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学案含答案范文

2024-06-04

故都的秋学案含答案范文第1篇

远襄镇一中 高素萍

【学习目标】

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重点难点】

能独立分析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会运用“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资料助读】

1、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3、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促父”,掌秦国实权。秦王政亲理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卷,内计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乃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政治理国家提理供论依据。

4、《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 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子,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第1课时

【课前预习】

1、读了课文后,独立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宙斯( ) 庇护( ) 较量( ) 凯歌( ) 遽( ) 髀( ) 跛( ) .......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一开始就用“ ”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

3、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4.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 ①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

③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

④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 ★ 课堂导学

一、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寓意写在书上)

二、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思考下面问题。 ①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②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③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④根据人物特点补充人物的语言神态: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 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 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于是 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⑤你认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二、学习《蚊子和狮子》诵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2、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3、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此之外,你还懂得了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7、比较这则寓言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提示:

(1)相同点:①结构相同。都是第一段讲故事;②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2)不同点:①情节不同。《赫》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向高潮。《蚊》写了两件事。第一是蚊子和狮子的战斗,战胜了狮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粘住。

②寓意不同。《赫》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是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除了这二点之外,请再写出一点不同之处,能写出二点更好。把内容写在课本相应位置。

三、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1)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 (2)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课时练习】

阅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完成下列问题。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如何理解此“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战斗前: 战斗后: 3.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文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蚊子和狮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对照《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学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四人小组相互交流探究。然后小组提出无法解决的字词,全班讨论。

3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溉汲( ) 杞人( ) 崩坠( ) 躇步跐蹈( )舍然(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及其家穿井(

)

国人道之(

)

不若无闻也(

) ....身亡所寄( ) 因往晓之( ) 其人舍然大喜( ) ...

2、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词。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学】

一、认真阅读《穿井得一人》并口头翻译,之后再回答下面问题。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讲述穿井得人的故事。

二、认真阅读《杞人忧天》,并独立翻译成现代文,然后思考下面问题。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今天的环境,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练习】

阅读《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词语意思: ①崩坠(

)②果(

)

③只使(

)④四虚(

)

2、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3、翻译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5、你如何理解《穿井得一人》中宋君的形象?

6、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杞人的形象?

答案

5 课前预习 1.略

2.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3.①大模大样 ②张牙舞爪 ③洋洋自得 ④不可一世 4.①.√ ②.× ③.√ ④.×

5、C

6、B

7、请你自己用心去概括,相信自己,参考答案为《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被小人物打败。

★ 课堂导学

一、朗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①(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②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③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④略

⑤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

二、 诵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蚊子:冲、咬 扬长避短 胜 狮子:抓蚊子:吹、唱 骄傲自满 败 蜘蛛:粘骄兵必败

2、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3、 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蚊子的遭遇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笑在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略

【课时练习】

1.此“笑”揭示出他内心的骄傲,极传神地表现了他轻视别人的心理活动。 2.是因为分析敌我条件后,充满胜利的信心;是得意忘形,吹嘘自己的胜利。 3.自命不凡(或:妄自尊大);骄兵必败 4.B

第2课时

【课前预习】

1、 略

2、等到

说、讲

不如 无、没有 告知、开导 同“释”解除、消除

3、(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3)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 (4)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 【课堂导学】

一、

1、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6

2、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1)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2)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3)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杳研究的确良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4、

5、略

二、

1、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废寝食 在“晓之者”的开导下“舍然大喜

2、由表及里 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4、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5、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6、略

【课时练习】

1、倒塌,坠落

果然,果真

即使

四方

2、(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3、略

4、以讹传讹

5、详察事实真相,不轻信、轻传的人

6、A、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文中的杞人是一个毫无根据的瞎担心、患得患失、胸无大志的人。

B、杞人是一个敢于怀疑、勤于思考探究的人,他仰望星空,却思接千载;他脚踏实地,而视通万里。他敢于怀疑,勤于探究,却被嘲笑为“庸人自扰”,这是不公平的。

故都的秋学案含答案范文第2篇

远襄镇一中 高素萍

【学习目标】

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重点难点】

能独立分析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会运用“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资料助读】

1、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3、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促父”,掌秦国实权。秦王政亲理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卷,内计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乃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政治理国家提理供论依据。

4、《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 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子,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第1课时

【课前预习】

1、读了课文后,独立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宙斯( ) 庇护( ) 较量( ) 凯歌( ) 遽( ) 髀( ) 跛( ) .......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一开始就用“ ”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

3、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4.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 ①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

③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

④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 ★ 课堂导学

一、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寓意写在书上)

