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儿童特殊教育论文范文

2024-07-13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送教上门是安置重度残障儿童、落实“一人一案”的特殊教育主要方式之一。在首轮送教上门的过程中,承担送教服务工作的普通学校送教教师遇到了具体实践难题。特教指导中心发挥专业指导作用,积极与普通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做好送教上门工作,让残疾儿童教育“零拒绝”和“一个都不能落下”的送教政策得以真正实现。

关键词:送教上门;问题;成因;对策

近年来,特殊教育推进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的融合教育实施途径,有效地保障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江苏省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进一步指出,“对于个别无法进入机构的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由当地教育、民政部门和残联联合制订送教上门办法,提供规范、有效的康教服务。”送教上门服务能够有效缓解重度残障儿童上学难的问题,对提高残障儿童的义务教育普及率,做好控辍保学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特教指导中心按照属地管理、普特融合、就近送教的原则,发挥专业指导作用,与普通学校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撑,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一、送教上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送教上门是安置重度残障儿童、落实“一人一案”的特殊教育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在首轮送教的过程中,承担送教服务工作的普通学校遇到了一些具体的实践难题。

(一)送教学校对送教工作认识不到位

有些学校管理者和送教教师虽然在送教工作开展前接受了一些集体性的政策辅导与培训,但头脑中仍先入为主地认为绝大多数被列入送教上门重度残疾学生的是不可教的,尤其是极重度情绪障碍儿童、极重度脑瘫儿童、极重度智障儿童等。他们认为这类残疾儿童的主要需求是慰问,常态化的每月一次送教没有实际价值。

(二)送教教师不适应与送教学生的互动交流

有些送教教师对于送教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在个人情感上难以接受,不能积极主动地靠近送教学生实施送教。特别是在重度情绪性障碍儿童面前,送教教师往往是无所适从,缺少对于特殊儿童的有效互动交流。

(三)送教学生的家长不接受送教服务

一部分送教学生的家长已经适应了孩子长期在家护理、监护、放任自流等生活方式,觉得没有必要由专门的老师进行送教。他们认为,送教上门并不能给予孩子实质性的成长帮助,接待送教教师反而是一种不合理的负担。

二、送教上门问题的原因

(一)政策实施与国家要求有差距

国家、省、市相继制定了相应的特殊教育政策,各级各类政策学习层层推进,为各级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者所理解与接受。但是,特殊教育政策聚焦重残儿童在“最后的一公里”要得到落实,转化为具体的特殊教育行动却存在着空泛的形式。就送教上门而言,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全覆盖、零拒绝、一个都不能落下。”但在实际的送教上门工作中,仅满足于培训与行政分工是远远不够的。普通学校的领导、教师对于特殊教育工作认识模糊、不重视,认为各种考核与实际待遇没能与特殊教育指导教师得到同等对待,造成政策实施受阻。

(二)理论应用于送教实践存在客观困难

送教上门工作作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已经从教育与康复的要求出发,形成了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基层送教教师的送教网络并落实了责任。同时,整体送教上门对象的一般核查及其基本情况的调查了解也已经到位,初步的巡回指导工作得到推进。然而,送教教师就每一个送教学生开展常态化的教育与康复指导,客观上还存在实践困难。更重要的是,普通学校的送教教师通过培训所学到的特教专业理论还远远没能转化为每一次送教的行动方案,更不用说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落实。特别是针对不同类型重度残疾儿童,在送教课堂中的基本流程与内容上缺少一个示范性个案的学习与借鉴。送教的方案起草与实践感受的交流也没有普及到具体的每一位送教教师。

(三)送教过程的节奏及其规律难以把握

送教上门工作的起步阶段,重点是排查了解每一位需要送教的重残儿童,紧接着跟进送教行动的落实。通过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的整体行动,面向所有送教學生按户籍所在地的巡回指导全面铺开。困难的是,每一学年度后续送教过程的落实在组织上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加之融合教育尚处于启动阶段,送教工作时有时无,从学校管理者、送教教师到学生家长都只有应付招架,远没有达到送教上门工作步入规范轨道的预期,导致整个送教过程的节奏及其规律难以把握。

(四)引领专家、送教教师与送教对象之间存在断层

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巡回指导教师,对重残儿童在普教系统中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实践操作的经验少,而专家引领的观念没有能够及时完全被他们领会接受,无法有效用来指导送教教师。

普通学校送教教师虽然在心理上接受了融合教育理念,但在实践中接受与理解融合教育还是存在种种定势心理的阻碍。大多数送教教师是学校依照送教学生应在班级临时指派的,他们工作的重心还是放在了占班级绝大多数的普通学生,而对于送教学生只满足于表面情况的了解,不能完全把握送教学生的送教需求,不知道应该送去怎样的教育与康复内容,更谈不上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三、解决送教上门问题的策略

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区域特殊教育质量管理。其中包括视导区域内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的送教上门工作,协助、指导普通中小学校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送教上门工作;同时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为学校、教师、家长提供的专业辅导与支持。为此,解决送教上门实践难题,需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做好以下几点策略。

(一)担当送教上门的指导主体

在开展送教工作过程中,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充分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行政领导力量,采取有效对策,担负起总体策划组织送教上门工作,面对实际困难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形成实践难题的成因,研究解决对策。将送教上门工作困难的化解作为指导中心职责担当的重要标志,作为协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工作的关键举措。

