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起源范文

2023-09-18

茶文化的起源范文第1篇

“神农有个水晶肚,达摩眼皮变茶树。”在我国关于茶的起源众说纷纭。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源于上古,有的认为起源于周,起源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堂代的说法也都有。

1. 神农说:陆羽引《神农食经》“茶茗久服,令人有力锐志”为佐证。在《茶

经》“六之饮”中写:“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随后又在”七之事”中进一步进一步指出所谓“神农氏”就是指“炎帝”而在《神农百草经》中写“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为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说茶时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掉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如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常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由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身农有个水晶肚子,有外观可见食物在肠胃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子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的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食物为“查”,后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

2. 西周说: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记载在武王伐纣时(公元前1066

年),巴蜀(即今四川东起奉节县,西至宜宾市宜宾县境,南极凌,北接陕西汉中地区)部落首领,已经将“丹漆茶蜜”联同当地其他大宗土特产作为供品晋献西周王室。文中还特别记载:“其果实之真者„„园有芳蒻香茗”.这说明茶叶在当时不仅被人们所关注,并且作为进贡的珍品而栽培种植。这大概是历史文献里最早关于种植茶叶的记录了。

3. 秦汉说:西汉·王褒《僮约》: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

王褒所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正月15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其文内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反正状况。

“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圆中拔蒜。”“烹茶尽具”武阳买茶。“烹茶尽具”意为烹好茶并备好洁净的茶具,“武阳买茶”就是说要赶到邻县的武阳(今成都以南彭山县双江镇)去买回茶叶。这正好对应了前面的《华阳国际》所提到的“南安,武阳都出名茶。”从这寥寥数语中可以看出茶叶已经成为一种货物商品可以再市场上进行买卖。这也说明茶叶当是已经在中产阶级开始流行,足见西汉是饮茶已经相当的盛行。茶已经成为当时社会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有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的重要性。近年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口一笃”竹简文和木刻文,说明当时湖南饮茶已经有饮茶习俗。

茶文化的起源范文第2篇

维吾尔族舞蹈的背景文化:新疆是驰名中外的“歌舞之乡”,有着丰富而灿烂的歌舞文化和悠久的人文发展历史。维吾尔族民间舞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要有自娱性舞蹈,表演性舞蹈和礼仪性舞蹈三大类。在众多舞蹈央视中,以赛乃姆,多朗舞,萨满舞最有代表性。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有着鲜明而独特的风格特征,昂头,挺胸,立腰构成了挺拔的体态,无论是舞姿造型还是动态动作都突出了这一特点,充分利用头,颈,肩,腰,肘,腕,胯,膝,脚各个部位的动作来产生丰富多和优美造型,擅长用眼神传达情意,用移颈,翻腕,打指来装饰点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个性和情感,膝盖连续性的微颤和变化动作前瞬间的微颤动律使舞蹈动作柔美,自然,还有快速多变的旋转,这些特征课概括为“挺拔而不僵,微颤而不颠,上身撒的开,脚步不离散,晃身带摇头,耸肩绕手腕,技巧多旋转,节奏多付点”。

节奏特点:维吾尔族舞蹈节奏多用切分音,附点节奏和在弱拍处给以强势的艺术处理。如舞蹈动作中的绕腕,头的“挑”,脚步的“三步一踢”,动作的后替补等都是在节奏的弱拍时做的,以此突出舞蹈的风韵和民族特点。

本学期教学内容:维吾尔族舞蹈基本舞步及赛乃姆风格组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维族舞蹈的背景文化,维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和节奏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维族舞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维族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体态和动作韵律。

3、情感态度:通过维族舞蹈的学习,培养和增进学生热爱少数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维族舞的基本体态和动作韵律。

教学难点:维族舞的基本体态和动作韵律。

一、学习维族舞蹈的手位、脚位 基本手位:

一位:提裙位,按掌翘指 二位:双山膀位,立腕 三位:双手托掌 四位:顺风旗位 五位:双手托按掌位 六位:双手交叉胸前翘腕 七位:山膀按掌位,翘指

托帽位:托帽就是用你的手去托住帽子,右手臂弯曲向上,手掌对着上面,左手臂手掌向上,左手指尖在耳朵的略上方弯曲,仰头眼睛看右手,在正面看两个手臂与身体是一个平面。

基本脚位:维吾尔族舞蹈脚位有:正步,丁字步,八字步,踏步,点步,弓箭步等。这些脚位与古典舞脚位基本一致,但风格不一。

二、维吾尔族舞蹈基本体态和动作韵律

1、维族舞的体态:强调昂首挺胸,立腰,拔背而产生的立感,给人一种高傲挺拔外向的感觉。

2、维族舞蹈律动的基本特征:为膝部规律性的连续颤动和变换动作时的一瞬间的微颤,使其动作衔接自然潇洒,柔和优美。(擅长运用头,眼和手腕)

