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下初中数学论文范文

2024-07-27

教学质量下初中数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  自从分层教学模式的开展与实践,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突出,未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们从本质上对分层教学模式充分地认知,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况,从学习目标、教学环节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设计科学合理性的分层标准,开展有效性的分层教学,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本文将以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的运用为主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地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课堂;分层模式;运用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学生的数学能力参差不齐,倘若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严重。所以,教师们明确分层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因地制宜的分层教学环节,把握课堂教学的大方向,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打造高效的初中数学教学课堂。

一、设计分层学习目标

在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教师们将学生处于课堂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同时结合具体的数学教学任务,为学生设计分层的学习目标,鼓励学生在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后努力尝试下一层学习目标,开展分层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动力,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首先,教师明确某一章节的教学任务和重难点知识,从专业的角度将其划分为多个层层递进的学习目标。比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环节中,教师为学生依次设计以下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灵活运用勾股定理解决数学问题;自主尝试勾股定理的证明环节,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身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然后,让学生清晰各个学习任务之后,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探究数学教材内容,促进学生顺利开展分层教学模式。当学生遇到自身不理解的数学知识时,先自主查阅相关资料进行思考和分析,产生自身独特的见解,再向教师提出疑问,完成课堂答疑解惑的教学任务。最后,教师结合自身对各个学生学习能力的了解,对自主学习探究的成果进行考查,进一步保证分层学习模式开展的教学质量。

二、开展分层教学过程

分层教学过程并不是指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为上、中、下三种层次展开不同的教学环节,而是对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提问环节进行分层设计与实施,否则会形成数学课堂区别对待的教学现象,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伤害,降低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结合数学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地开展数学知识的讲解,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开展分层的课堂提问环节,形成有效性的分层教学过程。

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已学的数学知识开始对其中进行拓展和延伸,逐步引入当前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开展分层教学过程。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点与圆有哪些关系?”的简单性问题,挑选数学能力一般的學生进行回答,当回答的结果不够全面时,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得出“点在圆内、圆上、圆外”的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对问题进行拓展,向学生提出“直线与圆有哪些关系?”的延伸性问题,引导学生从上个问题解答的思维下展开分析,选择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回答,运用所学的数学名词进行回答,得出“相交、相切、相离”的答案。最后,教师引入课堂教学内容,提出“圆与圆之间的关系探究”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教材内容之前进行分析,运用自身的数学思维,得出“相交、内切、外切、相离”四种关系,实现数学知识相互联系的同时,开展分层教学环节,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构建分层评价体系

在初中数学教学环节中,教师构建分层评价体系,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开展统一的数学考核,根据学生在数学考核中的表现,开展分层评价,完善分层教学模式。

在教学课堂提问环节中,教师对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提出数学概念性的简单问题,让其感受到教师对自身的关注度,督促学生认真听讲,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开展鼓励性评价。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教师向学生提出拓展性的数学问题,当学生的回答情况未达到分层评价的标准或者自身的期望时,一方面进行思维上的引导,另一方面实施语言上的鞭策,促使其更加努力。另外,数学考核是检验学生数学能力、分层标准设计的主要途径,教师在考卷上设计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根据学生不同的数学能力对其所解答正确的习题进行分层评价,比如,对于数学成绩一直较差的学生,教师的评价标准在于基础题型解答是否正确,鼓励其对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数学习题进行尝试,在分层评价的体系下,坚定自身学习的自信心,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分层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学生制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数学能力,最大限度地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充分开发学习的潜力,同时设计由易到难的课堂教学环节,虽然水平较低的学生无法对难度较大的数学知识进行充分的了解,但是可以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构建分层的评价体系,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完善的分层教学模式,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革。

教学质量下初中数学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师在讲课时使用过去的教学方式觉得有些力不从心,证明了传统教育的模式不适合现代教育。本文以初中化学课堂为背景,提出初中化学课堂的现像和问题,就化学课堂的现象和问题提出,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教学质量;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化学是一门动手试验和理论知识相结合学科,正因为如此,化学充满了趣味性。但是有些学校的教师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就取消实验课,改为老师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无法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导致学生化学学习就会有消极的心态,因此,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实验课是很重要的。

