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设计范文

2023-09-20

书籍设计范文第1篇

正文内容的几点规定

一、说明书装订顺序

1、封面

2、毕业设计评审表

3、说明书正文

二、说明书正文内容顺序及排版格式要求

前言:“前言”两字小3加黑,内容小4宋体,行间距22磅

目录:“目录”两字小3加黑,内容小4宋体,行间距22磅

正文:一级标题(如:

1、

2、3······)小3加黑,二级标题(如:1.1、1.

2、1.3······)小4加黑,三级标题(如:1.1.1、1.1.

2、1.1.3······),小4加黑,行间距22磅。正文内容小4宋体,行间距22磅,从正文内容开始为第一页,居中插入页码。 总结:小4宋体,行间距22磅

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这几个字小3加黑,内容5号字,行间距18磅 “主要参考文献”应按照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或按以下格式填写:

期刊杂志类: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 ,期刊名 ,年份 ,期数, 页码 图书类:序号, 书名, 出版单位 ,年份,页码

网上资料类:序号,作者,文章名,网址,日期

书籍设计范文第2篇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使人们逐渐进入到信息化时代,网络中所包含的广博的信息量和丰富多彩的信息表现形式等是传统的纸质书籍所不能拥有的,因此读者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书籍形式来承载这些丰富的信息内容和形式,电子书籍就是为满足这种需求而产生的。现有电子书籍多种多样,因此设计者需要设计出更加适合于读者需要的模式来抓住读者的思维主脉络,弥补电子书籍所具有的缺陷。本文先简单分析了目前电子书籍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重点研究电子书籍的设计形式,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

帮助。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书籍的数字化发展,传统文字逐渐被数字化的0、1所代替,电子屏幕逐渐成为主要的顯示书籍内容在载体,人们的阅读习惯被极大地改变,据统计我国人群的数字化阅读率极大的提高,传统阅读方式逐渐缩小。电子书作为一种后现代化的阅读模式以超文本代替纸本为主要载体,与传统阅读模式相比,阅读快捷、信息广泛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性,然而我国在电子书籍的设计方面却存在很大的缺陷,发展十分落后,本文主要研究电子书籍的设计形式,先简单分析电子书籍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电子书籍与设计形式概述

1.电子书籍特点

电子书籍相对于传统书籍而言具有以下几点特点,首先电子书籍传输信息具有高效性,电子书籍到达读者手中后几乎没有任何的时间差和时域的差别,而且随着以后计算机的不断发展,这种传播将会变得更加广泛化,覆盖到的人群越来越多。相对于传统书籍形式而言,电子书籍的传播更加符合社会大众的需求。从传播成本上来说,电子书籍的传播明显更加具有全面性和真实性。与传统书籍相比较,电子书籍在传输中可以增加图片和视频,因此传播更加具有趣味性。

电子书籍的传输信息具有时效性,满足了人们追求信息真是的需求,从传播真实性来看,文字相较于图片而言,明显具有更加强的直观性,相对于文字的传播而言,视频能够使信息在现。从商业价值来说可以想象得到随着电子书籍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在人群中的使用率,电子书籍具有非常强大的商业价值。目前电子书籍很多都是免费的,但是作为商品而言,其本身具有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市面上的大量免费电子书本身并没有经过编辑和校对,因此常出现错字等现象,打击读者的兴趣,相信只要使电子书籍满足读者的需要,必然会刺激电子书籍产业的发展。

2.电子书籍设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子书籍取得很大的进展,但是其发展时间还比较段,因此在电子书籍的设计中有很多元素都没有得到很好地利用或者设计,在电子书籍的设计中普遍存在粗放、缺乏艺术性以及优点表现不出来的现象,电子书籍通过屏幕的放大导致这种缺陷更加具有明显性,电子书籍的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陷。

首先电子书籍的设计出现设计零散的问题,电子书籍的组成元素包括文字、图片、音乐、视频、超链接以及互动等元素,包含大量的信息,这些元素若是没有很好得整合在一起必然会导致电子书的整体内涵下降,终将成为会被代替的单组作品形式。如一些文摘等的电子书封面的设计没有添加目录和链接,在视觉上导致这个设计存在很大的缺陷,对读者来说缺乏引导作者。又如一些电子书籍的内容往往不相关,内容多属于一种单独的作品形式,作品之间缺乏连续性,给读者的感觉就是编辑人员不认真工作,导致板面出现问题。在电子书的设计中有时会包含有各种视频以及游戏等多媒体元素,在设计中这些元素的添加没有依照电子书的整体风格进行添加,因此读者的视觉很容易分散,显得过于突兀。

其次电子书籍在设计中出现很大的视觉无序性,在电子书的设计中很多都是没有版面规划,也不存在视觉引导,多种元素混合在一起,导致患者找不到目标而放弃阅读。如电子书籍的纸张变化需要通过文字和图片显示出来,若是变化的时间过长,而内容过少,必然会使读者的思维停滞,影响阅读质量。设计师若是不把文字以及图片等有效整合,对于长篇文章而言,很有可能失读者失去阅读兴趣。如在设计中长篇文章的翻阅设计采取简单的菜单方式阅读,增加了操作程序,读者的阅读兴趣大大减小。

