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基础范文

2023-09-22

茶文化的基础范文第1篇

1 项目教学内涵

项目教学是一种教和学的模式, 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 让学生积极地学习、自主地进行知识的建构, 从而获得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或任务的知识与技能。

项目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 区别主要体现在三个中心的转变, 即由“以教师为中心 (主体) , 以课程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主体) , 以项目活动为中心, 以实践、探究为中心”。所以, 在进行项目活动的时候,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项目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通过解决学生身边或未来职业岗位上的一些实际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课程教学目标

按照课程服务于专业的原则, 按照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要求, 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学习和训练, 应使学生具备以下的知识、能力及素养。

(1) 知识培养:计算机系统组成、原理及安全使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及应用;Office办公软件的基本特点和使用方法;多媒体、网络和Internet的基本知识。

(2) 能力培养:较快速度的文字录入能力;Windows XP文件操作及功能设置能力;对微机系统的基本维护能力;安装Office2003软件和使用Word 2003、Excel 2003、Power Point 2003的能力;利用因特网搜索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的能力。

(3) 素质培养:良好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较强的语言表达和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认识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确立自身继续发展目标的能力。

3 教学改革探索

3.1 合理设计教学项目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项目教学内涵,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项目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设计的项目要能引出与所学领域相关的知识”原则, 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任课教师通过集体研究和反复讨论并汇集多所院校的教学经验和相关教师的集体智慧, 将课程分成了15个项目来进行教学:认识计算机、信息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我的文件资源、管理我的计算机、名片的制作或制作企业章程、制作一份通知或制作日历、制作贺卡信封或制作“准考证”、企业产品销售年报表、人事档案管理、课程考试分析、制作企业宣传演示文稿、制作电子相册、网上漫游与信息检索、电子邮件与FTP、流媒体与手机电视。

3.2 精心组织教学过程

对于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和学生而言, 实施项目教学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角色的转换。在项目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都面临一个全新的角色, 学生要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教师的职责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 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 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要像学生一样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师采取的应是一种友好、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 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又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进行调控。项目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全过程地参与, 每一个环节都要独立或在合作下完成,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都要保持积极的态度。但有些学生的能力有限、经验缺乏、意志力薄弱, 一遇到困难就会退缩, 会出现敷衍了事甚至放弃的现象, 学生的主体地位易动摇或难建立。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状态, 关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他们是否对这些不感兴趣?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也可以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自己调整学习项目, 使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感受, 使其学习兴趣得以持续与升华, 通过老师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整个课程教学中, 针对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 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例如, 案例展示法, 它是将做好的典型实例结果呈现展示出来, 给学生观摩、学习;分组讨论法, 它是将学生分组聚集起来, 就某个问题进行思考、讨论;讲授教学法, 它是通过老师的详细讲解, 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手把手教学法, 它是要求老师一对一地对学生进行讲解、演示, 以便使学生快速掌握操作技能。自主学习法, 通过自主学习课程网站上提供的教学大纲、电子教案、电子课件、教学录像、教学案例、案例分析、操作实验实训 (含指导) 、章节习题、在线测试和学习论坛等资源, 扩充和深化知识技能。在课程教学中, 要合理有效地使用这些方法。例如, 制作企业宣传演示文稿这个项目就可采用分组讨论法, 让每组同学讨论、设计演示文稿共需要展示几个主题, 每个主题由哪些内容组成, 每张幻灯片具体要用什么模板, 是否要插入艺术字、图片、声音、超链接, 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和动画效果怎样设计, 通过讨论, 小组成员根据兴趣特长确定各自的任务及获取资料的方式和途径, 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最终合作完成该项目。

4 结语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 要准备未来的生活,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需要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有所发展”。《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观念等方面着手,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综合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根据目前计算机学科发展现状及高职教育的特点, 对现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进行探索性改革, 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改善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项目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 伍华章.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改革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9 (7) :5993~5994.

[2] 杨彬.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2) :90.

