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20

职高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李福勇、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改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把握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关注物理学科与科技、社会的密切联系和相互影响,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实现

一、总的教学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担任综合二(2)、综合一(2)、综合一(4)班物理课教学,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应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根本目的,以教师本人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学校的现实条件为基础。在“知识与技能”维度,要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有度又有序地安排教学活动。在“过程与方法”维度,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尝试运用实验方法、模型方法和数学工具来研究物理间题、验证物理规律,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间题,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他人论、交流、合作,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要注意发展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他们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清,鼓励他们主动与他人合作,并通过合作学习来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以及团队精神。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教的学生为综合二(2)、综合一(2)、综合一(4)班,学生的基本素养要差于普高学生,无论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还是在思维意识和认识水平上,都需要加强培养和大力提升。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均参差不齐。而且家庭和社会的一些原因,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呈现多样性,学习习惯急需规范,学习兴趣有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的较多,对时事社会的了解缺乏,写作和谈吐缺乏思想,文字表达贫乏,有一部分学生正确书写也是问题。因此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质是迫切需要。

鉴于这些原因,本学期将设法多层次、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目标任务:

1、以课本范文为依托,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掌握各种文体特点,丰富学生语言表达,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2、继续培养阅读能力。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句式。

3、引导学生阅读文质兼美的课外书刊,扩大阅读量。能阅读一定数量的现代文学作品。

4、发展学生的语文兴趣,拓展加深知识面。

5、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能学会几种常用的应用文写作。

6、加强学生口语训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四、措施与方法:

1、落实教学常规。

2、更新教学观念,运用新教法。注重教学的同时随机渗透德育,培育学生良好的德操。

3、研究新教学大纲,把握新形势新动向。

4、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学习和研究。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6、树立创新意识,在课堂中力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应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锻炼机会。

7、适当开展语文活动,提高语文整体素养。

8、认真备课(备学生),积极听课,提升教学水平。

职高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职业性体育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实质和特色的体现。本文分析了传统职高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新课标下职高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和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新课标;职高;体育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学校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职业性体育是中等职业学校体育的实质和特色的体现。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中,新课标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新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随着我国职高教育的发展,传统的职高体育教学随之受到一定的冲击。转变教育观念,构建新时期职高体育教育新模式,对推动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新课标的改革和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实用型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统职高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职高体育教学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存在着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形式单一,模式化现象严重

对于大部分职高体育教学而言,多以基础课程为主,很少有学校开设选项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严重制约教学效果的提升。在这种单一化、模式化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仅感受不到由体育教学所带来的乐趣,相反会产生相应的心理负担,久而久之,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为此,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教学方法过于片面

对于现行的职高体育教学方法而言,很多教师仍然在沿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方法,过分注重学生运动知识与技巧的灌输,而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因素的存在,从而使教学工作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不能因材施教,使学生不能积极参与体育教学,从而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效果。

1.3 教学内容繁杂,针对性不强

对于现阶段的职高体育教学工作而言,教学内容过于繁杂,使学生在有效时间内很难掌握。同时,这种广泛培养的教育模式,缺乏针对性,学生只能“走马观花”式学习,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于部分竞技体育内容而言,需要重复的训练与练习,从而使体育课程变成了对跑、跳、投等项目的机械化训练。同时,很多职高学校只开设了篮球、武术、足球、健美操等常规类体育课程,对于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轮滑、游泳等项目很少开设。

1.4 缺乏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很多职高学校都没有完善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在长时间的体育教学中,只注重技术动作评价标准,缺乏对学生综合化、个性化的全面检验,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了唯一的评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违背了新课程标准要求下的体育课程教学宗旨。

2 新课标下职高体育教学模式发展和创新的对策

从以上阐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现行的职高体育教学已经不适应新课标所提倡的健康教育、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要从以下多个方面对职高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发展和创新。

