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范文

2023-11-05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范文第1篇

一、外语类院校国贸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SWOT分析

(一) 优势

首先, 通过查看各个外语院校对于国贸和经管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案, 笔者发现外语类院校对于学生英语课程的设置普遍多于综合类和财经类院校。以某外国语大学为例, 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有完善的英语课程分支, “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全部涉及, 英语课的课时量高达780个学时, 占学生课程总学时的1/3。与此同时, 其专业核心课程均采用双语化教学, 教材多采用国外原版英文教材, 旨在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将专业知识和商务英语语言融会贯通。其次, 外语类院校有着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学生有机会参加各种英语比赛, 同时, 外语类院校的非英语专业还具有报考专业英语等级考试的资格, 这对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英语比赛的获奖证书以及英语专业等级证书在学生今后的求职过程中也会起到一定的加分作用。此外, 作为外语类院校, 其国际交流的机会如短期访学、国际交换、海外实习实践等普遍多于同水平的综合类及财经类院校。因此, 学生拥有更加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更加丰富全面的海外经验。

(二) 劣势

外语类院校拥有众多语言方面权威的学者教授, 但对于经济贸易以及管理方面人才的吸引力相对较为薄弱, 因此不管从师资配备还是教学质量来考量, 其与同等水平的综合类和财经类院校相比, 多处于弱势地位。因此, 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欠缺, 是国贸经管专业学生发展最大的短板。专业方面的比赛和实践机会相对较少, 而且学生对于专业课程和学术研究的兴趣并不浓厚, 课程培养较为粗浅, 很多知识只是学过但并未掌握, 不能运用到真正的工作中。这将导致该专业的学生出现毕业求职困境, 本是“语言加专业知识”的复合人才, 却两头都不占优势, [1]语言方面竞争不过英语专业学生, 专业知识竞争不过财经类院校出来的学生, 导致求职屡屡碰壁。此外, 外语类院校多为文科院校, 学生与综合类及财经类院校学生相比, 对于创新类比赛和钻研兴趣相对较少, 参与各类科研活动的机会也相对匮乏。外语类院校对于国贸经管专业人才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力度普遍较弱。

(三) 机遇

外语类院校对于国贸经管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良好的社会大背景和区位优势。当今时代大背景为国贸经管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和就业前景, 同时, 众多外语类院校的地区优势明显。除了处在北上广以及东部发达沿海城市的院校外, 很多西部院校凭借其区位优势也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比如, 位于重庆市的四川外国语大学在重庆市设立两路寸滩保税区、两江新区等对外开放政策的背景下, 国贸经管专业的毕业生将大有作为。“一带一路”的政策有力的带动了西部对外交流与发展, 国际贸易总量与海内外企业在西部地区的投资总额不断增加。作为丝绸之路的源头, 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也表现出求贤若渴的态度。稳坐西北语言类院校头把交椅的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学生职业前景也分外广阔。随着国家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 社会各界对于语言优势突出的复合型外贸管理人才的需求飞速增长。很多外语类院校也在不断创新对于国贸经管人才的培养模式, 主动突破自己的培养模式壁垒, 把握住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2], 满足社会需求,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竟争力。

(四) 挑战

外语类院校想要弥补国贸经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短板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才能吸引更高质量的国贸经管专业的专家学者。但经管类专家学者为了更好的进行学术研究以及权衡多方面因素, 多数更喜欢去到综合类及财经类院校。此外, 很多外语类院校对于该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3]专业培养方案只是简单增加了英语课程的比例, 但与非语言类院校的优秀学生相比, 学生的语言优势并不突出, 这就导致了外语类院校对国贸经管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侧重点失去作用。此外, 现在企业招收应届毕业生有很多硬性的门槛要求, 比如毕业学校必须为“211”、“985”院校。但外语类院校仅有两所属于“211”院校。企业招聘高门槛以及对学校标签化对外语类院校学生就业是极其不公平的。因此, 如何培养出更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国贸经管人才, 使得企业主动抛弃学校标签指标和歧视性门槛, 是对外语类院校国贸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终极挑战。

二、外语类院校国贸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建议

(一) 突出语言优势, 英语加小语种定向培养

随着英语的高度普及和国贸经管专业学生对英语语言的普遍重视, 外语类院校学生的英语语言优势已经不再明显。但随着世界企业多元化的发展, 世界500强已经不再是英语语言国家企业的一枝独大, 中、日、德、俄、法等国家的企业发展迅速, 与此同时, 企业海外建厂分布在世界各地, 英语虽是国际语言, 但企业还是更需要通晓母国和东道国语言和文化的员工, 众多企业对于熟练掌握小语种语言的人才不惜抛出丰厚的薪酬待遇。因此, 外语类院校应该将学校语言优势的侧重中进行改变和强化, 突出其多语种优势之所长, 对国贸经管专业学生进行特定小语种培养, 增设第二外语课程, 从语言和国家文化两个方面入手。在为学生提供优良语言学习环境的同时, 对学生提出如必须通过英语专业等级考试、第二外语掌握必须达到何种程度等高标准、严要求, 让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沟通能力的提升由被动变主动,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充分利用自身大量课余时间, 扩展自己语言优势, 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二) 建立创新型实验班, 加强校企合作

对于专业学生择优选拔, 设立创新型实验班。该班课程与传统班级课程相比, 增加创新能力和思维培养课程以及国贸、金融等实验室的实操课程, 并将其设定为具有一定学分的必修课程, 注重实践育人, 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操客观环境。同时, 聘请企业高管、创业导师以及外校知名教授作为兼职或者客座教师为学生进行教学, 穿插实际企业案例、自身创业历程和各类专业培训及讲座。[4]对低年级学生增加计算机技能以及商业思维的培养, 让高年级同学在员工礼仪、沟通技巧、特定领域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全方位、分阶段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实操经验。积极与知名校友和任职企业高管协商合作, 为国贸经管专业同学提供更多优质的企业实习机会, 将书本上的知识在实践中真正掌握, 增加实习经验和社会阅历, 为学生以后走向真正的职场生活做好铺垫。

(三) 增加国际交流机会, 力争让每个学生走出去

求职者是否具有海外经验已经成了很多HR在筛选简历时着重考虑的因素。而外语类院校与同水平的综合及财经类大学相比, 有着更优质的国际交流固定和潜在资源, 学校应该积极稳固并开拓新的国际交流资源, 加大国际办学的力度[5], 为学生提供多种长、短期国际交流的选择, 如国际双学位3+1及2+2交换、短期访学、海外带薪实习、海外志愿者及短期实习实训等, 让学生在国内外不同语境以及文化下不断充实自己四年本科生涯的阅历及自身综合素质。同时鼓励每个学生走出去, 去真正的感受和融入海外生活, 让学生在真正的外语母语语言环境中, 快速的提高语言水平以及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合作意识, 力争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及处事能力的高级商务人才。[6]

