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论文范文

2023-09-16

书籍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人们逐渐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网络中所包含的广博的信息量和丰富多彩的信息表现形式等是传统的纸质书籍所不能拥有的,因此读者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书籍形式来承载这些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形式,电子书籍就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现有电子书籍多种多样,因此设计者需要设计出更加适合于读者需要的模式来抓住读者的思维主脉络,弥补电子书籍所具有的缺陷。本文先简单分析了目前电子书籍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重点研究电子书籍的设计形式,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

帮助。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书籍的数字化发展,传统文字逐渐被数字化的0、1所代替,电子屏幕逐渐成为主要的顯示书籍内容在载体,人们的阅读习惯被极大地改变,据统计我国人群的数字化阅读率极大的提高,传统阅读方式逐渐缩小。电子书作为一种后现代化的阅读模式以超文本代替纸本为主要载体,与传统阅读模式相比,阅读快捷、信息广泛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然而我国在电子书籍的设计方面却存在很大的缺陷,发展十分落后,本文主要研究电子书籍的设计形式,先简单分析电子书籍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子书籍与设计形式概述

1.电子书籍特点

电子书籍相对于传统书籍而言具有以下几点特点,首先电子书籍传输信息具有高效性,电子书籍到达读者手中后几乎没有任何的时间差和时域的差别,而且随着以后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这种传播将会变得更加广泛化,覆盖到的人群越来越多。相对于传统书籍形式而言,电子书籍的传播更加符合社会大众的需求。从传播成本上来说,电子书籍的传播明显更加具有全面性和真实性。与传统书籍相比较,电子书籍在传输中可以增加图片和视频,因此传播更加具有趣味性。

电子书籍的传输信息具有时效性,满足了人们追求信息真是的需求,从传播真实性来看,文字相较于图片而言,明显具有更加强的直观性,相对于文字的传播而言,视频能够使信息在现。从商业价值来说可以想象得到随着电子书籍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在人群中的使用率,电子书籍具有非常强大的商业价值。目前电子书籍很多都是免费的,但是作为商品而言,其本身具有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市面上的大量免费电子书本身并没有经过编辑和校对,因此常出现错字等现象,打击读者的兴趣,相信只要使电子书籍满足读者的需要,必然会刺激电子书籍产业的发展。

2.电子书籍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子书籍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其发展时间还比较段,因此在电子书籍的设计中有很多元素都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或者设计,在电子书籍的设计中普遍存在粗放、缺乏艺术性以及优点表现不出来的现象,电子书籍通过屏幕的放大导致这种缺陷更加具有明显性,电子书籍的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首先电子书籍的设计出现设计零散的问题,电子书籍的组成元素包括文字、图片、音乐、视频、超链接以及互动等元素,包含大量的信息,这些元素若是没有很好得整合在一起必然会导致电子书的整体内涵下降,终将成为会被代替的单组作品形式。如一些文摘等的电子书封面的设计没有添加目录和链接,在视觉上导致这个设计存在很大的缺陷,对读者来说缺乏引导作者。又如一些电子书籍的内容往往不相关,内容多属于一种单独的作品形式,作品之间缺乏连续性,给读者的感觉就是编辑人员不认真工作,导致板面出现问题。在电子书的设计中有时会包含有各种视频以及游戏等多媒体元素,在设计中这些元素的添加没有依照电子书的整体风格进行添加,因此读者的视觉很容易分散,显得过于突兀。

其次电子书籍在设计中出现很大的视觉无序性,在电子书的设计中很多都是没有版面规划,也不存在视觉引导,多种元素混合在一起,导致患者找不到目标而放弃阅读。如电子书籍的纸张变化需要通过文字和图片显示出来,若是变化的时间过长,而内容过少,必然会使读者的思维停滞,影响阅读质量。设计师若是不把文字以及图片等有效整合,对于长篇文章而言,很有可能失读者失去阅读兴趣。如在设计中长篇文章的翻阅设计采取简单的菜单方式阅读,增加了操作程序,读者的阅读兴趣大大减小。

最后电子书的设计很多都是简单的复制,尤其是一些以文字为主的电子书籍,向PDF、txt以及Doc等格式的文件需要读者操作键盘捉着鼠标等实现翻页,虽然在设计中添加了一些元素,是文字能够改变形式,背景也能发生改变,但是整篇文章可以说没有采用一些多媒体等元素,缺乏人机互动的平台,仅仅是实体书籍的电子化形式,与实体书籍相比,没有太大的优越性。造成电子书籍设计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设计人员对电子书的认识不够,其次电子书的设计人员很多都不是专业人士,本身并不存在很强的创作能力,最后设计人员在设计电子书的过程中往往受到传统书籍等的限制,无法突出电子书籍的影响。

电子书籍设计形式

电子书籍的世界同传统印刷书籍相同也需要经过栏目创意、素材加工以及版面设计等阶段,传统书籍的设计仅仅包括了文本、板面以及封面等的设计,电子书籍设计与传统书籍设计相比少去了纸张、装订等的过程,在封面设计、色彩设计以及文字设计等方面还具备了新的特点和需求。

1.电子书籍封面的设计

对于电子书籍来说封面同样是吸引读者视觉的重要部分,在设计中已不需要选取材料和印刷工艺等,电子书籍的封面在网络上往往需要下载后才能完全看到,因此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封面图片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握。首先封面设计需要好的立意,所谓立意是指封面读者对书籍内容获得理解和感受,在具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先熟悉书籍的内容、风格以及性质等,提炼与书籍相关的主题,使利益深化。封面设计需要去表现书籍的主题,还需要突破自身的限制,去联想扩大意境,使读者能够从封面中联想到更多的东西。艺术的美丽来源于情感,封面设计同样要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使景语与情语连接在一起,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封面设计的意境往往需要通过形象思维来进行完成,封面在设计中不能力考想象思维的规律,同时也不能脱离出书籍的内容凭空去创造意境。电子书籍封面意境的创造需要设计者能够创造出更加具有思想交流的画面。

封面构图的设计是设计者意境的主要表现形式,只有深邃的立意才能通过构图表现出来,封面的构图设计想要表现出设计者的意境情感,需要符合以下几点,首先选取合理的平面构图,使整个封面构图的分割能够带来主题清晰层次分明的艺术效果。其次从经营位置上来说,我国传统画讲究经营位置和布势等,意思知识一定要处理好对立统一和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画面能够呈现出每一的含义,并使画面的内容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在构图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调和统一,否则必然会影响封面的审美,在设计中和需要注意整体分散的作用,是内容色彩以及形式等完美的集中在构图中。第三封面构图的设计要主次分明,体现出整体设计观念的布局,对此要的内容能简则简,保留下来后作为主要形象的陪衬,突出封面设计的主题。