在首轮送教上门工作中,特殊教育指导中心担当解决送教上门困难的主体,采取特殊教育理论培训、送教现场体验式指导、送教交流三者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导送教教师运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来分析解决送教过程中出现的难题。特教巡回指导教师与送教教师围绕重残学生的身心障碍与家庭环境本身,开展融合教育送教上门的必要性与方式方法的交流学习。同时,邀请康复、医疗方面的专家,以及直接参与送教上门教育与康复的人员参加交流活动,提供多方面的专业支持,为后续进入行政指导下的自主送教上门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

(二)明确送教上门教育安置的底线

承担送教上门巡回指导的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和具体实施送教的普通学校管理者、送教教师都要充分明确送教上门是保障适龄重残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教育安置方式,应统一纳入学籍管理。

1.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全体成员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与培训,明确了重残儿童送教上门教育安置的法规性、合理性与可行性,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以及国家、省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关于每一位残疾儿童都享有教育权利及其教育安置形式等政策内容充分理解并加以阐述,为基层指导中的告知送教上门教育安置的底线要求提供政策依据。

2.普通学校管理者

针对普通学校管理者面对重残儿童实际情况产生的疑惑,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要告知其送教上门教育安置的底线要求,同时统筹规划本区域送教上门的各项工作,落实送教教师待遇,不断改进和加强送教师資力量。管理者要摆脱以往那种只要将重残儿童纳入学校管理名册并到送教对象家中去过就算完成教育关照的偏见,需要明确的是高质量完成重残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工作,确保每一个适龄重残儿童少年都能得到合适的教育安置。所有重残儿童入学都须建立学籍,纳入教育教学管理。

3.送教教师

针对送教教师面对重残儿童实际情况产生的疑惑,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在巡回指导时要告知其送教上门教育安置的底线要求。送教教师需要明确的具体内容包括:深入掌握送教上门对象的基本情况,在巡回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选择特殊儿童教育康复内容,选择适合家长学习的教育康复指导内容,面对特殊儿童的情绪理性应对,合理选择康复、学习器材教具等。

4.重残儿童家长

针对重残儿童家长对孩子自身实际情况产生的疑惑,也要告知其送教上门教育安置的底线要求。送教家长需要明确的具体内容包括孩子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家长有让孩子接受送教上门的义务。家长应当明白,孩子经过教育康复的实施,其成长过程是不一样的,而且会收到较好的影响。对于确因身体原因与家庭原因无法接受送教上门的重残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应提出申请,报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备案。

(三)落实“一人一案”要求

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设计简单易操作的送教上门手册作为实施重残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过渡方式,落实“一人一案”,确保送教工作顺利开展。

1.送教对象基本情况的调研与建档

为送教上门的重残儿童进行调研与建档,是开展送教上门活动的前提条件。以此为目的,让送教教师零距离接触送教上门对象,了解重残儿童的基本情况。同时,也是落实每一位送教对象真正进入教育管理范围的要求,实现从建立学籍到实施特殊教育的跨越。更是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实施“一人一案”管理的最为基础的材料。

2.送教上门实际情况的摘录与简单分析

送教教师对于重残儿童的直观感觉及其分析判断有着一个从观察建立印象到接受实施康教的过程。通过实际情况的摘录与分析,送教教师逐渐领悟到重残儿童的身心特征和内心世界。比起简单特殊教育理论学习要更直观、易接受。

3.送教对象诊断材料与结果的搜集整理

送教教师不仅要搜集重残儿童出生初期到医院诊治的第一手资料,还要以谈话的方式了解儿童诊治过程、家庭的护理及其康复的情况。在交流过程中,做好谈话内容的实录,从中发现儿童实际生活成长环境的每一个信息源,做好材料整理,为实施送教打好基础。

4.送教上门年度与学期的简易教育康复计划

这里所说的“简易”是指计划的内容立足于围绕送教上门儿童残障实际,从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出发,能够安排的教育康复内容。避免送教初期送教教师在特殊教育课程标准与个别教育计划框架面前产生畏难情绪。通过指导中心教师深入浅出的现场指导,逐步渗透课程标准与个别教育计划的基本要求。

5.送教上门基本的组织安排及其职责

指导中心的巡查指导与送教教师的送教指导是不同的,前者涉及专家参与的团队阶段性督查指导,包括前期对送教上门教师进行重残学生教育和康复等理论的培训,以及中期为送教教师答疑解难等;而后者主要是常态化的直接对送教学生给予教育康复影响。针对每一位送教学生,都要明确一位具体负责的送教教师,同时配以其他辅助教师。每一次送教活动中的观察、指导、交流、记录等都要做出具体的分工,做到协同进行。

(四)组织送教教师开展经验交流

送教教师以身说教,更能够形成现实的影响力。在融合教育培训的基础上,进行送教上门的实践交流,以培训的方式搭建相互学习的平台。

1.说具体学生,论具体对策

送教教师就一个具体的学生进行送教上门全方位的解析,说明送教的可行性、送教的组织、对待送教家庭的态度、送教氛围的营造、送教内容确定的依据、资料的搜集、自我评价送教的效果与反思,等等。以案说教,既深化了培训者的送教认识,更让参培者领悟送教的具体操作实践方法。

