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伦理发展论文范文

2024-07-14

公共政策伦理发展论文范文第1篇

电气六班刘向前 摘要: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研究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许多学者都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见解。笔者试图从工程实践的伦理内涵中分析我国工程实践活动中伦理意识缺失的原因,从而提出工程伦理的制度化建设。通过对工程师伦理责任历史演变的梳理,分析了影响工程师伦理责任的内、外在因素,认为要使工程师承负时代赋予的伦理责任,就必须建构工程师与雇主、社会和自然的互动、共生、和谐、可持续的发展关系;规范工程师职业伦理,明确法律责任;造就生态化工程师。

1、工程实践中伦理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工程实践中的各种伦理问题的产生都与工程师和社会大众的工程伦理意识缺失有关。正如美国学者Augustine所观察到的,在伦理问题上陷入困境的工程师多数不是由于他们人品不好,而是由于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问题是具有伦理性质。结果,他们做出了不好的决定,玷污了自己的名誉。也就是说,伦理意识缺失是导致工程师不能处理好工程中事关社会伦理的重大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一个重要根源。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外国,忽视工程的社会伦理意义的现象都很普遍,从而引发了各种工程问题,是什么导致工程师以及社会大众的工程伦理意识缺失呢?

从工程观上看。长期以来,许多工程师和社会大众都否认工程活动是一种独立的对象和独立的社会活动,他们把技术看作是科学的应用,又把工程看作技术的应用,认为工程只有技术上的先进与落后之分,没有道德上的好坏之分。于是,工程的独立地位就被消解和否定了,工程成了科学的附属品,是完全客观的解题过程,根本排斥伦理价值因素。在这种似是而非的“附庸论"观点的笼罩下,工程伦理学难以形成一个独立的伦理学分支学科,也就否认了工程伦理的必然存在。从技术观上看。技术自主论观点认为,技术是自主的,人控制不了技术,只能听任技术按照其自身内在的逻辑不断地发展和扩张,凡是技术上可能的都应当得到实现。正如其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埃吕尔所说:“人类最终将完全臣服于技术。"∞而“技术根本不顾及人们在伦理、经济、政治与社会方面的考虑,所有事物都要适应技术的自主的要求",并且“技术选择不是由人所做出的,而是由技术本身做出的。”圆这种技术放任主义观点导致两种不同的思想倾向:一是乐观的观点。即认为技术是造福人类的得力工具,只要技术发展了,人类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如饥饿、贫困等)都会迎刃而解。在这种观点看来,应当听任技术自由发展,不要限制和阻碍现代技术的发展。一是比较悲观的观点,认为面对技术发展,人们无能为力。乐观主义的技术观还停留在纯粹的理想主义的幻想之中,根本无视现实中现代技术给人 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的双面性结果,忽视了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悲观主义的技术观是当下最紧迫的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技术的突飞猛进,各国、各企业、各个工程师之间竞相开发新技术,惟恐错失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机遇,技术发展已经在现

实的社会中确实出现了不可阻挡的势头。正是由于这种技术泛滥的倾向,大家都盲目追求技术产品的高精尖,忽视了技术发展的副作用,才对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目前,一些国家已经意识到了技术泛滥的问题,也在积极控制技术发展的自主性。例如,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决定不发展超音速运输(SST)这一技术上可行的项目,20世纪90年代初克林顿政府又决定放弃己经耗资300亿美元的星球大战计划(SDI),终止己经投入80—120亿美元的超高能超导对撞机(SSC)计划。①为了防止技术发展危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国际社会己经就控制核武器、生化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保护动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开展合作。在许多国家,己经有了一系列控制、指导技术发展的新举措,例如技术预测、技术评价、技术选择、技术规划等。人们伦理观念的增强以及工程伦理学的研究和发展,必定会为更好地发展技术、使技术更符合人类的需要做出贡献。

工程科学是讲究量化的硬科学,而人文伦理因素则是软因素。社会伦理问题虽然不容易定量、主观性强,但不能由此否认这些因素的存在,以及它们对于人生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我们希望弥合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间的隔阂,但不得不承认这种隔阂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而且即使将来实现两种文化之间的沟通或融和,也绝对不会是取消人文。 外行人对他们的知识和技术不热悉,社会赋予他们职业自治,允许他们自己独立自主地值得注意的是,工程师职业活动的特点及社会体制与医生、律师等典型专业 人员存在很大的不同,工程师特有的职业困境造成工程师的伦理意识远不如医生、律师的强。

首先,工程师一般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工程活动,工程师个人的力量很难识别,尤其是日益加强的专业化和劳动分工更容易造成工程师忽视自己工作的环境及其后果。由于大的工程项目存在众多工程师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负责其中一部分工作的工程师可能对自己狭隘的领域着迷,而对整个工程的最终用途漠不关心。他会这样为自己辩解——“我只是研究这个零件,为什么要对机器的使用负道德责任呢?"其次,大多数工程师是在企业里工作的雇员,一般情况下他们要听从企业管理层的指挥。工程活动的这样一种组织体制特点,使工程职业的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工程师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力量及影响,容易忽视自己肩负的重大责任,把自己仅仅视为机器上的一个零件而不是负责任的决策者。工程师既要对雇主忠诚,还要对大众负责,当二者出现矛盾和冲突时,他们面临着选择。例如工程师布拉德从工程技术学院毕业以后,在公司设计许多涉及公共安全的工程项目时,往往在没有得到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审核以前,就被公司转交给了工程承包商开始施工建设。这让他感到十分忧虑,尽管他努力严格的按照标准来设计,但是随着项目的越来越复杂,他日益担心自己会犯致命的错误,他向上司反映了此事,但他的工作依然还是常常得不到充分的审查。①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工程师对雇主的责任和对公众的责任有时是有冲突的,这种双重的责任在工程师的职业章程中也有体现,美国的NSPE章程要求工程师在履行其职业责任时,既要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祉置于首位,

