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发展现状范文

2023-09-19

茶文化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2011级2班

修翔宇

0113519

3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深入推进,文化生产力得到解放,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实力、活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新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2003年6月,中央召开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确定在9个地区和35个文化单位进行试点。经过两年多的大胆探索、扎实工作,各地试点地区和单位基本完成了中央确定的试点任务,为改革向面上逐步推开提供了典型示范,积累了新鲜经验。在认真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科学分析了文化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刻论述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对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行了具体部署。

党的十七大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号召全党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2008年4月,中央召开了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工作进入向面上推开、向纵深拓展的新阶段。2009年8月14日至16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南京召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分专题部署了文化体制改革重点工作。

在过去30多年里,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经历了从酝酿、准备、稳步推进到快速发展的多个时期,宏观来看,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1992年)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1979年10月,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发表祝辞,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一系列指导方针。对文化体制改革而言,这个讲话奠定了理论基础,指明了前进方向。

1980年2月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明确提出:坚决地有步骤地改革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经营管理制度。

1983年,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文艺体制需要有领导、有步骤地进行改革。改革是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提高作家、艺术家的思想艺术素质,提高作品的思想艺术质量。

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

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发表和党的十四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为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促进了文化自身的体制改革。

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和一系列方针。《决议》认为,“改革文化体制是文化事业繁荣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改革的目的在于增强文化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多出优秀作品,多出优秀人才”。 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里提出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承认和对其地位的认可,特别是对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召开。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改革发展的新战略,第一次将文化分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文化体制改革纳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进一步确定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启动。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浙江以及深圳、沈阳、西安、丽江等9个省市和35家宣传文化单位进行改革试点,先行探索。 2004年1月,北京儿童艺术剧院转企改制,组建第一家股份公司。

2004年4月,中国对外演出公司和中国对外艺术展览中心合并组建全国第一家大型对外文化企业集团——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

2004年,江苏11家省直院团集体转企改制组建第一家省级演艺集团公司。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2005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上海杂技团组建第一家项目制演艺公司。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全面的论述和部署,要求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2006年3月,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由点到面、逐步铺开,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攻坚之年。全国新确定了89个试点地区和170个试点单位。

2006年,中国木偶剧院转企改制组建第一家由民营公司控股的文化企业。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着重强调,“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2009年8月15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举行。会议要求,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将文化体制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009年8月27日,西安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儿童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市豫剧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说唱艺术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和西安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6个新型市场主体宣告成立,西安市“五团一社”正式完成转企改制。

2009年8月30日,宁夏话剧艺术发展有限公司、宁夏黄河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宁夏报业传媒有限公司、宁夏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宁夏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宁夏互联网新闻中心6个改制单位同时授牌,这标志着宁夏话剧团等6家单位正式转企改制。

2009年10月28日,陕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该公司是以现有的陕西省歌舞剧院、陕西省乐团、陕西省杂技艺术团、陕西省民间艺术剧院、陕西省京剧团、陕西人民艺术剧院、西安人民剧院、陕西省演出公司8家单位的资产为基础,组建起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陕西演艺航母”。

2009年11月4日,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集团下属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歌舞团、上海滑稽剧团、上海木偶剧团、上海轻音乐团也同时宣布转企改制,分别成立有限责任公司。

茶文化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摘要: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川茶更是以自己独特的魅力享誉中外,茶品牌推广离不开茶文化,川茶企业要摒除历史弊端,打造四川茶叶品牌,必须借助文化的力量,提升茶叶经济水平,促进茶文化与经济融合,使茶在人类健康与文化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

关键词:川茶;文化;品牌;经营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的原产地,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中国人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茶是联合国首推的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嗜好遍及全球。

一、川茶的起源与历史沿革

(一)川茶的起源

四川是茶的起源地之一,早在秦汉以前,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西汉时,茶是四川的特产,曾通过进贡传到京城长安,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始于蜀。蜀为中国茶业文化的摇篮。四川多大山,气候综合条件极好,再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平原沃野,水旱从人,物产丰富。所以四川的茶也特别地好喝,全国闻名的茶就有多种,其中蕴含的四川茶文化也相当的浓厚与独到。

(二)川茶的历史

1. 四川茶业的兴旺

清初学者顾炎武考察研究中国古代茶事,得出如下结论:“自秦取蜀后,始有茗饮之事。”他指出各地对茶的饮用,是在秦国吞并巴、蜀以后才慢慢传播开来的。另据《华阳国志》记载,川茶在周武王时(约公元前1058年)已列为贡品。

公元前59年,西汉王褒(四川资阳人)在《僮约》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的记载,反映当时的成都一带,饮茶已成为风尚,也有了专门的茶具,由于茶业消费的需要,茶业已经开始商品化,还出现了如武阳(今四川彭山县江口镇)一类的茶叶市场。西晋人张载在《登成都白菟楼》中有“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极力赞扬茶叶在各种饮料中可称第一,其美味饮誉天下。到了唐代,四川已有规模相当大的茶园,且名闻全国。据唐代陆羽《茶经》和李肇《唐国史补》等历史资料记载,唐代名茶约50多种,其中有18种出自四川,说明四川茶业之兴旺。陆羽还特别称赞四川的蒙顶茶,是天下第一茶,为茶中绝品。

2. 蒙顶山茶的兴旺

唐宋以来,川茶因蒙顶茶而名闻天下。唐扬烨撰《膳夫经手录》(约856年)中记载“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至开元、天宝年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之后盛矣。始,蜀茶得名蒙顶也。”

据中外茶叶专家近年的考证,蒙顶茶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名茶。蒙顶茶产于四川省邛崃山脉之中的蒙顶山。蒙顶山地处名山县,“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山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蒙顶山不仅林木苍翠,多雨多雾的气候也特别适合茶树生长。蒙顶山产茶,已有2000多年历史。蒙顶茶就是川茶的杰出代表,自唐朝起就被列为“贡茶”,至明清皆为贡品。茶圣陆羽在评价名茶时曾说:“蒙顶第一,顾诸第二”(顾诸茶产于浙江长兴,亦为唐代名茶中的珍品)。

唐代白居易《琴茶》诗句有:“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黎阳王在《蒙山白云岩茶》诗中称颂蒙顶茶“应是人间第一茶”。 李肇在《唐国史补》卷下说:“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唐代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图志》(约813年):“严道县,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

北宋画家文同《谢人寄蒙顶茶》诗云:“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宋文彦博在《赞蒙顶茶》中说:“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誉蒙顶茶如云之脂膏,赛过醍醐。宋吴中复《谢人惠茶诗》有“吾闻蒙山之岭多秀山,恶草不生生淑茗”之句。

“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这两句颂扬蒙顶山茶的诗句,寓意颇深,传说扬子江心水,味甘鲜美,用这种水泡蒙山中顶的仙茶,是人间最美的佳饮,常人不可得。因此,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对“蒙顶茶”爱慕之至,赞语不绝。

二、川茶的品牌建设与推广

(一)川茶的品牌建设

川茶品牌从大的区域而言主要有以下几个:“蒙顶山茶”、“峨眉山茶”、“宜宾早茶”、“川南红茶”“藏茶(边销茶)”等公共区域品牌。从现在川茶的几个大茶产区来看,各自都有自己的地方主流品牌,川西有蒙顶甘露、峨眉竹叶青;川东有达州巴山雀舌、遂宁香叶尖;川南有宜宾叙府龙芽、川红、自贡龙都香茗;川北有米仓山茶、北川佛泉、羌山雀舌等。比较知名茶业产品品牌有:蒙山甘露、竹叶青、叙府龙芽、龙都香茗、仙芝竹尖、绿昌茗雀舌、花秋御竹、佛泉今生相依、巴山雀舌、芝龙洪河茶。(数据来源于2006年“四川省十大名茶”的评选结果)。从企业品牌来看,获得茶行业“全国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三家:四川峨眉山竹叶青茶业有限公司、四川省叙府茶业有限公司、邛崃文君茶业有限公司。

