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传说范文

2023-09-20

远古的传说范文第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在座的各位朋友:

大家好,清凉夏日,火热情怀,我演讲的题目是《美丽的传说》

有人说“过去是段历史,明天是个谜团,而今天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好礼物。”这不禁让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过去的一年注定难忘,冰灾、地震、奥运会…..一切的一切,或悲或喜、可歌可泣,我们医务人员的明天,医疗改革将带给我们的是什么?的却是个谜团,只有今天,学习求真务实,践行科学发展观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医院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小社会,在这里,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你都会经历过,我们基层医院虽小,但我们肩上的责任重大,可专业人才少,人才结构不协调却是困扰我们的难题,特别是我们的护士,40多张床位,8个护士三班倒,她们就像高速运转的机器在病房不停的忙碌,我们的一个护士,几年前不幸得了红斑狼疮,时常全身酸痛,关节僵持,一天,她在为病人换液体时,当她端着液体拖沉重的双腿吃力的跑到病床边时,那病人急的瞪着愤怒的双眼,高高地举着空空的液体瓶死劲的往她面前“啪”地摔个粉碎,嘴里还大声嚷道:“你是活人还是死人,喊半天都没人来。”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她满脸通红,强忍着夺眶而出的泪水,连忙向病人解析说:“对不起,对不起,你先别急…….”她无奈地收拾残局后迅速逃离了现场,我们没有理由去埋怨什么,对于病人

我们理应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我们爱护病人同情病人感激病人,我们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还讲什么医德和人道,可是有多少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都说医生的嘴护士的腿,单为了治疗,一上午,我们来回不停地跑得跑上几十里,何况一个身患重病的她,力不从心十有八九。看到她躲到值班室,耷拉着双肩,竭力掩饰自己难过的身影,我鼻子酸酸的,心就像被无数钢针扎入一般疼痛!都说坚持就是胜利,可这份坚持究竟能持续多久呀!希望的花朵可以五颜六色但必须植根于现实的土壤,有人劝她换个轻松的岗位,她云淡风轻地说“除了护士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是呀,她钟爱着她这份并不光鲜而且辛苦的职业,哪怕身患绝症困难重重也不放弃。

我们基层护士工作节奏快,外科内科妇产科全在一个综合科,病种复杂工作负荷重,加班加点饿肚子是常事,她从来不叫苦,她的这种精神让我们肃然起敬,基层医院护理岗位虽然很需要人才,但要招聘到合适的护士却很难,护士的社会地位工资待遇劳动强度也是大家择业的标准,只有她十几年如一日初衷不改,都说相遇是一种缘分,能和她一起工作是我们的福分,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做,世上没有卑贱的职业,只有卑贱的人。这些年,我们感动着她的感动,悲伤着她的悲伤。有时我真的感到上苍对她很不公平,让她承受的太多的不幸,她得病之后,他那唯一可以给她依靠的哥哥不

幸在一次车祸中撒手人寰,留给她一对年迈多病身心倍受煎熬的父母双亲,泪水苦,汗水咸,无人与共的悲痛孤独心酸她都埋在心里,她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对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把儿女的关爱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让父母才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对于她来说,这个家这份工作都是那么重要。她的平凡细微于家庭于工作都有着无法估量的价值和意义,她尽心尽职尽全力问心无愧,让我们为她这些年的努力坚持默默付出而鼓掌!同时我真的希望她,希望护士这个岗位能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关注。

远古的传说范文第2篇

相传很久以前,熊岳城郊是一片海滩。海边有一户贫苦人家,只有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十分疼爱儿子,一心盼望儿子勤奋读书,将来学业有成。为了供儿子读书,她白天下地耕种,晚上纺纱织布,辛苦劳作。儿子也很听母亲的话,决心苦学成才。母子苦熬了十几年。这年,朝廷举行大考,选拔人才,儿子决定进京赶考。临行前,母亲对儿子说:“孩子,你安心去考吧,考上考不上,都要早早回来,别让娘担心啊!”儿子说:“娘,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地考,一考完就回来,您就等着我的喜讯吧。”

