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论文题目范文

2024-07-21

古典舞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摘要】舞蹈是人们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古典舞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高度,还能提高民族荣誉感和阳光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关键词】古典舞  青少年审美教育  文化价值

舞蹈是人们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古典舞是来源于中国古代,是中国几千年舞蹈文化的复兴,因其“形、神、劲、律”之美而受广大国内及国外的群众欢迎。尤其在中国,古典舞被应用到青少年教育中,对传承和发展中国古典舞蹈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一、古典舞的流派介绍

1.身韵学派

中国古典舞新划分为三大流派,其中身韵派是最为主要的流派。身韵派的提出来自20世纪初的李正一和唐满城两位舞蹈前辈,它强调的是舞蹈时身体的形体、神韵、律动以及规律,即我们所说的“形、神、劲、律”[1]。身韵派的舞蹈风格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大部分传承了中国的古典舞之美,另一种在舞蹈中加入了现代舞蹈的元素,是对中国古典舞蹈和现代舞蹈的创新与融合。在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中,身韵派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首先在20世纪中期推动古典舞从戏曲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风格的流派,其次身韵派提出的舞蹈四大元素也引导了后来的古典舞的走向,使得中国古典舞带有中国独特的古典气韵的同时,又混合了现代元素,引领新一轮舞蹈潮流。

2.汉唐舞

汉唐舞是通过对汉朝的壁画砖画等人物形态的模拟而形成的特殊舞蹈流派,它是在保存中国古典舞的精髓的基础上,通过仔细研究观察古代文图文物的形体特征,改编而成的一种汉唐时期舞蹈文化,其代表作为《踏歌》。汉唐舞的特点是更加模仿我国古代的舞蹈风格,企图更能接受古典舞蹈的灵魂,更加还原历史。

3.敦煌舞

敦煌舞为中国舞蹈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角,它的灵感来源于敦煌的壁画。与汉唐舞派不同的是敦煌舞在形体上更为大胆与开放,带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它的审美拓展也更为彻底。敦煌舞的代表作为《丝路花雨》,这部舞剧首次让人们接触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古典舞流派,在后人不断的努力之后,终于由高金荣老师创立了这一新的古典舞蹈流派。

二、古典舞的审美价值

古典舞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中蕴含的浓郁的中国传统气息和优美的形态艺术风格成为我国舞蹈的代表流派。其中,它的“形、神、劲、律”最具审美特点

1.“形”的特点

“形”即指形体姿态。在舞蹈过程当中,形体是人们第一眼看到的,它是人们看向舞蹈内涵的窗口,形体的优美程度直接决定舞蹈被接受的程度。在我国古典舞之中,“形”包含了几方面的含义:第一,舞蹈者的气质与所表达的情感。古典舞的表演者也不乏身姿魁梧之人,但是他们的眼神和肢体动作能够传达给观众不一样的含蓄的情感,可以让人忘记形体,将形体与枪杆,刚劲的外在与柔韧的内在完美结合[1]。第二,动作的连贯。在舞蹈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很多动作的转换,转换动作时要自然,不能突兀或僵硬。在中国古典舞中,整个动作都包含了“圆”的特点,强调曲线的唯美与连贯,使动作的表现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

2.“神”的特点

“神”指在舞蹈作品中传递出的舞蹈情感和含义,是舞蹈的“内在”精神。真正有内涵的舞蹈才能够让观众喜欢。形体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模仿做到最好,而神韵却需要舞蹈者用心去琢磨才能展示给观众看,这也能锻炼青少年的想象力。

“神”的内涵要求青少年在学习古典舞的过程中不但揣摩内心的变化,不是简单的完成既定的舞蹈动作,而要使动作传达出表演者的内在情感。“神”是在“形”的基础上赋予的跳动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神”在舞蹈的审美价值是不容替代的,没有“神”的舞蹈不具有真正的艺术价值。

3.“劲”的特点

“劲”体现在舞蹈中的是它的力度和节奏感,它是舞蹈过程中对于细节的处理。舞蹈中的“劲”一直在变化,时长时短,时重时轻,视具体情况而定。古典舞中如果“形”代表的是柔美,那么“劲”代表的就是阳刚之美,二者缺一不可。

通常情況,“劲”的教学会使用很多现实的食物来进行具体的比喻,启发学生对舞蹈产生共鸣,利用内在感情支配外在行为的表现。“劲”的审美价值在于舞蹈的每一个动作所要表达出的内涵都需要通过“劲”来表现,“劲”贯穿于整个舞蹈表演的始末,在表演中起着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4.“律”的特点

古典舞的“律”不仅体现在舞蹈要有律动之外,还体现在舞蹈的规律性上。在舞蹈表演中,很多动作都是具有相似性或者一致性的,但是在古典舞中,“律”分为“正律”和“反律”。“正律”是指舞蹈动作的连接 “顺”,其目的是使动作连接看上一气呵成,行云流水。那么“反律”就是“不顺”,是采用逆反心理,吸引观众眼球的另一种舞蹈方式。

“律”是古典舞蹈的舞律核心,不论是正律还是反律,不论是一气呵成的动作的流畅,还是逆向变化的惊奇,都是很好的融合了中国片古典舞“形”的特点。

三、古典舞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的青少年不再像以前一样思想陈旧,相反的,他们热情奔放,活泼好动,这为他们学习中国古典舞蹈奠定了性格基础。此外,古典舞对青少年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助于帮助青少年了解中国古典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3]。现代社会的青少年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集体荣誉感不强,对于本国的文化认识也不深,正好利用青少年对于舞蹈的热忱,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宣传中国古典文化知识,使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国家的魅力。第二,古典舞的形体和神韵传递出的是一种积极乐观,阳关向上的人生观,在学习古典舞的过程中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更加阳光健康的形象,同时也能增强青少年的耐心,提高其审美的高度。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古典舞对青少年的审美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审美高度,还能提高民族荣誉感和阳光向上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参考文献:

[1]朱南轩. 中国古典舞对青少年审美教育的文化价值[J]. 大众文艺,2013,07:181-183.

[2]朱南轩. 论中国古典舞在青少年审美教育中作用的思考及培养方式[J]. 青年文学家,2013,07:120-121.

[3]张琳. 中国古典舞的发展与审美[J]. 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04:235-236.

黄静裴(1975.08.16);性别:女,籍贯:山东淄博人,学历:研究生,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现有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典舞表演与教学

古典舞论文题目范文第2篇

【摘 要】 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和感官。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创设情境,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拓宽教学面,还能迅速提供直观、真实、准确、合理的信息。将它合理运用于小学舞蹈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活化课堂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蹈教学;兴趣;学习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也走入课堂。多媒体以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形式来辅助教学,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灵活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血液。

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和感官。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创设情境,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拓宽教学面,还能迅速提供直观、真实、准确、合理的信息。将它合理运用于小学舞蹈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化课堂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增强学生对舞蹈情境的了解与体验

舞蹈是用肢体表达思想的艺术。利用多媒体辅助舞蹈教学,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将所有舞蹈教学中所需的舞蹈情境以及各种民族的风格、特点收集起来,让学生对舞蹈情境有更好的了解与体验。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对学生掌握舞蹈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我在教学生学习民族舞蹈动作前,我会通过视频播放一段有关该民族风土人情、生活习俗、民族服饰的短片让学生欣赏,让学生具体了解。学生通过观看走进生活,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对学习舞蹈的求知与兴趣

一堂好的课,导入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能直接吸引学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我在教民间舞时,会先让学生观看一段该舞蹈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在老师的引导和提示下,对该舞蹈的风格特点、韵律舞姿以及所要表现的内容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激发对现在美好生活的热爱。并且在教授动作时,学生还能够将所感受的风格韵律、情感等内涵通过动作来表现,更好地掌握好舞蹈的精粹,让感受与音乐意义达到统一意境。

