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论文范文

2023-09-16

勘察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强,市政工程也在各大城市逐渐增多。在面对更多新兴的市政工程出现的同时,其勘察任务也就更为繁重,因此良好的专业团队素养以及默契的队员协调能力才能更有保证的适应当前市政工程勘察特点达到良好的预期,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真正的保障。

【关键词】市政工程勘察;综合素养;严格规范;提升效率

中国自建国以来其各方面的发展和腾飞是世界人民都有目共睹的,而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建设水平的在稳步提升,现代化市政工程已经普遍的出现在了各大城市之中。对于市政工程的建设,首先是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人民能产生一定的便捷,让整个城市的形象也都能得到整体提升等综合条件的影响之下才会开始设计和实施的。市政工程不仅仅关系到政府部门,更加密切关联着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整个城市的社会形象。所以该工程是一项极其重要且产生着巨大影响的工程,所以对于市政工程的勘察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一环。面对着国家的进步,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市政工程所处的环境也就越来越复杂,那么对于整个勘察工作就会与其他普通的工程勘察有所不同。

一、勘察的种类繁多,专业要求和综合素养也逐渐增高

1、市政工程的环境逐渐复杂,勘察种类也越来越繁多

随着经济的发展市政建设也在逐步提升,其包含的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除了传统的市政道路、广场堤岸等工程之外还包括了地铁、处理厂、航空港工业园等新兴市政工程。这些新出现的市政工程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因运而生的,其功能特点和结构建造等多个方面都与传统市政工程有所差异,涉及的专业和项目类别也是五花八门,这就使得整体的市政工程建设变得繁多而复杂了起来。

而在面对越来越多的市政工程,随着其发挥的作用不同,最处的建造环境也就各有特点,比如地铁的建设大都在地下或者架设高架进行建造,而航空港自然处在人烟较为稀少地势开阔且没有飞禽的地方,不同的市政工程在不同环境中建造也就使得市政工程的勘察也将面临着越来越多不同而复杂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所需要注意的勘察特点也自然不尽相同。

2、对勘察工作者的專业素养要求越来越高

面对越来越多的市政工程,其勘察环境逐渐复杂,那么整体的勘察难度也就越来越高了。传统的市政工程包括道路、桥梁、堤岸、广场等,这些都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也十分重要,但其勘察的难度相对现在日益复杂的市政工程来说还是显得简单了些。面对更为繁杂的工程,更为复杂的人文地质条件,相应的就需要相关勘察工作者更为专业的能力和高素养才能很好的达到当前勘察的需求,对不论是传统还是新兴的市政工程都能起到一个良好的勘察效果。

比如对道桥、水利工程的勘察首先就要了解相应的力学原理以及地质环境因素的影响;对于污水处理和垃圾焚烧厂则要有一定的化学基础和环境污染检测方面的知识,对地铁建设和航空港的建立就要把这些相应的交通工具在运行时有哪些利弊以及注重点都进行透彻了解。这些都需要相关勘察人员拥有一个较强的综合素质以及对多方面的深度专业知识。

二、现场作业要求更加严格规范,需要相互之间的良好协调能力

1、环境的复杂使得现场作业应更加严格规范

在许多新兴市政工程中因其环境的复杂且在实际生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使得对其的勘察更需要严格规范来良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市政工程的良好勘察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在勘察过程中尤其是在人流量大的环境中勘察时,就可能因为一些作业的不规范最终形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最终致使意外发生。唯有在勘察现场进行作业时更加严格规范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比如在施工时良好的设置一些屏障,穿戴反光服,这样就能加强对周围行人的警示以避免不必要的意外发生而影响工作进度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对农田、绿地等环境进行作业是要注意在完成勘察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当前环境的破坏,保护环境是随时随地都需要重视和实行的。还有对于钻探勘察,一定要在得到相应的勘察数据同时进行少钻浅钻,并且在勘察结束后记得将探孔回填,任何勘察工作除了获取相应检测数据的同时还要良好的保障当前工程设施的质量稳定性。

2、相互之间默契协调才能更好的完成当前勘察工作

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市政勘察工程都不是什么简单的小工程,不仅需要整个团队极强的专业性,对与团队之间相互的协调性要求也非常高。因为在日趋复杂的市政工程中,工程的范围和结构都在逐渐增大,对于一项数据的勘察测量可能就需要2、3个甚至更多的人协作配合才能最终准确得出,因此良好的协调度和默契性在整个勘察过程中必不可少。

并且随着市政工程的全面和复杂性,其牵涉到的部门和人群就更为繁多。比如建设在山边坡地、果园、菜地、江河、涌沟、民宅、厂房及绿化带等场地内的市政工程,勘察工作就很可能也因此而牵涉到了园林、交通、城管、海事、航道、水利、电力、电信、煤气、地铁、人防、石油、供水、排水、部队、用地单位、村委会以至村民等众多部门或个人。整个过程都肯定需要良好的相互协调才能更好的对每一点都妥善处理。

三、注重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原有资料的复用

1、人类活动的是当前市政工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为用地的紧张所以当前很多的市政工程很可能是在一些旧建筑的基础上改良或新建而成的。那么包括生活、工业垃圾的排放,周围居民建筑的影响等诸多因素也一样要被考虑进入工程勘察之中,这些都会在工程的施工和完成后对整个市政工程产生持续的影响。

首先生活、工业垃圾的排放,旧建筑建材的堆积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前土质以及其土壤的成分含量,这些因素都会在今后的施工中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工程勘察是需要进行细致的测定。还有周围人文环境的影响,对于市政工程的功能进行综合测评,再结合当前人文环境进行分析对比来最终确认工程完工后是否会与周边环境产生排斥影响最终使得工程效果无法良好打到预期。

2、有效的对已有资料的复用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对于整个市政工程勘察的过程,就是详细的将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那么对于一些已有的资料进行合理复用能有效的加快进度从而提高效率。在资料复用之前首先就是要确定其可靠性,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物都在发生变化,太久远的资料验证起来都需要花费很多精力,参考价值不大。而对于年份很近的资料,进行相关的验证过后还是可以良好复用的。