2.说一次送教,论基本组织

送教教师由一次送教活动说明所需要的人员组织、车辆要求、人员配合要求、人员基本素质、送教协调准备,等等。延伸思考要维护好后续的送教活动所必需的基本保障条件。从基层送教教师的视角来审视送教活动开展的现实条件与要求,更能够为教师自身所接受。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还要思考送教的指导实际效果如何,以及面对实际还需要引领的关键内容是什么。

3.说一期计划,论现实依据

送教教师由送教学生一学期的具体计划内容,说明制定这样一个计划必须掌握哪些要点,吸纳了哪些融合教育的理念;要完成这样一个计划需要具备怎样的条件。尤其是计划中哪些是自己的思考,准备做出尝试、有待实践的内容。还可以通过这样一个计划的制定跟送教教师所熟悉的普通教育计划进行比较,更多地强调了哪些特殊教育的内容。

4.说内容安排,论康教合一

在融合教育培训指导过程中,更多的是从宏观上谈残疾儿童教育康复内容如何安排组织,而结合具体的送教学生说明具体内容的安排,能够更加直观地说明教育内容安排与康复内容安排是如何更好地贴近送教学生,能够为其所接受,尤其是如何顺应送教学生既有的教育康复状态。送教教师通过分享内容安排,可以使大家体验到康教合一的实践意义。

送教上门工作中遇到的实践难题是普遍存在的,对策研究也还需在今后的送教上门工作中继续实践验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履行职责,指导普通中小学校送教上门工作,让残疾儿童教育“零拒绝”和“一个都不能落下”得以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吴善亮,王玉兰.融合教育框架下“送教上门”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16(4).

[2]张海滨.教师专业化发展 助力送教上门工作的实施[J].辽宁教育,2019(4)(下半月).

(责任编辑:赵昆伦)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于特殊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全社会对于智障儿童群体也保持着高度关注。在对智障儿童展开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身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结合这一特殊群体的发展特征,实施特殊教育方法解决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提高培智教学实效,使其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关键词:智障儿童;特殊教育方法;实施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在教育事业方面的投入与扶持不断加大,加之全社会对智障儿童群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人们对智力障碍的了解程度逐步深入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为智障儿童服务的社会机构逐渐兴起,并且国家开办的培智学校也大力建设,让人们对智障儿童的教育前景有了更为乐观的态度。为了促进智障儿童教育的改进与完善,保证这一群体尽快适应社会生活,则需要找到切实有效的特殊教育方法,并且在实践中得以切实实施,文章主要针对于此展开深入研究。

一、智障儿童的具体特质

智障儿童虽然智力方面存在障碍,但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针对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如何开展以及要如何凸显实效,一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究的问题。实际上,在特殊教育当中,我们一定要结合智障儿童的具体特质去运用适当方法,才能实现良好的培养效果[1]。具体来讲,智障儿童在知觉方面表现得速度缓慢且范围狭窄,记忆力较差且逻辑性混乱,语言表达含糊不清,无法正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思。除此之外,在思维方面明显能够感觉到判断力不足,无法形成客观认知,对数的概念难以掌握,注意力非常不集中,難以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情,性格也较为孤僻。面对智障儿童存在诸多缺陷,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懂得因材施教,运用特殊教育方法去進行针对性的培养。

二、对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方法实施策略

教育效果的体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教育方法的具体实施,为了实现促进智障儿童自我管理及自我服务能力提升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一定要以生活为核心进行课程设置,在教育过程中采取特殊性与针对性的教育方法,进而激发智障儿童学习兴趣以及丰富其认知。

(一)为智障儿童提供更多接触生活环境的机会

智障儿童在生活中与事物的接触,一定会在其内心引起变化,比如当儿童看到鲜花时,目标便会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并且产生伸手抚摸的欲望;当儿童听到美妙音乐时,便会聚精会神进行倾听,去寻找声音的来源;当儿童尝到美味的食物时,会食欲大开,露出甜美笑容。正因为他们与生活环境的密切接触,接受了来自成年人的指导教育,才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其智力才会得到发展,所以在特殊教育中一定要重视多为智障儿童提供接触生活环境的机会[2]。

(二)让智障儿童获得更多成功喜悦

人们在成功之后会获得喜悦感,智障儿童同样也不例外,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游戏中,只要收获成功便会极为开心,并且非常愿意再来一次。比如当他们正确穿好衣服,或是自己的画被老师表扬,便会显得非常开心,此时如果教师对他们提出进一步要的要求,他们更容易接受且十分投入去完成。那么,在教育工作中要如何让智障儿童获得成功喜悦呢,笔者认为要从如下几点着手:

其一,明确任务,具体要求。当要求智障儿童完成某一项任务时,一定要对儿童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并且要充分结合智障儿童的实际能力。比如,我们可要求儿童将自己的书包整理好,但是不可只是简单地说一句“整理一下自己的书包”,而应当将如何将书包整理好的具体步骤讲给儿童听,如先将书本、作业本放进去,再将铅笔、橡皮等文具放进文具盒,最后将书包拉链拉上,不要将东西随意塞进书包。如此一来,智障儿童便能对任务及具体要求有着非常清楚的认知,在良好指导下能够轻松获得成功。当然,要结合智障儿童的实际水平,任务设置不得过难也不要太简单,要确保去适当性。

