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教育改革论文范文

2024-01-28

基础医学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

隨着教改的火热进行,基础教育也随之对教师课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的全面改进。

一、促进课程教学理念的革新

教学理念是大众化、普遍化与具体化的教学思想,它作为课程教学的首要改革层面,主要是在教育的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与不同人的价值观、本质观、生成观相触碰与融合的基础上的变革。它以哲学理论为基础,以占社会统治地位的理念为准则,并将文化内蕴融入其中来进行变革。而衡量课程教学理念的改革是否有效,最佳的判断标准是看它是否自然地而不是强制地形成社会文化、课程文化、课程行为。其实,形成理念的过程是实践的过程,只有进行不断地实践才能形成真正的理念。

对于我国目前的新课程理念,它是在师生关系平等性放在第一位,以此为前提下进行的互动式的教学。但在此理念实施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一些弊端。如在教学进行中,教师仍处于主体地位,满堂灌与死记硬背的现象依然屡见不鲜。对于此类现象的不断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现今的教育、教学制度及社会的各个方面的改革比较浅显,不足以有足够的力量支撑、推进课程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因此,为了使教学理念改革顺利进行,必须加大它与学科教育、基础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教育实践的配合力度,使之最终成为适应、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二、加紧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教学内容是教学理念的反映,也是教学理念形成的基础。我国当前的教学理念形成了与课程改革相符合的很多优秀成果。但它们大多停留在学术层面,或是经其他路径对教学实践而产生的影响,却并不是载入呈现社会主导或正统思想观念的教科书中,这使得基础教改理念与教师的教与学教学并未达到真正的融合。如果这个问题无法解决,基础教学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也就难以成功。

笔者认为,要做到有效的教师教学课程教学,教师必须对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社会课程改革的背景、文化、社会基础、价值追求、思想理论及经验教训等作全面地了解。并在对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要运用辩证的思维,而不是以偏概全的运用某种教学方式来排斥或否定其他的教学理念。

在我国教学文化的不断发展进程中,教育和课程教学改革也随之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无法避免的问题。由于教育教学的跨越式发展是缩短时间、加快速度、简化某些可省略的程序与内容的发展,因此在发展中,有时对课程教学与其改革的过度简化,没有厚重的文化底蕴作支撑,也不是自觉的课程教学与其改革,也就只能对个别的精英产生自觉,而对普遍大众而言依旧是处于盲从状态。这样最终的结果也只是事与愿违。

因此在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中,一定要把科学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系统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与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时效性,真正达到对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三、加强对课程教学过程与方式的革新

教育与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必经的环节、阶段与条件作基础,但终将由实践行动来促进它转化为具体的、可实现的课程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学方式就是教与学的方式,包括观念性与物质结合的技术性方式两种。其中学习方式包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及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方面,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知识不仅包括认识结果的知识,而且包括怎样认识知识、创造与运用知识的知识。所以,除了认识结果,知识更是规范与引领人的认识方式。如此一来,教学方式的各异不仅是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也是因为不同价值观、知识观不同所导致的。一切的教学目标都是在教学之中经由教学的内容与方式完成的。其中教学内容以教学大纲、教科书等为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过程、方式与及实践来完善的。

教师在讲授中的方式、方法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接受程度,与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的程度,甚至对学生的品德习性与教学的整体质量都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把知识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方法与过程多个三维目标融合起来,是教师教育的主导方向。作为这个方向的重要内容、重要过程和方式,三维目标的统一、融合是有效教学过程与方式得以实现的关键性因素。

结语

要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深认识、逐渐完善在具体教学中所需的新内容、新方法与新理念的教学理论。教师不仅要把自己当作一名普通的知识传授者,还要努力成为一名对课程教学进行不断追求与探索的追问者与创造者。最终使自己成为一名不但可以应对新课程新文化的教师,而且能够建构、开发与创造课程的教师。为实现不断把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推向一个新阶段持续奋斗。

参考文献:

[1]黄正夫.为新课程塑造高素质的教师——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

[2]肖少北;赖秀龙.构建现代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之解读[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

基础医学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国家近年来民办高校的兴起,民办高校贫困生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焦点,本文从民办高校贫困生问题出发,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针对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学生资助渠道来源提出了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对策。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资助渠道 对策

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统计,截止到2009年底,我国经政府有关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民办普通高校达320余所,其中本科院校45所;实施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有322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有900所。三类院校共计1500余所,在校生已超过700万人。可见,一方面民办高校的飞速发展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另一方面,由于民办高校性质及筹资途径决定了其收费必然高于公立高校。综合上述原因,决定了民办高校之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面对民办高校高额的学杂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各项费用,需要各个方面的资助。而国务院于2007年5月13日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但是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收取学生学费、学杂费等,而且由于处在起步发展阶段,资金投入方向更多的用于基础建设和师资引进。与公办学校相比,对于学生资助体系的支持,不仅资金相对较少而且渠道单一。因此,如何充分利用民办高校自身的优势来拓展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支持渠道来源,一方面使民办高校的收费不影响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机会,另一方面更关系着民办高校的社会责任及社会信誉。

一、民办高校学生资助渠道来源的拓展方向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是众多公办高校,而公办高校的学生资助渠道的主体来源于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并以此为基础吸收部分社会各界的各种资源与资金参与,构建成一个“▽”的模式。

反观,民办高校是一个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得机构。这决定了民办高校在学生资助渠道方面来自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的只有“奖、助、贷”,重点渠道来源则在于民办高校自身提供及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各种资源与资金参与。综合分析,民办高校在学生资助渠道来源方向在于构建“△”模式。

明确民办高校学生资助渠道来源的主体在于高校自身与社会资源这两个方面,并从中发挥民办高校的优势,通过开拓创新、发散思维、积极尝试等来实现民办高校学生资助的多渠道发展,必须仅仅围绕“资”与“助”这两个内容进行创新。

