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普法调查论文范文

2024-07-16

农村普法调查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 当前的农村普法教育,面临新的时代背景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而被赋予新的时代使命,就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村普法教育主要在普法对象参与热情、普法理念、普法方式、普法效果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原因表现在客观、制度、机制和文化等方面。在此思考的基础上,尝试对农村普法教育的进路进行建构。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村普法;普法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普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有效地组织实施农村普法教育,将对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特征的新农村具有整体上的建构作用。因此,认真而理性地分析我国农村普法教育的现状,梳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农村普法教育的对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构建和谐社会,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一、农村普法教育存在的几个差距

一是普法对象参与热情与普法教育的期待之间有差距。从前四次普法教育的情况看,我国普法教育的重点在城市,在城市的政府机关及一些企事业单位,而且发达地区比落后地区开展的好,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点。农村由于在教育条件和环境等因素,农民参加普法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吉林师范大学一个课题组提供的数据更突出地说明了这个情况。该课题组共发放调查问卷2600份,回收1985份,回收率超过90%,调查报告上的数据显示,有90.2%的农民没有参加过普法教育。[1]

二是普法理念与民主法治的要求之间还有差距。由于我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农村经济的市场经济化程度不高,广大农民深受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农民缺乏法治传统和权利意识,对法律的需求在整体上比较低。我国普法教育的主要理念是增强公民法律素质和守法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工具主义的倾向。这种普法理念与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难以有效培养农民法律情感,无法激起农民参与普法的热情。

三是普法方式与农村实际情况之间还有差距。“方法的生命胜过观点。”[2]农村普法的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普法目标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但当前农村普法的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贴贴标语、挂挂条幅、讲讲大课,是目前农村普法教育的主要方式,“送法下乡”等颇具实践意义的活动,基本演变为送法律书籍下乡,搞搞文艺演出。因此,在如何将普法同农民的权益紧紧相连、如何将农民的从普法教育的客体变为普法教育的主体、如何将法制教育同农村义务教育、电视媒体宣传诸教育平台有机结合起来的等方面,还需要在方式方法上进一步探索。

四是普法效果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之间还有差距。重过程轻效果,普法教育过于重视法典原文的知识性教育,农民理解消化比较有限。吉林师范大学课题组的调查报告还显示,对宪法、选举法等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法律,了解的农民不到40%。[3]另据报道:当前我国农村治安问题呈现暴力犯罪突出、侵财犯罪多发、部分地区社会丑恶现象蔓延、制贩危险物品严重等“四大特点”。2006年1月至9月,全国农村地区共发生杀人案件8031起,伤害案件5.9万起,发生盗窃粮食、牲畜、生产资料等侵财案件88万起,占总数的31%。[4]这些数据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普法教育仍亟需加强。

二、农村普法教育进路之建构

(一)在处理普法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上,坚持全面渗透与重点突出相结合。一是把普法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切实突出出来。普法教育是搞好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单独立项,并纳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系之中。应把搞好普法教育作为实现“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基础环节,细致筹划,重点关注,并在经费、制度保障等各方面予以倾斜。应把普法教育的成效作为衡量农村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二是必须把普法教育渗透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中。普法教育要贯穿到农村民主法制、教育文化、生产流通等诸多方面建设中,同时普法教育又对农村各方面建设起着支撑作用,做到各项工作中贯穿有法制教育,法制教育落实促进各项工作完成。三是必须把法制教育的落脚点放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应把法制教育的最终着眼点放在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推进农村各项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基础上,做到周密筹划、讲究实用、注重效果。

(二)在处理普法工作与群众需要的关系上,坚持固定教育与利益引导相结合。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普法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从群众需要出发开展普法教育,把服务农民、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切实维护农民的权益利益作为农村普法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形式上紧密结合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思维习惯,选择农民群众最容易接受的教育方式。在内容上紧贴新农村建设需要和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二是注意利用物质利益带动教育落实。应从提高群众自觉参加普法教育的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促进普法教育的物质激励方式。如把普法教育与文化活动结合起来、与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与实施村民自治结合起来,从满足农村群众物质利益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开展法制教育。

(三)在处理普法教育与实际应用的关系上,坚持一般教育与用法实践相结合。一是深入搞好基本法律知识教育。普法教育要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积极开展针对农村、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大力开展以农业生产、农村市场经济为重点的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促进农村市场经济法律秩序的健全。大力开展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为内容的法律法规的宣传,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二是积极帮助解决涉法问题。积极实施“法律进乡村”活动,把普法教育纳入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重要部分,结合农村土地征用、土地承包等问题,引导村民依法解决各种矛盾和纠纷,依法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实行农村“两委”干部普法教育轮训制度,通过法律咨询和调解,解决农村日常生活中的涉法纠纷。利用多种方式宣传有关农民进城务工的法律知识,增强进城务工农民的法律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充分的法制保障。三是在推进农村依法治理中落实法制教育。继续开展依法治乡(镇)、依法治村活动,促进农村各项事业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提高农村基层法治化管理水平和村民自治意识。