其二,检查及时,鼓励肯定。当智障儿童按照具体要求去完成任务之后,我们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如此一来不仅能够对儿童的任务完成情况有全面了解,同时也能及时给出指导,确保儿童对自己的任务完成情况存有茫然。所以说,通过及时地检查能够让儿童脑海中的任务印象在退散前得到及时指导,在黄金时间内更易于其改正。否则,如果检查不及时,智障儿童脑海中对任务步骤全部遗忘,后续的指导则失去其作用。当然,在检查过程中,为了照顾到智障儿童的积极性,我们应当给予更多的鼓励与肯定。

其三,适当指导,具体帮助。智障儿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尤其是在完成一项全新任务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因此,我们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具体帮助下促使儿童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比如教会智障儿童穿开襟上衣,当儿童一只手已经放进袖子,而另一只手不知怎么办时,我们便可指导其将另一只袖子先拎到面前,再将手伸入进去。当然,除了口头指导以外,必要时还可亲自动手去辅助儿童完成,使其能够获得成功体验。

(三)对智障儿童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表扬

当智障儿童完成了某项任务且完成表现非常好时,我们不仅要及时表示肯定,还应给予极大表扬,从而大大调动智障儿童对学习、生活的兴趣与积极性。比如,我们可将儿童比较好的画作、美工作品、公正字迹的作业等张贴在墙上,让同学、家长、老师都能够看到,并且毫不吝啬对儿童的表扬。又如,儿童做了好事,得到荣誉,我们也同样需要在众人面前进行表扬,让儿童感受到受他人尊重的感觉,使其自信心与自尊心得到有效建立。此外,存在智力障碍的儿童由于在行为方面会表现得比正常儿童要迟钝,所以做错事是无法避免的,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正确对待,切不能对儿童的兴趣与积极性形成打击。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特殊教育大力发展的趋势之下,我国针对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虽然起步较晚,并且许多先进理念并未得到良好落实,但随着国家与社会对智障儿童群体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笔者认为在良好的发展势头推进下一定能取得良好成效。身为特殊教育工作者,在面对智障儿童时,一定要对他们的特殊性有清晰把握,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实施针对性的特殊教育方法,保证智障儿童得到良好的教育机会,帮助他们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康丽侠.关于对智障儿童游戏教学的探讨[J].神州,2017,(1):126.

[2]马赫男.智障儿童攻击性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6,(9):61-63.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一)定义:个别化教学是一种以适应并发展学生的差异性和个别性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与设计。 更具 体的说,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需要、身体状况等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

和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教学工作,从而使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

能得到适合的教育,取得尽可能大的进步。

(二)个别化教学的实施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的教学结果有明显而详尽的陈述。

2、对每个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身心发展的现实状况、学业方面的饿所长所短等有详尽而全面的评价和描述。

3、教学内容和要求不统一。不同智力发展水平的学生或有不同的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教学内容或达

成不同的教学要求。

4、根据每个学生具体情况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媒体,运用成功的教学经验。

5、教学对象根据实际需要可多可少。

这一点和“个别教学”是有明显区别的。“个别教学”是一种“一对一”的教学实施形态,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它可能是个别化教学,也可能不是。而个别化教学可以采用“一对一”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小组教学,

个别学习,集体教学等等形式。

6、运用适应学生个人能力的最佳教学方法,安排适应学生个人能力的学习时间。

7、教学过程有及时而经常的反馈。

(三)个别化教学的意义

1、个别化教学可以保障智力落后儿童接受合适教育的权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

2、个别化可以充分发挥特殊教育的作用,有效地保障每一个智力落后儿童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取得应有的进步。

3、个别化教学还能够适应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关于个别化教育计划

(一)定义:个别化教育计划(简称IEP)是为了满足心智障碍儿童的身心特征和实际需要而提供的最为适合其发展、给予最恰当教育服务的书面文件。它既是心智障碍儿童教育和身心全面发展的一个总体构想或规划,又是教育工作者对他们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一般情况下0-3岁儿童3个月要调整一次计划、3-6岁的儿童半年要调整一次计划、年龄大一点的一年要调

整一次计划。

(二)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意义和作用

1、智障儿童都有各自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存在着较大的个别差异和个体内差异,因此他们的教育需要与普通教育显然不同,个别化教育计划非常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体内差异。

2、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从事智障儿童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基本技能,

具备此技能帮助你更专业的去了解分析学生。(如果一个特殊特殊无个别教育计划,你从事的就不是特殊教育,个别教育计划是特殊教育的核心,作为教师必须会制定个别教育计划。)

3、个别化教育计划是个别化教育能够实施的总设计,是使智障儿童获得适合教育服务的重要保证。

4、个别化教育计划是教师,家长,学校对某儿童实施教育的承诺,这一承诺会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的监督和

检查。

5、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需要的是团队工作的力量,这样就加强了教师,家长,以及其他相关服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让各类参与教育的人员都能相互交流,互相配合协作,更充分的去分析了解孩子,做到计划的准确性,从而更好的实施其计划。(如:对肢体不协调来说,医疗更多地是看到孩子的缺陷,教育更多地是通过教育让孩子的功能发生变化,通过活动发展孩子的潜能。)

6、个别化教育计划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为实施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7、个别化教育计划可检查学生的进步情况,因此它是对儿童作教育评量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检测教师的教学情况。(学习内容只是一种手段,发展功能是目的。)

