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经济研究论文范文

2024-07-14

传媒经济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自传播学引入中国,本土传播研究领域在方法论维度上就出现了渐进但清晰的分野,从新闻学质化的、定性分析逐渐走向传播学经验的、定量分析的潮流,后者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一直为后起的学术群体趋之若鹜。近年来,批判理论和文化研究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两种取向的学术实践表现出极高的理论阐释力,厚重的历史积淀,以及对人的关怀。对当下热点、焦点的传媒现象,诸如抗战剧泛滥、歌唱选秀铺天盖地、纸媒衰落等,都可以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展开学术考察。

【关键词】传媒热点 传播学 文化研究

传播学传入我国后,为本土学术领域带来了新鲜空气,在方法论上的影响即从质化的定性分析转向经验的定量研究。华人学者赵月枝认为:“在当前中国传播学界中,市场自由主义成为主流的话语,传媒经济学成为热点,定量方法受到推崇。”①不过,其他传播研究也在努力生长,以突破美式主流传播学的遮蔽与压制。政治经济学取向的批判理论,赋予学术研究以厚重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视角,提供了不同于数据和图表的知识生产模式,揭示了许多传媒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动因。而由英国缘起的文化研究学派,更把我们从单纯效果研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学术研究视野更加开阔。

随着我国大众媒介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出现纷繁的传媒现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从老生常谈的记者职业伦理、媒介审判到愈演愈烈的抗战剧泛滥、选秀节目铺天盖地等新的热点现象层出不穷。笔者认为,这些探讨不仅可以从大规模的社会调查,或批判研究的视角切入,也能从文化研究方法论中寻找到学术进路。

一、抗战神剧与非理性民族主义

南方周末《“爱国者”的生死论战》和《砸车者蔡洋生存碎片》两篇报道,记述了中日钓鱼岛争端期间,非理性的爱国主义情绪导致的暴力行为。报道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施暴者看“抗日剧”的经历。近年来,一些电视剧打着“主旋律”的旗号,以娱乐化的方式消费历史,导致“手撕鬼子”等离奇场景的出现,对国难极度不尊重。媒体探访横店影视基地发现一年“杀”七亿鬼子,近五十个剧组同时在打鬼子。许多人认为,这样的剧目无法教会人们正视历史,反而导致了盲目仇恨。

电视学术圈为此进行了相关研讨,有学者认为,抗战剧是对历史的商业置换,历史作为一种他者的存在,为了适应并不宽松的电视剧审查尺度而进行适者生存的调整,在一条安全的、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路径上实现利润最大化。还有学者认为,抗战剧、谍战剧之所以走红,还是和植根于民间的红色文化传统有关,也与6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密不可分,它是重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主旋律,补充国家政权合法性资源的尝试。甚至还有学者认为应从电视暴力的角度加以研究。笔者认为,即使是文化研究,也不排斥实证的、经验的研究资料,要考察抗战剧对意识形态的影响,还是应该从霍尔的理论出发,尤其是受众的解码方式,认为抗战剧引发了观众非理性爱国行为的简单结论应予以民族志方法的检视。

在文化产品多样化的今天,主旋律电视剧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与爱国情怀,这本身就存疑问,不同地域、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性别的受众在接收同一种信息时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解码方式。笔者曾观察到,一个上海普通退休工人,高中文化程度,在观看谍战剧时,津津有味地融入到了紧张激烈的情节中,但节目结束后如此评价:“现在(当官的)不是和以前一样的么?”一个家庭主妇,每晚陪丈夫观看抗战剧时,总是会感叹地下党员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并为之感动。但节目结束后的日常生活中,因为物价上涨,新闻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房贷还有十几年要还,牢骚满腹,并没有因这类节目增加了爱国情怀。

因此,在变量多元化的情况下,导致暴力爱国行为的因素是多样的,孰为因,孰为果的因果关系也是复杂的,只有通过对受众日常行为的“深描”,发掘背后的文化逻辑和其他影响因素,才能理解非理性民族主义的来源。比如对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了解多少;以及收入情况等变量。

二、爱“哭”的选秀节目

在各地卫视相继引进了国外版权的选秀节目后,电视娱乐版块成了“中国X声音”的天下,达人秀、好声音、梦之声、天籁之声等,形式大同小异,虽然其主干部分是唱歌,但选手上场之后的必备动作就是哭,哭诉凄惨的童年、破碎的家庭、离世的亲人、糟糕的境遇,明星嘉宾也飙泪以回应。可以说,“哭”的部分成了该类节目主要的卖点。他/她同时还会谈起自己的“梦想”,即通过竞争,在更高舞台上放歌,靠出名以改善自己的境遇。

参赛者在哭的时候,本身已被“演员化”了,以自己无偿的泪水和曝光隐私遭遇为电视媒体无私地提供收视保证,而导致自己遭此境遇的原因已然不重要。选秀节目把“梦想”简化为在电视上放歌一曲,一夜成名,与参赛者达成了某种共谋,为其提供成名的机会,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丰厚的利润。

国家正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纵观这些选秀娱乐节目,其实只有唱歌和跳舞两种艺术形式。两种艺术形式垄断了电视娱乐节目,这究竟是文化繁荣还是文化凋敝值得探讨。大量濒临消失的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应有的传播渠道,传承乏力。而作为公共资源的电视频道则在走向市场化的浪潮中被资本力量所左右,提供单调但利润可观的文化娱乐产品,营造了一种虚假的繁荣。

从参赛者哭的行为着手进行符号学意义上的话语分析即是一种可取的研究进路,为什么哭?哭的程度怎样?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这个故事和怎样的社会现象有关?背后有什么样的深层根源?嘉宾、主持人怎样回应?当事人的叙事话语是否有规律可循?嘉宾的回应是否也有模式化的痕迹?这些模式是如何形成并固化的?是男性哭的多还是女性多?都可以做深度挖掘。此外,各种另类行为也可以被纳入考察范畴,如歇斯底里、搞怪、奇装异服、伪娘、中性等,这些行为呈现出怎样的文化意义?普通人在面对聚光灯时如何展现自己?选秀舞台本身作为一种情境,如何影响参赛者的认知、表现和心理状态?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受众的媒介素养。

三、纸媒衰落真的全是新媒体惹的祸?

