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师论文范文

2023-09-16

外语教师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英语教学已经成为中国甚至是世界发展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英语学习缺乏大的语言环境,主要通过英语教师在学校展开教学,所以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英语教育的整体质量,而教师的专业素质又与其所接受的教师教育密切相关。文章在归纳近代国内外英语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亟须解决的问题,并提出重塑大学英语教学观的建议。

[关键词]外语教师教育 大学 英语教学观

[作者简介]刘凡(1974- ),女,广东兴宁人,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广东广州510630)

一、国内外外语教师教育研究概况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个国家越来越重视国际交流,外语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也日益成为各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1986年,英国文化委员会Utley教授曾提出,训练大批合格的英语教师及培训这些教师的专业人员是中国教育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可见英语教师教育之于我国的重要性。然而,反观教师教育研究,无论国内外,长期以来外语教学领域中对教师教育的研究均比较薄弱。在我国,外语教师教育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外语教师教育体系,但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法、学法、教材、大纲的研究上,对教师的本身研究却比较缺乏。同样,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著名的TESOL组织的学术刊物TESOL Quarterly的论文内容也集中在英语教学方面,只有9%的文章以“教师准备”为题。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学的开展,国内外外语教师及培训问题已经开始吸引研究者的关注。

1.外语教师专业素养研究。教师区别于其他行业的专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理想的外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条件?对此,国内外研究者纷纷就教师的专业结构进行分析。1984年我国学者曾容光将教师专业结构划分为专业知识和服务理想两方面。90年代,林瑞钦将其进一步发展为所教学科的知识(能教)、教育专业知识(会教)和教育专业精神(愿教)。现在我国学者叶澜认为教师的专业结构包括专业理念、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三方面,这是学界目前普遍接受的教师专业结构划分方式,其中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是当前研究的焦点。

首先,在知识结构上,舒尔曼(Shulman)曾把教师知识结构概括为:学科内容知识、学科教法知识、课程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有关学习者的知识、有关教育情景的知识、其他课程知识等。格罗斯曼(Grossman)在此基础上,强调“有关教师自我的知识”,关注教师的自我认识。理查德和纽南(J.C.Richards & D.Nunan)则在《第二语言教师教育》一书中,概括出构成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的核心知识基础的六大要素内容是教学理论、教学技能、交际技能、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推理技能与决策和情景知识。我国学者申继亮、辛涛则进一步将以上六要素概括为本体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大方面,这其实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更要注重实践,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至于外语教师的能力结构,人们往往会认为,教师的专业技能主要体现在其教学技能上,其实不然,有研究者指出,作为一名外语教师其能力结构不仅仅是组织教学能力,还包括思维条理性、逻辑性,以及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我国学者罗树华站在教师专业的角度,将其概括为基础能力(智慧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职业能力(教育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自我完善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四方面。从课堂教学情景角度出发,舒尔曼将教师能力结构加以分解,具体有:课堂组织与管理、清除解释与生动描述、布置与检查任务、通过提问与探察、回答与反应、表扬与批评方式、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等。其中,课堂话语和思维模式的转换是外语教师执教能力的两个主要体现。外语课堂上,查德龙(Chaudron)和瓦士(Walsh)先后对教师课堂话语进行研究,发现教师的发音、遣词造句、使用外语的时间等将对课堂教学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以萨皮尔(Sapir)和沃尔夫(Whorf)为代表的相对主义认为,一个人使用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思维过程和认识客观世界的方式。中西方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人们的思维模式也有所不同,思维模式的转换是英语教师面临的最大挑战。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熟悉英语惯用的思维模式与表达方式,并学会使用英语惯用的句子与篇章。同时,英语教师还要积极有意识地转换思维模式,才能减少母语的干扰,从而减少“中国式英语”。

2.外语教师培训研究。《外国语》刊物在1999年《外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一文中展开了大讨论,指出我国外语教育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学习周期长、效率低;二是师资质量不高。那么,如何提高师资水平,提高外语教师教育的教学质量?英国著名的从事外语教师培训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史特文斯认为,语言教师培训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学员的个人品质,学员将面对的学生个人和群体的品质,一般教学的性质与语言教学的特殊性质,学员培训的目标,现实培训的可能性等。外语教师的培训方案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选拔、个人继续教育、作为教师或教育人员所接受的普通专业教育以及作为外语教师所接受的特殊教育。其中,外语教师的特殊教育是培训课程的核心部分,它包括技能层面、知识层面和理论层面三项内容,要求英语教师掌握相应的英语教学技能,熟知英语教学的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二、外语教师教育的模式

华莱士(Wallance)曾专门就外语教师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在他看来,外语教师教育的模式经历了匠才模式(the craft model)、应用科学模式(the applied science model)和反思模式(the reflective model)的发展过程。所谓的匠才模式,又称学徒模式,就是学徒听从师傅的建议并模仿师傅的技能从而获得技艺。在语言教师教育领域中就是有经验的教师告诉新手型教师应该怎么做并演示如何做,然后新手型教师通过观察和模仿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大纲等教育环境的变化,过去的经验教师已经不能维持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于是,伴随着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推广,出现了外语教师教育的应用科学模式。应用科学模式是专业培训或教育领域中最有影响的一种方式教师从专家的讲授中获得科学知识和实验的成果,它包括了“科学知识学习—科学知识的应用—向实习教师传授实验结果—展开教学实践—提升专业能力”等一系列过程,这种模式又称为“理论到实践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与匠才模式相比,应用科学模式考虑到了教师的专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但也忽视了语言教师自身的反思行为,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具有一定局限性。相比之下,反思模式更注重教师自身实践与思考,强调教师将专家的理论研究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变化个人的知识体系,即通过“行动反思”(reflection in action)形成“行动中的理论”(theory in action)。在外语教学领域中,间接获得的知识是理论知识包括英语历史,语言学、英语教学罚、英语心理学等。由实践产生反思和由反思推进实践形成的反思,为语言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供了动力源头。具体如图2(见75页)所示。

