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生物科普知识范文

2023-09-18

高中生的生物科普知识范文第1篇

A区灌注桩工程

交工资料

施工单位: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接收单位:

见证单位:

鲲鹏一建

交接人: 接受人:

目录

一、开工报告1

二、桩基础(子分部)工程验收记录2

三、质量控制资料3

四、安全和功能检验(检测)报告4

五、工程定位(竣工)测量记录5-6

六、水泥出场合格证7-9

七、水泥检验报告10-12

八、钢筋出厂合格证13-16

九、钢筋检验报告17-30

十、砼抗压强度报告31-72 十

一、砼抗压强度汇总表73-75 十

二、砼首次报告76 十

三、钢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77-79 十

四、砼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80-86 十

五、施工记录87-130 十

六、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131-157 十

七、附图

高中生的生物科普知识范文第2篇

2.能量在2个营养级上传递效率在10%—20%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4.真菌PH5.0—6.0细菌PH6.5—7.5放线菌PH7.5—8.5

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食物链食物网流动

6.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7.河流受污染后,能够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 微生物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8.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食物网

9.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

病毒衣壳的是1—6多肽分子个

原核细胞的细胞壁:肽聚糖

10.过敏:抗体吸附在皮肤,黏膜,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再次进入人体后使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11.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12.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功能

13.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大豆油根瘤菌不用氮肥

脱氨基主要在肝脏但也可以在其他细胞内进行

14.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5.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16.是否需要转氨基是看身体需不需要

1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

酵母菌:真核生物,有质粒

高尔基体合成纤维素等

tRNA含C H O N P S

18.生物导弹是单克隆抗体是蛋白质

19.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

20.原肠胚的形成与囊胚的分裂和分化有关

高中生的生物科普知识范文第3篇

显微镜的使用:先低后高,不动粗焦(调到高倍镜后再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根本区别: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细菌、蓝藻的结构模式图(略)

大量元素:C、H、O、N、P、S、Ka、Ca、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基本元素:C、H、O、N。 最基本元素:C 水在细胞中以两种形态存在:自由水(约95.5%)和结合水(约4.5%),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水是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为ATP、主要能源物质为葡萄糖、生物体最好的储能物质是脂肪

糖类由C、H、O组成,包括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动物))。

酶的特点:专一性、高效性。 激素作用的特点是:特异性、高效性

鉴定下列有机物的试剂及现象: 淀粉:碘液——变蓝 还原性糖(如葡萄糖):斐林试剂(加热)——砖红色沉淀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 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苏丹Ⅳ染液——红色

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元素组成:C、H、O、N,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 氨基酸结构通式:必须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连接在同一个C上 形成:氨基酸分子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O—NH—或—NH—CO—,不能省略“—”)相连而成。 二肽:由2个氨基酸分子组成的肽链。三肽:由三个氨基酸组成。多肽: n≥3 公式:脱水缩合时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核酸:由C、H、O、N、P组成,包括DNA和RNA DNA:脱氧核糖核酸,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碱基类型:A-T,C-G,DNA可被甲基绿染成绿色 RNA:核糖核酸,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碱基类型:A-U,C-G,RNA可被吡罗红染成红色

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脂质、蛋白质、多糖,其中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

原生质层的组成:细胞膜、液泡膜、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相当于半透膜。 质壁分离与复原(详见课本)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有: (1)被动运输:①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O

2、CO

2、H2O、酒精、甘油 ②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2)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载体,需能量,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和各种无机盐离子 (3)胞吞作用、胞吐作用:需能量,不需要载体,如吞噬细胞吞噬抗原、胰岛素的分泌等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内质网:蛋白质加工、运输,脂类合成。 溶酶体:消化车间 高尔基体:蛋白质的加工、分类和包装 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动物和低等植物)。 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 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不是代谢中心。 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共同构成的结构体系。原核生物和病毒无生物膜系统。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病毒:无细胞结构,遗传物质为DNA或RNA,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 酶的种类:蛋白质或RNA 。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要温和。