【相关链接】

SWOT是一种战略分析方法, 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清晰地确定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缺陷, 了解对象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从而在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加以调整方法、资源以保障被分析对象的实行以达到所要实现的目标。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 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 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 (优势) 、weaknesses (劣势) 、opportunities (机遇) 、threats (威胁) 。

SWOT分析通过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得出结论, 然后再调整企业资源及企业策略, 来达成企业的目标。SWOT分析已逐渐被许多企业运用到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产品研发等各个方面。

SWOT分析方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隶属于企业内部分析方法, 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SWOT分析有其形成的基础。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 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 (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 和“可能做的” (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 之间的有机组合。著名的竞争战略专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理论从产业结构入手对一个企业“可能做的”方面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和说明, 而能力学派管理学家则运用价值链解构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 注重对公司的资源和能力的分析。

SWOT分析, 就是在综合了前面两者的基础上, 以资源学派学者为代表, 将公司的内部分析 (即20世纪80年代中期管理学界权威们所关注的研究取向, 以能力学派为代表) 与产业竞争环境的外部分析 (即更早期战略研究所关注的中心主题, 以安德鲁斯与迈克尔.波特为代表) 结合起来, 形成了自己结构化的平衡系统分析体系。与其他的分析方法相比较, SWOT分析从一开始就具有显著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的特征。就结构化而言, 首先在形式上, SWOT分析法表现为构造SWOT结构矩阵, 并对矩阵的不同区域赋予了不同分析意义;其次内容上, SWOT分析法的主要理论基础也强调从结构分析入手对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进行分析。

摘要:通过SWOT分析, 笔者对比研究了外语类院校与综合类以及财经类院校在国贸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 得出外语类院校在国贸经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语言优势及国际交流实习机会多) 、劣势 (专业知识培养方面相对薄弱) 、机遇 (国家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 社会各界需要更多语言优势突出的复合型外贸管理人才) 和挑战 (重点院校人才综合素质高, 外语类院校国贸经管人才语言优势并不突出, 同时, 院校分级标签化对学生就业影响大) 。结合SWOT分析结果, 最终得出了当前适合外语类院校国贸经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即着重突出长板优势, 加强学生语言优势, 增加国际交流和实习实践,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外语类院校,国贸经管专业,培养模式,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 陆卫平.外语类院校涉外型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34:31-32.

[2] 席鸿建.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努力培养国际性开放应用型特色财经人才--广西财经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探索[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9 (6) :33-36+48.

[3] 付竹.外语类院校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7) :138-140.

[4] 薛鹏, 武戈, 邵雅宁.“一带一路”背景下国贸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对外经贸, 2015 (12) :143-145.

[5] 牛蕊, 周昕.高等外语类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办学特色建设的措施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 (2) :47-49.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范文第2篇

目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仍然比较狭窄, 从事英语培训、英语教师的居多, 和商贸结合的较少, 失去了此专业设置的本意。因此, 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面临了时代性的挑战, 学校因势而为, 新增商务英语专业适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 但还需认真设计培养思路, 充分考虑社会需求, 使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以市场为导向。“外语+”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目的在于激发商务英语的专业人才培养以更高更广阔的视角发展, 摆脱传统商务英语教学的模式和套路, 研究一套适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新的思路、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体系使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不但提高语言应用能力还能够满足专业融合中的专业素养要求, 同时能够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运用语言和专业结合的优势提高其自身创新创业能力, 以此完全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创新创业驱动能力。

语言属于一种工具, 找不到实施这种工具的主体, 此工具也必然失去其应用价值, 那么语言专业的发展道路也必然会越走越窄。在我们国家的产业和教育同步进行跨界融合的当下, “外语+”的模式是当下语言专业发展正确的思路。所以, “外语+”的模式是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新的突破契机。

二、“外语+”模式研究现状及趋势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要增强其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涉列“+专业”的知识模块和技能培养是创新的语言人才培养思路中的重要元素。目前很多高校和语言教学者都开始了相关研究并进行了实践探索。

山东某高校外国语学院分析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区域和产业优势, 突破传统观念, 关注新兴、边缘和交叉学科, 从中寻找新的人才培养新生点, 整合有效力量创建专业品牌。并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搭建平台, 落地校企协同育人, 采用“语言+”模式使多种语言服务助力于地方经济。此做法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服务能力, 增强了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的关联性, 使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谐发展。该校在校企联合育人体系方面共建了商务英语 (跨境电子商务方向) 课程体系, 也称之为“语言+”人才培养体系, 包括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核心部分的“语言+专业”教学体系和能力提升实训体系。此种培养模式使该高校在产学研方面实现协同发展, 做特做强了商务英语专业, 做活了小语种专业, 形成了“多语种、跨文化、跨学科”的语言文化教育特色, 学生在各类经贸洽谈、商博会、商务活动中表现出了突出的创新能力优势。

湖南某高校教改课题下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基于跨境电商背景》也构建了在当代线上线下结合的跨境贸易转型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思路, 紧跟行业发展趋势, 定位培养目标, 创新培养模式, 注重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锤炼, 通过创新实验和实战加强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由此可见, 很多高校目前已经清楚认识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并通过在专业交叉、校企合作协同培养、课程体系建设方面下大力气, 开阔商务英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路。

三、“外语+”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思路

探究“外语+”模式下的创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 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方面进行路径探究。

首先, 学习研究国内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思路和模式, 学习先进的方式方法;调查研究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跨专业融合方面的创新创业能力体现和目前就业创业能力现状。处于经济与贸易发达沿海地区, 本校打造迎合区域发展的专业群, 在大商科专业环境下, 围绕专业建设和服务于青岛蓝色区域经济的发展, 制定商务英语在“外语+国际贸易”、“外语+电子商务”、“外语+跨境电商”、“外语+国际商务”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思路和商务英语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和实践实操方案。

“外语+”模式的核心部分是在商科融合、引企入校、专业共建人才培养模式之下, 打造配套专业课程体系, 深化跨专业融合。打造“外语+专业”教学体系下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 其中包括基础能力本位的商务英语基础课程模块和能力延伸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课程体系为现有的大商科人才培养体系服务。接受“外语+专业”模式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将围绕商务英语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方向课程模块进行储备期培养, 学习英语模块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直接对接跨境电商、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入驻和创业型企业的运营平台, 学习美工、外贸平台运营、产品营销、客户谈判、客户跟踪和订单维护等经验与技巧。

