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蕴含的文化思想范文

2023-09-19

茶文化蕴含的文化思想范文第1篇

摘  要:文化育人是基于校园文化的更高层位的教育生态系统。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实验平台的研究表明,将教育生态学理论导入高职文化育人范畴,可以基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环境课堂、企业课堂,构建形成“四度时空”文化育人体系,提升育人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其特色在于:基于理念创新,创立了“四度时空”文化育人生態系统;基于方法创新,创建了“四轮驱动”校园文化结构模型;基于路径创新,创设了“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生境。

关键词:职业教育;文化育人;“四度时空”;教育生态

立德树人是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文化育人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路径。2008年以来,我们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实验平台,开展了文化育人体系研究,运用教育生态学原理,创建了“四轮驱动”校园文化结构模型,创立了“四度时空”文化育人生态系统,创设了以工匠精神为原点的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生境。历经12年的探索、实践,有效推动了学校管理水平持续提升、育人成效显著增强、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也为高职院校提升文化育人质量,提供了一个就近参照。

一、研究背景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它的存在,关乎民族的兴衰,关乎国家的存亡;而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能否有效地传承创新文化,能否有效地实施文化育人,不仅是其核心竞争力的评判依据,更是其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判依据。

党和国家一贯重视素质教育、倡导文化育人。从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要求“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加强集体主义和团结合作精神教育”;从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提出“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到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强调“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从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进一步要求“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到2017年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部署构建“十大”育人体系,作为育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育人逐步具备了体系化特征。这一演化过程表明,职业教育并不只是职业教育、技术教育,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科学教育、文化教育;高职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不仅不能被忽视或削弱,反而应该不断加强。

但长期以来,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生发展,特别是早期的扩张型发展、外延式发展,高职教育领域普遍出现了一股“职业性至上”思潮和过度实用主义倾向,突出表现在:

1. 人文素质类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一度弱化。受“职业性至上”的观念影响,在一些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课程一再加强,人文素质类课程不断走向边缘,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沦为排斥人文教育的“剔骨肉”,与教育方向、教育目标及教育规律严重背离。

2. 校园文化建设呈现出碎片化、随意化倾向。理想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一个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到行为文化的闭合系统,但在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忽略了精神文化和以此为灵魂的文化生态系统建设,使校园文化在行为层面沦为了碎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在物质层面沦为了随意化的环境建设,各类文化要素彼此孤立,难以形成育人合力。

3. 校企“文化隔阂”导致了育人效果的对冲或消解。企业往往重利益、轻教育,学校往往重管理、轻教化,校、企两端存在明显的“文化隔阂”,没有形成一致化的培养目标和互补化的培养路径,致使“双元”育人流于形式,各自为阵,甚至互为消解。

为了破解上述问题,从2008年开始,我们以酒泉职业技术学院为实验平台,结合其示范(骨干)高職建设、优质高职建设及“双高计划”项目建设等重大项目实施,持续开展了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和文化育人模式探索,逐步构筑了“四度时空”文化育人生态。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项成果的研究方向,同时指向“校园文化”和“文化育人”两个维度。以教育生态学的观点审视,“校园文化”本身就是一个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构成的教育生态系统,而“文化育人”同样是一个基于校园文化生态系统,并通过精神引领、制度约束、环境浸染、行为养成等作用于“人”的培养的更高层位的教育生态系统。作为一种群体生态系统,二者既从属于社会生态系统(如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又指向个体生态系统(如学生家庭环境、社交环境、身心环境),同时涵盖了校园环境、周边环境、课堂环境、宿舍环境、社团环境、实习环境等校企文化生态。为此,本项成果一直致力于校园文化生态系统和文化育人生态系统的同步构建与融合创新。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一)构建德技并修的课程思政生态系统

一是系统构建“两体三层一轴”(简称“231”)课程体系。所谓“两体”,就是平行构建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和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体系2大分支体系;所谓“三层”,就是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重构为人文素质模块(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力素质模块(如信息处理、外语应用)、行为素质模块(如劳动教育、职业礼仪)3个横向联系的模块,将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体系重构为基础学习领域、核心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3个纵向推进的序列;所谓“一轴”,就是以德技并修为轴线,贯穿始终。“两体”同向而行,“三层”螺旋进阶,形成动态平衡的课程生态,共同推动学生从“自然人”向“文化人”嬗变。

二是全面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2010年,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即将“重构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纳入骨干高职项目建设方案,从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重组两个方面入手,先行启动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建设。经过近10年的持续完善,特别是近两年来的专项建设,深入挖掘职业核心能力课程的人文教育元素和岗位核心能力课程的科学教育元素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之全面迈入了课程思政的运行轨道。通过规范人文素养类课程设置、修订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标准、拓展在线通识课程等途径,推进课程思政全方位渗透,进而完成了“四度时空”第一时空即第一课堂(人文课程、专业课程)的全面定型。

(二)构建以“胡杨精神”为内核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

一是确立了以“胡杨精神”为内涵的文化理念。取“大漠之魂”胡杨,作为校园文化的自然象征,确立了特色鲜明、蕴含丰富的大学精神——胡杨精神。以其“扎根大漠,荫泽苍生”的宏伟气魄,寄寓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服务脱贫攻坚主战场、服务“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办学宗旨;以其不畏艰辛、顽强生长的生命特征,寄寓酒职院人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上下求索、争创一流的精神风貌,通过持续开展学校精神宣讲、开发应用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创作推广校歌等途径,逐步确立了以“胡杨精神”为内涵、以校训精神为下延的核心理念,使校园文化具备了独特灵魂和深厚底蕴,也为系统构筑校园文化育人生态,提供了精神凭依。

二是重构了以“文化育人”为引领的管理生态。将“文化强校”作为学校办学方略之一,以文化育人引领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多管齐下,同向而行,构筑了“三全”育人、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以章程修订为契机,将“学校精神”“学校标识”“校训、校风”等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最新成果,作为总纲内容及专章、专条,永久性载入了学校章程,并以章程为依据,全面推进制度重塑,逐步建立了一套能够适应高职教育改革要求、能够维护各方合法权益、能够保障学校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体系,使内部治理全面迈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与此同时,通过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出台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等指导性文件、落实学生社团管理规定及预算管理制度等,完善了校园文化建设机制,形成了运行高效的管理生态。

