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艺术论文范文

2023-09-16

交往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2、民办高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与就业服务体系建构

3、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

4、如何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

5、混龄教育对选择性缄默儿童心理健康的个案研究

6、高校助力乡村人居环境提升路径探索

7、情境教学在聋生课堂中的重要性

8、浅析幼儿教育中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9、小学生交往能力培养的策略

10、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提升

11、志愿服务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策略

12、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训策略的实践

13、对幼儿交往能力培养探讨

14、殡葬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

15、基于“四有”好教师培养的中小学教师核心素养研究

16、幼儿园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17、论当代卓越教师的基本内涵

18、体育课程对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研究

19、基于信息素养:馆员类型与管理

20、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班主任对学生沟通能力的训练分析

21、高等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思考

22、家园合力 促进留守幼儿的交往能力

23、教师在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中的角色定位

24、体育游戏对小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

25、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26、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

27、心理育人与学生管理工作联动机制的探讨与实践研究

28、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策略的探讨

29、多种措施促进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30、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31、专业发展视角下的高校市场营销师资队伍建设

32、大学生积极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探析

33、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心理活动课中的应用

34、实施有效合作 优化课堂教学

35、“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出路

36、加强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37、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小学科学拓展活动设计

38、特殊教育学校语言教学中运用游戏活动的策略与研究

39、团体心理辅导在中职学生就业指导中的应用探索

40、“3+3”模式下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研究

41、浅谈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习题课中的应用策略

42、青少年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教青和培养

43、核心素养:催生高中物理学习方式的变革

44、浅谈如何利用自然社会资源开发园本课程

45、论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方法

46、浅析中职学生人际沟通交往能力问题

47、从“言”出发,趣无止境

48、在区域活动中建构幼儿的交往能力

49、大学生沟通能力培养研究

交往艺术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影响着同伴交往的效果和质量。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幼儿摆脱自我中心,促进亲社会幼儿行为的发展,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的提高。因此,针对我国当今独生子女幼儿群体的发展性问题实际,积极探讨同伴交往活动的社会性发展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幼儿伙伴;交往;分析

幼儿天生就是喜欢与别人交往的,是合群的。从其出生之初的对同伴看一看、笑一笑、摸一摸等行动到后来的抢或让玩具及共同游戏中,都体现了幼儿天生喜欢交往和需要交往的事实。基于此,著名人类学家、生态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从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如下结论:幼儿的交往对象具有多样性,它是一个由家庭、幼儿园、同伴、邻里、社区和文化环境等构成的庞大的生态体系,其中每一个子系统都自成体系,各具功能,共同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的进程。个体的发展就是在与这一庞大的生态体系,特别是幼儿所接触的各类“他人”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幼儿与之发生交往的各类“他人”来看,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两大领域:一是成人,如父母、教师等:二是同伴。

一、同伴交往相关概念的界定

1.同伴

发展学家认为,所谓同伴,就是社会地位相同的人,或者是行为复杂程度相似的个体。也可以说,同伴是指与儿童共同相处的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按照这种定义可以看出,年龄并不是划分同伴的标准,即使年龄稍有不同,只要孩子们在相处过程中以及追求共同兴趣和目标时,能够调节自身行为以适合他人的能力,那么也可以认为是同伴。

2.同伴交往

同伴交往主要是指兒童和同龄伙伴之间、或者与具有相同社会认知能力的人之间的交往。同伴交往与亲子交往和师生交往相比,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明显的平等性,同伴之间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等级、辈分和认知能力上的差异。而且儿童可以根据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兴趣、性别等方面的特点自主选择自己的同伴,自己建构同伴群体,也可以更自由地提出并尝试新角色、新想法和新的行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参与社会交往的机会增多,同时儿童的心理成熟度逐渐提高、独立性不断增强,因而同伴交往在幼儿的社会交往系统中的地位也逐渐提高,对于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种在幼儿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是幼儿发展不容忽视的环境影响因素之一。

3.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自己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和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是与自己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