深化校企合作共建育人体系, 通过“双师双百”计划打造适于产业发展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自有教师主动走校门, 与行业接轨, 了解行业前沿发展动态, 反馈专业培养标准;行业企业专家请进来, 注入企业行业发展新能量, 校企携手共建创新师资队伍和创新创业导师库。

采用师生企共同参与的工作室制实践实操培养模式, 教师作为后驱推动力在基于专业发展的工作室中进行理论讲授和实操指导, 心理分析和业务引导, 企业作为前驱动力进行业务训练、项目运营和实战指导。同时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学生通过校企共建的创新创业导师库, 为学生在专业融合的基础上提供创业思路, 进行平台掌握、团队搭建等一系列创业服务与指导。

第二, 总结高校产教融合、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经验, 以及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成功做法, 结合本校专业建设进一步完善培养方案。以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为创新模式培养对象, 跟踪检验创新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 通过对学生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和跨境电商专业领域就业创业上的创新能力施展情况反馈, 探索在“外语+”模式一系列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性人才培养途径与方法。

第三, 对青岛地区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教育培养模式和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及就业创业状况进行实地调查研究, 结合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流向、满足青岛贸易港口城市人才需求情况及学生就业创业成功与失败的分析和汇总, 发现制约商务英语专业创新发展的瓶颈, 解决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错差, 构建有效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策略和机制。

四、“外语+”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条件与保障

本校地处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 为服务于青岛蓝色区域经济的发展, 围绕专业建设, 校政行企共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孵化基地, 陆续引进青岛本土跨境电商、电子商务等精通平台运营的50余家企业。近年来, 学校逐步扩大孵化基地运营面积, 加大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创客孵化的步伐。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同时, 大力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构建专业群创新课程体系。

实施专业学院与产业园统一建制, 其中数字经济创新创业产业园融合了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互联网金融商科专业, 确立并完善了商科教育的“院园合一”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为“外语+”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的创新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专业环境和实施前提。目前产业园共有企生共创、师生共创、学生创业三种创新创业模式, 来进行学生的技能培养和实践实操能力培养, 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企生共创学校和企业把岗位能力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起点, 校企师资共享、人才共育, 为双方开发任务驱动的专业融合教学模块和课程建设提供了保障, 为“外语+”模式下商务英语的课程建设搭建了平台支持。同时, 企业指导学生利用语言进行专业实操, 教给平台操作, 给学生的实践能力带来了前驱动力;学生也可以基于企业经理的运营经验和产品货源在企业基础上实现自己创业, 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师生共创模式是共同提升老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方式, 老师综合商务英语语言要求、专业知识要求和技能实操要求, 运用企业平台或自创平台, 对学生进行“外语+专业”的实操训练进行指导。共创模式给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和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很大施展的平台。

五、“外语+”模式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意义

基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考虑, 结合青岛地区经济发展特色, 探索一系列创新性的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途径和方法乃当务之急。这种“外语+”的培养模式给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专业生长点, 并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 同时对所融合专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大的语言辅助推动作用。这种培养模式与体系解决了目前高校专业建设思路越走越窄、人才能力单一的缺陷, 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高质量就业创业。打造适合时代要求、符合当地经济需求、从业人员素质高, 具有较强语言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人才。

在开拓创新思维, 以创新驱动发展, 推动新旧定能转换的时代背景下, 这种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思路的探索给其他专业发展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性参考, 为高校在培养外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实践提供可借鉴经验。带动应用型高校进行积极有效的育人模式的探索, 吻合目前跨界融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发展的势态, 为语言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扭转局面的发展机遇。

【相关链接】

青岛黄海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创建于1996年。1996年5月,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海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创建, 2003年4月更名为青岛黄海职业学院, 学院迁入新校区以来自身实训基地。2011年, 青岛黄海学院晋升为普通本科高校。截至2018年5月, 学校坐落在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核心位置, 山海相间, 气候宜人, 交通发达, 宜学宜居。占地面积1400余亩, 建筑面积42万余平方米, 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

黄海学院坐落于风景如画, 气候宜人的青岛西海岸中心位置。北依小珠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东临龙山, 西靠虎山, 南傍波澜壮阔的黄海, 与灵山岛风景区隔海相望, 驻地历史文化名城——灵山卫。如今的黄海已是桃李芬芳, 春色满园, 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 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陶冶情操、放飞梦想的理想家园。

摘要: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和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外语学院和专业老师致力于研究的问题, 尤其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产业结构发生变化, 就业市场结构也发生变化的新形势下, 商务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工具,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已不再局限于商务场景英语的听、说、读、写、译, 现实岗位的需求仅靠语言能力已不能满足其岗位能力要求。要实现培养人才与现在行业领域的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思路必须打开, 在跨界融合的大环境下, 进行专业融合。因此, “外语+专业”的模式便应运而生, 也就是说语言专业无论属哪个方向, 它需要与某些专业相融合, 最终服务于某行业。本文以黄海学院为例, 探讨了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外语+”模式下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思路, 为本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 优质人才培养提供了解决路径, 为其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外语+,创新创业能力,专业融合,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 万正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基于跨境电商背景[J].北方经贸, 2017 (12) :137-138.

[2] 熊莺, 刘林娴.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考试周刊, 2016 (25) :6.

[3] 朱青.对“互联网+”背景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研究[J].智富时代, 2018 (08) :237.

[4] 曾雪梅.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 21 (2) :105-107.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大连是中国软件与服务外包的中心城市,坚持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为原则,以国际化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方向,以人才培养、引进为核心,大力开拓以ITO、BPO为代表的服务外包业务。本文从分析大连IT教育现状入手,剖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建设全国IT教育基地的思路和对策。

关 键 词:软件与服务外包;教育基地;卓越工程师;IT培训

一、引言

大连是中国软件与服务外包中心城市之一, 2011年,大连软件出口、服务外包出口持续快速增长,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金额14亿美元,执行金额10亿美元,拥有外包企业近1000家,就业11万多人。2012年大连高新园区2至3月份拟开工软件园项目4个,分别为航天科研试验保障中心及航天软件产业园项目、软通动力科技园项目、海辉国际软件园项目、龙头软件园项目,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上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中的软件园区预计5年内将实现就业20万人,产值达到1000亿元,累计吸引投资500亿元。这些项目的实施,需要有充足的IT人才支撑才可以实现,那么如何培养和保证能有充足数量的IT合格人才,成为一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大连IT教育的现状分析