二、开源之资,授之以鱼

在公办院校,由于其依靠国家地方财政支持,贫困生在入学时,允许缓缴学费或者直接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因此贫困生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学杂费、生活费的问题;但是在民办院校,由于其自身生存与发展完全依靠学生学费的支持,因此贫困生入学迫切急需解决的是这笔数额不小的学费。研究民办高校学生资助渠道,首先必须先替民办高校与学生解决好学费来源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变助学贷款为信用卡支付

来自贫困家庭的大学生,报到时绝大部分只能提供部分学费,其余寄希望于申请国家贷款或申请缓缴,但是国家贷款从申请到下放需要大约3个月的时间,贫困生人数过多,学费拖欠数额过大将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整体运作;此外,贫困大学生毕业之后拖欠助学贷款现象十分严重也侧面反映大学生信用观念不强。

如果国家能够将助学贷款的发放单位统一交由中工农建四大商业银行采取统一信用卡发放的方式,不仅能够解决贫困生学费问题,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信用观念,具有相当的可行性。具体操作如下:

1.四大商业银行统一制作国家贫困助学信用卡,申请标准与申请助学贷款相同。

2.国家贫困助学信用卡最高额度为6000元(参考助学贷款标准),由学校代扣所欠学费,学生还款变一月一还为两月一还;所扣金额分12期(两年)还清;第二学年所能申请作为助学贷款的金额为上一学年所还贷款数目;信用卡不具备取现功能并且有效期至学生毕业后两年;如学生毕业后两年不能还清所欠数额则不能在四大银行办理任何金融业务,并将信用信息通报社会。

3.每年新生入学9月初由各高校统一组织贫困生申请,十一长假后审核完毕并下发。

4.信用卡使用及其违约后果应在申请时通过辅导员或者相关人员进行告知。

当然,这一构想还有待各方面完善、评估、审核。但在当前个人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各种金融服务的今天,能够通过发行国家贫困助学信用卡的方式来缓解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贫困生学费问题,为学校正常有效运作、学生信用机制的培养都能够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二)成立“校友助学基金会”

民办高校的另一个学生资助渠道来源可以利用已经毕业的校友,通过成立“校友助学基金会”来实现对贫困生的资助。

作为已经毕业的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社会锻炼,有部分同学在各自行业取得一定的成就,饮水思源,出于对母校的感恩也很希望能为母校做一些事情,因此民办高校应经常与其保持一定的联系,并在合适的机会促成“校友助学基金会”的成立,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勤奋学习,努力进取,促进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校自身不参与管理,只提供工作场所与资助对象,共同制定资助标准,共同帮助相关贫困学生。

(三)吸收企业及社会力量捐助

民办高校一般都与当地的一些大型企业有相关的合作,利用合作的契机争取相关企业对本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也是一个有效来源之一。学院内部可以通过“感动校园人物”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干”等奖励的评比之中重点挑选贫困学生在新生报到、校园开放日等公开场合宣传相关贫困生自强不息、勤工俭学、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等事迹,取得社会的肯定与同情,从而为部分贫困生解决部分经济难题。

(四)组建经济资助平台

此外,还可以与当地主流媒体,包括门户网站、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长期合作,组建经济资助平台,向全社会提供贫困大学生的信息,希望得到有识之士、社会团体实施一对一的经济支持,学校不参与任何经济往来,只是定期将跟踪资助的使用情况通过平台公开。

通过创新民办高校学生资助渠道中资助资金的来源,缓解民办高校对于学费收取的重要性与贫困大学生不能一时凑齐学费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使得民办高校的资金运作能够正常进行,另一方面减轻了贫困大学生家庭及自身心理上的压力。但是广开“源”路只是一种治标之法,不能从本质上、长期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只是授之以鱼,对于贫困大学生,长远之计应该授之以渔才是治本之路,让其在大学学习期间通过各种社会实践的锻炼,这样不仅能有效的解决所面临的经济问题,而且能增加各方面技能及社会经验,一举数得。

三、拓岗之助,授之以渔

既然讲授之以渔,就是帮助贫困大学生学会通过自身努力解决大学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经济问题,缓解家庭及社会的压力。而勤工助学正是民办高校授之以渔的最好途径,何谓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而2007年7月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规定:“勤工助学活动必须坚持‘立足校园、服务社会’的宗旨,按照学有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扶困优先、竞争上岗、遵纪守法的原则,由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正常学习的前提下有组织地开展。”所以我们在创新民办高校学生资助渠道来源的时候应该紧紧围绕“校园内与社会外”这两个环境,为贫困大学生争取更多勤工助学岗位,才能真正实现“授之以渔”。

(一)校内拓岗

大学校园可以说是一个社会的缩影,上至行政部门,下到校园商铺都可以提供很多勤工助学的岗位,关键是如何开发这些岗位并将之与需要勤工俭学职位的大学生联系起来,在这过程中高校的勤工助学中心的统筹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1.统筹高校内部行政、教学、后勤等工作岗位开发

高校内部每个部门都希望有学生可以用来帮忙解决一些工作量,无论是长期性还是临时性。例如行政岗位的文件传送、复印;教学岗位的教室卫生打扫、多媒体维护;后勤岗位的物品防损、整理等。勤工助学中心可以自行设计一份岗位征求意见表格给各个部门或二级系部,分析提供各种岗位用于帮助各部门的工作,并让各部门协助修改,这样还会有很多岗位被想出来,至于费用由勤工助学中心统一协调解决。

民办高校日常资金运作中教职工待遇开支占很大一部分,这一部分开支也是往往需要严加控制,但是高校在运转过程难免出现一些突发事件或者诸如国家教学评估之类的大型考察,本来人力资源就相当紧张,为更好完成相关工作不得不进行招聘,因此机构人员规模不断扩大,人力资源成本高涨,不利于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因此,由勤工助学中心统筹民办高校各部门内部的勤工助学岗位的增减,参与学生的进与出等,有利于民办高校对于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