ATP: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

叶绿体层析在滤纸条上的名称和颜色分布自上而下(4条色带): 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SiO2:有助于研磨的充分。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无水乙醇(或丙酮):有机溶剂,提取色素

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真核生物)、细胞质(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光反应场所: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能量变化 光反应:光能—活跃化学能 暗反应:活跃化学能—稳定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CO2+H2O

CH2O)+ O2 其中, O2来自水的光解,具体过程见教材P103.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温度、光照强度、CO2浓度等

有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具体过程见教材P93,三个阶段都产生能量,但第三阶段能量是大量的(在线粒体内膜上)

. 无氧呼吸的场所:细胞质基质,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 无氧呼吸的2种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少) 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少)

硝化细菌:化能合成作用,自养型生物

有丝分裂:(1)分裂间期: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DNA加倍;染色体数不变(一条染色体含 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最长 (2)分裂期 前期:①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②核膜解体、核仁逐渐消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数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①染色体、纺锤体消失 ②核膜、核仁重现 区别:植物由细胞板形成细胞壁;动物细胞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过程:解离(细胞会死亡)→漂洗(防止解离过度)→染色(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制片

细胞的分化:由同一种类型的细胞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的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植物细胞全能性:指植物体中单个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已分化 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

衰老细胞的特征: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色素积累、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运输功能降低。

细胞凋亡: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化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细胞坏死:细胞的非正常死亡

细胞癌变的特征:无限增值;形态结构显著变化;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扩散转移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减数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间期:精原细胞(卵原细胞)进行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部分片段的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初级精母(卵母)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即次级精母(卵母)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每个次级精母(卵母)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共产生4个

精子的形成场所: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细胞的形成场所:卵巢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区别: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大)、极体(小),极体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又形成2个小的极体,而次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二分裂形成两个细胞:卵细胞(大)、极体(小),最后3个极体退化消失,只剩一个卵细胞。

.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则为减Ⅱ(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Ⅰ或减Ⅱ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 姐妹分家—减Ⅱ后期 8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高茎和矮茎、长毛和短毛。

9.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 10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如A和a)。 纯合子(如AA、aa的个体);杂合子(Aa)

.表现型与基因型(关系:基因型+环境 → 表现型) 杂交;自交;测交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NA复制的方式:半保留复制。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 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复制、转录、翻译的场所分别是:细胞核,细胞核,核糖体。 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A(腺嘌呤)配对T(胸腺嘧啶), C(胞嘧啶)配对G(鸟嘌呤) 注:RNA中没有T,而是U(尿嘧啶) .DNA复制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还需要模板、原料、能量。

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注: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也有转录) 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 酶:解旋酶、RNA聚合酶; 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 产物:信使RNA(mRNA)、核糖体RNA(rRNA)、转运RNA(tRNA) 37. 翻译: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核糖体)。 模板:mRNA(具有密码子)。 原料:氨基酸(20种)。 搬运工具:tRNA(具有反密码子)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间接); (2)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特点:①发生频率低:② 不定向 ③多害少利 ④普遍存在 结果:使一个基因变成它的等位基因。 时间: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期) 应用——诱变育种(高产青霉菌株的获得,黑农5号大豆) 意义: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②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 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

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如猫叫综合征)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如21三体综合征;(2)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遗传病发病率的调查应在广大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遗传方式的调查应当在患者家系中进行。

染色体组: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无同源染色体,形态各不相同;②一个染色体组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的全部遗传信息。

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二倍体、三倍体…….)。

多倍体育种: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原理:染色体变异 实例: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 优缺点: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但结实率低,成熟迟。

单倍体育种方法:花药离体培养。 原理:染色体变异

.单基因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白化病:常隐 ,红绿色盲:伴X隐性) 多基因遗传病: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 杂交育种(原理:基因重组);诱变育种(原理,基因突变)

基因工程的三种必要工具:(1)基因的剪刀—限制酶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3)运载体:质粒(化学本质DNA)、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基因工程:获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重组→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物种的形成:⑴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地理隔离(长期)→生殖隔离 ⑵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是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上的碱基序列。