在包括岩土信息,周边地质类型等这些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改变的地质资料还是可以比较放心的复用的,其可靠性以及复用率是很高的。而对于一些其他容易发生变更的信息就需要进行相对严谨的验证甚至是重新勘察才更加保险了。还有就是对于资料的知识产权方面也同样需要注意,在利用既有资料前,必须依据现行的数据产权保护法规及信息服务收费的配套政策与标准合法地获得该资料的使用授权。

结束语:

面对越来越多的新兴市政工程的出现,其建造环境,功能特点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对于市政工程的勘察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不仅要适应对不同地质条件和人文环境的勘察,要需要拥有更为广博深入的专业知识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专业化的团队标配下更需要成员之间的默契协作能力。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的良好完成每一项市政工程勘察。

参考文献:

[1]石斌.探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弊端以及有效措施[J].四川水泥,2015,04:33.

[2].《市政技术》杂志2014年总目次[J].市政技术,2014,06:175-179.

[3]贾晓春.探讨市政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J].四川水泥,2014,12:287+293.

勘察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在岩溶地区内部,由于长时间受到相应作用的干扰,使得地质土层发生一定改变,随着土洞、岩溶洞的出现,导致岩土强度大幅下降。我国的岩溶分布范围相对较广,在土地中占据较大比例,如果施工区域位于该地区,容易对项目安全造成影响。为此,在施工之前需要细致勘查岩体强度、硬度,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

关键词: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处理

一、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内涵和优势分析

地质勘探工作是岩土工程的重要环节,可以给工程施工方案提供比较广泛的数据支撑,保证工程设计、施工方式的合理性,确保工程的总体质量。由于目前岩土工程建设跨度大、范围广,因此极有可能在岩溶基地地区展开施工工作,必须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法,提升对地基的加固效果,才能控制工程的风险。所以,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工程施工的勘察工作,了解岩溶地基的状况,并制定合适的施工方式,才能有效控制工程的施工风险。

岩溶地基的勘察包括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等,针对不同的岩溶地基状况,施工人员需要使用合适的方式了解地基的真实状况。有一些区域由于岩溶的存在会增加地形的复杂程度,如果施工人员依然采用过去的施工和草所方式,将会影响工作效率,也不利于勘察精度,破坏工程的正常日常安排。所以,技术人员会在勘察工作开始之前收集现场资料,使用合适的方式勘查现场地质结构状况。

岩溶地基的岩土工程勘察能在不受地形约束的情况下,达成勘察工作目的。由于岩溶地貌复杂,内部有很多石笋、石柱等等,使用原有的勘察方法会造成工作难度增加,也难以满足精度与要求。使用立体勘察技术,能克服地形环境对勘察工作的影响,也能提升工程勘察的效率。

二、岩溶地基處理基本原则

1.可行性原则

岩溶地基处理时,必须保证所使用的技术方案可行,为此需要针对技术进行大范围的验证,确保技术能发挥效果。同时,岩土工程的资金必须高效使用,所以拟定方案时也要分析工程的经济效益,确保对成本的控制在预算内,制定出符合经济效益要求的最佳方案,确保经济上的可行性。

2.安全性

岩溶区域地基进行处理时,要保证岩溶区域的安全,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影响岩土工程的正常建设。为此,需要强化对施工环节的掌控,明确不同环节的施工标准,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安全问题预防,保证施工人员安全。

3.适用性

由于岩溶地区的内部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对当地地基的状况使用合适的处理方法。为了获得最佳的地基处理效果,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利用地质勘察数据,通过计算、实验等方式进行验证,确保方案的适用性。

三、岩溶地基岩土地基处理措施

1.制定施工方案

从所在地理位置、特征、深浅程度、面积等方面考察,并结合当地情况做到因地制宜,确定真实、可行的方案内容。

2.具体分析现存问题

在面对不同类型的地形地貌时,施工过程必须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在处理岩溶区域时,由于部分地区会受到岩溶影响形成溶洞,增加工程难度,从而引发各种类型的安全事故。为此,需要具体分析已经出现的问题,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

3.经济安全统一

在岩溶地基处理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施工安全性,还需要考虑经济性因素,并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由于我国岩溶地区面积宽广,在该地区施工时,难度与成本都要高于常规项目建设,所以,施工中必须注重成本管控,降低非成本资金的投入,节省辅助资源,保障公司效益最大化。

4.案例分析

某高层住宅建筑项目周边场地较为宽阔平坦,场地内部存在一定岩溶区域,浅层区内有溶沟槽的发育表现,深层存在溶洞、暗河,整体条件相对复杂。内部溶洞分布不均匀,且基岩面起伏程度较大,给施工带来一定困难。考虑到溶洞内部强大附加应力,若只靠较筏板法不能解决工程中的不均问题,必须采用复合地基方法,通过夯扩桩与冲孔桩结合,合理控制沉降问题,防止出现坍塌的情况。

5.填垫法施工

在岩溶区域地基勘察结果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处理方法提升地基稳定性,能够为日后工程打下良好基础。填垫法是在岩溶地基处理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方式之一,在实际工程中还被分为:充填、换填、挖填等多种方法。

(1)充填法。用于露出的土洞中,不仅能让两侧围岩发挥支撑作用,还能防止岩石出现移位的情况,以此达到地基加固的效果。

(2)换填法。通过挖除地基内部一定范围的软土,再填入强硬度高、压缩性低、侵蚀抵抗性高的原料,提升地基稳固程度。例如:选择块状石、片状石、混凝土等材料用于回填。该方法具有承载能力高、刚硬度大、变形量小的特点,可用于浅层地基处理工作。