一、初中化学课堂现存问题

1、教学方法过于死板。初中化学作为化学教育体系的基础教育阶段,其对于学生的化学认识与化学素质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化学教学成为了一门以背概念、背性质、背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一门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书桌前奋笔疾书,虽然有时候教师会在讲台上做一些小实验,但还没等学生真正的弄个明白,实验就已经结束了,学生有很多疑问也得不到解答。长久下去,学生看上去学会了化学,并能够在考试当中取得好成绩,但他们根本不了解化学,甚至可以写出的化学方程式他们都没有真正的理解,这种教学情况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质量,更严重阻碍了初中化学教学的发展。

2、学生学习兴趣缺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任何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主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关键因素,初中化学教学亦是如此。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所接触到的化学只是书本上的化学,而没有真正的接触到化学,这会导致他们对化学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化学就只是教科书上的那个样子,进而失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虽然,有些学生对化学学科保有较好的学习兴趣,但因为死板的教学方式,使他们原本所有的兴趣也逐渐消失,久而久之都成为了记笔记、背方程式的“书本化学”学习者。学生作为初中化学的学习主体,他们对化学兴趣的缺失,使得化学教学很难达到实际效果,这对于化学教学质量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3、实验教学地位缺失。化学作为一门科学学科,其所有知识都是建立在化学实验基础上而产生的,所以想要让学生真正的认识、了解、学习化学知识,就必须要让学生接触化学实验。但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环节中,化学实验课少之又少,这种情况直接切断了学生与化学知识的联系,学生根本无法接触到真正的化学。虽然教师偶尔会在课堂上进行化学实验展示,但实验时间较短,学生没有办法充分的观察化学实验反应,同时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化学实验当中,这让学生缺乏对化学实验的直观感受,影响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进而无法达到想要的教学质量。

二、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1、积极丰富教学方法。想要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就必须要先丰富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因为只有丰富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值得推广和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分层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实验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方法都可以在初中化学教学当中应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不同来进行科学设计,避免为了使用教学方法而使用教学方法,因为这样不仅无法达到教学效果,还会让学生对教学方法产生消极认识,不利于教学方法以后的应用。例如,在进行一些难度相对较低的化学知识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采取自主学习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我学习,等到上课时大家一起对自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看谁自学效果最好,掌握的内容最全面、最后教师进行教学总结,给予学生正确的教学指导和评价。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他们对于初中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会对初中化学教学效果产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想要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就必须要激发出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环节当中,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来实现对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激发:(1)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在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让他们认识到化学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主观需求,而不是教师客观强加给自己的学习行为;(2)加强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化学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所有知识通过通过生活中而来,有着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为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多增加化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就来自于他们身边,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欲望。

3、确立化学实验地位。在任何化学教学阶段,实验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动的,因此必须要确立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在这一环节当中,教师一方面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思想指导,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一切化学知识都是经过实验获得的,以此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另一方面,要经常开展化学实验课,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化学实验,来体会化学知识的产生过程,让学生能够更近距离的接触到化学知识,在 提升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水平的基础上,也为他们基础化学素质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在初中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应先处理好心态问题,保证对每一个学生公平对待,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督促,对学习不好的学生不能放弃,多沟通。化学实验能提高学生的对化学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平时上课学习状态,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的使用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在这些的基础上肯定能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蒋有娜.提高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2] 陈淑清.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教学质量下初中数学论文范文第3篇

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学生的“离教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类”,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汲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做得来”的状态。又如在上完“二次根式”一章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事前我布置学生收集各种有关本章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并且书写在一张较大的纸上,在上课时由组长在开始前5分钟内召集全组同学把各自找到的错误题拿到一起讨论,安排“参战”顺序。游戏开始,各队轮流派“挑战者”把错误题贴在黑板上,由其它各队抢答,如果出示问题后一分钟之内无人能正确指出错误所在,则“挑战者”自答,并获加分,如果某队的同学正确应战,指出了错误所在,则应战队加分,最后以总分高的队获胜。这一游戏使课堂气氛活跃了,挑战者积极准备,应战队努力思考,把有关“二次根式”一章中的错误显露无遗,其效果比单纯的教师归纳讲述要好得多。

二、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可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句、逐段领读、解释,对重要的教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标记。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意,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看书习惯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重点、难点和易错处列出阅读题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启发,促使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弥补自己先前阅读时的疏漏,从而进一步顺应和同化知识,提高阅读水平和层次,形成阅读——讨论——再阅读的良性循环。