2.1 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体育教学

对于现阶段职高体育教师而言,应树立起健康教育的教学思想,并以此为起点来组织各项体育工作。同时,教师应落实体育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切实满足学生的发展要求,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考虑到体育教学工作的实用性,以充分体现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的社会价值。

2.2创新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发展与创新职高学生体育教学模式还要创新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以新课标为基准,体育课程内容要构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内容体系,体现职高学生体育生活化、多样化、职业化和终身化的个性特征,加强职高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现代化、综合化和个性化。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应本着健身性与职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发掘体育的文化内涵,以满足职高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同时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选择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容来构建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构建应体现现实性和可行性,课程内容必须保持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规律,同时应考虑职高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需要,并能够真正为学生所用。特别是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公共资源以及校内资源,充分的共享资源,开设适合学校特色、地方特色以及具有本校职业类特点的课程内容。

2.3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发展和创新职高体育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的方面还要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教育和发展,要使体育课程评价更好地为体育课程和学生未来发展服务,就要不断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使体育课程评价在全面评价突出重点的原则下,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学习领域进行评价。使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由单一内容评价向综合化和个性化转变,重点侧重运动技能的评价,同时兼顾体能、体育知识、学习态度、情绪表现和合作等领域的评价。评价主体应趋于多元化,体育课程评价主体应包括体育课程行政部门、体育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等多方面,使课程评价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使评价更全面、更科学。

2.4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提高教学针对性

对于现阶段的职高学生而言,因学生性格特点、专业方向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身体状况等要素,切实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制订出相应的教学内容,以提高职高体育教学的目标性与针对性。如对于一些烹饪专业的学生而言,对于上肢动作技巧与力量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就可以按照相应的动作技术规范编制出一套哑铃训练方案,让学生经常性练习,既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又能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职高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认真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不断的创新与完善,以切实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职高学生努力培养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红玉.论新课程标准下职高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6)

[2]游功俊.职业高中体育教学创新的探索[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1,3(1)

职高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切实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在学生原有的语文水平基础上,通过适应时代和适应学生的教学,使学生巩固和扩展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文化熏陶和培养语感,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文教学生活化,使语文教学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因人而教,因材施教,从而引发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情感,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挥语文课的独特作用。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所教的学生为一年级87班学生,学生的基本素养要差于普高学生,无论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上,还是在思维意识和认识水平上,都需要加强培养和大力提升。阅读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水平均参差不齐。而且家庭和社会的一些原因,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呈现多样性,学习习惯急需规范,学习兴趣有待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的较多,对时事社会的了解缺乏,写作和谈吐缺乏思想,文字表达贫乏,有一部分学生正确书写也是问题。因此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质是迫切需要。

鉴于这些原因,本学期将设法多层次、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目标任务:

1、继续培养阅读能力。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和句式。

2、引导学生阅读文质兼美的课外书刊,扩大阅读量。能阅读一定数量的现代文学作品。

3、发展学生的语文兴趣,拓展加深知识面。

4、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能学会几种常用的应用文写作。

5、加强学生口语训练,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6、结合单元的训练要求让学生了解基本现代汉语语法。

四、措施与方法:

1、落实教学常规。

2、更新教学观念,运用新教法。注重教学的同时随机渗透德育,培育学生良好的德操。

3、研究新教学大纲,把握新形势新动向。

4、教师之间加强交流、学习和研究。

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6、树立创新意识,在课堂中力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应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锻炼机会。

7、适当开展语文活动,提高语文整体素养。

8、集体讨论,认真备课(备学生),积极听课,提升教学水平。

9、开展有益的语文活动,培植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时间安排和教学内容

课时教学内容

8第一单元 3第一单元作文 2活动课 8第二单元 3第二单元作文 2活动课 8第三单元 3

8

8

8

8

职高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目前中职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并且由于对于人才培养也越来越重视,所以教学改革的实施可使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得以更好实现。在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能够使教学改革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语文教师应当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改革,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学生能够实现更好发展奠定理想的基础与支持,进而实现中职教育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中职语文;就业导向;教学改革