二、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作为幼儿的主要活动环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家庭教育是与家庭生活相融合的,幼儿在家庭生活的过程中就会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儿童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行为大多是其父母与人交往特征的重现,父母教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期的同伴交往。热情、权威型的家长所培养的儿童更容易形成稳定的依恋,不论是与成人还是同伴都能建立良好、稳定的关系。而忽视型和溺爱型家长所培养出的儿童则容易产生敌意和攻击行为,在专制型家庭成长的儿童则容易在同伴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焦虑、胆怯和喜怒无常等。

2.幼儿自身身心发展特点

幼儿自身身心发展的特点包括很多方面,如外貌、性格特点、对同伴的态度等,这些因素一方面影响着同伴对他的态度和接纳程度,另一方面也决定着他们自身在交往中的行为方式。

3.语言能力

语言在生活和交往中发挥了交流和沟通的功能,对于幼儿而言,语言既是同伴交往活动中的主要内容,语言运用能力也是影响同伴交往效果的主要原因。语言的运用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功能目的,也就是对说话的原因和目的的理解,幼儿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与同伴进行沟通,以期形成良好的互动方式;二是语言情景,也就是如何根据环境理解别人所说的话的含义,并根据不同的语言情境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去达到交往的目的。具有语言运用能力的儿童能够结合语言的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说话内容与方式,从而与同伴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实现同伴交往活动。在实际研究中可以观察到,幼儿在与同伴和家长交往时,采用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内容是明显不同的,这也对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在教育中要注重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尤其是亲社会行为和交往技能的培养

在接纳程度上,女孩在群体中被接纳的程度比男孩高,社会喜好度的得分也较高,男孩被拒绝的程度较高,社会喜好度的得分也较低;在关注程度上,女孩比男孩更容易被同伴忽视,因而女孩在社会影响力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男孩。究其原因,女孩在同伴交往过程中表现出的亲社会行为较多,攻击行为较少,因而被同伴接纳的程度也比较高,社会喜好度也比较高;男孩在同伴交往过程中的攻击行为较多,因而被拒绝的程度较高,社会喜好度也较低。而在社交主动性方面,女孩更易表现为退缩和胆怯,主动性弱,所以容易被忽视,社会影响力的得分较低;男孩的社交主动性强,因而男孩被关注程度较高,社会影响力的得分也较高。

在研究中发现,受欢迎儿童表现为在亲社会行为方面分值较高,且亲社会行为和语言与非语言交往技能与二级错误信念理解任务之间的相关显著。因而在教育中我们可以采用社会活动等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以及社交技能,提高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数量和质量,掌握恰当的交往技能,提高幼儿被同伴接纳的程度,并与错误信念理解能力相互促进并发展。

四、结语

在现代素质教育语境中,以一名现代大学生的敏感性,抓住了现代幼教领域一个未及或明显欠缺论及却又十分重要的问题。研究证明,异龄同伴交往活动是幼儿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与背景,它有效拓展了幼儿交往的空间,使幼儿获得了一种新的人际敏感性,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

参考文献:

[1] 曹中平:《幼儿社会性发展与教育》,长沙:湖南师大出版社,2001年.

[2] 车燕红:《试论幼儿合作交往技能的培养》,《学前教育研究》,2001(2).

[3] 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教育探索》,2002(8).

交往艺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本文对马克思交往理论进行概述,认为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有助于认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并论述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启示:重视落实“以人为本”理念;重视精神交往,关注大学生内心需求;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马克思交往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启示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概述

(一)交往含义的界定。马克思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他的很多著作中对“交往”作了探索。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到“人与自然的交往”和“同别人的实际交往”,而他把“同别人的实际交往”视为其他一切交往的前提。因此,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核心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物质交往对精神交往起决定作用。随后,马克思在不同的著作中也提到交往,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中分析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关系,明确指出物质交往处在决定性、根本性地位;在《致帕·瓦·安年科夫的信》中将交往解读为交互活动、交换和生产关系,并进一步指出: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马克思还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交往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仅如此,马克思交往理论中强调了交往具有独立性,是社会实践的重要方面。综上所述,在马克思交往理论中,交往是人和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活动过程。

