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环评水利水电论文范文

2024-05-04

规划环评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1篇

早在十九世纪末期开始, 城市规划的领域就开始逐渐有了生态学的“身影”。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将生态学的相关知识与内容与城市规划进行相互的融合逐渐成为了时代之选。越来越多国外的专业人士开始将这二者进行相互结合的研究, 与之相关联的各种著作文章等也是层出不穷, 让人眼花缭乱。

近年来, 国内相关专业的有识之士也逐渐将自己的研究领域扩大到了此范畴, 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环境评价等方面的内容已经逐渐成为了时代发展的不二之选。随着“研究触角”的不断延伸, 城市规划与生态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变得十分明晰, 将其运用到城市化规划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 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都同样重要且不容忽视。特别是随着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的正式颁布与实施,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评价变得有法可依, 有章可循。城市规划与环境评价之间的融合也有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2. 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在相互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环境影响评价法》的出台, 我国大部分的地区在进行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都开始将规划工作与环境评价工作进行了相互的结合。但是其在实施的过程中仍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规划环评过程中漏洞的存在使得一些业主可以“花钱买评价”。在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相互融合的过程中, 各种监督机制的不到位, 加之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 城市规划过程中的环境评价变得形同虚设, 并未发挥其真正意义上的作用。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之下, 某些业主为了通过能够及时通过评价, 不惜花费大额的资金买通环境评价人员, 使得环境评价人员在环评过程中弄虚作假, 为城市规划提供虚假且不具有实际意义的环境测评信息。很显然, 这种苟且行为的存在背离了规划环境测评的初衷, 让环境测评的结果变得形同虚设。第二, 规划环评的理论方法与实际情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目前, 我国业内对于规划环评的方法与定位有着不同的观念。其中较为主流的观点对于定量分析的方法较为倚重, 但是由于定量分析的不确定性使得最终呈现出来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第三, 环境评价的成果往往“不受人待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微妙联系, 想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本身就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因此,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评价自然就会被贴上“无用”的标签。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 人们往往习惯牺牲生态效益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城市规划中, 经济发展是短期内就能看到的效果, 而环境保护要发挥效益则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才能真正看见成效。久而久之, 大家对于环境评价的结果渐渐失去了关注, 相关部门对于环境的不作为也变得十分常见。

3. 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融合的实践措施

3.1 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环评方法, 严格环评机构的管理

首先, 在进行城市规划和规划环评融合的过程中, 各种国外的优秀经验应该在工作的过程中得到逐步体现。在城市规划进程中, 结合规划的内容与细则对各种战略发展趋势和政策法规等进行环评方面研究。在此过程中, 各种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的措施都应该纳入规划的考虑范畴中去。其次, 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的融合还应该始终坚持统一的评估标准, 以保证任何一项城市规划都能按部就班的完成。同时, 在此过程中各项环评的标准也应该统一规范。在具体的环评管理过程中, 建立健全环评工作的管理监督体系, 对于环评中出现的任何一种弄虚作假和谎报信息数据等给予严肃的处理, 对于评价方法不客观、评价指标不明晰的单位给予降低资质的惩罚, 而对于影响恶劣的单位直接给予淘汰出局的惩罚。如若有通过环评的城市规划在日后的使用过程中出现了重大的环境污染问题, 当初进行环境测评的单位也应该追究其相应的连带责任。

3.2 建立健全规划环评的公众监督体制

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的相互融合需要社会大众的监督管理方能真正发挥实效。环境与每一个社会大众之间都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 在环评程序中将社会大众的监督管理融入其中十分重要。在公示环节中, 对于公示的内容应该进行准确分析和细化定位, 并在此过程中加入被咨询人员的情况表和规范报告书等方面的内容。增加的这些内容能够让社会大众对于规划环评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并在这个深入理解的前提之下关注规划环评、重视规划环评, 让规划环评真正的暴露在阳关之下, 接受社会大众的监督与管理。很显然, 这对于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的融合势必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3 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科技提升环评工作的效果与效率

