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工作计划范文

2023-09-20

勘察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勘察设备的选用与工作流程

(一) 工程需要的勘察设备

主要有静力触探仪、SH-30型钻机、轻便动力触探仪。

(二) 工作流程

承接勘察项目→筹备勘察工作→编写勘察提纲→组织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评估工作量→岩土测试→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整编。

二、工民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在勘察岩土工程前, 应该将相关材料准备编制好。但是, 大多数调查人员在调查实际工作中, 都没有重视链接的作用, 导致缺乏完整的调查数据准备, 由此就会严重影响调查结果。

(二) 侦察报告未满

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为工程建设和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 推动后续工程建设。调查报告中一旦出现一些问题, 例如:报告内容的不完善或者失真, 所提供的数据将与实际建设有很大的误差, 严重的影响了项目建设。这种调查报告毫无价值。

(三) 技术与设备缺乏不够先进

目前, 岩土工程勘察中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装备。这一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缺乏侦察人员的专业水平, 对于新方法和新技术不愿意去尝试, 仍在使用落后的侦察设备。如果长期使用落后的设备, 就无法准确检测数据, 最终就无法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以及测量工作质量, 无法为工程建设提供必要的依据。

(四) 勘察工作效率不高, 质量差

(1) 勘察人员没有明确认识到勘察中所使用的统计概念, 并且对岩土参数的统计及所产生的异常值都没有做认真的分析, 采用着落后的统计方法, 其结果就是出现较大的误差, 同时丧失了数据及其价值。

(2) 勘察人员没有把握好勘察中涉及的参数, 使后期岩土参数的取值受到严重的影响, 从而使岩土参数值和标准值的下降, 最终导致质量下降。勘察工作严重影响了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工民建项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问题解决措施

(一) 加强调查数据的收集

岩土工程勘察将采集足够准确的数据作为是首要任务。勘察人员要清晰的认识到勘察区的地质、地貌、地形等多方面条件, 并将勘察记录做细致, 使其成为勘察报告编制的重要依据。数据收集时, 对建筑物的形态必须做好记录, 进而使工程场地的地质属性更明确, 减少了勘察工作的盲目性, 勘测效率得以提高, 勘测工程的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二) 积极采用先进的测量技术和设备

基于社会的快速发展, 对岩土工程勘察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落后的设备和传统的测量技术很难满足需求。所以, 不得不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许多勘测设备都与硬件和软件系统相结合。

(三) 选择最理想的侦查方法

目前, 有很多种岩土工程勘察方法, 不同勘察方法的优缺点各不相同。因此, 调查人员应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技术、设备的情况, 以便从中选择出最佳的调查方法。严禁随意选择调查技术、设备和调查方法, 节约、节约、省钱, 使调查过程和设备不兼容, 妨碍侦查工作顺利进行。

(四) 不断完善技术培训体系

调查部门应加强人才培养建设, 完善培训体系, 培养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知识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应该多组织调查人员参于到培训中来。如果人才培养条件不足, 那么就应该给侦察人员合理的安排工作时间, 从而使这些参加培训的侦察人员能有更多的受教育时间。

(五) 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工作有待加强

加强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工作, 其目的是要解决好勘察工作所遇到的问题。主要措施为:第一, 管理好勘察合同, 做好此项工作就需要严格安排监理人员检查和监督勘察合同, 按照合同严格进行, 确保顺利的开展勘查工作。第二, 建立健全的现场监督机制, 严格监控勘查现场的各个环节。

四、岩土工程勘察的实例介绍

我国南方某个城市的郊区, 一个岩土工程项目需要勘察, 构建过程中附近有丘陵地貌, 工程现场呈长条状, 其中2.1km和0.8km分别为长轴和短轴两个方向的长度, 共形成了l630km2的占地面积。建筑企业计划在这里建造多层建筑, 其中别墅有1-4层。同时, 还有一些公共建筑, 如扶轮社、农贸市场和地下建筑。由于施工过程中地形复杂、规模大, 在施工项目实际施工前, 必须增加岩土工程勘察的强度。

