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合作范文

2024-07-09

校本课合作范文第1篇

第五中学 买亚荣

案例简介: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它为学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点亮学校的办学特色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注重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我们每一位教育者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宁夏有许多可以开发利用的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比如说我设计的《树叶贴画》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结合乡土美术课程资源,不仅使学生感到亲切,还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优秀美术文化,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传统的自豪感,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乡之情。

设计意图:乡土美术课程资源,多为学生身边经常听到、看到的一些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乡土文化的意义,体验乡土文化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注意研究教法,用生动的形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的要求变为主动的参与。在手工制作和设计课上主动展示富有个性的创作,而且在调查、研究、探索、实践等一系列美术活动中,使学生掌握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撰写资料的能力以及动手、思考、创造等各种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树叶的美丽,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通过欣赏采集树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3、指导学生掌握树叶粘贴画的制作方法、技巧,利用五彩缤纷的秋叶进行美的再创作,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与创造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体验参与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不同树叶不同造型的设计及制作,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难点:在树叶贴画制作中,培养学生画面的设计及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并压平各种树叶、剪刀、双面胶带等。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检查学具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第五中学处在城乡交接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为我们开展了《树叶贴画》主题创作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不同的叶子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大小,我们利用这些特点,把平凡而普通的树叶变成一幅不同寻常的艺术作品,这就是树叶贴画。

老师已经把同学们的作品拍成照片,想不想看看自己的作品啊?

2、展示树叶粘贴画激趣

师:让我们欣赏几幅精美作品图片。(教师介绍作品。) 师: 欣赏了这些作品,你想不想动手做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制作创意树叶贴画吧!(板书课题)

(三)观察讨论 探究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学案:

师:通过制作树叶贴画,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少吧,老师来考考你。 生:开始做。 生:(交流)

2、学生介绍树叶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教师演示板书步骤。

其他学生补充,归纳总结:

构思——选叶——涂胶——粘贴——装饰 师:在制作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或者你觉得哪一步最难?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

生:(回答)

师:其实,每个步骤都是需要技巧的,老师先来制作一幅海底世界,注意观察制作步骤,用到哪些工具,怎么运用的。

教师演示,学生观察。

师:你学会了吗?你想不想动手试一试?下面我们就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一幅树叶贴画。

(四)合作实践 互动探究

1、确定创作主题。

师:同学们小组讨论,你们想设计一幅什么样的树叶贴画来表现你的创意呢?小组开始讨论吧。 生:(生交流)

2、学生创作,教师巡回辅导。

师:看来每个小组都有很多想法,都有不同的创意主题,那就赶快看看我们的创作要求吧!

(1)小组长分好工,合作完成一幅贴画。 (2)及时将用完的材料收起来,保持桌面卫生。 (3)用最简洁的语言给贴画加一段解说词。 师:带上你的专心、细心、耐心,开始创作吧!

(五)作品展示 交流提高

师:在制作的过程中,你又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呢? 生:(回答)

师:有的小组完成的很快,谈谈你们的经验。 生:因为我们组长分工明确,所以完成的快。 生:因为我们很团结……

师:正是因为你们有这些经验,你们才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作品。下面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你们的作品,请你用最美的语言进行介绍,争取所有的同学都喜欢它。 生:(介绍作品) 生:……

师:现在,台下的同学当评委。你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你想对哪幅作品提点建议呢?谁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回答问题)……

师:各小组带着同学们的建议回去,课下进一步完善好自己小组的作品。 小结:欣赏了同学们的作品,老师禁不住要把掌声送给你们。同学们的作品都很独特,那是你们动手又动脑的结晶,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吧!

(六)谈收获,课堂小结

师:学习了这节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预设生1:我学会了制作树叶贴画。

预设生2:我知道了小组合作很重要,每个小组成员要齐心协力才能很好的完成作品。

…… 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这节课通过树叶制作出了这么美的树叶贴画,这就是劳动创造美的真谛。世界上一切都离不开劳动,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们勤于动脑、肯动手就一定能发现美,创造美。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板书设计:

创意树叶贴画

校本课合作范文第2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求“速算与巧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各种简算方法的合理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1.口算,直接写出结果

24×11=264 37×11=407(注意进位) 88×11=968

练习:125×11=1375 1362×11=14982 3557×11=39127

方法:两边一拉,中间一加。

65×65= 4225 85×85= 7225 75×75=5625

2.3.75×4.8+62.5×0.48 =3.75×4.8+6.25×4.8=4.8×(3.75+6.25)=4.8×10=48 3.0.6×19-6×0.9=0.6×19-0.6×9=0.6×(19-9)=0.6×10=6 4.63×55÷7÷11=(63÷7)×(55÷11)=9×5=45 5.666×999 =666×(1000-1)=666×1000-666=666000-666 =665334 6.199+19.9+1.99 =200+20+2-(1+0.1+0.01)=222-1.11 =210.89 7. [(8.79+19.21)×0.5―1.63―2.37]÷0.25 =[28×0.5―1.63―2.37]÷0.25 =[28×0.5―1.63―2.37]÷0.25 =[14―(1.63+2.37)] ÷0.25 =[14―4] ÷0.25 =10 ÷0.25 =1000÷25 =40 8. 1999+999×999 =1000+999+999×999

=1000+(1+999)×999

=1000×(1+999)

=1000000 9.20-19+18-17+„+4-3+2-1 =(20-19)+(18-17)+„+(4-3)+(2-1) =1×10 =10 10.6666×4444+6666×5555 =6666×(4444+5555) =6666×9999 =66660000-6666 =66653334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求“和余数相关”的计算题。 教学重难点:“和余数相关”的计算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第二讲 余数问题

1. 今天是星期六,再过1000天是星期几?

