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评价研究管理论文范文

2024-07-21

科研成果评价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我国旅游管理教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一直未形成规范,实习效果不理想。目前实习问题仍未引起国内外学者和酒店管理者的足够重视和关注,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郑州大学西亚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展教学实习为例,探讨了旅游管理教学中实习的基本方式——酒店实习。并着重谈了学生在酒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酒店双方管理对策。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酒店实习;出现问题及对策

1.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教学现状

1.1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现状及实习时间安排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从2001年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现有在校生540人,开设这一专业目的是为培养能系统掌握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旅游景区、旅行社和星级酒店及其他相关旅游服务业或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管理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除理论教学外,专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于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实习不仅是巩固专业知识的必要渠道,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旅游管理专业自2001年开设以来,十分重视专业实习工作(校、系领导和专业老师一直在努力,经过七年的实践,已取得一定成效)。本科专业实习时间为期24周(不含毕业实习),安排在第5个学期;专科专业实习时间为期24周(不含毕业实习),安排在第4个学期,这样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剩下的学期里有一个查漏补缺得机会。由于旅游企业中旅行社、旅游局、旅游公司、旅游景区等企业可提供的实习岗位少,再加上学校管理困难,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一般都是以酒店实习为主。实习地点在2003年是北京地区及周边的三星级以上的酒店为主,经过八年的实践,现在已发展为以郑州地区为主,北京、上海为辅的四星级以上的酒店。主要实习内容是熟悉餐饮、客房、总台、商务中心等部门的运作和服务技能,其中以餐饮和客房为主。

1.2 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教学效果

从2003级到2007级实习情况看,主要取得以下效果:

(1)切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对酒店管理方面的知识只是局限于课本知识和老师的讲授,而本专科教育有注重理论的教学。因此学生通过实习熟练掌握了酒店主要部门的基本服务技能及运作情况,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巩固了学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从而也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增强了学生竞争意识

通过实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用人的需求与职业人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认识到自己的差距,自己知识的欠缺,以及竞争的激烈。很多学生实习后很少逃课,主动学习地积极性很高。

(3)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酒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大学生们择业观念落后,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我国已经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多年来,“天之骄子”、“精英人才”等观念严重地左右着大学生的择业观。而酒店实习改变了大学生这种观念。其次学生在酒店实习过程,会遇上各种各样在学校根本没有出现的问题,其中很多的问题都是需要自己灵活处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要独立思考,学会自己解决,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抗挫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积累了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也在很大程度提高了自己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加强学生核心就业能力,为学生走向就业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4)广泛受到酒店赞誉好评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受到各实习酒店的一致好评。首先,由于绝大部分学生在酒店实习期间,能够自觉遵守酒店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安排,其次,学生本身综合素质高、悟性高、可塑性强、组织纪律性好、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而且在工作中能虚心学习,吃苦耐劳,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因此,学生很快就成为各实习酒店基层员工的主力军,受到各实习酒店上下一致认可。

2.浅析学生在酒店实习教学各个期间心理状态、存在问题

2.1 实习前准备阶段学生心理状态、存在问题

这个阶段,学生心理主要表现为好奇、兴奋、紧张。由于平时很少跟高级的酒店接触,没有做好做基层工作的准备;在学校三、四个学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得专业知识和技能,能检验自己学到的理论,对学生来说是很兴奋激动的事情;从学校学生的角色转变为酒店员工角色,这个转变还包括环境的转变,也带来一定程度上的紧张。

2.2 实习前期(前两周)学生心理状态、存在问题

由于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学生心里充满新鲜感,不仅听指挥,而且热情高涨,不知疲倦。这个期间一般都是上岗前的培训期,同学们还没有实质性的工作,只是了解酒店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以及一些基本技能的操作。同學们很有激情,学得很快,效果也很好。急于上岗实操。由于在培训期还没有真正上岗,在思想上学生的角色还没有转变,认为自己还是学生,别人有义务交给自己要学的东西。

2.3 实习前期(三、四周)学生心理状态、存在问题

短暂的新鲜感过去了,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出现一个不适应的阶段。在生理上表现为困倦、失眠、水土不服、感冒、浑身酸痛等;行为上则表现出对纪律的挑衅,总想试试不遵守纪律能把他怎么样,受到惩罚后又想不通,觉得委屈,觉得领导总针对自己,故意整自己。由于同学们们思想上角色还没有完全转变,突然从安逸的学习环境到艰苦的工作环境,一方面是大量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由于酒店基层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同学们身体的劳累和思想上得委屈,使部分同学思想上对工作产生一些不满和抵触。由于酒店服务的性质,不同的学生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门。有些个子矮,形象较差的同学被分配到客房或是洗衣房。这些同学心理会产生自卑和不满的心理。这一时期是学生和酒店的磨合期,一般会持续两周左右,如果顺利渡过,实习就成功了一半。

2.4 实习第二个月学生心理状态、存在问题

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都逐渐适应了酒店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一切正在步入正轨,按部就班,实习进入稳定时。前一阶段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不满都逐渐淡化。工作上有了一定得起色,已经可以正式上岗,操作技能比较熟练,有了一定得成就感。但是随着自己能力的提升,有厌倦感苗头萌生。认为自己在一个岗位上学到的东西很有限。

2.5 实习中期(三、四、五月)学生心理状态、存在问题

由于学生对酒店各种规矩已经熟悉,也就学会偷懒钻空子了,许多学生开始混日子,倒计时盼着回家。行为表现为不再严格遵守服务规范,工作热情锐减,情绪不高,精神松懈。同学们对一个岗位工作操作熟练觉得自己完全可以胜任工作以后,慢慢觉得基层工作的乏味和枯燥,要求酒店安排轮岗和一些管理层的岗位。但是酒店由于成本问题很难安排轮岗和管理层岗位。