川茶中共计8个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认定。茶业界以知名度和品牌高度论,截止2012年12月31日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公布认定和省级以上中级人民法院保护的“中国驰名商标”的四川茶叶品牌有:“蒙顶山茶”、“竹叶青”、“论道”、“叙府”、“巴山雀舌”“峨眉雪芽”、“花秋”、“环太”等,其中雅安“蒙顶山茶”于2012年底证明商标顺利通过认定,成为四川省首个茶叶类地理标志类驰名商标,雅安首个农产品类驰名商标。

(二)四川的茶品牌经营模式

四川茶的品牌经营模式主要按以下品牌营销模式进行。

模式一:借助商场专柜、品牌专卖店等载体进行推广、销售,以突出销售某一单一知名茶叶种类为主,借助雄厚的产地声誉和茶叶生产烘焙能力,塑造本品牌在该品类茶叶中的声誉,通过广告宣传、公关营销和形象塑造等多种方式建立企业品牌在该品类茶叶中的形象和地位,此类川茶代表为竹叶青。

模式二:建立连锁零售终端,经营多品种茶叶,打造茶叶零售品牌形象,基本模式是先建立品牌零售终端网络,再沿产业链向上游扩张建立茶叶生产基地,在自有连锁终端销售自产或收购的各种知名品类茶叶并冠以零售终端品牌,最终完成产业链整合,代表品牌为“一方茶水”。

模式三:经销商模式,将部分市场开发主动权交给经销商,部分市场开发和市场服务交给经销商,利用渠道优势,集中资源进行深度分销,发挥企业与经销商的优势,整合资源,深度合作,形成市场共赢,比如叙府茶业有限公司、名山茶业有限公司。

(三)以竹叶青为例解读四川茶品牌的推广方式

1. 竹叶青产品线与品牌营销

“竹叶青”,产于四川峨眉山。它既是茶品类,又是商标和企业名称。竹叶青拥有的主力品牌“竹叶青”,以“平常心”作为其核心诉求点,突出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静心、禅定”的文化内涵,符合我国饮茶人士的审美习惯。 其高端品牌“论道·竹叶青”,以“完美的大师级好茶”为核心价值诉求,成功将其打造成为竹叶青的形象品牌。

“竹叶青”主要以大众告知为主,电视、报纸等均可见到其形象广告。采取的是传统的,相对也比较保险、保守的传播路线。“论道”与top marques结成合作关系,以参与上海和摩纳哥的世界奢侈品展览会为核心手段,配合一系列话题性软文和广告投放,传递其“层层历练的大师级好茶”的品牌形象,达到产品推广营销的目的。

2. 竹叶青的营销策略与川茶品牌的推广方式

竹叶青借助商场专柜、超市,作为其主要行销渠道,在此基础上开设竹叶青产品体验馆、专卖店,有效提升了品牌形象。市场占有方面,则以四川为基础市场,采取“先取北京,再图全国”的市场推进策略,逐步成为了中国茶行业的强势品牌。

川茶企业因为茶品牌张力未能出川,还是以本土市场为主,多数企业在营销渠道上还是采取多元模式,专卖渠道联合化、现代渠道快销化、特殊渠道个性化、专业化。在销售策略上,关注年轻群体、现代新工具营销、售点建设和专业化管理。 同时注重工艺创新——更加贴近消费;注重设计创新——更加融入市场;注重定价创新——更加有利商家。

宣传方面与媒体互动,运用企业网站、微博、微信、企业文化报等媒体宣传品牌,运用茶体验馆、茶艺表演、茶艺培训等宣传推广品牌,使品牌落地生根,既产生较好的品牌传播价值,又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达到双赢的目的。

三、川茶品牌的文化内涵与品牌提升

(一)川茶文化符号

每一个茶叶专卖店或大型连锁超市都可以看到茶的礼盒包装的流行元素“蜀绣”和“熊猫”,熊猫作为国宝象征,更是应用广泛。遍布四川各地的茶楼、茶馆,更是将富有地方特色的各类表现形式如盖碗、变脸、长嘴壶融合其中,这种川茶、川味、川腔、血战到底的川派麻将等的糅合,让外地游客赞不绝口,流连忘返。

(二)弘扬文化,传播品牌;打造品牌,传播文化

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是没有支撑力的,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也是缺失了凝聚力的,这一判断已经成为共识。从文化视角解读品牌文化,并运用\"互逆\"解读的方式得出结论: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品牌的灵魂。比如:“平常心,竹叶青。”前一句是文化,后一句是品牌,既朗朗上口又意蕴深远、寓意深刻,值得回味,是茶企业品牌传播不可多得的品牌口号。

企业文化是品牌建设的核心与灵魂,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川茶品牌建设也应集中体现在川茶企业文化建设上。川茶企业为客户提供的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就是吸引客户的目的,也是企业核心价值的具体体现。然而,川茶企业的营销现状是,附加值极低,几乎就是原料价,特别是生产型企业基本都以价格战赢取市场,其根本原因在于许多川茶企业没有明确的企业文化定位。

品牌建设离不开文化,没有茶文化就没有茶品牌,茶品牌的推广更离不开茶文化,品牌需要故事和情节,故事和情节就是文化,故事也是最容易被人接受和传播的。所谓好茶都有好故事,就正如陈毅元帅之于竹叶青,吴理真之于蒙顶茶。

(三)川茶文化与川茶品牌的提升

川茶品牌要发展,除了各个川茶企业的市场建设外,近两年四川茶业的大型专题展会的定期举办,更是综合而全面的对川茶文化的实物诠释,影响力越来越大,如:四川西部博览会、成都国际茶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

茶叶作为日常饮品,又具有礼品、农产品、食品、地方土特产的属性。市场跨度极大,属于感性商品,如同八十年代的酒行业,未来将获得极好的市场机遇。过去茶产业是多品种少品牌,现在是多品牌少名牌,未来是小品牌向大品牌集中,资源向大企业集中。总之,川茶企业要摒除历史弊端,超越自我,创新发展,永昌基业,就必须借助文化的力量,打造卓越的企业品牌。

茶文化的存在使人们会更关注茶叶,更了解茶叶。文化的魅力使川茶品牌保持了特有的个性特征,而任何品牌的诞生,都打上了文化的烙印,人们对名牌的信赖表现为对一种文化的认可。麦当劳品牌之所以能风靡全球,是因为它追随现代饮食文化、美国消费文化的时尚和风潮。

四、结语

本文从川茶的起源、历史、发展和经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将川茶品牌建设与川文化融合,品牌建设离不开文化,文化离不开定位,没有茶文化就没有茶品牌,茶品牌推广离不开茶文化,提出了川茶企业要摒除历史弊端,超越自我,创新发展,永昌基业,就必须借助文化的力量,打造卓越的企业品牌,实现茶叶界,茶人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董存荣.蒙山茶话[M].中国三峡出版社,2004.

[2]周文棠.蒙顶植茶人物演变与社会文化背景[J].茶叶,2009(04).

[3]陈祖椝,朱自振.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M].农业出版社,1981.

[4]张栩为.名山茶业志[M].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5]杨天炯.蒙山茶事通览[M].四川美术出版社,2004.

[6]王光阵.浅析茶叶产地品牌的建设困境[J].现代商业,2011(20).

[7]黄世礼.川茶文化古今谈[J].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4).