1000÷7=142„„6 所以再过六天是星期五。

2.已知两个自然数a和b(a>b),已知a和b除以13的余数分别是5和9,求a+b,a-b,a×b,a2-b2各自除以13的余数。

1;9;6;9。提示:由52÷13=1„„12,92÷13=6„„3知,a2-b2除以13的余数为12-3=9。 3.2100除以一个两位数得到的余数是56,求这个两位数。

解:除数×商=被除数-余数=2100-56=2044,2044=22×7×73,因为2044介于56~99之间的约数只有73,所以这个两位数是73。

4.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和是903,已知除数是35,余数是2,求被除数。 解:因为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35×商+2,被除数=903-35-2-商=866-商, 所以35×商+2=866-商,则商=24,被除数=866-24=842。

5.用一个整数去除345和543所得的余数相同,且商相差9,求这个数。 解:这个整数应能整除543-345且商9,所以这个整数是 (543-345)÷9=22。

6.有一个整数,用它去除312,231,123得到的三个余数之和是41,求这个数。 25。提示:这个整数应是(312+231+123)-41=625的约数。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求“行程问题”。 教学重难点:“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1.小燕上学时骑车,回家时步行,路上共用50分钟。若往返都步行,则全程需要70分钟。求往返都骑车需要多少时间。

30分。

提示:骑车比步行单程少用70-50=20(分)。 2.某人要到60千米外的农场去,开始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步行,后来有辆速度为18千米/时的拖拉机把他送到了农场,总共用了5.5时。问:他步行了多远?

15千米。

3.已知铁路桥长1000米,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下桥共用120秒,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80秒。求火车的速度和长度。 10米/秒;200米。

4. 小明从甲地向乙地走,小华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各自到达终点后,又迅速返回,行走过程中,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1次相遇在距甲地40米处,第2次相遇在距乙地15米处。甲、乙两地之间相距多少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画出如下线段图:

从图中我们看出,小明、小华两人第1次相遇,合行了1个全程,这时小明行了40米;第2次相遇,小明、小华共合行了3个全程,小明应行120(40×3)米,比1个全程多15米,由此可求出甲、乙两地的距离。

解40×3—15=105(米) 答:甲、乙两地之间相距105米。

5.汽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到达后立即以48千米/时的速度返回甲地。求该车的平均速度。

57.6千米/时。

6、一个人从县城骑车去乡办厂。他从县城骑车出发,用30分钟时间行完了一半路程。然后,他加快了速度,每分钟比原来多行50米。又骑了20分钟后,他从路旁的里程牌上知道,必须再骑2千米才能赶到乡办厂,求县城到乡办厂之间的总路程。

如用原速,10分钟应行50×20+2000=3000(米)。所以总路程为(3000÷10)×30×2=18000(米)。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行船问题”。 教学重难点:“行船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1.甲、乙之间的水路是234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到乙港需9小时,从乙港返回甲港需13小时,问船速和水速各为每小时多少千米?

从甲到乙顺水速度:234÷9=26(千米/小时)。

从乙到甲逆水速度:234÷13=18(千米/小时)。

船速是:(26+18)÷2=22(千米/小时)。

水速是:(26-18)÷2=4(千米/小时)。

2.一艘每小时行25千米的客轮,在大运河中顺水航行140千米,水速是每小时3千米,需要行几个小时?

顺水速度:25+3=28(千米/小时)。

顺水行140千米所需时间:140÷28=5(小时)。

3.一只小船静水中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在176千米长河中逆水而行用了11个小时.求返回原处需用几个小时。 水速:30-(176÷ll)=14(千米/小时). 返回原处所需时间:176÷(14+30)=4(小时)。 4.一只船在河里航行,顺流而下每小时行18千米.已知这只船下行2小时恰好与上行3小时所行的路程相等.求船速和水速。

逆水速度:18×2÷3=12(千米/小时)。 船速:(18+12)÷2=15(千米/小时)。水流速度:(18-12)÷2=3(千米/小时)。

5.两个码头相距352千米,一船顺流而下,行完全程需要11小时.逆流而上,行完全程需要16小时,求这条河水流速度。

(352÷11-352÷16)÷2=5(千米/小时)。

6.A、B两码头间河流长为90千米,甲、乙两船分别从A、B码头同时启航.如果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15小时甲船追上乙船,求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90÷3=30(千米/小时)。

90÷15=6(千米/小时).甲船速度:(30+6)÷2=18(千米/小时).乙船速度:(30-6)÷2=12(千米/小时)。

第五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习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过程:

1、今年老师46岁,学生16岁,几年后老师年龄的2倍与学生年龄的5倍相等? 4年。

2、小强由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上课就要迟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走60米,就可以比上课时间提前2分钟到校.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解:迟到3分钟转化成米数:50×3=150(米) 提前两分钟到校转化成米数:60×2=120(米)

(150+120)÷(60-50)=27(分钟)

50×(27+3)=1500(米)

答: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米。

3、用绳子测量井深。如果把绳子三折垂到水面,余7米;如果把绳子5折垂到水面,余1米。求绳长与井深。 井深8米,绳长45米。

解:井深(7×3-1×5)÷(5-3)=8(米), 绳长(8+7)×3=45(米)。

4、甲水池有水2600立方米,乙水池有水1200立方米,如果甲水池里的水以每分种23立方米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种后,乙水池中的水是甲水池的4倍? ①甲、乙两水池共有水:2600+1200=3800(立方米) ②甲水池剩下的水:3800÷(4+1)=760(立方米)

③甲水池流入乙水池中的水:2600-760=1840(立方米)

④经过的时间(分钟):1840÷23=80(分钟)。

5、三个物体平均重量是31千克,甲物体比乙、丙两个物体重量之和轻1千克,乙物体比丙物体重量的2倍还重2千克,三个物体各重多少千克? 三个物体的总重量:31×3=93(千克) 甲物体的重量:(93-1)÷2=46(千克) 丙物体的重量:(93-46-2)÷(2+1)=15(千克)

乙物体的重量: 93-46-15=32(千克)

6、少先队员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坑,那么还有3个坑无人挖;如果其中2人各挖4个坑,其余每人挖6个坑,那么恰好将坑挖完。问:一共要挖几个坑?

分析:我们将“其中2人各挖4个坑,其余每人挖6个坑”转化为“每人都挖6个坑,就少挖了4个坑”。这样就变成了“典型”的盈亏问题。盈亏总额为4+3=7(个)坑,两次分配数之差为6——5=1(个)坑。 解:[3+(6-4)×2]÷(6-5)=7(人)

5×7+3=38(个)。

答:一共要挖38个坑。

第六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统筹与规划”的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过程:

1.早饭前妈妈要干好多的事:烧开水要15分钟,擦桌椅要8分钟,准备暖瓶要1分钟,灌开水要2分钟,买油条要10分钟,煮牛奶要7分钟。如果灶具上只有一个火,那么全部做完这些工作最少需要多少时间?怎样安排?

22分。提示:先烧开水后煮牛奶共需22分,其它事情可以在这个期间做,顺序是买油条,准备暖瓶,擦桌椅(水开时暂停,煮上奶),灌开水,继续擦桌椅。

2.甲、乙、丙三名车工准备在同样效率的3个车床上加工七个零件,各零件加工所需时间分别为4,5,6,6,8,9,9分钟,三人同时开始工作。问:加工完七个零件最少需多长时间? 17分。

3.车间里有5台车床同时出现故障。已知第一台至第五台修复的时间依次为15,8,29,7,10分钟,每台车床停产一分钟造成经济损失5元。问:(1)如果只有一名修理工,那么怎样安排修理顺序才能使经济损失最少?(2)如果有两名修理工,那么修复时间最少需多少分钟?

(1)780元;(2)36分。提示:(1)按修复时间需7,8,10,15,29分的顺序修理;(2)一人修需7分和29分的,另一人修需8,10,15分的。

4.下左图是一张道路图,每条路上的数是小王走这段路所需的时间(单位:分)。小王从A到B,最快需要几分钟?

48分。提示:A→E→O→G→B。

5.东升乡有8个行政村。分布如右上图所示,点表示村庄,线表示道路,数字表示道路的长(单位:千米)。现在这个乡要建立有线广播网,沿道路架设电线。问:电线至少要架多长? 50千米。提示:架设的线路如下图。

6.有七个村庄A1,A2,„,A7分布在公路两侧(见下图),由一些小路与公路相连,要在公路上设一个汽车站,要使汽车站到各村庄的距离和最小,车站应设在哪里?

D。提示:本题可简化为“B,C,D,E,F处分别站着1,1,2,2,1个人(见下图),求一点,使所有人走到这一点的距离和最小”。

7.有一个水塔要供应某条公路旁的A~F六个居民点用水(见下图,单位:千米),要安装水管,有粗细两种水管,粗管足够供应6个居民点用水,细管只能供应1个居民点用水,粗管每千米要7000元,细管每千米要2000元,粗细管怎样互相搭配,才能使费用最省?费用应是多少?

从水塔到C点铺粗管,最后三个居民点铺细管,总费用为297000元。提示:当长度相同时,四根细管的费用超过一根粗管,所以最后三个居民点用细管。

第七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逻辑推理的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1、某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问:该列车与另一列长320米、速度为64.8千米/时的列车错车而过需要多少秒? 15秒

2、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280米,慢车的车长为385米,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11秒,那么坐在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多少? 280÷(385÷11)=8(秒). 提示:在这个过程中,对方的车长=两列车的速度和×驶过的时间.而速度和不变.

3、某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若该列车与另一列长150米.时速为72千米的列车相遇,错车而过需要几秒钟?