(3)挖填法。主要用于浅埋的土洞中,预防地下水活动将地基掏空。

6.加固法施工

加固法作为岩溶区域地基处理的常见方法,主要包括:溶洞灌浆、压力注浆、强夯法等。

(1)溶洞灌浆。普遍应用于多溶洞、柔弱土层中,不仅处理范围广,造价成本还相对较低。通过对各个溶洞进行填充,保障其内部处于密实状态,加强土体内部结构稳定性,切断溶洞、土层、地下水之间的联系,防止因进一步发展对地基稳固性产生干扰。

(2)压力注浆法。应用于深度较大的溶洞填埋工作中,使用压浆泵将浆液注入到土层内部,利用填充、挤密的方法去除内部存在的水、空气,在填充物硬化后,形成全新的坚硬岩体,以此来优化地基的稳定性、抗渗漏性等。

(3)强夯法。主要应用于覆盖类型的岩溶地带内部,用以处理面积较大的土洞、塌陷区域。使用重锤在高空自由下落冲击土地,使其能够迅速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值。

7.跨越法施工

跨越法在岩溶区域的地基处理工作中较为常见,主要包括板跨、梁跨、拱跨等方法。

(1)板跨方法。主要应用在深度大、直径小、不方便进入的岩溶地基施工中。在现实工作中,施工人员需要考虑建筑整体性质、地基承受能力等因素,挑选出适宜使用的混凝土板、钢筋混凝土板,用于封顶、加固工作,有效提升整体稳定性。

(2)梁跨法。应用于埋藏深度大、处于地基持力层的土洞,在解决时可以选择使用梁跨土洞、塌陷区域的形式加固地基,从而提升整体稳固程度。

(3)拱跨法。应用在溶洞深度大、直径宽、形状复杂、有水流的岩溶地基处理中,尤其是工程中的边墙、堑式挡墙。

8.桩基法施工

采用桩基法开展地基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冲孔灌注桩、钻孔桩、预应力管桩等方法。

(1)冲孔灌注桩方法。主要应用在地基下方的多层溶洞,适用于面积较小、顶板薄弱的地基中。施工前,需要先在桩位安置超前钻,并用该设备探查洞中的真实情况,使用冲击钻设备进入到设计位置。

(2)钻孔桩方法。大多应用在地下存在孤石、有夹层但表面凹凸不平的状况中。合理使用钻孔桩,能轻易穿过石块、夹层等物质的阻挡,确保嵌岩的效果优秀。但该方法不适用于裂缝、溶沟较多的岩石,极容易出现倾斜、卡钻的情况。

(3)预应力管桩。通常被应用于施工范围内存在土洞、地下河、淤泥的情况,预制桩不会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但在特殊环境难以保证成桩质量。

结束语

前文围绕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描述。从总体的角度来讲,地基的勘察和地质的处理是工程建设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此有所重视,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付朝东.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分析[J].技术与市场,2020,27(2):164,166.

[2]张志刚,张恩重.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7):46-47,50.

[3]邹弦,文武,程绍萍.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研究[J].四川水泥,2020,(4):260.

勘察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路勘察;勘察理念;公路设计;应用分析

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公路的建设逐渐改变了思维方式,抛弃了以破坏周围生态环境为修建理念,逐渐变成了公路建设与时代结合的思维方式。这也是新理念的贯穿和影响,所以,这就要求公路勘察要科学合理,必须要让公路勘察变得更创新,这样才能开创公路勘察的新局面。公路勘察新理念应该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坚持环保意识、创造经济适用性理论,保证公路设计中路线选取,路线设计、总体规划的合理性,这样就可以避免危险事情的发生,有效的提高公路的交通安全性。

1 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的概述

在公路勘察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新理念。总而言之,新理念指的是“六个坚持,六个树立”,在公路勘察中,坚持标准原则路线、安全选择路线、地质问题选择、自然环保选择路线,要实行对自然环境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大程度的保护的原则。在勘察中中,还要结合我国的地理信息,多方面的进行考虑进行公路勘察设计。一定要树立自然、经济、和谐、稳定、发展、环保的国家要求,要以人为本,树立良好的勘察设计发展规划。为了让公路美丽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施工单位要经常检查公路勘察师的勘察思路,要让整体勘察风格更加完美的契合国家和人民的要求[1]。

2 公路勘察应该遵循相关原则

2.1自然景观的综合考虑

本次检验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内容:公路的路线要与沿线路线相互协调,在不破坏自然景观的情况下,再进行公路的勘察,这就需要公路在环境设施等方面,都要取得与沿线环境的相配合,这样才能实现路景合一的状态。

2.2落实勘察准则

一定要以强调安全、舒适又稳定的准则,要把这些准则,带到平常的公路勘察设计中,这样也是新思想、新理念的一种实际体现,对于整个公路勘察都是很有帮助的,这几个理念也是必须要遵守的理念。

2.3运行车速验证

在路线的勘察中,一定要符合工程公路的标准,这是必须要确保的。采用十分良好的技术性指标,可以让整个公路都变得更加的完整和连续。在勘察的过程中,要运行车速验证的设计指标。严格的把控在公路上的行车速度,让速度不高于20千米每小时,让相邻路段更加平稳的过渡[2]。

2.4线性指标调控

公路的勘测设计不仅要满足使用时的安全,也要满足其的美观程度,更要严格的遵守线性的指标。只有有了严谨的线性指标,才可以对整体设计进行宏观调控,让行车更加的舒适和通畅,让自然与公路和人和谐统一。

3.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在公路设计过程中的应用

3.1选取合理的公路建设路线

在建设公路的过程中,选取路线是公路勘察当中的重点之一,也是保证公路安全的重要前提。勘察人员应该充分的观察公路旁的情况、环境景物气候和地形等。对这些方面进行细致而又清晰的调查,要借助现代化的勘察手段和技巧,使用一些新兴勘察科技。要本着安全第一、服务人民的态度来选择一条合适的公路建设路线,并且把公路勘察新理念当作指导,按照该指导严苛的进行公路建设路线的选取,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把勘察重点体现出来,维持在勘察中整体的和谐和平衡感,才能保证每条道路的通畅和顺利。