反思实践模式是立足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学习——实践反思——学习”几个过程的循环打破了应用科学模式的局限,促使教师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开展教学实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三、重塑教学观:提升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师资水平的关键所在

根据反思实践模式,我们可以看出教师自身的实践经验与反思,教师对教学的态度和认识在教师教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1.我国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两方面转变。教师的专业成长无异于从新教师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主要体现在认知结构和课堂决策上。认知结构上,研究者发现专家型教师的认知图式具有更为精密、复杂、灵活和内部关联性强以及容易理解等特点,所以专家型教师在做预先决策、互动教学和教学反思中可以调用以往所储存的大量教学事实、原则和丰富经验并进行整合。在课堂上,专家型教师成功的即兴发挥主要表现在他们具有迅速列举事例、将学生回答或提问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相联系的能力。这要求教师具备一个很大的图式网,使他们在实际课堂教学活动中能够从这个图式网内选择相关信息、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常规等。其次,在课堂决策上,教师的决策能力是教师专业技能的关键要素。伯利纳(Berliner)曾对专家型教师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相比,在开始上课时他们花较少的时间用于评价学生作业,他们能迅速了解学生的出勤率,知道完成作业的情况,并确认哪些学生需要补课。相比之下,新手型教师缺少这种常规式的思维摹本技巧。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经验是教师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但如果不将其系统化,还是很难以使经验起到可生成的作用,而经验的系统化离不开教师的教学反思行为。

2.我国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观存在的问题。不同的语言教学观会产生不同教学基本技能的构成以及教师基础知识准备的不同。从近年来申报的项目,发表的论文,新编出版的教材,参加研讨会或研修班的踊跃程度,都可以感受到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形势在变化和发展,但是不少人还处于对外语教育理论原则和教学与研究方法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概念模糊、行动跟不上、缺乏反思意识等状况。

3.重塑大学英语教学观的路径。从教学理论与教学技能的关系看,国外有部分学者将普通的语言教学观分为三种:科学研究教学观、理论哲学教学观和艺术工艺教学观。科学研究教学观认为教学是以实验和经验性调查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活动;理论哲学教学观与基于实证研究的科学教学观截然相反,其核心不在于继后的状况或生效的结论,相反在于什么应该有效或者在道义上更为准确;艺术工艺教学规则强调教师个体的技能和个性。

三种教学观为外语教师教育计划提供了三条指引路径,他们丰富了外语教师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措施。(1)科学研究教学观要求教师应该:理解通过某项研究得出的学习原理;根据这些原理或结论制定教学任务和活动标准;根据该标准,对任务活动中的学生表现进行见空,确保取得理想的结果。(2)理论哲学教学观(与基于价值的思路)要求教师应该理解某系列教学行为所依据的理论和原理;根据该理论或原理选择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任务;监控教学确保教学与理论或原则保持一致;理解对某系列教学行为起支撑作用的价值和信念;选择与该价值或信念一致的教育手段(技巧、程序);监控教育手段的实施过程确保该价值或信念一直在被奉行。(3)艺术工艺教学观要求教师应该把每个教学情境都看做是独一无二的;辨别出每个情景的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尝试各种教学策略、教学程序和教学技巧;对在该情境中对学生采取的教学策略进行反思和评价;经过多次反复,形成一个内在一致的、个性化的课堂教学实践的路子,以应对各种情境提出的独特要求。需要注意的是,这三种教学观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整合体系,同时,它也不能脱离实施该教学方法背景下的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等重要因素。

总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仍然是教师质量问题。21 世纪,随着我国入世后的形势对高等教育人才标准的需求,随着中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应当如何教如何学,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如何培训,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如何自我发展等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而在众多问题中,大学英语教师观念的转变是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隋铭才.英语教学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2]叶澜.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5).

[4]甘正东.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J].外语界,2000(4).

[5]贾爱武.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5 (1).

[6]刘道义,袭亚夫.中国学校外语教育的发展[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1).

[7]吴宗杰.从IATEFL年会看英语教学走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7(4).

[8]Duarte I.B.Review of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J].TESOL Quarterly,1998(32):617-623.

[9]Freeman D & Richards J.C.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0]Richards J.C & Nunan D(Eds.).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11]Schulz R A.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development:MLJ perspectives-1916-

1999[J].MLJ,2000(84):496-523.

