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的论文范文

2024-07-14

文艺美学的论文范文第1篇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研究的进程与前景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的研究在美学研究热潮的推动下开始,首先是从部门美学、体裁美学入手的。

作者:蒋述卓

文艺美学的论文范文第2篇

诗歌是人类最有智慧最美丽的语言之一。在诗歌中我们不仅可以读到“沉鱼落雁”,“小桥流水”,也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历史,听到一个民族的呐喊。在世界诗坛有两位诗人,他们在空间上毫无交集,在时间上也只有几个春秋的重叠。但是在他们的诗歌中我们却都能听到他们为生之养之的土地,为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紧紧相连的人们放声的呐喊。他们就是美国著名的黑人诗人兰斯顿休斯和中国著名的彝族诗人吉狄马加。本文将通过二人诗歌中出现的黑色这一色彩词进行比较进而分析其意象的异同,以找到其背后的文化,历史,以及民族心理的原因。

一、意象与色彩简论

诗歌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是诗人通过一定的物来表达一定的意的一种方式。意象常常寄托了诗人想表达的情感。比如说读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们便体会到了诗人在明月中都寄托的思念之情。可以说诗歌的意象决定了诗歌的整体风格与特色。对诗歌意象的理解与把握,使我们可以从微观诗学的角度更清晰、更明确地认识诗歌的基本面貌。“意象”是诗歌审美活动的基本元素。所谓意象即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意象是一个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诗学概念。意象派创始人埃兹拉·庞德说过:“意象是理智和感情刹那间的错综交合。这种突如其来的‘错综交合’状态会使人顿时产生无拘无束、不受时空限制的自由感,也会使人产生在一些最伟大的艺术作品面前所体验的那种豁然开朗、心胸舒畅、精力弥满的感觉。”我国学者夏之放认为:“在意与象的融汇结合之中,决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意’(主体方面)始终占据着支配地位、主宰地位。正是这一点,才使意象高于一般的认识表象、记忆表象而成为具有新质的东西,成为创造性想象的光辉成果。”无论是埃兹拉还是夏之放在他们对意象的理解表述中都道出了意象的特性即诗歌中的意象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形象,而是诗人因其“主观作用”和想象而成的一种“自由感”与“创造性”。意象突出是诗意的突出体现物,衡量一个诗人成就的大小,一把主要的标尺就是他是否创造了新鲜而厚重的意象。正是由于意象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所以诗人在诗歌中表达意象时不会随意而为,而是会经过其主观的过滤选择。他会选择那些能表达其情感的意象来表达他想要的意境和想法。而这种选择常常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在于诗人在对词语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会通过改造其内部系统意义进而改造改变词语约定俗成的含义,从而为词语赋予新的意义。这些被赋予了新意蕴的意象使得读者能够清晰明确的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想法和意图,从而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味。兰斯顿休斯与吉狄马加虽然在其诗歌中都选择和运用了“黑色”这个意象,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文化,历史,以及民族心理的不同,二人对“黑色”这个意象的限定和赋意是不尽相同的。黑色在他们的诗歌中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色彩词而是具有了诗人因其“主观作用”和想象而赋予了新质的东西。意象是一个古老的美学概念,也是鉴赏诗歌最基本审美元素。可以说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作者蕴含其中的感情意味也就进入了作者赋予诗歌的意境。

色彩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在任何一种语言中色彩词都能表达作者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在创作诗歌时,色彩的明暗以及其冷热深浅的感觉最容易触动诗人的内心进而激发诗人的联想与想象。比如说蓝色让人觉得忧郁,紫色给人高贵,红色令人热情,白色孕育纯洁,绿色给人希望,灰色赠以悲凉。色彩学家认为:“色彩是有情感、有表情的,每种不同色彩能唤起不同的情绪,这是人类从古至今的生活经验及普遍性的感受能力。在诗歌意象的浩瀚天地里,蓝紫灰白等不同的色彩词表达了诗人各种不同的情感和心理、成为了诗人内心理念的载体,而读者也会从这些不同的色彩中读到诗人内心的潜流。

二、兰斯顿休斯与吉狄马加诗歌中“黑色”意象的比较

在美国的文学史中,兰斯顿休斯是一位极其重要的人物,这位 二十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出来的著名诗人用他那包含民族情感的诗歌成为了美国普通黑人群众的代言人。身在这样历史的和文化背景下,休斯的诗歌中我们读到的大多数诗句都能代表黑人的心声。休斯通过他用心用情凝成的诗句试图唤醒他的黑人同胞。作为一个黑人,休斯的诗歌中出现许多的“黑色”这个色彩词是不难理解的。同样地,生长在大凉山的吉狄马加作为彝人的后代,身为崇尚红黄黑三色文化的民族,在其诗歌中 “黑色”这个色彩词的多次出现也是不难理解的。休斯的《当我长大》《梦的变奏》《黑人谈河流》《我是黑人》和吉狄马加的《彝人梦见的颜色》《黑色的河流》《黑色狂想曲》中我们都读到了作者为“黑色”赋予的民族性的基调和意象。在休斯和吉狄马加的诗歌词语中出现了如此多的“黑色”一定不只是语言上的巧合。