三、在对比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

对比就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在传统舞蹈教学中,都是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边看动作示范边模仿学习。这样的教学手段受到局限,学生一味模仿,没有想象力、创造力。现在我通过运用多媒体,把所要学习的舞蹈通过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在观看中仔细观察、体验,获得充分的感知。并引导学生从对比中及时发现问题,在对比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提出动作细节改进,从而细化舞蹈动作质量,加深理解和记忆。

另外,在学习动作时,对于有难度的动作和学习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我会通过多媒体将学习内容演示给学生看。采用慢动作、停镜、重放、分解等技术手段,结合讲解及示范清楚地表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看清楚每一个动作,学习每一个动作。我还把学生的动作、表演、展示录制下来,给学生看自己的动作;进行分析、对比、找出优缺点,运用直观教学对比正确的动作,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形体动作的进度和质量,缩短教学时数,帮助学生更好地将舞蹈作品(下转54页)(上接51页)的内涵表现、诠释出来,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四、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感受美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通过真、善、美的舞蹈形象浸透人们心里,感染着人们的思维、品质和激情。在舞蹈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艺术的气氛,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舞蹈、学习舞蹈,培养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在学习中感受舞蹈的动作美、音乐美、精神美、形体美,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

在欣赏课上,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我通过多媒体收集、采集各种教学参考资料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舞蹈节目,让学生观摩,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我上手位课、形体课、基本训练课时,会让学生观摩一些手位组合、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的资料,使学生了解不同舞种基本体态、动律、节奏、风格的不同,加深对各种舞蹈知识的理解。

在欣赏的过程中,我提出问题“怎样欣赏舞蹈?”,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各种舞蹈题材和舞蹈主题的优秀作品,引导他们分析不同风格作品的艺术特点。通过学习,学生大致能了解舞蹈的类型有生活舞蹈、艺术舞蹈、芭蕾舞、现代舞和民间舞等等,这是欣赏舞蹈的前提。在欣赏舞蹈环节上,因为有了多媒体的辅助,在欣赏舞蹈的情节上能把握得很好。在老师的简单讲解下,学生基本能看懂舞者用其肢体语言所演绎的内容及所想表达的思想。

艺术是生活的艺术,艺术源于生活,同样也需要归于生活。舞蹈作为一门艺术最重要的本质是舞者与观众心灵的对话,产生心灵的震撼。艺术是没有国界、没有语言障碍、没有阶级之分的。教育学生和舞者演绎一部作品一样,都是用心去演绎、去体会的,这样才是教育的真谛。

运用多媒体教学, 不仅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让舞蹈课堂尽善尽美,也给我们舞蹈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教师和学生终生收益。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舞蹈教学还需要我们长期的学习和探索,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学习;学习更多掌握多媒体教学理论的运用和方法,并运用到实践中,为培养更多热爱舞蹈的孩子提供帮助,让孩子们在舞蹈的蓝天上尽情飞翔!

【参考文献】

[1] 王洪. 多媒体在舞蹈教学中的作用[J]. 中国教学参考,2009(3).

[2] 张向侠. 微格教学在舞蹈教育专业中的应用[J]. 舞蹈杂志,2003(9).

[3] 万春. 多媒体辅助舞蹈教学初探[J]. 学习月刊,2012(2).

古典舞论文题目范文第3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古典园林;皇家园林;实践教学;营境理论

高校实践教学,是指为了实现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在高校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各门学科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一门课程。它由具体的、实践性的教学内容组成,是高校通过开展专业实习、专业实训、毕业实习、社会实践、专业实践、毕业实践、实验实训(理工科)等实践活动环节,通过演示法、课堂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式来贯彻、落实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育过程[1]。风景园林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风景园林教育活动的过程更加强调身心感知与体悟,以职业精神、素养和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新性地综合解决问题等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2]。

目前,风景园林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基本上是建构在西方现代景观、西方古典园林、东方传统造园三者结合的基础上,并且每个学校基于自身教学条件而有所侧重。我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践行王绍增教授的“营境理论”。王绍增教授认为:“我们祖先造园时不是先拿来一张平面图,而是先去实地踏勘,叫作相地。第二步仍不是在平面上做文章,而是在现实空间中发挥想象,何处可高?何处可低?何处可凭?何处可借?宜亭则亭、宜榭则榭,叫作立基。第三步还不是回家画平面图,而是在现场走来走去,观察着,思量着如何步移景异、如何互为因借、如何起承转合、如何组织旷奥变化。厅堂、掇山、铺地、栽花、种树、题词、作赋等事项则贯穿其中形成一个有机整体。”[3]我们旨在通过实践教学完善基于西方现代主义空间理论及环境心理学理论的风景园林课程设计体系,加强学生对传统中国的入境式营造理论的认知、掌握和体验。对此,我校在本科四年级第一学期安排了两周的古典园林考察课程,通常情况会安排两条线路,分别是江南(上海、苏州和杭州三地)古典园林考察和北京皇家古典园林考察。

本文结合2017年9月对北京皇家古典园林考察的课程教学进行总结,探讨传统中国入境式园林营造理论,旨在通过古典园林的现场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古人造园的思路。

一、皇家园林考察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考察流于形式,对皇家园林的感知止于视觉化

首先,北京皇家遗存园林不是单一的某个历史时期的作品,而有其独特的历史演变规律和內在逻辑,缺乏对其系统的历史演变考察,无法还原其山水园林营造过程,考察也流于走马观花的形式。

其次,考察流于形式的另一种情形则是学生习惯套用西方景观理论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对古典园林的解读采取西方景观的形体、空间等语言进行拆解剖析,一方面背离了中国传统造园的整体性、生命体验等美学范畴,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对皇家古典园林的考察止于静止的图面组织。除了拍照和写生,风景园林专业学习者应该通过某种方式解读皇家古典园林,并且有所体验,而不仅仅是进行图面和空间的比例分析,这些问题正是华南农业大学皇家园林考察教学改革中亟待探讨与解决的问题。

当下信息时代图像处理工具的强大虽然大大提高了风景园林专业景致表达及摄取收集的便捷度,然而同时也撕裂了连贯的身体游观体验——阴阳向背、高低俯仰、鸟语花香等远非碎片化、视觉化的图像所能简单呈现,而后者正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也是皇家园林考察课程的核心。

(二)考察线路安排不科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北京的皇家园林分布与当时的城市格局有极大的关联性,而北京古城被现代城市建筑及设施割裂,园林呈现碎片化的状态,已失去了过去的整体性。同时,城市规模巨大,景点繁多,景点之间距离跨度大等问题也让为期两周的考察时间变得非常有限。这些问题容易造成对北京皇家园林的考察不完整,或是对北京皇家园林群落营造的理解缺乏整体性。

(三)考察过程教学管理不严格,教学质量欠佳

教学活动场所古典园林也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游客众多,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很难保证教学质量。

再有就是不少学生是初次认识皇家园林,受到时间、知识储备等方面的限制,学习过程中往往仅仅停留在对皇家园林的表面景致认知,缺乏主动思考,难以深入体验解读,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实践教学,也影响到教学的质量。

学生对于皇家园林的实践教学目的不明确,对于“应该看什么”、“学习什么”这类问题缺乏深度思考和足够准备。

二、皇家园林考察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明确考察目的,强化对皇家园林体验的训练

理解中国传统园林创作是基于生活方式和环境意境的入境式设计理论,作为学习者需要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去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关注中国古典园林作为生命现象的载体或背景的特质。

本次皇家园林考察,需要学生抛开形体和空间的现代景观理论体系,回到中国传统造园的处境和心境去理解皇家园林的营造,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其营造手法,思考中国古典园林营境理论的现代性问题,将它应用到实践当中。

(二)细化皇家园林考察线路及实习步骤

皇家园林的建设不是某一时期集中完成的,有其山水经营的内在逻辑,因此要在短暂的考察时间内认识、学习北京皇家园林,首先需要做好内业准备工作。考察前期内业准备的核心工作即是对北京皇家园林历史资料的整理。该项工作的具体项目包括北京皇家园林建设年表、经典皇家园林图纸收集、历史照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阅读等。借此让学生对北京皇家园林有初步的了解,并预判所考察场地经历的营造变化。

接下来,就是“按图索骥”,参照图纸资料对园林景致初步认知,采取摄影、写生的方式描绘园林景物。也提倡运用摄影、小视频、写生等手段记录印象深刻的园林片段,帮助对园林片段进行记忆和观察体验。皇家园林的考察绝非以摄影和写生为成果导向,而是借由这些手段深入认知和体验的过程。因此,这些摄影、写生、视频拍摄的成果评价标准应该是考查学生记录的动机——因何景致被触动,关注了其中何种问题或者园林效果?