3、摇身动律;摇身动律是一侧肩胛骨带动后背,形成推送慢,收回快的前后摇动,应特别注意摇动的附点节奏与下身点颤动律的协调配合。

三、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步法:

1、 横垫步:一个脚在前先是脚的外缘着地,然后遍及全脚,在后面的一个脚脚尖着地,配合前脚做左右移动,要稳,不能颤。

2、 进退步:前两步紧,后一步缓,以左脚为例,重心都在右脚,左脚向前走的时候,脚后跟着地,向后的时候做脚脚尖着地,相应的作为中心的右脚随着左脚的移动,稍微的滑动。

3、 三步一抬:前两步紧和进退步一样手位,以身体为中心,双手前后伸直,掌心向下,膝盖弯曲,抬头,走三步,抬一步,当抬步的时候身体要压住,不能有上窜的感觉,感觉是在一个平面做动作。

4、 托帽式后点步:右后点步位,身体对8点,左手顶手位,右手在8位手上立腕,手心向上,感觉用右手托住帽子,眼看8点方向。要求:提胯立腰,胸腰对8点上方。

二、组合性训练

1、动律训练:

1、手位脚位,绕腕组合

2、摇身点颤,自由步组合

3、动律综合性训练组合

2、垫步组合:垫步综合型组合

茶文化的起源范文第3篇

八千多年前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9000—7800年),出土了一批刻符,号称贾湖刻符。有的学者认为只是刻符,有的认为是文字。香港中文大学饶宗颐曾对贾湖契刻进行了深入探讨考证,提出“贾湖刻符对汉字来源的关健性问题提供了崭新的资料”。北京大学历史系古文字学家葛英会也认为“这些符号应该是一种文字”。

自张居中和李学勤教授等合作撰写的《The earliest writing Sign use in the seventh millennium BC at Jiahu,Henan Province ,China 》一文在英国Antiquity杂志发表之后,引起国内外一些媒体的关注,国外感兴趣的学者在《科学》网站还进行了讨论。 蔡运章、张居中《中华文明的绚丽曙光——论舞阳贾湖发现的卦象文字》分析[1]:贾湖21个刻符里,已认识的11个字,分别属于反映易学里离、坤两卦之象的卦象汉字。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朱琚元(彝 )副研究员与曲木约直 (彝 )副研究员 ,曾亲自到郑州与舞阳考察,逐一对应释读,认定它们是路南古彝文[2],认为古彝文保留了原始汉字的系统,认为彝族是中原战争里古华夏族外迁的一支人群的独立发展。 汉字发展史双墩刻符

七千多年前的蚌埠双墩遗址,发现630多刻划符号,丰富多样,就同期国内外文化遗存来说,都十分罕见,惊人。符号种类之多、内容之丰富是同时期其他遗址所无法比拟的。双墩刻符的功能可以分为表意、戳记、计数三大类。 2009年10月24日至25日,30多位来自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聚集蚌埠,就“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展开研讨。众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双墩刻符反映了早期双墩先民的生活形态,已经具备了原始文字的性质,是汉字源头之一[3]。 汉字发展史半坡陶符

距今6000年前的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的陶钵口沿上刻的二三十种刻划符号,即半坡陶符,于省吾认为“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其中一些是数字。 汉字发展史青墩刻符

属于长江下游区域良渚文化的江苏省青墩遗址,距今5000年前,有数字刻符。 汉字发展史庄桥坟刻符

良渚文化的浙江省庄桥坟遗址刻符,距今5000年前,有的连字成句了。

汉字发展史骨刻文

骨刻文是指在兽骨上刻画的符号——象形文字或图形文字,在山东集中发现(赤峰、关中等地也有发现),是我国最早的以记事为主的可识文字。2005年,著名考古学家、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发现并命名,始称“东夷文字”,后称“骨刻文”,并认定刻画工具为玛瑙等锐角宝石,形成约在公元前2600~前1300年之间,是龙山文化时期流行的文字。自2010年底开始,著名东夷文化学者、山东省旅游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丁再献研究员将骨刻文成功系统破译,从文字的起源和构造等方面较全面的论述了与甲骨文及现代汉字的传承关系。 汉字发展史陶寺朱文

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其年代约当公元前2500~前1900年。1984年考古工作者在陶寺遗址中发现一片扁壶残片,残片断茬周围涂有红色,残片上朱书两个文字,其中的一个字为“文”,另外一个字专家们有“尧”“易”“命”等多种解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信息中心主任朱乃诚表示,朱书文字比甲骨文还早了1500年[4]。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这样评价:“陶寺文化不仅达到了比红山文化后期社会更高一阶段的„方国‟时代,而且确立了在当时诸方国中的中心地位,它相当于古史上的尧舜时代,亦即先秦史籍中出现的最早的„中国‟,奠定了华夏的根基。”襄汾县所靠近的东南方翼城县就是传说的陶唐氏唐尧的后代的封国唐。 汉字发展史夏代水书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二里头夏墟出土的陶器有24个水书文字[5]。