又要作为忠诚的代理入和受托人为雇主和客户从事职业服务。面对这种双重的职业责任要求,工程师有时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选择而导致工程伦理问题的产生。最后,工程师的职业组织也不健全。目前,在我国还缺少工程师职业组织,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工程师协会等工程职业组织也很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有号召力的组织,加入职业协会的工程师在工程师总数中只占少数。工程师组织载体不健全,影响工程师伦理意识的培养和强化。总之,伦理问题是工程内在蕴涵的,工程中本身就存在伦理道德问题,而不是我们把伦理维度硬塞给工程,或者带着伦理学的变色眼镜把工程看作是道德负载的,把本不属于工程师的伦理责任强加给工程师,使他们承担不该承担的责任。正是由于存在事实前提,我们才能够并且也需要从伦理的角度对工程进行审视,思考其中的伦理问题。而从事工程活动的工程技术人员,应当关心和了解自己工作的环境,关注自己工作的更为广泛的含义,不能只埋头于局部的技术工作。爱因斯坦在对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学生的讲话中呼吁青年学生,“如果你们想使自己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在你们埋头于图表和方程时,千万不要忘记 这一点。"回工程师应当自觉地意识自己职业的伦理意义,提高道德敏感性,增强责任感,以保证自己所从事的工程活动真正为人类造福。

2、工程社会责任

工程师是工程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工程师包括研发工程师、设计工程师、生产工程师等。一般把工程师定义为拥有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技巧,在人类改造物质自然界,建造人工自然的全部实践活动和过程中从事研发、设计与生产施工活动的主体。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院士认为,现代工程师“应该能综合运用科学的方法及观点和技术手段来分析与解决各种工程问题,承担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任务。他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品德三个方面”。

工程师的伦理行为是工程师作为道德主体出于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能动的改造特定对象的活动。其中工程师伦理行为选择是工程师伦理行为的核心和实质部分。工程师伦理行为选择是指工程师面临多种伦理可能时,在一定的伦理意识的支配下,根据一定的伦理价值标准,自觉自愿、自主自决地进行善恶取舍的行为活动。从工程实践看,工程师在工程决策、工程实施、工程后果等阶段都存在诸如“义”与“利”的抉择、“经济价值”与“精神价值”的两难抉择、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冲突矛盾、经济技术要求与人权保障矛盾冲突等。

工程师在伦理行为选择中还存在着目的和手段的关系问题。目的和手段都存在着善 与恶的问题。只有善的目的和善的手段才能达成工程师的伦理行为;善的目的和恶的手段抑或恶的目的和善的手段都会把工程师的行为推向不道德的行为途径上去,从而产生消极影响,破坏社会伦理秩序。

现代工程活动使工程师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专业角色,工程自身的技术复杂性和社会联系性,必然要求工程师不仅精通技术业务,能够创造性地解决有关技术难题,还要善于管理和协调,处理好与工程活动相联的各种关系。最重要的是,工程活动对社会和环境越来越大的影响要求工程师突破技术眼光的局限,对工程活动的全面社会意义和长远社会影响建立自觉的认识,承担起全部的社会责任。因此,现代工程要求工程师除具备专业技术能力外,还要具备在利益冲突、道义与功利矛盾中作出道德选择的能力,除对工程进行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判断外,还必须对工程进行伦理价值判断;除具备专业技术素养外,还应具备道德素养;除了对雇主负责外,还要对社会公众、环境以及人类未来负责。

公共政策伦理发展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公共管理伦理是一种公共准则,是管理者在进行日常的社会事务管理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要求,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人们对于公共管理伦理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的公共管理伦理存在着缺失问题,本文阐述了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表现,并分析了造成缺失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对策。

【关键词】 公共管理伦理;缺失表现;加强对策

当前公共管理伦理缺失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管理者在一些敏感社会问题的处理上引起了社会的不满,也直接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优化公共管理伦理环境,并加强对于伦理精神的教育,消除社会公众的管理疑惑,创造更高的公共管理机制。

一、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表现

1.1对于公共责任的忽视

公共责任是公共管理者在从事其管理工作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是其从事管理工作应当重视的方面,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存在着严重的权利漠视现象,尤其是相关的管理工作脱离了公众的利益,甚至出现漠视人们权益的现象。此外对于公共责任的忽视,也造成了公共管理工作的工作模式僵化,管理内部逐渐形成了官僚化的工作作风,从而造成了公共利益的损失,也使得公共管理工作缺乏明确的正义目标,影响了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1.2存在着严重的功利主义

在伦理学中,要追求管理工作的效益最大化,利用使用的管理方式来提升相关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但是过度追求管理效益就会出现功利主义工作作风,甚至为了管理工作的成效性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原则,也对公共道德行为产生了负面影响,从而导致公共管理伦理缺失,公共管理伦理的公信力逐渐削弱。

1.3权力滥用造成腐败形为

公共管理部门拥有较大的权利,对于公共事务拥有直接发言权,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需要公共管理伦理进行规范和束缚,但是公共管理伦理的缺失就会造成管理权利的膨胀,从而突破了规范束缚,出现了个人权利大于公共权力的现象,从而滋生了腐败现象的发生。当前腐败现象是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对于公共管理伦理造成的破坏力也最大,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对于廉政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甚至会带给政府以毁灭性的打击。

