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赏析范文

2023-09-20

离骚赏析范文第1篇

【高中语文必修二课文注音】

chánɡtàixīyǐyǎntìxī

āimínshēnɡzhīduōjiān

。 yúsuīhǎoxiūhùyǐjījīxī

jiǎncháosuìãrxītì

。 jìtìyúyǐhuìrǎnɡxī

yîushēnzhīyǐlǎnchǎi

。 yìyúxīnzhīsuǒshànxī

suījiǔsǐqíyïuwâihuǐ

。 yuànlínɡxiūzhīhàodànɡxī

zhōnɡbùcháfūmínxīn

。 zhînɡnǚjíyúzhīãmãixī

yáozhuïwâiyúyǐshànyín

。 ɡùshísúzhīɡōnɡqiǎoxī

miǎnɡuījuãrɡǎicuî

。 bâishãnɡmîyǐzhuīqǔxī

jìnɡzhōurïnɡyǐwãidù

。 dùnyùyìyútuïchìxī

wúdúqiïnɡkùnhūcǐshíyě

。 nínɡkâsǐyǐliúwánɡxī

yúbùrěnwâicǐtàiyě

。 zhìniǎozhībùqúnxī

zìqiánshìãrɡùrán

hãfānɡhuánzhīnãnɡzhōuxī

fūshúyìdàoãrxiānɡān

? qūxīnãryìzhìxī

rěnyïuãrrǎnɡɡîu

fúqīnɡbáiyǐsǐzhíxī

ɡùqiánshânɡzhīsuǒhîu

huǐxiānɡdàozhībùcháxī

yánzhùhūwújiānɡfǎn

。 huízhânchēyǐfùlùxī

jíxínɡmízhīwâiyuǎn

。 bùyúmǎyūlánɡāoxī

chíjiāoqiūqiěyānzhǐxī

。 jìnbùrùyǐlíyïuxī

tuìjiānɡfùxiūwúchūfú

退

。 zhìjìhãyǐwãiyīxī

jífúrïnɡyǐwãishɑnɡ

。 bùwúzhīqíyìyǐxī

ɡǒuyúqínɡqíxìnfānɡ

。 ɡāoyúɡuànzhījíjíxī

chánɡyúpâizhīlùlí

。 fānɡyǔzãqízárïuxī

wãizhāozhìqíyïuwâikuī

。 hūfǎnɡùyǐyïumùxī

jiānɡwǎnɡɡuānhūsìhuānɡ

。 pâibīnfēnqífánshìxī

fānɡfēifēiqímízhānɡ

。 mínshēnɡɡâyǒusuǒlâxī

yúdúhǎoxiūyǐwãichánɡ

。 suītǐjiěwúyïuwâibiànxī

qǐyúxīnzhīkěchãnɡ

离骚赏析范文第2篇

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反思一: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1、本文在选文功能上是定篇,属于文化经典性质的作品。

2、根据对选文的定位,我在知识链接部分所教的内容是作者简介、楚辞简介、《离骚》全文内容简介;在整体感知部分教的是通过诵读让学生把握文本的语言特点,兮的用法,文章思想情感;在文本内容的具体研读阶段教的是翻译课文和归纳知识;在研究课文内容教的是屈原的形象概括和本文的比兴手法,要求学生能够找出并说明他们的寓意。以前对于本文的教学可以说是没有思路的,但是对选文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后,渐渐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了一些认识。

反思二: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法入手,安排了初读,疏通诗句——再读,感受诗意——三读,欣赏诗风三个环节。

我在第一个环节里让学生认读并解释8个词语和翻译4个句子,有一半以上的词语和句子书上的注释都有,可是,学生因为课前没有很好预习(上课前一天下午已经明确布置了预习任务),显得无所适从,竟然一上来就有学生不知所措,连续读错了三个拼音,也找不到注释的地方,把我可急得。

问题是,时间不等人,平时的教学也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学生忙于应付日常的教学作业,哪来时间做预习工作。虽然这次我布置了预习,但是我在上课前看到好多学生的课本上一片空白,就知道,他们来不及去做预习,也许压根就没有重视起来,毕竟,我上完课就走人。

如果在平时教学的话,疏通诗句也许要花上一节课,或者干脆进行串讲,逐字逐句地落实,可以不考虑是否预习。现在不行。只是这样的话,似乎缺少了一点展示的味道,也没有好好处理教材和教法。

我在让学生感知诗意的时候设置了一个中心问题:你读到了怎样的人物形象?下设两个子问题:你读出了人物怎样的身世和你读出了人物怎样的品质。学生较好地回答了第一问,但在回答第二问时很茫然,在启发过程中,学生终于找到了一些关键句才明白了诗歌的意思,可是要求概括一下时,竟然集体哑场,好不容易才领会出来,那不就是高尚的品质吗。按理来说,我可以顺水推舟,不再纠缠下去。可是,我却继续追问作者为什么要写高贵的身世和高洁的品质。

于是,我就把我预设好的一个问题抛了出来:作者凭什么说来吾道夫先路?自以为会一下子会调动学生的思考神经,会在平静的湖面泛起美丽的涟漪,不料想,反而更费口舌。

这个时候,教学时间越来越紧张了。

开车回来,坐到办公椅上,才发现,其实要讲清浪漫手法,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抓住

反思三: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如今,屈原的《离骚》《涉江》《湘夫人》《国殇》《山鬼》《橘颂》等作品已进入了高中新编语文第三册的教本和读本,语文教师大多借助教参,先介绍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再鹦鹉学舌般,逐字逐句将教参上的译文念一遍;或者结合课后练习,启发学生说出和教学参考书上一致的答案,再让学生背诵默写翻译。

我说这话是有根据的。那天,十分偶然,我上完课,走进高二年级语文办公室,听到老师们正在谈论讲《离骚》的感受:一个二十多岁的女教师猛地扔下教本,愤激地说:唉,用了4个课时,学生还是半懂不懂的。男教师拍打着身上的粉笔灰,迎合着说:是的,一节正课,加上两个早自习,学生连一小节还不能背诵。(略停,加重语气)一小节只有四句诗啊。正在伏案备课的另一教师抬起头来,也颇有同感地说:预习时,学生读了几遍也没读懂,嚷嚷比学外语还难。一想,学生的话也是啊。我们老师难道都读懂了吗?我看不见得。就拿我来说吧,对着教参看了几遍,还是不懂,也不知道给学生讲什么。(点燃一根烟,解恨似地吸了一大口,缓缓呼出——,突然大声)反正高考也不考《离骚》,月考期中考市统考,顶多2分的默写题。区区2分,不要也罢。

