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2024-07-15

新技术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油田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具有设备多、故障复杂等特点,故障问题繁多、查找困难、表现不一,本文结合二次回路故障问题分析,对变电站二次回路运行中微机保护技术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配电系统;二次回路;故障分析

在油田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中,包含端子、电缆、保护压板等众多设备,这些设备在油田复杂恶劣供电运行环境中极易出现故障,而且故障诊断和排除较为困难,一旦出现故障将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有必要结合油田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故障分析,对运行保护技术措施进行探究,提升油田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运行稳定性。

1 油田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运行故障

1.1配电二次回路直流系统故障

在供配电网络中,二次回路直流系统在正常运行时是不接地的供电网络体系,因为油田供配电分布广、点多面广,造成直流系统在长期高负荷运行中易出现绝缘性降低或出现一点、多点接地的状况,导致误跳故障引发危险。在二次回路直流系统故障中,主要故障有线路保护装置直流电源串入交流造成误动跳闸、断路器偷跳等,类似故障中可能有时不会出现监控后台,以及保护装置无报警和信号,保护装置也没有记录报告。因为没有出现操作和控制装置动作,无法及时发现和准确分析故障。在直流系统接地等故障时,一点接地情况下不会出现短路电流和造成设备损坏,系统一般可以继续运行,所以故障不易被发现,而实际上因为一次接地造成断路器误跳闸等事故越来越常见,特别是现代油田配电网络中对控制电缆多采取分布电容配套问题,易引发故障。在110kv及以上级别变电站中,为了杜绝开关场干扰电压导入继电保护设备引发故障,一般需要在二次回路中应用带有屏蔽层的电缆线,可在开关场和控制室两端同时接地。在该类电缆中,分布电容因为处于芯线和屏蔽层间隙,所以电缆长度越大则分布电容效应越明显,因为屏蔽层两端都是接地的,所以降低了引发危险和故障的可能性。在直流回路中,分布电容可以改变直流母线共模干扰,但一旦直流系统一点接地或直流串扰,就会造成分布电容出现瞬间放电的现象,对直流操作回路造成干扰,这些干扰信号、电流或由此引发的功率就会造成继电保护系统误动作。一般情况下,分布电容等级越大,其产生的干扰电压衰减速率和幅度也就越慢,可能会引发继电保护器的误动作概率也就越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为有效降低二次回路直流系统故障,必须要对分布电容进行容量降低处理,可通过缩短控制电缆长度、利用电容效应较低线缆等方式实现。油田供配电常见方式是采取多个保护小室、露天高压配电装置GIS改造等方式缩短控制电缆总长度,同时还可以利用性能先进的光缆代替传统电缆,可有效传递保护跳闸信号,杜绝或降低分布电容的不利影响。变电站一般设有直流绝缘监测装置对直流母线接地绝缘性进行判断,但在接地报警后无法准确的进行故障支路的诊断分析,只能进一步采取试停法、逼近法等方法进行直流系统的供电网络分段解列,通过逐个支路断开的方式查找接地点,操作较为复杂,且断路会造成供电不稳定,影响油田正常作业生产。因此,为杜绝这一问题,可采用直流传感器进行微机选线型绝缘检测装置设置,对直流系统正负极、各支路对地绝缘电阻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杜绝传统电桥式继电器绝缘装置无法准确反映故障地点的缺陷,还能降低“死区”问题,并避免了传统监测诊断方式的复杂性,降低了故障检测成本、提升了检测精度。但该方式在应用中如不能合理进行平衡桥电阻和切换电阻参数设置,将造成系统正负极对地电压过大波动,在一点接地情况下就会造成光耦合器和出口继电器等部分误动作。

1.2配电二次回路交流系统故障

在配电二次回路交流系统中,回路交流系统异常会影响二次测量和判斷精准性,还会影响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动作精度,所以接地不合理是影响二次回路正常运行的重要原因。在二次回路交流系统中,必须有1个可靠接地点,并且要对这一接地点进行准确评价,同时电压互感器存在差异的二次回路必须相互独立,实现二次绕组和辅助二次绕组独立设置,确保开口三角绕组输出准确。交流系统故障除接地、回路独立等原因外,还会因为电压和电流极性问题出现故障,互感器在预防性试验和周期性检测中有时存在接线端子倒换等问题,影响互感器极性连接的精准性和电能计量、保护动作的启动。交流系统回路断线也是常见故障,在回路缺陷和接线问题诊断中,可采取利用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永久接地小母线串入小型电阻的方式改变电阻值,然后对过流电流进行测定,以电流为依据对电压回路接地情况进行判断,还可以通过可靠的接地处理和定期的检查,确保交流回路接地正确和装置之间的独立性。

2 油田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运行的微机保护措施

一是微机保护输入。要以配电系统二次回路运行实际需要为基础值,设定微机保护模拟量,确保互感器极性、接地和二次绕组正确。对继电保护动作信号、断路器触点位置等强电信号,要转换为微机保护内部弱电信号,确保微机保护输入模拟值的准确性。