2.6 实习后期(最后一月)学生心理状态、存在问题

在实习的最后一个月前两周,同学们开始总结自己的实习生涯,对实习有了不同的看法,有的同学通过实习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知识方面的欠缺,决定回校后多学点知识;有的同学难以忍受基层工作的辛苦,对酒店行业失去信心准备壮行。在实习实习最后一个月后两周有的学生会有点“周末情绪”,表现为工作上马虎懈怠,业余时间却异常兴奋,还经常外出购物游玩,晚归甚至夜不归宿,无视实习纪律。大部分学生对酒店产生留恋情绪。毕竟这是他们曾经在这挥汗如雨,共度艰辛;在这里思想上进一步成熟,对自己的未来从事行业有了一定得方向,不单单是以学生的身份思考问题。

3.完善旅游管理專业学生酒店实习的几点新思考及建议

3.1 加强实习前的动员工作

从对学生专业选择的调查中了解到,多数学生在实习前,对酒店的了解仅仅限于课堂或一些电视剧(如情定大饭店、五星饭店)以及一些亲朋好友的介绍,对酒店行业没有真正客观、全面的了解。由于电视剧的渲染,学生往往只看到了在高星级酒店工作比较光鲜亮丽的一面,希望一入酒店就能进入管理岗位,对酒店和自己的期望过高,对基层工作的艰苦,对酒店严格的规章制度缺乏充分的心理准备,认为学酒店管理专业的就只从事管理工作,一进入酒店实习之后就出现了极不适应的现象,甚至部分同学实习完后产生了不愿在这行业继续工作的念头。因此,要将强实习前动员工作,转变这种大学生就要管理工作的心态,让同学们准备好做基层工作,做好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

3.2 精心挑选实习单位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习不是一项短期行为,实习基地选择的意义不言而喻。实习酒店如难以落实、实习基地难以稳定或落实稳定的实习基地并不理想,或把实习生仅等同于廉价劳动力来“灵活”使用,这与学校制定实习生实习的初衷与目标意义将完全相反,选择这种实习基地势必会影响到整个实习效果,对企业、对学校、对实习生都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选择实习基地的时候要做好充分地考察。一是看酒店的星级和酒店的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完善正规;二是看该酒店客源是否充足稳定;三是看其是否愿意支付合理的费用及有相应合理的福利政策;四是对酒店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否安全进行考察。总之,在和酒店签订实习基地合同之前,要充分考察各个环节,保证实习的质量。

3.3 完善实习管理制度

3.3.1 完善实习制度并加强实习过程中实习单位的指导工作

我国的大多数酒店对实习生的接待都没有延续性,一年接收多少、实习生怎么女排、安排到哪些岗位,没有详细的计划。大部分酒店都是由于员工流失比较严重,加上实习生成本较低素质较高接受实习生。而实习生毕竟和酒店的普通员工不同,实习生来这里主要是实习,他们有很强的学习动机。针对这一点,实习单位在各个部门制定专门的人负责实习生的管理,并定期召开实习生会议,让大家可以对之前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同学们之间经验的交流。让大学确实能学到

3.3.2 学校方面加强实习管理工作

(1)制定完善的实习制度

学校要修订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大纲。实习大纲的设计应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酒店、学校及学生三方面的不同特征。大纲应以学校教学目标为总方针,以学生为核心,兼顾实习单位的特点,详尽清晰而明确的规定实习的相关事宜,清晰明确的实习大纲对实习管理制度的完善将起到非常重要得作用。

(2)配备实习指导老师

教师及时地指导,除了表现在清楚的布置实习任务,恰当的分配实习单位外,最重要的是做好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工作。具体来说,就是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和思想状况,及时帮助学生解各种问题,指导学生利用接触实际的好机会深入观察和研究问题等。同时,要帮学生尽量解决困难,教会他们自我保护,对他们在工作上遇到的问题加以指导,并定期的召开会议,大家在一起交流一下意见发泄一下不满的情绪,这样他们就能一直保持很高的实习积极性。

3.3.3 做好实习过程中的考核工作

学校的评分制度应与酒店相应评估制度衔接。一般的,酒店都会设立实习院校档案记录或保存各校的实习生管理与评估制度、实习生实习报告、实习生表现总体情况等。实习结束后,实习酒店会在每一位同学的实习报告上给以评定,学校可以此为依据,结合实习生的在校表现给出公平恰当的实习成绩,从而进一步完善实习管理制度。

3.3.4 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

让学生和实习单位做到双方自主选择,这样即能兼顾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酒店又能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定岗。而且学生大部分都是成年人了,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样在实习中的积极主动性较大,便于管理。

4.本文总结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专业实习是一个必然的环节,然而通过本人的实习经历和自己所带学生的经历,发现很多本专业学生对于实习效果不是很满意,而且也正是由于经历了实习环节,他们就业时避开了酒店行业。这种现象使我思考:旅游管理专业实习效果是怎样的?酒店实习的目的是什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现象?带着这些疑问,我对对自己的同学和学生做了大量访谈,得出影响实习效果最为关键的9个因素有工作环境、工作内容、食宿条件、薪酬、人际关系、职业发展、酒店实习制度、兴趣与价值、他人意见等。在这个基础上,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相关理论,从学生各个实习阶段的心理变化方面出发,提出了改进实习效果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肖鸣政,陈昊,肖全英.从人力资源开发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中国人才,2009(7).

[2]李祝舜.饭店管理专业实习改革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1:52-54.

[3]王美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02:84-85.

[4]张旗.酒店管理实践性教学中的问题及反思[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4:38-42.

[5]林红梅.高职院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索[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6-49.

