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

2024-08-0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教育措施

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天气干旱对农民种植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外出打工,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这些孩子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一、“留守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性格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 1

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

2、“留守学生”行为习惯较差

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3、监护人自身综合素质偏低

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

4、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二、“留守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1、注重家庭教育

目前多数家长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村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2、做好学校教育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开设亲情电话,让留守儿童的父母知道校长、班主任等老师的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序的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和推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把评价过程变成教育引导的过程,对学生产生约束力,实现由纪律和自律的转变,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学校举办的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地人生观和价值观。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与由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3、结合社会力量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总之,留守儿童往往在自我价值认知及人我价值认知领域都存在很大的问题,针对留守儿童成长环境的特殊性来看,他们往往不能正确体会爱,认知爱,付出爱,所以作为留守儿童的教育者,要常常从孩子的视角分析他们的问题,不能一味的放纵也不能一味苛责,试着给孩更多爱,让他们学会体会,认知和付出。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2]曹绍平 陈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对策《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NO.04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把“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全面纳入整体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之中,是一种具有全局视野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导向。

引言:面对社会主义建设轰轰烈烈,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孩子是将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面对这样一群孤独无助的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心灵的呵护。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是时代发展的强烈要求。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心理健康

一、近几年来,留守儿童现状,发展趋势,监护及家庭教育问题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我国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孩子被留在家里,出现了一个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

父母迫于生计,外出打工,长期与子女分离,缺乏联系,导致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温暖,加上常受到周围孩子的歧视、排挤和欺辱等,这种状况很容易导致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产生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孤僻不合群、逆反心理重等心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长期的分离状态,导致家庭教育存在着空洞:

1、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不高;家长工作时间普遍较长,对子女的教育时间少,甚至无暇顾及;

2、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渠道不通畅,父辈与子辈代沟严重;部分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概念落后,缺乏提高学习的动力、时间和途径,家庭文化气氛不浓;

3、家庭教育方法简单粗暴,言教与身教相矛盾。

此外,留守儿童的监护教育问题颇多,主要有隔代监护型,上代监护型即父母的同辈人,自我监护型即自己管教自己等等。

- 1 -

久而久之,这些孩子就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内心缺少安全感等、学习动机不足,自控力差,容易出现问题,学习态度逐渐散漫不端正 ,甚至导致人格和道德缺失。任性、冷漠、内向、孤独、叛逆等心理问题出现成了必然事件,问题少年由此而生,给青少年,给社会带来的极为严重影响。

二、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相关的解决对策

所谓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

然而,面对留守儿童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任性、冷漠、内向、孤独、无奈是不是应该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呢?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与心理负担,让他们积极融入社会,与社会协调相处,塑造一个完整健康的人格形象,形成一个良好的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成了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观察,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巨大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孤独无助,远离父母,缺少关爱,缺少温暖,缺少保护,孤独胆怯,无人看管,自由散漫,心理极端,行为怪僻。

(一)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1.自卑心理比较普遍。据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自己没有依靠和坚强的保护,与父母都在身边的儿童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自卑感一旦形成,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而存在。由于客观环境和主观认知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体验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和泛化,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父母关系越密切,感情交流越丰富的孩子,在父母外出后表现出的自卑感越明显。

2.存在孤僻心理与人际交往障碍心理。研究表明,儿童对父母都有依恋倾向,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依恋的程度与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影响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和性络特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的社会交往。研究发现,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变得自闭,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等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

3.性格与行为出现偏差。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上、价值上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一方面,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

得胆小、懦弱、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打骂教师和同学,甚至是长辈。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影响,出现了违纪行为或犯罪现象。

4.逆反心理严重。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带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恶作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自己,一点小事就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

(二)面对如上问题,该怎么办,怎么解决?