*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民间文化研究中心立项课题《巴蜀茶文化的民俗价值与旅游经济的探讨》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MJ10-02)。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茶文化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兵团团场是兵团文化发展的基本因素,她的繁荣与发展直接关系着兵团文化发展与繁荣。带着这一问题,笔者走访了二十一团场21各基层单位,就兵团团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思路进行了调研。

一、兵团文化建设现状

随着兵团经济的发展,职工生活日益富足,文化生活也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1、文化援疆使文化共享工程成为兵团团场获取文化建设资源的重要途径。

近几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项目,成为推动兵团团场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五年间,二十一团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活动室11个,农家书屋建设11个,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系统11套,农牧连队职工教育设备17套,体育器材8套,这些项目与设施建设为团场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硬件保证。

2、群众文化有了较大发展

逢逢佳节,团场文化中心乐声悠扬、歌舞翩翩,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室鼓乐欢快,舞步轻盈,广大职工群众载歌载舞庆祝丰收,掀起了节庆文化的一个又一个高潮。

平日里,在团场、连队群众文化悄然兴起,成为新时期军垦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之一。许多职工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的基础上,促进了广大职工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农闲季节,数字电影一场接一场,让职工群众不出门就能尽情享受露天影院带来的欢乐。

然而,纵观兵团团场文化发展全局不难看出,兵团团场文化建设与率先在西部地区建成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纵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兵团团场还是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

一是经费投入不足,兵团对文化建设的投入不够均衡,直属单位、城市和拟待建市的师市文化投入偏重,团场及偏远地区投入偏少,导致城乡差距还在日益拉大。

二是兵团团场文化基础设施比较落后落后。尽管“十一五”期间, 国家财政对兵团文化事业建设共投入5.6235亿元,兵团连续三年共投入1.7亿元,将村村通工程、团场及连队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建设列入每年惠民服务十件实事之中。初步形成了以新闻宣传、广播电视、文化事业为主要内容的兵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兵团现有群艺馆1座,军垦博物馆1座,国家三级图书馆1座。14个师中有8个师建有文化中心(文化宫),175个农牧团场中有118个建有文化活动中心,2200个连队中有1210个建有文化室,并拥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省级分中心1个,县级支中心81个,历史文物点500多处,兵团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3个。但仍有大部分团场无文化中心,或文化中心破旧、狭小,有部分单位的文化中心已接近危房,严重影响了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是兵团文化建设的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现有文化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基层文化单位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团场文化中心运行经费和活动经费严重不足,连队活动室、图书室管理经费、业务支出捉襟见肘,再加上管理人员待遇问题难落,导致文化工作者队伍不稳定,工作不够上心,不够卖力。

四是为职工群众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数字影院虽然走进了基层连队,但影片的种类较少,大片相对较为滞后,电视上度放过了,才下发到团场、连队,看的人自然不多。2011年,二十一团深入基层放电影150多场,多的时候有上百人,手的时候只有十几人,是在“可悲”。

二、兵团团场文化发展思路

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用先进文化牢牢占领团场阵地,用先进文化引导团场文化,任重道远。

(一)紧紧抓住中央对兵团的有利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对兵团文化发展的重视和支持,加强设施建设。

文化设施是职工群众享受文化生活、进行文化创造的物质环境和空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职工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团场文化设施总量不足、水平落后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因此,要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大团场文化设施建设的力度,把团场文化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在搞好图书室、文化站、广播站、电影站等阵地建设的基础上,对标识性宣传设施、简单体育设施、传统文化活动设施等加以改进和提高,使其具有娱乐休闲、宣传教育、普及知识等功能。这就需要把兵团文化建设纳人全国文化发展规划,在制定和确立全国性的文化政策、项目时,在制定西部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政策时,充分考虑兵团的特殊性,予以支持。同时,国家编委应促进兵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将兵师团三级文化中心(馆、站)列人国家事业编制,配齐人员,配足经费。

(二)注重需求,结合实际,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团场文化建设。 一是与发展经济相结合。团场文化建设要与职工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与主导产业相结合,提高农业的文化和科技含量。

二是与提高职工素质相结合。团场文化工作应从职工群众的要求出发,注重把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技卫生知识等有机地融入各种文化活动中,以丰富的内涵、健康的格调促进人们思想道德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开展“改、塑、树”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引导职工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用先进文化思想占领团场文化阵地,为率先在西部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三)拓宽思路,因地制宜,搞好团场文化队伍建设。 一是培育团场文化带头人。团场文化队伍是开展基层文化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军垦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要充分利用各种能够利用的培训资源,积极组织好团场文化骨干业务培训,培养一批群众创作队伍、文化活动带头人。

二是充分发挥本土人才的作用,通过发现、培养、提高,促进人才成长。

三是搞好团场文化社团建设。引导和支持民间文化社团从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精心创作,努力推出更多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好形式。

(四)拓展职能,突出特色,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一是积极搭建团场文化载体。把团场文化机构建成综合性的文化载体,使之成为职工群众学文化、受教育的学校,成为推广科学技术、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示范基地,成为抵御不良风气的阵地,更多地满足职工群众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二是加强以团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连队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文化建设。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重点建设一批设施齐、功能全、适用性强的基层文化阵地,着力为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享受文明成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

茶文化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摘 要: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凸显出其应用价值,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既可以促进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利用,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游客,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产生巨大经济价值,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旅游开发;文旅融合;甘肃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非遗作为一种重要的区域旅游资源,适度地开发利用可以使人們了解非遗自带的文化价值,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人们对非遗的保护意识,从而实现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又能促进区域旅游市场蓬勃发展,提升开发层次,从而形成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基于此,将非遗与旅游业不断融合发展,可以使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一、甘肃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现状

(一)政府主导,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

各级政府充分发挥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主导作用,通过多种途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促进二者融合发展。2019年,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颁布了《甘肃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随后组织全省各市州积极开展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工作。积极实施中国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截至2020年,已举办各类研培班20期,受训学员达900余人。西北民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参与了甘肃特色的临夏砖雕、甘南唐卡、甘肃洮砚的人才培训[1]。2020年初,中央财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投入1 506万元,省级财政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投入1 300万元,这为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资金保障。2020年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与腾讯云合作开始建设非遗大数据平台[2]。同时,相关旅游景区与非遗传承人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以非遗文化为基础的表演性活动,以此增加非遗的旅游价值和文化价值。

(二)宣传力度持续加大,保护观念深入人心

积极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一系列法规政策的宣传,普及非遗保护方法,增强公众依法依规保护非遗的责任意识。以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及“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大型活动为载体,全面展示甘肃非遗的独特魅力。甘肃持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价值和魅力,更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对非遗喜爱的种子。同时,利用“陇上非遗”微信公众号、甘肃省文旅厅“非物质文化遗产”栏目、文化甘肃网、甘肃文化产业网等网络资源,讲好甘肃非遗故事,显著提升优秀非遗的可见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三)非遗旅游产业初成体系

甘肃各地州市政府部门积极挖掘本地非遗文化,推动非遗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对非遗进行整体开发,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如敦煌文化产业园、兰州创意文化产业园、庆阳周祖农耕文化产业园、平凉中华崆峒养生地等深入挖掘非遗文化内涵,形成了集旅游体验、宣传展示、运营就业等功能于一体的非遗平台。中国·九色甘南香巴拉·夏河拉卜楞香浪节、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等将传统表演类、民俗信仰类的非遗开发成旅游节庆等产品,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促进了非遗旅游与地区经济发展。要大力开展非遗进景区工作,通过非遗项目和现有景区的合理整合,配合推出多条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尤其与甘肃省经典旅游线路契合,赋予景区、景点以更丰厚的文化历史内涵,使之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卖点和新亮点。
二、甘肃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探索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

1.注重游客的旅游诉求

要提高人们对非遗的关注度,又不能降低旅游质量,一个路径就是注重并满足游客喜欢体验的旅游诉求。例如,在吃的方面:岷县点心、静宁烧鸡、陇西腊肉等传统吃食手工技艺,如能让游客自己动手体验制作的一个环节或整个过程,将会留下深刻的印象;陇东窑洞民居文化可和当前颇受游客欢迎的民宿融合;香包绣制、剪纸、木版窗花年画、民间手工麦秆编结等传统手工艺类非遗可打造文创精品;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类非遗引入旅游活动中,创新慢旅行的方式,提升旅游质量。