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相互融合的过程中, 与之相配套的环评内容与环评指标十分重要。在环评指标的确定过程中应该始终从实际出发, 将资源量、环境承受力等一一纳入考虑范畴之中。同时, 还应该进一步扩大环境评价的联系体系, 全方位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的生态性与环保性。此外, 规划环评还应该与互联网时代进行紧密的结合, 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健全一些生态敏感区域的污染物限制情况, 并将其纳入到各个行业的环境评价数据库中, 一旦需要, 就能及时调出作为环评素材进行使用。换言之, 在互联网时代之下, 规划环评的过程被融会贯通, 原先孤立且没有联系的数据被真正的激活, 城市规划环评工作变得高效且便捷。

4. 结束语

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的融合在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任重而道远。这个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制定并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约束环评过程中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保证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紧密结合, 相互促进, 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融合早已成为了时代趋势。本文首先介绍了城市规划生态化的基本现状, 接着分析了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在相互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了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融合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环评,融合,实践

参考文献

[1] 李若红.城市规划与规划环评融合的思考与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7, (03) :50-51.

规划环评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水库移民是随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而产生的,妥善处理好移民安置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的综合性工程,涉及范围广,工期长,人员众多等问题,使得工程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中存在“重工程、轻移民,重搬迁、轻安置”的现象。

【关键词】移民生产安置;主要任务;方案

一、移民生产安置的主要任务

移民生产安置涉及人口较多,安置任务非常繁重,安置压力大,而移民生产安置任务的确定往往又与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以及移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做好移民生产的安置任务,主要是确定移民生产安置的人口。如果在移民安置过程中人口的偏小,就会造成致移民生产生活安置无法落实或者没有发展余地,导致不安定因素很多。如果安置人口过大,就会造成移民安置规划的难度增加,导致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增加没有必要的投资,因此安置人口的确定成为移民生产安置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

移民生产安置人口反映的是需要重新配置生产资料、需要进行生产安置的人口规模。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保障移民拥有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资料,同时为了保证移民搬迁后生活水平与搬迁前生活水平相当,在实行水利化配套改造提高耕地质量的同时,以搬迁前后人均占有粮食量相同为原则,进行耕地质量评价是线上移民安置的重要环节,对移民搬迁后人均耕地减少造成的粮食占有量减少部分采取长期粮食补助的方式解决。按征用土地面积及等级核定的粮食产量扣除成本,折算为标准粮(大米或玉米)产量,长期给移民补助粮食,按当年12月份标准粮价格核算,移民可自愿领取粮食或现金,以解决移民的生产安置问题。

最后在移民生产安置时,要保证移民生产在搬迁前后不收影响,水平平均,甚至要更好,需要从总耕地面积、征收耕地面积、总人口和耕地质量系数几个方面来做。总耕地面积、征收耕地面积、总人口都可以进行调查得到确切数据,耕地质量系数资料收集比较困难,人为因素影响往往比较大。因此在分析生产安置时应考虑收入的构成因素,考虑移民的土地收入在总收入中的比重,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对于生产安置人口计算基数范围内的人并不是都成为移民安置对象:对于耕园地全淹的农业社,上述基数人口每个人都可以作为农村移民生产安置对象;对于耕园地部分淹没的农业社,只计算了全社生产安置人数,具体落实到哪个人是生产安置移民,哪个人不是生产安置移民需要区别分析。如某移民安置的村庄,农业人口150人,耕地6169hm?,水库淹没其中2189hm?,不考虑任何系数算出来有75个生产安置人口;考虑收入比重因素,只有51人,相差32%。应该说75人和51人都有各自的道理,这就需要在移民生产安置时,需要做好的任务侧重是考虑收入,还是其他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在进行移民生产安置时需要做好的安置任务。

