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设计论文范文

2023-09-16

种植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1 园林花卉设计原则

1.1 花卉设计科学性

进行科学的园林花卉设计, 首先需要多花卉进行研究, 种植区域环境进行研究, 寻找与种植区域环境花期相适应的花卉进行种植, 并且根据设计需要寻找花期、花叶、花型相匹配的花卉进行种植, 提升园林花卉的景观价值,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环境进行充分考量, 对园林一年四季的环境情况进行分析, 结合景观预想设计, 对花卉进行选择, 保证花卉能够正常生长, 保证园林景观一年四季能够充满新意。

1.2 花卉设计艺术性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 需要对花卉进行景观设计, 需要综合考量花卉的花型、花色、花叶、生长周期、花期进行综合考量, 让花卉能够融入到景观设计中, 颜色搭配要合理, 花卉间种需要充满色彩冲击, 花型、叶型需要相得益彰, 保证景观的艺术性。在进行花卉艺术性考虑时, 需要综合考量整个园林的整体风格, 景观布局, 针对性的进行花卉种植培养, 通过一年四季不同的花卉展示园林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观, 在整体上要能融入到景观艺术风格之中, 但作为个体又可以有些艺术跳跃性, 让整个布局能够符合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 同时又能展示出设计人员独有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2 园林花卉种植方法

在进行园林花卉种植选择时, 需要对景观进行综合考量, 充分考量园林的一年四季的气候情况, 通过科学分析, 进行花卉合理选择, 在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花卉的艺术表现形式, 要与园林景观和谐统一。园林花卉选择是具有针对的观赏性花卉, 在进行选种时需要尽量选择易种植、以培养、具有独特艺术特点的花卉进行种植。园林花卉的主要种植方法有三种:丛植、群植、孤植。丛植是将花卉混合搭配进行种植, 通过两至三种花卉进行互相衬托, 营造出一种争奇斗艳的艺术效果, 并且可以通过合理搭配让花卉能够突出主体, 彰显园林景观特色。群植是是在相同空间种植不同花卉, 通过多种花卉形成花卉图案和造型, 产生景观对比。孤植是指在固定区域只种植一种花卉, 保持整个花卉统一和谐的美观, 比如在许多园林中都有的牡丹园, 就是孤植的典型案例, 牡丹形态雍容华贵, 能彰显景观的华丽、大气。在实际的花卉种植中需要对园林景观进行实际的景观设计考察, 通过对园林景观设计预想进行研究, 通过科学研究, 选择最佳园林花卉进行种植, 既要能够彰显园林景观特点, 还需要花卉种植成活率高, 保证景观完整性, 让观景者能够提高视觉享受。

3 园林花卉设计要点

3.1 体现设计性

园林花卉设计是属于园林设计的一种, 而园林是作为人们正常生活之余进行放松、观赏园林艺术的地方, 因此在进行园林花卉设计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就是花卉的设计性。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综合考量整个景观的综合特点, 对景观进行花卉点缀, 不可喧宾夺主, 影响园林景观主体, 要通过设计让花卉能够体现主体的美感, 保证整个园林景观和谐、统一。在进行花卉选择时, 对花卉的颜色也需要进行设计, 让整个花卉色点能够与园林和谐互补, 点缀主体。

3.2 体现意境美

园林设计质量的关键评价标注你是园林是否具有意境美感, 园林景观美感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视觉冲击, 而是要拥有美好寓意的, 比如牡丹园的建设是通过大量的牡丹花进行景观布置, 而牡丹的话语中有富贵的涵义, 牡丹的造型又是雍容华贵的, 让观赏景观的人能够通过观赏花卉对景观寓意进行意会。同时花卉生长的整个周期有兴盛也有衰败, 在进行花卉设计时需要综合考量花卉的整个生长周期, 保证整个景观的美感。

3.3 体现空间构想

在进行花卉种植时需要考虑花卉种植区域景观的空间构图, 花卉本身的空间构图, 花卉在种植上需要根据种植空间大小进行花卉种类选择, 对整个景观空间进行点缀, 同时需要考虑花卉本身的空间构想, 通过花卉自身组成图案, 也是一种空间构想。在进行花卉空间构想时需要充分考量空间造型、立体构图、和花卉本身的平面构图。

摘要: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 花卉是必不可少的点缀, 通过对花卉的种植、设计进行研究, 从而完善整个园林景观的设计。

关键词:园林,花卉,种植

参考文献

[1] 钟亚平.探讨园林花卉种植与设计技术[J].民营科技, 2014 (8) :144.

种植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地下车库顶种植屋面施工工艺及施工操作要点,在工程应用实践中, 规范施工,效果良好,实现了防水、保护、回填土三道作业同步进行,提高了施工速度。

【关键词】:车库顶板 种植屋面 施工工艺 防水 质量控制

1、工程概况

大同市桐城怡景1#地下车库,东西长83 m,南北宽60.3 m总建筑面积为57682 m2,地下一层为停车场,层高为4.5 m,框架结构,顶板为种植屋面顶板,绿化面积为5004 m2,种植屋面工程造价约为685200元。2009年4月开工,2011年12月竣工。

2、施工特点

2.1种植屋面绿化可以增长大气中的氧含量,通過种植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变害为利,便于维持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氧气之间的平衡,提高空气质量。

2.2种植屋面吸收有害物质,减轻大气污染,植物能够吸附、滞留和固定大气中的细菌、烟尘、重金属元素,并能吸收、稀释、分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氯气等有害物质,同时还具有降低城市噪音的功能。

2.3种植屋面能调节生态环境,还能调节城市的温、湿度,减少雨水流失,抑制暴雨、风沙;起到美化城市景观的作用,也有利于改善居住生态环境。

3、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施工工艺流程

安装屋面或地下室顶板结构的模板支撑系统→钢筋、埋件安装→预埋给排水管道→支立安装树 坑、排水沟、花池侧壁模板→现浇种植屋面防水混凝土→养护→蓄水试验→修补局部渗漏点→屋面结构层清理→找坡层施工→找平层施工→柔性防水层施工→防水保护层和排水层施工→隔离过滤层施工→种植介质层施工→植物层种植。

3.2施工技术及操作要点

3.2.1种植屋面梁板结构及树坑、排水沟、花池底、侧均应用不低于 C20、S6 的抗渗混凝土,并应一次浇筑,不宜留置水平施工缝,否则应有止水措施。

3.2.2 种植土屋面上的反梁、树坑、排水沟、花池侧壁等构件,在安装模板时均应采用止水螺栓。

3.2.3 种植屋面上的预留孔洞、埋件、电器和给排水管道等,都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不得 在结构和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再打洞凿槽;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安装完毕并试压检验合格,各种管道节点的密封处理应符合防水施工要求。

3.2.4种植屋面的混凝土结构完成后,应及时进行蓄水、淋水试验和雨后检查,修补发现的渗 漏点,对结构的局部缺陷位置做好记录,以便局部增加附加防水层。

3.2.5屋面结构层清理

(1)施工前,基层表面的泥土、杂物要清理干净,不平度超过10 mm要用1∶2水泥砂浆找平。若顶板有渗水的部位,必须用环氧树脂胶修补封闭。

(2)种植屋面上的预留孔洞、埋件、电器和给排水管道等,都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不得在结构和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再打洞凿槽;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安装完毕并试压检验合格,各种管道节点的密封处理应符合防水施工要求。

3.2.6 找坡层

为便于及时排除种植屋面的积水,确保植物正常生长,屋面宜采用结构找坡。当不能采用结构找坡而需用材料找坡时,应选用有一定强度的轻质材料做找坡层,其坡度宜为1%-3%。