(1) 在详细掌握建筑物特点的基础上, 确定填土边坡产生12m的高度, 部分20m以上的边坡属于人工边坡。在调查过程中, 主要是对当地潜在的不良地质进行调查, 并分析计算了边坡的稳定性。与此同时, 还专门研究了边坡, 并详细分析边坡的安全性, 有利于提高边坡的安全性, 为其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持。

(2) 进行大量的对比试验, 并对试井和坑中所产生的数据做了有效分析。可通过多种测量手段的综合运用, 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试验, 使得可靠度和准确度在地球物理数据中得到充分反映。

(3) 设备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为了提高岩土的精度, 通过对工程实际调查, 并运用7种设备, 得出了花岗岩残积土承载力。在这一方法的基础上, 得到的承载力比原方法提高了精度3倍, 变形模量是原来的变形模量的1.8倍。

结束语

总之, 当前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作为勘察工作的操作者, 勘察部门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 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使问题得以解决。另外, 还要加大对人才的培训力度, 从而实现我国岩土勘察工作的大发展。从当前的形势看, 勘察部门为解决好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具体问题, 要重视自身的职责, 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更好的开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和土木工程的重要基础环节,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可为建设工程顺利进行提供重要保证。本文主要介绍了测量设备的选型和工作过程, 进一步找出了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同时, 给出了一个补充说明的例子。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金栋,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计算参数的可靠性及控制措施[J], 西部资源, 2015 (2) :144-145

[2] 李双平, 魏世芳, 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分析[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29) :1588

勘察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按规范:粉土是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 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的土。在实际中, 由于颗分试验较复杂, 仍存在仅按塑性指数≤10来划定粉土的不全面的做法, 在实际工作中, 粉砂有时也可测得一定的塑性指数, 若仅按塑性指数划分粉土必然会造成一些误判;另外, 按GB5002122001规范规定粉土承载力特征值修正及按GB500722002规范进行液化判别均须根据其粘粒含量数值来进行计算。有些地方由于地震烈度小于或等于6度且粉土基础持力层不必进行承载力特征值修正, 仍有只以塑性指数判定粉土的情况。而粘土按塑性指数>17来划定, 在实践中往往因为土样含少量有机质而使烘干后各项数据偏大, 我们都知道如果有机质达到一定含量时按常规应做烧失试验, 但如果少量含有则不做, 有机质含量被忽略, 实际上有机质同土中水一起被烘干, 使含水率、液限和塑限全部都偏大了。

2 剪切方法的选择与三轴试验的推广

直剪试验受力条件复杂, 排水条件不易控制, 按《土工试验方法标准》规定快剪试验一般适用于渗透系数小于 (10~6) cm/s的细粒土。粉质粘土渗透系数一般大于 (10~5) cm/s, 粉土K值更大, 用直剪试验已非常勉强, 在室内试验对粉土及粉质粘土直剪时, 发现四级荷载下很少存在峰值强度, 绝大部分需剪切至位移6mm处, 剪切强度指标回归性差, 剪切强度指标仅能作为参考。

目前三轴试验已经广泛应用, 该试验适用于细粒土和粒径小于20mm的粗粒土, 除流塑土样外适用于一切土样。笔者认为应使用三轴剪应来代替直剪试验, 三轴剪应的结果与直剪试验的结果相比较小, 理论上趋近于安全, 且试样在三轴仪中受力情况较真实合理, 胶皮模与上下连接紧密, 不会出现土样挤出问题。部分单位现仍在采用直剪方法来测取土样内聚力和内磨擦角, 而有些工程分批分期的在不同单位进行试验, 直剪与三轴结果相差悬殊, 为确保安全, 工程地质报告编录者往往采用三轴试验结果, 所以建议全部做三轴试验, 有利于报告编录工作。