二、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思考下面问题。 ①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②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③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④根据人物特点补充人物的语言神态: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 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 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于是 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⑤你认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二、学习《蚊子和狮子》诵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2、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3、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此之外,你还懂得了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7、比较这则寓言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提示:

(1)相同点:①结构相同。都是第一段讲故事;②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2)不同点:①情节不同。《赫》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向高潮。《蚊》写了两件事。第一是蚊子和狮子的战斗,战胜了狮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粘住。

②寓意不同。《赫》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是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除了这二点之外,请再写出一点不同之处,能写出二点更好。把内容写在课本相应位置。

三、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1)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 (2)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课时练习】

阅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完成下列问题。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如何理解此“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战斗前: 战斗后: 3.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文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蚊子和狮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对照《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学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四人小组相互交流探究。然后小组提出无法解决的字词,全班讨论。

3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溉汲( ) 杞人( ) 崩坠( ) 躇步跐蹈( )舍然(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及其家穿井(

)

国人道之(

)

不若无闻也(

) ....身亡所寄( ) 因往晓之( ) 其人舍然大喜( ) ...

2、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词。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学】

一、认真阅读《穿井得一人》并口头翻译,之后再回答下面问题。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讲述穿井得人的故事。

二、认真阅读《杞人忧天》,并独立翻译成现代文,然后思考下面问题。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今天的环境,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练习】

阅读《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词语意思: ①崩坠(

)②果(

)

③只使(

)④四虚(

)

2、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3、翻译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5、你如何理解《穿井得一人》中宋君的形象?

6、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杞人的形象?

答案

5 课前预习 1.略

2.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3.①大模大样 ②张牙舞爪 ③洋洋自得 ④不可一世 4.①.√ ②.× ③.√ ④.×

5、C

6、B

7、请你自己用心去概括,相信自己,参考答案为《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被小人物打败。

★ 课堂导学

一、朗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①(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②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③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④略

⑤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

二、 诵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蚊子:冲、咬 扬长避短 胜 狮子:抓蚊子:吹、唱 骄傲自满 败 蜘蛛:粘骄兵必败

2、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3、 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蚊子的遭遇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笑在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略

【课时练习】

1.此“笑”揭示出他内心的骄傲,极传神地表现了他轻视别人的心理活动。 2.是因为分析敌我条件后,充满胜利的信心;是得意忘形,吹嘘自己的胜利。 3.自命不凡(或:妄自尊大);骄兵必败 4.B

第2课时

【课前预习】

1、 略

2、等到

说、讲

不如 无、没有 告知、开导 同“释”解除、消除

3、(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3)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 (4)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 【课堂导学】

一、

1、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6

2、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1)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2)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3)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杳研究的确良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4、

5、略

二、

1、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废寝食 在“晓之者”的开导下“舍然大喜

2、由表及里 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4、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5、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6、略

【课时练习】

1、倒塌,坠落

果然,果真

即使

四方

2、(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3、略

4、以讹传讹

5、详察事实真相,不轻信、轻传的人

6、A、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文中的杞人是一个毫无根据的瞎担心、患得患失、胸无大志的人。

B、杞人是一个敢于怀疑、勤于思考探究的人,他仰望星空,却思接千载;他脚踏实地,而视通万里。他敢于怀疑,勤于探究,却被嘲笑为“庸人自扰”,这是不公平的。

故都的秋学案含答案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诗词有关知识,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理解诗歌意。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体味诗词的意境。

情感目标: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1. 诵读并背诵,理解诗歌意思。

2.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

【方法手段】 1.诵读法 2.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一.新课导入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二.讲解《观沧海》

【知识链接】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迎汉献帝到都许昌,用他的名义发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曹操一生未称帝,他病死后,曹丕继位后不久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有一定作用;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罗致地主阶级中下层人物,抑制豪强, 加强集权,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其诗内容较为丰富,风格慷慨悲壮,《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和《蒿里行》等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求贤若渴之心,或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苍劲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后人对其评价,尤其《三国演义》将其刻画为乱世奸雄形象,与历史颇有出入。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曹操乐府诗《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一章――《观沧海》。乐府,是原来是汉武帝是掌管音乐的官署机构名称,后来演化为诗体名称,是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后来有不入乐的也被称为乐府或拟乐府。

《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课文。

(一)疏通文意,注解重要字词

临;到,登上,登临;何;多么;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二)自主学习,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三)研读与赏析

4,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学生想像画面。展现一幅怎样的图景?集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讲解《次北固山下》

作者介绍: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终洛阳尉。这首诗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 王湾是一个生卒年不详的唐朝诗人,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诗歌。

(一)疏通文意,作朗读指导并齐读。划出节奏。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自主学习,感悟抒情

1,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3.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

5.“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6.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7.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的诗句?