儿子乘海船赴京赶考去了。母亲昼耕夜织,等待儿子归来。但是,一直没有儿子的音讯。母亲着急了,就天天到海边眺望。一年,两年,三年... ...南飞的大雁秋天去了,春天又回了。母亲的头发都花白了,却不见儿子的身影。七年,八年,九年... ...夏天的烈日火辣辣,冬天的寒风呼呼吹,母亲的脸上布满了皱纹,可她每天望见的仍然是烟波浩淼的大海,来去匆匆的船帆。可怜的母亲,一次又一次地对着大海呼唤:“孩子呀,回来吧!娘想你,想你呀......”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年迈的母亲倒下了,化成了一尊石像,也没有盼到儿子归来。原来,他的儿子早在赴京赶考的途中,不幸翻船落海身亡了。上天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在母亲伫立盼儿的地方,兀地矗立起一座高山;大地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让母亲洒下的泪珠,化作了一股股地下温泉,滋润出无数红艳艳的苹果;乡亲们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把那拔地而起的独秀峰叫做“望儿山”,在山顶建了慈母塔,在山下修了慈母馆,好让子孙后代缅怀母亲的平凡而伟大的恩情。

远古的传说范文第3篇

——《生如夏花1》读后感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美好的人生,但这一部人生之书都要靠我们自己去书写。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个暑假我反复阅读了泰戈尔的诗选《生如夏花1》,感悟着人生的灿烂。

“生如夏花”,一个飘渺而富有艺术美的名字,如同诗一般,使人联想到在夏天里的一朵朵盛开的花摇曳在风中。封面上画着一朵花,旁边还有这么一句话,“我们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通过这么短小一句话,却道出了最朴实但最重要的道理,这更使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下一页。

《生如夏花1》分为两大块,《新月集》和《飞鸟集》,这两个名字也同样引人遐想。《新月集》主要是赞美了孩童的单纯天真,而《新月集》则用简短精妙的诗句漂洗着人们的灵魂。

每一句诗,都是一点闪光,那样美丽,驱散了阴霾,为迷茫的人们指引了正确方向。《新月集》里的《玩具》,一下子点破了大多数人已经忘了愉快游戏的方法了,只是寻求着钱财,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永远得不到的东西上,挣扎着想摆脱欲望,却早已忘了人生的意义;《同情》指出了人们自以为拥有的高尚的同情心是多么片面而刻薄;《最后的买卖》则告诉我们只有像孩子一样拥有一颗纯洁的心,才会不被权力、金钱与美貌所拘束,成为一个自由的人。

我一边读着,一边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每次打开新闻,总会看见主持人说:“某地遭受了恐怖袭击,某人因偷盗或抢劫判刑,某人因某原因欲跳河轻生......”人生就是用来肆意消耗的吗?就是用来随意犯法,破坏社会秩序,让多少人受到影响吗?而那些人的意义,就是为不断复仇而存在的吗?和别人聊天时,总能听到他们的抱怨:“工作累死啦,一天就多少钱,还得受客户气,自己赔偿啦,孩子不听话啦,家人不关心自己啦......”这的确很苦恼,但人生就是这样不断抱怨着空度吗?看似平和的现在,不知多少地方其实还在战乱之中。无休止的战争以及其带来的痛苦,这就是我们想要的吗?人与人,多少不信任,多少矛盾与恨,这根本不是我们所向往的。一直自私自利的我们,也该停下来反省,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生是宝贵的,只有一次,决不是用来如此消耗的!首先,我们要有一颗能明辨是非的眼睛。我承认,谁也做不到绝对的正直和纯洁,但是,这就是放弃一切不去上进的理由吗?想想现在的自己,已经放弃甚至忘记自己的梦想了吗?人不一定能实现梦想,但不去努力,怎么知道结果?那些还在抱怨世界的人,不是世界错了,而是你错了。只有认清事实,不期盼从天而降的幸运,充实过着每一天的人,才对的起自己的人生。

只要你爱着这个世界,你的人生便会像夏天的花那样绚烂多彩。

嘉绿苑中学

七(6)班朱鸣佳

等级:A-

远古的传说范文第4篇

传说中的S档,让你欢喜又让你纠结的S档,让你兴奋但又让你不敢轻举妄动的S档,既神秘又觉得它离你如此近的S档。。。。。。。对,这就是S档!