1.完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父母和监护人的教育职能

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就要求父母应与孩子经常保持联系,除了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监护人要树立角色意识,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对留守儿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的结合;同时要定期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况,并及时与其父母和学校联系以共同采取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2.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作为留守儿童所在地的教育机构,应该尽可能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多作贡献。第一,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配备心理辅导和咨询老师,为全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第二,建立家访制度与家长学校。对家长及监护人进行培训,使其端正教育观念,掌握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探讨并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第三,组建留守儿童朋辈辅导小组。在小组的交往与活动中,留守儿童可以分享彼此之间的快乐,理解并分担彼此的烦恼,交流和讨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和疑虑。从共同的交往活动中可以培养他们对集体的依恋和归属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通过对辅导小组的关注和有计划的指导和参与,可以使留守儿童的朋辈辅导小组成为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有效途径。

3.整合社会力量,构建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

各级政府部门明确划分并担负责任,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协调参与的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努力使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留守儿

童的健康发展。首先,要调查留守儿童的人数、住址、年龄、家庭情况等,对留守儿童进行补充监护;其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动,如开展公益活动为其创造参加社会实践的环境,开展体谅父母的辅导活动,解决其可能会面临的问题等。在活动中,对留守儿童进行正面引导,如通过活动来赞扬并鼓励其继续发扬自律、自强精神 。

4.留守儿童自身应加强心理素质培养

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和烦恼,其实都可以认为是缺乏对现实的正确的态度和内心不平衡所致。父母外出务工是一种现实,留守儿童应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在改变不了父母外出的现实情况下,只能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作为留守儿童,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为自己树立目标,培养各种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勇敢面对和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5. 政府要针对部分农村社会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的现状制定相关政策、通过政策激励和引导,把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共同负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能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

三、研究留守儿童的意义及时代发展的要求

(一)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儿童将是建设的主力军。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问题,将会为社会主义的建设带来更大的力量。

(二)国家政策法规依据

《义务教育法》指出:“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因此,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所发展,就必须加强留守儿童教育,使他们能享受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全面发展的人是在体力和智力上各自充分和自由发展的人,认为具有主动性、自主性、社会性及高度的创造性等基本属性。并指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可见,

一个只有具有良好心理健康的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学习能力的人。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希望,关注他们,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智新 · 关于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J].教育前沿 , 2009年第5期

[2]曹绍平, 陈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调查及对策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年11月4日

[3]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N].宿迁日报,2008年12月3日

[4]陈香·,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家庭应对策略 [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7年 第04期

[5]马勤·浅谈农民工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5年第9期

[6] 朱骏聊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新趋势[J]. 教育导刊 ·幼儿教育,2009年04期

[7]杨素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第7期

[8]李生兰 ·幼儿家庭教育 [M].2006年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王东宇,王丽芬·影响中学留守孩子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M].心理科学,2005年第2期

[10]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 ·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教育科学,2002年第4期。

[11]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 2004年 人民出版社

[12]刘金明 ·青少年的心理与咨询[M]2003年 天津教育出版社

[13]李生兰·学前教育学 [M]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4]桑标· 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 [M] 2003年上海教育出版社

[15]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www.lylsxxxx,net/artcle-show.asp

[16]浅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19] 杨振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民主党派、社会团体认真贯彻落实,并特别指出对贫困地区的革命老区县要给予重点扶持。

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是中央统战部主管、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公募基金会,在基金会原理事长、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以及现任理事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的相继领导下,在救灾、扶贫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2008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扶贫号召,认真贯彻落实陈昌智理事长的指示精神,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定于2011年12月27日在湖北武汉隆重举行“心系老区教育 关爱留守儿童 共和国将军、书画家、企业家迎新年慈善书画会”,为湖北革命老区红安县的贫困留守儿童捐赠100万元善款。

一、活动主题

凝聚每份爱 温暖每颗心

二、活动时间

2012年12月27日

三、活动地点

酒店会议厅

四、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

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教育厅 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

