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体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2024-07-21

农村居民体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1.1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行为方式有所转变

近些年来, 随着电子产品、网络媒体在农村的逐渐普及, 使得居民在家中就能看到世界的变化, 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开阔自己的视野, 影响和改变对文化消费的行为和方式。以前, 农村地区相对城镇是比较落后和贫穷的, 他们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解决温饱等基本生存问题, 很难关注到更高层次的精神消费。村里主要的娱乐方式也是最为传统的打牌、戏曲、庙会、杂耍等, 形式单一, 消费层次低。而随着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普及, 村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更加丰富的文化节目、甚至看电影、听音乐会这些高层次的精神追求都变得更加容易。

1.2 农村文化市场的初步建立

很多文化产品在当前的经济发展背景下逐渐深入到农村地区, 农村文化市场模式也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 2005年以前我国农村有关文化经营单位接近6000家, 营业额近80亿人民币, 从业人员越20万人。而到2012年以前, 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经营单位约14万家, 占全国将近6成。从业人员约60万人, 约占全国从事文化事业的总人数的45%。而总营业额近380亿元, 占全国文化板块总营业额的35%有余。随着近些年的发展, 农村文化消费市场在我国已经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我国文化消费市场影响深远。

2 消费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意识淡薄, 观念落后

在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居民依然比较重物质消费而轻文化消费, 仍然满足并习惯于以前的吃饱穿暖的生活模式, 对精神文化需求不追求、不讲究。

2.2 农村文化市场不完善

虽然农村文化市场已经初见规模, 但依然问题比较突出, 主要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 文化市场风气不好。在农村, 因为居民却反正确文化观念的指导, 文化消费形式单一, 导致不健康的消费方式的出现, 比如:赌博、占卜、巫婆、烧香拜佛等, 不仅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 同时阻碍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 农村文化市场存在严重的违规、违章经营活动。比如, 网吧经营者忽视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的法律规定, 默许未成年人, 尤其是中小学生进入网吧进行上网、打游戏等活动。虽然相关部门进行过整治, 但是此现象依然没有杜绝。另外还有一些经营者贩卖盗版图书、光盘等, 严重影响文化市场秩序。最后, 文化经营场所的安全隐患比较严重。在农村, 大多数的文化经营场所不仅没有专门的安全消防员, 甚至连最基本的安全消防器材都没有配置, 加剧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不利于文化市场的安定。

3 对消费的建议

3.1 增加农民收入, 提高消费能力

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收入增长的缓慢、经济负担的轻重是制约和影响农村居民包含文化消费在内的消费能力的关键因素。收入水平越低, 对文化消费限制越大, 收入水平越高, 对文化消费的投入所占比重越大, 文化消费的层次就会相对越高。因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地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首先, 政府要认真贯彻国家的惠农政策, 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农民更多支持, 认真落实国家的扶贫、脱贫计划, 真正改善村民生活质量, 提高收入。最后, 大力鼓励返乡青年自主创业, 充分发挥农村自然资源优势, 结合现代信息的发达, 突破以土地为生的传统收益模式, 为创收开拓更多的机会。

3.2 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丰富文化生活

近几年来, 虽然我国大力支持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但是在很多的基层农村, 文化设施建设却不尽如人意, 限制了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条件。首先,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基层文化发展, 切实认识到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的助推力量。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确保文化建设满足人们的要求。将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并建立相关考核机制, 彻底做好基层文化服务工作。其次, 增加农村基层公共文化设施, 为村民提供相关文化活动场所和相关的配套设施, 比如建设乡镇文化馆, 乡村学习书屋、文化广场等, 拓宽农村居民文化活动领域。最后, 联合社会力量, 为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争取更多机会。政府的能力相对比较有限, 可以联合社会团体和个人进行文化捐助, 丰富捐助形式和内容。一方面为人们的文化消费提供了更多支持, 另一方面, 增加了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影响力, 两者相互促进, 共同助力于和谐社会建设。

3.3 构建合理消费结构, 推动消费形式多样化。

引导农村居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改变传统的以满足日常基本生存条件为主的物质消费, 合理的分配居民收入, 适当增加文化消费支出。同时, 减少过度节约、节假日过度消费、消极文化消费所占的比重, 增加精神文化消费, 注重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之间的协调。此外, 要不断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和丰富文化服务形式, 结合农村资源开发特色文化消费, 逐渐引导居民改变消费结构, 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4 结语

综上所述, 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途径是我们要深刻意识到农村文化消费的重要性, 并且引导农村居民科学合理地文化消费, 最终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文化发展需求。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农村居民收入逐渐增加, 生活水平逐年提高, 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但是农村居民文化消费依然存在消费能力有限、消费结构不合理, 消费市场不完善等现象。因此, 引导农村居民进行合理、科学的文化消费, 更新消费观念, 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全面发展、促进农村文化健康繁荣, 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农村居民,文化产品,文化消费

参考文献

[1] 邓敏.新形势下我国农村文化消费的问题与对策论析[J].消费经济, 2012 (3) .

农村居民体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现状的调查,认为目前校园体育文化在制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等方面远不能满足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从社会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本身等几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进一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加速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进程。

关键词: 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体育物质文化体育精神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实施对策

Key words:modern school sports culture;sports material culture;sports energetic culture;sports system culture measures.

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取得了很大成就。学校体育场馆不断翻新,器材渐趋完善,学校体育经费有了较大幅度提高,体育活动内容、形式日益丰富,这在一定层面上说明各界对体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但是作为学校体育的主体——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到底如何呢?学生的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道德、体育价值观又如何呢?教育部公布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表明,学生的主要身体素质和机能指标较20年前,有较大幅度下降,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超过70%[1],学生对体育价值的认识模糊,缺乏体育道德和体育情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不强。还有许多人将体育作为教育的附加内容,是智育、德育之后的附加部分,这些现象与学校体育现代化要求不吻合,也与党中央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相悖。如何克服、改变这种局面呢?笔者认为[2]体育是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给予高度重视 ,《决定》强调“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前提 ,是中华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应该从建设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入手,丰富体育文化内涵,加快其现代化进程,使校园体育文化为学生健康服务,为和谐校园文化服务。

1 校园体育文化内涵

体育文化是人类关于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类的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物质条件等。 体育文化既是一种行为文化、审美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

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现代体育文化已成为现代主流文化的具体文化,对道德和法律规范之外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的调节、控制和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3]。它能使不同价值观、道德观的人,甚至是不同意识形态的人汇集到一个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体育价值观之下,实现社会矛盾的缓冲和协调,是一种和谐文化。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课堂教育、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3种渠道。其中,校园体育文化是深受年轻学生喜爱的重要文化内容,它已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在强调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的今天,校园文化的作用是巨大而无可替代的,对学生的身心产生着深远的影响[4]。