进一步把握古典园林的意象。以北京颐和园为例,“知春亭”以“春江水暖鸭先知”为意象,园中园谐趣园则取象于延山引水的无锡寄畅园。在考察过程中,引导学生借助景物景题、典故、楹联、绘画甚至古诗词等理解皇家园林的意象,是具体考察景物编排及其组景要素的前提。这也符合古人造园流程相地而后立意的想象。学生在把握“意”的基础上,通过对场地及物性的具体考察,理解“景以境出”的中国园林营造方式。

接下来是对古典园林进行体验感知。以颐和园绮望轩为例,绮望轩位于颐和园桃花沟西面,建筑物已毁,但是其基址尚存,假山及道路系统也保留完整。这个往往为游客所忽略的景点,却是颐和园后山后河一处重要的节点。通过遗留的山石布局,可以体验造园匠师将临水平台逼近后河峡口,以山石堆叠控制平台视线,制造一旷一奥两种空间体验的对仗。这些绝非简单的平面阅读可体验的园林情境,必须通过实地的“旷—奥”关系的考察,了解其具体而微的操作手段。因此,体验感知,可以引导学生以各种具体造园操作手段为关注点切入观察、记录,如对旷奥经营、窗景营造(以“画中游”为例)、明暗组织、“三远”(取郭熙《林泉高致》中平远、深远、高远的画意)的经营、林木对园林意境的影响,等等,进行深入具体的解剖。

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对古典园林进行传移模写。传移模写指的是用图示、文字甚至模型复述最打动自己的片段。“传移模写”出自南齐谢赫的画论《古画品录》,至今仍是指导绘画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而对皇家古典园林考察而言,传移模写的目的则是引导学生通过考察,主动带入设计思维,将园林经典操作作为设计的类型“原型”,通过设计语言加以表达、陈述。传统园林的操作依托的是古人一套传统的工程营造方式和手段,讨论传统造园的传承与转译,亦应以此为背景,在理解“营境”的基础上,引入各种设计表达的图示加以复述。这些图示手段,包括平面、剖面、立面、轴测图、电脑模型、实体模型等形式,旨在通过抽象性,带以较强的研究目的,集中讨论北京皇家古典园林中的设计问题。这种抽象性一方面帮助学生以确切的方法集中研究具体而微的操作,同时也为日后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皇家古典园林的体验带来极大的可能性。

(三)围绕皇家园林创作的内在逻辑进行现场教学

本实习教学另一项重要的课程内容则是针对皇家园林创作内在逻辑展开现场教学。不同于江南古典园林的文人造园,北京皇家园林造园的内在逻辑是围绕着文人园的理想与复述展开的,同时又是利用更为大尺度的山水架构进行因地制宜的营造。因此皇家园林实习考察的现场教学也集中对“文人造园逻辑”和“山水营造逻辑”两条线索展开。

首先,强调“文人造园逻辑”的创作逻辑。

北京皇家园林建设的高潮肇始于康熙年间,延续至乾隆时期,挟持皇室大量的财富,其造园规模之大,内容之盛,在中国历史上极为罕见。而其中造园的一个内在逻辑,则是“主事之人”帝王君子对江南文人园林的爱慕和向往,借造园,复述其自诩的“山水之乐”。据记载,乾隆曾先后六次巡视江南,并命随行画师一同访遍江南园林精华,摹绘“粉本”,“携图以归”,以作为北方皇家园林的造园参考。如周维权先生所言,“皇家造园实践经验上承明代传统,并汲取江南技艺而逐渐积累,乾隆又在此基础上把设计、施工、管理方面的组织工作进一步加以提高”[4]。因此,对皇家园林的解读和现场教学,一方面包括以“文人园理想复述”为重要讲解线索,引导学生还原、理解皇家园林如何运用当地的材料、手段、要素“复述文人园的理想”,并思考以当下所掌握的造园手段,又可以如何转译;另一方面,也通过“原型”与“复述”之间的高下对比,进行批判性地学习,探讨造园手段,引导学生在日后设计中思考设计的评价标准问题。

其次,从“山水营造逻辑”入手剖析传统造园的延山引水手法。

中国皇家园林造园自西汉以来,都非常重视将皇家宫苑建设与首都水利建设相结合,清代北京西北郊的离宫别苑正是这样的代表,而其中又以颐和园的建设为经典。本课程现场教学的另一部分,正是围绕着皇家造园的山水逻辑展开。与江南文人园规模迥异,皇家园林往往占地面积巨大,其选址上又多有自然山水架构的优势,造园对山水营造的操作在其中尤为重要。对皇家园林的解读,除了中观尺度理解其文人造园理想复述,更应从大尺度的山水架构营造入手,探讨风景园林学科对山水营境的核心操作。以颐和园为例,其前身清漪园在山形呆板,“童童无草木”的瓮山,而以城市水利建设为启动的造园则通过山水营造的处理,打造山环水抱的山水关系,使得万寿山、昆明湖和玉泉山在景观上互为借姿。现场教学,正是围绕着这种改造前后山水互包、方位面向、轴线经营、真假自然的互借等几组山水关系展开。

三、结论

北京皇家古典园林作为我国古典园林遗存的瑰宝,应该如何引领园林初学者去体验、解读、学习而后继承,是华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与林学院园林专业多年探讨的课题。首先,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将体验放在首位,引导学生从体验出发探究背后的设计逻辑,并加以表达复述。它一改以往园林考察中对机械测绘和手绘写生的过度依赖却鲜有确切的方法,引导学生针对设计本身进行自助的思考和分析、解读,回归造园学本身讨论设计问题。从考察成果的呈现看,大部分学生亦能按照成果标准,进行较有针对性的讨论和设计思考。

其次,北京皇家古典园林是目前园林遗存中难得的山水架构大尺度造园实例。它既不同于西方现代主义城市规划设计,也不同于苏州园林城市居住用地极度压缩下的亩中山水,而是古代造园者对城市人居环境的营造的集中体现。本次教学改革从城市环境、山水格局等角度入手,也使得学生拓展了风景园林专业的内涵和外延,加深了学生对传统“造园”的理解和把握。这为当代风景园林专业涉足更为广泛的从业范围,从更宏观的山水规划尺度理解、操作“造园”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次,本课程在改革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皇家园林如何运用当时当地的材料、技术、手段因地制宜地传承江南文人园,也为探讨中国传统园林的现代继承问题提供了一条可以学习参考的途径。傳统园林需要继承、发展与创新,不可仅依靠对古代遗存园林瑰宝的照搬照抄,或者仅以史学或是遗产保护视角的机械复述,而应该具象的遗存,然后抽象的归纳,再回归具体的设计操作。课程改革所强调的目的性和方法性正是希望以此引导学生在为期短短的两周调研时间内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实现西方园林的图面设计手段和东方园林的时空设计[5]手段的平衡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娜,贾方,杨瀚宇,等.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困境及对策[J].大学教育,2015(1):16-19.

[2] 高翅,吴雪飞,杜雁,等.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园林,2013(6):23-25.

[3] 王绍增.园林、景观与中国风景园林的未来[J].中国园林,2005(3):24-27.

[4]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5] 王绍增.论中西传统园林的不同设计方法:图面设计与时空设计[J].风景园林,2006(6):18-21.