2、承办单位

思源博爱基金 武汉鑫海盛置业有限公司 红安县教育局

3、支持单位

爱心企业若干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为了更好的关注留守学生,解决留守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生活、生理、心理等问题。洋湖乡中学从我乡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的实际出发,3月2日下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召开了由学校领导班子、班主任、教师代表和全体留守儿童参加的每学期一次的留守学生大会,学生们聆听了德育主任刘玉峰老师的专题讲座,讲座重点从以上四个方面介绍了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校长李振华最后做了《对留守儿童多一份关爱》报告。使大家感受到了学校领导、教师对留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

(通讯员:史付亮杨新顺刘金强)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摘要:为了探讨朝鲜族留守儿童的乐观品质的发展现状,采用问卷调查法的形式对抚顺市朝鲜族小学的92名朝鲜族留守儿童和抚顺市汉族小学的83名汉族留守儿童进行了乐观品质水平的调查。结果发现,朝鲜族留守儿童的乐观品质水平显著低于汉族留守儿童的乐观品质水平。据此调查结果,帮助朝鲜族留守儿童提高乐观品质水平的教育对策包括:开设培养乐观解释风格的心理健康活动专题、乐观主题书写表达的心理健康活动专题,以及乐观主题沙盘的心理健康活动专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朝鲜族;乐观品质
一、问题的提出

乐观品质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乐观不仅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也是个体在总体上对未来的期待。Scheier、Carver和Peterson认为,乐观与积极的心态、坚韧的毅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关。Hanssen等人认为,乐观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社会适应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常年缺乏父母的陪伴,很多时候需要独自承受压力,归属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无法以乐观的态度面对逆境,进而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适应能力较低,容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东北三省地区朝鲜族留守儿童居多,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语言文化、人文环境等多种原因,导致了该地区的朝鲜族留守儿童具有突出的国际性特点,即朝鲜族留守儿童的父母务工的地点多数在韩国。因此,朝鲜族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的时间比汉族留守儿童更长,更容易缺少乐观品质。因此,朝鲜族留守儿童乐观品质的发展问题值得关注。
二、朝鲜族留守儿童乐观品质的发展现状

为了探究朝鲜族留守儿童的乐观品质的发展现状,对朝鲜族留守儿童与汉族留守儿童在乐观品质水平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调查研究。从抚顺市朝鲜族小学和抚顺市汉族小学分别选取了朝鲜族留守儿童和汉族留守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林乃磊等人修订的《生活取向测验修订版问卷》(LOT-R),对随机抽取的200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

《生活取向测验修订版问卷》(LOT-R)是由Scheier和Carver于1994年修订,后由林乃磊等人翻译并形成。共6个项目,包括3个正向描述和3个负向描述,采用五级评分法:1表示非常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其中负向描述的题为反向计分,所有题目相加得出总分,称为乐观倾向。总分越高,表示越乐观。以父母打工外出超过3个月为留守儿童的界定标准,最终得到有效问卷175份。其中,朝鲜族留守儿童92名,汉族留守儿童83名。

采用SPSS22.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朝鲜族留守儿童与汉族留守儿童的乐观品质水平进行描述统计。结果显示(如表1所示),朝鲜族留守兒童在乐观品质水平的最小值为1.00,最大值为4.67。汉族留守儿童在乐观品质水平的最小值为2.50,最大值为5.00。对朝鲜族留守儿童与汉族留守儿童乐观品质水平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显示,朝鲜族留守儿童的乐观品质水平的平均数为3.554,标准差为0.555。汉族留守儿童的乐观品质水平的平均数为3.731,标准差为0.492。朝鲜族留守儿童与汉族留守儿童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为-2.216,P<0.05。统计结果表明,朝鲜族留守儿童与汉族留守儿童相比,乐观品质水平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均低于汉族留守儿童且P小于0.05,即朝鲜族留守儿童的乐观品质水平显著低于汉族留守儿童,数据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提高朝鲜族留守儿童的乐观品质水平迫在眉睫。
三、朝鲜族留守儿童乐观品质发展的教育对策

