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文化价值范文

2023-09-19

茶文化的文化价值范文第1篇

第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民族自尊和自信的源泉,也是实现民族伟大振兴的根基和精神动力。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深厚民族特点的独自体系,蕴含着独一无二的文化特质,凝聚了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形成的生存智慧和精神力量。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而且也是中华民族拥有强大凝聚力的内在根源,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1]由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因此可以形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品质,这是我们赖

族,是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正当中国现代化进程快速和成功发展之时,对于这个近代以来曾遭受了沉重屈辱和曲折的民族而言,大力弘扬自己优秀传统文化,既体现着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也意味着民族自尊与自信的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极富包容会通、与时俱进精神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和现实环境,它能够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并能够增强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感召力。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凡的包容性和融合力,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总能够用会通精神吸纳其他外来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和升华自己,不仅出现了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宋元的儒释道三教合一,而且还出现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无疑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适合了中国革命的需要。作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毕竟是西方工业文化的产物,要在中国生根开花,面临着中国化、民族化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民族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应该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际上已经取得了伟大飞跃,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是,要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今后依然无法绕开中国传统文化。如果要继续加深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程度,使之更广泛地体现出鲜明的大众化特色,就只能从中国传统和现实出发,否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者,中国传统文化要彻底完成现代转型,也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指导,对其优秀成分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诠释,才能重新焕发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光辉,实现其现代价值。也就是说,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接受马克思主义改造,需要依靠马克思主义找到最终出路;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也能够服务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要,能够赋予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使之成为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的崭新文化。总之,用中国文化来阐释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以中国气韵,不仅对我们具有亲切感和认知度,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和必然要求。

第三,我国五千年文明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笔价值连城的物质财富,那些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传统文化遗产堪称无价之宝,具有广泛的现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遗产因其不同属性而呈现出历史、艺术、科学等不同的价值,由此衍生的经济价值也为现代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持久动力。

中国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文明的生产和生活实践遗留下的痕迹,是文明进步的标志,它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反映着各历史阶段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记录着社会经济、科技水平、文化意识、生活习俗等不同时代的状况,是帮助人们认识和恢复历史本来面貌的

补史的宝贵作用和研究价值。物质文化遗产中包含着大量的科技信息,反映着其时代的生产力发展程度、科技水平以及人类创造能力,对诸多领域提供着启发和借鉴,具有极为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部分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诸如,玉器、陶器、瓷器、青铜器、建筑、园林、书法、绘画、雕塑等,以及音乐、舞蹈、表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美学内容都有着独树一帜的传统艺术价值,它并不会伴随着时光流逝而消失,艺术之美具有永恒的魅力和价值。传统文化遗产由此还衍生了自身非同一般的经济价值,其经济价值可以看作是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外化。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一样,“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与经济一体化已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文化已经构成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系统,文化成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使其更加显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经济价值,因此,传统文化的资源只要进行现代化的转化和开发,一旦形成文化产业化规模,就可以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一些传统文化遗址或遗存得到开发后,已经成为我国文化消费的核心资源和重要的旅游经济资源,这对于带动的相关服务业以及区域文化产业的整体发展,实现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双赢,以及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了传统文化遗产有形的经济价值外,它还有着无限广阔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正在逐步成为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取之不竭的宝藏。

各种失衡、危机、矛盾、冲突等世界性难题的思想宝库,是慰藉人类心灵和提升人文精神的珍贵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面临的国际社会、民族种族、宗教文化等各式各样的矛盾冲突日益加深,社会面临的生态环境、精神道德、价值信念等各式各样的现代危机层出不穷。全球变暖、酸雨频仍、淡水危机、能源短缺、森林锐减、垃圾成灾、碳排放增加、土地荒漠化、物种加速灭绝、有毒化学品污染等五花八门的世界性难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世界将向何处去?人类在各种各样的困扰面前感到内心迷茫,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感到无所适从。如何从这些矛盾冲突、困境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智慧恰恰对此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借鉴和帮助,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某些有益的思想启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魅力来自于其深邃的思想和高远的追求,其中有许多饱含普世性的思想内容,譬如,重视“道法自然”,强调用物以“利用厚生”,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主张“人与天地万物一体”、“民胞物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等思想理念。这些宝贵的思想理念是天人合一之学,是人类安身立命之学,皆有助于建构新生态环境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对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具有启迪意义。中国传统精神文化追求的是一种真、善、美的人生境界,注重和强调家庭和社会的伦理纲常,对于处理好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以及遵守人类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具有

茶文化的文化价值范文第2篇

一、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

1、再现性和可归约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字媒体艺术非常明显的复制性就体现出来了, 这是艺术的真实性的质疑, 许多艺术家相信数字媒体艺术机器复制只是复制外部艺术, 只是一种表象完全抹去了艺术品真正的韵味。然而, 数字媒体艺术大师创造出了虚拟现实CR, 一个现实, 一个虚拟, 或者说是另类的现实, 既可以复制, 又可以编辑, 虚实结合, 也可以与后现代艺术相结合。如果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简单的复制品, 是侵犯了艺术的原创性, 以及使用数字操纵改变作品, 可以称之为高调的复制艺术[1]。

2、参与与互动

“互动”和“参与”已经成为流行词。传统艺术总是有一种公众无法触及、互动和参与的感觉, 从而使艺术与公众之间产生了距离。而数字艺术, 任何能上网的人都可以参加艺术作品的讨论, 参加者可以自由地表达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偏爱。享受艺术传统, 只有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识别, 数字媒体艺术添加了触觉和嗅觉, 如流行的模拟游戏、3D影院、机器人艺术。这些都是数字媒体艺术的魅力所在, 人们可以更多地参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参与和互动[2]。

3、商业服务

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也带来了商业服务。数字音乐、日本动画、网络游戏、手机游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这些特殊产品的数字媒体艺术衍生品, 对数字媒体艺术升华流行文化的内涵, 进入消费市场, 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大众艺术所特有的黑色幽默、无厘头、诙谐、调侃、讽刺、恶搞等特征在新媒体作品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拉近了大众与艺术的距离, 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不分贵贱”的大众化艺术特征[3]。