三、引导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方面。

思维能力的内在实质是分析、综合、推理、应用能力,外在表现是思维的速度和质量。

1.思维速度的训练

就初中生而言,思维速度的训练主要依靠课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如讲解完新课后,安排课本中的练习作为速算题;也可精编构思巧妙、概念性强、覆盖面广、有一定灵活性的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进行专项训练,以提高快速答题的能力。

2.思维质量的训练

思维质量的训练,除利用课堂教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解题思路的讨论,剖析各种题解方法的特点,选择简捷而有创造性的解题思路,以便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拓展学生思路时要尽可能考虑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

3.逆向思维的训练

启发学生思考与已知过程相反的过程,培养学生倒过来想问题的习惯,考虑与已知条件相反条件下的状况,构思事物反作用的结果,从而开拓思路,找出解题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条途径。

教学质量下初中数学论文范文第4篇

多媒体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使用图形、动画、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与传递,同时多媒体可将一些晦涩难懂、抽象枯燥、在传统教学中难以用语言表达的现象模拟出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数字电子技术是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基础课中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一门重要课程,各种数字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是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目前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理解困难的问题。针对课程的特点,把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做成适于学生容易理解的动态模拟,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1.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传递的教学信息量相对增加。数字电子技术课程中包含大量复杂的电路图和概念,电路状态转换比较抽象,口头表述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用传统的黑板教学手段则需要大量的板书,单位课时信息量较少。多媒体技术在数字电子技术课堂中的引进和运用,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用动画、超级链接等手段,分层次呈现知识,使学生容易把握教师讲课的思路,也便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大大缩短了教学时间,增大了课容量,对辅助数字电子技术课堂教学具有广阔的前景。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电子技术课知识面广、抽象枯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导致课堂学习效率低下。而运用电子画图软件模拟触发电路、计数器等电路的动态过程,把无形的电流变成有形的、可视化的,把瞬间的变化变成可以控制的,通过观察,使学生利用所学的电子知识能够解释实际现象和解决具体问题,从而对学习数字电子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二进制计数器的教学中,若直接给学生介绍陈述性的定义,会导致学生概念模糊,因此可以利用Flash MX软件,实现电路的状态模拟。Flash的图层和时间帧,将电路的每一状态的工作情况反映在Flash相应的时间帧上,然后简单地设计一下时间帧的属性参数,再利用Flash MX进行编程,实现电路的动态模拟过程,形象地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吸引学生主动进入教学环境,这样一来就会有效地集中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助于改进学生的实验环境。由于电子技术发展迅速,实验室旧的仪器设备及原有的测试手段的局限性日益明显,而EDA仿真软件中,提供了先进而完善的测试手段和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处理方法,使测试结果更精确、更直观,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处理更加深入完善,且提高了电子实验教学的层次和效果。同时,仿真软件中大量的仪器、元器件库使学生不必受现有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可令其放宽设计思路,不拘一格,使实验教学更活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适应性和敏感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在做数字电路综合实验时,学生采用EDA模拟实验方法设计出各式各样的方案,在实现其设计思想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透彻了。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思考

1.多媒体的应用要坚持适度性的原则。多媒体的优越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它的优越性的发挥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并不是说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就一定能改善教学,更不是说多媒体用得越多越好。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来决定是否需要多媒体,使之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如数字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用屏幕显示某些习题的解题过程就显得相当机械、呆板,无法体现教师生动形象的指导思路,就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所以说,如果生搬硬套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本无必要的课堂教学也非用不可,结果一定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明确在多媒体课堂上,教师仍起着主导作用,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处于从属地位,这样才能让多媒体更有效地发挥其服务作用。

2.使用多媒体教学应防止喧宾夺主,要紧抓教学主题。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它的多种表现手法,但使用不当反而会把优点变为缺点。比如在课件中过度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在课堂上展示时,给学生的感觉是耳目一新,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整堂课下来,学生印象最深的是课件中漂亮的画面、动听的音乐,而知识点却掌握得很不理想。这样不但没有起到呈现知识点的作用,反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无关的声音和动画上去。所以,对于多媒体效果有时用得不当和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效果,紧抓教学的主题,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喧宾夺主。同时,多媒体课件也不能局限于教材,更不要成为教材的翻版,要根据社会需要,增添一些新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

总之,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非常独到的优点,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教学的优势,同时合理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学生的实际水平,灵活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下初中数学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教育发展理念明确提出: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各个阶段的不同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初中阶段在校学生具备的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学习掌握水平,以及数学学科基本能力方面的相互差异基础之上,选择适当路径做好分层教学策略在数学学科知识内容日常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对于支持和确保初中阶段在校学生切实实现最优化的成长发展具备重要意义。