2.合理利用民办高校招生模式开发勤工助学岗位

民办高校的招生模式一般遵循以诚信为原则,以就业为导向,划区负责,人责到位,有效宣传;因此每个民办高校都有一定规模的招生工作人员从事各个地区的招生工作。但是毕竟光靠招生工作人员一己之力对于所负责地区工作开展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可以吸收贫困大学生参与到各个地区的招生宣传工作之中,实现生源地对口,其优势显而易见:

第一,大学生对当地的环境、中学层级了解较多,有利于招生宣传方向的确定。

第二,本地大学生参与招生宣传,现身说法,容易取得家长及学生的信任。

第三,通过宣传工作绩效挂钩激励其主动积极的完成招生宣传工作。

3.协调校内盈利性商业活动勤工助学岗位的开发

任何高校内部都有为学生学习生活服务的商业存在,虽然其招商主体在于高校本身,但是高校在与有关方面确定相关细则时可以明确要求其在校内能从事商业活动必须按照一定比例招收学校贫困大学生从事勤工俭学,这样为学生开辟另一个勤工助学的渠道。

(二)校外拓岗

1.鼓励学生会外联部门对外开拓

作为民办高校一般都采取院系二级组织管理方式,二级学院内部都有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学生会组织,一般民办高校对学生活动启动资金较少,因此大部分学生活动需要通过学生会外联部门对外联系赞助获取资金支持。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活动的开展,但没有长期性,往往是三天两头的更换赞助单位。

所以,我们在寻求勤工助学岗位拓展创新时,应指导学生会外联部门改变工作方向,变随机寻找赞助商为对外寻找长期合作的有固定需求的厂商,通过与社会厂商建立联系,拓展勤工助学岗位,并从中抽成来支持学生活动。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解决了学生活动资金,又为贫困大学生找到更多的勤工助学岗位,另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勤工助学安全核实机制体系的完善,有利于规避风险。

2.积极寻求大型企业的长期合作

此外,民办高校勤工助学中心应主动与所在地大型企业合作,为本校拓展更多勤工助学岗位,例如2008年广东省教育厅和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共同主办,投入专项资金5000万元,搭建勤工俭学平台,在全省范围内招募1万名大学生(贫困学生、低年级学生优先),通过勤工俭学方式参与公司服务厅、服务热线、户外营销推广等工作。同时鼓励参与本活动的学生每工作1小时即捐助1元钱(以自愿为原则)。那么民办高校所在地的移动、联通、电信等知名企业就是很多潜在的有待开发的企业。

3.校园周边岗位拓展

(1)家教是大学生勤工俭学最多的方式,民办高校的学生虽然相比公办院校的学生在学生成绩素质、社会认可度方面还有待提高,但是注意拓展校园周边环境的家教市场还是有一点空间。这需要高校勤工助学中心与高校相关街道社区居委会、村委会联系,通过居委会村委会来取得高校周边居民的信任,进而为学生寻找更多的包括家教在内的勤工助学岗位。

(2)大学周边还有很多为大学生服务的各种店铺,勤工助学中心应定期与相关商铺的业主联系,登记其用工情况,并及时发布信息,让广大贫困生在面对勤工助学岗位时有更多的选择。

当前,随着大学生入学人数逐年提升,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而民办高校的贫困大学生问题更是由于高校自身条件所限显得尤为突出,直接影响民办高校的稳定和发展。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如果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为贫困大学生拓展更多的学生资助渠道,创新民办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在授之以鱼的基础上实现授之以渔,才能保证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这不仅关系着和谐校园的建设,更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车春光,张雷蕾.民办高校贫困学生救助体系的建立初探.[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8,(3).

[2]中山大学学生处.高校学生勤工助学实用指南.[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3]白华,柴启东.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完善与创新研究.[J].长安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4]张宁,金贵兴等.开拓校外勤工助学岗位的新思路.[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2).

本文是广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工作课题《民办高校学生资助现状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2009ZXZC026)。

基础医学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创新教育已逐渐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医学的发展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创新培养的要求。本研究通过对当前医学生创造性倾向的现状分析,探讨当前医学生创造性思维现状及其原因。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创造力倾向 医学生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逐渐把创新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我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医学教育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多数高校仍沿用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注重医学专业知识和医学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实践能力。一些高校虽然意识到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总的说来,对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探索和综合分析依旧不够。故而,加强对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对解决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性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创造力的测量和培养是以创造力的概念、框架认识为基础的。吕凯(2009)从创造力本身性质和生理机制出发,认为创造力是创造性个体的潜在心理特质,其本质是神经兴奋或激发的自由扩散性,是一种跨领域的非关联的自由扩散,表现为普遍的大面积的脑区激活或同时兴奋 。张丽华(2006)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大脑皮层区域不断地恢复联系和形成联系的过程,它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系、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点的心智活动” 。陈旭升通过分析当前关于创造性思维发生机制的假说,根据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客观分析,运用现代系统论的自组织运作原理,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三态”结构模型,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发生经历了三个比较明显的状态——临界激发态、分支态、主序态 。Torrance(1962)将创造性视为“这样一个过程,即对问题、不足、知识上的缺陷、基本元素的丢失、不协调、不一致等现象变得敏感,并找出困难、寻求解决途径,做出猜测或构成假设,对假设进行检验和再检验,也许是修改和再检验,达到最终结果” 。孔庆新(2008)根据思维的功能和结果,认为创造性思维从功能上看是指具有创新功能的活动,从结果上看就是指产生创造性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即指达到前所未有的新认知水平的思维活动。他强调每一种思维方式或方法都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只有在具体思维活动完成之后,根据思维活动结果才能判断它是否是创造性思维 。斯滕伯格(1999)认为创造力不仅是产生新颖且适用的产品的能力,而且是要求创造性智力、分析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等相互平衡并能应用的一个过程 。彭聃玲(2004)指出,“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笔者认为创造性思维是创造者个人运用多种基本能力对已有的认识或经验进行加工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新的、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本研究使用《创造力倾向测量表》,以某医学院校一、三、四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医学生的创造力倾向进行测验,探讨当前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现状及特点,探讨其内在原因,为医学生创造力培养提供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某医学院一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学生,共发放量表444份,其中一年级259份,三年级125份,四年级60份,女生194份,男生250份。回收统计后,《创造力倾向测量表》总有效测量表为418份,有效率为94.14%,女生169份,男生249份。具体的发放及回收情况见表1.1。