二、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价值

1、影视动画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数字技术引入了一种新的消费文化, 人们将欣赏到各种美丽的数字电影和电视作品, 因为它们满足了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影视动画是人们思想、情感、精神文化的综合体, 是大众文化的综合体现。每个国家的影视作品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思想内容, 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代表了一个国家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去理解和促进文化发展的趋势, 一些影视作品表达了现实生活中的作者的思想和生活, 好的影视作品往往会影响视觉型精神的人, 这是当代电影和电视传媒的魅力。

2、网络对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数字媒体艺术是传统艺术的变革与创新。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 人们的认知结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共开放网络文化不断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认知, 成为一种新的文化载体, 以其独特的魅力表现出它的文化价值。随着网络技术和媒介艺术的迅速发展, 它赋予了艺术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文化内涵。传播艺术的途径是从传统的声音、行为和文字到更复杂、更全面的多媒体。创作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分享不同的信息和思想, 为人们带来更丰富的文化盛宴。

三、数字媒体艺术文化传承传统文化

数字媒体艺术肩负着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责任, 其文化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可以挽救文本的毁灭和消亡, 而且可以挽救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足迹和本质。文化艺术是人类宝贵的精神和智慧。五千年的中华文明, 丰富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数字媒体艺术的重要来源。在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历史文化和文化典故等历史文化背景下, 继承传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它在数字媒体艺术和文化价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与娱乐和时尚完全结合

娱乐和大众传媒艺术是大众艺术迅速传播的关键, 受众更容易受到欢迎和认可, 它被广泛传播, 艺术是娱乐的本质, 缺少娱乐元素的艺术是不可能的。因此, 数字媒体应与娱乐和低俗相结合, 使其艺术形式和内容成为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生活。以喜羊羊、光头强等为主题, 以“喜羊羊”为主题, 受到孩子及其父母的喜爱, 可爱的形象, 本土化感兴趣的内容, 受到人们的好评。与此同时, 一些衍生产品, 如Flash、网络游戏和在线歌曲也很受欢迎。“喜羊羊”和“灰太狼”成功的关键是娱乐和通俗媒体艺术。

2、方便性与交互性的结合

数字技术的便利性和互动性, 带来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价值。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中, 数字技术的便利性和互动性为其文化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通信方式上, 网络媒体、移动流媒体和移动视频等数字媒体技术可以迅速传播。例如, 在2008奥运会期间, 手机媒体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使用手机观看比赛。同时, 数字媒体, 如互联网, 可以使每一个观众成为审美主题。大多数数字艺术需要特定的观众体验理解整个画面。

3、业务与艺术的集成价值

为了在市场经济中取得成功, 数字媒体艺术必须强调产品的商业化和价值的输入和输出。艺术是数字媒体艺术的源泉, 但如何保证数字媒体艺术的商业价值而不丧失艺术质量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商业和艺术需要市场对接, 大量的资本投资和良好的创造性产出, 不一定是因果关系。数字媒体艺术可以在商业和艺术中释放巨大的商业潜力和文化魅力。

四、结论

简而言之, 数字媒体艺术已经对我们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种惊天动地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这是新的人类精神需求和文化发展和创新。相信未来的数字媒体艺术将在传播和应用艺术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它将展示许多个性化的元素, 并被世界所喜爱, 以造福人类。

摘要:在新的时代, 数字媒体艺术已经成为时代的宠儿, 亦真亦幻的电影特效、雅俗共赏的视频资源以及栩栩如生的动画图像, 都为艺术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令其走进社会大众的视野, 成为人们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 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个性化、大众化、互动性的特点, 也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

关键词:数字媒体,艺术,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秦成.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价值研究[J].艺术评鉴, 2016, 03:175-176.

[2] 徐瑞泽.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价值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 2016, 22:125.

茶文化的文化价值范文第3篇

摘 要: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内容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使命。当前,我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仍存在教育渠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应在充分考虑我国高校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学习发达国家丰富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经验,以学校为主线,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发挥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隱形教育体系;以个体为龙头,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渠道和宽领域教育格局,不断提升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成效。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教育;策略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其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为了能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必须通过“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大学生发展的全方位和全过程。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和大学机构对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高度重视,在制度设计、政策宣传、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确保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达和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巨变、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结构与利益格局的重构,人们的思想观念与价值体系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而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表现出多样化选择。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和思维模式都因外部世界的影响而发生着深刻的改变,以往由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所产生的制约作用被打破,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教育渠道过于单一,无法整体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所体现的是其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因此,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局限于“点”“线”,而应从“面”的角度整体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而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然而,从目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况来看,主要渠道仍集中在课堂教学和传统媒体(电视、报纸)宣传,这种教育渠道的单一性导致了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非常有限。同时,教育渠道的单一性还导致了大学生无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只是停留在文本信息的识记上,也就根本无法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价值所在。[2]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渠道和路径不能过于单一,如果脱离其母体或存在根基,没有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状、国内与国外紧密结合起来,是无法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

(二)教育内容过于单一,无法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综合性的思想架构,不能仅仅从空洞的理论寻求认识和理解,其所包含的内容涉及价值取向、理想信念、社会责任、公民意识、文明礼仪、心理素质、人文精神等。然而,从目前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情况来看,主要内容集中在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等宏观层面,对于与大学生个体成长相关的公民意识、文明礼仪、心理素质等微观层面的内容关注太少。[3]伴随着社会形势的巨大变化,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需求,尤其那些关系到大学生未来发展和人生规划的内容更需要被纳入教育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应该切实地与每一位教育个体结合起来,满足不同个体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需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选择确定和教育活动开展一定要立足于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

(三)教育方式过于单一,无法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由于教育载体、教育手段和方法有待整合与优化,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态度有些消极,学习主动性不强,能够真正做到认真听讲和完成作业的相对较少,部分大学生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存在迟到早退、逃课缺课的问题。究其根源,无疑与教育方式存在密切联系,不少学生抱怨“内容死板且脱离现实”“灌输式教学无法引起学习兴趣”“教学缺乏互动与吸引力”等问题。[4]同时,教师过于注重基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说教形式,对于新兴媒体也没有积极使用,无法发挥信息化教学手段如电视教学、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的作用,导致大学生“左耳进,右耳出”,主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态度消极,根本没有达到预期教育目标。因此,必须改变这种形式单一、缺乏灵活性的教育方式,致力于对教育方式和手段进行改革创新,积极开展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才能真正改变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二、国外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特征