在对纸媒衰落的研究文献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开头——“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在缺乏经验研究和相关性分析的情况下,把纸媒的衰落直接归咎于新媒体本身就被一些国外研究所否定。至少,媒介使用习惯,对新闻的不同需求,甚至文化因素共同作用才导致了媒介的更替和兴衰。②

在逐渐市场化、娱乐化的中国媒介大生态的影响下,受众对于传统严肃新闻的兴趣在不断减弱,而以新闻立身的报纸不可能像电视那样靠娱乐节目来创收,因此报纸正在失去读者。从一些国家连年走低的大选投票率可以看出,政治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退居到了非常次要的地位,而承载大量严肃新闻的报纸随之一起被人们抛弃也是理所当然的。有人认为,靠新闻专业主义、翔实的调查性报道、可靠的评论就能挽回读者,未免一厢情愿,高估了受众对于新闻的需求与兴趣。

结合本土情境来讨论,并不鼓励独立思考能力和公共精神的基础教育传统起了很不好的作用,事不关己写在人们的脸上,培养娴熟而迅速的解题技巧是中小学教育的全部。从高考作文题也能看出,教育并没有鼓励人们就公共事务发言的传统和哲学思考的能力,而是推崇词藻华丽而空洞无物的描绘。很难期待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受众会对严肃新闻有需求,知识都是从电子屏幕上获取的,但都是简洁、动态的图片式信息输入,无法形成有效思考,在阅读一张报纸时,难免会觉得枯燥无味。

对年轻媒介受众的焦点访谈或民族志研究会是十分有效的,可以考察除新媒体外许多其他影响纸媒衰落的因素。如阅读习惯、关心的议题、闲暇时间的使用、零用钱的流向、父母的媒介使用、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甚至文理科生的差别都可以纳入研究。新媒体仅是影响因素之一。早有前人研究发现,上网的人也许比不上网的人更多地读报纸;纸媒的公信力还是大大高于网络;有良好读书习惯的人也会有读报习惯,而从不读书的人也不会读报纸。这些因素都否定了媒介更替维度上的技术决定论。

本土学者总会罗列一些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数字,比如广告收入、移动终端数量、社交媒体用户等。相反则是纸媒广告缩水,发行量下降,印刷厂倒闭的消息。将两个现象置于一起,的确很有对比效果,却很难得出A直接导致B的结论。我们反对去历史化、去语境化的表面推理,呼唤对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关照,如莫利式的家庭收视行为的刻画,或许我们会发现A导致了C,而C才是导致B的原因。

结语

我国本土传媒热点现象还有很多,全球化时代的本土传播不仅从实践上也从学术上与外界发生了勾连。但飘洋过海的“西学”是建立在其意识形态和传媒实践土壤上的,以自由民主为前提的媒介研究假定了平等自由的媒介使用,效果研究就是唯一奉为真理的学术,与之相对应的方法论即为定量的、实证的经验研究。而中国的媒介生态从“喉舌论”到“事业管理,企业经营”,再到集团化、资本化运营,经历了非常大的体制变动。如果全盘接受美式主流传播研究的学术意识形态,无人再会关心公共利益,民众的传播权利,文化自主性和多元化等问题,而纷纷进入效果和行政研究的彀中,沦为毫无学科主体性和学术公共性的利益工具。

因此,必须呼唤多样化的传播研究方法与视角,特别是在传播政治经济学作为批判理论的新继承者崛起之时,作为传播研究的另一重要流派的文化研究也应站出来,提供关于中国大众文化、受众解码、家庭收视行为、新媒体和媒介生态的理论阐释,这对于丰富中国的传播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理解中国传媒现象,都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①赵月枝、吕新雨,《中国的现代性、大众传媒与公共性的重构》,《传播与社会学刊》,2 010(12)

②Richard van der Wurff(2011): Are News Media Substitutes?Gratifications, Contents,and Uses,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24:3,139-157

(作者:均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实习编辑:罗海霞

责编:姚少宝

传媒经济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互联网时代,人们无时无刻都在受信息传播的影响,大数据技术彻底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和受众的生活方式,催生了新媒体,使得信息传播更具瞬时性和广泛性。受众通过新的传播载体获取信息、交流信息,这种碎片式、快餐式的传播方式不断影响着受众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随着新旧媒体的不断融合,对于传媒的道德要求应该更高。客观而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更容易引发传媒道德失范。鉴于此,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彭颜红的新著《大众传媒道德失范治理研究》作了专门论述。

《大众传媒道德失范治理研究》于2018年1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当代大众传媒的道德失范现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的各种表现及产生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加强大众传媒道德建设的对策和建议。该书涉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新闻学与传播学等众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是跨学科的研究成果。该书文笔流畅,写作风格典雅,运用活泼的文字阐述深刻的理论研究成果,让读者在充分接受新信息的同时获得理论提升。可以说,该书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适合众多读者阅读。

该著作列举了传媒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如有偿新闻、虚假报道、恶意炒作、传媒偏见、低俗报道、网络失范等等,这些都严重违背、破坏和侵犯了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大众传媒职业道德规范。同时,该书还探讨了这些问题对社会生活不同领域造成的危害,并从四个方面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从四个机制着手,提出了有效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问题的对策。

当前,尽管研究大众传媒的道德失范及其治理对策非常必要,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完整。具体而言,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强调道德在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性,提示积极的大众传媒应坚守什么样的道德规范;而对于为何存在道德失范、如何提升大众传媒道德水平、如何促进传媒和传媒人恪守传媒道德规范、如何治理传媒道德失范等问题,却鲜有论及,但这又恰恰是目前从理论到实践都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时有效的研究能促进大众传播的良性循环和正向强势作用的发挥。对此,该书做出了有益尝试,这一尝试具有一定新意,也具有一定难度。