三是架设了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行为生境。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胡杨之春公益文化艺术节、胡杨之夏广场文化艺术节、胡杨之秋行为文化艺术节、胡杨之冬传统文化艺术节为基本序列,采用“固定项目(如胡杨大讲堂、胡杨志愿服务行动等)+特色项目(如胡杨之春微博大赛、胡杨之夏艺术展演、胡杨之秋公寓文化节、胡杨之冬民俗运动会等)”模式,架构了“胡杨·四季”特色校园文化活动体系。以社团活动为行为养成的重要途径,以社团活动序列化、规范化、课程化为基本原则,对标《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社团管理;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推进社团活动课程化,架设了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行为生境,完成了“四度时空”第二时空即第二课堂的全面定型,有效解决了行为文化建设的碎片化问题。

四是塑造了人与自然共生互化的文化物态。依托示范高职等重大项目,实施校园文化平台建设工程、职业核心能力实践载体建设工程、铸魂工程、山水校园建设工程等,搭建了以胡杨文化活动中心、校史馆(飞天书画院)、敦煌彩塑技艺传习所等文化设施为代表的文化育人空间。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党建文化墙、书画长廊、宣传栏、张贴栏等,形成了宣传文化群落;通过开发路标指示牌、交通指示牌、建筑物铭牌、楼层索引牌、部门铭牌等,形成了导视文化群落;通过布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石刻、名人名言主题石刻、古典诗词主题石刻及名人雕塑等,形成了石刻文化群落,不仅使胡杨精神及其理念有机融入了校园物态环境,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物我互化的文化物态,而且完成了“四度时空”第三时空即环境课堂的全面定型,有效解决了物质文化建设的随意化问题。

(三)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原点的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生态系统

以工匠精神为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最佳接点,确立了校企协同育人的“文化原点”,从源头上消解了校、企两端基于不同价值诉求的“文化隔阂”。将企业文化导入校园,推进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大师(名师)工作室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园等的内涵建设,创设多层次的“职场文化育人生境”;将“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纳入岗位核心能力课程体系(核心学习领域),将“企业文化”课程(模块)纳入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创设多维度的“实践教学课堂生境”,从而有效架构了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校、企两大育人主体按照知行合一、德技并修的要求,同向发力,同步育人,不仅将课程思政的理念深度耦合于职场化生境和职业文化映照下的实训、实习过程,而且将文化育人的触角从学校拓展到企业(社会),完成了“四度时空”第四时空即企业课堂的基础架构,较好地化解了校企“双元”育人各自为阵、互为消解的矛盾。

三、特色与创新

本项成果,主要有以下三点特色或创新:

(一)理念创新:创立了“四度时空”文化育人生态系统

将教育生态学理论创造性地导入文化育人范畴,基于第一课堂(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环境课堂(校园、公寓、教室、食堂、图书馆、党团阵地等)、企业课堂(实训、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等)四个圈层,创立了文化育人生态系统,使之既呈现为一个闭环,相辅相成,同向而行;又具充分开放性,借道课程思政,伸向了n个维度。这一模式,既是文化育人的延展,也是课程思政的延展,可以視为文化映射课程思政的一个超前探索。

(二)方法创新:创建了“四轮驱动”校园文化结构模型

运用教育生态系统原理(强调整体性、动态性等)和教育生态平衡原理(强调结构要素之间的协调性、一致性等),基于组织文化结构体系,充分调动精神内化、制度固化、环境物化、行为外化等4个“车轮”,以“胡杨精神”为内核,塑造现代大学精神;以章程修订为基础,推进制度创新和流程再造;以文化观照为原则,营造人与自然共生、互化的物态环境;以社团活动序列化、规范化、课程化为重点,推动行为养成,创建了“四轮驱动”校园文化结构模型,使校园文化自身“造血功能”大大增强,也为职业院校构筑文化生态,提供了参照和范例。

(三)路径创新:创设了“产教融合”文化育人生境

以工匠精神为“双元”育人的文化原点,从职场文化育人生境、实践教学课堂生境,重构校企文化交融路径,多渠道、多层次、多维度创设多元文化育人生境;按照德技并修的要求,同向发力,协同育人,不仅将课程思政深度耦合于职场化生境,并将其有效拓展到了校、企两端。

四、应用与推广

本项成果研究,既是一个理论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基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持续的推广应用过程。从2008年伴随重点扶持院校项目正式启动,到2013年伴随骨干高职院校项目通过验收;从2014年伴随“后示范”建设开始在校内全面应用,到2017年后伴随优质高职项目、“双高计划”项目等逐步得到业内认可和媒体关注,收到了突出成效。主要表现在:

1. 推动学校管理水平持续提升。通过精神文化建设,凝聚了发展合力;通过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建设,优化了内部治理结构,激发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确保学校成功入选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并顺利跻身“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2. 推动学校育人成效显著增强。2016年,组织学生参加甘肃省高等学校“校歌大汇唱”展演,一举夺得优秀表演奖、最佳团队奖;2017年,组织师生参加“甘肃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46个推荐项目100%入围,占到全部奖项的3.2%,集中展示了“四度时空”文化育人模式在美育方面的显著成效。近年来,师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等获得国家级奖励3项、省级奖励84项;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平均95.55%、年底就业率平均96.03%,用人单位满意度96%以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四度时空”文化育人模式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的现实价值。

3. 推动学校社会影响不断扩大。2018年,成功承办高职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暨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研讨会,获得“特别贡献奖”,赢得了长期承办机会,文化育人成果同时被《中国教育报》《酒泉日报》整版报道,并受到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频道专题采访。2019年,学校跻身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文化育人成果获得全国水利院校德育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并被甘肃省教育厅推荐参评全国职业院校文化建设50强案例。近五年,相关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得省级重点课题立项等9项、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等成果奖励5项。

