的整合能力。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对水质的要求也在提高。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被应用在水处理中,如生物工程、微透析技术等。技术实力和科研水平已经成为水务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4.结论

针对水务企业基于产业价值链扩张过程中的关键成功因素,水务企业可以对其自身进行很好的定位与自查,这将有助于企业提高其基于产业价值链扩张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国联证券.水务行业2010年中期策略报告[R].2010,6,22.

[2]李娜.我国水务企业竞争战略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工商大学,2009.

[3]孙东坡,李天.从水务改革到水务产业链的商业模式创新[J].2009.

[4]包昌火,谢新洲.竞争对手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银发产业投资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国际产业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该系统内包括各方不同的主客体和不同层次的活动,其机制运作的直接结果是产出的空间转换(指某一产业的生产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和产出效率的变化(生产要素构成和成本构成发生改变,即生产函数发生改变)。本文将从机制角度分析国际产业转移的条件、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应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国际产业转移;机制;产业势能;科技进步

国际产业转移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成为国际经济联系的重要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产业转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表象上看,国际产业转移是由众多企业的集体迁移而导致的产业从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转移的一种活动。从深层次上看,国际产业转移是在科技进步基础上,通过资本为媒介带动生产要素的流动,导致世界范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国际分工新格局的形成。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条件

1. 产业势差的变化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业周期具有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四个明显阶段;新产品的创新国最初只在国内生产并消费这部分新产品,此时该产业处在导入期;当该产品国内生产规模逐渐扩大、生产厂商增多时,该产业进入成长期;处在成熟期的产业的产品标准化,技术定型化;成熟期结束后产业进入衰退期。产业的演化是不断前进的,但受国家发展水平的影响,会形成同类产业的生命周期所处阶段的国别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当某一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处于成熟期后期时,在欠发达国家仍发展较弱,仅处于成长期或是刚刚起步尚处于导入期。

物理学中将高处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与所处的高度决定。同理,也可以认为产业具有“产业势能”,而受国家发展水平的影响,同一产业在不同国家的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故而存在着“产业势能差”,简称“产业势差”。 产业势差的变化贯穿于国际产业转移的全过程,产业势能的变化是产业势差变化的基础。

在图1中,坐标轴表示产业发展高度,从左到右的大箭头表示产业由低向高的演进方向;E点是X国在坐标上所处的位置,F点是Y国在坐标上所处的位置,根据产业结构升级规律,X国产业发展高度较高;d1表示的是X国与Y国之间的产业势差;O点代表X国向Y国转移的产业在产业发展中所处的阶段。通常认为,O点不会与E点重合,保留部分产业势差的原因很复杂,借用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可以部分地解释该问题。该理论认为,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亦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这一观点也可转述为:投资国比受资国在多种产业上拥有优势,为了保护自身的绝对优势,它只会从优势最小的产业(即边际产业)开始转移。现实情况正是如此,国际产业转移中产业转移国不会将最有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

2. 科技进步是产业势能变化的物质基础。不同国家产业势能的增长直接受科技水平及其生产力转化的影响。每一次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究其发端必定来源于重大科技创新,依照“科学革命——技术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产业升级、产业势能增长——产业结构变动、产业势差消长——国际产业转移”的链条循环进行。

没有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的几次重大科技革命就不会有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几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二战”后初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致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结构发生分化。当时的美国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上居于绝对的国际领先地位,美国国内一方面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化工业和半导体、通讯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另一方面向日本等国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技术革命的深化致使主要西方国家产业结构再次发生重大变化,纷纷加快发展高加工度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并由以第二产业为主向第三产业为主转变,重化工业和劳动、技能密集型产业逐渐向海外转移①。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信息技术革命”又给了发达国家一次产业升级的机会,发达国家企业把传统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五十多年来的历程证明,国际产业转移离不开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每一次的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促使新产品及替代品大量涌现,带来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形成新的产业,而技术进步快的国家能够较好地保持与别国的产业势差。国际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内在需求,是国家和企业不可违背的客观经济规律。只要科技进步推动各国产业不断升级、经济不断增长,产业势能就会不断变化;只要存在国与国之间的产业势差,就有机会进行国际产业转移。

二、国际产业转移的原因

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某一产业会从产业结构较优、经济发展阶段较高的国家,转移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阶段较低的国家。从梯度转移理论角度看,产业结构较优、经济发展阶段较高的国家是高梯度国家,与此对应是低梯度国家。高梯度国家的某一(或某类)产业虽然存在产业势能,如果没有动力因素,产业也不会发生国际性转移②。