尽管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存在巨大的差异,但都拥有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核心价值观,并大力倡导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发达国家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如美国将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视为本国的核心价值观,并使其在大学教育中全面融入;欧盟国家以“自由、民主、尊重人权、基本自由以及法治”为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并在大学教育中将其作为基本原则;英国社会秉持自由民主的传统,并将其全面渗透到教育领域;新加坡同样拥有明确的核心价值观,将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种族、宗教的关系论述上升到国策高度,并与大学教育进行有效地整合;日本在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都运用各种方式传播其爱国、合作、感恩、尊重、秩序、法治等价值观念。整体而言,西方发达国家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系列可供学习和借鉴的有益经验。

(一)政府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国家战略和规划

政府始终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决策者和推动者。西方发达国家要求高等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引导他们了解本国的发展历史与传统文化,逐渐接受与认同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念。因此,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明确教育的目标和定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支持教育的发展。例如,美国以“公民教育”为抓手,将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要求符合美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而且还与大学的教育体制和管理机制(尤其是拨款机制)直接挂钩,确保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和效率。日本是一个有着强烈忧患意识的国家,充分认识到本国的劣势,因而特别强调国家意识形态与责任感的培养,并制定了统一的实施方案,直接纳入大学的国民教育计划,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此外,欧洲国家也都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政府机构制订统一的教育方案,明确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并直接对高校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监督、管理和指导。

(二)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改革创新

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拘泥于单一的形态和方式,需紧跟社会发展形势持续推陈出新,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国外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重视以课堂讲授和理论灌输为主要形式的显性教育,也注重运用各种隐性教育方法,包括环境建设、社团活动、校史传承、校风熏陶、学术会议等。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显性教育始终都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形态,需要在知识讲授之外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方式。新加坡以教学项目为依托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设置了包括社会活动项目、专题讲座项目、传统文化项目、纪念日项目等多种类型的教学项目,服务于“共同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同时,为了兼顾不同种族、宗教和背景的学生的需要,新加坡还设立了一些特色实践项目以提升国家认同感和社会向心力,如“华语运动月”“爱神运动”“国民意识周”,使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倍增。[5]隐性教育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所发挥的潜移默化和渗透引导作用毋庸置疑,因而更需要采用一些创新形式和手段来实施。一直以来,西方发达國家将校风培养、榜样示范、活动开展和环境建设纳入隐性教育的内容,使得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延伸至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美国大学利用各种全国性节日、纪念日以及学校的入学与毕业仪式活动来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欧洲大学特别注重学校社团活动,通过涉及各种学科和领域的活动开展来强化学生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可;韩国重视影视文化的巨大宣传作用,尤其是通过在影视中英雄形象的塑造来传达爱国情感和奉献精神,有力地推进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6]

(三)强调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尽管核心价值观是理论和思想层面的内容,所开展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也特别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实践层面的应用。事实上,只有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才有可能发挥其思想指导和价值引领作用。因此,西方发达国家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选择能力特别重视,认为如果要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环境中分清是非,明辨真伪,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行为,就必须强化大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以美国为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一直是美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他们高度重视训练大学生的价值判断选择能力,提高其道德实践能力,并强调综合运用价值灌输、价值辨别、价值推理和价值解析等多种教育方法,从而引导大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来潜移默化地认识和认同美国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同时,有关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学术研究在美国也取得重要进展,其中以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Theory in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最为著名,依据该理论所开展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发展出众多的课程范例。[7]一直以来,澳大利亚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都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通过诸如学校文化宣传、社会团体活动、多元文化展示、公益服务活动等形式,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领会、在领会中成长,进而形成坚实的本国核心价值观。[8]

(四)实现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多渠道、宽路径

为了提升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和效率,仅仅依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作用,采取多渠道、宽路径的方式来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西方发达国家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结合家庭启蒙、学校教育和社会引导等多种渠道全面展开,利用三方的协同合作来拓宽教育的培养路径。以英国为例,英国政府、学校和社区民间组织对于“英国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和落实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家庭启蒙教育中注重对于本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以纪念日活动、博物馆参观和日常行为规范训练来凸显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将核心价值观纳入课程体系,并提出明确的评价和考核标准;在社会引导教育中,通过广泛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来提升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慈善观念,确保社会稳定和增强社会凝聚力;政府部门为各个部门、机构、社团和学校之间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合作提供依据,建立了完整的法律制度框架和行政管理体系。[9]新加坡对于家庭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非常重视,为此还专门设立了家庭教育民众委员会,并对家长开展针对性的培训,让他们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价值,进而督促家长不仅要配合学校开展统一规范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还要在家庭教育中以身作则,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来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三、中外比较视野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前,我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要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作为重要的思想理论阵地,必须把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自身重要职责和使命任务。”在充分考虑我国高校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高校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先进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去。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涵解析

作为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和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贯穿于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主线,对于确保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繁荣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我们提出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教育”的概念框架。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教育的内涵由三个方面组成:在实施对象上,充分调动个体、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集中各方力量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实施路径上,以学校教育为主线,与家庭启蒙和社会引导协同配合,激发个体认识和学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在实施策略上,强调学校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家庭启蒙的“潜移默化”和“无处不在”、社会引导的项目设计和活动开展以及个体发展的过程性与差异性。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路径

1.以学校为主线,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教育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凸显学校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不仅要重视课程教学,还要持续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和强化课程体系建设,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科学、全面的价值观教育体系。大学课程教学是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都是我国高校最为重视的价值观教育课程,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仍存在教学内容重复单一、教学方式死板落后、教学目标脱离实际、教学评价缺乏科学性等问题,必须加快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需要从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拓展等多重路径入手,改变千篇一律的教学形态,强化能力导向的教学评价机制构建。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深刻认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取向,并根据价值取向重新设计教学内容,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方式使课程教学从理论说教、政策宣讲逐渐向价值观教育和引导转化。另一方面,理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脉络,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将理论知识学习和道德认知能力培养进行科学合理地穿插,使其能够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让大学生完全逃离枯燥乏味和死板教条的课堂氛围。