(四)在处理教育方式与普法效果的关系上,坚持主渠道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在教育方式上,开展经常性的“法律下乡”活动,变“法律下乡”为“法律常驻乡”,充分发挥农村人民调解员、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和普法教育志愿者等队伍的作用;在充分利用板墙报,标语、横幅、小报、夜校等农村传统普法教育阵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大众传媒在法制宣传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将网络法制教育向农村延伸,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法制宣传教育网站、远程教育、法律服务热线等手段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多形式、立体化、全覆盖的法制宣传教育网络体系。在教育素材上,组织编写适合农民生产生活的法制宣传资料,向农村地区免费赠送,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建立法律图书角。在教育的时机上,要抓住进城务工农民返乡的时机,重点开展随机教育,加大普法教育人力、物力的投入,扩大教育的效果。

三、结语

农村普法教育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第五个五年普法教育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但这次普法教育面临着新的时代背景,肩负着新的时代使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是基于此,才有必要对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村普法教育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但本文只是就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探析,并试图进行对策上的设计。这些努力虽然对解决问题所起的作用是微弱的,但却是有意义的,因为,农村普法教育只有大家的参与,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齐心协力,普法的实际结果才会愈接近时代赋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邹之坤,李馨.吉林省农民思想政治素质状况的调查[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

[2]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法律出版社1996.4.

[3]邹之坤,李馨.吉林省农民思想政治素质状况的调查[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

[4]李薇薇.当前农村治安问题呈现“四大特点”[N].检察日报,2006-11-7.

[作者简介] 兰晓晖,男,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法学系硕士研究生;胡冰,男,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军事政工系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建平]

农村普法调查论文范文第2篇

宪法宣传周活动情况报告

今年的 12月4日,是我国第六个全国法制宣传日,为积极贯彻实施‚12.4‛法制宣传日和云南省宪法宣传周活动,在认真贯彻好《‚四.五‛普法规划》的基础上,我所围绕‚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活动主题,深入开展了法制宣传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让大家都充分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使法制的力量深入人心。现将我所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 活动主题和指导思想

今年‚ 12.4‛法制宣传日的活动主题是‚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构建和谐社会‛。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以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为载体,动员全乡机关、社区和村委会集中开展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进依法治国、依法治乡的进程,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活动内容实施

‚四五‛普法规划将每年的12月4日确定为全国法制

宣传日,我乡各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紧紧围绕宣传主题,全面落实‚四五‛规划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依法治理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日活动,为我乡两个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活动内容有:

1、组织法制培训。11月22日,我所组织了各村委会、社区主任共23人的法制培训。共培训学习了《宪法》、《行政许可法》、《行政执法》、《选举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婚姻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规文件。

2、为使‚四五‛普法工作落到实处,抓好以农村普法死角的普法工作,我所于11月28日组织文艺演出队到边远山区宗舍村委会进行文艺演出,组织法制文艺宣传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村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散发了1600余份法制宣传单,为‚四〃五‛普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3、悬挂横幅标语。为了配合本次‚12.4‛法制宣传日活动的开展增强宣传力度,一是在乡政府办公室门前悬挂‚落实好省宪法宣传周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横幅标语,二是在各街道张贴各类宣传标语35条,营造了浓厚的法律宣传氛围。

4、 12月6日上午,适逢羊街赶集日,我所为了认真落实好‚12.4‛法制宣传日和云南省宪法宣传周活动,和乡妇联、计生服务站、文化站、劳保所等部门配合,上街散发《宪法》、《农村法律基础知识》、《公正法》、《人民调

解有关问题解答》、《妇女权益保障法》、《计生法》《劳动保障法》、《防治艾滋病宣传》等法律宣传单4800余份,并播放了3部《举案说法》录像,现场解答法律咨询20人。 受教育群众达2000余人,为落实‚五.五‛普法规划,构建和谐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5、各村、社区也积极举办法制宣传活动,内容有张贴法制宣传画报共42张,更换宣传栏的内容7个,利用广播和板报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使公民增强了法律意识,提高用法律保护自我的能力。

三、活动意义

农村普法调查论文范文第3篇

姓名:王飞翔 班级:10环科 学号:21009011060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速。但是在这高速发展的经济背后更加严重的是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现在城乡差距的表现不仅仅在经济方面,更多的深层原因是城乡公共社会服务的差距。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相对比较落后,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处理现状

1.目前农村垃圾的处置除少数村(主要是省级卫生村)采用简易垃圾填埋外,大部分农村垃圾都是随地堆放,主要倾到地点是“六边”:路边、河边、村边、田边、塘边、屋边;部分农村企业的工业废弃物随意倾到在工厂企业的附近。 2.目前农村粪便的处置基本以家庭户厕、公厕化粪池、三格式倒粪池贮存,满溢后自然渗透排放为主,由于部分化(贮)粪池的建造未按无害化要求(三格式)建造,原先建造的化粪池部分是二格式或一格式,因此未经真正的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河里和田里,但目前还存有少量露天粪缸,部分粪便还得不到无害化处理。