特定的环境创造出特定的文化,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的交叉、融合,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亚文化[5]。不同的研究者对校园体育文化内涵阐述不尽相同,但其核心是相同的。笔者认为校园体育文化的真正内涵是追求体育与人文精神的结合,通过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拥有健康的体魄和体育道德,形成和谐的社会价值观念,达到精神、理想、道德、知识、人格、身体的协调和统一,引导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完整的人。

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人是主导因素,只有凸显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标的人本体育理念[6],才能发掘、丰富体育文化内涵,脱离了学生这个主体,校园体育文化就无从谈起;因此,只有紧紧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学校体育自身发展规律,才能不断地丰富、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内涵,构建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体系。

2 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

因为本文为国家课题“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建构的理论和实施对策”的研究成果之一,重在探求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实施对策,有关校园体育文化的理论建构已做专门研究,在其他核心期刊发表,所以本文只作简要叙述。

2.1 调查对象和方法

2.1.1 调查对象

抽取江苏苏北、苏中、苏南3个地区的20所学校(中学13所、高校7所),以各校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状况为研究对象。

2.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CNKI知网数字图书馆网络检索,查阅有关校园体育文化的文献资料,并查阅涉及本课题研究领域的文化学、教育学、哲学、学校体育学、体育美学等方面的书籍资料若干。

专家咨询法:就本研究涉及的有关问题向相关专家请教并进行深入探讨,为最终获得建设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对策提供权威意见支持。

问卷调查法:本课题设计学生和体育教师问卷,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认识进行了相关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江苏省苏北、苏中、苏南3个地区的中学、高校学生和体育教师。经过专家效度检验后,由本课题的3名成员到各个区发放问卷。发放学生问卷4 000份,体育教师132份,其中学生有效问卷回收3 504份,有效率为87.6%,包括男生2 344人,女生1 160人。体育教师有效问卷回收116份,有效率为87.9%。在学生问卷中,中学回收问卷为1 973份,占56.3%,高校回收问卷为1 531份,占43.7%;在教师问卷中,中学教师78份,占59.1%,大学教师54份,占40.9%。

问卷的效度检验:省内12位学校体育专家对问卷作了效度检验,评价结果为有效(见表1),并具有较高效度。

问卷信度检验:本研究采用小范围“问卷重测法”,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逐人逐条求其相关系数(R),问卷所有答案同一对象2次填写结果间的相关系数为0.84,问卷信度符合调查要求。

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和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

2.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2.1 校园体育文化物质文化建设调查:缺乏坚实的物质支撑或不能有效利用

从表2中可以看到,多数学校的体育场馆和体育器材建设配套以及服务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分析看,高校的场馆、设施建设情况要明显好于中小学,苏南明显好于苏北,城市明显好于农村。

从表3中可以看到,师生对学校体育教材内容和体育图书馆资料配备的满意度都不高。从表4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部分学校没有体育雕塑和定期布置体育宣传栏,这说明现代校园既缺乏一定的固有体育文化载体,也缺少流动的文化氛围。

2.2.2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建设调查:尚没有形成制度化的格局

从表5、表6中可以发现,很多学校基本具备国家下发的成文制度,但多数学校并没有根据自身的现状建立更具有针对性的制度,以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更好地开展。例如体育教师工作守则、运动员守则、校园体育文明规范这些国家没有明文规定的制度,很多学校就没有规章建制。学校体育传统活动的开展仍以运动会、单项运动比赛等为主,而体育文化节、 体育表演、体育知识竞赛、体育摄影等文化氛围浓郁的活动则开展得很少;特色体育和传统体育在大多数学校中还没有形成;学校对体育活动的资金投入不够,体育活动缺乏组织,缺乏计划性,没有将体育活动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运行轨道中。即使有些学校开展一些体育活动,但也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长期性。

3.2.3 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调查:体育精神凝练不足,无法满足师生的需求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体育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表层的意义上,至于体育对人造成的深层次的影响,则了解甚少,许多师生对体育文化价值认识模糊。

从表8可以看到,大部分师生认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可以体现集体主义荣誉感、公平竞争、社会责任感以及组织纪律性,对于功利主义大部分师生认为不能充分体现。

由表9可知,江苏省大部分的学校体育目标还未形成制度化,即使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制度的执行也常常被打了折扣,且制定的规划也不完全符合实际。

经调查发现能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占到33.2%,仍有2/3左右的学生还没有体育锻炼的自主性,经常观看体育节目的学生只占27.8%。这些数据表明学生积极活动的心态仍然没有被调动起来,中学生有可能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没时间观看体育节目。学生大都没有形成积极主动的运动习惯,还没有形成带有普遍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并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行为。

从表10可以看出,超过1/2的学生是愿意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这与上述自觉锻炼的调查相比,又是不完全吻合的,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于课外体育锻炼是有兴趣的,但要达到自觉去锻炼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

总体来看,大多数师生的体育观念都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表层的意义上,至于体育对人造成的深层次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不能理解。大部分师生认为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可以体现集体主义荣誉感、公平竞争、社会责任感以及组织纪律性,对于功利主义大部分师生认为不能充分体现。说明江苏省学校师生在参与体育运动中确实提高了良好的体育道德水平,这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结果。大部分的学校体育文化活动还未形成制度化,即使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制度的执行也常常被打了折扣,且制定的规划也不完全符合实际。在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学生是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但自觉去锻炼的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一方面形成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驱使学生不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及其他活动挤压了锻炼的空间;场地设施不足,无人组织或组织活动单调等因素也是制约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3 实施对策

针对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学校体育工作者应积极呼吁,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关心、支持学校体育工作及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学校体育的核心是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便是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过程[7]。下面从5个层面来谈如何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快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推进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进程。

3.1 社会层面

3.1.1 摒弃对体育的偏见,认清体育的真正价值

体育界专家、新闻界以及教育界应大力宣扬体育“塑人育心”的本质功能,使广大民众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体育对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摆脱长期以来重文轻武的片面思想,认清体育的真正价值。

3.1.2 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营造体育氛围

全社会要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逐步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形成崇尚健身、热爱运动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使大众体育与学校体育贯通,实现资源共享。

3.2 教育主管部门层面

3.2.1 深入调查研究,寻求体育裨益升学、就业途径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通过深入和细致的调查分析,努力解决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与学生升学就业之间的矛盾,寻求正确的途径,使得学生在不影响升学就业甚至有所帮助的前提下,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享受体育带来的乐趣。

3.2.2 制定方针政策,采取奖惩措施,确保学校体育工作正常、有序发展

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一系列详细具体的方针政策,积极整合学校体育工作,从各个方面有效地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专家督导制和学校体育情况公示制,定期明查和暗查学校体育工作。对在体育工作方面成效卓著的学校,给予资金奖励和政策倾斜。可在新闻媒体宣传先进学校,展示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文化;对体育工作不作为的学校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确保学校体育工作正常、有序发展。