根据另一个列车每小时走72千米,所以,它的速度为:72000÷3600=20(米/秒), 某列车的速度为:(25O-210)÷(25-23)=40÷2=20(米/秒) 某列车的车长为:20×25-250=500-250=250(米),

两列车的错车时间为:(250+150)÷(20+20)=400÷40=10(秒).

4、甲、乙之间的水路是234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到乙港需9小时,从乙港返回甲港需13小时,问船速和水速各为每小时多少千米? 从甲到乙顺水速度:234÷9=26(千米/小时)。 从乙到甲逆水速度:234÷13=18(千米/小时)。 船速是:(26+18)÷2=22(千米/小时)。 水速是:(26-18)÷2=4(千米/小时)。

5、两个码头相距352千米,一船顺流而下,行完全程需要11小时.逆流而上,行完全程需要16小时,求这条河水流速度。

(352÷11-352÷16)÷2=5(千米/小时)。

6、某河有相距45千米的上、下两码头,每天定时有甲、乙两艘船速相同的客轮分别从两码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天甲船从上游码头出发时掉下一物,此物浮于水面顺水飘下,4分钟后,与甲船相距1千米.预计乙船出发后几小时可以与此物相遇? 船速:1000÷4=250(米/分)。

相遇时间:45000÷250=180(分)=3(小时)

校本课合作范文第3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求“速算与巧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各种简算方法的合理运用。 教学过程:

第一讲

速算与巧算

1.口算,直接写出结果

24×11=264 37×11=407(注意进位) 88×11=968

练习:125×11=1375 1362×11=14982 3557×11=39127

方法:两边一拉,中间一加。

65×65= 4225 85×85= 7225 75×75=5625

2.3.75×4.8+62.5×0.48 =3.75×4.8+6.25×4.8=4.8×(3.75+6.25)=4.8×10=48 3.0.6×19-6×0.9=0.6×19-0.6×9=0.6×(19-9)=0.6×10=6 4.63×55÷7÷11=(63÷7)×(55÷11)=9×5=45 5.666×999 =666×(1000-1)=666×1000-666=666000-666 =665334 6.199+19.9+1.99 =200+20+2-(1+0.1+0.01)=222-1.11 =210.89 7. [(8.79+19.21)×0.5―1.63―2.37]÷0.25 =[28×0.5―1.63―2.37]÷0.25 =[28×0.5―1.63―2.37]÷0.25 =[14―(1.63+2.37)] ÷0.25 =[14―4] ÷0.25 =10 ÷0.25 =1000÷25 =40 8. 1999+999×999 =1000+999+999×999

=1000+(1+999)×999

=1000×(1+999)

=1000000 9.20-19+18-17+„+4-3+2-1 =(20-19)+(18-17)+„+(4-3)+(2-1) =1×10 =10 10.6666×4444+6666×5555 =6666×(4444+5555) =6666×9999 =66660000-6666 =66653334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求“和余数相关”的计算题。 教学重难点:“和余数相关”的计算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第二讲 余数问题

1. 今天是星期六,再过1000天是星期几?

1000÷7=142„„6 所以再过六天是星期五。

2.已知两个自然数a和b(a>b),已知a和b除以13的余数分别是5和9,求a+b,a-b,a×b,a2-b2各自除以13的余数。

1;9;6;9。提示:由52÷13=1„„12,92÷13=6„„3知,a2-b2除以13的余数为12-3=9。 3.2100除以一个两位数得到的余数是56,求这个两位数。

解:除数×商=被除数-余数=2100-56=2044,2044=22×7×73,因为2044介于56~99之间的约数只有73,所以这个两位数是73。

4.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之和是903,已知除数是35,余数是2,求被除数。 解:因为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35×商+2,被除数=903-35-2-商=866-商, 所以35×商+2=866-商,则商=24,被除数=866-24=842。

5.用一个整数去除345和543所得的余数相同,且商相差9,求这个数。 解:这个整数应能整除543-345且商9,所以这个整数是 (543-345)÷9=22。

6.有一个整数,用它去除312,231,123得到的三个余数之和是41,求这个数。 25。提示:这个整数应是(312+231+123)-41=625的约数。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求“行程问题”。 教学重难点:“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1.小燕上学时骑车,回家时步行,路上共用50分钟。若往返都步行,则全程需要70分钟。求往返都骑车需要多少时间。

30分。

提示:骑车比步行单程少用70-50=20(分)。 2.某人要到60千米外的农场去,开始他以5千米/时的速度步行,后来有辆速度为18千米/时的拖拉机把他送到了农场,总共用了5.5时。问:他步行了多远?