3.近几年来农村养殖业的无序管理造成的污染也比较严重。一方面养殖户的环保意识较差,畜禽粪尿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到河里或堆放在路旁污染环境;另一方面大多数养殖户缺乏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措施,要用先进的无害化方法处理,成本较高,养殖户难以承受。 4.农村生活垃圾、粪便处置严重滞后。虽然我国各地制定了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但在管理职能上没有延伸,规划的制定上对乡镇的环境卫生专业不是编的很细致和深透。按照国家环保的要求,在农村垃圾的运转处理上,应实行城乡一体化,即:组保洁,村收集,镇压缩、运转,县(市)统一填埋、焚烧或垃圾资源化处理。由于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城乡环卫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 垃圾污染环境的危害 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若农村生活垃圾不加以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还容易污染土壤环境。残留毒害物质不仅在土壤里难以挥发降解,而且能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阻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白色”垃圾在土壤中长期存留,不易降解,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导致粮食减产。 2.造成水资源的严重破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人口总量的增加,加上农村分散居住的特点,使得农村的生活垃圾成为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对洗衣粉、塑料制品的倚赖性高,这些日常用品产生的大量污染都得不到有效处理和排放,加之农村对废弃物的回收率极低,残留地膜和塑料废弃物因其自然条件下降解时间长,对环境产生长久影响。因此,日常生活用品所造成的污染也就没办法得到根除,处理不及时或不当,成为严重的生活废水。目前,我国农村饮用水还存在着氟砷超标、铁锰超标、苦咸等问题。 3.存在传播疾病的危险隐患。

农村生活垃圾,使井水变绿,使河水变臭,使近年来农村患病人数猛增。要么是突发心脏病,要么是突发脑溢血,还经常得一些莫名其妙的怪病。即使转移到垃圾场地,由于现在的生活垃圾成分相当复杂,既没有分类,也没有任何处理,甚至没有掩埋,所散发的废气和造成的污染,无论给运输沿线的农民,还是给垃圾场地附近的农民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不容低估的威胁。

处理对策建议

一是要搞好宣传教育,通过环保下乡、科普宣传等形式,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树立文明生活意识,争当保护环境的促进者。

二是要加强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使农民能够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还要安排专人定时清运,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

三是要加大监督处罚力度,制定乡规民约等,形成环境保护的监督机制。有关部门要经常检查,对于那些乱弃乱堆垃圾、污染生活环境的农户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并按照相关规定予以处罚,营造“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良好氛围。

四是建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分期分批地投入到农村,逐步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资金不足的问题,解决村屯垃圾集中转运、处理过程中的人力、设备设施所需费用,尽早结束农村垃圾无人管理的历史。

五是应认真贯彻我国现行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该法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有地方性法规规定”,各镇、乡、行政村应遵照“垃圾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对垃圾收集、储存、利用、回收生产过程制定相应的措施。

六是狠抓运行机制,垃圾常清化。一方面,政府要明确“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实行开放式的市场运行,鼓励民间投资介入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另一方面,也要体现“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在各地实行生活,生产垃圾收费制度,明确垃圾收费相关事宜,在使垃圾得到有效的减量的同时,弥补财政投入的不足。

参考文献

蒙媛;施项;;新农村建设中居民生活垃圾管理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9年18期

农村普法调查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根据预警系统建立的一般分析框架,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划分为警情确定、影响因素分析、影响指标确定和预警四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信息系统、分析评价系统和政策实施三个子系统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并对该预警系统功能的实现进行了探讨,提出通过改进和完善就业统计工作、信息系统平台和就业社会服务系统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

关键字: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理论模型

随着经济预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与成熟,预警系统在社会失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国劳动统计局(BLS)曾在1945年前后,主要采用ARIMA时间序列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逐步建立了就业率和失业率两个预测模型。在我国,政府于1995年提出了要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建立就业预警系统将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研究综述

高校毕业生日益严峻的就业状况不仅给毕业生个人和家庭造成了心理和经济上的压力,也对社会各方面产生广泛的影响。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可以预测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发展态势,对异常情况及时做出警报,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龚红果等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就业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和不诚信行为首先提出了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包括制度预警机制、市场预警机制、信息网络预警机制、思想动态预警机制、专业预警机制、质量预警机制和诚信预警机制。[1]

教育部和武毅英分别以初次就业率和二次就业率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线和预警区间进行了不同的划分。其中教育部将毕业生就业预警区域划分为5个区域:(1)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时,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处于供求失衡的状态,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急迫,而毕业生的供给却严重不足;(2)处于70%-90%区间时,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处于比较宽松的状态,毕业生供给与社会需求之间基本平衡;(3)处于50%-70%区间时,表明毕业生就业存在一定压力,供需之间较为紧张;(4)处于30%-50%区间时,表明毕业生就业形势紧张,就业相对困难,有供过于求的迹象;(5)低于30%时,表明毕业生处于供求失衡或就业危机状态。[2]而武毅英则以最高、最低两个预警线将毕业生就业预警划分为3个区域:将二次就业率60%作为最高预警线,40%作为最低预警线。60%的就业率处于“就业压力”向“就业困难”的转化过程中,40%的就业率则处于“就业困难”向“就业危机”的转化过程中。[3]