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产业移出国的企业,任何国际产业转移都发端于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因此企业的逐利性是推动国际产业转移最直接的动力,国家间的经营利差是企业进行国际迁移的直接动因,也是国际产业转移的诱发因素。产业是同类企业的集合,企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伴随着产业势能的变动,企业经营发展的国内环境也在变化,企业需要不断作出战略调整。从企业层面来看,国际产业转移是企业空间扩张,企业再区位(relocation)和区位调整(location adjustment)过程,是大量企业跨国界迁移的结果。

史密斯(D. M. Smith)的盈利空间界线(spatial margins to profitability)理论对企业迁移的解释如图2所示,纵轴代表着收入和成本;空间收入曲线(spatial revenue curve)是一条直线,用SRC表示;空间成本曲线(spatial cost curve)是U形曲线,用SCC表示;SRC和SCC的交点M1和M2是企业盈利的空间界点。M1和M2之间的任何区位都是盈利的,其中P点是最大盈利点,代表最优区位。随着外部环境和企业发展条件的变化,空间成本曲线由SCC变为SCC′,盈利空间界点由M1和M2变为M1′和M2′,最大盈利点由P变化为P′。过去的最优区位P点将成为企业的亏损点。企业要想实现盈利目标,并把利润率提高到目标盈利水平之上,就必须把企业迁移到新区位。企业迁移不仅取决于来自现有区位的推力和来自目标区位拉力,还取决于迫使企业留在现有区位的阻力,其中包括由于迁移所造成的固定和可变成本的损失,维持现有劳动就业关系的需要,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以及管理者旅行成本的增加等。显然,当来自现有区位的推力和来自目标区位的拉力加起来足够大时,企业才会克服各种阻力做出迁移的决定。

当在国外其他区位开展经营能比现有区位开展经营获得更多利益时,企业就会考虑进行生产区位的跨国界迁移,进行对外产业投资。微观个体的行为是宏观形势的变化的基础,当为数众多的企业都做出类似迁移决策时,便形成一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潮流。国际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是企业追逐利润的产物,也是企业规模扩张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国与国之间的产业结构演进阶段上的差异和由此产生的产业势差,使微观主体获得了通过向国外转移产业获得利润的机会。

三、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和模式

1. 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美国经济学家赫希哲的贸易动态分析模型有助于理解国际产业转移过程,该模型继承了弗农的生命周期理论将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的思想。在贸易动态分析模型中,采用贸易量(进口、出口)来考察国际产业转移情况,模型把世界贸易国分为三组:工业高度发达国家(如美国);较小的工业发达国家(如西欧各国和日本);发展中国家(如东南亚各国)。图3是对该理论的形象表述。

图3中横轴代表时间(以T表示),纵轴代表新产品的贸易量,原点O的上方代表净出口,原点O下方代表净进口。从O到T1为发达国家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无出口,仅满足国内需求。从T1开始产品逐渐成熟,发达国家将产品出口到发达小国,开拓这些国家的市场,从而刺激了其国内厂商模仿或引进技术。从T2时起发达小国开始国内生产以替代部分进口产品,满足国内需求,进口下降;这时发达国家开始开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该产品出口到发展中国家。T2阶段以后,产品在创新国已经进入成熟阶段,成本与价格成为竞争的关键,发达小国国内重合产业开始建立,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逐渐缩小,成本劣势凸显,国内生产和出口下降,产业开始向发达小国转移。至T3时期,发达小国已经完全掌握了该技术,开始大量生产,产品除满足国内需求外,部分返销给发达国家,部分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发展中国家逐渐地实行进口替代战略,进行国内生产,减少该产品的进口。至T4时期后,发达国家成为净进口国。至T5时期,产品及其生产技术已经完全标准化,非熟练劳动力成本成为产品价格竞争的重要武器,于是该产业逐渐向工资率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是藉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实现的,后两者是前者的表现形式与载体,往往与国际产业转移交织在一起,尤其是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产业转移难以区分③。国际产业转移发端于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形式上也是一种国际产业投资活动,但不是所有的国际产业投资行为都具备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国际产业转移不同于国际直接投资,至少存在两方面的区别:第一,国际产业转移是一种新的国际产业投资活动。一方面并非所有的国际产业投资都会导致国际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它是在一段时期的国际产业投资活动后,随着东道国产业的成长,导致的活动性质的突变。第二,这种突变体现在,当国际产业投资活动发展到某一时刻,继续进行的产业投资活动的目的,主要目的在于将这些产品出口输回转移国,替代转移国国内的产品生产,并占领其它国家市场。这是国际产业转移与之前的国际产业投资活动的典型区别。