[责任编辑 钟 岚]

古典舞论文题目范文第4篇

摘 要:禅意不是禅,却又与禅紧密相连,它是由禅升华了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文化心态。设计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探索冥想的审美体验与现代室内空间设计的结合,标志着禅宗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顺利传承。在现代社会,如何发展本民族特色的设计,如何形成本民族自己的文化风格道路,是我们要着重探讨的。

关键词:禅意;现代设计;禅宗美学;简约;少即是多

一、禅宗文化的当前状况

禅宗文化从魏晋时期就已经产生了,发展到如今,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在近代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禅宗文化逐渐被淡化,直到民国时期一些文人墨客开始对禅宗美学进行研究与探讨,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审美思想:意境。我国从古至今一直在研究禅宗文化。《园林禅意表达手法的演进初探》一文指出“禅不仅仅是宗教领域所推崇的文化精神,还体现了人们对生活、人生的看法和感悟”。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禅宗的美学思想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室内空间运用禅意案例出现,有关禅意与美学理论的研究也开始逐渐增多。

国外,对禅宗文化继承的最好的当属日本。宋代,禅宗从中国传入日本。此后,它在日本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给日本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禅宗文化传入日本后迅速与当地本土文化相融合,并与日本的神道教互相学习并且蓬勃发展,融入了日本文化的方方面面,成就了日本禅,其主张沉寂、静默、孤独的艺术特点,带上了鲜明的日本本民族特征。日本禅宗在很多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首先,在理论研究上,原研哉大师在《设计中的设计》中通过对各种案例的分析,阐释了禅宗哲学在形而上学事物影响下的设计。再就是设计研究方面,日本建筑设计大师安藤忠雄、隈研吾等将禅宗意境、禅意美学融入到建筑空间设计中去,创造了一批具有禅意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例如安藤忠雄举世闻名的“光之教堂”“水之教堂”,都蕴含着禅宗思想。禅包含着人生的哲学和智慧,它与设计中的设计思维相似。中世纪,禅宗僧侣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改变了以往注重人的视觉美的设计理念,更加注重园林给人带来的精神理解。此后,日本庭院由山水池景逐渐转变为枯山水式的冥想园。所谓枯山水,并没有真实的山水,其只是用一些各种形态的石块和沙子进行巧妙的组合摆放来代替山水景色。这种庭院通常用少数的绿色植物作为点缀,采用一些矮小的绿植,并在石块附近点缀少许的青苔和蕨类植物。这些手法主要是追求庭院的空灵与静寂的冥想感受,带给观赏人放松心情的沉寂之美,使人在简约的环境中冥想出更多的内容。

国内,改革开放时期设计师多重视实用、快捷、功能性的建筑,对社会、文化、审美等人文层面的关注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符合当时的国情。然而我国在逐渐强大的过程中,越发注重本国的艺术特点,近年来,随着社会对文化的关注,苏州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万科五园等现代建筑空间运用禅宗文化的设计案例层出不穷。21世纪,城市的发展和变化是多姿多彩的,人们开始逐渐尊重时尚和现代性。自然、人性、情调、情感和生活艺术,是当下人们最为偏爱的艺术理念,都市生活中高品质高精神的休闲空间逐渐被现代人们所推崇。在我国当下大环境中,回归禅意自由、静谧、宁静的空间是大势所趋,也是继续发展本国文化特点和艺术特色的必由之路,同时它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远离城市的喧嚣符合人类审美享受的客观自然本能。

二、禅意空间的内涵

禅意的核心思想是“空灵”,即飘逸、空幻、静谧、虚实结合的感受,同时也是指人和艺术之间思想上的情感和意向。事实上,中国文人非常喜欢理禅,经常要把参禅和诗歌创作联系起来。唐朝时期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曾描绘这一景象:“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描绘出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场景。南北朝时期谢灵运的创作和禅宗美学的结合就颇具个人风格。谢灵运的诗歌都蕴含禅意和寄情于山水的美感,具有鲜明的禅宗思想,例如:“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沈。”注重将个人思想感情同所见所想相結合,更体现了天人合一、物我同化的禅宗思想。

密斯·凡德罗曾提出“少就是多”(Less is More)这一理念,少到极点,就产生了无限大的空间,在一个室内环境里,陈列的物品越少,所剩下的空间也就越多,所以使人能更好地思索。这也就是营造意境空间的行为,从本质上说,空间是一个介质,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而出现的,同时也是连接人与自然的一个桥梁。

三、禅意空间的特点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审美意识也不断发展。空间不仅仅提供了效用功能,还向多样性过渡,更加注重体现人性。除了满足人的正常生活需要外,它还满足了人的精神需要,通过心来理解和体会,从而获得精神上的超然、心理上的宁静,这是人对禅修空间的要求和对心的追求。

赵朴老曾经说过:“中国文化离不开禅宗文化。”禅道思想自汉武帝时期传入中国,与中国儒家道家思想融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形成了儒、道、禅宗三家思想精髓为一体的含有中国特色的本土文化。

本文所说的禅意空间,是指具有禅宗美学思想内涵的室内空间。建筑空间由复杂到简单、由繁杂到宁静的这一过程体现了人们在满足自身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本能地去追求室内空间中的精神和心理的享受。

四、禅宗思想在当代设计中的探索

首先,古典园林与自然的联系最为密切。在后期禅宗思想的影响下,古典园林设计与自然的联系更为注重。在这些园林的规划设计中,我们力求追求自然之美,避免人工雕刻的痕迹,将自然山水作为主角,将建筑房屋融入其中,成为山水风景的一部分。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设计理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留园。

当前的禅宗空间设计理念主要是通过简单的材料和简单的设计风格来实现。例如,使用一些最原始的材料,通过把材料的纹理完全暴露出来创造一个自然、简单和精致的环境。禅意空间主要是禅意文化与人文情感的结合,创造出一种悠闲、干净的空间意境,形成一个令人难忘的诗意境界。

禅意空间的营造在中国当代的设计中有很多案例。2006年苏州博物館建成,正式开门迎客,这栋建筑引起国内外建筑设计界的广泛关注和学者们的追捧,其设计者是著名设计大师贝聿铭。该博物馆面积广大,周边大部分是历史古迹,有美丽的古典风景园林,还有富有诗意的古建筑区。这注定了设计既要继承传统文化,又要使用传统设计元素,同时,它必须具有现代美学,采用新的思想和创新的方法。苏州博物馆是一个禅宗风格的设计。中国禅宗空间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项目的完善,才能使这个空间概念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也是禅宗思想的传承者之一。隈研吾的“竹屋”的设计是采用形式不一的竹子进行对空间的围合与分割,营造一个同自然融为一体的室内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对自然的体验是很极致的,竹材进行空间的区域分割,同时还有藤蔓绿植、木材家具作为空间的软分割,呈现出不同的暖色调,给人以微暖、温馨、朴实的感受。同时木材、竹材、绿色植物所散发的本身的香气使人感受到舒适,仿佛更加贴合大自然,使体验者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澈与放松。

禅宗空间追求简单自然,崇尚“少即多”的设计理念,主要集中在对空间精神层面的把握上。禅宗文化的含蓄、空洞、朴素的特点,结合自然元素创造的空间,既满足了现代美学的发展,又具有禅宗美学的魅力,同时使生活充满禅宗美学的思想境界,为冲动的城市环境空间提供一个安静的地方。禅宗自然主义的思想主要追求的是最原始的体验,注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回归自然。空间是人与自然连接沟通的媒介,安藤忠雄曾说过:“我将风、光和水等自然因素引入几何化和秩序化的建筑,并借此唤醒建筑的生命。”设计师用自然界的天然材质、自然景观等物象来装饰我们的生活工作空间,来营造禅意体验空间,将大自然“搬进了”我们的生活,唤起我们原初、自然的空间情感。

安藤忠雄善于运用清水混凝土,并且将其功能发挥到极致,甚至成为他本人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符号。禅意美学的静、素、朴在安藤这里被运用于材料、结构以及精神属性上,他设计的建筑风格更接近自然,整个建筑环境更具灵性。这种以混凝土为基础的建筑,既有冷酷开放的美,又有静谧的魅力,深深地蕴含着禅宗美学思想。安藤忠雄使用各种技术来重新组合各种几何形式,以实现各种变化,并创建虚拟和现实的建筑空间形式。“光之教堂”是日本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是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的杰作。它通过在教堂墙壁上开一个十字形的洞来创造一种特殊的光和影效果,因使信徒们在其中幻想与上帝亲近而出名。

“光之教堂”是安藤忠雄教堂三部曲(风之教堂、水之教堂、光之教堂)中最著名的一部。坚固、坚硬、透明的混凝土被完全封闭,创造了一个黑暗的空间,让进入的人立刻感到与外界隔绝,阳光从墙壁水平垂直交错的开口处进入室内,形成了著名的“光之十字”——神圣、清晰、纯净。安藤忠雄的建筑擅长使用封闭的建筑形式,将外部世界的噪音与空间的几何形式隔离开来,创造出一个安静、宁静、静寂的空间,使人们的内心回归沉静。

参考文献:

[1]张虹.中国禅宗美学思想对友禅图案起源与发展的影响研究[J].美与时代,2010(11).