首先,该书对如下问题的研究有创新性的突破:一是对大众传播在不同领域的道德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弥补了目前只对道德观念、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教育等展开深入研究,而对大众传播活动道德影响研究的缺失。二是提出“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是个综合工程”的新观点。大众传播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特有的一部分,有效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应在人类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实施,要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形成最大合力,力争达到最佳治理效果,而不能只强调从某一方面去严格治理。如果没有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治理成果很快会被一些负面因素消解。当今身处信息社会的人们获取权威信息的方式除了最原始的口耳相传以外,依然主要依靠大众传媒,如果大众传媒经常发布虚假消息,这对受众造成的伤害是相当大的。当前,社会各界都在呼吁治理虚假新闻,各有关部门也在竭尽所能积极治理和预防,这些行动并不是孤立的,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是一个综合工程,要有效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必须树立全局意识,要全盘考虑、综合实施,不能只在行业内部开展整顿。三是提出“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要完善四个机制”的新措施。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要求大众传媒在严格自律的同时还应结合强力有效的他律,不断完善监督管理体系,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行政监督、组织监督和社会监督职能,联合采用大众传媒道德维护机制、大众传媒道德失范的预警机制、大众传媒道德立体化管理机制和大众传媒道德刚性监督机制,这四个机制都要高度重视系统运作,不能有任何偏颇。可以说,提出“治理大众传媒道德失范要完善四个机制”,是该书比较重要的一个创新点。

其次,该书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创新之处。现有的关于大众传媒道德规范比较研究的成果虽然不少,如陈力丹的《自由与责任:国际社会新闻自律研究》、张咏华的《新闻传媒业的他律与自律》等,但专门规约大众传媒道德失范现象比较研究的成果还没有面世。彭颜红的新著《大众传媒道德失范治理研究》則在这方面作出了应有努力和贡献。该书不是孤立地就事论事,而是采取全球化视野进行比较研究,试图对主流大众传媒的道德失范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所进行的比较性研究涉及国内外大众传媒道德规范中对失范行为的规约、国内外大学相关专业的传媒道德教育课程的设置、国内外利用大众传媒所开展的道德教育和传媒道德建设。目前,许多国家都纷纷制定和修订了大众传媒的行业道德规范。但是,各国之间关于大众传媒道德规范的交流还不够,大多数国家只关注本国,仅根据本国情况制定道德规范。然而全球化的浪潮使信息正在跨越国界迅捷地传播着,因此,对各国大众传媒道德规范进行比较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就应用范围来说,该书对新闻工作从业者具有重要的职业道德教育价值和实践操作价值。作者在书中鲜明而深刻地表达了自己的职业追求和职业伦理观。该书对相关行业领导也能有一定参考作用。相关行业决策者在作出决策时,必定要经过艰辛的思索和实践考察。该书收集的数据、案例等,可以给予领导有效参考借鉴,为领导作出更加正确科学合理的决策提供有益的启示。该书也可以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新闻传播学、伦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籍和学生辅助学习资料。该书的理论阐述有助于教师更系统、更有效地梳理相关理论,从而提升教学的理论性,将该书介绍的海量实践素材用于教学过程能增强教学的渗透力,加深学生的理解。该书对广大受众也是相当有阅读价值的。当今世界,广大受众必须有较强的传媒素养,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传媒道德失范而受到的伤害,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传媒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便捷。

总体而言,该书具有自身的明显特色:第一,紧跟时代的步伐开展具有现实性和针对性的研究。第二,资料丰富,案例生动,时空跨越古今中外,文献资料涉及相关的诸多方面。第三,理论基础扎实,灵活运用了多种学科作为研究的学科依据。第四,观点新颖、主题集中、层次清晰、信息量大、文笔流畅。

此书,你值得拥有!

[责任编辑:李利林]

传媒经济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作者简介:周杨,男,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研究;谢茜,女,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传播研究。

摘 要:我国开展“政府上网”工程以来,政府网站在报道政务信息、展示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可利用率、更新率、服务率低的问题随之日益凸显,这个问题导致网络媒体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本文以我国政府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的特殊阶段为背景,针对政府网站建设中的一系列问题,指出政府网站的建设必须扭转“官本位”的理念,发展“民本位”的路径,进而明确中国媒体需承担的主要任务,即将政府与民众之间已打了很多结的纽带重新理顺,促使二者沟通变得畅达。

关键词:政府网站;服务型政府;传媒理念;以人为本

近年来,“政府上网”已成为多国政府转变职能和改革机构的重要途径。然而,其信息更新不及时、可利用率低,民众个性化需求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小等因素造成的弊端日益显现。所以,必须从当前的实际情况中强化传媒理念发展的路径,转型期下浮躁的政府、媒体、公民才能找到最合适的群体利益切入点。

一、政府网站建设的背景

(一)经济发展导致社会矛盾凸显

服务型政府理念源于西方国家在政府再造中的观点,是指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自我服务”的官僚机构,而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组织[1]。2004年,温家宝发表了《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讲话,首次提出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命题。在全国人大十届三次会议上,“建设服务型政府”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变为了国家意志。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从而把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高到体制改革目标的价值层面。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将政府网站的建设与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结合起来,使政府网站的建设成为衡量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尺度。

(二)新媒体提供信息传播新渠道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传播格局由“一对多”的单向传播变为“多对多”的互动传播。人们接收信息的载体由报纸、电视、广播逐渐向电脑、手机等新媒介转移。随着新媒体的普及与公民参政议政意识增强,政府网站发展成为政府公开信息的主要形式。政府网站彰显出了超越时间、空间的优势,在实现政务电子化的同时,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方便公众行使民主监督权。政府网站已逐步代替传统渠道,成为公众了解政府信息的“电子通路(e-way)”。

(三)民主诉求加速“电子政府”建设潮流

信息大爆炸的后工业时代下,大众传媒的个性化、细众化、碎片化、微内容化,促进了公民舆论的多元化。为此西方各国普遍重视以信息网络为支撑的“电子政府”的建设,相继制定了本国“电子政府”的发展规划,确定了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的方向。如英国政府制定了《信息时代公共服务战略框架》《21世纪政府电子服务》;日本政府在其“新纪元工程”中明确提出,要在2003年实现“电子政府”,即百分之百用计算机系统处理各种行政事务;2000年,新加坡发布消息,在未来3年内,新加坡政府将拨15亿新元巨款,落实“电子政府行动计划”[2]。而2002年美国总统布什签署的《电子政府法》,以联邦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电子政务管理实施机构的法律地位和职能[3]。世界范围内的“电子政府”潮流促使中国政府加快政府网站的建设。