(二)交往是人的本质的体现。马克思交往理论认为:交往和社会关系相关联,交往产生社会关系,交往是人的本质的体现。人的社会关系是在人们的交往中形成的,人们意识到必须和周围的个人来往,也就是开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体现出人们的社会关系在交往中实现,而交往关系体现了人们的存在方式。交往突出人的社会关系网,反映人的本质特征,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存在方式。而人生活在交往中,通过交往建立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促进或者阻碍人的发展。正如马克思提到,社会关系即交往复杂程度实际上决定一个人能够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信息化时代,交往仍然是人们形成社会关系的前提,人们交往的密度更加频繁,社会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交往方式多样化,而人依赖这种社会关系实现物质、思想、情感等资源的交换,从而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二、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价值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契合实践需求的理论依据,而马克思交往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合的理论依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解决大学生思想信念问题,是主客体间相互沟通交流并解决大学生思想信念问题的重要实践方式,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理想信念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过程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就是人與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交往的过程,但不止步于交往本身,而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正如马克思交往理论中提到的,交往是人们一种互相作用、存在、发展的方式,人们在交往中行为得以展现、确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存在主客体间的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就无从谈起,离开交往,思想政治教育就失去了根基。信息化时代人与人的交往频率看似减少了,但是实际上人与人之间交往更加频繁,密度更加大,这种交往在信息化特征下通过借助第三方平台或者载体完成。正如马克思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因此,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源泉。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根本目标有助于认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根本目标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致的。马克思交往理论核心在于“交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是主客体交往的过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根本的目标,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一方面,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入阐述是马克思交往理论发展的重要范畴,高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特征。人在交往中各种能力、综合素质等不断得到提高,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大学生人格、品格,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问题,强化大学生思想信念教育,这项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庄严而紧迫的任务。尤其是在信息化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冲击,守卫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阵地,是当前迫切的工作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应对这种挑战最好的途径,目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信息化时代,马克思交往理论不仅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而且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关乎把人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也是高校在信息化时代、文化多元化背景下,对工作的创新和突破的关键点。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视角。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成为不可抗拒的趋势,它象征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全新的阶段。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面临的一系列矛盾、问题、发展曲折等种种困境,在现实中可以找到多种答案,把目光转向马克思交往理论,寻求智慧的启发和理性的解答,是众多问题能够得到解答方法之一。马克思交往理论不仅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厚度,而且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马克思交往理论是正确的、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理论,研究马克思交往理论,能够更加科学地解析和深刻透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马克思交往理论固然不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有的问题都提供具体的答案,但可以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发展趋势、存在的矛盾,正如著名学者俞可平教授在他的文章里面提到的,现代很多的经济学家在现实中遇到很多的问题,但这些经济学家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正是马克思曾经思索并寻求答案的问题。

三、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启示

(一)重视落实“以人为本”理念。马克思交往理论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大的启示就是:“以人为本”,认识人,了解人,研究人,解决人的思想上、观念上的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做到立足于人文关怀去解决问题,才能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增强实效性。一方面,参照马克思交往理论中的主客体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交互性主体,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主客体可相互转化身份,因此要尊重双方的人格平等、身份平等,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开放的氛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知识共享、精神升华,使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另一方面,根据马克思交往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是人的思想、观念等方面问题,因此,要注重“以人为本”,在和谐的育人氛围中解开大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产生的思想上的困惑,使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当然,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纯主体或客体的独角戏,是主客体双方相互尊重,平等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信息化时代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可以借助不同媒介、平台等载体,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重视精神交往,关注大学生内心需求。马克思交往理论认为,从不同的交往形式来划分,交往的类型是多样的。但主要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马克思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行动的直接产物。物质交往产生于人们的物质生产之中,精神交往产生于人们的精神交往之中,物质交往是精神交往的前提,精神交往是物质交往的进一步升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客体之间精神交往的实践过程,教育主体是引导者,客体随着主体的引导,思想和观念上发生变化,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精神交往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交往理论中的精神交往理论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参照马克思交往理论中精神交往理论的重要内容,应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于其他的工作范畴,注重精神层面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熟知精神交往相关理论,其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最后建构精神交往的长效实践机制。但是精神交往是在一定的物质前提下进行的,因而工作开展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物质条件,例如工作开展的地点、教育工作者的报酬、技术手段等。信息化时代更应关注精神交往,关注大学生内心的需求,以提升精神交往的成效,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三)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交往理论是科学解释和正确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钥匙,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马克思交往理论立足于“人的交往”揭示理论的魅力和现实的意义,突出强调交往在人和人之间、社会发展甚至国家之间的重要影响。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即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方法、艺术、载体等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伴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由此,信息化时代应充分运用信息化平台,促进人的交往,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教育者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信息化时代为契机,一方面充分利用新媒介查阅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内容资料,筛选优质材料,甄别创新的马克思交往理论和马克思交往理论原始材料的区别,进而厘清交往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关系,最终实现大学生自身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对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的变化不断调整方案,以适应大学生出现的新的思想动态,解决新的问题,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姜爱华.马克思交往理论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3]高振兴.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及其启发[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4]唐雪薇.“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交往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5]时延春,王可心.网络交往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基于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8(4)