色彩同样是体现书籍表现意境的重要因素,在封面设计中需要主义色彩的变化。封面意境的主题不仅仅需要形象来进行体现,还需要采取色彩进行搭配,与形象共同构成优美的旋律,在色彩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封面色彩的设计虽然处在从属地位,但必须符合书籍本身的特性,使封面构图显得庄重而不呆板。其次色彩封面设计中需要具有装饰性,注意色彩的色相、名都等的对比,利用颜色之间的调和突出封面主题,带给读者视觉上的美感。第三色彩设计要具有简约性,现代人们追求的是高效率、高速度的节奏,这些使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变化,色彩的设计也需要跟随这个不发,凝练各种色彩的搭配使用,达到更好的色彩效果。最后封面色彩的设计还需要具有象征意義,为读者的思维带来启迪作用,在设计中使色彩形成没得旋律。

2.电子书籍版式和色彩的设计

对于传统书籍而言,电子书籍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阅读的画面为电脑以及手机等数码工具的视频界面,电子书籍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主要包含了传统书籍的文字、色彩等,同时增加了一些新的动态构成要素等。电子书籍的版式设计往往需要有很多的电子按钮来进行组合形成,主要包括链接按钮、公共关系按钮以及互动式按钮等。其中链接按钮的主要作用是链接出版单位以及链接网站等,公共关系按钮主要是帮助读者更加快捷的实现电子书籍的阅读,互动式按钮是指读者发表评论等的场所。这些所有功能的产生实现都需要借助显示器达到,为给读者留下充足的舒缓空间,在电子书籍的版式设计中应留有空白区域。

同时在电子书籍的设计中,版式设计应该更加得具有灵活性和生动性,电子书籍的页面设计往往会更加倾向于多媒体的设计,需要在页面合适的地方增加第四维空间,为读者带来书籍本身外的乐趣。

在很多人的眼里,为达到吸引人的目的,电子书籍的色彩设计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比之传统书籍而言要丰富得多,这是因为新兴的视频媒介赋予了色彩很多新的生命。电子书籍有时需要通过视频等进行传输,通常采取的模式为RGB模式,在每个阶段中指定色彩,并进行和混合会搭配出约1670万种色彩,电子书籍在设计中的色彩选择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视频色彩模式的网页画面多是采用白色作为主色调,这主要是因为网络的一些原因。但是电子书籍不同于单纯网页的设计,首先其信息量要小于网页,因此可以考虑使用色彩进行弥补,另外RGB模式下色彩是通过自然发光来呈现,避免出现读者视觉疲劳的现象。

3.数字化图像和交互式的设计

图像和图像是突出数字画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网络中存在很多能够表现的形式,如数字的三维、动画以及虚拟现实等,以艺术字为例数字化的图像是很抽象的一种形式不仅仅具有传统图像所具有的功能,还具有一些时间特征,不停转换图像元素和位置。同时在电子书籍的设计中,使用群主要是网络上的人群,接受能力强,因此图像的设计为达到吸引人的目的,可以尽量的新颖,或者是采取一定的动态画面等。电子书籍的交换设计通常分为视觉设计师以及程序设计师等,这几种设计师必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如视觉设计师整合视觉效果,交互式设计师设计读者的阅读空间等。交互环节是交互设计的核心,在设计中可以为读者设定书友论坛等内容,增加趣味性。

最后在电子书籍的文字设计中文字的设计一定不能脱离于作品的风格特征,在设计中不仅仅要突出书名的个性色彩,还需要探寻文字的形态特征与组合的关系,设计出更加具有特色的文体,给读者视觉上的美感,封面的文字设计针对不同风格的书籍需要采取不同的设计方式,如针对儿童电子书而言,文字形式就尽可能的生活活泼,对于古典书籍而言,文字形式需要便显出古风古韵,给人以联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先简单分析了电子书籍的特点和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重点研究电子书籍此设计形式。随着网络化的不断进展,数字化发展模式是书籍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纸质书籍仍然会在以后的生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电子书籍在以后的发展中将会逐渐取代纸质书籍的应用,目前电子书籍的设计过于简单粗燥,很多的设计都是充满娱乐性或者缺乏优雅贴切,忽视了书籍所包含的内容和文化本质,在电子书籍的设计中只有不断研究设计存在的弊端,分析技术环境对电子书籍的影响,通过制作案例才能使电子书籍的设计形式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项目编号:133089重庆市2013年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

项目

项目名称:“新媒体背景下的电子书籍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书籍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提要:驻华外国记者讲述中国故事的纪实类书籍多次引起关注,中国记者的纪实类书籍数量不少,但就影响力来看,局内人的作品远不及局外人。究其原因,兼有主观和客观多重因素:外国新闻机构发稿机制给记者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外国记者成长的文化环境更有利于其进行中外比较,以立体化的方式来呈现复杂的中国社会;外国记者看待问题的视角,有利于其以陌生人的好奇心在文本中呈现更加生动和鲜活的细节。此外,中国读者急切渴望看到他人眼中的自己,也是外国记者的纪实作品更能引起关注和持续畅销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驻华记者 非虚构写作 中国故事

近期,《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前驻华记者欧逸文(Evan Osnos)推出新书《野心时代》,引起了国内读者尤其新闻界关注。此前,《纽约客》驻华记者何伟(Peter Hessler)连续出版关于中国的“三部曲”——《寻路中国》《江城》《甲骨文》,每本都在中国引起关注,其妻张彤禾的著作《打工女孩》也受到好评。相比之下,中国记者关于中国故事的纪实作品虽然也层出不穷,但真正有广泛影响力的却不多。是中国记者的讲故事能力不足?还是外国记者讲述中国故事的水平具有独特优势?其中原因值得探讨。

一、外国记者如何讲中国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身处剧烈变革中,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也接踵而至。转型期的中国,不仅是中国记者也是外国记者眼中的“新闻富矿”,正如欧逸文所说,“中国是记者的天堂”。简要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由驻华外国记者来书写中国故事,然后变成畅销书被广为传阅,似乎是外国人认知中国的一条捷径。近年来,除何伟(Peter Hessler)的三部曲,詹姆斯·金奇(James Kynge)的《中国震撼世界》(China Shakes the World)、罗伯·吉福德(Rob Gifford)的《中国之路》(Chma Road)、格拉汉姆·恩尔肖(Graham Earnshaw)的《徒步游中国》(The Great Walk of China)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除了满足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需求外,它们亦成为中国人自我观照的镜子,故多被翻译成中文。事实上,这些著作在作为论说对象的中国更能引起争鸣。总体上看,外国记者讲述中国的作品大致有以下特点:

1.话题相对宏观,但主题集中。外国记者在观察中国时,习惯从小人物的命运跌宕或风云人物的细节故事出发,以此来展现转型期中国的真实面貌。比如,何伟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消失中的江城》,从人口不过20余万的小城市出发,讲述了其作为美国“和平队”志愿者在重庆涪陵高等师专英语系担任外教的经历。作者围绕涪陵小城这个“窗口”,从对普通个体生活的描述以小见大地透视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华尔街日报》驻北京记者张彤禾的作品《打工女孩》通过讲述吕清敏和伍春明两位中部农村地区到东莞打工的故事,来展现新一代农民工在沿海城市的生活和期望。

2.记者全程体验,真实呈现。何伟、张彤禾、欧逸文都采取体验式采访、伴随式采访的方式,与采访对象建立起值得信任的关系,打消受访者的戒备之心,获取大量的一手信息。在《打工女孩》中,作者张彤禾春节期间跟随采访对象吕清敏回家过年,真实地呈现了湖北农村春节的情况,以及以吕清敏为代表的年轻女性农民工春节回家的种种状态。在何伟三部曲最后一部《寻路中国》中,他驾车沿着长城,一路西行,记录从北京到西部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变化情况,把活生生的现场和人物呈现在读者面前。

3.善于中外对比,采取对话视角。外国记者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习惯于将自己熟悉的制度和文化作为参照,从而在中外对比中给读者提供更开阔的视野。尤其当他们试图批评某一社会现实现象时,往往将其与美国或国外社会中的同类现象做比较,比较的目的不在于褒贬某一方,而是指出双方都存在的问题。比如何伟在其作品中,始终保持一种质疑的态度看待问题,但并未采用一种优越性的价值标准去批判中国,而是结合中国语境进行对话。当他游历中国西部时,记录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同时对比美国中西部人民的生活境遇,说明两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各自陷入的发展困境。

4.采取他者视角,保持新鲜感。任何司空见惯的事物,经过他者视角的转换和叙述,或许会觉得提供特别新鲜的思考。中国人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评论认为,何伟观察中国的最大优势,便是其旁观者的身份和视角——长期生活于其中的人容易习惯周身环境,并对其漠视或形成偏见,而局外人只要有足够的好奇心,就能看到局内人熟视无睹的怪现象或是日用而不知的潜规则。

二、中国记者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记者也出版了不少书,也主要在讲述中国故事。笔者不完全统计了142本中国记者写的书,发现题材多样、种类丰富,主要有纪实类、报道作品集、新闻实务类、报告文学类,评论随笔类、小说类等六类。其中,纪实类作品59本,报道作品集18本,新聞实务类作品5本,报告文学类作品9本,评论随笔类33本,小说类作品18本。

针对s9本纪实类作品,可以历史类题材和现实类题材、国内题材和国外题材两个维度来进行了区分。其中,历史类题材图书有16本,占27%,现实类题材的图书则有43本,占73%。可见中国记者的纪实类图书以现实题材为主。此外,中国记者撰写的纪实作品中,国外题材的有12本,占总数的20%;国内题材的有47本,占总数的80%。可见,中国记者的纪实类作品主要以国内题材为主。

从上述统计中,可以发现中国记者讲述中国故事的简要特点:其一、中国记者所写的作品以纪实类作品为主。与何伟、张彤禾、欧逸文等外国记者相似,中国记者所写的书也大都是纪实类作品,集中于中国故事的讲述。其二、中国记者的纪实作品中,现实题材占大多数,但真正具有持久影响力的却是历史题材的作品。比如,调查记者圈对《大清留美幼童记》等少数几本书评价较高,其他年轻记者出的书则被认为相对分量不足。其三、中国记者关于国外题材的作品大部分是战地见闻。比如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的《利比亚战地日记》《行走中的玫瑰》,新华社记者刘洪的《和沙龙做邻居》《战地记者死亡名单》等。

三、中外记者讲述中国故事的比较分析

从上文的不完全统计中可以看出,中国记者也写了大量的纪实作品,然而,除少数几部作品外,真正产生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并不多。为此,不妨从多个角度对中外记者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及其影响因素、环境差异进行简要比较。

首先,在采访环境和写作节奏上,外国记者比中国记者拥有更加从容的创作空间。

外国记者在讲述中国故事时,采访、写作和发稿的节奏都相对从容。何伟的写作是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的,他拒绝做某一家报纸或杂志的驻华记者,而是要“自由地安排工作,选择自己的写作计划”。他的收入来自为《纽约客》和《国家地理》供稿,“编辑总希望我去采访名人或热点事件,可是我却更想写那些有趣的小人物,有时需要花一年的时间去了解他们的故事。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会跟编辑说我在干什么,因为他们会阻止我说:我不要这个故事,它没意思。”

欧逸文在写作《野心时代》时虽然是《纽约客》驻华记者,但编辑组对他的写作时间没有严格限定。“我在《纽约客》主要工作是去写一些我觉得在中国特别有意思的人和事。我工作周期一般是两到三个月一篇,有时六个月一篇。这个过程中,一篇文章大概要采五十人到八十人,如果文章题目比较小、范围比较窄,采访人数要少点。基本上每个故事写完,会有两百页到三百页的采访文字。”张彤禾在确定要写《打工女孩》这本书后,更是从《华尔街日报》请假,打算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采访、慢慢写。那个阶段,她的名片上只剩名字和联系方式,“没有单位挺好的。”

相比之下,国内的新闻机构,对记者的发稿数量和发稿周期都有相对严格的要求。《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斐然在谈到欧逸文的《野心时代》时曾感慨,欧逸文为了等待采访对象接受采访,能耐心地等待每一个人的答应,没有发稿压力,没有点击率要求。“这要是我的编辑,早就该来催稿了,而这要是在竞争白热化的新媒体平台,主编应该来杀人了……”对中国记者来说,紧张的工作节奏和强大的发稿压力,使得他们往往静不下心来、全情投入,只能利用闲暇时间来赶工,因此,作品缺乏深入推敲和仔细打磨也情有可原。