在公路的勘察中,還要考虑到司机的视觉安全问题,在曲线上就不能设置凹凸的竖直线,这些凹凸的竖直线会给司机带来视觉上面的反弯错觉,在一个片曲线上也不能设置过多的竖直线。这个做法,既是保证了司机的视觉安全,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公路发生安全隐患的可能性[3]。

3.2合理科学的勘察公路路线形状

在公路勘察中,勘察人员应该从实际出发,着力的做好公路的设计工作。一定要注意公路的安全,以及行驶的稳定性,还要注意公路前后段的连接问题,不能产生在连接处具有磨损或者不连续等现象,这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在行车中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

其次,勘察人员应该着力做好陡坡处的公路设计,长陡坡处路段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因为其地形崎岖,而且对司机的行车要求也比较高。所以,为了减少这种事故的发生,应该在这种区域为司机树立好警示牌,才可以保证让司机在这种路段中也可以做好安全驾驶工作。

3.3保证公路路线勘察的整体通畅

在公路路线的勘察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地形的问题,因为地形是公路勘察中最重要的先决条件。要充分的考虑地形的起伏问题,采取一些现代化的勘察工具。按照公路勘察设计的理念,保证公路的路线与公路旁边的环境呈现十分适应的状况。要提升公路的协调性稳定性以及通顺性,同时,应该针对路段的复杂性进行再研究,还应该加强对高架桥、高边桥等桥类的管理,尽可能的减少在设计工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将所有的安全隐患都降低到极致。这样就可以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抵制很多安全类问题的发生。并且要对公路的安全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分析,要根据评价和分析的结果,做出一些改进的方法,让公路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以及安全性全部都结合起来[4]。

3.4做好公路路线的细节工作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事情的成败。在公路的勘察中更是这样,公路路线的细节工作是十分需要重视的。路线的细节勘测,不仅需要公路路线呈现连贯性和安全性,还需要充分地贯彻公路勘察设计的新理念。要着力保证路线的安全、让立交桥等建筑的勘测符合实际需求,同时,在公路路线的安排中应该避免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应对当地的气候和环境进行研究,保证公路的建设与自然环境相匹配和结合,减少公路的建设对周围动植物的影响。此外,在公路勘察的过程中,应该减少对农田耕地的使用量,要保证农田耕地的广泛程度,公路路线的设定还应该保证美观性以及实用等特性。

4结束语

公路的建设在不断的发展中,这也就需要在公路勘察设计方面应用到更先进的理念,只有让更新的理念灌入的平常公路的勘测中,才能让公路呈现出更加安全和稳定的态势,所以,在公路勘察设计中新理念的应用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在项目建设的初期,就要以全新的理念来管理公路的勘测,要积极的推广和使用新型材料,也要用新型的研究工具进行勘察。

当前的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还是处在理论阶段与实践阶段的结合中,新理念还是属于在发展的状态。所以,新里面的持续发展就需要主办方、施工单位、公路的设计者,以及社会政府的全面监督和持续努力,这样才会让新理念贯彻进入公路的勘察中,要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共同推进公路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经济的发展继续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志武,白雪岩,许明.公路设计新理念在好通高速勘察设计中的应用[J].硅谷,2014(04):107—108.

[2]彭圣华,牛圣宽,陈长胜.公路勘查设计新理念在山区公路小桥涵设计中的应用[J].北方交通,2013(SI):71—73.

[3]王健.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在山区公路设计中的应用[J].交通科技,2015(03):94—96.

[4]陈锦文.浅析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及其应用[J].城市地理,2015(16): 202.

勘察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环境保护;景观设计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道路工程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迅猛发展,现在我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已名列世界第一。值得注意的是,在道路工程建设中,除了必须满足道路的技术条件如道路的安全性、可驶性、便利性和耐久性外,还必须加大环保、景观方面的投入,从道路建设的勘测设计阶段人手就要引入环保、美化、人文的概念。既要避免在工程建设中大填、大挖破坏自然景观和植被,以至造成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又要满足安全、快速、便利的道路功能,以及环保、美观、流畅的景观设计。从而给驾驶人员创造一个能保持警觉和兴奋的优美的工作空间,克服由于景观单调、呆板引起的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以至造成交通事故。同时也为游客提供一个引人入胜、心旷神怡、得到美的享受的出行条件和景观。这是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的必然要求,也是今后高速公路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1 道路景观与环保的意义和构成

中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创造了世界瞩目的速度,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交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标志。在道路上,川流不息的车流给司机的精神造成高度的紧张,千篇一律的设施往往使司机感到枯燥、乏味,这也给安全埋下了隐患。特别是高速公路由于其远离城市,运行里程长,单调、呆板的景观更易引起驾驶人员的困乏、疲劳和注意力的不集中。从而酿成交通事故!同时由于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大填(方)大挖(方)造成的路堑坍塌、泥石流甚至山体滑坡,大量的取土坑和高填方造成的自然植被的破坏,以至于道路投放使用了若干年,这些地段的植被还未恢复,形成沙化、水土流失、路堤塌方……不但给国家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也制约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道路景观设计涉及到美学、心理学、哲学、建筑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领域,是多种景观要素相互映衬、相互作用的动态空间设计,是探索地域、文化、环境、生态与建筑的有机结合,是一种功能性、实用性与观赏性、艺术性相结合的综合景观体系。

因此,道路景观设计决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破坏生态为代价。一定要要结合工程实际,把人为作用而形成的景观与自然环境、地貌相协调,把体现道路功能、美化环境与环境保护统筹兼顾。从而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C.Troll首先将景观定义为“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现在一般定义为“景观是指由地貌和各种干扰作用,特别是人为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宏观系统”。所以,景观建设一定要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不同的建设类型对景观的要求或研究侧重也不同:道路景观侧重在道路上以一定速度运动时,视野中的道路及视线所及的空间四维景象。故而公路景观是道路使用者的视觉所能看到的各种自然景观与公路、交通要素的综合体,是公路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和人的视觉、心理感受等形成的综合环境效应,即道路使用者在乘坐交通工具运动过程中对公路及公路环境的印象。