科研成果评价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对项目和项目执行机构的建议

本项目从前期规划、施工建设到竣工投运过程, 在各参建单位的努力下, 完成建设目标, 消除原有紧凑型线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的问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也遇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偏差、监理监管工作有待加强等问题, 因此, 提出以下建议对后续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

(一) 对本项目的建议

1. 切实发挥监测装置作用, 保障线路运行安全

本工程的实施, 有效地消除了原有紧凑型线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的问题, 改善线路运行条件, 减少检修人员工作量, 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防止通道全停故障的发生。但由于自然环境具有可变不确定性, 仍是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隐患。建议运维单位切实发挥工程监测装置作用, 加强线路范围内的监督管理, 保障线路安全稳定运行。

2. 加强进度计划科学化管理

重视健全项目管理的组织体系, 落实项目管理组织设计的分工和职能。进度计划的编制应严谨分析和考虑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 充分预估各项工作完成难度, 完备应急处置方案, 实现计划进度科学合理, 在保障工程高质量完成的同时实现工期优化。同时, 在进度控制中可以采用横道图法等科学计划方法, 有效直观的反映当前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 重点进行调整, 提高进度控制效率。

(二) 对项目执行机构的建议

1. 对设计单位的建议

设计单位应加强勘察设计深度, 充分了解改造项目的实际情况, 设计过程中积极与建设管理单位沟通, 加强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同时, 对于类似本项目的紧凑型改常规型工程, 设计单位应对线路沿线进行详细勘察, 充分考虑各类因素, 实现设计方案的合理经济, 满足改造要求。

2. 对监理单位的建议

由于生产技改项目种类繁多, 目标不一, 规模差距大, 施工地点分散, 给监理工作造成一定困难。建议进一步完善监理制度, 针对技改项目的特点, 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监理方案。考虑技改项目较为零散、建设规模有限的问题, 可以通过项目包的形式统一招标监理单位, 使监理工作更加标准化、具体化。同时加强监理单位内部自身考核监管, 促使监理单位在技改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保障工程顺利实施。

3. 对建设单位的建议

第一, 加强工程进度规划, 统筹协调进度与外部影响因素的关系

建设单位在工程前期对具有依存关系的工程进度进行整体规划, 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统筹协调各参建单位规划进度与外部影响因素的关系, 发现延迟及时纠偏, 发现问题及时总结, 提高工程建设实施效率, 保障工程进度控制目标的实现。

第二, 提升工程档案管理水平

工程档案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进一步提升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 达到工程资料完整、准确、及时归档。另外, 为了规范档案备份, 提高调档效率, 需加强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将纸质版档案资料转化为电子版存档管理, 在建设过程中收集电子版材料。

二、宏观决策建议

(一) 加强项目研究深度, 提髙项目投资方向性与准确性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 国网公司不断完善规范生产技术改造工作, 提高了电网安全、经济、优质运行水平, 不断提高技改项目投资的准确性对于提高电网投资收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准确掌握地区规划调整的最新情况, 积极对接政府主管部门, 紧密跟踪地区发展的形势, 以保障电网、设备和人身安全为核心, 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有序开展, 统筹考虑, 不断优化调整。避免由于建设规模的调整等因素, 造成后续时序不匹配、设计变更, 投资偏差情况, 同时也能确保项目的建设进度。

(二) 加强对项目审批、可研初设评审和竣工验收等各阶段相关制度的执行率

国家电网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 包括前期阶段、项目准备、项目实施、竣工验收及运营等阶段制定了较完备的管理制度和后评价管理办法等。但在实际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往往会存在未批先建、未按时完成验收等情况, 从而导致存在后续经营及审计风险。建议加强对生产技术改造和设备大修项目项目审批的管理, 在后续工程建设中规范执行国家对于项目核准的相关规定, 深入贯彻项目前期、施工建设和竣工验收等各阶段的相关制度。

(三) 引入数字化三维设计技术, 提髙生产技改全生命周期效益

为推进公司建设管理工作进一步精细化, 建议引入输变电数字化三维设计技术, 通过以数字化三维设计技术的应用, 缩短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工程工期、提高建设质量、降低建造成本, 提升生产技术改造项目生产效率。数字化三维设计技术的应用贯穿整个项目的全生命周期, 数据价值终身受益, 从前期规划设计优化到施工, 惠及后期运维。降低沟通成本, 确保项目按进度完成, 降低安全风险的发生, 验收有据可查。同时, 数字化三维设计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于实现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 提高工程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的科学技术水平, 在缩短施工工期、控制项目成本、提高建设质量的同时, 为工程项目带来了更安全、更绿色的管理手段。

(四) 建立后评价数据库, 实施动态后评价

生产技改项目的改造目的在于提高电网安全、经济、优质运行水平, 因此, 不能由某一段的工程总结来得出的静态结论来替代, 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 应对项目运营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

动态数据监测分析有助于对项目建设前期决策水平和建设实施水平进行进一步的验和评价。建议建设单位设立相应的长效观测机制, 建立动态后评价数据库, 通过动态反馈和横向、纵向对比, 提出优化方案, 提高总体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摘要:项目后评价的最终目标是将评价结果反馈到决策部门, 作为新项目立项和评估的基础, 作为调整投资规划和政策的依据。反馈是项目后评价的最大特点。电网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是通过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和评价, 全面总结经验, 提高投资决策和项目管理水平。本文以作者参与的华北地区某500kV输电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为例, 对电网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成果进行全面分析, 提出对策建议, 对电网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的反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后评价成果,反馈

参考文献

[1] 注册资格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写.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 (投资) 执业资格考试大纲[J].中国工程咨询, 2003 (4) :18-22.

[2] 张华.廊坊大尚屯110kV变电站电网技改项目后评价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7.

[3] 金兆杨.供电公司营销技改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7.

科研成果评价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困境

1.1 价值取向不合理, 重区分与奖惩, 轻发展与开发

现行科研绩效评价体系根据科研成果、科研活动以及科研项目, 严格设置考核标准、考核时限, 强行将教师科研绩效划分优劣等级, 并将其结果作为晋升、薪酬以及评职称的重要依据。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促进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学科建设与科技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反而导致了一种恶性循环——教师为了晋升、薪酬、评职称等生存所需, 不得不耗费大量的精力、物力、财力, “跑课题”、“拉项目”、“攒文章”, 悉数完成考核指标。而学校为了保持科研绩效指标具有持续“激励性”, 不断提高考核标准, 循环往复, 教师成为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推磨人”, 何谈个人发展?