三、个别化教育计划的操作程序

在个别化教育计划制订的过程中,整个过程应该包括三个大的环节:教育评估、召开IEP综合分析研判会议、

拟订个别化教育计划。

(一) 教育评估

教育评估又包括教育诊断和课程评量

1、 教育诊断

一个确定入学的学生对我们来讲,前期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通过一些量表的评量、观察来了解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及学习特质,并形成教育诊断报告书,以便设计出更适合其发展的个别化教育计划。

通常在我们的操作中教育诊断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学生档案):

①、 学生的基本资料:主要含出生史、发展史、教育史、医药史„„等

②、 学生的家庭资料:主要含父母的年龄、学历、职业、家人关系、家长教养态度、居家环境,家庭生

活习惯„„等

③、 学生生活健康资料:视力(含敏锐度、空间与转移、视知觉等);听力(含听力损失值、类型、两耳听力、语言听力、听知觉等);神经系统功能以及其它情况。 ④、 学生的认知功能:含认知发展、认知形态、适应行为等

⑤、 学生的语言能力:含语言理解、表达方式(单音节、双音节)、语言障碍情形,发音、发音器官结构与功能等。(不能讲话是因为发音器官问题、认知问题还是气力不够导致不能发音。)

⑥、 学生的动作能力:含大小肌肉动作、运动能力、关节肌力等

⑦、 社会情绪:含不适应行为、学习态度、异常行为、各种环境中之行为等(描述行为,了解背后的原

因)

2、课程评量(指导实操):

课程评量:

通过某课程对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所做的一个全面的评估,从而可清楚地看到学生现阶段各领域的综合发展

水平,找到学生的学习起点。

(二)召开IEP综合分析研判会议

1、会议的主要目的:

(1)从不同人员的角度,家长、教师(正副班主任,相关科认老师)、医疗人员、治疗师、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不同的方法(观察,调查、谈话、评量)了解学生不同层面(生理、动作、感知、情绪、行为等等)的实际情况,并找到影响身心发展的原因(家庭、学校、社会、生理、心理),了解学生自身发展的优弱势,为制订学

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尽可能提出准确的理论依据。

(2)挖掘学生的潜力,拟订支持辅助系统的人员,方式和支持程度,确定相关服务等。

(3)让各参与人员对学生的情况有全面系统的了解,并能互相沟通,便于各类人员的互相理解和协作。

2、会议的主要内容

(1)学生的障碍类别:指出是何类智力障碍。

(2)学生学业的优弱势:可以做学生整体的学习起点状况描述,也可从课程领域的角度出发做学生各领域的优

弱势分析。

(3)障碍影响:分析学生的主要障碍对学习、生活及适应环境的负面影响。

(4)学生未来的发展潜能:主要根据学生现阶段的能力情况做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情况的预估。 (5)建议对策:主要针对其优弱势及需求程度而定,确定对策方法,内容、支持的程度、环境、人员等。

(6)安置:指出安置在何校(机构)何班。

(7)教育重点:根据课程评量而拟订,每个领域均应确立重点,教育重点可作为该生在这一领域一学年的长期

目标。

(8)其他建议,与会人员及家长的要求及教学相关建议。

(9)会议记录员必须对会议的过程进行详细记录(会议的时间、地点、与会人员、主持人、记录人、发言人、会议的目的,会议的内容),所有与会人员在会议结束后必须签名。

四、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制定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意味着教育评估和综合分析会议结束后,教师(含相关服务人员)必须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和教育需求,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训练、治疗目的进行具体的设计、安排形成文字及书面材料,

以便为后面的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依据。

制定IEP的过程中,具体包括两个部分即选择目标和叙写目标。

(一)选择目标

选择目标包括选择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

长期目标是指学生在某领域在一年的学习重点,其主要依据是:

1、学生的年龄特征;

2、学生在进行课程评量后各领域的优弱势分析及教育建议对策(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对弱势区是否定为发展目标,没有发展的和已经发展的不必作计划,1分和2分做计划要多一些);

3、学生在环境中的首要需求(基本能力:独立进餐、独立如厕、独立喝水等);

4、家长的意见和需求;

5、学生下一安置阶段的环境需求;

6、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学生下一步最重要的发展是什么能力)。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对新生制定计划时,首先根据家长的介绍、意见需求和教师的观察来发现学生的问题,从学生的优势、弱势、难点入手制定计划目标,往往效果比较明显。

短期目标是指达成长期目标具体的细致的步骤和内容,是完成长期目标的重要保证,它以学生身心发展、知识能力的基础为标准,随着学生系统知识能力的形成,逐步完善,最后达到长期目标的达成。

主要依据是课程各领域的具体评分及侧面分析图。

(二)叙写目标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最后要形成书面文件,叙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叙写精练准确,才能指导具体的教学实施,通常 叙写要把握这样几个原则:简洁、具体、可操作、可评量。

长期目标的叙写: 长期目标是一种较为概括性的目标,用词较为笼统,不要求很精确.通常是以一个动词加上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形成该课程领域本的长期目标.这些动词一般包括:认识、了解、增进、增强、掌握、学会等等。

短期目标的叙写:

短期目标叙写时,必须是客观的、系统的、具体明确的、可测量的。 叙写的基本要素: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情/达到什么样的标准。

例如:长期目标:增强明明对颜色的分辨能力。

短期目标:明明能按指令要求找到所需颜色的铅笔(3种颜色以上)。4/5通过

注意:每个长期目标1-2个,最多两个,短期目标2-3个

五、执行个别化教育计划(IEP)