为了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评估,万明国提出建立由大学生就业率、就业缺口和就业质量三个指标组成的指标指数。[4]柯羽则引进了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就业结构等五个一级指标和需求单位层次、自主创业率、就业地域等10个二级指标构建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5]

近期,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研究逐渐由理论探讨向实际应用、由局部研究向系统化发展。谢爱国等提出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由政策法规、组织机构和信息系统组成。[6] 而钱强等提出的毕业生预警模型包括人才需求预警、人才供给预警、专业数据预警、就业趋势预警、供求数据系统和就业信息系统等多项数据。[7]

综上所述,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原则、策略等角度进行理论分析,而关于预警系统的主要环节——预警线的划定和就业指标体系构成的探讨则是基于定性分析的多,基于定量的实证结果的少,而整体性地探讨其系统构成、预警方法等的研究更是才初见端倪。因此,本文主要从系统角度出发,结合预警理论与技术,探讨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建立。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构建的逻辑阶段

经济预警的逻辑阶段可以划分为: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兆并预报警度四个阶段。其中警义是指警的含义,包括警素(构成警情的指标)和警度(警情的程度)。警源是警情产生的根源。警兆即先导指标。一般不同警素对应着不同警兆。确定警兆后,需要进一步分析警兆与警素的数量关系,找出与警素的警限相对应的警兆区间,然后借助于警兆的警区进行警素的警度预报。[8]对应这一逻辑分析框架,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 高校毕业生就业警情确定阶段

该阶段主要是对构成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警情因素进行分析,确认有无警情,以及警情的程度和界限。一般情况下,在经济预警中,警素很难以单一指标刻画,而多采用指标体系进行衡量,通常由反映经济增长数量和质量的两类指标构成。因此,在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时的这一阶段,主要应考虑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与质量相结合的综合指标体系,从而对就业状况进行基本评估,初步确定有无警情及其变动趋势。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追寻造成警情的各项警源。警源主要可分为自然警源、外生警源和内生警源三大类。自然警源是指因自然灾害进一步诱发经济灾害。外生警源主要指对外经济关系或非经济关系变化导致的由国外输入的警源。国际贸易的变动、国际资本的流动、国家间外交关系的变化等因素都有可能对就业产生影响。内生警源主要是指就业生成机制中产生的矛盾,可以从高校毕业生的供给和需求角度进行分析。其中影响供给的因素包括人口总量、就业总量、高等教育规模等;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工资水平、通货膨胀、投资等。因此,上述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警源除了自然警源难以预测外,其他警源可以被分解为社会、宏观经济和高等教育等若干影响因素。

3. 高校毕业生就业监测阶段

在该阶段,根据影响高校毕业生的若干因素,筛选相关指标,判断其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影响关系,将其划分为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其中的先行指标和同步指标可以应用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将先行指标的变化趋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警素指标和警情程度建立相关关系,通过监测先行指标的运行情况,即可对就业警情进行预测和判断。而同步指标与就业指标呈现同步变化趋势,通过对同步指标的监测及预判,也可以预测就业状况的变化。

4. 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阶段

所谓预警,其内涵包括两部分,一是预测,二是警报。因此,在这一阶段,一方面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测模型,另一方面是在就业形势异变时及时发布警报。预测模型的建立可借助数理、统计、计量、模糊预测等各种预测手段,在对各方面数据、信息进行汇总、筛选的基础上,综合各种预测结果,再结合专家的分析判断,提高预测的精度。而就业形势的异常变化不仅是指衡量就业状况的指标体系中的就业率等指标过低,也可能是过高。如果就业率指标低,说明就业不足,是目前最需警惕的状况。但如果出现就业率等指标过高,则很可能说明人才培养不能满足需求,社会人才供给出现极大的缺口,也是应该警惕的。这种状况即使在总体就业率不高的情况,也有可能在不同学科、专业和层次分布上出现,因而只要指标发生异常变化,无论高低,都需要被关注和及时发布警报。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理论模型

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逻辑阶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划分为信息系统、分析评价系统和政策实施系统三个层次。在信息系统层面,主要是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建立预警模型,其中包括了数据子系统、预测子系统和警报子系统。分析评价系统则是组成专家评估团队、建立相应评估系统,与信息系统的各环节形成反馈,分别对信息系统中数据子系统的就业状况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分析,对预测子系统的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对警报子系统的警度、警线以及最终警报的确定提供意见。该系统借助专家的经验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克服单纯依靠数据、计量模型的局限性,从而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政策实施是系统的最高层次,在综合上述信息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该系统最终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警报的发布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调整(如图1所示)。

在这三个层次的系统中,信息系统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其中,数据子系统是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基础数据保障系统,它又分为基础数据库和指标体系两部分。基础数据库由各个统计、监测数据的月度数据库、季度数据库和年度数据库以及其他数据库构成。而各数据库数据又汇总为两大指标体系,是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重要基础。