1.2 评价主体严重错位, 行政权力集中化, 学术权力边缘化

我国“教育体制是计划经济体制中惟一没有进行根本性改革的领域”[1], 研究型大学仍残留着科层制的管理模式;行政机构对学校内部的工作起决策和指挥作用;行政机构作为国家科研经费的主要输入通道, 掌管课题经费等经济大权。学术机构相形见绌, 势单力薄, 学术权力无奈被行政化、边缘化。行政机构主导学术组织, 负责制定科研绩效评价体系, 并以行政领导牵头的评价小组对教师科研绩效给予评价。

1.3 评价指标欠科学, 注重实用性, 无视科学性

当前, 我国研究型大学主要通过量化指标, 赋予权重, 形成多级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这种评价指标体系因简单、实用, 易于操作, 以数字说话, 相对客观、公平而被研究型大学顶礼膜拜。然而, 实质上, 其无视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学科差异和研究难易程度, 割裂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等;另一方面, 它只注重对结果的“评”, 忽视对教师科研过程的跟踪和控制, 致使教师产生“只求结果、不问过程;注重数量、轻视质量”的错觉, 大搞短平快的东西, 讲速度讲效率, 却不讲质量, 造成学术泡沫。

1.4 评价方式欠妥当, 定性方法先天不足, 定量方法失之偏颇

研究型大学使用同行评议时出现了不少的弊端:首先, 因财力有限, 无力请相关权威专家给予评价, 只能委曲求全, 学校自组或与兄弟院校组成评价小组, 公正客观性值得深思;其次, 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专家信誉系统, 在操作过程中, 同行专家的多重社会属性所导致的无意识干扰以及个别专家的有意识主观干扰[2]。在评价中, “国内领先”、“国际领先”等评语司空见惯, 但论文引用率、原始创新度在世界排行榜上位居末列, 引人深省;定量评价中, 通过对论文发表刊物的级别、影响因子、获奖等级、科研经费的多少衡量科研绩效的“质”, “量”则以发表论文的多少、论著的字数、科研项目的多寡评判。这种“质”与“量”评价标准并不能客观反映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和水平, 更不能反映教师的知识素养和科研能力。

2 对策

2.1 坚持“发展”的价值理念, 提倡发展式科研评价

研究型大学应基于教师职业及科学研究的自身规律, 树立以“发展”为目的的价值考核观, 认识奖惩只是服务这个目的的手段而已。在实际贯彻中, 严防手段目的化, 杜绝为“考核而考核”的主次颠倒现象。同时, 克服短视效应, 根据研究难易程度确定考核时限, 对教师业绩、发展潜力与趋势做出评估, 并对其发展做出引导, 为教师在更大程度以及更高水平上做出重大成果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利保障, 最终实现教师和学校的双赢。

2.2 继续推进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相分离

研究型大学应以科研为关键, 以教师为核心, 改革教育行政体制, 精简行政机构, 弱化行政权力, 落实其服务职能;借鉴“英国模式”, 评价发起者只参与评价方案设计工作, 具体评价业务, 一般完全委托给专业评价人员[3], 大力培养独立于行政系统的中介评价结构, 确保评价工作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实现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零干扰, 彻底改变行政权力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2.3 完善科研评价指标, 切实推动科研持续健康发展

高水平、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并不是简单地低水平的量的累积, 然而, 现行科研评价指标无一不是从科研量上对教师科研绩效给予评价。因此, 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还须考虑。 (1) 注重从适用性、经济性、创新性、先进性[4]对教师科研绩效进行评估; (2) 建立跨学科的评价指标, 打破学科之间的森严壁垒和绝对界限; (3) 设置科研成本与产出的指标, 确保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 (4) 根据教师职称、年龄、研究类型以及学科类别, 分门别类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切实推动科研持续健康发展。

2.4 采用网上同行评议方法, 减少现行同行评价的尴尬局面

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已经为网上同行评议提供了客观的物质基础。网上同行评议能够快速收集、获取信息, 减少行政程序, 克服地域限制, 广纳国内外专业人士, 便于采用动态、匿名评审方式, 能有效杜绝同行评价中的人情网络, 是同行评价的最佳方法之一。网上同行评议可采用电子邮箱、评估网站以及网络会议等方式进行。

3 结语

目前,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存在诸多不合理, 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一方面, 科研管理机构应对管理理念与模式进行调整与改变, 另外, 还需外部环境的支持与配合, 如:改革大学与政府关系等。

摘要:近年来, 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屡遭抨击, 改革呼声四起。本文从教师科研绩效评价的价值取向、评价主体、评价指标等角度对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绩效体系进行研究, 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绩效,科研绩效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2] 钟书华.学术评价机制与同行专家评价[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2) .

[3] 戚湧, 李千目.科学研究绩效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 2009.

科研成果评价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本文结合我国教育部发布的中学生成长标准,运用多元智能评价理论,探究新型评价模型在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作用,根据实际课堂效果,应用多元评价模型对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多元智能    评价模型    量化质性评价

一、中职教学评价现状

(一)中职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教学评价主要集中在内容上以“学业成绩+评语+学校评定等级”,方法途径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社会的评价,评价以主观性为主,没有严格的评价标准和模式;这种评价模式不符合“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大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具体问题如下[1]:

1.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尽管中职院校都有自己的教育评价方式,但是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很多评价方式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中职学生评价的期望。

2.评价内容不恰当。中职院校在评价内容制定方面过于注重技术评价,对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没有给予过多关注,造成评价内容存在不当情况。首先,在教学评价当中,以理论评价为主,缺少实践性评价内容。

3.课堂教学评价手段、方法落后。在当前评价当中,大部分中职院校依然以传统评价方式为主,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不仅浪费大量精力、时间,而且统计内容比较局限。