其次,在观察视角和题材选择上,外国记者的他者视角更容易从寻常现象中呈现新鲜体验。

外国记者成长于不同的制度和文化环境,观察中国社会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种旁观者的视角。中国记者在写书的过程中,面对的或是亲身经历过、或者是早已听说过的人和事儿,最熟悉的东西往往更容易导致漠视,不识庐山真面目。而外国记者作为“局外人”,对中国的情况往往感到陌生,我们觉得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却可能是新鲜而有趣的。

在何伟的三部曲中,很多事物其实对中国读者来说都非常熟悉,但何伟的观察视角、细节捕捉和叙述方式却仍能让中国读者感到新鲜。比如,他对涪陵乡民清明上坟祭祖的观察:“他们完全不做任何表情;从外表看,他们很酷。但在他们眼里的某些东西无法控制住,闪耀着纯粹的兴奋,当他们站在坟上,而周围的景致与节日的声音,突然在这一处汇聚;那爆炸声、火药浓重的气味,漩涡般的尘与烟,还有阳光,远处下方的长江,好似一条长龙,在河谷突然的轰鸣中懒懒躺着取暖。”

相对外国记者,中国记者是“局内人”(insiders),出于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原本应更能够深刻而准确地讲述中国故事。但是恰恰因为是“局内人”,对身边故事太过熟悉,容易对“寻常之中的不寻常”熟视无睹。正如知名网络写手和菜头在阅读何伟作品时所说:“任随把我扔到中国的某个市镇,当我看着街道上的人群、周围的建筑时一切都没有多少不同。所有的市镇都只是市镇,都有丑陋成一种风格的建筑,都配置有杂货店、小饭馆、洗头房直至汽修店。甚至人们脸上的表情也千篇一律,可以一眼就分辨出他们的社会阶层和从事的职业。我不会如同何伟一样对某个普通的中国市镇发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因为太过熟悉的缘故,让我难以停下脚步仔细观察,更不用说为之投入情感生发出各种感悟。”

最后,从写作风格和叙述方式看,外国记者接受了非虚构写作的训练,在文本上注重文学手法的运用。

近年来,出版中国故事作品的外国记者,大多在美国高校接受过比较严谨的写作训练,或者其供职的媒体长期具有非虚构写作的传统,这些条件为他们的写作风格和叙述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何伟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三年级时,修读了美国创意写作大师约翰·麦克菲的非虚构写作课。修读英文和写作后,他又前往英国求学,取得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何伟的妻子张彤禾则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美国历史和文学专业,同样接受过专业的写作训练。《野心时代》的作者欧逸文也毕业于哈佛大学,修读的是政治科学,其父亲曾经是《华盛顿邮报》驻莫斯科记者,受其父亲影响,欧逸文也接受了正规的写作训练。“这些外国记者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大都沿袭了‘新新闻主义’的风格,将‘讲故事’‘第一人称叙述’和‘采访报道’巧妙地糅合到一起,表现出特有的思想性”。

相比之下,國内的新闻教育对非虚构写作的系统训练总体不足,拥有非虚构写作传统的媒体也少之又少。极少数具有非虚构写作天赋的记者,主要出版个人作品集而非主题集中的纪实类图书,因而就关注现实题材的系统、全面和深度来说,没能拿出更多与外国记者相媲美、有影响力的作品来。

小结

外国记者讲述中国故事的图书在中国广受关注,这个现象需要从两个角度去看待。一方面,需要正视中国记者与外国记者在非虚构写作方面的差距。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这种对他者叙述视角的重视背后,多少也带有渴望西方认同的民族心理,或对外媒记者的神秘感引发的好奇心理。有评论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向世界,中国人从未如此急切地渴望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如同一个梳妆完毕的女孩渴望看到自己的水中倒影。外国驻华记者的纪实类作品,给中国读者呈现了一个新奇、有趣而又具有陌生感的中国,而这些纪实作品又不像学术著作那么艰涩难懂。其朴实易懂的文风既吸引了普通大众的眼球,又满足了国内读者急切了解外界看法的需要,由此提升了外国记者纪实作品的关注度。(作者张志安是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官建洪是2014级硕士研究生)

书籍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书籍,一个大众化的名词,一份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个家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书籍。可真正能理解书籍装帧艺术的又有多少人呢?就像每个人每天都住在房子里,有多少人会去理解建筑艺术的所在,真正实用的价值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关键词】现代插画 书籍装帧 图文并茂 趣味

1 现代插画艺术风格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

1.1 现代插画艺术风格对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的影响

从幼儿开始,孩子们最先开始接触到的书籍便是儿童读物,包括看图识物、看图说话、漫画书等等。在书店里我们不难发现,不少孩子手里都捧着花花绿绿的连环画、漫画之类的书籍坐在地上“苦读”。现代插画对儿童读物的装帧设计,在国外已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而在国内还处于萌芽阶段。好的儿童读物插画,颜色鲜艳明亮,风格简单,在丰富的色彩中建构简单清晰而直接的人物,这样可以更直接的让孩子们在插图中,跟着画里面的人物一起看事物,像刷牙、穿衣服和系鞋带等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都可以在插画中学习了解。一些绘制生动、形象可爱的动物,用它们来表达书籍内容里故事的讯息是更具有阳光般温暖气氛的,这样更会让孩子们喜欢并希望与可爱的动物们做朋友。

1.2 插画艺术风格对电子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

相对于传统书籍而言,电子书籍市场前景更为广阔。互联网的普及也带动了电子书籍的市场,它如同电视机一样,当你打开开关后,它便能即刻进入工作状态,操作方式也十分简单,在屏幕显示的页面上,有“向前”和“向后”等按钮,你只需按照自己的选择用鼠标点下按钮,便可翻到另一文本,或者可直接点击“跳转”至自己感兴趣的那一个页面。它的功能不仅比传统图书容量大,有利于自然生态保护,更是开创了数字化的阅读时代,受到越来越多的网民和读者爱好者的青睐。这一行业市场的蓬勃兴起,带来无限可能的商机。可在日趋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如何做好自己的电子书籍产业,并成功推向网络市场赢得利益的最大化,书籍装帧同样显得至关重要。一本好的电子书籍装帧,要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阐述着无穷的智慧。

2 书籍装帧设计市场调查与各种设计风格

每个行业市场的竞争都是十分激烈的,书籍市场也不例外。书籍装帧设计对书籍的销售量和书籍内容的传达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更好地了解书籍装帧设计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笔者对书籍装帧设计市场做了一定程度的市场调查,但由于时间关系和资料的限制,调查内容比较局限,范围比较小。调查范围群体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和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这类消费群体比较具有代表性,显示了大众消费趋势。希望能通过此次调查能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