茶文化的基础范文第2篇

1 任务驱动概述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法, 是基于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以“任务”作为学生学习的主线, 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巧妙地设计在一个个独立的任务中,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 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 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 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 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目的。

2 任务设计的注意点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时, 教师首先要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任务。任务的设计和编排是“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关键, 只有设计出合理的任务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目的。所以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时, 设计教学任务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任务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任务时应能充分体现《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要求, 应当与课程教学目标一致, 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可以使学生学习到相应的知识、技能与方法, 从而达到该课程该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2) 任务设计要结合实际, 从学生实际出发。

由于该课程教学是面向全校的, 而各个系院、专业的学生的兴趣不同, 接触的环境不同, 学习的背景也不同, 所以在设计教学任务时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兴趣,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另外还要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 设计的任务要与学生所学专业背景应尽可能吻合。这样可以使学生知道学习这门课对所学专业的作用和价值, 能够利用该课程所学知识帮助其他课程的学习, 能将学习到的知识真正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这样可以给学生创设一种“用中学, 学中用”的学习情境, 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另一方面, 由于学生进校时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从没有接触过计算机, 而有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 能较熟练的进行一些基本操作, 另外不同的学生接受新知识时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设计任务时还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及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 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 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没有计算机基础的学生可以先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封闭型”的任务, 以后再逐次提高难度;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开放型”的任务, 也可以适当提高任务难度。这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任务, 即可以使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 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挑战较高难度任务的兴趣。

(3) 任务设计要考虑任务的实施过程, 注意分散重点和难点。

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必须保证所设计的任务是可行, 设计任务要把握进度, 保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经过自主和协作能够完成任务。设计任务时还要把握任务的难易程度。任务太简单, 学生不需要太多的思考就能完成, 这样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也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任务太难, 学生完成不了, 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设计任务应该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设计任务时还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因素。每个任务中涉及的知识点不能太多, 最好不要有多个重点、难点, 规模也不能太大。设计任务要由点到面, 逐步介绍知识点, 能由前一个任务引出后一个任务, 后一个任务的完成以前一个任务为基础。在设计任务时可以先设计一个大任务, 比如可以把一章的内容及知识点设计为一个大的任务, 然后再将这个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 比如把这章内容再进行分解, 按照知识点再细分为不同难度的任务, 这样可以使学生每次都能完成任务而有所收获,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3 结语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有助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终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在该教学方法中任务的设计是关键所在, 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只要注意到以上几点才可能设计出合理的任务, 这样才能使“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该课程的教学中有效。如何设计出更好的任务, 这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摘要:在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引入了“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该教学方法成功的关键在于“任务”的设计,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设计“任务”时的一些注意点。

关键词:任务驱动,任务

参考文献

[1] 焦福菊, 艾明晶.“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 2008 (15) :87~89.

[2] 薛建新, 罗新密, 常曦.基于任务驱动的“大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任务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8 (4) :220~222.

[3] 肖俊华.基于任务驱动法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究[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09, 3 (4) :52~54.

[4] 刘皓.计算机基础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职业学院联合学报, 2009, 11 (5) :98~100.

茶文化的基础范文第3篇

1 对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偏见

(1) 现在大部分中学都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 在大学里再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那不是重复吗?

(2) 许多家庭拥有电脑, 3岁的小孩就开始会玩电脑了, 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课余时间主要是玩电脑打游戏。

(3) 网络进入到了千家万户, 要想买东西, 学知识, 打开电脑上网一切都OK了。

(4)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知识内容简单, 大学新生们完全可以自学。

2 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实际的作用

2.1 对偏见的驳斥

虽然在中学里面,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也都有开设, 但是我们都知道有几个中学能真正去认真教《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 没有几个, 原因很简单, 中学的重点是放在学生的升学率上, 计算机文化基础又不是中考和高考需要考的内容。

许多家庭拥有电脑, 3岁的小孩也会玩电脑, 这只是一小部分, 实际在我国还有许多家庭是没有电脑, 许多小孩直到上大学才接触电脑。即便是会玩电脑的小孩, 他会Word排版吗, 会Excel电子表格数据的处理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会。