二是微机保护干扰。主要是内部元器件布局、保护装置结构、工艺干扰和外部的环境干扰,前者可通过保护装置工艺改进和元器件合理结构布局改进,后者主要是研究抑制电场耦合、磁场耦合和公共阻抗耦合等引发的干扰,对电场耦合,可通过静电屏蔽、优化敷设路径增大耦合阻抗、缩短电缆长度减少耦合电容等方式抑制。对磁场耦合,可通过电磁屏蔽、减少互阻抗的方式进行屏蔽,特别是应用双绞线抵消磁场感应。对公共阻抗耦合的抑制,要确保二次回路中只有一个固定接地点。对电磁干扰的抑制,主要是采取屏蔽的措施。对光耦导通回路引发的故障,要严格选择合理的元器件,利用动作值较高且运行可靠的继电器,综合考虑动作灵敏度、导通电压、导通电流和动作功率等进行光电耦合器的合理选择。对由分布电容引发的误动作,主要是增加保护小室、应用光纤跳闸通道取代电缆跳闸信号通道等措施进行抑制。

3 结论

综上所述,油田配电系统二次回路运行稳定可确保供电系统运行可靠,针对二次回路直流系统和交流系统运行问题,综合采取微机保护措施,结合常见运行故障采取抑制和应对措施,有利于提升供配电二次回路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姜俊莉,刘占荣,王勇焕.河南油田配电网接地选线装置应用述评[J].电气应用,2008(02).

[2]王伟,焦彦军.暂态信号特征分量在配网小电流接地选线中的应用[J].电网技术,2008(04).

[3]刘志强,郭上华.配合FTU的非有效接地系统单相故障定位方法[J].广东输电与变电技术,2009(01).

[4]朱志平,张民.一种实用的配电网短路故障定位方法[J].电网技术,2008(04).

新技术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电流互感饱和;开关保护设备

The Relay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Liu Jian-jun

系统当中的保护功能,就是应该在系统出现稳定性降低的时候,将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以此避免故障问题对其电力系统造成更大的影响,并将其负荷停电的时间控制在最短的时间。只有这样的系统处理效果,才可以很好的满足当下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求。

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配置和应用

1.1 继电保护装置

对于继电保护功能性而言,电力系统的一些元器件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出现短路或者运行异常的时候,就可以很好的利用电气量的实际变化,发挥出机电保护操作。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中,可以很好的对供电系统在稳定运行中,进行全面的监控,进而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其次,在供电系统一旦出现了严重的故障问题,就需要充分的保障供电系统所出现的故障,能够积极的进行独立在主线路之外,以此避免对整体的电力系统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在处理电力系统的一些异常情况时,也可以很好的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具体全面的信息数据,这样就可以让相关工作人员及时的对其问题进行处理与解决,满足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需求。

1.2 继电保护装置的特征

1.2.1 灵敏性

所谓灵敏性,就是一种电网系统在出现一定的故障问题时,其继电保护装置可以有着较高的反应能力,及时的对其位置以及故障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这种设备的灵敏性基本上都使用灵敏系数进行表达。在设备或者线路的保护范围内出现的故障问题,通常需要保障继电保护装置有着较高的灵敏系数,以此发挥出相应的保護作用。

1.2.2 可靠性

所谓可靠性,就是一种在规定的范围当中,一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动作故障,就需要充分的保障装置不会发生拒动作的效果。同时,在其他部署以该动作的时候,要保障保护装置不会出现误动的情况出现,以此对电网系统造成不良的影响。

1.2.3 快速性

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中,为了可以很好控制故障的进一步扩大,就需要马上对其故障问题进行处理,以此控制故障的影响范围。在处理之后,可以很好地对系统电压进行全面恢复,以此进一步提升电网系统的整体运行稳定性。因此,在电网出现故障之后,就需要马上启动保护装置,以此控制故障的影响范围。

1.2.4 选择性

在出现故障问题的时候,其继电保护装置可以进行针对故障问题,实现针对性控制故障位置,以此保障不会对整个电网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继电保护装置在实际的运行中,可以很好的满足当下的电网需求,同时也能够控制故障范围,避免未发生故障的部位受到波及。

1.3 机电保护装置的功能

在当下的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中,已经很好的为一些工厂企业的高压供电系统提供出良好的电网保护作用,同时也应用在了诸多的变电站当中。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可以基于供电系统线路、主变线路以及电容器起到相应的保护效果。而在高压供电系统当中,也很好的分为母线机电保护装置,并对一些不并列运行下的分段母线进行良好的保护操作。另外,在断路器合闸的过程中,仅仅可以起到合闸自动解除的效果。以此,就需要在实际的电网设计中,需要进行过电流的保护操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负荷等级较低的配电所,则需要控制保护处理。