3.2.7找平层

为便于铺设卷材或涂膜防水层,在找坡层或保温层上应做水泥砂浆找平层。找平层应压实平整,待找平层收水后,尚应进行二次压光和充分保湿养护。找平层不得有酥松、起砂、起皮和空鼓等现象。

3.2.8防水层

为确保防水工程质量,应采用具有耐水、耐腐蚀、耐霉烂和对基层伸缩或开裂变形适应性强的卷材(聚酯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涂料(双组分或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等)作柔性防水层。当采用卷材作防水层时,根据国家标准《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和《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应优先选用空铺法、点粘法或条粘法进行铺设,但卷材的接缝以及卷材防水层的周边应满粘,并组合成为一个接缝粘结牢固、封闭严密的整体防水系统。

3.2.9防水保护层和排水层

(1)植物的根系具有很强的穿刺能力,屋顶绿化必须保护建筑屋面和防水层,本种植屋面中采用在柔性防水层上空铺一道具有足够耐根系穿刺功能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板作为防水保护层和排水层。

(2)排水板安装工艺流程:基层验收→规划弹线→空铺高密度聚乙烯排水板→排水板焊接/扣接→检查验收。

(3)排水板铺设时展开、疏松地铺设于规划好的位置。排水板可按排水坡度的纵向或横向统一的方向铺设。搭接必须按照排水坡度的方向搭接,不允许逆向搭接。

(4)个别部位需要临时固定时,采用沥青马蹄脂点式黏结固定。排水板的终止收口需要结合建筑部位设计确定。

(5)焊接型专用板材的两边预留有平板焊接带为拼接焊接用,安装施工中采用双焊缝自动爬行焊接及手工塑料热风焊枪进行手工焊接,通过焊接的排水板能够形成严密的防水层。

3.2.10隔离过滤层

(1)隔离过滤层是在种植介质和排水层之间铺设一层聚酯纤维土工布(≥250 g/m2)。施工时,在任何地段铺设排水板,必须注意,及时铺设土工布,搭接严密,不要让泥土、水泥、黄沙等垃圾进入排水板的正面空间,确保排水板的空间畅通

(2)土工布铺设压边不小于100 mm,随铺随用种植介质土覆盖,并用大杠尺刮平表面。

3.2.11种植介质层施工

(1)各种植区域内填放种植介质的厚度、质(重)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种植介质宜选用保水性好的黏性土壤,种植土表面宜平整并应设1%-3%的坡度,且宜比四周挡土墙低30 mm-100 mm。

(2)回填土是黏性土,在土工布上面需铺3-5 cm的黄沙为比较理想,有利于土工布的滤水;如回填土是一种营养土或轻质土就无需再铺设黄沙,这种土本身就很松、很容易滤水。

(3)种植介质是屋面种植的植物赖以生长的土壤层。要求所选用的种植介质应具有自重轻、不板结、保水保肥、适宜植物培育生长、施工简便和经济环保等性能。一般可选用种植土、草炭、膨胀蛭石、膨胀珍珠岩、细砂和经过发酵处理的动物粪便等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其中,草炭和发酵后的动物粪便可为植物生长提供有机质、腐植酸和缓效的基肥;膨胀蛭石和膨胀珍珠岩不但可以减小种植介质的堆积密度,而且是有利于保水、透气、预防植物烂根,是促进植物生长的材料,还能及时补充植物生长所需要的铁、镁、钾等无素,也是种植介质中pH值的缓冲剂和调节剂。

3.2.12植物层施工

(1)按设计要求的植物种类,选合适的季节进行种植,并按规定进行养护。

(2)种植屋面应选择适应性强、耐干旱、耐瘠薄、喜光的花、草、藤本和小乔木等观赏植物,不宜选用根系穿透性强和抗风能力弱小的乔、灌木、大叶榕、雪松等树种。

4、质量控制要求

4.1种植屋面的防水层、排水层和隔土材料,挡墙泄水孔的留设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不得堵塞。

4.2 找坡层,找平层,种植土表面平整,排水坡度、滤水土工布搭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5、结语

通过本工程地下车库顶种植屋面施工,改善生态环境,技术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同类型的工程建设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典范。

参考文献

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2、《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2007)

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种植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节水增粮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惠民工程,更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坚实支撑。通榆县双岗鹿场是国有农垦农场,地处通榆县北部,人多地少,春秋两季低温,十年九旱,地下水资源匮乏,只能靠天吃饭,玉米种植高投入,低产出。 2014年,场党委领导班子决定推广玉米膜下滴灌种植,积极向县水利局申请节水增粮工程,实施了多种有效措施,克服诸多难题,使工程建设全部达到标准,真正实现惠民利民富民的目标。

2014年,双岗鹿场实施节水增粮工程,当年秋季,共实施节水增粮工程12方,共150公顷,位于双岗鹿场东部1公里处,地表平整,涉及职工120余户,实施地埋管道2万延长米,打水井12眼,深度为60米左右,按照实施标准出水量和灌溉面积均达到标准。

一、节水增粮工程的设施建设

1.打井、管道铺设工程的实施

2014年11月4日在落实节水增粮工程时,鹿场召开党委会议,实施包保责任制,场党委张志军亲自带领机关干部、分场书记入户进行调研,掌握职工对节水增粮工程打井、上电的意见或建议,与职工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谈心交流和引导。经过机关干部的不懈努力,11月上旬就开始实施了打井、铺设管道工程,并在完工后11月18日,又一次召开党委扩大会,全力落实12眼水井的管理,及管道打压的整体监督,并做出了2015年春季节水增粮工程投入使用的工作计划,确保惠民工程顺利的实施。

2.上电工程的实施

节水增粮项目上电工程于3月初开始实施,县水利局和农电局设计人员在场部工作人员配合下,按照要求和地块实际位置,科学合理地设计了地埋线和高架线的线路,3月中旬架杆19棵,分列在道路南北两侧,安装五零变压器3台,三零变压器1台,12个机电盒,共带动11千瓦的水泵12个,4月中旬上电工程竣工,农电局将所有电力设施移交给了场部。

上电工程结束,涉及的问题也接踵而来,架杆占地面积接近1.5公顷,涉及职工7家,其中有两家占杆数量较多,造成了上访问题,经场部负责人和信访工作人员的耐心劝解和引导,职工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大局意识下,同意了场部的解决办法;还有职工思想不解放,小民意识强,不管场部怎么劝解就是不同意场部的解决办法,经常上访。后来,在一次播种和挖引水管道时,正逢下小雨亲眼目睹了全场机关、分场干部亲临第一线,作战第一线的场景,使其观念得到了转变,在其亲属的劝解下,彻底安顿了下来。其他几家见状也都理解了工程实施的利弊;农电局架线工程施工时,道路两侧涉及妨碍高压通道树木三棵,树主要价很高,影响了工程进度。张志军又托熟人讲情,经过多次的磋商与协调,最后同意了场部给出的补偿费用,树主的问题解决了,张志军又奔走了两次林业部门,最后终于解决了线路铺设障碍的问题。

二、节水增粮工程的启动准备

1.选种选肥工作 整体实施覆膜耕种之前,考虑增产的同时,选种、选肥、防病是关键。3月6日通过张志军书记的邀请,请县农业局5位科技种植专家,专门为职工讲解了选种、选肥的合理性、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土壤测土配方等多种课题讲座。参加的职工70多人,4个小时的讲座,没有一人离开的,从专家经验的传授中,和职工提问题专家解答中,职工受益匪浅,得到了职工的认可,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