3.3 学校领导层面

3.3.1 在政策和物质上给予充分保障

学校体育部门要做好体育政策的上传下达工作,主动汇报工作,加强与领导的沟通与交流,加深领导对学校体育了解和认识,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领导应根据有关政策逐步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和体育师资的培养力度,确保体育硬件保障,为学校体育更好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2 利用各种途径,提高体育认识,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体育部门要经常提供有价值的体育文献给学校领导阅读,使领导了解学校体育发展的概况和前沿动态,拓宽领导的体育视野,提高其对体育的认识。学校领导特别是主管领导应主动参加多种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学术等活动,加强与兄弟院校交流,观摩各类体育活动,通过参与体育,了解体育,感悟体育,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3.3.3 深入教学一线,听取教师建议,采取相应对策

学校领导应深入教学一线,主动与教师交流,听取体育教师的建议和意见,了解学校体育发展的动态以及实际困难,及时制定政策和方针,有效解决学校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创造良好的学校体育环境。学校的政策保障不仅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其内涵建设主体内容。

3.4 体育教师层面

3.4.1 完善学校体育管理制度

体育教师是实施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主导者,体育部门以及教师应该主动协助学校领导,制订切实可行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长远规划,建立健全学校体育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文件和教师档案,学生的体育成绩、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也应保存归档,将教学活动、教研活动、学术活动、群体竞赛、课外活动、俱乐部活动、场馆开放等制度化、规范化,并保证其严格实施,有效进行,逐步使这些规章制度为教师和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成为广大教师和学生自觉认可的活动,为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奠定坚实的基础。

3.4.2 合理利用固有资源,大力开发自然资源

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开发、利用固有资源,提高使用率,使体育场馆和设施能够合理有序地运行。同时,我们也应该大力开发自然资源,校园里的草地、树木等,校园外的河流、山川等都可以作为体育活动场所。校内外资源一体化,固有和自然资源一体化,可以极大地丰富体育物质条件,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支持。

3.4.3 加强自身素质修养

体育教师要有计划地接受继续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拓宽自己的业务范围,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外,体育教师在教学之余,还应该完成相应的教科研工作,多出科研成果。

3.4.4 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宣传力度

体育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发挥特长,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在课内外宣传体育文化,例如举办体育知识讲座,举行体育沙龙,举行体育知识竞赛等体育文化活动,使更多的同学和教师充分了解体育,激发他们对体育的兴趣,营造体育文化氛围。

3.4.5 在课堂和课外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和意志品质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要利用多种媒介和手段,培养学生公平竞争、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例如:用体育明星的事迹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在教学中,人为增加运动强度,提高意志品质;开设拓展和野外求生项目,训练学生生存能力。使学生在感悟体育文化的同时,磨练自己的意志,培养道德情操,体育精神也是体育文化的主要内涵。

3.4.6 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树立终身体育思想

体育教师应该努力创造快乐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使学生在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乐趣,同时,适当培养学生的耐挫折能力,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思想。

3.4.7 开放校园体育文化场所,促进校园、社会、家庭体育互动

体育教师应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将校园体育文化与群众体育、社区体育和竞技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进行学生与教工的友谊比赛,走进社区举办趣味比赛,邀请社区来学校进行秧歌、抖嗡等项目的表演,促进校园、社会、家庭体育文化互动,使校园、社会和家庭融为一体,构建一个和谐的体育大环境。

3.4.8 开展特色项目,展示学校优势和亮点

体育教师必须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推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体育项目。特色项目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体现在课外活动中,也可以体现在运动队建设中,多方位、多角度地展现学校体育风采。

3.5 学生层面

学生是实施现代校园体育文化的主体,体育文化是通过学生的体育行为和表现而展示出来的,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育,关心体育,使之成为自觉的行为,是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能否形成关键环节。从学生层面来说,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要求学生较熟练地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生活方式,为其终身体育服务,使其将来能够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第二,要求学生不仅要参加校内体育活动,还要积极参加校外体育活动,感受校内外体育文化的魅力;第三,创造条件使学生了解体育动态,观摩体育赛事,参与体育文化交流活动;第四,充实学生的体育知识,加强体育素养,提高其对体育的认识,真正使学生热爱体育、参与体育、关注体育、享受体育。4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校园体育文化在学校体育中地位和作用,笔者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源自于学校体育又高于学校体育,要认清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和内涵,避免对校园体育文化曲解和模糊的认识。用“人”作为主线,将体育物质、制度、意识串联起来,使得体育物质、制度、意识有了附着点,使之更贴近于人,贴近于现实,不至于成为空洞的文化和泛义的文化[8]。发展学校体育的核心是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建设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过程便是实现学校体育现代化的过程。笔者从社会层面、教育主管部门层面、学校领导层面、体育教师层面、学生自身等5个层面谈如何采取措施,加快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推进现代化校园体育文化的进程,使校园体育文化真正地为培养人才服务,为建设教育现代化服务。

参考文献:

[1]许嘉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漫议[J].求是,2004(18):28-3.

[2]周学荣.关于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确立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17.

[3]周涛,于华,杨青茏,试论体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意识[J].体育与科学,2004,25(6):40-41.

[4]王邦虎.校园文化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6.

[5]沈芝萍.校园体育文化的理性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2(4):72-73.

[6]杨德银.龚德贵.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体育学刊,2001(5):87-88.

[7]王艳云.左成.探析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31-32.

[8]刘勇,胡建忠,周健生.校园体育文化本质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7):125.

农村居民体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当中,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我们将从新农村的概况、新农村的建设、体育文化的概况以及农村与体育文化四个方面来探讨新农村与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只有在了解新农村的概况以及体育文化的概况之后,才能够从多方面理清新农村与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掌握在建设新农村时构建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的措施及重要性。

关键词  新农村  体育文化  社会发展

一、新农村的概况

随着国家的富强和繁荣,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农村已经一洗过去的面貌,迎来了“新农村时代”。新农村包含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项缺一不可,正好符合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新农村”的范畴,与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息息相关。

(一)新农村的内涵

新农村包含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五个要素。新房舍是指如今的农村房屋已不再是以前的泥土房,而是精修砖房。新设施则是指现在的农村实行城镇化建设,一些基础设施逐步进入农村,大部分设施得到更新与升级。新环境则是与新设施环环相扣、息息相关,农村的环境不再是一套房一片土,而是房屋与房屋相连,土地与土地相连,不断城镇化,环境与传统农村环境大不相同。新农民则是指农民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而是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有能力发展自己的副业,使自己的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新风尚则是指农民不再是受到偏见的职业,新农村文化的建设,有利于社会新风尚的建设。