关键词:分层教学策略;初中数学教学;运用;探讨分析

从基本的概念内涵角度展开阐释分析,所谓分层教学策略,就是教师在针对特定学生群体实现整体性分析和把握的基础之上,结合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掌握水平,以及基本技能建构发展水平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将目标学生群体具体划分形成若干个学习小组,继而秉持因材施教的教学工作指导思想,针对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小组选择呈现难度适宜的教学内容展开教学督导工作,继而支持和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获取到适当程度的学习成长发展。在具体组织开展基于新课标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背景之下的数学学科知识内容教学工作过程中,初中阶段数学学科任课教师应当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条件下,通过合理划分目标学生群体实际具备的层次特征,选择呈现难度适宜的内容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数学学科知识内容教学督导,助力初中阶段在校学生的数学学科知识内容学习掌握水平持续改善提升。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将会围绕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题,展开简要阐释。

一、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现存问题

第一,依然运用传统的教学工作组织开展模式。受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思想理念和中考升学考试压力因素的共同作用,现阶段我国依然有一定数量比例的初中阶段数学学科任课教师,在自身日常参与开展的数学学科知識内容教学过程中,长期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且初中阶段数学学科任课教师,在日常开展的课堂教学工作过程中,长期占据着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和课堂教学时间进程方面的绝对控制地位,在未能调动和发挥初中阶段在校学生参与数学学科基本知识内容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背景之下,给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知识内容,在具体课堂教学工作实施过程中的综合教学效能获取水平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

第二,尚未实现对分层教学策略的充分引入运用。受多元化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制约,现阶段我国依然有一定数量比例的初中阶段数学学科任课教师,尚未实现对分层教学策略基本内涵的全面系统深入理解,尚未充分认识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知识内容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尚未在日常开展的数学学科知识内容课堂教学工作实践过程中,主动对分层教学策略展开引入运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 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路径

第一,想要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实现对分层教学模式的高效充分引入运用,应当借由对适当种类的业务培训督导手段的运用,支持和促进初中阶段数学学科任课教师,能够全面系统充分地认识和理解分层教学策略的基本内涵,以及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知识内容教学工作过程中所发挥的价值,继而能够在日常参与开展的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知识内容教学工作过程中,主动引入运用分层教学策略,支持和确保初中阶段在校学生切实获取和实现最优化的成长发展。

第二,想要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实现对分层教学模式的高效充分引入运用,应当督导和促进初中阶段数学学科任课教师,能够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具备的数学学科基础知识学习掌握水平,以及数学学科基本技能的建设发展水平,将本班学生具体划分为若干个层次,继而为分层教学策略的高效合理运用创造准备条件。

第三,想要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实现对分层教学模式的高效充分引入运用,应当在做好针对初中阶段在校学生的分层处理工作基础上,针对处在不同层次之上的初中阶段在校学生,设置和分配具备差异化难度特征的教学任务组织开展日常教学工作,支持和确保初中阶段在校学生,均能够实现对初中阶段数学学科中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的全面且充分的学习理解。例如:在针对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文本中编写呈现的有关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内容展开教学督导过程中,初中阶段数学学科任课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具备的层次特征,为其安排适当难度的习题展开课后复习训练,确保各层次学生均能获取到对相关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充分学习理解。

第四,想要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实现对分层教学模式的高效充分引入运用,应当做好针对初中阶段在校学生的分层评价,评价具有导向和激励功能,教学中优化评价方式,多元评价,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我将学生数学学习评价贯穿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让优化的评价方式加强学生的学习能量,使课堂教学成为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阵地,从而真正落实“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取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策略,能够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得以有效落实,这样既能满足优生的需求,也能让差生“吃得饱”,让不同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运用分层教学策略,构建高效课堂,并及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

三、 结束语

围绕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论题,本文择取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现存问题,以及分层教学策略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路径,两个具体方面展开了简要的阐释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切实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知识内容的教学工作过程中实现对分层教学策略的合理化引入运用,对于支持和确保初中阶段在校学生实现最优化的成长发展发挥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柳海民.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与基本路径[J].教育研究,2007(8).

[2]张新.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策略探讨[J].时代教育,2010.

[3]孟小娟.浅谈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3.