2.2 实际的作用

(1)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对于所有刚进大学的新生们来说, 部分人曾经使用过计算机, 大部分人过去没使用过计算机或者使用的很少, 但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都没有系统地学习, 通过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 新生们就可以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 掌握计算机中进制数的概念, 熟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熟悉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 知道怎样跟踪最新计算机的新技术。通过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 新生就能对计算机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这种认识既有理论的又有实践的。这样一来学生们有了这种计算机文化的熏陶后, 为以后进一步自学都是很有帮助的, 这就好比小学生学认字一样, 刚开始一定要有老师的教, 到后来就不用了, 学生们对于不认识的字, 知道通过工具书来查, 这就是一种素养的培养。计算机素养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新生们如要顺利地掌握这种素养就得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学习。

(2)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后, 新生们至少可以熟悉Windows中的基本操作, 比如, 文件和文件夹的新建、删除、属性的设置和查找熟悉Word中的基本操作, 比如, Word的图文混排、Word中样式的使用、Word中邮件合并的使用;熟悉Excel电子表格中的基本操作, 比如, 电子表格中数据的输入, 函数和公式的使用, 数据排序, 数据筛选, 分类汇总, 合并计算, 图表的操作等等, 有了这部分知识的学习, 会计专业的学生就可以利用电子表格来做财务报表, 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电子表格来做统计报表。

(3) 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能力:对于大部分大学新生来说, 在没有接受系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学习之前, 他们对计算机最多是一个简单的感性的认识, 只会上上网, 打打游戏, 聊聊天, 没有能力做些稍微复杂的事情, 碰到问题不能独立解决, 缺乏计算机的思维能力。计算机思维能力的培养, 对于每一个大学新生来说都是非常的重要, 这就好比俗语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学习, 我们可以使得新生们具有了计算机思维能力这样一来, 学生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就拥有了自学计算机新技术的能力, 能够时刻运用计算机思维来解决碰到的计算机问题。

(4) 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在我所教的学生们当中, 有许多学生跟我说过, 计算机很难学, 他们说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动手能力很差, 我说不怕, 只要大家认真跟着我学, 都能学好计算机。事实证明, 在课堂上, 我不断对学生的鼓励, 慢慢地转化为学生们的自信, 使得学生们对计算机的学习不再有恐惧。新生通过对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认真学习, 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 更增强了学生们在困难面前的自信。

(5) 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大学新生们刚来到大学, 都像一张白纸, 对于许多知识的了解几乎是一片空白, 对于计算机知识新生们了解的也是很少。借助各种新课程的学习, 就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同样通过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 就可以增加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

3 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应有的地位

《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高等院校各专业大学生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课程, 是一门计算机应用的入门课程, 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计算机应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课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不仅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科学教育的前导课程,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上机操作能力的基本途径。该课程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更加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所以,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地位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应该打消那种认为其简单可以自学, 不重要的观念。它作为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的地位应该不能动摇,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广泛, 应该得到不断的加强才对。

4 结语

通过对我院2004、2005、2006、和2007级的毕业生工作情况的调查了解到: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来说, 在工作中运用的很多, 对他们很有用, 比如会计毕业的学生在公司做账都使用到所学的Excel电子表格知识和操作, 做文员的女生运用到了所学的Word文档的排版。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 在从事专业工作的过程中也时常还是要利用到学过的计算机文化知识, 比如我系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毕业生中从事网站开发的学生在做网站文档的编写时仍然要利用所学过的文档知识。

总之, 《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效果很明显, 实际运用很多, 认真学习了的学生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机技能。所以, 我希望《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能够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重视。

摘要:《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简单, 大学新生们完全可以自学, 这种情况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是完全适用的, 但对于高职院校的新生, 要让新生们自学学会那是很难咯。本文主要是讲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在提高高职院校新生们的技能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该课程的重要性。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网络,计算机素养,计算机技能,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成虎.计算机应用基础[M].地质出版社, 2006.