4. 推动文化内生效应逐步彰显。孕育了一批文化育人标志性成果,开发了校歌《我们是胡杨的种子》,建成了校史馆、敦煌彩塑技艺传习所等文化育人平台,打造了“胡杨·四季”特色文化品牌,孵化《那双小脚》《木夕的行吟》《闲来集》等“丝路花语系列诗文集”3部;催生了一批人文社科类精品课程和特色教材,建成《就业与创业指导》等校级精品课程6门,开发《人文素养》等特色教材10余部,为推进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经验与启示

启示之一:校园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文化育人体系的完善程度,从根本上影响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成效;随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的深入实施,提升文化育人质量并以文化育人为引领一体化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已经成为新时代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基本任务,在此背景下,“四度时空”文化育人模式尚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启示之二:教育生态学理论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丰富的创造空间和可靠的方法论指导。育人环境,是教育生态的系统映射;环境育人,是育人体系的物化结果,构筑育人环境系统下的校园文化生态和环境育人系统下的文化育人生态,应该充分运用教育生态系统原理和教育生态平衡原理,结合各自实际,优化顶层设计,强化教育生态及教育生境的系统开发,全面增强文化建设和文化育人的内生动力。

启示之三:构筑文化融通的育人生态,是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的关键所在。企业文化体现了职业环境的核心特征,承载着企业育人的主体功能,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推动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就必须基于工匠精神培育,调动校、企两方面力量,全方位优化育人环境,全过程强化环境育人。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

[2]邓小泉,杜成宪.教育生态学研究二十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3):12-16.

[3]徐婷婷.论大学文化的建设路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3):76-78.

[4]钱建国.文化育人的内涵、价值及策略[J].江苏教育,2018(15):7-10.

茶文化蕴含的文化思想范文第2篇

一、茶文化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我国是茶的故乡, 人们对茶, 大多有着各种联系和特殊的感情, 以茶养生, 以茶待客, 以茶雅志, 催生各样的茶文化元素, 在精神层面有着丰富的内涵, 有着明显的催化, 改造和引领功能[3]。从这些精神财富中获取给养, 将之应用到思政教育工作中, 可以丰富教育载体, 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一) 茶文化在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中的作用

文化自信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深化和拓展。要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他说,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的建设需要文化人才, 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必须肩负起建设文化强国、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4]。因此, 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也是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我国一向以“茶的祖国”自居, 并得到全世界之认同。茶为国饮, 而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是一种影响范围广, 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 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深厚的“俭清和静”的品格。同时多样的茶饮和充满文化气息的茶境, 具有适应社会潮流的新鲜活力, 在与西方文化争夺青年一代的文化较量中正好有着它的用武之地。以茶文化为载体,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让大学生通过茶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同时, 以茶为媒, 与各国朋友交流和沟通, 和而不同。

(二) 茶文化在大学生中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的作用

传统美德是经过几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被历代人们所推崇的道德观念, 是民族和社会风尚的精华所在。随着茶业生产加工的发展, 茶的精神文化和风俗文化向着广度和深度发展, 形成一定的茶礼和民俗, 成为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提升到很高的高度。茶文化所体现的传统美德主要有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坚忍不拔, 谦虚礼貌, 勤奋节俭和相敬互让等。陆羽在《茶经》中写道:“茶之为用, 味至寒, 为饮, 最宜精行俭德之人”[5], 将饮茶的行为上升到伦理道德的层面, 指出最适合的饮茶者是节俭而又品行高尚的人。另外茶性高洁, 喻人之君子品性;茶境清幽, 倡导静心俭德;茶礼讲究, 主张感恩敬意;茶道倡和, 强调以和为贵。这些茶文化自身的精神特质用在具体的思想教育工作中, 不论是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还是发挥精神教化作用, 都会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 茶文化在大学生廉洁教育中的作用

我国历来有“清茶一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说法, 也有孙皓“以茶代酒”, 陆纳以茶待客, 秉持“素业”的历史典故。著名茶学家庄晚芳先生极力提倡“廉美和静”的茶德精神, 都体现了茶文化倡廉育德的精神。在我国加大防腐倡廉力度的新形势下, 提倡茶文化, 有助于防腐倡廉, 净化党风、政风、民风, 使国家建设如沐春风, 蒸蒸日上。大学生是未来国家的中坚力量, 学习茶文化, 体会和学习茶文化中所蕴含的“节俭, 淡泊, 朴素, 廉洁”的精神, 是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生动形式。

二、茶文化融入思想教育的途径

(一) 组织茶文化实践,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校园文化是高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所彰显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感染力, 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茶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1. 建立相关学生社团, 丰富茶文化活动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载体, 能发挥引领校园文化的作用。建立茶文化研究协会, 茶艺服务队, 茗聚茶友会等学生社团组织, 定期组织茶文化相关活动, 传承和传播茶文化, 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2. 设置品茗实践场所, 增进交流

饮茶讲究以礼相待, 一杯茶中, 既有对礼节的持守, 也包含了浓浓的情意。饮茶中的相互交流, 达到了促进情感沟通、思想交流的作用。高校可以将茶室设置于大学生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及宿舍服务中心等功能区, 搭建沟通平台, 充分吸引大学生前来品茗叙话。

3. 开展各类茶文化实践活动, 浓厚校园文化氛围

充分宣传茶文化并组织特色茶主题活动, 让学生在课余有兴趣主动参与到特色文化活动中, 在活动实践中实现茶文化精神的完全内化[6]。如在校园内开展茶文化艺术节, 集中进行茶文化知识宣传, 茶艺表演, 品茗实践, 无我茶会等。