表1.1创造力倾向测量表(n=419)

别 性别 年级

男 女 一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人数(人) 249 169 258 122 38

所占比例(%) 59.6% 40.4% 61.7% 29.2% 9.1%

根据该医学院学生学习的安排,四年级学生已经分散在各个实习医院,难以集中相关的同学,而三年级学生也基本完成了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已经开展床旁教学,所以笔者将三、四年级作为高年级学生进行测量。施测时召集学生,分年级在统一时间完成。测量前对学生讲解测量目的和时间、方法,要求学生按照统一指导语独立填写量表。在测量过程中,按题目要求的时间提醒学生按时完成。对回收的量表按照答题质量将不完整的量表、题目选择只选同一个答案等明显无效的量表剔除。使用spss16.0软件对回收的有效数据进行基本的描述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等,对医学生创造性倾向在年级、性别等方面进行比较。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创造力倾向测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验,该量表包含基本信息和创造性倾向测量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的基本信息,内容包括姓名、学号、性别、年级、班级、出生年月、过去生活最长久的地区、大学期间是否当任学生干部、大学期间参加过什么类型的活动、是否已接触PBL(Problem-BasedLearning,问题式学习)教学等。第二部分采用《威廉斯创造性倾向量表》,该量表由林幸台、王木荣根据威廉斯编制的创造力组合测验修订,得到多方面的的验证,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量表测验的内容包括冒险性、好奇性、想象力、挑战性4个维度和总分。各个维度题目分类如下:冒险性11题,好奇性14题,想象力13题,挑战性12题。其中正向题42题,反向题8题。四个维度总分>133分的是有创造性潜能;111-133分的是良好;111分以下是一般。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研究结果

2.1.1医学生创造性倾向现状总体情况

通过对测量结果分析,创造性倾向方面,根据《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的评分标准,总分>133分有创造性潜能;111-133分良好;111分以下一般。参加测试的418名医学生中,总分>133分的只有14名,比例为3.3%;总分在111-133分的195名,比例为46.7%,总分111分以下的209名,比例为50%。该结果显示,参加测试的学生创造性倾向总体不高,且具有创造性潜能的都为低年级学生。

2.1.2医学生创造性倾向的年级差异

表2.1医学生创造性倾向年级差异(n=418)

项目 年级 M±SD t df

冒险性 高年级(n=160) 25.4±4.390 -17.578** 416

低年级(n=258) 32.83±4.082

好奇性 高年级(n=160) 29.22±4.706 11.829** 416

低年级(n=258) 24.74±3.035

想象力 高年级(n=160) 25.11±4.029 -9.584** 416

低年级(n=258) 28.49±3.148

挑战性 高年级(n=160) 26.58±3.390 1.732 416

低年级(n=258) 25.96±3.691

总分 高年级(n=160) 106.31±11.673 -4.882** 416

低年级(n=258) 112.02±11.615

注**p≦0.01,* p≦0.05,下同

创造性倾向年级差异(表2.1)显示,高低年级的冒险性(p=0.000)、好奇性(p=0.000)、想象力(p=0.000)和创造性倾向总分(p=0.000)存在显著差异;挑战性(p=0.084)差异不显著。根据统计的结果分析,低年级学生的冒险性、想象力和创造性倾向总分高于高年级学生;但其好奇性低于高年级学生,差异显著。

2.1.3医学生创造性倾向性别差异

当前对创造力的调查研究都显示,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创造性倾向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周治金,杨文娇,赵晓川,2006;张丽娇,2012),而且这种差异逐渐在减小。

表2.2医学生创造性倾向性别差异(n=418)

项目 性别 M±SD t df

冒险性 男(n=249) 29.63±5.646 -1.664 415

女(n=169) 30.55±5.343

好奇性 男(n=249) 26.60±4.524 .844 415

女(n=169) 26.23±4.078

想象力 男(n=249) 26.96±4.096 -1.503 415

女(n=169) 27.54±3.519

挑战性 男(n=249) 26.29±3.578 .640 415

女(n=169) 26.07±3.614

总分 男(n=249) 109.45±12.673 -.816 415

女(n=169) 110.43±10.849

医学生创造性倾向性别差异(表2.2)显示,男女对比组创造性倾向中的冒险性(p=0.097)、好奇性(p=0.399)、想象力(p=0.134)、挑战性(p=0.523)、创造性倾向总分(p=0.415)差异都不显著。该结果说明,当前医学生创造性倾向上,男生与女生在各个维度和总分差异不显著。

2.1.4医学生创造性倾向社会工作差异

大学校园为学生提供了自我管理的校园环境,学校社团、年级、班级提供了很多机会让学生参与管理、策划工作,对学生的各种能力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在能力锻炼的同时,对学生的创造性倾向,即创造性特征是否有影响,值得我们探究。笔者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进行比较,一组为曾经担任学生干部(205人),另一组为未担任过学生干部(213人)。