很多大众车友,包括我在内拥有大众独有的S档但在长时间里一直使用S档时都不知道该怎么用,有时候显的束手无策,这么好的功能如果不会用的话那太可惜了。所以经过我和迈腾论坛会长的“多方面、全方位、立体式”交流之后,学得了会长深藏不露的经验,由于不想自己独自占有这些精髓,所以现在给众多的大众车友们一起分享一下。在学会了会长指导的这些方法后,得到真传的我后来找了一个机会试了一下传说中的S档,感觉如下:

果然名不虚传,之前在没有使用S档之前我感觉D档已经不错了,提速还是蛮快的,后来用S档起步,那声音,那动力,呼呼呼就起来了,速度感觉也比较快,不。。。。。当时第一次的感觉只比D档提速快了一点点,但是转速保持得很高,一般在2000以上,声音挺大的,扭矩强,动力足。后来的几天里又不停的尝试操作S档的熟练性,慢慢的感觉这个档位在提速方面确实非常牛。

当然我的是1.8T的,我想如果是2.0T的那就更别说了,牛中之中!

OK,废话不多说了,S档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下!(采用的是一问一答式,问题和回答百分百出自我与迈腾会长原话,原封不动,没有作任

何修饰)

1:3000公里,还没有使用过S档,不知道什么时候使用合适?

——现在就可以使用,注意转速不要超过红区,日常行驶没有必要用S挡,很费油。

2:S档适用于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情况下使用?

——堵车时、短距离竞技比赛。

3:使用S档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注意安全,控制好速度、保持安全车距。

4:在行进途中能否D档与S档相互换?该怎么换?如果可以换的话是否需要按下档杆上的按钮?

——行驶中D-S可以相互切换,D挡行驶中,按住排挡锁向后拉进S挡即可,S挡切换到D挡直接推即可。

5:为什么堵车的时候适合用S档?S档就是以提速快著称,如果是堵车时用,那不是很容易追尾啊?

——堵车时用S挡可有效减少或避免频繁换档而离合器反复多次来回折腾的磨损与发热,又能迅速起步抢位。

6:S档和D档一样,也是属于一个档位,像D档是7个档,那S档本身有几个档呢?

——S挡是6个挡。

7:如果使用S档时,一般使用多久合适?比如挂上S档后就一直使用这个档位,它的速度会达到D档那样跑一两百码吗?

——S挡的作用是起步迅猛,利用高转速在最短时间内输出最大扭矩,不宜长时间高转速行驶,速度提上来后应当切换D挡。S挡最高速度我没有试过,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开,伤车、费油!

8:在行驶中D_S相互切换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同时踩制动吗? ——是不需要踩制动的!

9:到底是1.4T的S档好还是1.8T的S档好还是2.0T的S档好呢? ——4T、8T和2.0T变速箱不一样,各有千秋,我感觉都不错.4T相对省油,8T综合性好,2T动力更强些!

10:为什么在上陡坡、出地库、通过崎岖坑洼路段、曲折连续转弯的山路等高负荷情况下,都应当用s档呢?

——因为S档的换档转速高扭矩强大,而大负载情况下就需要足够的扭

距与驱动力以轻松克服阻力行进,所以惟有用S档方可满足此要求。否则,用D档在此情况下往往会因过早升档而转速太低造成扭矩不足变速箱抖动、磨损。

11:为什么大家老是在使用S档的时候要踩到底?就是俗称的地板油,这么做对车到底是好是坏啊?

——经常性的短时间的狂跑跑,对发动机健康有益无害!另外s档无需地板油就非常强悍了。

12:堵车不动的时候也挂着S档吗?这样不会磨损吗?