(三)研读与赏析

8.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四.新课总结

1. 《观沧海》虚实结合,借景抒情,描写沧海的壮丽景色,表现博大的胸怀,抒发统一天下的宏伟抱负。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 我们读古诗,既要认真领会诗人的本意,又要善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某些新的东西。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才能把古诗读“活”。

五.达标检测 1.填空:

《观沧海》一诗中的想象之句是:

《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

2.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B.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

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次北固山下(次:

)

客路青山外(客路:

)

乡书何处达(乡书:

)

海日生残夜(残夜:

) 5.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6.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的景物有哪些?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检查课文背诵 二.讲解《钱塘湖春行》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邽( 今陕西渭南 ) 。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它是我国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唐宋以来,写西湖的诗篇多得难以统计。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这首诗以即景寓情见长,写诗人骑马浏览中所见到的西湖早春风光,使人觉得生意盎然,如亲见一般,真不愧为名篇。

(一)自主学习,

1.诗人是骑马游西湖,所以诗里提到了“游踪”,但诗里写游踪跟散文不一样,是用不着作细致交代的,要仔细想想才看得出来。试诵读全诗两遍,然后说说诗人的游踪。

2b我们说这首诗写的是早春景象。,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

(二)研读与赏析

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实都是“吟安一个字,抚断数根须”的结果,白居易、欧阳修、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

3.本诗“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的“乱”不仅写出了花的品种数量之多,花开之多更显出了一种勃勃的

生机,诗中还有类似的妙笔,你能找出一些吗?

4b诗中哪一个词最能概括这种感情?

三.讲解《天净沙•秋思》

【知识链接】 作者和元曲介绍

马致远(1250?一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言凝炼,流畅自然。后人把他和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并提,称为“元曲四大家”。元末明初的贾仲更称他是“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凌波仙·吊词])。所作杂剧现知有十五种,存世的仅六种。他的散曲意境优美,语言清峻流畅,近人辑为《东篱乐府》一卷。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一次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

散曲,是金元时期产生于我国北方的一种可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新诗体,是元代韵文的主体,它主要形式有小令和套数两种。

小令,又叫叶儿,是独立的一支小曲。每首曲都有一个曲牌名,根据曲牌的不同,其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也不一样。马致远的《秋思》就是小令。

套数,又叫套曲、散套,其体制特点有:一是由两首以上同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每篇套数的曲子,可多可少。二是同一篇套数的各支曲子押韵必须相同,即要一韵到底。三是每篇套数一般都有“尾声”,表示内容和乐曲的终结。散曲的兴起,促进了古典诗歌形式的解放和发展。

曲和词体式相近,完整的标题由曲牌名和题目组成。曲大致分为两种,一是剧曲,一是散曲。散曲没有动作、说白,包括套数(又叫散套、套曲)和小令(又叫叶儿)两种。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有标题的小令

(一)初读古诗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下面请大家听一遍朗读,划出节奏。体会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这些词语对表达作者感情所起的作用。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结:这首小令

一、

三、五句押尾韵“a”,

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

(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5.本曲前三行列出了哪些景物?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6.前三句渲染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笼罩在苍茫暮色中的枯藤、老树、乌鸦,呈现出一派萧瑟凄凉的景象。请赏析。

7.你能为这三句诗拟一个小标题吗?

8.“断肠人在天涯”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9.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1.这首小令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四.新课总结

1. 《钱塘湖春行》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一个“行”字上,“行”字写得好,才能见出骑马游春的乐趣。但西湖面积太大,行程太长,所以诗人只截取其中一段来写——从孤山寺的北面写起,至白沙堤止。开头写“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写白沙堤之景,这样,读这首诗,我们自然就有了随着诗人饱览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觉。

2. 这堂课我们通过朗读小令,将文字转化为画面,体会它的意象,从总体感受了小令的意境;再通过联想和想象感受了作者绘秋的思乡之情,进入它的艺术境界,提升了我们的文学素养。

五.【反馈练习】

你还可以联想出一两句关于思乡主题(或者与原作的意境相同,或者表达的情感相同)的诗句吗?你还知道哪些新诗?

六、达标检测读

(一)《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该诗押的韵是 ,韵脚是 。 2.解释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行不足:

阴: 3.这首诗写了钱塘湖的哪些景色?

4.将“几处早莺”改为“处处早莺”,“谁家新燕”改为“家家新燕”有什么不好?

