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尊严范文

2023-09-18

生存与尊严范文第1篇

企业生存的另一种精神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而明确了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则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 1.目标导向功能

团队精神能够使团队成员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朝着一个目标努力,对团队的个人来说,团队要达到的目标即是自己必须努力的方向,从而使团队的整体目标分解成各个小目标,在每个队员身上都得到落实。 2.团结凝聚功能

任何组织群体都需要一种凝聚力,传统的管理方法是通过组织系统自上而下的行政指令,淡化了个人感情和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团队精神则通过对群体意识的培养,通过队员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习惯、信仰、动机、兴趣等文化心理,来沟通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产生共同的使命感、归属感和认同感,逐渐强化团队精神,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 3.促进激励功能

团队精神要靠每一个队员自觉地向团队中最优秀的员工看齐,通过队员之间正常的竞争达到实现激励功能的目的。这种激励不是单纯停留在物质的基础上,而是要能得到团队的认可,获得团队中其他队员的认可。 4.实现控制功能 在团队里,不仅队员的个体行为需要控制,群体行为也需要协调。团队精神所产生的控制功能,是通过团队内部所形成的一种观念的力量、氛围的影响,去约束、规范、控制团队的个体行为。这种控制不是自上而下的硬性强制力量,而是由硬性控制向软性内化控制;由控制个人行为,转向控制个人的意识;由控制个人的短期行为,转向对其价值观和长期目标的控制。因此,这种控制更为持久且更有意义,而且容易深入人心。

重要性

1、团队精神能推动团队运作和发展。在团队精神的作用下,团队成员产生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交互行为,显示出关心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努力自觉地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自觉地以团队的整体声誉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团队精神成为公司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动力。

2、团队精神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团队,能使每个团队成员显示高涨的士气,有利于激发成员工作的主动性,由此而形成的集体意识,共同的价值观,高涨的士气、团结友爱,团队成员才会自愿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团队,同时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3、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组织整体效能。通过发扬团队精神,加强建设能进一步节省内耗。如果总是把时间花在怎样界定责任上,应该找谁处理,让客户、员工团团转,这样就会减略企业成员的亲和力,损伤企业的凝聚力。

影响因素 1. 团队精神的基础——挥洒个性

团队业绩从根本上说,首先来自于团队成员个人的成果,其次来自于集体成果。团队所依赖的是个体成员的共同贡献而得到实实在在的集体成果。这里恰恰不要求团队成员都牺牲自我去完成同一件事情,而要求团队成员都发挥自我去做好这一件事情。就是说,团队效率的培养,团队精神的形成,其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设置不同的岗位,选拔不同的人才,给予不同的待遇、培养和肯定,让每一个成员都拥有特长,都表现特长。这样的氛围越浓厚越好。 2. 团队精神的核心——协同合作

社会学实验表明,两个人以团队的方式相互协作、优势互补,其工作绩效明显优于两个人单干时绩效的总和。团队精神强调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合作与齐心协力,它要求发挥团队的优势,其核心在于大家在工作中加强沟通,利用个性和能力差异,在团结协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积极协同效应,带来“1+1>2”的绩效。因此,共同完成目标任务的保证,就在于团队成员才能上的互补,在于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并注重流程,使之产生协同效应。

3. 团队精神的最高境界——团结一致

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是从松散的个人集合走向团队最重要的标志。在这里,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并鼓励所有成员为之奋斗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向心力、凝聚力来自于团队成员自觉的内心动力,来自于共同的价值观,很难想象在没有展示自我机会的团队里能形成真正的向心力;同样也很难想象,在没有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下能形成真正的凝聚力。 4. 团队精神的外在形式——奉献精神

团队总是有着明确的目标,实现这些目标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因此,具有团队精神的人,总是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充满活力和热情,为了确保完成团队赋予的使命,和同事一起,努力奋斗、积极进取、创造性地工作。在团队成员对团队事务的态度上,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成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心尽力”,“主动”为了整体的和谐而甘当配角,“自愿”为团队的利益放弃自己的私利。 途径方法

团队精神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团队文化因素,它要求团队分工合理,将每个成员放在适合的位置上,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并通过完善的制度、配套的措施,使所有成员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实现团队的目标而奋斗。团队精神的养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明确提出团队目标

目标是把人们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是鼓舞人们团结奋斗的动力,也是督促团队成员的尺度。要注意用切合实际的目标凝聚人、团结人,调动人的积极性。

2. 健全团队管理制度

管理工作使人们的行为制度化、规范化。好的团队都应该有健全完善的制度规范,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就无法形成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团队。 3. 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

有效的沟通能及时消除和化解领导与成员之间、各部门之间、成员之间的分歧与矛盾。因此,必须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减少“内耗”。 4. 尊重每一个人

尊重人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重要前提。尊重团队中的每一个人,人人都感受到团队的温馨。关心成员的工作与生活,将会极大地激发成员献身事业的决心。

5. 引导成员参与管理

每个成员都有参与管理的欲望和要求。正确引导和鼓励这种愿望,就会使团队成员积极为团队发展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智慧。 6. 增强成员全局观念 团结出战斗力。团队成员不能计较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要将个人、部门的追求融入团队的总体目标中去,就能达到团队的最佳整体效益。团队中成员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做到风雨同行、同舟共济,没有团队合作的精神,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也打不到理想的工作效果,只有通过集体的力量,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才能使工作做得更出色。 团队建设

1、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

2、态度并不能决定一切;

3、在组织内慎用惩罚;

4、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制度安排

团队精神与企业制度的关系应当体现在几个方面:

1、企业方针、制度的决策和形成应当溶入团队精神

2、企业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团队精神;

3、团队精神是制度创新的巨大动力;

4、制度建设是团队精神的有力体现和保障; 矛盾管理

团队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在于它是一个管理矛盾的过程。回顾一下团队工作过程中的五个冲突的矛盾,管理者必须理解,接受,并尽可能地平衡这些矛盾。

(一) 容纳个人的不同和集体的一致和目标;

(二) 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支持和对抗;

(三) 注意业绩、学习和发展 ;

(四) 在管理者权威和团队成员的判断力和自治之间取得平衡 ;

(五) 维护关系三角;

(六) 团队管理的挑战; 推行方案

1、确立明确的目标。明确具体可行的企业发展目标,是员工最好的航船方向,目标方向越明确越具体,由此激发团队效力也就越大。

(1)将公司发展方针、发展目标、发展计划,告诉所有员工,让员工有工作的热情和动力。

(2)将员工的薪金增长计划、方案、职位开迁方案明确,让员工觉得自己在公司有所作为,有发展的前途。

有这样一个目标,就可以使员工们看到希望,从而劲往一处使,产生向目标奋进的力量源泉。

2、培育共同的企业价值观。企业制度、企业规范,只能在有限和常规情况下,告诉员工“干什么”和“不干什么”,因此,利用价值观来作为员工的行为准则可以利用各种方式:

(1)培养员工的良好道德规范,道德修养。 (2)培养员工的个人修养。

(3)培养员工的正确人生价值、社会价值观念。

3、公司的管理层起表率作用。公司的决策者、各级管理者是团队的龙头,是团队的核心,管理人员的表率作用体现在:

(1)给各部门制定相关的评估,考核机制。没有各部门的评估,考核机制,就不能看到领导起表率作用的成绩。

(2)给管理者一定的激励机制:通过奖励方式,才能保证管理阶层的带头作用。

4、要激发员工的参与热情。企业的精神有赖于员工的参与,只有员工全方位地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未来的发展捆绑在一起,员工才会真心真意地关心企业,才会与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因此,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

(1)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如生产改进的激励、质量改进的激励、员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激励等等。

(2)将激励机制落实,只有这样员工才会觉得其真实性。

(3)要关心员工生活,关心员工的思想状态,对于员工反映的实际问题,要及时解决,条件不够、不能满足的,要给员工一个答复。

(4)用人性的手段激励员工,如制订夫妻同在公司服务的激励,夫妻团聚的关心,关心员工生日,给久未归家员工的父母问候,对员工家人或员工的身体状况不幸表示关注等方式。

5、要积极发现员工的共同领域。团队的默契,源于团队成员之间自觉的了解和熟悉,而彼此之间的了解、熟悉又以共同的生活为基础,也是形成团队精神的必要条件,因此,按公司的实际情况要:

(1)语言的统一。在团队内部用统一的语言有利于员工员工语言的沟通,也有利于团队的团结。

(2)服装统一。统一的服装是团队精神的表现。

(3)礼仪、礼节的统一。这是公司文化修养的表现,也是公司一个形象的体现。

(4)当然,还要有其他的如:利害关系的统一;大体匹配的文化层次;共同的兴奋点、兴趣等。

6、唤醒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是团队精神形成的外在客观条件,没有团队的觉悟,没有大家的奋起,没有危机的心态,一旦危机到来,就会措手不及。

(1)市场分析。将市场的挑战性、困难性、竞争性,同行的压力分析给员工。

(2)技术改进上的压力。

7、要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员工与企业之间持续,有效深度双向的沟通,能使员工知己知彼,动态掌握自己在团体行动网络中的坐标。因此建议要: (1)组织经常性的座谈会,或者以意见箱的形式,建议员工积极反映对企业的一些看法、观点、以及有益的建议。

(2)组织文化、文艺演出,让员工与公司进行感情上的沟通。

(3)部门之间要进行沟通,不要因沟通不足工作而造成隔阂,沟通方式是多样的,但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落于实处。

8、团队精神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一支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的团队,就具有以下特点:在团队风气上,能够容忍不同的观点;支持在可能接受常驻范围内进行不同试验;对公司忠诚;共同的价值观并愿意付出努力;在合作上能坦城交流,但是,这样的团队要有一个长期的培育和合作过程,公司领导必须在组织上为团队建设提供如下支持:

(1)明确团队的目标。团队的目标只能用决策阶层提出,才能让员工、管理人员明确。

(2)给予一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资资源、资金资源、信息资源。 (3)提供可靠的信息。要给予策划者提供如:市场最新动向、国际国内情况、人员培训信息、培训最新动态等。

(4)不断的培训和教育。要对员工进行不断的培训和教育,对企业文化的策划者也要不断的培训与教育。 (5)定期的技术和方法的指导

误区

我们应该认识到,团队意识和个人英雄主义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团队意识的强弱决定着团队的整体战斗力。团队工作是一个系统而整体的工作,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是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前提。而个个英雄主义也会影响团队成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加强团队意义的培养,并正确引导成员充分发挥个人英雄主义是提高效率的得要方法,而不是一味强调团队意义而忽视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正确发挥。

(一)提高个人的团队意识; 我们应该明白,只有整个团队的业绩提高了,自己才能更好的发挥潜能,所谓“大河流水小河满”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离不开团队,团队离开不自己,这样才能形成团队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让员工正确发扬个人英雄主义;

领导在工作中要合理授权,给下属更多发挥的机会!在工作中遇到能量要广泛采集成员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成员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员工正确地发扬个人英雄主义,提高成员的独立作战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

(三)个人利益永远服从团队利益;

团队意识和个人英雄主义是对立统一的,因此二都在特定的条件下会产生一定的冲突和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势必影响团队的整体战斗力。 根据团队利益为上的原则,个人英雄主久必须服从于团队利益,个人英雄主义的发扬必须以维护团队利益为前提,如过分强调个人英雄主义,整个团队就可能成为一盘散沙,变得不堪一击

最后你也可以经常将你的员工集合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随便聊聊天啊,说 说公司以后的发展啊,让你的员工觉得你很信任他们,共同促进公司的发展!

20

13、

生存与尊严范文第2篇

所谓现场管理的不确定性,就是企业在现场方面的粗放管理,比如现场杂乱差、跑冒滴漏,资源浪费,效率低下,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管理没有明确的理念,一切处于松散、失控状态。而这种不确定的现场管理,与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企业未来生存原理告诉我们,环境是企业生存 的基础,资源是企业生存的保证,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导向。从企业未来生存的现实立足看,不管是环境还是文化,最终的落脚点是资源保证,实现资源整合,形成独具优势的核心业务,将软实力与硬实力紧紧捏在一块,形成企业的核心生存力。正如德鲁克所言:“投入全部的资源,向一个方向冲刺,是创业家最高的策略”。“向一个方向冲刺”是企业战略牵引企业未来生存,战略的最高目的是形成企业持久的、牢不可破的核心生存力。

按照企业未来生存管理理论,其实,企业现场管理也是“时空心”的结合。在企业未来生存中,由时间产生的作用力称为时间力,时间力推动企业沿着未来生存轨迹持续发展;由空间产生的作用力称为空间力,推动企业按着未来生存战略整合资源;由心间产生的作用力称为心间力,推动企业循着 未来生存规律形成习惯。现场管理的时间体现在工作效率上,现场管理的空间体现在资源效用上,现场管理的心间体现在综合效能上。精确的现场管理在工作效率、资源效用、综合效能方面都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