最后电子书的设计很多都是简单的复制,尤其是一些以文字为主的电子书籍,向PDF、txt以及Doc等格式的文件需要读者操作键盘捉着鼠标等实现翻页,虽然在设计中添加了一些元素,是文字能够改变形式,背景也能发生改变,但是整篇文章可以说没有采用一些多媒体等元素,缺乏人机互动的平台,仅仅是实体书籍的电子化形式,与实体书籍相比,没有太大的优越性。造成电子书籍设计的问题主要是因为设计人员对电子书的认识不够,其次电子书的设计人员很多都不是专业人士,本身并不存在很强的创作能力,最后设计人员在设计电子书的过程中往往受到传统书籍等的限制,无法突出电子书籍的影响。

电子书籍设计形式

电子书籍的世界同传统印刷书籍相同也需要经过栏目创意、素材加工以及版面设计等阶段,传统书籍的设计仅仅包括了文本、板面以及封面等的设计,电子书籍设计与传统书籍设计相比少去了纸张、装订等的过程,在封面设计、色彩设计以及文字设计等方面还具备了新的特点和需求。

1.电子书籍封面的设计

对于电子书籍来说封面同样是吸引读者视觉的重要部分,在设计中已不需要选取材料和印刷工艺等,电子书籍的封面在网络上往往需要下载后才能完全看到,因此在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封面图片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握。首先封面设计需要好的立意,所谓立意是指封面读者对书籍内容获得理解和感受,在具体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先熟悉书籍的内容、风格以及性质等,提炼与书籍相关的主题,使利益深化。封面设计需要去表现书籍的主题,还需要突破自身的限制,去联想扩大意境,使读者能够从封面中联想到更多的东西。艺术的美丽来源于情感,封面设计同样要具有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使景语与情语连接在一起,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封面设计的意境往往需要通过形象思维来进行完成,封面在设计中不能力考想象思维的规律,同时也不能脱离出书籍的内容凭空去创造意境。电子书籍封面意境的创造需要设计者能够创造出更加具有思想交流的画面。

封面构图的设计是设计者意境的主要表现形式,只有深邃的立意才能通过构图表现出来,封面的构图设计想要表现出设计者的意境情感,需要符合以下几点,首先选取合理的平面构图,使整个封面构图的分割能够带来主题清晰层次分明的艺术效果。其次从经营位置上来说,我国传统画讲究经营位置和布势等,意思知识一定要处理好对立统一和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画面能够呈现出每一的含义,并使画面的内容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在构图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调和统一,否则必然会影响封面的审美,在设计中和需要注意整体分散的作用,是内容色彩以及形式等完美的集中在构图中。第三封面构图的设计要主次分明,体现出整体设计观念的布局,对此要的内容能简则简,保留下来后作为主要形象的陪衬,突出封面设计的主题。

色彩同样是体现书籍表现意境的重要因素,在封面设计中需要主义色彩的变化。封面意境的主题不仅仅需要形象来进行体现,还需要采取色彩进行搭配,与形象共同构成优美的旋律,在色彩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封面色彩的设计虽然处在从属地位,但必须符合书籍本身的特性,使封面构图显得庄重而不呆板。其次色彩封面设计中需要具有装饰性,注意色彩的色相、名都等的对比,利用颜色之间的调和突出封面主题,带给读者视觉上的美感。第三色彩设计要具有简约性,现代人们追求的是高效率、高速度的节奏,这些使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变化,色彩的设计也需要跟随这个不发,凝练各种色彩的搭配使用,达到更好的色彩效果。最后封面色彩的设计还需要具有象征意義,为读者的思维带来启迪作用,在设计中使色彩形成没得旋律。

2.电子书籍版式和色彩的设计

对于传统书籍而言,电子书籍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阅读的画面为电脑以及手机等数码工具的视频界面,电子书籍版式设计的构成要素主要包含了传统书籍的文字、色彩等,同时增加了一些新的动态构成要素等。电子书籍的版式设计往往需要有很多的电子按钮来进行组合形成,主要包括链接按钮、公共关系按钮以及互动式按钮等。其中链接按钮的主要作用是链接出版单位以及链接网站等,公共关系按钮主要是帮助读者更加快捷的实现电子书籍的阅读,互动式按钮是指读者发表评论等的场所。这些所有功能的产生实现都需要借助显示器达到,为给读者留下充足的舒缓空间,在电子书籍的版式设计中应留有空白区域。

同时在电子书籍的设计中,版式设计应该更加得具有灵活性和生动性,电子书籍的页面设计往往会更加倾向于多媒体的设计,需要在页面合适的地方增加第四维空间,为读者带来书籍本身外的乐趣。