医学生创造性倾向社会工作差异统计显示,学生社会工作的比较中,冒险性(p=0.040)、想象力(p=0.044)差异显著。好奇性(p=0.299)、挑战性(p=0.483)和创造性倾向总分(p=0.148)差异不显著。该结果显示,曾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冒险性和想象力都高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差异显著。

2.1.5医学生创造性倾向活动积极性差异

大学校园活动主要分为文化类、公益类、科研类,不同类型的活动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发展的方向,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同时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根据学生参加活动的种类量分为积极参加活动组和不积极参加活动组;将参加过科研活动的与未参加过科研活动的学生分为两组,对学生的创造性倾向进行比较。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和不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冒险性(p=0.001)、好奇性(p=0.005)差异显著;挑战性(p=0.768)、想象力(p=0.057)和创造性倾向总分(p=0.401)差异不显著。该结果表明,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冒险性比不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要高;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好奇性比不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要低,差异显著。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创造性倾向总分比不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高,但没显著差异。

医学生参加过科研活动与未参加过科研活动的差异,两组学生好奇性(p=0.000)差异显著;冒险性(p=0.059)、想象力(p=0.545)、挑战性(p=0.052)、总分(p=0.158)差异不显著。该结果表明参加过科研活动的医学生的好奇性比未参加过科研活动的医学生的好奇性高。参加过科研活动的医学生挑战性和创造性倾向总分比未参加过科研活动的医学生高,但差异不显著。

3.讨论分析

3.1医学生创造性倾向年级差异

研究发现,医学生创造性在年级差异上,低年级学生冒险性、想象力和总体创造力倾向高于高年级学生,好奇性低于高年级学生。

(1)低年级学生冒险性高于高年级学生

根据已有的研究,中学生的创造意识更强烈,创造热情较高,不像成年人受旧思想的束缚,有追求新目标的欲望和干劲。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处事风格的改变,都会对该因素有所影响。高年级学生在大学已经学习、生活了几年,社会化程度远远高于低年级的学生,对一些事物的现象表现的漠不关心,冒险性相对较低。而中学是一个相对单纯,学生只为高考而努力,对身边的事物不是很了解,知识面较窄,一旦到了大学,学习压力的减轻和对大学生活的向往激发了他们的冒险性。此外,医学的研究、服务对象是人体,面对生命需要医生有谨慎、负责的态度,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学校会不断加强医德教育和医患关系之间的介绍,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的实验、病例也慢慢培养了他们谨慎的个性,因此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了对问题谨慎思考的风格,影响了他们的冒险性。

(2)低年级学生好奇性低于高年级学生

中学的教育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强调按照课本、老师的要求学习,学生缺乏主动性去发现、了解新事物,都是知识的接受者。低年级学生刚从中学毕业,习惯了原来的教育模式,未能转换身份,影响了好奇性的发展。知识的增长为创造性个体的成长奠定了基础。E.L.泰勒曾说过:“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或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和独到的见解。”高年级学生经过大学的学习和校园文化的熏陶之后,扩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背景。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开拓了思维的广度,对创造性倾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再次,医学是一门发展的科学,人体的结构及各器官、细胞是随着自然、社会进步带来的环境有所改变,随着对医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科研活动的开展,医学生通过对实验、疾病现象的分析、验证,使他们的好奇心不断得到满足,成为他们好奇性发展的动力。

(3)低年级学生想象力高于高年级学生

根据测量结果,受测医学生的想象力维度的总体水平不高,按照该维度的评分标准,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中只有两位达到优秀水平。随着人的经历,知识和规则在人思想中形成习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想象力。低年级学生刚从中学毕业来到大学,对大学的学习压力和大学生活的规则不是特别了解,使他们觉得大学是个自由学习、生活的环境,充满憧憬。但到了高年级,随着对大学文化的了解及学业压力的增强,学生更多的是按照标准去评价自己的学习和行为的对错,使他们在创造性个性上,想象力有所降低。

(4)低年级创造性倾向高于高年级学生

首先,创造力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但是以往创造力研究发现,知识的积累对创造力而言,不是越多越好。西蒙顿(1984)通过对创新人才的杰出程度进行分析,考察知识基础对创新人才成长的作用。他发现,创造力与知识之间呈倒U形曲线。创新人才大部分是在专门领域知识累积的中间阶段出现的,知识水平高于一定程度,会给创造力带来负面影响。个体知识水平的提高并不意味着创造力必定会提升 。

其次,低年级学生刚踏进校园后,课程主要英语、政治、高等数学等非专业课,医学基础学科的课程较少,而且刚入门,学习压力相对轻松。而且一年级学生刚经历了高考的重压,校园的丰富活动激发了他们潜在的创造力个性。

最后,医学的专业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基本知识需要采取机械记忆的方法,这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高年级学生随着对医学专业学习的深入,知识内容不断增多,面临着实习、就业、考研的压力,抑制了他们创造力个性的发展。

3.2学生创造性倾向性别差异

本研究发现,男女生在创造性倾向方面差异不显著。在近年来的理论普遍认为,个体的创造力受环境变量和个体变量影响。文化环境对创造力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受到传统观点的影响,家长和教师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会根据性别角色给予不同的期待和要求,使得个体在认知和个性上产生了性别差异。传统认为男生形成独立、自信、果断、积极进取、敢于冒险、抗压力强等个性,善于解决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创造性问题;女生倾向于形成依赖性,缺乏竞争的个性及相对较弱的逻辑推理能力。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生育政策的限制,在主张男女平等的社会文化中,已不存在因男女性别差异造成思维认知差异的现象,在教育方法和教育期待上,性别差异已经渐渐消失。史特劳斯(1988)在他的跨文化研究中指出创造性性别差异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性别平等的进步。 。坎宁安、林奇等的跨文化研究得出的结论也是:“在主张男女平等的社会中,男女差异较少,其差异最多表现在创造方式上各具特色” 。