同时,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仅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論课这种单一渠道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应该高度重视大量专业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传播和宣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其他课程的任课教师也要认识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将培养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视为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重视价值观教育在教学内容中广泛深入渗透。为了提升教学效果,任课教师还需要充分挖掘并整理专业课程和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内容,将这些内容的学习有机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使价值观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人文素质培养能够有效地加以整合。此外,基于课程教学还可以安排设计各种活动,如辩论、竞赛、演讲、研讨等多种方式开展价值观教育。

2.发挥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形教育体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教育的核心观点之二是应该在明确学校主导作用的同时,发挥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在显性教育之外构建一个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隐形教育体系。高校主要担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性教育的任务,并且更多地倾向于理论教学和知识灌输,因而难免会影响到教育效果。实际上,国外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一些抽象理论和空洞道理的讲授,同时注重发挥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将知识传授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促使那些理论和道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问题。在此过程中,家庭和社会的协同作用至关重要,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转变为一种切实的感悟和体会,进而使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和具体社会活动的体验中加深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绝不能仅仅依靠学校,而是应该将学校与家庭、社会视为一个整体,既有理论层面的说教,又能在实践层面与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确保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面对当前大学生在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被动状态和听而不信的尴尬局面,我们需要努力探索不同的教育手段和教育环境,摆脱固有的僵化教育模式,在显性教育之外开拓新的隐性教育空间,让大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感悟理论的真谛和探索实践的体验,进而促进正确科学的价值观的培养。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校非常注重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潜移默化地开展价值观教育,这就是隐性教育的体现。因此,我国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研究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的特点,以此来确定不同阶段的教育重点和教育方法,依靠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建立高效的实践教育体系,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为大学生搭建可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平台,具有针对性地开展紧密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实践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体验中逐渐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一般而言,可以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实习见习活动、公益慈善活动、助教支教活动、暑假或寒假“三下乡”活动、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

(三)以个体为龙头,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渠道和宽领域教育格局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融入教育的核心观点之三是充分认识大学生个体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多种渠道和不同领域的全面融入教育来提升教育效果和质量。根据国外经典的社会教育理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主观能动性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候甚至是决定性。为了充分激发他们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国高校必须要重视和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成长过程是个体在各种不同的道德理论和复杂矛盾冲突中主动探索、学习、思考、辨别、选择的过程,而绝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因此,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内的各种或显性教育或隐性教育都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能采取过于单调呆板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渠道、手段和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感悟和切身体会,最终接受、认同乃至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每一位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学生,只有经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而又丰富多彩的教育过程,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仰,并最终转变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与自觉行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渠道和宽领域教育格局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因此高校要善于利用整合各种社会和家庭的教育资源,形成一定的教育合力,才能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开展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各种社会和家庭教育资源具有开放性、群众性、补偿性、融合性等特点:开放性意味着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都能轻易获得,这能带来教育成本的下降,但如何有效运用却有待费心思量和精心设计。群众性意味着这些资源通俗易懂,便于普通人接受,当然也会是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认同的,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是非常有利的。补偿性意味着相对于学校正规教育资源而言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换言之,正规教育资源能达到的教育目的,这些教育资源也能实现,且更加廉价和易于接受。融合性意味着各种社会和家庭教育资源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或者成为一个大的系统的组成部分,或者相互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这是最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的,也是最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丰富多元的社会和家庭教育资源、教育渠道的灵活多样,能够有效弥补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短缺和不足。因此,高校应积极鼓励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积极地参与实践教学基地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活动,有力促进自身正确价值观的构建。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少数群众出现了思想观念上的问题和一些不正确的价值取向。这对于正在成长的大学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如何应对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促使广大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摆在我国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使命。因此,要积极调查和研究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创新方式方法,注重实效真效,潜移默化地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下正值教育和文化交流鼎盛之时,作为同样重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西方发达国家,虽然与我国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但还是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美国后现代主义学者格里芬认为,“通过了解西方世界所犯的错误,中国完全可以避免现代化带来的破坏性影响”[10]。同时,研究发达国家的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他国经验教训的良好契機,通过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成果、师资等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在批判中继承,在反思中吸收他国的可取之处,从而用于改进和提升我国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参考文献:

[1] 中共十九大开幕,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EB/OL].(2018-02-25)[2018-06-10].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10/18/content_41752399.htm.

[2] 曹宇,刘格. 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 [J]. 教育与职业,2015(25):51-53.

[3] 陶韶菁.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57-60.

[4] 王磊,曾贤贵,王瑞浩. 多元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3(5):38-40.

[5] 郑汉华. 新加坡共同价值观及其启示 [J]. 高等农业教育,2006(1):6-9.

[6] 王维婷. 基于韩国影视文化视角下分析我国大学生价值观隐性教育 [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10):12-14.

[7] 左蓉.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启示 [J]. 理论观察,2010(3):73-74.

[8] 杨茂庆,严文宜. 澳大利亚学校价值观教育的特点及其实现途径 [J]. 外国教育研究,2014(4):122-128.

[9] 何大隆. 英国:合力传播核心价值观[J]. 瞭望,2007(22):27.

[10] (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性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 [M]. 马季芳,译.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6.