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完以后便是计划的实施,教师要将班级所有学生的计划进行统整分析,安排设计教学,同时教师更要根据IEP短期目标,列出活动计划,设计教学活动。在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IEP计划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评鉴,一般说来短期目标在一学期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随时进行修改和调整,长期目标一般在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为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落实上级精准扶贫工作精神,完成特殊儿童的义务教育工作,达到各项评估对残疾儿童入学率的要求比例,对重度智障、残疾或脑瘫的儿童纳入招生学籍管理,特开展本项送教上门的工作。

二、情况分析

目前,经我校会同县、乡、村各级部门进村入户进行的扎实摸查,统计有4名儿童(具体名单见附件)尚未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由于这4名儿童中,1人双目失明,1人脑瘫,2人智力残疾,四人残疾类别有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或多重残疾。均无法正常到校参与学校学习。

三、工作措施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的有关规定,拟根据儿童的居住地为依据,按就近入学地段接收这4名儿童就近入学,进行送教上门或个别化辅导教育,学校成立专门的送教上门领导小组,拟安排学校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学校选派责任心强、热爱残疾学生,思想、业务水平较高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分教师,

上门送教。

(二)组织机构 组长:李勇 副组长:郭培祥

何东

范春明

成员:梁栩

何雍

王汇洋

贾兰

刘丽

王权

刘燕琼

王彩英

张春凤

张德纯

李月

敬德芬 王华强

冯良本

刘艳

唐凤林

(三)工作要求级措施

1、每个服务对象每周“送教上门”不少于1次,每次送教课时3课时左右,每学年不少于120课时

2、送教前,送教老师要写好了个别化计划,针对学生残障情况写好辅导计划,对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教授、康复训练和心理辅导等。

3、经常与家长联系,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做到活动有跟踪。

4、整理并收集关于家庭特殊教育系列系统知识,帮助家长掌握辅导孩子的具体方法。

5、鼓励家长认真学习教育残疾子女的信心,让他们有信心、有干劲参与对子女的教育中来

四、后勤保障

由于送教上门的工作比较繁重,学校在师资培训方面需要进一步的加强,送教上门的教师按照任教随班就读的教师津贴进行补助,同时我乡幅员辽阔、地处偏远,每次给予上门服务的教师适当的交通补贴。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为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都知道,农村地区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也就决定了农村地区儿童教育方面的特殊性。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将“乡村少年宫”的效用发挥出来,并且为教育现代化提供发展动力。本文将主要从乡村少年宫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行全方位的解析,以供业内人士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乡村;少年宫;特殊儿童;心理健康

在我国,少年宫是广大少年儿童开展政治教育和集体文化的活动场所,其建设的直接目的就是提升少年儿童的文化素质,最终促进新式人才培养。但是,少年宫方面的资源是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的,农村地区的少年儿童无法充分享受少年宫优秀资源。下面我将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就乡村少年宫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意义展开全面研究。

一、乡村少年宫有利于巩固特殊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感情

我们都知道,在农村地区,特殊儿童主要是以留守儿童的形式而存在,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就会直接导致这两代人之间的沟通频率过低,所以自然就会导致亲情关系的淡化。基于互动、沟通比较少,这也就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比较缺失。农村留守儿童多会产生自卑心理,并且表现出比较内向的性格特点,这就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行。乡村少年宫的出现就克服了这一方面存在的弊端,为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交流提供支撑。我们会将城市少年宫的建设模式引入到乡村少年宫中,借鉴其活动形式,比如亲子科普展览、亲子运动会等,这样就可以让儿童與其父母共同参与到项目中来,实现其在一定程度上的交流。乡村少年宫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为农村地区的少年儿童与父母交流提供了一个平台,对促进其两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产生支撑作用。另一方面,农村少年宫还弥补了农村学校教育的短板,实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可能会受互联网的影响比较大,这就导致其对网络游戏的抵抗力比较低,加上父母的家庭监管缺失,最终就会使其心灵受到负面影响。总之,我们必须要明确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策略,尤其是对于巩固感情方面要加以注意。

二、乡村少年宫有利于为特殊儿童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城乡教育方面存在着差异,这是不容置疑的。种种因素导致了留守儿童面临着比较艰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并且农村的社会环境也对留守儿童产生影响。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这一事实,由于留守儿童缺少基本的监管,其比较容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而将其推向不良的发展环境。再就是,很多留守儿童没有主流的价值理念导向,这就可能会产生偏激、片面的价值观,这对其心理健康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都是极其不利的。另外,学校教育是提升留守儿童文化素质的主要支撑,但是很多的农村学校具有比较多的问题。虽然近些年,我国的农村经济、教育状况都有所改善,但是这些传统问题还是依然存在的。在其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坚持应试教育的理念,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是,很多的学生并不能达到老师预期的标准,这就会使师生关系处于比较僵化的状态,进而使学生产生忧郁、苦闷、恐惧、烦躁的负面情绪,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