2 公路景观与环保设计的关系

公路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是视野开阔,视觉导向,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绿化,环保。

所谓视野开阔,就是要求路线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配合协调,使司乘人员感到视野开阔、线形流畅、清晰、行驶安全舒适。公路的主要功能是供车辆行驶,设计者要充分考虑公路自身的特点,以满足公路的交通功能为首要宗旨。直线线形能够做到视野开阔,视距良好,高速,通行能力大。但追求线形好就难免会造成大填、大挖,破坏自然环境和植被,形成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隐患。所以,景观设计要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尊重自然,正视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要优先保护原始植被、历史文化遗迹、湖泊等自然资源。它们对保证区域内各物种的多样性和生物圈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下面的示例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右图1为辽宁某高速公路隧道,道路经过原本不很高的山坡,坡上长满了林木。按照通常的施工方法是直接开挖路堑,投资少,施工速度快。但考虑到开挖路堑会破坏天然植被和林木,所以,辽宁省交通厅不惜增加数十倍的投资修建了该隧道。流畅洁白的洞口配以对比鲜明的绿化,既形成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美景观,又很好地保护了该地的自然环境。

左图为某高速公路上修建的“旱桥”,最高的桥墩高达8m,桥下并无大的河流,只在雨季由于地面径流的汇集需要设置盖板涵即可解决泄洪问题。道路若依地势修建,势必会形成很大的道路纵坡,视觉也会很差;为解决纵坡问题,势必会形成裸露的高填方路堤及很大的取土坑,对自然植被及景观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采用图示的高架桥,既很好地解决了道路。

纵坡问题,又使线形流畅,视野开阔。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该谷地的天然地貌,很好地保护了自然植被,道路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景观优美。

所谓视觉导向,就是要建立一个带状的空间视觉系统,使司机在视觉所及的范围内,能预见到公路方向和路况的变化,并能及时采取安全的行驶措施。公路景观设计必须考虑保持长期的自然经济效益,尽量避免破坏自然环境和原有风景,保护各种动植物和名胜古迹。必要时可修改道路设计和施工方案以保全原有风景。使公路线形及沿线设施与沿途自然环境相协调,同时利用绿化来补充和改善沿线景观。如图3某旅游公路,无论是视觉导向还是线形都很“恶劣”,行进在如此道路上,司机和乘客都会如临深渊,胆战心惊,兴味索然,担心随时都会有碎落的石块从上面滚落下来。而道路造成的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对土体稳定性的破坏更是触目惊心,后患无穷!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化、雨淋的侵蚀作用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碎落、塌方甚至泥石流、滑坡……

3 公路景观与环保设计的原则

公路景观与环保设计的原则一般可遵循自然优先原则、可持续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综合性原则等。公路景观设计决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破坏生态为代价。要把人为设计的道路景观与道路穿越地区的自然景观进行多层次设计,使整个道路系统的结构、格局及比例与道路穿越地区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使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协调统一、同步发展。如图4所示某旅游路,线形选择很巧妙,道路在充分利用自然地形的基础上,对于开挖路曹所形成的边坡进行了较好的绿化,与自然地形和谐、协调。

考虑到公路穿越地区众多,故修建时需统筹规划、

分段设计、因地制宜、协调景观、注重特色,尽可能保持特殊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特色。

公路景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研究工作,其景观规划设计与分析需要多学科的专业队伍协同合作完成,其次要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要在分析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社会经济条件。

4 公路景观与环保设计的主要内容

4.1 公路线形设计。公路线形及其构造物设计时应能诱导司乘人员的视线并应满足视觉景观的要求。公路路线应尽可能与地形、地貌相吻合,几何设计时平、纵、横各要求应很好配合,以避免造成空间线形扭曲、暗凹、跳跃等景观缺陷。在条件允许时,应尽量采用分离式路基,以减少纵横断面对自然和景观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各种构造物的结构、造型、材料均应与当地自然和人文景观条件相适应。公路应避免分隔生态景观空间或视觉景观空间。当必须穿越森林、果园、绿地时,应以曲线通过,避免以直线线形切割和贯通森林。旅游公路越岭线的垭口处,除应有广阔的视野外,还可根据当地条件,设置适当的观景台。

4.2 公路带状景观设计。路线通过山间谷地、路基高度较大时,应综合考虑填筑路基时取土坑、高填方裸路堤对原有植被的破坏及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必要时应进行高路堤方案与高架桥方案的比选论证,采用如图2的设计。公路通过森林区时应做好路基断面设计,应尽量避免设置深挖路堑式断面,力求拓宽双幅公路的中央分隔带,并尽可能保留中央分隔带位置原有林木,或采用如图1的隧道方案应是很好的选择;公路通过平原、水网区时应合理确定路基高度,沿线村庄稀疏、横向干扰少时,宜采用以低路基方案通过所经区域;公路构造物及沿线设施的风格、色彩、造型应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做到美观大方,并应注意与地域民族特征及生活习俗协调统一。

4.3 公路绿化设计。高等级公路中央分隔带的绿化要以遮光防眩、引导视线为目的,其高度和宽度必须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防眩树种要低矮、缓生、抗逆性强,单行间距一般以2m~3m为宜。地表绿化部分以铺草坪和植地被植物为主。两侧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防尘隔声、协调公路与周围环境,以落叶和常青间隔(5m~10m)为佳,树种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确定。边坡绿化要求覆盖率高,青绿期长,以本地适于绿化的野生草为宜。垂直绿化部位主要有浆砌护坡、挡墙等,可通过在其下栽攀援植物如爬壁虎、凌宵等,或在其顶部栽植垂枝藤本植物,以遮蔽构造物,减少构造物的压迫感和粗糙感,起到美化路容的作用。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在我国西部及黄河以北地区,冬季降雪后往往为及时除雪而在路面上撒布大量的融雪剂(盐类),这类物质常常对公路绿化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公路绿化树种及植被植物还应具备较好的耐盐、碱性。