2.利用现代科技手段

对于把非遗转化为旅游资源,技术手段的介入是不可或缺的。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是在保持非遗真实性或原生态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意和包装,让游客能感受和触摸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如旅游演艺、主题公园等旅游项目都离不开现代科技手段的支持。

3.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实现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必须走与文化产业融合的道路。例如,可以将康养旅游产业与非遗中的传统医药相融合;体育旅游产业和非遗的民间杂技与竞技相融合;旅游演艺产业与非遗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相融合;研学旅行与非遗的传统技艺相融合;动漫、影视旅游产业与非遗民间文学相融合等。

(二)积极创新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模式

1.开发型融合发展模式

开发型融合发展模式主要通过资源融合的方式,开发非遗公园、博物馆、民俗村以及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非遗展示场所,供游客参观。开发型融合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非遗主题公园模式

非遗主题公园模式主要用于开发民俗旅游,一般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同时具有观光、娱乐、休闲和度假等功能,开发形成的是综合性旅游景区[3]。非遗主题公园模式有利于人们更多地认识和了解非遗知识,能够使非遗得到广泛的宣传。

(2)博物馆模式

博物馆模式主要通过搜集、整合、陈列一些与非遗项目有关的文化、历史、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标本或者文物,向游客展示一个区域或者一个民族的文明,对人们进行非遗的科普宣传和艺术熏陶。这种模式主要是针对那些即将或已经濒临消亡,或者是难以继续自身传承的,但尚有生存希望的非遗进行开发。

(3)民俗旅游村模式

民俗旅游村模式主要对那些仍保存完好,有传统文化特色以及独特文化研究价值的村落进行开发。例如,榆中青城古镇就是一个民俗旅游村。这种非遗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主要是以当地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和村落的自然状态为主要内容进行旅游开发。

(4)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

文化生态保护区模式主要对非遗保存比较完整的区域进行一系列的整体性、原生态的保护。如即将建设的临夏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庆阳陇东南农耕文化生态保护区、张掖肃南的裕固族民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不但可以给非遗建立一个有效的保护屏障,同时能够比较真实地、完整地展示当地民俗文化遗产的风貌,促使旅游者有一种必须去亲眼观看、亲身体验一下原生态的文化遗产的冲动。

2.體验型融合发展模式

体验型融合发展模式主要利用市场运作,开发非遗项目中诸如民族节庆、现场演艺、民俗体验类的旅游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从而体验感知非遗。体验型融合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节庆活动模式

甘肃也有很多少数民族节日是非遗项目,如舟曲县曲告纳乡天干村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日,煨桑祭祀,感谢神灵,祈祝吉祥,盼来五谷丰登的一种祭祀,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天干吉祥节。另外,一些地方婚嫁祭祀很有特色,此类活动也吸引着众多游客,如天水太昊伏羲祭典、平凉西王母祭典、庆阳周祖祭典、天祝土族婚俗和华锐藏族婚俗,等等。

(2)旅游现场演艺模式

旅游现场演艺是站在旅游者的角度,依托旅游景区景点,通过一种富有地域特色、表现地域文化、具有鲜明个性、注重体验性的演艺形式,解读非遗文化价值、吸引游客的主题商业表演活动。甘肃推出的《又见敦煌》《丝路花雨》《敦煌盛典》实景演出效果空前,甘肃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需要围绕著名景区景点再着力打造旅游实景演出新亮点,努力提升游客观演体验。

(3)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模式

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模式主要对一些具有明显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街区结合历史文化、民俗工艺、休闲娱乐、周边景观等优势资源进行提升改造和综合开发。例如,目前正在推进的“读者印象”精品文化街区项目建设。特色文化街区建设模式还应当整合文化节、艺术节及一些文化竞赛作为载体举行文旅活动,进一步活化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等。让游客在旅游中了解非遗文化、学习非遗技艺以及感悟非遗文化内涵。

(4)工业生态园模式

传统手工技艺的非遗项目与旅游融合发展适宜采用工业生态园模式。这种模式以原有工厂车间或者现有工业园为载体进行观光或实践,如黄酒制作、铜铸技艺、陶瓷制作等,游客到现场参观厂房、制作流程,达到通过对非遗的观光游览,最终形成工业与旅游相结合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游客通过观光不但可以学习很多相关知识,企业因产品得到推销自身也受益,同时实现了对非遗的保护,达到多赢的局面。

3.创新型融合发展模式

创新型融合发展模式是指将非遗的文化元素通过技术融入特色旅游商品、特色餐饮、民族服饰、民族旅游景区(点)中。创新型融合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旅游商品开发模式

结合非遗对商品进行开发要在尊重非遗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进行创新,开发出的商品不仅要表现出旅游景区明显的特色,而且让游客通过旅游商品了解当地的非遗文化。当然更加深层次的开发要注重品牌的创建,使商品不但具有非遗的地域特色,而且要表现非遗的文化内涵、非遗的灵魂。

(2)民族服饰开发模式

甘肃非遗项目中有肃北雪山蒙古族服饰、藏族服饰、阿克塞哈萨克族刺绣、裕固族刺绣等,对于民族服饰的开发要表现出民族服饰的地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实用性等特点。民族服饰开发可以通过展示、制作体验、购买得以实现[4]。民族服饰开发需要注意的是古朴的棉、麻布料,精美的手工刺绣、挑花一定把好质量关。

(3)饮食非遗餐饮开发模式

对于饮食类非遗的旅游开发,一是建设饮食类博物馆(展览馆),以静态展示、专题展演、情景体验方式呈现陇原大地饮食中蕴含的思想、习俗、礼仪、技艺等。二是创办特色鲜明的饮食节庆活动,如甘南州举办的香巴拉美食文化节[5]。当前,甘肃还可以在面食、食品工艺、茶文化、糕点等方面尝试举办文化节庆活动。三是打造美食文化特色小镇。抓住乡村振兴中特色小镇建设机遇,打造美食风情小镇、饮食文化街区,体现甘肃地域厚重的饮食文化底蕴。四是活态开发饮食类旅游商品。这主要开发一些饮食老字号店铺融入旅游之中,利用现场制作的方式,完整展示饮食类非遗技艺,让旅游者了解甘肃饮食文化的非凡。

4.功能型融合发展模式

功能型融合发展模式是指将非遗的某些功能通过功能融合手段与旅游业相结合,开发诸如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保健、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研学等旅游项目,让游客获得某些功能性的体验和收获。

(1)传统医药非遗项目的保健功能开发模式

传统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时代要实现宝贵财富的“增值”,结合旅游开发其保健功能是一条很好的路径,如食疗、按摩等养生保健方法,发挥好维护健康之效。

(2)传统技艺非遗项目的研学开发模式

非遗主题研学的旅行,也在非遗与青少年群体之间架设了一座亲密接触的桥梁。在非遗主题研学旅行中将教育与娱乐、文化与旅游、观光与体验、认知与创造融于一体,全方面调动青少年的感官和心智,引导青少年走进非遗学习环境中来,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学习、体验感受非遗文化,通过研学旅行达到对地方文化认同的养成和多元文化间的交流互鉴。

以上四种类型的融合发展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可以推进非遗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但在非遗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不是单独使用其中一种融合发展模式,而是将上述开发模式整合运用,采取综合型的开发模式,这样既可以宣传和传承本区域的非遗,又能满足游客的多元需求。
参考文献

[1] 潇湘晨报.文旅部来甘调研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实施情况[EB/OL].(2021-05-18)[2021-05-21].https://baijiahao. baidu.com/s id=1700059881727521389&wfr=spider&fo r=pc.

[2] 中国新闻网.甘肃省与腾讯云战略合作 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EB/OL].(2020-05-07)[2021-05-2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666016071480784265& wfr=spider&for=pc.

[3] 王敬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经济的相关开发[J].旅游经济,2013(2):110-111

[4] 何素珩.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初探[J].商业文化,2008(9):190-191.