3.3医学生创造性倾向社会工作差异

本研究结果发现曾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冒险性和想象力都高于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首先,大学的教育与中、小学教育不同,是以学生为本,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规划、自主学习等能力。大学的学生干部,不再是简单的通知下达,学生社团、班级活动等项目都要由学生干部组织、策划,在整个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学生干部从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都需要他们主动参与。因此,一般学生本身具有冒险性品质才会比较积极的参与社会工作。阿玛拜尔(1982,1983)提出认为创新人才的产生至少必须有三个基本成分,领域相关技能、创造力相关技能和工作动机。斯滕伯格的创造力投资理论(1991,1995)也将动机作为影响创造力表现的一个因素。内在动机是指个体是因为对工作和生活本身有兴趣才去做,而不是因为外在的因素,在行为上表现为用于尝试 。学生干部的各种实践活动给学生带来了许多可以尝试的机会,给他们提供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3.4学生创造性倾向参加活动积极性差异

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冒险性比不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要高,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好奇性比不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要低。根据斯滕伯格的六因素理论,环境是影响创造力的因素之一。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前面三年主要是在大学校园学习,汕头大学医学院对学生的素质培养除了通过学生活动的开展以外,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了PBL教学、辩论式教学、读书报告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同时在课程中安排了公益实践活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这些教学的方式和内容使得学生得到较多机会的锻炼,对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了一定的作用,但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在个别维度还是比较高。

参考文献:

[1]论创造力的概念与本质[J]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29(1):24-26.

[2]张丽华,白学军.创造性思维概述[J].教育科学,2006,22(5):86-89.

[3]陈旭升.创造性思维发生机制探索[J].自然杂志,2001,23(5): 298-306.

[4]徐展,张庆林.关于创造性的研究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9(1):36-40.

[5]孔庆新.试论创造性思维的定义、特点、分类、规律[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5(2):25-31.

[6]曹守莲,司继伟.创造性研究的社会心理学取向[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57-62.

[7]彭聃玲.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48.

[8]罗晓路.大学生创造力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1):168-172.

[9]马凤莉.论大学生创新及其本质特征[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8.

[10]高珊,曾晖.大学生创造性倾向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2(10):138-139,153.

[11]柴守霞,韩世范.护理本科生创造性倾向与学习风格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5):1129-1153,1169.

[12]罗伯特·J·斯腾伯格著,施建农译.创造力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1-12.

基础医学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是目前医学院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对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解析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的发展背景与现状、认证程序及重点考核内容,学习首家获得认证的汕头大学医学院在医学教学改革中取得的成功经验,阐明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对促进医学教育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 临床医学 专业认证 医学教育改革

教育部、卫生部颁布教高[2008]9号文件“关于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标志我国医学专业认证的开始。汕头大学医学院成为首家接受认证的学校。[1]专业认证工作是医学院校目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对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的背景与现状

1.1背景

1998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建立了“医学教育国际标准”项目。2001年6月,WFME发布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2001年7月,WHO西太区办事处制订了《本科医学教育质量保证指南》,CMB的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随后制订了“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

1.2现状

2002年,教育部召开医学教育标准国际研讨会,部署国际标准“本土化”的研究工作。会后,教育部、卫生部设立专门项目,委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组建了“中国医学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课题组”。200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为国内首家以WFME《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进行试点性认证的学校。2008年2月,在全国医学教育工作会议公布了《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试行)。2008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颁布教高厅函[2008]7号文件“关于成立教育部医学教育认证专家委员会和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的通知”。2008年3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织专家首次以《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试行)为依据,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专业(包括五年制、六年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专业)进行了试点认证。[2]2008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颁布教高厅函[2008]9号文件“关于印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通知”。2009年1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成为首家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为标准接受认证的学校。

2.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程序。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程序主要包括申请学校自评、专家组进校考察、提出认证意见、完成认证报告等实施步骤。

3.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重点考核内容

3.1硬件建设:大学办学的必备条件。

3.2内涵建设:办学宗旨、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教学管理、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

3.3办学过程中每一项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改革、教学质量保证等实际工作。

3.4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5注重社区或农村医疗卫生实践。

3.6推进课程纵向和横向的整合。

3.7拓展学生的国际交流经历。

3.8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3.9教学工作的亮点与优势、不足与对策、计划与目标。

4.汕头大学医学院的教学改革

2009年11月9日至12日,汕头大学医学院成为首家以《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为标准接受认证的学校。

围绕医学教育国际标准,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为目标,对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将以往的“以学科为主”教学模式,转变为基础课、临床课和临床实践“系统整合”和“以问题为中心”的新教学模式。[3]

4.1以系统整合为基础,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新课程体系由核心课程(公共基础、人文社科、系统整合、技能、临床核心课程)、选修课程(早期、后期)及临床实习(通科实习,选择实习)三部分组成。

4.2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

教学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学科为中心向系统整合转变;从以授课为主向自主学习转变;从单一理论考核向多元化考核转变。广泛开展互动式教学,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教学并驾齐驱,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3]

5.通过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促进医学教育改革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是在“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和“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标准”本土化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科临床医学专业都必须达到的各项教育要求,是一所学校能否承担医学教育的基本标准;是医学教育检验自我和创新发展的新途径,对促进医学教育国际化、完善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推进课程纵向和横向的整合将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棉华,罗添荣,谢雯霓,边军辉.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及其对我国医学教育的影响[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3):321-323.

[2]马建辉,许晓东,冯友梅.医学专业认证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8,28(5):1-4.

[3]杨棉华,何萍.围绕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2):10-12.

[4]苏敏,田东萍,杨棉华等.病理学CPC开放式教学法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5:25.

