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范文

2023-09-20

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范文第1篇

1、一个真实的故事:38岁开始学会计

学习没有先后

2、我就不信干不好会计

一个会计的经历

有恒心 有决心

3、2009年就业市场遇寒流

11月,是大学校园招聘的招聘的高峰月,但金融海啸来袭。据统计,2009年加入求职大军的毕业生人数激增到600万,加上前几年沉积下来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约480万人,2009年需要安排的毕业生到达1000万人,人数增加职位减少,就业压力可想而知。日前,某财经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网站上首先发布了《重要通知》:接家乐福(中国)的公告,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全国范围的招聘活动取消。紧接其后广州一家 著名日化用品企业也取消了招聘通告。苏州、东莞等地区一些企业通知,明年不再要毕业,公司要裁员。受到最大冲击的是财经类、管理类2009年毕业生。――《齐鲁日报》2008年11月4日

★经济危机的到来,首先受到冲击的美国华尔街,大批人员失业。以前餐厅服务生月工资2400美元,还找不到人,现在一个服务生的工资降到2000美元,还有10个排队等候的,这些人大部分是华尔街搞IT的白领。

★沿海城市大批裁员,目前湖北30万农民合同工返乡,重庆保姆市场月工资水平由原来的1100元下降到800元,河南、四川也出现了农民工返乡潮。

4、为什么参加培训

今天大家来到这地方,参加由我主持的这次培训,非常高兴。大家认识到了危机。“充电”充斥当前市场,怎样充电?浑身都是插座,但是没有充电器,不知道该向哪里充,充什么?盲目的学习,看书,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充电不是简单的的看几本书,参加几次培训就能解决的,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目标明确了,就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就找到了充电器。

我觉得大家首先要感谢的是你们自己,比别人早一点觉醒,其次要感谢的是你们的经理给你们提供提供了这次机会,使你们能够利用上班时间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为社会、为公司、为自己本领;使你们有了别人没有的在职学习知识的机会。

5、公司为什么要组织培训?

★1美元=50美元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与渔

授之于鱼,饱食一日;授之与渔,受益终生。

第一章总论

一、会计的相关知识

1、会计的定义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定的方法,连续、系统、综合地对企 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

2、会计的起源

会计作为一项独立的经济管理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原始印度公社时期,就出现了记账员。13—15世纪,在工商业发达的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现了复式记账法。1494年,意大利人帕乔利出版了《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一书,系统阐释了复式记账法,为会计制度的普及奠定了基础。18—19世纪,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的出现,诞生了注册会计师行业,以及审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等业务。

3、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对于我国会计的成因、起源有过各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讲在禹夏时代,大禹王曾在江南茅山召开过一次诸侯会议,考评诸侯的功绩。这次计功大会刚刚结束,大 禹王便死了。当时,诸侯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把他的遗体安葬在茅山上。为了纪念大禹和他主持召开的这次会议,经诸侯商定,把茅山更名为“会稽山”。而这个“会稽”便是今天 “会计”的起源。接下来又有人发展了这一传说,他们把大禹王召开的这次会议,说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主计会议”。

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是用两本最早 记载有“会计”二字的古书来否定以上传说的。这两本书一本叫作《周礼》,一本叫作《孟子》。他们认为由于《周礼》和《孟子》都是战国时代的作品,故“会计”二字的起源当在 战国时代。

其实,第一种说法证据不足,其结论未免过于轻率;而第二种说法又过于拘谨,以至忽视了一个的事实,从而使自己的论据处在自相矛盾的状况之中。因 为他们在确认《孟子》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同时,也确认《孟子》中所记载的孔子关于:“会计,当而已矣”的言论。然而孔夫子出生在春秋,而不是在战国,既然承认孔子的一句名言 ,那么按道理讲,“会计”命名的起源当在春秋,而不在战国。

事实上“会计”二字的成因及命名的起源发生于西周时代,它的产生经历着一个漫长而又十分有趣的 过程。

在西周以前所应用的文字中,尚未发现开会的“会”字,也无“会计”二字。当时人们表达“开会”、“集会”、“相会”之类的意思用的是“合”字;反映 事物数量的增加或数目字相加也用的是“合”字。由于“合”字的用处较多,在使用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感到不方便,而且也越来越感到用“合”字来表达“会计”方面的意思很不确切 、妥当。这样,大约到西周中后期,人们便根据“开会”及“会计”这两个方面的涵义逐步在摸索创造新的字形,最后终于使这二方面的涵义从“合”字中分离出来。这个被创造出来 的新字形便是金文中的“会”。

会计中的“计”字是由“十”和“言”这两个母体字组合而成的,“计”字的意义包含于“言”和“十”之中。相传在远古时代,人们通常把部落所在地称为 中央,把部落的周围区别为四方,即现在所讲的东西南北四方,而中央与四方组合在一起,便构成了“十”字的形体。那时候,每逢出猎,部落里的首领便按照四方分派猎手。分四路 出去,而后又按这四部返回部落。按照规定,各路出猎归来必须如实报告捕获猎物的数目,最后由部落首领汇总计算,求得一个总数,以便考虑所获猎物在部落范围内的分配问题。这 种零星计算四方收获猎物的举动,便构成了“计”字一方面的涵义。

在远古时代,当文字和书写工具尚未发明的时候,各路出猎者向部落首领报告猎物数目是用口头 语言加以表达的。不同种类的猎物各是多少,总共是多少,都要求正确、真实地表达出来,不容许隐瞒和虚报。这种正确而无隐徇的口头计算与报告便又构成了“计”字的另一方面涵 义。这样,“言”与“十”合成一起便构成了“计”字的形体,而“言”与“十”这两方面的涵义合一,便使“计”字具有正确进行计算的意思。

