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电信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2024-05-18

重组电信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 企业存量资产的重组, 可优化企业各种资源要素的结构加速企业的创新, 使企业摆脱政府机关的控制和干预, 从而发挥企业自己和职工的工作潜能, 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企业重组意味着企业本身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收入;资产重组对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促进提高企业经济运用效率、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发挥积极作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是企业结构和人员设置的重组。在我国市场经济和新时期、新体制的推动下, 不断更新、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选择适合企业本身融资资产方式来进行重组, 转换经营机制让企业摆脱对行政机关的依赖, 从而使企业成为独立自主的竞争主体。可是, 企业重组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2 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2.1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后的债务问题

我国国有企业经营中存在着债务管理的普遍现象, 企业严重资不抵债。债权人虚拟资产规模, 容易出现资产核实误差, 不符合原则。传统国有企业突破了集约化、盈亏并举的财务管理体制和国有企业的基础建设。国有企业的投资和企业发展依赖于银行贷款, 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价格低, 利润小, 税收大, 导致严重背负债务。无力偿还债务, 只还利息, 使企业压力增大。

2.2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体制改革不明确

目前, 我国企业正处在新旧体制更新阶段, 国有资产、财政、社保、融资等改革还未完善, 经济体制仍不明确。政府干预还有存在, 没能使企业和政府两分离。产权的模糊性、资产的分割性和凝固性等问题没有全面解决。政策不完善, 资产重组涉及的部门、环节众多, 存在倾向性。所有企业、部门都为本身利益为重, 政策整合困难。市场体系不完善。各类市场之间不配合, 优化配置难以形成。严重阻碍了企业重组的顺利进行。法制实施不严谨。在实施过程中, 法律、法规、各项条款不健全, 政府干预过多, 钱权交易层出不穷, 严重影响资产重组的效果。

2.3 企业运营不合乎市场需求

时下, 经济、法律、社保严重影响当前资产重组的顺利进行。行政、体制含糊不清, 使体制改革中的产权关系不明显。企业依靠政府, 政府处于主导地位。企业缺乏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国家政策扶持是企业重组的重要部分, 而不是政策干预, 这样方能顺应市场规律。

2.4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目的性不强

目前, 我国应该顺应市场形势、资产价值进行资产重组。在重组过程中避免风险的产生。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能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也能为国家增加利益, 国家企业双丰收。以市场为导向, 经济利益为出发点, 企业重组体制改革是符合国家发展的需要, 是长远的发展趋势, 不仅仅是短期利益。因此, 在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要政策扶持性强, 政策干预行为低, 才能掌握好重组的要领和规律。

2.5 国有企业重组负担重, 富余人员, 员工素质低的问题。

国有企业重组后人员问题严重, 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素质低下。面临着重组后企业竞争的激烈, 人员应用上要择优录用, 企业经济和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好的企业管理者, 和高素质的员工。重组后的企业人员更要优中选优, 才会使重组后的企业快速发展。

3 国有企业改革中资产重组相关对策

3.1 提高资产重组自主性, 化解企业债务。

首先, 解决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主要原因是提高资产重组的自主性。在当今的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下, 提高管理人员的组织能力、判断能力、自身素质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条件。管理人员和员工都要不断学习, 解读相关政策和理解相关政策是提高资产重组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其次, 转化债权的最好方法就是股权转化, 将股权转化给银行。由银行出管理人员参与企业管理, 发挥银行管理人员的新思路, 调整和化解重组中的债务问题, 使其企业重组债务得到妥善解决。

3.2 合理规划, 明确重组工作内容。

明确重组工作内容, 合理规划, 避免国有企业资产重组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管理者要全面思考, 认真规划。明确企业的情况, 资产和数量, 把工作做好、做细、做实。企业重组后要扩大工作范围、市场资源配置, 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在我国国有企业资产重组的重创下, 发挥政府部门的社会主体作用, 加强重组过程中债权、产权明确划分, 对工作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时纠正和改进, 确保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顺利进行。

3.3 实施股权多元化的营销模式, 顺应企业市场的运用规律

我国企业资产重组营销模式单一, 不利于企业生产市场营销。要让政府部门监督, 运用管理、技术、资金优势等, 向股权多元化发展, 改变传统思维方式, 不要让大股东一言堂, 让小股东参与企业管理, 出谋划策, 提高小股东的企业参与企业管理的积极性。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 共同谋划营销思路, 相互沟通, 促进和谐, 打造生产迎合市场需求的企业产品, 共同把重组后的企业做大做强。