基础医学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21世纪开始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和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提供了良好的改革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高师院校要服务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必须做到一方面要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改革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加强与中小学的伙伴关系,走在基础教育的前列;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教师教育专业化培养模式,创新人培养模式,培养优质教师。

关键词:教师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引领

基础教育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对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高等师范院校一方面应抓住机会加快自身的改革步伐,研究基础教育,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联系,改革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应积极探索教师教育专业化模式,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平台,培养能够推动基础教育发展的优质教师,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引导者。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和对高等师范院校的要求

2001年5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进行基础教育改革试验,并于2005年全面展开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截止到2008年,全国初中已实行了一轮,有的地区达到2至3轮,小学也接近一轮,2009年将全部进入。除了一些西部省份外,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省已扩展到25个省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教育思想的变革,国家希望通过课程改革改变应试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透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我们不难发现,新课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确定并重视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如英语的基本能力、信息意识与能力等,强调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重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科学探究的过程,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之大、要求之高,对主要承担培养中小学师资重任的高等师范院校提出了严峻挑战。

高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支撑基础教育的重任,在一定意义上说,高师院校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基础教育的水平。因此高师院校要紧密联系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积极投身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之中,努力为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推广提供强劲动力,尤其要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高师院校要加大改革力度,勇于探索,努力在实践中完善和提高,成为引领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要明确办学定位,强化教师教育特色,不断提高综合办学实力。教师教育改革不仅要强调适应性、服务性,更要注重对基础教育改革的主动性,因为教育的超越性是比其适应性更重要的品质,教师教育相对基础教育应具有更为突出的前瞻性和引导性,指引基础教育的前进和提升,过于强调师范院校对基础教育的适应性,会使高校功利色彩变得越来越浓,失去大学所应具备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特有品质。因此,按照高等学校代表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教师不仅应该适应而且还应当承担起促进和引导素质教育的责任,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引导者。

二、教师教育改革的应对措施

在全国教师教育呈现开放性、多元性的背景下,省属师范院校面临着重点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培养师资的双重挤压。全国重点师范大学不但办学水平较高,资源丰富,受到国家重点扶持,从2007年开始享受师范生免交学费的优惠政策,其师范生源良好,这对省属师范院校造成了很大冲击。河南师范大学作为省属重点师范院校,同样面临着教师教育专业化、社会对教师需求从数量满足到质量提高的双重要求及其他省属师范院校迅速发展造成的巨大挑战。我校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和世界教师教育发展趋势,提出了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加强综合化发展、教师教育专业化、调整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等多方面改革思路及应对措施,积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为河南省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

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在四年学制不延长、教师教育重心不后移前提下,在学分制管理框架下,全面加强教师教育特色建设,积极建立“学科教育+教师教育”的“双专业”培养模式,拓宽教师教育专业口径,构建新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即将学科专业教育定为教师教育的“第一专业”,规定四年学制内修读教师教育课程并参加教学实践环节,作为教师教育的“第二专业”,完成两篇毕业论文(学科专业毕业论文和教育学毕业论文),获得相应学分后取得教师职业资格。

2.改革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教师教育课程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保证,要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就必须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改革。高师院校要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拓展课程类型,整合课程内容,强化实践课程,构建教师教育专业化需要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为培养专业化教师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证。课程设置应立足高起点、高水平,反映本学科最新科技成果,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加强基础课,增加选修课、实践课和教师教育课程比重,各类课程实现平台化、模块化,使学生能够自我设计、自我建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鉴于高师教育类课程设置存在着课程学时少、课程结构不合理以及课程内容老化等问题,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类“3+1”的课程体系,并增设教师教育选修课,提高教育类课程的学分比例,构建由“教育理论课、教育实践课、现代教育技术课、教育科研方法、教师专业发展讲座”等五个亚平台组成的教师教育必修课课程体系和由“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管理、课程与教材、教师生涯”五个模块组成的选修课课程体系。

3.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形成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因此高师院校必须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行研究式、讨论式、互动式等开放灵活的课程教学制度,培养高师学生具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要求的基本素质。广大教师要根据研究式教学的特点,在教学中利用电子教材和电子课程,使纸介教材和纸介课程难以展现的理论知识探究过程得以模拟;教师们在强调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过程中将学科概念等得以产生的起因和研究过程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的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为此要积极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增加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提高学生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增设“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在学习过程中和教育实习期间至少制作10个学时的多媒体课件;特别是通过让学生参与网络课程建设,使部分学生掌握了高技术含量的课件制作思路和方法。第二,积极推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教室,加强对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授课的培训和管理力度,通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促进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感受和应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第三,教师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手段一体化,开发网络课程供学生使用,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这些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合理应用,有效地变革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促进了教育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同发展,促使学生掌握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基本技能。

4.加强教学实践、实习环节

教师职业是实践性强、专业化的职业,因此教师教育要突出实践性导向。高师院校在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要强化教育实践环节,只有实践性强,培养的教师才能更接近教学实际。要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需要,适合本校实际的多样发展模式,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贡献。因此高师院校要通过教育实践引导学生把教育教学工作作为自己的专业领域,深刻、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科学知识,关注教育现场、注重教育实践中的体验与反省,在学习与训练、体验与反思、研究与创新中领悟教育的真正内涵,形成教育机制和专业能力;要特别重视加强实践环节,加强教育教学见习、实习环节,加强与基础教育的沟通和联系,建立专业发展学校和实习基地,适当延长实习时间,改革实习模式,加强反思实习,探索顶岗实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教育下乡,组建支教团到贫困地区支教,有组织地开展家教活动等,提高实习效果和学生从教技能,真正将学生培养成胜任服务引领基础教育的优秀人才。