[2]秦亚平.禅意的室内空间艺术研究[J].艺术设计,2011(3).

作者单位:

鲁迅美术学院

古典舞论文题目范文第5篇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古典园林造景中理水艺术的手法,总结出水在古典园林造景中既具有美学价值又具有文化意义;同时,以南京地区新建居住区绿地的水体处理为分析对象,横向对比古典园林的理水手法,指出当代居住区绿地理水艺术需顺应时代潮流发展,借鉴成熟的古典园林体系的同时应注重推陈出新,创造出新时代的园林理水体系。

关键词:理水艺术;中国古典园林;居住区绿地

0 引言

水是园林艺术中最重要的生态因子,是园林中必不可少的动态因素。孔子云“智者乐水”,智者因水之灵动而乐,而园林也因水的存在变得活泼生动。中国古典园林中水是园景的重点,是江湖河海的艺术形象的升华。从西周周文王“灵沼”开始,到汉代上林苑“一池三山”对理水艺术进一步发展,再到宋朝艮岳水体包罗万象的艺术升华,再至明末计成《园冶》对理水原理系统性的总结……历经几千年的园林理水艺术发展,中国古典园林对水的艺术处理已经成熟且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1 水在古典园林造景中的功能价值

1.1 文化意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水被看作是高尚品格的象征,是文人雅士的向往与追求。文人亲近于水,常借水来抒发心中的情感,如:曹操在海边吟唱“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借海之壮阔抒写内心壮志;兰亭清溪旁王羲之一众流觞曲水,畅叙幽情;苏轼在江中慨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引发对万物永恒的思考。凡此种种,水的形象被文人雅士赋予了深层次的文化意义。在古典园林的营造中,造园人也习惯性利用人造的水体来再现自然山水,其中同样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在“山水比德”语境下,园林理水还有了更高层次的体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以人之美德比兴于水。对水的独特审美是中国特有的审美趣味,其源头可从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史中窥见一二:一勺则江湖万顷,水有源有尾,有收有放。从仿照自然到缩移模拟到一勺代水到意境的蕴含,表面上是淡化水之形的历程,本质上却是意境蕴含在水之形上的深化。可见,中国古典园林中水之形的演变历程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历程的缩影。

魏晋南北朝以后,筑山理水已经较多地运用一些写意的手法,把秦汉的注重写实创作转变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摆脱了儒家“君子比德”在功利追求和伦理附会上的弊端,进而纯粹地寄情山水,自然审美观进入高级阶段。在宋代,山水诗、山水画、山水园林密不可分,园林理水也兼具诗情与画意。园林的水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如吟咏诗赋一般,抑扬顿挫。因此,理水注重空间划分和组合,像诗一样严谨和精练,以便游园时可以像朗读诗赋一般畅快淋漓,此谓之“诗情”。“画意”则表现在中国古典园林不同于西方风景园林,注重写意,“一勺则江湖万顷”,能够以简约的笔墨获得广博的艺术效果,这个层面上,古典园林可以说是“可观,可游,可居”的立体山水画。

1.2 空间作用

在古典园林的视线组织上,常常以较为平静而相对集中的水面来营造较广的空间,借此与园中其他较为狭窄的小景形成对比,给游人以宽广的视觉享受。[1]在古典园林的景物布置上,园林以水景为中心,在其周边布置建筑,围以置石并栽植花木,以此使整体形成向心的空间状态。这种以水面为中心的布局形式使整个空间更加集中与紧凑,同时,在古典园林的理景手法上,利用水面在园中营造的留白效果與建筑、山石、花木等其他造园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实体空间构成了鲜明的虚实对比,实现了古典园林的“小中见大”或者“大中见小”的效果。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作为第二自然,不同于天然山水环境,而是“人化的、典型化的自然”的体现之一。

1.3 映射作用

水面形成的倒影也是园林理水常常利用的一点,古典园林造景可以借周围景观的倒影为整体增色。造园师利用倒影,将天空中的云霞与庭园中的山石树木融为一体,构成“群木悬植,丛山倒峙。崖底天回,浪中霞起”的美丽画卷。水面平静时,水天共色,倒影也显得格外真实,几簇云霞染上了池中的一抹绿,又增几分神秘;而或微风乍起,湖面波光粼粼,原本平静的水面荡漾开来,倒影也由原来的清晰转为虚幻,一虚一实,园景的竖向层次变得更为丰富,水体也显得更为深邃。

综上,理水艺术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典园林人与自然的理性适应,与自然环境始终保持着亲和关系。同样,在园林造景中,水不仅仅是美学价值的体现,还有着情感和文化的寄托以及空间营造的作用。在历史的积淀下,古典园林的理水艺术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之处,其对园林文化发展的奠基作用也值得我们思考。

2 当代居住区绿地的理水手法

产业革命以来,人类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物质文明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园林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柯布西耶的城市构想等理论的相继提出,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逐渐焕发出新的生机。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居住区绿地从原本无意识的照搬发展至逐渐成熟,公共绿地的造景效果也日渐完备。其中,当代居住区绿地设计中对水的处理也相对重视。本文以南京地区新建居住区为例,分析其园林造景中的理水手法与作用。

2.1 项目背景

2018年,历经多轮房价政策严格调控后,南京楼市迎来了寒冬,新房成交量与2016年相比下降了47%,原本较为成熟的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面临着被重新洗牌的风险。当前环境下,唯有品质较高的居住区才能直面这一改变。因此,对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视被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景观逐渐向精致化、人性化转变,其设计中的元素也更为丰富,呈现的景观层次也有较大的提升。笔者探访了位于江北新区和南部新城的几处楼盘,从这几处居住区绿地的水体营造来看,其主要处理手法在于展现水在不同状态下的特质,并为不同的景观效果服务。基于此,本文将探访的居住区绿地的水体营造大致分为对于动水和静水的处理,其中动水又可以划分为造势、造声和造型3种表现手法。

2.2 水之势

巨幅的跌水景观常常被用来营造出磅礴的气势,水体利用高差产生的势能变化足以让人叹为观止。在大名城居住绿地中,基于其宽广的楼间距,整个居住区给人的直观感受是广阔和大气。沿着居住区内宽阔的道路向中部行走,视线在不远处变得更为通达,隐约的水声也随之而来。循声走近跟前,才发现在树木掩盖之下有一巨大的下沉式广场。广场上下落差约5米,是居住区绿地中较大的规模。墙体两面以大理石为壁,一面为黑色花岗岩,水流则在花岗岩一侧倾泻下来。瀑布从高处落下,跌入坑底的蓄水池中,磅礴的水声在广场内回环,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受。同时,又因下沉广场独特的空间布置,奔腾的水声仅在广场周围汇集,不会惊扰到周边的居民区。该居住区在空旷的场地中突然布置一个大型的下沉广场,既不会影响到居民日常生活的视线通达,又展示了宏伟落差下水体的磅礴气势,是一个设计良好的水势营造案例。