15千米。

3.已知铁路桥长1000米,一列火车从桥上通过,测得火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下桥共用120秒,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80秒。求火车的速度和长度。 10米/秒;200米。

4. 小明从甲地向乙地走,小华同时从乙地向甲地走,当各自到达终点后,又迅速返回,行走过程中,各自速度不变,两人第1次相遇在距甲地40米处,第2次相遇在距乙地15米处。甲、乙两地之间相距多少米? 分析:根据题意,可画出如下线段图:

从图中我们看出,小明、小华两人第1次相遇,合行了1个全程,这时小明行了40米;第2次相遇,小明、小华共合行了3个全程,小明应行120(40×3)米,比1个全程多15米,由此可求出甲、乙两地的距离。

解40×3—15=105(米) 答:甲、乙两地之间相距105米。

5.汽车以72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到达后立即以48千米/时的速度返回甲地。求该车的平均速度。

57.6千米/时。

6、一个人从县城骑车去乡办厂。他从县城骑车出发,用30分钟时间行完了一半路程。然后,他加快了速度,每分钟比原来多行50米。又骑了20分钟后,他从路旁的里程牌上知道,必须再骑2千米才能赶到乡办厂,求县城到乡办厂之间的总路程。

如用原速,10分钟应行50×20+2000=3000(米)。所以总路程为(3000÷10)×30×2=18000(米)。

第四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行船问题”。 教学重难点:“行船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

1.甲、乙之间的水路是234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到乙港需9小时,从乙港返回甲港需13小时,问船速和水速各为每小时多少千米?

从甲到乙顺水速度:234÷9=26(千米/小时)。

从乙到甲逆水速度:234÷13=18(千米/小时)。

船速是:(26+18)÷2=22(千米/小时)。

水速是:(26-18)÷2=4(千米/小时)。

2.一艘每小时行25千米的客轮,在大运河中顺水航行140千米,水速是每小时3千米,需要行几个小时?

顺水速度:25+3=28(千米/小时)。

顺水行140千米所需时间:140÷28=5(小时)。

3.一只小船静水中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在176千米长河中逆水而行用了11个小时.求返回原处需用几个小时。 水速:30-(176÷ll)=14(千米/小时). 返回原处所需时间:176÷(14+30)=4(小时)。 4.一只船在河里航行,顺流而下每小时行18千米.已知这只船下行2小时恰好与上行3小时所行的路程相等.求船速和水速。

逆水速度:18×2÷3=12(千米/小时)。 船速:(18+12)÷2=15(千米/小时)。水流速度:(18-12)÷2=3(千米/小时)。

5.两个码头相距352千米,一船顺流而下,行完全程需要11小时.逆流而上,行完全程需要16小时,求这条河水流速度。

(352÷11-352÷16)÷2=5(千米/小时)。

6.A、B两码头间河流长为90千米,甲、乙两船分别从A、B码头同时启航.如果相向而行3小时相遇,如果同向而行15小时甲船追上乙船,求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90÷3=30(千米/小时)。

90÷15=6(千米/小时).甲船速度:(30+6)÷2=18(千米/小时).乙船速度:(30-6)÷2=12(千米/小时)。

第五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一些有趣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习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过程:

1、今年老师46岁,学生16岁,几年后老师年龄的2倍与学生年龄的5倍相等? 4年。

2、小强由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上课就要迟到3分钟;如果每分钟走60米,就可以比上课时间提前2分钟到校.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解:迟到3分钟转化成米数:50×3=150(米) 提前两分钟到校转化成米数:60×2=120(米)

(150+120)÷(60-50)=27(分钟)

50×(27+3)=1500(米)

答: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米。

3、用绳子测量井深。如果把绳子三折垂到水面,余7米;如果把绳子5折垂到水面,余1米。求绳长与井深。 井深8米,绳长45米。

解:井深(7×3-1×5)÷(5-3)=8(米), 绳长(8+7)×3=45(米)。

4、甲水池有水2600立方米,乙水池有水1200立方米,如果甲水池里的水以每分种23立方米的速度流入乙水池,那么多少分种后,乙水池中的水是甲水池的4倍? ①甲、乙两水池共有水:2600+1200=3800(立方米) ②甲水池剩下的水:3800÷(4+1)=760(立方米)

③甲水池流入乙水池中的水:2600-760=1840(立方米)

④经过的时间(分钟):1840÷23=80(分钟)。

5、三个物体平均重量是31千克,甲物体比乙、丙两个物体重量之和轻1千克,乙物体比丙物体重量的2倍还重2千克,三个物体各重多少千克? 三个物体的总重量:31×3=93(千克) 甲物体的重量:(93-1)÷2=46(千克) 丙物体的重量:(93-46-2)÷(2+1)=15(千克)

乙物体的重量: 93-46-15=32(千克)

6、少先队员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坑,那么还有3个坑无人挖;如果其中2人各挖4个坑,其余每人挖6个坑,那么恰好将坑挖完。问:一共要挖几个坑?

分析:我们将“其中2人各挖4个坑,其余每人挖6个坑”转化为“每人都挖6个坑,就少挖了4个坑”。这样就变成了“典型”的盈亏问题。盈亏总额为4+3=7(个)坑,两次分配数之差为6——5=1(个)坑。 解:[3+(6-4)×2]÷(6-5)=7(人)

5×7+3=38(个)。

答:一共要挖38个坑。

第六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统筹与规划”的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教学过程:

1.早饭前妈妈要干好多的事:烧开水要15分钟,擦桌椅要8分钟,准备暖瓶要1分钟,灌开水要2分钟,买油条要10分钟,煮牛奶要7分钟。如果灶具上只有一个火,那么全部做完这些工作最少需要多少时间?怎样安排?