[12]Wallace M J.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3]Freeman D & Richards J C(Eds.).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C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外语教师论文范文第2篇

加入WTO对我国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语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素质。掌握一门乃至几门外语,才能使我们更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合作。据报道,我国进入WTO最需要的人才之一就是外语人才,尤其是既懂专业又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作为素质教育基石的基础外语,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对高素质的外语人才的培养。进入90年代以来,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外语课程改革从理论上、实践上为外语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成效有目共睹。但总体上说,我国外语教学质量仍落后于形势发展:教师外语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较低,教学评价标准单一,教学技术和手段落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外语课程改革之经验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和吸收。本文将全面探讨国外外语课程改革的最新发展动向,以求对我国新一轮的外语课程改革有所借鉴。

一、积极的语言教育政策

在国外,无论是中央集权还是地方分权国家都十分重视语言教育政策,并把统一连贯的外语教育政策看作是外语课程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语言教育政策涉及到诸多方面,如经费的投入、语言地位、语种的选择和在课程中的比例等等。

1987年颁布的《国家语言政策》(National Policy on Languages简称NPL))是澳大利亚迄今为止最有影响的语言教育政策。该政策的目的是促进澳大利亚向多元化社会发展,积极支持各种有创建性的语言教学。同时,它还帮助建立了澳大利亚国家语言机构这一联结澳大利亚大学和教育学院语言教育的组织。在国家语言政策的影响下,各州纷纷出台相应政策并用于指导广泛的教学实践。澳大利亚另外一个重要的语言教育政策是《澳大利亚学校策略亚洲语言研究》(The National Asian Languages and Studies in Australian Schools Strategies简称NALSAS),它为各州实行亚洲主要语言---中文、日语、印尼语和韩国语教学的州立教育机构提供各种资助,使得澳洲学生的外语学习扩展到除欧洲语言的多种亚洲语言。这些积极的语言政策极其有效地提升了澳大利亚各级政府和国民对语言的意识和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

1996年以色列政府推出一个全新的语言政策,教育部根据学校实际对其进行修订出台了一个称之为“3+”的外语政策,除要求犹太人掌握三种语言:希伯来语、英语和阿拉伯语外,还必须学习其他语言(如传统的依地语或拉地诺语;共同语如俄语、阿姆哈拉语或西班牙语;或世界语言如日语、中文、德语等)。西班牙通过的一项政府法案(LOGSE)规定了外语为核心课程和必修的每周时数,小学外语教学总时数达到9%-11%,既保证了外语教学的早日开展,又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国外语言教育政策非常重视提升外语的地位,许多国家的外语教育政策不但把外语作为必修课程,而且大多数还把其列为核心课程,学习者年龄也不断地前移,语种的选择也极为多样化。

二、完整的课程指导框架

除了重视制定外语教育政策之外,国外外语界还致力于建立完整的课程指导框架,以利于促进和指导外语教育朝着计划、统一、明晰的体系方向发展。完整课程框架既有国际化的(如欧盟教育委员会),也有国家的。

为适应欧洲一体化进程而由欧洲语言政策委员会制定的《欧洲共同课程指南框架》(The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1996)出台后得到了各国的积极响应,各国纷纷据其制定各自的国家标准,如意大利为此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期望,引发了教育部、工商界、家长和媒体对外语教育的极大关注。与此同时,欧委会还出台一系列现代外语改革框架,如《现代外语:学习、教学、评价--欧洲共同课种指南框架》(Modern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 A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1996)等,提出外语教学共同目标,它不但有助于各国制定具体目标和评价标准等,同时对大纲设计、考试、教材、教师培训等也产生了影响。为使该《框架》得以落实,欧委会还编制了《一般指南》和《使用手册》,供教育政策制定者、课程开发人员、教材编写者、考试委员、教师、教师培训人员、学生(含成人教育)等参考。《多语和多元文化的欧洲》(1997-2000)是欧委会最新出台的语言政策,并为此制定《欧洲语言档案手册》(European Language Portfolio),用于:(1)让学生自我了解各阶段学习情况;(2)记录学生语言技能发展,供下一阶段学习或到国外就业参考。

澳大利亚最有影响的外语课程框架当属1988年颁发的《澳大利业语言水平计划》(The Australian Language Levels(All)Project)。这个国家总课程框架试图提供一种既能涵盖语言共性,又包括教师发展和研究的课程综合模式。此外,《完全指南》(All Guidelines)对国家主要语言课程,尤其是亚洲语言(中文、日语和印尼语)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它不但指导中学高年级教学实践,而且成为国家高中外语课程评价框架(NAFLASSL)的基础,指导大纲的编写和构建共同评价标准,同时它也为外语教师教育发展提供了可参照系数。

1993年美国全国性语言组织——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美国法语教师协会、美国德语教师协会和美国西班牙语葡萄牙教师协会获得联邦政府《教育目标2000》资助,历时两年多联合编制了新外语学习标准。《标准》制定出外语学习的五个目标:交际(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s)、沟通(Connections)、比较(Comparisons)和参与(社区Communities)。各州根据其制定了符合本地发展的标准和课程框架,为各学区各学校提供最佳的教学指导。

三、成功的教学策略

国家教育政策和课程指导框架为各国外语课程的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有力地促进了外语教学改革、外语课程实践,其成功的教学策略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双语教育发展