目前广为企业采用的现场管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即5S活动、定置管理和目视管理。它们虽然名称不同,但基本思路和宗旨却是一样的,目的都在于通过优化现场环境的配置,达到为企业增产节约、提升质量的效果。按 5S管理的要求,对留置现场上的其他物料要进行科学界定,将其划分“无用之物”和“有用之物”。“无用之物”坚决清理出现场,通过回收再利用发挥作用。“有用之物”是工具和材料等,这些是生产必需的。但也并非多多益善,要根据生产的计划进行安排,要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为限,多了就可能造成闲置,而少了则会影响生产的进度。对置于现场的物料 、工具等必须进行定置管理和目视化管理。进行科学的布置和摆放,并且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对于常用的物料和生产工具要尽量做到“过目可见,触手可及”,至于不常用的物料和生产工具要到何处寻找则要做到员工“心中有数”。这样可以用最快的速度获取所需之物,从而减少了寻找的时间,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保持了生产现场的整齐有序,从而进一步强化了生产秩序,减少现场的磕碰的机率,为提高生产和劳动效率,减少安全隐患打下良好的基础。

标准化水平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的标准化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竞争力。从微观上看,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组织生产的技术纲领、技术规范和依据,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根本保证。质量认证是质量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实际上就是依据标准 对产品质量或企业的质量体系由有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公正的合格评价。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是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来制定的,通过ISO9000标准认证,可以和国际接轨,就获得了国内竞争的高平台,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现场管理的水平。ISO14000是继ISO9000系列推出的又一重要的国际通行的管理标准,其目的是节省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建成一条“绿色通道”,拿到通向国际国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标准化管理水平的高低,竞争平台的高低,直接成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工具,而且成为决定竞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现场管理需要领导重视与职工参与。在生产现场,员工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将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的高低,因为一个满腹牢骚、心情郁闷的员工是难以生产出大量合格的产品的。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目前较为流行的方法是构建企业文化和实行人本管理。通过企业文化和人本管理,可以增强人际间的沟通和亲和力,从而在整个生产现场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制度 文化对现场管理也有较好的约束力。员工之间相互推诿和扯皮的现象在盐业企业中也普遍存在现象。这就需要界定清楚员工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并使之标准化和制度化,一旦发现问题,企业可以及时准确地找到问题的责任人,从而形成秩序。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能将企业的现场管理标准等溶化在全体职工的思想和行动之中。

长期以来,高桥石化坚持“以100%的工作热情,保100%的质量合格”的信条,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以质量创信誉、争效益,在保持产品出厂合格率100%、上级抽查产品合格率100%基础上,还不断推出环保绿色新产品,车用无铅汽油、轻柴油、石蜡、3号喷气燃料成为2006年“ 上海市用户满意产品”,石蜡获得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成为中国石化系统第一家获此殊荣企业。2006年,还被评为“上海市用户满意企业”和“用户满意服务单位”。

加强系统控制,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系统控制的关键是质量意识。为增强质量意识,高桥石化每季度坚持召开的质量工作总结会议,已经成为提高全体干部职工质量意识、提高装置馏出口合格率、确保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抓手,2006年公司炼油馏出口合格率达99.12%。 自1995年高桥石化率先在国内同行业中通过ISO900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0012计量检测体系的认证后,相继又通过了ISO9002至ISO9001扩证认证、QS9000北美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和2003年上海市质量体系审核中心的ISO9000:2000版转版认证审核。

总部对产品质量卡边控制的要求提出后,高桥石化充分发挥“体系”的作用,通过事先预测、源头控制、过程监控、事后分析和持续改进,整个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相关工艺参数波动都在允许范围内,确保了产品既达到卡边要求,又满足产品标准,确保检测准确率达到99%。

“五准三及时”,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在长期的探索总结中,高桥石化创立了“科学严谨、公正准确、高效及时、优质服务”的质量方针;实施了“五准三及时”(采样准、设备仪器准、药品试剂准、分析手册准、分析结果准,采样及时、分析及时、报分析结果及时)原始记录的三级检查、开具合格证“四对一看”(对原始记录、对化验单、对质量指标、对油品以往出厂规律、看 封样)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把质量意识贯穿于整个生产过程中,注重理念创新和探索确保质量合格的新做法。为全面保证产品质量,2006年起对出厂产品(重点是出口产品、航煤等)全面实施均匀性监控,分别抽查上、中、下密度的采样和分析,使产品均匀性得到有效监控,进一步保证了产品质量。

研发绿色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高桥石化投资十几亿元建造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连续重整装置,为生产符合欧Ⅳ排放标准的产品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还投资建造了中国石化首套润滑油加氢装置,生产了大量高黏度指数的Ⅱ类和Ⅲ类基础油。科技进步为生产高端产品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通过岗位培训、专业培训、技术交流、技术比武多种途径,高桥石化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现有国家注册质量工程师质量管理人员20名,占质管人员的41.7%,高级技师和技师占分析技术工人的13.8%,高级工达分析技术工人的33.3%,中级工占分析技术工人的一半多。

2006年,该公司进行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资格后的监督评审和扩项评审。面对香港航煤客户对质量管理提出的近乎苛刻的新要求,高桥石化凭借良好的管理技术和扎扎实实的工作,多次通过香港机场年审,并被香港机场航煤供应公司(AESC)确认为“AESC认可供应油油库”,可免除泊岸后取样复检的要求。

齐鲁石化烯烃厂以治理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为突破口,开展创建“完好装置”活动,提高了装置管理水平,确保了安稳长满优生产。从2006年9月开始,齐鲁石化烯烃厂开展创建“完好装置”活动,确保了生产装置的安稳长满优运行。2007年1~5月累计生产乙烯36万吨,超额完成计划目标的1.66%,比去年同期增长4.58%。目前,该厂的80万吨乙烯装置顺利通过了齐鲁石化公司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成为齐鲁石化公司首套“完好装置”。