3月中旬张志军考虑到职工对新事物的接受和投资大的问题,想减轻职工的投资负担,又与县委领导和农业局局长进行了多次沟通和协调,争取了150公顷的种子补贴项目,使职工们在转变传统种植模式的过程中得到了真正的鼓励。

2.春季整地播种工作 由于示范园区涉及职工户数过多很难达成一致,张志军曾多次召开党委会,实施场部领导包保责任制,分管领导主体协调和操作,分场书记和各科室科长包片。

第一,对项目种子补贴事宜进行大力宣传,保证示范田选种合理和统一,张志军与分管负责人5次深入基层,与职工面对面的讲解和宣传,职工拍手称赞。

第二,统一整地深松。按照计划包方负责人挨家逐户的通知,按期深松整地,保证播种地块的平整。

第三,播种机的筛选。覆膜耕种需要专门的播种机,3月28日张志军又亲自带领职工30余人到八面乡考察借鉴节水增粮播种机的选机和使用,现场有专业人士给予讲解,覆膜、播种、施肥、施药的种种操作模式,职工从中取得了经验也得知了节水增粮工程的实际效益,每公顷在科学的种植下可增产2500~4000公斤。职工心里有了底,但是播种机价格昂贵,而且每天只能播种2公顷左右,对于鹿场150公顷耕地,3台5台是不够用的,职工每个人都买一台播种机也很难吃得消。回来后,分管负责人又带领十几位种田能手到洮南福利院、附近小林场和新华考察有没有既经济又实用的播种机,经过几天的多地考察,最后,选到一款水利局推广的播种机,价格有补贴而且适用。同时,场部召开了党委会,研究通过在此基础上再给职工每台机械补助1000元,一次性购进了13台,做到了每方都有责任人、播种机、专业技术人员。4月3日张志军又邀请水利局的前任老局长和专家,对节水增粮的出水、施肥方法、覆膜技术、播种方式进行了深刻细致的讲解。参会的职工近百人,使职工全面的掌握了节水增粮的种植技术,做到无一漏洞和一点差错。

3.前期细节性的工作 4月15日,场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研究部署膜下滴灌工程具体实施中的细节工作,做到工作到户,责任到人,定期汇报的制度化管理。机关干部分别负责每个方块田中的各项事项协调、监督工作。做到每眼井有负责人、监管人;负责调研每方中各户的种植计划、种子购买情况(是场方代购还是个人购)、预计覆膜情况(是否覆膜)、化肥购买情况、整地情况(是否悬茬子)等,还要负责监督示范田的打垄深施肥情况(是否按标准实施)。这些细节性的工作,为12个方下一步具体工作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月23日,张志军和主管农业副场长亲自督促和组织12台覆膜播种机主,到指定地块进行机械调试,每台机械都实地演习试用1~2次,确保机械能够正常使用。对机械不合格的进行调试和修改,缺少的各种零部件,安排专人进行记录和购件。

4.物资发放和首部安装等工作 5月1日,场部职工都在履行劳动的职责,发放物资(种子、地膜、滴灌带),安装首部、水泵零部件,张志军亲自演示安装做示范。5月3日集体到地块下泵试水、试电,处理若干隐患,5月4日安装的首部,当时水利局刘宝辉局长和刘乃军副局长参加了现场会,完成12眼电机井的全套安装。5月6日张志军带领职工再一次前往福利院学习播种技术,为播种工作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三、节水增粮工程的正式启动

1.统一覆膜播种工作 5月8日示范田播种正式开始,包方领导亲自组织职工按计划逐一播种,技术员现场指导,王东秀上午也来到现场亲临指导播种,大大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当天5台播种机一次性覆膜、铺滴灌带、施药、播种,在高科技的引领下完成了12公顷,在此播种期间场部领导、干部一直奋斗在第一线。

2.出水管道的寻接工作 5月11日张志军带领场部全体干部深入示范田帮助职工寻找出地桩接出水管道,由于施工图纸和实际有误差,在寻找出地桩时困难重重,百姓们对工程技术应用失去了信心,到最后大多数职工都放弃了,12方地块里面只剩下场部的领导干部了,张志军没有放弃、领导干部们没有放弃,冒着雨,顶着风,经过仔细研究和实际勘测,寻找到了规律,坚定了职工的信心,也树立了领导干部求真务实的形象。

3.滴灌带连接技术的指导工作 出地桩接完后,开始地面工作,指导职工接管(滴灌带),由于众信集团的技术员少,不能逐个指导,张志军就让技术员先给场部的领导和干部进行培训,再让全体领导干部去实地教会职工,最后每一名职工都成为了技术员。

4.第一遍给水 覆膜面积大约在三分之一左右时,运用统筹方法,不耽误农时,对先播种完的、接完管道的、接完滴灌带的地块进行第一次给水,电机的第一次转动,万管齐发,水顺着管道进了滴灌带,可是,突如其来的管道冒水,让人措手不及。多处地下管道接头崩裂冒水,首部压力不够不能达到预期给水效果,职工们失望的眼神相互对视。机关干部却分头掏水,直接找到患处,针对破损程度实施焊接和卡子密封,二十几处隐患,全体机关干部用了整整两天的时间,付出了艰辛和努力,完成了隐患排查和维修。第二次电机转动之时,所有的设施都运转正常,潺潺的水声,徐徐的笑声,悦人耳目。每一滴水的滴入,每一滴汗珠的滚落,都体现了干部为民务实的踏实工作作风。

5.播种工作的结束 经过干部和职工们的不懈努力,5月19日工程全部结束,覆膜播种面积达到了90%左右,5月20日王东秀来到示范田进行查看,指导下一步工作,千亩节水增粮工程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效果。

四、节水增粮工程的田间管理

5月20日播种结束后,开始关注出苗情况,5月24日出苗高峰期时,由于5月11日的一场大雨,膜上土被雨水拍成了硬块,严重阻碍了胚芽出土。当天,张志军召开紧急会议,机关干部全体深入基层组织职工辅助胚芽出土(抠苗),经过4天的努力少部分地块出苗率达到了85%,大多数地块达到了95%以上,有个别地块达到了100%。5月28日农业局局长李志远前来调研种子出苗情况,给予高度评价。6月3日水利局局长刘宝辉和副局长张殿勇再一次关注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也得到了水利局的高度认可。小苗的出土让职工看到了希望,预想到了丰收的景象。同时使场部的公信力大增,也体现了领导干部创业要实、谋事要实、做人要实的精神。

深趟除草工作,6月5日职工自行组织田间除草工作,有极少数职工因科技知识掌握较少,对垄边杂草进行了第二次施药,给玉米苗带来了危害,苗发黄、叶子干枯。场部闻知,及时和农业局专家王桂华老师取得了联系,对二次施药的地块进行了及时解救,控制了二次施药的负面发展。

苗期打丫子,根据农业局专家介绍,苗期打丫子,必须盖好伤口,否则打一个出两个,事得其反。经过集体研究决定覆膜地块盖土不能达到标准,倡导职工停止此项苗期管理任务。

喇叭口施螟虫药,经过专家和职工多年经验的积累,场部党委号召示范田职工在玉米苗喇叭口期将施螟虫药,保证玉米出穗期间不受虫害,可以增产5%。

追肥期管理,为了保证追肥质量和玉米增产实效,保证职工使用的尿素质量,6月24日,在张志军的带领下,一行8人到松原市长山化肥厂进行实地考察,经过实际参观生产线和工厂副总经理孙绍海的介绍,签订并购进了25吨尿素,价格低于市场,质量高标准,并加以补助(每公顷补助两袋)鼓励职工,达到预期稳产效果。按计划实施,开始了第一次和第二次施肥,每公顷6袋,各方包保干部各负其责,监督管理和指导施肥整个过程,打造鹿场党委的公信力。