(二)新农村的特征

新农村的特别之处在于“新”,“新”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四个方面。在经济方面,新农村的经济是以农产品经济为支撑,如今的农产品经济已经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展的比较,完善农产品的产量以及农业科技水平都有所提高。因此,农民依靠着较高产量的农产品带来的收入过上了温饱及其水平以上的生活。在政治上,紧跟党的领导,新农村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了明显的提高,基层自治管理效果较好,农民生活品质有了更好的保障。在文化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农民的思想素质也得到提高,农民不再是文化欠缺的代表。在生态环境方面,由于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相处得更加和谐。

二、新农村的建设

新农村的建设关乎整个社会的发展,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经济上,社会对新农村建设大力扶持。在政治上,社会有许多优惠政策向新农村倾斜。在文化上,不仅注重艺术文化氛围的熏陶,而且也非常注重体育文化氛围的渲染。本文从社会层面和农村本身两个方面浅谈新农村的建设。

(一)社会层面

在社会层面,新农村的建设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成分,社会要给予新农村建设足够的重视。在政策、经济、文化方面给予多方面的帮助,在政策方面,社会要充分考虑到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给予有利于新农村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新农村多元化快速发展。在经济方面,社会要给予新农村建设充分的帮助,切实提高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效率,使新农村建设在国家社会现代化建设当中处于有利位置。在文化方面,社会不能够忽略新农村的文化氛围建设,而是要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大力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这有利于新农村发展的文化氛围,使得在增长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精神财富的建设。所以在社会层面,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帮助是多方多面的。

(二)农村本身

从农村本身层面来说,社会是一个整体,不仅城镇要发展,农村生活水平也要尽快提高。农村水平尽快提高发展,成为新农村,这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对农村本身来说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升农民的幸福感,使农村的环境变得更加适合新时代农民的生活。如今的网络信息科技发达,农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而是接受了专业技能文化教育的新农民。如果一个地区的主体知识水平上升,那么当地人民生活的氛围也会变得更加文明,同时政治经济的发展也会更加迅速,最终达到一个高水平的生活状态。

三、体育文化概况

随着国家的富强与和谐,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身体素质也逐渐被重视。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的当今时代,人们的身体素质是大众所关注的事物中的重中之重。身体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于工作的完成程度,与社会发展直接挂钩,这就使得人们对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一)体育文化内涵

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由重视温饱逐渐转移到了重视身体素质的发展。与身体素质直接相关的就是体育,近几年我国的体育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简单的健身器材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如小区楼下、公园,还有城镇的街道旁等等。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文化,这种体育文化不仅在城市发展迅速,也逐渐延伸了到了乡村。在乡村劳作的农民的生活不仅仅只有劳作,还有在闲暇时光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跑步或使用健身基础设施来健身。新农村的农民在日常聊天时不再仅仅是谈论庄稼和劳作,还会一起讨论如何使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好,更加强壮。俗话说:“身体素质是强国之本。”只有社会各个层面的人民都重视体育,增强身体素质,才会给我国的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二)體育文化建设

前文已经提到体育文化的建设对于社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如今体育文化建设已经提上日程。在素质教育当中,德、智、体、美、劳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其中体育教育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体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只有做好体育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从根本上保证国民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体育文化建设包含物质建设以及思想建设。在物质建设方面,体育文化建设需要社会给予足够的关注度。例如,在基础设施、体育馆、展览馆等方面的建设,以让大众沉浸在体育文化氛围当中,如此才能使民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体育文化的奇妙,从内心接受体育文化,并主动发展体育文化。俗话说:“团结就是力量。”如果每个人都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那么在社会上推行体育文化建设就已经成功迈出了一大步。从思想建设方面来说,要将体育文化的内涵和体育文化的重要性传达给民众,让大众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内驱力是行动的最大的动力,让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并宣传体育文化,才是建设体育文化最优质的可持续发展动力。

四、农村与体育文化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了新农村建设。我国在建设新农村时不仅在大力发展经济、政治、文化,也非常注重体育文化的建设。建设新农村不能够片面化,而要追求全面發展。这其中就包含了在新农村发展体育文化等策略。这里从农村体育文化内涵和建设两个方面来探讨农村与体育文化。

(一)农村体育文化内涵

农村体育文化在于要给农民树立体育锻炼不可或缺的观念。从传统来说,农村没有可供锻炼的体育基础设施,再加上通常在农忙时节农民早出晚归,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时候的农民将体育和劳作混为一谈,认为劳作当中所做出的动作就是体育锻炼,忽视体育锻炼是为了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加强身体素质的本质。实际上农民在劳作时所做出的动作是超出身体负荷的,从长远来看,长时间的高强度的劳作不利于农民的身体健康,反而会给关节、腰肌、颈椎、肩部等部位造成负担,不符合人体正常的生长规律。在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下,体育文化大力发展,给农民普及什么是体育,体育的作用是什么等问题,让农民知道体育是帮助身体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使身体的各个部位抗压能力提高的好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劳作的效率,并且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身体健康,从而彻底将劳作等于体育锻炼这种错误思维从农民的观念中拔去。从传统来看,在农闲时农民大多悠闲在家,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聊天打牌,并没有锻炼身体的想法。体育文化建设需要让农民知道体育锻炼是一个持久、漫长的过程,每一天都不可以松懈,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抗压能力。农民可以在农闲时约上好友一起晨跑、晚跑或者科学规律使用健身基础设施来增强抵抗力,不断地锻炼自身的身体抗压能力。在将农民认为劳作等于体育锻炼的观念被拔除后,还要改变农民对于体育锻炼间断性的习惯,要让他们知道体育锻炼是一个持之以恒的事情,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不仅达不到锻炼的效果,反而还有可能影响身体健康。

(二)农村体育文化建设

在给广大新农村的农民普及了何为农村体育文化之后,就要着手对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做出一系列的实际操作。在社会层面,社会可以筹资,然后在农村建设大量的健身基础设施以及开设农民活动中心,给农民提供一个健身的好去处,这是农民真正接触体育的基础。只有社会给农民接触体育的机会,农民才可以真正迈出体育文化建设的第一步。除了社会筹资这个方法外,社会还可以在农村投放大量的体育文化宣传视频、宣讲会、传单资料等等,让更多的农民了解并接受,甚至走上体育文化建设这条道路。社会还可以不定期地举行体育比赛、体育活动,给予一定程度的物质奖励,使体育文化逐步渗透到新农村农民的生活当中,使他们将体育锻炼列为劳作之后的又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将体育文化建设真正融入农民的日常生活当中,以从观念上、根本上使农民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农民自身层面,当农民知道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以及有益性,就会从根本上将体育锻炼纳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就会使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有关的各种活动。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只要农民将体育文化建设放在心上,落实体育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实际政策,就会将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促进我国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付太山.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32(01):35-38.

[2]洪丽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的探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0,14(01):52-56.