责任编校 陈 瑶

茶文化的文化价值范文第4篇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中, 指出“城市是文化的容器, 专门用来储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和创造文化, 这大约就是城市的三个基本使命。”[1]揭示了城市之于文化的重要意义, 让文化不再流于意识形态而无法具象化表达, 得以在城市这个物质空间载体中进行储存、流传及创造;而文化之于城市的意义同样厚重而深刻, 城市因文化而形成形态万千、特色各异的表象, 更加具有内在底蕴及内涵。

1.1 文化是“城市双修”的重要元素

“城市双修”中城市修补工作的重点除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的整体改进及完善外, 城市历史文化及社会网络的保护也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 两者协同进行才能促进城市修补工作的贯彻施行。因此, 作为城市修补工作的重要非物质要素, 文化的研究对于城市修补、城市文脉传承、城市记忆保留、城市特色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化是“存量增值”的重要手段

现阶段的城市规划由“增量生产”转向“存量增值”, 城市进入以存量开发为主的内涵增长、创新发展的转型阶段, 推进城市空间利用由粗放开发到集约利用、推动老旧城区空间走向“存量增值”, 文化是实现“存量增值”中价值提升的重要手段, 因此, 文化在“存量增值”型规划中的作用机制及演化表现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3 文化引导新的“城市更新”模式

城市双修是针对城市中的大量城市病提出的解决策略, 存量增值是对大环境下城市规划建设提出的发展方向, 两者均是基于对城市现状环境的思考, 认为城市应该增加对城市既有环境的关注并逐步推进其更新, 即对城市更新进行深刻思考。挖掘城市文化要素, 对于改变城市文脉断裂、城市记忆消失、城市形象单一、城市特色丧失的现状具有重要作用, 由文化引导的城市更新实践也在逐步打破单一物质空间规划的窘境, 建立新的城市更新模式。

2. 概念内涵

2.1 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的概念在1858年8月于荷兰召开的第一次城市更新研讨会上进行了具体说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 对于自己所居住的建筑物、周围的环境或出行、购物、娱乐及其他生活活动有各种不同的期望和不满;对于自己所居住的房屋的修理改造, 对于街道、公园和不良住宅区等环境的改善有要求及早施行, 以形成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美丽的市容抱有很大的希望;包括所有这些内容的城市建设活动都是城市更新。”随着时代的更迭、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 城市更新的内容有所增加、并逐渐趋于复杂, 而城市更新仍是立足于人的需求, 对城市中那些无法满足人们社会生活需求的地区进行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

2.2 文化价值

文化具有不可复制性, 由有形的物质形态文化及无形的意识文化构成[3]。城市文化表现为具有地方特色的有形物化环境, 指城市整体空间布局及其形态、建筑形态等;同时, 城市文化也表现在无形的意识文化方面, 且与有形物化环境存在关联, 如街区范围内、城市范围内等不同空间等级中的社会网络及风格、地域历史传统等;以上均可认为是城市文化。

2.3 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价值

在城市更新中, 文化的利用及演化自然而然产生文化价值。挖掘城市历史文化是城市更新的重要措施, 无论是历史文化的物象化表达还是意象化传承, 均是文化历史价值的体现;对城市文化策划及经营而产生经济价值是多数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 这是文化经济价值的体现;城市文化强调社会网络结构的维系及稳定, 因此在城市更新中表现为交往群体的交往关系、交往方式的延续, 这是文化社会价值的体现。

3. 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研究及实践

3.1 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动态研究

3.1.1 西方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进入稳定阶段

国外城市更新自工业革命始, 从最初的“形体规划思想”:如大型城市更新中奥斯曼主导的巴黎模式, 卫星城及卧城疏导中心城市的卫星城理论, 大规模推倒重建中柯布西耶主导的巴洛克式规划思想;到中期的“人本思想”:如简·雅各布斯提出的渐进式更新、小规模改造;再到后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如刘易斯·芒福德针对城市内城复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式的城市更新等。西方的城市更新在理论及实践的不断探索中前进, 已达到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相互作用, 并达到稳定的阶段。

3.1.2 国内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不断完善及丰富

通过对国内知网平台上的相关文献搜索可知:近年来, 由文化引导的城市更新研究逐年递增;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及分析可知, 主要侧重点在历史文化、空间设计及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历史文化”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历史地段的更新保护中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及利用;“空间设计”主要体现在空间形态及布局中文化元素的物象化表达;“文化创意产业”无疑是对文化的商业化利用以创造经济价值;总之, 国内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突破物质空间单一层面的考虑, 在不断的完善及丰富中。

3.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合述评

总体来说, 我国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实践中, 文化战略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 其积极作用毋庸置疑, 多体现在城市建设、城市形象、城市营销及激发城市活力等方面。但文化在城市更新中的非适应性利用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多体现在:在全球文化的猛烈冲击下, 地方传统文化失去主动地位并被标签化, “泛文化”的现象频频出现, 直观地反映在城市建设或城市更新中就是风貌特色的丧失、日渐趋同;单一追求经济效益的城市更新实践过度地消费城市文化, 造成了文化的原真性消失、原有社会结构与社会文化的隔离。

对比国外, 我国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实践中, 虽然文化的作用及影响不断被强调, 但由于缺乏内生演化的文化利用机制, 表面化、跳跃式的发展模式使得城市更新中仍出现了泛文化、社会分化、过度消费文化资源等问题。

3.2 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实践研究:以上海新天地为例

上海新天地作为文化导向下的城市更新典范, 开启了城市更新的新兴模式, 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城市更新实践, 其具体表现有以下三个层次:

其一, 文化的历史价值——物质空间的保留:保留石库门建筑的基本形式。上海新天地的开发过程中, 对已破败的石库门进行整体保留并对物质空间文化符号进行重塑和强化, 有效保留了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场所。其二, 文化的经济价值——物质空间衍生并维系的经济价值:新天地依托上海这一国际化大都市, 其具有怀旧特质的空间在全球化消费浪潮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个性的消费空间, 利用其物质空间文化符号催生并提升了文化的经济价值;其三, 文化的社会价值——新天地项目的成功, 塑造了上海新地标, 鲜明地提升了区域地位, 完善了区域功能。然而, 在新天地的定位及发展中, 不可否认地忽视了石库门原住居民的情感表达及认同, 他们在新天地“全部作价补偿, 原住民不返迁”的安置方式中, 被迫离开, 只能以外来者的身份参与并领略石库门文化。文化引导下的新天地城市更新, 总体来说是成功的, 但文化的社会价值被忽略是需正视的事实。

3.3 城市更新中文化价值实现状况的思考

姜华、张京祥在《从回忆到回归——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解读与传承》中指出了在城市更新中对文化的片面化认知, 狭隘的文化保护观造成了城市更新方法的误区[8]。没有对文化的深刻全面认知, 城市更新中对文化的保护流于形式, 忽略了社会风格的重新构筑, 从而难以得到居民的认同, 导致了人情味的丧失。杨东平在《城市的救赎》中指出老城区的城市更新需满足人们现代生活需求的同时, 应注重人际交往、社会网络关系的维系。韩乐、张楠在《从上海新天地看叙事空间价值在历史城区的构建》中指出“上海新天地是多种复杂情感归属的组成体, 但它独独缺少了那种对特定情感归属的永恒事物, 所以不能真正叙述居住于此的老百姓当年的故事。”