一种比较折衷的意见认为中国文字“形成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则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朝中、后期。当然,这不是公认看法,因为夏代出土的文字还少。 汉字发展史殷商时期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这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被刻在动物的骨头上和乌龟的龟板上的文字,从殷墟中发现的文字,被认为是“现代汉字”的直系祖先,这一点就可以证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几千年以来,中东人都不能解读他们祖先的象形文字。只有中国现代人能读懂一些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这些龟板上的文字,最先是用来起占卜吉凶的作用,古代的人认为把有关于疾病、梦境、狩猎、天时等一些疑问刻在龟板上,然后用火来烤烙这些龟板和动物的骨头,其产生的裂缝,占卜者可以根据这些裂缝的形状和走向来判断所占之事的吉凶。这就是“甲骨文”现代汉字的祖先。至今为止发现的“甲骨文”有五千多种。而可以解读的有一千多个。

汉字发展史西周时期

青铜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即——“金文”。亦有钟鼎文和石鼓文之称。相传是周宣王时期太史所创写。至今故宫博物院内存有十个周代的石鼓,上刻有十首四言诗文。因为封建割据,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文字也不尽相同。一直到了秦朝。秦始皇一统中国。才把文字统一起来。 汉字发展史秦朝时期

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其功绩显著的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斯。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这种统一后的文字被称为——“小篆”,亦称为“秦篆”。这个时候的文字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象形文字的痕迹了。

秦朝时期的“小篆”书写过于规范,书写起来速度很慢,于是民间就出现了许多的简便字体。这种字体的特点是变“小篆”的圆为方。改“小篆”的曲为直,并分出了一些偏旁部首,被称之为——“秦隶”。 汉字发展史汉朝时期

隶书十分盛行,“”并没有完全摆脱“小篆”的结构特点,基本上是方形,而“汉隶”就完全发挥了毛笔的特点,出现了“蚕头雁尾”的波折之笔,书写起来轻松自如。西汉时期流行的这种隶书。称之为——“汉隶”。

汉朝流行“汉隶”的同时,“楷书”正在萌芽阶段。到魏晋南北朝的时期已经很盛行,晋代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的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之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之为——“楷书”。 汉字发展史唐朝时期

“楷书”尤为盛行,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和王羲之等书法家都是当时的佼佼者,他们的书法作品至今仍被人们学习作为范例。

“草书”的起源,亦如行书,或其他书体,无法确指始于何时。史记说:“战国时,楚怀王使屈原造宪令,草稿未上,上官氏见而欲夺之,盖草书之祖起[1] 于。”据此故有草书缘起于草稿之话,可见战国时即已有草书的形成。因为起于草稿的字体,为了发挥速写功能,较为省略草率,自然不能工整,草草写成,顾名思义而为草书。但此种草书,仅能说是古篆(当时使用的字体)的草稿,真正草书的开始发现,则始自汉初,其演变过程,自应是先有“章草”,而后又有“今草”,再又有“狂草”等草体了。由于楷书的工整,为了书写快捷的需要,和书者为了抒发自己的胸臆,寄情于笔端的创造,产生了一种流动顺畅,一气呵成,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的字体——“草书”。

茶文化的起源范文第4篇

摘    要:武術与舞蹈的起源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是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借鉴体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法,运用跨文化比较动作分析法、观察法、田野调查法等,探寻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典型动作与武术套路规范动作的历史渊源,从而探索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发展的当代路径。以兼具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特点与武术套路动作的安徽花鼓灯为研究对象,对通过录像和照片采集的武术套路规范动作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徽花鼓灯的典型动作进行跨文化双向比较,从动作形态、演练礼仪及规则、传承方式、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动作名称、动作形态、审美观与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方面趋同,武术套路的部分动作形态、演练礼仪与规则、传承方式等与安徽花鼓灯也趋同。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历史演变进程中具有“舞中有武”“武中存舞”的身体动作的双向互证融合关系,这也再次佐证了“武舞同源”的观点。最后提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的启示。

关键词:中国汉族民间舞蹈;武术套路;安徽花鼓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舞武同源

武术与舞蹈的起源及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是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已有许多学者运用逻辑分析法等对武术与舞蹈的渊源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成果颇多,但其中实证研究较少。本文试图从人类学视角,以身体动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对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规范动作进行比较,运用体育人类学双向论证的跨文化比较动作分析法对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展开研究,以厘清二者之间的渊源关系,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存在的历史渊源提供学理上的支撑。同时,为当代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的相互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基于此,笔者认为须以一种既能体现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又蕴含武术套路动作的身体动作作为研究对象,是分析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之间渊源关系的关键。因此,本研究选取了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安徽花鼓灯作为研究对象。