(二) 发挥茶文化的育人功能, 融入具体的思想教育工作

1. 茶文化与宿舍文化建设相结合

宿舍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之一, 积极、健康、向上的宿舍氛围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保证, 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茶的质朴淡雅和香气清幽之特质, 可以教育同学维持整洁大方的宿舍内务;茶道中“和”的精神内涵, 帮助营造和谐和睦的居住和学习环境, 避免舍友间不必要的矛盾。另外, 饮茶时大家静心品茗, 清谈雅论, 也有利于形成清静和美、文明高雅的宿舍文化氛围, 从而脱离各自玩游戏、甚至打牌等低级趣味的宿舍“文化”。目前, 有些高校在学生宿舍区建立茶文化交流室、茶艺室、品茗室等, 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传播了茶文化, 还在宿舍文化建设中取得了新成果。

2. 茶文化与文明礼仪教育相结合

随着社会的进步, 各种文化娱乐方式像雨后春笋般出现, 但其中不乏价值取向低俗的文化活动内容, 对于还处在校园生活中的青少年, 其人生观、价值观还处在成型阶段, 接受新鲜文化思想的意识比较强烈, 极易受到这种低俗文化的影响。通过学习中华茶艺中泡茶的规范、敬茶的礼仪等, 使学生从中体会我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温、良、恭、让的礼仪和美德, 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 茶本身具有通融万物, 博大精深的特性, 可以使人们的思想更加开阔, 拥有更高的道德境界。

3. 茶文化与感恩教育相结合

在茶文化中, 讲究以礼相待, 传递一杯茶, 既有对礼节的持守, 也饱含了情谊。高校可以在一些特殊的教育节点, 对特殊的学生群体, 将茶文化的教育元素加入主题教育中, 提升思想教育效果。如在新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时, 通过举办感恩茶会, 引导学生感恩父母的养育, 感恩老师的教导;在毕业时, 开展思源茶会, 以茶为载体, 与同学叙友情, 与师长话离别, 感谢学校和社会对自己的培养;在开展享受各类资助的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时, 茶也是很好的教育载体, 可以丰富教育的形式, 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性。

4. 茶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

当前, 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丰富, 但主旨是统一的。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 其蕴含的民族精神可以激发学生建立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尤其是近几年, 茶作为国家名片频频出现在重要的外交活动中, 大大的提升了大学生对茶文化的学习热情。将茶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 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素质, 在抵消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理念的教育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同时, 茶文化既有民族性, 又有统一性, 通过茶事活动, 可以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和谐往来, 增进了解和友谊。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只有具备优秀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大学生才能担当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茶文化促进大学生人格完整, 塑造良好的道德模式, 茶文化以其特有的精神特质使接触到它的每个大学生有形无行的在思想观念, 道德选择, 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与社会文化发生共鸣[7], 从而实现对大学生的精神, 心灵和性格的塑造, 促进人格的完善, 完成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高校应将优秀茶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 并在思想教育的全过程加以应用、实践, 既从根本上实现茶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同时增强了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更是对民族历史文化的尊重。

三、结语

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途径需要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举笔者所在高校为例, 武夷学院坐落在世界红茶、乌龙茶的故乡——福建武夷山, 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 茶事活动频繁。武夷学院在发掘茶文化的教育功能上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学校每年定期开展茶文化艺术节, 设立“三癸亭”论坛等传播茶文化。武夷山市每年也举办茶博会、斗茶赛等活动, 为大学生社会实践, 提供良好的平台。目前, 对于茶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途径, 也在进一步加以探索与实践。以上所述, 旨在为其他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提供新的角度与理念。同时,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 让茶在教育中发挥完善人格, 增强素质的作用, 达到培养文化自信的目的, 使大学生在走向社会, 建设国家中, 发挥“茶”之精神。

摘要: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提高大学生文化自信, 传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及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教育作用。通过组织茶文化实践,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同时, 找准契合点, 将茶文化融入宿舍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具体工作, 拓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途径, 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茶文化,文化自信,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 刘勤晋等.茶文化学 (第2版) [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1-2.

[2] 王静.茶文化与茶历史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关联效应[J].福建茶叶, 2016 (6) :379-380.

[3] 邢熙超.茶为载体, 以茶育人:谈中国茶文化中的德育功能[J].福建茶叶, 2016 (6) :382-383.

[4] 王吉莉.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的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 2014:53-54.

[5] 刘勤晋等.茶经导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6:35-37.

[6] 高云裳.茶文化在高职院校德育教育中的价值研究[J].福建茶叶, 2017 (2) :216-217.

茶文化蕴含的文化思想范文第3篇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一) 网络文化的特点

网络文化产生于特定的网络空间, 并以互联网的形式和特定的大众传媒为载体进行传播而产生的, 这是网络文化产生的根源。从这个角度上来讲, 网络文化的产生,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而是在互联网上营造一定的文化氛围而产生。网络文化在其产生的过程中, 以虚拟现实性为基础, 换言之, 网络文化很多时候都不是真实的, 而是以一定的虚构或者人们一定的主观意见为基础而产生并不断发展, 这是网络文化的根本特点。透视网络文化在其产生的过程中, 往往以大众的主观价值偏向为基础, 人们的主观价值观构成了网络文化的基础。当人们主流的价值观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 网络文化就应运而生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认识网络文化, 就必须从网络文化的这种虚拟现实性出发, 这是网络文化最基本的特点, 也是我们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必由途径。

(二) 网络文化的时代意义

毋庸置疑, 网络文化的产生, 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也使得人们的视野更加开阔, 很多时候, 正是因为网络文化的不断产生, 才使得人们的思维更加活跃, 人们对事物认识的角度更加多元。这些都是网络文化带给人们的思想冲击。网络文化在其发展和变化以及演变的过程中, 都时刻注意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并以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也是网络文化在当今社会盛行的主要原因。网络文化为人们相互交流其价值观并为人们更好地营造一定的网络空间, 打下了基础, 在网络文化之下, 每一个现实中的人都不可能不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人们在网络文化的影响之下进行生产和生活, 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为人们的网络生活方式奠定了基础, 每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其生活方式、交流方式、交往方式, 都不可能不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 这是网络文化带给现代人们最大的现实意义。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深刻的、是深远的,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我们也必须结合网络文化的时代意义来进行。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一) 网络文化对教育者的挑战