茶文化的基础范文第4篇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文化的发展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坚定文化自信不仅要从政治上和学术上精准把握、深刻阐释,更要在实践上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群众文化是最广大人民群众自己的文化,具有自发性和广泛性,提升群众文化品格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夯实文化自信基础至关重要。

一、经济的奇迹与文化的认知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无可争议的伟大成就,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初步核算,2018年我国GDP已经超过90万亿元,但是我们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正意气风发地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准备在更高质量上创造新的奇迹。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否则世界上最有文化的国家就是美国,换句话说,一个人口袋里的钱多了并不能保证他就有文化。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说法,社会的发展最终是要以文化来定义的,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从这个意义来看,当下社会存在的诚信缺失、价值失范现象以及某些文化空间“解构的狂欢”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短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远、更持久的力量。坚持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被广泛征引的讲话不仅仅是国家最高领袖关于文化的政治表达,更是全党、全社会在文化问题上经过深刻而长久的思考达成的一种基本共识。这种共识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以下问题: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是如何生成和演变的?文化有什么功能?文化与政治选择、经济发展有着怎样的关联?哪些传统文化是优秀的?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我们的文化能够引领我们实现中国梦吗?以上课题都有很多学者在研究、在讨论,稍有遗憾的是,这些研究和讨论还没有被多数普通民众所了解。

一般来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承认:在最深层次上,文化就是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引领着最广泛意义上的文化,即人们全部的生活方式,并且柔性规范着社会秩序。从采集社会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一路走来,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与生活方式紧密相连或者说密不可分的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发生着可以明显察觉的变化,即使是深层次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不小的偏移。毋庸讳言,市场经济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是事实,但断言市场经济必然侵蚀和颠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未免有失偏颇。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曾经指出:“现在经济领域有不少大家诟病的问题,像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诚信缺失,这些也可以从文化方面去找原因、开药方。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应该是道德经济。”道德伦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这种说法应该是普遍承认的共识。这样说来,不是市场经济使我们丢掉了仁义礼智信,相反,是因为我们丢掉了仁义礼智信,才使得市场经济出现了问题。一言以蔽之,文化不能在市场经济中缺席,分段式发展经济与文化或者说先发展经济后发展文化的做法有些不大妥当。好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二、文化自信的政治性、学术性和实践性

从人类直立行走开始,文化就与人类形影相随,没有人能够脱离文化而存在。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五千年而不绝的文化,它的生命力不言而喻。我们曾经在很长时间里坚定地认为中华文化天下第一,只是在近代被西洋的坚船利炮打碎了我们的自信。一大波人把近代中国落后的责任武断地推到文化身上,就像历史上数次把王朝灭亡的责任推到几个女人身上一样。文化不会为自己辩护,而是在支离破碎中依然存在我们的记忆里,并且影响着我们每一次的选择和判断。四十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让中国人富了起来,更再度唤醒了我们内心的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都充满自信,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文化自信作为一种最深沉的自信,其价值观念和内在精神首先就是一种政治性力量。在经济全球化和个别国家霸权主义并存的今天,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中国思路,中国文化就有了普遍性意义。

经济社会的发展让文化自信有了底气,同时也让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市场经济的冲刷,在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整体性解体以后,我们反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回顾一下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鸦片战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在每一次的事件中,学术界都在不同的语境下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虽然众多研究成果中有分歧、甚至有对立,但传统文化的面目仍逐渐清晰起来,优秀传统文化在历次事件中的积极作用更逐步建立起国人的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研究‘五四’,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的研究,深刻揭示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深远影响。要坚持大历史观,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中去认识和把握。”研究“五四”如此,文化自信的學术性研究也应如此,没有历史语境的文化自信研究,可能沦为空中楼阁里的文字游戏,失去说服力,也无法增加人民群众的认同感。