2. 对现有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总结。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由经济梯度较高的发达国家转向梯度较低的欠发达国家。而且基本上是沿着“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顺序进行。发展中国家之间很少发生产业转移现象。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发达国家向新兴工业化国家、继而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的势头和惯性仍在部分维持,继续呈现逐级梯度的特征。但同时这种模式也开始被打破,发达国家在向次一级国家转移产业的同时,也有部分产业绕过它们,直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形成跨级梯度转移模式。这为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加快发展、实施赶超战略提供了机遇。当前,随着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的不断变化,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产业的平行移动,原来流向一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开始转而流向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发展中国家基本上处于国际产业移入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一些发展中国家也会向落后国家转移某些边际性产业,加入到产业国际转移的行列国当中。此时,国内既有产业的移入,又有产业移出,存在着产业转移的双向移动。这一点在邓宁的国际投资发展周期理论曾做出过解释。

产业从高位置国家转移到低位置国家,并不是产业发展的倒退,而是再次给予该产业以广阔的发展空间,该产业有助于协助产业承接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是动态的,产业势差也在不断变化。国际产业转移中,既有逐级梯度转移模式,即产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新兴工业化国家,从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发展中国家转移到落后国家,也有跨级梯度转移模式④。原有的逐级梯度转移模式,加上跨级梯度转移模式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平行转移,使得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多级推进的特征。

四、国际产业转移的效应

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出国和产业承接国两类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会产生不同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具有正、负两种效应。

1. 对产业转移国的影响。当发达国家的某些产业不再具有竞争性时,将这些产业转移出去,可为那些附加值高的新兴产业提供更多的资本和劳动力,为新兴产业的发展腾出了更大的空间。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和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得到加强,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又可以形成新的产业势差。而且,在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产业转移,只是生产环节的转移而不是利润中心的转移。跨国公司的核心管理部门仍然留在国内,转移到国外的产业每年都会有巨大投资收益汇回国内,这部分收益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中,有利于维持产业转移国的收支平衡。

国际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出国可能产生的负面效用,一般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国际产业转移会影响移出国国内就业水平,由产业外移带来的失业问题在短期内是不可避免的。第二,国际产业转移会可能会削弱移出国的技术优势。国际产业转移意味着包括技术在内的所有必备生产要素转移到国外,技术本身具有渗透和扩散效应,产业承接国借此可以学习部分先进技术。第三,国际产业转移会造成移出国产业“空心化”。从理论上讲,这种现象只要移出国及时调整产业结构,用新的高附加价值的产业来取代移出产业就完全可以避免,但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而难以避免。但从各国长期和整体的经济发展来看,其正效应大于负效应。归根到底,国际产业转移为移出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契机。

2. 对产业承接国的影响。当前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国际产业转移能够为承接国带来投资转移效应、结构成长效应、就业扩大效应等积极影响,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以现有的能力水平参与国际市场的机会。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其在客观上会给承接国造成一些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其一,跨国公司通过对价值链进行分拆,掌握核心高增值业务,而把非核心低增值的生产、营销、物流和非主要框架的设计、研发活动都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不仅有效缓解国内“产业空心化”的不良影响,还能达到在全球范围内利用最优资源的目的。由此,产业转移国居于价值链的高端,承接国居于价值链低端;转移国保有高增值业务,承接国从事低增值业务;转移国降低核心技术的外溢效应,承接国更多地只享有非核心技术的外溢效应。不仅如此,发达国家政府出于国家利益考虑还会管制和干预国际产业转移,特别对于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技术出口和技术转让进行严格限制,最大限度的降低技术外溢效应⑤。这种局面客观上强化了转移国与承接国之间在技术水平的差距,限制了承接国承接产业的发展速度,维持并拉大承接国与转移国之间的产业势差。

其二,许多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存在很强的产业转移移入需求,为承接更多的国际产业转移,而对移入产业未加筛选。例如,发达国家为了降低国内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困扰,将一些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向外转移。承接国承接这些产业的同时,也承接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后果,降低了国内福利水平。国际产业转移并不只是单纯的经济活动,对国家的福利水平和社会利益有重大的影响。

我们知道,国际产业转移机制中包含了转移国、承接国、企业、产业等众多的主、客体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等多层面的国际、国内经济活动,是一个较复杂的经济系统。在国际产业转移机制中,由各国产业势能相对变化而引发的产业势差的消长为国际产业转移创造了条件,是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条件。科技进步是产业势能变动的基础,每一次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都离不开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科技进步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必要条件。企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企业的逐利性是推动产业进行国际转移的最直接动力。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产业转移的表现形式,也是国际产业转移正式开展之前的准备活动,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一定程度的国际直接投资之后。同时,国际产业转移对转移国和承接国将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负面作用不容忽视。同时,国际产业转移为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加入世界一体化潮流提供了机会,其变化和发展势必会对我国经济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国际产业转移机制的研究能使我们对国际产业转移有一个更透彻的了解和认识,在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时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好地抓住当前国际贸易和国际产业投资活动中的机遇以及国际产业转移的发展方向,也将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 卢根鑫:《试论国际产业转移的经济动因及其效应》,《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4年第4期。