在当下变电站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中,首先需要实现线路保护。在设置中,基本上使用的是二段式或者三段式的方式,其中一段主要起到的是对电流速断的操作,而二段则是进行限时的操作,最后则是对过电流起到的保护作用。同时还要对母联进行保护,在操作中需要结合起限时电流速断,以及将过电流保护进行结合使用。在进行主变的保护设置中,就是一种针对主变保护以及后备保护的作用。最后,还需要对电容器进行相应的保护。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实现过流、零序电压、过压保护以及失压保护操作。

在当下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使得出现了一些微机保护装置。但是在生产厂家不同以及开发时间不同的影响,在当下市场当中出现的微机保护装置,运行原理与功能性都呈现出差异性。

2 继电保护技术常见情况

2.1 电流互感饱和

在当下配电系统的运行中,由于设备终端负荷不断的增加,因此一旦系统当中出现了故障问题,或者出现了短路问题,就会导致短路电流逐渐的增加。同时,在系统靠近终端设备的时候,也会导致出现的短路问题,造成较大的电流问题,以此就会导致无线接近电流互感器,在单次额定的电流规定值。

2.2 开关保护设备的选择不恰当

在近些年的配电系统当中,都使用的是高负荷区域当中,构建出开关站,同时基于变电所-开关站-配电变压器这样的模式的供电系统。因此,这样就会使得在安装继电保护装置的过程中,出现这一定的矛盾问题。

2.3 谐波影响

我国当下经济高速的发展,同时在当下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由于用电量的不断提升,就使得对于我国的电网系统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另外,在冲击性负荷的作用下,也加剧了非线性的负荷,因此在运行的过程中,就会导致供电系统当中的谐波问题越发的严重。

在一般情况下,在一些能耗较高的区域当中,在变电站当中都安装了电容器,但是对于电容器的使用,会直接导致谐波的放大。因此,为了有效的控制谐波的出现,就需要在电网系统的整体改造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对其系统进行全面的改造处理,并安装一些补偿电容器组,以此有效的在回路上安装适合参数的串联装置,并且很好的避免在实际电容器的使用过程中,有着较高的使用效果。其次,还需要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很好的避免一些与系统在进行感抗相匹配之后,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出现的问题之后,需要起到抑制高次谐波电流的效果。因此,就需要在降低了谐波水平之后,可以发挥出相应的经济性,降低了整体的投资效果。

另外,在谐波源集中的区域当中,由于安装一定的谐波器,就使得可以很好的对一些非线性的负荷产生一定的影响。另外,也就会使得在系统电压不断的升高之后,会导致对其变压器铁芯造成直接的影响。另外,在电网受到限电的影响,就会导致电压出现较为明显的提升。这样的情况下,就会直接影响到谐波的电压整体水平,造成不良的影响。

2.4 超高压输电线路继电保护

在当下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出现了众多超高压电网的建设,因此就对继电保护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基于电阻性的差流分量,有效的进行差动保护数据的分析,以此十分有效的避免对电容电流产生严重的影响。

2.5 微机保护抗干扰

在当下进行微机保护的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周边环境的电磁干扰,以此就会导致保护效果出现严重的下降,因此在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就需要提升抗干扰的效果,以此进一步的提升处理效果。

2.5.1 雷电冲击干扰

在进行保护的过程中,以后与出现的雷击并不会直接影响到二次回路,而是一种在雷击之后,对于高压线路上的影响,并基于大气行波的方向进行传播,之后会经过CT、PT的方式,传导到二次回路当中。同时,在雷击出现之后,对于变电站的一些元件的使用,就需要让其接地网可以很好的注入到暂态电流当中,以此让其电位出现一定的变化。而在两端接地电缆外皮的电流不断提升之后,就会使得电流出现明显的提升。

2.5.2 系统故障干扰

在出现短路故障的时候,其短路电流会进入到接地网当中,以此就会导致整个接地网的电位不但的提升,因此就需要在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在俄日此回路当中的共摸干扰进行有效的处理。

2.5.3 开关操作

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由于在电容元件上存在着较大的电荷量,因此就需要会使得电感的磁链并不会发生一定的突变问题,同时开关操作的过程中,由于状态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就需要在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对其类型的干扰进行针对性的判断与分析。

在对其微机保护的过程中,并在其设备的设计中,有着较多细致性的问题,因此就需进一步的提升印制板布线的有效布置效果。例如,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保障让弱信号电路之间存在着合理的距离,并且避免出现平行的问题。其次,还需要在不同的芯片電源与零序之间,可以很好的加强抗干扰能力。另外,在交流与直流之间,还需要安装一些接入RC滤波器,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在信号输入回路以及直流输回路的过程中,教你一步的提升高频干扰的侵入能力。最后,在交流电压电源的回路设计中,则需要在辅助变压器以及电抗互感器的位置上,进行隔壁层的设置,以此很好的在实际的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中,提升保护效果。

3 设备维修

对于机电保护装置而言,也需要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进一步的加强维护,以此保障对继电保护装置实现针对性的定期维护与检测。在运维的过程中,要对仪表上的数据进行详细的记录。一旦在检测的过程中,发现一些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数据方面的异常,就需要将其问题及时的进行上报,以此做出相应的合理反馈。