5 中国公路景观与环保设计的发展模式

道路工程跨越幅度大,占地面积多。中国在经过20多年大规模的“只重技术,不重艺术”的公路建设后,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跃居世界第一位,发展速度之快、成就之大令世界震惊!然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是十分突出的。党的十七大之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所谓“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的提出足以说明中国政府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方面高屋建瓴的发展理念。所以,公路景观与环保设计的发展模式应该是:

5.1 资源节约化。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尊重、正视、保护、恢复自然。道路建设应尽量利用原有旧路进行改、扩建,以减少公路永久占地面积;道路跨越谷地、山丘深挖路段时应尽量采用高架桥和隧道以减少取、弃土场;利用废弃的材料服务于新的功能(用弃渣为当地居民修筑村道,填筑宅基地、厂房用地等),可以大大节约资源和能源的耗费。

5.2 民族风俗化。我国拥有56个民族,其民族文化各不相同。高速公路所经过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在设计过程中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公路两侧的雕塑、壁画、广告等,既要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观赏性,又要符合当地的历史文化特点、产业特色、民族风情,使公路成为文化长廊。例如:从沈海高速公路福建惠安出口处进入惠安,沿惠黄(塘)、惠崇(武)路两侧,映入眼帘的是1000多件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材质不同的石雕工艺品。这些石雕工艺品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为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蜕变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惠安雕刻艺术风格,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石雕景观大道”。行进在这样的道路上,一种古老、典雅、文明、质朴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令人精神振奋,心旷神怡。这种带有强烈的地方特征的高速公路景观设计能使驾驶人员感受到新鲜,令乘客回味无穷。

5.3 形式几何化。利用简单的原始象形文字,以及几何图形装点周边环境。形成的点线面能产生不同的情绪和其他心理反应,例如服务区内的水面、亭子、树池、花架等。既有景观效果,又满足了游人观赏休憩的需要。再如以中国古老的文字构成的图形装饰,不但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同时也具有神秘的色彩。艺术的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符合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的四大原则。使旅客有“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行”的良好感觉。

5.4 色彩功能化。色彩不仅使人产生各种感觉,而且还引起人的感情变化。实验表明,悦目的色彩通过人的视觉器官传人色素细胞后,对神经系统是个良好的刺激,对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也有一定的作用,适当的运用色彩在工作中能够减轻疲劳,提高效率。位于南京白下路交通单行线的洪武南路路口至中山南路路口的南京首条彩色道路铺设完毕并通车,该彩色道路全长200米。据了解,这条彩色道路是用一种高分子树脂稀浆涂抹于路面,并撒上耐磨的彩色陶瓷颗粒铺设而成。彩色道路不仅美化了路面,更有利于交通安全。

6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约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们国家经济结构必须要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通过保护全球的环境来达到保存人类文明的目的是关键而核心的任务,把中国的公路建设成为“以人为本”的“花园式公路”,是我们每一个公路设计、建设者的责任。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让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成为每个企业、村庄、单位和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说,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

勘察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铁路勘察设计企业 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考核指标 激励机制

绩效管理是企业战略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提高绩效、达成战略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只着重考核评价,而忽视绩效计划、绩效跟踪、绩效改善和绩效反馈,错误地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铁路勘察设计企业为人才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勘察设计工作具有较强的创造性和独特性,针对此特点,在已基本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基础上,探讨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工作。

一、目前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1.绩效管理观念理解不到位。错误地将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绩效管理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依据,包括绩效设计、绩效跟踪、考核与反馈、绩效辅导、绩效改善等一系列环节。

2.绩效考核内容财务性指标权重较大。许多中小型铁路勘察设计企业在制定考核指标权重时,经营目标考核指标权重较大,而对于市场性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创新性指标、成长性指标等影响企业发展后劲的内部管理指标设计不具体,没有结合企业发展特点及时更新分解指标,并且权重较低,造成设计人员能力不能快速提升,学习、创新能力较弱。个人绩效评价凸显“德能勤绩廉”的印迹,指标粗泛化,以年度作为评价周期,难以反映实际绩效。

3.考核结果未发挥应有作用。绩效考核结果不能做到及时反馈,考核结果与员工奖惩机制、岗位晋升、职称晋升、教育培训等结合不明显,造成绩效考核成为每年的规律性工作,无法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4.考核指标未体现员工在部门工作中的作用。目前实施的绩效考核办法基本成熟,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及经济责任制对部门、员工、管理干部、技术人员等考核工作分类别、分层次逐级进行考核,但部门考核与员工考核没有相结合,未能体现个人在团队中的贡献。由于个人在团队中所起的作用较难评价,所以这种考核方式相对困难,可以考虑在个人考核中增加个人产值、有效知识贡献、合理化建议数、工作进度完成情况、工作质量、教育培训情况、技术获奖情况等,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团队精神,激励员工之间团结合作。

5.未建立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多数中小型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绩效管理大多以绩效考核为核心,未建立相应的绩效辅导、绩效反馈、绩效奖惩机制等,即使建立也没有很好地加强监督管理与执行,使绩效工作在企业管理中未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提升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绩效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

1.树立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理念。首先,树立基于企业战略实现和战略举措的绩效管理理念,将绩效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结合,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角度出发,实施绩效管理,制定考核目标。其次,绩效管理不单单是人力资源部的职责而是各级管理者的职责,企业自上而下都要加强对绩效管理知识的学习和实践。