虽然传统的外语学科教学仍占主流地位,但用外语作为教学媒介教其他学科,融学科与外语为一体的双语教育在各国得到广泛的实践。

初创于加拿大的浸入式是双语教育较为成功的一种模式,它还被推广到世界上的一些国家并发展了多种模式,如半浸入式、全浸入式、双向浸入式等等。德国的一些学校从一年级开始实行双向浸入式即进行混合编班,讲德语和操外语的学生各一半,柏林现有14所这类学校,教学用语除德语外,既有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波兰语,还有俄语,现代希腊语和土耳其语等。在美国,类似的学校已经发展到254个。以移民为主的澳大利亚情况也极为相似。芬兰目前也有4000多名学生用这一模式习得第二语言。

传统的浸入式大部分是在低年级进行的,随着对外语要求的不断提高,现已不断上移。奥地利、芬兰、德国和荷兰等国一些学校的高中阶段的一些学科如:地理、历史、音乐、体育及职业技术课程都用英语讲授。荷兰的一些大型职业学校如酒店管理学校,部分课程是用法语或西班牙语讲授的。卢森堡的许多学科都是用德语或法语教授的。1996年芬兰的一些调查表明,33%以上的职业学校,15%的初中(7-9)年级,25%的高中采用了双语教育。

(二)强调交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交际能力既是教学目的,又是重要的教学策略。荷、法、英、美等国对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各具特色。荷兰外语课程设计以\"单元\"组成,每单元由一些由交流情景话题或主题构成,鼓励学生在实际交往中进行广泛的实践。法国强调\"情景教学法\",为学生营造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的机会和良好的语言气氛,小学外语教学通过儿歌、童谣、短故事、游戏等,培养儿童对语言的敏感性。在英国,5、6年级外语虽是选修课,但其教学目标仍强调初步的交际能力的获得,教学以听、说为重点,教材、练习以对话为主,课堂活动灵活多样,3/4的时间用于各种听说活动。更让人称道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接触英语的机会,英、法、美等国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经济优势,纷纷与国外的学校建立联系,利用假期,两国学生互相“串串门”,各自住在对方的家中,让他们在地地道道的外语环境中耳濡目染,接受文化熏陶。由此,学生的交际能力获得了全面提长,根据欧委会的最新报告,有70%的年轻人认为能用外语与外国人交流。

(三)重视学习策略和原有语言基础

荷兰的外语教学重视对学习者策略的指导,教师帮助语言学习者不断地进行反思,帮助学习者了解自身的学习特点、学习风格,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丹麦国民中学的外语课程规定外语教学应包括语言习得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对各种交际策略,如一般语言学习、阅读、听力、词汇学习等的敏感性。

在多元文化社会进行外语教学应重视第一语言的作用已成为国外外语界的共识,第一语言可以为学生学习学科内容提供背景知识,使其产生安全感,同时它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和“高级”语言能力。卢森堡在此方面进行的一些卓有成效的实验,如:DECOLAP, DECOPRIM等充分证明了第一语言的作用。摩洛哥的调查也发现,成功的英语学习得益于学生此前已经学习了至少2门其他语言--标准阿拉伯语和法语(同属摩洛哥幼儿园-9年级语言)。

国外外语教学的重要策略还包括:1)用外语教外语。摩洛哥外语成功的重要经验就是用外语教授外语,其10-12年级学生经过3年的外语学习,口语和书面语均已达到中等甚至中等以上水平;2)模块教学。意大利最近在第二语言选修课推行模块教学,改变过去以年龄或学年分班的做法,根据学生的语言能力编班;3)项目学习(Project-Oriented Learning)。丹麦使用项目学习外语的年级,尤其是高年级(8-10年级)增加,这不但强调用电脑技术获得真实的语言材料,而且更强调的是语言与内容学习的融合:深入到英语国家(不仅仅是英美)去学习其文化,如在澳大利亚学习土著文化,在加拿大学习环保等等。

外语教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体系;外贸跟单员;岗位能力

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过程中,商务外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务外语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教学体系,本身就是高职院校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商务外语教学体系是建立在教学观念、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的。高职院校在构建商务外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床戏能力的配糖,对高职院校商务外语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进行革新和优化,对商务外语实践教学机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使学生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求,拓宽学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外贸跟单的过程中能够独立解决各种问题。

一、高职商务外语教学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商务外语教学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从事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商务外语培养的过程中,建立商务外语实践教学体系应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的外贸跟单职业能力作为核心,以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学的主线,才极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将实践教学放在整个商务外语教学的首位,使得“理论为实践服务”和“知识为能力服务”的指导思想变的尤为突出,明确了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和外贸跟单员岗位能力培养的目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教育部门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型人才必须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标,学生在就业前应该充分了解商务外语专业做面向的岗位,尤其是外贸跟单员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要求。针对高职院校商务外语专业学生所面向的岗位群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想从事外贸跟单员职业,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采用科学归类分析法可以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外语表达能力,对国际贸易知识和业务非常熟悉,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我国整个外贸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在构建商务外语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外语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教师还要多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思想道德、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交际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辱感,使得高职院校具有外贸跟单意向的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并在在外贸跟单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遇到事情能够处变不惊、沉着冷静。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来说,人才市场就是高职院校教育的指南针。要想有效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教师在商务外语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对商务外语实践课程进行优化组合,将外贸跟单员岗位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核心,将综合素质作为高职院校商务外语实践教学体系的主线,提高学生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商务运作能力和职业素质,并在构建高职商务外语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重视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有效结合,重视学生外语基础知识教学是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商务外语知识的同时具备良好的交流、表达和运用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外贸跟单员岗位能力的培养要求