市场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是否有阅读书籍的习惯,及阅读书籍的频率;(2)通过何种方式购买书籍;(3)购买书籍的动机;(4)是否有因为被书籍装帧设计吸引而购买书籍的经历。

书籍装帧设计包括封面、扉页和插图设计。而关于书籍装帧设计的风格主要体现在插图上面。这里的插图设计风格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中国传统型风格。这类设计风格追求简约淡朴,采用的表现手法局限于民族元素或国画元素的使用。这类设计风格虽然端庄素雅,但使用非常局限,不适合大多数书籍装帧;(2)科技说明型风格。这类设计风格比较简单。书籍内的插图仅仅是陪衬说明的“角色”。这类插图一般比较规范、准确,科学性比较强。但也比较枯燥。这样的设计风格已经渐渐被淘汰,不适应社会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

3 现代插画艺术风格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空间营造

插画艺术是绘画艺术众多类型中的一种。和其他绘画形式一样,也是由画面构图中空间的和谐构成。协调的画面空间构成形式,是插画艺术风格的审美特征。现代插画构图形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充满平衡感、稳定感和完满效果的画面布置,这 样的画面宁静大气,给人舒适的静态美;还有一类是怪诞不安、动荡倾斜的画面布置,这样的画面是根据特殊需要,特殊内容安排,或刻意要达到某一种视觉效果来绘制的。画面活跃,会让人觉得热血沸腾,激情澎湃。而在插画艺术画意这个方面,在写意与写实之间类似于中国国画“取长补短”,使其表现出书籍内容情绪上的需求,以此来彰显个性创意的“画意”,否定传承性的“写意”。

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插画艺术无论采用何种表现手法,都是最终成为印刷品的视觉效果。因此没有肌理效果的变化,只有表现手法的不同。插画的表现手法有:卡通吉祥物绘制;摄影图片增添元素处理;不同颜料工具绘制不同的视觉效果,例如油画水粉能够绘制逼真的神情和肌肤质感;还有很多的绘图电脑软件,例如PAINTER等等。在有较强的美术功底的前提下,通过使用不同的工具或多种工具混合使用,或淡雅、或随意、或浓墨重彩、或诡异,都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视觉效果,给人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李爱红.《书籍装帧》[M].浙江摄影出版社,2007年5月.

[2]徐海鸥.《插画艺术》[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

[3]格林兄弟(德).《格林童话精选 插画版》[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年6月.

书籍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固定的书籍版面内,通过版面编排设计构建独属于书籍内容的、独特的、个性鲜明的版式风格,使其准确与书籍的内容及情感内涵融为一体,需要设计师充分运用点、线、面在版面编排设计中的构成表现与运用。点、线、面是版式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版面设计构成的前提,也是版式设计的主要表现手段,对于书籍版面设计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意义。书籍版式设计离不开点、线、面的艺术运用。运用平面构成最基本要素点、线、面,将书籍的主题立意进行视觉呈现,并贯穿全书,通过视觉上的连贯翻阅使得读者与书籍之间产生共鸣感。利用课程中的案例,来阐述书籍版面构成中的点线面之美。

关键词:点线面;书籍设计;版式编排设计;应用;意义

一、点线面在书籍版式设计中应用概述

在固定的书籍版面内,需要充分运用点、线、面的构成手段,创造出独属于书籍内容的版式形式,并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享受视觉之美的同时,通过版式设计感受书籍的深刻内涵。而一本书在阅读过程中,版式设计与读者也是无法分割的。点、线、面在书籍版式设计中进行充分的、科学的、巧妙的艺术运用,既能与书籍内容情感相统一,对内容起到视觉设计上的艺术扩张,亦能给广大的读者带来阅读时的愉快享受,对烘托书籍的中心思想、体现书籍的主题立意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何为点线面

点、线、面是平面版式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平面构成中,点与线、面是相对的,是与周围元素对比而言很小的视觉符号。点具有颜色、大小、形状、深浅等各种差别,是平面构成形态的基础;线是宽度和长度有巨大差异的形体,是点的延伸,是点连续移动的轨迹,有长度、宽度以及位置的属性;面是由线在宽度上的延伸或点的连续排列而成,有长宽、位置但无厚度,是体的表面,受线的界定,有实面和虚面两种。

(二)书籍设计中的版式

书籍设计中的版式设计,是指在固定尺寸的书籍开本上,把书籍内容中的文字、摄影、图形等视觉元素运用艺术化和科学化的手段进行布局、组合和编排。使书籍内容中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设计,既能与书籍的函套、开本、封面、环衬、扉页、内页等书籍结构相和谐,又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有着轻松愉悦的阅读享受,同时准确传达着书籍的深刻内涵。所以书籍设计中的版式是书籍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

书籍版面设计的类型又具体分为传统的古典版式设计、严谨的网格版式设计和自由版式设计。根据书籍的内容、中心情感思想以及主题立意确定版式设计类型,利用重复、对称、居中、均衡、对齐、留白、节奏、分割、对比与统一等的构成形式美学法则,将文字与图形、文字与文字的关系进行艺术化、科学化的整合编排。

(三)点线面与书籍版式设计的关系

1.点

书籍版面中最活跃的要素,在书籍中,文字可以概括为书籍版面的点。在中国汉字的发展历史与进化中,汉字由最开始的象形文字、篆文演变成了方块汉字。文字作为文化与书籍信息的重要载体,也是版式艺术中最活跃的视觉元素。汉字(点)的排版组合与选择,对于版式设计的优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字是书籍版式设计的最主要的视觉元素,在版式设计中的良好运用,会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跳动、暂停、放松、开阔的视觉感受。所有版式设计的构建,都会通过“点”本身在版面的不同变化来表达。

2.线:点的排列延长

线,是视觉设计元素在版面中贯穿、连接、统一的主要表现手段。在书籍的版式编排中,不同形态的线,其作用以及给人的感受也大不相同。如平行线里包含了正线、反线、文武线。正线给人带来的阅读感受是平静、开阔、明朗;反线表现为力量感;文武线则给版面带来庄重、严肃的视觉感受;而水纹线在版面里充当着调和、柔顺、动感的作用。用不同形态的线来设计版面,会得到不同的视觉效果。