——这时候就和D档一样,你可以在等红绿灯或者长时间堵车的时候挂N档!

13:使用S档会上瘾吗?

——会!非常肯定的说,因为没有人不喜欢那种超过别人车百米之外的感觉!

远古的传说范文第5篇

张爱玲研究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显学。近年随着旧作不断出土,张的文名与时俱进,各种相关著作也层出不穷。但其中有一个面向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探讨:那就是张爱玲一生不断重写、删改旧作的倾向。我以为她的写作其实是以一种“否定的辩证”方式体现历史的复杂性,也为我们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考察,提出发人深省的观点。

张爱玲研究是当代中国文学的显学。近年随着旧作不断出土,张的文名与时俱进,各种相关著作也层出不穷。但其中有一个面向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探讨:那就是张爱玲一生不断重写、删改旧作的倾向。她跨越不同文类,兼用中英双语,就特定的题材再三琢磨,几乎到了乐此不疲的地步。因此所呈现出一种重复、回旋、衍生的冲动,形成张爱玲创作的最大特色之一。

2009年,张爱玲的两部英文小说《雷峰塔》(The Fall of the Pagoda)和《易经》(The Book of Change)重被发现,经过整理,于2010年问世。这两部小说皆写于张爱玲初抵美国的50年代中后期。两部小说都有浓郁自传色彩,也为张爱玲反复改写与双语书写之美学提供了最佳范例。张爱玲对自己生命故事的呈现无时或已;从散文到小说到图像、从自传式的喁喁私语到戏剧化的昭告天下、从中文到英文都多所尝试。正是在这两部新发现的英文小说中,我们得以一窥她种种书写(和重写)间的关联。

20世纪文学的典范以革命和启蒙是尚。严守这一典范的作家和批评家自然不会认同张爱玲的创作意念和实践。但我以为她的写作其实是以一种“否定的辩证”方式体现历史的复杂面,也为我们对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考察,提出发人深醒的观点。

(一)

1938年,上海的英文报纸Shanghai Evening Post(《大美晚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What a Life!What a Girl’s Life!”的文章,作者是一位十八岁的中国女孩,名叫Eileen Chang(张爱玲)。在这篇文章中,张爱玲描述自己在一个衰败的贵族之家成长的点滴,她与父亲和继母的紧张关系,以及曾被父亲禁闭在家中一个空屋里的经历。其间她患了伤寒,因为没有及时用药而几乎送命,最后她在奶妈的帮助下得以逃脱。

这篇文章是张爱玲初试啼声之作,也预告了20世纪中国天才女作家的登场。历史的后见之明告诉我们,张爱玲未来写作生涯中挥之不去的主题已然在此出现:颓靡的家族关系、充满创伤的童年记忆以及对艳异风格的迷恋等。这篇英文文章同时也预示张爱玲穿梭于双语之间的写作习惯。“What a Life!What a Girl’s Life!”发表六年以后有了中文版本《私语》(1944)。同一时期的其它中文文章如《童言无忌》也有所印证。到了1950年代后期,这些文字统统化为了她的英文小说《易经》的素材。

《雷峰塔》原是《易经》的第一部分,后来却被张爱玲取出独立成书。在撰写英文《易经》的过程中,张已经开始构思写作它的中文版。这便是张1976年大致完成、却积延不发的《小团圆》。此书迟至2009年方才出版。

从散文到小说、从自传性的“流言”到戏剧化的告白,穿梭于中英文之间的张爱玲几乎用整个一生反复讲述“What a Life!”的故事。但就她重复书写与双语书写的美学而言,这远非唯一例证。从《十八春》(1950)到《半生缘》(1968),从英文的“Stale Mates:A Short Story Set in the Time When Love Came to China”(1956)到中文的《五四遗事》(1958),都是如此。我已在别处讨论过张爱玲的英文小说The Rouge of the North(1967)的多个分身:1943年张创作了中篇小说《金锁记》,50年代将其翻译为英文,并在1956年扩充为长篇小说Pink Tears。Pink Tears经过60年代的多次重写,最后以The Rouge of the North 的面貌问世。同时,她又将The Rouge of the North题为《怨女》,译回了中文。就这样,在二十四年的时间里,张爱玲用两种语言至少写了六遍《金锁记》。