东汉时,我国古代 著名的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这部著作中对“会计”二字又从字义上作出详解,其中尤其强调“计”字中含有正确计算之意。清代的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也在他的《说文解字 注》一书中对“会”字的构成作了详细的说明。同时,清代数学家焦循针对西周时人们对于“会计”概念的认识指出:“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这是对于西周时代“会计” 概念的正确总结。

3、会计与财务

4、会计人员 与财务人员

会计基础工作

一、会计工作的本质

何谓系统?系统这一概念源自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是人类认识现实世界,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任何事物都是局部和局部及局部和整体矛盾的对立和统一,由于事物具备这种特性,这就致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通常是由各个局部开始的,随着这些分散的局部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化,最终才认识到了事物的整体,以及构成整体的各个局部间的联系。换句话说,系统就是人们由局部间的联系认识事物整体的一种科学观。系统化即是将这种意识上的认识以一种有序直观的方式把它表现和实施出来。

会计工作是提供财务信息的系统,是一项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活动,在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任何一个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都必须通过会计工作进行专门的处理,将大量的经济信息转化为系统的有用的财务信息。就一个企业来说,每天都发生大量的费用支出、原材料采购、耗用、收入、非费用性支出、投资资产管理、使用,经济业务发生后,经办人员要取得、填制原始凭证 ,会计人员审核整理后,按照会计核算的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填制凭证、复式记账、登记帐薄、计算成本、结转费用、清产核资,在帐实相符的基础上,根据帐薄资料编制会计报表。

二、会计工作的对象

会计工作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一般包括资金投入、资金周转、资金退出三个阶段。在资金的运动过程中,资产是资金的占用形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与资产对应的资金来源渠道,它们是表示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是资金的运动成果,使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三、需要办理的经济业务的事项

《会计法》

第十条 下列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四)资本、基金的增减;

(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七)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款项即是货币资金,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使用的货币资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在途货币资金、信用证存款、保函押金和各种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以货币表示的,表明投资者拥有的债权或所有权,如股票、国库券、企业债券、金融债券以及其他票证等。由于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直接影响单位资金的增减变化,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核算。对款项和有价证券收付的具体核算方法,应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广义上讲,单位的财产物资包括所有的资产,它是单位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如货币资产、材料、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会计法》中所说的“财物”有其特定的含义,它区别于款项和有价证券等货币性资产,主要指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外购商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固定资产等。这些财产物资大都是单位的重要生产设备、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它们的价值较大,在单位的资产总额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因此,对它们的收发领用、增减和使用情况都必须进行会计记录和会计核算,全面反映单位财物的收、发、结存和使用情况。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我国《民法通则》第八十四条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根据这一定义,债权是指在债的关系中债权人要求债务人为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从会计核算上看,债权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等;债务是指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义务。它需要在将来的一定时日偿还。从会计核算上看,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债权、债务是单位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经常发生的,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应及时进行会计核算。

4.资本、基金的增减。资本在本义上是投资人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本钱,会计上一般指“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等内容。这里所说的资本的涵义,实际上是指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即指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资本从数量上来讲,应当等于单位的全部资产数量减去全部负债数量的余额。基金主要是指某些特定用途的资金,如投资基金、社会福利基金(包括职工统筹养老金、职工失业保险金、大病医疗保险金等)、公益性基金(如希望工程基金、中华见义勇为基金等)等。

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都会引起单位的资金变化。因此,会计上必须及时进行核算。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收入是指单位在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由于销售产品、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取得的收入,如销售收入、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支出主要是指机关、事业单位在执行预算或计划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出,如工资、职工福利费、业务费等。费用是指因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如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事业费用等。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直接支出,包括直接工资、直接材料、商品进价以及其他直接支出,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收入、费用、成本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产生收入主要发生一定的成本和费用。因此,必须对其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会计核算。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主要是指企业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过程在财务上获得的成果,具体表现为盈利或亏损。由于对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涉及到有关方面的经济利益,因此,会计上必须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核算。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会计法》对会计核算的内容采用列举式方法规定的,前六项规定基本上涵盖了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但由于会计业务纷繁复杂,会计改革发展较快,会计核算中仍有可能出现一些新的业务和内容,如企业的股份制改组上市、企业合并、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终止清算、破产清算、资产评估等。对这些业务的核算,也是会计核算不可缺少的内容。

四、原始凭证

1、什么是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于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者完成情况,并作为记账依据的会计凭证。

2、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1凭证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

2出具凭证者的单位印章或者个人签名并盖章;

3接受凭证的单位全称;

4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

5经办人员签名;

6接受凭证单位负责人或者其授权人签名;

7法律、法规和会计制度规定的其他内容。

3、原始凭证的种类

1自制原始凭证

工资表、付款单、鲜货商品采购单、入库单、出库单、发货单、计提清单、成本计算单等 2外来原始凭证

发票、收据、提货单、运费单据等

4、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形式

1 根据实际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由经办人直接填制,如发货票。

2 根据帐薄记录对有关经济业务加以归类、整理填制,如产品成本计算单等

3根据若干张反映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定期汇总填制,如各种汇总原始凭证。

5、原始凭证填制的基本要求

1 记录真实

原始凭证上记载的经济业务,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符,如实反映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内容,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的歪曲和弄虚作假,对于实物的数量、单价、金额,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核,确保凭证的真实可靠。

原始凭证的丢失:单位证明、记摘内容、编号等

确实无法取得原始凭证:车票、飞机票等,当事人写出详细的情况,由经办单位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批准后,可代替原始凭证。

2 内容完整、手续完备

A 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公章

从个人取得原始凭证:签名

自制原始凭证:经办单位领导或指定人员签名或盖章

对外开据的原始凭证:加盖本单位公章

B 凡填有大小写的原始凭证、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支付款项的原始凭证(收款证明)