4.评价指标设计不全面。目前,中职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主要涉及教师的教授情况、课程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师生互动等方面评价。但是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材料选取等方面没有进行评价,使评价指标比较片面,缺乏完整性,即便开展评价也无法做到全面客观。

(二)中职教学评价应改善的方面

改进课堂评价标准的模糊现象。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主要评价依据仅仅是期末考试,加上学生的基本素质较为一般,评价倾向于形式导致意义不大。一些教师根据最终考试成绩得出评价结果,也有一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常规出勤率和课堂表现或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定。从评价方式和方法来看,评价多以主观为主,标准不明确。多元评价模型提供标准的评价体系,可以得到学生的认可,学生自然会将其放在心上,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2]。

改善以就业为导向评价缺失。过去大多数评价方法以学生出勤和学业完成情况为主要评价指标,对学生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素质培养在评价中占比较低。中职教育主要为我国培养实用性技术人才,“产学结合”是主要核心。多元评价模型不使用应试教育的评价方法评价中职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中职教育应有的作用和效果,利于中职教育的长远发展。

改善终结式考试的弊端。终结式考试在传统教育中比较突出,学校和家长往往将期末考试作为评判学生成绩的主要依据。同时,由于中职学生基本能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等客观因素,学生在期末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时有发生。所以,改变传统评价模式,将多元评价引入评价体系中十分必要。

二、多元智能评价模型

由多元智能理论可以知道,学生成长方面没有优劣之分,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教育当中,只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把握学生的优劣势,进行层次化教育,就能够发挥所有学生的优势,提高学生自信心,发掘学生潜力,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

基于上述原因,为了符合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建立以学生为评价中心,多元的、全面的中职科学评价模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在充分研究中职院校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智能评价体系,具体内容为:评价内容的多维化--主体的多元化--工具的多样化--机制的灵活化。

(一)多元智能评价模型的建立

在學习中的智能领域,科学的建议可以使学生的优势和缺陷更加平衡。通过多元智能评价模型对学生给出的综合评定,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有利于学生增强自信,实现全面发展。通过对学生数据的准备和抽取,获取学生信息,并通过计算分析方法进行评价,最后可以得出多种环境下对学生的综合评价[3],多元智能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实施多元的过程评价,首先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体的接受能力。学生在学习某一门课程之前,可预先对学生做一些调研,比如通过交谈或问卷的方式。多元评价包括对学生学习的科学探究过程和科学实践的过程,此外,还要将影响学生成长的情绪、价值观念等纳入相关评价当中。在课堂探究中,应对学生探究的结果给予及时的评价。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应对学生的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如科研态度、探究结果等。评价表的设计应简单通用、易于操作,在探究过程中,应教会学生怎么更好地使用评价表,评价表样式如下表所示:

在评价结果方面,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表现出来,一种是数据资料,另一种是在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制作出来的图表。数据是通过统计获取的最直接资料,能够给人一种更详细、全面的感觉,能够满足各个主体了解;图形是数据内容的一种外在表现,具有宏观特点,在对比、分析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学校通过图表能够从整体上看出学生成长状况,以此找出问题,及时改善教育。

(1)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观察记录表。这些记录需要由教师负责登记,填写内容要客观、真实。由于每次设计记录表太耗费时间精力,教师可以依据多元智能的不同方面设计通用表,实际应用时只需对通用样表做简单修改。

(2)课外探究评价,学生对科学活动的认知在40分钟的课堂内显然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在课外活动中继续探索。教师不可能关注到所有学生的所有方面,因此通常会通过评价表和作品对他们进行评价。教师通过分析学生们的探究结果,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3)科学知识探究的评价。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教师应积极评价学生探究知识的行为,包括使用观察评价表,课堂问题探究,观看科学访谈节目等方式,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和工具充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多元智能评价模型的作用

1.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对于以前的学生评价体系中存在的评价主体不够多元化且太过重视评价的结果,根据多元智能评价模型,每所学校都建立了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在这个多元评价模型中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社会、同龄人都可以参与到评价过程中,而且能够加强主体之间的交流。通过自我评价和评价,学生可以全面了解自己,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提高学习和培养一定的素质或技能;家长和老师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促进他们更好成长。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采用了更科学的多元评价模型后,不仅注重学生日常学习问题,而且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对学生创新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个人情感、学习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在课堂评价方面,不再采用传统的考试测试方式,运用多元评价模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在具体评价内容设计方面进行创新和完善。此评价模型不仅可以发挥评价的指引和促进作用,而且可以从各个方面评价学生,保证学生发展的综合性[4]。

3.评价结果更加科学

以往社会会质疑学校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结果,这是由以前的评价不够科学导致的。在此多元评价模型中,将主体特征和评价内容相结合,并选择各种评价方法采用手脑合一的途径。通过多元化评价帮助选择在不同的时期和方式进行测试,并将结果记录在不同类别中。而且结合人工评价和智能评价,大数据统计等技术虽然可以帮助我们更科学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多维评价,可是教师和家长才是最了解学生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中既注重信息技术的科学性,又不失评价的人文性。

三、评价模型在中职课堂的应用

(一)讨论区功能多元评价

课堂讨论可以激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也是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中职课堂由于缺少必要的讨论,导致课堂教学效果较差。多元智能评价模型为学生提供了沟通交流的互动区域,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形成师生互动。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表达意见,同时同学之间可以相互探讨评价。

在讨论区发表观点的学生,需要提出想法和意见,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而且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多元化的主体能够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能够将学生立体人格展现出来,提高评价的客观真实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进一步实现个人价值。面向中职学生的多元评价技术,可以使多种评价主体起到评价作用,进一步强化评价效果。此外,通过不断演示、讨论,能够进行多次互动。

(二)量化和质性评价

为了进一步考察评价模型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以一次课外实践课为例。教师安排一次“建筑构架”的设计任务,学生完成后可在课堂上公布,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对实践作业综合多元评价并给出相应的建议。这个流程包括几个具体环节:量规评测、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及根据建议提高修改。