在设计书籍版式时,根据不同的书籍内容与情感,需要利用线的各种规律。如诗歌、歌词集、短篇散文等字数较少的书籍内容,可以适当扩大版心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这就需要利用汉字排版的规律,来控制文字线条的长度如比例,形成合适的留白。在书籍版式设计中,文字线要自然流畅,选用准确,装饰得当,才能使版面性格鲜明、轻松活泼,给读者视觉上美的享受。

3.面:点線密集排列形态

点线密集的排列构建出的形态面,就是书籍版式里的版面,整体来讲就是版心里的文字、图形整体编排与组合形态。在进行书籍版式设计时,要注意到,点、线、面既互相独立存在,又互为统一整体。一字为一点,点排列延长变成线,线组合构建成面。点的集合可出现有机理感的面,线的移动、排列和宽度的增加也可以形成面。面的特征为表面具有一定面积的形态,整体特征是点、线密集排列的最终形态转换与升级。点、线的位置、状态和方向,都依附于面而存在,并受其检验而显示出个性———或为纹、或为底。面在书籍版式上占有的空间具有最稳定的闭合效果,书籍中的插图、照片、图案也称之为面。

点、线、面是书籍版式设计的基础构成元素。书籍版式的设计构成就是对点、线、面的科学的、具体的艺术运用。

二、点线面在书籍版式设计中的应用

版式设计与编排是书籍设计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书籍内容视觉化的最终呈现,是反映书籍主题立意的综合手法与表现。在书籍版面上将文字、插图、图形等视觉元素概括为点、线、面并进行整体组合与编排,通过艺术手法将理性思维转换为情感化的设计表现,使其成为具有最佳情感诉求效果的版面视觉设计,最终准确生动地向读者传递书籍的中心思想、书籍的内容情感。

(一)点线面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运用

以“书籍设计与印刷”课程作业《如丧》书籍再设计为案例。本书的主题立意为青春流逝、时光的流逝。用代表时间的沙漏中的沙提取的视觉符号,也就是平面构成的最基本要素——点,将青春流逝进行可视化演绎。用昼白夜黑来作为书籍的主要色调,通过翻阅,来表示白天与黑夜的交替,时光的过去。一本书全部由白纸黑点的插画贯穿,时而散开、时而凝聚、时而延伸呈线、时而铺张成面,就像跌宕起伏的青春情感与年轻时经历的一切。

1.开本

在开展封面设计之前要确定书籍的开本形态。书籍开本要适合表现书籍内容以及其具有特色的版式编排。在固定的开本里,通过视觉元素、文字、图形的整体组合与编排,创造出符合书籍内容情感,又带给读者视觉美感的版式,需要充分运用点、线、面构成手段。《如丧》书籍再设计开本采用较大开本,便于点状插画的变化贯穿与版式编排。同时区别于原书的普通开本形式,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青春流逝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本书通过书籍的中心思想,利用视觉元素点,将书籍立意在书籍版式上进行可视化表现。

2.书名字体设计

书籍名称是封面设计的主题。本书书名字体再设计,通过点的插画作为主要表现手段,通过集结排列成线或面,将青春消逝的主题立意呈现在书籍的封面上,在第一时间用最直接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原字体采用的宋体进行再设计,宋体具有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情感内涵并富有典型的文艺气息,符合本书作者写作意图以及创作背景。

3.封面

在《如丧》书籍再设计中,封面文字设计元素“点”通过转换形态,以镂空小圆洞的形式,利用工艺手段将其呈现在书籍的封面上。这样丰富了整个封面的视觉,同时完成了点在呈现形式的多变。这使得书籍封面在点以及点形成的线面视觉外,具备一定的通透感,增加了书籍封面版式的鲜活与变化,使得读者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视觉上的變化与丰富。

(二)点线面在书籍内页版式设计中的应用与贯穿

点延伸会变成线,线排列则变化成面。在《如丧》书籍再设计中,视觉元素点从第一页开始,一直贯穿到书籍的最后,使读者在视觉感受上呈现出延伸性。在点状插图形成整个青春流逝的同时,通过布局、穿透(通过镂空的圆洞)、对比、延伸、变形和铺张等形式去寻求书籍版式上的变化,丰富书籍版式设计的语言,将书籍内涵贯穿到书籍中的每一页。

(三)点线面在书籍立意概念上的设计延展

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特殊材料工艺的应用已经越来越普遍。特殊材料的应用有助于实现书籍的多感官传达,丰富信息传达的语言,发掘书籍的深刻内涵。《如丧》书籍再设计的函套采用特殊材质亚克力制作,整体分为书籍层和黑沙密封层。在密封层中是书籍的视觉元素——点(沙)。在移动过程中,点会随着重力呈现具象的流动性和消逝感,丰富了书籍的表现手段。

三、点线面对于书籍版式设计的重要性

版式设计是书籍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是书籍内容视觉化的最终呈现,是反映书籍主题立意的综合表现。而点、线、面是书籍版式设计的基础构成元素,是版面编排设计的前提,也是其主要的艺术手段。在固定的书籍版面内,需要充分运用点、线、面的构成手段,创造出独属于书籍内容,并使读者享受视觉之美的版式形式,需要充分运用点、线、面的构成手段。

四、结语

版式设计是书籍设计的重要构成部分,点、线、面是书籍版式设计的基础构成元素,同样是书籍版面设计构成的前提。书籍版式的构成就是对点、线、面的组合编排的具体运用,对于书籍版式设计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在书籍版式设计中,利用点、线、面构成手段,将书籍内容中的文字、摄影、图形等视觉元素运用艺术化和科学化的手段进行布局、组合和编排。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享受视觉美感的同时,深刻理解书籍内容的情感内涵。

参考文献:

[1]刘杰.书籍版式设计中点线面的艺术运用[J].文学艺术,1999(8).