在网络文化日益盛行的今天, 网络文化对每一个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网络文化在当今时代中占据了主流的文化价值, 很多时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 不能够以一种主体性的地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很多时候都受到了网络文化的影响和冲击, 在网络文化影响和冲击的过程中,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主体地位, 很可能会受到严峻的挑战,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网络文化对高校教育者来说, 也构成了严重的挑战, 这是我们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所必不可少的一个分析环节。

(二) 网络文化的娱乐性对受教育者的影响

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意味、思想意味较为浓厚的一种教育内容。在高校中, 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着大学的发展以及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保障。很多网络文化都是以网民的某种娱乐价值取向为发展基础, 在网民的娱乐精神的推动之下, 网络文化日益兴盛, 这是网络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网络文化的娱乐性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严肃和严谨的教育内容, 必须正确地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 而网络文化的娱乐性显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三)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环境都要求高校应当拥有较为严肃和认真的态度来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络文化的日益兴盛, 很多时候都是由于网民自发自娱自乐所形成的,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网络文化掺杂了更多人们的某种主流价值观, 但是这种主流价值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利弊不好区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就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作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追求一种更为单纯、更为严肃和更为严谨的教育环境, 而网络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以其不可预测性、难以判断性、价值观的模糊性都构成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峻的挑战,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不可能忽视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方法产生的这种不利影响。

(四) 网络文化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绝大部分网络文化都是人们基于一时的兴趣, 或者人们基于某个事情的普遍看法而形成的一种网络空间文化, 这种网络空间文化, 对于人们来说, 具有思维上的发散性以及话题上的不严肃性,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构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障碍。这是因为网络文化的不严肃性、不严整性, 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进行的过程中容易偏离正确的轨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来讲, 就是为了更好地统一学生的思想, 让学生在统一思想的领导之下来学习和生活, 正是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这个特点, 才使得高校的大学生都必须以一种严格的姿态要求自己,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特点。而绝大部分网络文化的上述特质, 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这些冲击都很显然的体现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肃性和严谨性, 是我们更好的剖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利影响的重要途径。

三、结语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我们必须结合网络文化的特点和时代意义来进行, 这是我们认识网络文化的首要前提。只有我们认清网络文化的本质含义, 才能够为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提出更为具体的分析方法, 这是我们把握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必由之路, 也是我们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基础。

摘要:网络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同时我们在分析网络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过程中, 必须真正找出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这是我们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文化影响之下的必由途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必须首先从网络文化的内涵上来分析, 真正的理解网络文化的内涵, 才能够让我们更确切地了解并分析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参考文献

[1] 丁榆.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基于一线辅导员视角[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7, 33 (21) :226-227.

[2] 周琳娜, 高冰, 芮小苗.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 33 (09) :84-85.

[3] 于滨.微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 17 (03) :31-33+68.

[4] 周祎.网络流行语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引导策略[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 27 (03) :58-59.

茶文化蕴含的文化思想范文第4篇

1 中国古典园林的诗意画境

中国古代园林多由文人画家所营造, 中国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凝固的诗、立体的画, 具有田园诗与山水画的特质。追求诗画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理念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中国园林与中国文学是盘根错节, 难分难离。中国园林品题内容常采用古代诗文名句, 或借助典故中优美意境来深化景观文化内涵, 使人们获得丰富的美感。这些文学性品题与园林空间环境相融合, 诗化了园林景观, 升华了景观意境, 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风采。如匾额“与谁同坐轩”, 出自苏轼《点绛唇·闲倚胡床》:“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空幻、悔悟和淡漠感。中国古代画家在遍游了名山大川之后, 想把它移植到有限的庭园空间, 要像绘画那样, 把对自然的感受用写意的方法再现于园内。如同《园冶》所说:“多方胜境, 咫尺山林”, 实际上就是真实自然山水的缩影, 具有深远的意境和极强的感染力。另外中国山水画的画面安排, 十分讲究构图层次。园林的空间构图在布局上就是成功的运用借景、障景、对景、点景等手法。

2 中国古典园林与儒家思想

在中国文化发展中, 儒家思想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儒学崇尚“仁义”和“礼乐”, 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 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提倡“天人合一”之说。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的融合为一体, 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 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 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 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在物质层面上, 中国园林建筑的空间布局、方位、尺度、装饰、色彩, 植物等方面都被融入了儒家“礼”的思想规范。明清时期, 建筑装饰用色要按等级来定, 明黄最为显贵, 为皇室所独有, 而黑、灰、白则为民居专用色。在非寺庙园林及建筑的整体布局中, 采用对称均衡布置的中轴线, 以体现严格的礼制观念, 强调尊者居中和皇权至上的等级制度。比如, 明清北京紫禁城的城市中轴线、颐和园仁寿殿建筑群中轴线等。在精神层面上,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水、植物等设计特别重视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寓义于物, 以物比德等文化思想。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如人们将竹、松、梅、兰、菊以及各种形象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3 中国古典园林与道家思想

道教是本土宗教, 它与儒、释并称三教, 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老庄尊崇的天道是纯粹的自然之道, 认为天道无为, 人性应与天道同化, 万物皆应顺应自然, 保持自然之态。

魏晋南北朝时期, 社会形势动荡, 政治斗争矛盾突出, 士大夫阶层在政治理想破灭后, 寻求新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他们躲避政治斗争, 遨游名川大山以寄情于山水, 试图在大自然中寻求不能满足的社会审美情感。在这种情况下, 道家哲学思想应运而生。由于隐逸思潮的影响, 自然山水式园林的审美意识逐渐形成, 中国园林初步形成了自然山水式园林的艺术格局。正如《园冶》中提出的“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它是道家的“师法自然”在造园中的精妙体现。另外, 道教的神仙思想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也得到深刻再现。如秦汉宫苑运用蓬莱神话的仙海神山景观, 创作了“一池三岛”的布局, 成为创作宫苑池山的一种模式, 并影响到宫苑以外的园林, 如拙政园的中部三岛“荷风四面亭”、“雪香云蔚亭”、“待霜亭”, 象征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神仙。