文化自信不只是政治号召,也不只是学术命题,更是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对自身文化的深度认同。虽然文化自信是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现实选择中窥视到他心理的状态和自信的程度。比如有些消费者买手机、买汽车甚至买马桶都要选择合资或者进口产品,那我们基本上就可以推断出买家对国内产品质量的怀疑。同样的逻辑,如果说音乐会一定要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才足够有面子,艺术作品要在国际上获奖才能证明其水平,舞蹈非得跳芭蕾才能上档次,吃饭得用叉子才行,甚至礼仪、习俗、两性关系、家庭伦理等,都要遵循西方文化的范式,那就意味着我们对自己的文化持有不同程度的不自信。如果说文化就是全部的日常生活方式,其价值观念规范着社会秩序并且约束着我们的行为,那么实践性就是文化自信的根本属性。当中国文化成为我们骄傲的精神标识、成为我们日用而不觉的行动指南时,文化自信才最终落到了实处。

三、夯实文化自信基础需要提升群众文化品格

文化是人们全部的生活方式,这种说法虽然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并且因为外延巨大而不易“证伪”,但是人们谈及文化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指的不是“舌尖上的中国”之类的饮食文化,也不是诸如此类的种种“文化”,而是指某种文化素质。在前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看来:“文化素质包括两个部分,一类是生活文化,表层的,可见的;还有一类是深层次的观念文化,表现在是与非,价值判断和取向,什么对什么不对之上,它随着文化的演变而不断缓慢地潜移默化。……民族的特点,民族的性格,民族性,主要表现在观念文化上面,而不是生活文化上面。”这里的“观念文化”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内容。坚定文化自信,换句话说,就是要对我们的是非判断、价值判断和取向充满自信,并且能够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守正创新而不会混乱。

毋庸置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那么文化自信的基础理所当然地也要落在人民群众身上。虽然群众文化和大众文化有时候在实际表达中被随意使用、自由切换,但二者在学术上的意义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大众文化是西方现代学术视野中,资本主义文化商品化、娱乐化、工业化的现实表现,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是其精神支柱,遮蔽、解构、碎片化等是它的关键词。西方学者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批判大众文化的欺骗性和虚假性。群众文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对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自发开展或在政府文化部门指导下开展的文化文艺活动的总称。相对于专业文化,群众文化具有自发性、普遍性、业余性、随意性等特点,参与人数众多,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文艺沙龙、小戏小品曲艺比赛、广场舞、纳凉晚会、书画交流、农民歌手大赛、乡村大舞台等为主要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展现了广大人民群众丰富的文化生活和高质量的精神追求。但群众文化活动,特别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在某种程度上仍存在旨趣不高、内容陈旧、形式单一、艺术性不强等问题,因此要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就需要提升群众文化的品格。

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讲话中对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了四点意见:第一,希望大家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第二,希望大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第三,希望大家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第四,希望大家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以下简称“四点意见”)。这“四点意见”是文化文艺工作和哲学社会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群众文化作为文化文艺工作的一部分,更应把这“四点意见”作为解决群众文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群众文化品格的根本遵循。群众文化工作者要认真研读“四点意见”,深刻领会“四点意见”精神,明确群众文化品格提升的基本路径,把“四点意见”贯通穿到全部的群众文化工作中去,进一步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四、提升群众文化品格的基本路径

(一)提升群众文化的时代品格

文化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与人类的现实生活如影随形,没有哪一种文化可以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也可以说文化是物质生活的精神形式。就像在认知世界里,没有哪一种事物可以脱离语言的指称,这个世界不存在没有文化的现实社会。即使是历时久远的传统文化,如果对当下社会没有意义,那这种文化也不能称之为传统。习近平同志在“四点意见”中所说的“与时代同步伐”阐明了文化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文化自信虽然是一种心理感觉,但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心理感觉必须建立在现实成功的基础之上。提升群众文化的时代品格,就要坚决避免无病呻吟、虚假苍白、空无依傍、徒有其名的群众文化,要保持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要关注和展现时代风采,尤其是新时代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伟大成就,夯实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二)提升群众文化的大众品格