二、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原因

当前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现象严重,影响了政府部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下面详细分析导致伦理缺失的原因:

2.1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外因

公共管理伦理是一项社会规范的伦理价值,很难进行法律的规范,其活动效果也很难进行测定了量化,因此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伦理缺失,同时公共管理涉及到整个社会的管理工作,其需要进行协调的利益方较多,各种利益管理的交叉也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因此公共管理伦理缺失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有直接关系。再者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全社会也逐渐形成了商业管理思潮,在这种管理模式的驱使下,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模式更加符合管理要求,但是在公共管理工作也逐渐呈现了商业化的价值观,尤其是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拉近,公共管理者的工作思維也更接近于企业家的思维和行动,从而导致管理者也会形成功利型人格,进而导致公共管理伦理的缺失。最后公共管理伦理缺失和我国的发展阶段有关系,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可避免出现了不同的价值观,传统的公平正义的伦理精神逐渐弱化,社会的伦理标准经历着破坏和重构,我国公共管理伦理化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2.2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内因

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内因体现在:①社会不同角色之间存在着冲突,公共管理者作为整个社会责任的承担者,需要更强的责任感参与到公共事务管理工作中,同时要严格规范自我的行为规范,承担着社会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融合,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由于对于公共权利的界定不当,就会造成管理者角色的冲突,从而影响了管理伦理的选择,最终损害了其管理伦理的规范性。②管理者以“经济人”的思维进行管理工作,在工作中过度的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管理者和社会公共产生了利益冲突,导致伦理束缚作用的削弱,从而也造成了管理伦理的逐渐缺失。

三、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相应对策

当前,公共管理伦理缺失已经对于管理部门的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尤其是一些重大部门中存在的管理伦理缺失严重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也引起了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下面详细阐述对于管理伦理缺失现象的相应对策:

3.1规范化公共管理伦理标准

公共管理部门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要严格按照相应的伦理规范,这就需要明确相应的管理伦理标准,把社会公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并根据不同管理部门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伦理考评制度,提高管理伦理的监督力度。再者要加强公共管理组织伦理的研究力度,充实公共管理领域伦理精神教育内容,针对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管理者在对待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时采取不正当态度的行为,要进行及时的行政干涉。此外要加强对于管理者的思想品质教育,强调其道德责任感的培养。

3.2强化公共管理伦理环境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这就需要管理部门要调整其管理策略,最重要的是优化公共管理伦理环境,对于公共管理领域的伦理进行全方位的监控,避免出现损害公共利益的现象发生。此外要加强管理伦理精神建设,通过伦理的健全培养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制定长期的发展目标,使公共管理伦理建设工作逐步正规化。

3.3重视道德典范的引导作用

道德典范作为优秀的伦理遵守者,对于管理伦理建设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树立道德典范可以在全社会内形成良好的伦理环境,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管理者的管理思维,更加注重为人们服务的工作观念,并在工作中摒弃功利化的目标,重视社会评论的影响,从而提高公共管理伦理建设的有效性。因此,应当根据这些组织所提供产品及服务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塑造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管理者的道德人格典范,扩大公共管理伦理的社会影响力。

四、总结

总之,公共管理伦理缺失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热点,直接影响了社会管理工作的成效性,甚至会引发社会问题,因此公共管理人员应当发现伦理缺失的原因,并通过采取及时、全面、合理的对策来加强管理伦理建设,提高政府部门的决策公信力。

参考文献:

[1]苗月新.公共管理伦理缺失之成因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1(4).

[2]陈鸿伟.论公共管理伦理失范表现、成因及治理对策[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

公共政策伦理发展论文范文第3篇

1 我国教育政策伦理学缺位研究的背景

1.1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资源不足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的矛盾要求我们必须要冷静思考教育政策所体现的价值因素

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那是当前每个社会个体自觉的追求。与同期的社会成员不断要求接收教育, 接收更多优质教育的要求相比, 我国当前社会个体拥有的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教育资源显得更为紧缺。在这种状态下, 理性地思考如何让越来越多的社会个体享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 乃是我们的教育政策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我们不仅要思考从技术层面确保教育政策。

贯彻的顺利, 更要从道德价值的层面来思考教育政策的意旨。使我们的教育政策更多体现合人性的指向。

1.2 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激荡, 社会群体分化迅速, 个体利益重新调整。利益群体的政策参与动力较大, 对教育政策的期望较高。要求我们必须要对教育政策进行多维价值思考

当下, 中国已进入转型时期。传统的价值取向对个体的终极影响削弱, 而个体对新的社会事物的理解也大多附着于表面。这样, 个体的社会选择中他律性较弱, 社会个体因为社会的激荡而事实上多在选择自己的方向。社会群体分化的趋势较为明显。相应地, 社会个体的利益也处于调整时期。由于个体选择中他律因素的削弱, 因而利益群体的政策参与力度较大。

1.3 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与教育政策的错位需要反思教育政策的伦理价值定位

社会个体的经济差距逐步拉大“在90年代, 由于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 社会中的一些人迅速暴富起来, 而原来在改革初期得到一些利益的边缘和弱势群体却日益成为改革代价的承担者”。[1]我国社会个体的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地区差距的拉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与表现。相关社会问题也因此而产生。

2 当前教育政策实践中的缺位现象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政策的活动过程中必需要贯彻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所以, 教育政策的伦理是教育政策的制定, 内容、实施、控制及反馈中一定要体现的价值诉求。然而, 就我国当前的教育实践来看, 这些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伦理学缺位。