② 陈刚、张解放:《区际产业转移的效应分析及相应政策建议》,《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4期。

③ 汪斌、赵张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述评》,《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④ 原小能:《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和趋势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2期。

⑤ 胡俊文:《国际产业转移的理论依据及变化趋势——对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比较优势动态变化规律的探讨》,《国际经贸探讨》2004年第5期。

(责任编辑 陈孝兵)

银发产业投资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是我国市场化投融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投资基金形式。早在1995年,原国家计委就开始对产业投资基金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然而,由于国际上没有产业投资基金这种制度,与之类似的概念却很多,如“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从而使得我们对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和应用出现了不同理解,导致产业投资基金的边界模糊,直接影响到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立法和实践。

要解决产业投资基金的认识问题,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对产业投资基金的界定。在重新确定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时,必须摆脱国内现有认识的禁锢,以全新的视野重新认识产业投资基金。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明确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之前,有必要对国内外有关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概念进行明确和梳理,然后再分析总结出我国产业投资基金的概念。

一、投资基金定义及类别分析

广义的基金应该包括投资基金、公益基金、政府基金等多种基金。由于大众对公益基金和政府基金的参与和认知较少,我们常说的基金主要指广大的投资基金。如社会上大量的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以及所谓的私募基金等,标准的说法应该是股票型投资基金、债券型投资基金及私募投资基金。

基金作为一种投融资的手段和工具,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868年,英国政府为了海外投资的需要,设立了“海外与殖民地政府信托”,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支公共投资基金。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基金已经形成很多品种,总体规模巨大,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四大支柱之一。

对于投资基金的概念,学者在表述上和理解上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如刘俊海教授(2003)认为“投资基金,是指由多数投资者缴纳的出资所组成的,由投资者委托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按照投资组合原理进行专家管理、委托投资基金托管人托管、投资收益按投资者的出资单位共享、投资风险由投资者共担的资本集合体”。更多学者认为,投资基金本身仅是一个资本集合体,投资基金制度是一种集合投融资制度。又如,原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1992年颁布的《海南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第四条规定:“投资基金,是指投资者通过认购基金券聚积起来,并由管理人经营的长期投资资金”。

由于我国没有对投资基金专门立法,目前仅存的是规范证券投资基金的《证券投资基金法》,因此,国内目前对投资基金种类的认识仍处在相对混乱状态。从理论结合实际的角度,依不同的标准可以对投资基金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根据投资基金组合形态的不同

根据投资基金组合形态的不同,可将投资基金划分为契约型投资基金、公司型投资基金和合伙型投资基金。其中,公司型基金又可细分为有限责任公司型基金和股份有限公司型基金。公司型基金是依据公司法的规定组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公司,投资者成为公司股东的一种基金模式。有限合伙型基金是指投资者共同成为基金的合伙人,投资者依据有限合伙的法律规定承担有限或者无限连带责任的一种基金模式。而契约型基金是指依据信托契约,通过发行受益凭证而组建的投资基金(见图1)。

(二)根据募集资金的方式不同

根据募集资金的方式不同,可以将投资基金划分为公募投资基金和私募投资基金。这里的私募是相对于公募而言的,仅仅是一种资金募集方式,与投资的对象无关。以向社会不特定公众发行或者公开发行方式募集资金的基金,称之为公募投资基金。反之,非公开向特定对象募集发行的基金则称之为私募投资基金。公募投资基金和私募投资基金又可根据其具体的投资对象不同而分别细分到下一层次(见图2)。

(三)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

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投资基金可以分为证券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对冲基金。其中,证券投资基金又可细分为: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货币市场基金及金融衍生品基金等。依据投资阶段的侧重点不同,股权投资基金又可细分为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发展投资基金、并购基金、夹层资本、重振资本、PRE-IPO资本、上市后私募投资(IPE)、破产投资及其他特别投资基金等。而对冲基金是指主要投资于股票、期权、期货及其他相关金融衍生产品,通过买空卖空、风险对冲操作,降低风险、扩大收益的一种基金(见图3)。