二、政府网站的发展及问题

(一)政府网站建设初见成效

在政府职能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公众要求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背景下,建设全面、系统的政府网站逐渐成为我国政府的重要议题,政府网站建设初见成效。截止2011年底,中国各级政府及组织机构网站数量已近八万个。其中,中央级网站122个,省级网站2241个,地市级网站17948个,县区级以下网站48466个,一个电子化政府的体系日趋形成[4]。同时,政务网站的内容从最开始只简单介绍省市、县的名称、机构、职能等基本内容,逐步发展成政务信息公开的内容,增加了政府采购、调查问卷、服务链接、在线访问等多种形式,促使政府网站走向电子政务公开、引导舆论导向、满足民众利益的实用性道路。

(二)政府网站建设仍存问题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政府网站正沿着服务民众的路径发展,但受“官本位”传统媒体理念影响,政府网站建设中仍有很多问题。

1.受传统“官本位”传媒理念的禁锢。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媒体被定位为“党和政府的喉舌”[5],面对公共危机事件时,政府网站作为一种电子政务新渠道,没能及时摆脱官方对传统媒体束缚所带来的影响,体现着浓厚的政府管理意志。政府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可利用率低,民众个性化需求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小等问题,都体现出政府网站建设缺乏互动、民主、高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2.政府网站制度和法规建设滞后,缺乏技术支撑。中央和地方政府未设立专门的政府网站机构,政府机关纵横向未能互联,很容易造成不联不通或联而不通的情况,最终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6]。同时政府网站的建设未形成制度化、法律化,致使政府网站建设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此外,政府网站对网络技术的利用率很低,政府网站始终处于平面、流动的宣传画或公示栏。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对信息的收集、处理、网站的维护亟待提高,损坏了政府作为社会服务提供者、管理者的公众形象。

三、政府网站建设的路径选择及具体措施

(一)路径选择:“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

政府网站是政府施政的一种工具,更是政府树立服务意识的一个重要构成。很多西方国家在建设之初便已经将现代公共行政理念融入到电子政府建设之中,秉承“以公民为中心”的观念来设计政府网站,将信息技术的变革性与现代公共行政理念的价值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如美国政府提出了“以公民为中心、面向结果、基于市场”的三大指导原则;英国政府将“建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强跨部门的合作,以更好地满足公众需求;新加坡政府的eCitizen(电子公民)网站就是按照一个居民由出生到死亡的生命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需要与政府打交道的全部问题来设计的,是一个完全以居民为中心的服务网站[7]。

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可以说是在经历“涉及观念、作风、机制、体制的变革与完善,是一项深层次、全方位的工程”[8],它需政府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观念。因此,首先必须树立为民服务、以民为本的核心观念,彻底实现传媒理念从“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

(二)具体措施

1.及时更新政务内容,摆脱沉闷官网页面。政府网站信息更新是否全、准、快,反映出政府的态度与立场,决定着是否将服务民众放在首位。有些官方网站尤其是区县级网站,长期疏于管理,变成应付国家“电子政府”建设的空壳,这样增加了政务的不透明,引起民众的恣意猜测,不利于服务型政府的顺利建立。此外,官网页面的整体风格应更加鲜活、立体,在不失严肃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文风、版风,不仅体现政府的亲民,还有利于改变当下民众厌烦看官网、脱离政治的境况。

2.健全网站评估体系,畅通反馈渠道。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是政府网站建设的重要激励机制,虽然全国各地每年都会举办“年度优秀政府网站”活动,但目前国内对政府网站的评估并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我国应借鉴美国三大政府网站考核体系[9],尽快建立统一的考核体系。同时,政府网站还应努力使民众的反馈渠道畅通无阻。民众直接通过政府网站进行反馈,不仅方便快捷,还避免了有关单位对一些敏感事件的“捂”“压”“盖”,有利于促进政务公开及官民更好地沟通。

3.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设立专门的网站管理机构。目前,我国仍缺乏对信息化发展的整体规划和领导,极易造成政府网站横纵向的链接、服务功能较低,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建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和层级负责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中央政府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实现政府职能转变诸领域的相互协调与配合,这应是今后我国政府网站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4.制定政府网站制度和法规,提高政府网站的技术支撑。政府网站需建立完备的制度和法律法规,促使政府网站规范化、科学化。首先明確政府网站管理服务者的责任,确定政府网站建设的目标、阶段及惠民措施;其次追究恶意干扰、破坏政府网站运行者的法律责任;最后明确政府网站用户的权利和义务,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此外,要增强政府网站的技术支撑。不断改善政府网站建设的硬件设备,引进专业人才从事政府网站的建设,引进市场竞争机制,让更多的网络公司公平地参与到网络化建设中,使政府能够选择最优的“性价比”,这样既体现了政府的开放性,又可树立廉洁的政府形象。

总之,我国政府职能正处于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政府网站作为公共行政改革的技术支撑,必须与政府职能转变相适应,这是我国“电子政府”摒弃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实现公共行政由控制导向到服务导向转变的良好契机,也为信息时代媒体的理念变革指明了路径:媒体应以独立的姿态,从“官本位”走向“民本位”,树立为民服务的理念,将政府与民众之间已打了很多结的纽带重新理顺,使得二者的沟通变得畅达。

参考文献:

[1]吴玉宗.服务性政府建设之现状研究[J].吉林省行政学院学报,2004(11).

[2]宁浩.政府网站的作用与信息利用[J].情报资料工作,2001(1).

[3]张锐昕,杨国栋.网络时代西方国家政府职能的转变:动因、对策及启示[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

[4]卢昌宁.我国政府网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学习月刊,2011(5).

[5]李君如.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历程与媒体的作用[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8(6).

[6]李晓红,郭城,程倩.突破“信息孤岛”解决“服务缺位”—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思路浅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4).

[7]颜海,国外电子政府发展理念与经验[J].信息科学,2004(5).