1.性格素质方面的要求。

外贸跟单员是一份需要和其他人打交道的职业,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首先考虑的就是员工的性格素质,主要是看员工的板式灵活程度和就职后的可塑性。通常情况下,企业在招聘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时,会将学生的性格素质放在首位,将学生的专业能力放在第二位,外贸企业强调的是团队的分工与协作,因此,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刚刚进入外贸企业从事外贸跟单员岗位的高职院校学生应该学会放低姿态,充分了解企业的文化,并快速的融入到企业的外贸跟单工作环境中。学生的性格素质尤为重要,但并不是外贸企业招聘员工时考虑的唯一要素,外贸企业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业务素质。

2.业务素质方面的要求。

通常强狂下,外贸企业提供的岗位都是以外贸业务员和外贸跟单员为主,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外贸跟单员岗位中,首先要对外贸企业的本身和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熟练的开展外贸跟单业务,熟悉外贸企业跟单业务的流程,做好询价、报价、和客户签订合同、核工厂签订购销合同、安排出货等等,并根据外贸跟单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记录。还要了解外贸跟单过程中各种单据的格式和作用,为高职院校学生在企业中开展外贸跟单业务保驾护航。学生在企业中外贸跟单的过程中,还要具有良好的客户维护能力,更好的服务于客户,才能使外贸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综合素质方面的要求。

众所周知,外贸跟单是一份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外贸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不仅注重学生的性格素质、业务素质,还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外贸企业希望员工具有全方位均衡发展的能力,外贸企业通常将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外语听说和商务信函的协作能力,这是外贸跟单员和客户交流沟通的基础;其次要考虑的是学生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储备能力,使得对外贸易工作更加得心应手;最后要考虑的是学生的计算机软件应用能力,外贸企业多使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推广,商务外语专业的学生只有熟练的使用计算机才能做好电子商务平台外贸跟单工作。

三、我国外贸跟单员岗位能力培養的方法

1.外语应用能力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外贸跟单员岗位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外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学生在外贸企业开展外贸跟单工作的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要能熟练的使用外语进行交际,只有掌握良好的语言技能,才能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外贸企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重视商务外语实践教学,采用分组讨论、游戏、比赛的形式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子啊课外借助网络平台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中指导。高职院校还要在此过程中坚持以“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借助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使学生认识到创造的意义和价值。

2.商务运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良好的商务运作能力是商务外语专业学生求职的优势,目前我国许多外贸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不重学历重证书,高职院校商务外语专业学生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在不断的实践和学习中的来的,是学生专业操作能力的有效体现。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商务运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组织模拟外贸跟单实践,安排学生到节假日大型卖场参观为学生提供商务谈判仿真工作环境,开展以职业技能竞赛为目的的商务技能大赛,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价值,找到学习的动力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商务运作能力和职业素质。

3.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可持续发展能力就是创造具有价值的新知识和新事物的能力。在高职院校商务外语实践教学和外贸跟单员岗位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学生已具备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商务外语运作能力的基础上,对学生的知识技能创造性运用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勇于探索和创新。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假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还要为学生提供外贸跟单岗位实践锻炼的机会,有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结:为了在极大程度上提高高职院校商务外语专业学生的外贸跟单岗位能力,使其得到真正的锻炼和培养,高职院校应该重视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变,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在外贸跟单的过程中,学会结合管理和商务运作解决外贸跟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重视高职院校商务外语教学,确保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这样才能子啊极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交能力、知识协调能力和对环境的应变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外贸跟单能力,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前景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马俊华.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2]邓莎莎.以就业为导向的国际贸易课程设置研究[D].广州大学,2013.

[3]曹华芳.基于市场需求发展的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3.

[4]吴丹辉.后金融危机时代外贸人才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

[5]魏静苹.高职国际商务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广州大学,2011.

外语教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外语 公用外语 教学策略

一、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策略探讨价值

高职院校的建设目总体而言是根据院校学科内容,有针对性的培养符合专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在众多专业性学科领域中,高职院校培育人才局域一定的专业特殊性,而其培育人才获得的专业知识,也同样有部分内容具备着专业的特殊性。在此其中,专业外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借由大量国内外专家学者研讨总结所得成果,均通过专业术语形式应用于受教者日常工作者,因此,专业外语学习,是确保从业人员行为专业性的重要考量。与此同时,专用外语并非独立存在,其与公共外语的有机结合,才是保证世界性专业交流的手段,因此,专业性人才不能局限于本国内的自行发展,其应通过专业外语及公共外语学习,实现国际性专业交流,从而提升并革新现有技术,实现专业的长足发展。由此可见,在专业性人才培养的摇篮中,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策略的新颖与先进,是保证外语应用的重要手段,同时是实现专业良性发展的不可或缺因素。故此,探究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策略,对地域性专业发展十分重要,值得各大高职院校重视并研究发展。

二、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现存弊端

1.教育主体关注偏差致事倍功半。当前高职院校外语教学存在弊端之一,便是教育主体关注偏差所导致的事倍功半。分析专业外语与公共外语的应用主体可知,其重点落实于受教群体的有效利用,因此,教育主体应着眼于受教群体的本身。然而,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则是以教师填鸭式教学为主,完全不顾及受教群体的吸收程度与理解状态,久而久之,无论是专业外语,亦或是公共外语,受教群体都只是一知半解,别说很好的专业交流,甚至连基本对话都有难度,很难达到专业交流水平。