C 一式几联的原始凭证:各联用途、编号、作废、一联做报销

D 发生销货退回的原始凭证:退货发票、验收入库、收款证明

E 出差借款

F 经上级主管批准的经济业务,批文作为原始凭证,需要归档的应当注明批准机关名称、日期、文件字号 3 书写清楚 、规范

A 数字的书写:货币符号、货币简称如人民币

B 所有以元为单位的阿拉伯数字,除表示单价的除外,到角分

0

-

C 汉字大写金额: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

整 正

D 阿拉伯数字中间有零的,汉字要写“零”连续有几个零的可以写一个:“零”,阿拉伯数字元位为0.或者连续有几个0,元位也是0,但角位不是0,可以只写一个“零”,或者不写。

E 原始凭证的错误更正:内容错误的:重开或更正、开出单位、单位印章

金额错误的:重开

4 填制及时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各单位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取得或者填制原始凭证,并及时送交会计机构。”这一规定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办理经济业务事项时必须填制或取得原始凭证,如果不及时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至使会计核算无法正常进行,相关人员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二是填制或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及时送交会计机构 ,如果没有及时送达会计机构,相关人员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及时是指最长不超过一个会计核算期。

6、原始凭证的审核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要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所以对原始凭证的审核,是确保会计资料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法定职责,只有经过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才能作为记帐的依据。

A 审核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规性、合理性

B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

C 审核原始凭证的完整性

7、原始凭证审核结果的处理

1)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有权不予受理,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2)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还经办人,有其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新开据后,再办理正式会计手续。

浅谈会计的监督职能默认分类 2009-01-17 08:40:40 阅读795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会计监督是指以会计信息资料为依据,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 ,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及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综合、全面、连续地评价,以此来单位经济行为的合理合法,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各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也是法制经济、有序经济,只有实行有效的监督,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正常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不仅赋予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监督的权力,而且规定了监督者的法律责任。放弃监督,听之任之 ,情节严重的给予行政处分,给社会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会计是否具有监督职能

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业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这里讲的薄记指的就是会计,这里讲的过程指的是再生产过程。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包括两个意思:一是搞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二是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再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我国会计界把控制理解为监督,把观念总结理解为反映或者说核算。十九世纪中叶的会计是集会计、财务、审计、计划于一身的,会计扮演着多种角色,在这种情况下,认为会计有监督职能是合情合理的。随着社会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学科之间已经逐渐细分,财务、管理会计、审计、计划等学科已经完全从原来的会计学科中独立出来,形成一门新的学科,我们理解的“控制”已经分离,不应再作为会计的监督职能。

2、职能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功能,会计职能就是会计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会计法》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是法律赋予的,不是本身固有的,但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既不是执法部门,也不执法人,会计人员执法名不正,言不顺,会计人员执法也就没有力度 ,执法也就有没保障。从另一个角度讲,会计人员作为单位的普通一员,和其他职工比只是分工不同 ,没有什么特别的地位与权力。如果说对违法乱纪、侵害单位和公众利益的行为有监督的权力,那么哪一个公民没有呢?《会计法》第四章会计监督第三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行为,有权检举。可见,这种监督权力,虽然在会计法中规定,但不是针对会计人员特别规定,适用任何单位和个人,这种权利实际是社会公德或者职业道德的范畴,而不应该单独作为会计的职能。

3、“趋利性”淡化了会计监督

韩非子基于他的“自为心”的人性论,肯定自私自利是人性的核心。认为不管什么社会,人皆有趋利性。“利之所在,民归之”<<韩非子 . 外储说左上>>是人类社会一条铁的原则。古代君臣关系,君之所以用臣,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臣之所以愿意为君卖命,是为了生存,获取更多的名和利,这才有了君用臣,臣为君用。在一个单位也是这样,单位聘用一个会计人员,是为了自己企业发展、管理需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会计人员为企业工作,同样是为了生存、发展的需要。从这个角度讲,会计人员的利益适合企业密切相关,当企业、单位利益与社会、其他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自然和自己的企业站在一起,当自己的企业利益受到损害时,他们自己的利益也就受到了损害,维护本利益企业的,实际也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同样,在一个单位内部,让会计人员充当执法者的角色,为社会而损害自己企业的利益,监督决定自己命运、饭碗的人,作为一名普通人员,无异于以卵击石、以弱凌强。“趋利性”决定了如果会计人员有监督职能的话,又是该多么薄弱啊。

4、会计监督的作用与信息不对称相关

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担负着对企业经济信息的整理、加工、对外提供信息的作用。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是企业经济信息的直接接触者,他们自然而然掌握了企业的大量信息和情报。工商、税务、财政、投资者等各种利益集团和个人。要想了解企业的信息,唯一的途径就是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以便为他们决策服务,他们希望会计人员能够提供真实、准确、及时、全面、完整的信息,由于受地域、时间、身份、报表理解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他们不可能深入到企业。了解到比会计人员更多的信息,处于良好的愿望,他们也希望能够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以便他们能够根据对外公布的信息做出不得决策。

综上所述,会计人员的监督作用是法律赋予和相关利益集团及个人的期望,并非会计本身所固有的。遗憾的是,面对外在的压力,会计人员似乎忘记了自己的职责,义无反顾的想挑起这副重担,很多人提出会计职能向管理职能转变,会计管理应深入到管理的每一个细节,有经济业务发生就应该有会计人员参与。作为一名普通员工,你真有那么的能量?真这样做了,你是否实在“越位”?会计人员有岗位的特殊性,但不应超越自己的岗位,尽职尽责,把自己岗位的职责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方为一名好的会计。

二、怎样看待《会计法》赋予的监督职能

《会计法》第二十七条: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第三十一条、三十二条、三十三条实际是讲了外部对会计监督的问题,与会计职能无关。会计监督按时时间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从会计监督的内容看,包括: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对会计帐薄的监督、对实物、款项的监督、对财务收支的监督、对其他经济活动的监督。会计监督职能应该是指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实施,也就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和实施。