二、产业投资基金与创业投资基金

在我国,与产业投资基金相伴的名词有很多,通过对国内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极易与产业投资基金相混淆的概念主要有“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等。有人认为产业投资基金就是“未上市的股权投资基金”,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或者私募股权基金;有人认为产业投资基金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一部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除了产业投资基金外,还包括海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人认为产业投资基金就是西方的创业投资基金;有人认为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应该仅限于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有人认为产业投资基金是与风险投资基金相并列的一个概念;还有人直接把产业投资基金等同为风险投资基金。不容否认的是,这几个概念之间的确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因此造成很多人的混淆。对于这几个概念如何把握,是认清产业投资基金的关键。笔者试图通过对相关概念的历史演进过程的回顾,来重新理顺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一)创业投资与风险投资

现代意义上的投资基金发展始于二十世纪4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社会面临着新企业形成率不足、新项目难以获得长期资金的障碍,社会呼吁希望政府采取措施改变这种状况。在这一背景下,“美国研究与发展公司”(ARD)应运而生,希望通过设计一种“私营机构”来解决新兴企业和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并希望在为小企业提供长期资本的同时为其提供管理服务。1958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了《1958年小企业投资公司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小企业投资基金(以投资公司的形式存在)制度,中小企业投资基金迎来了快速发展。后来,这种投资基金被允许以有限合伙的形式出现。二十世纪70年代以后,有限合伙型的投资基金逐渐占据主流,并迎来了蓬勃的发展。

美国并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创业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等专门立法,而仅仅是针对“小企业投资公司”这种特别类型的投资基金制定了《1958年小企业投资公司法》。此外,在1980年出台的《小企业投资促进法》和后来的《投资公司法》等法律修正案中,也仅规定了目的在于培育与促进企业发展的“企业发展公司”(Business Development Company)这一形式。后来韩国法律中所谓的“企业育成公司”,我国港台及新加坡等其他华语地区所谓的“创业投资公司”,可以说是与美国“企业发展公司”一脉相承。因此,与创业投资公司相对应的创业投资基金这一概念并非出自美国,而是我国港台、新加坡及其他华语地区普遍使用的一个词,而其所表述的投资机制与美国的企业发展公司相似,因此,人们普遍认为创业投资基金始于美国。

与创业投资基金相比,创业资本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任何个人或机构以自有资金从事创业投资活动所用的资本都属于创业资本范畴。投资者投资组成创业投资基金的资本当然也属于创业资本。创业资本(Venture Capital)在国内翻译的过程中,可能是对“Venture”一词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便把“Venture Capital”翻译成风险资本。同时,政府部门也以立法的方式确认了创业投资与风险投资的相同性,如在1999年七部委联合颁布的《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由创业资本组成,因此,在国内,很多学者把创业投资基金与风险投资基金等同使用。笔者认为,“风险”并不能反映出该投资基金的特点,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为了防止概念的混乱,同时准确体现其对创业企业的扶持,应废止“风险投资基金”这一概念的使用,统一使用创业投资基金这一概念。

(二)产业投资基金与创业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与创业投资基金是一对非常相似的概念。美国成立最早的小企业投资基金(以下有关美国的制度直接以创业投资基金代替)的目的主要是辅助新企业的成立和新项目的运作,后来扩展到“创造新企业和老企业再创业”,出现了“企业重组基金”形式。当创业投资基金在二十世纪80年代传入亚洲后,又出现了专门投资于基础设施项目的“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经过不断演变,进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产业投资基金概念。

因此,创业投资基金就具有了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的创业投资基金指美国最初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时的概念,系指由确定多数或不确定多数投资者以集合投资方式设立基金,委托专业性的创业投资管理机构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主要对未上市创业企业尤其是科技型未上市创业企业提供权益性资本,并通过资本经营服务直接参与企业创业历程,以期获取企业创业成功后的高资本增值的一种特定类型的投资基金品种。而广义的创业投资基金是指发展到亚洲后的创业投资基金,即是在传统概念的基础上,加上了企业重组投资基金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我国2005年颁布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中,把创业投资规定为“向创建或重建过程中的成长性企业进行股权投资,以期所投资创业企业发育成熟或相对成熟后主要通过股权转让获得资本增值收益的投资方式”。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认可了创业投资基金包括狭义上的创业投资基金加上企业重组基金。而近几年一直在讨论的《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产业投资基金的投向采取了广义创业投资基金的范围,即产业投资基金包括创业投资基金(狭义)、企业重组基金和基础设施投资基金三种子投资基金。为了规范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笔者认为,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应该借鉴广义创业投资基金的概念,即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应该是一种直接投资基金,其投资的范围除了传统的创业投资外,还应包括发展投资、企业的并购重组、基础设施投资以及其他国家引导投资的领域。