整治“低老坏”,坚持高标准。职工中存在的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成为制约提高装置完好率的重要因素。为此,齐鲁石化烯烃厂花大力气对此进行根除。创建完好装置关键是要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建立规范操作和严格执行制度的长效机制,培养员工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创建完好装置活动中,该厂发动职工群众查找存在的“低老坏”问题,并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职工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意识。经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组织职工深入讨论分析“低老坏”造成的危害,提高了职工的思想认识。在创建完好装置活动的近八个月时间里,共查出需要整改的问题2100多项。他们逐项落实整改措施,先后对装置现场杂物进行了彻底清理,对仪表及工艺伴热130余处就地排放进行了根治,割除旧伴热管线8000余米,旧伴热站100多个,改造公用工程站30余个,改造排水沟2300余米,整改保温缺损8000余处,使得装置面貌焕然一新。现在,生产现场不戴安全帽、操作工巡检不到位、物品乱摆乱放等不良现象不见了,职工基本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规范操作,管理人员主动到现场查找问题的频次也增加了。过去,防腐保温队伍的工作要检查三四次才能达到标准,现在一次就达到了。裂解车间横一班值班长这样说,在整洁、安全的环境里工作,大家都有被尊重、被爱护的感觉。因此,谁也不会再随意就地排放废液,巡检时发现漏点,能自己处理的就自己处理,自己不能处理的就马上向上级汇报。眼下,随时清理现场杂物,自觉提高工作质量,已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加强设备管理,消除跑冒滴漏。该厂开展创建完好装置活动,没有仅仅停留在生产现场的表面上,而是建立起一套切实可行的确保设备内在素质完好的制度,为安全生产奠定基础。该厂新改造建成的80万吨乙烯装置共有712台动设备,其中特护设备22台,988台静设备,管道12996条,390048个静密封点。面对如此多的设备,为达到齐鲁石化公司设备完好率在98%以上的规定,他们采取了四项措施:一是严格执行备用机泵定期切换的制度,确保备用设备的完好率;二是加大计划检修的深度与可靠度,重点设备安装调试的关键步骤要求厂家现场技术指导;三是对存在问题的设备,组织电气、仪表、机修等专业人员进行跨专业联合攻关,定期召开攻关联席会议,提高解决设备问题的效率;四是严格执行集团公司设备大检查考核规定的各项内容,规范和细化现有台账的内容,完善一物一账的台账管理模式和设备日志制度。

为了使装置达到无泄漏标准,他们以完善现场机泵完好和消除现场“跑、冒、滴、漏”为重点,发动全体操作人员查找消除身边伸手可及的“低、老、坏”现象,加强了设备密封管理,健全了密封台账,建立起日常消漏工作机制,对密封点进行挂牌记录,对现场区域实行划片承包制度,发现漏点随即消除。同时对部分不合理伴热进行割除和改造,针对装置存在的蒸汽外排现象较多的情况,通过对排气系统改造,做到了蒸汽凝液最大限度回收,根治了现场“小白龙”现象。

整治装置环境,实现安全清洁生产。他们认为,创建完好装置不只是设备管理,而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一项系统工程,最终目的是实现安全、清洁生产的目标。该厂将创建完好装置活动与HSE管理相结合,努力达到安全、环保、健康标准,确保装置安全清洁生产。为此,他们将环保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往为防止装置区地面积水修建了许多明沟,由于沟中常年积水造成对环境的污染。针对这一问题,他们将明沟改造为暗渠,有效解决了污染环境的问题。对因工艺要求需要处理的物料,他们设置合理的固定排放点,对需要临时排放的物料,设置可移动的废料接收桶,收集后统一集中处理,并对噪声比较大的管线进行了降噪处理。同时,他们发动职工全员参与,对身边的安全隐患进行地毯式排查整改,推行生产现场定置管理,对现场标志统一标准,使装置现场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实现了安全、整洁、规范、有序生产,有效地消除了安全隐患。

生存与尊严范文第3篇

【摘要】 小型微型企业生存发展状况是宏观经济政策的“晴雨表”。本文通过阐述小型微型企业的性质与功能,根据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近况,着重分析了当前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遭遇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困境,在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应对之策,以期为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 小型微型企业 近况 分析 对策

国家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月,我国出口总值1499.4亿元,下降0.5%,为2009年12月以来首度出现负增长。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扩大内需的重要性,认为“扩大内需是我国发展的战略基点,是转方式的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2011年11月以来,国务院已召开两次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由此可见,研究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近况与对策,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小型微型企业的性质与功能

《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文件规定: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据统计,小型微型企业目前约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8%。小型微型企业的标准如表1所示。

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小型微型企业对国家和社会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社会功能。它不仅解决了创业者的自身就业,而且也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二是经济功能。经过市场经济洗礼,小型微型企业主动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众多小型微型企业逐渐成长为大中型企业,经济贡献度越来越大。

二、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近况

2011年以前微型企业界定在小型企业之中,从中小企业的发展数据中可探视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状况。《“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显示:以工业为例,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44.9万家,比2005年增长50.1%,年均增长8.5%,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99.3%;全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69.1%;实现税金1.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税金总额的54.3%,是2005年的1.9倍,年均增长13.1%;完成利润2.6万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的66.8%,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长18.9%。不仅如此,“十一五”时期中小企业新增城镇就业岗位4400万个以上,提供了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据测算,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

三、小型微型企业发展之困分析

纵观经济形势,制约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的原因,除了固有的五个方面——基础薄弱、质量较低,市场准入障碍,税负偏重,融资困难和服务体系不完善之外,自2010下半年以来,还突出表现在经营发展过程遭遇“内外夹击”困境。

1、小型微型企业经营的“内忧”

(1)追求暴利。随着全球信息技术革命所带来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一些小型微型企业面对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期各种机会诱惑,表现出了疯狂逐利“乱象”。

(2)接班不顺。一方面,在近几年全社会追求暴利的环境下,小型微型企业接班人既无心也无力经营好实体经济;另一方面,在不正确的财富观支配下,一些小型微型企业主下一代只想变卖资产,获得现金或房产,依靠出租房产或放贷获得收益,变成食利阶层,更加恶化了小型微型企业生存环境。

(3)违法失信。由于外部交易成本居高不下,导致小型微型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攀升,但无法可依和执法不严所导致的违法失信成本低下,又使得少数小型微型企业走上犯罪不归之路。目前,制造业领域的“假冒伪劣”和服务业领域的“坑蒙拐骗”已成为少数小型微型企业求生存、谋发展的不二法门。

2、小型微型企业经营的“外患”

(1)“双轨制”之困。2004民营资本外移高潮、2011新一轮移民高潮,可以说是政策体制“双轨制”的结果。2009年起,许多小型微型企业为了弥补流动资金不足,就已“剑走偏锋”,通过各种“影子银行”发放高利贷,解决一时急需周转资金不足问题,而银行长期对小型微型企业贷款趋紧,自然而且必然出现大量企业资金链短裂问题。