如果从急功近利的应试角度来看,我非常同意最后一位老师的观点,向高中生讲解《离骚》,真是费力不讨好。

顺便说一句,《离骚》是在2000年进入高中语文讲读篇目的,以前从来没有节选过片言

只语,但同学们对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非常喜欢,经常引用。——这大概是《离骚》进入高中教材的缘由吧。

我当时就很感动,决心以闻一多先生为楷模,成为研究屈原的专家。先是从各个书店搜购《离骚》及其相关的参考书,后是向北大的古典文学教授和研究屈原的专家函购其专著。用了9个周末,我才把《离骚》逐字注释完毕,现在翻开我那本繁体印刷的《离骚》,尽是用红蓝两种颜色的钢笔,歪歪扭扭地写着蝇头小字。又用了2个月的课余时间,我终于一字不漏地背完了《离骚》。后来又用两年时间,努力地研究并背诵了《涉江》《湘君》《湘夫人》《山鬼》《国殇》《哀郢》《桔颂》。每背诵一首,我研究屈原就前进一大步,同时更加理解了屈原,将屈原的精神化成了我的血肉。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深钻苦学没有白费,对屈原的生平和作品了如指掌,很多句子和典故不假思索,能够随口说出。

《离骚》这篇课文我教过三遍,基本上是满堂灌,是我的独角戏,但学生丝毫没有感到课堂的沉闷,更没有感到填鸭式的胀得难受,反而说听我的分析是莫大的享受。这让我尝到了当专家的滋味,恨不得把一肚子里的有关屈原的掌故和作品讲给学生听。这种想法很快就实现了。2004年暑假补课,旧教材上的《涉江》《湘君》很让我秀了一把;开学了,新教材上的《离骚》(不同于旧教材上的节选)《山鬼》《国殇》《哀郢》《桔颂》又让我出尽了风头。我所带的二(7)班,是从全年级16个班里挑选的精英组成的清华预备班,基础非常好。我会背书,而且随意发挥,不再是照本宣科,这个第一印象对他们来说,简直是太好了。他们对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屈原也更加着迷了。说话>作文自然地带出了楚辞味。 篇二:《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上这节课之前,我先对教材和学情进行了分析:

1、教材分析:《离骚(节选)》是粤教版必修一中的课文。这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怀着无比愤激的心情,诉说自己对楚国的一片赤诚真心,同时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表达了为理想而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们了解屈原不可多得的资料,也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源头。

2、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虽然在初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具备基本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因课文是节选,涉及的背景、典故、古今异义词和生僻词又较多,且诗人复杂的情感与学生有差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在教师指导下理解文字、文意是教学的重点。

基于这两点,先是让学生自己查阅屈原的相关知识,因为要理解这篇文章,知人论世太重要了。为了调动学生查阅相关知识的积极性,设计了“有关屈原知识竞赛”和“我所认识的屈原故事会”这两个活动环节。虽然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是这是理解屈原爱国思想的前提,也是体会屈原生死观的基础。

其次边朗读边介绍楚辞,再读体会其浪漫主义风格。把朗读放在梳理文意前。古诗因语句整齐,诗句节奏相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要读出感情,无老师的精到点拨,只能是读得一般,也就难以达到以读带悟,体味情感的目的。

三、文本本身不易理解,教师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翻译、解释句子。因为教师生硬地讲解,学生未与文本发生情感共鸣,与文本对话被架空。教师的分析只代表我们执教者的思维方式、情感,越俎代庖只能泯灭学生个性。每当面对这类文章时,似乎都跳不出这个“怪圈”——如果教师不句句落实翻译,学生就不能看懂文本;如果教师花大力气解读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就切断了,而且学生听得也乏味。

其实,认真反思,才发现自己平时的教学思考教学手段比较多,对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做得比较少。 篇三:《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离骚(节选)》教学反思

上这节课之前,我先对教材和学情进行了分析:

1、教材分析:《离骚(节选)》是粤教版必修一中的课文。这是屈原在被流放后怀着无比愤激的心情,诉说自己对楚国的一片赤诚真心,同时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表达了为理想而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们了解屈原不可多得的资料,也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风格的源头。

2、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虽然在初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具备基本的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但是因课文是节选,涉及的背景、典故、古今异义词和生僻词又较多,且诗人复杂的情感与学生有差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精神,在教师指导下理解文字、文意是教学的重点。

基于这两点,先是让学生自己查阅屈原的相关知识,因为要理解这篇文章,知人论世太重要了。为了调动学生查阅相关知识的积极性,设计了“有关屈原知识竞赛”和“我所认识的屈原故事会”这两个活动环节。虽然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是这是理解屈原爱国思想的前提,也是体会屈原生死观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后续无法展开。

其次边朗读边介绍楚辞,再读体会其浪漫主义风格。把朗读放在梳理文意前。古诗因语句整齐,诗句节奏相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要读出感情,无老师的精到点拨,只能是读得一般,也就难以达到以读带悟,体味情感的目的。

三、文本本身不易理解,教师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去翻译、解释句子。因为教师生硬地讲解,学生未与文本发生情感共鸣,与文本对话被架空。教师的分析只代表我们执教者的思维方式、情感,越俎代庖只能泯灭学生个性。每当面对这类文章时,似乎都跳不出这个“怪圈”——如果教师不句句落实翻译,学生就不能看懂文本;如果教师花大力气解读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就切断了,而且学生听得也乏味。

其实,认真反思,才发现自己平时的教学思考教学手段比较多,对如何培养学

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做得比较少。 篇四:离骚教学反思

离骚教学反思

篇一:离骚>教学反思

《离骚》是古代杰出的抒情长诗,它的内容深厚,思想深邃,情感深沉,境界高远,语言奇伟瑰丽,想象新奇动人。作者屈原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更是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豪。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洁身自好的品质,献身理想的精神,千百年感动并影响了无数后人。