中职教育在现代教育结构中属于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就业,因而在中职各科教育教学中也应当以学生就业为目的。基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教学改革也就十分必要,而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在此基礎上通过有效途径及策略开展教学改革,为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就业奠定更好的基础与支持,同时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以就业为导向实施职高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首先,职高语文教学中,其教学目标要求对学生就业能力加强培养。在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中,其教学目标就是以就业为目标,在此基础上对技术型人才进行培养。对于中职语文科学而言,与其他专业学科相比存在一定差异,语文学科不但是比较重要的一种工具,而且也是学生就业中需要具备的能力,因而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对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任务进行确定。

其次,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是满足企业需求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各个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就目前企业对于人才反馈信息而言,不但对于学生专业技能比较重视,并且对于学生综合能力也比较重视。因此,在目前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为能够满足企业需求,教师不但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基础进行较好教学,并且应当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思维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写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

再次,中职语文的应用性特点有利于学生就业。在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为能够更好适应社会发展,还需要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进行培养,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就业,更好投入生产实践。所以,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应当对中职语文的应用性充分利用,对口语训练及应用文训练加强重视,促使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得以有效提升,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更好进行就业,提升其就业竞争力,较好满足学生就业需求。

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也得以较好发展,并且取得一定发展成果,其具体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社会上的中职院校数量在不断持续增加;其次,中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正在不断扩展;再次,中职院校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职业特色。在这种大背景下,中职语文作为中职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也得以较快发展。然而,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缺陷也逐渐得以体现,其中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中职院校语文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异。就目前中职院校语文教育教学而言,其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能力无法符合市场实际需求,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一个问题。在中职院校教育教学中,导致学生能力及素质不符合社会实际需求的关键因素就是相关学科课程未能够契合社会实际需求,相关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未能够针对市场实际需求,这些问题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同样存在。所以,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职高语文教学改革策略及途径

(一)合理调整中职语文教学内容

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为能够在就业导向基础上实现教学改革,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整,突出语文教学的职业性特点,从而更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实现学生的更好就业。在实际教学改革过程中,为能够使语文教学的职业性特点得以更好体现,应当对语文教材进行合理调整,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应当将学生实际生活作为出发点,使学生主体的实际需求得以充分反映,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语文教材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所以,教师在对语文教材进行编写过程中,不但要使实用性特点得以充分体现,而且需要尽可能选择符合学生实际生活需求的相关内容,以及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一些内容,还有与学生存在密切联系的一些内容,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学习语文知识,实现其更好发展。其次,突破语文学科的学术性限制,注重体现其实用性特点及时代性特点。比如,在对语文课本中的相关例文、范文及阅读文本等相关内容进行选择过程中,可将哲理故事、精美诗词以及名人传记与专业知识介绍等方面内容作为入手点,在对学生语文能力进行重点训练过程中,促使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得以充分体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再次,在语文教材中将能力训练作为重点内容。在对教学材料进行选择过程中,为能够使这一目标较好实现,教师可选择一线职业岗位中的相关材料,从而使学生尽早了解与自身今后工作有关的实践材料,这能使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得以有效提升,并且可使专业岗位和学生学习之间缩短距离,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就业。

(二)加强学生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加强学生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属于关键内容,也是促使学生通过语文知识学习实现更好就业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教学改革过程中,为能够使这一目标得以较好实现,应当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作为入手点,具体内容如下:

首先,就听的角度而言,为能够使职业语文能力培养目标得以较好体现,教师不但要对学生听问及听辨能力培养加强关注,并且需要合理利用教学教材以及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掌握职业活动中所要求的相关聆听技能以及听话礼仪,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其次,就读的方面而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范文进行阅读,掌握信息筛选能力,还应当引导学生合理进行信息判断、信息选择以及信息处理,通过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其能够对零散信息及数据进行归纳,从而形成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相关信息,促使学生更好适应职业活动。再次,就说的角度而言,在职业语文能力的培养方面,其具体体现就是对学生职业口语表达技能进行培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通过对学生加强训练,促使学生形成专业口语表达能力,并且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最后,就写的角度而言,在实际教学中应当将应用文写作作为主要内容,语文教师可通过讲授应用文相关基础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对应用文特殊语感较好体验,同时通过对学生写作方式进行训练,促使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及水平有效提升。