【基金项目】2019年广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OBE理念下民办本科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9SZ015)

【作者简介】周献策(1984— ),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责编 苏 洋)

交往艺术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哈贝马斯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为了建立一个“规范基础”,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结构转型问题,于1981年提出了交往行为理论,他的这一理论主要从个体的自由与自律,在反思与批判中阐释交往理性几个方面,系统的解除了价值中心化,从而为多元价值的建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理论的提出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同时,该理论对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对我国目前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和谐;人际关系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同时也是当代西方思想界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1981年他提出了以语言为交往媒介、以生活世界为纽带、以理解为导向、以主体间性为主要特征的交往理性,从而揭露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潜藏在文化领域内深层的矛盾,并提出了通过交往行为的“合理化”来重新构建合理社会的方案。因此,正确理解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了解其本质含义,对于推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性和借鉴意义。

一、理论的产生背景

在哈贝马斯的著作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其1981年问世的《交往行动理论》。该著作主要探讨了现代西方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揭露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间交往的异化现象,同时,该理论也批判了这个社会日益严重的弊病和危机。哈贝马斯希望通过这一理论来实现社会的合理化,并建立“无限制的交往共同体”。首先,这一理论提出的社会背景是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该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干预活动极为频繁,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也在这一时期日益凸显,并且成为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关键性因素,社会面临着重重危机。同时,经济危机又不断转移到政治和文化领域,导致人际交往扭曲。其次,这一理论提出的理论背景是当代西方“语言哲学转向”和马克斯·韦伯合理性理论的影响。哈贝马斯正是通过对当代西方语言转向和韦伯合理性理论的批判性研究,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意识哲学的最大弱点。要推翻传统意识哲学,在哈贝马斯看来,最关键的是引入“交往行为”、“系统”、“生活世界”等概念,从而建立起完整的交往行为理论。