体会诗歌作品的美,是必须借助朗读的,所以,我将诵读作为一个重点。楚辞在语言上的特点可以通过诵读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

疏通诗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楚辞的语言有很多是古代楚地的方言,对这些无需关注太多,只要学生能结合注释翻译诗句即可,对于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我认为教学时候还是不能放过,例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本课出现得较多且比较常见,应该指导学生归纳积累。至于实词的一词多义我觉得不用过多强调,包括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我考虑可以暂且放过,留待以后解决。只要学生翻译是能将词语翻译准确,句式能调整语序即可。

疏通诗句是为了整体感知诗歌的情感和思想,本诗的情感比较复杂,提示学生找关键句,然后总结,我觉得学生比较好理解。

我计划第二课时把重点放在艺术手法上,与《诗经》比较异同,让学生自己体会。

篇二:离骚教学反思

一、教学思路回顾

《离骚》是一首经典的古代抒情长诗,从语言形式上来看,《离骚》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来抒情,句式灵活多变,朗读、背诵起来相对困难。从教学衔接上看,高一上册的学生入学不久,文言文只接触了一篇《烛之武退秦师》,而初中文言文选文少而短小浅易,这篇《离骚》原是高一下期的课文,课文长,文字深,还夹杂不少方言,阅读障碍较多。

1、结合单元提示,不重要的不讲。《离骚》是高一下册,诗歌单元中的课文,而诗歌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感情与思想。

2、对学生情况盘点,切实弄清现有水平,了解学生学有困难的地方,重点突破。学生已经掌握的不再重复。

二)教学切入的简单

1、找文本最明显突出的特点为切入点。《离骚》是一篇楚辞,带有鲜明的楚地色彩,是楚文化中影响最深远,流传最广泛的。

2.具体操作中尽量找离学生生活近而有趣的例子。刚好来泸州前在泸州的介绍资料里看到一副汉棺上的画,误认为是屈原了,于是我出示汉棺上的巫师的形象,做了以下导入:请大家猜猜老师出示的这个人是谁。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是屈原,我询问几个理由后解释:“他带着高高的帽子,佩带着长长的佩带,第一眼看上去,我也以为他是屈原,但其实不是。这个我可以认错,但你们不能,因为他就是我们泸州市郊出土的8号汉棺上一个富有楚地色彩的巫师。楚地的东西为什么会在出现在相隔千里泸州呢?至少说明古代楚文化,影响之深远,流传之广泛。

3、不必要的话不说,直接切入文本。

三)教学环节的简单,

找出文中比的句子,翻译分析“香草与高尚品德”“美人与我之间”的相似点,来认识离骚“香草美人”的象喻系统,体会其曲折抒情的特点。

在学生回答时设疑:作者前面说“不悔”,后面说“悔”,是否矛盾。来明确屈原在忠君爱国这一主情感中细微的情感变化。更深刻理解屈原在本文末所抒之情,指导阅读全文最核心的句子“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岂余心之可惩。

(二)个性读诗,分别引入洪兴祖和班固对屈的评价,一个是主战派,与秦侩政见不合,被贬抑郁而终,他对屈原的评价是“虽死尤不死也”而班固做为历史学家,从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评价屈原“虽非是明智之士,可谓妙才也。

二、课堂亮点

一)情景激趣导入

屈原的《离骚》篇幅较长,又是2000多年前的作品,文字难懂,学生畏难情绪严重,因而容易学得沉闷,所以在课堂导入上注重情景激趣。我选择了投影泸州市郊出土的汉棺上一个富有楚地色彩的巫师形象图片,让学生猜猜他是谁。学生们误以为是屈原,从而达到出人意料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进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探究生趣突破

“新课标”还提出,古诗文在教学中须反复诵读,而“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就是在诵读诗词方面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因声求气”指通过感受诗文语言的节奏来把握作品的精神,“吟咏诗韵”指通过吟咏诗文的音韵来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我深深知道,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情化自己,进入情境,用感情线牢牢地牵住学生,以情激情。为此,我专门学唱了“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几句诗,用简单易懂的形式诠释了复杂艰深的《离骚》,契合了“趣味语文教学法”的“简单”教学理念。

三)总结固趣拓展

在简单读诗,寻诗歌本意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总结简单读懂诗的方法,而后引导学生对屈原进行个性化解读,设计了“屈原,我想对你说”这个探究性话题,要求学生即兴写作和演讲。学生积极参与,尤其两个男生所写文字超出我的想象,而我也展示了自己对屈原的独特解读,凭一段优美的文字捕获了全场师生的心。

三、课堂遗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热情很高,参与意识特强,我仿佛看到学生感情的潮水在激荡,感受到课堂中生命的涌动。

篇三:离骚教学反思

《离骚》远离我们现代这个时代,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屈原,喜欢《楚辞》、喜欢《离骚》。就本人来说,不是很喜欢屈原的做法,虽然我来自屈原故里,却依旧觉得屈原太过清高。因此这种厌恶感,贯穿我备课的始终,对这一课的理解也只能按其他教案中说的,但是,当一堂课失去了自己的理解,就失去了思考的光辉,这篇课文也无法进入学生心灵。所以这堂课从备课开始就因为我的偏见成了一堂失败的课。

对于本课中出现的文言现象,我的考虑是不用作为重点讲,毕竟是高一的学生,本就厌烦学习文言知识,另外《离骚》属于诗歌单元,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感情与思想。因此对其中的文言知识做两方面处理,对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教学时候还是不能放过,例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本课出现得较多且比较常见,应该指导学生做归纳积累。

最后,对于本课情感与思想的处理。我想通过关键句进行总结学生会比较好理解。另外,屈原的“香草、美人”的意象系统的理解也是一个重点。 篇五:《离骚》教学反思

《离骚》教学反思

《离骚》远离我们现代这个时代,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屈原,喜欢《楚辞》、喜欢《离骚》。就本人来说,不是很喜欢屈原的做法,虽然我来自屈原故里,却依旧觉得屈原太过清高。因此这种厌恶感,贯穿我备课的始终,对这一课的理解也只能按其他教案中说的,但是,当一堂课失去了自己的理解,就失去了思考的光辉,这篇课文也无法进入学生心灵。所以这堂课从备课开始就因为我的偏见成了一堂失败的课。