[8]林治波.建设服务型政府[N].人民日报,2004-03-11.

[9]刘丽群,刘淑芬.中美门户网站评估体系比较研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7(2).

[责任编辑:东方绪]

传媒经济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我国新闻业的产业属性也逐渐确立起来。在市场驱动下,一方面我国各类媒体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市场本位意识和受众意识得到强化。然而,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和对受众低级趣味的一味迎合,也对我国的新闻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市场驱动力 新闻业 市场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我国新闻业也逐渐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摆脱出来,向着市场化的方向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新闻的商品属性受到重视,我国新闻业的产业属性也逐渐确立起来。在市场驱动下,一方面我国各类媒体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注重市场本位意识和受众意识,注重内容创新和品牌经营,注重竞争和效率。然而媒体对经济利益的过分追求和对受众低级趣味的一味迎合,也导致了新闻低俗化、虚假广告、有偿新闻泛滥等问题。

一、新闻业的市场驱动力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新闻业的市场化转型,市场驱动力对我国新闻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市场与新闻业的关系也备受业界和学界关注。正如胡正荣教授所言,我国的大众传播业正处于转型时期,一整套“市场话语体系”正逐渐纳入业界和理论界的头脑之中,和原有的“意识形念话语体系”共同解释当前的各种媒介运作情况,也就是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在走向受市场驱动的道路。既然如此,我国的新闻业生产也要受到市场逻辑的影响。按照麦克马纳斯的市场新闻业理论,市场化运作、依靠广告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新闻媒体必须在投资者、广告商、消息来源、消费者四个市场上与其他媒介企业展开竞争,以获取必备的资源。①他认为,市场新闻业的新闻生产是按照两套不同的规范(新闻规范和市场规范)来进行。新闻规范通过客观公正的报道,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和知情权,不考虑相关的经济成本;而市场规范则谋求媒体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更多受众感兴趣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广告商。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新闻业被界定为事业单位,各类媒体享受国家财政拨款,主要承担宣传功能,视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而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报刊业的发展也经历了从事业单位到“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再到“转企改制”的转变,广电业也走向了“制播分离”的道路,新闻业从单纯注重宣传忽视经营到社会效益和重经济效益并重到盈利模式多元化,从注重宣传到新闻本位,从传者本位到受众本位的回归,不仅自身得到迅猛发展,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国家形象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当然在转变的过程中,市场驱动力是一把“双刃剑”,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二、市场驱动力的积极影响

1、内容创新

在激烈的媒介市场上,谁积极创新,谁的内容有新意,谁的创意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谁就能够赢得受众,赢得市场,赢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各类媒体中,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在收视率的动力和压力下,电视媒体特别注重内容创新和打造品牌栏目。比如收视很火的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不仅为浙江卫视带来了广告大单,也出现在了创新创优电视栏目的榜单中,可谓叫好又叫座,既赢得了口碑,也赢得了“金杯”。还有江苏卫视的《一战到底》,寓知识于娱乐之中,使受众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在对大奖的欢呼声中,获得精神和物质的双重享受。这背后当然源自栏目组对规则创新、传播创新、价值创新的孜孜追求。

2、受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

随着对新闻本体认识的改变,新闻传播的受众意识也变成了新闯业生存与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媒体越来越认识到,在媒体的市场化进程中,受众实际上成了“消费者”,受众是新闻产品的消费者,失去受众,媒体就失去了生存发展的基础。因此,媒体的受众意识普遍增强,新闻媒体从新闻的采写、编辑到语言、风格都开始注重受众的感受、喜好、情趣品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闻业受众意识的回归,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注重民生新闻。以江苏电视台城市频道《南京零距离》为代表,民生新聞在中国遍地开花。这类新闻关注身边人、身边事,注重新闻性、社会性、贴近性、趣味性和服务性,特别关注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和喜怒哀乐。民众的衣食冷暖、喜怒哀乐、酸甜苦辣,都是民生新闻报道的重点。这类新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也为媒体赢得了公信力。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产生之后,新媒体的受众意识更加强化,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应用为王”充分体现了新媒体对受众体验的注重。

3、经营模式的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传媒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散、乱、差,产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重复建设,市场分散,严重影响媒体的综合竞争力。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新闻业呈条块分割状,少有跨行业的投资和经营,赢利模式也比较单一。近年来,随着媒体市场化的推进,跨地区、跨媒体、跨行业发展积极推进。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09年11月,大众报业集团半岛传媒有限公司(半岛都市报社)与潍坊报业集团在潍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资本为纽带,共同成立山东潍坊晚报传媒有限公司。与此同时,非时政类报刊的“转企改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2011年5月30日,《辽沈晚报》整体“转企改制”及辽宁北方报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仪式举行,这标志着全国首家晚报都市类报纸率先先行完成了整体“转企改制”。而截止到2012年10月,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已有3271种改革完毕,占总数的96.5%。转制之后,媒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媒体作为市场主体,更加灵活和注重效率,注重用人和经营管理,这也给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活力。

4、践行“新闻专业主义”

随着媒介市场化的发展,西方新闻理念也对我国新闻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积极影响就包括媒体积极践行“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的目标是服务于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利益团体。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对新闻客观性的信念,相信可以从非党派的、非团体的立场准确报道新闻事实。它的最高理想是传播真实、真相或真理。”②尽管我国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受到各种阻力,但是《南方周末》、《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在这方面却成绩显著。他们坚持客观报道,坚持揭露事实真相,在舆论监督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例如,《南方都市报》的《安元鼎:北京截访“黑监狱”调查》,通过独立深入的调查采访,揭露了安元鼎“黑监狱”非法关押受访者的事实真相,捍卫了受访者的利益,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

三、市场驱动力的消极影响

麦克马纳斯认为,置身于新闻部门的新闻工作者按照媒介企业自身的组织文化行事,这种组织文化来源于两套不同的规范——新闻规范和市场规范。尽管新闻规范和市场规范并非完全不相容,但二者在实践中时常发生冲突,且一旦二者发生冲突时,市场规范往往战胜新闻规范成为主导新闻生产的逻辑。③而当市场规范战胜新闻规范的时候,市场驱动力的消极影响也开始凸显。