五、节水增粮工程的六大优势

项目实施以来,职工由不认可到称赞 ,鹿场领导和干部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职工的思想转变加快了工程实施步伐。

目前,双岗鹿场膜下滴灌玉米长势非常好,职工都已看到了节水增粮、科学种田的效果,个个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膜下滴灌玉米预计公顷产可达12000~13000公斤,比非膜下滴灌的玉米要增产5000公斤左右。

优势之一:增产高效

粮食产粮和经济效益成倍增长,较常规种植(大水漫灌)增产幅度为98.4%。亩增产粮食380公斤,亩增产收入570元(这里指玉米保守预计数)。

优势之二:节水低耗

用水粮大幅度下降,节水率大幅度提升。用水粮与大水漫灌相比节水率达到65%,亩节水105立方米。

优势之三:改革了耕作方式

简化了生产程序,节约了劳动力资源。与常规大水漫灌耕作方法相比,膜下滴灌省去了三铲、三趟、两追肥等所必须的人力物力,达到了省工、省力、省时。

优势之四:减轻了劳动强度

由于膜下滴灌省工、省时、省力,劳动强度仅为常规灌溉种植的30%,使农民真正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走向农业现代化。

优势之五:节约了生产成本

除永久一次性固定资产投入外(地埋管线、机电井和配套设备),就当年而言消耗生产成本没有提高,灌溉材料地膜、毛管亩计算价格为230元,按当年劳动力每天每人100元和机动车每天每台200元计算,将每亩节省的4个劳动工日和0.14个车工日进行折算,亩降低成本228元,节约的成本与消耗的成本基本持平。按当前市场价计算人工和车工,投入成本略有盈余。

优势之六:克服了后期田间管理的难题

以玉米为例,在通榆作物生长期最常见的是伏旱和秋吊,此时由于作物秆高、秆密、叶茂而使管灌、喷灌等措施很难施展,而滴灌则克服了这些难题。

除了上述六大可见的优势之外,节水增量高效农业还具有增温、保墒、节水、节肥、抗作物病虫害等潜在优点,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表现是当前最突出的也是最先进的。

种植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服务型农民合作社是发展我国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服务主体。文章基于南京牛首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的调研,就合作社组织运作及其在为农服务中发挥的作用展开研究,针对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适度规模经营、合作社参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劳动力资源短缺等问题进行分析。文章认为,牛首合作社通过“农机服务一体化、特色产品品牌化、经营管理联合化”,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现代化转型。作为当地为农服务综合平台,牛首合作社同时保护了农户和消费者的利益,体现出合作社对社区公益性服务内涵上的拓展与提升。

关 键 词:服务型农民合作社;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平台

一、合作社发展的基本情况

南京牛首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谷里街道石坝社区南京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区,地处南京30公里半径都市圈核心的西南部,位于国家级南京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江苏省级南京江宁滨江经济开发区之间的拓展区,是南京市南部旅游、休闲产业重点发展组团及牛首-云台绿色走廊建设带。牛首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11月,注册资金318.6万元,当时由南京靓绿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注资260.5万元)和谷里供销合作社(注资50万元)发起成立。靓绿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谷里街道的集体企业,也是合作社唯一的大股东,成立于2001年。当时的公司法人张端喜本来是另一个街道农服中心的一把手主任,在当时分流中心主任的过程中,张端喜调到了谷里街道,开始负责这边的工作。

当时成立合作社的目的,是为了把当地拆迁农户集中流转过来的土地进行统一管理。2006年成立牛首合作社后采用保底分红形式,规定无论合作社亏本还是盈利,合作社每年支付给农户每亩300元的土地流转费,每年递增12元。由于当时牛首合作社和靓绿公司的法人都是同一人,资金往来有些混乱,管理也不太规范,于是在2017年下半年规范园区管理的过程中,在谷里街道领导的协调下,牛首合作社和靓绿公司开始分开管理。按照街道要求,公司交由另人负责,合作社理事长张端喜也开始退出公司的经营,全权负责合作社的规范管理和运营。

谷里街道辖区面积91平方公里,共有11个社区(村)委员会,常住人口3.84万人,流动人口1.58万人。2012-2017年,谷里街道连续六年获得南京市镇街分类考核现代农业主导型镇街一等奖,是南京市20强镇街之一。谷里街道的耕地面积由两个街道合并而成,有两三万亩农田,蔬菜种植面积23000多亩,还有水稻面积不到3000亩,主要集中在示范园区。南京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主要包括南京靓绿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8700亩(设施蔬菜基地与标准化菜地),南京大生现代农业控股有限公司7500亩(其中包括农业科技园1200亩,一带一路国花园1580亩,玫瑰园1200亩,农业奥特莱斯200亩,猩球王国1000亩,乡村康养度假区1200亩),谷里街道家庭农场2870亩(有机稻米种植基地),南京谷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70亩(经济林果基地),南京天盛农业控股有限公司1015亩(黄玉梨种植基地),南京标优美生物农业有限公司503亩(名品花卉苗木基地),等等。2016年,谷里街道率先成为全市首个全域美丽乡村,境内多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相继创成。

南京牛首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土地入股社员来自谷里街道的石坝社区。石坝社区总面积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00多亩,包括水田1900多亩,旱坡地1100多亩,下辖18个村民小组,已有14个村拆迁。社区现有居民1095户,常住人口3000多人,流动人口286人,共有低收入户65户,低收入人口124人。石坝社区是农业大村,主要以种植为主,2006年至2007年间流转2400多亩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全部用于万顷良田项目建设,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并发展成为以旅游为目標的休闲农业示范区。

如今,南京牛首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有连片钢架大棚5000亩,有机叶菜防虫网500亩、温室育苗中心2500平方米、保鲜冷库和包装配送中心500平方米、农资连锁超市100平方米,各类农业机械96台套,已建立起完善的蔬菜田头生产电子档案和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引进蔬菜、林果、水稻等国内外新品种70多个,获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8个、GAP认证2个。合作社严格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和有机、绿色、生产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蔬菜生产商”、“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科普惠农先进单位”、“全国绿色产业化示范单位”、“江苏省农业优秀企业”等。

二、合作社的组织与运作

从2017年到2018年,谷里街道对靓绿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和牛首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进行清查核资,将过去通过合作社实施各类项目所形成的资产作为合作社集体资产进行核算,包括农机等大概共计1000万元左右。靓绿公司作为合作社唯一大股东,也以集体资产的形式入股合作社,同时,按照第二期流转土地的农户作为社员,并吸纳171名街道低收入农户参与。如今,合作社共有成员709户,主要分为三类成员:一是石坝社区以土地承包权作价出资的农户,共计 707户;二是靓绿公司作为团体成员,集体股股份占将近一半;三是谷里供销社作为团体成员,以资金形式入股10万元。土地入股的707户农民全部通过石坝社区统一流转土地,再由社区流转给合作社,由合作社集中使用土地。石坝社区与牛首合作社的流转合同期限为2011年到2025年,流转面积为5500亩,其中属于707户社员的土地涉及2673亩。按照“保底流转、分段递增”的原则,合作社确保流转土地按每亩500元为基数,每年调增12元,给予流转农户保底费用,每年12月31日前完成兑现。另有300亩土地也是石坝社区流转给合作社的,由合作社统一种植。目前,合作社拥有常年固定用工为40多人,合作社都为员工上了意外伤害保险。

牛首合作社的经营业务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版块,即农机服务板块、蔬菜种植板块和大田作物板块。此外,合作社还成立了江宁区第一家“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体”,提升当地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规模化水平。