3 土工试验采集软件的应用

现在有很多土工试验软件已广泛应用于各试验室, 如华岩、理正、智龙科技, 都是专业的土工试验软件。在应用土工试验软件进行采集处理的情况下, 每个试验室只需一至两名技术人员从事软件操作、结果审核工作, 其他人员可以选用力工, 经过培训, 对试验进行流水作业, 这样既在技术上有保障, 又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但是对于试验室技术人员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 既要懂试验原理, 又要懂简单的弱电维护, 因为自动采集用的不再是百分表, 而是位移传感器。有的传感器是两用的, 上面有百分表和位移传感器, 较直观一些, 可以通过百分表读数来察看电脑中窗口的读数是否正确;也有些传感器没有百分表, 直接从窗口读数。使用两种传感器都要求试验员除熟练使用电脑外, 还要掌握简单的电阻原理, 因为这种位移传感器是电阻原理的, 它的量程是有固定范围的。

4 对新试验方法科学操作的探索

我们都知道, 现在有气压固结仪,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少数试验室已经开始使用。砂子颗粒分析现可使用摇筛机来代替手工。传统的环刀、铝盒衡重, 环刀、铝盒重量查表的做法也已被自动采集自动去皮方法所取代。还有土样的天然含水率试验, 现在也有先进的仪器, 通过插入探针可以直接测得原状土天然含水率, 目前这种方法和仪器仅限于做研究。这种进口的小仪器由于成本过高, 现并未广泛应用于生产。我们期待着这一方法尽快普及, 用以代替费时费电的烘干法。那么是不是可以发明一种仪器, 专门做土工试验液限搅拌试验专用的呢?可以仅完成研细拌匀, 然后再由人工来操作。在液限试验中最费力的就是土样加水拌匀的这一过程, 很多年纪大的试验员患有不同程度的腱鞘炎, 主要是手指一直用力握住挑土刀不停地搅拌土样造成的。期待这种仪器的问世。

综上所述, 本文是本人通过多年从事土工试验工作而总结出来的经验, 理论与经验相结合, 以全局和系统的角度用创新的思维, 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困惑, 以及对新方法的探索。本文为新入门者提供进步捷径, 不足之处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在本领域内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是每一位岩土勘察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摘要:室内土工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目的是测定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为工程勘察和设计提供可靠的计算数据。由于土的天然性, 取样和运输过程中发生的扰动, 还有试验员的操作等因素, 使土工试验成果存在种种问题。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 土工试验日趋现代化。因此对土工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和试验方法与仪器的改进进行综合分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土工试验三轴试验,自动采集

参考文献

[1]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1999[S].

[2]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TB10102-2004[S].

勘察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目前,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技术标准主要是依据国土资源部2004年实施的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试行) 以及针对本省地质环境条件颁布的技术要求进行, 技术要求中对地质灾害区、点多采取资料收集、现场调查等手段取得灾害评估的基础资料, 有个别省份的技术要求则对一、二级评估在地质灾害勘察方面进行了较为模糊的规定,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论证。通过近些年的实践证明, 笔者认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对各级评估应将地质灾害勘察工作分阶段细化、明确化, 如此则更具可操作性。原因如下。

1 基础资料更充足, 论述依据更充分, 评估结论更明确

地质灾害评估一般在项目可研阶段或在建设项目申请用地预审前进行, 评估区面积大小不一, 评估单位有时所拥有的可用资料不多, 而甲方通常又不能提供较为详细的工程勘察资料。而通过投入一定的地质灾害勘察实物工作量, 则弥补了基础资料不足的问题, 才能基本查明评估区已发生和将来可能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地面沉降等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布、类型、规模、变形活动特征, 主要诱发因素与形成机制, 论述依据更充分, 评估结论则更明确, 更准确、更实际。

2 防治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

由于对评估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点地质灾害的地层结构、地质构造、发育规模和范围等掌握不够清楚, 则在报告结论中只能提出灾害防治的概略性、粗浅性建议和措施, 致使所提出防治措施与建议不够具体, 建设方实施过程中可操作性不强, 而通过一定的投入地质灾害勘察, 对评估区内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预测的则更为准确, 防治措施也更为具体, 更具有可操作性。

3 与甲方签订合同容易商谈

由于技术要求中没有明确的规定, 在项目洽谈中, 甲方总是认为灾害评估只是申报相关审批手续的一个要件, 认为灾害评估只是搜集些资料、到现场看看就可编写出来的简单报告而已, 工期也要求比较短, 甲方对此项工作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与甲方签订合同过程中对于工期、费用等方面不容易达成共识, 即使签订了合同, 对于评估单位来说, 工期比较紧张, 费用相对低廉。