朝鲜族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务工于海外,很难及时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导致孩子缺乏及时的引导,形成了较低的乐观品质水平。因此,对留守儿童人数占比较大的朝鲜族学校而言,更需要关注朝鲜族留守儿童的乐观品质水平。为了提高朝鲜族留守儿童提高乐观品质水平,提出以下的教育对策。

(一)开设培养乐观解释风格的心理健康活动专题

塞里格曼将乐观看作是一种解释风格。解释风格就是个体对成功或失败归因时表现出的稳定倾向。倾向于乐观解释风格的人善于将坏事件归因为外部的、具体的和不稳定的原因;而将好事件归因为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原因。石国兴等人的研究发现,解释风格趋向于乐观的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而且乐观解释风格是可以通过训练改变的。

从培养乐观解释风格的角度来说,建议朝鲜族小学的心理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专题活动。班级心理辅导是以班级为单位,充分调动同伴群体的一种教育方式,可以使个体被团体的力量所推动,在活动上积极投入,在情感上积极体验、感悟和分享的活动。专题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一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提高朝鲜族留守儿童的乐观品质的水平。

在活动开始时,设置如“369游戏”“平底锅游戏”等游戏环节,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中,“369游戏”是以任意一个学生从任意一个数字开始轮流报数,凡是遇到含3、6、9的数字应以拍手代替报数,反应慢了或未能以拍手代替报数者则失败。“平底锅游戏”是每回合有两组四节拍的节拍游戏,每个节拍有一个固定的动作,前一个学生应在最后的两拍中喊出下一个学生的名字和1~8中的任意一个数字,被叫到名字的学生跟着节拍喊出与数字相同次数的名字,未能按节拍进行游戏者则失败。

在正式的专题活动中,讲述一些关于情绪是如何产生的故事,使学生准确的了解情绪的工作机制。编排情景剧、小品和心理剧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练习使用乐观的方式解释问题。通过这些途径,从而使学生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对所遭遇的困难或挫折进行乐观的归因与解释。此过程中各个环节应严密设计,环环相扣,以提高乐观品质水平为目的开展专题活动。

(二)开设乐观主题书写表达的心理健康活动专题

有研究发现,书写表达个体的创伤体验或感受,可以提高书写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书写表达作为一种新的干预方法,具有主动性、保密性、经济有效以及简单便捷等优点。以往研究表明,通过乐观主题的书写表达可以有效地提升乐观品质水平。

朝鲜族留守儿童可以使用民族语言进行书写表达,具体方式为:每次书写表达的时间为30~40分钟,每周1次,8周为1个周期。学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书写当天或者近期内发生在自己身上或影响自身的乐观事件,包括事件的过程、当时的感受以及现在回顾后的情感体验。乐观主题的设置有:感到快乐或者即使遇到了困难自己也能坦然面对的事情、知足常乐的事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事情、不为人知的小美丽或小感动、一开始自己认为做不到最后却做到的事情,等等。

(三)开设乐观主题沙盘的心理健康活动专题

沙盘游戏是指运用沙子、水与人物、动物、植物等各类沙具进行心理教育和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它能够打造一个自由、受保护的空间,使其自由地探索内心世界,从而达到教育与治疗的目的。主题沙盘能够有针对性地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聚焦在一个主题上,让学生更能够集中觉察个人内心世界。同时,主题沙盘能够较好地将结构性技术,如焦点解决技术介入到沙盘游戏中。

朝鲜族留守儿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体或团体的乐观主题沙盘,具体方式为:每次60分钟,每周1次,8周为1个周期。第一阶段(第1~3次)采用自发性沙盤,使学生熟悉沙盘的流程,并体验沙盘创建过程中的自由而受保护的感觉。第二阶段(第4~7次)采用乐观主题沙盘,即给学生限定主题,创设积极面对挫折的情境,在此基础上,进行沙盘游戏。第三阶段(第8次)为告别沙盘,不限定主题,使学生回顾前几次制作沙盘的过程,并完成最后一个沙盘,得到情感的升华。
四、开展心理健康活动的建议