黑人是一个被迫来到美洲大陆的民族。自从1619年第一批黑奴被带到美洲大陆来以后,黑人便开始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心酸的历史。在白人所支配和主宰的文化语境中黑人的一切都被认为是低劣的。黑人被认为是“丑陋而低于白人的种族,是一群没有教养、形状怪异、形同动物的群体”。这样的信条在白人强势的文化语境中不仅被白人所认同也渐渐被一些黑人自己所接受。 处于受支配边缘地位的黑人被看作是生物链的最底层,是可以任意买卖的物品,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也没有权利。黑人自身的传统文化也被抹杀,其民族意识和种族身份也在白人文化的强势中的以淡化。作为一名黑人诗人, 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休斯自始至终思考和关注着本民族的命运。休斯意识到,惟有唤醒黑人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才能改变黑人边缘的身份和低下的地位。在休斯的眼中黑人滋生的文化是美的,黑人黝黑的肤色是美的,黑人的心灵是美的。而只有让所有身长在这片土地上的黑人同胞都认识到黑人民族的美,才能提高黑人的自信从而无所畏惧的去面对一切坎坷与苦难。 “黑而美丽”(black and beautiful)这句著名的诗句让我们看到休斯眼中黑皮肤的美丽———这句呐喊式的宣称也成为了黑人力量的源泉,无数身处底层的黑人因为这句简单的并列句而获得了无穷的自信。“黑而美丽“也为无数身处贫民窟的黑人提供了极大的鼓舞。这就是休斯对黑人肤色最好的评价与解读,也是对“黑人性”最高的颂扬。在《黑人》(Negro)一诗中休斯以黑人民族代言人的角色斩钉截铁的宣称:

我是黑人:

黑得像漆黑的夜,

黑得像我的非洲的深壑。

休斯大多数的诗歌中都可以听到这种声音,坦然而又自信。“我是黑人,黑得像漆黑的夜,”黑色在这里成了全世界最美的色彩,光芒而夺目。而在另一首诗歌《我的民族》(My People)中休斯同样不无自豪的歌颂着黑人民族的美德:

黑夜是美的,

像我的民族的脸;

星星是美的,

就像我的民族的眼;

太阳也美,

我的民族的灵魂同样美。

质朴的语言简单的句式却让我们体会到了休斯身为黑人直接明了地将“黑”等同于美的骄傲,黑色就像星星就像太阳有一种永恒的美。不难读到“黑色”被休斯赋予骄傲自豪的民族性。

降生在彝族三色文化中的吉狄马加依然秉信红色是火文化,象征神圣和荣耀;黄色是精神文化,象征善良、高尚、道义,黑色是铁文化,代表了坚韧、刚强。其诗歌《彝人梦见的颜色》正是反映了吉狄马加所秉承的三色文化:

我梦见过那样一些颜色

我的眼里常含着深情的泪水

我梦见过黑色

我梦见过黑色的披毡被人高高地扬起

黑色的祭品独自走向祖先的魂灵

黑色的英雄结上爬满了不落的星

但我不会不知道

这个甜蜜而又悲哀的种族

从什么时候起就自称为诺苏?

诗中黑色的披毡,黑色的祭品,黑色的英雄结苍凉肃穆却都也被吉狄马加赋予了民族性。诗中的黑色折射出了诗人身为彝人崇尚刚强,坚毅的品性。

除了用“黑色”表达出的骄傲,休斯在他的诗歌中还为“黑色”赋予了悲凉的意象。作为被迫来到美洲的外来民,黑人被认为是“丑陋而低于白人的种族。是形同动物的没有教养,没有文化,没有地位更不能谈美丽的一个民族。在白人文化的强势支配下,黑人成了被奴役被歧视和被支配的对象。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思想成为了美国的主流思想,身处其中的黑人因此而绝望甚至麻木地接受了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一切歧视。因此在休斯的诗歌中“黑色”还有透着一丝悲凉,而悲凉中还担负着一种唤醒黑人觉醒和骄傲的责任。因此在休斯的诗歌《当我长大》中我们就读到了:

那是很久以前了 我几乎忘了我的梦

然而它依然存在 在我面前

像太阳一样明亮—— 我的梦

接着,那道墙升起来 慢慢地 慢慢地升起来

在我和我的梦之间一直碰到天空——墙 阴影

我变成了黑色 我躺在阴影中

我的眼前再也没有梦的光芒

我的头上 只有厚厚的墙 只有阴影

我的双手! 我黑色的双手!

击穿这道墙! 找回我的梦!

帮我打碎黑暗 粉碎黑夜

将这阴影碎成 一千束太阳的光

一千个旋转的梦 太阳的梦!

在诗中黑色成了墙升起的原因了遮住了光芒。黑色成了黑人阴影的源泉。黑色成了梦想的阻隔。而诗人却要用他改变不了的双手,黑色的双手粉碎黑夜打碎黑墙。这种悲凉的气魄表达了休斯的唤醒同胞的责任。

身为彝人的儿子,吉狄马加传承了先辈的文化,并执着的守护着祖先留下来的这片精神家园。作为当代彝族诗歌的开拓者吉狄马加的诗歌和他的前辈们又有着明显的不同。著名的诗人流沙河认为,他的先辈写的是“我看见什么”,并着眼于“人生经验的归纳”,“展列现象的纷繁”;吉狄马加所写的是“我想到什么”,用他的诗“显示灵魂的深邃”,“精神世界的再现”。因此读吉狄马加的诗歌我们很容易读到诗人深邃的灵魂。读诗人诗歌中的黑色我们也很容易读到深邃的忧郁。“在这寂静的时刻,啊,黑色的梦想,你快覆盖我,笼罩我…”“让我的每一句话,每一支歌,都是这土地灵魂里最真实的回音,让我的每一句诗,每一个标点,都是从这土地蓝色的血管里流出,啊,黑色的梦想,就在我消失的时候,请让我对着一块巨大的岩石说话…”在这首《黑色狂想曲》中我们看到了黑色幻化成的深邃,庄严、肃穆、深沉、浓重的意象。

三、结语

综上,色彩的感觉最容易触发诗人的美感和想象。我们看到了在色彩划分中被归为冷色调的色彩词——“黑色”在两位处于不同地域的诗人——兰斯顿休斯与吉狄马加的诗歌中都被赋予了民族性,而由于其所处的文化,历史以及民族心理的不同,休斯诗歌中的“黑色”还有透着一丝悲凉,而悲凉中还担负着一种唤醒黑人觉醒和骄傲的责任。而吉狄马加诗歌中的“黑色”却有着一点深邃的忧郁。通过比较两位风格相近的诗人诗作中同一色彩词的异同让我们更加感受到了世界文化的多元丰富为我们带来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陶庆梅.李贺诗歌风格特征论——以意象研究为中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05).