2.教育方法运用不当致费时低效。相较于教育主体关注偏差,教育方法应用拙劣则是导致受教群体不能良好吸收并应用外语知识的又一大问题。就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方法而言,杂乱无章,缺少系统性是其最大弊端。专业外语及公共外语分科太细,无法有效实现相互渗透,彼此促进作用,外语语言教学环境建设力度不足,同样无法良好的实现教学引导。学生主体意识培养不足,无法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外语教学中来,更加不利于受教群体吸收并应用外语知识,同时易造成学生的厌学情绪。

3.教育兴趣培养不足致成果难结。结合以上两点来看,教育主体关注偏差及教育手法运用不足所导致的最终结果,将是教育兴趣的培养不足。兴趣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只能是负担。然而,目前教育教学模式过渡注重知识的教导,而轻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知识吸收,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久而久之,学生将无法正确面对外语教学,更不可能于教学中收获有益于自身发展的知识内容。

三、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科学落实策略

1.科学定位主体促事半功倍。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科学落实的过程中,科学定位主体是其教学目的落实的重点所在。就高职院校的教育特殊性,及其专业需求的特殊性,教学主体的定位准确才能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发展,实现专业知识的渗透与落实。在高职院校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对公共外语知识的了解,决定了其学以致用的程度。

2.时效教育手段促节时高效。保证了教学主体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教学手法将获得巨大的改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将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以自主教学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先学后教、探究式教学、情景教学等先进教学手段将引入课堂。学生可通过自主学习、疑问学习、情景体验等多种方法更为深刻的了解并认知所学知识,从而更为科学与合理的运用专业外语与公共外语。

3.落实兴趣培养促成果凸显。科学的教学主体认知与全新模式的教学手段落实,将促进教育以学生兴趣培养为优先考量点,落实受教群体的外语兴趣培养,从而实现受教群体应用公共外语会话,采用专业外语学术交流。将兴趣这一老师引入外语教学之中,外语教学不再会是学生的学习负担,反而会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趣味学习方式,寓教于乐的学习方法,实现兴趣培养与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从而令专业外语不再冰冷,公共外语更为灵动,最终实现外语教学的生活化、常态化,从而扭转现行外语教学教育弊端。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外语教学中专业外语与公共外语教学策略的科学落实十分重要,尊重教育主体,科学教育手段,实现兴趣培养,是当前教育教学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同时是保证高职院校专业外语与公共外语应用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杨志康.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就业需要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04:42-44.

[2]刘黛琳,卢丽虹.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J].外语界, 2012,04:23-29.

[3]魏烨.关于高职院校外语专业翻译教学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3:9.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课题《高职院校专业外语与公共外语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WYZDB14078)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外语教师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现代远程教育对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借助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合作型行动研究是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合作型行动研究使外语教师的信息意识、交流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与专业发展密切结合,使教师专业素质得到均衡、全面、协调的发展,同时又加强了教师集体的专业研究和行动中协调合作,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关键词:合作型行动研究;专业化发展;网络信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及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大量的信息潮水般地涌入各个领域。外语作为信息交流的工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外语教师的个人素质及其相关因素就直接影响着远程外语教育的实施进程、实施效果和整体教学质量,因此探讨远程教育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合作型行动研究是促进远程教育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远程教育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这个职业从一个普通职业发展成为专门职业的建设过程,是指教师个体内在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实践智慧的改进。“教师发展”主要指的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不仅要帮助教师更深刻、灵活地理解学科知识,还要帮助他们理解学习者的言行、掌握关于学习的知识、了解可用的课程资源和最新技术,并培养教师对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技能。对教育实践的分析和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较高水平的标志。

近年来我国远程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各类普通高校都开办了远程高等教育。各类远程教育外语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专职教师职务结构比例中,高级职称教师偏少,学术带头人缺乏。承担远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本校从事普通高等教育教学的教师;另一部分是从其地方聘任的兼职教师。因受社会对远程教育的偏见影响,远程教育的地位不高,对于第一部分教师,学校很少有专门的激励措施鼓励其承担成人教育的教学工作,往往是通过行政手段进行任务分配。而外聘教师的激励措施仅仅局限于工资奖金和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由于普通高等教育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仅仅是满足于完成任务,对自身专业化发展思想上不够重视。而远程教育所需要的外语教师应该是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深入浅出、联系实际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的理论型教师。

合作型行动研究是促进远程教育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新途径。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指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而去寻找、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通过不断尝试、反思和行动三结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实践者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者的参与意识。教育行动研究又被称为“教师的研究”,是教师继续教育和专业成长的一种主要方式。合作型行动研究是改进和改善教师自身的教学和管理行为,有助于教师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提高专业敏感性和合作精神,更加有效地工作。合作型行动研究可以获得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避免孤立感,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同时,共同研究的课题也将更具有普遍性,研究的结果也将更具有推广的价值。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为合作型行动研究提供了先进且高效的支持手段。