(2)成本攀升之困。第一,劳动力短缺。一方面,可用劳动力人口(15—64岁)尽管还呈增加趋势,但少儿(0—14岁)抚养比呈不断下降趋势,而老年(65岁以上)抚养比开始呈现不断增加态势,劳动力密集企业将出现劳动力长期短缺局面;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尤其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泡沫化”,加上80后独生子女一代中只想占有财富坐享其成“官二代”、“富二代”、“星二代”、“房二代”的大量出现和炫富表现,传统价值观缺失,已面临谁来养活中国人的严峻社会问题。第二,工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从全球视角看,2011年发达经济体对于流动性管理偏向谨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的不确定性以及大宗商品市场中的金融投机影响等诸方面因素的叠加,使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处于高位震荡态势;从国内视角看,2011年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的良好态势,对工业生产资料的需求产生拉动作用,成为工业生产资料尤其是建材价格稳步上升的主要原因。第三,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中国经济腾飞,工业化加速,表明其产品在世界市场范围内占有率扩大,世界市场对人民币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因美国产品国际竞争力下降而导致美元不断贬值情况,美元对人民币贬值已成为长期趋势。

(3)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地方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中,很多是针对科技型或具有成长潜力的小型微型企业的,而这将是一大趋势。传统产业领域的小型微型企业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借助政府的转型升级资金扶助,自觉完成产业转型,才是这类小型微型企业的明智抉择。

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1、共生进化论

1879年,德国植物学家德巴瑞(Debarry)提出的企业共生理论认为,企业群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大企业、中小企业、微型企业因同类资源共享或异类资源互补而形成的共生体,导致内部或外部的直接或间接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进。这种改进既能带来企业效益的增加,又推动社会福利增长。

2、市场缝隙论

战略管理理论领域的学者认为,有三种因素导致了市场结构里存在大量的市场缝隙:一是在产业集中度较高的行业中,微型企业与大中型企业相比具有进入优势。二是现存的大企业将降低自身的纵向整合能力,这就为战略灵活性、适应性强的微小型企业占据大企业放弃的细分市场提供了更多的行业进入机会。三是高度的产品差异化可以为创建微小企业提供广泛的产品特色选择范围,微小型企业便不必面对面与大中型企业展开直接竞争,从而增加了存活率。因此,微型企业可充分发挥机制灵活、市场适应性强、行动快捷等特点,灵敏迅捷地寻找市场的“缝隙”。由于技术革新与市场的动态结合所导致的服务经济化和科技创新的发展,中小企业带来新的缝隙市场,结果大企业越来越大,微型企业越来越多。

五、发展小型微型企业的应对之策

第一,完善政策体系。系统梳理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吸纳各地的创新性举措,对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归类,形成有机的政策体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第二,创新体制机制。一是在经委系统中增设小型微型企业管理职能和专职人员,加强对小型微型企业的管理与政策指导;二是在街道和镇一级建立“商会”组织,培育其专门面向小型微型企业的服务功能。第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一方面,尽快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科学管理制度的建设,确立企业核心理念,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推动管理创新;另一方面,小型微型企业通过实施专业化管理、管理层持股、员工持股计划、上市与公众化等重要举措,彻底消除“内忧”。同时,也要注重建立以价值为导向、以竞争为主体的薪酬体系与绩效考核机制。第四,增强企业竞争力。鼓励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新产品开发。同时,针对目前许多企业工艺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的状况,采取措施支持企业更新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培训技术人员,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努力践行科技创新、经营创新、管理创新,坚决做到“合法经营、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第五,推进交流合作。创办小型微型企业国际交流平台,协助小型微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和促进与国外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流;政府通过项目资金支持方式,推进小型微型企业与大企业合作,形成“众星拱月”式创业集群;强化小微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强强联合,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共同发展。第六,完善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人才资源开发和培养服务体系、技术开发服务体系、信息咨询服务体系、资信评估服务体系、市场营销服务体系,在管理咨询、法律咨询、人才培养、信息采集和交流、技术开发、融通资金、市场开拓等方面为小型微型企业提供必要的服务。鼓励地方政府、商会牵头,建立各种创新服务平台,推进小型微型企业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

六、结语

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宏观经济调控给当今的小型微型企业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众多机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4号)进一步明确了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了对小型微型企业的财税支持力度,提出了缓解小型微型企业融资困难的一系列重要举措,为小型微型企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发展小型微型企业只有“跳出小型微型企业看小型微型企业”,找准方向,对症下药,才能“表本兼治”。同时,小型微型企业本身也要反省自己,调整思路,放正心态,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真正把自己做大做强。

(注:基金项目:2012年常州市自然科学软课题(特约课题)常州县域经济提升与发展的研究与对策,主持人:刘奇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名称:常州市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案例研究;编号:201110294045)(教高司函[2012]144)。)

【参考文献】

[1] 龚树强:山东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D].山东大学,2011.

[2] 李树强等:面向中小企业的科技信息服务现状及对策[J].科技信息,2011(35).

[3] 吕伟坚:微型外贸企业经营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6.

[4] 蔡翔、宋瑞敏、蒋志兵:微型企业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J].当代财经,2005(12).

[5] 蔡道成:中国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2009中国(辽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C].2009.

[6] 蔡道成、张侨: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0(6).

生存与尊严范文第4篇

1 野外生存教育的锻炼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

系统的野外生存训练是挑战生理、心理、智力和能力极限, 接受肉体和精神磨练, 挖掘胆略与意志潜能, 有时还得面对生存与死亡考验的一项有意义的活动。丰富的野外生存知识和顽强的毅力, 是高中生未来学习、生活、工作, 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摆脱困境、锲而不舍精神的宝贵财富。因此说野外生存教育具有显著的锻炼价值、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

2 野外生存教育的目的与任务

在自然界里, 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 甚至在生死存亡挣扎中, 唤起人的本性, 激起人的活力。让野外生存受教育者, 在自然界中自然沟通、交流, 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受和理解。增强真实表达自己的能力, 矫正自我中心倾向及自我封闭、压抑、猜疑、戒备心理, 学会真诚待人、理解人, 激发和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感情, 相互信任, 激发和加强团队精神和创造力。在高中阶段大力“普及国防知识, 培训学习技能, 培育国防后备人才, 激发爱国热情, 强化国防观念,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向心力, 提高公民履行国防义务的自觉性”。也为我们的高中生半来更好地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支持。