[2]陈圣生.现代诗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3]夏之放.文学意象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米丽娜(1979-),女,四川西昌人,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西南民族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专业在读,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文艺美学的论文范文第3篇

2、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身体美学与身体意识

3、中国教师汽车消费调查2015有新趋

4、“通”的体知——《庄子》思想的身体之维

5、既往历史的回望与当下现实的扫描

6、幼儿健美操教学思路研究

7、从大众文化到生活美学

8、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9、文化多样性与中国美学的建构 等

10、对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研究与相关问题的思考

11、浅析几何学在艺术设计方面的应用

12、湖北省学校舞蹈教育行业现状研究

13、试论美育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14、音乐修辞的概念及现象辨析

15、数字化技术时代的剧场艺术

16、论音乐教育钢琴方向学生的钢琴演奏素质养成

17、《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等137则

18、日本原宿风文化对潮流文化的影响

19、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历史贡献

20、跨界与融合:民族学与艺术人类学研究

21、昆曲表演遗产的世界意义

22、关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方法中的几个问题

23、高校歌唱审美艺术教学中声乐教育研究

24、中国内地电影在韩国市场的生存状况及其文化竞争力反思

25、身体美学与舞蹈

26、基础外语教育回顾与展望

27、色彩风景写生对美术教育的意义研究

28、“艺术生产”的问题域与当代文艺批评

29、浅析健美操艺术中的美学表现

30、“数字化传媒时代编辑出版教育”笔谈

31、质疑:“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征”

32、小学教师教育学心理学学习问答

33、技术进步对艺术创作表征的影响

34、试论一带一路战略与民族地区人文资源的开发利用

35、中国江南音乐风格二胡作品演奏特点述要

36、“美学热”下的舞蹈景观

37、体育舞蹈在美学方面的教学方法及特点研究

38、传统村寨旅游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

39、黑暗王国的一道精神闪电

40、浅析素质教育舞蹈课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41、北京大学艺术教育的传统、现状和未来

42、艺术作品的物质性提诺.塞格尔作品中的对象和情境

43、体育舞蹈的礼仪文化及美学表现

44、时尚艺术:介质合谋与本体变异

45、简析舞剧《一把酸枣》的艺术审美特征

46、暑假:让我们一起来玩转语文

47、边界与融合:审美人类学、艺术人类学与文学人类学的交叉对话

48、从新的视角审视体育舞蹈与美学的关系

49、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倾向

文艺美学的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方方的小说从多个方面描绘了变化多端的现实人生和心灵世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以俯视的角度来观察生活,使艺术世界在时空阔度上得到最大限度的显现,其作品有一种现实的深刻性和审美的深邃性。她的一些作品被影视导演青睐而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改编后,影视文本叙事视角的下移和性别视角的转变,产生了与原著不同的艺术效果,同样具有无法替代的艺术魅力,对今后影视剧的改编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对方方小说改编现象的分析,探讨影视改编中审美视角的选择、转换与作品审美意义的关系等问题。

关键词:方方小说;视角转换;改编; 影视;艺术

作家方方善于运用文学这把极其锋利的手术刀去解剖人性,揭示各色人群病苦的人生,她的小说一直是文学评论界关注的焦点。如今,在这个视觉文化的时代,大众传媒巨大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刺激着思想活跃、眼光敏锐的作家们,许多作家纷纷“触电”。同时影视剧也需要作家作品影响并丰富影视本身的文化内容和美学创意,因此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频频,也颇为引人瞩目。方方的小说注重人物心理、性格的刻画和人生哲理的表达,细腻又不失味道,既有相当品位,又不乏当今流行的商业质素,可读性极强的故事透露了方方自觉的读者意识,满足了读者的审美期待,自然也成为了影视改编的热点。其《行为艺术》(改编成电影《蓝色爱情》,霍建起导演)、《桃花灿烂》(傅华阳导演)、《埋伏》(黄建新导演)等纷纷被改编并拍成了影视剧。

在方方小说的改编中,影视文本对原著进行了重新解读。与原著相比,既有承继,又有很大变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审美视角发生了转换。审美视角是创作主体对生活属于自己的一种艺术发现,它是创作者主体意识和审美意象的艺术外化。[1]它体现了一种观点,反映了一种态度,是作者在叙述时对事件、人物、场景的艺术把握方式,同创作者的美学趣味和他对待所反映题材的态度密切相关。方方与改编者对审美视角的不同选择,让两种文本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由于都力图以开阔的视野去观照世界,都具有相当深沉的文化意蕴,对今后影视剧的改编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

方方的小说立足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从多个方面来描绘变化多端的现实人生和心灵世界,最大限度地拓展了小说艺术世界的纵深层。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她以俯视的角度来观察生活,居高临下地将视线投射到对象世界身上,将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将多种矛盾线索条分缕析,将人物从外表到内心和盘托出,洞幽察微,却又能汪洋恣肆,无所顾忌。