在很多人的眼里,为达到吸引人的目的,电子书籍的色彩设计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比之传统书籍而言要丰富得多,这是因为新兴的视频媒介赋予了色彩很多新的生命。电子书籍有时需要通过视频等进行传输,通常采取的模式为RGB模式,在每个阶段中指定色彩,并进行和混合会搭配出约1670万种色彩,电子书籍在设计中的色彩选择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视频色彩模式的网页画面多是采用白色作为主色调,这主要是因为网络的一些原因。但是电子书籍不同于单纯网页的设计,首先其信息量要小于网页,因此可以考虑使用色彩进行弥补,另外RGB模式下色彩是通过自然发光来呈现,避免出现读者视觉疲劳的现象。

3.数字化图像和交互式的设计

图像和图像是突出数字画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在网络中存在很多能够表现的形式,如数字的三维、动画以及虚拟现实等,以艺术字为例数字化的图像是很抽象的一种形式不仅仅具有传统图像所具有的功能,还具有一些时间特征,不停转换图像元素和位置。同时在电子书籍的设计中,使用群主要是网络上的人群,接受能力强,因此图像的设计为达到吸引人的目的,可以尽量的新颖,或者是采取一定的动态画面等。电子书籍的交换设计通常分为视觉设计师以及程序设计师等,这几种设计师必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如视觉设计师整合视觉效果,交互式设计师设计读者的阅读空间等。交互环节是交互设计的核心,在设计中可以为读者设定书友论坛等内容,增加趣味性。

最后在电子书籍的文字设计中文字的设计一定不能脱离于作品的风格特征,在设计中不仅仅要突出书名的个性色彩,还需要探寻文字的形态特征与组合的关系,设计出更加具有特色的文体,给读者视觉上的美感,封面的文字设计针对不同风格的书籍需要采取不同的设计方式,如针对儿童电子书而言,文字形式就尽可能的生活活泼,对于古典书籍而言,文字形式需要便显出古风古韵,给人以联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先简单分析了电子书籍的特点和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重点研究电子书籍此设计形式。随着网络化的不断进展,数字化发展模式是书籍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纸质书籍仍然会在以后的生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电子书籍在以后的发展中将会逐渐取代纸质书籍的应用,目前电子书籍的设计过于简单粗燥,很多的设计都是充满娱乐性或者缺乏优雅贴切,忽视了书籍所包含的内容和文化本质,在电子书籍的设计中只有不断研究设计存在的弊端,分析技术环境对电子书籍的影响,通过制作案例才能使电子书籍的设计形式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作者单位:四川美术学院)

项目编号:133089重庆市2013年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

项目

项目名称:“新媒体背景下的电子书籍设计教学研究与实践”

书籍设计范文第3篇

提要:驻华外国记者讲述中国故事的纪实类书籍多次引起关注,中国记者的纪实类书籍数量不少,但就影响力来看,局内人的作品远不及局外人。究其原因,兼有主观和客观多重因素:外国新闻机构发稿机制给记者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外国记者成长的文化环境更有利于其进行中外比较,以立体化的方式来呈现复杂的中国社会;外国记者看待问题的视角,有利于其以陌生人的好奇心在文本中呈现更加生动和鲜活的细节。此外,中国读者急切渴望看到他人眼中的自己,也是外国记者的纪实作品更能引起关注和持续畅销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驻华记者 非虚构写作 中国故事

近期,《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前驻华记者欧逸文(Evan Osnos)推出新书《野心时代》,引起了国内读者尤其新闻界关注。此前,《纽约客》驻华记者何伟(Peter Hessler)连续出版关于中国的“三部曲”——《寻路中国》《江城》《甲骨文》,每本都在中国引起关注,其妻张彤禾的著作《打工女孩》也受到好评。相比之下,中国记者关于中国故事的纪实作品虽然也层出不穷,但真正有广泛影响力的却不多。是中国记者的讲故事能力不足?还是外国记者讲述中国故事的水平具有独特优势?其中原因值得探讨。

一、外国记者如何讲中国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身处剧烈变革中,城镇化、工业化快速推进的同时,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也接踵而至。转型期的中国,不仅是中国记者也是外国记者眼中的“新闻富矿”,正如欧逸文所说,“中国是记者的天堂”。简要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由驻华外国记者来书写中国故事,然后变成畅销书被广为传阅,似乎是外国人认知中国的一条捷径。近年来,除何伟(Peter Hessler)的三部曲,詹姆斯·金奇(James Kynge)的《中国震撼世界》(China Shakes the World)、罗伯·吉福德(Rob Gifford)的《中国之路》(Chma Road)、格拉汉姆·恩尔肖(Graham Earnshaw)的《徒步游中国》(The Great Walk of China)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反响。除了满足外国人了解中国的需求外,它们亦成为中国人自我观照的镜子,故多被翻译成中文。事实上,这些著作在作为论说对象的中国更能引起争鸣。总体上看,外国记者讲述中国的作品大致有以下特点:

1.话题相对宏观,但主题集中。外国记者在观察中国时,习惯从小人物的命运跌宕或风云人物的细节故事出发,以此来展现转型期中国的真实面貌。比如,何伟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消失中的江城》,从人口不过20余万的小城市出发,讲述了其作为美国“和平队”志愿者在重庆涪陵高等师专英语系担任外教的经历。作者围绕涪陵小城这个“窗口”,从对普通个体生活的描述以小见大地透视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华尔街日报》驻北京记者张彤禾的作品《打工女孩》通过讲述吕清敏和伍春明两位中部农村地区到东莞打工的故事,来展现新一代农民工在沿海城市的生活和期望。

2.记者全程体验,真实呈现。何伟、张彤禾、欧逸文都采取体验式采访、伴随式采访的方式,与采访对象建立起值得信任的关系,打消受访者的戒备之心,获取大量的一手信息。在《打工女孩》中,作者张彤禾春节期间跟随采访对象吕清敏回家过年,真实地呈现了湖北农村春节的情况,以及以吕清敏为代表的年轻女性农民工春节回家的种种状态。在何伟三部曲最后一部《寻路中国》中,他驾车沿着长城,一路西行,记录从北京到西部地区的自然、人文环境变化情况,把活生生的现场和人物呈现在读者面前。

3.善于中外对比,采取对话视角。外国记者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习惯于将自己熟悉的制度和文化作为参照,从而在中外对比中给读者提供更开阔的视野。尤其当他们试图批评某一社会现实现象时,往往将其与美国或国外社会中的同类现象做比较,比较的目的不在于褒贬某一方,而是指出双方都存在的问题。比如何伟在其作品中,始终保持一种质疑的态度看待问题,但并未采用一种优越性的价值标准去批判中国,而是结合中国语境进行对话。当他游历中国西部时,记录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同时对比美国中西部人民的生活境遇,说明两个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各自陷入的发展困境。

4.采取他者视角,保持新鲜感。任何司空见惯的事物,经过他者视角的转换和叙述,或许会觉得提供特别新鲜的思考。中国人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评论认为,何伟观察中国的最大优势,便是其旁观者的身份和视角——长期生活于其中的人容易习惯周身环境,并对其漠视或形成偏见,而局外人只要有足够的好奇心,就能看到局内人熟视无睹的怪现象或是日用而不知的潜规则。

二、中国记者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记者也出版了不少书,也主要在讲述中国故事。笔者不完全统计了142本中国记者写的书,发现题材多样、种类丰富,主要有纪实类、报道作品集、新闻实务类、报告文学类,评论随笔类、小说类等六类。其中,纪实类作品59本,报道作品集18本,新聞实务类作品5本,报告文学类作品9本,评论随笔类33本,小说类作品18本。

针对s9本纪实类作品,可以历史类题材和现实类题材、国内题材和国外题材两个维度来进行了区分。其中,历史类题材图书有16本,占27%,现实类题材的图书则有43本,占73%。可见中国记者的纪实类图书以现实题材为主。此外,中国记者撰写的纪实作品中,国外题材的有12本,占总数的20%;国内题材的有47本,占总数的80%。可见,中国记者的纪实类作品主要以国内题材为主。

从上述统计中,可以发现中国记者讲述中国故事的简要特点:其一、中国记者所写的作品以纪实类作品为主。与何伟、张彤禾、欧逸文等外国记者相似,中国记者所写的书也大都是纪实类作品,集中于中国故事的讲述。其二、中国记者的纪实作品中,现实题材占大多数,但真正具有持久影响力的却是历史题材的作品。比如,调查记者圈对《大清留美幼童记》等少数几本书评价较高,其他年轻记者出的书则被认为相对分量不足。其三、中国记者关于国外题材的作品大部分是战地见闻。比如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的《利比亚战地日记》《行走中的玫瑰》,新华社记者刘洪的《和沙龙做邻居》《战地记者死亡名单》等。

三、中外记者讲述中国故事的比较分析

从上文的不完全统计中可以看出,中国记者也写了大量的纪实作品,然而,除少数几部作品外,真正产生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并不多。为此,不妨从多个角度对中外记者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及其影响因素、环境差异进行简要比较。

首先,在采访环境和写作节奏上,外国记者比中国记者拥有更加从容的创作空间。

外国记者在讲述中国故事时,采访、写作和发稿的节奏都相对从容。何伟的写作是在宽松的环境中进行的,他拒绝做某一家报纸或杂志的驻华记者,而是要“自由地安排工作,选择自己的写作计划”。他的收入来自为《纽约客》和《国家地理》供稿,“编辑总希望我去采访名人或热点事件,可是我却更想写那些有趣的小人物,有时需要花一年的时间去了解他们的故事。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会跟编辑说我在干什么,因为他们会阻止我说:我不要这个故事,它没意思。”

欧逸文在写作《野心时代》时虽然是《纽约客》驻华记者,但编辑组对他的写作时间没有严格限定。“我在《纽约客》主要工作是去写一些我觉得在中国特别有意思的人和事。我工作周期一般是两到三个月一篇,有时六个月一篇。这个过程中,一篇文章大概要采五十人到八十人,如果文章题目比较小、范围比较窄,采访人数要少点。基本上每个故事写完,会有两百页到三百页的采访文字。”张彤禾在确定要写《打工女孩》这本书后,更是从《华尔街日报》请假,打算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采访、慢慢写。那个阶段,她的名片上只剩名字和联系方式,“没有单位挺好的。”