离骚赏析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

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听教学录音,疏通生字词,朗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古代帝王们需补充一点"风骚",作为新世纪接班人的我们更应注重自身的文学修养。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离骚》,以求在文学的殿堂里接受美的熏陶。

二、解题

1、简介“楚辞”

“楚辞”这一名称最早见于西汉前期,上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它渊源于中国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汲取民间文学特别是楚声歌曲的新形式,把《诗经》三百篇特别是“雅”、“颂”中的古板的四言方块诗改为参差不齐,长短不拘的骚体诗,建立一种诗歌的新体裁,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主要作者有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人。主要的作品有屈原的《离骚》《九歌》《天问》,宋玉的《九辨》等。

2、屈原及《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上个世纪中,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据《史记 屈原列传》记载,屈原“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义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付诸侯。王甚任之。”还曾“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这就突破了贵族阶级的局限,而适应了新兴阶级的政治要求。楚国贵族集团中的顽固派不断打击和排挤屈原,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实现。他就用诗歌倾吐自己的忧愁幽思、缠绵悱恻的情绪。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人们往往以此来统称屈原的全部诗作,它在我国文学史是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将“风”“骚”并称,用“风”来概括《诗经》,用“骚”来概括《楚辞》。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三、诵读课文

1、放录音:

第一遍,要求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及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让学生轻声跟读。 第三遍,让学生大声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指正生字的读音及句子的节奏。

修姱( ) 鞿( )羁 謇( )朝谇( ) 蕙( )纕( )

揽茝( ) 谣诼( ) 忳( )郁邑 佗( )傺( ) 溘( )死 鸷( )鸟 方圜( ) 攘( )诟( )

延伫( ) 芰( )荷 岌岌( )

3、教师总结骚体诗的诵读节奏: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 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把握诗的节奏

骚体诗的节奏要复杂一些,但仍有规律可循,这就是每个诗句都可以分成两半,中间用虚词连接,前一半占两拍,后一半看起来似乎只有一拍,但加上延长音或停顿,其实也是两拍。所以,它的基本句式是:

X--X X 虚词 X X(空拍或加语尾助词),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

下面试从课文中举几个例子,虚词皆加括号。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芳--与泽(其)--杂糅(兮),

唯--昭质(其犹)--未亏。

《离骚》本来是用楚地曲调吟诵的,音乐性很强,诵读时首先要划分好节奏。诵读时,上分句末字“兮”,犹如现之“啊”,读音要稍长,押韵的字要重读,反复练习,直至口熟。

四、整体把握课文

1、要求学生借助课下的注解,疏通课文的句子,注意生字、生词及常用字、词的特殊用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2 整体把握课文结构,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一、思路。《离骚》集中反映了屈原的爱国思想感情,表达了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以统一中国的进步政治思想,以及献身祖国的爱国感情,体现了决不苟且偷安、同流合污的光辉峻洁的伟大人格。全诗共93节,课文节选的是第20节至第32节,共13节,52句。课文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1-7节)自述遭贬原因,表示决不跟那些小人同流合污的精神,这就是司马迁所称道的“正道直行”。

第二部分(8-13节)表现诗人保持美好品质的愿望。这六节从反省、检查自己的行为,反省明志,以退为进、斗志弥坚,更表现出诗人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精神和品德。

二、重、难点解决过程 ( 学习1-7节 )

1、要求学生集体朗读这一部分。

2、 讲授课文

第一部分(1-7)作者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⑴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我长叹息地禁不住要洒下眼泪,我哀怜着人民的生涯多么艰苦。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我虽然是爱好修洁而自制花环,在清早做成,晚上便已被人折毁。 ⑵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不怕他就毁坏了我秋蕙的花环,我又要继续着用白芷花来替代。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说到头是我自己的情愿而心甘,纵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 ⑶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终不能体察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你周围的侍女嫉妒我的丰姿,诽谤我好做淫荡之事。 ⑷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世俗本来善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措施。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悅于人奉作法度。 ⑸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我忧郁失意啊,我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穷困。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宁愿突然死去而魂离魄散,也不肯同乎流俗,屈节卑躬。 ⑹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鹰和隼不能够和凡鸟同群,原来是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哪有方和圆能够互相通融?哪有曲和直能够一概相量? ⑺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我委曲着情怀,抑制着意气,我忍受着谴责,排遣着羞耻。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伏清白之志而死忠贞之节,本是前代的圣人之所称许。

3、提问: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

3 “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

4、提问:屈原一生“好修姱以鞿羁鞿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5、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六、小结:

第一部分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七、作业: 背诵课文第一部分

补充注释

①民生:游国恩《离骚纂义》:“民生即人生。”人生是泛指,应包括屈原自己。

②浩荡:原形容水大貌,引申为放纵自恣,反复无常,不知深思熟虑。

③民心:人心。楚辞中“民”多指“人”,此处的意思是“别人心情”,也即是诗人屈原的心情。

④糅:这里指性质相反的两个事物揉合在一起。

(2)必须掌握的实词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

①替:废弃。(王朝兴替)

②申:申斥、申述,加上罪名。(三令五申)

③嫉jí:忌妒。(嫉贤妒能)

④溘kè:突然,忽然。(溘然长逝)

⑤不群:卓尔不群。

⑥方圆:方枘圆凿,也说圆凿方枘。 ⑦相安:相处,相容。(相安无事)

⑧尤yóu:罪过,过失。(以儆效尤);责难,怨恨(怨天尤人) ⑨岌岌jí:山势高耸的样子。(岌岌可危)

⑩陆离:修长的样子,也形容色彩繁杂的样子。(光怪陆离)

⑾昭zhāo:明白(明洁),(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

⑿游目:放眼远眺。(游目骋怀)

⒀弥彰:更加明显。(欲盖弥彰)

⒁惩chéng:挫败。(惩恶扬善)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课文第二部分

教学过程:

一、检查第一部分的背诵

二、 第二部分(8-13节)表现屈原追求“美政”(即“圣君贤相政治”和“民本思想”)、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爱国感情,表现追求美德,即使体解也不变的高尚德操。

⑻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转过我的车马返回原路,要趁着这迷途未远赶快罢休。 ⑼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把马辔解了,让它在兰皋逍遥,在椒丘上驰驱,暂时休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我不想再上前者以遭受祸殃,我要退回故乡修理我的旧衣。

4 ⑽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我要把碧绿的荷叶裁成上衫,把洁白的荷花缀成下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没人知道我也就罢了,只要我的内心是真正地芬芳。 ⑾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要把头上的冠戴加得高而又高,要把项下的环佩增得长而又长。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芳香和污垢纵使会被人混淆呀,只我这清白的精神是丝毫无恙。 ⑿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我忽然又回过头来放开眼界,打算往东西南北去四处观光。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我的花环是参差而又多趣呀,馥郁的花气啊会向四方远飏。 ⒀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世上的人们任凭他各有所好,而我的习惯是专于爱好修洁。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就把我车裂了我也不肯变更,难道我的心怕受人威胁?