俯视是对生活和人生的一种宏观的把握,它不但可以看到事物的现在,也能看到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以及其中包蕴着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这种角度要求作家有广阔的艺术视野,笼括全局,既具有一种穿透力,又具有高度的概括力,因此,它能够从必然性的角度来认识人的现实活动和心灵轨迹,使艺术世界在时空阔度上得到最大限度地显现。而方方的作品,不管是《行为艺术》,还是《桃花灿烂》《埋伏》等,都能俯察人生,使小说包容广阔的生活流程,体现丰富的人生阅历,让人物外在和内在的东西得到表现,其性格的不同侧面在一起一伏、一开一合中得以充分地展开,使人有所感,有所思,更令人悟其理,作品呈现出特有的人文关怀与文化品味,使我们不得不去思索整个作品中交融着历史感与现实感的人生。“尽管方 方在一份独具的幽默自嘲和从容间隐藏起叙事人的评判,但她显然执著于难以自弃的价值。”[2](323)这种高屋建瓴的视角,作为作家的一种自觉追求,给文学作品带来了一种现实的深刻性和审美的深邃性,透视出世事变幻所引发的普遍永恒的沧桑悲怆,使得小说创作的思想意蕴和审美品格较高。

《行为艺术》是一个警察侦破故事,却灌注进浓厚的哲理意蕴,表现选择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主人公小邰首先面临的就是个人对艺术的爱好,个人的艺术气质与警察职业的冲突与无从选择的选择。方方就曾认为悲剧的确不总是社会的、政治的和时代的,特别是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悲剧更多的是个人自我选择的结果。这是作家表现当代题材的一个很有效的创作视角,本可以从犯罪心理或警察抓罪犯的角度入手,却从人物的人生观分析切入。选择这一叙事视角,深刻而细腻地揭示出一个人灵魂的驿动,揭示人物复杂的性格命运,烘托出浓厚的文化意蕴,作品奉献于人们的不是形象自身,而是超越于形象之上的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

方方在《埋伏》里把对社会文化的反思转向了对人生命运的感喟。强调生活事件的突发性、偶然性,表现人的生存境遇之中的许多微小、偶然的主客观因素对于人的命运及其一生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埋伏》里的等待相当惨烈,本该结束的精神折磨因一个偶然因素——叶民主与他人私怨而未被通知撤离。漫长的等待,因主人公的良知与职责意识而无法松懈,终使得科长阖然辞世,叶民主身心交瘁。这种等待其实是人生的隐喻,是一种充满悲剧色彩的深刻的命运观。叙述主体采用这种视角作为反映生活的立足点,扫描开阔,延伸了思维的触角,产生了特殊的积极效果和现实价值,达到了表现时代、反映社会的目的。

我们还能从她的作品《桃花灿烂》中深深地体悟到环境对人性的异化和扭曲,方方借命运和现实之手,强调生命的苦涩。陆粞的人生悲剧可以说既是典型的人物性格悲剧,也是人物生活经历、文化遗传、观念意识和时代烙印的综合结果。作者从历史和现实的环境中,表现人与生存的境遇、现实环境的矛盾和冲突,在对人的生存状态叙写中,对社会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

方方小说从较高的视角来开掘具体生活场景背后的历史行程和文化嬗变,这样的角度选得巧妙而恰当,作品的意蕴超出了既定的生活范围,直指向人生世相的变迁和社会心理的分裂与整合,从而使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展开得更有广度和深度,具有较为普遍的情绪触动和思想震颤,取得了超出具体题材的普遍意义。正如方方所说:“我的小说主要反映了生存环境对人的命运的塑造。”[3]

根据方方小说改编的电影作品《蓝色爱情》《桃花灿烂》和《埋伏》等建立了自己的审美视角。电影是以平视的目光直面人生,再现生活逻辑和现实图像,其视线呈流动、游移形态,按照事实本来的面目再现表现对象。平视,字面意义是两眼平着向前看,其实暗含平等看待的意思,相对于仰视而言无疑是一种进步。基本上可以避免夸张和变形,能注重对生活的还原,客观冷静地叙述人生过程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及其影响,以平视的眼光观察其表现对象,即把笔下的人物作为自己同时代人放在共同生存的空间和时间环境中,以自己的感受来体验和把握他们的脉搏及其感情走向,从而表现平民的生活困境和人生道路上的艰难跋涉。电影改编,从方方小说的较高视角下移和转换,在银幕上演出一幕幕平实的悲剧,没有大起大落、惊天动地,作品中充满平庸、琐碎、无奈的现实、生活的痛苦(《埋伏》里叶民主的坚守);互相眷恋、生死相依却各奔东西的恋人(如《桃花灿烂》中的陆粞和星子)。对平民的观照更多是一种欣赏与挣脱的复杂意识,赋予了人生一种真实的定义。创作者置身平民生活中,不夸大,不隐瞒,不居高临下地俯视,而是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描写世俗平民生活图景和生存状态,相对原著来说,是叙事视角的下移。叙事视角的转移必然造成叙述重心的偏移和倾斜,导致文本叙述内容的变化,必然伴随对现实关系及其变化在新的深度上的开掘,从而获得对生活的真情实感,进而去构筑艺术叙述的总体框架。

《蓝色爱情》与原著讲述的杨高父亲的死与凶手马白驹的故事就有很大不同。原著中杨高做了警察并时刻不忘寻找马白驹,为惨死的父亲报仇,然而真相却是身为警察的杨父强暴了马白驹的未婚妻。马便向黑社会出卖揭露了正做卧底的杨高父亲,直接导致了杨父的惨死。这个故事中所有的当事人都沉入了命运的深渊,做着徒劳的挣扎。从法律和道德角度看,好人和罪犯,谁该赞美、谁该批判,一目了然,社会生活就建立在这些稳定的价值标准之上。但从终极视角来看事情则不一样。真善美与假恶丑是相对存在的。终极视角超越了世俗观念,从而使人获得对诸多社会现象更合理更深刻的认识。