2.1 教育的公平因教育差距的拉大而降低

教育公平是教育政策的应有之意, 但是我国的教育公平因教育差距的拉大而削弱。

2.1.1 教育经费方面的东高西低凸显地区差别。

在教育经费方面, 东部基础教育的多数指标都是中西部的一倍以上。其中, 教育公用经费差距最大。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分配投入上又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

2.1.2 收入群体享受教育资源不均。

社会强势群体占有较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多数弱势群体占有较少的教育资源的趋势加剧。在重点中学, 干部、知识分子, 富人家庭的子女占学生总数的70以上。高等教育阶段也大同小异。农民子女能考上大学却上不起大学的已不在是新闻了。可另外的一些高校学生花天酒地的却时有耳闻。

2.2 教育过程中的腐败现象削弱了公共教育利益

教育政策无论是其决策的意图还是实践的目标都应该是为大多数教育对象服务, 但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部分教育政策的决策者和实施者却把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作为为自己和少数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严重削弱了公共教育利益。

2.3 社会个体参与教育政策决策与实施缺乏, 教育公信力降低

当前我国的教育政策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 社会个体参与程度不够, 在教育政策决策和实施过程中, 不能确保其真正表达普遍的民意。制约了教育政策的伦理学价值诉求。

3 教育政策伦理空间拓展的是对策思考

教育政策伦理学的缺位, 表明现在和将来的教育政策决策与实施过程中, 其需要拓展的空间更大。

3.1 强化教育政策决策与实施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实践。社会主义教育更是把绝大多数青少年个体培养成为其接班人的伟大实践。因此, 我国的教育实践中教育政策的决策与实施过程中必须要为大多数受教育者的未来考虑, 过去一段时间, 受社会氛围中一些消极因素的影响, 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功利性因素而较少的考虑教育中的功利化因素, 这同样也影响了教育政策的决策与实施。

3.2 通过科学发展来缩小教育差距, 彰显教育公平

就教育而言, 除了国家要加重对落后农村的补偿性投入外, 还需要这些地区寻找自己更多的教育发展张力。除此之外, 落后地区和农村在缩小与先进地区的教育差距过程中不能只考虑经济因素, 还要考虑政府自身对教育的真正重视程度, 经济投入是缩小教育差距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因, 但不是唯一的力量, 政府自身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反思自身的一些教育缺位, 这同样会转化为缩小与先进地区教育差异的强大动力。

3.3 扩大教育决策与教育实施的透明度, 鼓励引导社会公众理性参与教育决策与实施过程

当前我国的教育政策与实施过程的透明度不高, 公众在有些时候还是不知不觉中就“被决策”了, 连知情权都没有享受到, 何谈参与呢, 增加教育政策决策与实施的透明度, 让更多的公众有知情权。在公众的有效参与方面, 政府要设法创造条件和氛围, 鼓励引导公众的有效参与, 这不仅仅是唤醒民众的参与社会管理, 更多在于让我们的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在更大程度上顺应大多数民众的真实意愿。

3.4 在教育领域要强化反腐, 减少教育不公平现象

要加大对教育腐败的惩处力度, 提高教育腐败的成本, 绝不能心慈手软。再次要强化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问责机制, 教育腐败的出现绝非偶然行为, 有其复杂动因, 惩治教育腐败不能丢卒保车, 必须要加强相关人员的问责。问责机制可以有效减少教育腐败。应加强教育监督。通过各种形式公开相关的教育政策决策与实施, 决策与实施过程的公开让公众监督成为可能, 加强监督网络的建设使得公众监督更为迅捷和有效。让更多的民众为了自己可以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而监督教育政策的决策与实施, 无疑是拓宽教育政策中伦理学空间的有益举措。

摘要:教育政策的伦理学因素价值因素在教育的实践中起到很大作用, 当前教育政策与实施过程中的伦理学缺位, 使教育实践中教育差距的不断拉大。从对策角度, 应强化教育政策决策与实施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通过科学发展来缩小教育差距, 彰显教育公平。

关键词:教育政策,伦理学,缺位,思考

参考文献

[1] 李培林.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公共政策伦理发展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音乐与伦理自古以来就是相互融合的,音乐乃美与善的统一。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音乐传播活动中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对音乐传播中的伦理现象反思。

【关键词】音乐传播;伦理;道德

音乐的产生与社会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好的音乐作品皆是反映人类精神文明与伦理道德等内容与题材的,这类音乐作品才能得以广泛传播与推广,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2014年10月15日,国家领导人在文艺工作座谈會上指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优秀的音乐作品能够起到振奋人心、凝聚力量、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作用,而格调低下的音乐,却能败坏社会风气,腐蚀人们的意志,成为阻碍文化发展,传播腐朽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催化剂”。

一 、网络音乐传播中的伦理精神反思

“音乐从远古走来,能被记录、研究,离不开传播和传承,而传承也是历史性的传播,音乐传播活动是连接音乐创作到音乐欣赏的中间环节。”

审视当今社会,为了迎合大众感官刺激和情感宣泄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粗俗音乐出现在网络空间,这些音乐多为歌曲,一般采用简单重复的旋律搭配口语化的歌词,以赤裸裸的情感宣泄为噱头,俗称“口水歌”。

这类作品虽然也是直观反映社会生活的题材,但大部分歌曲的内容过于直白,缺乏应有的美感,甚至有些歌词的内容过于低级趣味,是对音乐和美的一种亵渎。若这类哗众取宠的网络歌曲充斥整个音乐市场,那么我们的音乐文化就将遭受重大的道德伦理及审美危机。