1、新闻低俗化

市场驱动力下,中国的新闻业迅猛发展,然而在市场经济的“利诱”下,某些媒体渐渐失去了自身的免疫力甚至发生异化,导致低俗化。时下,在某些媒体那里明星取代了劳模,美女挤走了学者,绯闻顶替了事实,娱乐覆盖了文化,低俗代替了端庄,一股弥漫在新闻报道中的低俗化之风,已与有偿新闻、虚假报道、不良广告一道,被公众列为中国传媒业的“四大公害”,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抨击。④这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眼球,扩大发行量、提高收视率,不惜自降品格,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导致新闻低俗化。例如,2012年11月,江苏教育電视台为了吸引眼球,提高收视率,刻意炒作,邀请干露露母女三人作为嘉宾,她们在节目中大爆粗口,毫无顾忌,低俗丑恶。视频被传到网络后,引发舆论批评,江苏教育电视台为了追求收视率而导致低俗化的行径,严重影响了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也遭到了国家广电总局勒令停播整顿的惩罚。

2、有偿新闻泛滥

所谓“有偿新闻”,是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希望获得媒体宣传报道的个人或组织,或者不希望媒体对不利于自己的有关信息进行报道的个人或组织,向新闻从业人员提供金钱或实物,以获得事实上的宣传报道或不报道的行为。⑤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伴随着市场经济而产生的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物质主义等观念也在影响着我们,某些新闻工作者面对越来越多的物质诱惑,把握不住自己的操守,利用手中的报道权、舆论监督权与被采访对象进行利益交换,不但接收礼金、物品,有的甚至索要钱财,导致“有偿新闻”泛滥。可以说,有偿新闻是一种权与钱的交易,而这类新闻一般都有一定的虚假成分,不是刻意美化就是是非不分,毫无社会责任感。长此以往,有偿新闻不仅腐败采编队伍,也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3、虚假广告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作为一种商品,在巨大经济力量的推动下获得了快速成长。如今,大部分媒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一旦失去“广告”支撑,便有面临关门的危机。一些媒体收视率低,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媒体,大广告拉不到,小广告又不足以维持生计,但为了生存下去,只好播放虚假广告苟且而活。虚假广告“遍地开花”,如果不加以治理,最终也会伤及媒体自身。

结语

经过30多年的新闻改革,我国的新闻传播业走向了受市场驱动的道路。市场驱动力在新闻生产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市场化改革不仅促使新闻业的经营方式发生转变,受众意识和服务意识得以回归,也使新闻产品的质量有所提升。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不完善,法制观念还没有确立,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的缺失,导致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国新闻传播业必须积极适应市场经济的新环境,更好地使新闻传播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思想先锋的作用,进而使新闻传播业在广阔的市场经济中摆脱低俗化、虚假广告、有偿新闻的困惑,并以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和现代市场经营理念,肩负媒体的社会责任和时代使命,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①③田秋生,《市场逻辑如何影响新闻生产——麦克马纳斯市场新闻业理论再审视》[J].《新闻大学》,2011(4)

②侯迎忠、赵志明,《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初探》[J].《当代传播》,2003(4)

④郭尼迪尔,《新闻低俗化:一个应引起重视的问题》[J].《新闻三味》,2006(4)

⑤邓名瑛,《“有偿新闻”的伦理批判》[J].《伦理学研究》,2005(6)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传媒经济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内容提要 新闻专业主义是一种论述新闻实践和新闻体制的话语,又是一种意识形态和社会控制模式。在当前,新闻专业主义和传媒消费主义成了一对富有张力的话语。而传媒消费主义的直接表现就是所谓“娱讯”(infotainment)现象的泛滥。本文试图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市场化媒体(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市场化传媒)的“娱讯”现象,以探讨新闻专业主义与传媒消费主义的关系。研究表明,新闻专业主义话语实践,通过新闻实践活动而再生,而媒介消费主义话语在具体的语境中与前者对峙、抗争、纠缠、渗透,形成彼此消长的过程,最终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新闻专业主义话语。

关键词 新闻专业主义话语 传媒消费主义话语 娱讯 解构

在当前,新闻专业主义(journalismprofessionalism)和传媒消费主义成了一对富有张力的话语。而传媒消费主义的直接表现就是所谓“娱讯”(infotainment)现象的泛滥。本文试图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来分析市场化媒体(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市场化传媒)的“娱讯”现象,以探讨新闻专业主义与传媒消费主义的关系。

传媒经济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绿色生态经济。随着全球气候的急剧变化,导致一系列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且愈演愈烈。在这一背景下,保护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低碳经济,就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连云港市作为江苏沿海开发的龙头,面临着巨大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能源安全、经济安全面临威胁。因此,连云港应早规划、早调整、重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这对于连云港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低碳经济;连云港;思考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在技术上,低碳经济则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多个行业,以及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由高碳能源经济向低碳与无碳能源经济的根本转变,是连云港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连云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迫切要求和战略选择。

一、连云港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实践证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走向决定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走向,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和后劲。就连云港来讲,发展低碳产业,实现低碳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做大做强能源产业、加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生态文明港城、和谐连云港的重要途径。

(一)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需要

从发展趋势看,未来20-50年间,中国需在工业化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进行平衡。而连云港市恰好又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江苏沿海开发战略政策的相继出台,连云港市经济进入一个速度加快和总量扩大的快速发展时期,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随着连云港市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两年重化工业项目及两家钢铁企业的相继上马投产,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增速成为必然趋势。2010年前三季度,连云港市1636家规模工业共消耗能源318.18万吨标煤,同比增长13.1%。其中钢铁行业能耗增速仍然较快,综合能源消费量52.91万吨标煤,是同期的近3倍,新增综合能源消费量35.01万吨标煤,占全市规模工业新增总量的90%以上;万元产值能耗0.730吨标煤,同比增长47.2%,是全市规模工业平均水平的3倍。据此,可以看出,连云港市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拉动,经济发展将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环境约束,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建设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在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的条件下,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就表示,“中国已制定和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温家宝总理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也强调,这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就昭示着“低碳”将成为当前及今后我国经济发展的“指挥棒”。同时,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世界经济面对节能减排和能源短缺等压力,已将低碳经济视为新一轮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欠发达地区,必须把切入点和落脚点放在发展上,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消除贫困,又根据自身能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低碳建设,是连云港市合理调整能源结构、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选择;是尊重自然客观规律,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提升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新举措。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生态连云港的需要