以上, 可看出:文化引导下的城市更新应该是全方位的;文化价值在城市更新中体现不只是物质化的, 也不只是经济价值, 还有与市民息息相关的、注重市民认同感的社会价值。城市更新中的文化价值应该是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整合。

3.4 城市更新中文化价值整体回归的必要性

以上海新天地为代表的城市更新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深影响着国内的城市更新实践, 其文化利用方式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满足了现实语境下多方利益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8]。然而, 这种模式的普适性和可持续性在学术界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忽视文化的历史价值, 带来的文化失真、文化复制问题;强调文化的经济价值, 致力于商业开发的方式不具可持续性;忽视文化的社会价值, 带来的城市记忆浮于表面、城市文脉断裂的现象。

因此, 片面强调文化经济价值、注重短暂效益的城市更新模式不具可持续性, 文化价值的整体性回归成为必然。

4. 城市更新中文化价值回归的策略研究

基于文化价值回归的城市更新应立足于文化自身特色, 深度提炼并利用文化特色, 使其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元素使其价值最大化, 促进其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整体回归, 达到城市更新目的并提升整体效益。

4.1 文化的历史价值回归, 提升城市魅力

历史城区、旧城区的空间重塑中普遍存在着形态同质化的现象并日趋严重, 追求文化的历史价值, 对于保留历史原真性、重塑风貌特色、延续城市记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在城市更新中, 应聚焦于传统空间形态并重塑城市传统文化氛围, 引导旧城区的内外居民与历史环境、历史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有形物质空间与无形文化氛围结合, 共同延续文化基因、促进历史价值回归, 以提升城市魅力。

4.2 文化的经济价值回归, 激发城市活力

如前文所言, 城市更新的提出是基于现状城市环境所承载的社会功能无法满足人们需求, 且无法带来经济效益, 也就是说文化并不能作为内在动因促进城市进一步发展。对于此类地区的城市更新, 需要在基于现状环境提质的基础上适当融入新的城市功能, 真正激发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经济利用价值, 提升城市活力, 并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3 文化的社会价值回归, 优化城市功能

在对国内城市更新实践现状进行分析后, 以文化为导向的城市更新多以追求文化利用产生的经济价值为主要目标, 导致原旧城区社会功能单一、社会隔离而无法可持续发展。立足于城市的内生发展需求, 更新地区因其历史价值及经济价值追求, 不但需要承接外来游客文化旅游需求, 也需要满足自身街区内部社会功能的优化调整及完善, 以期达到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

5. 结语

城市更新中文化的利用、文化价值的追求, 是恒久不变的话题。本文立足于文化自身特色, 对文化价值进行梳理, 对文化在城市更新研究及实践的现状研究, 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以文化价值的全面回归提升城市更新的整体效益, 进而达到解决城市病、存量增值的城市规划建设目标;最终实现城市活力提升、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长期发展目标。

摘要:现阶段的城市规划建设中, 城市双修、存量规划均对城市旧城区的提质改造提出了新要求。旧城区的城市更新需在文化的导向下进行深层次的发展, 本文通过对文化的解读发掘其多重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在对国内外文化导向下的城市更新研究及实践动态的分析基础上, 得出城市更新中文化价值整体回归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进而对文化导向下的城市更新提出策略, 以有效促进城市文化的传承、城市文脉的延续, 引导城市更新走向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文化价值,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小燕.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竞争力[D].重庆大学, 2009.

[2] 赵书山.绿色发展是旧城改造与更新的目标追求--以东莞“三旧”改造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4 (31) :10-12.

[3] 李琳琳.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 2009.

[4] 钱莉莉.无锡崇安寺传统商业步行街区更新研究[D].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同济大学城市管理与实践, 2008.

[5] 柯维佳.武汉市文化创意产业与城市更新的互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15.

[6] 吴晓庆, 张京祥.从新天地到老门东——城市更新中历史文化价值的异化与回归[J].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3) :86-92.

[7] 张楠, 韩乐.从上海新天地看叙事空间价值在历史城区的构建[J].南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02) :9-15.

茶文化的文化价值范文第5篇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维度和限度

3、弘扬儒家“和谐”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高校党建中儒家文化的应用价值

5、儒家文化在孔子博物馆景观布局中的诠释与表达

6、儒家之“乐”的功能内涵及当代意义

7、感受儒家文化 提振青年精神

8、将儒家思想引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意义

9、论君子文化的劳动观及其当代价值

10、方太在21世纪拿什么让员工相信儒家?

11、试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

12、会计师事务所伦理困境与伦理体系之构建

13、“战士思想”如何传承

14、彭永捷:重新寻找生活应有的秩序

15、“第二届东北亚地区形势发展研讨会”在山东威海召开

16、谈传统孝文化与当代家庭养老

17、守信立德 履责创新 共建和谐

18、中国古代工艺设计文化的审美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19、论中华传统文化“和合”理念

20、浅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传统文化的探寻与传承

21、文学史研究再审视

22、“回儒世界观与中国伊斯兰研究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

23、先秦儒家成人之道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24、郑州市儒家文化建设的价值及对策分析

25、当代女大学生价值观重构研究

26、论共同体在现代国家统一中的建构意义

27、对儒家当代命运的几点反思

28、孔子大同思想对共产主义理想的现代启示

29、儒家文化经济价值的拓展研究

30、当代青年价值观融入地方应用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31、《论语》中的“仁”、“和”思想与当代价值