1、事前监督

按照有定义是这样的,是指会计部门或会计人员在参与制定各种决策以及相关的各项计划或费用预算时,就依据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准则等的规定对各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等进行审查,它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指导。从定义不难看出,上述内容其实并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会计工作的内容,说属于财务管理更确切一些。从会计的角度讲,事前监督实质是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过程,会计人员根据企业的经济活动内容和性质,利用自身具有的专业技术特长,对企业涉及及可能涉及的经济活动 ,找出经济业务关键的控制点,针对关键控制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制度控制的设计,起到防止在这些环节出现问题。会计人员不可能针对每一经济业务,都去亲临监督,但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就可以有效的对可能发生的经济业务,通过事先设计好的内控制度起到监督作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实质就是会计事前监督的过程。由于制度的实施要在实践中验证,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也是事前监督发挥作用的过程。

2、事中监督一般指在日常会计工作中,随时审查随时发生的经济业务,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建议或改进建议,促使有关部门和人员采取措施予以改正。对经济业务的审查,就是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制度去执行。此时,制度怎么制定的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执行了没有。值得深思的是,制度的制定现对容易,关键是执行,是否严格按照事先规定好的程序、方法去做了。大部分发生经济案件的单位,制度建设还是相当完善的,做到了“制度上墙,责任到人。”甚至有些单位如果不是案件暴露,都可以作为制度管理的先进单位,去推广、去演绎。在案件报导中经常看到,个别领导干部犯罪后,归结为自己不懂财务制度,看看这些人过去的讲话、发言,对财务制度的重视程度,对会计知识的了解,都可以称上是一个专家。因此,会计事中监督的过程实质是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落实的过程。

3、关于事后监督,是指以事先制定的目标、标准和要求为依据,利用会计反映所取得资料对已经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考核、分析、评价。可以为制定下期计划、预算提供资料,也可以预测今后经济活动发展趋势。对于预测发展趋势应无异议,但分析本身就是会计核算的职能的一部分,考核与评价根本就与会计监督不搭边。我们认为,事前监督,解决了怎样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事中监督,解决了是否执行了内部控制制度;事后监督,应该是通过制度的设计、执行,发现是制度制定缺陷,还是根本没有执行或者没有完全执行,从而完善制度,或者落实制度。事后监督的过程是对内部控制制度反思的过程。如果是制度本身的缺陷,就应该重新考虑关键控制点是否正确,相应的措施能否保证关键控制点不出差错;如果是制度没有执行或没有完全执行,就应该考虑没有执行的原因,是制度不适合,还是例外,或者是责任心不强,甚至是外界压力。通过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寻求解决的途径。事后监督就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执行的反思,是对前面工作的再监督。

从《会计法》对会计核算包括内容到会计监督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会计监督应该是会计核算职能的延伸,如果说会计具有监督职能的话,它具体体现在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执行和完善,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起到对企业经济活动监督的作用。

三、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没有会计这一职能,监督职能就不复存在。核算职能是基础,监督职能是保障。没有监督职能做保障,核算就失去了根基。

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范文第2篇

(一)、投入资本的核算 《会计基础》基础分录汇总

借:银行存款(收到的现金投资)

固定资产(收到的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物投资)

原材料——X材料(收到的材料投资)

无形资产(收到的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等投资)

贷:实收资本——X投资者

(二)、借入资金的核算:

1、借入时: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一年以上)

短期借款(一年以内)

2、计、付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已经支付)

应付利息(未付的)

3、归还时:借: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三)应付债券的核算

发行时: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债券

二、生产准备业务的核算

(一)固定资产购建的核算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工程直接支付的有关费用)原材料——X材料(工程领用的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工程支付的薪酬)

完工: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二)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1、购入直接验收入库:借:原材料——X材料(不含税的价款+采购费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价款×17%)

贷:银行存款(付了款)

应付账款(未付款)

预付账款(原已预付)

2、购入未入库:借:在途物资——X单位(X材料)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

入库借:原材料——X材料

贷:在途物资——X单位(X材料)

3、预付货款:借:预付账款——XX单位

贷:银行存款

4、偿还前欠货款:借:应付账款——XX单位

贷:银行存款

三、生产过程的核算

1、领用材料:借:生产成本——X产品(生产产品领用的材料)

制造费用(车间领用的材料)

管理费用(厂部管理领用的材料)

贷:原材料——X材料

2、应付工资、计提福利费:借:生产成本——X产品(生产产品工人工资)

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管理费用(厂部管理人员工资)

贷:应付职工薪酬 ——工资

——职工福利(按工资的14%提取)

3、计提折旧: 借:制造费用(生产产品和车间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

管理费用(厂部管理计提的折旧)

贷:累计折旧

4、支付有关费用:借:制造费用(车间管理有关费用)

管理费用(厂部管理有关费用)

贷:银行存款

5、差旅费:(1)预借:借:其他应收款 ——XX人

贷:库存现金

(2)报销 :借:管理费用(实际报销额)

库存现金(退回额)

贷:其他应收款——XX人(原预借额)

库存现金(补付额)

6、计提、支付利息: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提取未支付)

银行存款(直接支付)

7、提现: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8、发放工资: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库存现金

9、结转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X产品

贷:制造费用

10、结转完工产品成本:借:库存商品——X产品

贷:生产成本——X产品

四、销售生产过程的核算

1、销售产品:借:银行存款(收到了货款)

应收账款(未收到了货款)

预收账款(原已预付了货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X产品(不含税的售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不含税的售价×17%)

2、发生销售费用: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

3、计算出应交有关营业税金: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X税

4、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X产品(已销售产品的制造成本)贷:库存商品——X产品

5、预收货款: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X单位

6、收到前欠货款: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X单位

五、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1、 结转费用类账户: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其他业务成本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收益 (净损失)

2、结转收入类账户:借: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投资收益 (净收益)

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3、取得营业外收入时:借:固定资产清理/应收账款/银行存款/待处理财产损溢贷:营业外收入