(三)加强中职语文实践教学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其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促使学生今后能够更好就业,因而加强中职语文实践教学十分必要。为能够使这一目标更好实现,教师可开展以下两种教学活动,即语文实训周教学活动与仿真教学活动。在语文实训周教学活动中,主要就是教师在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实践训练,从而使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更好运用,提升其实践能力。在仿真实训中,主要就是创建仿真职业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语文知识的实践应用,并且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应用所学语文知识及技能,进而使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真正提升,在职业活动中更好应用。

四、结语

在目前中职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学发展中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在目前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过程中,作为中职院校语文教师应当结合就业导向,以各个方面为切入点开展教学改革,从而使教学改革能够更好实现,使语文教学更好符合职业发展需求,对学生进行更好培养。

参考文献

[1]刘泽松.就业导向下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改革[J].学周刊,2018(33).

(编辑:龙贤东)

职高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的语文教学,其主要讲究“文以载道”。在语文教学中,“文”和“道”是交相辉映、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因此,在语文学科中德育因素大多数都没有明白直接指出,而是通过文学形式间接表现。德育大部分是通过故事情节的描述、人物形象的刻画、诗歌的意象、意境等形式表现出来。因此,在职高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和要求学生读的作品为“思想性很强、文质优美”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中均负载着一定的道德情操、人生哲学、阶级观点、政治信念以及社会理想等。同时语文教学渗透德育可以体现在口语交际教学、作文教学、阅读教学以及开展语文第二课堂等多个方面,本文仅探讨职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德育渗透。

1 职高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德育的必要性

语文教学具备一个方向性的原则,这一原则在传统上被称为“文道统一”,就是指要将语言的训练以及思想的陶冶统一起来。如果对于在语文课程的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以及对于“道”的熏陶感染作用没有引起重视,那么学生就不能够相应的提高语文知识认识水平,自然就不能够成长为一个社会化的人。

职高学生的心理发展具备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思想活跃,能够接受很多信息,但是没有明晰的、固定的标准;渴望自己成才,具备很强的成就动机,但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盼望过幸福的生活,对未来有美好的憧憬,但是不具备艰苦奋斗的精神;有较强的自立自主意识,但是关心他人、遵守纪律以及集体观念都比较弱;追求新奇追求快乐,但是有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的倾向。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需要每一位职高语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要加强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而语文具备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教学也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优势,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当中渗透德育,能够广泛且深远的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产生影响。如,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 孔子曾讲“循循然,善诱人”的德育渗透艺术,现代的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实行“教、学、做合一”的德育渗透艺术,等等。通过这些看出,德育渗透艺术是语文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德育渗透需要注意的三大事项

2.1 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应当适度

“适度”是职高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时非常重要的一项,如果这个“度”没有把握好,那么语文阅读教学就会演变成思想政治教育,这就使得语文阅读课的性质发生根本的转变。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德育渗透在内容上的“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权衡德育渗透在时间上的“度”;在进行教材把握时,应当注重学生实际的思想品德及德育因素是否符合“度”。为确保德育渗透不“越位”且“到位”,在进行德育渗透时不仅需要对“过”进行预防,同时还要对“不及”进行有效克服,这样能够有效避免发生空洞说教、牵强附会的现象[4]。

2.2 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应当具备时代感

职高语文阅读教学的德育渗透需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且需要能够将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消息、新成就有效的反映,特别是要反映出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们所关心的新问题、新情况。但是,在追求时代感时,有一点不容忽视,即语文阅读教学的德育渗透艺术的“新”不是指的赶时髦、搭花架子。要使职高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流入独具生活气息的时代活水,德育渗透常变常新,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作用[2]