三、分析:

1、第八节,以行路为喻,反省自己是否没看清道路、是否趁行之未远返回原路。

顺着这条思路,检查自己的进退、制衣、佩饰。检查的结果是“余情其信芳”,“昭质其犹未亏”,衣饰“芳菲菲其弥章”,意志、信仰“余独好修以为常。”反省明志,斗志弥坚。所以应该明白,所谓反省检查即“悔相道之不察”带有假设意味,并非真的反悔,而是一种自我反省,反省的是当初不该轻易出仕,且无法行其道,正是有了这种自己反省,才更坚信自己的追求是无悔的,才更坚定了自己的意志信仰。

2、这六节以退为进,更表现出屈原追求“美政”美德、而九死未悔的品德和爱国情怀。 所以说前七节述怀明志是“进”,后六节反省自身,也是“进”,是以退为进,是一种内心世界更清醒,更自信的“进”,因而也就更显坚定无悔。

在对诗人的情感加以定位后,继续深入,鉴赏诗中蕴涵的人格美,达到沿情寻志的目的。在此,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屈原‘入则与王图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有这样的才华,不被楚怀王重用,何愁找不到重用他的君王,为什么选择汨罗江作为他的归宿?”关键在于诗人的清高、忠心、执著决定了这样一个归宿。清高使他不愿向世俗低头,他不违背为臣的原则,执著的信念,使他对理想不言放弃。在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他选择了汨罗江。

3、应注意的词语和读音:

“相”:xiang,观察,选择。“朕”:zhen,我;秦始皇以前是一个普通的人称代词, 谁都可以用,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自称的专用词。“步”:使……步行。“皋”:gāo,水边高地;“皋”的下半部分不能写作“本”,“离尤”:“离”同“罹”,遭受;尤,过失; 离尤:获罪,遭受指责。“初服”:意含双关,字面意为:从前所穿的衣服,实际指原来 的志向,志趣,夙志。“进”:指从政,“退”指辞官致仕。“信”:副词,确实。“高”“长”: 动词,加高,加长。“佩之陆离”:陆离,单纯词,修长貌。“之”:定语后置的标志,即“陆离之佩”。“泽”:污浊。“章”:通“彰”。“惩”:挫败。

4、《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移情”技法的运用,后六节最为明显。也就是说在这里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作者对那些美好事物“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

5 离之佩”缤纷的“繁饰”等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住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那即是“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就活动在那些意象中。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作者的理想的追求和不悔的斗志。也可以说此时作者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斗志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

四、小结:忠怨之情是长诗《离骚》的一条主线,而从全诗结构上看,则可以分为两大层次,即从开篇到“岂余心之可惩”,可以视为诗篇的前半部分,这一部分主要写诗人矢志报国,高洁自守所遇到的矛盾和不公正的待遇,充分表现了抒情主人公与楚国黑暗现实的冲突;从女媭的责难至篇末,则主要写诗人遭到迫害以后,继续求索的精神和所引动起来的内心冲突,以至于最后的抉择。从艺术手法来说,前半部分虽然也有艺术夸张,并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但基本上是诗人现实生活的经历,是实写;而后半部分,则主要把炽烈的感情化为超现实的想像,表现了诗人的心路历程,表现了一个苦闷的灵魂,上天下地的求索精神,是虚写。之 哀民生之多艰

五、 布置作业

(1)区别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

哀民生之多艰

高余冠之岌岌兮 固

固前圣之所厚

自前世而固然

长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纕兮

竞周容以为度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长余佩之陆离

第三课时

一、 检查作业

之 哀民生之多艰 之:主谓之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高余冠之岌岌兮 之: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固 固前圣之所厚 固:本来。

自前世而固然 固:原来 以 长太息以掩涕兮 以:

既替余以蕙纕兮 以:因为 竞周容以为度 以(之)为,把……作为

虽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虽:虽然

虽九死其尤未悔 虽:即使,纵使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虽:即使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

长余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

一、研读探究

二、赏析重点诗句

讨论:在述怀和反省中,有哪些诗句能表现出诗人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怀? 明确:(课件展示)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三、分析特色

1.深刻的现实内容与高度的浪漫主义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

《离骚》作为一首宏伟瑰丽、令人回肠荡气的政治抒情诗,以大胆的想象、夸张和象

6 征等手法,生动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国的现实斗争,表现作者了对现实社会的深广忧愤和精神上的追求。 2.语言特色。

以六字句为基本句式,加上虚字“兮”,参差变化,舒展自如;双句押韵,节奏铿锵而活泼变化,抒情淋漓酣畅,声情并茂;间以楚地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3.赋的运用。

本篇的赋既用于叙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实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叙事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用于抒情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比兴手法。

屈原比兴手法的运用,较《诗经》亦发展了一大步。(重点分析“比”) ( 1 )王逸《楚辞章句》评《离骚》: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 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 ( 2 )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评《离骚》:其行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思考:王逸、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在《离骚》这首诗中所运用的比兴手法的? 讨论,明确:王逸把《离骚》的意象体系分为三类:社会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话界的意象群。课文中的意象体系多为第

一、二类,即主要以“香草美人”为喻(蕙,茝,芰荷,芙蓉,蛾眉等),表达自己高洁的胸怀、美好的心灵。正如司马迁所说的那样:“其行洁,故其称物芳。”屈原借助“香草美人”托物喻志的手法,为后代诗人作家所普遍借鉴,成为我国诗歌的抒情传统。借景抒情、托物以讽、悲秋伤春成为唐诗宋词的主调,正说明了这种艺术创造的深远影响和巨大生命力。

此外,屈原善于运用打比方来说理,如:“鸷鸟之不群兮”说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圆之能周兮”比喻君子与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规矩而改错”比喻“党人”破坏法制,等。

四、悟理: 主题性研究课题:文学即人学。学完本文后,你认为在商品经济的今天,学习屈原的为人处世是智还是愚?