1. 就业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反映就业数量的基础指标和反映就业质量的参照指标构成

最直接的基础数量指标无疑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而就业率又可以分为登记就业率指标和调查就业率指标。登记就业率可采用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中的初次就业率和二次就业率指标,而调查就业率则可以抽样调查或跟踪调查的数据作为补充。除了总体的就业率指标统计,还应该细化到各高校类型、层次、各学科、专业等的就业率。而设计衡量就业质量的参照指标时则可以考虑与就业直接相关的质量指标,例如薪资、落实工作时间、工作相关度、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度、工作单位性质、工作岗位等,还可以综合考虑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微观因素,既包括学生个体因素,例如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也包括家庭和学校因素,例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社会背景、学校的性质与声望等。这些指标部分可以在高校毕业生离校时的就业登记调查中统计完成,部分则同样需要通过跟踪调查或者抽样调查来完成。

2. 就业监测指标体系的构成主要基于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包括社会、经济、高等教育等方面

社会因素可以划分为人口、就业和人民生活三个一级指标。其中主要人口指标包括人口数和自然增长率。就业指标包括经济活动人口数、劳动力参与率、就业人口比例、部门就业比例、城镇失业人员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职工平均工资等。反映人民生活的指标包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支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等。经济因素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财政、金融、国内、国际贸易、能源等。其中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支出总额、企业存款和能源生产总量分别作为固定资产投资、财政、金融和能源的衡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衡量指标则包括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各产业产值、居民消费水平。而国内外贸易的指标则可分别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口额、出口额以及进出口总额进行衡量。上述这些影响因素通过相关性和时差分析,可以划分为先行、同步和滞后指标,从而构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监测指标体系。

鉴于就业问题的复杂性,预测子系统的核心则是运用多种预测方法和模型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预测。而关于警度的预报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警素预警模型,即先建立警素的普通模型,对其做出预测,然后根据警限转化为警度。二是警兆预警模型,首先建立关于警素的警度模型,直接由警兆的警级预测警素的警度。因此,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警报子系统中,可以在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警情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两种警报模型:其一是首先通过对各指标的模型进行预测,进而划分警限进行预警;其二则是先划分各指标的警限,然后对与不同指标对应的先导指标进行预测,再根据先导指标的警级来预测警情。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功能实现

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功能的实现包括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两方面。纵向功能的实现主要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借助以数据库为基础的管理终端/服务器和以浏览器为基础的显示终端/服务器来实现(如图2所示)。其中管理终端/服务器是由各高校、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劳动社会保障、人事、统计等部门以及相关专家团队等按照不同的权限,协作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的数据采集、整理、维护、预测、分析、评价、判断等各项工作。首先由高校以及相关部门的人员,即一般用户完成毕业生就业及其他相关指标数据的输入工作,完成后上传。其次由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专业操作维护人员组成的管理用户对数据统一进行标准化整理,通过已建立的预警模型完成数据的测算。最后根据管理用户的运算结果,由专家团队和相关政策决策部门的高级用户进行信息评价,决定最终的信息发布。显示终端/服务器主要是借助网络浏览器发布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预警信息和政策动态。其用户由一般用户和管理用户组成。一般用户除了通过网络浏览器及时获取就业政策信息,也可以配合完成相关的信息调查。而管理用户则负责网络的维护、信息的发布和更新,并且将通过网络浏览器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反馈给管理终端/服务器的管理用户,从而完善就业预警模型的数据信息。

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功能实现的横向结构则分为数据输入、数据计算和数据输出三大模块(如图3所示)。

1. 输入模块

输入模块由原始指标的确定、原始数据输入和数据处理三部分组成。在这一模块中,首先是确定相关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可以采用以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为主的统计分析方法,也可以采用以经济实证分析和时差相关分析为代表的计量分析方法。由于就业问题牵涉的因素纷繁复杂,因此,在采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还应结合专家意见,从而确定合理的指标体系。在确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库子系统采集相关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预处理,保持统计口径与时间序列上的一致性,剔除各种非主要因素与随机因素,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为进行科学测算打好基础。

2. 计算模块

计算模块由指标评价、预测模型和警报模型三部分组成。指标评价是在指标确定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模型确定指标权重,结合专家意见对指标体系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对由指标体系所衡量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初步判断。预测和警报模型则是借助各种预警方法,在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进行进一步的预测、分析和判断。

经济预警的主要方法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指数预警方法,包括景气指数和合成指数;二是统计预警方法,包括判别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等;三是模型预警方法,包括各类线性或非线性的计量模型以及基于概率分类的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网络等。[9]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可以在采用回归分析、ARMA模型以及灰色系统、神经网络等模糊预测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指数法和专家经验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态势发生变化、出现转折点前进行预报。

3. 输出模块

输出模块包括预警效果和调控两个部分。其中的预警效果模块对预警结果进行发布。调控模块则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结果的基础上通过对各个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标进行政策模拟,结合专家意见,从而通过调节各项经济和就业政策实现对就业状态的有效控制。