遗传方式的判断: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为患者,则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若有正常,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 有中生物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均为患者,则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 性遗传;若有正常,则一定为常染色体遗传。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外液=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内环境的各成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略)。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血浆pH7.35~7.45(有缓冲物质起作用),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

人体内环境温度37摄氏度左右。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个神经元):双向。 传导方式:神经冲动(电信号)。 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多个神经元):单向。 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为组织液)、突触后膜。 信号变化: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传递速度:较慢 突触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

下丘脑:内分泌腺活动的调节中枢(血糖平衡),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渗透压感受器)

大脑皮层;高级反射中枢(所有的条件反射,感觉中枢(痛觉,渴觉,温觉,冷觉))语言,学习,记忆,思维,

言语区:W,V,S,H区

. 人体各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 血糖平衡的调节:正常人的血糖含量0.8-1.2g/l(80-120mg/dl)。 胰高血糖素:升血糖,由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降血糖,由胰岛B细胞分泌(二者属于拮抗作用)。 反馈调节;正反馈;负反馈

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1)皮肤和黏膜 (2)体液中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3)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抗体: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只由浆细胞(即效应B细胞)产生。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P37)

过敏反应: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才发生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HIV,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胚芽鞘向光性的原因: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的生长素向背光侧横向运输,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背光侧生长的快。

顶端优势的原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使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顶芽优先生长

生长素的化学名称:吲哚乙酸。 缩写:IAA。 生长素的运输:①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 ②极性运输,属于主动运输: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③非极性运输:在成熟的组织,叶片,种子等部位。 生长素的作用: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如生长素类似物2,4-D、乙烯利、NAA 影响种群密度的主要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1)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要随机取样。 (2)标志重捕法:用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N:M=n:m 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① “ J”型增长曲线(理想条件下,实验室), ②“ S”型增长曲线(条件: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环境容纳量K不是固定不变的,在K/2时,种群增长率最大,理论上最适合捕捞)

丰富度:群落中物种种类的多少。 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

种间关系:(1)互利共生(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2)捕食 (3)竞争 (4)寄生

初生演替:沙丘、火山岩、冰川泥、水面。 次生演替: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

生态系统的成分:(1)生产者(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2)消费者(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 (3)分解者;(4)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10%~20%)。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碳循环的主要形式:CO2,在生态系统与无机环境间循环利用。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物理信息(光、声音、电、磁、湿度、温度、颜色、形状) (2)化学信息 (3)行为信息 .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抵抗力稳定性 (2)恢复力稳定性。 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一般也越差

.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最有效,如自然保护区)、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离体保护(精子库、种子库)

高中生的生物科普知识范文第4篇

一、生物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

所谓的科学素养, 其实质就是指可以实现个人决策、参加各项事务、解决各种问题所需要的科学知识和方法。在生物学习中, 生物科学素养就是解决生物问题、理解生物原理等方面所需要的生物知识和生物方法了。对于高中学生而言, 学习生物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 更为重要的是面对以后人生道路上的各种与生物相关的问题。[1]所以,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 培养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高中生应该对此形成重视, 切实有效让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二、培养高中生物科学素养的几点建议

1、加强对生物基本概念的理解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 基本概念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 只要对基本的概念知识形成牢固的掌握, 那么才能为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 就应该通过合理的途径, 对相关的生物概念形成深入理解。比如, 在学习种群和群落的相关概念时, 就需要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辨析。种群是指在一段时间和一段空间内, 同一种生物的所有个体。[2]虽然是个体的集合, 但是其并不是机械性地结合在一起, 而是可以实现相互交配, 并且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遗传给后代。从进化的角度来说, 种群是基本的进化单位, 在同一个种群当中, 所有的生物都是共享一个基因库。而群落是指生物群落, 是指存在直接和简介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组成的一种复杂种间关系。一般而言, 群落就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 比如农田生物群落, 其就包含了水稻、稻虫、微生物等生物组合在一起的群体。在学习的过程中, 就应该从两个概念的本质着手进行辨析, 理解种群和群落之间的包含关系, 从而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2、加强学习合作提高科学素养