2.3 教师须本着民主平等的精神创建和谐课堂

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是语文的阅读课堂中渗透德育的首要条件。语文的长久魅力、教学的生动鲜活之气、语课堂上的精彩瞬间等都需要师生双向劳动、共同创造。通过共鸣的师生情感,才能够在配合上达到默契,使得教者乐于教、学者乐于学,增加德育渗透顺利实现的可能性。而这一点的做到是需要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了解、熟悉,换位到学生角度进行思考,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教师只有通过情感交流,消除学生猜疑心理,方可使学生愿意在阅读课堂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同时,教师还应当民主、平等的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通过真挚的情感感染学生,并通过健康的情操以及高尚的道德对学生进行影响,由此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渗透德育,方可取得取得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3 在职高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渗透德育的途径

3.1 通过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教育来渗透德育

在职高语文的基础模块教材中,可以设计导入环节的阅读篇目有很多,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得到激发,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并能够引导学生质疑,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虽然导入环节的时间很短,仅两三分钟,但是只要教师能够巧妙地运用,同样可以达到教育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目的,使得学生得到德育的熏陶[3]

例如,在讲授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一文时,可以简单介绍一下魏征。魏征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敢于犯颜直谏的政治家。在唐太宗越来越忘乎所以,别的大臣都噤若寒蝉的情况下,魏征于贞观十一年的三月到七月这五个月中,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十思疏》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通过对魏征本人及课文写作背景的介绍,学生对魏征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得到勇于进取、敢于说话的德育教育。

3.2 进行作品主题的挖掘来渗透德育

作品的主题是作品基本思想的表达,它往往对作品的主要问题有一个很好的诠释,表明了作者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所以,职高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对教材作品当中所体现的主题内容要重视挖掘,精心设计出探究点,力争使学生的积极情感得到更好地调动,由此使德育渗透的目的达到[4]。

例如,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其主要内容是对可怜的马蒂尔德大半生的经历进行描述。但是作者仅用有两小段时间进行描述,第一个时间是那个倒霉的一月十八日(星期一)为中心的十天半月,第二个是十年后她与佛来思节夫人邂逅的那一天。作者通过对这十来天的精雕细刻,而将其他岁月一掠而过,但是到文章结尾才知道原来帮主人公大出风头而又让她耗费了十年的青春的那串钻石项链原来是假的。这篇文章在德育中渗透出了马蒂尔德讲究信用毫不推卸责任的英雄气概和苦熬苦受忍辱负重的精神也许还有相当的尊重,但是更重要的是说她爱慕虚荣,由此也是活该。

学生通过对《项链》进行充分的阅读后,与身边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达到了异常活跃的课堂氛围,就连平时默不做声、心不在焉的学生都主动积极参与发育,该堂课多次迸发出思维的闪光。而在看待路瓦栽夫人的人格问题上,一位学生掷地有声、不容辩驳的对其他同学对人格的误读进行了回答,将关于对虚荣、人格的讨论带回到健康的道路。

笔者将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文本产生的各种解读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估计,并准备大量课外资料,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淋漓尽致的讨论后,在对当今职高学生可能由于虚荣而导致的悲剧进行了补充。通过学生热烈的讨论声已经略带深思的眼神后,笔者知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德育渗透成功了。

3.3 在朗诵中渗透德育

朗诵是在整个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三国志·魏志董遇传》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通过朗读,不但能够使学生们对课文的主体意思有适当的掌握,还能够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受到德育教育[4]

例如,钱穆的《人生三步骤》,是钱穆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所作的关于人生问题的演讲,主题是生命真谛。本文体现出一种大家风范,一方面,作者语气随和,娓娓道来,如一位循循善诱的长者,全然没有说教的成分。另一方面,作者善于把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文辞也非常简明。本篇课文的思想价值在于有助于学生对人生意义的认识,能引发职校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独立思考。笔者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钱穆,正在演讲《人生三步骤》,对人生意义应当有一个独立的思考。经过一番渲染,学生们带着情感去朗读,对于思考人生意义的熏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