作者简介:吕国旺,福建省晋江市,晋江市罗山中学。

教学质量下初中数学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合作学习这一方式必须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之中有所加强。而本文就现今初中物理教学引入合作学习的现状,探究了把合作学习引入物理教学中的正确方法。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物理 合作学习

前言

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理论,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策略体系,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系统中引入合作的观念,鼓励学生,让他们为了集体的利益而共同工作,从而在一起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

一、合作学习引入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还能对学生们的心理成长有所帮助,还有助于学生们的情感培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们都有明确的分工和职责,这样便能够加强他们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感受,并且通过与小组成员的交流互动,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主动性人格。

虽然合作学习有很多好处,然而在实践的过程中,我国的大部分课堂还存在许多不足。如合作的时机没有把握好,合作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合作学习的目标不够明确,只有形式而无意义;合作学习毫无秩序,分工不明,参与不足;自主学习的意识不足,合作的深度不够,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合作学习安排时间过短,敷衍了事,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引导能力不足,合作学习失去控制,扰乱教学活动;结论评价极端,缺乏对部分学生的肯定,导致学习热情大减。

二、对合作学习引入方法的探究

(一)合作小组的组建

学习小组是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各小组必须各方面实力上达到一种平衡。故此,在分组之前就要对学生们进行一次深入的了解,探明他们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心理素质以及兴趣爱好等,如此才能够合理地把学生们分配开来,组成若干个各方面都比较均衡的合作小组。

小组成员最好控制在四到六人,而且组长的选择也很重要,推荐成绩较好、表达能力较强并且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建立好小组后,一定要着重强调小组内的平等、民主、坦诚、团结,若是条件允许,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让组员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了解团结的重要性。

(二)学习主题的设立

合作学习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讨论主题,这个主题不仅需要能够激发学生们讨论的热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价值。教师在主题设立方面可以根据自身知识储备和经验出发,提炼出一些既跟书本知识有联系,同时也不失趣味性的主题,以便激发学生们探索求知的欲望。

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可以举一些现实生活中的跟学生们联系比较紧密的例子。如“用力推桌子,桌子就会运动,而一旦停止用力,桌子就会停止运动”,通过这一例子,引导出“力使运动产生并能够维持运动”这一主题。而后便可以要求各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判断这一推论是否正确。

(三)学习氛围的营造

学生们需要拥有一个好的学习心境,并且在一个轻松、活泼、开放的环境中,才能够活跃思维,让学生们自主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应该依据书本的特点,通过一些巧妙的手段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们调动自己的智慧,引发他们对于合作学习的热情。

继续上面“牛顿第一定律”的课堂,可以事先把学生们置于一个问题情景当中:力能使物体运动,若是没有力,物体还能运动吗?这样可以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兴趣,然后再通过小组讨论,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形成一种自主讨论的良好氛围,而且在这种氛围当中,学生们对学得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

(四)合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们学习到物理知识,同时还要让学生们学会学习的方法。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们合作意识的培养,树立他们的集体主义观,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为集体的任务而发自内心地努力工作。

在引发学生思考的同时,可以通过实验的手段,如小车与带斜面长木板的实验,通过同学们通力合作,分工为推小车、掌握木板、记录现象等,使学生们学会该如何运用集体的力量去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从而深刻体会到集体工作的好处,以此来提高他们小组内的凝聚力。

(五)过程小结的引导

在小组合作之后,教师需要把握时机,结合教学的实际,引导学生们进行过程小结,使他们渐渐领悟这种学习方法,以便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益,并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所触摸到的模糊印象,较快速地提高到理论的程度,同时巩固他们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并发展强化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教师在实验过后,可以让各小组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并且相互交流,指正问题,以便让学生们在实践中自我小结、自我反思以及自我监控,最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六)成果评比的开展

有时候,来自同学的鼓励比起从教师那里得来的鼓励对学生们的帮助更加明显。为了增强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可以让他们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各自实验成果进行打分,最后进行组间评比。

这样表现较好的学生就会明白,只有自己好是远远不够的。而表现较差的学生则会因为自己影响了小组的成绩而产生压力,所谓压力就是动力,他们也会努力学习,努力进步。如此在小组之内互相帮扶,在小组之间互相超越,就可以形成一种你赶我追的学习氛围。

结束语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把合作学习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虽然如今还有许多问题,但是相信经过教师们和同学们的不断实践和努力,一定能够改善我们教育,积极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与实现。

上一篇:教学设计下高中历史论文范文下一篇: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