三、乡村少年宫有利于推动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

就农村少年宫的本质来讲,其还是以公益性项目而存在的,这也就会使其公益性目的进行扩充。我认为,其最基本的作用还是缩小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逐步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均衡。开展农村少年宫项目,这也就成为了增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体现。农村少年宫对于这一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可以传播文化、提高留守儿童的素养、增进他们之 间的情感交流,还能丰富这部分孩子的课余生活。最重要的还是能够将更好地教育资源融入到留守儿童的实际生活中,让他们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素质教育资源,这对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异也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四、乡村少年宫有利于推进全社会对特殊儿童的关注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尚未解决,这也就制约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基于此,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也是我们国家急切想解决的问题。但是,受经济发展的推动,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迁移,从而投身于城市建设中。但是,这就使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家中,托付给老人照看,这就催生出留守儿童群体。留守儿童的成长是表现出矛盾特征的,父母监护方面比较缺乏、学校监管不全面、社会监护不力等,都可能会使部分留守儿童出现负面状况,比如安全无保、学业失助、品行失调等。一般来讲,农村地区时没有少年宫的,这也就是农村留守儿童缺少良好的教育资源的重要体现,所以,我们依托农村学校建立起农村少年宫,这会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很好的整合,并且还能够将城市教育资源补充到农村地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还能够将社会注意力集中到留守儿童身上,从而更好地发挥少年宫的德育功能,有效推进农村教育的公平。

五、乡村少年宫有利于拓展特殊儿童知识空间

对于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来讲,其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学校教育,但是,课堂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这就使其在获取知识方面处于劣势。同时,他们的活动空间也是比较单一的,主要是学校内部空间和村庄内部空间。所以,农村少年宫的推行,可以让留守儿童增加更多的知识渠道,也能够让他们获取更多的知识。将知识与生活进行联系,并且可以将新奇的知识传递给少年儿童,这会极大的扩展他们的视野,这也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对书本知识进行接受,从而为后期的文化学习和道德修养产生促进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儿童以留守儿童为主,长期缺少与父母的沟通交流,这就更决定了乡村少年宫的建设必要性,这对农村地区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必须要从全方位的发展方向入手,采取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最终能够为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明.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策略[J].四川水泥,2018,(1):193.

[2]叶荣源.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探讨[J].低碳世界,2017,(32):173-174.

[3]厉建飞.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策略[J].中国房地产业,2018,(1):243.

本文是2017年度全国少先队研究课题《乡村少年宫助力特殊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号:2017LX93。

残疾儿童特殊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一、我市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现状

(一) 入学率水平较低下

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率为72%和巩固率为60%, 远低于两纲的基本要求, 特殊教育发展不平衡, 我市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低于健全儿童的入学率。

(二) 区域差距比较大

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特殊教育发展较好, 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特殊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我市近郊六区三残儿童入学率为100%, 14个区县市达到90%以上, 9个区县达80%以上, 5个区县达70%以上, 1个县达到60%以上, 2个区县达到50%以上, 1个县达到40%以上, 还有个别区县特殊教育还未起步。

这组数据充分表明, 智力残疾儿童平等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他们入学、巩固问题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残疾人教育事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社会、家庭强烈关注的焦点问题, 残疾儿童迫切要求的问题, 同时也是政府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

(三) 辍学失学现象还相当普遍

调查中发现智残儿童在应入学残疾儿童中的比例在25%~42%之间, 除少数人随班就读外, 相当比例的人未入学或辍学, 这种现象在区县农村较为突出。

二、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现状原因分析

农村智力残疾儿童残疾种类多, 残疾的等级复杂, 具体的身体差异不同, 入学难、巩固难问题的具体情况也呈现多种多样。较为突出的几类情况:

一是部分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 行动不便, 生活基本无法自理, 必须专人护理, 增加入学难度;

二是家庭经济原因无法使其入学 (调研中石柱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在3000元左右) , 经济条件较差, 入学难、巩固难;

三是提供智力残疾儿童教育的学校办学条件并不能充分满足智力残疾儿童入学的需要, 造成入学难、巩固难;

四是山区交通不便, 村小撤并, 轻度智力残疾随班就读儿童往返时间太长, 安全隐患太大, 家长接送不便, 造成入学难;

五是山区农村对智力残疾儿童的认识有距离, 不愿亲近他们, 缺少关心和爱护, 甚至在生活、学习中故意排斥他们, 造成智力残疾儿童家长心酸、儿童心理自卑, 使他们不想上学, 不愿上学, 害怕上学.

六是缺乏有效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各种扶残助学项目虽得到大力的很好的实施与落实, 但是, 智力残疾儿童在享受政策的时候较其他类别的残疾儿童没有得到实惠, 智力残疾儿童的有限政策资源被忽视。

表现在:缺少对《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条例》、《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和《重庆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本次调研中了解部分地方只听两纲其名, 未见其文;部分家长法制意识淡漠, 仍是智力残疾儿童上不上学一个样, 反正都是混日子, 长岁数, 可送可不送的心态和想法在农村局部地方存在;由于山区交通不便, 智力残疾儿童入学每天必须接送, 一次往返要走20-30公里, 造成部分家长送子女上学负担, 随意让孩子旷课和辍学, 导致智力残疾儿童的入学、巩固成为难题。其次缺少对农村山区智力残疾儿童的投入保障机制和有效渠道, 其经费和项目基本上靠义务教育投入在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 而往往由于其智力残疾儿童在学校班级的作用和能力不能得到发挥, 甚至对班级造成负担, 因此除非针对智力残疾儿童的助学项目对智力残疾儿童发放外, 其他奖学、助学性质的项目基本上与他们无缘;缺少对残疾儿童享受农村或者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明确政策依据, 致使残疾儿童享受相应待遇必须受到家庭收入、名额总量的政策限制。