朝鲜族留守儿童把对父母的依赖更多地转向了教师和同伴。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专题时,教师应多鼓励、赞赏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注意不要将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区别对待,尊重他们与同伴之间的相处模式。对需要进一步教育的学生,可以在私下找他们谈话。

开展乐观主题书写表达心理健康活动专题时,教师需要反复强调保密性,给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受保护的环境,尽快与学生建立起信任的桥梁。在学生进行乐观主题书写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倾听者的角色,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教师还要逐渐鼓励学生随手记录日常生活中积极的事情,减少任务式的作业,以防加重学生的负担,引发抵触心理。开展乐观主题沙盘游戏的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空间,教师切勿随意干涉或打断学生的创作过程,应充分尊重并接纳学生的想法,引导学生自发地产生乐观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从而更好地迎接人生中的挑战。

以上的教育对策均可以有效地提高乐观品质水平。高水平的乐观品质可以帮助朝鲜族留守儿童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境遇,健康地成长。因此,帮助朝鲜族留守儿童提高乐观品质水平,对减少消极情感、形成健康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Scheier M F, Carver C S. Optimism, coping and health: Assessment and implications of generalized out-

come expectancies [J]. Health Psychology, 1985(4) : 219-247.

[2]Hanssen,M.M. , Vancleef, L. M. G., Vlaeyen,J. W. S., Hayes, A. F., Schouten, E. G.W., &Peters, M. L.(2014) . Optim-ism, motivational coping and well-being: Evidence support-ing the importance of flexible goal adjustment [J].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13.

[3]朴婷姬,安花善.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朝鲜族留守儿童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3(01):58-63.

[4]石国兴,林乃磊.班级辅导对改善初中生乐观心理品质的实验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03):190-193.

(责任编辑:赵昆伦)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6篇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被迫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这些儿童由于长时间不能和父母生活,因此,他们在各方面的表现确实令人担忧,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学生只讲玩,家庭作业不做,不思进取;凡留守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组织纪律比较散漫;不守法规,犯罪倾向比例较大,这些学生主要是由于监护管理的“盲区”,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老人们的文化知识浅薄,思想不怎么先进,还赶不上时代的发展,既没有教育的精力和体力,也没有教育的能力;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只是用钱去关心小孩,从不过问小孩的学习情况,因而有的学生不追求进步,在家动不动就发脾气,问钱用,没有钱就把家里面能卖的就拿来变卖了;特别是现在的学生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学校老师不能打,不能骂,甚至连讲话都还得注意分寸,是否引起学生家长的不满乃至到学校兴师问罪。因此,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个牵涉到家庭、学校、社会的系统工程,仅靠任何一方的教育是不够的,必须全社会重视和参与。

第一,让留守儿童感到家的温暖。父母不在身边,我们老师就要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他们,在思想上为他们指明道路;他们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有困难,我们应竭尽全力地去帮助;若是思想上、行为上出现了差错,我们决不能训斥他们,都应该好好地与他们交流思想,分析问题,帮助他们找出原因,让他们从新认识自己,感受到学校就是自己的家。

第二、全民提高认识。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而留守儿童又占了很大的比例,所以教育好留守儿童,是关系到祖国未来的一件大事。学校、社会、家长等方面都必须团结起来,共同承担起这一伟大的责任。

第三、学校教育。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应高度重视“留守学生”的教育。首先,校内制定好留守学生工作计划,把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视为学校工作的重要 组成部分。其次,建立留守学生档案,掌握好他们的具体情况。然后,成立留守学生监护人教育委员会幷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议,达成共识,教育学生。最后,建立留守学生自我教育制度,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第四、做好家访工作。学生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学校 与老师生活在一起,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应在老师的掌握之中,因此,老师就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学生情况,帮助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平时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学生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 第

上一篇:沥青路面裂缝处理规范范文下一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