(一) 农机服务板块

1.提升机械水平

牛首合作社目前拥有包括激光平地仪、全自动上土机、碎草机、碎木机、搅拌机、蔬菜移栽机、播种机、育苗播种机、叶菜收获机、韭菜收割机、葵花脱粒机、大棚王等96台套各类农用机械。合作社早期农机具购置以政府支持为主,例如第一批农机采购所需200万元,市农委扶持了100万元,谷里街道配套了100万元。其他农机购置费用主要通过合作社承接绿色还田、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补贴等项目资金补助所得。目前合作社有机库1个,为2016年度江苏财政补贴农机库。合作社成立了谷里蔬菜机械化生产服务队,共有5名技术员(机手)提供农机化服务,为合作社聘用人员。合作社制定了工资标准和农机手作业服务补助标准。生产服务队工作人员不拿固定工资,其收入包括了基本工资、绩效考核、加班补助等几部分,平时为基本工资和加班补助,年底根据个人工作服务状况和合作社销售效益获得奖金。此外,合作社鼓励机手平时多出去提供服务,例如外出打田,合作社每亩会提供50元的补助。

牛首合作社建成100亩设施蔬菜农机化、标准化示范方作为培训推广示范基地,以“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为目标,2018已开展农业机械技术培训、生产技术培训23次,培训农民2200人。如今,牛首合作社已形成水稻全程农机化生产技术规范、蔬菜育苗机械生产技术规范、叶菜类品种全程农机化生产技术规范、茄果类品种主要环节农机化生产技术规范,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一整套操作流程,申报了南京市企业标准30多条,为当地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规范服务标准

牛首合作社常年为周边农业企业、合作社及農户提供农业机械服务和农业机械作业托管服务,为全街道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8年为本社6000亩土地提供整地、开沟、起垄、播种、收获等服务,同时还为谷里街道6500多亩的土地提供农机社会化服务。

牛首合作社制定了农机服务收费标准,对每个品种、每种服务都有相应的标准。由于牛首合作社主要是承担政府服务农业的职能,所以制定的服务价格比市场价格低,以保本为主,有时甚至赔本经营。比如平整地服务,市场价格要每亩80-100元,合作社只收60元。对于植保飞防服务,市场价格一般要每亩10-12元,而合作社只收7元。2013年,合作社制定的农耕机大田作业服务收费标准为每亩35元,这连当时作业机械的油费都不够。当时服务定价低的原因是为了推广和鼓励农机使用,让农户了解合作社机具的服务性能,以及与人力相比,农机作业对整个生产环节的促进作用。如今,街道所有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基本都由牛首合作社来承担。值得指出的是,合作社机手到服务的田间作业,对诸如毛豆、向日葵等蔬菜机械作业后,秸秆直接还田,不需要再拉出来,这达到了既省工又生态的作业效果。

(二)蔬菜种植板块

1.承包经营和统一管理相结合

牛首合作社有3200亩的蔬菜种植区,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合作社提供生产设施,农户根据自己需求选择不同面积、不同种类的大棚。合作社建造大棚的成本大概在每平方80元左右,一亩田需要4万多元。这样的建造成本属于较高等级,不过这样也保证了建造质量。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一个大棚的预期使用寿命为10年,然而其实际使用寿命往往超过10年。合作社2006年建造的大棚,至今还在使用。在合作社租用大棚种植的农户有89户,基本上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承包农户。承包农户与合作社的租赁合同为一年一签,租用合作社大棚的租金为:6米普通大棚每亩1000元,半米钢架大棚每亩1800元,连栋大棚每亩2400元。合作社提供生产性用水和生产性用电,按年度向农户收取水电等相关费用,灌溉设备由农户自己解决。合作社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承包农户生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统一管理。合作社组织不定期抽检,如果在抽检过程中发现农药超标或者使用禁用农药的情况,合作社对超标农产品会进行当场销毁,如果发现三次以上,合作社会终止合同。

牛首合作社统一种植的300亩土地由合作社的员工进行管理,主要围绕韭菜、小青菜等常规配送菜进行种植。此外,作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的谷里街道张溪社区徐家院有40多亩水稻、40多亩旱地油菜和200多亩蔬菜,也都由合作社负责种植,相当于谷里街道托管给合作社经营。合作社指定生产负责人,并出台了相应的绩效考核办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2.统一销售和配送

牛首合作社农产品统一销售和配送经历了一个过程。一开始合作社集体种植的时候,由于当时只有5个品种,品种比较单一,蔬菜集中上市的时候,每天都会有几万斤,卖不掉的就只能扔掉。后来合作社就找一些经纪人到田头进行采购批发,但由于田间道路不够宽阔,采购车辆过来后,导致道路拥挤、无法通行。2013年下半年开始,合作社开始建立起田头结算中心,并与南京绿篮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南京绿篮子公司在南京市区的30多个农贸市场都有摊位,合作社在田头结算中心与南京绿篮子公司完成交易后,后者可以直接把蔬菜拉到各地的农贸市场。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农户不用再自己跑出去卖菜,二是合作社能够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更加有效地监管。合作社通过田头结算中心对农产品进行检测,质量安全监管也更为规范。根据合作社的销售情况,合作社会和承包农户签订种植与收购协议,指导并协调农户进行农产品开发与销售,并优先按当时当地市场批发价格收购承包农户的农产品。农户种植的蔬菜有90%以上是通过合作社的田头结算中心销售到南京农贸市场的。

牛首合作社自己种植的蔬菜主要以净菜形式配送到企事业单位食堂等机构。合作社建立了1个净菜加工中心,拥有削皮机等相应净菜处理设备。当合作社自己种植的蔬菜不足以配送的时候,合作社也对外进行采购。合作社自己种植的蔬菜以常规、用量比较大的品种为主,同时,合作社出于生产成本、本地气候等因素考虑,明确提出自己不会种植的几种类型,例如胡萝卜、土豆、大菠菜等。配送价格每周报价,基本是随行就市。合作社通过净菜配送所得收入构成了合作社收入的主体。2018年,合作社纯收入大概在1600万元左右,蔬菜净菜配送的纯收入达到了1400多万元。

(三)大田作物板块

牛首合作社有2000多亩水稻种植,由6个家庭农场管理,由合作社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栽插、统一防治、统一收购,实施全程服务。合作社加工成香米后,通过合作社的品牌对外销售。家庭农场独立经营,但只负责田间生产管理,平时服务管理由合作社统一操作。家庭农场支付的各项费用,都是成本价格。

此外,合作社还有100亩的水稻是自己种植的。合作社与家庭农场由于田间管理不存在大的差别,两者的粮食作物产量也相差无几,一亩地产量为1000斤左右,并根据气候会在800-1100斤左右浮动。

由于谷里街道的水稻面积实在太小,牛首合作社在外面建起2个仓库,每年收50多万斤稻子。这两年国家稻米收购价格一般为每百斤140元,合作社的收购价格为每百斤180元。稻谷收上来后,合作社委托加工,之后以合作社的品牌对外销售。去年直接销售大米26万斤。加工和包装后,大米成本为每斤3.2-3.5元,对外销售价格为每斤5.5-6元,新型大米销售价格甚至可以达到8元,合作社每斤盈利2-3元,总共利润可以达到几十万元。

由于最近几年实施秸秆还田和科学休耕等项目,牛首合作社生产阶段的化肥用量明显减少。秸秆还田后,原来需要五六十斤复合肥,现在只需要施用十来斤。科学休耕后,合作社开始种植紫英等有机肥作物,改为单季生产后,化肥使用量减少了30%左右。