二、交往行为理论的主要内涵

(1)交往行为。交往行为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在他的《交往行动理论》一书中,区分了目的性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交往行为四种行为类型。他认为这四种行为模式分别有着不同的世界关系前提。而交往行为不仅克服了其他三种行为模式的片面性,而且还综合了它们各自的合理性,并在很大程度上全面体现了三种行为模式的合理有效性。(2)交往合理性。韦伯是唯一一个用合理性概念来洞悉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本质的人,而哈贝马斯通过总结前人得失,从人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去寻找理性的根据,也就是他所说的交往理性。它使“理性结构不仅体现在有目的的、理性的行为的扩展上,而且也体现在交往行为的媒介性质上,体现在调整冲突的机制、世界观以及同一性的形成上。它使理性摆脱了纯思辨的实质,具体的呈现在人们的认识和言行之中。另外,交往理性还把理性放到人际间广泛的和相互交往的生动的关系网络中去考察,使理性成为交往关系的总和。因此,交往理性既是客观理性,又是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它把目的理性行为和价值理性行为结合起来,使构建一个合理性的理想社会成为可能。(3)社会合理性。这是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终极目标,他把人类的奋斗目标归结为建立“交往合理性”的社会。主张以“生活世界”和“系统”的双层架构为基础,来对现代西方社会出现的种种现代性问题进行剖析。他的这一“生活世界”不同于其他学派所指称的生活世界。主要包括三层含义:首先,包括文化、社会和个性三大成份。在哈贝马斯看来文化就是对知识的存储,社会主要体现为合法的秩序,以保证社会整合和群体团结。而个性则指使一个主题在语言能力和行动能力方面具有的权限。其次,生活世界是交往行为的背景。哈贝马斯曾说过“交往行为者不可能走出其生活世界境域。他们本身作为阐释者凭借言语行为属于生活世界。”最后,生活世界是相互理解的“信念储存库”。这是指生活世界为交往行为参与者在交往中的互动提供了以语言结构建造出来的、可在交往共同体中进行交流的“信念”。这就是“生活世界”所包含的三层含义。哈贝马斯这一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概念:系统。对于这一概念,哈贝马斯是这樣解释的:“所谓系统,是指社会从事物质再生产以维持自身生存的能力机制,它要通过目的活动的媒体进行,实质是工具理性的体现。”他主要从系统是影响人类社会的社会制度或组织这层意义上来谈论系统。他认为,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控制主要体现在:首先,货币和权力对生活世界的干预。其次,市场价值观对人类非经济领域的侵蚀。再次,工具理性对人的自由的制约。那么如何实现社会的合理化呢?哈贝马斯认为,虽然系统侵入生活世界导致了生活世界中的交往活动的物化和社会的畸形发展,但是我们不能放弃对构建合理性社会的追求。这里所谓的“合理性”主要指存在于交往行为中的交往合理性。为此,要实现社会合理化,必须做到三点:一是要使系统安居于生活世界之中;二是要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三是认清生活世界中存在的潜在的反抗问题。

三、交往理论对当代中国的借鉴意义

(1)我们以经济体制为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必经阶段。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农业文明的国家,商品经济向来不怎么发达,在经历了长期经济挫败的惨痛经验后,终于意识到发展市场经济是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应当确立和规范市场多级主体,重建市场经济新秩序、新规则,建构新的公平的交往体系,建立统一完善的国内市场机制,保障良好的交往运行环境。(2)以政治文明为例:交流和沟通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我们应该吸收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尽力使公共领域成为各方发表意见的所在,成为社会共同监督机构,使各方面的意见都能得以顺畅地表达。哈贝马斯主张人们以真诚的“对话”来解决社会矛盾、社会争端和冲突,以“对话”的方式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让人们在“相互理解”基础上“达成共识,取得一致”。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交往行为主体间的沟通理解提供对称条件和交互期待,使所有人都平等参与并享有同等对称的话语自由和论证表达。只有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进一步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才能减少对立,避免抵触和冲突,增强社会和谐。

现代的社会和谐与古代不同,它是基于自由基础之上的和谐,这种社会需要的是一种以个人主体性的适度发挥而又结为一体的主体间性。因此,要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就必须关注主体间的和谐统一。在社会交往中,只有互为主体,相互付出,自觉实施主体间特色的交往,把握好与交往对象的互为主客体的关系,才能恢复交往的本真意义,真正实现人们之间的自由、平等、合理的交流和沟通,才一能实现彼此关系的和谐,也只有这样才一能使人与人之间结成一个“自由的联合体”,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1]哈贝马斯,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2]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第1卷 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8)

[3]艾四林.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1995(3):11~18

[4]陈卓.生活世界与现实生活:两种生活的抗拮[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3):14~17

[5]奂平清.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及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J].甘肃社会科学.2002(3):39`42

[6]陈辉.沟通与支配:哈贝马斯合理化理论的张力[J].新东方.2008(8):59~62

[7]何潇.试论哈贝马斯的教网行动理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

[8]陈凤.交往行动理论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比较和借鉴[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S1)

[9]奂平清.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及其在我国的现实意义[J].社会学杂志.2002(10)