(二)

读《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5.这首曲的曲牌名是 ,曲名是 。

6.曲的第一句用了三个

词,写了三种景物,即 。 7.前三句用了 个

短语,写出了秋郊黄昏的

8.曲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 。

(三)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

题李凝幽居(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9.对这首诗中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题李凝幽居”中的“题”是“写”的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意思。 B.“闲居”一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一句中的“敲”,传说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 10.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一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便由于注重炼籽,故读来回味无穷。

古代诗歌四首答案

第一课时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二)自主学习,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明确:1,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2,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三)研读与赏析 4,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抚今追昔,他的心情和沧海的浪涛一样汹涌澎湃。所以才有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想像,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在这里,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三.讲解《次北固山下》

(二)自主学习,感悟抒情 1,(如李白的《静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 2,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3.(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 4.(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

5.(残冬腊月)(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6.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7.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三)研读与赏析

8.“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五、达标检测

1.略 2.D 3.B4.次:停泊;客路:旅途;乡书:家书;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 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一种欢乐、积极、向上的情怀。6.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等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

1.(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2b(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二)研读与赏析

3.归纳:“初、低、早、争、暖、新、春、渐、浅” 4b“最爱” 三.讲解《天净沙•秋思》(二)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5.明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6.昏鸦归巢反衬出游子的漂泊无所归宿。小桥流水旁的人家虽然简陋清贫,却有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透露出游子对宁静温馨的家园生活的向往,也反衬出有家归不得的悲苦。寒风飕飕,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正在蜿蜒古道上艰难跋涉。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入,但已不难想见马背上的游子疲惫、憔悴的神情。三句十八个字,不用任何动词和关联语作联缀,只是分别并列三个名词性词组就和谐地构成一幅以“昏鸦”“人家”“瘦马”为重点的意境深远的画图,羁思旅愁借景物自然显现,使人联想无穷。

7.明确:深秋郊野晚景图、古道·秋风·独行客、凄苦羁旅图 8.明确:前两句是写景,末二句为抒情。“断肠人在天涯”是这首小令的主轴,贯穿着整首曲的情思:昏鸦还知道投树栖息,小桥流水旁的人家也有安身之地,而骑着瘦马的游子却只能在西风古道上奔波。“夕阳”如血,可以想见它照在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同古道瘦马上会各有各的色彩,但倍添迟暮苍凉之气氛是相同的。“天涯”二字的指出,与夕阳配合,正应了“日暮途穷”的成语,加重了悲凄衰残的色彩,说尽了千古羁旅人沉重的脚步与无限的愁闷。

9.明确: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10.明确: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

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11.明确:语言极为精炼确切,而且富有特色。通篇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却描绘出诗情浓郁的画画,创造出凄冷悲寂的意境。前三句句法结构完全相同,全用名词和形容词,没有一个动词,描写了9

个形象9个小景,每三个形象构成一幅小画面。各句各以三个并列的偏正结构的词组组成整齐的排比句,显得和谐匀称。 五.【反馈练习】

床头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诗》)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故都的秋学案含答案范文第4篇

远襄镇一中 高素萍

【学习目标】

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习编写寓言,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 【重点难点】

能独立分析故事情节。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言的寓意,学会运用“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资料助读】

1、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都选自《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3、吕不韦(?—前235年),战国末年卫国濮阳(今河南濮阳南)人。先为阳翟大商人,后被秦襄公任为秦相。秦王政幼年即位,继任相国,号为“促父”,掌秦国实权。秦王政亲理务后,被免职,贬迁蜀郡,忧惧自杀。吕不韦掌权时,有门客三千、家童万人。他曾组织门客编纂《吕氏春秋》26卷,内计12纪、8鉴、6论,共160篇,为先秦时杂家代表作。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乃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汇合先秦各派学说,为当时秦统一天政治理国家提理供论依据。

4、《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属于诸家学派著作,是一部智慧之书。 其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子,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第1课时

【课前预习】

1、读了课文后,独立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宙斯( ) 庇护( ) 较量( ) 凯歌( ) 遽( ) 髀( ) 跛( ) .......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一开始就用“ ”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

3、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4.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 ①寓言是将生活哲理寄托在一个假想的、具体形象的、具有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里的一种文学体裁。( )

②寓言中的人物都是人格化了的动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东西和现象。( )

③寓言主题的表现都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把较深刻的道理寓于简短的故事之中。( )

④寓言在艺术手法上的重要特点是夸张,此外,还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 ) ★ 课堂导学

一、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寓意写在书上)

二、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思考下面问题。 ①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

②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

③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 ④根据人物特点补充人物的语言神态: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 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 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于是 问道:“这个值多少钱?”