群众文化是普通民众的文化,不是“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更不是西方后现代的“白色写作”,内容的平易性和参与的广泛性是群众文化大众品格的基本维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民的文化。习近平同志在“四点意见”中所说的“以人民为中心”“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是提升群众文化大众品格的根本方法。文化自信不是某个人的自信,也不是某些群体的自信,而是14亿人民的自信。着力提升群众文化的大众品格,就要将视线从极少数商界传奇、演艺明星上移开,聚焦于普通民众的酸甜苦辣,聚焦于普通民众的艰苦奋斗,聚焦于普通民众的精神世界,唤醒一个最广大群体的文化自覺,满足他们的文化需求,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夯实文化自信的群众基础。

(三)提升群众文化的审美品格

群众文化的自发性决定了群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审美品格不高的现象。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群体大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只是因为业余爱好,通过自学掌握了一些艺术技能,在交流中自发形成了展演展示的群体。政府文化部门提供的艺术培训在现阶段不足以覆盖全部的群众文化参与者,当然,也不可能要求所有的群众文化参与者都达到或接近专业水平。在县级以下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中,这种审美品格不高的现象比较普遍。习近平同志在“四点意见”中所说的“以精品奉献人民”,就要求我们着力提高群众文化的审美品格。提高群众文化的审美品格,一方面需要提高群众文化的艺术性,就是要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和参与者的艺术技能,创作出更高艺术水准的群众文化作品;另一方面需要强化群众文化的民族性,就是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的审美旨趣,力戒以俗为美、以丑为美,要以全球化视角,表现新时代中国之美。这两个方面的努力,能够提升群众文化的审美品格,夯实文化自信的美学基础。

(四)提升群众文化的伦理品格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学说众多、博大精深,很难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其精髓。但从整体上来说,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这种伦理文化在近现代几度被认为是一种落后保守的力量,以至于遭到了很大程度的菲薄甚至抛弃。然而,不论是作为背景或是对立面,传统文化依然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并且在新时代得以创新性和创造性地赓续。习近平同志在“四点意见”中所说的“用明德引领风尚”,就是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倾向,要求我们提升群众文化的伦理品格。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再加上当下生产生活方式的快速变革,中国传统的文化理念面临极大的挑战,不少人在何谓“善”的问题上出现了迷茫。提升群众文化的伦理品格,就是要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细节入手、从现实出发,表现乡村、社区群众的传统美德,鞭笞离经叛道、走歪路走邪路的言谈和行为,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修养,夯实文化自信的道德基础。

结语

文化自信是一个长期的心理建构过程,需要对中国传统和当下文化进行深刻阐释,需要全体中国人的情感认同,需要讲清楚中国五千年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文化力量,需要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背书,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以全球化视角创造出当代的中国文化。群众文化最接地气,参与性最广,联系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提升群众文化的品格,“打通最后一公里”,有助于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责任编辑:祝莉莉]

茶文化的基础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文化自信 群众文化 基层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也紧跟世界发展的步伐,不断进行着各方面的改革。近年来,我国的改革已经逐渐深入,如何更好地进行文化发展成了国家战略层面的重大问题。文化自信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概念,更是要落到实处的实践自信。群众文化来源于人民群众,是自发的、大众的、广泛的文化,群众文化是构建文化自信的基础。因此,提升群众文化品质才能更好地夯实文化自信基础,才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一、群众文化概述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我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之余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来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在我国,群众文化并不局限于某种特定形式,可以是由人们自发组织的活动,也可以是由相关部门专门指导和发展的活动。[1]不同于专业的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具有普遍性、业余性及自发性的特征。同时,凭借这些特征,群众文化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参与文化活动的人数众多。这些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不仅体现着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也展现了他们对于文化精神的追求。

二、群众文化在文化自信中体现的重要意义

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定的群众文化自信更是夯实文化自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真正地将牢筑群众文化自信放在首位,将其落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落实到具体的实践行动中,才能够更好地提高人们对于群众文化的自信,才能使人们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的文化活动中,才能更好地抵制那些落后消极的负面文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才能创造更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坚定文化自信是一个永不止步的过程,伴随着国家发展的每个时期。因此,只有累代积淀,世代承继,才能筑牢持续恒久的文化自信。