大连现有专科以上的高等院校3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0多所,年培养IT相关专业人才近万人。除此之外,大连的IT教育培训业经过近 1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办学主体的市场格局,主要包括各级各类学校办的培训班、具有IT行业背景的培训中心、行业协会的培训中心、各种学会团体办的培训班、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等100多家。随着培训市场的不断发展,口碑好、品牌价值高、教学质量过硬、就业形势良好的培训机构将会越来越强大。传统大学以及一些学历培训机构将逐步走高,品牌价值高的中等培训和品牌优良的企业技能培训继续保持平稳,部分不注重教学质量、不重视市场、不注重品牌的培训教育机构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逐步形成以重市场、重品牌、重质量、重就业为主的高等院校、行业培训、技能培训为主的三足鼎立局面。

三、大连IT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矛盾突出

尽管我国高等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IT专业学生毕业,但大多数都很难快速满足企业用人需求,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在校园里很难获得实际的项目操作经验。因此,IT行业如今最普遍的问题就是,高校培养的IT人才相对过剩,而企业却找不到合适人才。在调查中发现,如果单从数量判断,我国每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完全可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但应届生实际工作能力却普遍偏低。所以,人才的匮乏严重影响了软件产业的发展,而高校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脱节,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软件人才的短缺。

(二)民间IT职业教育存在短视行为

为了解决短期内的燃眉之急,许多民间教育机构开始涉足IT教育,几年来他们确实培养了许多实用型的“人才”,解决了就业问题,但其培养的人才在未来可持续发展方面却值得忧虑。纵观中国IT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当前的IT职业教育尚处在一个由发展起步阶段向爆发性成长期转型的过渡阶段。整个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各类花样百出的招生广告、鱼龙混杂的IT培训机构充斥着市场。在行业自由竞争愈演愈烈,IT培训行业市场的“马太效应”将日益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而有专家预测,这一趋势在未来的3年内将更加清晰[1]。

(三)企业IT教育浪费社会成本

软件企业为使新人能够胜任工作,在每名新员工身上花费的培训时间至少要6到12个月的时间,这无形之中就加大了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又由于软件行业的特殊性,人员流动较大,如果培养出的软件人才不断流失,企业就会疲于不断地培养新人的过程中,如此高昂的培训成本往往是企业难以招架的。并且,由此引发的软件开发的延续性问题和交付时间难以保证,将直接造成企业信誉和产品质量下降。为了企业的发展,许多企业因无奈而自己培养IT人才,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虽然有的企业把成本转嫁给学生,实质上也间接地浪费了企业的成本,更是浪费了社会的成本。

(四)IT人才结构不合理

在软件行业,较为合理的软件人才结构的高、中、初之比应该在1:4:7,呈“金字塔形”分布,然而我国的软件人才的总体结构分布却存在着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分布,即软件“高端人才”(系统分析师、项目经理等)和“低端人才”(软件编码人才)严重短缺,这种人才结构配比上的失调,严重阻碍了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前我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已进入转型期:逐步摆脱低水平外包业务,不断向高端、高附加值业务发展。从软件制造、测试向软件设计的业务转型,对IT人才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端人才,特别是熟悉国际外包业务流程的人才已成为产业发展最急缺的人才。

(五)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目前国外在这方面开展的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所谓“合作教育(Co-Op Education)”模式,这种模式在世界43个国家的大学中实施,其中不乏世界一流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乔治亚理工学院等。合作教育是一种非常严谨和严格的产学合作办教育的模式,学生在校期间轮流在学校学习和在产业实践,在产业实践期间顶岗工作、有报酬,学生毕业前已积累较丰富的产业工作经验,受到产业界的欢迎。这种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但是由于受经费、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制约,当今的中国企业不愿接受学生实习,这就导致了传统的培养模式难以达到培养目标[2]。

(六)IT培训缺乏因材施教的灵活性

近几年来,有一定IT公司背景的教育企业具有体制灵活、反应迅速,适应力强等诸多特殊优势,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有着更加强烈的愿望和积极性,因而,他们的竞争力也得到更加显著提高。他们将逐渐增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并最终占领主要市场。具有大公司背景的办学机构的地位将进一步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但目前各家培训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问题:技术标准缺乏差异性,培养方向不够多元化,课程设置缺乏足够的灵活性。这就造成了同样的培训内容,基础较好的学生感觉比较简单,无法有效地提升个人的IT技术水平,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又感觉吃力,不能切实改善自身技术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大连建设全国IT教育基地的思路和对策

我国软件业要发展,关键在于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需要大量的产业后备军,比较合理的IT人才培训供应链应该是高校、专业IT培训机构和IT企业的互动链条。高校教育相对稳定,偏重理论基础知识的教学,培养的人才有深厚的理论基础;专业IT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则更加实用,更能紧跟市场需求;另外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的专业化高标准的职业技能培训,也是完善人才教育体系极为重要的一环。针对大连的IT教育现状,特提出如下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IT教育基地,规范IT人才培训标准,建立完备的培训机制。

由政府牵头建立IT教育基地,设置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适应企业发展需求的培训内容,建设一个集人才培训、服务企业和高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使之成为大连的一个品牌,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对参与培训的行业企业及培训机构进行严格的选拔,建立相关的准入制度,通过规范IT人才培训的标准,建立完备的培训机制,使得进入基地的每一位学员都是以“专业培训+企业实践+保障就业”的模式完成培训。

(二)要建立教师培训基地,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1. 将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化,鼓励和要求教师参与实践

随着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由于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绝大多数的高校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教师的实践机会少,工程实践能力弱,具有实践背景的“双师型”教师数量也远不能达到要求。因此,需要建立提高教师工程能力的基地,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激励机制,让教师在基地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如果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提高了,那么在他们的教学活动中的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得以传授工程实践的思想,会更好的将工程技术贯穿于教学过程中,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 保证教师掌握最新的IT技术

IT技术发展速度迅猛,教师的知识需要及时更新和充实,了解和掌握行业尖端技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最新的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行业企业要有针对性的开展短期课程培训,让教师了解行业发展的最前沿技术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学习行业的新规范新标准。企业和学校都要建立一套切实有效的管理机制,保证教师知识及时更新的目标得以实现。教师深入企业不能蜻蜒点水,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要主动承担这些社会责任,充分发挥其在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3. 聘用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吸引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高校任教,从而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各高校院系可设置“特聘教师”等岗位,吸引一批行业专家、技术骨干、高级工程师到学校“短期上岗”,聘请他们对专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参与课程设计环节或为学生开设专题讲座。此外还应允许一些符合条件的兼职教师参与高校教师职称的评定,并给予适当的报酬或荣誉称号。总之,打开校门,欢迎企业中的行业专家走进课堂,不仅提高了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更促进了高校和企业在人才、技术和文化上的沟通与交流。

(三)结合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工程”,探索IT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设计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适合IT人才快速成长的育人新机制。