[5] 彭银萍.甘肃民族特色旅游餐饮开发对策[J].区域治理,2019(40):176-178.

茶文化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姓名:李小芳学号:2012235139

指导老师:黄丽

目录:1. 涉及旅游发展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

2. 民族文化在西部旅游収展中很重要

3. 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

4. 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重要途径

摘要: 中国民俗工艺文化、中国民俗装饰文化、中国民俗饮食文化、中国民俗节日文化、中国民俗戏曲文化、中国民俗歌舞文化、中国民俗绘画文化、中国民俗音乐文化、中国民俗制作文化等等。

正文:

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是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民俗旅游有多种形式,它对传统民族民俗文化既能产生积极影响,也能给民族民俗文化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如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同化、庸俗化和商品化等。在处理传统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关系时,既要保护原有民族民俗文化的特色.又要给现代旅游和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以实现民族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的良性发展。

中国民俗文化,是指中国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深厚传统。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化主要包括:中国民俗工艺文化、中国民俗装饰文化、中国民俗饮食文化、中国民俗节日文化、中国民俗戏曲文化、中国民俗歌舞文化、中国民俗绘画文化、中国民俗音乐文化、中国民俗制作文化等等。

中国自古就有“入国问禁,入乡随俗”的民间传统,中国民俗是最贴近身心和生活、并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中国文化传统。

中国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中国民俗旅游开发,无论对中国民俗文化抑或是我国的旅游业来说,都是有益的。我院在旅游项目策划和规划中,注重开发当地的民俗文化,使其与旅游产品融合起来,给旅游地披上一层文化的外衣,增加旅游地的文化底蕴,这是旅游地能够持久生存的保障,同样对游客来说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不少值得关注的问题。进入21世纪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发化。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反映了几个宏观层面的问题:资源品位的评价应从各方面开展。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困难,更主要的是决策与发展机制,一定程度上超过了资金匮乏、基础设施落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成功,关键是要遵循旅游经济的基本规徇和借鉴各地积累的经验。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发展所依托的重要资源。单纯的保护不是目的,也不是可行的手段,关键是在利用中达到保护的目的。近些年的开发实践证明,发展旅游是实现保护与发展共赢和资源优势转化的最佳途径。 

一涉及旅游发展宏观层面的几个问题: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至少涉及三大层面的问题:一是民族地区也主要是西部地区,反映的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的现状与规律,这些地区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但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后劲所在,所反映的不仅是东西部旅游发展的关系,先发地区与后发地区的关系,也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问题。二是民族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部地区是一个主体性的资源。如何开发好这些资源,既有一个如何借鉴东部经验,也有一个怎样结合西部实际的问题,即经验推广与发展创新的问题。三是旅游产品的结构优化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旅游业界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官方提出了从观光向"观光+度假+商务"的发展思路,学术界有了旅游产品类型划分的一系列观点。其中就涉及到了民族文化类的旅游产品,它们到底是单一的、还是复合的;是观光为主、还是参与为主,如何开发利用比较科学,都还缺乏比较充分的总结和概括。

二民族文化在西部旅游发展中很重要。旅游与文化是相对包融的。对于旅游业性质的认识,改革开放以后经历了逐步统一的过程,现占主流的观点它是一个产业。随着近年来旅游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以及对旅游业发展规律的观察。我认为旅游业现已成为兼具产业和事业性质的行业。这个"事业"与先前的事业接待不同,它是指服务于全民的社会事业,就像文化、体育、广电业一样,既是一项经济产业,也是事关人民生活必需的一项事业。随着大众旅游、假日旅游的崛起,不少经济发达地区把公众出游率,作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内容,宣传精神文明建设部门把旅游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作出了发展"红色旅游"的部署,表明旅游业的性质正在发生着一场重要的发化。也说明旅游业的文化功能在迚一步提升。大家比较认同和接受的观点,旅游业是经济文化型的产业。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包含了许多有价值的可开发资源。在新疆、西藏、青海、宁夏、四川、于南、贵州、广西等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文化是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那民族村落、建筑形式、生活方式、服饰饮食、婚丧习俗、宗教信仰、音乐歌舞、节庆活动等,既包括了物质文明,也涉及了精神文明,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得如何,将直接决定着这些地区旅游产品的档次与品位

三民族文化关系着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最终体现的是文化的竞争。业内人士都清楚,旅游的各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体现着对文化的运用。旅游产品的品位高低,反映了策划、规划、开发者对文化的理解。因此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这个基本规律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更是表现得极为突出和典型。例如,云南丽江的纳西族大研古城、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映像》等,所反映的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理解和挖掘运用的典型。对于广大西部地区来说,民族文化类旅游资源能否成功开发,将直接决定着旅游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开发利用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最重要途径。民族文化所受的影响大多来自外部,但直接构成的威胁主要来自内部。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因此搞绝对禁锢和封闭的保护,国内外还没有成功的案例。要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必须在利用和发展中寻找出路,通过使它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唤醒本民族对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和觉悟,自觉地去保护、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在这方面,利用民族文化发展旅游是重要的路子,国内外不少地区已取得成功的经验。当然,旅游作为一种促进人员流动和消费的经济,对目的地民众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影响很大,也对民族文化具有相当的冲击力,但只要在旅游发展中科学利用民族文化,对目的地民众进行正确、充分的引导和规范,还是完全有可能趋利避害,在发展和利用中实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茶文化发展现状范文第6篇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是一项功在当代、荫及子孙的伟大事业。广东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宝贵财富,是爱国主义教育最为生动和形象的教材。切实加强全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对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使广东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状态,使经济强省有更坚实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文化氛围,维护和促进祖国统一,维系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凝聚力,调动他们支持家乡建设的热情,增进民族大团结,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发展文化旅游业,推动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科学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现状

(一)广东历史文化遗产的特点

广东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代民族革命策源地,保存的历史文化遗产颇为丰厚。全省现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村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6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多处;全国近现代优秀建筑9处;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石刻等不可移动文物万余处。广东历史文化遗产的突出特点是:

古代文物丰富多样,岭南特色鲜明。距今6500多万年前的河源石峡恐龙化石埋藏地保存有恐龙蛋、骨架、脚印,出土的恐龙蛋化石数量众多,世界罕见。位于广州中山四路的南越国宫署遗址是广东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宫署御苑遗址,是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精华所在。位于广州象岗山的南越文王墓是目前岭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全国出土遗物最丰富的汉代帝王陵墓。佛教寺院众多是一大特色,著名寺庙有广州光孝寺、六榕寺、新兴国恩寺、曲江南华寺、潮州开元寺、广州南海神庙、肇庆梅庵等。怀圣寺光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建筑,又是广东仅存的唐代高层建筑物。潮州广济桥是全国首座集梁式桥与浮桥于一身的启合式桥梁,其规模和结构技术为我国现存古代桥梁中罕见,反映了我国宋代造桥的最高成就。以广州陈家祠、潮州已略黄公祠、番禺留耕堂等为代表的祠堂建筑和以佛山祖庙、广州南海神庙、德庆悦城龙母庙等为代表的庙宇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园林建筑保存至今的佼佼者有东莞可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和顺德清晖园等。民间建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有以广州西关大屋、佛山东华里、三水大旗头村、东莞南社村等为代表的单门独院式的粤中民居,以始兴满堂围、大埔泰安楼、深圳鹤湖新居等为代表的聚族合居的客家民居,以揭阳丁府、潮州许驸马府等为代表的装饰考究的潮汕民居。石湾南风古灶、高灶自明代至今延续使用,时间之长,为国内罕见。