3 野外生存教育基本知识

(1) 野外生存医学常识:感冒发烧处理;扭伤、脱臼、骨折处理;人体出血处理;毒蛇咬伤处理;食物中毒处理;按摩基本穴位与手法。

(2) 野外生存基本装备。服装:适应各种环境的迷彩服是野外生存践行的首选服装。衣服要合身, 既要透气又能保温和防水, 鞋要合脚。睡袋:睡袋可选具空棉, 或是羽绒的, 可选择透气材料制成的露营袋。帐篷:选择带扩建的双人帐篷为佳。背包:选择一只背着舒适而结实的背包非常必要, 以便携带衣物和必要的装备。背包要求结实、防水。食品:野外生存训练食品以干食为主, 如压缩饼干、罐头等, 以高热能、高能量为主, 以保证身体的营养需求。通讯设备:无线电通讯设备是野外生存践行必不可少的装备。如对讲机、手机、信号枪、哨子等。火种照明:包括火柴、打火机、火石、放大镜、蜡烛、手电、应急灯。针线:选择坚韧耐磨的线, 针要多备几种型号的针。鱼钩和鱼线:带上几枚不同型号的鱼钩和足够长的鱼线不无好处, 可垂钩、可捕鸟。指北针:准备一只刻度清晰、纽扣大小的指北针, 在迷途时, 可为你指明前进的方向。刀类器具:多功能组合刀剪、军用砍刀、弹性锯条、小铲子、铁锤、洋镐。长绳:可用于过涧、救护、固定帐篷等。急救包:要求防水、防潮的密封包。内装镇痛药、抗生素、绷带、止血药 (云南白药) 、风油精、肠道镇定剂、降温药、漂白粉、抗痢疾类药品等。

(3) 践行路线的选择与设计。根据不同学校的地域和条件, 践行路线可选择以下一些活动内容:野营、野炊、行军、攀岩、岩降、定向、游泳、漂流、涉水、穿越丛林、沼泽、草原、沙漠、雪地、搭绳过涧、野外自救、觅食、寻水等。高二践行路线 (2天) :从大本营出发, 根据不同地域设计2~3天行进约30~40公里的践行路线。高三践行路线 (3天) :从大本营出发, 根据不同地域设计3~4天行进约40~60公里的践行路线 (选择在高考后进行为佳) 。

(4) 野外生存教育的基本技能。在野外生存践行前, 结合国防教育课、体育课、课外活动、节假日等, 进行野外生存基本技能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其内容与方法如下。

(1) 野外生存教育基本生活能力:搭建帐篷:正确选择露营地和熟练搭建简便结实的帐篷。较为理想的营地应是:可以防风防雨, 山洪淹不着, 不会受落石、雪崩的威胁, 离水源较近, 附近有充足可利用的林木, 周围无蜂巢、无死树。方法:选择周末在学校田径场地进行搭建帐筹练习和露营。野炊:利用火柴、打火机、火石、放大镜等, 进行取火种的练习。方法:利用星期天到郊外进行演练。觅食与寻水:根据季节不同寻采可食用的野果、野菜、蘑菇、香菇、木耳、钓鱼、捕鸟、捕蛇等。寻找干净的山泉水, 对不清楚的水, 可用漂白剂、净水药片、食醋等进行消毒。将水充分煮沸也是对水进行消毒的很好方法。方法:组织学生到野外郊游, 进行实际操作。制作竹、木筏:利用藤或备用绳, 进行制作竹筏、木筏的实际操作, 并在游泳池进行竹筏过河的练习。 (2) 野外生存教育基本生存技能:负重行军:在体育教学中, 背负10~15公斤的重物进行耐力练习。定位与测向:利用地图, 选择前进路线;利用指北针、太阳、星体、植物特征辩别方向。方法:选择周日, 利用校园、附近山川进行定向越野训练。自救互救:四肢扭伤、脱臼、骨折时, 用冷水冷敷, 绷带夹板固定。外伤出血时, 用饮用水冲洗伤口, 敷上止血药, 然后用绷带加压包扎。溺水、昏迷时, 可施于口对口呼吸法、胸部挤压法、穴拉按摩法。被毒蛇咬伤时, 必须马上用绷带或布条将伤口上部扎紧, 将毒液挤出, 冲洗消毒伤口, 服用治疗蛇毒药品。食物中毒时, 可采用手指探喉催吐法, 喝盐茶水、蜂蜜水, 严重者及时送往救治中心治疗。方法:在教学训练课中, 逐一地学习与演练。攀爬云梯: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 与同伴协作, 攀登链梯、轮胎、高空云梯、穿越吊索。攀岩:在人工攀岩墙体上进行练习, 也可以设计3~4米高听钢板墙进行攀爬练习。突围:学生手拉手围成二道圆圈人墙, 受训者从圆圈人墙内向外突围游泳:利用体育课学会潜水、蛙泳、仰泳技术。穿越沼泽:设定沼泽区, 借助树枝、木板, 模拟通过沼泽区的练习搭绳过涧:在体育课或课外活动中, 学习爬绳、爬竿, 利用两树之间或建筑物与树之间, 模拟搭绳过涧的练习。擒拿格斗:防身自卫术:利用体育课或节假日, 学习拳击、摔跤、擒拿等。

4 结语

历史的巨轮已驶入2 1世纪, 野外生存教育将迎合21世纪社会发展的准则;符合现代课程论的系统知识准则、生活效用准则、兴趣需要准则。我深信通过对高中生系统的野外生育教育, 我们的民族明天将更加强大, 我们的祖国未来将更加美好!

摘要:当今的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 教学的对象也从走出了课堂, 迈入更为广阔空间。作为青少年强身健体之根本的高中体育课程, 也应该摆脱固有的模式, 将更为实用的知识传授给青少年们。因此, 将高中体育引入野外生存的教育, 既是符合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的, 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举措。

关键词:野外生存,高中,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余文林, 湛启标.高中新课程教师读本[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4, 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

[3] 国家国防动员委员会.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细则[Z].2006, 12.

生存与尊严范文第5篇

从课程内容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 《人类生存发展与核科学》课程的基础内容对于非本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 因此, 教学内容应反映全世界最新、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研究方向, 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为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的兴趣,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改善教学模式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步骤之一。教学方式上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教学方式多样化。考核方式也是受到学生特别关注的, 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方式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 在考核模式上进行创新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教学质量有非常大的帮助。本文就《人类生存发展与核科学》的课程内容学习、教学方式核模式等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并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 教学内容创新

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编排。核科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 其概念、公理、定律、定理、原理等对于核科学技术专业是十分重要的, 但对于其他专业的学生来说, 其的教学内容相对静止、枯燥, 因此, 对教学内容重新编排势在必行。根据对本课程教科书的研究以及以往的教学经验对课程内容基本体系进行反复思考, 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 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精简化”, 选取最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 剔除过时的教学内容, 避免重复;二是“拓展性”, 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 不局限于本专业教学内容, 注重该课程的内容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基于这两点, 力求达到教学内容在重点与广度的高度统一。