4 降低了评估单位和技术人员的安全风险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终身负责制。无论该评估区域何时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质灾害, 只要是技术人员未能预测到, 评估单位和技术人员均要承担相关责任, 只有报告得出更加准确的评估结论, 才能更好地降低了评估单位和技术人员的安全风险。

针对以上原因, 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在修改完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过程中, 可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等有关规范要求完善细化有关地质灾害勘察方面的要求。可在技术要求有关条款中规定“一、二级评估应投入必要的地质灾害勘察实物工作量以使其能够基本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提供该点进行稳定性分析的足够数据;三级评估可不投入地质灾害勘察实物工作量。如果甲方能够提供相应工作程度的具有相关资质单位编写的成果报告、图件, 则此项工作可视具体情况酌减。”

摘要:该文针对目前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过程中应加强地质灾害勘察工作进行了论述, 并根据工作实际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原因分析, 最后提出了初步建议。

勘察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1. 水文地质状况不良的危害

1.1 对于地上建筑设施的影响

地下水会因为各种原因发生变化, 然而人为因素会更加明显。例如, 对地下水的过度使用会造成地下含水层与岩层之间的力学关系改变, 进而导致地表塌陷, 使得房屋塌毁。一些化工废物使得地下水源具有腐蚀性, 地上建筑物的钢筋和混凝土遭受腐蚀而难以承担房屋重量导致坍塌。这些问题近几年来已经陆续开始出现, 这便提示我们要重视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1.2 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目前我国水土污染的问题依然严重, 废弃化工工厂排放未处理的废水、油料和化学试剂等;塑料制品废物不能够正确处理导致各地区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的现状让许多作物难以存活。这些问题令人们忧心忡忡。

2. 对于水文地质的勘察

2.1 水文地质勘察内容

当一个区域被污染时, 就应该对该地进行勘察进而取样分析该区域受污染的情况。首先就是要判断该地区的污染类型, 并对真实的污染状况做出评估。其次要对含水层的污染状况做出勘测并了解水位高度、地下水的流向和流速, 必要时进行抽水和压水实验勘测出污染的区域性状况。再次, 对勘测区域的水源、地质的污染状况进行细致分析。最后, 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结果, 给出相应的勘察报告, 并根据报告做出相应的评估和保护措施。

2.2 确定勘察范围

取样检测时应对要勘测的区域逐步扩大或缩小勘察范围, 对受到污染或是环境合格的区域做出合理推断并确定勘察区域的大小。

2.3 取样并进行水质分析

2.3.1 勘察点的设置要求

在确定的勘察区域内首先均匀设立勘察点进行取样, 个数应在三个以上。低于三个勘察点时, 勘测结果所显示的数据会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其次, 采用监测井, 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地下水的污染程度以及范围。在进行勘察时, 应将第一层水文选为勘察的首要任务。大致深度在5m的范围内, 这样能确保勘察结果准确反映该区域的土壤污染以及水文环境。勘察污染程度时, 应增加取样点, 以保证准确的反应实际环境情况。

2.3.2 环境勘测采样要求

首先是对土壤的采样, 这时要留意对不同土壤层的取样。一般分为表层土壤、隔水层和含水层土壤。一般来说表层土取1.5m内即可, 但是具体表层土要根据不同地区隔水层的深度做判断。而隔水层的取样相对简单, 在隔水层取样即可。在含水层取样难度较高, 因为污染物在水中溶解以后造成含水层的水文状况不均匀, 所以取样时应在多个点进行取样。

其次是水文的取样, 优先采取第一含水层, 若污染严重的话, 便要在第二含水层取样以确定污染深度。

2.3.3 样本质量的测验

首先是对土壤的检测, 主要还是通过样本土壤与正常环境下土壤的某些理化性质参数做比较而得出结论。一般测量土内有机物的含量、土内不可溶解物质的属性、土壤的酸碱度变化等等。其次是对水内溶解的污染物做分析。一般是测量水内是否含有重金属以及含量、水的酸碱度、水内可溶解物质是否有害等等。