(参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诗人?一个不断求索的诗人,一个不断追寻的诗人,一个时时掩面痛哭的诗人,一个对人间邪恶不断诅咒的诗人,一个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行常常吟江畔长歌当哭以泪作诗的诗人。为什么他的诗能够穿时间的长空走进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地打着我们?为什么他一次次地被提起,一次次地被颂扬?为什么他能为成为我们中华文化一个符号,一座不论隔着多么远的时代依然能让我们看到的熠熠生辉的精神丰碑?

五、 总结 《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象、强烈的感情、自成一 格的写作手法,在思想和艺术上具有相当打的美丽,令无数文人学者倾倒。同时,它让我们了解了屈原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六、布置作业

1、 下列这副对联说的是哪一位作家?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离骚赏析范文第4篇

Gswhgzywbx2——005

文华高中高一语文必修2 《离骚》导学案(教师版)

编制人:陈红

审核人: 陈海霞

编制时间:2014/12/2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感悟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2.了解两种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移情和比喻。 3.了解屈原生平,领悟其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重点难点

1. 诵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感悟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2.了解两种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移情和比喻。

学习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一.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时代楚国人。初辅楚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 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到守旧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谗害而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比较接近人民生活,对黑暗现实愈益不满。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首都郢亦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所作《离骚》《九章》《九歌》等篇反复陈述其政治主张,揭露统治集团昏庸腐朽、排斥贤能的种种罪行,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2. 楚辞及《楚辞》

①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

②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 、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后人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风骚: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现在常指妇女举止轻佻,行为放荡。 3.《离骚》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前部分追忆往事,表明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和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后两部分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二.自主学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修姱(kuā) 謇(jiǎn) 朝谇(suì) 蕙纕(xiāng) 揽茝(chǎi) ....谣诼(zhuï) 偭规矩(miǎn) 忳郁邑(tún) 侘傺(chà chì) 溘死(kâ) ......鸷鸟(zhì) 攘诟(rǎng gîu) 兰皋(gāo) 芰荷(jì) 岌岌(jí jí) .......方圜(yuán) 延伫(zhù) ..2.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偭规矩而改错: 错通“措”,措施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圆凿 忳郁邑余侘傺兮:邑通“悒”,忧愁不安 进不入以离尤夕:离通“罹”,遭受 芳菲菲其弥章: 章通“彰”,明显,显著 3. 词类活用(解释词义,判断是哪种活用) (1) 谣诼谓余以善淫 (动词作名词,淫荡的事) .(2)鸷鸟之不群兮 (名词作动词,合群) .(3)屈心而抑志兮 (使动用法,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4)步余马于兰皋兮 (使动用法,使„„步行) . (5) 固前圣之所厚 (形容词作动词,着重,推重) .(6)哀民生之多艰 (形容词作动词,哀叹,痛惜) .(7)苟余情其信芳 (名词作形容词,美好的) .(8)高余冠之岌岌兮 (使动用法,使„„加高) .4.解释带点的古今异义词

(1)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荒唐,没有准 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而壮大 ..(2) 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 :善于取巧 今义: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

品或诗文、书画) (3)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改变措施 今义:改正错误 ..(4)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随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5)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 修长的样子 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6)制芰荷以为衣兮 古义:把„„当做 今义:认为 ..(7)謇朝谇而夕替 古义:废弃、贬斥 今义:代替 .(8)忍尤而攘诟 古义:忍受 今义:排斥,抢 .5.指出其特殊句式并还原

(1)不吾知其亦已兮 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其亦已兮”

(2)长余佩之陆离 定语后置句,即“长余陆离之佩”

(3)高余冠之岌岌兮 定语后置句,即“高余岌岌之冠兮”

(4)既替余以蕙纕兮 状语后置句,即“既以蕙纕替余兮”

(5)步余马于兰皋兮 状语后置句,即“于兰皋步余马兮”

(6)又申之以揽茝 状语后置句,即“又以揽茝申之” 6.概括这两节诗的大意

第一节:自述受屈遭贬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第二节:表现了作者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节操,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献身理想的感情。

三.合作探究

1. 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诗人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即同情人民生活艰难。这两句承上,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余虽好修姱以羁鞿兮,謇朝谇夕替 ”两句启下。 2.屈原一生“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明确:小人投机(“众女”“谣诼”);君王“不察”,自己不愿同流合污。 3.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世之所厚”。表现了屈原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热情,以及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做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4.本诗语言具有哪些特色?请举例说明

《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想象瑰丽、奇特,运用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和象征等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

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如:①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蕙纕”“揽茝” 比喻自己的美德)②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灵修”,神圣,喻指君王。“众女”喻指许多小人。“蛾眉” 喻指高尚德行)③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 喻指准绳、准则)④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鸷鸟不群,方圜不能相合,比喻君子不能与小人同流合污)⑤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初服”比喻原先的志向)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制芰荷”、“集芙蓉”比喻自己要保持芳洁与美好 ) 其次,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如“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等,将“兮”字去掉,对偶之工与唐宋律诗对仗无异。

再次,全诗以四句为一节,每节中又由两个用“兮”字连接的若连若断的上下句组成,加上固定的偶句韵,使全诗一直在回环往复的旋律中进行,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四.拓展运用

讨论: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①观点:可以理解——作为那个时代的文人,即便他出身贵族,他和君王仍是附庸和主人的关系,他的理想只有在君王赏识并支持下才能实现,他的高洁的节操只有君王帮他力排众议时才能保持,当君王不赏识他,不支持他,他便失去了支撑他的柱石,若不想改节,不想改变自己,那么,他只有走这一条路。我想屈原走向这条不归路是无奈的,并不是他真心所愿。