5.促使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互补、互动

高等师范院校不仅要重视教师教育职前培养,更要重视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之间的互补、互动。树立起教师教育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职后培训整体设计、一体化发展理念,将职后培训学员在基础教育教学第一线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以及他们对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职业技能训练形式和内容的建议要求反馈到职前培养教学改革中,丰富职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内容,使其更具示范性和操作性,缩短新教师入职后过渡期;加强学科建设、改革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置与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为职后培训提供强大的学术支撑,有效提升教师培训质量,为职后培训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借鉴美国建立“教师教育发展学校”经验,高等师范院校还要积极扩展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内涵,将教育实习基地同时建成“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协作基地”和“教师发展服务基地”三位一体;聘任来自实习基地学校富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作兼职教授、兼职导师等加强与基础教育的有机联系,与中学形成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使基础教育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不尽源泉,教师教育成为基础教育教学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强后盾,二者形成双赢、共同发展的局面,实现高等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之间的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

6.探索创新教师教育培养体系

根据教师教育专业化的要求,借鉴国际发达国家教师教育大学化的经验,积极探索高师教育从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混合发展向学科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相分离,实施“大学+教师教育”模式。在本科教育基础上,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整合校内教师教育资源,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将教师教育重心后移,向高层次、综合化、专业化发展;积极试行“4+X”模式,包括“4+2”模式、“4+3”模式等,前4年学习专业知识,后面的X时间专门学习教师教育的专业课程。“4+2”模式,以学生自愿为原则,本科4年进行学科教育,之后经过选拔进入教师教育专业学习,主要进行教育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并保证不少于6个月的教育教学实践锻炼,毕业后授予教育硕士学位,同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4+3”模式,其培养对象是经过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录取的本科毕业生,经过教育理论学习和专业训练及一学期基础教育实践,毕业后授予教育学硕士,同时获得教师资格证书。通过以上多方面改革措施使高师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达到胜任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更高要求,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9-11-02.

[2]“陈小娅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师范组会议上指出师范大学要为基础教育服务”.中国教育报,2006-06-28-1.

[3]肖自明.高等师范教育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策略.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础医学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迎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元化教育需求和现阶段相对单一的教育供给之间存在矛盾,这一矛盾是当今基础教育面临的核心矛盾。一百年前,以美国教育思想家约翰·杜威为核心代表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一百年后的今天,实用主义教育学仍对中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有着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基础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

一、当代基础教育现状

对当代基础教育现状进行分析,首先要明确我国基础教育的概念内涵。2013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教育学名词》中指出:我国基础教育不仅包括了现阶段的九年义务教育,也包括幼儿教育(即学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了包括学前、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完备教学体系,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扩大了教育规模,优化了教育结构。据2011年国家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文盲率由6.72%下降至4.08%。[2]

与此同时,我国仍在改革进程之中,仍存在方方面面的不足。我国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完全落实。[3] 对此,本文将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出发,分析其对于当代我国基础教育表现出的不足有哪些启示。

二、树立全新学校功能观

教育,从广义上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狭义上讲,则指学校教育。学校作为落实教育的机构,其功能定位是否准确、功能发挥是否有效直接影响教育的发展及实效。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不可孤立,必须与家庭社会及自然环境、社会机构等密切联系。学校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家庭生活与大社会生活。[4]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应与社会生活取得有机的关联,才不至于使学校孤立,不至于使学校生活和实际社会生活脱节。[5] 与当代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诉求及当代社会需求相联系,从“教育即生活”思想出发,全新的学校应兼顾学生的学习与生活。

首先,应健全学校的校车制度。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从家到学校的距离大多较近,可以选择步行上学。在学前教育或普通高中阶段,学生一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私人小范围组织的“校车”。然而近年来,社会上组织的“校车”频有惨剧发生,自行上学的学生也不得不与“上班族”挤公交或挤地铁,大大消耗了学生的精力。若学校组织校车接送学生,可以较大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安全,这无一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及学校教学活动的进行。

其次,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社会生活能力的培养。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学生很难将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为加强对学生生活能力的培养,学校可组织诸如游学一类的集体生活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增长的不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还有一系列社会生活方面的知识。

三、树立全新教师授课观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从做中学”,它贯穿在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杜威看来,“知”和“行”是紧密相连的,没有行就没有知,知从行来。只有从“做”得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6] 而树立全新的教师授课观,要将“从做中学”思想与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相结合。

现阶段,教师的授课内容主要还是依靠课本,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缺少将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部分。以英语学科为例,教师应多给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语境及表达方式,避免学生只会答题不会应用的情况。

在授课形式上,教师应避免传统单一的讲授模式。以英语学科为例,除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以外,教师还可以在改善学生的语言环境方面做出改进,如组织学生看符合教学内容的英文原版视频,带领学生进行英文短剧等。既可以避免学生在课后只能依赖单一的书面练习提升自身水平,也可以全方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四、树立全新学生学习观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还提出,“教育即个人经验的增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增长自己的经验。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及家长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较为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也频繁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因此,树立全新的学生学习观在根本上是树立全新的学校教育观与教师教育观。

从学校的层面,要增加社会实践方面的课程设置及评分标准,对表现优良的学生给予奖励,以此促进学生的个人经验增长。从教师的层面,要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

五、结语

我国当代基础教育在新時代有了新内涵,但实用主义教育学仍然可以发挥一定指导作用。在实用主义教育学思想指导下,学校应树立全新的功能观、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授课观、学生应树立全新的学习观。这种新观念的树立不是对旧观念的完全推翻,而是顺应时代、社会及学生本身的需求加以改造,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 教育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教育学名词:201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9]

[2] 国家统计局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EB/OL]。(2015-2)。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zgrkpc/dlcrkpc/dcrkpcyw/201104/t20110428_69407.htm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2010-07-29)。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201407/xxgk_171904.htm

[4] John Dewey. The school and societ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899

[5] 陈峰津。杜威教育思想之研究[M]。台北:商务印书馆,1969:[143]

[6] 罗肇鸿,王怀宁。资本主义大辞典[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39]

上一篇:写作能力语文教学论文范文下一篇:电教媒体语文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