3. 对于勘察区域样本的采集

样本采集过程中遵循的宗旨是:专业性、专用性、安全性和防变性。利用专业的工具并按照专业程序进行采样。采取的样品不能混乱, 用于物理实验分析与化学实验分析的应存放并标记。采样时应注意工具的使用以及样品的性质, 对具有腐蚀性以及有毒物质要格外注意。取样时样品应避免与其它物质接触而发生反应导致勘察结果所示数据与实际状况不符。

3.1 土壤取样

取样时应按照不同的标准来取样。首先, 应取一部分颗粒物用作物理实验。这时, 取土器在操作时要避免虚土进入造成样本从而导致错误的地质分析结果。另外取土时若对表层土取样有困难, 可采用破土的方式锤击取土。其次, 样本的密闭性保存, 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保存期间应防止其他物质的掺杂, 也要避免样本的损失。这样才能保证以正确的质量和数量在实验分析中得出可靠的数据结果。

3.2 水文取样

水文样本应取自地下水, 还要注意取样的数量和时间, 取样时每个监测井至少要取一沉淀管的水文样品, 每根沉淀管的长度不应少于五十米, 要在监测井完成洗井的两个小时以内取样。取得样本之后注意保存措施, 应在封闭环境下保存起来, 避免样品内的物质受到其他因素干扰而产生理化性质的改变。

4. 环境状况评定及保护措施

当水文地质勘察结束之后, 水文地质参数便可表明该勘测区域的环境状况。这时, 对于环境状况不容乐观的区域应当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加强对环境的改造, 比如说污染物的集中处理、区域性的绿化保护、液体污染物的化学处理等等。

结束语:

人类社会仍在进步, 人们的素质和认知也在提高。人们对有一个良好环境的愿望比以往更加强烈。对于环境的保护将会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每个国家的环境状况都有目共睹。我国正以骄傲的姿态逐步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也正是在万众瞩目下, 我国对于空气污染的治理已经让世界看到我们不凡的科技水平与执行能力, 治理好水土环境的污染问题将会是我国为其他国家树立的又一榜样。

摘要:目前我国的经济文化建设堪称迅速, 但与此同时出现的环境问题已然不可小觑。各种重工业与化工业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使得良好环境的保持与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我国在加快建设的同时更要着手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 让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统一, 给人们一个舒适的生存环境。所以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勘察及保护成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而水文地质的勘察将会更加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以便于更好的对环境污染状况做出评估, 然后做出保护计划。

关键词:水文地质,环境勘察,技术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旋, 唐朝霞, 唐广明, 唐坤博.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及内容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 2018 (04) :206-207.

[2] 李慎锋.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危害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 2018 (08) :196-197.

[3] 王广开.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地位及内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 2017 (32) :198.

勘察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措施

1 岩土水理性质在工程勘察中的重要性

岩土水理性质指的是, 岩土与地下水互相作用时所显示出来的相关性质, 其结果并不单一。岩土水理性质与岩土物理性质两者都是岩土重要的工程地质性质,这些资料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岩土水理性质不仅会对岩土的强度和变形起到影响作用, 而且有一些性质还可能直接对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在过去的勘察中, 对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的测试相对重视, 而对岩土水理性质却存在忽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评价是没有达到最佳效果的。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地下水的赋存形式以及对岩土水理性质的相关影响, 因为岩土的水理性质是岩土和地下水两者互相作用所显示出来的性质, 地下水按照其在岩土中的赋存形式可以分为:结合水、毛细管水、重力水这三种形式,其中的结合水又可细分为弱结合水与强结合水两种。岩土所存在的主要水理性质以及测试它们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软化性、透水性、给水性、崩解性、胀缩性等。