②观点:不赞同——屈原虽遭楚王放逐但楚国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他自感面君无望,心中的理想无法实现,便抱石沉江,这其实是文人心理脆弱的表现。 他应坚强地活下来,活着便有希望。

五.课后反思 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答案在《解读与拓展》资料书后面第154页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莎士比亚

文华高中高一语文必修2

《离骚》导学案

班级 姓名 组名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感悟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2.了解两种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移情和比喻。 3.了解屈原生平,领悟其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重点难点

1. 诵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感悟诗歌中表达的情感。 2.了解两种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移情和比喻。 学习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 一.知识链接 1.了解作者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时代楚国人。初辅楚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学识渊博,主张彰明法度,举贤授能, 东联齐国,西抗强秦。后遭到守旧贵族子兰、靳尚等人的谗害而去职。顷襄王时被放逐,长期流浪沅湘流域,比较接近人民生活,对黑暗现实愈益不满。后因楚国的政治更加腐败,首都郢亦为秦兵攻破,他既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又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遂投汨罗江而死。所作《离骚》《九章》《九歌》等篇反复陈述其政治主张,揭露统治集团昏庸腐朽、排斥贤能的种种罪行,表现了他对楚国国事的深切忧念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由于其中曲折尽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2. 楚辞及《楚辞》

①诗体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间语言和民歌形式而创作的一种诗歌样式,又称“骚”体。

②总集名。西汉刘向所辑,收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 、王褒、刘向等人的诗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辞”以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溶化神话传说,塑造鲜明形象;以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后人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风骚:风指《诗经》里的《国风》,骚指屈原所作的《离骚》,后代用来泛称文学,在文坛居于领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领先叫领风骚。现在常指妇女举止轻佻,行为放荡。 3.《离骚》

《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373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一篇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前部分追忆往事,表明洁身自好,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和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后两部分描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离”——遭遇,“骚”—-忧愁,“离骚”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本课便是选于其中的20-32节 二.自主学习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修姱.( ) 謇( ) 朝谇.( ) 蕙纕..( ) 谣诼.( ) 偭.规矩( ) 忳.郁邑( ) 侘傺..( )鸷.鸟( ) 攘诟..( ) 兰皋.( ) 芰.荷( ) 方圜.( ) 延伫.( ) 2.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偭规矩而改错: 何方圜之能周兮: 忳郁邑余侘傺兮: 进不入以离尤夕: 芳菲菲其弥章:

3. 词类活用(解释词义,判断是哪种活用) (1) 谣诼谓余以善淫. ( )(2)鸷鸟之不群.兮 ( ) (3)屈.心而抑.志兮 ( )(4)步.余马于兰皋兮 ( ) (5) 固前圣之所厚. ( )(6)哀.民生之多艰 ( )(7)苟余情其信芳. ( )(8)高.余冠之岌岌兮 ( )4.解释带点的古今异义词 (1)怨灵修之浩荡..兮 古义: 今义: (2) 固时俗之工巧..兮 古义 : 今义: (3)偭规矩而改错.. 古义: 今义: (4)宁溘死以流亡..兮 古义: 今义: (5)长余佩之陆离.. 古义: 今义: (6)制芰荷以为..衣兮 古义: 今义: (7)謇朝谇而夕替. 古义: 今义: (8)忍尤而攘诟 古义: 今义: 5.指出其特殊句式并还原

(1)不吾知其亦已兮

(2)长余佩之陆离

揽茝.( 溘.死( 岌岌..(

) ))

(3)高余冠之岌岌兮

(4)既替余以蕙纕兮 (5)步余马于兰皋兮

(6)又申之以揽茝

6.概括这两节诗的大意

第一节:

第二节: 三.合作探究

1. 第一节中,诗人“太息”“掩涕”,为什么?这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屈原一生“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却为什么“謇朝谇而夕替”?有哪三个原因?

3.屈原怎么对待这种不公平的待遇?(用诗句回答)屈原是什么态度?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感情?

4.本诗语言具有哪些特色?请举例说明

四.拓展运用

讨论:屈原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后抱石沉江,你赞成这一举动吗?

五.课后反思 学习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莎士比亚

文华高中高一语文必修2 《离骚》节节过关检测题

班级 姓名 组名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修姱(kuā) 谇(zuì) 谣诼(zhuï) 揽茝(chǎi) .... B溘死(kâ) 侘傺(chà chì) 鸷鸟(zhì) 方枘(ruì) ..... C芰荷(zhì) 偭规矩(miǎn) 鞿羁(jī) 攘诟(rǎng ) .... D方圜(huán) 杂糅(rïu) 岌岌(jí ) 兰皋(gāo)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怨灵修之浩荡兮 ..B 伏清白以死直兮 .. C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D固时俗之工巧兮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背绳墨以追曲兮 ②长太息以掩涕兮 ③固时俗之工巧兮 ④固前圣之所厚 .... A 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也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不同。 C 两个“以”不同,两个“固”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固”也不同。

4.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长余佩之陆离”中的“长”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 鸷鸟之不群兮 B 屈心而抑志 ..C 高余冠之岌岌兮 D 长太息以掩涕兮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主要作品收录在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中,《离骚》是他的代表作。

B 鲁迅,原名周树人,现代作家,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C 《氓》是一首叙事诗,她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的爱情悲剧,多用比兴手法,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D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的作品,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因循守旧、害怕新事物、抗拒新思想的“套中人”形象。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民生各有所乐兮,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

(2)高余冠之岌岌兮, 。芳与泽其杂糅兮, 。

(3)长太息以掩涕兮, 。

离骚赏析范文第5篇

原文: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①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土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为稻田守丛草吏。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后为典农纲纪,上计吏,因使见太尉司马宣王。宣王奇之,辟之为掾,迁尚书郎。

嘉平元年,与征西将军郭淮拒蜀偏将军姜维。维退,淮因西击羌。艾曰:“贼去未远,或能复还,宜分诸军以备不虞。”于是留艾屯白水北。三日,维遣廖化自白水南向艾结营。艾谓诸将曰:“维必自东袭取洮城。”洮城在水北,去艾屯六十里。艾即夜潜军径到,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败。