反映海上贸易的文物丰富。根据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南海海上贸易不晚于汉,盛于唐宋。汉代海上贸易始于广州、徐闻,终抵东南亚、印度,与西亚、非洲有了贸易往来;唐代远至西亚、非洲;明清远达欧美。考古资料证明,秦汉番禺的造船业已颇具规模,为开辟海外贸易提供了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的秦代造船工场遗址,是目前发现世界上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造船遗址。徐闻是我国汉代海上贸易始发港之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海外贸易更加频繁,海外僧人和使者接踵而至。唐宋时期,广州成为全国最大的海港城市和对外贸易中心。唐朝首先在广州设置市舶使,总管对外贸易事宜;随着对外贸易繁荣,外国商人增多,在广州西城设置“蕃坊”,作为外商居住区。始建于隋代的广州南海神庙,唐代著名伊斯兰教圣迹光塔、怀圣寺和清真先贤古墓等,是隋唐广州对外贸易的重要遗迹。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在广州设置市舶司,掌管海外贸易事务,是我国最早类似海关的机构。宋代各地名瓷汇聚广州出口,促进了广东陶瓷业的发展,其中广州西村窑、潮州笔架山窑和海康窑的产品深受海外欢迎。“南海Ⅰ号”更是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重要历史见证。明永乐元年(1403年)置广州市舶司。永乐三年(1406年)在广州西关十八甫建“怀远驿”安顿外商。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设立的粤海关是全国最早设立的海关之一。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在广州开设专门对外贸易的十三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广州成为全国对外通商的唯一口岸,垄断中国对外贸易80年。广州十三行、粤海关旧址是对外贸易重要史迹。

近现代文物丰厚。广东是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和根据地,是开风气之先的地方,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洪秀全、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毛泽东等百年来的杰出领袖人物和林则徐、冯云山等许多近现代史上著名人物都在广东留下了光辉业绩。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广州三元里平英团旧址、花县洪秀全故居、冯云山故居、信宜大洪国王宫旧址、康有为故居与万木草堂、梁启超故居、广州“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孙中山大元帅府旧址等是中国近代重大史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重要史迹。中共“三大”旧址、国民党“一大”旧址、黄埔军校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等都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重要文物。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广州公社旧址和起义烈士陵园等是记录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重要史迹。广州的十九路军抗日阵亡烈士坟园、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等是广东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的重要史迹,而珠海“三灶万人坟”和“千人坟”等则是日本侵华的罪证。

鸦片战争后,广东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之一,涌现了一批思想家、实业家。邓观应故居、丘逢甲故居、陈启源故居、张弼士故居、陈廉伯故居、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绵纶会馆、大新公司旧址、爱群大酒店旧址和南华大酒店旧址等是反映中外文化交流和资本主义实业的重要史迹。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广东建筑种类和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出现了大量“洋楼”和中西合璧式的建筑。广州沙面建筑群、圣心教堂是极具代表性的西方建筑;岭南大学马丁堂是岭南地区最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广州中山纪念堂和市政府大楼等是中西合壁式建筑的典范;湛江硇洲灯塔更是世界上现存的两个水晶磨镜灯塔之一,在东南亚享有盛名。

华侨文物众多。广东是全国华侨最多的省份,旅居世界各地的华侨吸取居住国的建筑形式,结合我国传统建筑,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开平碉楼和立园、珠海陈芳故居、汕头陈慈簧故居、梅县联芳楼和佛山简氏别墅等都是华侨建筑的杰出代表。江门新宁铁路北街火车站旧址、汕头存心善堂、广州爱群大厦、十九路军抗日阵亡烈士坟园等是爱国华侨积极参与祖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事业甚至牺牲生命的历史见证。

(二)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成就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省广大文物工作者的努力,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建立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制度。开展了三次全省文物普查,初步摸清了全省历史文化资源情况,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确立了分级保护制度,各级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了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了记录档案,部分文物保护单位编制了专门的保护规划;全省各级政府拔出的文物修缮专款不断增加,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物修缮工程管理制度,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广裕祠的维修工程在2003年9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物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一名;在对外开放和发展旅游事业中,许多文物古迹和革命旧址已经成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场所,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博物馆事业快速发展。建设了一批规模较大、设施较先进的博物馆,南越王墓博物馆于1999年被国际建筑协会列入世纪建筑精品,投资9亿元的广东省博物馆新馆和投资1•5元亿元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于2004年动工。博物馆数量增长快速,全省共有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170多座,约占全国总数的8%,文物藏品总数60多万件。1995至2005年间全省文博单位共接待观众6778.4万人次,平均每年接待观众329.3万人次,其中外宾41.2万人次。博物馆陈列水平不断提高,深圳市博物馆《近代深圳》、广州市文化局主办的《羊城文物珍藏》和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举办的《孙中山先生生平事迹展览》分别被国家文物局评为1997和1999年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广州艺术博物院的《藏品陈列》和东莞海战博物馆的《鸦片战争海战陈列》分别获得2000全国博物馆陈列最佳制作奖和最佳形式设计奖。 2004年成功启动了“流动博物馆”网络,举办了《珠联璧合—泛珠三角文物精华展》和《荆楚辉煌—一湖北省楚文物精品展》等,成为打破区域分割、整合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机制、提高省内及泛珠三角区域文化合作的成功实践。

考古工作成果丰硕。积极配合基本建设开展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取得一系列成果。1995年发掘的广州南越国宫署石构建筑遗址,1997年发掘的南越国宫署御苑遗址,2000年发掘的博罗横岭山先秦墓地,2001年发掘的深圳屋背岭商代墓地,2003年发掘的南汉康陵、德陵分别被评为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南海I号”水下考古是我国目前最重大的水下考古发现,在阳江市成立了亚洲首个全国水下考古基地。

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全省文博单位积极开展文物对外交流,交流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达到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2001年以来赴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举办文物及艺术品展览79批次;境外来粤举办文物展览16批次;境内外文物考察交流200多批次;接收海外人士捐赠文物逾千件。2002年以来,粤港澳三地召开了6次文化合作会议,建立了有效的合作机制。1999年以来,广东省文化厅与德国有关机构合作,赴德国举办了5期文物保护与博物馆管理培训班,参加培训学员95人次。

文物队伍不断壮大,业务素质不断提高。全省现有文物博物馆机构近202个,其中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9个,其他文物机构6个,文物商店2个(文物代销点15个),文物科研机构2个,各级博物馆144座。全省文物从业人员2929人,其中高级职称的107人,中级职称266人。自1996以来,省文化厅先后举办了文物培训班14期,参加人员近1000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文博队伍管理和专业人员的整体水平,培养了一批作风正,专业水平较高的文博人才,为全省文博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社会文物管理工作日益规范。广东是文物流通大省,打击文物非法交易、文物走私等犯罪活动的任务相当艰巨。1993年,省政府颁布了《广东省文物商业管理办法》和《关于对旧货市场销售的文物监管物品实施管理的通告》。1994年,国家文物局确定北京、上海、广东进行文物境内拍卖试点工作,广东成为全国最早从事文物拍卖试点的省市之一,开创了许多国内艺术品和文物拍卖之最,为我国文物拍卖试点和管理工作积累了经验,做出了贡献。为有效打击文物犯罪活动,2001年成立了由省公安厅、省文化厅、省工商局、海关广东分署组成的广东省打击文物犯罪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了打击文物犯罪合作机制。1999年以来省文化厅接收执法机关移交文物60000多件,并与广州、深圳海关签署了共同打击文物走私犯罪合作备忘录。