3.4 企业资产重组的产权要规范化, 目的性强。

国有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 一定要明确产权范围, 按照国家规定的产权、资产、责任确认, 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不能把国有资产划分为私有财产, 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为了让人们安居乐业, 国家在全面提高经济实力, 不断发展壮大各行各业的发展水平, 政府运用了各种形式扶持企业, 处使现代企业迈向更新、更高的发展阶段。创新资源优化配置, 创新优质服务。企业重组目的性要强, 规划合理产权, 寻求共同发展。提高管理水平, 降低运营成本。扩展营销模式, 增加占用产品市场。达到企业资产重组的目的。

3.5 引进人才, 提高素质

在企业重组过程中, 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 引进人才尤为重要。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 专业的技术知识, 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对竞聘的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及所有员工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培训, 掌握其工作性质。要让他们参与企业资产重组, 调动企业所有工作人员在今后工作中的积极性。企业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升级, 技术人员水平的提高, 促进了企业的蓬勃发展。企业要进行细化管理, 强化控制, 规范运营理念。提升服务能力, 拓展服务范围, 强化服务保障。从而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 发挥员工的工作职能。优化市场, 出现模式, 打造核心竞争力。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市场经济逐步进入多元化管理, 国有企业资金重组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在企业重组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 提升进步的关键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否完善新的市场体制改革, 为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是新时期形势下国家会给予相应的政策, 不断完善改革机制, 处使在重组工作时遇到的问题一蹴而就, 为中国的经济腾飞、企业发展, 添砖加瓦, 更上一层楼。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突飞猛进, 受到主要冲击的就是国有企业。目前, 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相当大。要想在这场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国有企业在改革上就要有自己的新想法、新思路。资产重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必经之路。企业重组, 是企业的资金、资产、劳动力、技术、管理等要素进行重新配置。建立新的经营方式, 在竞争优势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重组。企业重组贯穿企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改革就会涉及资金分配和企业管理等方面问题, 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就是提升企业的抗压力和竞争力, 使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稳步进行, 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经济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重组,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1] 黄费连, 王文华.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重组的探索与思考[J].产权导刊, 2016 (11) .

[2] 高玉婷.中央国有企业重组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辽宁大学, 2016.

[3] 姜慧艳.刍议国企改革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 (15) .

重组电信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所谓的企业重组是指企业以债务重组、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合并、分立等各种形式进行的业务及结构调整。按照不同情况, 企业重组分为一般性重组和特殊性重组, 其中的特殊性重组, 就可以用税收中的特殊政策进行处理。政府在分别在2009年和2010年发布了相关的文件, 分别是财税[2009]59号文件 (即《关于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4号文件 (即《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公告) , 两份文件对企业在重组过程中, 能够享受税收特殊政策的情况做了说明, 也对能够享受到的免税条款做出来详解。

2 企业重组中特殊税收政策的意义

所谓的重组中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实际上就是所谓的“减税”或者延期交税政策。例如《通知》中有这样一条, 在企业重组过程中, 其中作为股权支付的那部分, 不确定为企业的收益或损失, 也就是免税。此外, 企业重组中税收的特殊政策同样适用于国内外的投资者, 对跨区域、跨国境的企业重组业务的税收处理进行了指导。

企业在重组过程中, 所得税是一项重要的问题和压力, 新的特殊政策的出台无疑为企业减轻了压力。

3 企业重组适用特殊性税务处理的条件

企业在重组中只有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才能适用税收的特殊政策。

(1) 商业目的必须合理合法, 且不是为了免税、减税或者拖延纳税的;

(2) 被收购、分立或合并部分的股权或资产所占比例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

(3) 企业在重组完成后的十二个月内, 不得更改原有资产的经营性质和内容;

(4) 重组过程中, 涉及的股权支付金额不得低于百分之八十五;

(5) 股东一旦在企业重组中获得了股权, 在重组完成后的十二个月内, 不得转让股权。

4 特殊性税务处理的具体管理规程

4.1 债务重组

企业在重组中涉及债务重组的, 如果所得债务额在当年企业纳税额中占到50%以上, 可以申请将纳税期递延至5年, 但必须对自己的重组目的递交书面说明。而针对债转股的, 不确定为所得和损失的部分, 企业要提供债权转换为股权时的股价公允价格证明。

4.2 资产收购重组和股权收购重组

股权收购重组与资产收购重组, 存在着类似的情形。尤其是在通过股权投资, 使得股权成了企业的实有资产后, 分辨出该部分是属于股权重组, 还是资产重组, 就变得很难。所以, 对于此类重组, 必须对照规定, 清楚的说明涉及的比例和对价情况。

4.3 企业合并和分立

企业的合并和分立不光要满足享受特殊政策的条件, 还要符合《公司法》的相关规定, 比如企业合并或分立前后的股东要保持不变, 企业所有的债务和权力由重组后的企业继承等。