霍建起的《蓝色爱情》改变了这个冥冥之中主人公无法挣脱命运残酷摆弄的故事,变成了女主人公刘云的父亲被凶杀而不断侦查终于结案的故事。邰林为刘云寻恩人马白驹,不料在查找此人时,发现这个叫马白驹的人又和一起20多前的杀人案有联系,经过 认真的调查,邰林找到了马白驹,马白驹向公安局讲述了20年前一起杀人案的经过,但他却不是杀人凶手。而且刘云不是死者的女儿,其实是他的女儿。最后给剧中人安排了一个相对和缓的结尾,虽然依然深沉凝重,但温情感受加浓,从而隐藏了对人性的批判锋芒,不至于叫观众在沉重的主题思考中失去耐心。

为了使作品的格调不过于沉重和悲伤,这几位导演们对人物都报以默默的赞美或温馨的认同,洋溢着追求自我与圆满的努力,结局虽有苦涩,但不至于像小说那样伤悲和沉重,在宿命的良性循环中使人感受到创作者对人性美好与圆满所怀抱的希望。

电影的哲理表达不同于小说理性的思辨的表达,它是导演以一种独特的审美方式——感情化的、整体化的、形象化的方式,去感知时代、社会、人生,形象成为哲理的载体,哲理融于视像之中。这些借助视觉形象显示出来的哲理议论,不仅不会损害作品艺术的完整性,反而会使哲理获得一种感性的观照,引起思考,而这种思考的幅射力又宽泛地向人物的生活经历、性格命运,向生活的四面八方伸展开去,从而获得一种有关人物整个的、有生活整体的感慨与认识。

电影里刘云表演了一次以生命相搏的行为艺术, 她站在高高的大桥上,纵身下跳,瞬间变成了时下流行的游戏——蹦极,在空中飘荡。这种行为由人们开始理解的跳水自杀而换来了一场惊叹,可以说达到了艺术的极致,不过她只是要人们不要轻易相信这个自杀场面,人生的生活层面隐藏着不可测的方面。将“人生”与“艺术”进行对比,从而强调了其中人为的虚假性与游戏性,使“艺术”二字具有了强烈的反讽性和否定性。电影将深刻的语义隐含的机智和理性孕育在形象中,获得一种生活哲理的感悟。

可见,方方小说的视角是形而上的、抽象的,是立足于哲学的,有一种对社会的批判力量,因而有了更强的深度和力度。改编的电影的视角则是形而下的、直观的,来自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了一种人生的基本态度,而给予人们以人生的启迪。由于切入的角度不同,创造出的是两种不同的审美效果。前者不拘于一隅,透视民族性格心理和人性特征,深刻而广博,有大气魄和深厚的现实感。后者通过视角的变换,大大缩短了银幕形象与生活现实间的距离,也缩短了观众与人物的生活距离。虽在视角上各有侧重,但都客观、超脱,在塑造人物时透露出迥异于传统的自然本色,极易被人感知。如果说平视有其局限性,往往只看到事物的表象和行为的过程与结果的话,那么,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创作者只是站在与表现对象同样的认识水平上来把握生活。

当男性导演将方方的小说改编后,电影与小说选择表现的侧重点固然不同,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男性视角与女性视角的叙事作品在特征上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视角可以理解为一种叙述方式,这自然牵扯到一个谁是叙述者的问题,是男性抑或是女性,所传达的精神自然会有差异。视角的选择其实还有很强的性别倾向,具有一定意识形态性。无论作品的内容是客观写实还是直达内心,无论风格是朴实自然还是幽默跳脱,都会或隐或显地传达出作者有意或无意的性别观念,使得它们的性别意识、性别态度呈现出种种不同。如果从性别的视角切入作品,将为我们重新认识和评判小说与电影的创作以及人物塑造提供一个有力的支点,同时强调了创作主体艺术构思的决定 作用。

小说作者方方无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确实是站在女性的角度上来处理人物关系的,关注女性深层心理,她揭示了一个个关于女性生存方式与女性的本质被异化的命题,也必然触摸到漫长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文化统治在女性心灵深处刻下的烙印。方方说:“女性文学始终充满着对男权意识的反叛……我的小说中的反叛意识主要体现在一种独立的思想层面。”[4]在她的小说中,展示了对男性文化视阀的抗衡。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作者对笔下的男性常常表示出失望,并导致了笔下女性对爱情的绝望。方方打碎了爱情婚姻玫瑰色梦想的表象,发掘出女性生存困境的悲剧主题,把批判的眼光由外向内作自我审视的调整。她笔下许多女性经济上获得了独立,物质上也摆脱了对男性的依附,走进了广阔的社会生存空间。可是她们却没有过上幸福的生活,面临着对爱情的失望,绝望到走入婚姻苍白与无奈的境 地。《桃花灿烂》里星子一直盼望陆粞果敢、主动地表白,但陆粞的犹疑、矛盾和退缩让她深深失望;陆粞因为不能抗拒肉欲和水香发生了关系,直接导致了星子对感情的放弃,星子对于理想爱情的完美期待因陆粞的特定性格弱点及其个人选择而成为雾中花、水中月,揭示出女性爱情理想最终破灭的不幸结局。她们的悲剧一部分来自外界压力(不公的社会、强大的男权世界),“更多的带有个人自我选择的意味,决定于人物的既定性格”。作者是从女主人公个人的角度去把握命运的契机,去探讨悲剧的成因。从社会历史的角度转向从个人角度探索女性悲剧,是一种女性意识的觉醒,也是女性文学寻找自我价值命题的必然深化。

第二,方方以女性特有的视角与品味,书写“城市女性的性别经验” ,倾向于肯定女性意识和欲望的 存在。她的爱情书写,表明了自己的女性立场。她的审美角度和书写姿态昭示着女性写作的人文景观,即对女性的自由抒写。契合了女性身上那强烈敏感而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急切地宣泄情感、寻求认同的需要。