2.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实现由单纯的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过度。在企业内部搭建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开展部门、个人、项目、管理者、技术人员等层面的考核,推行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改进的绩效全过程管理。包括:一是规范绩效计划,目前多数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绩效计划制定已基本趋于成熟,绩效考核根据岗位职责及经济责任制分层次自上而下层层分解,逐级考核。二是细化考核类别,比如技术人员定期聘期内考核、专业技术人才届满考核等,评价方法可以结合个人述职,采取综合评价和指标评价两个评价方法综合考评,要将各类考核相结合,将个人考核和团队考核相结合。三是完善绩效考核,结合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特点,根据企业发展战略,按照岗位职责,针对存在的各产业间的差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工作特点不同等差异,随时动态调整,并进一步深化完善绩效考核指标及指标权重。四是加强考核工作监督管理,明确考核人员职责,引入外部监督来确保考核工作公平性。五是及时进行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及时反馈可以使员工持续的绩效改进,将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个人,可以使被考核人了解自身工作的进步或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绩效改进计划。强化考核结果的沟通和反馈,可以起到有效推动绩效管理对个人和组织绩效改进的作用。六是引入绩效辅导,各级管理者持续帮助员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方案,确保员工顺利实现目标。七是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将薪酬制度、奖惩制度、岗位、职称晋升、教育培训等体系与绩效管理体系紧密结合,促进收入能升能降、岗位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机制和环境的形成,使之成为科学的有激励导向的绩效管理体系。具体绩效管理体系见流程图:

3.深化基于BSC的KPI整合的绩效考核。

(1)平衡计分法(BSC法)。是从财务、客户、内部管理、学习与成长四部分将企业战略目标逐层分解。KPI是关键绩效指标法,它把对绩效的评估简化为对几个关键指标的考核,将BSC和KPI整合应用,可以使关键考核指标量化,进一步加强绩效考核工作。

部门考核:目前多数中小型铁路勘察设计企业部门考核都是以平衡计分法为原则,从财务、客户、内部管理、学习与成长四方面进行量化考核,但是以上考核指标确定后就一直沿用,未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及经营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使KPI关键指标进一步深化。比如调整财务性指标方面应考虑到各设计部门所处的不同发展阶段,设置不同设计产值目标、成本控制度,同时可以增加人均产值增长率、成本费用利润率、项目盈利率等。非财务性指标应根据企业发展战略,适时调整或增减KPI关键性考核指标,比如在客户维度方面除客户满意度、投诉率外可以增加市场占有率、投标中标率等;从内部流程维度看,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创新流程与运营流程两个方面,现有评价指标已涵盖质量体系、质量控制、优秀成果、科技创新等指标。在此基础上,设定KPI指标时可以考虑经营创新(新开发的业务收入、业务流程的改进和效果等)、管理创新(信息化水平、管理制度的改进和效果等),经营管理效率指标(主要有企业创新文化、部门和团队的协作精神、项目平均周期、沟通管理、办公效率等);从学习与成长角度看,基于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知识密集型特点,KPI指标可以增加新获得专业执业资格的员工数,员工人均学习、培训经费的投入额,员工在岗进修、学习的比例等指标。

员工考核:目前多数中小型铁路勘察设计企业员工考核多是以“德、能、勤、绩、廉”五方面考核,指标标准比较粗泛,缺乏KPI量化指标,并且以年度为周期,难以反映实际绩效。员工考核指标可以根据岗位职责及工作特点进行二次分解,制定KPI量化指标。

(2)差异化设定考核指标。首先,铁路勘察设计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发展不平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市场占有率不同,专业不同,发展潜力有异。其次,各业务单元的发展状况和前景决定了其战略地位的不同,从而能获得的发展资源包括资金的投入、人力资源配置及项目支持都会有差异。再次,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工作性质有差异,管理人员从事经营、科技、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工作,通过行政服务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考核工作难以量化,笔者认为,一般情况下管理人员工作可分为日常工作、重要工作、应急工作三类,日常工作考核以岗位职责为标准,重要工作和应急工作考核可设定灵活的指标权重单独考核,指标权重可以以年度为单位动态调整。生产技术人员工作以勘察设计为主,专业技术含量高,在考核时可以考虑加入完成生产任务情况、工作量、勘察设计难度、设计创新度、与团队协作性、技术获奖、质量控制等绩效考核指标。

(3)兼顾财务性指标和非财务性指标,并分配好指标权重。非财务性指标是完成财务性指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勘察设计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目标。在关注财务性指标的同时,要重视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三方面的非财务性指标的权重比例,从铁路勘察设计企业自身特点出发,根据平衡计分法思想,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合理分配权重,并根据市场变化,适时调整考核目标及权重。

(4)及时进行绩效反馈和绩效改进,引入绩效辅导。考核结束后,应及时将结果反馈给被考核体,使考核客体了解自身工作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制定双方都能接受的绩效改进计划,使员工持续绩效改进,提升铁路勘察设计企业自身水平。同时引入绩效辅导,各级管理者持续帮助员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方案,有助于提升员工工作能力,激发员工工作热情。

(5)重视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将考核结果和薪酬、岗位晋升、职称评定、教育培训等相关管理体系结合,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结语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针对铁路勘察设计企业自身特点,需要在自身的管理系统中加强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并与其他管理体系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获得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杰.建筑设计企业基于创新激励的绩效管理研究.企业经营管理,2008(9)

[2] 黄瑞年.建筑设计企业绩效管理实践探索.企业技术开发,2012(5)

[3] 王国红.勘察设计企业绩效管理变革思路探讨.建筑设计管理,2009(5)

[4] 朱霖.提升铁路勘察设计企业绩效管理能力的思考.管理论坛,2006(5)

(作者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太原设计院 山西太原 030013)(责编:若佳)

勘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情况;研究。

1、引言

环境地质与其他学科的发展和形成一样 ,都是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 人类技术经济活动增强 , 环境灾害日益严重 , 环境保护成为人类生存的头等大事 ,环境地质学亦就应运而生。至目前尚未发育成一门独立的完整的学科 ,却面临着要研究、解决诸多环境地质问题。