对于张爱玲来说,重写既是袪魅的仪式,也是难以摆脱的诅咒。尽管写实/现实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张爱玲穿越修辞、文类以及语言界限的重复书写却孕育出一种特殊的创作观。她的写作不求“重现”而只是“揣摩”过往经验;它深入记忆的洞穴,每下一层甬道,就投下不一样的光亮。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记忆转化为技艺:藉由回忆,过往的吉光片羽有了重组的可能,并浮现种种耐人寻味的形式。书写与重写是探索性的艺术。追忆似水年华并非只是宣泄和耽溺,新的、创造性的欢愉(和痛苦)也随之而生。

以《雷峰塔》的标题为例,张爱玲在她给宋淇的信中说得很清楚,“塔”指的就是《白蛇传》里“永镇白娘子”的雷峰塔。张在此援引一个具有鲜明的异国情调的传说,也许是为了迎合英语世界的读者。除此,对雷峰塔的指涉也为张爱玲自己那段遭到禁锢和侥幸逃脱的经历提供了一个有神话意味的潜文本。

更意味深长的是,“雷峰塔”把我们带入了中国现代文学的互文世界。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大概就是鲁迅著名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中国新文学中至少还有三个文本以塔为象征∶殷夫的诗歌《孩儿塔》;白薇的剧本《打出幽灵塔》;台静农的小说集《建塔者》。在这样的阅读脉络里,我们要说现代中国文学里以“塔”形成的“感觉结构”其来有自,张爱玲的《雷峰塔》只是一个迟到的版本。然而对于雷峰塔的倒塌,张爱玲毕竟别有感悟。鲁迅、白薇和殷夫等人都是革命阵营的作家。他们有多期待推倒代表封建中国的雷峰塔,就有多期待看到一座新的、现代巨塔在原地建起。这座现代之塔可以名为革命、政党、或民族国家。准此,他们也是建塔者。

张爱玲则不在建塔者之列。作为一个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者和极端的讽世者,她对一切以崇高为名的主张和架构永远充满怀疑。如果“雷峰塔的倒掉”在中国文化的想象图景中代表一个天启般的瞬间,那么对于张爱玲来说,这天启的意义就在于塔的倾颓,而非任何重建的可能。在雷峰塔倒掉以后写作,意味着反省原初建塔的虚妄和野心,观察游荡在断壁残垣间的幽灵,或更诡异的,“欢迎”那阴森幽密的氛围从此笼罩中国大地。

张爱玲的《雷峰塔》中投射出一种内倾性的回旋话语。与革命话语不同,“回旋”的展开并不依靠新的元素的注入或运作,而是通过对思想、欲望和行为的现存模式的深化、重复、扭曲来展现前所未见的意义。它就这样盘旋着,卷向自身内部。这样的倾向可以视为保守甚至颓废。但张爱玲未尝不以此提供了一个警醒的视角,让我们一窥历史上每一座人造的巨塔之下,都潜伏着幽灵——白蛇也似的幽灵?

而在1950年代,又有什么能比新中国的成立所投射的象征巨塔更雄伟,更崇高?张爱玲却选择在这个时候永远地离开祖国。她从任何奉民族、国家之名的建构抽离,退居到自己所发掘的记忆洞穴中。在那潮湿阴暗的所在,她默默探究中国——社会,文明,人性——最曲折扭曲的面向。她回到那“荒唐的,古代的世界”,反而揭露了“阴暗而明亮”的现实。五十年代后期,张爱玲以最离经叛道的方式为中国招魂,也同时为中国祛魅。她写的不是奉任何名义的塔的高高崛起,而是塔的倒掉。

(二)

张爱玲从未以通晓《易经》著称。她将小说命名为《易经》,不免使人好奇她的动机何在。她也许是想借重这部经典的“东方”魅力来吸引西方读者,也许真是希望求助古代的智慧来参详琵琶或她自己的命运,又也许是对前夫胡兰成微妙的反戈一击——胡兰成自战时起就以《易经》的阐释者和实践者而洋洋自得。撇开这种种可能,我认为,奉《易经》之名,张爱玲不仅在“东方主义”与个人命运之间多所玩味,更力图从中汲取一种创作哲学:小说创作不正如《易经》,以其多变的“象”诉说着人生种种起落无常?