其次,对于工作人员而言,还需要建立起岗位责任制,这样就可以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与控制,避免由于自身一些不正确的操作行为,使得提升了操作难度。另外,还需要在对其现场进行全面的清扫,以此最大程度上提升操作的效果。在工作的过程中,让工作人员与设备保持着安全距离,避免出现一定的安全问题,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伴随着我国社会对于继电保护装置的需求不断提升,因此就需要进一步的重视起机电保护装置技术的使用合理性分析,以此提升对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监控效果,进一步的满足社会的稳定电力供应需求,推动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玉玲,王能胜,王黄磊,等.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2021(4):164-169.

[2] 南雷,许航源,李刚,等.电厂升压站继电保护二次回路智能检修维护方法研究[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21,40(4):103-105,147.

[3] 马成鹏.继电保护与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隐性故障研究综述及展望[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1(2):11-12,17.

[4] 解天柱.继电保护失效检测及检修策略研究[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1(2):13-14.

[5] 宋庆.继电保护状态评价方法及其在检修决策中的应用[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1(2):28-29,35.

新技术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水资源对社会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人类活动产生的污废水具有污染物种类多、水量规模不一、处理难度大等特点。若处理不当,会 使水资源受到严重的影响。本文阐述了环境工程中污水处理的重要性,并对污水处理技术的新发展和新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环境工程;污水处理;新技术

引言

从我国目前城市水环境情况来看,城市污水处理效率和水平偏低是 普遍存在的问题。污水排放处理效率低且效果不佳,不利于城市环境工程 的开展,对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也有负面影响。目前大部分城市开始重视污 水处理,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应对城市污水排放问题。但受资金和技术等影 响,城市污水处理工作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污水处理工作的水平和效 率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因此,分析和解决城市污水处理中的 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十分重要。

1 环境工程建设与污水治理技术概述

环境工程主要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环境污染问题的改善 和防治、环境质量的提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环境工程建设、 环境监测、污染防治等。对周围环境充分的测绘考察,并运用环境学的相关 知识进行建设规划,即环境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即为通过处理技术对污水 进行净化,使其达到排入某一水体的水质,或达到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的 过程。经济发展初期,工业发达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较低。此时人们往往 将环境效益置于经济效益之后,忽视对环境的保护。而现在,随着经济和 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开始提高,逐渐对环境保护有了更多 的重视。在此背景下,环境工程建设不断前进,而污水处理技术,作为环 境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发展[1]。

2 污水处理在环境工程中的重要性

2.1  有助于完善环境工程体系

环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的环境,合理解决污染问题,在污染物 排放的过程中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确保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排放标准才能 够进行排放,这样能够有效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保证生态系统的良 性循环,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性。目前城市中的污水排放量较大,它是造成 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我们要做的就是严格管控城市污染物的排 放,做好污染物处理工作,逐步完善环境工程体系。

2.2  污水处理有助于提升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对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有重大意义和作用,是珍贵资源之一。  根据水利部发布的《 202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全国水资源总量为31605.2 亿m3 ,全国用水总量比2019年有所减少,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用水结构 不断优化。污水处理工作若能够达到污水的回收、循环再利用,将有效节 约水资源并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对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3  污水处理有助于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战略,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热 议话题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与生产活动产生大量污水,如果不加处理直接 排放不仅会对城市水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对周边土地资源也将造成严重的 负面影响,甚至间接或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工业生产作为城市发 展的重要活动,需要大量水资源支持,同时产生的污水,具有污染物种类 多、水量规模不一、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因此需要对工业污水进行处理,  例如建立工业循环用水系统,并采取污水排放处理措施。应对污水进行科 学合理的处理,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再利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3 污水处理措施

3.1  环境工程中城市污水的二次利用

目前地球上可利用的干净水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 问题,需要二次利用水资源,但目前水资源二次利用效率相对低下,一方 面导致水资源的价值没有很好地应用起来,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 污水排放量。所以需要注重二次利用水资源问题,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 措施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和水资源回收利用问题。通过对污水进行科学 有效的处理,使水资源实现再次利用,但如果经过污水处理的水资源无法 实现二次利用,则污水处理工作会丧失部分意义和价值。许多城市居民对 二次利用水资源存在较大误解,所以要注重居民的思维转变,加大水资源二次利用的宣传,让居民了解有关水资源二次利用的知识和价值,这是解 决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

3.2  创新水污染处理技术

科学技术是水污染处理的核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污水处 理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落后性,无法满足实际所需。对于愈加复 杂的情况,企业要加大对污水处理的成本投入,积极引入新技术,提升污 水处理效率和质量,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CCAS工艺[2], 即连续循环曝气 系统工艺,对传统SBR进行了改进和补充,提高了运行效果;  SPR高浊度 污水处理技术[3] ,具有流程时间短、动力消耗少等优势,应用效果较好。 MSABP污水处理技术即无剩余污泥的多级活性生化处理工艺[4] ,处理过程 中几乎不产生活性污泥,不需要沉淀池和污水处理系统,从而节省占地面 积。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进形式,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确保达到理 想效果,实现对污水的有效处理。