1   以安徽花鼓灯作为研究对象的理论依据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是在农耕时代的生产方式与特定社会背景下,以娱乐为初衷,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舞蹈。为了全面概括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种类,甄选其中既具有代表性又符合论证武术套路动作与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历史渊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避免以偏概全,课题组对1985年以来中国汉族民间舞蹈遗存种类进行了归纳与总结[1](见表1)。对当前遗存的1 000多种中国汉族民间舞蹈进行初步分类后,课题组在充分借鉴体育人类学跨文化比较法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特点,确定了5个筛选条件,并逐一进行比对筛选[2-3]。1)必须符合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主要特点,包括舞蹈形式多样化等;2)必须含有武术套路动作并具有武术文化意蕴;3)尽可能使用鼓、手巾、伞、扇等舞蹈器械;4)起源时间尽可能地接近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产生时期;5)必须是保持原生态传承的中国汉族民间舞蹈。通过与筛选条件比对及分层比较,本研究选取了安徽花鼓灯作为分析对象。

安徽花鼓灯是以舞蹈为主,辅以民歌、锣和鼓等乐器,用以展现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的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主要角色包括:鼓架子、兰花、伞把子;主要使用的舞蹈器械包括:女性角色——兰花在起舞时使用的手巾和扇子,男性角色——鼓架子使用的伞、锣和鼓。安徽花鼓灯是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的中国汉族民间舞蹈。

从安徽花鼓灯的起源与传承地而言,在安徽花鼓灯传承较好的安徽蚌埠、阜阳、亳州市境内均出土了多座汉墓[4],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的《建鼓舞》与安徽花鼓灯兰花独舞时在鼓上起舞的动作相类似,1人立鼓上翩翩起舞,2人相对站立击鼓见图1和图2(课题组拍摄于中国花鼓灯第一村传习所)。同时,安徽花鼓灯中的骑马蹲裆式、弓箭步等舞蹈动作也与“汉代百戏图”中的舞蹈动作相一致,其具有的即兴表演、滑稽表演等特点也与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百戏”串演的表演形式与特点相一致,且和武术套路中的一些动作相类似。可见,安徽花鼓灯具有与中国汉代民间舞蹈传承的地域一致性。据凤台县志记载,安徽花鼓灯传承繁荣于宋朝[5]。虽然经过朝代更迭,各种舞蹈融合互鉴,但至今安徽花鼓灯依然较好地保留了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诸多特点。

2   身体动作的跨文化双向比较

为了探寻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的历史渊源,采用体育人类学身体动作符号比较研究的重要方法——跨文化比较动作分析法,进行动作双向比较论证,阐释两者之间的渊源关系。正向为:甄选出安徽花鼓灯的典型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进行一致性比对;反向为:甄选出武术套路典型动作与安徽花鼓灯的舞蹈动作进行比对[7-8]。安徽花鼓灯舞蹈中的主要角色可分为鼓架子、兰花、伞把子。表演形式主要为群舞、集体大花场、2人或3人的小花场、上盘鼓、中盘鼓及地盘鼓。笔者通过与传承人一起参与安徽花鼓灯表演,并查阅了《中国民族民间舞集成·安徽卷》中的安徽花鼓灯部分[9],结合由安徽花鼓灯原生态传承人辨别的安徽花鼓灯中类似武术套路动作的典型动作,课题组成员对从安徽花鼓灯动作中筛选出的类似武术套路动作的舞蹈动作进行了编号,最终发现安徽花鼓灯舞蹈中的女性角色——兰花在群舞、大花场与小花场中所包含的类似武术套路动作的舞蹈动作较少,而类似武术套路动作的安徽花鼓灯舞蹈动作主要集中在男性角色——鼓架子与伞把子在群舞、大花场、小花场及盘鼓表演中的组合动作中。