3.4 在语文知识的训练中渗透德育

要使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正确理解并运用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只有通过语文阅读课中的只是训练。但是在其过程中对于学生有效的思想教育也不可忽视。

例如,在学生对林希散文《石缝间的生命》中的句子进行仿写训练时,有一个学生仿写的句子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5]”这个句子引起了部分学生的感慨:“如果我们找不到生命的营养,那我们是不是就要放弃生命。”通过对这个句子进行讲评,笔者和学生一起讨论生命才是真正的生命,以及当生命走到绝境时我们应该怎么面对。

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必须要用真善美,由此而使他们受到感染,进而使他们对生命韧劲的追求得到进一步激发。因此,在进行语文阅读训练时,必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进一步加强。

3.5 通过体验式教学方法来渗透德育

语文阅读教学始终是对个体认识和内心体验进行强调,均是需要个体自己进行理解、体会,而最终达到认同。将知识转化为自己内心的东西。在阅读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本改编,通过角色转变使学生正确理解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以及根据课本内容进行辩论等等一系列的活动,由此不仅可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同时能够使语文阅读教学的技能目标得到体现,在实践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教学生“做人”[6~7]

例如,笔者让学生将佚名的《成长》改编成一个短剧,要求学生扮演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认识到了成长需要独立、需要自己去面对问题。

4 结语

职高语文教材的阅读选文大多文质兼美,可以这样说,语文课本的阅读作品是最好的德育素材,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阅读知识的同时要重视渗透德育,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播下美好的、健康的发展种子。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找准阅读教材中的“德育”亮点,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以提高德育渗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德霞.将德育渗透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2] 谭冠.中等职业学校语文阅读教学与人文教育[J].科技信息,2010(28).

[3] 贾凤羽.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渗透[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09(4).

[4] 黄菊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职高语文阅读教学对策[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12).

[5] 侯海云.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教师适用),2009(5).

[6] 沈雪梅.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9).

[7] 张咏梅.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J].科技资讯,2006(26).

职高教学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从高职高专学生口语能力现状出发,探讨高职高专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口语的兴趣,为高职高专学生毕业以后适应充分竞争的就业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语文  语文教学  口语训练

中国改革开放36年,市场经济深入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过硬的口才,很难在人际交往中赢得优势,特别是没有一技在身的,如果讷讷不能言,自然的结果就是被社会淘汰。大学扩招已有16年,高校毕业生占据就业大军极大比例,没有过硬的口语能力,谈何就业。因此,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已成为现今高校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尤其是为社会培养适用型技术人才的高教教育,更应该迫切的主抓学生口语训练。

1.朗读法

是口语训练的基础阶段,也是初级阶段。刚从高中学校步入专科学校,彼此都很陌生,胆子又小,在众人面前说的训练又很少,心理障碍较大,说话脸红、气短、非常紧张,这样很容易出现语无伦次的现象。基于此种情况,必学采取较为初级的训练。

1.1朗读能力训练:在训练方式上,可以采取学生自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揣摩感受,领会其意。然后老师做范读或放名人朗读的磁带,以纠正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1.2齐读能力训练:课堂时间终归有限,每次训练只是给少数人创造了机会,齐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

1.3朗读比赛:经过一段时间的朗读训练,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有了一些基础,可以参与比赛。学生可以选自己喜欢、最能表达出水平的作品。事先要做好准备,由老师和班级学委、语文课代表担当评委,做好录音,评上几个档次,鼓励学生们。通过这种训练使学生基本上达到了吐字清楚、语调柔和、音量适中,抑扬顿挫分明。这样不仅提高了其朗读能力,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复述法