二、移民生产安置的主要方案

移民生产安置坚持的原则是“实行开发性移民方针,采取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的办法,使移民生活达到或者超过原有水平。”的方式,移民生产安置方案的确定,应该根据库区移民搬迁后生活水平与搬迁前生活水平相当的前提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安置方案。包括:农业安置(有土安置),第二三产业安置,投亲靠友安置,自谋出路和自谋职业安置等方案。

(一)农业生产安置

以土为本的农业安置始终成为一种主要方式,包括调整土地安置、开发土地安置和复合安置。这种安置方式一是使农村移民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维持,其次是使其社会交往和文化特征模式得以保留,更加有利于保证其生产和生活的适应性。在农业安置过程中,应该是多种方式灵活进行。一是可以选择调整土地安置,这种方式是根据移民户自愿采取以自主调剂耕地为主的生产安置方式。二是开发土地安置,这种方式是移民户自愿采取自行开垦耕地为主的生产安置方式。三是复合安置,该种安置主要是由移民自主提出申请,配置部分土地,结合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安置的生产安置方式。户征占用水田在0.5亩以下,或被征占用的水田虽然较多,但剩余水田仍达到人均0.5亩基本口粮田以上(含0.5亩)。

(二)长期补偿的生产安置

长期补偿安置是水库移民安置遇到诸多挑战的新形势下出现的一种创新模式,这种模式是水电工程土地征收线内因原有耕地资源丧失,或其他原因造成土地征收线外原有耕地资源不能使用的,按耕地面积实行长期补偿稻谷实物的生产安置方式。这种方式是一种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式。也就是说从土地被占用开始,补偿开始,到水电站报废日止,占用一年补偿一年。

(三)二三产业安置和投亲靠友安置的多种其他安置

这种生产安置的特点完全是根据移民自身的情况进行。二三产业安置的根据移民有能力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技能和完全依赖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安置生产生活。在一定的政策范围条件下,可以进行自主选择自谋职业的安置。这种方式在进行过程中要有城(集)镇有房产部门提供证明的固定居所或房产和月收入在800元以上稳定的经济来源。其次是投亲靠友安置,这种方式的进行是移民本人自愿提出申请,并取得地方政府的认可而进行的方式,同时还可以利用补偿资金在亲友所在地通过赡养或者是抚养关系进行安置的一直方式。这种方式的费用是移民被征占用的土地补偿费。这种方式安置后就不再要求当地政府或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重新进行安置,而且要求移民做好这方面的承诺书。

参考文献

[1] 胡苏翔,高贵全,杨云山,文俊,邱苑梅,孙飞.大庄水库移民安置规划方案探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0(01).

[2] 倪九派,高明,魏朝富,谢德体.基于参与性评估法的安置区移民安置适宜性评价[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01).

作者简介:胥天星(1986.03- ),男,四川三台人,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电工程征地移民。

规划环评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3篇

1 区域环境现状

以某地区域为例,根据市区环境功能区划,该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的二类区。此地为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燥,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为12.3℃,年主导风为偏东风,平均风速为1.0m/s,全年静风频率为62%。结合《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导则》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要求,根据污染源分布于污染气象特点,确定大气环境的评价范围为区域规划范围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延长1km,下风向延长5km。在该区域规划中企业有食品加工、乳制品加工、包装、机械加工与化工,多集中在在东南部与西北部。这些企业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相对比较少。

2 区域规划方案的概述

就区域规划现状,此地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且集合商贸、生活、文化娱乐以及金融等为一体的综合规划区域。产业覆盖新材料、生物技术、新医药、装备制造业等,且主要是装备制造业,其他产业只在高新技术发展中起着推动性的作用[1] 。整个规划区域的面积为1884.23公顷,规划后的城市建设用地将会达到1246.32公顷,工业用地占据435.63公顷。整个区域规划分为社会综合服务区、生态农业区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区。在对区域进行规划后,现有的区域分散供热会有所变化。