(四)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体建设

围绕街道农业主导型产业,为了加快农业自主生产力发展、提升农业品牌化效益,谷里街道由南京牛首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作为主导单位,于2018年6月成立了江宁区第一家“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体”,成员单位分别为江苏奇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寧区谷松家庭农场、南京靓绿植保专业合作社、南京万村黄玉梨专业合作社、南京富蓝特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南京香草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宁区孙家华家庭农场。通过综合服务体建设,牛首合作社主要提供了育苗、技术、农机、销售等服务。

在育苗服务上,牛首合作社与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合作,定期开展新品种的生产试验与推广,对适宜种植的品种开展工厂化生产育苗。合作社拥有的育苗中心3000平米,年育苗量达到1200万株。成员单位如因育苗设施限制而无法自主育苗时,合作社可以提供其用苗所需。

在技术服务上,为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成员单位遇到的技术方面的问题,牛首合作社通过看、学、用向成员单位示范展示蔬菜栽培技术、生物防治技术、病虫防治技术、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等,定期邀请相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解决成员单位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在农机和销售服务上,牛首合作社利用自有配送平台,根据订单量,向成员单位采购蔬菜、水果、稻米等农产品,使用“春牛首”品牌精品包装配送,通过覆盖市区的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食堂、超市等销售网络实现品牌化集中销售,目前合作社直接经营销售农产品年产值已突破1200万元,利润超过100万元以上,有效带动了成员单位增收。此外,合作社为成员单位提供农机植保等全方位的服务,更加密切了综合服务体各成员单位之间协同合作的发展机制。

三、合作社发挥的主要作用

(一)打造农机服务平台,节约农业生产成本

随着谷里蔬菜产业规模的扩大,劳动力资源短缺和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日益凸显。为解决设施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当地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支持下,牛首合作社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开展了蔬菜产业“机器换人”工程。针对部分蔬菜作物,合作社配备了整地、开沟、起垄、施肥、播种、定值、肥水管理、采收等各类农业机械,机械化的使用大大节约了蔬菜生产成本。通过农机服务,农田整地作业可以为农户节省1000多元,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可以为农户节省50-60%的成本。

(二)打造电商服务平台,增加产品销售收入

通过与南京绿篮子公司合作,牛首合作社逐步搭建和完善特色销售电商平台,建设占地7000平方米的田头集散中心,农户生产的蔬菜通过手机上报销售量,统一进入田头集散中心销售。绿篮子公司为农户统一办理银行卡,通过网上结算,将农户销售产品配送到南京各大农贸市场,实现了基地农产品直销农贸市场的过程,减少了流通环节。目前田头集散中心平均每天销售蔬菜量为23吨左右,高峰期达80余吨,全年可达3.2万吨以上。通过特色销售电商平台,牛首合作社90%以上的农户可以享受到稳定的收入来源,除去土地租金后的综合效益在每亩7000-11000元不等,除去人工后,每亩效益可以达到6000-7000元。

(三)打造质量追溯平台,确保源头质量安全

牛首合作社通过对投入品和农产品分别进行监管和检测,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在加强投入品监管上,首先,合作社建成基地投入品供应超市,完善了投入品监管台账,使每个进入生产的农资都有来路可查,对外国购进的农资,实行三证票据管理制度,杜绝了违禁药品的存在。其次,合作社落实园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责任,相关生产管理人员分户包干,落实管理职责,将人员落实到户、到田头、到具体事项,让农产品质量安全有人管,有事做,有责任,按网格化管理从点线面连成一体,确保了责任的落实到位。再次,合作社完善农产生产和用药记录监管,成立了监管平台,与省农林厅联网,合作社有若干名监管员,分田块管理,每个监管员监管12个农户,土地规模有大有小。每个监管员配有平板电脑和手机,抽检数据在田头通过手机就能上到平台。投入品监管随机进行,监管员根据季节不同抽取不同样本,夏季高温时节每天抽取不少于20个农户的20个样本,平时不少于10个农户的10个样本,即1个农户抽取1个样本。通过园区平台的智能化管理和手机APP运用,合作社将种植户生产基本信息资料、农事活动及生产过程、用药情况、投入品监管情况、销售情况等一一记录在案并录入平台,检测数据直接发到市农委平台。这样操作即简化了管理程序,又让市民买到的每一份农产品都可追溯。最后,合作社推广运用蔬菜生产的综防体系以及绿色防控生产技术,通过物理化农业设施建设,有效控制了虫源,隔断了虫灾危害。合作社在2013年建成500亩防虫网叶菜基地,解决了夏季叶菜生产害虫危害和用药频繁的情况,确保了用药量的有效控制。此外,合作社实施连栋和8米钢架大棚的防虫网臭氧发生器的实验示范应用,拓展了绿色防控手段和措施。

在加强农产品监管上,牛首合作社规定,凡是进入田头结算中心的蔬菜,在上市前十天需要提前接受检测,以便更准确地检测农药残留。合作社有2个检测师,每天进行不定期轮流抽样检测,一旦发现农药超标,立刻进行分析,对国家违禁农药的情况,会及时上报。此外,街道也设有监管站,每个社区分派网格监管员,不定期到合作社和园区进行抽检,每次都要抽测十余个品种,上传监管图片和数据。街道以对生产资料投入品监管为主,属于政府行为。而合作社同时对投入品和农产品进行监管,属于企业行为。

四、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在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被认为是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如何理解和把握适度规模经营的“度”,始终是一个关键问题,牛首合作社的案例也特别反映出这个问题。在座谈中,合作社理事长认为一个家庭农场的合理经营面积需要得到科学测算。针对稻谷作物,通过水稻全机械化服务,一个家庭农场可以经营几百亩土地,但是对于蔬菜作物,二三十亩的面积也许是较为适宜的情形。可以看出,适度规模经营在不同的作业方式、作物种类、产业形态上存在差异化的最优状态和适宜标准,并没有统一的或固定的模式。因此,即使是在同一个服务组织中,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也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二)合作社参与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

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引擎,这需要特别关注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农户、特别是服务小农户的优势。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合作社发挥的主要功能应该是以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为主。牛首合作社通过成立全区第一家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体,积极搭建区域性农业生产服务综合平台,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机制,为家庭农场和其他成员单位提供育苗、技术、植保、农机、销售、质量监管等产前、产中、产后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加快促进了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的融合发展,为促进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出了一个全方位的服务平台。

(三)劳动力资源短缺

解决劳动力资源短缺也是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牛首合作社与其他生产经营主体一样,也遭遇到劳动力资源短缺导致劳动力成本太高的挑战。牛首合作社原来每个工人每天用工成本为三五十元,现在每天需要一百多元。更为主要的是,劳动力资源短缺使得合作社聘用的员工呈现老龄化趋势。如今,夏天干活的员工几乎都以六七十岁为主,三四十岁的临时用工变得非常紧缺。合作社去年有一个六十多岁的临聘工人在打工时去世了,合作社在为其缴纳了意外伤害保险的前提下,还赔付了42万元。劳动力资源短缺、价格上升和老龄化,导致合作社用工成本明显增加。而农业生产组织日益增加的成本支出对市场价格的推动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对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也会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五、总结

牛首合作社在当地政府和谷里街道的全力支持下,积极探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途径,努力打造合作社自身的品牌化运营和创建工作。针对家庭经营面临的各种问题,合作社在农机、育苗、植保、技术、销售等各个方面,提供全程服务,从生产管理和产品品控到生产技术推广应用,都形成了自身的品牌化效益。合作社积极拓展各种渠道,通过农民合作社综合服务体建设,加强了各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密切了各成员单位协同合作的发展关系,对当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生态宜居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可以说,牛首合作社通过“农机服务一体化、特色产品品牌化、经营管理联合化”,有效带动了当地农业现代化的转型。