相比之下,国内的新闻机构,对记者的发稿数量和发稿周期都有相对严格的要求。《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斐然在谈到欧逸文的《野心时代》时曾感慨,欧逸文为了等待采访对象接受采访,能耐心地等待每一个人的答应,没有发稿压力,没有点击率要求。“这要是我的编辑,早就该来催稿了,而这要是在竞争白热化的新媒体平台,主编应该来杀人了……”对中国记者来说,紧张的工作节奏和强大的发稿压力,使得他们往往静不下心来、全情投入,只能利用闲暇时间来赶工,因此,作品缺乏深入推敲和仔细打磨也情有可原。

其次,在观察视角和题材选择上,外国记者的他者视角更容易从寻常现象中呈现新鲜体验。

外国记者成长于不同的制度和文化环境,观察中国社会时,可以给读者提供一种旁观者的视角。中国记者在写书的过程中,面对的或是亲身经历过、或者是早已听说过的人和事儿,最熟悉的东西往往更容易导致漠视,不识庐山真面目。而外国记者作为“局外人”,对中国的情况往往感到陌生,我们觉得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他们眼里却可能是新鲜而有趣的。

在何伟的三部曲中,很多事物其实对中国读者来说都非常熟悉,但何伟的观察视角、细节捕捉和叙述方式却仍能让中国读者感到新鲜。比如,他对涪陵乡民清明上坟祭祖的观察:“他们完全不做任何表情;从外表看,他们很酷。但在他们眼里的某些东西无法控制住,闪耀着纯粹的兴奋,当他们站在坟上,而周围的景致与节日的声音,突然在这一处汇聚;那爆炸声、火药浓重的气味,漩涡般的尘与烟,还有阳光,远处下方的长江,好似一条长龙,在河谷突然的轰鸣中懒懒躺着取暖。”

相对外国记者,中国记者是“局内人”(insiders),出于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原本应更能够深刻而准确地讲述中国故事。但是恰恰因为是“局内人”,对身边故事太过熟悉,容易对“寻常之中的不寻常”熟视无睹。正如知名网络写手和菜头在阅读何伟作品时所说:“任随把我扔到中国的某个市镇,当我看着街道上的人群、周围的建筑时一切都没有多少不同。所有的市镇都只是市镇,都有丑陋成一种风格的建筑,都配置有杂货店、小饭馆、洗头房直至汽修店。甚至人们脸上的表情也千篇一律,可以一眼就分辨出他们的社会阶层和从事的职业。我不会如同何伟一样对某个普通的中国市镇发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因为太过熟悉的缘故,让我难以停下脚步仔细观察,更不用说为之投入情感生发出各种感悟。”

最后,从写作风格和叙述方式看,外国记者接受了非虚构写作的训练,在文本上注重文学手法的运用。

近年来,出版中国故事作品的外国记者,大多在美国高校接受过比较严谨的写作训练,或者其供职的媒体长期具有非虚构写作的传统,这些条件为他们的写作风格和叙述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

何伟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三年级时,修读了美国创意写作大师约翰·麦克菲的非虚构写作课。修读英文和写作后,他又前往英国求学,取得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何伟的妻子张彤禾则毕业于哈佛大学的美国历史和文学专业,同样接受过专业的写作训练。《野心时代》的作者欧逸文也毕业于哈佛大学,修读的是政治科学,其父亲曾经是《华盛顿邮报》驻莫斯科记者,受其父亲影响,欧逸文也接受了正规的写作训练。“这些外国记者讲述中国故事的作品大都沿袭了‘新新闻主义’的风格,将‘讲故事’‘第一人称叙述’和‘采访报道’巧妙地糅合到一起,表现出特有的思想性”。

相比之下,國内的新闻教育对非虚构写作的系统训练总体不足,拥有非虚构写作传统的媒体也少之又少。极少数具有非虚构写作天赋的记者,主要出版个人作品集而非主题集中的纪实类图书,因而就关注现实题材的系统、全面和深度来说,没能拿出更多与外国记者相媲美、有影响力的作品来。

小结

外国记者讲述中国故事的图书在中国广受关注,这个现象需要从两个角度去看待。一方面,需要正视中国记者与外国记者在非虚构写作方面的差距。另一方面,也需要看到这种对他者叙述视角的重视背后,多少也带有渴望西方认同的民族心理,或对外媒记者的神秘感引发的好奇心理。有评论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走向世界,中国人从未如此急切地渴望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如同一个梳妆完毕的女孩渴望看到自己的水中倒影。外国驻华记者的纪实类作品,给中国读者呈现了一个新奇、有趣而又具有陌生感的中国,而这些纪实作品又不像学术著作那么艰涩难懂。其朴实易懂的文风既吸引了普通大众的眼球,又满足了国内读者急切了解外界看法的需要,由此提升了外国记者纪实作品的关注度。(作者张志安是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官建洪是2014级硕士研究生)