在生物的学习过程中, 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 必然会遭遇一些无法突破的问题, 这些问题就会成为生物科学素养培养过程中的拦路虎。所以, 在此基础上, 就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 来突破生物学习中的一些困难, 从而促进自身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比如, 在学习酶的时候, 其重点就在于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几个因素, 包括了温度、浓度等。[3]但是对于具体的规律变化, 不同的酶是不同的, 想要依靠一个人的力量来切实解决, 难度较大。此时, 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4-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针对这个问题展开共同研究, 大家分工合作, 对不同酶的催化作用进行分析总结, 然后再汇总起来。这样一来, 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这一知识点实现突破。不仅如此, 还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小组, 展开探究实验, 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来探究酶的作用。如此, 在合作学习和实践探究的过程中, 高中生自然可以加强对生物的科学认知, 从而促进自身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

3、通过实验操作强化生物科学素养

在高中生物学习的过程中, 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这是学习中唯一的实践机会, 一定要好好把握。具体来说, 在实验中, 涉及到了实验原理、实验流程、实验操作、观察总结、分析等等多个步骤, 这些步骤都是生物能力的直接表现, 也是生物科学素养的外在形式。所以, 在生物实验中加强操作, 对于自身生物科学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首先, 在进行实验操作之前, 要对实验原理进行深入理解。这可以从书本上对实验原理进行阅读, 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点, 深化理解实验原理。然后, 要对实验步骤进行了解, 熟练掌握实验操作的具体流程, 保证胸有成竹。之后, 在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 一定要亲自动手。由于现在实验学习往往是几个学生合作进行, 每个人有一定的角色分工, 可能出现不会直接操作的情况。所以, 如果自己分配到观察、记录这类工作, 那么在实验结束后, 可以再自己操作一遍, 以此增加对实验的把握。最后, 要善于观察总结, 对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并且要结合相关的知识点来分析这些变化, 得出实验结果。通过这一系列的实验操作, 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了。

三、结束语

培养生物科学素养, 对于学生学习生物以及生物综合能力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对于高中生而言, 在生物学习过程高中, 就需要加强基本概念的理解, 注重合作学习以及实验操作, 最大程度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摘要:在高中生物的学习过程中, 高中生应该注重自身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在新时代的发展中, 生物学科和生活的联系愈加紧密, 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所以, 在学习生物的时候, 就应该不断培养提高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本文对生物科学素养的核心内涵做了简单介绍, 然后阐述了培养生物科学素养的一些方法, 希望可以给高中学生一些参考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内涵,培养

参考文献

[1] 高沂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发展与生涯规划指导——兼谈培养高中生的生物科学素养[J].教育实践与研究 (B) , 2016, (09) :71-73.

[2] 李丽, 郝义.浅谈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J].现代交际, 2015, (02) :214.

高中生的生物科普知识范文第5篇

第一步:取材分析。

正确取材是实验成功的第一步。有的学生实验失败的原因, 往往是取材不正确而引起的, 因而在实验分析时, 要首先考虑取材是否正确。例如, 实验一“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以下简称“实验一”) 中, 准确切取洋葱根尖生长点部位, 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一些学生制成的装片中往往看不到或看到很少的分裂相细胞, 就是因为切取部位正确导致的, 即没有选准根尖的生长点部位。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以下简称“实验二”) 中, 取材部位应该是在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的紫色较深处。而在内表皮或紫色很浅的部位取材, 往往观察不到或仅有很少紫色液泡。实验三“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 (以下简称“实验三”) 中, 剪取的是有活性的根, 如果是死根、烂根, 则观察不到预期的结果。实验四“叶绿体色素的提取的提取和分离” (以下简称“实验四”) 中, 选取的时片要肥厚、色浓, 而老叶、发黄的叶子则不能选龋。