3.3  提高污泥治理能力

目前,全世界污水处理厂每年产生的污泥量,约为8亿吨(以含水率 约80%计) [5],《 2020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显示,   2020年中国干污泥产 量约为1162.77万吨。  2017年发布的《“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 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其中明确提出要由“重水轻泥”向“泥水并重”转 变,可见,国家对污泥治理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污泥的减量化、 无害化、资源化的需求更为紧迫,形势更为严峻。焚烧、填埋等现有技术 手段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使污泥引起的环境污染从根本上受到控制。

4 污水处理新技术的应用

4.1  利用蒙脱石处理污水

利用矿物质处理污水属于物理吸收方法,主要利用矿物质吸收水中 的污染物和杂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处理水污染的矿物质主要包括膨 润土、硅藻土等。蒙脱石作为膨润土的有效成分,在處理铅和铬等重金属 时,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原始蒙脱石进行污水处理时,主要发挥吸附作 用。其主要吸附机理为阳离子交换;通过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蒙脱石进行改 性,改性后的蒙脱石可利用离子交换、表面吸附、表面沉淀、静电吸引、 氢键作用等多种机理对污染物进行处理,提高处理效果,增加可去除的污 染物质类别[6]。

4.2  利用超声波处理污水

此方法主要是使用超声波对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处理,产生空化现 象,污水中的污染物主要通过自由基反应和高温分解等处理过程,将污染 物与水体分离,达到处理要求。此技术降解速度快,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可单独或者联合其他工艺技术使用[7]。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使工业污水处理质量进一步提高,相关部门应通过优 化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措施科学性、完善治理形式以及市场秩序等方式,  对污水治理水平进行控制,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兴作,蒋宇豪 .城市环境工程建设与污水治理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 (6):70.

[2]王香爱,曹强,史夏燃. 国内外污水处理研究进展[J].应用化工,2021,(1):176- 182.

[3]杨玉萍.SPR污水处理技术简介 [J].节能与环保,2003(5):42-44.

[4]徐捷,徐五一 .无剩余污泥的多级活性生化处理工艺[J].中国环境监测, 2002(2):59-60.

[5]杨帆,赵华.城市污泥治理的技术措施[J].山西化工,2018(1):153-154.

新技术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数字艺术融合数字技术与艺术设计之长,为现代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本文从数字艺术的特点及其在环境艺术行业的应用人手,分析了数字艺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探讨了数字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发展。

关键词:数字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数字技术艺术设计

1.前言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二十世纪工业与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中科学、经济和艺术结合的产物,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工作、休闲的关系十分密切。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作为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必然随着技术的创新、时代的变革而发展。如果要问21世纪什么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最大,那么答案就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字艺术的介入,它利用计算机的技术优势,用数字为中介取代了人类的大量劳动,提高了设计效率,改善了设计方式,丰富了设计内容。

2.数字艺术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

进入信息社会的环境艺术设计,大量与现代化科技有关的新产品层出不穷,而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产品也不断吸纳新的现代信息元素,使设计出的产品在产品本身和制造方面都带有了更智能化的因素。设计出来的新产品更具人性化、智能化,更具人情味,人们在科技包围的环境中不再感到陌生,这也成了现代设计的准则。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快速进步,当今的社会在产品中注入了更多人类活动方式的因素,技术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创造出的产品更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使用者。对设计者来讲,这就越来越需要全面的社会知识结构力,特别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数字艺术对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渗透,使设计者的知识结构、职业技能、设计管理能力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掌握。环境艺术与设计,立足于解决社会人与社会物之间的关系问题,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环境藝术设计有相对的界限,这界限可以涵盖精神的艺术和物化的艺术领域。数字技术的运用,多媒体网络的逐渐普及,使数字技术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好助手,使科学和环境艺术设计更密切地结合,从而更好为人类社会生活服务。

3.数字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环境艺术设计是以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为特征的独特的艺术创造形式。大师贝聿铭曾经说过:“设计是需要的艺术。”设计行业的发展变化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在科技高度社会化的今天,数字化对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影响是深刻而深远的,最直观的影响体现在设计工具的改变上。传统的环艺设计往往使用手工绘图,需要纸笔、尺规等工具及勾形、渲染等过程,更改设计,修改起来比较困难。用数字技术处理不但代替传统手工绘图的所有过程,而且可以高仿真模仿传统的艺术效果,也比传统方式节省时间,提高了效率。基于数字技术可以随意缩放,使设计更加精细,无需尺规等工具,比手工精确、规范。传统绘图需要较强的绘画功底,数字技术处理则更注重设计思想和修养,对绘画功夫要求不是很高。图1给出了分别基于数字技术及传统方式得到的广场效果图。由图可见,与传统的设计方式相比,数字艺术能够更为清晰、准确、客观反映出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此外,基于数字艺术设计师还可将其设计、规划方案及其设计理念三维地呈现出来,让投资方或审查者“身临其境”地进行多角度体验型观察,找出不理想之处当即加以改进,避免,了交付后特别是施工后再去更改设计的麻烦,极大的提高了设计师的工作效率,降低了设计成本。数字艺术解放了手工时代对思想的束缚,为创作提供了宽裕的自由发挥空间,使作品更完美。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突破了传统艺术设计无法企及的效果。