[3]郑艳芳,洪卫星,张巧莉.构建和谐社会中农村体育发展对策研究[J].铜陵学院学报,2009,8(04):118-121.

[4]尚志强.论体育文化传播对发展新农村体育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04):25-26.

[5]张立元.论农村体育文化发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许昌学院学报,2007(02):79-81.

[6]任保国,张宝荣.建设新农村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发展农村体育文化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01):14-18.

★课题项目:本文为2021年度盐城市政府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研究课题《广场舞对盐城市农村人群适应城镇化发展内在动力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1SKB65。

农村居民体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基于江西省某县120份农村居民的调查问卷,文章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农村地区互联网消费信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出结论:拮据时的融资观念、网购频率、对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了解程度对农村居民互联网消费信贷行为存在正向关系,性别存在负向关系。从4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村居民互联网消费信贷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消费信贷;农村居民;影响因素;Logistic 模型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拉动作用。消费信贷可获得性有利于提升农户的家庭消费(温雪,2018)。但是我国农村地区存在较大的资金空缺,金融机构主要投放生产性贷款在农村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信贷需求得不到满足。随着互联网消费金融信贷规模的逐年递增,农村互联网消费金融将有助于解决农村居民融资难问题。因此,研究农村居民互联网消费信贷行为影响因素有助于扩展我国互联网消费信贷在农村的市场,有利于解决农村居民融资难问题,促进互联网金融在农村发展。

一、相关研究综述及本文研究思路

已有的研究表明,农村居民信贷行为影响因素主要有:家庭收入、所需金额、期限时间、家庭位置、金融知识和受教育水平,[Iqbal(1983);吴雨等(2016)]。易法敏、耿蔓一(2019)的研究表明:农户对电商金融业务的价值评价、偏好程度、行为示范、周围人支持度、信息数量、资金资源以及过去融资行为影响农户使用电商平台进行融资的意愿;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学院调研组(2019)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的信用问题制约农户使用网络借贷。

农村居民的互联网消费信贷行为取决于他们申请互联网消费信贷的意愿和申请是否成功。已有研究从意愿角度进行了分析,因此,本文将从实际行为角度进行分析,將农村居民是否使用过互联网消费信贷作为一个因变量,将影响因素作为一个自变量,运用实地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分析制约农村居民互联网消费信贷行为的因素,为农村互联网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一)模型构建

由于因变量(农村居民是否使用过互联网消费信贷)是一个虚拟变量,只有0和1,不满足方差的正态性和同质性,因此不能直接用线性回归进行检验,通常借助于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设某事件发生的概率为 P,P 的取值为 0~1 之间。将 P 转换成Ω。

式中,Ω为优势比(Odds),表示被研究的事件发生概率与没有发生概率之比,取值范围为 0~+∞。将上式两边取对数,进行 Logit 变换得:

式中,lnΩ称为 Logit经过 Logit 变换后,LogitP 的取值范围为-∞ ~+∞。这可以在一般回归模型思想上建立二项 Logistic 回归方程。设自变量分别为 X1、X2、X3……Xn,得到二项 Logistic 回归方程为:

式中:α0表示常数项,ε 表示模型的残差。

(二)变量选择与赋值

本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农村居民互联网消费信贷行为的因素。被解释变量为是否使用过互联网消费信贷,解释变量是农村居民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借鉴相关研究基础上,本研究选择了10个解释变量,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

三、样本数据来源及统计特征描述

(一)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作者对江西省某县周边农户的“一对一”实地调研。调研时间是2019年2月8日~2019年2月20日,实地调研地点分布广泛,以县城为中心,挑选了涵盖城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村庄。

在调查的过程中,对样本的选择较为严格,受访农户的年龄大多集中在31-50岁,其原因是这一年龄段比较具备研究价值,在这一年龄段中,大多数人具备充足的经济条件、有着众多的消费欲望与支出。此外,在这一年龄段中,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研究他们是否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120个样本中,男女比例均衡,避免因样本分布不均而带来的结果偏差,力求结果的准确性。此次调研共收集到133份问卷,其中有效的问卷有120份,有13份信息不真实、不完整的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率为90.2%。

(二)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1. 农村居民基本特征。

(1)受访者中使用过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人数。通过问卷数据整理可得,在120户被访农村居民中,有62人使用过互联网消费信贷,使用人数超过半数,说明互联网消费信贷在农村有着广阔的市场。

(2)受访者性别。就性别而言,被访问者中男女性比例接近一半,其中有64人为男性,占比53.3%,女性为56人,占比46.7%。

(3)受访者年龄。从年龄上看,以中老年为主,年龄在31岁至40岁之间的农村居民有28人,占比23.3%;41岁至50岁之间的农村居民有43人,占比35.8%。

(4)受访者文化水平。从文化水平上看,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农村居民人数最多,有34人,占比28.3%。从年收入上来看,受访农村居民家庭年收入集中在5万至10万的人数最多为52人,占比43.3%,说明被访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较可观。从年支出上看,家庭年支出在1万至3万的人数最多,有41人,占比34.2%,说明被访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较为合理。

2. 农村居民个人观念。

(1)受访者的收入预期。当谈及到对自己的收入预期时,认为自己未来收入会增加的农村居民最多,有56人。

(2)受访者的消费观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村居民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这一因素有可能激发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释放消费动力。从消费观念上看,而当被问及对于借钱消费的观点时,大多数认为会如果有好的消费时机或商品会考虑,持这一观点的有77人,占比64.1%,暗藏着农村居民具有使用消费信贷的意愿。

(3)受访者的网购频率。从网购频率上看,经常网购的人较多,有43人,占比35.8%。网购意味着农村居民接触且开始信任互联网金融,使农村居民树立对互联网金融的信心。

(4)受访者对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了解程度。从农村居民对互联网消费信贷了解程度来看,有47人对互联网消费信贷较少了解,占比39.1%。说明农村居民不是特别了解互联网消费信贷,互联网平台应该加强宣传。

(5)受访者的拮据时的融资偏好。当农户拮据时必须要买一件比较昂贵烦生活必须品,有40人会选择放弃购买,占比33.3%;選择向亲友借钱和使用互联网消费信贷的有35人和29人,占比29.2%和24.2%;这一选择说明了互联网消费信贷已慢慢走入大众生活中,农户逐渐了解这一新型产品。

四、实证结果与结论分析

通过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和模型适用性检验后,本文采用进入筛选方式筛选解释变量,得到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中可以得知,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为5%时,最终的模型中包括了性别、拮据时的融资观念、网购频率、对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了解程度四个变量。其中,拮据时的融资观念、网购频率、对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了解程度与农村居民互联网消费信贷行为存在正向关系,性别存在负向关系。