三、提升群众文化品质的基本途径

(一)时代品质

文化的特殊性注定其从出现的那刻开始就无法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完全割裂,甚至有不少的专家学者认为:文化是人们精神世界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文化的发生发展与当下时代的发展关系密切,同时文化也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和连续性。不同时代的文化是在继承之前文化的基础上,适应当下社会需求和发展而产生的、具有一定时代特征的文化。因此,即便是经历数千年演变的传统文化,也应该在当下的生活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没有现实意义的文化是无法被称为传统的。文化自信在很多人看来,更像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但即便是在这种说法中,文化自信也必须依靠现实的实践基础,否则文化无从产生。因此,在致力于提升群众文化的时代品质时,我们首先要认识到文化具有时代性,务必要将文化和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要及时关注时代发展方向,从而避免那些脱离现实的空谈文化。在当下这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要求群众文化的发展方向符合新时代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全国人民为民族复兴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贡献是夯实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二)大众品质

群众文化是来源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经过不断的实践发展起来的,因此其具有鲜明的大众性特点。相比于专业文化的曲高和寡,群众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民能够广泛地参与进来,无论有无基础都能够在文化活动中有所收获,这是群众文化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提升群众文化大众品质的时候,要将目光放在普通人民的现实生活中,放在他们生活的酸甜苦辣中,关注他们实际生活中的文化需求,只有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关注他们的艰苦奋斗,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满足他们最实际的文化需求,才能更全面地提高我国整体的文化素质,才能唤醒人民的文化自觉,才能更好地夯实群众文化自信的基础。[2]

(三)审美品质

审美品质不高是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由于群众文化的参与者大多数都是业余的,参加群众文化活动也只是兴趣所致,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或者培训,因此导致了群众文化审美品质不高的情况。相比于城市地区,在一些县级城镇中,群众文化的审美品质可能更低。因此,要坚定文化自信,发展群体文化,就必须提高人们在群体文化上的审美品质。首先,从文化创作者的角度出发,可以通过提高文化创作者的专业水平,让他们实地去了解人民的真实生活,了解他们实际的文化需求,而不是自己想当然地进行创作。只有在实地了解人们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才可能创造更符合人们实际需求、更受人们喜爱的好作品。其次,相关部门也要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政府要能够宏观地掌控群众文化发展的方向,能够在群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深化民族性,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群众文化;要在文化形成的过程中适当地进行一定的引导,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拒绝以俗为美、以丑为美的不良风气;要发展符合时代需求的新时代文化。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提高群众的文化审美,才能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属于中国的文化之美,才能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四)伦理品质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具有鲜明伦理道德的文化。虽然在当今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传统的文化理念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很多人认为它过于落后保守,甚至为了追求利益在生活和工作中放弃了传统文化的美德,鼓吹一些错误的、违背伦理道德的行为,为利益做一些违背伦理道德的事。然而实际上,在这个发展的新时代,传统文化仍然对当下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谓“用明德引领风尚”,即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倾向是历经几千年的文化发展而保留下来的,说明其在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当下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文化也必然经历来自不同国家的不小的冲击,这就更需要在日常的群众文化活动实践中,从细节、从实际出发,对群众的传统美德进行表扬,对走歪路邪路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批评,从而提高群众的道德素养,提高群众文化的伦理品质,从而使其继续在当下的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结语

文化自信是需要全体国人认可的自信,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下文化的自信。树立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前提。[3]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新时代继承发展的中国文化,是参与人数最广泛的文化,也是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部分。因此,要从时代品质、大众品质、审美品质和伦理品质入手,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品质,才能够真正地打通文化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才能够更好地夯实文化自信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波.筑牢文化自信推动基层群众文化稳定发展[J].人文之友,2019(10):11.