身为女性创作者的方方,既表现女性起起伏伏的生活与命运,又以极大的热情来表现女性的爱情与性爱体验。《桃花灿烂》充分表现在星子对陆粞的“肉体出轨”问题的心理纠缠和经历了与亦文的情感试探、性爱体验后的心理释然上。星子对于性的认识始于水香在一片灿烂桃花中为了挑衅情敌,大肆炫耀与陆粞的关系而讲述的性体验。星子无法忍受陆粞的行为,灿烂的桃花就像一片阴云一次次阻挡她在感情上重新接受已然悔悟的陆粞。但是年轻的她也感受到了性爱在体内的冲动,后来与亦文在一起后,她顺从了这种性的本能。在彻底的性爱后她领悟到,“觉得自己把一个并不紧要的东西严密看守了许多年,待有一天拿出来时,才发现也不值什么”。[5](98)性爱在这里似乎成为了一把钥匙,也正是通过两性试探的生命体验,当星子转变为妇人时,冲垮了她的心理藩篱,才得以打开心门,最终完成了女性对于性的真正的成熟的理性的认识。性爱的体验和觉醒,才使她抹去心头积久的阴影,最后在得知陆粞患癌以后, 毅然来到他身边。

从作者对星子的隐秘心理那丝丝入扣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女性在两性关系中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寻找理想爱情,而开始走向对自我人格的关注。女性在爱情方面也应该拥有自己的尊严,拥有一种建立在男女人格平等上的爱情,从寻找女性理想的爱情走向对女性自我人格的关注,在不经意间写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这正是方方的高明。

改编方方小说的傅华阳、霍建起、黄建新均是男性导演。他们将女性问题一起裹挟在社会流俗的批判中, 作品中并没有表现出对女性的特别眷顾。与女性视角的写作更重视女性自我的感受相比,男性视角更喜欢围绕在对社会性话题的书写中,电影作品里投入了相当的镜头从社会历史背景上去探讨社会、人生以及男女关系,创作者无意中将各种生活况味的体会权和人物命运的思考权赋予了男性角色,这体现出作者下意识的对男性思考能力的推崇。霍建起的电影《蓝色爱情》以男性的主人公充当故事的叙述者,所有的情节单元都呈现在他的“视野”中,情节的展开也以他的行动为轴心,男性主人公不在场的事件不予叙述。每一个较大的情节单元所包含的诸场景都是在男性的视阈范围内呈现,与强大的男性文化语境相契合。

在霍建起、傅华阳等导演那儿,淡化了爱情虚无、绝望的感受,回避了男性卑怯、羸弱的一面。在《蓝色爱情》中,警察小邰英雄救美,雨夜救了一位他以为要跳江自杀的女人刘云,并在与刘云的交往中爱上了她,并积极地为她寻恩人,实际上是帮助刘云找到了她的亲生父亲。《桃花灿烂》追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铭刻在一代人记忆深处的似水年华,生活在傅华阳的镜头中虽然不都是仁慈的但并未完全绝望。在他的作品里,沿着爱情这条线的流程,我们可以看到,星子曾相信爱情,并苦苦追寻, 纯美的爱情夹杂着伤逝的人间烟火,而男人内心深处也隐藏着一种无以言表的深刻疼痛。电影有一种诗意的忧伤,一种挥之不去的生命的伤痛之感。

当然导演们也刻画女性,把她们置于一个个常态或非常态场景下,寻视她们的爱情生活道路,精心勾勒她们的命运曲线,并努力从中展示女性独特的内心图景。但不难发现导演在总体上塑造女性的策略是:按照男性价值标准塑造女性形象,将女性当作看的对象,女性形象往往被放在客体和被看的位置,而不是象方方那样将女性放于主体和看的位置,如星子、刘云等置放在男性如陆粞、警察小邰的目光包围圈里接受观察、审视。一片灿烂桃花中清纯的星子,如云如霞,美不胜收;湛蓝的海水,映衬着黑衣女孩刘云,神秘、忧郁,还有一种梦幻感。这些女性激发了男性肾上腺素的即兴分泌,男人们爱慕她们、亲近她们、保护她们。然而这些女性形象美则美矣,却缺乏生动、丰富的性格层次。《蓝色爱情》的刘云成为方方传达生活体验和表达“行为艺术”的载体,只是象征性的符号和解读玄妙命运的符码。人物显得不伦不类,她究竟是肤浅还是深刻得简单,并不重要,刘云只是男主人公邰林观看和欣赏的客体,影片的性别意识仍属于男权社会的特有产物。在《桃花灿烂》里,女性在形象、气质上完全贴合男权文化规范对女性的男性中心主义想象,成为被审视的对象,而不是能动地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主动者和体验者;在黄建新的电影《埋伏》中,女性连被看的资格都没有,甚至彻底沦为男性主人公性爱表现的对象。

在这些电影中,当创作者将视线从女性身上转移到所谓关涉正义、责任等重大命题时,尖锐地指向了不合理的生存状态以及生存现实的不合理。于是完整独立的女性形象隐身而去,男性形象肩扛道义走上前来。《埋伏》里便是让女人走开,而集中表现男主人公叶民主的长时间坚守,令罪犯无法达成其罪恶目的的过程,实际上是体现了叶民主由普通男人成为英雄的过程。

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男性导演的电影,可以发现尽管没有浓厚的男权意识,但由于受限于性别、年龄、学养、观念结构等因素,其作品呈现的文化内涵一直都未能冲出男权藩篱。创作者作为社会文化监控下的一分子,他们的性别观念或多或少都会有社会性别文化的烙印,只不过有着鲜明性别意识的作家会对这种烙印的合理性进行着积极的审视和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并没有十分纯粹的“超越”性别的创作。