《易经》的“易”字在中文里意涵丰富,它可以指“变易”,同时也可以指“不易”,又有“简易”、“交易”、和“交换”的含义,张爱玲以此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战争经验,用心不难理解。虽然小说《易经》主要是描述香港沦陷和女主人公回到上海的历险,但张爱玲写作此书时已经是50年代后期。回顾将近二十年以前的经验,她其实是有着历史的后见之明的,也必然明白回忆性的写作在操作已经发生的和尚未发生的事件上,所产生的时间和知识的多重落差。1950年代末在美国写作《易经》时期的张爱玲已是一个两度结婚,移民他乡,依靠非母语写作的中年作家了。回望1938年初入文坛以来的种种遭遇,她有理由为自己所经历的变化唏嘘不已,从而理解“易”的意义所在。

在更深的层面上,《易经》这一标题指出生命流变和人世兴衰中的种种悖论:生老病死、花开花落既然已是恒常的定数,“易”也就成为千古“不易”的道理。貌似相反的两种力量互为印证,轮回辩证的模式才得以生出,而恰恰是这些展示出了“易”之道。这个“道”虽然难以言诠,传达的却是直指本然的真理,是简单的、“容易”的易道。

相应地,时间也不只意味着线性发展,而是一种“空间的流转”,在其中变与不变、交相变化与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结构。这就带出了“易”的第三层含义:作为一种打破现状的力量,“易”总蕴含着无休无止的变化——也是生发的——动力,是为“生生之谓易”。“易”构成了开启生命宇宙论的基本法则。只从这个角度思考,我们才能理解张爱玲有关重复书写所暗含的哲思。重复既不是对现有事物的乏味的复制,也不是回归事物的原点。重复是“生生”的过程,是脱胎自现存事物而又对其作出反应,也是原点的微妙位移,由此“易”的力量相应而起。

在关于《雷峰塔》的讨论中,我提出张爱玲写作的“回旋”美学。这种叙事实践一反线性、前进的序列,代之以反转内敛的倾向。我认为在《易经》中,张爱玲不仅将回旋的原则发挥得淋漓尽致,更展开一种衍生的美学。所谓衍生,指的是叙述的动力并不在于(浪漫主义定义下的)原创性,而在于一种赓续接踵的能量,或是修辞意义上的代换与变形,从而颠覆一般对于“真实”、“发生”、“缘起”的诉求。

就此而言,《易经》既是张爱玲早期《烬余录》的再造,也是未来《小团圆》的预演。而《易经》本身也有它自己衍易与分合的过程。现在独立出版的《雷峰塔》原来就是从《易经》一分为

二、衍生出去的。

张爱玲写作中回旋、衍生的倾向至少还有两个重要的例证可以参照。众所周知,张爱玲心仪晚清作者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海上花列传》当时并不受欢迎,但张爱玲却对它情有独钟,因为它颠覆了狎邪小说的传统。用日常琐屑来装点、填充(家族)历史,并在一切人生华丽的表象下看到那彻骨的荒凉,在这方面《雷峰塔》和《易经》的写作都追随《海上花列传》所留下来的印记。

《海上花列传》本身的结构与风格特征也有所本,那就是曹雪芹的《红楼梦》。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也是张爱玲灵感的源头。张爱玲八岁第一次读《红楼梦》,1934她甚至尝试创作现代版的《摩登红楼梦》。《红楼梦》之所以打动张爱玲,想来是因为她从中看出了同样家族盛极必衰的命运,更不必说青春与伤逝的色彩,以及繁华苍凉总成一梦的启悟。

更引起我们关注的事实是:随着年岁渐长,张爱玲越来越理解曹雪芹终其一生不断修订——重写——手稿的苦乐。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仍未能完成这项大工程。《红楼梦》随着作者个人际遇的变化而不断改换面目,死而后已。而张爱玲晚期书写不正演示了类似命运?