4.4 分步交易原则

《通知》规定, 企业在重组开始前后的12个月内, 进行的所有交易, 应该当成企业的一项整体交易进行税务处理。《办法》中规定了具体的操作方法, 企业可以实现预计整个交易是否符合特殊政策的条件, 如果符合可以按照税收特殊政策进行处理, 如果不符合, 可先按一般政策处理, 如果在下一个纳税年度完成后, 发现交易使用特殊政策, 可以调整为特殊税收政策, 并会退还或抵扣之前多交的税费。

5 具体重组业务的税务特殊政策应用

5.1 符合规定的股权和资产重组

财税[2014]109号文件规定, 母公司和被绝对控股的子公司之间, 或者是被同样的母公司绝对控制的子公司之间按账面净值划转股权或资产的, 商业目的必须合理合法, 且不是为了免税、减税或者拖延纳税的, 在重组完成后的12个月内, 不得改变原有资产的经营内容和活动, 且未确认收益和损失的, 可以按特殊政策进行处理。

5.2 全民所有制改为国有独资或者国有全资子公司

按公告2017年第34号规定, 全民所有制改为国有独资或者国有全资子公司的, 符合财税[2009]59号文件第四条规定的情形的, 可以按照下列方法进行处理:即改组中涉及资产, 重新评估后, 实现增值的, 增值部分不计入纳税额;重组后的资产计税基础按原来的基础确定。

5.3 债务重组

根据财税[2009]59号文件规定, 企业在债务重组中, 使得其所得额占据了当年企业纳税额的50%以上, 可以均匀计入5个会计年度内。

企业的债务重组中, 涉及债权转股权的, 暂时不确认相关的债务清偿所得和损失, 转换后的股权计税基础沿用用原债权的计税基础。

5.4 以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

根据财税[2014]116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33号的规定, 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向外投资而获得的收益, 可以从确认非货币资产转让年度起, 在小于或等于5个会计年度内, 分年度平均计入当年的纳税额。

6 结语

由于在企业的重组过程分为一般性和特殊性两种, 所以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分别采用不同的税收处理原则和方法, 进而享受延期纳税或者不纳税的特殊政策。但是现实中的企业重组面临的情况复杂多样, 采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 所以在具体的应用中, 我们要注意税收特殊政策需要满足的条件, 灵活运用政策法规中的规定, 有效地帮助企业合理的节税和减税, 提高企业的利润, 进而优化企业结构, 提升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摘要:针对现代公司间的重组行为日益频繁的情况, 政府为了鼓励资本和自愿的快速流动, 以及利用更充分, 针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重组, 出台了特殊性的税收政策, 以达到免税和减税的目的。本文就企业重组中可以享受的一些特殊税收政策进行了解读, 并分析政策的实际应用, 希望能为现代企业在重组时, 选择何种形式提供有利的参考。

关键词:企业重组,税收,特殊性政策,应用

参考文献

[1] 金红萍.解读《企业重组业务企业所得税管理办法》[J].财务与会计, 2011 (2) .

[2] 陈建春.浅议企业重组特殊事项涉税账务处理.商业经济, 2011 (3) .

[3] 方波.企业重组所得税弥补亏损问题探讨[J].财政监督, 2011 (2) .

重组电信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电信企业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在企业的发展提升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对全面预算的要求在于科学合理,在于规范有序。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可以有效规划企业的经营费用,规范有序全面预算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效力,笔者立足于电信企业发展现状,从具体实际出发,文章从目前电信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已有成功经验入手,尽心分析探讨全面预算管理在电信企业中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的降低企业的发展成本,把电信企业的成本控制在最佳区间内,提升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电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预算发展

电信企业发展立足于信息服务的基础之上,在信息链上扮演着提供者的角色,信息服务是电信企业存在的价值所在。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内外不同的结构构造形式需要不同的全面预算的管理机制发挥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资产购置呈现的形式差距较大,有大中型之分。在实际管理中,为了更好的配置资源,需要企业管理者对一些大型的资产购置进行必要的预算管理,以便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一个全面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是保证一个电信企业内部实现各项活动的顺利推进的前提,一个规范有序的预算管理是确保一个电信企业外部实现资产优化配置的基础。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针对电信企业内部的管理中存在的应用模式进行全面分析探讨,在有效建模的条件下,通过探讨电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趋势,从宏观方向入手,对电信企业的固定资产采购经费以及资金管理预算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多管齐下,把电信企业的成本控制在最合理的范围内,提升电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正确认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所谓的全面预算管理,重在强调全面,是针对于企业内部全部资产,而企业资产会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呈现的资产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指企业的流动资金,二是指固定的设备等固定资本。在进行预算管理时,针对不同资产形式,进行不同的预算性规划管理,在企业的管理中,全面预算管理也应当包括不同类型的管理形式。