2 地下水的分类

地下水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 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其一是根据地下水的某一因素或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其二是根据地下水的若干特征综合考虑进行分类。如按照地下水的来源、水温、化学成分等特征分类属于前一种分类方法。这种分类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 不能反映各特征间的内在联系。后一种分类方法即综合分类, 它是根据地下水的某一主要特征, 同时也考虑到其他特征来进行分类的。它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出不同类型地下水的规律和特征。综合分类主要考虑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含水介质( 空隙) 类型。地下水按照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 按含水介质( 空隙) 类型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3 认识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升降变化和地下水的动水压力作用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3.1 地下水升降变化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变化可由天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但不管什么原因,当地下水位的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对岩土工程造成危害,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危害又可分为三种方式:水位上升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潜水位上升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人类活动因素如工程建筑施工、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渗透等影响;水文气象因素如降雨量、气温等;地质因素如含水层颗粒大小、总体岩性水平变化等。有时往往是几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①土壤沼泽化、盐渍化,岩土及地下水对建筑物腐蚀性增强。

②斜坡、河岸等岩土产生滑移、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

③一些具特殊性的岩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软化。

④引起粉细砂及粉土饱和液化、出现流砂、管涌等现象。

⑤地下洞室充水淹没,基础上浮、建筑物失稳。

⑥引起坚硬岩土软化,水解、膨胀、抗剪强度降低。

3.2 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位的降低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如集中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矿活动中的矿床疏干以及上游筑坝、修建水库截夺下游地下水的补给等。地下水的过大下降可能引起岩土工程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常常诱发地裂、地表塌陷、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对岩土体、建筑物的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并直接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②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对人类自身的居住环境造成很大威胁。

③施工降水等活动中产生水头差导致动水压力的产生,使粉细砂、粉土层中的土颗粒受到冲刷,将细颗粒冲走,使土的结构遭到破坏。

3.3地下水动力作用引起岩土工程危害

地下水在天然状态下动水压力作用比较微弱,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但在人为工程活动中由于改变了地下水天然动力平衡条件,在移动的水压力作用下,往往会引起一些严重的岩土工程危害,如流砂、管涌、基坑突涌等,造成安全隐患及影响工程质量。

3.4 地下水频繁升降对岩土工程造成的危害

地下水的升降变化能引起膨胀性岩土产生不均匀的胀缩变形,当地下水升降频繁时,不仅使岩土的膨胀收缩变形往复发生,而且会导致岩土的膨胀收缩幅度不断加大,进而形成地裂引起建筑物特别是轻型建筑物的破坏。地下水升降变动带内由于地下水的积极交替,会将土层中胶结物铁、铝成分淋失,使土层失去胶结物而变得松软,孔隙比增大,含水量增多,压缩性增大,强度降低,给岩土工程基础选择、处理带来较大的麻烦。

3.5 基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

基坑工程一般位于地下水位以下, 地下水问题突出, 地下水对基坑工程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点:

(1)恶化基坑开挖施工的条件。地下水渗入基坑, 淹没工作面,将严重影响开挖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坑内排水会造成基坑周围地面沉降、变形, 导致周围建(构)筑物下沉、变形、开裂、倾斜等破坏;

(2)造成流沙、管涌等不良現象。在颗粒细小的非粘性土中开挖基坑, 由于坑内外产生水头差, 导致地下水向坑内渗流, 甚至产生流沙、管涌等破坏作用, 严重影响基坑工程及周围建( 构) 筑物的安全;

(3)软化基坑周围的土质, 降低坑壁、坑低岩土体的强度,产生侧壁变形、底鼓等。

(4)增大支护结构上的压力。由于地下水的存在, 设计挡土止水结构上的水土压力增大, 相应地增加基坑支护的费用和施工困难。

4地下水控制采取的措施

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地下水与岩土相互作用, 使岩土的强度和稳定性降低、性能变差, 从而产生各种不良的后果, 诸如滑坡、流沙、地基沉陷、隧道涌水、坝基渗漏等, 给各种土木工程的施工和运用造成不良的后果, 甚至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地下水中的有害化学成分,例如CO2、SO4- 2、CI-等, 对水位下的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产生侵蚀、破坏作用, 缩减建(构)筑物的使用寿命。基坑工程的地下水控制方法主要有明沟排水、降水和隔渗等几种类型。

(1)明沟排水。明沟排水时在基坑内设置排( 截) 水沟和集水井, 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集水井内排出, 达到坑内无地下水的目的。明沟排水适用于潜挖基坑, 地下水位高出坑底不多, 且坑壁土层不易产生流沙、管涌或坍塌。