4、发生营业外支出时:借:营业外支出

贷:固定资产清理/应付账款/银行存款/待处理财产损溢

5、收到投资利润:借:银行存款

贷:投资收益

6、计算出应纳税额时: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交纳税金:借:应交税费——应交X税

贷:银行存款

8、结转本年净利润: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结转本年净亏损,分录相反。

9、、提取盈余公积的核算: 借:利润分配

贷:盈余公积

10、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的核算:借:利润分配

贷:应付股利(或应付利润)

11、结转已分配利润: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根据财政部新修订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结合学习体会,从“明确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强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权威性”、“调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免试规定,杜绝‘人情成绩’‘人情证’”等十个方面探讨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的变化,以便有志于会计工作的人员了解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尽快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做好会计工作。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 会计从业资格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会计人员

2012年12月6日财政部公布新修订《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3号,以下简称新《办法》),要求自2013年7月1日实施。新《办法》的发布实施,对于规范和促进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提升会计队伍从业能力,方便会计人员从业和继续教育,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根据学习新《办法》体会,结合自己粗浅认识,拟探索新《办法》具有十大变化。

一、明确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强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权威性

新《办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题库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也就是说,今后,有志于会计工作的人员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必须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一律实行无纸化考试,通过微机系统考试及格,才能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进而从事会计工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国财政部门已经建设或基本建设完成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这些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试运行阶段,无论试题库,还是考试软件,甚至计算机机房,都在逐步完善,并进一步提升。所有这些工作,为新《办法》的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

同时,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的开展为会计从业人员树立了威信,从而进一步强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权威性。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由一门(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两门(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和基础会计),到新《办法》规定的三门(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基础会计和会计电算化)全部改为无纸化考试,随机抽题,单人单机,单座单题,杜绝考试作弊行为,从而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取得树立了权威性和公正性。

二、调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免试规定,杜绝“人情成绩”“人情证”

新《办法》不再沿袭计从业资格考试免试规定,新《办法》七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原《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下称“原《办法》”)规定,申请人只要遵守会计和其他财经法律、法规,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具备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等条件,并且具备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中专以上(含中专)会计类专业学历(或学位)的,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含2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普通五级)科目。可见,《办法》”规定有中专以上会计专业学历的人员可以免试两门课程。新《办法》重新调整免试科目,不论申请人何种学历,何种专业一律不再免试任何科目。这样,会计类专业有哪些,哪些可以免试,哪些不可以免试,经办人员不必再请相关学校专业人士认定。

同样,对于没有会计专业学历的申请人来说,与有会计专业学历的申请人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体现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的公平性。同时,也有利于杜绝假学历、假文凭的泛滥。也给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工作人员带来认定方面的便利,必然会杜绝“人情成绩”“人情证”。一句话,申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实行单一的考试制度,也就是“凡进必考”。

三、改革学分制继续教育管理模式,方便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

《会计法》第三十九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提高业务素质。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应当加强”。新《办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提出“持证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持证人员参加继续教育采取学分制管理制度”,从而适时改革改革学分制继续教育管理模式,废止学时制管理模式。这样,会计从业人员将不再按要求每年接受不少于24个学时的继续教育。新会计从业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知识结构情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本人学分积累情况按部就班地接受会计及其相关知识的教育,从而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强化其知识结构,方便会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

四、简化持证人员信息变更手续,动态管理从业人员信息

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会计持证人员信息变更手续比较复杂。会计从业人员一旦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其本人信息库信息很少发生变动。确需变更会计从业人员资料,财政部门工作量大增。由于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资格实行了信息化管理。财政部门,亦即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逐渐对会计持证人员建立健全从业档案信息系统,及时记载、更新持证人員的相关基础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照片、学历或学位、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从事会计工作时间及情况等,以及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变更、调转单位情况,换发证书、继续教育、受到表彰奖惩等情况。新《办法》第二十条规,“持证人员的姓名、有效身份证件及号码、照片、学历或学位、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开始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等基础信息,以及第十九条第(五)和第(六)项内容发生变化的,应当持相关有效证明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到所属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从业档案信息变更。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在核实相关信息后,为持证人员办理从业档案信息变更”。

五、取消证书注册登记制度,建立证书定期换证制度

新《办法》取消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制度。原《办法》要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实行注册登记制度”。也就是说,原来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按属地原则向单位所在地或所属部门、系统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注册登记,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所在单位出具的从事会计工作的证明填写注册登记表,进行注册登记后从事会计工作。同样,离开会计工作岗位超过6个月的,也要填写注册登记表,在原注册登记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备案。实际上,这种登记注册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执行得不到位。

新《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自取得之日起6年内有效。持证人员应当在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有效期到期前6个月内,填写定期换证登记表,持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到所属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办理换证手续”。也就是说,新《办法》建立证书定期换证制度,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后,持有时间为6年有效期,持证6年里,遵纪守法,不能出现撤销持证人员的会计从业资格所列情形之一;同时,也不能出现注销其会计从业资格所列情形之一者方可按期换证。否则,将被撤销或者注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六、强化会计从业资格后续管理,规范证书遗失、毁损补发程序

新《办法》特别要求,“持证人员应当妥善保管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为新《办法》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需持证上岗,且实行持有时间为6年有效期换证制度。会计人员持证上岗期间,遵纪守法,按学分进行继续教育、高学历深造、考取会计职称等等,都离不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因此,会计从业人员一旦遗失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应当在履行公告程序后,申请补发。

同样,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一旦出现毁损,持证人员无法对其持证期间办理继续教育、高学历深造、考取会计职称等活动进行登记,有关部门无法审查。故而,会计持证人员就要持毁损证书原件,到所属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申请补发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七、简化证书领取和调转登记程序,促进会计从业资格管理

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在考试结束后及时公布考试结果,通知考试通过人员在考试结果公布之日起6个月内,到指定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指定的地点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逾期未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视同自动放弃。