(一)资产采购

一般看来,电信企业主要承担着移动通讯业务。但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电信企业在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中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可以这么说,移动通讯业务和互联网的信息服务是电信企业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换言之,电信企业对这两项业务同样肩负着必不可少的责任,因为有责任,必须有担当,这便要求电信企业要有服务意识,尊重用户体验,在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设备的更新与改进,以期得到更多用户的满意。设备的更新购买属于企业固定资产的采购范畴,是全面预算管理中呈现的资产表现形式之一,因而便需要对其加以合理的调配,把企业生产运营成本的控制在合理范围以内,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为用户提供更好体验。

(二)资产使用

在资产使用环节,全面预算不仅扮演着控制管理的角色,而且发挥着对企业费用管理规划的作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整合,对各个部门需要的经营费用优化配置,从而有效加以控制管理;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要建立专门的监督跟踪体系,对每项费用的使用过程进行宏观管理和微观规划。我们可以以设备突发故障需要进行维修为例,这是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全面预算就需要发挥应有的作用。退一步讲,即便设备未出现故障,日常的维保开支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一来所产生的人工以及材料等费用,势必需要加以合理的计算和规划。

(三)资产使用与绩效评价

在完成了企业资产采购和资产使用以后,绩效评价机制需要及时跟进。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经费开支以及使用过程的预算管理之后,绩效评价会及时反馈。在这里面就会存在一个问题,如何对企业上一段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有效性和反馈的及时性是成正比例的,如果绩效评价对企业某一阶段预算情况不能做到及时反馈,通过这种反馈以發现的现有预算管理机制所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就不能有效的处理,这种绩效评价机制就失去其存在的价值。为了提高企业的全面预算有效度,必须在资产使用中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以便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的精准度,改善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精准定位,合理建模

电信企业发展需要战略地位,也需要精准的预算定位。为了实现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企业内部上下就需要全面预算管理,电信企业也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合理模式。为企业发展找一个合适的位置,以实现企业预算的规范化模式管理,为企业发展合理建模。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展开本节内容的论述。

(一)预算模式之资产采购经费

电信企业作为信息服务的提供者,需要从业者的有着较高的专业知识,有着较强的从业责任感。这就对资产采购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职业要求,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的提升对于实现预算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引起企业的足够重视。

(二)预算模式之资产使用管理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那样,一般看来,电信企业主要承担着移动通讯业务。但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电信企业在互联网的信息服务中同样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可以这么说,移动通讯业务和互联网的信息服务是电信企业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对于电信企业而言,在企业转型的过程中要加强企业的服务意识,因而需要建立一定的资产管理调控组织对电信企业的资产使用过程加以预算管理,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降低企业成本。

(三)预算模式之资产使用绩效评价

为了确保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性,提高企业的全面预算有效度,必须在资产使用中进行有效的绩效评价,以便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的精准度,改善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这一过程中,两种因素起着关键性作用,即企业前期的资产采购经费和预算使用过程绩效加以客观的评价标准。

三、电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发展展望

为了电信企业的系统化发展,必须给企业发展以精准定位,这要求我们从三个方面对电信企业进行规划构建,旨在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一)创新组织形式,优化预算审核

一般来说,目前大多电信企业采取的是采购设备招标的制度,然而对于设备采购的预算仍旧是由电信企业来完成的,就对资产采购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职业要求,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环,特别是电信企业中的内部财务及采购人员,通过一系列的专业知识培训,从业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需要购买的基础性设备,从而做好采购预算。

(二)建立利益关联,优化制度设计

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电信企业内部设立了诸多不同职能的部门,各司其职,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各部门对预算实行归口管理。为了激发大家工作热情,可以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适当对工作人员予以奖励,比如可以通过实行预算管理与预算的使用部门费用挂钩的方式,建立利益关联机制,将节省下来的能耗类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可以置换为部门所需的维护类费用,从而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三)完善管理办法,强化绩效考核

评价有效性和反馈的及时性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必要的绩效考核可以对企业所施行的全面预算进行全方位客觀评价,有效避免企业预算过程出现的问题。通过完善管理办法,强化绩效考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全面预算管理的公正性和有效度。为了确保预算绩效考核的精准,必须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此同时,可以在考核小组中加入几位专业的知识技能人员,形成一支专业素养高的考核团队,提高考核团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从本文的论述中,可以梳理出电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发展方向,精准定位,全面发展。在今后的企业管理过程中,要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有更深的认识。以创新意识为引导,以制度完善为追求,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不断优化预算组织形式和建立利益关联制度。多管齐下,通过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在新一轮的改革大潮中健康、有序、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珂.浅谈电信企业的多维度预算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0(01)

[2]郑小慕.浅析电信行业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资,2011(10).

[3]苏杰.谈电信企业预算管理改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0).