三、结语

视角是一架重要的桥梁,通过视角的选择和观 照,为人们把握世界提供必不可少的视野,还把自身的特性对象化于内容的思想之中,从而使得视角与思想之间形成了某种对应关系。小说与影视两种艺术形式的选材、寓意和切入的角度各有不同,对人性的言说方式和深度有差异,呈现着各自具有鲜明个性的审美追求,如果说方方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文本的构建意在表达作者对人物真情在现实环境中的遭际命运的思考的话,那么方方小说的构建则更为抽象与超拔,它以先验的态度和哲学的思考对人性与人的命运作了宏观的把握与理性的总结,具有相当深沉的文化意蕴,体现了一种普遍的、超越原始叙事人的意义。可见与原创小说相比, 有时影视改编作品在体现导演自己的情感上总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为终归是他人之物,即便或改或编,编导自身的许多感情都很难与其完全水乳交 融。

但不可否认的是,二者都着力表现人的生存状 态,开掘人性的深度,为我们展示了丰富的、多样的人世风情,都具有相互无法替代的艺术魅力,值得人们去体味与思索。

参考文献:

[1] 张德林. 审美视角与艺术深度——小说艺术谈[J] . 小说评论, 1986, (6): 59.

[2] 戴锦华.《涉度之舟》[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 丁永强. 新写实作家: 评论家谈新写实[J].小说评论, 1991, (3): 14.

[4] 叶立文, 方方. 为自己的内心写作―方方访谈[J]. 小说评论, 2002, (1): 40.

[5] 方方. 方方读本[M]. 花山文艺出版社, 2002.

Sele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erspective

—An analysis of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adaptations of Fang Fang’s novels

Feng Ling

(Jianghan University of the humanity academy enthusiastically, Wanhan 430056, China)

[编辑:胡兴华]

收稿日期:2012?06?04;修回日期:2012?09?28

基金项目:武汉市教育局科研立项项目《从文学文本到影视作品——武汉女性作家作品改编研究》(2010007)

作者简介:冯岭(1970?),女,湖北孝感人,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影视文化.

文艺美学的论文范文第5篇

一、古建筑彩画工艺特征

中国建筑彩画具有自己的多文化色彩, 是建筑者和设计者在多年经验累积的基础下, 进行实践尝试, 根据中国木结构建筑特点, 总结出的一套绘制工艺, 将工艺总结成实践经验, 将经验汇聚于实际建筑, 最终成为古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套工艺是建筑与美学的结合, 中国建筑多为木质, 所以后期采取如漆、桐油等方式进行防潮处理, 后来为了美观就逐渐的装饰化。后面林徽因也曾表述过, 中国建筑由防潮演变到装饰, 增加了其美观性与独特性。

在古代汉族建筑中, 古建彩绘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彩绘就是俗称的丹青, 在古建筑上进行丹青彩画不仅仅需要的是工艺精湛, 更需要独有的防水涂抹以及对纹样的仔细展现。

工艺特征:从工艺上来说, 中国古建彩画的独到之处, 通过色彩与工艺纹样的调整, 对美的精华进行展现。例如彩画的颜料, 彩画工将颜料与水胶进行一定比例调和, 使其形成稀释性材料, 也就是现今人们口中的水粉效果。水粉效果表面是不存在光泽的, 但是在没有光泽的颜色底子上面, 经常会增添一些高光泽度的金箔, 在此对比下, 展现出一种光亮明暗的色彩对比。表表现手法也丰富了一种叫做“沥粉”的方式, 它是用一种特殊工具, 把胶水加上石粉调成一种浆糊状东西 (土粉子) 装在猪尿泡制作的囊里面, 囊前面加上一个旧式的笔帽, 前边是一个孔, 在手掌的挤压下, 囊里面的土粉子成线状落到装饰画面上, 在其固化后, 成为一条半圆形贴覆在画面的圆线, 叫“沥粉”。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独特是悠久历史中坚固存在的, 更深远的影响比邻国之间绘画表现艺术, 相互之间的建筑绘制更和中国的绘制方法有着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辛亥革命后, 中国的建筑在装饰方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彩画中的图案比例逐渐减弱, 写生成分增多。写生画颜色出现了例如浅湖色、浅石青等中间的淡雅颜色, 逐渐地朝其方向发展。纹饰方面则渐渐地用国画图案替代封建社会的图案纹理, 将市民生活更加融洽的加入其中。在辛亥革命过后近百年, 中国的北上广等大城市将其建筑彩画涉足至大型公共建筑, 如教堂、饭店等。纹饰上也打破了老的固有模式, 现今将色彩最为核心的部分融入其中, 使其内容融洽成为新式彩画, 并将其与其他类别艺术融合。从色彩上看, 从细节处摒弃了大部分纯色, 运用中间颜色, 例如浅兰、浅绿、浅黄、浅灰。在新式彩画上, 将金银对比融入其中, 具有一定光泽且具有反差效果, 从古至今也是极为少见的, 中国建筑彩画至今仍在不断吸取新鲜元素, 丰富其内在, 努力创造出更多元素的彩画内容。