与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牛首合作社的组织性质带有明显的公有特征。合作社理事长曾经在街道担任主任职务,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其发展也一路得到了地方政府和谷里街道的全力扶持。相应地,牛首合作社也承擔了街道为农服务的各种职能,凡是街道范围内一家一户涉及到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化服务,都由合作社这一服务平台承担并完成。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牛首合作社在保护当地农户利益的同时,也通过对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监管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可以说,这也体现出合作社对社区公益性服务内涵上的拓展与提升。

种植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种植专业;实践;教材;基地

随着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成为多数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瓶颈”。一方面,学院面临着资金困难、年轻教师多、实践指导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管理滞后、基地建设与运转的费用高、创建要求高等实质性问题;另一方面,教育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缺乏生产亲身经历。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依据自身近三十年在一线实践教学的经验,针对高职高专种植专业实践教学提出以下改革路径。

生产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

(一)重视教师生产实践技能的培养

高职高专种植专业教师在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实践教学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离不开教师,而大多数教师由于长期忙于校内教学,客观上没有多少时间到社会生产一线学习,造成教师对社会生产实用技术了解得不够深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提出提高教师生产实践技能的以下途径。

加强对教师的师德教育,把提高生产实践技能水平作为教师的自觉行动首先,教师要具有奉献职教事业的思想。职教事业需要教师持续提高自身的职业教育能力,职业教育能力不仅体现在学历层次、学术水平上,更体现在生产实践技能水平上。其次,教师要处理好得与失的关系。当前,年轻教师更加重视付出与回报的关系。教师在提高自身生产实践技能方面的不断付出会得到教学工作质量提高的回报。再次,教师要有忧患意识。世界经济的复苏需要产业经济的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操作工,无论从自身职业发展角度考虑还是从育人方面考虑,教师都要有紧迫感。

学校制定激励政策目前,限制教师主动提高自身生产实践技能水平的因素是:高职高专种植专业的“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定偏重于教师系列的职称评定,不重视专业技术的职称评定。限制学生生产实践技能水平提高的因素是:(1)学校有关部门对种植专业教师工作量的统计偏重于课堂教学,不重视现场生产实践教学。(2)室内与室外的实践教学工作量统计相同。(3)认真组织与不认真组织的实践教学工作量统计相同。结果导致教师重视做课题、写论文、评教师系列职称;多采用多媒体教学,而较少使用现场教学;多采用室内实践教学,而较少使用室外实践教学;缺乏组织实践教学的积极性。针对上述现象,学校应制定政策鼓励教师评定专业技术职称;严格制定与执行“双师型”教师标准、规范“双师型”教师的工作考核办法,提高“双师型”教师应有待遇;调整室外现场生产实践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加强组织实践教学过程的检查监督。

校企互动,提高教师生产实践技能水平(1)暑假、寒假或休息日安排有关教师去农业生产企业。采用这种方法,要求种植专业教师主要学习阶段性现代农业设施栽培技术及理论;了解阶段性生产遇到的问题及寻求解决的方法;寻求阶段性生产与理论的对接,调整阶段性生产的教学内容及取得阶段性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在具体的实施中,相关领导要提高教师的认识,要结合教学有针对性地做好安排,不能走形式。(2)安排有关教师到农业生产企业挂职锻炼。采用这种方法,要求种植专业教师主要学习全套现代农业设施栽培技术及理论;总结现有设施下限制生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法;设计出新的适应生产的实践教学内容,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3)与企业生产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教师可以与校外学生实习基地或相关企业的生产技术人员建立正常的交流机制,可建立网上交流论坛,及时了解生产中推广栽培技术的运用,了解生产管理经验,了解生产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农业实用新技术、新设施的理论依据。

举办年轻教师技能大赛实践证明,学生实践技能水平与教师实践技能水平存在相关性,种植专业教师与餐饮专业教师一样,应当通过举办技能大赛的方式,评定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大棚种植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种苗嫁接、芽接、扦插技术,施肥与灌溉设施的设计、安装、运用,大棚棚膜、防虫网、遮阳网的安装,穴盘育苗技术等都可以作为比赛项目。传统的教师评定职称的方式只能反映教师的学术水平,不能反映技能水平。

从企业引进生产技术人员做兼职或全职生产指导教师在企业退休技术人员中寻找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人员并对其进行教学理论的培训,聘请其为兼职或全职生产指导教师。

(二)组建生产实践型教学团队

依据种植专业的教学特点,由系专业带头人、相关教师、实训指导教师(专、兼职)、现场操作工组建“项目教改团队”,实行项目教改团队负责制。主要任务:(1)向行业及企业收集现在和未来的岗位技能要求。(2)依据要求,结合学院现状(设施设备、资材、资金投入、人员配置特点、教师实践水平等)、学生学习能力等制定生产实践教学目标及生产实践技能评价体系。(3)明确生产实践教学中各人员的工作要求(或岗位职责)。(4)制定管理制度,组织实施生产实践现场教学活动(课内、课外结合)。(5)进行生产实践教学的相关研究、生产实践教学机制的创新。

编制与现场生产教学同步的

教材及生产实践教学指导书

高职高专种植专业绝大多数学生不具备在农村生产一线从事农业生产的经历,对现有的农村生产现状知之甚少,要将他们培养成既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掌握现代生产技术的现代农业技术人员,就需要编制与现场生产教学同步的教材及生产实践教学指导书。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生应亲身参与生产实践操作,既要掌握1~2种生产实践技能,又要加深对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在此基础上对其他品种的生产技术进行拓展。

现有的“十一五”规划教材《食用菌栽培技术》在这一方面做得就较好,教材及生产实践教学指导书的内容基本上与现场生产教学过程相一致,如表1所示。

现有的“十一五”规划教材《蔬菜生产技术》, 虽然做到了教材的内容与生产实践教学指导书的内容相统一,但是学生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的学习,只能做到初步了解。究其原因,学生缺少亲自动手参与有关品种全生育期栽培的一系列生产实践过程。现有教材的模块式教学内容与验证性的识别、调查、观察的实践教学内容给学生带来的是不真实、不系统的生产教学过程。应编制与现场生产教学进行对接的教材及生产实践教学指导书,并且将现有“十一五”规划教材《蔬菜生产技术》作为教学参考教材,以便于学生学习与掌握现场生产实践技能。

建立生产性实践教学校内基地

教师实施实践教学的平台是生产性实践教学校内基地,基地必须配置教材要求的资材、工具、设施设备、教学现场, 必须配置相应的实训现场专职指导教师,必须制定符合现场生产教学的有关制度,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

基地专职指导教师必须熟悉生产实践教学指导书要求的现场生产教学内容;提前做好实践教学的准备工作(包括分组、材料、工具);做好学生的课后实践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做好生产记录;帮助学生分析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场生产的相关操作过程;帮助学生熟悉生产的操作技能;学会使用相关的工具、器械;学会调控生产技术;学会生产的组织工作等。

基地是种植专业学生获得专业技能的主要渠道,学生在基地参与现场生产的过程中,不仅可学到本课程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学到其他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不仅可以学到教材上的知识,而且可以学到教材以外的知识。

基地建设不仅要引起专业教师的重视,更要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专业教师的重视是指需要专业教师与实训指导教师紧密配合,不断地总结实践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不断使生产技术得到改进;领导的重视是指对基地建设的指导,对基地实践教学的指导,对基地管理的指导,对基地未来的引导等。