[4]彭雪云.电信企业有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09).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临沂分公司)

重组电信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运营商;企业文化;保障体系

未来几年中,中国的人口红利即将消失,运营商依靠规模扩张获取利润的模式不再适用,企业发展越来越趋于精细化。同时,进入4G时代以后,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竞争者不仅来自传统运营商,更有虚拟运营商以及互联网企业。公司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与竞争对手的双重压力。面对严峻的形势,运营商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但是,如何才能提高竞争力呢?在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竞争力早已不局限于以经济实力为代表的硬实力竞争,高效的基础管理、成熟的企业文化等软科学的发展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提升自身实力的发力点。

一、运营商企业文化的理论内涵

企业无文化不立。从定义上看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生产产品过程中形成了多个观念集合,企业文化包括了企业的价值观、企业人的行为准则、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和不同企业特有的企业精神等。

运营商文化的形成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方面阐述:从宏观来看,运营商作为社会中一个组织,受到社会文化、地域文化的影响,以及由于公司重组文化的形成受重组成员原有文化、现任企业领导、全体企业员工的影响,最终形成具有强大包容性的文化体系。从微观来看,企业文化是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有机统一:最核心的是企业精神文化,其次是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最外层的是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精神文化是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提升,是企业的上层建筑;制度文化适应精神文化的要求,是精神文化的结晶成果;行为文化,属于文化结构的浅层,是企业从业人员在运营企业、生产产品过程的学习的总称;物质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企业的经营产物:企业产品和企业服务。

二、运营商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大运营商企业成立时间较短,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规模迅速扩张,企业实力全面提升。但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逐步加强、持续完善的过程。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企业文化的建设方面还存共性的问题。

1. 企业文化呈现多元性

地域文化影响企业文化。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在各省均有分公司,各區域公司实行本地化经营,部分员工来自本地,地域上的区别造就了各分公司文化的差异,南方省份具备南方人的温婉,而北方省份则更多的体现了豪迈。

经历重组后企业文化融合性差。2008年三大运营商实现重组: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中国卫通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收购联通CDMA网,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三大运营商均实现全业务运营,业务范围明显扩大,但随之带来的是各整合单位之间的企业文化不融合,要实现企业文化深入人心,成为企业发展的潜动力需要很长一段时期的持续改进及宣贯。

2.企业经历了高速发展,但企业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不足

中国移动成立以来经历了高速的增长期,营业收入由2000年的649.8亿元到到2013年6302亿元;中国电信2000年收入是1700亿元,到2013年收入为3215.84亿元,中国联通2000年收入245亿元到2013年营业收入2950.4亿元。13年间,三大运营商收入增长将近10倍、2倍、11倍;高速的经济增长带来的是基础设施、人员配置的大规模扩张。

而企业文化建设则相对平稳,三大运营商均提出了各自的企业文化理念:中国移动以“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为企业价值观,以“创无线通信世界,做信息社会栋梁”为企业使命;中国联通将致力于成为“信息生活的创新服务领导者”;中国电信以“让客户尽情享受信息新生”为使命。三家企业虽然精神文化建设比较成熟,但文化体系整体性不足。尤其体现在在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两个方面。制度文化的建设更多的是参考通用的企业管理理念,企业特有文化的融入程度不够;行为文化方面,员工行为出现功利化趋势,集团公司在考核中更多将市场指标和收入指标落实到每个员工。造成员工的工资指标化、职业发展指标化。这样的经营模式在企业文化发展中形成了“短期文化”。短期文化下的“优秀领导”、“优秀员工”均是发展客户、增加利润的佼佼者。随之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方向发生偏移。因此,就目前来看,文化体系的整体性略显不足,不能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3.企业文化落地贯彻力不强。

企业文化建设没有与企业战略目标充分吻合,强调理念,企业自身特点不突出、缺少针对性,过于抽象化。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这样的企业文在实践中不能充分指导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活动,企业文化趋于口号化。

“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长寿企业是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公司已有十几年的历史,不能仅靠经营手段来维持企业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目前,随着4G商用以及互联网企业的冲击,运营商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关键阶段,必须要抓住这个企业文化建设的契机,以企业文化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未来实现厚积薄发。

三、运营商企业文化建设的原则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作为重新整合的全业务运营商,其企业文化建设不是重组成员企业文化简单的叠加,而是新文化再造与宣贯的过程,文化再造要有据可依,文化宣贯要有事可做,在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共性与个性结合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要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保证企业文化像一把拳头一样形成唯一的着力点,但也应充分尊重区域以及历史差异,各分公司要发挥集团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优势,同时在集团文化大框架下注重子企业个性文化的设计和塑造,体现区域文化差异。

2)坚持务实原则。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仅是理念以及口号上的建设,而是要把企业文化贯穿与生产生活中的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工作行为,以及每一件产品。要探究文化建设着力点,做到做有所为,为有所得。