(2)井点降水。井点降水是利用井( 孔) 在基坑周围同时抽水, 把地下水降低到基坑底面以下的降水方式。常用的井点降水方式主要有: 电渗法、轻型井点、喷射井点和深井井点。

(3)隔渗。基坑隔渗方法包括侧向隔渗和封底隔渗。侧向隔渗方法非为截水墙、截水帷幕和冻结法等。基坑侧向隔渗设施应穿过透水层底且应进入下卧隔水层一定深度。当透水层埋藏深、厚度大, 侧向隔渗设施穿过透水层难度大或不经济时, 也可采用悬挂式侧向隔渗( 未穿透透水层) 与基坑封底隔渗相结合的方法。

5.结束语

随着工程勘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水文地质勘测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提高,如何采取合适的方法对水文地质参数进行准确的测量,充分利用水文地质条件已经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勘察,有效消除水文地质条件对建筑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明确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分析研究的内容及采用的方法,以消除或减少地下水对岩土工程的危害。

勘察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限制, 最终导致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造就的岩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存在着些许问题, 这就影响着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本篇文章着重是以迅速综合勘察技术在沿江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勘察中的应用, 以此来表达综合勘察技术, 对我国交通的重要性。目前沿江城市带动其他城市的脚步不断前进, 以此为效仿的众多, 其他的沿江城市也分别采取这种带动的方法去发展交通和发展经济。所以就对沿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轨道交通方面的建设迫在眉睫。

2、综合的勘察技术在交通轨道方面的重要性简述

我们都知道综合的勘察技术在轨道交通方面上有着重中之重的作用。如果没有综合的看法, 技术的应用那么轨道交通就无法得到实施和开展。以综合的勘察技术应用为基础, 众多的城市, 也就无法去扩展城市的面貌, 以及城市的空间, 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综合竞争力也将无法去得到提高。

2.1 城市轨道交通勘察

所谓城市轨道交通勘察就是对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范围的具体情况所涉及的领域进行详细的勘察, 并且去评估和分析, 让施工的结果以及施工的过程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要求, 而且施工设计的结果也必须是符合科学并且具有准确性, 继而来, 保证城市的轨道交通没有安全质量问题。

2.2 城市轨道交通勘察工作概述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勘察工作而言, 它是对一个交通工程设施的一个保证, 保证这个交通工程的质量:保证这个交通工程对人们的安全性, 保证这个厂交通工程技术符合标准的设计。其实要真正的去确保沿江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质量, 不仅是城市轨道交通勘察工作要做到位, 还要注意的是改变传统的交通轨道的勘察技术手段, 改变城市的整个交通技术, 用更先进的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去规划城市的交通, 最终建设一个符合大众并且符合经济时代潮流的交通轨道。

3、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

所谓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勘察技术, 都是采用综合的技术手段, 高于传统的延续岩土基础工程施工的技术, 让知识融为一体, 相互交错, 大数据之间进行不同的整合, 从而达不到单一的方法。由于很多的沿江城市往往是处于大小起伏的地形模式, 同时地域内还经常受到研究或者及江水的冲刷及腐蚀, 可谓是地质条件是相当复杂, 地质变化也十分迅猛。其实对于解决这些沿江城市的地质问题, 就是一个较大的严重问题, 而且是相当复杂的。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原则, 简单叙述一下。

勘察众多沿江城市的地貌集各种地质问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沿江城市的实际情况来解决此类问题。然而,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勘察技术, 并不是多种技术融为一体对这些沿江城市进行滥用。这种技术也是要根据具体的地质问题来实施的。技术和技术之间的应用手段是进行相配伍的, 然后进行比较用最佳的手段统筹规划, 将这些具有公共性的城市轨道交通详细的勘察。并且去结合沿江城市自身的城市所具有的特点, 以人为中心。也让商业性的轨道交通勘察技术得到良好的应用, 让综合的轨道交通技术具有很好的指导性, 并且能真正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实际情况, 看他技术应用的, 最终成果来显示是轨道交通综合勘察技术的可靠性, 突然提高演讲城市以及众多城市的发展状况。