五、政策启示

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判断和预测都必须基于客观、准确的调查统计数据。因此,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首先要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

目前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统计还存在若干问题:首先,调查的层面主要集中在教育部门和高校层面。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数据来源主要采取由各个高校要求毕业生填写就业登记表,从而逐级汇总上报,最终形成由教育部发布登记就业率指标的方式。除此以外,教育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也组织了若干典型性调研,其中北京大学2003年、2005年、2007年组织的若干次规模较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研究最为系统、影响最大。然而,上述这些调查的组织方,无论是教育部门或者高校,都是与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直接相关的机构,而第三方——例如行业协会、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研究机构等的大规模、权威性的就业调查信息则相对缺乏。其次,这些大规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基本是针对应届毕业生开展的,而缺乏对已毕业大学生——例如毕业后1年、3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大学生就业状态的跟踪调查。如此一来,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仅仅能获得毕业期的数据,却由于缺少了后续的调查研究,而无法呈现出大学生就业的整体面貌。最后,目前虽然已有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指标体系的讨论,但是还未最终建立相关指标体系。而关于指标体系的探讨也多局限于对就业状况的衡量,而未能对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各宏观、微观因素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形成综合多个维度的指标体系,为预警系统的建立打下基础。

因此,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首先要完善就业统计的主体,即发展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服务系统。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服务系统主要包括社会性的毕业生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和咨询机构。我国目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缺乏权威的职业研究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在美国有许多非营利性的就业中介组织,其中以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NACE)最为著名,目前该组织共吸纳了1800多家高校和1900多家用人单位作为会员,每年为大约100多万名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而我国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随着自主择业政策以及就业市场的变化,原有的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要,因此急需组建类似的专门机构。这类机构可以是由政府领导的相对独立的专门办事机构,也可以是不以盈利为目的但收取合理报酬的民间组织。他们不受高校和政府部门的人员编制和经费的限制,可以集中更多的专业人才,在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搭设桥梁,通过广泛的社会联系,了解用人单位需求,一方面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咨询服务,另一方面也满足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在与双方都建立紧密关系的基础上,这类服务机构完全有可能获取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供需双方的就业信息,也完全有可能从第三方的视角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做出客观的评判。同时,发展这类服务机构不仅可以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服务,也是完善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

其次是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调查的内容,即就业统计指标体系。本文认为,调研中设定的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全面,除了包括反映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的各类就业率指标,还可以包括反映就业质量及与就业直接相关的个体、家庭、学校等微观影响因素指标,从而为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同时,为了避免统计调研中某些指标的主观性,对于关键性的指标,例如薪资和岗位,可以在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中做出约定。因此,有必要完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协议,使其能够起到高校毕业生的“准劳动合同”的作用。这样一来,无论以此作为就业率统计的基准,还是获得薪资和专业相关信息都可以更为准确,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就业率造假,同时也有利于保障毕业生权益。

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的运行是基于信息系统平台的,其数据输入、计算、输出都离不开系统服务器。因此,在改进统计系统,获取准确数据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功能强大的信息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就业信息在网络上发布,越来越多的求职过程和结果可以在网上完成,同时越来越多的就业数据和信息也可以在网上同步传递,有利于及时的数据收集、整理。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完全可以实现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设定不同的权限,既保证必要的信息共享,又保证信息的安全。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信息系统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始终只是预警系统的基础平台,不能忽视管理人员对其的监督和维护,尤其是审核信息的真实性,对过程进行控制,以免错误信息的录入和传递,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而即使通过信息系统获取了数据结果,也不能过度依赖,还要充分考虑专家的经验,使得信息系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服务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龚红果等.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机制的构建与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3(5).

[2]瞿振元.2000-2002年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3]武毅英.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预警线之探讨[J].江苏高教,2007(5).

[4]万明国.论高等教育就业指数评估的原理与构建[J].武汉大学学报,2005(5).

[5]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7).

[6]谢爱国等.大学生就业预警系统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2).

[7]钱强等.高校毕业生就业预警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3).

[8]顾海滨.宏观经济预警研究:理论、方法、历史[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4).

[9]黄继鸿等.经济预警方法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2003(2).

农村普法调查论文范文第5篇

一、当前綦江区农村普法中出现的问题

(一) 普法定位失准

一是认识定位不准。一些街镇、村居领导把农村普法与经济工作对立起来, 与农村“减负”对立起来, 采取消极应付态度;二是目的定位不准。政府主导的普法教育, 希望通过普法来教化农民安分守法, 服从政府的指挥与安排, 农民则希望通过学习法律来了解如何维权,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民对普法的抵触情绪。

(二) 普法手段失灵

农村普法中重法律知识传播、轻法治信仰培育, 重政府组织发动、轻社会力量参与, 重单向灌输、轻参与互动等现象还比较突出。送法下乡仍然是农村普法的主要形式, “来时一阵风, 去时影无踪”的运动性普法, 实效性必然大打折扣。