为了从整体性上把握安徽花鼓灯的舞蹈内容与表现形式,笔者对安徽花鼓灯男性角色——鼓架子在群舞、大花场、小花场与盘鼓中的表演进行了动态研究。为了准确选出安徽花鼓灯中包含的武术套路动作和蕴涵武术文化内涵的动作,使用双机位摄像记录法对冯派原生态传承的安徽花鼓灯经典剧目拍摄了录像,这些剧目包括:花鼓灯群舞《淮河边的鼓架子》,大花场《丰收乐》《淮河人的婚礼》,小花场《抢板凳》《抢手绢》,伞把子群舞《小五伞》。课题组与安徽花鼓灯传承人通过回放以上剧目的录像共初选出30个与武术套路动作类似的动作。为了确保选出的安徽花鼓灯舞蹈动作具有代表性,又选择了“凤台原生态安徽花鼓灯的鼓架子群舞”及“颍上原生态安徽花鼓灯”发源地的代表性同类剧目进行了参与式观察和动作分析。凤台原生态安徽花鼓灯具有“花鼓灯3大流派之一”之称。本次参与式观察和动作分析的凤台原生态安徽花鼓灯剧目包括:鼓架子群舞剧目《瞧这帮鼓架子》、大花场剧目《欢腾的鼓乡》、小花场剧目《抢板凳》《小花场》。在初选出的30个类似武术套路动作的安徽花鼓灯舞蹈动作基础上,从凤台原生态安徽花鼓灯和颍上原生态安徽花鼓灯动作中又筛选出与武术套路动作具有共性,出现频率较高,并且具有武术文化内涵与代表性的动作,再次与武术套路动作进行深入对比。最后,课题组与FKM及冯氏安徽花鼓灯班子核心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对安徽花鼓灯动作形态、安徽花鼓灯动作文化内涵与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选出10个具有代表性的安徽花鼓灯动作进行拍照和编号。武术套路筛选动作由曾荣获2017年第29届世界大学生運动会武术项目太极拳冠军,2004—2017年全国各类武术锦标赛单项冠军,武英级运动员KFH进行示范。由KFH对与筛选出的安徽花鼓灯鼓架子的典型动作相似的武术套路规范动作进行展示,并采用双机位对其进行录像拍摄。笔者在观看安徽花鼓灯录像与代表性动作照片的基础上,理清了筛选的武术套路动作的名称、所属拳种、所用器械后,与筛选的安徽花鼓灯中鼓架子的规范的典型动作(以下简称“安徽花鼓灯典型动作”)进行对比分析。

2.1  “舞中寻武”的身体动作跨文化诠释

有“花鼓灯第一村”美誉的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冯嘴子村是原生态安徽花鼓灯的发源地,冯派安徽花鼓灯创始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FGP就出生在此地。其享有“花鼓灯活化石”等称号,冯派安徽花鼓灯可谓是安徽花鼓灯原生态传承的代表。为了选取安徽花鼓灯舞蹈中的典型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进行对比,笔者邀请了现安徽花鼓灯艺术团核心成员仅有的3对夫妻共同展示原生态安徽花鼓灯剧目并拍摄录像,同時展开参与式观察,并采用了PRA(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2]。

通过深度访谈得知,第六代冯派安徽花鼓灯传承人FKM生于安徽花鼓灯世家,与冯派安徽花鼓灯核心成员始终秉承安徽花鼓灯融合传承模式与机制,坚持了原生态相沿、动作形态相袭、民俗文化相传、记忆相续的传承方式[10]。无论从安徽花鼓灯传承的文化生态环境,还是传承方式与传承理念,冯派安徽花鼓灯传承人FKM与其核心成员都原生态传承了安徽花鼓灯的特点。这是笔者分析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的历史渊源关系具有可信度和科学性的依据。

如图3所示,对安徽花鼓灯中鼓架子的典型动作与武术套路规范动作比对,可以从动作形态上明确断定安徽花鼓灯的鼓架子典型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之间具有一定的趋同性。课题组将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还原于文化生态中,从文化结构的3个方面对二者动作的历史渊源进行比较与分析。

2.1.1  物态文化层: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所用部分器物与部分身体动作形态大同小异

筛选出的安徽花鼓灯典型动作与筛选出的武术套路动作不仅在动作形态上相似,而且在动作名称、服装款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相似度。在从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筛选出的动作中,有一部分动作的命名是以飞鸟动作的形象化命名。例如:安徽花鼓灯中的“喜鹊登枝”动作与武术套路中的“燕式平衡”动作(如图3(e)所示)。从服装款式与使用器械上来看,二者也大致相似。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的服装用料均以中国丝绸为佳,安徽花鼓灯中的鼓架子的服装用色多以黄色、红色为主。虽然武术套路的服装颜色相对多种,但由于武术套路与安徽花鼓灯存在于相同的文化生态中,对服装颜色的文化内涵的诠释上具有较高的认同度。从使用器械上来看,安徽花鼓灯中的女性角色——兰花主要用的器械是手巾、扇子,男性角色主要用的器械是伞;而武术套路使用的器械较多,二者所用器械虽不同,但安徽花鼓灯的男性角色——鼓架子的甩伞动作与武术套路中的转身崩剑动作具有一致性,如图3(d)所示;安徽花鼓灯的甩鞭式动作与武术套路的牧羊鞭的甩鞭动作一致,如图3(b)所示;安徽花鼓灯的抽刀式动作与武术套路中刀术的抽刀式动作具有一致性,如图3(c)所示。

2.1.2  社会文化层: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的演练规则、演练礼仪与传承方式如出一辙

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创造出来的规则体系,例如村规民约等[11]。在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和武术产生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一些节庆仪式成为武舞呈现的载体,并逐渐成为村规民约,具有了舞武融合发展的条件。首先,安徽花鼓灯的“抵灯”与武术的“打擂台”规则趋同,安徽花鼓灯的抵灯与武术打擂台的切磋都是以“点到为止”为规则。其次,安徽花鼓灯的表演礼仪与武术套路的竞赛礼仪也呈现出趋同性。例如,安徽花鼓灯的角色在表演前要行拱手礼。武术套路演练前须行抱拳礼。最后,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传承上也有共性。例如,封建社会时期,“传男不传女”是安徽花鼓灯传承遵守的规则[12],传承方式主要是师徒传授。武术套路的传承方式与安徽花鼓灯类似,在中国封建社会时期,武术套路也存在“传男不传女”的规则,传承方式也是师徒传承。