书籍设计范文第4篇

何为版式设计?版式的英译为“layout”,意指在一个平面上展开和调度;具体到视觉传达设计范围内,某些外版书籍也把版式译为“Type-graph”,字面意思就是图片和文字的编排。而从现代的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出发,我们通常所指的版式设计是指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和构成元素进行组合编排,使信息的传达有序而又美观的一种设计方法。

在现存的版式设计中,最为古老的首推500年前以德国人古腾堡为代表的古典版式设计,其特点是以订口为轴心左右两页相对称,内文版式有严格的限定。字距、行距有统一的尺寸标准,天头地脚内外白边均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组成的一个保护性的框子。文字油墨深浅和嵌入版心内图片的黑白关系都有严格的对应标准,古典版式设计在书籍设计史上统治欧洲数百年不变,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很大市场。

20世纪初叶,随着现代文明的产生,西欧又出现了网格设计,它是在书页上运用数学的比例关系,通过严格的计算, 把版心划分为无数统一尺寸的网格,以此来分配文字和图片的一种版面设计方法。它注重比例感、秩序感、连续感、清晰感、科学性和严肃性。40年代后半期出版了第一件用网格的印刷品,严密的文字和图片设计方案,贯穿全书统一的版面设计和对于主题朴实无华的表现,代表了新的潮流。借助网格使设计应用在功能上、逻辑上和美学上获得了发展。但是随着设计的进程,慢慢发现网格设计限制性太强,没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容易给版面带来呆板的感觉,所以不少有识之士开展研究,力求打破网格的约束使画面变得更具韵律感。

80年代后,计算机技术在设计行业中的运用使版式语言又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进入90年代后期,自由版式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并越来越受到重视。自由版式设计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无任何限制的设计,它是通过版式编排的自身元素自由组合排列的设计方式。它打破古典设计与网格设计的束缚,打破版式设计所提倡的统一秩序,是当代出现的具有前卫意识的版式形式和风格。

自由版式设计这一自由的、实验性的手法首先来源于科技成果的突破,飞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使书籍装帧的自由版式设计如虎添翼。最早推崇自由版式设计潮流的是美国设计师戴维·卡森,他的《印刷的终结——戴维·卡森的自由版式设计》一书打破了人们对版式设计原有的认识,它给人们带来的欣喜和震惊至今让人激动不已。文字的图形化处理,画面的任意性处理,不同段落的不同字体,段落之间互相穿插重叠,在某个兴致所至的句子加线加框或反白,放大此字母而缩小彼字母,大小写倒置,都是其设计的招牌特征。表面一看,这些文字似乎杂乱无章,给阅读增加了难度,实质上它隐含着巧妙的阅读导向线索,令阅读更添趣味,开创了新时代的设计新概念。戴维·卡森在版面设计的研究中曾对人的心理反应做过一个实验,他试图通过打散原有版式编排的秩序而达到实验的目的,他发现自己所设计的杂志很为年轻人所接受。于是他继续这项实验的研究,从而使该项事业得到了发展,为印刷传媒争夺了这个时代最年轻的读者。尽管多数评论家把卡森的风格定义为“激进设计”,认为是一种很无聊的设计,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卡森的设计就如同不断涌现出的网络歌曲一样,越来越为广大年轻人所欢迎。自由版式设计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艺术类、旅游类、文学类等书籍的设计中,并受到推崇。

自由版式设计有其自身的形式规律,以及基本的设计元素:线条、形态、色调、色彩和空间等因素。比如《艺众.设计.以访谈的名义》一书就是一个典范,它是自由版式设计成功

的代表作。本书是韩国平面设计师安尚秀对他在中央美院所教授的 “版式设计”课程作业结集而出版的。设计者对每个人,每个被访谈人的个性与职业作了相关的了解,从而运用不和谐的点、线、面等元素与破碎的文化符号去重组,从而形成新的版面形式。该书成功的关键,一是融入了自己的个人情感,即在版式设计中加强“情感形象”的运用。二是在版式设计中充实了文化内涵,从而打破了书籍设计一成不变的套路,使内容与形式达到了完美结合。看了之后你会惊叹,啊!原来书还可以这样设计。

同样,吕敬人的《敬人书籍设计》一书,对编辑排版的字体、字号、字距、行距,空间处理等因素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和大胆的尝试。吕式风格的诀窍是一个字,即“新”。在选题中立足于新的艺术家,而非平庸的艺术家。“人之耳目,喜新厌故”(郭熙),诗经也有“苟日新,日日新,日又新”,“诗文随世远,无日不趋新”,②都说明一个道理,艺术要创新。