3)坚持文化落地原则。企业文化最终落脚点是员工,要充分保证企业文化与员工的相适应性。

四、运营商企业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建設宣传双管齐下,完善企业文化融合机制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体制机制,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长期的、跨部门的制度建设机构,这是工作基础。在大部分企业中,企业文化建设往往被当成独立的工作去做,归属于党群工作部、企业文化部、公会等职能管理部门,而制度的制定则由办公室、综合管理部等综合性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企业文化要固化于制首先就应整合文化和制度建设机构,该体制应该包括领导机构、主管部门、辅助部门及实施机构等。

仅仅组织结构上的完善不能保障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如果体制是机器运行中的齿轮,合理的长效机制则是润滑剂,想要让企业文化建设这台机器平稳健康的运行,两者缺一不可。

长效机制的主要责任部门为相关委员会,组成形式可以为固定化组织也可为矩阵式活动小组,涉及到制度文化运行的整个环节(制定、审核、实施、监督、改进)的优化与提升,包括定期核查机制、决策评估机制、持续优化机制等。

在现有宣传平台基础上,不断丰富企业文化传播载体。办好集团公司及子企业网站,作为集团对外宣传的窗口;同时,贯彻十八大精神,巩固创先争优成果广泛开展争先创优评选活动、企业文化征文活动等,利用亮点活动和全员参与的机会,树立先进典型和标杆,引导广大员工学习先进、团结协作,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二)企业文化固化于制,完善制度文化建设机制

在企业文化体系中,制度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行为文化与物质文化是企业精神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结果产物,而精神文化是上层建筑,是最高精神追求,在他们中间的正是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是可以触及可以操作的,是从精神文化到物质文化的桥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制度文化的好坏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是企业要建立企业文化体系的关键环节。

要注重制度与文化的融合。在制度中体现精神文化,即在制度中要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及相关的理念,要考虑到在企业文化中,制度不仅是强制员工遵守的规定,而是一种价值以及思维的导向,通过在制度中渗透管理理念,提高员工对制度的认同感,促使员工自觉遵守,从而实现制度向文化的转变。这就要求在制度的制订以及修订过程中,用制度使得员工行为向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倾斜,使制度成为企业文化的载体,让员工通过制度,逐步认同、认识企业文化,同时在此基础上,严格遵守这些制度,实现制度向文化的转化。

用文化弥补制度的管理盲点,把文化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制度管理的特点是注重从外部强制性约束人的行为,更多地强调管理中的“管”,对员工进行指挥“约束”监督和控制,关心的是人的外在行为及造成的后果。而人是具有两面性的,人既有动物性的一面,需要被管理,用制度去避免和克服其惰性和邪恶;同时人又有理性的一面,也需要被激励,用制度去发掘和利用其善心和主观能动性。仅仅依靠制度进行被动生硬的管理,企业管理就只会停留在他律的阶段,远远不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和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人的本质决定了人更需要人文的关怀“温暖”感化,而企业文化无疑就发挥了这个作用。

(三)加强沟通体系建设,完善企业文化落地机制

企业文化落地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由于员工的工作惯性、传统习惯等必然会产生一定的阻力,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有效的沟通是保障企业文化体系形成的内在动力。沟通机制的建立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充分吸取来自一线的反馈意见

目前大多数企业在文化建设中是采用高层设计下层执行的方式,但文化的建设是双向的。不仅可以自上而下的高层设计,也可以将一线好的做法、优秀的习惯进行凝练,经上层机构核查后,形成更有群众基础的文化。这些来自一线的意见是经过实践考验的,具有其存在的科学性,经过理论提升后必将是企业文化中最坚实的部分。

(2)丰富的上下级沟通、平级沟通渠道与形式

沟通不畅是大型国企工作中存在的通病,在企业文化固化于制的过程中要形成固定与机动相结合的沟通机制,保证上下级、平级之间的无障碍沟通。规定固定的时间开展研讨会,同时结合以动态信息采集方法,在工作中发现的优秀做法可以提交给固定的机构汇总,领导层定期查看。沟通形式要打破层级的界限,比如以研讨会的形式汲取更多的智慧与创意,研讨会借助头脑风暴法,每个人都可以贡献自己想法与建议。但这一过程中,需要要注意参会人员的甄选、研讨课题的设置以及研讨现场的引导。

结束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打造企业集团的凝聚力、控制力和向心力,为企业发展助力。运营商企业文化体系仍不完善,传统电信运营商转型期是文化建设的一个良好契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通过打造“三个机制”的保障体系,建设强力的企业文化,为实现百年长寿企业护航。

参考文献:

[1]苏超.使文化和制度并驾齐驱-探索企业文化固化于制的思路及方法[J].产业链,2013(8)

[2]刘国胜. 企业文化建设要“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1(11)