二、古建筑彩画的美学价值

古建彩绘是我国独创且固有的文化, 其中类目繁多, 大致分为:旋子彩画、和玺彩画及苏式彩画, 还有其他类目不做过多分析在此。

1、旋子彩绘

旋子彩绘现今经过学者的考察来自璇花变形。期初起始在元代, 后在明清持续改变, 增加纹理样式。

2、和玺彩画

和玺彩绘是中国古代建筑才彩画中最最为高地位的, 一般用于主殿等主要位置, 采用特别线条分割, 并用线条全部沥粉贴金, 用青、绿、红三种主要色衬托金色的华贵。

和玺彩绘有金龙和玺、龙凤和玺及龙草和玺之分。

金龙和玺的整组图案以各种姿态的龙为主要内容。龙凤和玺的级别低于金龙和玺, 枋心、找头、盒子等主要部位由龙凤二种图案组成。龙草和玺的级别又低于龙凤和玺。

3、苏式彩画

苏式彩绘顾名思义多数绘制于园林墙壁之上, 带去淡雅清新园林之趣。

4、地方彩画

地方彩画是根据国内局部地方习俗审美的一种彩画技术。多由苏轼, 旋子, 和玺彩画演变而成。其美观程度与其他彩绘效果大致一样, 却体现了当地的特色习俗与审美。地方彩画的规矩性模糊, 并不与其他彩画的规矩性强。

在主要四种彩画种类下, 又分为多种表现图案。

比如文人画。文人画有两种:一种水墨画, 更加强调画面的意境。另一种则是重彩画, 如于斐安的花鸟, 乾隆时袁越的界画。但多为彩画匠借鉴过来, 并取其精华, 替换掉建筑彩画不适当图案。

锦纹图案:锦纹图案有二方连续、四方连续, 但四方连续占据大部分, 展开后犹如中国“锦缎”, 丝织业在我国历史长河中也是有着重要位置的文明, 后期在皇室、贵族等的要求与需求下, 将建筑彩画与其进行融合营造了好像房梁上缠绕着、垂挂着丝织品效果。

吉祥寓意图案:在建筑彩画上寓意吉祥、平安, 等美好寓意, 展现出设计师的细腻展现。

彩画的文化内容意义具有多层层意义及文化, 中国彩画则是将自然图案融合, 表现出吉祥意义, 丰富其纹样, 增加其内涵。这种自然融合成吉祥纹样的形式, 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展现了设计者细腻的展现人们的内心情感。

人物画的故事内涵:人物画在建筑上多为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文学小说中的女性和宫廷仕女。将具有劝人学习、促人上进文化内涵的纹样绘制于其建筑之上。再有人们民俗的画面, 将其细腻展现。

综上所述, 笔者进行古建筑彩画工艺特征以及美学价值进行分析, 浅见浅谈, 分析过往工艺, 从而联系到现今建筑彩画, 从而总结其影响, 现代建筑彩画仍保留并遵循过往工艺, 并将其中融入伴随历史而成长的内容, 将彩画内容进一步丰富深入, 并努力创新出更为奇幻的建筑彩画, 传承的基础上继续开创, 展现了中国工艺之强大, 也将中国之美不断提升。提升更高的美学价值。

摘要:古建彩画是在中国古代建筑上绘制的装饰画。古代建筑彩画是古代人民文化与工艺的结合古, 并且种类繁多, 通过对古建筑彩画的考究, 可以从中感受并学习到丰富的文化内容, 而古建筑彩画要也在明清使其达到其创作的巅峰, 清代的梁枋彩画主要分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几种。而其中各类彩画都有其独特意义与特点, 古建筑彩画的工艺及文化造诣更是对现今墙体彩画有着深远的影响, 即更应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及艺术借鉴。

关键词:建筑绘制,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文艺美学的论文范文第6篇

2、五十年:散文与自由的一种观察

3、从卡罗尔艺术恐怖哲学的三个论题重观卡西尔符号学

4、从《人间词话》手稿与刊本比较看“境界”说的发生及内涵

5、论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音乐美学三阶段

6、论网络文学的商业化问题

7、试论迟子建城市书写的“地方路径”

8、浅谈小学英语教学的生活化

9、艺术学理论与美学的边界研究

10、建筑学·新陈代谢派:日本美学的再出发

11、旅游: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12、艺术歌曲歌词创作的音乐性特征

13、设计与艺术的边际问题初探

14、从盖恩斯《刑前一课》看小说视点与叙事 层面的建构

15、陶渊明乡村发现的美学意义

16、诗、画、乐的同构联觉

17、海外中国左翼电影研究述评

18、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解析

19、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出去

20、持续狂欢·伦理震荡·中产趣味

21、何工 当代艺术与乌托邦

22、钩沉与还原:中国现当代

23、“危机”亦或“转机”:杜威的“经验”观念对当前艺术史研究困境的启示

24、未知之域的书写与新世纪文学观念的转型

25、中国当代生态美学需要解决的三对关系

26、我对诗性教育的理解与追求

27、小提琴艺术与音乐美学的联系研究

28、纪实与虚构的双重交织

29、现代性:跨世纪中国文学展望的一个文化视角

30、习近平文化视野中的中华美学精神

31、艺术史的交错与边界扩展(一)

32、文学话语书写与相对性的认同

33、卢施福,流变中的追寻

34、略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

35、《北上》:大运河秘史里的古今与世界

36、“审美、理论与历史:新文科时代的文学教育”学术研讨会综述[1]

37、唐三彩的色彩艺术特点与美学特征研究

38、“互动”中的艺术与设计

39、以整全实践视阈探询生态意识深化与生态教育开展之内涵

40、论“美感”:历史演绎与构成分析

41、传媒与文化研究的学术路径

42、影像时代艺术学的分类与交叉

43、田世光花鸟画艺术传承与发展研究

44、逃逸与背离:语言与图像关系的再审视

45、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中的人性人道主义问题

46、伦理文化与文学“中国性”的生成

47、藏戏与汉族戏曲的比较研究

48、朱载堉乐律学研究指导思想辨析

49、沉浸式互动体验展融入儿童校外教育的思考与启示

上一篇:税收与宪政论文范文下一篇:药品营销分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