1. 校企合作探索IT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以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契机,真正做到以合作创新路,以合作促提高、以合作谋发展。要在合作领域上有所拓宽,合作层次上有所提升,合作内涵上不断丰富,积极开展宽口径合作、多样化合作、深层次合作,真正做到以联合推动合作,以整合促进合作,以融合提升合作。校企合作还应该走更加深层次的道路,以共建学院、共建专业、共建课程、共建课堂、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从招生到就业,企业全程参与,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这样既能够保证招生生源,同时学生的就业也得到了保证,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2. 校企合作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由行业企业根据IT技术的发展变化,适时提出人才培养标准,制定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制定各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提出相关课程的考核标准。同时设定若干门专业选修课程,以适应不同的院校及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保证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这样使一部分现在由培训机构和企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完成的基本课程,由学校完成。企业的培训可以直接由项目实训开始,从而缩短人才培养时间,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改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和行业企业需求脱节的现象,建立高校和行业企业间的制度化联系。

(四)分层次教学,培养各类IT人才

培训企业应着手进行整个培训体系的升级调整。根据参训学员的基础水平的不同,将技术课程的难度设为高、中、低三大类。同时,可结合不同院校的外语教学方向,在技术课程体系调整的同时,适当进行IT英语、IT日语、IT韩语等专业外语能力的强化培训。

1. 高端课程——理论深化

针对大工、海事等一本重点院校的学生,为其提供高端培训课程,以技术开发原理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的深化为重点,提高学员的理论水平与理论掌握,以满足学员进入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创新等工作的发展需求。

2. 中端课程——实践应用

针对二本的理科院校及综合类院校的软件学院,为其提供更侧重IT企业实际技术水平要求的职业技能培训,通过项目实训等方式,切实提高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积累实际项目经验,培养团队精神与职业素养,从而能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

3. 低端课程——辅助支持

针对其他大专或以下学历水平的学生,为其提供理论教学更为浅显、技术培训更为基础的技术课程,使学员在通过短期针对性培训后,能够胜任技术支持、测试等基础IT职位的岗位要求,满足IT行业对基础性人才的需求。

(五)对于行业企业及企业培训机构的政策支持

设立专项培训补贴,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开展人才培训、课程引进以及师资培训和引进等合作,由市专项资金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的培训补贴。重点鼓励中高级人才培训,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已经开展的“普惠制”培训还应该进行下去,要充分总结过去工作经验和问题的基础上,继续做好相关工作。

(六)要将大连IT教育基地建成全国IT产业的人才摇篮

大连对于全国的IT产业而言,其地位越来越重要,辐射作用正在不断增强,大连IT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使得全国各高校成为大连IT业未来的“人才储备库”。大连的培训机构和行业企业要广泛和省外的其他大学联合,吸引他们到大连的IT企业参与实践,一方面可以解决目前高校缺乏实习实训基地的状况,还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基地,将更多的人才吸引过来,通过培训提升就业档次,成为实用型人才,做大IT人才市场。

(七)将大连的IT教育基地建成政府机构与众多国内外企业交流的平台和咨询服务中心

要突出自己的技术优势,依托我市高校和众多科学院所的技术力量,以大连软件园各IT企业为后盾,结合自身管理经验和教学水平,立足于IT产业的市场发展,瞄准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不但要为个人和企业提供高端软件培训,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应用等计算机技术和培训,还要为各个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服务,使基地成为政府机构和众多国内外企业交流的平台和咨询服务中心。

(八)建立良好的就业服务平台

随着就业成为当前社会的热点,就业导向在培训市场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职业教育首先应为就业服务。学员选择职业培训的直接动机是为了顺利就业,就业导向已经在整个职业教育领域受到普遍重视。开发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实习就业基地是保证提供良好就业服务的前提,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要建立一个IT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全面掌握和管理相关IT人才的数量、质量、技能水平、职业技能方向等信息,为企业选拔人才和学员就业搭建一个就业服务平台。

(九)要根据不断变化的业务类型培养IT人才

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努力,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高端业务比例明显提高。有数据显示,目前大连从事离岸外包业务的企业中高端业务的比例已经接近30%。近些年,高新园区还加快了云计算、物联网和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速度。技术更新换代快,使得人才培养呈现出加速度不足的情况。在嵌入式人才缺口大的同时,3G、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领域也招人迫切。所以,行业企业和培训机构要紧跟IT新技术的发展,培养与之相适应IT人才,特别是熟悉国际外包业务流程的高端人才。

五、结束语

吸引招纳一批既懂技术又有市场经验、教育培训经验和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充分利用我市二十余所高校的师资资源,通过整合大连市场上的200余家培训机构,建立一套完备的培训机制和科学的管理规范,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做强、做大IT人才教育基地,打造大连特有的职业教育品牌,使大连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IT人才集散地。

参考文献

[1]任文鹤. 中国IT培训行业报告 各家培训机构现状分析 http://edu.ifeng.com/peixun/detail_2011_09/19/9294558_1.shtml

[2] 何小东,刘艳,刘国强.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无缝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70-172

[3] 吴勇毅,许金水. 何日破茧成蝶?——IT教育培养模式的困境与突破[J].软件工程师,2011(3):29-31

[4] 黄国兴.软件技术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J] .计算机教育,2010(23):14-20

[5] 王翔.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打造现代IT教育产业链条的思考与探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9):184

[5]徐敏,王莉敏.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浅析[J].前沿,2010(5): 282-283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必然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来为之服务。为了培养满足区域轨道交通业发展所需求的运营管理技术人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中科学定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重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从岗位能力分析入手,通过构建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备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各岗位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關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

1.专业培养目标介绍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生产和管理的一线岗位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英语和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掌握必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基础理论,掌握运营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组织管理办法,具备承担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各岗位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了更好的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达到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综合能力,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尤为重要。

2.毕业要求指标梳理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用型人才包含一线行车组织、客运组织、票务组织等服务应用和技术技能相结合的岗位人才。在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特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培养目标进行了值班站长、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和站务员等岗位群能力分析。

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12项毕业要求,梳理毕业可达培养目标如下:

3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通过毕业要求分析,明确人才培养所应达到的目标,构建“基础型、综合型、研究创新型”层次化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根据不同的实践教学层次和实践教学目标,将传统实践教学手段与现代实践教学手段相结合改革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体系按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规律,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各层次相互联系,实现理论知识与岗位技能对接,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

3.1基础型实践

基础型实践以课内实践为主,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思维启发、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将扎实的理论基础对应到各实践任务中,深化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在人才培养目标基础上,梳理出所有专业基础和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任务,使各课程看似分散,实则各课程前后联系,上下承接,给学生一个具有逻辑关系的,呈体系化的课内实践。