二 、传媒音乐人的伦理规范

音乐的传播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媒体,所谓媒体,“是一种传播信息的工具和载体,传媒是人们传播信息的手段和方式,而传媒人就是在传媒行业从事信息传播工作的人,传媒的人的职业道德就是传媒人在从事信息传播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传媒音乐人在当今音乐传播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在各类媒体中,传媒音乐人是各种音乐类型面向大众之前的“掌舵人”和“把关者”,他们自身的文化水平、音乐素质和道德水准是决定流传中音乐品质的保障。只有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审美取向的人,才能够以弘扬进步文化为己任,才能够真正做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繁荣富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升,但从辩证的观点出发,也出现了一小部分有违伦理道德的社会风气。对于传媒音乐人而言,沾染上这种不道德的习气,必将对音乐艺术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三、音乐教育中的伦理问题

“教育学和传播学基本理论显示,音乐教学是音乐文化传播洪流中的一个分支,它具有一般传播过程的最基本的要素——传播者、信息、媒介和受众,是一种音乐信息传播活动。”“教学和传播是不可分割的”“教学就是传播”“没有传播就没有教学”。音乐教育本身就肩负着德育和美育的重任,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音乐的传播者(教师)和接受者(学生)都必须掌握好一定的“尺度”,同时要做好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工作。

首先,和人生观、价值观一样重要,审美应该是有一定标准和规范的。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音乐教师不但要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日常教学,告诉学生音乐中的“美”是怎样的,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美、感受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这才是音乐教育的根本。

其次,“音乐与伦理一直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们共同体现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体现着人们的精神面貌。”伦理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应是一体的,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四、总结

纵观上述现象,我们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从自身做起,从人人做起。在各个领域充分发挥音乐的伦理精神,方能做到“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才能“扫除萎靡之风”,使音乐在传播中“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参考文献

[1]李金莹.网络时代传媒人职业道德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

作者简介:孙新宇(1977—),男,汉族,江苏建湖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声乐教学音乐伦理学。

公共政策伦理发展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尽管科学与人文关系是20世纪哲学反思的重要内容,但以往的哲学没有认识到实践的积极意义,因此不能正确解决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立。只有马克思哲学实践观卓有成效地把握到人类社会独特的存在和本质,全面地考察了自然物质性和人文价值性、客观因果性和主观目的性、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才能真正达到科学和人文的互为中介、互相贯通并融合。

关键词:科学与人文;哲学反思;文化融合;实践超越

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学者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层面,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二是精神层面,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

一、哲学反思: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理性关注

科学是一个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产生于19世纪,此时的科学定义为系统化的实证知识。将之看作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文化是基于现代科学而产生的一种现代文化。“人文”与表示自然界变化的“天文”相对,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自从有了人和人类文明,就开始有了人文文化。而系统的科学文化的形成,则在近代科学技术出现之后。人文文化历史远比科学文化源远流长。”[1]但科学从产生之初就与人文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有人比喻科学与人文是人类发展的两翼,缺一不可。既然作为人类发展的两翼,就应该是和谐、均衡发展的。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关系却是一波三折。

在人类历史上,科学与人文曾完全内在地融为一体,在古代,科学、文学艺术和哲学没有截然分开,只是在后来母体文化直接同一性消解和文化分工逐步深化之后,科学与人文才陷入关系的外化。智者派兴起后,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 突出了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之后苏格拉底把目光投向人,“认识你自己”成为人类自我认识的响亮口号,此时人文地位不断攀升。在基督教统治的欧洲中世纪,人的地位和尊严被贬低,人和自然被看作上帝的产物。科学和哲学被看作神学的婢女,科学和人文同时被淹没在神学的权威之中,科学家和人文学家受到迫害。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肯定了人的价值,宣传人的解放,被教会压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转向了关注人和自然。文艺复兴是科学和文学艺术的共同复兴。17世纪以后,科学以强劲的势头发展,出现了科学革命。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而带来物质资料的空前繁荣,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科学文化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理性关注,应该说首先是西方人对科学进行理性反思的结果。西方自文艺复兴开始的科学对宗教的反动,一定层面上体现出了科学与人文的分裂,而在哲学反思的层面上,其始自休谟对“是”与“应当”的划界,强化于康德哲学关于“本体”与“现象”、“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划分。18世纪欧洲的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尽管积极地反对了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然而却把一切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用纯粹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甚至也把人看作机器。这种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和认识问题的认识方法,进一步使科学与人文走向殊途。而同时,在理性主义者看来,理性认识完全不用依赖于感性经验,这一派哲学中的“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由于缺少科学性而走向神秘化,最终造成人的属性对社会存在的游离,从而使科学与人文处于对立的境地。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而带来物质资料的空前繁荣,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科学文化取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人文文化处于进一步的劣势地位。科学主义思潮兴起后把科学视为唯一的客观知识,科学方法无所不能,一切人生问题和伦理问题都可以用科学解决。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对立,早被科学家和人文主义者意识到。卢梭认定科学和工艺的进步与人文精神的失落有着密切的因果关联性,他明确指出科学与艺术不仅不能敦风化俗,反而会伤风败俗。因此,科学是人类的祸患、道德的敌人;胡塞尔则认为欧洲陷入了人性的危机,原因是“在19世纪后半叶,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这种独特现象意味着,现代人漫不经心地抹去了那些对于真正的人来说至关重要的问题。只见事实的科学造就了只见事实的人”[2]。显然,科学被认为是使人类落入一个不幸时代的根源。科技发展与人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哲学反思的一个重大课题。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学者都专门探讨过科技与人的关系问题。20世纪科学人文主义思潮也是高潮迭起。自萨顿提出“科学人文主义”之后,这一主张得到了以社会科学家贝尔纳、历史学家布洛克等为代表的众多学科领域学者的赞同,并得到科学家波兰尼、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后现代科学哲学家大卫•格里芬等人的追随,科学人文主义思潮成为一种融合科学与人文最为引人注目的思潮。萨顿指出:“我们这个时代最可怕的冲突就是两种看法不同人之间的冲突,一方是文学家、史学家、哲学家,这些所谓的人文学者,另一方是科学家。”[3]萨顿认为,要使科学不至于失控,使之为人类的发展服务,就必须将之视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而不能将之视为一种与人文文化结合起来的方法。他认为,在旧人文主义者同科学家之间只有一座桥梁,那就是科学史。但是,萨顿强调了科学中的主体性,从而也否定了科学是并且应该是追求“纯粹客观”的传统观念。罗蒂企图超越柏拉图主义传统,消解实证科学的理性与客观性,进而消除科学的权威性,降低科学的地位,使之与人文学平权,进而把科学归于人文学之中。费耶阿本德在阐发了他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后提出了“反规则”和“反归纳”的方法冲击经典和经验的归纳法。消解科学和人文的矛盾。大卫• 格里芬在《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一书中,指责现代科学观的错误,导致人的异化,意义的丧失,整个自然界的全面“祛魅”,认为科学的“祛魅”是造成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分裂的根本原因。以整体有机论取代心物二分的机械还原论,以建设性或修正性的后现代观取代或说超越现代科学观,以达到科学、人、自然乃至整个宇宙的“返魅”。而20世纪90年代后期发生的“科学大战”更是空前地体现了科学与人文之间的激烈冲突。人文知识分子发起对科学的新一轮批判。通过解构科学的实在性、客观性和真理性来消解科学在现代文化中的核心地位。认为科学像文学、艺术、宗教一样,完全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构造,科学理论不过是科学家集团的一种社会性建构,消解了科学的神圣地位,以推翻文化的僭主地位。这引起了科学家的不满,双方论战激烈。