22分。提示:先烧开水后煮牛奶共需22分,其它事情可以在这个期间做,顺序是买油条,准备暖瓶,擦桌椅(水开时暂停,煮上奶),灌开水,继续擦桌椅。

2.甲、乙、丙三名车工准备在同样效率的3个车床上加工七个零件,各零件加工所需时间分别为4,5,6,6,8,9,9分钟,三人同时开始工作。问:加工完七个零件最少需多长时间? 17分。

3.车间里有5台车床同时出现故障。已知第一台至第五台修复的时间依次为15,8,29,7,10分钟,每台车床停产一分钟造成经济损失5元。问:(1)如果只有一名修理工,那么怎样安排修理顺序才能使经济损失最少?(2)如果有两名修理工,那么修复时间最少需多少分钟?

(1)780元;(2)36分。提示:(1)按修复时间需7,8,10,15,29分的顺序修理;(2)一人修需7分和29分的,另一人修需8,10,15分的。

4.下左图是一张道路图,每条路上的数是小王走这段路所需的时间(单位:分)。小王从A到B,最快需要几分钟?

48分。提示:A→E→O→G→B。

5.东升乡有8个行政村。分布如右上图所示,点表示村庄,线表示道路,数字表示道路的长(单位:千米)。现在这个乡要建立有线广播网,沿道路架设电线。问:电线至少要架多长? 50千米。提示:架设的线路如下图。

6.有七个村庄A1,A2,„,A7分布在公路两侧(见下图),由一些小路与公路相连,要在公路上设一个汽车站,要使汽车站到各村庄的距离和最小,车站应设在哪里?

D。提示:本题可简化为“B,C,D,E,F处分别站着1,1,2,2,1个人(见下图),求一点,使所有人走到这一点的距离和最小”。

7.有一个水塔要供应某条公路旁的A~F六个居民点用水(见下图,单位:千米),要安装水管,有粗细两种水管,粗管足够供应6个居民点用水,细管只能供应1个居民点用水,粗管每千米要7000元,细管每千米要2000元,粗细管怎样互相搭配,才能使费用最省?费用应是多少?

从水塔到C点铺粗管,最后三个居民点铺细管,总费用为297000元。提示:当长度相同时,四根细管的费用超过一根粗管,所以最后三个居民点用细管。

第七课时

教学目的:学习逻辑推理的相关问题 教学重难点:提高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1、某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问:该列车与另一列长320米、速度为64.8千米/时的列车错车而过需要多少秒? 15秒

2、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280米,慢车的车长为385米,坐在快车上的人看见慢车驶过的时间是11秒,那么坐在慢车上的人看见快车驶过的时间是多少? 280÷(385÷11)=8(秒). 提示:在这个过程中,对方的车长=两列车的速度和×驶过的时间.而速度和不变.

3、某列车通过250米长的隧道用25秒,通过210米长的隧道用23秒,若该列车与另一列长150米.时速为72千米的列车相遇,错车而过需要几秒钟?

根据另一个列车每小时走72千米,所以,它的速度为:72000÷3600=20(米/秒), 某列车的速度为:(25O-210)÷(25-23)=40÷2=20(米/秒) 某列车的车长为:20×25-250=500-250=250(米),

两列车的错车时间为:(250+150)÷(20+20)=400÷40=10(秒).

4、甲、乙之间的水路是234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到乙港需9小时,从乙港返回甲港需13小时,问船速和水速各为每小时多少千米? 从甲到乙顺水速度:234÷9=26(千米/小时)。 从乙到甲逆水速度:234÷13=18(千米/小时)。 船速是:(26+18)÷2=22(千米/小时)。 水速是:(26-18)÷2=4(千米/小时)。

5、两个码头相距352千米,一船顺流而下,行完全程需要11小时.逆流而上,行完全程需要16小时,求这条河水流速度。

(352÷11-352÷16)÷2=5(千米/小时)。

6、某河有相距45千米的上、下两码头,每天定时有甲、乙两艘船速相同的客轮分别从两码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天甲船从上游码头出发时掉下一物,此物浮于水面顺水飘下,4分钟后,与甲船相距1千米.预计乙船出发后几小时可以与此物相遇? 船速:1000÷4=250(米/分)。

相遇时间:45000÷250=180(分)=3(小时)

校本课合作范文第4篇

小屯镇一中陈胜银

校本研修个人总结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各类需求的人才离不开教师。因此,从事教育的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校本培训”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为广大教师打开了方便之门,锻炼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研修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研修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学期的时间里,我认真进行着研修,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理论学习记录,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在校本研修培训中,我校组织了有关“各学科教学基本模式”、“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等教学理论的学习。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

2、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进行跨年级、跨学科、跨学段进行听课研讨,教研组在“研”字上下功夫,在自觉主动有效上下功夫,继续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充分调动各年级组长的能动性。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详细的记录。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对随堂课的调研力度,加强调讲的范围。面落实了教学工作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考核要“严”、质量要“高”。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向相关学科的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的方法。都会选一节本周最难把握的课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二、各教研组要积极组织老师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月个教研组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的,每次集体备课,每一堂教研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通过实践来改进和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重难点前移” ,推行课堂模式“重难点前移”,提高研修实效。、听课、研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使我们的教学方式逐渐的成熟起来,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给我们的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三、关注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四、认真研究新课程。