例如“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总体目标是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车站票务相关岗位应该承担的岗位责任和岗位技能。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管理课程的学习,开展票务作业的相关流程、正确处理乘客票务事务等实践项目,并通过团队协作等方式主动与其他人合作。同时培养对票务管理方面自我探索的能力,要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能不断适应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系统的发展。

3.2综合型实践

综合型实践以现有实践室软硬件为基础,开设较为全面的综合型专业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运用了多课程联合实践、以赛促学和短学期实践等教学形式。

多课程联合实践是在单门课程内实践基础上,研究多门课程相互联系的知识点,从而将课程之间有关联的部分提出来,以综合实践的形式呈现,以达到学生学以致用,巩固复习,前后联系,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例如以“商务礼仪”为基础,“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为核心,“旅客运输心理学”为提升,形成三门课程的联合实践方案,方案旨在加深学生对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旅客心理学、商务礼仪等课程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并通过联合考核的形式增强学科间的联系性,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

以赛促学是联合实践基础上,增设竞赛事项,以竞赛促进学生对综合型实践的主动积极性。例如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实践、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指挥实践、城市轨道交通票务组织实践三门课程,在联合实践基础上,将日常课程实践融入到学科竞赛当中去,从而到达即能提升课程实践,又提升学生跨课程知识点应用的主动性,又可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

短学期实践主要开设具有本校特色的丰富的暑期实践。达到熟练运用基本办公技能,了解轨道交通领域其他专业相关知识,并夯实与本专业相关及本专业核心素养的运用能力。

毕业生产实习设置在最后学年,以校内外实践平台为基础,与一线岗位零接触,全面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一线岗位工作能力。

3.3研究创新型实践

研究创新型实践鼓励老师及学生自主创新实践项目,并鼓励将创新的思想贯穿到专业及非专业领域。通过创新意识的建立,形成创新作品并将创新作品转化为专利成果等。

4总结

本文通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背景和行业需求分析得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培养满足轨道交通业发展所需求的运营管理技术人才迫在眉睫。人才培养务必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加强理论与实践联系。因此,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实践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具有理论价值和运用价值,可以为同类院校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庄文君,杨亚芬 基于理实一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 高教学刊,2017,(01):156-157.

[2]邵昀泓,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实践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2021,105-106.

基金项目:四川省民办教育协会(研究中心)项目“民办高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项目编号MBXH18YB093)

作者简介:罗江莲(1982-)女,汉,四川泸州人,本科,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讲师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现代社会要求职高院校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文章主要论述装饰绘画对高职学生实用性技能培养的意义。装饰绘画艺术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装饰绘画具有装饰性、艺术性、实用性、创造性等特征。装饰画艺术包含多种绘画技巧,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创造能力和实用性设计能力,学习装饰画艺术不光能够培养学生对美术产生学习兴趣,对高职学生的实用性技能开发也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实用性技能;装饰画;高职美术

装饰性绘画最早出现在人类文明初期,经过漫长岁月的变迁,人们对装饰画的喜爱始终不变。通俗角度讲,人们把具有装饰趣味性的绘画统称为装饰画。装饰画也因为具有实用性特征,能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装饰画表现形式丰富,绘画技法多种多样,使用色彩材料也没有局限,所以学习装饰绘画可以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全局眼光,这对高职学生的实用性技能开发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当前这个新时代,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美术人才更是成为高校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所以,本文展开装饰画艺术与高职美术教学探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装饰画的意义

装饰画具有装饰性、艺术性、实用性、创造性等特征。学习装饰画可以锻炼高职学生的创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全局眼光。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高职院校,我们对人才的定义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实用性,二是技能人才。技能人才不必多说,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提升的关键主要在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想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成为有一技之长的专业人才,唯有勤学苦练。而人才实用性的开发则是依靠一些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课程来实现的,在美术教学中,装饰绘画在人才实用性开发中的意义则十分重要。

首先,装饰画具有综合性特点,可以锻炼学生的创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全局眼光,还能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审美观念;其次,装饰画还具有工艺性特点,实现了绘画和工艺的融合,能让学生学会追求工艺美感,养成追求完美的职业作风;再次,装饰画还具有创造性的特点,装饰画其实就是对美的再创造,对装饰画的学习能全面考察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用性设计能力;最后,装饰绘画还具有实用性,创作装饰画需要从实用角度出发,达到装饰效果,表达大众审美,传递人文精神,学习装饰绘画有助于学生提高对实用性理念的理解,有利于对高职学生实用性技能的开发。

二、高职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受功利化理念影响严重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人民的收入以及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审美标准也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增强,为美术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其真正成为一门热门行业。但是这种情况同样也使美术人才的标准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缺乏足够优秀的专业美术人才已经成为现在美术行业面临的极为严重的问题。受逐利理念的影响,各个高职院校也开始增加美术方面的收费,甚至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很多高职院校选择降低美术生招生标准,导致生源质量快速下滑,在对美术人才培养质量造成极大消极影响的同时,也使人们丧失对其的信任,最终对整个美术行业的顺利发展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

(二)高职美术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因为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依旧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教学以及绘画能力培养上面,缺乏对学生创作以及审美能力的重视,所采用的方式也基本上都是填鸭满贯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只会进行简单的模仿,缺乏主动进行美术知识学习的兴趣,所创造出的作品根本没有任何灵性,创作以及想象能力根本没有得到有效锻炼,对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未来发展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三)高职美术的教学目标模糊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出优秀的专业美术人才已经成为高职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现在很多高职美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都忽略了这一目标,最终对美术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都造成了比较大的消极影响。首先,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跟上新课改发展的脚步,在进行美术教学改革的时候大搞形式主义,在进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模式更新改革的时候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大都是脑子一热决定的,给美术人才培养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另外,很多高职院校在进行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市场需要,将自身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提升学生绘画能力上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

三、將装饰画艺术融入高职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

要想更加高效地完成美术教学,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高职美术教师必须跟上新课改的发展脚步,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装饰画技术有效融入教学工作,这样才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充分调动起来,让他们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美术学习,从而使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创作出更具生命力的作品。在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有效增强的同时,为我国美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培养出更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美术人才。

(二)通过综合性以及实用性特点的有效利用进行高职美术教学

装饰画的绘画手法没有局限,可以把各种美术技法和色彩都融入其中。通常情况下,装饰画的装饰效果主要是指装饰美感,装饰美感可以是平面化形式感,也可以是缤纷的色彩,还可以是传统的意境美,甚至是自然美。所以装饰画的美感是不拘泥于形式的,而装饰画的表现手法也是如此。可以发现装饰画的最大特征是具有综合性,学生要对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进行总结,做到灵活运用,以此达到创作出一副具有装饰效果的画作的目的。装饰画的创作不受绘画手法、材料、色彩、工艺等条件的限制,所以想要画好装饰画,学生就应该具有全局眼光和创新能力。