4 中国古典园林与阴阳五行思想

中国早期的阴阳说与五行观念是殷周宗教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世间万物分为阴与阳两大类, 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作用的推动下发展和变化, 并认为水、火、木、金、土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

中国古代造园讲究风水, 又称堪舆, 它糅合了阴阳、五行、四象、八卦的哲理学说, 通过审查山川形势、地理脉络、时空经纬, 以择定吉利的建筑基址和布局, 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这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不谋而合, 是我国古代造园、建宅的重要理论依据。风水术在古典园林选址时一般要求“背山面水, 负阴抱阳, 藏风聚气”。这对园林空间布局以及造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如在皇家园林颐和园内, 它的主体建筑佛香阁位于整个园子的构图中心, 背靠万寿山, 前临昆明湖, 恰好处于理想中的基址位置。

5 中国古典园林与佛教思想

佛教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传入我国, 禅宗是佛教传入中国, 与中国本土的老庄思想及魏晋玄学相合而形成的宗教流派。佛教文化的传入, 促进了中国寺庙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而禅宗思想促成了古典园林造园风格上“意境”这一概念的形成。禅宗追求的是在空心澄虑、心物交融之际, 心海中万象奔腾、联想万千。在园林艺术创造手法上, 以有限的“笔墨”去表达无限的“意境”, 唤起人的联想并达到某种审美的体验。

中国寺庙园林在地理位置上, 选择有山有水风景优美的地方作为参禅修炼的清净场所。在建筑上, 由殿堂为中心的建筑群落组成, 采用四合院或廊院的格局, 以对称规整和封闭静态的空间, 表现宗教的神圣。寺庙园林在营造上以禅宗精神贯穿始终, 由于寺庙园林面积有限, 造园家常常运用借景、障景和虚景等手法, 对空间进行组织与扩大, 使得“心量广大, 犹如虚空”的佛境得以体现。

纵观几千年的历史长河, 中国古典园林深受传统文化思想的熏陶, 它以道家思想为底蕴, 融合儒家礼教、佛家禅宗、阴阳五行说等多种思想流派的精华, 是具有深厚古典文化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 铸造了东方古典园林的最高成就,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独特的自然魅力, 成为整个国家文明和品质的象征。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具有悠久的历史,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它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绘画、诗词文学和哲学思想以不同的文化特征, 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及其意境的表达。

关键词:传统文化,古典园林,自然,意境

参考文献

[1] 曹林娣, 许金生.中日古典园林文化比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2] 蓝先琳.中国古典园林大观[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3:15~17.

茶文化蕴含的文化思想范文第5篇

1 高校社团文化的含义及特征

高校社团文化是“大学生社团在长期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以及所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心理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 是大学生社团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包括社团活动、社团形象、价值观、社团精神、社团品牌和文化产品等主要方面。”[2]其中社团活动是社团文化的动态表现, 是社团文化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部分;社团精神则是社团在长期的活动中, 基于自身的性质、任务、宗旨、发展方向和时代需求而培养形成的信念和追求, 是社团文化的核心, 也是社团生命力的体现。

当前高校社团文化主要分三类:一是代表某种学术氛围的社团文化, 如邓小平理论研究、“三个代表”研究会、心理协会、英语沙龙、书社等;二是以习得某种技能为旨的社团文化, 如科技协会、公关协会、书画协会、笛萧协会等;三是凝聚共同爱好氛围的社团文化, 如舞蹈协会、艺术协会、模特协会、越野协会等。这三种社团文化形式多样, 是高校校园文化气息的重要体现。

社团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有其独特性。首先是个性化与多元化的合一。大学生主要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需要而选择参加某社团, 期望通过社团宣扬个性、发展自我, 从而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社团文化, 而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逐步融进国际社会, 社团文化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又呈现多元化特征。其次是客体性与主体性的统一。大学生在参与整个社团活动的过程中, 自身作为客体接受一定社团情感、思想、意志、价值、行为等方面的文化教化, 并在教化的过程中, 把自己当成一个平等的独立个体, 按照自己喜好评价文化、改造文化、创造文化, 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塑造主体性人格。再次是工具性与目的性同一。目的是主体的自我设计, 是主体进行实践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目的反映主体的需要, 是主体的一种价值追求, 是人对于自己的需要的自我意识。人是根据需要目的的, 目的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客观必然性的实现, 更主要的是自身需要的满足。”[3]社团文化体现着大学生个性发展、情感发展、综合能力发展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则在组织和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中, 创造和改造社团文化, 借助群体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目的和愿望。最后是吸收性与辐射性的融合。高校社团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力和传承性。各社团在和社会频繁交往过程中继承和吸取源源不断的文化营养, 丰富自身文化内涵, 创建富有较强时代性的社团文化品牌, 增强社团成员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同时, 社团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通过一定的社团文化产品影响社会精神意识的发展及文化行为的规范, 在某种程度上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2 高校社团文化承载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育人的实践活动, 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材为终极目的。社团文化由于自身独特地位而承载着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又一重要文化载体。

(1) 教育功能。思想教育主要是“做人的思想转化工作, 通过不断解决思想矛盾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提高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能力。”[4]社团文化思想教育功能的发挥“不是通过硬性灌输, 如规章、制度、条例、纪律等外部力量来实现的, 而是通过社团活动以及其形成的环境和氛围、成员之间的关系!作用于潜移默化之中。”[5]具体体现在:首先, 社团组织的“和而不同”价值观蕴含了人自身、人和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大学生在参与校园社团活动中, 感受社团赋予自身的责任、角色的处理, 并从中学会处理个性和共性、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其次, 在教育内容方面。社团所倡导的“民主、平等、自由、参与”理念, 让大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决策, 在参与社团活动中充分发挥教育的主体地位, 使自身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得到完整、和谐、有序发展。再次, 在教育效果方面。社团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开放性极大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舞台, 增加大学生扮演各种社会角色的机遇, 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拓展能力, 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人际交往、角色认同以及社会适应能力。