2.1.3  精神文化层: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的审美观及传承人的社会价值观相差无几

首先,身体动作韵律的呈现是安徽花鼓灯和武术套路审美取向的体现,安徽花鼓灯和武术套路都形成了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统一的审美意趣。安徽花鼓灯中男性角色——鼓架子舞蹈动作的刚猛与女性角色——兰花的舞蹈动作的柔美是对阳刚与柔美的和谐完美展示。武术套路的太极拳、八卦掌、形意拳等演练中的虚与实、动与静、快与慢不仅是对身体动作审美意趣的诠释,也是对《易经》中五行、八卦的解读。安徽花鼓灯因地理、历史渊源,受楚、越文化的影响,“倾拧”动作的审美特征在安徽花鼓灯动作和武术套路动作中有比较形象的体现。例如:甩伞、转身崩剑、小懈式、并步对拳(如图3(d)、(f)所示)。安徽花鼓灯的动作要与锣鼓点的轻重缓急协调一致。武术套路演练中的动作也要有韵律。由此可见,武术套路动作与安徽花鼓灯动作的刚柔和谐审美观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次,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的一些传承人在社会价值观方面也体现出了一致性。在中国历史上,一些武术人与花鼓灯艺人在竞赛与救国中都曾体现出了自强不息的民族气节与舍身救国的爱国情怀。而且曾有一部分习武者加入了安徽花鼓灯的队伍[13],可以说这些安徽花鼓灯艺人与习武者在精神层面形成了互认,这也体现出了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传承人方面的历史渊源。再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些安徽花鼓灯艺人与武术传承人曾一起参加抗日队伍英勇牺牲[14]。综上可见,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在精神层面也存在渊源关系。

2.2  “武中寻舞”的身体动作跨文化诠释

通过“舞中寻武”已经从安徽花鼓灯典型动作中发现了武术套路动作的痕迹,并通过筛选出的安徽花鼓灯中带有武术套路动作形态与文化意蕴的典型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规范动作进行了跨文化比较,正向论证了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的动作的相关性。为了更科学地论证二者之间的历史渊源,课题组试图从反向“武中寻舞”揭示中国原生态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之间的关联。即由武英级运动员示范武术套路规范动作组合,根据与武术套路动作形态的相似度与动作蕴含的文化内涵分析辨识出安徽花鼓灯中的趋同动作。从而反向探讨武术套路动作与安徽花鼓灯动作的历史渊源。

武术套路是中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中华武术在中国社会发展变迁中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化和蜕变,研究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与武术套路之间的渊源关系,必须要从明清时期的武术拳种和现代武术来进行分析。为了科学地甄选与采集武术套路动作,课题组进一步对武术套路的本质属性与动作演练形式进行了综合分析。

“武术”一词虽然经历了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技击”、汉代的“武艺”、清末民初的“武术”与“国技”、20世纪30年代的“国术”,到新中国成立后重新回歸“武术”的演变历程,但武术套路的本质属性与“功、套、用”一体化传承模式却一直沿袭至今[15]。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击。而武术套路的主要演练形式为以功法、拳术、器械为主的单练、对练、集体演练。在充分考虑武术套路的本质属性、演练形式与规范动作的全面性、多元性和安徽花鼓灯典型动作特点的基础上,笔者邀请世界武术冠军KFH对武术功法、基本功、难度动作,以武术套路单练形式的拳术、刀术,对练形式的徒手对练组合进行了规范动作展示,并对其采用双机位摄像。课题组与KFH通过回放录像反复分析武术套路组合中的动作,最终挑选出武术套路传统武术动作中的功力举鼎,少林拳、长拳中的扑步拍地,基本功中的里合腿,基本功中的仰身平衡和腾空飞脚,徒手对练中的前扫腿与侧手翻、正蹬与后翻,刀术动作中的缠头刀、持刀前滚翻,以及鹰爪拳中的晨鹰展翅,共10个具有代表性的武术套路动作(如图4所示)。

安徽花鼓灯传承人FKM根据武术套路组合动作的录像与单个动作的照片,从原生态安徽花鼓灯经典剧目中提炼出与武术套路动作形态与动作轨迹类似的安徽花鼓灯典型动作。最终从安徽花鼓灯的鼓架子群舞中选出象形仿生的雄鹰展翅、小花场中鼓架子的狮子大甩衣,盘鼓中为表现难度动作的扫堂旋扑虎、兔子蹬鹰,大、小花场中伞把子为调节气氛引场而做的前滚伞动作、骑马蹲裆式缠头伞岔伞动作,小花场中鼓架子为与兰花的柔美动作形成鲜明对比而表现阳刚之气的霸王举鼎、扑步拍地、里摆帘、二起脚,共10个典型动作与武术套路典型动作进行对比(如图4所示)。