1.在量规评测时,教师要在设计过程中公布评价标准,这样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设计的状况,以便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学生按照量规标准调整提高自己,促进进步[5]。

2.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评价自己的作品,也可以评价他人的作品。在“相互评价”之前,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相应小组,以小组为单位保证互评时所有成员的参与度和评价效果。此外,建立在一定标准的量化评价准则上,师生可以通过描述分析给予学生或同学客观多样性的评语。在评价过程中,要将定量、定性两种评价方式有效结合,增强评价的有效性。所有评价主体可以站在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评价,确保评价对象能够获得更全面的评价。

(三)多元评价结果分析

在多元评价模型的使用过程中,教师要随机应变达到评价的最佳效果,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评价建议,还要根据当前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到學生多项评价指标,此外还应通过评语给予学生具体的反馈建议。在对学生进行评价后,教师还要对学生评价进行总结归纳,并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进行点评。评价的目的是更好地开始,通过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在下次中做得更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收集学生评价记录并生成档案。由于对学生的评价是多元的,因此评价结果包括多个方面。如在讨论区的评价,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和学生相互之间评价信息等。通过量化质性结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教师可以得到每位学生的评价报告。这些评价报告最终会汇总到学生的综合评价档案中。学生的电子档案袋包括多项内容,有学生成绩、入校成长经历、社会实践评价报告、同伴互评结果和教师评语等信息。

四、结语

在中职教学中使用多元智能评价模型,不仅考虑学生的当前、过去,更通过评价开发学生未来的潜力,使学生能够在评价的作用下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进步与发展。学生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努力让自己得到全面发展,为未来发展制定更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祝敏.多元智能视野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6.

[2]王冬青,许骏.学习环境设计的新方法:应用多元评价促进学习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2(3):123-124.

[3]王鹤.基于数字校园平台的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发与应用[J].职业教育(中旬刊),2016(07):153-162.

[4]王冬青,许骏.学习环境设计的新方法:应用多元评价促进学习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2(3):123-124.

[5]Jaideep Srivastava, Robert Cooley, Mukund deshpande, Pang Ning Tan. Web usage mining: Discovery and application of usage patterns from Web data[J]. SIGKDD Explorations, 2015,1(2):10-12.

科研成果评价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一、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方案

(一)报账员制度

高校依照实际情况将报账员设置在各院,主要负责解释与宣传财务规章制度工作,归集与整理教职工原始票据,检查手续完备与否、项目经费支付进度以及经费列支等。报账员制度不仅解决了教师保障时间长问题,而且还有助于缩减教师查账次数,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可以保证详细初审各种单据,有效监管高校科研经费支出。

(二)网上预约报账

网上预约报账是分离会计核算比较耗时的科研经费录入工作,由报账员独立完成单据录入工作。将网上预约报账系统引入在财务管理系统内部,报账员能够随时随地录入报账单据。这样比较费时的报账核算就能够变成对预处理服务器数据与原始单据的简单修改和审核,而且也能够减轻财务人员工作压力。

(三)网上经费查询系统

为便于监管方与项目负责人了解高校科研经费应用或结存情况,高校会为教师设置网上经费查询系统,登录财务信息网就能够显示出负责项目经费预算、经费总额以及应用情况等,能够避免高校科研经费被随意占用或挪用,使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透明度得到不断提升。

(四)强化劳务费管理力度

在劳务费科研项目方面,劳务费支付过程中,需要项目负责人将任务书提供出来,高校院长与科研负责人签字,如需扣税,则需要根据规定扣除相关税费,而且在发放时必须提供银行卡号、身份证复印件等,由互联网银行对劳务费实时发放。

二、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一般可将科研经费划分成间接经费与直接经费两种,其中直接经费就是项目执行期间直接关于项目的开销。间接经费则是科研活动支撑体系费用。我国是根据规定在直接经费中产生的项目费用,该研究以直接经费为基础创建项目负责人、学校法人以及院系负责人纵向三级责任主体,间接与直接经费横向多维绩效考核指标,设计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绩效管理指标如下:

(一)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数

国家政策规定下,通过高校所制定关于科研经费管理的数量对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数进行计算,以反映高校重视科研经费管理的程度。

(二)人均直接经费和直接经费总额

通过高校在定期内到账经费总和对直接经费总额进行计算,此为高校直接经费之和。通过在职教职工和直接经费总额对人均直接经费进行计算,主要对学员或者高校科研管理成效进行考核。

(三)结题率

已结题数量与应结题数量之间的占比率就是结题率。这一指标不仅能用在考核学校,同时也可在考核学院中应用。对高校进行考核过程中,这一指标应根据省厅、国家厅以及地厅级等展开分类计算,主要将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效果反映出来。

(四)预算支出一致性

实际支出金额与预算支出金额之间的比例就是项目预算支出一致性。这一指标在项目负责人、高校以及院系责任主体考核中也较为适用,且在计算过程中存在区别。高校与院系预算支出一致性能够将权重设置在各预算项目中,加权平均各预算项目支出一致性,即:

预算支出一致性主要是将科研经费预算执行直接反映出来,也就是说,比率与预算执行成正相关性,根据课题经费比例明确课题权重。

(五)经费成果率

高校经费成果率可将经费投入成果产出率反映出来,例如国家级奖励、地厅级奖励以及省级奖励等。计算过程中,因为各级别奖励数存在不可加性,所以可在对各级别与等级奖励设分值之后累加计算,具体用公式表示为:经费成果率=科研成果分值/科研经费总额。比方说,国家级三等奖60分,二等奖80分,一等奖100分,省部一等奖50分,如果高校科研经费是1000万元,国家三等奖10项,二等奖5项,一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0项,那么科研成果则是1600分值,其科研成果率是1.6.也就是说,科研成果率与科研经费支出率成正比。这一指标主要用于考核院系、高校以及课题负责人经费管理情况。

(六)费支出透明度

对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来说,经费支出透明度可直接反映院系与高校的经费管理水平,可通过间接经费额和公开支出金额之间的比例计算,也就是说,指标越高,说明存在越透明的间接经费管理,那么挪用与贪污概率也就越低。

结束语:

高校科研经费不同于教育经费,应全面推行高校科研经费绩效评估与考核,增加违规科研经费整治力度,强化高校科研经费应用审计监督,确保科研经费与项目经费规范程度相结合,从而真正发挥科研经费绩效评价的功能。

摘要:作为科研团队后勤保障,简化高校报账流程,尽可能将更为便利的服务提供给高校课题组成员,这是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本研究主要总结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方案,设计出更为多样化的绩效考核评估指标。

关键词:绩效评估,科研经费,管理改革,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孙支南,王超辉.广州市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与绩效评价指标设计[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19):23-25.