4.结论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种创新的过程,融合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计算机甚至有可能根据设定条件自行进行艺术创作。纵观环境艺术发展史,艺术的发展是艺术与科学结合的发展。数字艺术与设计如此蓬勃的发展,是技术与环境艺术完美结合的体现。数字技术的发展为环境艺术创作提供新的机遇、新的表达方式、新的艺术语言和风格,环艺的概念有了显著变化。同时,环境艺术的创新也对数字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反过来促进了数字技术的发展。环境艺术创作者创造精神财富,应关注社会新技术的发展,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事物,自由地进行创作,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新技术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纸质档案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从人为和自然角度分析纸质档案破损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同时,对纸质档案工作的管理流程及人员素质的培养,也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纸质档案 安全 措施

档案是各事业单位、机关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经历所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的价值。而档案保护工作则是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档案的类型在现阶段主要可以分为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虽然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电子档案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纸质档案将会被完全取代。纸质档案优点较多,便于管理利用、便于保密、不依赖于设备、相对稳定。因此,随着电子档案的广泛应用,纸质档案的使用率不减反增。从影响纸质档案寿命的多方面因素入手,研究提高档案管理的方法,提高纸质档案保存的年限意义重大。

一、纸质档案破损的原因

纸张在保存和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素影响,造成程度不同的破损。大致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为使用时造成的破损,一种是自然原因造成的破损。

(一)人为原因。有些纸质档案利用较为频繁,档案移动过程中,纸张的材料强度与耐久性会不断下降,档案室的工作者专业程度不够,责任心差,对档案疏于管理。对此可以通过加强人员监督管理来减少档案磨损。

(二)自然原因。纸质档案的寿命受周围保存环境影响较大,空气湿度、灰尘、气体、光线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对纸质档案造成损耗。

二、纸质档案破损的防治方法

(一)稳定环境。纸张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纤维素,植物纤维素会随着周围的光合作用、温湿度及氧化程度而变化,反映在纸张上就是拉力、强度、耐折度。而预防这些化学反应,就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也就是把控好档案的存放环境,防止产生酸性环境、光照直射、霉菌滋生,要严格稳定库房湿度,保存环境的湿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纸张造成影响。

紫外线会对纸张耐久度和印刷水墨、字迹造成影响。紫外线与植物纤维发生光合作用,使植物纤维素变质。如果文件潮湿,紫外线的破坏作用就会更快,纸张在光的照射下,很快会发脆发黄。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减少纸张受光照的时间,查阅纸质档案时要注意曝光时间,避免在阳光强烈照射下翻查档案,凡是用于展览展出的纸质档案,都要尽可能地使用复印制品。

高温也会对纸质造成影响。在高温下,纸张由于失水量过多,质量、耐折度、抗张强度和白度等指标均有明显下降。

档案存放应选择通风好、采光好、防火防潮好的楼层。屋内各种防晒、防潮、防霉、防尘、防虫设施完善齐全。放置柜的摆放也要注意建筑物本身的防潮和排水。放置柜不可紧贴墙壁,应与墙壁保持一定距离,摆放规则应遵循方便、整齐、美观等原则,配置不同规格的放置柜,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档案需求。

(二)规范化管理。要贯彻落实档案利用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标准狠抓严抓违规情况,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定期培训学习档案保护工作的知识和管理条例的相关制度。实行严格的责任制和奖惩制,制定明确的责任分工和工作考评标准,对档案利用者因违反规定造成的档案损坏或保密信息泄露问题,要根据条例规定进行处罚,情节严重者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及时完善更新规范制度体系,加强监督与管理,对档案利用情况和档案管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如实记录,公正客观地分析档案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管理人员的失误及不足。主管领导或部门领导要不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管理人员对档案利用者进行严格监督,形成一级对一级的检查链,将档案利用者可能发生失误而导致档案损坏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对档案利用实行全程监控。通过安装监控设施或人员跟随等方式,对档案利用者进入档案场所的过程进行全程监管,以便查找问题和追究责任。

(三)人员素质培养。档案管理人员和档案利用者是直接接触档案文件的人员。为防止纸质档案再利用过程中造成的人为破损,必须加强这两类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和档案保护意识。

档案管理人员是整个档案利用过程中确保档案安全利用的引导者,也是纸质档案保养和维护的工作者。所以,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良好的职业情操。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保护意识,定期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档案管理者的纸质档案保护技能。

档案利用者是档案利用过程中的主体。档案利用者缺乏档案保护意识也是导致纸质档案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对档案利用者进行档案安全利用的宣传和知识教育。可在档案管理场所张贴告示,阐述详细的借阅规定和惩处条例,并在每个利用者借阅档案之前告知相关规定。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档案越来越普及,但纸质档案是很多数据资料的原始载体,其真实的原始性、无法替代的凭证性和持久稳定的安全性,注定了它不可能被取代。因此,做好纸质档案的保护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DA/T31-2005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OL].百度,https://wenku.baidu.com/view/4396c79b168884868662d677.html.