三、产业投资基金与股权投资基金

另一个与产业投资基金非常容易混淆的概念是“股权投资基金”,特别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或者“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如有学者认为,产业投资基金是我国特有的概念,国外通常称之为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产业投资基金,是以投资基金运作方式直接股权投资于未上市企业并提供经营管理服务的集合投资制度,相当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私募股权基金。由于英美等国的股权投资基金均要求私募方式募集,而在我国目前的股权投资基金也均是私募方式设立,因此,很多学者在研究股权投资基金的时候就直接使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或“私人股权投资基金”的称谓。其实,投资基金可以是私募方式设立,也可以是公募方式设立,如澳大利亚就有公募方式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

为了对这两者进行比较,我们先了解股权投资基金的概念。有学者认为,在1995年前后,创业投资概念被引入我国时,由于称之为“私人股权投资”更容易让人理解为私有化,所以有关部门在那时称之为“产业投资”。此种解释或许牵强,但也反映出两个概念的确有很大的相似之处。股权投资基金,是与证券投资基金相对应的一个概念。证券投资基金投资于上市证券,而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非上市股权和实业项目,具体来说可以是某个产业或者某个地区的多家企业乃至一组项目,是一种直接的投资方式。股权投资基金包含一系列投资活动,它既包括为新创立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也包括为已经成立的企业的成长提供资助,还包括收购现有的公司。

由于划分的依据不同,使得产业投资基金与股权投资基金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是为了突出直接投资于产业的特征,而股权投资基金则是主要彰显其直接投资企业股权的特征,以区别于间接投资为特征的证券投资基金。一般认为,股权投资基金是指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基金,通常包括投资于种子期和成长期企业的创业投资基金,也包括投资扩张期企业的发展基金和参与管理层收购在内的并购基金,投资过渡期企业或者上市前企业的过桥基金等。通过分析两者的内涵可以发现,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所描述的制度大体上相同。

然而,产业投资基金与股权投资基金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一是投资对象存在差异。理论上股权投资基金不仅可以包括属于产业投资基金名下的创业投资基金、发展投资基金、并购基金,还可以进行上市后私募投资(IPE),进而取得公司的控股权,控制公司的发展方向。而产业投资基金必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其自身的设立特点,在规定的范围内对非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

二是设立目的有所区别。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纯粹是一种资本的自由趋利行为,基金管理人以投资人的资产收益最大化为原则进行操作。虽然最终有利于相关企业或者产业的发展,但是其根本目的是资产收益最大化。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股权投资基金的管理人在投资决策的时候会尽量避免那些投资收益率较低的产业或者企业。而产业投资基金相对而言要适当考虑到我国的相关产业政策,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及各种专业投资基金在运作时,必须接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制约,从而保证某些基础产业或者特殊行业的资金供给。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业投资基金和股权投资基金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仅在其投资对象及功能上有些许差别。然而两个非常相似的概念同时存在和使用,无疑给我们的立法和监管带来了混乱。产业投资基金制度的设立,主要目的是解决各类国家扶持企业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相比较股权投资基金这个中性概念而言,产业投资基金更能体现制度本身的特征,更适合我国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初衷,因此,这两个概念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同时存在,但在具体的制度设立中,应避免同时出现而引起的混淆。

综上所述,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应该是一种向特定或不特定对象募集资金,对非上市企业提供资本支持,从事资本经营与监督的集合投融资制度。根据具体的投资阶段及投资领域的特点,产业投资基金又可细分为创业投资基金、发展投资基金、并购重组投资基金、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及其他特殊产业投资基金。另外,国家不能过分干预产业投资基金的运营,只能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引导产业投资基金的投向,但国家应加强对产业投资基金的监管。另外,国家应该尽快出台《产业投资基金法》,从而将目前所谓的创业投资基金及各种股权投资基金一并纳入产业投资基金的调整范围,彻底解决多个概念并存而出现的混乱状态。

参考文献:

[1]南开大学金融系课题组:《试点产业基金呼之欲出》,《金融管理与研究》2007年第3期。

[2]覃家琦、曹渝:《我国产业投资基金运行机制的现状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年第7期。

[3]郗朋:《从法律视角看当前中国私人股权投资基金》,《济南金融》2007年第8期。

[4]王松奇:《“产业投资基金”炒作背后》,《中国投资》2003年4月。

(责任编辑 耿 欣)

银发产业投资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文章基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假设,首先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渠道,然后从实证角度验证了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基于1987年~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且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尤为明显。说明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要因素之一。应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政策,引导外商直接投资为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升级

一、 引言

产业转型最经典的理论分别是以Clark(1940)为代表的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和Kuznets(1941)为代表的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前者基于三次产业的划分,从经济发展阶段学说的角度论述了产业结构的发展规律,后者在此基础上,以三次产业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论证了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对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陈其林(2000)、张晖明和丁娟(2004)、黄茂兴和李军军(2009)林毅夫(2011)等从社会需求、科技进步、资源禀赋、制度安排和国际贸易等多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动实际上就是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依赖于市场和政策环境。