尽管西方学者对科学和人文的关注以及积极的建设性思考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但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的积极作用,在科学文化日益膨胀的今天,很难具有可行性与操作性。在科学与人文关系上,马克思实践观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二、文化融合: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应然与必然

要探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问题,前提是必须关注科学与人文对立、背离的原因何在。

许多人在探讨科学与人文关系问题时,都要谈到1959年C•P•斯诺在剑桥大学发表的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的演讲,他是在文化活动中科学主义取向和人本主义取向日益极端演进的社会背景下提出的,他认为两种文化的对立主要是科学家和人文知识分子两大集团互不理解,甚至互相敌视。科学家和人文知识分子两大集团的对立是科学与人文对立的特殊形式,也是凸显的方面,其实这种对立背后还有深层次的原因。林德宏教授从文化层面探讨了工业社会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失衡的两个主要标志:其一,同社会科学相比,自然科学的发展速度、认识作用和社会文化作用占显著优势,出现了唯科学主义思潮——在认识论和科学观上,认为自然科学是科学的唯一形式;其二,同艺术相比,技术的社会作用特别是经济作用十分突出,使人类的生存方式从自然生存转向技术生存,出现了唯技术主义思潮——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唯一决定性因素。[4]317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导致科学与人文对立的社会历史根源是科学的资本主义应用。马克思说:“只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第一次使自然科学为直接的生产过程服务,同时,生产的发展反过来又为从理论上征服自然提供了手段。科学获得的使命是成为生产财富的手段,成为致富的手段。”[5]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导致功利主义科学观的社会根源。马克思指出:“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而事实上,以社会劳动为基础的所有这些对科学、自然力和大量劳动产品的应用本身,只表现为剥削劳动的手段,表现为占有剩余劳动的手段,因而,表现为属于资本而同劳动对立的力量。”[6] 因此,从社会根源上看,它是资本主义文明和文化存在着深刻矛盾的反映,科技的异化是导致科学与人文对立的重要方面。而从认识根源看,是与人们片面的科学观,以及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划界简单化、绝对化等密切相关的。

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局面是继发性的,是后天形成的,因此也是可以改变的。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协调的关键,是科学精神与人文技术的结合。” [4]317从精神层面看,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具有统一性,即人文精神是具有科学精神的向度,而科学精神具有人文精神向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物质对于精神具有决定作用,而精神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的智慧的花朵是在物质的升华中产生的,但往往人们对精神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的认识是弱化的。“在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叙述体系中,科学技术的功能主要是在生产力的范围内得到阐述的。”[7]实际上科学技术改变物质世界的过程就是人的精神对物质进行能动的改变的过程。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也是在这种互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与精神只有在契合点时才能上升为意义和价值层面,才具有精神和文化功能。因此文化的融合的基础是精神的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相互关照是两种文化融合的主要方面。“科学在本质上是一种充满人类理想和激情的并与人类自身发展、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的社会活动。” [8]科学技术的双重属性告诉我们:科学技术既是一种物质力量,具有生产力功能,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源泉,具有开辟道路,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确定方向之作用,是第一生产力;同时,它也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文化功能,它对精神文明建设起作用。可以说,以求真和求实为核心的科学精神与以强调人的价值与尊严、尊重人的个性及关怀人类处境为核心内容的人文精神其实并不矛盾,人类精神是相通相融的。