[3] 王洪碧,陈蓉,张宏见,构建国有企业制度与文化协同管理的良性机制[J].商业经济,2013(1)

作者简介:

蔡新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咨询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行业战略规划、管理咨询、信息化规划等。

刘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高级咨询师,拉夫堡大学商业分析与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内部管理、管理创新等。

重组电信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在我国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的特殊时期,大力发展电信等现代服务业,对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具有显著意义。而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点工作,“营改增”不仅能避免重复征税、完善税制,而且还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分工,降低企业整体税负等。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电信企业,围绕热点问题“营改增”展开探讨,分析了“营改增”将对我国电信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希望有助于我国电信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信企业;营改增;试点;改革;税制

一、引言

2012年下半年,我国财政部会同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第212次常务会议,对外发布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北京等 8 省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明确提出将部分现代服务业纳入“营改增”的试点范围。

对邮电通信业而言,“营改增”的难点主要体现于电信行业。我国电信业一直按3%长期缴纳营业税,而一旦响应“营改增”,那么税率将由3%一步变为11%,对行业而言,其所承受的压力势必增大。此外,电信资费乃国家规定,不得随意改变。这给电信行业带来的压力更为显著。我国电信行业曾于去年进行了税制改革的内部测算,在没有任何优惠的情况下,“营改增”不仅将使行业税负增加,还将对净利润产生5%的负面影响。

二、“营改增”对电信企业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电信企业成本的影响

对电信企业而言,成本主要由客服费、网内及网间结算支出、维修费、折旧及摊销、经营租赁费、人工成本、社会渠道酬金、广告宣传费、动力费等构成。其中,社会渠道酬金和通讯设备等资产的折旧和摊销在整个成本构成中所占比重较大,大概能占至四成左右。但是目前对社会渠道酬金的抵扣难度较大。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渠道酬金目前尚未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另一方面是由于即使今后完全纳入,也会由于存在较多规模较小的代办点,使在运行中难以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以进项抵扣。

此外,根据“营改增”政策的规定,客服费、网内及网间结算支出、广告宣传费、维修费等,均在此次“营改增”的服务范围之内,“营改增”之后也都能够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以进项税抵扣。但是,未改革之前,这部分成本是价税合计数,仅是其中一部分是营业成本,而另一部分是进项税额,对这部分进项税额,可以根据其所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进项抵扣。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电信企业的成本费用。因为该部分成本在“营改增”之后需要还原为不含税价格,成本将减少14.5%①。

(二)“营改增”对电信企业营业收入的影响

“营改增”之前,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电信运营商的应税营业收入。“营改增”之后,计税依据是不含税的营业收入,税金变为价外税。虽然增值税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转嫁性”,即可通过产品的周转环节将税负转嫁至消费者。但是,电信业关乎民生,是人们日常生活极为依赖的一类行业。因此,政府定价部门不会轻易调整(也即上调)通信收费标准。因此,即使设定“营改增”前后电信企业的营业收入不变,但是观其不含税价格,依然有所变化。“营改增”之后,属于信息技术服务的电信行业享受6%税率,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6%);下降比例为=(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00%=6%÷(1+6%)×100%。可知,“营改增”会使电信企业的营业收入下降。

(三)“营改增”对电信企业营业利润的影响

“营改增”之前,营业税在利润表上以“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形式予以体现,对企业所得税具有抵减作用。而“营改增”之后,增值税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是一种价外税,不得对企业所得税进行相关抵减。“营改增”前后企业所得税具体的增减情况完全取决于企业在改革前后的应税所得的增减变动情况,二者成正比例变动。

(四)“营改增”对电信企业固定资产和折旧的影响

根据我国税法的要求,电信企业在增值税改革之前购入的固定资产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改革之后购入的除软件之外的无线及接入设备、传输网设备、动力空调设备(不附属于房屋)、支撑网设备等,或者直接计入在建工程、由工程物资转入的设备、材料等,可以抵扣进项税额。设备等的价值将会降低(不考虑后续支出)。同时,设备等资产使用期内的折旧也会同比例减少。

三、从财务管理角度对电信企业“营改增”的相关建议

首先,电信企业应根据税制改革对应税业务进行准确区分。“营改增”之后,电信企业并非仅对应“信息技术服务”而按照6%比例纳税,其项目可能还会涉及技术服务、软硬件销售、通信服务、软件开发等多个类别,所涉及税率将不仅只有6%。而且,产品类别除了电信产品之外,可能还包含实物产品(如:手机),适用的税率并不相同。因此,电信企业应对其业务和所涉及的产品进行准确区分,分别进行税务核算。