2.3 水之声

与上文所述跌水带来的听觉震撼不同,居住区绿地理水对于声的营造更偏向于潺潺流水带来的听觉效果。以银城铂悦府居住区绿地为例,该居住绿地位于南部新城规划范围内,因此,秉承南部新城精致细巧的规划风格,铂悦府的景观造景更偏向细腻化,园内道路错落有致且各具特色,中心广场也依植物划分成各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沿着四时花镜向广场的一角走去,人群的喧闹渐渐散去,不远的幽静处有一块被日本珊瑚树环绕的墙体组成的围合空间。在这幽静的围合空间中心,是一组大理石桌椅,其四周的墙壁攀满爬山虎。墙面上布置了几组流水喷泉,潺潺的水声从四周缓缓流淌至耳畔,将居民与外围的喧闹完全隔离开来,感受到的是如夏夜梦境般的静谧。隐约中又有几丝花香从远处飘来,使人如痴如醉,忘却了生活中的忙碌与疲惫。铂悦府利用潺潺水声,将围合的空间与外界隔离开来,利用水声反衬出场地的静谧,展现了水声之美。

2.4 水之形

水的形状由其容器决定,水形之美离不开其岸畔或池壁的造型;同时,水流自高处向低处流又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对空间的营造有着绝佳的作用。园林之水,贵在曲折,形曲则意深。曲水流觞是中国风景园林理水的一种别具风格的形式和文人高雅的文化活动。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记录晋代公共园林兰亭的曲水流觞之风情:“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古代文人暮春时节于曲折蜿蜒的溪水边,饮酒流觞,吟诗抒情,行上巳节祓禊之习俗。在笔者探访的几处居住区绿地中,银城悦见山对流水的造型有着独到的设计。悦见山整体的规划恰如其名,是因山而建的一块居住区绿地,场地内地形起伏较大。设计师对原有地形进行保留,在居住区内部道路旁设立连绵的水流,徐徐从中心广场处汇入居住区出入口的小型汇水池。“延而为溪,聚而为池”,设计师利用水面的开合变化,形成居住区内不同水体形态的对比与交融。[2]

2.5 水之静

静水是理水艺术的另一表现形式,由于其平静的水面,该类水体有绝佳的倒影效果。在新城悦城府居住绿地的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在一低层建筑庭院中采用了大面积的静水。水体的中央是一株孤植的罗汉松,矗立于矩形水面的中心处,也是水体四周视线的汇集处。平静的水面给人以安静的氛围,让人沉心于水体,沉心于如镜面般的倒影之中。水中倒影将向心布置的建筑物与罗汉松形成了框景,拉近了建筑边际线与植物的距离,再次强调了以罗汉松为中心的构图布局。此外,水中的倒影与实体相映成趣,在纵向上拉开了整体景观的层次,丰富了园林造景构图的纵深感。

3 横向对比下理水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基于上文分析,从水自身特性、空间营造、文化内涵出发,横向对比当代居住区对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艺术的继承与创新。

在水的自身特性方面,古代园林重视水的自然属性,在造园设计中对其声音、流动性、映射性等加以利用。楚灵王修建的章华台是见于史书记载在园林里开凿大型水体工程之首例,自此水在中国古典园林向自然式风景园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自然界中水体的气势不能很好地加以展现,难以复制自然中跌宕的水体,因此古典园林中的造水普遍存在一个缺“势”的问题。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当代居住区绿地设计中,设计师对水之势的设计不再受到限制,理水艺术也逐渐发展成巨型跌水等磅礴的形式,进一步完善了自然界水体的形式。

中国古典园林中,在水体的空间营造方面,水绝不是可以割裂开来的单一要素。无论是天然山水园将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还是人工山水园改造加工山水整体或者局部,都注重“山镶水抱”格局的营造,即山水关系的空间营造。中国古典园林讲究水体与园林其他要素的配合,形成空间上的对比关系或者以水来对园林进行平面空间的划分。同样,当代居住区绿地景观也常用水体与其他要素对比,但在水面的分割作用方面不似古典园林那般考究,仅仅表现为在水系较为复杂的地区以水作为区域之间分割的界限。

在文化内涵方面,古典园林是感性的,是主观的写意,看重寄情山水,山水作为园林的骨架,以水作为情感的一个抒发点,具有中国古典园林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诗画的情趣,意境的含蕴四大特点,进而体现了自然美、建筑美、诗画美、意境美四大审美内容。[3]而当代居住区绿地设计有所欠缺,与中国古典园林水的形式服务于意境不同,当代居住区绿地的设计普遍把水的形式上升为主体地位,过多重视理水的美观和功能价值,而忽视了水的文化内涵以及审美趣味,丢失了景观中水体的韵味。

4 当代居住区绿地水体营造的策略

当代居住区绿地在水体营造方面应结合现阶段的审美特点,借鉴成熟的古典园林理水艺术体系。同时应注重发展与创新。具体来说,一方面,在居住区水体设计中可以参考古典园林中水的文化内涵,结合当今时代发展潮流,以水的某一特质为出发点深挖其文化和审美内涵进行设计,力求与中国人文化心理产生共鸣,避免设计的表面化与形式化弊端;另一方面,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设计师应注重结合科技,进一步发掘出水体的生态价值,积极探索现代园林水景发展新模式,塑造一个具备科学管理、系统化的现代化水景,使人与自然环境关系回归亲和。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21.

[2] 李早.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现代启思[J].建筑學报,2004(9):62-63.

[3]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0-26.

作者简介:陈扬(2000—),男,江苏南京人,本科,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王崇骁(1999—),男,江苏徐州人,本科,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指导老师:钱可敦

古典舞论文题目范文第6篇

琴棋书画是中国古典四大艺术,而居于魁首的吉琴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已成为文人雅士抒怀养性之物。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来对于古琴收藏、鉴定、演奏的经验,着重阐述了古琴的鉴定方法和审美观念,从中亦可知唐代至清代古琴的演变脉络及其艺术特点。

我国古琴艺术历史悠久,有文字可考和形象可证的已有3000多年,至于有关古琴的传说那就更早了。自从有了古琴,它就和文人们朝夕相处,是文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修身之物。随着古琴演奏需求的变化和历代斫琴家们对工艺的逐步改进,到了盛唐时期,古琴已发展成为高度科学性、艺术性及实用性相结合的综合艺术品。古琴作为一种器物,不仅仅是单纯的演奏用品,除了满足古琴演奏家的需求之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存世的50余种不同风格的古琴造型,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代人们的审美情趣、思想观念以及思维方式。在古琴的组合与使用方面,数千年来,它始终与严格的传统礼制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紧密结合。

2003年11月7日,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第二批世界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后,古琴已不仅为国人所珍视,更为世界所瞩目。近年来,由于国力的增强,中国艺术品的拍卖价格也在不断飙升,作为中国古典“四大艺术”之首的琴,越来越受到收藏家们的青睐。2003年以891万元拍卖的王世襄先生所藏唐代伏羲式古琴“大圣遗音”,于2011年5月再次在中国嘉德春季拍卖会上现身,并以1.15亿元高价成交。2010年12月北京保利秋拍,一张北宋的仲尼式“松石间意”琴以1.3664亿元成交。由于古琴收藏热的不断升温,一些艺术价值不高的仿品也频现于各大文物交易场所。因此,如何鉴赏和收藏古琴己成为艺术品收藏者必须掌握的知识。

古琴是多项艺术的综合载体,涉及木材、髹饰、断纹、音质、品格、造型美学等方方面面。因此,鉴定古琴要比鉴定其他艺术品难得多。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古琴鉴定部门,古琴的鉴定依赖于一些资深的古琴演奏家。而他们往往多偏重古琴的音质,对古琴的形体美学并不重视。其实收藏古琴不仅要考虑使用价值,更要掂量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过去古琴界对琴的断代有“唐圆宋扁”之说,因此演奏家给古琴作鉴定,往往存在保守性和片面性。保守性表现在将琴体较圆的列为唐代,将琴体较扁的列为宋代。片面性表现在依据漆胎的断纹形状、琴材的老化程度推断时代。其实,即使由同一个古代斫琴家制作的同一款式的琴,因不同时期的审美观念和琴材限制,琴体也圆扁不一。断纹也会受时间长短、漆胎质量、区域气候变化、使用频率等因素影响,或早或迟产生。