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渐渐的增加,因此自然环境的问题也日复一日的愈加严重。因为在这几年中环境地质引发的灾害在不断的增多,对人民的安全和社会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要加强对环境地质的勘察,把灾害的损失控制并减少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实际情况中造成环境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是:自然因素、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会引起:地震、泥石流;人为因素会引起:地下水污染严重、土壤被沙漠化。从这些灾害中观察出,由地下水造成的灾害占主要在建设中、矿区的开采中,水都是在整个建设中占很重要的位置的,会对整个工程的安全带来影响。将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进行很好的控制,有利于对环境地质灾害的预控。

2、浅析环境地质的含义

地质环境、环境地质,这是两个含义极不相同的概念。

地质环境,是天然环境的一个组分,是與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壳浅部的地质空间。正如张宗祜院士指出:“岩石圈表层与大气圈、生物圈、水圈相互作用最直接、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这部分岩石圈称为地质环境。”

环境地质或环境地质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天然地质环境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质环境质量变化对人类生存影响的科学。由于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或多学科的交叉,故对其研究内容争议较大。

3、水文地质勘察的作用

人类的活动不断的发展变化,与此同时,环境地质的灾害也发不断发生着变化。在环境地质灾害中,一半以上的地质灾害是由于水资源的问题而引发的。岩石和地下水之间的互相作用,提高了环境地质灾害的严重性和广泛性,同时增加了多样性以及复杂性。这些在灾害机理、灾害分布、灾害类型上都有着不同的反应。现阶段我国在环境地质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深入,有着很大的不足。在对灾害的定量分析,以及定性分析方面尤为欠缺。环境地质的勘察过程中,对地下水的勘察应该尤为重视,因为地下水是引起环境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勘探的同时应该同时加强对环境地质灾害的防范意识。

一直以来,环境地质勘查中,水文地质的勘察往往被忽视,但是往往水文地质确是影响环境地质的最重要因素。地质灾害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地下水,岩石的特征也往往受着地下水的影响,所以对地下水位的勘探就显得十分重要。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去分析,施工的安全问题与地下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地下水影响着地基的稳固性。综上所述,水文地质的勘探对环境地质来说尤为重要。

4、水文地质勘察的具体内容

对不同地域来说,水文地质勘察的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综合我国各地的环境地质灾害的成因,将环境地质的水文勘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4.1 沿海城市地下淡水的勘察

沿海地区的海水与地下水资源之间处于一种平衡状态,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会打破这种平衡,引起海水倒灌等问题,对陆地的淡水资源造成重大的破坏。在对沿海城市进行环境地质的水文地质的勘察时,地下水源的分布情况必须彻底摸清,同时要对城市地下水源的开采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过度开采的发生。如果发现过度开采的情况,必须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防海水倒灌事故的发生,造成内陆面积减小的现象。

4.2 干旱地区的水文地质勘察

我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为干旱地域,虽然我国的水资源含量丰富,但是我国干旱地区的降水量很低,这样一来,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主要就为地下水,地下水资源的缺乏,会直接影响干旱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干旱地区环境地质的水文地质勘察,应该尤为认真,在勘察干旱地区水资源的同时,应给出相应的治理政策,减少干旱地区的环境地质灾害。

4.3 城市中地下水的勘察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而城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地下水的开发也不断的加大,过度的地下水开发,使得城市面临地表下沉的问题。现代化进程的加速,造成了大量的工厂在城市中脱颖而出。伴随而来的是工厂废水的无治理排放,造成城市地质和水之源的污染。而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又会对城市居民的健康带来危害。对于城市来说,地下水位的下降是各种危害中最直接的一种。过度或者过于集中的对地下水进行开采,导致地下含水层密度性和收缩性,以及牢固性逐渐下降,从而带来的是地表下降,建筑物断裂的严重后果。因此对城市的水文地质勘查中,要严格监控地下水位,防止环境地质灾害的破坏。、

4.4 工程的水文地质勘查

伴随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地下工程成为新时代的宠儿。地下超市、地下商场、地下隧道、地铁等也快速的兴起。这些地下结构工程是具有一定初始地应力条件下在特定的地质构造环境中进行施工的。地下工程与地上工程相比,其材料力学模量和荷载的加荷形式都相对模糊和不确定。同时受到主体或围岩体本构行为和岩土体—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使得地下工程相对于地上工程,施工情况更加复杂,这就造成地下工程的危险性大大增加。地下水位对工程地质的影响尤为重要,地下水位的变化,容易造成地下工程时开挖的塌方。因此在地下工程施工时,对水文地质的勘察就十分重要。

结语

毛细管水、重力水、结合水是岩土中所包含的三种地下水。其中结合水又可分为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种。水文地质的勘察对建筑工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在工程防御地质灾害、基础设计、持力层选择的方面有着重要的表现。利用水文地质勘察来发现环境是否变化,这些环境变化又是否会对当地的地质造成影响,同事制定出相应的防护与解决的措施。

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工作中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同时起着很大的作用。要因由地下水而引发的地质灾害提高重视,前提就是需要对水文地质勘察研究工作大量的投入,深刻了解地下水在地质灾害在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将会起到什么样的影响。与此同时,应该对地下水造成地质灾害的一些重要数据的信息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存档保存,保证够为预防控制环境地质灾害发生提供至关重要的数据。

在地质环境的检测工作中做好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充分的发挥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作用,是预控地质灾害发生关键,提高环境地质勘察工作中应水文地质勘察的工作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 廖辉 刍议环境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运用[J].低碳世界 2014.11.

[2] 杜娇 水文地质勘察在环境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研究[J].地质矿山

[3] 杨计申 环境地质及环境地质问题[J].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1996.4.

[4] 张丽君,贾跃明,刘明辉 国外环境地质研究和工作的主要态势[J].1996.6.

[5] 王国强,刘刚,吴道祥,单灿灿,丁振杰 城市地质环境与环境地质问题[J].2007.08.

上一篇:当代美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