五、促进农村居民消费信贷市场发展的建议

第一,加大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积极推进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的制定,完善互联网技术应用监管体系。随着互联网金融进入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监管和配套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农村居民对互联网存在怀疑态度、认为其不安全,不敢轻易使用。加之,农村居民文化水平较低,缺乏互联网金融诈骗识别能力,给了网络骗子一个可乘之机,使正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推广更为艰难。推进相关法律的制定,加强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力度,能够保障众多农村居民的利益,建立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的信心。

第二,加大对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宣传,可以通过电视、官网、进村宣传等方式,展示消费信贷产品,精准宣传,给农村居民留下深刻的印象,挖掘潜在客户。农村居民对互联网消费信贷的了解程度是影响互联网消费信贷行为的一个正向因素,而在实地调研时,很多农村居民表示不了解互联网消费信贷,当了解到其优点时,表示如果有需求会尝试使用,这一数据表明加大宣传力度的重要性。

第三,创新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目前,互联网消费信贷种类较少。重视研究和开发符合农民消费需求、适合农村发展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互联网金融平台为开拓市场,可以推出一系列用于婚姻、子女教育、购车等临时性支出的信贷产品,为农村居民服务,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提供简单舒适的金融服务,进一步发展农村金融。

第四,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提高农村居民的对互联网诈骗的防范意识。在重视农村居民文化水平的前提下,应加强互联网金融知识的宣传力度,让农村居民认识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清楚其业务、办理方式等知识。其次,要解决农村居民不信任互联网金融的问题,因此要普及互联网金融安全知识,提高农村居民互联网安全意识,通过编织顺口溜、拍摄小视频等形式让农村居民掌握信息安全知识和防骗手段。

参考文献:

[1]Iqbal F.The demand for funds by agricultural households:Evidences from rural India[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83,20(01):68-86.

[2]吴雨,宋全云,尹志超.农户正规信贷获得和信贷渠道偏好分析—基于金融知识水平和受教育水平视角的解释[J].中国农村经济,2016(05):43-55.

[3]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金融学院调研组,吕鹰飞,王帅,张文娟等.吉林省农村地区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调研报告[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01):54-69.

[4]易法敏,耿蔓一.农户电商融资选择行为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94-103.

*基金项目:2015自然科学基金《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过程中融资约束和社会网络交互作用机理研究——以江西省为例》,项目编号71563017。

(作者单位:赖娟,江西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彭静,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

农村居民体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进行分析,总结黄石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从政府、社区、个人三方面提出建议,以探求适宜黄石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路径和方法,为政府推进社区体育事业发展和改善居民的规划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黄石市 社区体育 体育锻炼

一、前言

通过了解黄石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从多角度分析并提出黄石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发展对策,从而满足大力发展黄石社区居民体育锻炼并进一步响应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口号的目的。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黄石市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有关社区体育调查现状方面的与本研究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

2.问卷调查法。在黄石市社区随机发放份210份调查问卷,回收207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200份(其中男110人,女90人),有效率95%。

3.数理分析法。根据研究需要,对数据进行归类、比较、合并,运用Excel软件统计系统及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与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黄石市社区体育锻炼的参与行为现状

1.黄石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知调查

对体育锻炼认知的程度是决定体育健身行为的重要前提,作为实践活动的起点,认知主体活动意向的内在体现,体现了主体活动的驱动机制。

调查的200人中,居民认为体育锻炼“重要”的占79%,比重最高,居民认为体育锻炼“一般”的占据21%,这表明黄石市社区居民对体育健身重要性都有积极的认识,说明“健身改善健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与国家关注民生、加强群众体育宣传有密切的关系。居民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改善健康,提高生活水平,这也提示着社会、政府、社区等部门要重视体育锻炼在人群中的重要性,应该针对他们的需求配备体育设施,以适应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2.黄石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目的

健身目的是体育锻炼活动的出发点和动机,也是体育活动的归宿。社区居民通过体育锻炼来调节和改善生活,以满足精神上的需求。

在调查的200人中,“促进健康”比例占44%,是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与健身重要性认识具有一致性;“休闲娱乐”、“增进交往”分列二、三位,占据28.5%、18.5%,表明社区居民通过参与体育活动,丰富自身文化生活,愉悦身心健康。以“增进交往”为目的男女比例分别是19.2%、16.7%,说明居民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注重情感交流没有性别区分,因此,社区体育服务中心要从居民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良好的社区服务体系,以促进社区居民调节情绪、保持和提高认知功能、确立良好的自我观念,以达到身心健康。

3.黄石市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频率

参与锻炼频率是反映居民体育锻炼参与的特征之一,在调查的200人中,每周参加5次以上锻炼的达到60%,3次-5次参加锻炼的占30%,参加体育锻炼在3次以内的居民比例为10%,说明黄石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居民已经形成了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健身认知相一致。

4.黄石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时间

体育活动时间是衡量社区体育活动参与的重要指标之一。黄石市社区居民每天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以内有1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每天参加体育锻炼在30-60分钟的有2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3%,每天体育锻炼60分钟以上的占调查总人数的71%,这表明黄石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有充裕的时间保障,与健身重要性的认知特征、锻炼频率的调查结果吻合。长期坚持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改善心血管系统的机能,还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降低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此外,长期参与体育锻炼还有助于居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态度、提高生活调节能力,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保障。这也是黄石市社区居民一直以来所要呈现出来的状态。

5.黄石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项目

在调查的200人中,体育锻炼项目主要集中在舞蹈类、慢走、器械类等项目上,项目分布反映了当前黄石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主要特点是对场地器材要求相对较低、而且简单易行。从项目喜爱度排名来看,社区居民偏爱广场舞、慢走之类的项目。从性别来看,男性更倾向于慢走和器械类活动,表明男性更注重于个性化、个体化的运动项目;而女性更倾向于慢走和舞蹈类的活动,表明女性更倾向于娱乐化、新兴化的运动项目,这与社区居民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差异有直接的关系。

(二)黄石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现状与体育健身

1.黄石市社区体育健身场所

在调查的200人中,44%的居民都在公园广场锻炼,20%的居民在马路空地锻炼,34%的居民在免费的小区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健身场所上花费很少,几乎没有人去经营场所体育锻炼,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居民都选择安全、舒适、公共的公园广场进行锻炼,马路空地的锻炼居民也是基本上按照就近原则参与锻炼。另外,腿脚不方便的居民选择在社区的马路空地上进行锻炼活动。在公共露天场所进行体育锻炼易受天气、阳光的影响,缺乏室内體育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黄石市社区居民的规律性体育锻炼。

2.黄石市社区体育健身场所的配套设施

80%的居民的健身场所配备有老年活动中心,10%的配有体育用品商店,6%的有图书馆或者书店。完备的体育健身设施是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保障,增强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社区居民的情感交流,减少某些居民的孤独寂寞的心情对健康生活的影响。匮乏的配套体育健身设施直接影响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效果,因此,政府、社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社区配套体育设施建设,并做好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配套设施的管理和维修工作。