从文化方面看,文化本身都具有实践性。文化问题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关注对象,马克思对于人的实践活动的整体性与文化的人化本质的论述构成其文化形而上的基础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文化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类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类为了适应和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而进行的精神生产的产物。“自然界没有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9]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与劳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猿人们进行的‘真正的劳动’,不仅使它们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也是人类开始创造文化的标志”[10]。人是通过改造自然获得生存的资本,也是通过改造自然创造丰富的物质文化成果,从而改变生存环境和条件提升人本身的。“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相连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1]两种历史都因为人的参与而相互有意义。人参与两种历史的创造过程是通过实践完成的,正是由于实践人类创造了强大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成为两大文明的重要表征。

“人的本质是物质性和精神性的统一,所以两种文化的统一是人性的要求,两种文化的对峙,则是人性的分裂。” [4]329因此,科学与人文融合具有理论上的应然与实践中的必然。

三、实践超越:突破科学与人文对立关系的现实途径

解决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关系还要回到马克思。马克思深刻地把握住了人在实践基础上生成的社会及其历史这一人的真正现实,从而科学地解决了科学与人文的对立。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 [12]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过去的“科学”对于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过去的“人文”只是抽象地发展人的能动的方面。由此而发生哲学中的“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两大思潮的对立。原因在于,它们都不了解人的实践,而“实践”这一联系人和自然、使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对象化活动,正是实然与应然、现实与理想、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关键。

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分裂是19世纪以前科学的特征,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则力图克服这种分裂,实现科学的统一。马克思认为:“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13]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他们学说的过程中,自觉地从不断发展着的自然科学中吸收有益的成分。马克思与恩格斯在19世纪40年代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当时的形势和需要,在创立新世界观的过程中,形成了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科学理解,为了创立新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去关注研究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推动历史前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关注与他们同时代的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的产业革命和社会变革的巨大作用,他们自觉地把科学技术纳入到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分析框架中,社会科学有其特殊性,但在确定其科学性时,在使其科学化时,总是要直接、间接地以自然科学为参照系,总是要尽可能地借鉴、移植自然科学的方法与标准。其中最重要的是运用科学实践观对人文关系进行考察、分析,得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把科学的发展视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视为人的解放和全面自由发展的基础,同时揭示出科学与人文在本质上的统一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实践是科学与人文统一的基础。他们从唯物史观的高度不仅把科学看作生产力,而且把科学与具体的经济制度和社会形态联系起来考察,从人类全部社会生活与实践的关系上去理解和把握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正确指出了科学与人文统一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这一活动的基本形式——生产活动中。在他们看来,人类实践“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是整个现存感性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这样,整个世界由“自然和历史”两方面构成,而实践既是构成自然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将它们连结起来的桥梁。正是在实践中,自然和历史被赋予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使历史“自然化”,使自然“历史化”。所以,“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14]。

实践这种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能够并且必然改变科学与人文的对立,主要在于:

一是实践体现了自然物质性和人文价值性的统一。萨顿指出:“无论科学活动的成果会是多么抽象,它本质上是人的活动,是人的满怀激情的活动。”[3]38马克思也指出:“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活动集中反映了人作为“一个种的全部特性”和人类“生命活动的性质”[15]。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达到自由本性的自我确证、自我展现和自我追寻。

二是实践实现了主观目的性和客观因果性的统一。人是一种目的性的存在,人的目的和需要是社会和人类自身发展的动力,人类从事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基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把自己的目的、需要运用到客体对象上去,创造出人类所需要的新的有用客体。自然是一种客观规律性存在,具有因果性。而作为实践的科学活动是人目的实现的重要方式。在实践中主观目的性与客观因果性达到了契合和统一。

三是实践达到了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的统一。物的尺度,即外部事物的本质与规律,是人对事物进行正确的事实判断的基本前提;人的尺度,即人的知识、情感与意志,是人对事物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的主要依据。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一方面要受到物的外在尺度的制约,另一方面要受到人的内在尺度的制约。自然科学,主要依据物的尺度,确保合规律性,体现了人类科学活动中求真的向度;人文科学,主要依据人的尺度,确保合目的性,体现了人类科学活动中求善和求美的向度。

在实践中生成的社会,是人类对自然界进行改造的结果,是人化的自然,也是现实与理想、科学与人文、事实与价值、实然与应然的统一体,它既有源于自然的自然物质性、客观因果性,又有源于人的生命和精神需要与追求的人文价值性、主观目的性,高度体现了科学与人文融合的结果。所以,要正确解决科学与人文的对立,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用实践的观点才能卓有成效地把握人类社会独特的存在和本质。只有全面地考察自然物质性和人文价值性、客观因果性和主观目的性、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才能真正达到对科学和人文的互为中介、互相贯通并融合。

参考文献:

[1]肖玲.从分化到汇合:科学与人文的历史走向[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5):1-2.

[2]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5-6.

[3]乔治•萨顿.科学史与新人文主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49.

[4]林德宏.科技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7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8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39.

[7]俞吾金.科技:蜕变为意识形态之后[EB/OL].(2005-09-10)[2008-05-12].http://zhongguoysl.bookee.com/2879061.html.

[8]孟建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J].哲学研究,1996(8):18-2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219.

[10]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起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63.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71.

[12]马克思,恩格斯.费尔巴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87.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8.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1.

[1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3.