3 区域开发规划环评中大气监测点位的布设

本次研究活动展开的区域风向为东风,整个区域内受到的大气污染源较少。根据大气环境监测的最终结果可使用扇形分布。在考虑布设点的时候,不仅要将主导风向产生的不同功能考虑在内,还应充分考虑区域内外与规划后的区域,大气污染源会对区域环境产生的影响。

3.1 充分考虑地面最大浓度落地点布点方法

就区域现状调查与区域控制性的规定,区域内主要的污染源就是供热烟囱与电厂,最大浓度地点垂直向扩散参数与源高的关系,就能够求得最大浓度落地点距离。根据其中的关系式就能够了解规划区内污染源的状况,并了解到各项数据均由大气稳定度与下风向距离所决定。

3.2 确定不利气象条件

在研究期间,需要根据区域最近几年的气象观测资料,以此来确定气象不利条件的污染气象特点。在不同的稳定度条件下垂直向扩散参数幂函数来表示各个参数之间的关系。由此便可了解到,根据当前现状与规划后大气污染源的排放高度与不利气象垂直向扩散参数幂函数的表达公式,就可了解到大气稳定度下最大浓度地点距离排放源的距离[2] 。

在借助先关公式的基础上,就能够明确大气污染源,进一步确定地面污染物浓度与风速、扩散等相关性的影响。在此期间就能够明确扩散参数会随着风向距离和不稳定性增强而加大。但是利用其它的相关公式,将所有的相关因素考虑在内风速稳定与风变化距离范围控制在0.64内,但不低于0.32,风速的变化范围在2内。由此考虑多方面因素,就可确定静风的稳定性是影响大气环境的因素。

4 意见

在实行区域开发规划环评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布设的时候,就需要综合考虑调查规划区内外现有与规划的大气污染源与集中供热的情况,同时还应结合区域污染气象的特点,充分考虑这么几个因素。首先,对于功能不同的区域,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考虑。在评价不同功能区域的时候,应在每个区域布设监测点。其次,充分考虑敏感点。在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时候,第一就应当充分考虑敏感受体,即对人产生的影响。在布设监测点的时候,首先需对集中区域如医院、住宅以及学校影响进行测定。再次,进行现场调查。胫骨现场调查了解区域环境的现状,以及规划后大气污染源。在了解区域污染源的基础上,采用相应的模式来系统分析污染源不同浓度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以此作为监测点。通过这样的分析就能够了解区域环境内污染源的分布状况和大气污染质量,以此便可为大气环境预测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有利于整个区域优化。并且通过监测最大浓度点,可为整个区域项目环境预测提供参考值,以此便能够简化区域环境环境测评[3] 。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区域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监测点需要根据区域规划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唯有在充分了解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的规划好区域环境。

摘要: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布设大气监测点位,需要综合考虑开发区功能的区划分、环境敏感点以及区域内产业分布等情况,根据规划区内外现状与规划实施后受到污染的重点区域与排放高度,以此作为区域大气环境监测点布设的根据。根据实践就可了解到,这种布设方法可充分反映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与空间分布状况,且能够为区域环境预测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区域规划环评,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布设

参考文献

[1] 王颖,霍玉侠,侯雅楠,等.区域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布设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1,27(6):456.

[2] 林万生.浅议区域规划环评中大气环境监测点位布设[J].低碳世界,2015,13(14):7-8.