装饰画不单能用绘画手法进行创作,在很多大型室外装饰中,钣金工艺也是经常使用的。学生通过对钣金工艺的学习,可以感受到工艺追求的精美和细腻。将工艺手法和绘画技法相结合,学生不光需要熟练使用各种画笔,还要对一些工艺上的工具有所了解。例如:剪子、喷枪、锤子、刻刀等。例如,大部分装饰画需要用到各种绘画颜料、碎布片、彩纸、工业原料色、油漆等,使用各种石料、胶水、各色玻璃和各色塑料等进行组合拼粘,还可能用到编织、焊接、喷涂、粘合等各種方法。教会学生根据特定的情景,选择合适的工具,从而达到装饰效果。这不光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用性设计能力,还能养成追求精美细致的习惯,帮助学生早日成为实用性技能人才。

装饰画和普通画作最大的不同在于实用性。一般的绘画追求表达画家们的审美和情感,而装饰画则可以体现一个时代的审美要求。普通绘画谴责抄袭和模仿,而装饰画则鼓励在前人的基础上加以创作。纯绘画喜欢对现实进行隐喻,惯用象征手法,但装饰画却反其道而行之,崇尚现实主义,勇于对现实进行批判和讽刺。装饰画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根本原因是装饰画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场景。小到餐具上的装饰图案,大到城市街头的各种美化景观,都离不开装饰画艺术。装饰画在表达作者情感的同时更要求结合时代潮流,表达大众审美,传递大众共识,这对培养学生专业实用能力至关重要。

(三)结合装饰画的创造性特点进行高职美术教学

装饰画和普通绘画最本质的区别就是题材内容,而不是工具、方法。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形式感有极大的差距。其本质是一种处于理想化形势的艺术特征,其主要目标并不是写实,而是通过形式美的法则与规律的有效利用,合理使用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段,对相应的事物进行重新创造,实现作品从自然形态到艺术形态的升华,使其艺术效果得到进一步提升。装饰画的绘画目标可以说包含了人眼可见可感的所有事物,不单单可以进行情感的抒发,同时还能够实现故事的详细描写,其受到空间以及时间等元素的限制,人们可以自由放飞自身的想法进行创造。在这种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师要想更高效地完成美术教学,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意识到装饰画对美术学生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合理利用装饰画的创造性特点,这样才可以在有效完成知识教学的同时,使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及创造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优秀的美术人才,为我国美术行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对美术人才的标准与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出的人才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而装饰画艺术在高职学生的技能实用性方面有着难以忽略的重要地位。装饰画实用性教学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作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全局眼光,这对学生专业性思维的培养和专业精神的确立都很有帮助,学好装饰画艺术对高职学生的实用性技能开发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需要高职美术教师加以重视,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合理应用装饰画艺术展开教育教学工作,这样才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美术教学,在提升自身教学效果的同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姚静萍.浅谈装饰绘画的基本要素:构图、造型、色彩[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2]陈敬良,戴建华.现代装饰画艺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

[3]林虹.装饰绘画教学中对本体语言认识观和教学观的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5.

[4]林博.高职美术鉴赏教学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实践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

[5]颜克峰.高职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革建议:以川南幼儿师范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52).

作者简介:

张晓安,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文章以提升专业能力为基石,以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为抓手,提出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并重的“两能力一责任”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融合度、课程资源“供给”与“需求”对接、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良好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以期培养出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责任

一、前言

社会主义新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要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提高大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着力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1]。在新时代新的发展契机下,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必然的,长期固化下来的教育观念使得高校倾向于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技能。虽然很多高校对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了实质性响应,但是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创新能力挖掘与培养,以及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提升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2]。而这些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必然要追溯到专业人才培养中。工程管理专业是学科交叉型专业,它融合了土木工程、管理、经济和法律四门学科,虽然学生对各学科知识储备充足,但缺乏学科间知识的“发酵”,因此,在解决综合实践问题时普遍感到专业能力匮乏。

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学科融合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两能力一责任”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能力提升方面优化培养方案,苦练内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素质。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基于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深耕细作、开拓创新。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并思考自身未来的多重角色,如对职业的责任、对雇主和客户的责任、对环境和社会的责任等,这些责任均归为社会责任。在这种“两能力一责任”三重目标的驱动下,培养出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社会主义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鼓励更多的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大学生是一批思维活跃、充满活力的年轻生力军,因此,高校必然成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如何将人才培养过程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在一起,是高校教学研究与改革的重点内容。目前,无论是本体的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本身,还是外生的资金支持、师资力量、企业支持和政府制度等都开始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每年的创新创业大赛如火如荼地举办。但是仍有相当部分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大赛或学科竞赛与自己无关。因此,还需要花大力气、下狠功夫将创新创业教育完全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高校培养出能够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忠诚于国家和人民的时代新人。大学生作为筑梦人和圆梦人,其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等都影响着新时代中国梦的顺利实现。工程活动从酝酿、规划、设计、实施到运营等过程均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诸多关系[3],无不渗透着工程人员自身的价值判断。以往的工程管理人员基本处于从属职业地位,即对雇主忠诚。新时代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以维护职业的独立来抵制商业力量对工程职业的影响。工程管理人员应能够主动思考工程各环节的道德价值和职业良心。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必须以立德树人为己任,加强大学生工程价值观的塑造,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

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传统问题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是基于土木工程的管理类学科,其专业课程体系是由土木工程、管理、经济和法律四门学科交叉而来。由于这四种课程体系相对独立,任课教师分别来自土木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法学院等不同学院,教师专业背景完全不同,教学重点和教学案例等都是基于自身专业背景设计。而工程管理的研究对象是基于土木工程技术的管理规律和工程技术活动的管理问题,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但各任课教师难以突破自身专业背景,无法以土木工程学科内容作为切入点,并结合土木工程展开教学,导致各学科课程相互孤立,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难以揉为一体。由于各专业课程间融合度较低,从而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也导致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毕业后存在职业适应能力差、适应期长等突出问题。

四、工程管理专业“两能力一责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针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团队对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大学、广州工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四所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骨干教师、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近百人进行访谈。经过梳理,主要从提升“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方面强化培养,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一)提升“专业能力”

1.增强课程间的融合度。针对各学科课程间孤立现状,将课程内容设置、教材编写和实践过程进行整合,增强课程间的融合度。

首先,在課程内容设置方面。由专业负责人作为召集人,邀请各学科课程负责人,教研并梳理工程管理专业的系统性,讨论不同学科课程的关联以及上下游顺序。对于不同课程知识点的交叉和重叠问题,比如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施工组织”关于工程进度、成本的知识点是相近的,课程“土木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关于施工图造价是重复的,课程“经济法”和“土木工程法律法规”存在交集等,进行拆分、整合到某一课程中,节省的学时用于增加拓展课程,并鼓励教师增开与时俱进、与行业进展相结合的拓展课程。逐渐实现“法定课程”向“师定课程”转变,实现不同学科课程之间的有效融合。