(三)黄石市社区体育锻炼的存在问题分析

1.缺乏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员

根据调查,黄石市社区没有安排专业的社区体育指导员,这使得居民对社区里的健身器械没有完全了解其用途,在锻炼过程中造成不良的后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居民没有正确的健身方法,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样去健身才能真正的达到增强体质的效果,只是盲目的去健身,缺乏知识和方法上的认识。居民对体育健身作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普及提高,这就需要社区体育服务体系要加强对社区体育服务的重视,促进社区体育健康发展。

2.体育设备不完善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社区体育健身器材存在不完善的现象。社区就几个健身器械摆放在那里,我们看到健身的人群比较多,有的健身器械使用人群居多,尽然还排着长长的队伍才能得到锻炼,可以看出锻炼却没有足够的健身设备,其中有些还是已经不能使用的设备,有些能使用的看上去非常破旧。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四、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地位

政府的主导地位是促进社区体育锻炼快速发展的保证。第一,把关注“社区体育”的正真问题摆上日程,从而制定出各项有利于社区稳定、公平、团结、公正的措施,从宏观上营造和谐社区的大环境。第二,通过各种途径普及体育锻炼的健身知识,让社区居民对自我有一定的了解,进行一些合理的调节的基础知识,提高居民对健康的关注度,营造一个积极的健身氛围。第三,应加快专业人士的培养,建立一支庞大而有效的“健康教育顾问和疏导”的专业团队,为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服务,为社区服务。

(二)完善社区体育服务中心

完善的社区体育优质服务是促进社区体育锻炼快速发展的重要条件。第一,成立专门的社区体育委员会,采用专门的社区体育指导员,进一步完善社区体育锻炼事业的建设。第二,要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地、小型多样、经常坚持、科学健身的原则,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居民健身活动,让居民能够进行规律性的体育锻炼。第三,改善社区体育锻炼的环境,根据社区居民人口数量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

(三)加强个人自我调节

社区居民要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和体育价值观,广结朋友,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丰富生活业余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凯珍,李相如.社区体育指导[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2] 国家体育总局.“十一五”群众体育事业发展规划[S].2006.

[3] 李相如.群眾体育实践与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4] 卢元镇.社会体育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 国家体育总局.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农村居民体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 本文使用1999年到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研究财政民生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并将影响分解为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评估财政民生投入改善农民生活和扩大内需的效果。本文发现,财政民生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地区差异较大,东部地区财政教育投入较为有效,西部地区财政卫生投入较为有效,民生支出效果主要反映为替代了居民的自有支出,而尚未起到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进而提出,在加大财政民生支出同时,应注意不同地区民生支出的结构优化和比较优势发挥。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民生 消费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居民消费率较低是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结构性问题之一。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初步消退、2009年我国经济呈现V型反转的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心逐渐从“保增长”向“扩内需、调结构”移动。2009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改善民生和扩大内需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拉动力。这一决定强调了民生改善和经济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把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与当前迫切需要的经济结构调整有机联系了起来。事实上,1999—2011年,我国教育、卫生合计投入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也均超过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尤其是2003年以来,政府逐年加大了对教育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然而,在良好的初衷和现实的大量投入下,现有的财政民生支出是否对改善民生起到了作用?尤其是对农村地区的重点投入是否起到了启动农村居民消费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目的呢?

从现有研究看,大部分研究从不同侧面表明,政府支出,尤其是对民生的支出有助于居民消费的提高(万广华、张茵等,2001;杭斌、申春兰,2004;黄学军、吴冲锋,2006;杨子晖,2006)。但也有发现我国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之间并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和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谢子远、杨立群,2006)。上述研究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在于:仅仅将全国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经济基础不同所造成的财政政策效果差異,尤其是没有把农村地区单独提取出来进行研究;选择的财政支出口径过于笼统,没有将用于民生的支出单独表示出来,从而不利于分析“促民生、调结构”的政策意义。

基于现有研究的收获和不足,本文将使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从1999年到2011年的面板数据,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研究财政民生支出(以教育、医疗支出为代表)对农村居民消费率(消费倾向)的影响,通过总消费倾向和净消费倾向的对照,将影响分解为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评估财政民生支出在各农村区域的效果,并将结果与对应地区的城市消费情况相对照,根据实证结果给出政策建议。

二、民生投入影响居民消费的机制和效应

预防性储蓄假说和消费的恒久收入假说均可以用来解释财政民生投入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它们得出的初步结论能够为本文实证研究中的变量符号判定提供标尺。

1、基于恒久收入假说的影响机制

恒久收入假说(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是解释居民消费行为的经典理论,在该理论中,居民每期的消费是其一生恒久财富的一个比例,而恒久财富的数量则取决于目前对未来恒久收入的预期。政府的民生支出向居民直接提供了服务,相当于增加了居民的恒久收入和恒久财富水平,进而居民的当前消费与当前收入的比例(消费倾向)亦会提高。

2、基于预防性储蓄假说的影响机制

按照预防性储蓄假说(Precautionary Saving Hypothesis),居民储蓄目的在于规避和缓冲未来收入、支出和生命周期变动的风险,而中国居民近年来关注的主要风险就包括各项公共服务改革所带来的支出风险。以医疗、教育为代表的财政民生开支,能够减少居民购买必需公共服务的支出,从而降低居民支出风险和储蓄需求,进而提高居民将收入用于消费的比例,即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3、财政民生投入的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

从方向而言,根据恒久收入假说和预防性储蓄假说,当医疗、教育为代表的民生支出增加时,居民消费倾向都会增加,我们将之称作财政民生支出的互补效应。然而,民生支出不同于货币补贴或再分配,它为居民带来的收入上升或支出风险的降低,都是以提供不可储存的消费品的形式实现的。而民生支出的对象,如医疗、教育服务,本来就属于必需品,占有一定的消费预算,当财政对它们购买和提供的数量上升时,可能会出现对私人购买的替代和挤出,并反而降低居民总消费,我们将其称作财政民生支出的替代效应。

三、计量方法和结果

1、变量选取和说明

根据上述民生投入对消费的影响机制,本文的因变量选用居民消费倾向(即当期消费占当期收入的比重),使用这一指标来反映居民消费率的意义在于,它直接使用与居民生活最贴近的消费性支出和居民家庭收入,比较能说明居民的个体消费行为。为了检验财政民生支出对各地区城市、农村的互补效应、替代效应效果,本文将因变量细分为总消费倾向和扣除了教育、医疗等项目的净消费倾向:const:农村居民的总消费倾向=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生活消费支出合计/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cons:农村居民净消费倾向=(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生活消费支出合计-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医疗保健支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