学生将书本读到的语言材料通过自己的理解的通俗易懂的复述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最后用日常口语表述出来。其中就是有对内容的筛选、概括和归纳,可以加深对材料的理解,熟悉教材的词汇、句子和章法。既能培养学生系统而连贯的说话能力,又能增强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1指导学生阅读:例如:《华佗传》,虽是文言文,但故事性较强,易于把握。让他们口头详述其中的一两个小故事。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锻炼了其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其树立了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2培养口语表达能力:为了增强学生口语表达兴趣,加深理解课文,还可以根据作品的主要思想和情节,对人物、景象或情境加以想象和创造,予以合理的补充发挥,即运用生发性口头复述法。例如《项链》授课中,让学生续写结尾。激发学生的想象,鼓励学生发言,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讨论法

3.1 学生讨论:创设情境讲读教学,让学生根据一定的作品分组讨论。例如《项链》授课时,教师针对课文提出“丢项链是否可能?”这样的问题。问题提出后,便激起学生发表见解的愿望,他们纷纷谈自己的看法。有的说,这是情节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写才能为后文假项链做铺垫。有的说不可能丢,路瓦栽夫人把项链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她会时时看,时时摸,根本不可能丢,这应是作者的败笔。

3.2 老师引导:总结后,谈自己的看法,丢项链完全可能。路瓦栽夫人下台阶时便赶快逃走,仅是为了避免丈夫给她加穿的家常衣服被那些穿珍贵皮衣的女人看见,。此时爱慕虚荣心已使她忘记了对项链的珍爱,在这慌乱之中完全可能丢项链,这正是作者的成功之处。这样课堂讨论代替了满堂灌,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不光训练了口语表达,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4.口头作文法

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统一命题或自由命题,口述作文可先单项,后综合的方法。口头作文前先拟提纲或写成文,然后小组人人开口,“我口说我写”。经小组评议,选出一定数量的较好作品,在全班集体讲,再由全班同学评议,最后教师总结。分组口头作文,人人都有说话的机会,小组人少,又能克服怯场心理。先写后说,先单项后综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增强了口语表达的条理性、准确性,又使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同步提高。

5.演讲法

是借助语言和动作相互配合,向听众阐述道理,讲述某些见闻或针对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见解或意见的一种口语训练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讲与演的综合运用。通过演讲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逻辑性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5.1:写好讲稿:讲稿要有针对性、鲜明性、论证性、鼓动性和通俗性。演讲内容不限,可以讲自己耳闻目睹之事,可以描述生活中的某个场面,也可以就人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等等。学生在准备讲稿过程中,广泛阅读、留心生活、收集材料、整顿成文,既扩大了知识面,又提高了思想认识水平。

5.2指导演讲:要抓住听众心理,以情感人,造成一种热烈的气氛,使大家产生共鸣。还要注意运用语言、音量、语调、表情、手势、姿态等传情达意。从演讲形式到容充满了艺术魅力。演讲可以通过班级组织、第二课堂、全校性演讲比赛等方式进行。除此之外.利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演讲训练。全班学生轮流进行,成为一种课内日常训练,每次演讲后要进行评议.评价所讲的内容与演讲者的表现形式,这不仅培养了演讲者的口语表达力,也锻炼了参评者的评议能力。

6.辩论法

辩论法是口语表达能力的较高层次训练,但有了前5个阶段的训练,搞起来也就不算太难了。在辩论前,教师一定要注意辩题的选择,要选择那些既有时代特色,又符合青年学。生心理的辩题。辩题选好后,教师就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组织正反辩方、主持人、评委、自己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在辩论时充分发挥。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也使他们具备了坚持真理的信念、服从真理的风度、博士多闻的知识、能言善辩的口才、随机应变的机智等多方面的因素。

总之,通过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高职学生口语训练的积极性,适当满足学生的表现心理,为学生毕业以后适应充分竞争的就业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引导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奉献社会。

参考文献:

[1]王宏. 如何培养高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2).

[2]韩志孝. 重视口语课教学策略 培养中职生交际能力[J]. 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4(02).

上一篇:消防知识宣传范文下一篇:七步诗的意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