规划环评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水利规划是为防治水害、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而制定的总体措施安排,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优化水利规划的政策,以此来引领和推动我国水利行业向着稳定科学和谐的方向发展,使水利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及社会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协调统一、步调一致,有效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持续、优质、完善的支撑和保障,真正发挥水利规划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最大作用。目前正值“十三五”水利规划关键阶段,下面文中笔者就区域水利规划方面的有关问题及优化方法作出简要阐述,以期与业内同仁共同参考。

【关键词】区域;水利规划;优化方法

一、区域水利规划的基本任务

区域水利规划是对本区域范围内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进行合理规划,以指导区域内水资源的合理、科学利用,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等工作。区域水利规划应紧紧围绕国家及部门制定的方针政策开展,服从与流域规划、上一级水利规划和其他综合规划,考虑对水利各方面的要求,研究水利现状、特点,探索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提出本区域水利治理开发方向、任务、主要措施和分期实施步骤,安排水利建设全面、长远计划,并指导水利工程设计和管理。

二、 区域水利规划中的常见问题

1.区域水利整体规划体系不完善

在区域水利规划上整体规划体系不够健全,从长远来看,受到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传统的水利规划方法不够科学,水利规划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区域水利的长远发展;第二,各地区间自然环境的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发展战略的不一致给区域水利规划带来很多难题;第三,规划结构不完整,各类专项规划衔接不协调,而且存在重复投入等问题;第四,基础资料不全,问题研究不透、调查不充分,有的工程建成后问题凸显,造成损失。如笔者所在县1978年大旱后建设的抗旱机井、抗旱泵站均没有投入运行,后全部损坏;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工建设的淮河~淠河航道及船闸工程建成后受水资源及市场影响,启用不久就停止运行。而本县另一项水利工程——安丰塘,为楚相孙叔敖率民众所建,由于规划科学、合理,历经2600年,如今水域面积达5万亩,发挥着防洪、灌溉、供水、养殖、发电等综合效益,灌溉农田63万亩。

2.区域水利防洪除涝规划工作不到位

在当前我国区域水利规划工作中,防洪防涝方面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近年来,区域汇流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地极端异常天气时常出现,洪水冲破堤防,城市暴雨成灾,导致财产和人员伤亡的事件频繁发生,这充分暴露出区域防洪除涝体系建设标准低的问题,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3.区域水利建设规模规划不当

在区域水利规划工作中,规划人员对基础资料收集不全,对实际情况了解不透,缺少科学严谨的态度,往往导致区域水利建设规模偏小,如经常见到河渠上的阻水桥涵、城区道路及小区排水不及被淹等。有些地区在编制水利规划时,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增长率预判不准,基数定的太低,造成水资源的需求量无法得到满足,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4.水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国属水资源贫乏国家,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分配又存在着不均匀和不合理的现象,水资源浪费及局部短缺较为常见,导致这些情况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是由于区域水利规划方法过于落后,规划方案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可持续性,这就导致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无法在这种不合理配置下得到有效的满足。

三、区域水利规划的优化方法

1.优化整体规划体系

在进行区域水利规划前,水利规划人员一定要做好调查、分析和研究。针对区域自然环境的不同、经济社会条件的差异、有重点地进行规划,要结合各行业发展状况、周边地理特征、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分出主次,根据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发展,改变传统水域水利规划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远大目标,从而达到和实现体系健全、结构完整的区域水利规划体系结构。

要改变传统的区域水利规划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实现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相结合、城市水利发展与农村水利发展相协调的目标。要用现代化的水利规划理念和方法指导水利整体规划体系的制定和优化,这就要求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运用系统论、运筹论、控制论等科学方法。最终达到水利规划体系的科学合理。

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赋予了新时期治水的新内涵、新要求、新任务,是做好水利规划的科学指南。

2.适当提高防洪除涝安全标准

区域水利规划,防洪规划是重点,在选定防洪标准时,要根据其不同保护对象选定最高级别的防洪标准,对于失事后果严重的工程,要有预判性,适当提高其防洪标准。一般步骤如下:1)合理考察,制定规划策略。对区域经济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洪除涝措施;2)划分等级,确定防洪标准。根据区域实际地理特征对易发洪涝区,确定治涝防洪标准;3)综合指挥,建立控制系统。为加强区域防洪应急能力,进一步做好防洪减灾工作,建立洪水预警预报,以及抗洪救灾等防汛信息的综合指挥控制系统,使防洪除涝工作更加科学合理;4)正确处理区域水资源治理和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避免水利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避免水利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有效防治因生态环境恶化而造成的洪涝灾害。