(三) 普法内容失衡

农村普法针对性还不够, 与农民的法律需求还存在错位。普法规划是自上而下制定的, 普法任务是自上而下布置的, 普法内容是自上而下确定的。这与农民关注的农业发展中出现的新兴问题, 农村邻里间的法律纠纷, 农民维权中的法律咨询, 以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有着不小的差异, 这种大一统的, 不能满足农民需求的普法工作很难激发农民学法的兴趣和热情。

(四) 普法评估失真

“一年小考核, 五年大验收”的普法工作评估机制, 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难以做到评估的公正客观。下级单位为了应付检查, 甚至临时拼凑台账, 弄虚作假, 从数据上也很难准确反映普法工作的成效。

二、加强綦江区农村普法工作的新探索

农村普法工作是一项长期的, 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 不断发展, 不断创新。

(一) 以精准为目标, 实现科学定位

一是普法认识到位。要把普法宣传教育当作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政治任务来对待。

二是普法主体突出。要围绕农村、围绕农民的主体地位做文章, 进行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保障等。

三是普法目的明确。普法不仅是从重常识、义务、实体的“治民”, 更是重意识、权利、程序的“治官”。农村普法不仅普及农民的法律知识, 更是培养知法、学法、懂法、用法的社会主义现代农民, 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和护法的社会风气, 特别是要让法律成为铭刻公民心底的信仰。

(二) 以时代为契机, 创新普法方式

一是优化传统模式。在坚持“送法下乡”、“法制黑板报”等传统宣传教育活动的情况下, 结合本地区农村实际, 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传法律法规, 如编唱普法顺口溜等, 提高普法的成效, 同时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进行宣传。

二是创新宣传载体。要与时俱进, 展现时代特色。可建立普法QQ群, “短信百事通”等群发方式, 也可用微博、微信等“微普法”方式进行宣传;建立农家开通法律服务热线, 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

三是加强普法互动。要加强普法人与受众的互动, 让更多人作为普法宣传工作的主角参与到普法过程中。在普法过程中要尽可能设计“互动”环节、放大农民“参与”的空间, 实现“教”、“学”相长。

四是纳入公共服务。农村法制宣传教育要纳入公共服务体系, 通过政府采购、项目补贴等方式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普法产品;通过政社互动、社会激励引导志愿服务等社会力量参与普法。

(三) 以实用为基础, 提供有效服务

一是切合农村实际。坚持贴近农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三贴近”原则, 把维护农民的利益作为普法工作的切入点,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结合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来展开普法, 使广大农民懂法、守法, 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这是吸引农民参与普法工作的关键。

二是回应农民需求。普法主体开展实地调研, 院坝会议、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收集民意, 系统分析, 聚焦需求;搜集当前法律焦点热点问题, 筛选、归纳、整理群众问询条目, 科学搭配普法“菜谱”, 实现“菜单式”普法。一方面根据共性进行全员普法, 另一方面要区分个体进行点对点普法。

三是突出普法重点。农村干部的法律素质和对普法工作的重视程度,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普法工作的水平和进展。

(四) 以考核为推手, 完善评估体系

一是纳入考核体系。将农村普法工作列入对街镇考核体系, 增加其考核分值, 强化街镇、村社的普法责任, 使普法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二是引入社会评价。建立政府内部评价、专业机构评估和社会满意度测评三者相结合的机制, 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调查统计的方式客观评价普法成效。普法的效果到底好不好, 公民 (社会) 自己说了算。简言之, 社会评估提高了普法效果评估的公信力和科学性。

三是开展周期评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定期开展综合性的或者专项性的法治工作评估, 以“评”促“化”, 以期产生法治社会化的系统性激励, 从而为我区的普法工作创设最优良的社会软环境。

摘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农村普法中出现了诸多滞后于时代的“四失”问题。本文针对此现象提出了创新农村普法工作的对策。

农村普法调查论文范文第6篇

分家协议书

协议人:

(一)xxx,

男/女, xxx年xx月xx日出生,

身份证号码:xxxxxx

家庭住址:xxxxxx

(二)xxx,男/女,xxxx年xxxx月xxx日出生,

身份证号码:xxxxxx

家庭住址:xxxxxxx

xxx和xxx是原配夫妻,共生有xx个子女,分别是xxxx、xxxx,别无其他子女,xxx和xxx夫妇共同建造了xxx的房屋,产权证号为:xxxx。现结合家庭实际情况,经家庭成员协商一致,就上述房产归属事宜自愿达成协议如下:

1、上述位于大十三里村的房屋归xxx所有

2、其他子女对上述房产分规均无异议

3、xxx对父母尽赡养义务

4、本协议生效后,及时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

5.、本协议经当事人签字生效

6、本协议一式两份,当事人各执一份,公证处留存一份

协议人:

协议日期:xxx年xxx月xxx日

协议人签字:

20xx-12-8农村分家协议书 篇2

本人柏林祥,出生一九三五年,现年六十五岁,其妻王树珍,生于一九三九年,现年六十一岁,家住盐城市伍佑镇永明四组,皆已花甲有余,毕生有两个儿子,大儿:柏中明,大儿媳:吴建霞;二儿:柏中根,二儿媳:高秀荣,皆已生子,成家立业,实属幸事,常言道,有千年之父子,无千年之弟兄,各房点灯各房亮,如今我俩老意欲将全部家产按兄弟俩平分赠予你们,每人各得壹份,望你们分得家产后各自努力,勤俭治家,振兴家门。

房产:堂屋叁间,厨房叁间,现将此房产及全部家具用品分成两份。

大儿:柏中明,常屋东壹间半,厨房北壹间半,家具用品,睡柜壹只,书橱壹只,铺板床壹张,园桌面壹张,张柜壹只,家神柜壹只,大桌子壹张,小桌子壹张。

二儿:柏中根,堂屋西壹间半,厨房南壹间半,家具用品,睡柜壹只,书橱壹只,铺板床壹张,加元 桌面壹张,三门橱壹只,碗柜壹只,回脚床壹张,书桌壹张,四抽屉壹张。

厨房暂由父母居住,等二老百年后由兄弟二人平分。

关于父母的赡养,每户每年支付赡养费伍佰元。必须在每年年初支付,不得拖延。

父母二人年龄已高,身体一年不如一年,所需看病,医疗费除父亲单位报销外,其余部分由兄弟二人共同承担,若父母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服侍及照料之义务由兄弟二人轮流共同承担,费用共担。

两位老人百年后由二兄弟处理后事,丧葬费费由兄弟二人共同承担。

此协议一式三份,由父母、大儿子大儿媳、二儿子二儿媳各执一份。

父母亲签字:

大儿子: 二儿子: 大儿媳: 二儿媳: 见证人:

年 月 日农村分家协议书 篇3

今有徐新法、陈金娣家庭成员中二子(徐海清、徐海明)均已经成年,准备分家另过独立生活,父母为子女生计考虑,愿将自己所有的财产分与二子为业,为划清产权,避免争议,团结和睦,特立此分家协议书为凭。

一、居住屋分配:现有居住房屋肆间两层,分别分予徐海清和徐海明二人。

其中东边两间两层分给徐海清所有,西边两间两层分给徐海明所有;

二、出租屋分配:现有出租房屋,所产生的.房屋租赁费用由徐新法、陈金娣夫妇收取并使用。

出租房屋所有权暂时不予分配,归徐新法、陈金娣夫妇所有。待徐新法、陈金娣夫妇百年后遵照遗嘱分配或没有遗嘱徐海清、徐海明协商分配;

三、空余土地分配:协议签订之日,没有居住房屋和出租房的空余部分土地,按居住房屋划分界线。

徐海清、徐海明二人各50%,东边50%归徐海清所有,西边50%归徐海明所有。双方不得干涉对方改变土地的用途;

四、共同债务分配:家庭共同债务不分配,由徐新法、陈金娣二人偿还;

六、老人赡养:由于赡养徐新法、陈金娣所产生的费用,需要儿子承担的,徐海清、徐海明按各50%的比例分摊;

七、本协议一式四份,经所有当事人签字并芝里社区盖章后生效,徐新法、一份,芝里社区备案一份。

签字处:

芝里社区盖章处

日期农村分家协议书 篇4

赵某1、赵某2弟兄二人均已经成年,准备分家另过独立生活,现村里给新批房基地3间和老宅北屋正房6间的财产分配,为划清产权,避免争议,团结和睦,经母亲及家中叔叔赵兴明、赵兴堂、赵兴友、见证特立此分家协议书,协议书条款如下:

一、村里新审批下来的3间宅基地和老宅的北屋东边2间主房及2间主房正前方小院分配给赵某1所有;

二、老宅的北屋西边4间主房及4间主房正前方小院和院中树木分配给赵某2所有;

三、赵某1分房得5间房屋,赵某分得4间房屋,因弟兄2人分的房产地皮价值不同,赵某1分的房屋比赵某2多出一间,考虑到毕竟是一家人,没有绝对的公平,赵某1自愿给(赵某2)5000元作为补偿,新批的房基地村里要6000元宅基地费赵某1自己承担与赵某2无关。

四、因家中老宅肯定要拆旧翻新,村里及相关单位要对拆旧翻新的房屋罚款,老宅的罚款赵某1赵某2弟兄2人各付一半的罚金。

五、因赵某1多出一间房屋赵某1自愿承担母亲李存荣住房事宜。

六、其它财产归母亲李存荣所有,将来归属由母亲分配。

七、本分家协议已一次分清,吃亏沾光差价做明,今后价格涨落、付款早晚均不再调整。

八、本协议共2页一式五份,母亲与两兄弟夫妻各执一份,一经签字按手印兄弟夫妻双方均不得反悔,如经见证报公证处另备案一份。

立协议人: 立协议人:

母 亲:见证人: 见证人 见证人

上一篇:有关交通运输的论文范文下一篇:劳资冲突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