低碳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最有力的突破口,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态破坏,减轻环境污染,改变市民消费模式,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升城市生态文明的水平。近年来,连云港市按照构建“和谐港城”目标,始终把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作为统领生态城市建设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抓手,积极实施经济结构调整。

一是农业拉起生态链,因地制宜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以沼气建设为核心,实现改厕、改圈、改厨和推广生态农业新技术相结合,创造清洁环境、提供清洁能源与降低农业成本、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推进家居环境清洁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资源利用高效化。如赣榆沙河镇“猪-沼-菜”、欢墩镇“猪-沼-笋”、东海双店镇“猪-沼-花”等循环农业模式有效延长了生物链。

二是园区编织循环产业链。赣榆柘汪临港产业区积极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和创新,重点打造大型石化和钢铁制造两大产业链。以新海石化为中心,发展石化下游产业,通过生产装置互联,管道互通,着力发展大炼油、大乙烯、大芳烃,打造沿海大型石油炼化一体化基地。枫林实业建设年产6万吨气分装置和1.5万吨MTBE联合装置;天河化工主要建设年产20万吨芳烃生产线;鹏程化工利用石化的下游产品丙烯生产聚丙烯,其产品聚丙烯,供园区内华南塑业、富友包装以及其总部公司创新塑业等生产塑料编织袋,形成了从原油加工到塑料制品这条完整的丙烯产业链。以镔鑫特钢为核心,重点发展钢铁辅料配套生产和钢铁下游产品加工产业,建设大型特钢生产基地,带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目前,产业区已经形成了“耐火材料-钢铁”、“除尘设备-钢铁”、“钢铁-钢板加工”、“钢铁-水渣-水泥”产业链。

三是企业建造废物回用链。益海(连云港)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江苏东成生物有限公司、江苏三得利食品有限公司、新海石化、南化连云港碱厂、江苏德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却已率先走上了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企业循环经济的项目标准或参加省循环经济项目标准的候选企业,为连云港市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提供范例。

(三)发展低碳经济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

自“十一五”以来,连云港市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工业经济在调整中稳步发展,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型装备制造等“四新”产业格局。但随着GDP的飞速发展,能源消耗也在逐年增加。

从上表分析可以看出,连云港市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但相对于全省水平靠后,反映出能源消费效益较低,产业结构中高耗能工业比例高的现实。要实现节能降耗,就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调整三次产业的格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实际上也是能源结构的调整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实际上代表着“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要求。发展低碳经济,可以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二、连云港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

目前,连云港的工业结构呈现非常明显的“两高一资”特征,经济发展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性极强,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特别是《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连云港经济发展面临新的重大选择。一方面,作为苏北欠发达地区,人民群众求发展、盼富裕的愿望十分强烈,富民强市任务异常艰巨;另一方面,随着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的逐步加强,经济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和巨大压力。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把发挥资源优势与转变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一)以观念创新推进低碳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立足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认真审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趋势,将提高能效、降低碳强度和转变能源结构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和生态市建设框架,从战略规划、科技创新、示范带动、教育宣传等方面系统推进,形成具备清晰阶段目标和优先行动计划的路线图。力争“十二五”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推广清洁能源和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的政策支撑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机制,努力打造低碳项目的“洼地”,把连云港市建设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城市。

(二)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支撑体系

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化,以生物质能、风能、氢能、太阳能、燃料电池等为主要方向,积极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加大产业化力度。积极发展低碳装备制造业,提升环保成套设备、风力发电、船舶制造等装备制造业的研发设计、工艺装备、系统集成化水平,加快低碳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软件)、文化创意等低碳产业和服务业。积极推进研发设计、软件设计、建筑设计、咨询策划、文化传媒和时尚消费等创意产业,大力支持以创意设计工作室、创意产业园和文化创意体验区为载体的创意产业发展。加强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基地的建设。积极推进低碳科技服务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

(三)发展低碳经济以科技为先导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的核心之一,也是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连云港来讲,引导风险投资,鼓励企业开发低碳先进技术。加快现有低碳技术推广和应用以及关键性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加快低碳经济发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成果的推广,为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加快经济转型提供有力支撑。根据连云港市资源特点、优势,要重点突破的技术领域包括,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技术、余热回用技术、绿色能源技术、现代农业技术、新材料技术等。围绕重点产业振兴规划,发挥优势,整合资源,重点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实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逐步脱钩。加强国际低碳方面的技术交流,积极参与国际能源技术和碳交易市场,加强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的贸易,充分有效利用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转让,促进连云港低碳经济发展。

(四)加快发展碳汇林业和农业,充分发挥碳汇潜力

碳汇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研究表明,每增加1%的森林覆盖率,可以从大气中吸收固定0.6亿-7.1亿吨碳。清洁发展机制下的造林碳汇项目,是《京都议定书》框架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林业领域内的唯一合作机制。发挥碳汇潜力,就是要通过土地利用调整和林业措施将大气温室气体储存于生物碳库。就连云港市来讲,发展碳汇林业和农业潜力较大。连云港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9.5%。近年来,加强和改进林业生态建设和管理,强力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绿色长廊、水土保持等工程。重点抓好沿海防护林工程、丘陵岗地森林植被恢复工程、绿色通道和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工程、绿化合格村建设工程、云台山景观生态林工程等五大生态工程。积极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支持和奖励农业企业开展有机、无公害绿色农产品认证,增加农田土壤碳贮存,减少农业碳排放。因此,充分利用连云港市农业和森林的碳汇潜力,积极争取省、国家和国际清洁机制的支持。

(五)积极打造“低碳经济发展区”、“低碳工业园区”