交往艺术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交流恐惧

A Study on Group Counseling for Personal-communi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Yang Shuang, Wang Ya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P.R.China

【Key words】 Personal-communication; Group counseling; Undergraduates;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在以往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相关调查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王瑶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交往能力欠缺和强烈的交往需求之间的矛盾[1]。张改叶的研究中涉及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感觉最烦恼的问题时,结果有79%的学生选择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差”,在人际交往中最缺乏的是“不知道该怎样表现和表达自己”,“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与同宿舍同学的关系”、“不知道怎样处理好与异性同学的关系以及与老师的关系”等,并常常会因这些事情而烦恼[2]。故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大学生心理辅导研究和探索的热点。

团体心理辅导也叫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3]。与个体咨询相比,团体的情境一方面可以提供尝试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发现问题的共性,产生共情,减轻焦虑,同时有机会学习和演练他人成功的交往策略;另一方面团体咨询的条件下,参与者不仅可以得到他人的接纳和支持,而且能够学习接纳和帮助他人。这种合作、参与的关系有助于体验和增进交往中的亲近感。

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人际交往问题也是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运用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干预方法在提高心理辅导的实效性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本研究将如何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作为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旨在从团体辅导的角度,探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策略,改善大学生不当的交往方式以及由于人际关系不良所导致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加强人际的沟通与交流,增强适应能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海报招募的形式从河南大学自愿报名的72名学生中筛选出15名符合条件的同学参加团体辅导,分成新生组与混合年级组,基本情况见表1。筛选工具包括:①量表。运用本研究选取的作为评价工具的3个量表,对报名者进行测试,并以此作为本研究的前测。②开放式问卷[4]。③诊断性面谈。

1.2 评价工具

1.2.1 由华东师范大学祝蓓里修订的卡特尔16PF中的交际性因子 共13道题,采用3级分制。在本研究中用以检验参加者人格交际性特质的变化。

1.2.2 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PRCA)[5] 包含4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各有6个题目,分别用于测量在小组讨论时、2人交谈时、参加会议时和当众演讲时,个体的交流恐惧程度。量表采取5级分制。分量表分数之间的内部相关系数为0.40~0.69。总分的α系数超过0.90。分量表的α系数超过0.75。PRCA在测量人际交往方面显示出高度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用以检验参加者人际交流中的感受变化。

1.2.3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的回避分量表[6] 共14道题,采用“是-否”记分。在本研究中用以检验参加者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变化。

1.2.4 团体满意度评定调查表[7] 调查成员对团体活动的满意程度,用以检验成员对活动的接纳和认同,显示团体辅导的效果。

1.2.5 成员自评量表[3] 通过成员报告参加活动的主观感受,结合前后测的数据结果,对团体辅导的实际效果起到丰富和补充的作用。

1.2.6 统计方法 调查基本采用集体施测,当场收回的办法收集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与t检验的方法,用SPSS 11.5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实施方法 将15人分成两个小组,其中一组全部为大一新生,另一组包括各年级学生,两组干预过程相同。采取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团体辅导由一名指导者带领,每周1次,每次2小时,共8次,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相应的活动[3,8],具体活动内容见表2。

1.3.1 建立关系阶段 运用一次活动时间,将团体辅导相关情况向小组成员作一简介,签署团体协约;通过各种活动促进成员间互相认识,消除陌生感与戒备心,建立信任关系,创设良好氛围,在互动中学习与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1.3.2 探索问题根源阶段 通过两次活动,促进团体成员的自我探索,深化自我认识,增强自觉的能力;同时找出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的个人原因,为接下来的领悟与改变进行铺垫。

1.3.3 领悟与行为改变阶段 通过4次活动,聚焦于人际交往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在日常生活中巩固学到的人际交往技能。