持证人员在各省级财政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中央主管单位各自管辖范围内进行调转的,应当到所属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或登陆其指定网站进行调转登记。

八、完善持证人员相关法律责任,保障会计从业人员权益

《新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持证人员相关法律责任,从而保障会计从业人员合法权益。《新办法》特别规定了舞弊人员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惩罚期限。强调“考试舞弊的,两年内不得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另外,针对《新办法》不再免试规定,取消了原《办法》中规定的“用假学历、假证书等手段得以免试考试科目并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部门撤销其会计从业资格”;并依据《会计法》有关规定,《新办法》《新办法》取消了“单位任用(聘用)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由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機构依据《会计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处理”。

九、列举证书撤销和注销情形,规范证书管理制度

《新办法》列举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撤销和注销两种情形。其中,撤销情形有五种;注销有三种情形。

前者主要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超越法定职权,违反法定程序,不具备资格或不符合法定条件以及以欺骗、贿赂、舞弊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者均撤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后者主要有: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会计从业资格超期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被依法吊销者等三种情形均注销其会计从业资格。

十、规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方法,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办理证书

《新办法》在其有关章节规范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领取方法,督促相关人员及时办理证书。《新办法》规定,考试通过的人员,必须在成绩公布后6个月内申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逾期不领取证书的,将。新《办法》上述规定,一方面要求申请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及时办理证书,不得拖延。一方面规范了不能按期办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后果。而不能办理证书者,承办单位不负责任,视同申请人自动放弃。

当然,新《办法》并不尽善尽美,还有应该与时俱进,需要改善的地方。如中央按照大部制管理模式,撤销了铁道部,组建了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新《办法》指出,“财政部委托铁道部负责铁路系统的会计从业资格的管理”则显得不合时宜,有必要尽快修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北京:财政部网站.2012,12,6.

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范文第4篇

摘 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快,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化的市场中所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会计管理工作。当期那企业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企业的预决算以及企业成本控制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对企业的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本文对如何实现有效的企业会计管理进行不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 会计管理 预决算 管理理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出现很多的问题,例如,没有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会计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等,导致企业经济活动中不能有效进行会计工作,给企业的预决算以及企业成本控制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对企业的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为了有效解决企业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企业有效会计管理,需要加强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寻求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会计管理措施。

一、现代企业会计管理概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加快,我国的企业在国际化的市场中所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会计管理工作。在以往企业的发展中会计工作主要是进行一些简单的记账报账工作,工作重点放在对企业的饿财务核算中。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企业的会计工作不能仅仅满足于对企业中各种账目的编制,要加强会计工作中管理职能的发挥,对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权限进行严格的划分,设置相应的会计管理机构,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会计预决算以及会计控制等职能。

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进行不仅要体现财务管理的权威性,而且在会计管理的过程要选择合适的会计管理模式。从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管理中来看,主要的会计管理模式有三种:

第一种是分散式管理,这种管理模式 中会计人员是处在企业生产的第一线,对企业中的各种实际情况能及时了解,企业的会计信息也就能正确反映出企业真实的经营情况,给企业进行科学化的管理提供相关的依据。

第二种是统一式的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的会计部门排除相关的人员进驻到企业各责任单位,并且为各责任单位服务。作为且有会计部门的一部分,各责任单位的会计核算机构需要很好的执行企业的会计制度,保证其会计职能的充分发挥。

第三种是交叉式的管理,在这种管理模式中,会计人员的隶属于各责任单位,而会计人员只对会计业务进行管理,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企业会计人员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受到企业领导的干预,导致企业的会计工作出现偏差。这三种管理模式虽然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主要还是使用第一种管理模式,第三种管理模式在管理中有很大的空白地带,管理起来困难比较大。

二、实现企业有效会计管理的措施

1.树立全新的会计管理理念

在新的社会环境中企业的会计管理也应该随之进行相应的转变,首先要树立新的会计管理理念,对目前的社会形势进行判断,尤其是对企业会计在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有清楚的认识,重点加强对企业会计工作中管理职能的发挥,在这种新 的会计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制定出企业会计管理理论体系,建立相关的会计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企业会计管理办法,对企业的会计进行全面的全过程的管理。

2.建立完善的企业会计管理体制

一套完善的企业会计管理体制是实现有效企业会计管理的重要保障,所以在且有的发展过程中要根据我国目前有关会计方面的各种法律法规,并且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对企业会计管理中的各项工作制定完善的管理策略,明确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中的责任和权力,对自己工作的范围有相应的了解,这样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才能从以往的粗放性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会计管理才更加有效,企业的经济活动才能有序进行。

3.建立健全的会计监督体系

在企业会计管理中,工作内容复杂,工作方式多变。会计人员素质层次不齐,导致会计工作监督难度较大,所以建立严密的会计监督体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自我监督,在工作中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对企业的资产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通过不同人员进行处理,加强相互之间的监督,对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项业务凭证进行妥善的保管,方便在事后进行查询。其次,加强企业领导者对会计工作的监督,企业领导者对企业的会计工作要进行严格的监督,从而不断督促会计人员改进会计工作方式,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最后,要加强注册会计师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监督,及时发现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出现的问题,注册会计师要保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负责人的心态。

4.提高企业会计管理者的素质

会计管理者对实现有效的企业会计管理有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要提高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你需要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在工作中加强对他们的培训,除了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的会计管理知识,还需要帮助他们了解有关会计工作的各种法律法规,鼓励他们参加各种职工考试,在招聘会计管理人员的过程中要重视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从源头上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实现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结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建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在会计管理中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加强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制定完善的会计管理制度,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提高会计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从而确保实现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真实效果。

参考文献:

[1]朱从华.当前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经济研究导刊. 2009(19).

[2]高野.浅析高新技术企业的会计管理.时代金融.2011(24).

[3]孙夏研.关于规范企业会计管理的几点建议.现代商业.2011(06).