1.1 教学内容“精简化”

由于本课程在教科书方面选择的余地不大, 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就必须合理的对基础内容加以精选、融会贯通, 减少课程内容的重复。本课程教科书的编撰年代在20世纪90年代, 其中的一些内容已经明显过时, 对于这部分内容坚决的进行剔除, 而对于例如核科学的发展史、科学家的名人轶事等学生们往往津津乐道, 对于这部分内容, 往往在查阅大量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 采取更为丰富的教学方式加以演绎, 提高教学质量。

1.2 教学内容“拓展性”

在课程内容上补充最新科技前沿发展内容[1]。这些前沿研究可以是选取全世界的科技动态, 也可以来自于教师本身的科研工作。例如增加核聚变的研究热点以及国内外的最新实验结果的介绍, 从学生的课堂报告来看, 这些知识性很强的内容往往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内容。同时, 可以适当增加交叉学科的内容。例如, 人类生存发展也涉及到环境保护方面的内容, 把核科学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等热门的话题结合在一起, 不仅巩固学生了解的核科学的专业知识, 也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再比如, 将核科学的发展与国防科技发展结合在一起介绍, 各种层出不穷的尖端核武器的介绍更是极大的引起学生们的兴趣。

2“多维”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 采取“多维”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十分重要。这其中就包括互动式教学、理论结合实践和交叉学科相结合等教学方式。

2.1 互动式教学

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程进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请某些学生提前准备下堂课的教学内容或学生自己感兴趣的和课程相关的内容, 做好演示文档。在下堂课上, 由学生上台做一个5~10分钟的简短的报告, 表达自己的观点、给出论据, 并接受台下学生的提问。又比如, 在课堂上提出一个观点让学生们进行辩论,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判断自由选择加入的阵营进行辩论。结果表明, 这样的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们在课堂下积极准备, 课堂上热烈讨论, 效果非常好。

2.2 理论结合实践

核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 但其应用又非常的广泛。理论知识有了实践的辅助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同时理论知识的掌握, 让学生的实践目标更加有针对性, 二者相辅相成。针对这个特点,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 可以带领同学们到工厂现场实地参观, 以熟悉生产工艺及工艺流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 带领同学们到学校里的辐照中心实地学习, 通过观测工厂的实际工艺流程, 从简单现象引出复杂问题从而揭示核科学的原理从工程对象的要求引出核科学的研究方向, 不断鼓励学生善于提出问题、揭示问题, 这样不断地激发他们的联想和发散思维, 培养他们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 也能激起他们学习核科学知识的兴趣。

2.3 交叉学科相结合

核科学的应用涉及到工业、农业、医疗等很多行业, 介绍交叉学科的知识是不可避免的。在教学实践中, 采取由点及面的教学方式进行交叉学科结合教学, 让学生更加易于接受。例如, 在核能安全的知识讲述过程中, 我们加入各种其他能源对环境的影响的对比。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论证核能发展的重要性, 这不仅让学生印象深刻, 更有助于他们对核科学知识的掌握。再例如, 在学习核分析仪器的同时, 介绍生物和医疗方面的相关内容把医疗对象、医疗手段和核仪器的作用结合在一起, 使同学更易于理解。

2.4 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合理应用

采用适当的多媒体课堂教学是当今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生动性、教学内容容量灵活可变的特点, 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能有效的解决教材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时数缩减的矛盾。实践表明, 传统教学方式口述难以表明的观点和内容, 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能更容易阐释清楚, 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3 考核方式“立体化”

传统的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已经不能满足各种不同教学课程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针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不局限于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尤为重要。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不是本门课程的考核重点, 侧重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才更加有针对性。在考核方式上, 采取考试、课堂小测验、口头报告、辩论能力、课堂演讲以及最终学术小报告的“立体化”考核方式, 在让学生感觉到新奇的同时, 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考试只占考核方式的一小部分, 考试的考题更注重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而不是死记硬背某些理论知识, 侧重于考核分析命题, 解决命题的能力。课堂小测验和口头报告更加简明扼要, 针对性极强, 只对一个观点做1~2分钟的解释和阐释, 观点的分析对错不是考核的重点, 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的逻辑分析能力。同理, 辩论和课堂演讲更侧重于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最终的学术小报告中, 要求学生对特定的命题进行详细的阐释, 需要他们查阅一定量的文献资料, 并从中提取和精炼为自己所用, 这不仅锻炼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更培养了他们进行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立体化”的考核方式经过实践检验表明, 效果非常好, 得到了学校、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认同。

4 结语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精简化”和“拓展性”、采用“多维”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及实践以及“立体化”的考核方式创新,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 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多种途径。在课程结束时可以较明显的看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和口头表达能力均有了较大的提高, 而且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等资源查阅文献的科研素质也有了较大提高, 说明我们的教学创新探索是成功的。

摘要:本文从《人类生存发展与核科学》课程的自身特点入手, 通过对课程内容学习、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模式等三方面的探索, 初步构建了该课程新的教学模式, 提出了该课程教学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核科学,创新思维,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生存与尊严范文第6篇

(一) 缺乏健全的政策法规

我国在儿童权利保护法律建设方面较为不足, 截止到目前还未针对困境儿童出台专门的法律以及儿童福利。而国家层面针对困境儿童的救助上, 也还未出台专门的保护法, 有关保护困境儿童的法律分散在各部法律中, 仍旧不够集中, 未基于儿童自身特征为出发点, 规定比较模糊, 较难形成强有力的制度凝聚力, 进而导致了现实中对困境儿童权利保护更多是纸上谈兵。

(二) 缺乏救助资金

最近几年来, 虽然各个部门加强了救助力度, 让孤儿等困境儿童得到了相应的关怀, 针对仍旧处于受教育时期而儿童, 他们还能够享受“两免一补”的政策, 但因为教育成本越来越大等因素, 大部分困境儿童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依旧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非义务教育时期的高中、大学的困境儿童, 在经济上更是令人担心。

(三) 困境儿童调查摸底不够深入

要想更好地展开关爱困境儿童的工作, 就需要摸清困境儿童的实际情况。虽然教育、民政等针对困境儿童, 都会展开关爱救助工作, 但因为救助主体不够集中, 再加上各个部门间未协调一致进而造成困境儿童的救助工作出现诸多的问题, 较多存在的如重复关爱或者遗漏关爱对象的问题, 各个部门更多是通过自己的途径统计困境儿童, 此种统计方法不但不够全面而且也不标准。现阶段, 各个相关单位在实施救助手段时, 主要还是集中在视线范围内的困境儿童, 却忽略了困境儿童这一主体在哪个环节的问题。由于缺乏困境儿童救助预警机制, 这让救助困境儿童工作的进展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中, 其中更多的原因是因为大部分人未主动帮助这些困境儿童, 只是等他们自动找上门来。