景元四年秋,诏诸军征蜀。维还守剑阁。钟会攻维未能克。艾上言:“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②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先登至江由,蜀守将马邈降。蜀卫将军诸葛瞻自涪还绵竹,列陈待艾。艾遣子惠唐亭侯忠等出其右,司马师纂等出其左。忠、纂战不利,并退还,曰:“贼未可击。”艾怒曰:“存亡之分,在此一举,何不可之有?”乃叱忠、纂等,将斩之。忠、纂驰还更战,大破之,斩瞻及尚书张遵等首,进军到雒。刘禅遣使奉皇帝玺绶,为笺诣艾请降。

艾至成都,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

(选自《三国志·邓艾传》)

[注]①太祖:魏武帝曹操。②方轨:大路。

译文:

邓艾,字士载。从小就失去父亲。魏太祖曹操攻破荆州后,他也迁移到汝南,为当地农民放牛。十二岁那年,邓艾随着母亲来到颍川,读到故太丘长陈寔的碑文,写道:“做的文章成为世人所推崇的典范,做人的准则为士大夫所效法。”邓艾于是自己取名叫“范”,字士则。他的宗族亲戚中已有叫此名字的,所以他又改掉这个名字。后来任都尉学士,因为有口吃的毛病,不适宜做文书,于是为稻田守丛草吏。每当他看到高山大湖,就指手划脚,认为军营该安在何处等,别人常常嘲笑他。后来任典农纲纪、上计吏。于是出使朝廷,见到太尉司马懿。司马懿认为邓艾很不一般,于是召他作为自己的属官,迁任尚书郎。

嘉平元年(249),与征西将军郭淮一起抵御西蜀偏将军姜维的进犯。姜维败退后,郭淮于是向西袭击羌地。邓艾说:“敌兵撤退得不远,也许还会返回来,应当把各军分开防守,来预防意外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郭淮)就留下邓艾在白水以北驻兵防守。三天以后,姜维派遣廖化从白水之南向邓艾营地逼近。邓艾对诸位将领说:“姜维一定会从东边袭击洮城。”洮城在白水以北,离邓艾兵营有六十里。邓艾当即派兵于夜晚直接驻守洮城,姜维果然渡河偷袭洮城,幸亏邓艾事先占据了洮城,魏军得以战斗不败。

景元四年(263)秋天,朝廷下令各路大军攻打西蜀。姜维还军把守剑阁。钟会进攻姜维,没有攻下来。邓艾上书说:“现在敌兵大受挫折,应乘胜追击。从阴平沿小路、经汉德阳亭,奔赴涪城,距剑阁西有百余里,距成都三百余里,派精悍的部队直接攻击敌人的心脏。(在这种情形下,)剑阁的守兵必然退回,奔赴涪城。那么钟会就可以沿大道前进。如果剑阁的守军不退回去,那么,救援(应对)涪城的兵力就少了。兵法说道:‘攻其不备,出其不意。’今进攻其空虚之地,一定能打败敌人。”

这年冬天十月,邓艾自阴平行走百余里,全是无人之地,凿山开路,架设栈道,山高谷深,十分艰险,加之运粮十分困难,形势近于危险。邓艾用毛毡裹住身体,推转而下。众将士都攀木缘崖,一个一个前进。首先来到江由县,西蜀守将马邈投降。西蜀卫将军诸葛瞻从涪城退还绵竹,排列战阵,等着狙击邓艾。邓艾派遣自己的儿子邓忠等率兵从右边包抄,司马(官名)师纂等率兵从右边包抄。但二人出击均告失利,退回来说:“敌人坚守牢固,很难击破。”邓艾大怒道:“生死存亡的选择,全在此一举,还说什么可与不可!”大骂邓忠和师纂,要斩首示众。二人又率兵再战,大败敌兵,斩下诸葛瞻及尚书张遵等人的脑袋,进军至雒县。刘禅派使者拿着皇帝的大印,写了封书信(让使者带着)来到邓艾兵营,请求投降。

离骚赏析范文第6篇

【学习目标】

1、了解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掌握青铜器的发展、代表及特点,了解奴隶的悲惨境遇。

2认识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辉煌灿烂,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代表及其高超工艺。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青铜文明。

【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我国出现青铜器的时间是社会末期,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其中著名的青铜器代表是巨大的和造型奇特的。

2、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那里出土的、、青铜神树等,引起中外人士瞩目。

3、除青铜制造业外,商周时期的业和业也很发达。

4、农业、、和商业的发展,形成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化。

5、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主要的生产方式是业,主要劳动力是。

6、思考:“动脑筋”(第28页)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结合第

26、27页插图,识读图形,记住名称并讨论回答:为什么说商朝时

期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第二子目: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1、通过学习,知道我国奴隶社会的主要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生产工具。

第三子目:奴隶的悲惨生活

1、依据第28页图,竞答我国奴隶社会中奴隶的生活状况。

2、解决思考题;动脑筋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青铜器:出现时间,灿烂时期;

特点是品种多、水平高、分布广。

手工业:代表、。

灿烂的成都平原的文化

青铜文明商朝业发达:玉虎、玉象

农业:“五谷”齐全;知道、、技术,使用一

定量的青铜工具。

畜牧业:现在的主要家禽品种时已有,并建有,

商王室有专门牧场。

认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的高度发达是建立在对奴隶残酷剥削之上的。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

1、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应属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夏朝B.商朝C.西周D.西汉

2、下列四个青铜器中,我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代表是()

A.兽纹扁足鼎B.人面纹方鼎C.司母戊方鼎D.四羊方尊

3、巨大的商朝司母戊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青铜工艺水平高超B.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畜牧业发达D.铁器开始使用

4、我国青铜工艺鼎盛时期是在()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5、我国青铜器中的珍品是()

A.四羊方尊B、乳丁纹平底爵C.司母戊方鼎D. 人面纹方鼎

6、下列青铜器中,属于三星堆文化的是()

A.司母戊鼎B.青铜立人像C.四羊方尊D.大盂鼎

7、与商周同时期的三星堆文化遗址在()

A.长江三角洲B.华北平原C.三江平原D.成都平原

8、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主要劳动力是()

A.奴隶B.农民C.工人D.农奴

9、请根据课本图片和说明回答:

(1)我国青铜器的出现和繁荣时期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2)写出我国青铜器的代表。

(3)我国青铜器工艺的特点是什么?

上一篇:对教官建议书范文下一篇:改善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