[4]颜永轩,林芸芸.浅析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现状及其对策.财经界(学术版).2011(12).

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范文第5篇

摘 要: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会计学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创新发展阶段,这个时候,市场急需高素质的会计人才,会计学如何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从战略角度研究会计学发展,将会计基础作为研究的重点,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会计学;会计基础理论;战略发展

引言

随着会计学的完善,会计基础理论也需要不断更新。基于战略角度的会计基础理论,是促进会计行业进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关键。能够帮助会计人员更加深入的认识到会计行业的客观发展规律,从会计理论的概念、分类等各个方面入手,掌握会计工作的趋向以及特点,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会计工作,发挥会计工作的作用。

一、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

基于战略角度的会计基础理论,首先要了解会计基础理论的内容,具体如下:

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对象以及会计职能等等,会计环境主要是指外部原因对会计熊产生的影响,比如经济、政治以及社会、法律等等。稳定、和谐的会计环境能够更好的为会计工作提供支持,保障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会计信息体统包括了企业单位,也是单位的最重要,最关键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存亡以及经济活动的成败。这些信息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数据,能够wield企业系统化、连续性的提供企业效益状况,是企业未来发展与管理的数据来源。会计工作以特定对象为主,每天都会对企业经营情况、资金流向进行管理、监督和统计,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相关内容,将会计职能分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会计职能也会不断变化和改变,包括反映与控制、监督与分析、考核与评价等等。

二、会计基础理论的特点

会计基础理论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并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包括:客观性。会计工作者在工作的过程中,从会计统计、监督以及结论等等,通过这些工作获得相关的数据,依据数据,客观分析当前企业的经营状况或者经济情况,减少阻碍企业发展的因素。规范性,是企业内部所有的会计工作者都必须要严格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在自己管理范围内进行工作,不能够因为一己私利而采取损害集体以及企业利益的行为,会计基础理论的客观性与规范性,是保障企业会计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关键,也是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的手段,可以帮助企业各项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处理以上几点之外,会计基础理论还具有前瞻性、系统性以及支持性等特征。

三、会计基础理论的作用

1.认识作用

会计基础理论最主要的目的是奠定企业会计人员的发展前提,会计人员通过会计理论基础能够更好的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宏观的了解,这样在企业会计工作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就能够随时解决和处理,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会计基础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同样承担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能够帮助管理者充分认识到会计实务的重要性,能够更好的把握企业未来经济活动以及经营的趋向,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帮助企业更快,更好的占据市场份额。

2.指导作用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紧紧依赖于会计基础理论,比如会计基础理论中的相关专业内容,能够帮助会计从业者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综合能力,企业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很高,不管是理论知识能力,还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都需要具备较高的水平,但是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制约,还需要克服各种来自外界的诱惑,因此需要会计理论基础能够为会计人员指明工作的方向,帮助他们更加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会计工作。另外,会计基础理论,还是企业领导者与决策者制定各项经济决策的依据,在会计人员培训工作方面提供指导,最关键的是可以规范会计人员行为,减少工作中出现错误的几率,大幅度增加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领导通过这些信息能够掌握到企业的真实的发展情况,并处以对未来的经济规划、方式进行调整,包括产业结果以及业务交流等等,这些方面的决策都依赖于准确的会计信息。会计基础理论的指导性非常重要。

3.教育作用

经济不断发展,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需要不断提升,为了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企业内部需要不断进行财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活动,会计基础理论为人员专业培训活动提供了指导,因为会计人员提供了学习素材,通过学习会计基础理论,他们统计整合数据的能力,基础会计技能都会得到提升,企业在培养会计人员的时候,要讲会计理论知识作为重点,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以当前市场形势为前提,强化人才的亏啊鸡基础理论实践指导,奠定人才的相关操作技能,在未来遭遇工作问题的时候,可以熟练的解决,减少企业经济损失,保障企业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会计基础理论的发展趋势

1.发展战略方向

新形式下會计基础理论应适应时代发展,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制定相应的战略目标。当前,科学发展观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社会进步有显著促进作用,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应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做到以人为本,促进会计基础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明确会计学发展战略,制定科学的战略目标与计划,并在会计基础理论运用中加以体现,比如说,理论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发展趋势

第一,全面协调、可持续原则。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环境也带来了‘定的负面影响,致使我国自然资源逐渐亏乏,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为此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应充分考虑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做好全面协调工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环境损害设定成一定的指标,并将其运用到经济核算之中,提高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原则。发展会计基础理论,要以当前的经济实际情况为基础,不能够脱离实际,依据当前需求,不断创新与完善会计基础原则,满足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会计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基础理论的重要性,中国企业内部相关管理者与会计领域的专业人才,应该客观借鉴国外的先进会计理论与观念,同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色,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基础理论。

3.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要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研究基础理论时,要将会计学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结合起业,具体的是要将环境会计作为研究的方面,注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对经济组织的经济核算中,更要注重对于坏环境造成的损害是否超出了设定的标准。会计基础理论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要依据社会的不断变化而推动基础理论研究跟上时代的步伐。

结束语

在会计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计基础理论也需要不断完善,要以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为基础,将提升企业会计专业技能为目的,奠定会计人员的会计基础能力,强化会计人员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规范财务会计人员的行为,营造良好的企业会计环境,充分发挥会计基础的指导作用,才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砚秋.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2] 姜华伟.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4(18).

[3] 王燕,于卓.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4(10).

[4] 于玉林.基于会计学发展战略的会计基础理论研究[J].企业经济.2012(05).