(四) 关爱工作专业化水平比较低

从当前大部分城市实际现状来看, 仍旧存在缺乏困境儿童关爱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士的问题, 甚至有的城市虽然超过百万人口, 但却无一个儿童福利院, 而全市从事关爱工作的也大部分是普通工作人员, 专业的社会工作人员和法律方面的人才都非常稀缺, 无法为困境儿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关怀。

(五) 缺乏完善的政府援助体系

现阶段我国针对困境儿童关爱工作, 仍旧尚未建立统一的规章制度, 经常是各自为政, 各个部门间的信息的交流比较滞后, 降低了救助的水平。最近几年来各个城市的民生实事工程中, 占据主导地位的仍旧是经济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对困境儿童关爱政策的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 因为政府不占有主导作用, 在各个城市展开的关爱困境儿童工作中, 大部分是由工会等群团组织展开的, 并未形成系统的关爱体系, 真正意义上改善困境儿童存在的困难。

(六) 缺乏健全的监管制度

在我国当前已有的规章制度中, 并未充分的说明监护人的监护能力, 至于何种情况下属于监护缺失等, 这些都未作出确切的规定。虽然《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律法中, 都描述了监护制度, 可未做出一致的说明。另外, 困境儿童救助监管制度也存在着缺失的现状, 不能对已展开的关爱工作实施监管, 进而导致原本可以肩负起关爱困境儿童一系列工作的机构和工作者都无法专心致志地工作, 大部分态度并不积极, 认为帮扶工作更多的是一种形式。现阶段有关困境儿童分类保障, 我国已经在几个试点省市中建立了相关的制度, 在专门的救助体系中纳入困境儿童, 并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基础生活补贴的发放, 但对于困境儿童生活中存在的难题, 还不能完全解决。

二、困境儿童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制度破解

(一)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

针对困境儿童, 可进一步完善其救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制定并出台针对性的法律。我国当前采取的是普惠型儿童福利政策, 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 需要联系我国的具体情况和能力, 参照已经实施的成功案例, 吸取先进的经验, 将我国已有制度中分散的儿童保护政策集中起来, 形成一套完整的、专门针对困境儿童的法律体系。

(二)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首先是在生活上提供救助。完备困境儿童有关体系, 首先就是为了保障孩子的正常生活, 就需要确保最低生活标准, 作为民政部门而言, 要保证各个困境儿童都享受属于自己的权利, 专款专用并根据规定时间发放资金。其次是教育上提供保障。接受教育是每个孩子都需要经历的, 也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的权利。国家采取九年义务教育的目的, 就是为了实现每个孩子都能够有学上。借助立法, 保护困境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提高资金投入等手段, 为困境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场地。如果部分孩子仅有一个监护人或无监护人, 要尽最大努力为孩子义务性的提供住所。保证困境儿童入学率, 且不会因为任何因素出现途中辍学的情况, 依照法律完成我国的义务教育。最后及时提供医疗救助。假如孩子患有严重的疾病无力承担昂贵的医药费用, 此时需要政府出资帮助他们参加医疗保险, 与此同时提升困境儿童的医疗康复保障水平。

(三) 职能部门统筹合作

第一, 政府层面。要确定关爱困境儿童牵头以及责任部门, 要第一时间段进行交流, 一同负责, 完善社会关爱等工作体系。如果发现困境儿童, 可及时报告给儿童保护机构, 并由儿童保护机构按照此困境儿童的实际情况, 落实有关职能部门并展开一系列的工作。第二, 社会层面。加强宣传范围, 让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参加到爱心的传递当中来, 让更多的社会公众对救助困境儿童的途径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以便可以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让国家可以及时展开儿童救助保护工作。

(四) 建立监管制度

需要政府规范化困境儿童救助机构的职责分工。针对政府还有一些部门不能很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 而导致困境儿童受到侵害的问题, 需要提高监管力度, 拟订相应的奖惩准则。而如果民间福利在参加困境儿童救助工作过程, 就需要在政府的统一监管下实施, 详细负责的是民政部门。在民间进行福利组织的创办时, 一定要经过民政部的许可, 是否可以成立, 也是由其决定的, 同时民政部也有责任对民间创办福利组织的全过程进行监管。

(五) 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

随着不断发展的公益理念, 由此也促进了民间工艺行动的蓬勃发展。踊跃搭建爱心平台, 支持爱心人士, 通过不同的方式募集到更多的资金, 为困境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同时鼓励各社会组织采取项目化的方式展开关系活动。组织实施如“让心灵不再孤独”等项目, 让更多的社会组织一起关注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项目。同时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作用和社会为辅助作用参与的机制。要重视对专业社工服务组织和慈善机构的培养, 让他们根据困境儿童学习、生活等方面的需要, 展开生活辅助、心理关怀等不同类型的社工服务。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等手段, 鼓励由社工等专业人士组合而成的社会力量展开各种类型的困境儿童的关爱工作。倡导更多充满爱心的企业履行社会职责, 通过资金捐赠等形式, 提供更多困境儿童所需要的帮助。

三、结束语

儿童是我国含苞欲放的花朵, 关乎到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 是社会各方人员一同寄予的期望, 基于此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健康成长是国家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通过分析困境儿童生存现状, 认为应从增强困境儿童救助保护法制建设、提高资金扶持力度等方面着手, 同时联系我国具体的情况, 以儿童利益最大化为根本, 制定出一套适应我国发展特色的困境儿童保护制度, 促进困境儿童保护关爱工作健康稳定的发展。

摘要:儿童是国家的希望, 在现如今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下, 我国的困境儿童问题十分突出, 此问题涉及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各个方面, 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必须充分引起各方人员的重视。基于此, 本文将以困境儿童作为研究对象, 归纳整理其主要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更好地关爱众多困境儿童, 让他们在爱海洋里幸福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困境儿童,问题,制度建设

参考文献

[1] 袁巧玲.困境儿童需求分析及保障研究[J].魅力中国, 2017 (1) :58-59.

[2] 闫晓英, 周京, 李玉玲.如何编织困境儿童的安全保护网[J].中国民政, 2015 (19) :9-13.

[3] 王书勤.关于困境儿童保障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农村财经, 2015 (10) :41-43.

上一篇:没有你的冬天范文下一篇:网络资源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