(2) 凝聚功能。凝聚是“把一些本来分散的、孤立的东西通过某种富有吸引力和黏合作用的物质, 有意识地聚合在一起, 以形成一种强大的、具有同一作用方向的力, 向着既定的目标运动的一种机制。”[6]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功能的发挥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靠共同理想凝聚;二是靠马克思主义理论凝聚;三是靠爱国主义凝聚;四是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凝聚。思想政治教育凝聚功能的发挥在社团文化领域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目前, 高校社团形式内容有思想道德类、科学知识类、文化艺术类、娱乐体育类等。每一种社团形式都有自身的社团宗旨、主流价值观念和社团管理理念等。这些宗旨、理念在不断的进行活动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每个学员本身, 形成本社团一致的价值观和精神氛围。实践证明, 一个成功的社团管理者, 总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活动形式, 把本社团的宗旨和理念灌输给会员, 让会员拥有归属感, 从而把他们团结在社团内部, 为本社团的发展壮大提供人力和资源保障。

(3) 社会化功能。高校是社会的缩影。现在全国高校社团一方面正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本校迈向跨社团、跨校甚至跨地域发展;另一方面社团活动从仅局限于本社团、本校拓展到与其他个高校联合举办, 甚至走向社会, 与社会各力量, 如公司、企业等联合举办, 大大加快了社团的社会化发展步伐。据调查, 当代大学生特别是刚踏进高等学府的新生, 总是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问题。高校社团与社会的不断接轨, 将社会要求与规范反作用于会员, 在本社团内形成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观和生存理念、生存规则。让广大会员提前获取与社会相适应的各种规范、知识、技能、生活方式以及交往和社会应变能力, 为步入社会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准备。可见, 社团文化具有很丰富的社会化功能。

(4) 心理补偿功能。心理补偿功能的作用在于“在正式群体不能满足自身需要时, 通过非正式群体可以使自己的才华、兴趣、爱好得到表现。”[7]心理补偿功能在社团文化中的体现主要是可以补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感, 增加心理满足感和提高学习效率和生活的激情。由于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人际交往的跨国际化, 高校的正式群体, 如班级等已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当代大学生自主性强, 敢于接受新事物, 不断追求新境界, 不甘于把自己的圈子局限于班级或者学生会, 不屑于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 而把眼光投向更多的领域, 以寻求自己才能发挥的舞台, 弥补自己学业上或者其他方面的不足。社团顺理成章的成为他们的最佳选择。在这个基础上, 社团文化给予他们的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 是班级难以比及的。

(5) 导向功能。导向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 它指的是“运用启发、动员、教育、监督、批评等方式, 把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8]该导向功能发挥的特点之一就是“内容和方式的多样性。”高校社团文化的导向功能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功能相吻合。高校社团文化由于其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化, 赋予大学生不同的指导作用。具体有:一是“宗旨导向功能”, 即高校社团服务宗旨, 规定其社团性质、任务、具体活动以及发展方向, 并引导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二是“自主导向功能”, 即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 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交流和影响, 经过观察、分析、评价这一系列思想活动, 促进自身思想等多方面的变化;三是“社会导向功能”, 这个主要是因为社团处于学校管辖范围, 一切都在党团组织领导下进行社团活动, 因此, 本学校校园文化、办学理念、社会主流价值观等都对大学生有导向作用[9]。

3 实现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建构和谐、创新的社团文化, 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寓于社团文化建构的过程中让大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中受到影响、得到教益。

3.1 社团文化建设定位:育人为宗旨

高校社团活动的终极价值是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栋梁。新时期社团文化建设面临着新的社会环境。首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加深, 市场经济理念深入人心, 导致高校校园以及当代大学生不可避免的受到市场经济某些消极观念的浸染, 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取向, 出现享乐主义、金钱主义、厌世主义等负面思想。其次, 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 政治多极化格局对大学生的影响。世界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积极参与世界经济活动并履行相关义务, 这就要求各国家在维护本国根本利益的基础上抓住机遇进行国际合作、交流。国际环境的变化给可塑性强的大学生对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懂得竞争和合作必不可少, 而国家落后的经济又让他们富有浓厚的民族感和国家意识。再次, 科技的日新月异及迅猛发展刚好满足大学生求新、求异的精神需要。这些都给高校社团文化建设带来了新情况, 面对新形势, 高校社团要立足于国家和国际现实, 确立“育人”宗旨, 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 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 培养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能力。让社团文化成为校园文化一股重要的“育人”力量。

3.2 在培养思想道德教育的社团品牌文化

品牌是文化特性的形象展示。社团品牌文化是高校社团在不断的竞争和发展的中形成的属于本社团的独特文化, 凝聚着社团成员的思想理念、精神风貌和审美水平。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社团文化品牌是一个社团的信用与真诚的体现, 能建立起共同的文化氛围,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能够使会员产生很强的归属感和使命感。作为校园文化的“晴雨表”, 高校学生社团对社会发展趋势、社会潮流和社会热点的把握可谓非常敏锐。因此, 各高校在创办新时代社团的过程中, 如:新小康协会、创造协会、IT社团联盟、大学生信用自律协会、太空俱乐部、素食文化协会、性医学会等, 应确立品牌理念, 在创立品牌文化中融进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发挥品牌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

3.3 坚持先进文化方向的导向作用

物理学家王守善指出:“一所大学其实就是一种氛围, 一种文化, 一个大学生进入大学学到什么当然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受到文化熏陶, 被浸泡成一种人才。”先进文化具有鲜明的指引作用, 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避免人们在进行实践生活的过程中, 步入歧途。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 大学校园也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要阵地。“高校社团文化建设是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实现先进文化群众化的重要渠道。”[10]实践证明,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是符合我国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结晶。因此社团文化建设应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指导地位, 坚持反对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3.4 高校党政团委的“积极引导、规范发展”

在高校社团文化建设中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需要学校工作部门的支持与引导。首先, 确定社团文化建设的指导地位, 确保社团文化建设的政治方向, 并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层面给予社团活动以及文化建设的大力支持。其次, 充分利用校报、广播、校电视台、宣传橱窗、网络等校园新闻媒体, 给予社团活动以及社团文化建设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再次, 支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新时代气息的社团活动, 并从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 如新时期高校兴起的学生国际交流协会、中法文化交流协会、模拟联合国协会、青年外交学会等涉外社团。这些社团体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规律, 也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容易把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生活中, 提高育人的实效性。最后, 为社团文化建设提供制度和政策上的保障, 切实保障社团及其成员的权利和利益, 高校党政团委加强研究、合理规划、建立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机制。

摘要:高校社团文化具有思想教育、凝聚、社会化、心理补偿、导向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因此, 高校党政部门要重视高校社团文化的建设, 营造良好的社团文化氛围, 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社团文化中去,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社团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 59.7%的大学生参加校内社团[EB/OL].新华网, 2005-05-02.