全力打造低碳产业发展平台编制低碳经济发展区、低碳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积极开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和园区试点工作,建立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园,逐步建立低碳产业支撑体系,坚持用低碳理念统筹城乡建设,走出一条具有连云港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努力成为国家十二五期间发展低碳经济的试点城市。同时,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在水泥、钢铁、玻纤、煤炭等高耗能行业强力推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为低碳产业“腾笼换鸟”。

三、当前连云港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发展低碳经济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不断持续改进的过程,必须遵循统筹规划、循序渐进、优化布局的原则,把远期战略目标和近期工作重点结起来,把社会整体推进和重点领域突破结合起来,把传统工业生态化改造与新建园区低碳型布局结合起来,把试点示范与低碳型产业体系建设结合起来,在生产、建设、流通、消费各个领域贯彻低碳经济理念,在企业、园区、社会层面,对旧有的生产和消费体系按照低碳经济的理念和模式进行创新改造,对新的建设和发展项目,按低碳经济的理念和模式进行规划设计,形成布局合理、互动发展、协调推进的低碳经济发展格局。现根据连云港市低碳经济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低碳经济

市、县、区电视台、广播电台专门开辟“低碳之窗”、“低碳与生活”和“发展低碳经济论坛”专栏,适时宣传报道全市发展低碳经济工作。把发展低碳经济内容列为连云港全市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在每届党校干部培训班上,开办发展低碳经济课程。充分利用中小学教育体系,利用生态环保课程和创建“绿色学校”的契机,向青少年灌输发展低碳经济理念,并发动青少年把低碳知识带人家庭。通过宣传教育,培养公民的低碳意识等,使其关爱自然、关爱生命、关爱地球,走一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政府、企业、公民为参与主体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子。

(二)尽早编制连云港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

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发改委、环保、财政、国土、规划、建设、交通、公安、园林、农业、林业、科教等多部门组成的低碳经济城市建设协调机构,把低碳经济城市建设纳入到连云港市“十二五”及后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并列入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中。加快制定《连云港市低碳经济城市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建设低碳经济城市的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连云港市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低碳经济城市建设的要求分别制定低碳产业、低碳社会、低碳交通等专项规划,形成连云港市建设低碳经济城市的政策体系。对企业的减排要进行实时监督,设定碳排放上限,对造成危害的企业和部门实行严厉惩罚制度,对于行政部门实行问责制,对由于监督不利造成的损失要追究单位“一把手”和相关人的责任。

(三)建立公交优先及加快公交建设的财税制度

第一,加快建立城市公交建设基金。可以考虑从燃油税、土地出让金、汽车消费税、固定资产税、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税、基础设施配套税等税种中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建立城市公交专项基金,用于城市公交中诸如换乘枢纽、场站建设、车辆购置和维修等费用的支出和使用,真正形成公交优先发展,资金优先使用,财税优先保障的制度格局。

第二,积极引入多种融资与经营模式,建立政府与企业长期合作关系。加快开放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和运营市场,鼓励民营企业、国有运输企业与政府合作,共同参与公交系统和线路的投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等工作,对于部分出让的公交线路政府建立完备的评估和监督体系,实现公交建设与资金保障同步双赢的良好局面。

第三,制定公共交通运输的财政补贴政策。为了保证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行,弥补因政策性低价或无偿运营造成的损失,政府应建立适度补贴、减少损耗的制度,一方面要明确补贴主体和范围,优先考虑学生、老人等弱势群体,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节能降耗的技术改造,提高公共交通的节能降耗意识。

(四)大力提倡低碳消费,实现节能降耗

结合国内外在绿色消费领域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通过绿色消费的各环节控制,在促进绿色消费方式发展上主要通过政策大力提倡低碳消费,实现节能降耗。

第一,大力促进绿色生产。积极引导企业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实行清洁化生产;实行循环经济,对工业生产“废弃物”尽可能做到“吃干榨尽”,使其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建立完善的绿色流通体系。有计划地发展一批稳定的绿色商品加工生产基地,采用绿色物流、使用绿色物流技术,形成商品绿色质量认证制度,建立良好的废旧物资回收与利用系统,以带动连云港市绿色物流发展。

(五)构建连云港市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

结合连云港市海岸线长,日照时间长,风能充足的特点,大力开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一是大力鼓励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通过政策优惠、土地流转、财税支持等方式引进一批技术先进、效果明显、使用便捷的太阳能和风能生产企业,从而引领连云港市新型能源的发展方向。二是借鉴保定的成功经验,依据连云港市的资源和技术优势,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如做大做强碳纤维材料、风机叶片复合材料、包装材料、单晶硅棒、多晶硅锭、高纯石英砂、环氧模塑料、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纳米级抗菌纤维素、高速纺差别化涤纶长丝、海瑞玻璃纤维、合力玻璃纤维等一批先进材料项目,使产品的技术、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均居国内第一或世界领先水平。三是发展壮大低碳科技服务业,对新开发的居民小区强制推行太阳能集中供热系统,并由有资质的企业进行统一维护。四是结合连云港市现代生态农业结构调整方向,大力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技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引导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发展生态型畜牧、养殖业。

(六)建立低碳城市试点区

低碳城市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连云港应针对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如赣榆县的柘汪、海头经济园区,东海硅产业基地园区,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圩等率先启动低碳城市试点项目,因地制宜地推行低碳或零排放社区、产业园区,最终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逐步摸索低碳城市发展的规律,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再陆续向全市推广。

参考文献:

1、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1).

2、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

3、崔大鹏.低碳经济——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J].生命世界,2009(2).

4、何建坤,陈文颖,滕飞,刘滨.全球长期减排目标与碳排放权分配原则[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6).

5、何建坤.“哥本哈根协议”——“巴厘路线图”谈判进程中的标志性成果[N].光明日报,2009-12-23.

6、郭印,王敏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9(10).

7、胡淙洋.低碳经济与中国发展[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1).

8、周树勋,沈海萍.浙江省低碳经济建设思路[J].环境经济,2009(9).

9、张中祥.美国拟征收碳关税中国当如何应对[J].国际石油经济,2008(8).

10、连云港市统计局.连云港统计年鉴(2009)[M].2010.

(作者单位:王红辉,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支公司,中共江苏省委党校;邵翔,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

上一篇:零售外贸企业论文范文下一篇:法律程序标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