1.建立网络教学专业论坛,合作型行动研究可以加强远程外语教师集体的专业研究在行动中协调合作,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合作型行动研究是由教师和其他有关人员组成研究小组,通过协同合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务的一种行动研究,它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突破个人的狭隘范围,开放研究,积极与其他教师或专家进行切磋,交流合作,通过研讨,共同制订和实施行动方案,互相评价、反思行动的过程和效果,从而获得对问题的有效解决。反思、合作伙伴互助、专业引领是合作型行动研究的三大要素。各院校远程教育都有完备的网络,网络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面对学员,是师生互动的主要空间。各院校的教师教学交流空间相对较少,建立网络教学专业论坛,可为教师的教学交流提供一个不受时间限制、跨地域的有效合作空间。教学专业论坛可促使新教师与新教师之间以及新教师与老教师之间进行交流。

2.开展网络集体备课,合作型行动研究可增强远程外语教师专业化学习与发展的自觉性,激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强烈动机

教师要成为行动研究者,针对某些实际问题改变自己原有的教育教学方式,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监控、评价,从而修正、改进和提高自己的理论。开展网络集体备课是团队协作精神,是远程外语教师在互补共生中成长,防止和克服远程外语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利用网络集体备课使传统的备课改成立体备课,以教学设计为核心的全方位、多角度、综合性备课,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办法。它强调教师集体的作用,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成功的经验。它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研讨提供操作平台,倡导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教师还必须保持开放的态度,向专业人士和成功人士学习,不断接受先进理论、技术、方法和经验等方面的专业引领。

二、合作型行动研究的必备要素为远程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为使远程外语教师的合作型行动研究得以持续、有效地进行,应具备以下三要素:(1)合作成员稳定且相互认同;(2)研究教学中共有实际问题;(3)明确共同的行动目标。

在具备了这些要素后,合作型行动研究多采用任务性合作形式,具体操作过程是:(1)定期进行合作学习的专业讨论;(2)共同规划与设计方案;(3)个别或集体执行方案,比较与总结成果;(4)相互评价合作项目;远程外语教师通过网络在同样主题下组合起来,共同进行课程设计,协作实施,反思并交流,合作的成果不仅是开发出新课程,还有教师的自我发展,教师在团队中获得新的信息、新的思路、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虎.高校教师专业化的任务、缺失与发展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06-107.

[2]邓书蕾,谢碧荣.对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8(11):49-50.

[3]杨小微.教育研究与原理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8):71-73.

[4]行动研究互助网ARIS http://ci-lab.ied.edu.hk/aris/index.htm.

[5]朱晓东,王登文.行动研究: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8(5):35-3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广播电视大学外语系)

外语教师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背景已经逐渐全球化、多元化,若想要跟上全球的经济发展脚步,那便需要提高群众的综合素质,首先应当提升外语水平,而外语教师便是其中的核心力量。教学日记乃是教师在书面上将教学内容反映出来的一种方式,亦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一种最为关键的原始数据载体,更是教师可以更好地认知自我、分析教学优劣以及促进自我未来专业发展的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

[关键词]电子教学日记 反思性教学 外语教师专业发展 分析研究

自我反思乃是外语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为了使外语教师可以有效地针对教学目标及实践内容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自我反思,并且维持长期性。有学者曾提出了许多的反思方法,例如:人种研究(ethnography)、行动研究及日记研究。日记研究是这三种方式中最为流行且有效的自我反思形式。虽然日记研究在国外的外语教学工作的应用已经有三十年之久,可是在我国的外语教学工作当中,外语教学日记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我国科技的逐渐发展,多媒体的迅速普及,在外语教学工作当中,一种名为Electronic Learning(中文翻译为电子化学习)的管理工具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管理工具结合日记研究的方式,在外语教师的自我反思当中非常适用。在本文当中,暂且将外语教师在Electronic Learning的环境支持下撰写的外语教学日记称为外语电子教学日记。

一、教师进行职业发展的自我反思乃是教学发展当中的必然趋势

对于长期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外语教师来说,进行外语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惯性操作,每一年所传授给学生的内容基本如一,不曾有太大的改变。于是,这种教学模式成了机械化的教学,而教师们很有可能患上“职业枯竭症”。所以,教学现状已经清楚地表明,目前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与既有的教学资源等内容都不能够解决掉教学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弊端。而且,更为麻烦的是,在当今教学中,往往旧的问题还不曾解决,许多新的问题又会衍生出来,于是教师常常因为教学中技能的丧失而变得焦虑、茫然。压力虽然可能成为阻力,但更可能成为前进的动力,正是因为在教学中教师长期拥有困惑、倦怠的心理,所以才促使他们更为渴望革新现有的传统模式,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动力的需求源自于教育工作者们的内心,这便是促进教师专业性质发展的最为直观有效的动力因素。实际上,教师的专业性质可持续发展便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而教师想要实现专业性质的可持续发展,便需要在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以及教学态度等细节上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从本质上来看,教师专业性质的可持续发展便是教师实现自我反思以及自我更新的过程。