因此,给古琴作鉴定,除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多听多看。

“听”是指用手拨动琴弦,听其音色。在传统的琴论中,最早对琴的音质进行论述的是魏晋名士嵇康。他在《琴赋》中说:“器和故响逸,张急故声清,司辽故音庳(低矮之意),弦长故徵鸣。”到了明代,冷谦提出奇、古、透、润、静、圆、匀、清、芳、苍、松、脆、滑“九德四芳”的琴音美学标准。严格来讲,一张琴的音质要达到这么多的美学标准是不可能的,但传世的古琴大多皆具备松、透、圆、润的音色特点。

“看”,一是看木质,从琴背龙池、凤沼处看琴的内腹木质的老化程度。明代以前的琴,木质多呈金黄色且松软,纳音上多留有不同时代人的指甲印,凤沼尾端的纳音处有明显凹塘,凹处的木质比其他部位木质要紧硬些,这是挂琴时琴体相应部位长期和挂钩撞击所致。二是看漆质。宋元以前的琴,胎质较细腻,漆色纯净,火气尽褪,在强光下能透过表漆看到漆胎内闪闪烁烁的鹿角霜和金、银、铜等粉末。三是看断纹。断纹,即漆器因年久而出现的裂痕,主要是由于胎骨及漆层经常不断地胀缩而产生的。断纹标志着漆器的年代,唐宋时代的古琴多呈蛇腹断、梅花断。元明时代的古琴多为流水断和牛毛断。明代漆工黄成的《髹饰录》中说:“断纹,漆器历年愈久而断纹愈生,是出于人工而成于天工者也。古琴有梅花断,有则宝之;有蛇腹断,次之;有牛毛断,又次之。他器多牛毛断。又有冰裂断、龟纹断、乱丝断、荷叶断、壳纹断。凡揩光牢固者多疏断,稀漆脆虚者多细断。”清代程允基《诚一堂琴谈》:“古琴以断纹为证,不历数百年不断。有梅花断,其纹如梅花,此为最古。有牛毛断,其纹如发干百条者。有蛇腹断,其纹横琴面,相去或一寸,或半寸许。有龙纹断,其纹圆头大。有龟纹断,冰裂纹不等。以有剑锋耸起者为真。”

鉴定古琴除了要多听、多看,还要多比较、多思考。在实践中,要对各个时代的古琴加以类比、分析,从中找出规律性。最为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掌握古琴的时代风格特征。由于各朝各代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受其影响,古琴的造型、音色等方面就必然形成了具有本时代的风格特点,反映出与一定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密切关系。因此,对古琴的鉴定,一定不能脱离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只要我们对古琴多看、多听,多分析,多积累,渐渐熟悉了不同时代古琴的风格特征,就会有一个概念化的了解。如先秦时代的琴是什么样子,唐、宋、元、明、清时的琴又是什么样式,其各朝代早、中、晚期的琴又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等,只有掌握了这些,鉴定时方能心中有数。鉴定一张古琴,首先要看其风格特点属于哪个时代,只要符合时代特征,再作进一步的观察,最后就可以断定其真伪及其年代。一般来说,古琴的特点与其应有的时代特征有矛盾者必伪。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事物的特殊性,即在普遍规律之外,往往还存在着不同于某一时代风格的特殊情况,常常反映出地域差别和个人风格特点等种种复杂的因素,在鉴定时要加以注意和区分对待。

还需说明的是,时代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演变,不同于政治上的改朝换代,有时,一个时期的风格会延续到下一个朝代。如唐代丰满圆润的风格特征,一直到北宋初期仍被沿袭。仅仅从造型特征上简单下定义是不够的,还要从古琴的造型、材质、胎质、断纹、漆色、音色、线条、弧度、款识等方面去综合辨别。所以,给古琴断代所包含的内容极其复杂,需综合诸多因素,单顾一点,不及其余,就会出现鉴别上的错误。此外,个人风格与地区特征、时代特征、时代跨度及其艺术审美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比如唐代的四大制琴家雷威、郭亮、张越、沈镣,雷、郭的琴音以“清雄沉细”著称,而张、沈的琴音则以“雷鸣响亮”闻名,他们既可代表唐代特征,又具有个人的独特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伏羲式“九霄环佩”琴(图5)和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九霄环佩”琴,总体上看风格一致,但细心品味,又各

具特点,无论是厚度还是比例,均有一定的区别。

因此,辨别古琴的时代特征和风格,是一个全面而又复杂的过程,不可简单草率从事,要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精神去对待。为了便于掌握每一时期古琴的风格特征,下面按时代顺序,分别讲述古琴的造型特征、胎质、漆色及工艺技法等特点。

唐代古琴

唐琴的造型和风格与博大华贵的大唐国风同出一辙,都体现出盛唐时代那种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唐琴的工艺制作在继承并吸收历代文化艺术的基础上,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形体和漆色都散发着华丽润妍、自由清新的格调,呈现出圆润丰满、富丽端庄的风格。如今唐琴的存世量很少,但从现存的唐琴实物和唐代弹琴图来看,其形制以伏羲式居多;造型特点为体态宽阔、雄伟浑圆、劲健有力,显得气魄宏大、富有活力,给人以雄强硕壮的感觉;额头多作圆弧形,项宽而长,肩部多在三徽以下,腰部肥美,琴底也多作弧状,冠角多刻成阳线。

宋代古琴

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推动了髹饰工艺的普及与发展。宋代古琴最能体现时代特点的是一色漆琴。一色漆琴,顾名思义指通体一色的漆琴。而有时同一张古琴表里异色,实际上是漆色因时间久远褪变的结果,仍然为一色漆琴。一色漆单纯而不简陋,朴实而不粗鄙。宋琴漆胎较为细腻,金光内合,其色质温润,表现出一种内在、含蓄的美。宋琴的弧度渐渐扁化,造型多以仲尼式为主,以朴素简洁、工整规范、简约实用为美,琴的形体有超越形体之外的精神气韵。

元代古琴

由于元朝历史较短,总共不到100年,因而元代斫琴艺术没有形成新的特色,在琴文化史上,属于过渡发展阶段。元代琴的形制基本上继承宋琴的风格特征,款式上几乎都是仲尼式。但元代古琴的制作还是留下了一些时代特点,如琴的项部一般较短、较粗壮,腰部内收较小,总体造型风格敦实明朗、强悍劲健。这一时期也出了一些制琴名手,如严古清、施溪云、谷云等。

明代吉琴

明代琴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受到统治阶层的重视,上自皇室士夫,下至文人平民,皆出现很多著名琴家。明代,宗室与民间的斫琴之风盛行。明宗室的宁王、益王、潞王都亲自参与设计琴型,新增了许多式样,这也是明朝琴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之一。明代的新增琴型主要有飞瀑连珠式、刘伯温式、列子式。这一时代的斫琴名家有祝公望(海鹤)、张敬修、方隆、惠祥等。

清代古琴

清初的古琴虽承袭了明代传统,形制保持简练、质朴的特征,但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已大不如前。特别是乾隆、嘉庆之后,由于社会奢靡之风盛行,古琴亦追求纤巧悖谬,几乎无一精品佳作流传于后世。笔者曾见过一张清末的仲尼式无名琴,全长128厘米,额宽17厘米,肩宽19厘米,尾宽13.5厘米。黑色漆,薄灰胎,琴体线条模糊,额大尾细,肩削腰窄,比例失调,两护轸尖细如犬牙,舌穴处雕刻浅薄,敷衍了事,做工甚为粗劣。整个琴体无一处美感可言,是晚清病态社会的畸形产物。