科学研究成果显著。广东文博工作人员在艰苦的日常工作当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坚持开展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麦英豪、黎金合著的《广州汉墓》中国考古最高成就奖—夏鼐奖;王贵忱与欧初合编的《屈大均全集》获得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叶其峰所著的《古玺印与古玺印鉴定研究》获广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杨式挺的《岭南文物考古论集》获广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李才垚主编的《康有为梁启超与维新运动》获文化部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广东省博物馆与广州半导体材料研究所合作的“书画展柜空气净化过滤系统的研究”为1994年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997获国家文物局文物科技进步三等奖,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九•五”科技成果奖;麦英豪主编的《西汉南越王墓发掘报告》获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三、当前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文物保护机构不健全,人员严重不足。广东是全国省级文物行政人员编制最少的省份(海南除外),也是历史上省级文物行政人员编制最少的时期。目前,负责全省文物行政管理工作的省文物局仅有人员编制5人,长期靠借用或聘用人员维持正常管理,尚有部分地级市没有设立文物科,许多县、区没有文物专职干部,根本无法适应当前文物保管理的需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工作受到了削弱,严重影响了文物事业的发展。与省其他厅局比较,根据国务院《关于部委管理的国家局设置的通知》(国发[2003]9号),由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共10个,凡是国家部一级设立了二级局的,我省有关厅均设立了相应的二级局,唯独刚批准设立的文物局为省文化厅内设的正处级局。与兄弟省市比较,除个别省外,全国绝大多数省市都设有副厅级的文物局。从国际上看,英、法、德、意、埃、印等国均设有专门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德国柏林市文物局有60人,黑森州文物局有近200人。

文博队伍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专业人才缺乏。在广东全省的文博队伍中,从事文物维修设计、养护的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没有一个获得资质的文物维修设计事业机构,也没有拥有资质的文物保护规划设计部门。特别是缺乏文物科研、展览陈列设计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近年来因机构改革,人员调动频繁,相当一部分文物行保护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降低了全省文物保护事业的工作水平。

文物保护“五纳入”措施不落实,文物保护经费严重不足。国务院在1997年《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文物保护“五纳入”措施至今已历时八年,但一直以来,在我省许多地区得不到贯彻执行,导致一批重要的濒危的文物保护单位得不到及时抢修,一些古遗址、古墓葬等野外文物得不到有效保护,社会上的珍贵文物得不到及时征集,相当部分的山区和贫困地区博物馆工作人员收入微薄,有的甚至连人头费都不能保证。作为省级财政,流散文物的抢救征集,文物保护的科研活动,抢救性的考古发掘等均没有专项经费。 重建设,轻保护,破坏文物的事件屡有发生。近年来,相当部分地区的党委政府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法》只停留在口头上,重视经济利益,轻视文物保护、基本建设过程中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行为屡有发生,破坏文物的现象仍相当严重。在基本建设过程中,一些建设单位没有依法配合文物部门进行文物调查、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致使许多有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被毁坏;一些建设单位,未经批准在文物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乱搭乱建,导致文物环境风貌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旧城改造过程,不少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荡然无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广州市的“六.二三”沙基惨案纪念碑、徐闻县的贵生书院门前古道;广州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氏宗祠、登记保护单位八路军办事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06年兴建的我国最早的民办铁路始发站台山“新宁铁路总站旧址”、 “梅县学宫”等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被擅自拆毁。据不完全统计,20多年来,全省有近30处文物保护单位被完全毁坏,数百处古遗址、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已消失。重建设,轻规划,80%以上的历史文化资源没有专门的保护规划,乱建设,乱开发的现象相当普遍;历史文化资源闲置、人造景观泛滥、珍贵文物惨遭破坏,60%以上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没有合理利用;景点规模小、品位低、综合效益差,缺乏拳头旅游品牌等。

文物保管条件落后,文物安全形势严峻。全省文博单位文物库房面积普遍不足。全省文物库房总面积为27745平方米,如按藏品总量平均计算,每平方米的库房存放量为18.5件。省博物馆文物库房仅有2000平方米,每平方米的库房存放量为59件。此外,全省有44个博物馆没有文物库房,有6个市的藏品保护费为零。现有的文物库房设置普遍简陋,技术防范设施达标率低,没有湿度,温度、光照和科学调配设备,文物藏品自然风化和化学腐蚀的现象不断发生。近年来,文物盗掘、盗窃案件屡有发生,文物安全形势日趋严峻。 文物保护科技手段落后。广东大部分地区为南亚热带湿润季候风气候,高温、高湿、多雨、暴雨、台风为主要气候特征。在这种气候条件的影响下,相当一部分文物古迹经常受到暴风骤雨的严重破坏,沿海地区的文物还经常遭受盐分空气的侵蚀。广东文物科技研究与应用十分落后,文物科技人才少,没有专门的科研究经费,面对土质遗址保护、摩岩石刻风化、古建筑防损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有效的应对办法。文物信息化程度低,至今没有建立起全省文物信息数据库,影响了文物事业的发展。

三、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经验

纵观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历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经验是: 只有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文物保护工作充分融入到党和国家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促进文物事业全面发展。文物保护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紧密相联。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广大文物工作者满怀热情,文物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文化大革命”期间,广东的文物事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一些有识之士和文物工作者不畏艰险,抢救了大批文物,保护了许多重要古迹。改革开放以后,广东文物保护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党和国家及时调整文物保护政策,广大文物工作者与时俱进,探索出许多有效保护文物与合理利用文物的模式和方法,全省文物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只有坚持贯彻《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完善文物保护法规体系,才能确保各类文物得到有效保护,保证文物不受各种人为因素的破坏。面对经济建设破坏文物的行为,大多数文物工作者敢干顶住阻力和压力,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使许多文物免遭基本建设的破坏。广东也存在许多文物遭受毁灭的历史教训,主要原因是执法不严、违法不究造成的。“文化大革命”期间和改革开放后的个别领导重视经济利益,轻视文物保护,以权代法,以言代法,造成破坏文物的事件时有发生,是历史上文物受破坏最严重的两个阶段。

只有坚持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全力争取各级领导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和支持,才能把更多人力、物力用于文物事业发展。在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文物保护经费不断增加,近10年来,开展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文物抢救维修和保护工作,新建了一批设施先进的博物馆。事实证明,什么地方党委和政府重视文物保护工作,什么地方的文物事业发展得又快又好。

只有建立国家保护为主、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机制,才能有效遏制破坏文物行为发生。广东文物事业发展的实践证明,文物保护工作涉及面广,仅靠文物部门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有效遏制破坏文物的行为,必须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财政、城建、国土、公安、海关和工商等有关部门通力合作,人大、政协发挥监督、指导作用,动员新闻媒介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

只有相信科学,尊重科学,才能提高效能,节约资源,保证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文物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单位的评审,文物保护工程方案、文物保护规划、博物馆陈列方案、考古发掘与大遗址保护方案、文物安全技术防范方案等方案编制与评审,以及建立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文物藏品档案等工作中,都必须聘请有关专家充分论证,严格把关,才能保证工作质量和水平。方案未经论证,仓促施工,不仅会造成资金的巨大浪费,甚至导致文物本体和环境风貌受到破坏、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只有坚持做好文物保护各项基础工作,才能促进文物事业稳步发展。 开展文物普查登记工作、建立规范的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和博物馆藏品档案是一项系统性的基础工程,是文物部门主动工作,开拓创新的体现。只有通过普查,摸清各地区现存文物古迹的数量、分布、时代、面积、保存状况、环境状况、文物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和馆藏文物的数量、级别、品类、价值和保存状况等,才能为做好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和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只有合理利用文物,充分发挥文物的教育功能,才能更好地保护文物。实践证明,完善博物馆、纪念馆的设施,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纪念馆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场所,实现文物保护—利用—再保护—再利用的良性循环,是文物事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物队伍,充分调动文物工作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是保障文物事业持续发展。文物工作者是文物保护事业的参与者,是保护文物的中坚力量。广东历代文物工作者,在极艰苦的条件下,始终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和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在本职工作中积极主动,诚实肯干,甘于奉献,思路明确,使广东的文物保护事业一直向前发展。

四、广东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广东是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大省,但存在着经费严重不足,机构不健全,专业人员缺乏,科研力量欠缺等许多问题,因此,还不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强省。广东要成为全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强省,基本思路与对策是: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文物保护工作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工作大局之中,深入贯彻《文物保护法》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和《广东省建设文化大省规划纲要》(2003—2010年)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坚持“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统筹安排、加强管理”的原则,以建设文化大省为契机,根据广东文物工作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抓住机遇,统筹兼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整体推进全省文物事业。