旅游类书籍《藏地牛皮书》,自2002年出版以来受到了无数自助旅游者和书籍设计者的追捧和喜爱,因为它不仅是一本旅游书。它的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它的装帧上,浅黄色的荷兰蒙肯纸、全部涂成了黑色的不规则书边,书脊一侧开有两个小孔,当书被翻得七零八落时,可以任意找一根绳子穿缀其中,以保障书的完整。书内别出心裁的手法比比皆是:手绘地图、速写、插图、大量的摄影照片和书中横、竖、斜排的版式;大小不

一、字体不

一、字距行距不一的文字排版;彩色与黑白的图片相互穿插;字里行间还配有许多手标之类的记号和用钢笔随意圈点的线框、箭头,这一切是那么的随意、自然。丰富的版式即使不看内容,也足以让读者怦然心动了。其他如《丽江的柔软时光》《漓江深呼吸》《自由自在新三峡》等都成功地采用了自由版式设计。

文学类书籍在设计中有很多也采用了自由版式。如“中华文学五千年”彩色人文历史系列丛书,把文学史类的书籍变得轻松有趣。书中的版式设计在图文编排中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有机结合,通过图文互注以及多种视觉要素,全面提升了书本的阅读价值,欣赏价值。自由版式设计给书籍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平添了新面貌,其革命性是肯定的。然而,在应用中不可失度,讲究的“只是恰当”,否则自由版式设计不仅不能注入新活力,反而成了弊端。因为它是一种依照设计中字体、图形内容随心所欲地自由编排,并没有一个标准去规范它,所以一不留心就会变得盲目而不着边际。比如李渔丛书“闲情偶寄”系列中的《春光乍泄》《妖颜惑众》,在一个版面中至少有5种大小的文字穿插其中,显得版面过于杂乱,也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版式设计中一味地追求它的艺术性,把字号过分缩小,字体虚化、甚至重叠、复加、添加装饰物,无休止提高成本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不管版式排列的变化再“艺术”,读者也不会认可。设计中一定要遵循可读性、可视性、便利性和愉悦性的原则。阅读是书籍装帧设计的终极目的,好的设计就是能适合任何读者的阅读。设计者就如同一位投球手,有些设计者完全知道如何“控球”,知道如何把装帧的艺术性和功能性相统一,知道所设计的书籍的类型是什么,知道如何定位。很难想象一个毫无“控球”能力的“暴投”设计家,他们所设计的作品,所抛出来的“球”能被读者接住。

我们要学习自由版式设计的新思维、新方法,充分发挥自由版式设计的优越性,从而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灵活运用,为书籍装帧设计增添鲜亮的一笔。

书籍设计范文第5篇

《财富的分配》 约翰·贝茨·克拉克(美国1847—1938)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国1883—1946)《价值与资本》 约翰·理查德·希克斯(英国1904—1989)《人力资本投资》 西奥多·威廉·舒尔茨(美国1902—1998)《经济学原理》 格里高利·曼昆(美国1958—)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 约翰·迈占(美国1912—1987)

《股票作手回忆录》 爱德温·李费佛(美国1877—1940)《怎样选择成长股》 菲利普·A·费雪(美国1908—2004)

《一个投机者的告白》 安德烈·科斯托兰尼(德国1906—1999)《伟大的博弈》 约翰·斯蒂尔·戈登(美国1944—)

《经理人员的职能》 切斯特·巴纳德(美国1886—1961) 《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亨利·法约尔(法国1841-1925) 《个性与组织》 克里斯·阿吉里斯(美国1923—)

《如何选样领导模式》 罗伯特·坦南鲍姆(美国1915—2003) 《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彼得·杜拉克(美国1909—) 《竞争战略》 迈克尔·波特(美国1947—)

《企业再造》 迈克尔·汉默(美国1948—)

《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古罗马121-180)

《人生论》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1561-1626)

《菜根谭》 洪应明 (中国·明代生卒年不详)

《傅雷家书》傅雷 (中国1908-1966)

《致加西亚的信》

书籍设计范文第6篇

一、书籍形态设计和立体

1、书籍的形态

说道书籍的形态, 我们就要引出一个成语“学富五车”, 这其中的五车就形象向我们揭示了古代书籍的材质、重量、质感等问题[1]。以我国为代表的东方书籍的形态由竹简式的卷轴书籍发展到线装书, 西方则是从最初的莎草纸发展到后来的本装书。这既是书籍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发展模式, 同时也是东西文化差异的又一体现。更是书籍作为信息的载体的很好证明。

2、书籍的立体设计思维模式

过去, 在人们惯常的思维模式中, 关于书籍的设计形态往往都是停留在平面的阶层, 一般都是关于书籍的封面、纸张等, 最多涉及到字体的程度。这种思维并不是少数的, 而是绝大部分人观念, 甚至在现阶段仍旧有人持有这种思维。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 伴随着媒体日益个人化, 人们对书籍的需求度在不断提升, 已经逐渐深入到立体的层面。从书籍存在于空间内给人的整体感觉到书籍的材质、字体、封面、色彩甚至于印刷的油墨的味道都是书籍形态设计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 还有明白书籍永远都是动态的。简而言之, 立体下的书籍是动态化立体型的。