[2] 何海兵.论高校社团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探索, 2002 (4) .

[3] 李太平.德育功能·德育价值·德育目的[J].湖北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9 (6) .

[4] 王勤著.思想政治教育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11.

[5] 代卉霞, 何海兵.高校社团文化及其建设初探[J].湖北社会科学, 2003 (1) .

[6] 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74.

[7] 尼玛拉姆, 格朗.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教育[J].西藏大学学报, 2005 (2) .

[8] 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72.

[9] 曾庆发, 王晶晶.论高校社团文化的德育功能[J].经济师, 2007 (9) .

茶文化蕴含的文化思想范文第6篇

现阶段国内专家学者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影响研究中, 2017年王国成等对校园网络流行文化进行分析, 说明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2]。2017年张辽等对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关注进行研究, 说明社会热点是开展思政工作的关键节点[3]。2018年卜建华等对“佛系青年”现象下的文化表征与社会心态透视等方面进行研究, 反映出社会转型期部分青年群体迷茫的心理[4]。这些研究着重表现在网络校园文化、社会热点、文化软环境等方面, 其中有关网络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文章最多。国外学者对青年文化的研究较少提到流行校园文化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文化对人的影响视角, 和思想政治教育隐性特点是关联, 但不直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

一、校园流行文化类型

网络校园文化:在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8年6月, 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为8.02亿, 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大学生群体为所有职业中最高, 占比24.8%。由此可见, 网络是当前校园流行青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 网络文化主要存在于网络交际、流行网络用语、网络游戏和网络消费等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 校园网络流行文化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这种文化现象会在特定时期满足大学生的内心需求, 得到多数人的响应, 被迅速复制与传播, 成为一段时期的热点和焦点, 风行一时后便会失去原有的形态, 更新成新的形式。依托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是当前了解青年思想动向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社会热点:社会热点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条件下, 广大群众针对社会上的某一问题或地点高度关注和讨论, 引发多数人强烈反响。新媒体时代下大量的社会热点和舆论焦点等进入校园, 冲击着高校学生传统思想观念, 影响着学生情感和态度, 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当前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度较高, 多体现在国际政治、百姓民生、伦理道德等话题[5]。及时了解社会热点对在校学生的影响, 掌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节点, 把握教育工作的时机, 对于了解不同时期各类型学生的思想动向, 拓宽学生视野, 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正确价值观, 提高学生思辨能力有着重要积极的作用。

文化软环境:校园文化软环境多体现在校风、学风和教风等方面的建设, 承担着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价值功能, 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软环境对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开发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价值观, 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 提供了广阔的基础和平台。在校园文化的背景下, 学生可以开展和组织个性化活动, 诸如体育比赛、文艺比赛、学术研究等, 培养学术氛围、积极进取等精神。注重文化软环境, 时刻把握校园文化软环境的动向, 进行积极引导, 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二、校园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新时代校园流行文化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变化, 空前的传播速度使得传统的教育手段不再适用。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时代特点, 对流行文化的发展做好心理准备, 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 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 以充分的准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 加强自身理论学习, 更新观念, 不断创新, 以积极良好的姿态来应对。做到“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事而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搭建新平台, 拓宽新领域, 丰富新内容, 使其具备时代特点和特色。

掌握适当的教育方法是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针对不同校园流行文化的特征, 深入挖掘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 创新教育模式, 应用新媒体技术, 如微信公众号、微博、QQ、新闻客户端等, 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做好学校网站的信息宣传工作, 正确认识网络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帮助学生过滤不良信息, 如校园贷等。抓住校园网络流行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契合点。及时了解社会热点, 做好舆论和思想的引导, 主动将社会热点与课堂教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起来, 从多角度引导学生, 帮助学生客观的面对社会热点事件, 促进社会热点问题向积极正面的方向解决, 营造有利的社会舆论氛围, 减少学生负面情绪。除此之外, 还要在校园内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 做好宣传工作,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动手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 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要依据现有校园流行文化的新特点,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转换工作思路, 由传统的管理为主到服务为主, 搭建合适的平台,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 减少传统“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 减少对思政教育的抵触心理。针对当前流行的校园文化, 以及学生渴求学习的心理, 做好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传递, 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社会正能量, 开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

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转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 提出了新渠道、新平台和新技巧, 改变了原有的模式和方法, 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地, 对于树立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更好的进行精神引领和价值观引导,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改变传统的工作理念和方法, 探索校园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时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 进一步分析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对做好当代大学生思想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校园流行文化体现大学生特定角色和年龄群体的文化特征,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时刻影响着学生思想动向。本文通过网络校园文化、社会热点、文化软环境对青年思想动向的影响进行剖析, 掌握新时期校园文化的发展规律。了解校园流行的青年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校园流行文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杨乐.论当代大学文化建设[J].青年文学家, 2012 (17) :200.

[2] 王国成, 董继超.校园网络流行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初探[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 19 (4) :48-51.

[3] 张辽齐有伟.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对社会热点事件的关注研究[J].教育观察, 2017 (6) :13.

[4] 卜建华, 童静谣, 唐新建.“佛系青年”现象下的文化表征与社会心态透视[A].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 2018, 584:31-33.

上一篇:珍惜你范文下一篇:教学情境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