我认为张爱玲在她写作生涯的后四十年里一再重写自己的生命故事并非巧合。在写《易经》、《小团圆》的同时,她也从事了两项平行计划。她将吴语版的《海上花》翻译成国语,又从国语翻译成英文。另一方面,她孜孜不倦地细读《红楼梦》,文本分析、文献考据、传记研究三路并进。她的红学考证后来以《红楼梦魇》(1977)为名结集出版。

对张爱玲而言,这三个书写计划——创作、注释、翻译——密不可分,更确切地说,它们构成了一个文本互涉、跨文类、多重语言的网络,这一网络正指向张爱玲衍生美学的多个层面。

张爱玲在《海上花》国语翻译的后记里回顾自己所下的工夫,不无反讽地写下:张爱玲五详《红楼梦》,看官们三弃《海上花》。

这不仅是张爱玲对两部古典小说杰作的命运有感而发,也是对她个人阅读与写作的心得总结。正如小说标题所暗示的,《易经》体现了张一生的写作随着生命发展不断变化,辗转曲折,死而后已。每一次尝试都显示她面对早年经历的不同态度,以及不断更新的叙述策略。就这点而论,张爱玲不啻是在书写她自己的《追忆似水年华》。以此她证明“往事”并非是冰封在时间彼端的静态事物,任我们予取予求,而是记忆中的活跃成分,时刻与创作者的当下此时互动。

传统观点认为张爱玲在1952年离开大陆后,创作力急遽下降。如果我们根据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有关“原创”、“创新”、“突破”等定义来看待“创作力”的话,这样的结论并不为过。但《雷峰塔》、《易经》这类作品的出土,促使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张爱玲的创作立场。当中国的大部分作家回应着“五四”所标榜的现代性召唤,孜孜不倦地弃旧迎新,并期待着“史无前例”创举时,张爱玲选择回望那些被进步作家和批评家们视为颓废、反动、私人的题材和形式。也由此,她示范出一个“回旋”而非“革命”、“衍生”而非“揭示”的书写谱系。我们一直要等到另一个新世纪来临后才理解,张爱玲的许多同辈作家所信仰的“现代”可能未必那么现代,而张爱玲所坚持“传统”其实一点也不传统。王德威

(此内容为作者在复旦大学的演讲,有删节。原文为英文稿,由复旦大学王宇平博士译为中文。《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六期刊发全文)

远古的传说范文第6篇

虽然没去过营口,但是知道营口的月亮湖很有名,很漂亮。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山清水秀的,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的很祥和很幸福。有一天,一条有毒的毒龙看中了这人杰地灵的地方,便常常来这里的河水里洗澡。这里的百姓们都是喝这里的河水,此水被毒龙染上了毒液,百姓们便都患上了疾病,双眼失明,痛苦不堪,到处都是被病痛折磨的惨叫声和哀嚎声。村里有位善良的姑娘,叫新月。她不忍心百姓们受这般苦楚,便主动担起治好百姓,赶走毒龙的重担,即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从土地公公那里知道了一个治疗的方子:在月牙山上有一种圣水,用这种圣水可以治疗村民们的病,可以让他们重见光明。于是新月姑娘历尽千辛万险去寻找此圣水。新月姑娘的举动和诚心感动了月亮女神,月亮女神帮助她拿到了圣水,治好了村民,又赶走了毒龙。新月姑娘在月亮女神的指引下,将剩余的圣水洒在村子边上,变成了一湾清澈美丽的湖水。村民们又恢复了以前的幸福生活。为了感谢新月姑娘,便将此湖称为“月亮湖”。

本文来自: http:///94.html

上一篇:关于高考的句子范文下一篇:风景园林景观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