作为最主要的禀赋要素资金在不同产业的配置将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型。相关国外研究如Markusen和Venables(1999)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使东道国有机会以低廉的价格获得高技术、高质量的中间品,能为技术升级创造条件。Camilla(2002)发现外商在荷兰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技术密集型行业,并促进了该类产品的出口,而Hunya(2002)则发现外商在罗马尼亚的直接投资集中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传统行业,使得该行业快速发展。Eva(2005)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捷克产业结构的调整。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政府的鼓励性政策,外商直接投资规模迅速发展为我国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必需的资本,对于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产业结构的关系,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赵晋平(2001)认为外商投资促进了工业部门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江小涓(2002)调研发现,大部分外资投资企业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多数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姚君(2005)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具有促进传统产业转移、新兴产业成长及产业组织结构优化等作用。李文臣和刘超阳(2010)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李晓钟(2014)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第二、第三产业结构的优化。王静(2014)的实证检验表明,外资进入程度对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市场化门限效应,市场化程度越高,外资进入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越具有促进作用。蔡昉和王德文(2004)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显著效应。上述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不仅推动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技术的升级,还对增加就业、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以及人力资本积累具有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对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和升级以及更好地利用外资具有现实和政策意义。

本文先通过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再实证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由于我国地方经济存在区域和政策差异,本文将利用省级面板数据模型来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二、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渠道

外商直接投资一般通过资本形成效应、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产业关联效应以及竞争和示范效应等传导机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1. 资本形成效应。外资的引入可以帮助东道国弥补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提高其投资水平,促进存量资本的优化,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明显的资本形成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一方面通过直接投资建厂,直接的增加了东道国的资本存量;另一方面通过并购频临倒闭的企业,提高被并购企业的生产能力,间接地增加了东道国的资本存量。

2. 技术转移和溢出效应。产业结构优化中的核心要素是技术,东道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一个主要目的是利用随外资而来的先进技术提升其产业技术水平。大多外商投资企业不仅提供了先进的技术,也提供了先进管理经验、高素质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外商直接投资不仅能通过技术转移直接提高东道国的产业技术,还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效应间接地提高产业技术,技术溢出效应的方式主要是人力资本流动、教育培训等。

3. 产业关联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是指某一产业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产业关联主要包括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后向关联是指外商投资企业向上游供应商购买生产要素而产生的经济关联,前向关联是指外商投资企业向下游客户出售产品而产生的经济关联。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大都是通过跨国公司分支机构的关联关系实现的。外商直接投资的后向关联效应具体表现在:第一、为提高中间产品的质量而推动产品的创新,一般外资企业会向当地供应商提供技术支持,例如提供技术培训、协助其管理等;第二,由于跨国公司进入后,会打破原有供求网络关系,使中间产品市场的竞争加剧。外商直接投资的前向关联是本土企业购买外资企业较先进的技术产品,从而提高了自身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4. 竞争和示范效应。外资企业的进入对东道国原有的均衡市场冲击的首要特征就是加剧市场竞争,迫使本土企业寻求新的、更有效的技术,以维持或扩大其市场份额,冲击的最终结果是产业的资源配置得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高,促进了东道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另外,本土企业通过效仿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得自身的技术和服务水平得以提高。

此外,外商直接投资可能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外商直接投资集中于某个行业,就产生甚至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偏斜。此外,外商投资可能导致东道国对外国技术的依赖,这种依赖会抑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 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1. 计量模型和变量。鉴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本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回归模型:

Yit=c+?茁1·FDIit+■?茁j·X+?滋it

其中,i和t分别代表了省份和年份。因变量Yit是产业结构转型指标。FDIit表示地方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用各省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总额与地方生产总值之比来度量外商直接投资水平,X为控制变量。?茁代表各变量的系数,?滋it是随机误差项。本文的变量选取具体如下:

(1)因变量。从结构上来看,产业结构包括三次产业,即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产业结构转型则是从由农业为主向工业,再向服务业发展。本文所选取的产业转型指标也是从产业比重来度量,即用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表示

(2)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外商直接投资的绝对规模不能直接作为衡量外商直接投资水平的指标,而应采用相对规模的办法来衡量外商直接投资水平。国内多数文献中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占GDP的比重比较客观的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外资的依赖程度。因此,本文选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总额与地方生产总值之比来度量外商直接投资水平。