[2]罗崇贤.筑牢文化自信 夯实基层群众文化[J].社科纵横,2018,33(05):116-118.

[3]吴颖.夯实文化自信基础与提升群众文化品格[J].人文天下,2019(10):72-76.

(作者简介:周成刚,男,本科,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文化馆,助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刘冬杨)

茶文化的基础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自信 文化发展 思想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的凝聚力、引导力、感召力和推动力,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创新文化发展的理念、制度和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
提升文化自信,要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获得感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并坚信自身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信念。文化是国家建设的精神动力,因而世界各国都注重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大力推动文化的繁荣发展,不断提升整个民族对本国文化的认同感,从而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

提升文化自信,要增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文化认同感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增进文化认同,尤其是人们对文化内在核心价值的认同,才能提高人民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心。当前,提高人民文化认同的最有效方式就是促进文化发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改革文化发展体制,创新文化发展机制,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汲取优秀文化资源,不断充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满足了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了人民的文化自信。

提升文化自信,要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近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物质层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消费规模逐渐扩大,人民从中享受到了文化发展的种种实惠,也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在精神层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中国梦,让每个中华儿女都有了梦想和追求,增加了他们在心理和精神上的获得感,增强了他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提升文化自信,要解决怎么认识中国文化和怎么发展中国文化两大问题

怎么认识中国文化是一个文化心态问题。文化自卑者认为,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文化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不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文化自负者宣称,中国文化超越了西方及其他民族的文化,没有必要学习或汲取其他文化的优秀成分。文化肯定者坚信,中国文化虽然目前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其未来发展依然值得期待。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不仅要抛弃文化自卑和文化自负的心态,更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和发展中国文化。

文化源自历史、面向未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根基与灵魂支撑。发展中国文化,首先要明确发展什么样的文化。全盘西化者认为,中国要融入世界发展潮流,就必须割断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学习西方文化。固步自封者认为,中国文化有不容侵犯的权威,较其他民族文化更悠久、更尊贵。自觉自为者认为,中国文化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他们能够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特点、发展趋向,了解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也能够讲清楚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脉络,主张向其他优秀文化借鉴。结合我国的发展现状来看,坚定文化自信,必须增强文化发展的定力,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提升文化自信,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凝聚和团结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兼容并蓄”的文化。从文化立场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反对唯我独尊的文化中心观,也反对全盘西化、文化虚无和历史虚无。从文化资源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来源包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文化构成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现了以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为代表的物质文化,反映了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特征的制度文化,彰显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的精神文化。
增强文化活力,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创新文化发展方式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增强文化活力。2017年5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文化发展改革全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場,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党和政府的这些方针政策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创新文化发展方式,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国家建设中,文化始终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标识,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我们应当始终坚持的方向。当前,面对价值多元的文化环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例如一些外来负面价值观冲击了人们的价值信仰,西方霸权主义威胁到国家文化安全等。针对这些问题,党和政府必须旗帜鲜明地保持文化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全面推进公民思想文化道德建设,将体现文化自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民的生活中,坚定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仰和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创新文化发展方式。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文化理念、文化制度和文化实践,才能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当前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破解文化发展桎梏,提高文化发展的有效性。创新文化发展方式首先要明晰文化发展的工具属性和情感属性。工具属性要求文化发展注重效率、效益和效果,任何发展都要按照这些原则来进行;情感属性则强调文化发展的精神、价值和信仰追求,强调人文价值。按照这两个属性创新文化发展方式,就要在追求文化发展效率、效益和效果的基础上,发挥文化的感召力、精神引导力,根据文化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力量,以“接地气”的方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信。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讲师)

【注:本文系2017年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人文社科)“中国优秀文学作品舞台戏剧呈现研究”(项目编号:2017SK146)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2017年10月27日。

②《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新华网,2017年5月7日。

③沈壮海、史君:《把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文化发展改革全过程》,《党建》,2017年第7期。

④陆卫明、孙泽海:《论习近平的文化自信思想》,《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上一篇:岗位实践报告范文下一篇:田园诗大全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