4、综合的勘察技术

4.1 GPS技术的应用

目前GPS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实在我国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里面。他所采取的技术测量方法是动态的勘察工作来进行对沿途环境的全面勘察, 这也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再对整个沿江城市交通轨道施工方面上所付出的努力程度, 我提高了每个人的工作效率。

4.2 高密度电阻率技术的应用

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供电的方式进行输送电流的一种技术。首先就是要对电厂的变化情况进行综合的监督, 从而精确的去计算每一时刻的电阻率, 在此基础上来对岩土性质进行勘测与分析。该技术能降低其他磁场的干扰概率可以收集到更精确的数据, 从而进良好的施工。

4.3 行波反射技术的应用

每一种技术在应用之前我们都应该考察沿江城市的轨道交通地貌情况来分析应该采取哪种技术更合适应用在这个地理环境上。而行波反射技术的应用, 主要是通过地震波在地下的传到速度来获取勘察位置, 从而了解到连接城市的轨道交通的具体勘察位置反射波的速度以及各种有效资料来进行对此地方的地质结构进行判断, 并且做到精准。技术也是一项十分高明的技术, 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这种技术的应用也是相当广泛的。

4.4 对电磁场进行检测的技术应用

主要是利用各种便捷的探测仪器进行对电电子厂进行探索来获取相关信息, 接受电磁场的各种有关数据, 从而分析地质的各种肖资料来进行对交通进行施工。这种技术是不受地下的水和高压各种因素的限制, 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技术方法。

5、综合勘察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勘察中的应用

首先我们要收集好各种勘察资料, 对所要进行轨道交通的地段进行详细的分析, 分析他的地质地貌, 从而获得精确的数据, 这些精确的数据成为许多勘察技术人员当中的数据资料来对此地进行各种考核与勘察, 提高广大技术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也让这些沿江城市和其他的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更加完全更加具体, 并且更加快捷。也要确保注册岩土样品质量。严格的去按照国家对这种技术规定的标准去执行。在技术的应用流程上也不丝毫去, 为了节省时间或为了节省经济而去忽略每一步流程, 技术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轨道交通的便捷性。我们要遵循城市的发展变化情况。一直与这些岩浆城市以及其他许多城市的轨道交通实际情况, 综合进行分析此座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可以提供哪些条件, 然后去对只座城市综合的考量, 从而进行轨道交通的建设

6、结束语

对于各种鬼城市轨道的建设, 我们已经叙述了许多方面, 比如说结合沿海城市获取他许多城市的地质问题, 或者说是勘测岩土的所有情况。利用各种技术手段, 或者把这些技术手段有效的结合起来, 优化配比, 对这些轨道交通建设进行完美的施工, 使施工结果达到人们满意的成果, 从而去推动跨江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空间的开阔。

摘要:目前我国众多沿江城市区带动其他的城市采取跨越江河湖海的发展, 这种发展模式能够促进各个城市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缩小跨江城市的经济差距。这种沿江城市带动远离江边城市的发展, 不得不去提高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一旦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成功之后, 也势必会引来大量企业的涌入, 促进了江河两边的城市迅猛发展, 共同进步。但就目前存在的许多局限条件, 导致了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所造就的岩浆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还不是十分的高超, 对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也存在的一些问题, 因此影响着轨道交通事业的开展。

关键词:综合勘察技术,轨道交通

参考文献

[1] 陈浩民.综合勘察技术在沿江城市交通轨道勘察中的应用要点分析与总结[J].中国建筑行业, 2014, 04:24.

[2] 邓莎莎.浅析综合勘察技术在沿江城市交通轨道勘察中的应要点[J].哈尔滨建筑大学, 2015, 03:26.

[3] 李卫.浅谈综合勘察技术在沿江城市交通轨道勘察中的应及防范措施[J].吉林建筑部门, 2016, 18:52.

[4] 孙浩.浅谈综合勘察技术在沿江城市交通轨道勘察中的应及控制的方法[J].中央科技与建筑, 2017, 14:65.

[5] 李连杰.综合勘察技术在沿江城市交通轨道勘察中的应要点总结[J].建筑部门, 2015, 07:26.

上一篇:颁奖晚会致辞范文下一篇:中小学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