3.合理制定区域水利建设规模

在进行区域水利规化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的规模,对各行业的用水需求进行深入了解,这样在规划时才能确保水利建设规模更加科学合理,确保水资源供需的均衡性。所以在区域水利建设规划之前,需要通过对区域水资源需求行业和居民用水量的综合统计,同时还要对群众利益和财政的承受能力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制订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在调查研究过程中还要合理对调查方法进行选择,确保与规划的具体要求能够相符,调查资料作为调查研究的主要材料,需要确保资料的准确和可靠,在规划工作中,还要做好未来水资源需求的预测工作,从而在具体规划过程中留有一定的裕度。

4.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

区域水资源的分配需要考虑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等诸多因素对谁资源的影响及需求,从而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利用的目标。我国已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区域水资源规划时,需要满足经济发展过程中对防洪除涝、供水及灌溉等多方面的要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区域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和生态环境对水资源量的要求,从而实现对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确保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结束语

建设和发展水利现代化,不仅需要与具体情况相符合,还需要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分阶段目标。要从区域的实际出发,确定区域的现代化水利发展目标和相应的工作任务。水利现代化不仅是硬件的现代化.也包括软件、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所以需要从区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合实际的做好区域水利规划工作,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参考文献:

[1]高晓晓.王宇.区域水利规划中常见问题及优化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1(4)

[2]張德平.在区域水利规划过程中,要做到科学、合理地编制水利现代化规划方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34(32)

[3]刘福东.关于完善水利规划工作的几点意见[J].水利天地,2012,33(8)

规划环评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进步,国家越来越重视起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作。水库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库加固施工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更好的保障水库加固施工质量,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概述了水库加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当前水库加固施工管理现状;最后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库加固施工管理优化对策。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加固;施工管理;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为一项关乎到民生的工程,作为水库加固施工管理工作是确保使用安全的关键,众所周知,水库加固施工难度高、施工周期长,只有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才能够保障施工的安全、高效、高质进行。

一、水庫加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概述

水库不仅起到了蓄水灌溉的重要作用,而且具备了泄洪防汛的功能,因此保障其安全性与稳固性是至关重要的。水库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就要定时定期的做好水库加固施工工作,在这一过程当中,如果施工管理不到位,必然会给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做好水库加固施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确保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保障水库安全使用的关键,因此我们要足够重视起来。

二、当前水库加固施工管理现状分析

(一)施工规划不合理

水库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水库建设不仅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并且还能够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当前我们发现在水库加固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规划存在着一定的不合理之处,缺乏周全的考虑,给水库加固施工质量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这主要就是由于施工企业缺乏良好的施工经验导致施工规划和实际施工两者产生了脱节,进而影响到施工质量。

(二)施工准备工作不到位

在水库加固施工之前,认真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是确保施工建设安全有序进行的关键。在这一过程当中,要做好人员培训,准备施工材料,确认施工方案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但是,往往有很多施工企业不注重施工准备工作,导致施工工序混乱,施工方案存在错误等等,这不仅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时也会给施工加固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

(三)施工管理水平不足

在水库加固施工的过程当中做好对各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水库加固施工难度较高,工序复杂,这进一步提升了施工管理难度,但是由于部分施工企业及管理人员自身并不具备良好的施工管理水平,无法完成对加固施工的有效管理,导致施工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水库加工质量不达标,导致在接下来的应用过程当中出现安全问题。

三、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库加固施工管理优化对策探讨

(一)提高施工队伍的建设水平

施工队伍作为水库加固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是否具备良好的施工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体施工质量。基于此,在水库加固施工管理的过程当中,要重视起对施工队伍的教育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其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及理念,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及安全意识,确保其满足水库加固施工要求。同时要将施工责任与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避免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保障水库加固施工的安全高效进行。