1.3.4 结束阶段 在最后一次活动中,总结各自的收获与成长。完成相关量表,作为活动效果的检验标准。

2 结 果

2.1 各量表前后测差异比较 由表3可知,实施团体辅导前后,团体在交际性因子、小组分、会议分、公众分和总恐惧分的差异上具有极大的统计学显著性(P<0.001),在2人分和社交回避分量表上的差异具有非常大的统计学显著性。表明参加小组的成员交际性明显增强,在小组、会议、2人和公众各情境中的交流恐惧明显降低,交流恐惧状况明显好转,社交回避倾向明显下降。表明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成员无论是在人际交往的个性特征上,还是在交流的感受和行为方面都得到显著改善。

2.2 主观评价 由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成员对团体咨询活动满意并认为有所收获。成员选择“不满意”的题项集中于将团体经验运用到现实中、如何自我表达以及自我认识等方面。成员自评量表的主观报告表明,团体的经验对成员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在开放性、自信心、接纳自我和他人方面有显著提高,团体设置的具体活动能促成个体认识上的积极转变和领悟。

在活动中期和末期分别进行的小结与收获中,成员也对这次团体辅导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有的同学在谈自己的感受时认为,“每个人都很坦诚,在小组中找到了家的感觉”,“与别人的交往不再紧张,变得轻松、自如了”,“希望能多组织类似的活动”等。在团体进行过程中指导者也感受到了成员精神面貌上的明显改善,同时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并为这种团体力量所感染。

3 讨 论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背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其中又以心理因素为主。心理因素又包括认知因素、技能因素、行为方式及个性特征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中有些易改变,有些则不易改变[9]。本研究证明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个性特征、人际交往中的消极情绪、回避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改善作用。同时在本研究中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发现大一新生与其他年级学生在团体中的表现与体验有所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3.1 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人际交往个性特征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时期,个性特征仍有较强的可塑性,如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个性上的弱点,以及某些个性特征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就能更全面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团体辅导中开展探索自我的活动,对深化自我认识和自我觉察,挖掘个性中的积极成分的潜力,促进自我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20个我是谁”、“自画像”分析以及动物想象投射测验等活动,小组成员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逐步认识自己,发现自我评价当中的不合理认知,树立自信。通过对潜意识自我意象的发掘与讨论,小组成员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认识自我,找出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在优势,从而增强自信。通过活动小组成员人际交往中的畏缩性降低,开放性提高,不利于人际交往的个性因素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研究结果也使笔者认识到,有些成员对自我的认识和探索尚不够深入,可能与团体咨询的特定形式有关,团体活动往往难以触及到每位成员的深层次问题,如能在团体辅导的同时,适应成员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辅助以个别辅导,则更能体现心理辅导的效果。

3.2 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交往中的情感体验 团体心理辅导重视创设安全、和谐、轻松的氛围。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与他人的互动可使成员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在团体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成员彼此间的信任逐步加深,个体开始放松自己,减少心理防卫。整个团体辅导侧重于激发成员间的相互帮助、支持与鼓励,使成员感到踏实、温暖、有归属感,从而在团体中获得情感支持力量。具体的积极情感体验包括:在团体心理辅导的初期感受轻松、和谐的交往氛围,降低人际交往中的顾虑和敏感性;通过前期的自我探索过程体验被关注,以及其他成员提供的积极帮助和肯定;在中后期的具体问题解决和专题辅导的过程中,成员们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他人存在的问题,减轻了焦虑体验,并且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和交往技巧的掌握增强了自信心,在向他人提供帮助和经验参考中感受到个人价值感的提升。团体辅导使参与者体验到了交往带来的积极情感,对交往行为的主动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3.3 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交往中的行为表现 通过认知上的调整改变成员在人际交往中的不合理思维,配合具体的人际交流技巧的探讨和演练,如角色扮演、心理剧、关于如何拒绝别人和如何接受赞美的专题辅导等,并在此基础上布置家庭作业,改善成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回避倾向,成员交往的主动性和开放性都得到显著提高。在这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是部分成员反映难以将在团体中获得的经验及时有效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分析原因一方面将团体经验内化到自身日常行为规范当中需要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每个人都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包括如何自我表达,这往往需要在团体活动以外持续摸索和尝试;另一方面在辅导过程中应强调家庭作业的重要性,要求成员尽可能完成作业。例如在模拟应聘的环节中,是否完成家庭作业的成员之间,其活动效果差异是十分显著的。