[2]陆贤良,冯玮.信息环境下纸质档案管理的创新探索[J].兰台世界,2010(14).

[3]彭遠明.档案保护技术[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邢亚男,女,硕士研究生,吉林省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档案管理)(责任编辑 徐参文)

新技术环境保护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介绍了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起源及中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国内政府行业在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过程中存在政策理解误区,包括认识误区、定级对象误区、等级划分误区和实施与测评误区;指出政府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应做到政策理解到位,定级范围合理,等保级别准确,实施过程完整,测评及时有效。

[关键词]政府行业;信息系统;等级保护;误区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2.040

1 前言

等级保护原本是军事领域的安全保密体系,为了在计算机世界中实现这一体系,研究人员苦心奋斗多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等级保护有了新的内涵:从保护对象上,不再局限于军事领域的大型主机,而是所有对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信息系统;从实施的安全策略上,不再局限于军事安全保密规则,而是用于各种安全保护策略;从测评角度看,不再限于个别信息安全产品的静态测评,而是考查网络系统在实际运行中表现出的综合保护能力,是涵盖了架构、功能、管理和配置等各方面检查的全面、综合、动态的测评。一句话,等级保护逐步从一种技术思想发展为今天贯穿了信息安全保障各个工作环节的一个过程和一种制度。等级保护标准是等级保护思想进化历史的快照。各个标准的兴衰历史表明,标准必须与时俱进,跟得上用户的需求,才能得到有关各方(政府、用户与厂商等等)的积极响应,而只有得到积极响应的标准才能称得上有生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147号令)规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基本策略、基本方法。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是保护信息化发展、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国家意志的体现。

各级各类政府部门在推行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过程中,由于对相关政策和要求“吃不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多种误读。本文旨在分析政府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中存在的政策理解误区并提出相关建议。

2 国内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现状

2.1 起源

中国早在1984年就开始收集国外等级保护的相关资料。199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147号令)被视为中国实施等级保护的法律基础。2004年的《关于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公通字[2004]66号)和2007年《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等文件明确了等级保护的定位、基本内容、流程和工作要求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为开展等级保护工作提供了规范保障。简单地说,中国实施等级保护的基本任务是:系统分等级保护、产品分等级管理、事件分等级处置。

随着《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25070)的发布和实施,中国的等级保护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已有50多个,等级保护标准体系已初步形成。

2.2 实施现状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以下简称43号文件)和《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07]861号)的出台,标志我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入实质的实施阶段。自从2007年6月份以来,全国范围内的重要系统普遍开展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到目前为止,定级工作已经基本结束,将进入整改阶段。回顾我国的等级保护工作,可以看到两大成效,即定级保护的定级备案工作成效显著;各种政策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目前来看,定级工作已经圆满完成,接下来是建设和整改工作,之后进行一些等级测评工作,工作不断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政策理解误区需要解决。

3 等级保护认识误区

不少部门和单位对等级保护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较集中的问题是:等级保护的投资较高,对现有投资是一种浪费。用户经常会反映一些问题,历年来在安全建设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投资,现在建设等级保护是否要“推倒重来”。

对于是否要“推倒重来”,可以从两方面考虑:

(1)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三级以上网络不能采用国外产品。对于这种底线原则,应该毫不含糊地执行,而由此产生的重复投资,只能说明前期的安全建设没有遵循统一的标准。

(2)目前信息系统中存在着大量没有更新、升级,甚至淘汰落后的设备,通过等级保护的实施,需要对原有网络系统进行加固,重新购买某些产品的服务,这种投资不能称之为重复投资。

4 定级备案对象误区

4.1 定级范围

《关于开展全国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的通知》(公信安[2007]861号)规定了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定级范围,包括:

(1)电信、广电行业的公用通信网、广播电视传输网等基础信息网络,经营性公众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互联网接入服务单位、数据中心等单位的重要信息系统。

(2)铁路、银行、海关、税务、民航、电力、证券、保险、外交、科技、发展改革、国防科技、公安、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审计、商务、水利、国土资源、能源、交通、文化、教育、统计、工商行政管理、邮政等行业,部门的生产、调度、管理、办公等重要信息系统。

(3)市(地)级以上党政机关的重要网站和办公信息系统。

(4)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

4.2 定级对象确定误区

政府行业在实际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过程中,由于没有对相关信息系统进行深入的定级对象分析,包括信息系统管理组织机构、业务应用、物理位置和运行环境等,经常会产生以下误区。