(责任编辑 古东)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s of Relations Between Science and

Humanities Based on Marxist View of Practice

WANG Zhidong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China)

Key words: science and humanity;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cultural amalgamation; practical transcendency

公共政策伦理发展论文范文第6篇

《电工工长一本通》可供电工工长工作时使用,也可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教材。

编辑推荐

《电工工长一本通》为工长一本通系列丛书之一。

目录

第一章 电工基础知识

第一节 电工工长的职责

一、电工工长的使命

二、电工工长必须具备的条件

三、电工工长的任务

四、电工现场培训的内容

第二节 基本电气额定值

一、额定电压

二、额定频率

三、额定电流

第三节 电气安全知识

一、触电形式

二、电气事故种类

三、常见的电气设备触电事故

四、安全电压

五、安全电流

六、触电事故预防

第四节 电工识图

一、电气图的基本构成

二、电气图的基本内容

三、电气图形符号

四、电气文字符号

五、识图的基本方法

六、识图的基本步骤

七、识图注意事项

第二章 常用电工材料及设备

第一节 常用电工材料

一、绝缘材料

二、导电材料

三、磁性材料

第二节 常用电工工具

一、常用工具

二、架线工具

三、登高工具(用具)

四、绝缘安全用具

第三节 常用电工仪表

一、仪表简介

二、电压袁

三、电流表

四、钳形表

五、万用表

六、兆欧表

七、电能表

八、接地摇表

九、测量仪表的选择

第三章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

第一节 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制度

第二节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一、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写原则

二、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三、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审批手续

四、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编写要点

五、负荷计算

六、现场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第四章 架空线路及杆上设备安装

第一节 电杆埋设

一、电杆质量要求

二、电杆基坑的形式和深度

三、杆坑定位与画线

四、杆坑的开挖

五、底盘与卡盘的埋设

六、电杆组合

七、立杆工艺

八、电杆杆身的调整

九、电杆安装常见缺陷

第二节 电杆拉线装设

一、拉线的类型

二、拉线的计算

三、拉线的制作

四、拉线的安装

第三节 导线架设与连接

一、导线的规格和选用

二、导线架设要求

三、导线检查与修补

四、放线

五、导线连接

六、紧线施工

七、导线弧垂的测定

八、导线的固定

九、导线架设与连接缺陷

第四节 杆上设备安装

一、常见设备

二、安装要求

三、横担安装

四、绝缘子安装

第五章 变压器

第一节 变压器的规格及要求

一、电力变压器的型号

二、电力变压器附件要求

三、PE线和PEN线要求

第二节 变压器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变压器的结构

二、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 变压器安装

一、安装工艺

二、施工准备

三、变压器、电抗器搬运就位及干燥

四、变压器安装施工

五、变压器试验

第六章 常用电动机与发电机

第一节 常用电动机

一、直流电动机

二、同步电动机

三、三相异步电动机

四、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安装与运行

五、三相异步电动机启动前后的安全检查

六、电动机的常见故障及维修

第二节 柴油发电机组

一、发电机组型号

二、柴油发电机组功率匹配及运行

三、安装要求

四、安装程序

五、柴油机常见故障处理

六、同步发电机常见故障处理

三、热轧光圆钢筋

四、冷轧扭钢筋

五、余热处理钢筋

六、钢筋焊接网

八、冷拔螺旋钢筋

九、进口热轧变形钢筋

第七章 配电装置及配电线路

第八章 施工现场照明装置

第九章 施工现场接地及防雷

第十章 防火防爆

第十一章 安全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

第十二章 施工安全用电检查

参考文献

序言

工长是工程施工企业完成各项施工任务的最基层的技术和组织管理人员。其主要职责是结合施工现场多变的条件,将参与施工的劳力、机具、材料、构配件和采用的施工方法等,科学地、有序地协调组织起来,在时间和空间上取得最佳组合,取得最好的经济效果,保质保量保工期地完成任务。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工长,必须要熟悉、了解工作场所、地点的环境及客观条件变化规律,要掌握组织指挥生产的主动权,对生产中的各种问题能迅速作出准确判断,对本班组的生产、安全、技术等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协调。而且工长必须要精于操作,要全面熟悉、了解本班组各工种、各工序的“应知”理论,即各种操作规程、质量要求、技术标准,并且熟练掌握各工种岗位的操作技术。工长的职责还要求其能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要组织班组成员学习先进的工艺技术,并通过开展现场操作示范、岗位练兵等活动来提高班组成员的技术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的标准操作,引导职工掌握正确先进的操作技术,从而不断提高本班组的整体技术水平。

工长既是一个现场劳动者,也是一个基层管理者。这就要求其做好各项技术和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各项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在整个施工安装工程中,从合同的签订、施工计划的编制、施工预算、材料机具计划、施工准备、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的制定,新技术、新机具、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推广,合理组织施工作业,到人力安排,搞好经济核算,都要保证工程质量和各项经济技术措施的完成。

文摘

插图:

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

第一节电工工长的职责

电工工长的职责是科学地、有效地将参加施工的劳动力、机具、材料、构配件等组织起来,在时间和空间上取得最佳组合,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保质、保量、保工期地完成工程安装任务,对职工负责,对领导负责。

一、电工工长的使命 (1)确保电力设备安装质量。安装质量是安装企业的生命线,是最根本性的任务,特别是承担电力设备安装的企业更是如此。电力设备承载高温、高压,因而要求其制造质量、安装质量都必须是优等的。“千年大计、质量第一。”工长是安装工地的指挥者,所以保证安装质量是工长的神圣使命之一,也是工长的生命线之一。

(2)提高电力设备安装效率。其包括合理分配人力、动力,以最优化方式,换取最佳的安装效果和速度,通过技术革新和创新,发挥员工的主动性,提高日、班安装进度,为企业和员工争创最好的经济效益。

(3)降低电力设备安装成本。其包括原材料的节约、安装能源的节省,低值易耗品使用的精打细算,人力成本的降低等。

上一篇:高职教育产业结构论文范文下一篇:我国产业结构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