到了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受到帝国主义侵略,社会动荡,古琴在造型上出现了中西结合的倾向,有一种虚张声势、装模作样的陌生感。民国时期的琴笔者也曾见过数张,琴体大多或呆滞笨拙,臃肿不堪,或单薄无力;有的音质沙哑粗重,有的尖薄得似破锣之声,可谓一无是处。

由唐至清1000余年间,古琴从雄伟圆润走向沉穆浓华,从朴素平实走向妍秀劲挺,从典雅清新走向纤巧滞郁。如果把大唐古琴高贵典雅、气宇轩昂的气质比作达官显贵,宋代古琴则似朴实无华、清秀儒雅的文人士夫,明代古琴文绮妍秀、柔婉玲珑的气质则像君子与淑女,清琴的失位俚俗就如效颦的东施。

鉴赏事例

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不断增长,古琴收藏热也在不断升温,多类仿品充斥于各大文物交易场所,有的还为赝品杜撰了“翔实”的故事。数年前,上海某拍卖行友人曾带来一张琴让我鉴定。当他小心翼翼打开重重包裹,远远望去便知是一张伪断纹琴。友人不信,问我此琴作于什么年代?我说:“仅仅六七年而已。”友人笑着对我说:“这次你可看错了,这琴是我去年到日本,从一收藏家手中征集而来的。”说着便从包内取出一本1982年出版的日本收藏家杂志,见此琴的照片和解说亦在其中。我将琴和图片作了详细的对照,又仔细查验古琴,但见琴体造型呆滞,做工粗劣,线条僵硬,确系近年仿品。友人还是不信,我又从琴体多处找出破绽。友人毕竟是其他艺术品的行家,笑着说:“此琴经你一看,造伪的漏洞百出。”我又问:“那本收藏家杂志呢?”友人大笑道:“不用说了,这本杂志自然也是赝品了。”这类作伪牟利的人可谓用心良苦,真是干奇百怪,不胜枚举。

有的人为了牟取可观利润,不惜将一张真品古琴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进行割裂、分散,再与伪品搭配。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位台湾老人带来一张说是元朝的琴让我鉴定。我见琴体线条、弧度都较自然,冠角的用料、雕刻也很精美,但感觉没有什么旧气,除额头部位和二弦以外六微至七徽间、底面的尾部是真流水断外,其余部分的断纹皆十分生硬,再经仔细查看,才知道此琴为新旧搭配而成。老先生问我鉴定结果?即问他以多少钱购买,他说相当于人民币80万元,我不忍说出原由,只说“还算不错,好好收藏”以应付。前者伪造以骗人牟利,顶多造成真赝混杂,混淆视听,还构不成大的危害。而后者既骗人牟利,又对古琴本身的整体性和艺术性进行破坏,是作伪者最大的过错。

2004年,曾有一位湖北武汉的收藏家带来一张琴让我修复。因常有人神神秘秘带琴来请为鉴赏,结果却大多是粗笨呆板有形无神的工艺品,此次也不免有些藐视之意。当他从层层包裹的旧被单中取出琴时,远远望去,只见琴体匀称平和、神恬气静,漆色温润悦目,不由得吸引我走近仔细观赏。

这张仲尼式的古琴,通体皆是流水断,断纹波光粼粼。我忍不住拨动残存的三根琴弦,顿时即从琴腹内发出幽古灵透之声,令人顿消躁妄之气。我禁不住深情赞叹:“宝琴!”琴主见我面露惊奇之色,又问:“您看这琴出自什么朝代?”我将琴挂在墙上凝神观看了一番说:“这琴应出自北宋。”琴主笑着说:“要是北宋就好了,那我就赚大了,可惜您看错了,您凭什么说这张琴是北宋的呢?”我说:“是这张琴的气韵告诉我的。”琴主说:“我是搞书画收藏的,我们鉴定书画大凡多以笔力、落款和印章为准,可巧这张琴腹内也有款识,写的是大明万历丁丑年黄世伯制,收藏这张琴之前因价格不菲,我也很谨慎,请过三位琴家看过,都认定明朝琴无疑,才出价30万元购得。您论定它为宋代,我很高兴,不过我想知道您从何而论呢?”我取下琴,用手电筒照看了琴腹里的

字,但见字的墨色陈旧,字体婉丽端秀,便、口J:“您是书画收藏家,我对于书画没有研究,这琴腹内的明代款识可有疑问。”琴主人说:“这琴腹内的字确是明代人手迹,不过我查考过,这黄世伯既不是书法家,又不是制琴家。”我说:“疑问这就来了,在明代斫琴名家中确没有此人,况且这琴做工精美,形体轮廓、线条方正圆润合度,规矩中蕴涵着朴厚,无论从任何一点来看,如没有20年的制作经验和较高的艺术修养,是做不出这‘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宝物的。”琴主人说:“您的论断我很赞同,不过这琴腹内的字,后人怎么写得进去呢?”我说:“刚才我仔细看了琴的边缘,漆色、胎质与琴的面底有明显差异,胎质较粗,虽然也生了断纹,但和琴面部、底部不连贯。我认为这琴腹内的款识是明代琴主人破腹重修时写上去的。”琴主喜形于色地说:“听您这一推断,我用明琴的价格却得了张宋琴,这便宜可讨大了。那可否请您把那伪款刮掉,还这宋琴一个清白呢!”我说:“那倒不必了,这明朝的黄老先生和您有缘,帮您捡了漏,您得焚香谢他才是。况且这明人的字留存今日也实属不易,刮去容易,却毁了人家良苦用意,又留下新痕,岂不是错上加错了?”

(本文作者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广陵琴派)传承人,中国斫琴名家,中国古琴学会副秘书长

唐代 代九霄环佩琴伏羲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琴体全长124.5厚米,弦长113厘米,肩宽21厘米。漆色呈紫果色,鹿角灰胎,漆胎下面裱有粗丝黄葛布底,小蛇腹断纹。腹内纳音稍稍凸起,琴背龙池上方刻篆书“九霄环佩”4字,龙池下端刻篆文“包含”大印一方,池旁右刻“超迹苍霄,逍遥太极,庭坚”行书10字及“诗梦斋”印一方。此琴琴额圆阔,项部宽长延伸至三徽以下,腰长横跨在七徽八分至十一徽二分之间。琴面的弧度从边部即渐渐丰隆似苍穹,丰满圆润。整个琴体皆以弧线相交接,线条过渡自然流畅。尤其是收尾之处,从十三徽下即逐渐圆收,冠角的线条也雕刻得十分精细,改善了琴体的单调感,给粗犷的琴体增添了几分灵动,使整个琴体在庄重浑厚中显露出伟岸高大的气势,具有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特征。九霄环佩琴是唐琴中最为罕见的一种,自古以来此琴极享盛名,被誉为“鼎鼎唐品”和“仙品”,让人过目难忘。

唐代 大圣遗音琴灵机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琴体全长122厘来,弦长113厘米,肩宽20.1厘米,尾宽13.4厘来。

梧桐木制,鹿角灰胎外髹朱斑漆,流水断纹。龙池为圆形,凤沼为椭圆形,龙池上端刻行草书“大圣遗音”4字,龙池两侧刻“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16字,填以金漆。琴腹内用朱漆书有“至德丙中”4字。至德丙中是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金徽、玉轸、玉足,额头圆润饱满,项肩过渡圆润自然,有金童头、仙人肩、玉女腰“三绝”之誉。下腹内收,线条起伏转折流畅,体态修长优美,又不失丰满浑厚,给人以端庄稳重、雍容典雅之美感,是唐代所谓“丰肌秀骨”的典型,具有极强的艺术美。琴体的圆弧度与头至肩、肩至腰、腰至尾的比值近似于黄金比,这是唐代斫琴家们在长年累月的制作实践中不断发现并创造的美,这种比例的美并不是他们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一种“技进乎道”的境界,单单欣赏如此比例的琴体便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责编 李挺

上一篇:最新小学数学论文题目范文下一篇:plc毕业论文题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