通过认真学习新课标,能够把握新课标“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的精神,特别对新教材体系和内容安排做了学习和研究,开展集体备课和教学反思活动,提高了自己备课和讲课教学水平。

在我的课堂教学上,我带给我的学生是一种音乐学习的轻松,明朗而高效的节奏感,严肃而活泼的氛围,重学法指导,重合作意识的培养,重情感交流。在新课标下,我觉得教师的教学要放在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内趋力,引导学生主动探求音乐知识;指导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我坚信,兴趣是学习任何知识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如此,学生们在适应了我的授课模式以后,渐渐地从对我的课堂发生兴趣转向对音乐学习感兴趣。我是发自内心地感动于这种良性的循环。同时,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能够适时适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学习紧张感和焦虑感,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这样既充实丰富了课堂,又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我们无论你是当校长,作为一个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还是做老师,具体教育活动的实践者,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面临着非常多的问题,但是在这个每天面临问题,因为我是学心理学背景的,对于学心理学的人来讲面对问题是正常的,像我们看电视连续剧《士兵突击》里面对许三多讲的生活就是问题叠问题,所以问题是生活的常态,我们每天就是在不断面对问题,不断在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一个自身的成长,然后我们又会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很常态的事情。但是在问题中他会有核心问题区分和非核心问题这样一个区分,我们来看核心问题从我们题目中就能够看到,他谈的不是被简单琐碎的每天看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简单非核心问题去困扰,而是我们可能更多从核心问题考虑,把精力放在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个时候在今天咱们国家已经基本普及基础教育这种情况下,可能我们谈的核心问题就是怎么把教育办好,就是要高质量去做好这样一个问题,就存在一个,无论是教师个人还是学校的一个可持续发展问题。这些他有很多具体表现形式,其实如果我们把它进行透过表现形式的现象来讲,看问题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做一个总结,我们会看到对教师而言,教师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我个人认为是这么一个关系,这对关系就是教师这个职业这个岗位所能够提供给老师的价值和我们老师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存活的价值之间关系是怎样的。如果是分裂的,分离的,背离的,我们就会看到这时候老师在工作状态中他是一种矛盾的,他离职的意向就会比较强,我们很难看到教师愿意在这个岗位中持续的投入,他很容易走向职业倦怠,何谈可持续发展这样的话题。所以事实上我们就可以看到说,对教师来讲,或者是说我们老师在入职选择的时候,在老师入职之后,我们学校管理的时候,有很核心的话题,我们能不能把现在每天让老师从事琐碎的工作变成是他实现他生命价值的一个平台和机会,这个是我们倡导的和最关键的一个话题,这一点就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在选择自己职业,尤其做教师,你选择自己职业要去思考的话题,也是我们教育管理者怎样让我们,让老师明白懂得,不只是明白懂得,关键是要明白懂得,实实在在体会到教师确实提供了生命价值这样一个平台,所以当这一点有了话,这个就变得很有意义。

校本课合作范文第5篇

研修主题:物理与生活 研修目标:

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 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物理与科技的关系。

3.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4. 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5.同时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 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我们编纂的《物理与生活》校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 ,走探究式学习之路,以“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改共同成长。具体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带着物理的眼光走进生活,激励同学们认真研究生活,并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 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的教师队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2、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素材收集整理,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分析论证: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实施计划的要求,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充分发掘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培养一种科学探究事物规律的精神,积极做好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验工作。

物理规律现象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关于物理知识的教授都忽略了生活这一环节,以致许多人认为物理学而无用,因而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就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从而造成了实际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脱离,以及探索精神的匮乏。

校本课合作范文第6篇

摘要:

民以食为天,无论中方西方,餐饮之事从人类诞生起就是亘古未变的要事。它是人类不分种族地域每天不变的要事,是社会交际的重要项目,人人时时都避不开它。进入和平发展的新时代之后,餐饮礼仪更是变得愈发重要起来。本篇论文主要探讨了一些关于中西方餐饮方面的重要礼仪常识,以及它们之间差异,并就此探讨它们的发展形成、影响、意义及应对方法等。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掌握这些礼仪常识对人们的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还能进一步推动现代化文明社会的和谐友好发展,促进国际之间的文明友好交流,个人觉得这是探讨本文论题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

中西方、餐饮礼仪、经济全球化、差异、礼仪文化影响

餐饮礼仪问题可谓源远流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国际之间的各种经济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密切。而民以食为天,餐桌礼仪在人们的完整生活秩序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人们认为,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更是日常生活中头等重要的社交经验。为此,掌握一定的中西方餐饮规则的知识及其差异便显得特别重要了,无论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须掌握一些规则,才能在各种宴会聚餐上游刃有余,应对有度。

一、中西方餐饮礼仪差异之中国餐桌上的礼仪:

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1]。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在生活的各方面也有了更多的国际交流,吸了许多外来文化。而如今的中国餐桌礼仪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较大,已经比较开放,趋于国际化,宾主之间可以轻松随意一些,不必太过拘谨,不过当然,有许多传统文化还是流传了下来,老一辈人尤其注重,因此,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有的。