32、文化双轴论视角下《孔子的女儿》中黄素铃的文化身份探析

33、儒家文化与公司治理文献综述

3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源泉

35、论李大钊的传统文化观

36、试论早期南洋华文教材的基本面貌与当代价值

37、新泰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38、我们每个人都是新儒家

39、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儒家文化分析

40、让传统文化在深圳焕发活力

41、中国大陆儒家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研究:现状与趋势

42、论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儒家文化向度

43、孔子学院提升齐鲁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分析与思考

44、向中华文化传统深层回归

45、孔子推崇什么样的人才

46、新时代背景下菏泽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

47、宝相花设计方法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48、论先秦思想家的环境保护思想

49、论礼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借鉴

茶文化的文化价值范文第6篇

摘 要:新媒体环境下,档案用户的需求发生变化,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带来契机。本文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资源开发主要的创新方式:拍摄档案微电影、开发“档案文化APP”、制作档案文化电子书等,以满足档案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为新时期档案开发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创新方式

合理开发文化资源能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档案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不仅包括各种档案信息,还囊括与档案相关的不同类型的文化产品[1]。档案部门开发档案文化资源,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充分发挥档案价值。新媒体时代,面对公众文化需求的多元化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部门应当创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方式,打造形式多样的档案文化产品来提升档案信息服务水平。

1 新媒体环境下创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新媒体是利用网络技术,主要以电脑、手机作为终端,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服务的平台。新媒体环境下,档案用户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新媒体技术又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和人力支持,因此档案机构有必要创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方式,以满足档案用户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1.1 新媒体环境下档案用户需求发生变化。档案用户日渐习惯并依赖新媒体,其获取档案信息的途径、内容和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首先是获取档案信息途径的变化。新媒体使档案信息载体突破了纸质、照片、胶片等传统形式而向电子网络载体转变,互联网络、移动客户端等逐渐成为获取档案信息的主要途径,档案媒介不再只是纸质档案等,而是被“档案微博、微信,档案云存储,档案电子书,档案云共享”等全新的传播媒介所替代。

其次是对档案信息内容需求的变化。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来获取档案信息的人群越来越多,而生活节奏变快也迫使更多人只能利用短暂闲暇时间选择性地阅读重要信息,档案用户需求也呈现出数字化、碎片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是对档案信息服务形式需求的变化。新媒体时代档案信息服务集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形式于一体,具有互动性、及时性等特点。档案机构应打破传统的被动服务模式,开发出多媒体、集成化的档案信息产品,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所以,档案部门要针对档案用户需求的变化,创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档案文化资源,开发能满足档案用户需求的档案文化产品。

1.2 新媒体技术给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带来契机。21世纪以来,随着大众的文化需要,新媒体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使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进一步加强,同时也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方面,新媒体技术可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新媒体技术包括移动电视流媒体、数字电影、数字电视、多点触摸媒体、数字杂志等诸多形式,可以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如档案APP、档案微电影、档案电子杂志等均是运用此类技术而开发的档案文化成果形式。

另一方面,新媒体也能够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带来人力支持。新媒体环境下,档案用户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话语权,档案用户与档案馆之间的距离被拉近。让档案用户主动参与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的工作中,为档案部门创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之,档案机构有必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平台,突破传统媒体形式单一的局限性,创新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方式,有效开发档案文化资源,更便捷、广泛地提供社会化档案信息服务。

2 新媒体环境下创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的具体方式分析

2014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各档案馆应创新服务形式,加大开发力度,主动开发档案资源,积极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充分挖掘档案资源的现实和历史价值,推出一批有档案特色、有社会影响力、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档案宣传精品力作[2]。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方式呈现出新颖性、技术性的特点。在此,笔者着重对三种主要的档案文化资源创新开发方式进行具体分析。

2.1 拍摄档案微电影。微电影投资成本低,时间短,但内容完整、主题鲜明,通常在手机、网络等新媒体平台播放,广受用户欢迎,故拍摄档案微电影可成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的有效创新方式之一。在档案微电影的开发过程中,不但要从剧本的编写、拍摄的技巧、制作的水平上严格把关,更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注重大众反馈意见的收集,不断推陈出新,以“档案文化”及社会热点话题作为主题进行档案微电影的开发。

拍摄档案微电影大致可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

前期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主题,编写剧本,好剧本是优秀档案微电影的关键。目前我国档案界微电影创作风头正劲,其剧本主题主要分三类:第一类,以社会热点为题材,体现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如2014年山东省档案局推出的《档案故事》系列微电影,常德市档案局推出的以家庭档案为视角的《亲情档案》等。第二类,以历史事实为题材,发挥档案的历史文化传承作用。如2014至2015年青岛市档案馆相继拍摄的档案微电影《寻找逝去的记忆》和《历史无言》,均选自真实的历史故事。第三类,表现形式极具趣味性的微电影。如2014年合肥市档案局制作的《档案总动员》动画片。根据目前微电影的发展特点,笔者认为在编写剧本时要首先保证在有限时间里将故事的剧情、人物关系、中心思想完整传递给观众。剧本既要把握有意义、感情色彩浓厚的故事主线,也要使故事情节具有趣味性,因而台词设计既可以轻松、幽默,也可以用较严肃的、专业化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既从专业角度向观众普及档案知识,也能让作品生动有趣,使观众印象深刻。

中期拍摄阶段。微电影的拍摄过程相对简单,特点是投资成本较低,拍摄时长较短,通常为8—30分钟不等。拍摄档案微电影有两种方式,既可以由档案机构人员自导自演,也可以邀请专业的拍摄团队进行拍摄。但无论哪种方式都需有一个核心团队,即主创团队,包括导演、制片和主要演员等。拍摄过程中,档案专业人员要及时与导演沟通,确定好拍摄时间、拍摄场景,用专业的档案知识帮助拍摄更加“专业化”,尽可能地展现档案部门的专业水准。

后期宣传阶段。参与拍摄全国档案系统中首部档案微电影《寻找逝去的记忆》的工作人员提到:在微电影开机后,虽有很多媒体相继报道,但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宣传的信息几乎为零[3],这无疑是一个遗憾,后期宣传不到位会造成前期拍摄工作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不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因此,微电影的宣传应从准备开拍之日起就开始进行,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社交平台或以新闻报道等形式及时宣传出去,并多与外界互动,提高大众的关注度,才能让档案微电影发挥出应有的档案文化价值。