其次,在教材编写方面。根据各课程拆分与整合情况,成立跨学科、跨专业交叉融合教学团队,比如土木工程学院的主讲教师分别与经济管理学院、法学院等主讲教师形成团队,土木工程教师在案例选择、场景设计和案例分析等方面予以支持,必要時采用课堂客串形式,解决教师受限于专业背景的难题。及时整理相关教学成果,编写面向工程管理专业的《管理学》《工程项目管理》等教材,对于受制于教材的师生来说,无疑减轻了“教”与“学”的压力。这种模式提高了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不同课程间的融合度,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的提升。

最后,在实践教学方面。实践教学主要体现在课程设计和专业实习两部分。课程设计以工程经济、工程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设计为支撑,确保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够在工程管理的认知判断和管理决策方面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专业实习主要按照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由浅入深的顺序推行“校企合作、在岗实习”,较大范围实现校内校外联合指导纵向一体化。尤其对生产实习进行了较大幅度改革:以往生产实习时长为四周,需要在教学计划中腾出四周空档时间供学生集中实习。改革后学生分批次利用第五、六学期的课余时间包括周末开展断断续续、但为期一年的实习。这种做法既避免了实习场所容量有限,无法短期内接纳全部学生的窘境,也拉长了学生的实习时间,学生能够目睹建筑产品各个生产阶段,对建筑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有一个完整理解[4]。并且学生也有充足时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实践教学提高了课程间的融合度,也实现了学生对建筑产品生产从感性认识向理性判断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转变。

2.实现课程资源“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基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工程管理专业设置了不同方向模块供学生选择。如学校提供了趣味多样的公共选修课、A系列课等,学院提供了较多专业拓展选修课。但是课程“供给”与“需求”的对接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学生为了达到毕业要求,通常在大一或大二就修满了选修课学分。多数学生选课时,盲目从众、趋易避难。如学校公共选修课与某专业必修课重叠时,为了容易过关,并快速完成选修学分任务,在修完专业必修课之后,再重复性选修课程名称相近的学校公共选修课。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管理学”课程是专业必修课,学生拿到学分后,再在学校公共选修课中重复性地选修“管理学概论”课程。这种任务型学分的做法只是把学分收入囊中,并未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就要求学校在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同时,花更多精力从“供”“需”对接角度指导学生选课,与学校课程资源库建设初衷相契合[5]。

其次,较多学生尤其是大一、大二学生对未来的学习规划普遍迷茫,对未来职业发展方向不清晰,也缺乏思考,因此把所有的选修学分都用在了养鱼、养花和音乐欣赏等大众课程上,能按照专业拓展选课的学生较少。当然,这种多领域体验无可厚非,但把所有选修学分均用来选择与自己专业无关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学校以拓展学生专业知识与个性发展而建设公共选修课程资源的初衷相违背。

最后,公共选修课资源库的多样性是学生拓展专业知识和个性发展的基础,但是数量丰富并不等于内容丰富。因此,学校的“供给”很丰盛,但是学生的“需求”却陷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境况。这样,多领域的广泛体验与有重点的指导相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院系和专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送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等,并及时向学生提供专业拓展与个性发展的咨询、诊断与指导,让学生学会选择,实现“供给”与“需求”的精准对接。

(二)培育并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首先,依托实训中心和专业实验室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方位的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学生迈过门槛,从纯粹的学生身份变身创业者。创新创业教育不应是针对部分的教育,而应面向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覆盖面要广,能惠及大多数个体。目前,学校每年设置校级、省级和国家级三个层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梯队,进行逐级培养,鼓励创新创业团队不断创新,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团队成员在团队合作中共同研讨、相互启发,将专业知识升华、延展,增强学生对未知的探索能力,提高整体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的过程,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动起来、忙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其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通过丰富多样的学科竞赛,多维度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提升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科竞赛不仅仅是一次比赛,更重要的是鼓励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组建知识互补型团队,共同解决综合性实践问题。成员之间经过磨合和思维碰撞产生创新火花,共同挑战工程实践难题,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产生必胜的信念。学科竞赛也成为提高学生创新性解决实践问题能力的助推器。

最后,创新创业竞赛和学科竞赛并不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全部。目前,部分学生对创新创业竞赛和学科竞赛的追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获奖后不论学生还是指导教师,都享有获奖带来的福利。因此,要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必须从功利性转变为育人性教育模式。创新创业竞赛和学科竞赛对于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固然重要,但并不能以获奖作为甄别学生优劣的标准,更不能简单统计学生参加了多少次竞赛、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有多少项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和获得多少创业基金,来衡量学生的价值,或者以这些指标作为指导教师绩效考核或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这种功利性考量扭曲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

(三)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随着各类工程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巨型工程日益增多,对社会、生态和环境产生的影响巨大,越来越多的工程问题随之涌现出来。工程问题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得人类开始反思: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恶劣的生态环境将使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即使经济发展了,也不具备可持续性。

“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已是国际工程界普遍遵守的原则[6]。这对工程专业人员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方面,要求工程專业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另一方面,要求工程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担当。工程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并不能与生俱来,必须通过教育和培养来造就和提升。作为培养未来工程师的高等学校,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工程价值观,使他们在工程实施中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推动工程与社会、工程与自然、工程与科学技术等之间的协调,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工程管理专业内增设“工程伦理学”或“工程师职业道德与责任”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工程专业技能的同时,把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崇高道德准则和价值观的工程师,让学生能综合地运用伦理理论、知识和方法,对现实问题包括工程质量问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问题、工程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培育他们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语

大学生能否成为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直接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本文针对学科融合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新时代新的发展契机,提出“两能力一责任”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以提升专业能力为基石,以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担当为抓手,在课程间的融合度、课程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良好社会责任感等方面进行教学研究与改革,以期培养出具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新时代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    日报,2018-05-03.

[2]郭珍磊,郭婷婷.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机制研    究——基于社会责任学分视角[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9(1).

[3]李高扬.工程伦理教学困境及改革思路探索[J].学理论,    2017(3).

[4]李高扬,郝彤琦,李东南.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研    究与改革[J].改革与开放,2017(11).

[5]柯慧,徐梦杰,王俊山,等.学生个性化成长视角的学校资源    支持现状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19(11).

[6]李正风,丛杭青,王前,等.工程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    版社,2019:118.

上一篇:小学语文赏识教育论文范文下一篇:证券公司管理创新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