第二步:药品与试剂分析。

药品与试剂的量、浓度、纯度等都是影响实验正确结果的重要因素, 要逐一检查, 不能忽视。

(1) 关于量的问题。有些实验对药品与试剂的量有一定的要求, 如实验四中, 丙酮、层析液的量就要按规定使用:提取5g叶片中的色素, 用2m l丙酮是适中的, 若丙酮过多, 会使色素浓度降低, 减少滤纸条上色素的量, 使分离效果不明显;若丙酮少了, 色素提取又不充分。色素分离时, 向烧杯中例入层析液时, 其量的标准是液面不能超过1cm (距烧杯底) , 否则将没及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 色素就迅速溶解到层析液中去了, 结果在滤纸条上得不到相应的色素分离图谱。

(2) 关于浓度问题。实验中, 规定的浓度, 都是人们经过多次试验后, 认为最适合的。实验员在实验前配制药品与试剂时, 浓度要配准, 否则将会影响学生实验。如蔗糖溶液浓度较高时 (高于30%) , 会使细胞因发生强烈质壁分离而失水过多, 细胞死亡, 不能复原。亚甲基蓝溶液在配制时, 要求更高, 浓度高一点点, 就会影响根的活性。

(3) 关于纯度问题。有的实验如实验三对试剂的纯度有蒋高的要求, 如果所用蒸馏水中混入杂质阳离子, 或用自来水代替, 则漂洗时, 不仅洗去了浮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子, 而且也会把吸附在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了交换下来;在对比实验中, 含杂质阳离子的蒸馏水也会变蓝。

第三步:步骤及操作分析。

步骤及操作是否正确是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故应重点分析, 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 漏做某个实验步骤。实验步骤不能少, 如实验一中, 根尖用1 0%盐酸解离后, 若不经漂洗直接染色, 则染色效果极差, 因为根尖上附着的盐酸将和碱性染料起中和反应, 从而影响着色;制片时, 用镊子尖把根尖开碎, 这一步也易漏掉。实验三中根经亚甲基蓝染色后, 若不用蒸馏水反复冲洗, 在后面的对比实验中, 蒸馏水也将变蓝。

(2) 操作方法错误。在具体操作某个步骤时, 没有按规定的操作方法做, 肯定会影响实验结果。如临时装片制作时, 有的学生将盖玻片直接放在清水滴上, 这样制成的装片中, 气泡较多, 严重影响观察。实验二中, 应用镊子撕取洋葱表皮, 而不少学生是用刀片削或挖, 以至取出的表皮较厚, 这样在显微镜下也就看不到单层细胞。

(3) 操作不严格。如解离、染色时间不够, 漂洗的时间或次数不足。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 未将清水滴中卷起的表皮平展开来;做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 滴入清水的次数少, 滤液细线划得不细不齐都会对实验果有一定的影响。

第四步:显微镜的使用分析。

需用显微镜的实验, 有时会因为显微镜的操作, 镜头污染等问题, 而影响观察, 看不到已经出现的现象或结果。显微镜的操作要按一定的程序进行, 如对光程序、高倍镜观察程序等。有的学生不按程序操作, 结果既耽误了时间, 又观察不到相应的结果, 而且易损坏显微镜。例如常有学生在用高倍镜观察时, 把盖玻片压碎了, 弄脏了镜头, 就是由于这些学生在下降镜筒时, 眼睛看的是目镜而不是物镜, 这样, 镜筒下降到什么位置就不知道了。正确的程序应该眼睛看着物镜, 同时下降镜筒, 让物镜接近装片, 然后眼看目镜、调节细准焦螺旋直至观察到清晰物像。此外, 目镜或物镜头被严重污染、焦距没有调好、放大倍数不够、视野较暗、标本不在通光孔的中心位置等诸多因素, 都会直接影响观察。

以上介绍的“四步分析法”紧扣教材, 贴近学生的知识水平, 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 容易被学生接受并掌握, 而且经过尝试, 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 该方法可以作为高中生物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

摘要: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 有不少学生只重视实验结果, 不重视分析结果;只满足于实验的成功, 而不愿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除了是学生对实验的根本目的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外, 不懂得如何分析实验、没有掌握实验分析的一般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在实验过程是, 会有多种因素影响、干扰实验结果, 致使实验失败。此时, 实验分析就显得很重要:一方面, 可以找出并排除影响因素, 使实验重做晨能获得成功;另一方面, 还可以总结出经验教训, 甚至可能还有意外的收获、新的发现。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丽.普通生物学实验课教学改革探讨[J].生物学杂志, 2008.