2.2 开发“档案文化APP”。App(Application)即手机应用软件,从广义上来说,档案文化App应该包含所有与档案有关的App,从狭义上讲,档案文化App主要指档案机构推出的以提供档案信息及文化服务为目的的官方软件[4],本文所探讨的App仅针对狭义概念。App的出现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带来了新的机遇,2013年以后档案机构基于移动终端的档案信息服务日益增多。笔者通过国内“App Store”对档案App的开发情况进行调查,档案机构开发的官方App中,搜索热度较靠前的分别是“福建省档案专业人员继续教育网络学习平台”“浙江档案”“武汉档案”“广州市国家档案馆”以及温州档案局开发的“档案云阅读”。通过对现有的档案App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档案文化App的开发虽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处在探索及创新阶段,档案文化App数量较少,并且下载量和更新程度偏低,也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笔者认为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对多个阶段综合考虑:

第一,界面设计阶段。App在功能设计上并非越复杂越好,而是要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统一设计风格,让用户一目了然。如温州市档案局的“档案云阅读”App,进入界面后,可看到档案咨询、温州大事记、档案咨询等9大板块,结构清晰明了,方便用户打开界面后就能快速找到所需的档案信息。

第二,信息资源收集和整理阶段。要想开发专业的档案App,那么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是关键。档案管理人员要以专业的角度对档案文化资源进行收集、分类和整理工作,保证档案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进而为档案机构发布档案工作的动态、推送业务信息、展示档案文化,提供文化资源保障。

第三,用户反馈阶段。档案机构不但要对用户提供阅读、收听、下载、收藏、分享、关注等一系列功能,还要加强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重视使用者的反馈信息,不断关注档案用户的需求变化,及时更新信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为前提提供档案文化服务。

App是新形势下档案开发工作创新服务形式的关键,档案机构开发App既可自主研发,也可外包给专业的公司来完成。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自主研发方便根据档案用户需求随时更新,并随市场需要快速完成上线,弊端是对内部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尤其是后期维护较复杂,还需要内部技术人员有充足的工作时间。专业的外包公司有强大的技术团队,能够帮助档案机构整体运营,但弊端是成本较高,且外包公司对于档案用户需求的把握未必准确。因此,到底是自主研发还是选择外包需要档案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来权衡,若只是短期项目可以选择外包公司,但针对长期开发的App项目则最好自主研发。

2.3 制作档案文化电子书。“电子书”最初流行于美国,是一种通过电子阅读软件在线阅读或下载的数字化出版物,电子书的类型有很多,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等。近年来,电子书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而席卷全球,200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日之际,由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和中央档案馆联合推出的“共和国脚步——1949年档案”系列电子书及视频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该系列档案以Flash视频及电子书的形式呈现,内容有文件、照片、报刊资料、视频资料等,其中包括52期PDF格式的电子书,选取了1949年发生的52个重大事件的档案资料经过整合编辑制作而成[4]。2009年1月1日,《共和国脚步——1949年档案》系列电子书上传到国家档案局之后,引发了档案网站的纷纷转载[5],社会的一致好评激发了档案学界开发利用档案文化电子书的信心,足以可见档案文化电子书的发展是值得期待的,并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电子书的页面设计。电子书的页面设计应建立在以用户需求为前提的基础上,档案机构要根据档案用户的需要,生成不同形式的电子书。电子书的主要页面可分为开场动画,封面封底,目录以及文字内容四个部分。档案用户在阅读时,直接点击“目录”可跳转到各个章节,此外,在色彩的选择上要以清晰、干净为原则,必要时应添加不同样式的动画效果以丰富档案电子书的立体感,从而能够给读者更好的视觉感受。

(2)电子书的内容设计。在电子书的内容设计环节,首先应重视档案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坚持真实性、全面性原则,充分发掘档案文化资源的价值,夯实档案文化电子书的内容基础。其内容结构可根据档案机构需要,分成不同版块,如“档案文化理论”“档案珍品博览”“档案文化案例分析”等。其次,电子书开发要严格规范内容和格式,包括文字编辑、注释、插图的设计和文字排版等环节,规避内容杂乱、格式不规范等问题。

(3)电子期刊相关软件的应用----以iebook为例。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市级档案馆在官方网站中推行了档案电子期刊,如深圳市档案信息网、武汉市城建档案馆、上海档案信息网等。近年来,电子期刊之所以受到档案机构的推崇,极具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当下应用电子期刊制作软件来制作档案电子期刊的过程十分便捷、简单,档案机构可利用现有的电子期刊制作软件开发档案文化资源。目前较为流行的电子期刊制作软件有iebook、Pocomaker、Zmaker、COOZINE等。以iebook为例,iebook的操作系统为了贴近用户而设计得相对简单易操作,在主工具栏中设置了“开始”“插入”“生成”“视图”“帮助”功能,在每一个功能选项下又包含多种详细的具体功能,每当完成一个步骤,都可以选择“预览当前作品”,对成果进行检查和预览,当作品制作完成之后,即可选择“发布在线杂志”。iebook简单的功能设计能够帮助使用者迅速掌握制作要领,同时,在iebook的网站上有大量的制作模板,各种模板之间可以通过拖动、复制粘贴、放大缩小等功能任意组合,不但能够提高开发工作的效率,还能发挥档案电子期刊版面设计的创新性。

综上所述,创新档案文化资源开发方式是顺应新媒体时代要求而做出的必然选择。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资源创新开发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新媒体技术和档案文化价值的挖掘为基础来实现,进而推动档案工作的快速发展。

*本文系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社交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资源建设与传播研究》(2015-R-06)研究成果之一;郑州航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基金项目《新媒体环境下档案文化资源开发研究》(2015CX004)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旭东.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D].云南大学,2013.

[2]中国档案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EB/OL].

http://www.zgdazxw.com.cn/news/2014-05/05/content_45061.htm.[2016-05-05].

[3]孙保锋,聂惠哲. 用微电影宣传档案工作——从《寻找逝去的记忆》说起[J].中国档案,2015(04):38~39.

[4]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共和国的脚步--1949年档案

[EB/OL].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38900/8800219.html.[2009-02-13].

[5]傅华.“1949年档案”系列视频、电子书网上热播[J].兰台世界,2009(05):8.

(作者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来稿日期:2016-07-24)

上一篇:企业信息化手段范文下一篇:驻村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