(二)施工准备工作管理对策

在水库加固施工之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是尤为重要的。在这一过程当中,施工企业要认真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工作,包括水文、地质等等,并结合勘察数据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不仅如此,施工方案制定完成后要进行认真的审核,确保方案和实际施工两者的一致性,避免出现差入。除此之外,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确保施工人员明确施工重点难点,有条不紊的展开工作。最后,针对水库加工施工做需要的材料,要做好质量检查及控制工作,确保材料质量达标,避免影响到水库加固施工质量。

(三)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对策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施工工序及施工进度管理。确保水库加固施工所有操作严格的按照施工计划展开。为了便于管理,可以将施工分为多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明确管理人员的管理责任,确保施工有序进行。并且要实时化监控施工进度,一旦发现和既定工期相差甚远,应合理的做好调整工作,确保完成施工。其次,要做好施工材料管理。施工材料在入场之后,要做好管理工作,避免遭受风吹日晒雨淋,在使用之前应做好复检工作,确保材料质量达标。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禁止应用于施工当中。再次,要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水库加固施工难度较高,技术工艺复杂,因此必须要重视起技术管理,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展开施工,避免出现不规范施工以及违规施工现象。针对施工技术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要制定相应的纠正对策,提升施工技术应用水平。最后,要重视施工质量管理。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监管体系,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管小组,负责好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监管工作,以此来更好的保障水库加固施工质量,确保安全使用。

(四)施工后期管理对策

在完成水库加固施工之后,需要进行竣工质量检查工作,在这一过程当中,尤其是要重视起对施工关键点的检查,一旦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应及时的反馈给施工部门,并及时的做好整改工作。在确保所有质量问题整改完成后再进行复检验收,通过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以此来更好的保障水库的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四、结语

综上所述,水库加固施工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确保施工质量是保障水库安全应用的关键。基于此,必须要重视起水库加固施工管理工作,针对当前该项工作当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做好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切实提高现水库加固施工管理水平,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促进水利水电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世孝.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加固施工管理论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3):253-254.

[2]丁立彬.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加固施工技术与管理[J].民营科技,2018(04):23-24.

[3]王宝鹏.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加固施工管理论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4):275-276.

规划环评水利水电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主要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状况以及规划建设和管理小型农业水利工程的相关措施几个方面出发,浅谈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和管理问题。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管理

前言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农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提升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等方面都具有显著意义。

一、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规划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性

1、有效增大粮食产量

科学合理的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使农作物得到良好的灌溉,从而增大粮食产量,使农田耕作者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2、为农业劳动提供便利

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可以为农业劳动提供许多便利。例如:旱季可以利用池塘、沟渠、水库、机井内储藏的水对农作物进行浇灌,涝季可以将农田中多余的水通过连接农田的沟渠排出,排入河中、池塘中、水库中,这将大大节省农田承包者的时间、精力等,同时也降低了气候原因对农作物收成的影响。

3、有助于农业发展

要增加农田粮食的产量,提升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建设和合理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步骤。对小型农田建设水利工程对于以个体小型农业耕作方式为主的国情非常契合,这不但规范了我国的小型农业,也使农田及配套建设规范化,这对我国农业的进步与发展助益良多。

二、当前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状况

1、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缺乏管理

近几年来,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兴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对农田进行规整处理,修建水泥沟渠等等。我国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建设后缺乏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致使新建的水利工程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害。例如:一些农民为了取水更加便利随意开挖新建的水泥沟渠,致使水泥沟渠出现开裂、坍塌等现象;由于各农田中栽种的农作物种类不一致,需水量也不一样,这致使一些农民根据需要擅自进行截流、堵坝、开挖沟渠、放水,破坏了原有的水线和沟渠,也破坏了建立的水利工程,这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发挥其供水、蓄水功能。同时,对建设完成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定期养护、修补管理工作不到位,这将影响水利工程的工作寿命和工作性能。