⑤你认为赫耳墨斯是个怎样的人?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二、学习《蚊子和狮子》诵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蚊子为什么能战胜狮子又会败给蜘蛛?从中可以悟出一个什么道理?

2、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3、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此之外,你还懂得了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7、比较这则寓言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提示:

(1)相同点:①结构相同。都是第一段讲故事;②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2)不同点:①情节不同。《赫》采用三问三答,把情节推向高潮。《蚊》写了两件事。第一是蚊子和狮子的战斗,战胜了狮子;第二件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粘住。

②寓意不同。《赫》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蚊》是讽刺那些取得一点成绩而得意忘形的人。

除了这二点之外,请再写出一点不同之处,能写出二点更好。把内容写在课本相应位置。

三、续编寓言情节练习。

(1)赫耳墨斯听到自己的雕像作为添头“白送”之后,他的心情如何?他说了些什么? (2)蚊子战胜狮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以后还会发生什么故事? 以上两题内容,可任选一题,做到练习本上,然后在班上读,其他同学评论。 【课时练习】

阅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完成下列问题。

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如何理解此“笑”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蚊子和狮子》中,蚊子在与狮子战斗前吹了一次喇叭,战斗后又吹了一次喇叭,蚊子两次吹喇叭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战斗前: 战斗后: 3.请分别用一个成语概括两文的寓意。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蚊子和狮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

对照《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学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四人小组相互交流探究。然后小组提出无法解决的字词,全班讨论。

3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溉汲( ) 杞人( ) 崩坠( ) 躇步跐蹈( )舍然( ) ........

2、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词。

及其家穿井(

)

国人道之(

)

不若无闻也(

) ....身亡所寄( ) 因往晓之( ) 其人舍然大喜( ) ...

2、翻译下列句子,并解释加点词。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导学】

一、认真阅读《穿井得一人》并口头翻译,之后再回答下面问题。

1、丁家穿井后,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传说的人把这句话听成了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讲述穿井得人的故事。

二、认真阅读《杞人忧天》,并独立翻译成现代文,然后思考下面问题。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现实环境中的你,面对今天的环境,杞人的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练习】

阅读《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完成下列问题。

1、解释词语意思: ①崩坠(

)②果(

)

③只使(

)④四虚(

)

2、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3、翻译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5、你如何理解《穿井得一人》中宋君的形象?

6、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杞人的形象?

答案

5 课前预习 1.略

2.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3.①大模大样 ②张牙舞爪 ③洋洋自得 ④不可一世 4.①.√ ②.× ③.√ ④.×

5、C

6、B

7、请你自己用心去概括,相信自己,参考答案为《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生动刻画出一个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视自己的短处,势必被小人物打败。

★ 课堂导学

一、朗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①(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②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③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 ④略

⑤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蚊子和狮子》

二、 诵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

1、蚊子:冲、咬 扬长避短 胜 狮子:抓蚊子:吹、唱 骄傲自满 败 蜘蛛:粘骄兵必败

2、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3、 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蚊子的遭遇说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笑在最后的笑得最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略

【课时练习】

1.此“笑”揭示出他内心的骄傲,极传神地表现了他轻视别人的心理活动。 2.是因为分析敌我条件后,充满胜利的信心;是得意忘形,吹嘘自己的胜利。 3.自命不凡(或:妄自尊大);骄兵必败 4.B

第2课时

【课前预习】

1、 略

2、等到

说、讲

不如 无、没有 告知、开导 同“释”解除、消除

3、(1)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被宋君听到。

(2)多得到一个人使用,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3)日月星辰不就会坠落下来了吗? (4)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 【课堂导学】

一、

1、意思是我家打井得了一个劳动力。

6

2、听成了姓丁的人家打井挖出了一个人。

3、(1)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不能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2)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

(3)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都应采取调杳研究的确良审慎的态度、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

4、

5、略

二、

1、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 废寝食 在“晓之者”的开导下“舍然大喜

2、由表及里 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4、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5、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6、略

【课时练习】

1、倒塌,坠落

果然,果真

即使

四方

2、(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3、略

4、以讹传讹

5、详察事实真相,不轻信、轻传的人

6、A、所谓“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文中的杞人是一个毫无根据的瞎担心、患得患失、胸无大志的人。

B、杞人是一个敢于怀疑、勤于思考探究的人,他仰望星空,却思接千载;他脚踏实地,而视通万里。他敢于怀疑,勤于探究,却被嘲笑为“庸人自扰”,这是不公平的。

上一篇:广东省信访条例解读范文下一篇:工地试验员岗位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