健全校内基地管理制度

为保证基地的运行,必须制定比较完善的组织网络及管理制度,主要有有关生产的物品采购制度、物品领用制度、设施维护制度、销售管理制度、安全制度、生产记录制度、考勤制度等;有关教学过程的实训通知制度、实训准备制度、实训登记制度、实训反馈制度、课外实训制度等;有关教学管理的学生标志卡管理制度、实训分组制度、实训考勤制度、实训成绩评定制度等;有关教学人员管理的组织网络、岗位职责、考勤制度、奖惩制度、例会制度等。

制定生产实践技能评价体系

种植专业学生的生产实践技能评价体系包括生产实践技能项目、生产实践技能内容、生产实践技能训练方案、生产实践技能考核评价标准等。项目、内容、训练方案、考核标准可以参照国家《岗位技能证书》的要求进行制定与实施。

总之,高职高专种植专业生产实践教学改革是综合性的改革。在改革中,需要学院分管领导重视,并有专人负责;需要组建教改团队,明确培养目标,编制适合现场生产教学的教材及生产实践教学指导书,制定相关的制度以保障项目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使培养合格的高职高专种植专业毕业生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常明昌.食用菌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韩世栋.蔬菜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史方平.企业锻炼:加强职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4]苏萍,史晓燕.高职高专“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0,(6).

作者简介:

汤鹏先(1963—),男,江苏江都人,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师,园林园艺系生态实训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园艺植物栽培教学实训管理与指导。

种植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近几年来,作业区党总支立足强“根”铸“魂”,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提高效益、增强软实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完成业绩指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党的组织结构中最底层的枝干,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建工作上台阶,首先要依靠支部委员、党员以及员工群众;其次要从“思想上解惑、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能力上解弱、行动上解难”,努力打造支部党建工作“一个坚持、一个加强、一个创新”工程。

关键词:夯实基层  党建   创新

一、组织保障,坚定信念,夯实基层支部党建之基。

(一)坚持源头设计,压实履责担当 。为有效激活支部这个神经末梢,深化党建“三联制”,针对“党建、生产、安全、经营、队伍”五大主要模块开展了“一支部一组室一领导”责任承包,形成 “总支设计、支部领跑、支委带头、党员联动、员工参与”的责任体系,总支季度验收考核。不达标的单位对承包人和支部书记进行问责,主要体现“工作部署要知责、推动落实要明责、出了问题要负责”的政治担当。

(二)坚持党建领航,把稳思想之舵。为确保油田公司、厂党委的决策部署在基层单位落地生根,总支坚持“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策略,进一步规范了支部工作标准和党员队伍建设规范,每月固定一日为“支部活动日”,以“3+X”模式开展,“3”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组织生活,“X”指室外活动。同时,创新党课开展方式,实行“人人上讲台”活动,通过“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支部委员定期讲党课,普通党员轮流讲党课”,有效督促广大党员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加强交流学习,让不是党员的向党员标准提高,让普通党员的向优秀党员看齐,让支部管理人员带头转变思想,带头参加党内组织的各类活动,从思想上进行洗礼,从行动上进行感化,凸显“领”的实效,从而筑牢全员团结奋进的思想之舵,夯实基层党建工作之基 。

二、载体助推、创新观念,提升基层支部党建之趣。

(一)开展“四色支部”创建评比活动。总支将“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第一种形态应用到支部工作管理中,创造性地开展 “四色支部”创建评比活动,分红、橙、黄、蓝四个等级,90分以上为优秀,用红色“赞赞赞”表示;80-90分为良好,用橙色“还不错”表示;70-80分为合格,用黄色“加把劲”表示;70分及以下为不合格,用蓝色“真丢人”表示。通过开展季度“党建督导”考核,采取听取汇报、品牌验收、台账查阅、座谈交流、业务测試等对支部工作进行评比排名,根据考核结果,授予相应颜色的“建区创岗”争优牌,让“红脸、出汗、咬耳、扯袖”成为支部考核管理的常态,有效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有效融合。

(二)开展支部“党建特色文化”创建活动。

1.是融心聚魂,赢民心、聚起“一团火”。总支坚持“思想引导、源头参与、送情暖心、助力生产”的原则,以“两室一廊一厅一舍”党建文化建设为抓手,打造了教育引导稳人心、特色活动聚人心、服务员工暖人心、融入生产提人心的“四心党支部”建设。对党员活动室、创新工作室、红色走廊、餐厅、宿舍进行全方位的打造,实现“支部领航,党员带头,员工同行”。通过让员工参与全过程设计,提高满意度和认同感,提升互融并进的凝聚力,强化融心聚魂助力发展的战斗力,聚起了“一团火”。

2.是守正创新,赢认同,激活“一池水”。按照“勤互动、强学习、赢认同、稳提高”的原则,每季度开展基层支部之间、基层党员之间的交流学习,消除支部之间的“空壳点”,缩短党员之间的“薄弱处”,从线上延、面上扩,增强党建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大力提升基层支部改革创新的支撑力。驻井党员,利用废旧材料、木棍、杂草在自己的井场建凉亭,给菜园、花园做栅栏,改建洗澡间,创造性的开展“三区域两保障”建设(即:鲜花美化区、植被绿化区、蔬菜种植区、保障员工生活、保障原油生产)。支部党员干部以生产难点热点为主线,以“创客工作室”为场所,发明创造的《防爆型全方位油井出液报警仪》、《一种井下油气分离器》取得了国家专利证书,这些科技创新项目成果在实现降本增效、安全环保的同时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赢得了广大员工的认同,擦亮了党员这张名片,激活了“一池水”。

三、考核激励、融入中心,提升基层支部党建之效。

(一)立足实际,编制完善考评细则。总支坚持“考核党建连带生产、考核生产兼顾党建”,将中心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党支部工作考核,把党支部工作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实施“同步考核、双向渗透、三级联考”的互融互考模式,让基层党建工作从“软弱涣散”向“坚硬细实”转变。为进一步将党建业绩责任化、公开化、透明化总支制定了《马家山东采油作业区党支部管理办法以及考核实施细则》《马家山东采油作业区机关组室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二)评比应用,优化基层绩效考核模式。为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健全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优化基层党建工作绩效考核模式,实行“月度激励-季度考核-年终应用”工作机制,通过摆擂台、比业绩、展作为、创辉煌,实行业绩考核公开化;通过正引导、集合力、保业绩、促发展,实行业绩评比激励化,提升党支部整体建设水平。

四、培训提升,多方发力,提升基层支部党建之质。

(一)坚持因地施策,构建“一室一校一送”培训体系。作业区员工多以“大分散,小群居”的分布格局生活,接受集中教育困难,为确保偏远井站和倒休在家的党员能及时接受教育,构建了“一室一校一送”培训体系(党建培训室、马东微党校、送学进支部)。

(二)坚持精准分类,提升员工队伍综合素质。根据每位党员的特长,精准分类,举办“四色课堂”教育,红色课堂学理论,引导党员不忘初心,坚定信仰,在岗位树好党员旗帜。蓝色课堂树廉风,开展“廉洁四个一” 活动,教育党员干部牢记党规党纪,理清主体责任清单,管好“责任田”。绿色课堂强技能,党员干部带头钻研业务,与安全、设备、技术培训等工作相结合,提高员工操作技能水平。橙色课堂促管理,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分享管理知识,并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放入课堂,组织党员干部讨论解决方案,邀请领导指导帮促,使每一次的困难突破都变成一堂实用的管理课程,通过“四色课堂”教育,进一步提升党员的综合能力。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马家山东采油作业区 陕西 榆林 718600

上一篇:经济学基础论文范文下一篇:主持人职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