二、书籍设计的设计语言

书籍通过文字语言将信息传递给读者, 但是书籍传递信息的元素不仅仅是文字, 构成一本书籍的所有元素都在持续地向读者传递信息。所以, 设计所展现出来的设计效果就是设计的语言。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视觉设计

视觉设计, 就如同给人的第一印象一样, 初次的感觉非常重要。当读者将初次的目光投向眼前的书籍时, 他所看到的就是设计者所要呈现给他的整体的视觉效果, 包括书籍的外形, 封面, 外部的色彩, 印刷的味道等。正如杉蒲康平先生所提出的“书的五感”一样, 甚至于翻阅时的响声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2、文字设计

文字, 可以说是书籍的核心和灵魂所在。从印刷时采用的字体, 字符间的距离, 整体的排版都是不同的。例如, 做给儿童学习使用的图书一般采用幼圆字体, 让儿童阅读时有一种可爱, 圆润的感觉。字体间的排版也是比较宽松的。相反的, 学术性论文的字体常用的都是宋体, 排版都是有模板的。同样的, 字典一类的工具型的书籍字体就比较小, 以黑体居多, 同时排版比较密集, 这样会提供给读者较为丰富的信息。所以不同用途、针对不同人群的字体设计是不同的, 这也是书籍语言的“发声”。

3、色彩设计

自从有了光明, 我们的世界就是彩色的, 同时, 我们的心情也是彩色。通过我们在红白喜事时所着的服装就可以明显反映出此刻的心情。和天气一样色彩也是有冷暖之分的, 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颜色[2]。作为书籍外观的一大语言, 色彩的选用非常关键。我们通常阅读的书籍, 娱乐类的色彩总是比较丰富、夸张一些, 这样能够很快抓住我们的眼球, 吸引我们的目光。我们作为查询工具一类的书籍的色彩设计就比较单调, 多是冷色调, 因为我们需要的知识, 需要用冷静的头脑去学习、分析它。

4、图形设计

图形设计主要指的是书籍中所插入的图片和书页的形状。同样, 也是不同的使用群体和不同的用途就有不同的图形设计。儿童类书籍的图形就比较多变和多线条一点, 而学术性和工具类书籍几乎都是方正的, 这是需要体现学术的严谨和公正性的本质。

三、如何做好书籍的立体设计

上文通过对书籍的外形设计以及设计的几种语言要素的分析, 足以看出书籍形态设计的意义, 下文就做好书籍形态设计需要注意的几点进行分析

1、空间性

书籍, 是一个物体, 是一个拥有厚度的物体, 无论是物理上的厚度还是知识的厚度都是肯定的[3]。所以, 它所占据的是一个立体的有多个维度的空间, 设计在做形态设计时要注意书籍的空间性, 不能让其沦为和纸张一样的“厚度”, 要从形态上直接体现出书籍的空间来。

2、时间线

每一本书籍诞生后就存在于这个时代, 但是时代是不断发展变迁的。我们对书籍的需求是一直存在的[4]。设计者在设计书籍的形态时要充分利用设计中所以的语言要素, 将书籍的时间性尽可能延长, 避免在短时期内被时代所淘汰。

3、趣味性

趣味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阅读书籍最大的动力就是兴趣, 对书籍本身的兴趣, 对知识的兴趣。在快节奏的今天, 深阅读已经不是大多数人群的选择了, 大家都是快速的浏览来直接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所以怎样抓住读者的眼球是关键。作为第一印象的形态下的视觉效果就是首要问题, 让读者将目光投向书籍时就能从外在的形态上感受到它的趣味性就是设计者最大的成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文章围绕着书籍形态设计的立体思维和设计语言这个主题, 从书籍的形态、设计时的立体思维模式, 在立体思维模式下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句高尔基的名言流传至今足以说明书籍对我们人类社会的意义, 虽然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很难平静下来去深度阅读一本书籍, 但是我相信书籍会永远存在着, 既是电子书籍越来越便捷, 但纸质的书籍仍旧会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生活。

摘要:书籍作为我们人类的灵魂导师, 它的意义是很难以用具体完整详细描绘出来的。它是我们和他人和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沟通。随着时代的发展, 现在我们关于书籍已不仅仅是着眼于它的内容了, 从封面到字体到颜色, 所有的设计都是我们所关注的。所以, 笔者认为对于书籍设计的立体思维和设计中所涉及的语言要素非常有必要进行分析和探讨。文章具体从书籍设计的形态和立体思维模式, 书籍设计的语言, 如何制作一本精良的书籍这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书籍,书籍形态,设计思维,立体模式

参考文献

[1] 赵环宇.书籍形态设计的立体思维表现及设计语言[D].鲁迅美术学院, 2015.

[2] 刘佩.浅析立体形态在书籍装帧设计中多元化的运用[J].金田, 2015 (11) .

[3] 俞凌岚.浅谈几何抽象艺术在少儿书籍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 2015 (23) :24-26.

上一篇:酒包装设计风格范文下一篇:计生委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