当与中国传统家庭一起进餐时,要注意一些细节上的传统礼仪,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及个人禁忌等。中国人认为饮食与命运息息相关,要是犯了禁忌会带来不吉利的事情。比如,中国人一餐不会端上七盘菜,因为葬礼后的“解慰酒”就是要有七盘菜的;不要把筷子插在装满米饭的碗里,因为在佛教文化里,将双筷插在碗里是葬礼时的祭祀仪式,如果你在餐桌上这么做,意味着你希望餐桌上在座的人死掉;在以渔业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家庭吃饭,吃鱼时吃完了一面之后,最好不要用筷子把另一面翻过来,因为若是弄破鱼身,对主人家则意味着渔船可能会翻沉。

二、中西方餐饮礼仪差异之西方餐桌上的礼仪

西方餐桌礼仪起源于法国梅罗文加王朝,当时因着拜占庭文化启发,制订了一系列细致的礼仪。时至今日,餐桌礼仪还在欧洲国家继续流传下去。西方用餐仍然是很讲究,一是讲究吃饱,二是享受用餐的情趣和氛围。若是前往朋友家做客,需要穿着得体的衣服,送上合宜的礼物,表现优雅有礼的的举止。 若是正式的西餐场合,礼仪则更为重要和繁琐。

 餐前穿着。男士也要穿整洁的上衣和皮鞋,指定正式服装时要注意必须配上领带,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

 入座礼仪。最好是从左侧入座,椅子被拉开后,身体在要几乎碰到桌子的距离站直,领位者会把椅子推进来,腿弯碰到后面的椅子时就可以坐下。

 用餐礼议[2]。

肉类:切牛排时应由外侧向内切,切一块吃一块,请不要为了贪图方便而一次将其切成碎块,这不但是缺乏气质的表现,而且会让鲜美的肉汁流失,非常可惜;割肉块时大小要适中,不要切得太大,以至于有嘴巴合不起来的危险。咀嚼食物时,请务必将嘴巴合起来,避免发出声音,而且口中食物未吞下之前,不要再送入口。

贝类海鲜:贝类海鲜应该以左手持壳,右手持叉,将其肉挑出来吃。吃鱼片时,可用右手持叉进食,避免使用刀具,因为细嫩的鱼肉很容易就会被切碎而变得难以收拾;遇到一整条鱼的时候,先吃鱼的上层,再用刀叉剔除鱼骨,切忌翻身,吃龙虾时,可用手指去掉虾壳后食用。

水果:水分多的水果应该用小汤匙取食。桃类及瓜类,餐厅会先削皮切片,应该用小叉子取食。草莓类则多放于小碟中,用匙或叉取食均可。另外,在吃水果的时候,餐厅通常会提供洗手盒,里面会放置花瓣或柠檬。以供洗手之用。

甜点:一般蛋糕及饼类,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较硬的用刀切割后,同样用小叉子分割取食,至于霜淇淋或布丁等,就可用小汤匙取食。如果遇到小块的硬饼干,可以直接取用。

三、中西方餐桌礼仪差异对比

中国与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就有较大的不同之处,中国人比较喜欢大伙儿一起到茶楼,因为比较热闹,还可以品尝更多款式的点心和菜肴,虽然茶楼都备有二人饭桌,但大多数摆设的还是供四位或以上食客用的饭桌;而西方则喜欢三两人一起去肯德基麦当劳,或是有格调的西餐厅、咖啡厅等比较有情趣氛围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都是双人座较多,也设有一定比例的单人座。地域餐饮礼仪的不同便是由此种种无法细数的饮食文化的不同而衍生的。

在中国的餐桌礼仪中:一般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如果你是主人,则以和缓的动手,指向某张椅子并对客人说:“请坐这里。”如果你是客人,等主人示意你坐下时,才坐下。如果主人径自坐下而没有示意你坐在哪里,你就坐在最靠近他的位置。要是坐圆桌子,对着大门的是主座。档次高一点的饭店,会用餐巾予以区分,餐巾最高大的位置不能随便坐,除非你打算好请客。

在西方的餐桌礼仪中:女主人宣布晚宴准备就绪后,男主人便会引领客人依次入座,而女主人则走在最后面。上放置姓名卡,以示座次,如果没有这项安排,那么座位安排原则一般为:座次安排以男女分隔而坐为原则,男主客优先入座,其位置在女主人右边,而女主客在男主客右边,其它夫妇则以对角方式就座。男女夫妇分坐显示出了美式宴会的开放及活泼,希望能藉由宴席上座次的安排来增进彼此间的熟稔,同时也可使用餐话题多样化,气氛和乐。 入坐原则是客人先入坐,长者先于年轻人入坐,已婚者先于未婚者入坐,陌生人又先于熟识客人或家人入坐。 中国的餐饮文化在清代就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3]。

四、总结

由上面对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的介绍和对比可以知道,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对餐桌上的礼仪都很看重,需要注意的事情也不少。餐桌礼仪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会经常能够用到的,为了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我们的确需要好好学、好好注重我们自身的行为举止,做到尊重他人,不失礼节。同时,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以后与外国友人交往或是参与西式宴会的机会更多了,对中西方餐桌礼仪之间的差异也要特别注意。同时,这也有利于国际社会的和谐友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餐桌礼仪”词条

上一篇:文学社计划范文下一篇:文明礼仪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