其次,在电信企业大力发展的同时,对固定资产投资务必要慎重。安我国税法要求,增值税要“当期抵扣”。改革之前的进项税不得抵扣(除非享有政府优惠政策)。近几年,我国电信企业一直都处于快速发展之中,“3G”、“4G”建设如火如荼,项目规模大、资本投资数额大。但是,倘若电信企业选择将这类投资置于“营改增”之后,那么电信企业将能享受大量可抵扣的进项税,从而有利于企业整体税负的降低。因此,电信企业应合理安排固定资产的投资。(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参考文献

[1]郑小丹. 浅谈电信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15)

[2]吕继英. 增值税改革对施工企业的影响及有关会计处理分析[J]. 时代经贸(下旬刊). 2012(12)

[3]闫福丽. 增值税改革对企业投资及财务的影响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2(17)

[4]李静. 增值税转型改革对经济的影响研究[J]. 商业时代. 2009(29)

[5]黄向明. 电信格局发生变化 税收政策急待跟进——对福建省电信运营企业营业税的调查与思考[J]. 福建税务. 2011(08)

注解:

①14.5%=17%÷(1+17%)

重组电信企业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是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文化内容运行的环境,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健康积极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职业道德的建设,本文通过对现代电信企业中职业道德教育建设的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设在电信企业中的意义。

【关键词】电信企业 职业道德 教育建设

电信企业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是其文化和精神发展的首要内容,尤其是对于具有特殊性质的服务行业,职业道德的加强是必须实施的,而且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服务行业的职业道德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无形中促进职业道德成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的依据,所以职业道德的建设对电信企业的发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一、电信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现状

随着电信企业的发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虽然电信企业在职业道德建设上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其职业道德的建设水平较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尤其是近几年的建设过程中,着实出现了制约性问题。

首先电信企业在进行职业道德建设时,存在急于求成的态度,不注重细节的建设,例如电信企业中在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训时,只是抽取空闲时间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并没有运用到员工的实际工作中,造成实际与理论存在严重性的脱轨,而且对职业道德教育建设知识的讲解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在职业道德建设缺乏约束性的同时,导致理论知识体系的不连续性。

其次是职业道德教育建设力度的欠缺,电信企业中的工作体系和类型是有差别的,部分员工服务于台前,还存在部分员工服务于幕后,但是无论工作性质如何,职业道德的建设是面向全体电信员工的,电信企业中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建设时,更偏重于台前服务人员,存在对职业道德建设的偏差性理解,导致电信企业员工的职业道德参差不齐。

最后是电信企业缺乏有效的职业道德考核与评价体系,电信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中,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是提升电信企业整体职业道德教育的有利保证,但是现代电信企业中极其缺乏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导致工作人员在职业道德教育建设方面没有约束感,促使职业道德建设的效果不明显。

二、电信企业中如何提高职业道德建设

电信企业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不仅是对社会发展的适应,更是树立电信企业形象的体现,促进电信企业协调统一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基于电信企业中职业道德教育建设的实际,提出职业道德建设的认识。

(一)加强电信企业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

伴随目前市场体制的变革和经济市场的发展,部分企业扭曲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所以加强电信企业工作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最重要的是建设与职业道德教育相关联的规章制度,利用规章制度约束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提高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自觉意识,促进电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平衡发展职业道德与企业经济,例如电信企业实施的职业道德课程教育,即是加强电信企业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最佳表现。

(二)综合性发展职业道德建设

电信企业中的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综合提高员工素质和端正态度的思想建设,例如电信企业在进行职业道德建设时,首先针对电信企业中资历比较深的管理层,发挥管理人员的示范作用,之后将职业道德思想建设实施到各个部门,同时以竞争的形式鼓励各个部门积极学习职业道德教育,电信企业中职业道德的环境氛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企业内集体氛围的形成促进企业职业道德的综合性建设与发展。

(三)电信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深化

电信企业中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将职业道德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同时提高电信企业的公司形象,例如电信企业中专门设立的“服务窗口”,以此作为电信企业职业道德建设示范团队并作为电信企业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的标准,同时针对企业中职业道德非常优秀的部门给与实际性的奖励,以促进电信企业整体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和提升。

三、提高职业道德建设在电信企业中的意义

电信企业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人们更加注重服务行业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 在严格的职业道德管理下,促进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的提升,所以积极地建设电信企业中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仅仅是保障电信企业在社会上的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电信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四、結束语

目前电信企业处于行业转型的趋势下,对职业道德教育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电信企业在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职业道德教育建设的不断发展和电信企业职业道德国际化方向的发展,同时提高电信企业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范丽.关于电信企业营销模式及创新策略的初步探讨[J].科学之友,2010(16).

[2]李彩萍,马秋林.国外大企业职业道德建设浅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2(05).

[3]沈虹.我国电信企业基于顾客让渡价值的营销策略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05).

(编辑:龙大为)

上一篇:供电企业网络系统论文范文下一篇:货币金银文化战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