[5] 耿照源,周虹.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学”教学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

基础会计和财务会计范文第6篇

根据工作方案,公司对本次专项活动作出如下组织部署:成立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和办会室,由办公室负责具体项目实施,7月

31日以前,由财务部组织召开动员会议,向各区域财务部和各子公司财务部传达深证局发109 号文《关于在深圳辖区上市公司全面深入开展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专项活动的通知》中的文件精神,以及公司的工作要求,财务基础工作自查报告。

二、自查阶段

本阶段的工作内容是公司全体财务人员先通过学习了解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认识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掌握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有了认识之后,根据《关于填报〈深圳辖区上市公司财务会计基础工作调查问卷〉的通知》以及《关于深圳辖区上市公司会计基础工作常见问题的通报》中的内容逐条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并确定整改计划。

三、整改提高阶段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落实整改措施,提升公司的财务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四、自查内容、发现问题及整改措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公司逐项对照《调查问卷》和《常见问题通报》进行了认真、全面地自查。自查情况:

1、财务人员和机构设置基本情况

1.1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情况

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由总经理提名,董事会决议聘任。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未在其它单位兼职,不存在人事关系在其他单位情况,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1.2 会计人员岗位设置情况

会计岗位设置合理,符合内部牵制要求。制定了岗位轮换制度,并按要求执行。尽管公司有回避制度,但未制定专门的财务人员任用回避制度。

整改措施:在财务人员管理制度中,增加关健岗位财务人员任用回避制度。

责任人:财务部

整改期限:10月15号以前

1.3 会计人员专业制度培训情况

公司有安排会计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参加企业内外部各种专题培训,包括参加新会计准则、税务、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等内部和外部的相关培训和讲座。公司制定了《员工外出培训管理规范》,财务部会计人员遵照执行,未发现不规范事项。

2、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规范性情况

2.1会计凭证编制及管理情况

会计凭证由专人保管。有部分原始单据未附在记账凭证后单独装订存放的情况(主要是银联签购单、售卡申请表等),主要是出于便于查询及管理保存的角度考虑。自查中发现,存在少量自制原始凭证保管不完整、部分凭证或账簿打印装订不够及时的情况。

整改措施:总部财务部制定记账凭证附件要求,规范自制原始凭证格式。未及时完成凭证装订的账簿打印的分店在10月15日以前全部整改完毕。各公司财务部严格按照公司制度的规定执行,财务部不定期进行抽查。一旦发现凭证原始单据不齐全或凭证、账簿未及时装订的,将作为会计工作质量问题进行通报批评。

【扩展阅读篇】

工作总结格式一般分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署名四部分,整改报告《财务基础工作自查报告》。

(1)标题。一般是根据工作总结的中心内容、目的要求、总结方向来定。同一事物因工作总结的方向——侧重点不同其标题也就不同。工作总结标题有单标题,也有双标题。字迹要醒目。单标题就是只有一个题目,如《我省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一般说,工作总结的标题由工作总结的单位名称、工作总结的时间、工作总结的内容或种类三部分组成。如“××市化工厂1995生产工作总结”“××市××研究所1995工作总结”也可以省略其中一部分,如:“三季度工作总结”,省略了单位名称。毛泽东的《关于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总结》,其标题不仅省略了总结的单位名称,也省略了时限。双标题就是分正副标题。正标题往往是揭示主题——即所需工作总结提炼的东西,副标题往往指明工作总结的内容、单位、时间等。例如:辛勤拼搏结硕果——××县氮肥厂一九九五年工作总结——

(2)前言。即写在前面的话,工作总结起始的段落。其作用在于用简炼的文字概括交代工作总结的问题;或者说明所要总结的问题、时间、地点、背景、事情的大致经过;或者将工作总结的中心内容:主要经验、成绩与效果等作概括的提示;或者将工作的过程、基本情况、突出的成绩作简洁的介绍。其目的在于让读者对工作总结的全貌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阅读、理解全篇打下基础。

(3)正文。正文是工作总结的主体,一篇工作总结是否抓住了事情的本质,实事求是地反映出了成绩与问题,科学地总结出了经验与教训,文章是否中心突出,重点明确、阐述透彻、逻辑性强、使人信,全赖于主体部分的写作水平与质量。因此,一定要花大力气把立体部分的材料安排好、写好。正文的基本内容是做法和体会、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

1)成绩和经验这是工作总结的目的,是正文的关键部分,这部分材料如何安排很重要,一般写法有二。一是写出做法,成绩之后再写经验。即表述成绩、做法之后从分析成功的原因、主客观条件中得出经验教益。二是写做法、成绩的同时写出经验,“寓经验于做法之中”。也有在做法,成绩之后用“心得体会”的方式来介绍经验,这实际是前一种写法。成绩和经验是工作总结的中心和重点,是构成工作总结正文的支柱。所谓成绩是工作实践过程中所得到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所谓经验是指在工作中取得的优良成绩和成功的原因。在工作总结中,成绩表现为物质成果,一般运用一些准确的数字表现出来。精神成果则要用前后对比的典型事例来说明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精神境界的高尚,使精神成果在工作总结中看得见、摸得着,才有感染力和说明力。

2)存在的问题和教训一般放在成绩与经验之后写。存在的问题虽不在每一篇工作总结中都写,但思想上一定要有个正确的认识。每篇工作总结都要坚持辩论法,坚持一分为二的两点论,既看到成绩又看到存在的问题,分清主流和枝节。这样才能发扬成绩、纠正错误,虚心谨慎,继续前进。

写存在的问题与教训要中肯、恰当、实事求是。

(4)结尾一般写今后努力的方向,或者写今后的打算。这部分要精炼、简洁。

(5)署名和日期。署名写在结尾的右下方,在署名下边写上工作总结的年、月、日,如为突出单位,把单位名称写在标题下边,则结尾只落上日期即可。

简而言之:

总结,就是把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进行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也就是看看取得了哪些成绩,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有什么经验、提高。 那么,工作总结怎么写?个人工作总结的格式是怎样的?详情请看下文解析。

(一)基本情况

1. 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 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 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具体可以参考部分工作总结范文。

(二)写好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

1. 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 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上一篇:学习改进计划范文下一篇:劳动教育经验交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