[2]吕敬人.当代中国书籍设计(共2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旭玮.书籍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5]吕敬人.吕敬人书籍设计教程[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6]王绍强.书形[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7][日]田中一光.设计的觉醒[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

书籍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实施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原文学学科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列入新增的艺术学科,成为二级学科——设计学,这一变化必将带来相关专业教学图书出版的调整。在过去的十几年间,艺术设计专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可观的设计专业教学图书市场,在100多家出版社角逐、并不断有竞争者进入的状况下,竞争愈演愈烈,教材质量则参差不齐。而艺术设计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已发生变化,同时数字出版的兴起则可能引发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种态势下,想要在设计类专业教学图书市场占据优势,出版社要做多方面的建设与开发。

设计类专业教学图书出版现状

已有设计类专业教学图书主要是原艺术设计专业体系下的专业课程教材和教辅、教参,这两类图书的出版建设呈两极化。一端是专业教材“高热”发展,品种与数量激增,出版社纷纷涉足,竞争激烈;另一端是教辅、教参缺乏,增长迟缓。总的来看,现有设计类专业教学图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教材数量多,但质量参差不齐。国家图书馆书目检索显示,2012年出版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材新品种有560多种,2011年新品种接近650种,2010年和2009年的新品种均在420种以上。虽然品种数量激增,但良莠并存,内容新颖、富有独创性的教材不多,并且专业基础平台课教材和理论性强的专业核心课教材同质化现象突出。

教材品类全,但结构不均衡。原艺术设计专业体系庞杂,专业方向有十多个,各专业方向的教材琳琅满目,但结构并不均衡。其中,专业基础课和热门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教材品种最齐全,同类教材品种数量多;其次是热门专业的选修课教材;招生量小、开设院校少的专业课程教材品种则屈指可数。

教辅、教参品种较单一,不成体系,建设力度小。设计类专业的教辅图书罕见,虽然教参品种多,但多集中于学生作品集、学生竞赛作品集、设计手绘和设计软件使用教程。目前也出现了教学改革实践成果总结类教参和从国外引进的艺术与设计课程教材,但总体上看,品种不够丰富,单本多,套系少,体系性差,教辅教参有待开发。

专业教育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自1998年设立艺术设计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猛,目前我国设计专业教育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在此进程中,艺术设计专业派生出众多专业方向,各高校课程体系在持续的探索和教学改革中不断调整、完善,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给教材出版提供了不断增长的市场空间,促使专业教材大量出版。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对设计类专业进行了规范和整合,这预示着该专业类的教学体系将朝着规范、理性的方向发展。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建设发展,设计学科高等教育逐渐呈现以下特点:

招生规模逐渐趋向理性化发展。近年来,艺术类高考考生人数呈下降趋势,虽然全国高等院校设计类专业招生规模仍持续增长,但本科扩招趋缓,设立艺术设计专业较早的一些院校,招生人数稳定。

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呈现地域性特征。1997年高校扩招后,文科院校、工科院校以及综合大学纷纷设立设计类专业、系,甚至学院。在发展进程中,后起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大多借鉴和引进先行、先进院校的办学经验,这种借鉴办学模式在同一区域(省、市或自治区)尤为显著,形成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区域性共通、“共同语言”更多的现象。

专业办学的多元化和特色化日益显现。随着国内高考考生人数持续减少,一些院校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力图突破急速建设和发展阶段形成的与其他院校近乎同一标准、教学体系相似的局面,在办学理念、课程内容乃至课程体系方面都尝试着向特色化、个性化的方向探索和改革。最早在美术院校开展的实验教学改革已波及全国,有的院校创建了设计实验教学中心,有的开设实验课程,还有一些院校则结合自身的办学理念,进行“特色课程体系”“创新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多元化、特色化的办学模式与设计教育所倡导的创新、多元、特色的核心精神一致,这一趋势在未来将更为显著。

设计类专业教学图书的出版对策

基于设计类专业教学图书现状与该专业教育的发展趋势,笔者提出以下出版思路。

1. 优化纸质教材

纸质教材在一定时期仍将是教材出版的主要形式。从设计类专业教学特点及其教育发展趋势来看,纸质教材建设应特别注意在以下方面强化和提升。

(1)内容以就业和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就业不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但却是教育成效的“试金石”。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的第一目标是就业,实现就业才能谈发展。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要在专业求学阶段储备,作为指导学生专业学习的教材应当与就业接轨,教材内容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

设计工作的特点是“手脑一体”,既要有创意,还要能表达和实现,这也是设计公司要求专业毕业生具备的能力。因此,创新、应用与实践要体现和落实在教材内容中:一方面,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应与时俱进,体现当今时代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让学生的专业储备与当今设计行业对接;另一方面,应当突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设计实践讲解理论,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养成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所以,艺术设计专业教材应多角度地体现设计创意与实践活动内容,例如实际设计项目案例分析、设计思考及可操作的设计课题练习等。

(2)以教学适用为本,组织编写方式多样化。多校合编是专业教材通常采用的编写模式。尽管这种模式能博采众长,体现不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上的优势,同时也为出版社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设计类专业教学趋向多元化、特色化和个性化,多校合编显然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走在教学改革前沿、独特性强的教材,多校合编缺乏可行性;在教学地域性明显、教学体系与内容共性大的地区,组织同类院校共同编写,则可取长补短,优化教材内容;高院与设计公司合作著书,能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值得提倡的教材编写模式。

另外,设计类专业教材的主要读者是高校专业教师和学生,他们对美的事物更敏感,对美观、设计感的要求也更高,教材的整体设计是否美而恰当,对营销与推广效果有重要的影响。装帧设计既要“面孔”美观、醒目、独特,还要注意内文版式插图设计的美观、清晰和装订的规整、精细,用纸恰当、经济、环保,考虑学生群体的购买力,以能表现内容适用为宜。教材推广要考虑院校教学差异性和教学地域性特征,注意适用性问题,推广人员首先要了解教材产品的内容、编写特点,否则内容特质不能准确、到位地传递给高校教师和相关人员,推广效果将大打折扣。

2. 建设教辅、教参等衍生品种

设计类专业教材竞争激烈,但教辅和教参图书却有很大空缺。艺术设计是思潮活跃,理念、风尚多样且不断推陈出新的领域,教材和课堂学习提供的知识有限,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视野势必要通过课外阅读来补充和开阔。好的专业学习参考书籍不仅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将给出版社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引进专业图书和国外艺术设计类专业教材是建设教参的一种方式。此外,可以针对国内设计类专业教学的特点,出版与专业课程联系紧密、内容适当拓展的辅导用书。比如旨在提高专业能力水平、为未来从事专业工作打基础的参考用书,以及与就业接轨、需要在专业工作的知识和能力方面充电的实用类图书,这些都是学生欢迎、乐意购买的书籍,出版社可在这些方面着力建设。

3. 建设数字化教材与立体化教材

数字出版有传统纸质出版难以实现的诸多优势,如图文声一体、动态性、互动性以及环保性等,它可以让阅读变得立体、生动,更有趣或更便捷,这些特点正被应用于教材的出版。数字化教材在欧美一些国家已具规模,成为教材出版的趋势,在国内它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国内出现的设计专业数字化教材还只是PDF格式的纸质教材翻版,价格通常与纸质教材相同,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但随着技术进步,经过资源整合,能“动”起来、立体甚至动态地展现设计案例、对内容可加选择的数字教材无疑非常适合设计专业的教学。