二、外语电子教学日记在外语教师的自我反思中产生的作用性

教学日记乃是外语教学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反思中最为有效的方式策略之一。有学者曾经提出这样的理论:“写作,乃是反思与分析的开端。”所以,教学日记的内容便可以被概括如下:发现教学现状中的问题、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对策、陈述教学课堂中遇到的疑难挫折、对教学内容的认知以及促进自我未来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习惯于依赖专家、学生等提供信息和反馈信息,从而促使自己认知教学内容。但是,在教学当中有许多信息是除了教师本人以外,其他人并没有途径或者权利来获取的隐私信息,例如教师的自我认知能力、情感的发展变化以及心理的发展变化等。所以,如果外界对于教学的相关内容的观察与推理不够及时、不够充分、不够准确,那么教师就会处在一个非常被动的环境之中。教学日记能够成为化解一切教学矛盾的核心关键,教师自身处在一个“知情人”与“观察人”的绝佳位置,可以非常轻松自由地将课堂教学的内容清楚地反馈出来,并且可以有效地保证反馈信息的效率与真实程度。撰写外语教学日记还能够辅助外语教师认知教学的本质内容,实现真正的“学会教学”。教学不应当仅仅是学者专家的指导与书中的专业理论,如果教学中仅有这些内容,那便是空有生命,没有灵魂。所以,一定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应当探索、制订出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案,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对象进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创新式教学,不要被现有的教材与教学模式所制约,应当形成一种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

三、外语电子教学日记的分类阐述

根据不同的角度对外语教学日记进行分析,可以将其分为许多种类:其一,根据外语教学日记的撰写人数来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外语教学个人日记与外语教学对话日记。其中,个人日记是用来记述教师个人在工作当中所遇到的工作难点、问题等内容,而对话日记则是用来记录教师与学生之间、与同事之间的沟通内容等。其二,根据外语教学日记的叙述种类对其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叙述型日记与评论型日记。其中,叙事型日记用来记录教学当中所发生的真实内容,而评论型日记则用来记录教师对教学工作当中发生的事情的个人观点阐述。其三,根据外语教学日记的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情感日记与自我反思日记。其中,情感日记用来记述教师在教学当中的各种情感以及态度的发展走向等内容,而自我反思日记则是用来记录教学当中的教学内容以及在问题发生之后教师的自我回顾及反思情况。其四,根据外语教学日记的记录者的个人身份又可以将其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在职外语教师的教学日记,这一种日记是在职教师对于教学模式改革的有效教学工具;第二类是师范院校外语专业的学生或者处于培训期间的外语实习教师所写的日记,这可以作为他们课堂实践的体验报告,在日后真正走入工作岗位时,可以将其作为最有利的辅助工具来促进教学;第三类是非常有经验的老教师或者教育培训机构的专家所记录的教学日记,他们所记录的教学日记是为了分析、研究,找出外语教师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而后分析出合理有效的策略。借助着互联网与多媒体,外语教师们可以根据以上的方式,在Electronic Learning上记录下自己的外语教学日记,使它成为自己日常教学工作当中最为得力的助手。

四、外语电子教学日记当中存在的弊端与解决对策

日记研究这种方法与其他的研究方法一样,自身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其一,撰写教学日记的过程耗时耗力;其二,教学日记的内容过于主观,客观意识不强;其三,教学日记属于个人隐私范畴,不适合公众传阅、分享;其四,教学日记的可靠性与准确度都不够高;其五,将教学内容记在日记当中,无形之间增加了记日记人的心理压力。在平日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有非常多的工作量要完成,如果每天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记录教学日记并且分析它们,对于教师来说实在是一种负担。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在记录教学日记的过程当中仅记录重要的情节内容,如此便可以减少许多记录时间,减轻自身负担。除此之外,日记的内容是否主观,这是由日记的本质来决定的。日记往往记录个人的观点与情感态度,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主观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参与一些同事之间的讨论,寻找到客观观点。而有关个人隐私的问题,还是需要征得作者的同意。对于教学日记可靠性不够高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它的内容是含有个人偏见的,所以在分析的时候,不要仅仅研究教学日记,还要结合其他的方法共同使用。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回避记录的方式,如果有增添心理负担的情节,可以在日记中适当避及。

五、结语

外语教学日记的撰写工作应该成为任何一名外语教师持续终身的事情。外语教师自身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都不是不可改变的,它是会随着教师自我素养的提升而变化的。由于教学当中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教师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便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虽说撰写外语教学日记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如单调、费事等,而且纵使教师每天都撰写外语教学日记,也不能确保一定会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撰写外语教学日记可以辅助教师养成非常良好的思考习惯,而且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当中积累有效经验,它乃是教学分析中的最佳资料。故此,只要教师坚持撰写外语教学日记,并且在外语教学过程当中时刻谨记实践与理论的并存,便会积极有效地促进外语教师专业性质的可持续发展。

[ 参 考 文 献 ]

[1] 蒋银健.外语电子教学日记的内容及特点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9(7).

[2] 夏敏,唐雄英.外语教学日记与反思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5).

[3] 侯百灵.教学日记与反思教学[J].科技信息,2009(3).

[4] 高岩鹰.反思性教学:外语教师的主动建构[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5] 李玉香.高校在职外语教师自我发展策略[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6] 王秀丽,洪叶.初任期外语教师自主发展之路:反思性行动研究[J].阴山学刊,2008(6).

[7] 张彩霞.浅析英语教学日记[J].教学与管理,2006(8).

[8] Michael J.Wallace 2000 Action Research for Language Teachers[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覃侣冰]

上一篇:化学成分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市场化进程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