科研成果评价研究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一) 国外现状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 德国、英国、美国以及日本的经济和科技就加速发展, 先于其他国家进入发达国家之列。这些国家对技术研发创新都十分重视, 同时也在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方面有所投入和发展。

欧洲的粒子物力研究所 (CERN) 始终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物力研究中心, 也是欧洲首位联合机构, 其科研资金来源于欧洲20余个投资国, 有来自80余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6500余名, 使得CERN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和设备资源十分充裕且始终处于世界领先水平。CERN工作人员的经验技术水平很高, 能通过先进的设备确保研究所的日常运行。其大部分实验项目的科技人员参与数量都要以百计算, 还普遍存在较多人员共同使用科研仪器的情况, 这对通讯设备和科研仪器的需求和要求都很高。在1990年, 研究所内的计算机领域科学家Tim以方便科学家进行科研沟通为出发点, 设计并开发出万维网客户端和服务器端, 如今的Internet就是在万维网的基础上演进而生的。

在美国, 为了实现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的跨学科应用共享推出了“网络基础设施”计划, 其中有很多典型案例, 比如斯坦福大学的远程光学实验室, 学生可以远程登录实验室平台进行实验活动、杜兰大学的共享仪器设备中心等。美国联邦政府在90年代投入大量资金建立远程实验室, 许多大学也积极开发此平台, 比如伊利诺伊大学的Nmrscope系统, 科研人员在向校方提交样品后可与其服务器联机, 获得远程使用其设备仪器的权限, 在网站上填写仪器参数等信息即可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会直接显示在实验者的显示屏上。

日本作为科技实力领先的亚洲发达国家, 对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重视程度不亚于欧美国家, 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由政府投资的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对日本高校和企业开放, 可用与其生产研发活动;为了实现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的网络系统管理, 制定了包括管理、激励、监督和评价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确保各方研究人员使用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更加便捷、高效。

(二) 国内现状

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常态, 对科技的要求越来越高, 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成为国内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自1997年, 我国在8个省市相继开展了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共享试点工作, 截止2007年, 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协作共享平台已经覆盖了环渤海、长三角、泛珠三角、西南、西北、东北、华北7个地区 (黎惠, 2012) 。国内许多科研机构以及高校都设立了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但与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张慧 (2017) 等认为我国实验教学中心的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存在使用率低、相关运行管理人才欠缺、设备运行投入资金不足的问题。提出完善大型科研设备的使用管理制度、建立有偿服务体制、开设开放性课题项目、提高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建立奖励机制等政策建议;熊明民 (2017) 认为我国在农业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方面存在管理模式不适合开放、维持设备运行经费使用不当、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和体系不成熟、开放共享政策缺乏等问题。提出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意识、完善管理机制、建设相关服务平台、提高对科研设施与仪器设备的基础情况了解、成立开放共享激励机制、加强科技人才引进等措施建议。

二、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制度

(一) 国外相关制度

英国重大的科研仪器设施的使用主要由政府管理, 其设备的购买投资均有政府承担, 产权也归政府所有。政府成立的科学和技术设施理事会 (STFC) 专门负责针对科研仪器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向政府谏言, 同时也为国内科研机构提供科研仪器设备的相关服务。为了提高科研仪器设施的使用率, 政府对科研仪器设施的开放范围很广泛, 凡是国家科研人员、与STFC签订使用协议的科研机构、在特定时段内实行世界级科学计划的机构、与STFC签订商业合同中允许使用的组织均可使用国家的科研仪器设施。英国对科研仪器设施的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育、奖励机制也很成熟, 能够有效提高其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美国购置大型科研仪器需要购置仪器申请部门立项并进行经费预算, 经国会审批通过后, 与国家实验室或研发中心合作开展项目, 采购科研仪器设备并对其相关程序负责。同时, 该部门也有义务向其他机构提供设备仪器的有偿使用服务, 为避免价格竞争其使用价格不得低于同类私营机构。科研仪器设备的产权通常归相关领域的国家实验室或研发中心所有。

德国购置科研仪器设备的审批制度十分严格, 若科研机构或高校申请购置2500欧元以上的大型科研仪器设备需要提供由“科学计划”和“技术设计报告”组成的申请, 经过德国科学顾问委员会合理评估后, 联邦教研部才会作出具体决定。国内外科研人员在经过审批后均可使用相关科研仪器设备, 但对工业相关科研设备的使用是有偿的。

(二) 国内相关制度

2014年12月, 国务院提出《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意见》指出为了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完善国家技术创新体系, 避免资源独占, 需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研发组织等开放。具体措施如:将全部在条件范围内的科研设施与仪器都纳入网络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根据不同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功能采用不同的开放方式进行分类共享;建立如提供适度有偿服务的引导鼓励机制;建立基于用户体验的评价和奖惩机制;加强保护在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完善管理主体的责任机制。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实施工作也分阶段进行, 从基础调查、开放式点、制定补助、评议等相关机制, 到最后的评价考核。随后, 北京、山西省、广东省、河南省、陕西省、四川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区也相继出台关于大型科研设施与仪器等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共享的实施意见。