大力推进文物保护基础工作,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各项文物保护制度。认真做好《广东省文物保护“十一五”规划》编制、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核定公布、全省历史文化资源普查登记、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四有”规范档案、文物保护规划、文物藏品规范档案、馆藏文物鉴定、文物安全防范等各项基础工作。建立和完善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博物馆登记、重大文物事故责任追究、文物突发事件应急方案、定期检查监督、文物保护方案评审、文物保护奖励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和文物鉴定委员会。

大力推进重大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和文物示范单位建设,带动全省文物事业发展。抓好全省文博示范单位建设和省博物馆新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平碉楼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程、河源石峡恐龙遗址公园、曲江马坝人遗址公园、南越国宫署遗址公园、虎门炮台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全省历史文化保护事业发展。大力抓好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完善红色景区设施,将之建成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抓好虎门上横档炮台、潮州广济桥、始兴满堂围等重大文物保护工程,评选一批优秀文物保护工程项目。在重点项目的选择确定上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积极探索文物保护与利用新模式,总结和推广成功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验。

大力加强省内合作、省际合作、泛珠三角合作和境外文物合作,优势互补,整合资源。整合全省各级各类博物馆的陈列展览资源,减低展览运作成本,丰富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解决基层博物馆“门庭冷落”的现象,继续扩大和完善“广东流动博物馆”网络。加强粤港澳交流与合作,整合三地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发挥各自优势,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岭南文化品牌,重点做好 “粤港澳文物大展”和合作开展国际博物馆日活动,促进文物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在成功地举办了《珠联璧合—泛珠三角文物精华展》和《荆楚辉煌—一湖北省楚文物精品展》等大型文物展览的基础上,创新思维,引进新理念,尝试新模式,主动开展多种形式、多渠道和全方位的泛珠三角合作,开创历史文化资源合作的新领域。认真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文物保护管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积极组织文物出国展览或国外文物来粤展览。

大力推进文物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物保护的积极性,加强文物部门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完善省、市、县(区)三级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广泛建立群众性的文物保护组织,引导群众自觉保护文物,确立以国家保护为主、动员全社会保护参与的文物保护体制。建立文物保护以政府投入为主,鼓励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融资机制。切实加强文物部门自身建设,做好人才规划、培养、使用、配置与管理工作,建立一支学历、梯次和门类结构合理,有专业性权威的文物专业队伍。大力组织在职文物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学习,引进文物高精尖专业人才,培养中青年业务骨干,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执政能力和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大力推进文物信息化建设和文物科学研究工作,提高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加强文物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针对文物抢救保护工作中具有迫切性和普遍性的科技难题,有组织、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科技攻关,积极主动地争取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部门的参与合作,研究考古发掘现场有机物提取和保护技术、土质遗址保护、石质文物保护、潮湿环境下木构建筑防虫和防霉技术等课题。积极探索利用现代科技鉴定文物的方法。逐步完善省博物馆、省考古所、南越王墓博物馆等一批修复技术中心。建成全省文物信息中心,实现文物资源数字化、文物管理和信息传播网络化。在全面普查的基础上,编辑出版《广东县域历史文化资源》丛书,作为地方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和借助文化资源发展地方经济的参考手册,扭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被动局面。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和社会舆论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实现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和决策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

大力发挥文物在弘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国家统一和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坚持把文物工作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文物保护与发展旅游、文物保护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尽快编制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规划,以有效保护、整合、开发和利用各类历史文化资源。通过规划合理配置各类旅游服务设施,防止擅自改变文物保护管理体制和旅游开发破坏历史文化资源的事件发生,提高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使有效保护和永续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业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支柱。大力发展特色博物馆,鼓励发展行业博物馆和私人博物馆,完善具有地方特点的博物馆体系,对博物馆、纪念馆和文物保护单位的利用进行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文物利用管理制度和方式。大力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建设一批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得益彰的、在全国有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一步强化博物馆精品意识,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优秀陈列和展览。在遵守文物保护法律的前提下,鼓励各种渠道的资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创新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制订优惠政策,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投资涉及文物保护的环境整治、道路通讯以及各类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充分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抓住各地历史文化资源的特色和地方优势,重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历史价值高的历史文化景点,打造内涵丰富、知名度高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形成一地一品、一地一特色历史文化旅游网络。

大力贯彻《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文物法制建设。广泛宣传《文物保护法》,对积极保护文物的事迹予以表彰,对破坏文物或者保护不力的现象予以曝光,营造一个“爱护文物可敬,破坏文物可耻”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普法部门应当将《文物保护法》列入普法内容,各级党校和行政管理学院应当在法律课程中增设《文物保护法》,提高公务员和领导干部的文物法制观念。大力贯彻《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遏制破坏文物事件的发生。颁布实施《广东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完善文物法规体系,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提供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

只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和文物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造福子孙后代的观念,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积极落实上述措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与时俱进,通过五到十年的不懈努力,广东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必将居于全国前列。

附件:广东省博物馆名录 广州市海珠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广州市黄埔军事博览中心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广州博物馆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 广州艺术博物馆 孙中山大元帅府纪念馆 广州市海珠区文化馆 邓世昌纪念馆海珠博物馆 增城市博物馆 番禺博物馆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何香凝美术馆 深圳玺宝楼青瓷博物馆 深圳市宝安区科技馆 深圳市中英街历史博物馆 深圳市南山区天后博物馆 深圳美术馆 深圳市博物馆

深圳市龙岗区东江纵队纪念馆 岭南画派纪念馆 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美术馆

翁源县博物馆(翁源县客家民族博物馆) 韶关市博物馆 新丰县博物馆 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 珠海市博物馆 汕头市博物馆 汕头市潮阳区博物馆 南澳县海防史博物馆 揭西县博物馆 揭阳市博物馆 佛山市高明区博物馆 佛山科学馆 南海区博物馆 佛山市顺德区博物馆 佛山市三水区文化馆 鹤山市博物馆 台山市博物馆 江门市科学馆 江门市博物馆 开平市华侨博物馆 恩平市博物馆 湛江市博物馆 雷州市博物馆 徐闻县博物馆 遂溪县博物馆 广东省电白县博物馆 信宜市博物馆 化州市博物馆 茂名市博物馆 广东省肇庆市博物馆 罗定市博物馆 云浮市博物馆 高要市博物馆 郁南县博物馆 广东省封开县博物馆 广宁县博物馆 德庆县博物馆 惠州市博物馆

惠州市惠阳区叶挺纪念馆 梅县博物馆 兴宁市博物馆 海丰县博物馆 陆丰市博物馆 河源市博物馆 紫金县博物馆 广东省和平县博物馆 龙川县博物馆 清远市博物馆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博物馆 东莞市博物馆

鸦片战争博物馆(虎门林则徐纪念馆) 岭南画院 东莞科学馆 中山市博物馆 中山科学馆 潮州市博物馆 潮州市韩愈纪念馆 饶平县博物馆 乐昌市博物馆

潮州市湘桥区民居文化展览馆 珠海市古元美术馆 梅县客家文化博览中心 广东客家博物馆 佛山市禅城区博物馆 叶绿野美术馆 佛山市博物馆 东莞市莞城美术馆 广东书法院

深圳市红荔精神绿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丰顺县博物馆 新兴县博物馆

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 龙门县博物馆 广州市越秀区博物馆 潮州市八珍楼陶瓷有限公司 从化市博物馆 梅州市华侨城博物馆 四会市博物馆 广东华侨博物馆 兴宁市优雅美术馆 东莞市冠和博物馆 广州市荔湾区博物馆(007493602) 潮州名茶馆 潮州市仰中美术馆

佛山市高明区世纪钱币博物馆. 顺德展览馆

东莞市科学技术博物馆 罗定市鸿峰博物馆 梅县精宫博物馆 潮州市淡浮收藏院 广州市明珠艺术馆有限公司 梅州市科技馆 东源县博物馆

上一篇:工作表现评语范文下一篇:店面转让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