虽然安徽花鼓灯典型动作在劲力与动作幅度上与武术套路典型动作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二者的动作形态与动作轨迹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与一致性。例如:武术套路基本功的里合腿与安徽花鼓灯中鼓架子的里摆帘、武术套路徒手对练中的前扫腿与侧手翻与安徽花鼓灯中鼓架子的扫堂旋扑虎、武术套路刀术中的缠头刀动作与安徽花鼓灯中鼓架子的骑马蹲裆式缠头伞岔伞动作,以上动作在动作轨迹上具有一致性,如图4(c)、(f)、(g)所示。从“武中寻舞”的反向对比可见,武术套路典型动作与安徽花鼓灯典型动作的活态融合演变的关联。除此之外,武术套路与安徽花鼓灯在表演程式与某些功能方面也具有相似性。从表演程式来看,武术套路和安徽花鼓灯在进场和退场时都行抱拳礼与拱手礼;从功能上来看,安徽花鼓灯与武术套路都具有民俗性与娱乐性功能。

武术套路动作要体现出刚柔并济的身体律动,安徽花鼓灯中鼓架子的动作要体现出刚劲,并与兰花动作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达到刚柔并济的审美效果,两者在审美取向上具有一致性。从武术套路的仿生动作名称与仿生动作形态来看,武术套路象形拳中鹰爪拳的晨鹰展翅动作与安徽花鼓灯鼓架子群舞中的雄鹰展翅动作从动作名称到动作仿生都惟妙惟肖地体现了雄鹰的飞翔动作,如图4(j)所示。

3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与武术套路身体动作融合的利弊辨析及启示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动作形态而言,还是从动作蕴含的意蕴而言,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都存在着互鉴的历史渊源。从历史学与文化学角度来看,二者的身体动作融合折射了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文化现象,厘清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与武术套路在身体动作方面的历史渊源,对当代武术套路与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在身体动作方面的深度互鉴具有理论价值。

3.1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之利

古代“武舞”的形成使武术的技击功能转向了祭祀与娱乐,一方面使武术进入了社会生活,并具有了更多的功能;另一方面,在古代军事操练及作战前,以“武舞”来鼓舞战士的士气。在当代的武术套路中,对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的艺术化吸收,能增强武术套路动作的视觉美感,在武术套路动作中融入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中具有艺术性的优雅动作,能够使武术套路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而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对武术套路动作与竞技形式的借鉴,可在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中增加审美元素与文化元素,可使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形式多样化。

3.2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之弊

当代武术套路动作对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的艺术化吸收会弱化武术套路的技击性与文化独立性。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对武术套路动作的借鉴,一方面会影响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点线面一体的流畅性,另一方面对武术套路难度技击动作的吸收,会淡化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性。

3.3  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融合的启示

在对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辨析武术套路动作与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融合的利弊具有理论价值。武术套路动作与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的融合要在坚持各自本质属性的前提下进行动作的互鉴与创新。无论是竞技武术套路还是传统武术,应在武术套路的攻防技击本质属性基础上,借鉴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的表现形式,使武术套路动作具有更高的艺术性。当代武术套路的发展要回归拳理评判模式,避免武术套路动作过度舞蹈化。而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对武术套路动作的艺术化融合与借鉴,要能充分体现武术套路动作的技击性与文化内涵,技击性的借鉴要在保留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原生态舞蹈动作本质属性的前提下,根据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中的角色与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动作融合。中国汉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的体现要根据中国汉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与武术套路动作蕴含的文化内涵,创设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剧目主题,以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的融合诠释中国故事。

4   结束语

笔者认为,对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的溯源研究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的课题。本文分析的中国汉族民间舞蹈代表性舞蹈——安徽花鼓灯中的典型动作的名称、动作形态、动作轨迹和审美取向与武术套路动作存在趨同性,武术套路演练礼仪、规则与传承模式与安徽花鼓灯相似。笔者认为,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存在历史渊源,两者存在“舞中有武”“武中存舞”的动作互鉴融合。本文对我国一些学者提出的“武舞同源”观点也是一个阶段性的佐证。对于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历史渊源的深入分析,有助于从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与武术套路动作层面理清二者动作融合的历史源头,辨明二者动作融合的利弊,实现二者动作互鉴与融合的扬长避短。在保留武术套路动作的技击属性与中国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的艺术性前提下,根据不同的目的,对二者的技术动作进行适度的传承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

参考文献:

[1]  李松. 中国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总目舞蹈卷[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65.

[2]  胡小明. 原生态身体文化的田野调查[J]. 体育学刊,2015,22(3):1.