三、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管理

(一) 国外研究情况

发达国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并不断发展关于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的管理理论, 其中涉及到设备管理理论, 广义的设备管理涵盖了设备生产应用的全部环节, 包括投资预算、设备运行、使用维护、损耗报废等。随着设备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 较先进的设备管理理论如下:

1. 计划预修制

计划预修制是指按照维修计划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的常规检查、保养维护以及大、中、小级别修理的制度, 可以说这是一种提前预防设备磨损的措施。在实行计划预修制中, 先根据设备的种类、运行环境等因素给设备分级, 再按级别设定设备的维修周期和具体内容。要预想到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损耗, 提前做出防范保养, 减少后续维修成本。但计划预修制存在不足, 不能完整的对设备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不时会出现维修不足或过度保养的问题, 这与管理人员工作被动以及专业技术不足有直接关系。

2. 设备综合管理

该理论是以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为主体, 采用技术、经济、组织等多种形式的方法对设备进行综合管理, 以达到用少成本换高收益的最佳效益水平。设备综合管理与传统设备管理理论的不同在于它融入了现代管理理论, 不把重点放在单纯的设备保养维修上, 而是从社会经济效益入手并结合多种方法对设备进行全面管理。该理论具有三个特点: (1) 具有完整性, 对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都负责; (2) 管理人员覆盖面广, 无论是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参与管理过程; (3) 以最大综合效益为目标, 管理方式和人员多都是为高效、经济服务的。

3. 军事物流学

军事物流学也可称为后勤学, 是指针对事先计划的需求来供应或维持特定资源的管理方式, 其管理根本目的是实现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军事物流学与设备综合管理存在异同点, 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追求低成本换取高效益, 且管理对象是设备的整个生命周期;不同点在于: (1) 前者管理主体是设备, 后者管理主体是设备的所有资源; (2) 前者的研究范围包括设备的计划、购置、保养、维修和报废, 后者的研究范围更宽泛, 涵盖影响整体成本的全部因素。

(二) 国内研究情况

目前在高校的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管理开放共享的管理模式上有较成熟的分类。

1. 监控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通过监控仪器全程监控科研设备的开机、使用和退出等全部操作, 并与高校的校园卡系统联通, 可进行实名管制。目前监控管理模式有两类: (1) 针对智能型的设备, 采用后台程序监控模式; (2) 针对非智能型设备。监控管理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能够精准掌握设备的使用时间且不需过多人为干涉, 其不足之处在于监控手段难以统一;监控软件难以完全满足不同设备的需求;对于弱电控制的使用者身份确定、预约等较难实现。

2. 预约管理模式

预约管理模式在我国高校的使用比较广泛, 是指通过信息化实现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的预约服务。使用者进行实名验证通过后, 在平台上对所需设备进行具体时间预约, 经平台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 在预约时间范围内使用科研设施。预约管理模式的优点在于: (1) 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者时间冲突, 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设备使用时间进行调整, 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2) 对任何科研设备都适用, 不需要安装其他软件。但该模式也存在弊端, 比如无法实际确定预约者是否按计划来使用设备, 也会有人在无人使用的空隙进行无预约使用, 会给管理人员的后台统计带来不准确性。

3. 监控+预约管理模式

考虑到监控管理模式和预约管理模式的优点和不足, 各高校希望找到一种既可兼顾两者优势又弥补两者不足的管理模式, 实现全程监控和预约服务同时可操作。国内许多学者也为开发“监控+预约”的创新管理模式提供了相关技术和研究方案。沈卫东 (2016) 基于大数据的理念, 通过面向数据体系 (DOA) 对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平台进行具体环节模块的设计, 实现了平台与其他系统的数据整合且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郭诗雅 (2016) 根据马尔可夫决策思想设计并开发了大型仪器共享预约平台, 该平台包括微信预约平台以及仪器计量监控系统, 平台还会结合实际预约数据和设备使用情况做出最优策略。

四、国内外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对比分析

从上文可以看出, 发达国家对科研设备和仪器开放共享的关注起步较早, 他们从资金、技术、人员等多方面支持建立实验科研机构, 并通过各种网络平台, 如万维网、Nmrscope系统、远程光学实验室等跨学科合作共享科研设备和仪器等资源。英、美、德对大型科研设备与仪器的购置比较严格, 但开放范围广泛, 是要符合规定的具体条件, 有需求者就可以使用, 这大大提高了科研设备与仪器的使用率。

我国也在全球科技浪潮和自身发展的双重需求下, 开始重视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的发展。学者们提出我国科研设备与仪器存在利用率低、专业技术人员缺乏、设备运行维持经费不足等问题。对于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管理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高校领域, 可分为监控管理模式、预约管理模式以及监控+预约管理模式, 学者们还在研究相关技术和方法来优化创新科研设备与仪器的开放共享平台。

相比较来说, 发达国家对科研设备与仪器的购置比较严格, 有效避免了相关部门借采购设备过多支出公款的行为, 其开放条件和范围也比较广泛, 能做到科技设备真正投入研发创新的实验中去, 实现科研设备的价值。而我国在科研设施和仪器购置方面的政策规定并不完善, 只针对可开放设备的范围划分进行了规定, 在其他方面的制度建设也正在发展中, 并不成熟。另外, 我国国家及省属科研机构的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并不发达, 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规划。

五、政策建议

针对发达国家与我国科研设施和仪器开放共享情况的对比分析, 提出以下建议: (1) 完善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相关制度, 提出具体方案, 避免只做表面工作; (2) 针对科研机构, 积极推动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的建设, 让社会各方人员均可得到便利; (3) 提高服务意识, 组织科研设施与仪器的相关操作培训, 提高设备实用性和普遍性。

摘要:科研设施与仪器是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基础保证, 为了提高科研设施与仪器的使用效率, 国内外都很重视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开放共享情况。本文对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从国内外的开放共享现状、制度、管理三个角度进行总结并对比分析我国科研设施与仪器开放共享存在的问题, 提出政策建议。

上一篇:新课改下心理素质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偏远地区无线网络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