(3)控制变量。本文将进一步考虑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制度因素、资本因素、对外开放、人口转型,其中资本形成因素包括地方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水平,人口转型因素包括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居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1)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比重下降,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并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本文选用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例来衡量国有化程度。(2)在我国开放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国际贸易是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最主要的外部因素,本文使用各省的进出口人民币总额与地方生产总值之比来度量贸易开放水平。(3)由于我国地方经济增长具有典型的政府投资推动特征,地方经济增长过度依赖重工业和建筑业的增长,本文用地方财政支出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地方财政支出规模。(4)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银行信贷是我国金融市场最主要的资金配置方式,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本文用各地区每年人民币贷款总额与地方生产总值之比来衡量各地区银行信贷水平。(5)城镇化推动了劳动力从农业劳动中释放出来,促进了产业结构转型,本文使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各省的城镇化水平。(6)当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提高时,就会促进劳动力从低端行业进入高端行业,本文使用各省的人均受教育年限来表示当地的居民受教育水平。

2. 样本与数据。由于本文重点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变化,因此时间跨度是从1987年~2013年。样本包括了我国内地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不含西藏)的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城市经济蓝皮书》等。

3. 回归结果。本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首先建立截距维的固定效应模型(Fixed Effect),然后进行冗余性检验(似然比检验,LM)。由于Hausman检验均拒绝了随机效应模型,本文使用第三产业比重和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作为因变量进行了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

由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的影响都是正的,而且在统计上是非常显著的。说明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通过比较外商直接投资的两个系数可以看到,外商直接投资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大于对第二产业的影响,进一步说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国有化程度对第二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却是显著为负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大型的工业部门,而民营企业主要是集中于服务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国有化程度的下降,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迅速发展的结果,促进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对外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对外贸易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显著为正,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显著为负,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出口结构是以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产品为主,技术含量低,而我国的商品进口又以能源、原料、半成品为主。

财政支出对第二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却是显著为负的。原因是我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具有明显偏向性,地方财政支出主要流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有企业等,科教文卫支出和农业支出比重较小,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

银行信贷对第三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 第二产业的影响却是显著为负的。我国的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银行业的迅速发展也使得银行间竞争加剧,贷款效率提高。在这种竞争中,那些具有盈利潜力的中小企业和技术创新型企业也成为银行信贷的目标市场。由此可见,银行信贷资源的流向将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变。

城镇化水平对对第二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 第三产业的影响却是显著为负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建筑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成为地方经济增长的动力。另外,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也主要集中于建筑业和制造业。

人均受教育程度对第三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却是不显著。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促进劳动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外商直接投资显著促进了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更加明显。说明外商直接投资是影响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要因素之一。应该积极引导外资为我国产业的结构转型和升级做出更大贡献。本文据此提出如下建议:

1. 以深化市场化改革为切入点,构建有利于外商投资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外资优惠政策,建立健全市场竞争机制,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更好的发挥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2. 以产业政策为导向引导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应引导外商对第三产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投资,特别是一些薄弱行业。加强对国外技术、人才、品牌等创新要素的吸引和使用。地方政府应放弃重量不求质的理念,在提高外资引进的质量同时,还要积极引进高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改进产品性能,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进而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3.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善自主创新的软环境,以自主创新改变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的局面。加大引进国外创新型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力度,使得人才留得住,技术消化的好。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理念,提高我国企业的经营效率,同时,以产业政策为导向支持和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

参考文献:

[1] 陈其林.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因素[J].中国经济问题,2000,(4):1-11.

[2] 张晖明,丁娟.论技术进步、技术跨越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81-86.

[3]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1,(1):1-32.

[4] 郭庆旺,赵旭杰.地方政府投资竞争与经济周期波动[J].世界经济,2012,(5):3-21.

[5] 蔡昉,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资与就业:一个人力资本分析框架[J].财经论丛,2004,(1):12-23.

[6] 赵晋平.利用外资与中国经济增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7] 江小涓.中国的外资经济对增长、结构升级和竞争力的贡献[J].中国社会科学,2002,(6):4-14.

[8] 姚君.外商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5,(11):41-43.

[9] 李文臣,刘超阳.FDI产业结构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J].改革与战略,2010,(2):116-118,169.

[10] 李晓钟.FDI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J].社会科学家,2014,(9):7-12.

[11] 裴长洪.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J].中国工业经济,2006,(1):33-39.

基金项目:教育重大重大课题公关项目“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金融风险研究”(项目号:13JZD006);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旨于提升国民幸福的公共支出优化研究”(项目号:68150003)。

作者简介:单俊辉(1983-),男,汉族,河南省许昌市人,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资产定价、投资学;张玉凯(1985-),男,汉族,河南省许昌市人,南开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货币银行学。

收稿日期:2016-01-18。

上一篇:宽带网络技术述评论文范文下一篇:小额信贷发展探讨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