在自变量选取上,本文用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占当年各省财政支出的比例,作为财政民生支出的代表。由于2007年我国财政会计科目设置发生了重大改变,比例计算所选择的指标也需要在2007年进行调整:edu:2006年及以前=各省教育事业费支出/各省财政支出合计,2007年及以后=各省教育支出/各省一般预算支出;med:2006年及以前=各省卫生经费支出/各省财政支出合计,2007年及以后=各省医疗卫生支出/各省一般预算支出。

借鉴他人的研究,本文另外加入了几个控制变量,以提高模型解释效果,具体包括:inc:各省农村居民收入,反映凯恩斯主义消费理论(即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上升而下降)的变量,取各省的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并使用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整为实际收入;price:各省农村物价变动率,即本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上年之差;yad和oad:各省农村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即(0—14岁人口/15—64岁人口)和(65岁以上人口/15—64岁人口)。

此外,2004年开始,全国逐步开始取消农业税,到2006年已全面完成,这一惠农措施亦可能会提振农村的消费率,本文引入反映农村农业税征收的虚拟变量tax,对当年已取消农业税的省份,将该变量记作1,未取消的记作0。

2、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各省经济数据取自国泰安公司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中的“区域经济研究数据库”,各省人口抚养比数据取自历年《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在地理划分上,东部地区包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等10个省、市、自治区;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9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个省,市、自治区(在我国经济地理中,北京和上海两市亦属于东部地区,但两市农村人口比重较低(2008年,北京市农村人口比重15.10%,上海市农村人口比重11.39%),且随着城市扩大,农村人口居住地接近城乡结合部,其消费行为将更接近于城市人口,为避免对东部农村人口的消费行为带来异常值,所以在东部农村中不包含北京和上海)。

3、计量方程

本文具体使用的计量方程为:

其中(1)式表示总消费倾向的决定,(2)式表示净消费倾向的决定。

4、计量方法和软件

在计量方法上,根据数据横截面样本多于时间样本的特征,选择横截面加权的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经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在模型中加入个体固定效应;计量软件使用Eviews 5.5版。

5、计量结果

式(1)和式(2)的检验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粗体表示反映财政民生支出的自变量。

四、计量結果分析和财政民生支出效果评估

如前所述,财政民生支出对消费的影响包括互补效应(正)和替代效应(负)。对总消费倾向而言,互补效应与替代效应都会发生作用,民生支出的总影响方向不定;对净消费倾向而言,民生支出应当只具有互补效应;而将总消费倾向和净消费倾向对比起来看,就可以评估出各个地区财政民生支出的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相对大小。如表3所示。

将表1、表2的计量结果与表3列举的含义对照,发现各地区农村的总消费倾向、净消费倾向受民生支出影响的系数均在可以解释的范围内,未出现理论无法解释的实证结果,可以初步表明本文的计量方法、变量选取未出现错误。

从实证检验结果看,在东部农村,财政教育开支比例对总消费倾向无显著影响,对净消费倾向则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东部农村的财政教育开支兼有收入和替代效应,且水平大抵相当,这一开支虽未能提振居民总消费,但也亦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福利水平。在西部农村,医疗开支的增加会显著地提高居民的净消费倾向,但会带来总消费倾向的降低,这说明医疗开支对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有互补效应,但互补效应小于替代效应。这一现象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原有的医疗基础较为薄弱,所以政府医疗投入容易收效,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他方面的配套措施没有跟上,所以医疗投入的增加并未能明显加大居民在其他方面的消费意愿。由于财政民生支出对总消费倾向的影响系数不是显著正值,所以在这两个地区和领域,财政民生收入发挥的作用仍主要是替代居民消费,而未起到改善经济结构的效果。

然而,除上述地区和领域外,财政民生支出对农民的消费倾向均未产生显著影响。就东部而言,财政医疗支出的失效可能反映了东部较高医疗成本使得财政支出杯水车薪的困境;就西部而言,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居民仍需大量储蓄并向其他地区购买教育服务(尤其是高等教育服务)的现状或可解释财政教育支出的失效。而中部地区的财政民生支出失效则可能反映了中部地区既缺少较强经济实力,又缺少足够政策支持的尴尬。

此外,在计量结果中,在东、西部地区的农村中,反映取消农业税的虚拟变量(tax)对消费倾向的影响均显著为正,这反映了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政策有效地提升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亦从侧面表明了对财政民生支出辅以配套措施的重要性。

五、结论和政策建议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本文研究的是财政民生投入对消费倾向的影响,但并不是说只有当消费倾向增加时,财政民生投入才起到了积极效果:民生投入的本意就是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只要民生投入能够起到替代居民民生消费的效果,就表明民生投入落到了实处,提高了居民福利水平,实现了“雪中送炭”;而进一步的净消费倾向和总消费倾向增加,即财政民生投入的互补效应,则反映了民生投入对改善经济结构的效果,具有“锦上添花”的意义。基于此价值判断,本文根据计量分析得到的结论如下。

第一,我国财政民生支出对居民的消费倾向的影响效果在地区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地区的财政教育投入对消费倾向的提升或农村居民消费的替代有较为积极的效果;西部地区的财政卫生投入对消费倾向的提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替代有较为明显的影响;而中部地区的财政教育、卫生投入对改善农村居民消费没有带来显著效果。总体来说,财政民生支出的效果还停留在为居民直接提供服务的层次上,未明显起到优化经济结构和扩大内需的作用。

第二,东部和西部民生支出的不同效果,反映出教育和医疗这两类公共品性质的不同:教育相对于医疗而言,是更注重“质量”的公共品,对教育进行的公共投入,如果要发挥替代效应和互补效应,就需要以较为发达的教育基础水平为条件;而医疗,尤其是较低水平的医疗保障,则是较为容易通过“数量”起作用的公共品,在医疗基础水平较差的条件下,财政医疗开支的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更容易发挥,但当医疗水平较高后,对医疗的进一步投入就可能因为医疗服务的较高价格而收效甚微。

为此,本文提出的政策建议是,在进一步扩大财政民生支出时,注意不同地区民生支出的结构优化和比较优势发挥:东部地区着重增加教育投入,并在理顺利益关系、平抑医疗价格基础上,适当减少和节约农村医疗投入;中部地区保持现有结构,稳步提高投入水平,以发挥财政民生投入的替代效应为基本目标;西部地区着重增加农村医疗投入,同时提高教育资金投入的效率,将教育资金用在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上。

【参考文献】

[1] 杭斌、申春兰: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敏感度的变参数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9).

[2] 黄学军、吴冲锋:社会医疗保险对预防性储蓄的挤出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2006(8).

[3] 万广华、张茵等:流动性约束、不确定性与中国居民消费[J].经济研究,2001(11).

[4] 谢子远、杨立群:我国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2).

[5] 杨子晖: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期内替代与跨期替代[J].世界经济,2006(8).

上一篇:企业会计准则意义分析论文范文下一篇:股份回购立法完善研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