立体化教材是以纸质教材为基础,并提供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视频教学、网络教学等,实质上是运用现代技术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利用。与数字化教材相比,立体化教材更具现实可行性。设计类专业领域的立体化教材建设目前比较零散,缺乏系列性的产品,出版社可做的工作还很多。

随着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的深化,跃进式发展阶段形成的同质化教学模式向多元化、差异化、个性化发展,设计类专业教材也将由“量大面广”转向适用面小、用量减少,而学生和教师对专业图书的多元化需求尚未得到满足。把握专业发展趋势和数字出版契机,重视教材教参一体化建设,积极开发数字化教材和立体化教材,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生动的学习模式,不仅有利于出版社自身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设计类专业教学水平的提高。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书籍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在当代书籍封面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现代书籍封面设计的初步尝试,而在民国时期书籍封面的漫画设计中,也渗透了当时的革命精神,赋予书籍封面漫画设计丰富的艺术内涵。国民时期书籍的漫画设计表现出一种新型的书籍封面设计形式,突破传统封面设计的限制,表达了我国技术创新以及艺术欣赏水平的提升,为现代书籍设计提供了新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民国时期;书籍封面漫画设计;艺术形式;美感

自鸦片战争后,我国“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同时也意味着我国近代史拉开了序幕。中国近代史可谓是一部国人奋斗史,清朝覆灭,民国诞生。伴随这一场又一场的革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都有比较强烈的反应,并且推动了民国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并主要表现在书籍方面,推动了民国时期的杂文和漫画的发展,并与民国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相互制约。

一、民国时期书籍封面漫画设计的美感来源

自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技术传入中国,为书籍设计带来了革命性的发展,传统的线装书籍被遗弃,并且由毛笔书写转为钢笔书写,阅读形式也由右翻转变为左翻,书写形式也由竖排改为横排,然而,书籍封面艺术在我国有较久远的历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对于书籍封面艺术所崇尚的是“典雅”与“富有内涵”,这并不局限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发展,反而新生枝桠,重现出勃勃生机。

留学派艺术家将自己在西方所学知识以及艺术审美带回中国,并掀起了艺术界的新革命,例如:“新艺术”运动、“装饰艺术”运动等;并将“包豪斯”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精神以及艺术风格应用于当时的艺术创作中,而书籍封面设计将这些新型艺术形式以及技术加以借鉴,并应用于其设计中,促进了当时书籍封面设计的发展。民国时期有许多学者崇尚宁静、柔和以及庄重的情怀,例如林庚在其作品《夜》的封面上,选取了美国肯特的绘画人物,并在背景中加入夜空与繁星,彰显了神秘、诗意昂扬的艺术内涵[1]。

留日派将日本书籍封面设计艺术带入中国,也为中国书籍封面设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李叔同、鲁迅等人都曾远赴日本留学,在鲁迅作品的封面设计中,其主旋律是民族精神,是基于日本封面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融入了中国特有的特色,例如在《引玉集》中,是在白色封面中嵌入一个排列着繁密手写文字的方块,虽然有日本风情,但从骨子里透露着浓厚的中国风[2]。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刺激了共产主义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艺术文化在中国开始流行[3]。

二、民国时期书籍封面漫画设计的特征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我国艺术的发展,书籍封面设计突破了传统观念的限制,开始尝试以绘画、图像配合汉字书法、美术字体等形式进行封面设计。并且以鲁迅、闻一多、丰子恺等著名艺术家和作家坚持自主创作封面设计,他们接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但本质上是以传统文化为核心,为推动社会的发展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形成了民国时期独具特色的封面平面设计风格。

(一)文人参与

在民国时期,大部分文学家、艺术家以及出版家对于书籍封面设计的美感非常重视,许多作者直接参与了作品的封面设计当中,并且赋予了封面设计丰富的艺术内涵,呈现出多样性和艺术性。鲁迅重视美术发展,提倡应用新美术,并将其带入自身作品的封面设计中,其作品封面设计一面要求具有美感。丰子恺是民国时期一名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音乐理论家和漫画家,其一直将自身作品的封面设计与其漫画创作相结合,也可以将封面设计作为其漫画创作的重要内容。著名诗人、翻译家卞之琳在其作品《三秋草》的封面设计上,无使用任何图案装饰,淡雅自然,书面呈淡青色,具有一番秋日草色的印象,可见这一时期的书籍封面设计崇尚素雅、清爽的美感[4]。

(二)漫画创造与书籍设计的融合

漫画是一种新兴艺术形式,其具有强烈的幽默性、讽刺性以及歌颂性,能够起到教育、审美以及认知等社会传播作用,尤其商业广告以及书籍封面设计的应用最为经典,也是漫画设计最为广泛和普遍的应用渠道。例如,漫画家廖冰兄在其作品《美文集》、《寂寞》、《千金之子》的封面设计中应用了极富装饰意蕴的漫画,渗透了诗意,并且线条和布局非常完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5]。

(三)书籍技术的进步

造纸术的出现使得纸质书籍的大量生产得以实现,而明朝线装书的出现代表了中国传统书籍形态发展的最高阶段,之后就再无较大变化。自“西学东渐”后,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引入中国,并且文化运动的兴起促进了书籍行业的发展。传统的书籍制作技术被摒弃,取而代之的西方先进的印刷技术、装订技术以及封面设计艺术,推动了我国书籍制作水平,也导致我国书籍封面设计产生了较大的转变。

三、结语

文学是社会生活变迁的形象化载体,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的变化反映了当时思想文化以及生产技术的变化,突破了传统技术的限制,借鉴西方、日本、苏联风格的书籍封面设计,同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形成了民国时期书籍封面漫画设计都有的美感。

【参考文献】

[1]余青.浅析丰子恺民国时期书籍封面设计风格[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2014,15(2):81-81.

[2]马金娇.浅谈“漫画大师——张光宇”对中国现代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 2013,16(11):141-142.

[3]沈珉.现代书籍设计的第一个高峰——简析民国书籍封面文字的设计[J].编辑学刊,2013,22(4):64-67.

[4]郭安.鲁迅书籍封面设计实践的现代设计思维呈现[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18(6):158-160.

[5]刘皎.西方设计思潮对中国民国时期书籍封面插图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 2013,18(20):63.

作者简介:孙红娟(1984-),女,河北邯郸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硕士,黄河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动画。

上一篇:文化市场论文范文下一篇:幼师毕业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