[3]  和春云,胡小明,葛锦润,等. 原始宗教仪式舞蹈与武术套路形成的双向实证研究[J]. 体育科学,2014,34(11):36.

[4]  李湘. 安徽地区汉代墓葬研究[D]. 合肥:安徽大学,2010.

[5]孟凡翠. 安徽花鼓灯的生命情调与情感表达[J]. 大舞台,2011(6):156.

[6]  王克芬. 中国舞蹈发展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122.

[7]  赵国炳,谭广鑫,向有明,等. 体育人类学的身体动作分析法[J]. 体育科学,2014,34(12):8.

[8]  胡小明,张洁,王广进,等. 开拓体育文化研究的新领域:以探索身体运动对原始文化形成的作用为例[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36(2):1.

[9]  吴晓邦.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安徽卷[M]. 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45-317.

[10]  谢克林. 从花鼓灯的保护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体系的构建[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4(4):57.

[11]  郑媛之,苗雨,闫晨. 影视人类学视域下的贵州苗族文化保护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26(3):11.

[12]  陈俊,许振波. 花鼓灯当代民俗型传承的田野调查与思考[J].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0(2):83.

[13]  冯国佩,刘明龙. 花鼓生涯五十春[M]. 蚌埠: 蚌埠市文化局,1985: 1-10.

[14]  高锋,耿兴敏. 国家非遗花鼓灯中武术演进历程及当代启示[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34(5):93.

[15]  王岗. 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 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5.

茶文化的起源范文第5篇

塑胶跑道发展史:

美国从1961年首次铺设200米的赛马聚氨酯塑胶跑道,1963年开始铺设体育田径运动跑道。1968年在墨西哥召开的1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采用聚氨酯塑胶跑道,由于其具有弹性好,强度高,耐磨防滑,色彩鲜艳,具有良好的田径运动使用性能,从此国际奥委会和各项运动专业委员会都正式把塑胶跑道定为国际体育比赛必备的设施。

茶文化的起源范文第6篇

网球与高尔夫球、保龄球、桌球并称为世界四大绅士运动。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13世纪的法国,当时在传教士中流行着一种用手掌击球的游戏,方法是在空地上两人隔一条绳子,用手掌将布包着头发制成的球打来打去。这种运动不仅在修道院中盛行,而且也出现在法国宫廷。法国国王路易十世在位时,宫廷中就经常进行这种以消遣为目的地网球运动。1358-1360年,这种供贵族玩的古式网球从法国传入英国,英国爱德华第三对网球发生很大兴趣,下令在宫中修建一片室内球场。当时球拍的拍面改装成羊皮,球由布面改成皮面,球的大小、重量没有详细记载。15世纪发明了穿弦的球拍,16世纪古式室内网球成为法国的国球。以后,古式室内网球有了自己的规则,在欧洲,尤其是英国得到了较好的开展。 近代网球起源英国。1873年,会打古式网球的英国少校M.温菲尔德在羽毛球运动的启示下,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户外的、男女都可以从事的网球运动,当时叫做司法泰克。1875年,随着这项运动在8字形球场上风靡起来,全英槌球俱乐部在槌球场边另设了一片草地网球场,紧接着,古式网球的权威组织者玛利博恩板球俱乐部为这项运动制定了一系列规则。从此,草地网球正式取代了司法泰克。1877年,在英国伦敦郊外温布尔顿设置了几片草地网球总会,草地网球在英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展。同年7月,举办了首届草地网球锦标赛,即温布尔顿第一届比赛。亨利琼斯同另外两个人为这次比赛制定了全新的规则,他本人担任了比赛的裁判。当时的球场为长方形,长23.77米,宽8.23米,至今未变。发球线离网7.92米,网中央高度为0.99米。发球员发球时,可一脚站在端线前,另一脚站在端线后,发球失误一次而不判失分。采用古式室内网球的0、

15、30、45每局计分法。可以说,亨利琼斯是现代网球的奠基人。

1881年,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网球协会,是美国全国草地网球协会。该协会当年8月31日至1881年,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网球协会,是美国全国草地网球协会。该协会当年8月31日至9月3日,在罗得岛纽波特港举行第一届美国草地网球的男子单打和男子双打锦标赛,采用了温布尔顿的比赛规则。参加比赛的有26人。单打冠军是理查兹西尔斯(他连得7年冠军);双打冠军是克拉克与泰勒。

1887年,开始举行美国草地网球女子单打锦标赛;1890年举行女子双打锦标赛;1892年举行混合双打锦标赛。 因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爱上了网球运动,他不仅积极支持修建网球场,举行网球比赛,而且还经常邀请陪同他骑马散步的朋友们在白宫球场上打网球,所以人们称他为“网球内阁”,美国的网球运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的网球都停赛了,惟独美国没有停下来。相反,美国的网球运动还出现了令人惊异的高峰、极盛时期,竟有4000万人参加网球运动。

上一篇:清明节短信范文下一篇:校运会作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