2、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不足

在农村地区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一大障碍便是资金不足问题。大部分农村地方政府的财政吃紧,无法腾挪出足够的资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并对其进行长期管理工作。尽管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进行新农村建设项目,国家和上级政府也对农村的农业建设和发展项目提供了一定的扶持资金,但国家和政府财政提供的项目建设资金也是有限的,可能无法满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金额数量。地方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资金主要是由群众集资而来,政府财政只是起辅助作用。但农民的财力有限,无法满足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所需的资金额。

3、水利工程的施工及管理人员不专业

新农村建设以来,很多农村都新建了许多农田水利工程,为农村的农业劳动提供了便利,但一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在短时期内出现了许多质量问题,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进程。水利工程质量不过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施工人员不专业,管理人员管理松懈。一些水利工程的建设队伍中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也缺乏专业先进的施工技术。同时,施工人员大多为缺乏专业技能的农民,这将导致水利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另一方面,施工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项目规划和管理技能,无法对小型农业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活动。施工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过关,将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后期正常使用及其使用寿命等。

三、规划建设和管理小型农业水利工程的相关措施

1、政府积极发挥引导作用

在小型农业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中,政府应积极发挥其指挥引导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规划过程中积极引导,二是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引导。

在项目规划过程中,政府部门根据乡镇的具体情况,编制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和方案。在确定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具体事项时,政府应积极召开农民代表大会,让农民参与到项目建设规划之中,对项目工程实施的具体内容进行讨论,根据农民代表的意见合理确定人力资源、资金工时和具体的实施工作。这样不仅加深了农民对工程项目建设的了解;也提升了农民的参与程度和项目建设积极性。

在小型农业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引导项目建设,适当调控项目施工进度与,但水利工程建设的中坚力量依然是农民,政府应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引导小组,引导农民参与到具体的工程项目施工中去,鼓励农民对施工进行监督和管理。

2、提升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养护和管理力度

俗语说“创业容易守业难”,这对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也同样适用。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大部分农村地区都进行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然而,由于管理和养护不力,一些水利工程项目在短短时间内便出现了质量问题,例如:沟渠开裂、坍塌,大坝漏水、下陷等问题。这不但影响了农田的正常浇灌,阻碍水利工程发挥其正常效用,也造成了安全隐患。因此,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管理和定期养护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应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在水利工程建设前期,应编制工程建设规划、方案,编制工程预算,对施工人员进行确定、培训。同时,对施工设施的管理工作也不能忽视,管理人员应设专人对施工设备进行看护,对看管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施工阶段,管理人员应对施工进程进行实时监控,保证施工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制定系统完善的奖惩制度也是调动施工人员积极性和责任意识、提升施工质量的佳法,根据奖惩制度规定,管理人员可以对施工表现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懒散懈怠的施工人员进行处罚甚至辞退,借此整顿施工队伍。此外,水利工程竣工后,定期对工程进行养护修补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应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对田间沟渠、池塘等水利工程进行督查、养护工作,对养护人员实行分配责任制,分管不同地段的沟渠、池塘、水库等。

3、提升水利工程相关人员的专业素养

水利工程参与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是工程建设各环节顺利进行、高效完成、质量过关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因此,政府应积极引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先进技术,积极引入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型高素质管理人才。同时,对施工人员的专業技能及职业道德的建设和培养是不容忽视的,水利工程建设的负责单位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开展专业技能交流会和表彰大会。此外,对工程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结语

综上所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建设和管理对我国的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我们应重视施工各环节的质量把控和对水利工程的后期养护,使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发挥到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刘艳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的几点建议[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年05期

[2]李小琴.乐都县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现状与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1年06期

上一篇:加强农村公路管理论文范文下一篇:财务分析财务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