3.4 新生组显示出较多共性的问题 成员均为大一新生的一组,表现出诸多共性的问题,主要是新环境中的适应不良。如迫切希望融入新的集体和环境中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希望获得所有人的肯定;还没有完全从家庭和以往朋友圈中脱离出来;处理不好参加团体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等。同时在组织活动中感受到大一新生的活动积极性非常高,气氛非常热烈。自我开放性和对他人的关注程度都非常高。他们渴望与人交流,只是找不到合适的途径,缺乏一定的沟通技巧,不少同学表示希望以后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由此考虑到大学一年级是改善学生交往方式、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团体辅导也可针对如何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开展工作。

3.5 由各年级学生混合组成的小组在开放程度上低于新生组,团体辅导应考虑到年级的差异 大一新生在生活经验、面临问题等方面有较多的相似性,故较容易产生共鸣。而高年级学生在各方面相对更成熟,自我认识、自省能力更强,也更内敛,其心理需求趋向于多元化,故在小组内开放程度较低。加之在团体情境中,个人深层次的问题本来就不易暴露,各年级学生混合组成的小组对团体活动的感受显得略低于新生组。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活动采用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形式,将在团体中发现的问题在个别咨询中进行深入讨论,达到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由此感到大学生心理辅导应考虑到年阿立哌唑治疗老年阿立哌唑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为喹啉类衍生物,它的抗精神病作用可能与D2受体及5-HT1A受体的部分拮抗作

级差异,各年级学生混合组成的小组与大一新生组成的小组,在团体辅导的方式方法上应当有所不同,这将是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继续探索的问题。

4 结 论

4.1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交往个性特征、交流恐惧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回避行为的干预效果极其显著。

4.2 团体咨询中的经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发生困难,应引起注意。

4.3 大一新生与其他年级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表现不同。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4.4 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辅以个别咨询对全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1]王瑶.小组辅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4,27(5):1254-1256

[2]张改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88-290

[3]樊富珉著.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2(1):179,198-212

[4]Ed E. Jacobs, Robert L. Masson, Riley L. Harvill. Group Counseling Strategies and Skills. 洪炜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0:82-84

[5]马弘.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PRCA).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2-235

[6]马弘.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41-244

[7]周永红,李辉,张智,等.团体咨询消解大学生交流恐惧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4):156-157

[8]邢邦志主编.心理素质的养成与训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212-246

[9]邢秀茶,曹雪梅.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效研究.心理科学,2003,26(6):1142-1143

(收稿时间:2007-07-26)

交往艺术论文范文第6篇

2、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教学模式探索

3、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在地方高校的应用

4、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中职心理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培养途径

5、高等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6、团体心理沙盘制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7、学生心理素质训练研究

8、谈高校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9、城市流动儿童的适应问题及社会工作干预

10、高校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互鉴与融合

11、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12、体育运动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13、从高校教师心理健康论师德培养

14、对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思考

15、高校学生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16、中国民族音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17、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探微

18、浅谈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双向结合

19、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危机现状分析

20、贫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适应能力的关系分析

21、高等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探索

22、上海市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状况研究

23、初中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

24、创建特色心育 启幸福人生

25、新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探析

26、体育锻炼因子对城中村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

27、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思考

28、构建职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的教育机制

29、论和谐社会理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30、体验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探索

31、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模式关系探究

32、语文教学中如何正确引导中职生智能手机上网

33、大学体育对心理健康功效研究文献的元分析

34、优化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儿童合作交流能力

35、小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36、高职学院护士生个性心理健康与学习成绩相关性研究

37、寄宿制对小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探析

38、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39、浅谈传播与心理健康素养

40、初中生心理健康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研究

41、试析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业规划教育结合实施的途径

42、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相关研究

43、幽默风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meta分析

4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路径分析

45、论中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融合

46、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问题的探讨

47、男性强制戒毒人员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

48、情绪调节理论:心理健康角度的考察

49、研究生心理压力的来源及应对策略探析

上一篇:网络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班级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