4.2.1 定级对象安全责任单位不明确

按照要求,作为定级对象的信息系统应能够唯一确定其安全责任单位。如果一个单位的某个下级单位负责信息系统安全建设、运行维护等工作,则这个下级单位可作为定级对象安全责任单位;如果一个单位中的不同下级单位分别承担信息系统不同方面的安全责任,则该信息系统的安全责任单位应当是这些下级单位共同所属的上级单位。

而在实际定级对象确定过程中,很多单位和部门存在着安全责任单位确定的随意性,例如对于一个单位中的不同下级单位分别承担信息系统不同方面的安全责任,可能随意指定一家下属单位作为安全责任单位等情况,而其他下属单位认为该系统的安全责任单位并非自己,存在疏忽和大意的情况,导致在定级对象备案、测评、整改过程中产生很多低效率环节。

4.2.2 定级对象不具备信息系统的基本要素

按照要求,作为定级对象的信息系统应该是由相关的或配套的设施设备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组合而成的有形实体。

而在实际定级对象确定过程中,则存在将某个单一的系统组件,如服务器、终端、网络设备等作为定级对象的情况,这些单一的系统组件往往不具备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因此不应作为定级对象。

4.2.3 定级对象业务应用不单一或不独立

按照要求,定级对象应承担单一或独立的业务应用,该业务应用的业务流程独立,与其他业务应用没有数据交换且独享所有信息处理设备。

而在实际定级对象确定过程中,有很多应用系统其实是作为其他业务应用系统的一个分支或一部分,而不属于(公信安[2007]861号)文件规定的定级范围。例如船舶过闸收费系统、水情信息监测系统等只是作为一套遥测或监控系统,本质上是为上层业务系统提供数据支撑或实时监控的,与其他业务应用会发生数据交换,不应单独作为定级对象。

5 等保级别确定误区

5.1 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原则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规定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原则,见表1。

5.2 不同级别系统基本要求项的差异

按照要求,应根据“业务信息”和“系统服务”的需求确定整个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不同级别的系统中,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基本要求有很大差异,对技术要求和管理要求的级别也不同,见表2。

5.3 定级误区

政府行业在实际开展等级保护定级过程中,经常会因为各种原因造成定级偏高或偏低的情况。

5.3.1 定级偏高

如果系统定级偏高,则会造成该信息系统信息安全过度保护,会增加技术安全防护费用,同时大量增加管理成本。信息系统的测评的频率和要求也相应提高,造成资源浪费。同时由于级别越高,系统的技术和管理要求越高,致使信息系统的易用性受到影响。总的来说,系统定级偏高,会形成“好钢没用在刀刃上”的后果。

5.3.2 定级偏低

如果系统定级偏低,则会造成该信息系统安全保护不到位,没有根据系统侵害客体以及侵害客体的实际情况确定系统保护等级,相应的技术防护水平和安全管理要求难以满足安全需求,且系统安全测评的频率和要求也随之降低。系统一旦发生安全问题,会形成管理部门的过度责任。

6 实施和测评误区

6.1 系统定级后就完成了等级保护

很多部门和单位认为系统完成了定级也就完成了等级保护。其实,完成等级保护定级工作并不是万事大吉,而是刚刚开始。套用一句广告词:“你才刚上路呢。”由于对政策的不理解,很多用户认为完成定级就是完成了等级保护。其实,自定级只是等级保护的入门工作。

涉及等级保护的相关文件已经明确提出系统的安全问题遵循“谁建设谁维护”的原则。安全本身是动态的,这就决定了等级保护是长期、持续性的工作。等级保护最大的推动力是每半年或一年一次的系统检查,检查将统一用户对等级保护建设的认识。

6.2 将安全测评等同于等级保护

在我国,目前主管部门安全认可的依据多数是系统安全测评的结果。主管部门根据系统测评结果判断,如果残余风险可以接受,则允许系统投入运行或继续运行,否则信息系统便没有达到特定安全等级的安全要求。没有最终的主管认可过程,等级保护无法落到实处。从这个意义上讲,进行等级保护建设、实施风险管理过程后的系统安全测评及行政认可是等级保护的落脚点。而不能认为系统做了安全测评就是完成了等级保护。

7 结语

当今的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政府信息系统对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建设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服务政府提供着重要支撑和保障。同时,政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重要,必然成为我国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重点。在政府部门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等保相关规定和文件的要求,深入剖析政策内涵,做到政策理解到位,定级范围合理,等保级别准确,实施过程完整,测评及时有效。

主要参考文献

[1]朱继锋,赵英杰,杨贺,等.等级保护思想的演化[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1(4).

[2]张戈.等级保护的三大误区[N].电脑商报,2008-03-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S].1994.

[4]GB17859-199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标准划分准则[S].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实施细则[S].2007.

上一篇:微课程地理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房地产创新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