高中生的生物科普知识范文第6篇

一、在对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将高考考点作为核心, 从而将知识点进行合理扩散

当前是素质教育的发展重要阶段, 因此在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 首先教师为我们的学习掌握了十分准确的方向, 其通过对教学大纲的研究, 准确并且详细的研究和分析了考点所在, 这样老师也能准确的掌握高中生物教学的发展方向[1]。这样老师在对我们学生进行教学指导的过程中, 才能更准确的对近年来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研究, 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我们高中生物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以教学大纲的变化作为例子, 在之前的高考要求中, 生物考试中一项重点的考试内容就是“物质进入到细胞中的主要方式”, 但是当考试内容和知识点产生细微变化以后, 就变成了“物质出入细胞的主要方式”, 虽然只有一个字上的变化, 但是所运用的知识点却完全不同。因此我们高中生进行生物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教师需要帮助我们对大纲的出题方向进行准确掌握, 将高考中的考点作为主要的研究中心, 适当的对其他知识点进行学习, 从而更好的构建起合理性的生物知识学习方式, 为高考奠定良好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 拓宽我们的学习思路

新课程下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学习, 应当摒弃传统学习方法或手段, 采用符合新课程要求的且适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的学习方法, 如此才能提高生物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从新课程角度来看,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 将其合理的应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利于构建生物高效课堂教学[2]。

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 教师也应当明确新课程要求及我们的实际情况, 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功能来制作教学课件, 以视频、音频、图片等形式来呈现教学课件, 提高教学课件的有效性、趣味性。在这一过程中, 通过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结合我们高中生的学习需要来选择有用的学习资源, 将其合理的插入到课件中, 提高课件的有效性, 那么后续开展生物课堂学习之中, 能够良好的帮助我们掌握生物知识, 同时引导学我们掌握更多生物知识或问题思考, 拓展我们的学习思路。

三、注重我们的主体性, 有效进行课堂评价

高中新课程要求之一是提高我们高中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以便我们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过程中, 有效学习知识, 同时增强自身学习能力、分析能力、解题能力等[3]。基于此, 新课程下构建高中生物学习体系, 应当注重我们在课堂中的主体性, 有效进行课堂评价。也就是在规划生物课堂学习的过程中, 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 选用适合的教学方法来开展生物课堂学习活动, 让我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和实践教学活动, 让我们高中生充分认识和明确自身不足, 那么我们也将在后续的学习中注意弥补自身不足, 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能力、意识等。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研究, 当前我国的高中生物复习课的效果存在效果不佳的情况,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高中生加强对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就显得十分必要。由于生物课程具备在一定程度上属于重复性较强的学习特征, 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我们学习兴趣的提升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那么在高考的驱动下, 要想对高中生物学习课程进行提升, 就应该对高中生物的学习方式进行完善, 在此种方式的作用下加强对生物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从而形成更佳完善的知识体系, 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物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行和发展的背景下, 当前我们的高中生物学习已经很难对良好满足现代教育对我们高中生的基本要求和目标, 因此在新形势下, 现代高中的生物知识学习更应该引起我们高中生的关注和重视。高中生物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延伸, 在初中阶段我们虽然也学习了相关的生物知识, 但是由于初二会考以后初三我们就不需要再上生物课了, 因此在初中阶段的基础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完善, 所以在高中学习起来会存在一定的难度。由此可见,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我们的学习也将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因此本文就将对怎样打好高中生物的基础展开研究, 希望同学们能适当的参考我的学习方式, 为其生物教学习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高中生物,基础,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 梅晖.新课标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实践[J].中学生数理化 (教与学) , 2014, 62 (8) :32-32.

[2] 唐小锋.高中生物备考复习要夯实基础并提高能力[J].读与写 (中旬) , 2016, 13 (6) :279-279, 280.

上一篇:企划活动范文下一篇:爱岗敬业征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