七是缺少有效的医疗救助通道。残疾儿童的医疗救助,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有所体现, 比如视力残疾儿童的白内障手术, 肢体残疾儿童的假肢安装, 语言残疾儿童的助听器配带, 然而智力残疾儿童的医疗救助体系还尚未起步, 没有形成系统的救助体系。

表现在:缺乏智力筛查体系和机制, 没有科学鉴定评价智力的机构、设备和人员, 智力评价采用“望”“闻”“问”的方式, 有一名智力残疾儿童一直被鉴定为肢体残疾;缺少对智力残疾儿童伴有癫痫等疾病的儿童先治疗后教育的救助模式和体系, 以及缺少相应的经费来源渠道和保障机制, 往往就是采取随班就读, 随病任发的局面出现;缺乏对智力残疾儿童因智力引发的肢体协调, 手脚灵敏、行为失调等的心理干预和康复训练。

八是缺乏有效的教育管理平台。目前全市对智力残疾儿童的教育管理采用最多的方式是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系我国教育界专用名词, 指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中吸收残疾儿童与健全儿童一起接受教育的形式, 目前对随班就读教师编制、培训、待遇等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 对其质量的管理、考核、评价尚未行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

表现在:缺乏对校舍场地的无障碍化, 或者添置辅助设施, 帮助智力残疾儿童行走, 减少参加教学活动的困难;没有对随班就读学校的编制、人事、经费给予适当倾斜, 缺乏针对随班就读的教材设计, 教师的教学计划只能因循正常儿童的进度适当放慢节奏, 放松要求, 降低难度;缺少一套有效的招生标准、模式、系统, 智力残疾儿童什么年龄入学, 到那里入学, 怎样入学应该具有一定标准。

九是缺失有效的社会资助环境。残疾儿童由于先天的生理缺陷, 智力残疾儿童由于其反应迟钝、思维呆板、行动缓慢, 被冠之“傻子”“呆子”等刺激性很强的字眼, 人为的被贴上标签, 在人群中, 社会上无形有一种自卑感, 缺少应有的认同感和关爱。

表现在:对智力残疾儿童的成果宣传不够重视, 事迹不够典型, 从而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存在的价值缺乏足够认识, 缺乏足够认同, 缺少足够了解, 甚至认为是家庭、社会的负担;家庭对残疾儿童的生活、心灵、学习、发展等的了解、帮助、关心不够、不足、不深。无法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环境.

三、加强智力残疾儿童教育的思考与对策

(一) 加强宣传, 扩大社会影响, 引起社会关心、关注和关爱

首先, 加强对两纲的意义、目标、作用的宣传, 扩大社会影响, 以及市政府组织检查组对重点目标指标的检查, 督促区县落实情况。其次, 大力开展对智力残疾儿童的事迹收集, 典型成长故事的传播;还有采用各种方式宣传、动员智力残疾儿童入学, 讲学生入学后的未来, 讲入学标准、入学方式, 入学渠道, 入学补助等政策, 使家长懂政策, 明事理, 清未来。

(二) 落实经费保障, 开展医疗评价救助体系、健全社会福利保障机制、建设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贯彻中发[2008]7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以及渝委发[2008]27号精神《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 加大投入, 落实经费渠道, 保障经费来源。

1、率先开展智力残疾儿童医疗评价、救助体系。

智力残疾儿童医疗评价体系是智力残疾儿童各项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科学客观的鉴别、判断、评定智力残疾儿童的残疾程度, 以及检测是否伴随有多动、行走困难、癫痫等并发症, 才能有针对性对智力残疾儿童实施救治、康复或者入学。

智力残疾儿童救助体系是根据智力评价团队得出的科学客观数据、结果, 制定相应的适合智力残疾儿童需求的救助模式和方案。救助体系主要是针对中重度智力残疾儿童, 并伴随有多动、行走困难、癫痫等并发症, 生活基本无法能够自理, 需要进行医疗救助、生活护理等方面的帮助。

2、健全社会福利保障机制。

残疾儿童家庭一般都是贫困家庭, 智力残疾儿童家庭更要承担护理责任, 家庭的收入和负担更重, 出台低保政策按照智力儿童残疾水平和评定等级, 给予指标倾斜, 金额倾斜, 或者设立残疾人福利生活补助基金。

3、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我市的智力残疾儿童入学主要采取的方式就是随班就读, 其就近入学, 节约开支, 方便儿童, 为儿童融入主流社会提供了一种快速的便捷通道, 然而其不便管理、管理复杂、师资水平要求高等客观问题也暴露无遗。建设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首先, 给予随班就读学校人事、编制、财政的倾斜, 给予吸纳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班级在师资配备、教师待遇、职称评定、奖励表彰等方面给予倾斜照顾;特教学校各类功能教室和设备要资源共享, 成为对周边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的资源中心。特教学校安排巡回指导教师, 配合做好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业务指导工作。

(三) 加强领导, 保证政策落实, 得到政策倾斜

智力残疾儿童的入学难、巩固难问题成为一个难题, 成为每个儿童平等享受教育权利的阻滞, 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保证政策的落实, 政策的兑现, 早日实现国家对智力残疾儿童的生存、保护、发展目标, 应定期召开会议, 研究问题, 发现情况, 提供决策, 制定政策, 检查落实执行情况。

上一篇:课堂实录评说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农村教师师德建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