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范文

2024-06-24

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范文第1篇

工作预案

为及时有效地处置群众集体上访及群体性事件,将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特制订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信访工作责任制,按照上级要求,积极配合、联动处置,依法办理,及时妥善处理重大集体访,推进依法信访,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1、落实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早介入,妥善处理,尽量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把矛盾解决在基层,避免群众集体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

2、联动处置。加强同信访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做好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做好集体访处置工作。

3、依法办理。加强信访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按照公开公正、便民利民的原则,规范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程序和方法,严格依法办事,依法维护信访秩序,依法处置信访活动中的过激违法行为。

三、组织机构

成立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

成员:XXX、XXX、XXX、XXX

四、工作职责

1、传达贯彻城南办事处、城南园区及综治办有关信访工作特别是群体性上访事件处理等工作要求和指示精神。

2、领导、组织、指挥、协调信访工作的开展。妥善处理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

3、开展信访隐患排查,对群众普遍关注和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要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五、处置措施

1、发生一般来人来访,实行首问责任制,找到谁,谁就负责解释,不属自己业务范围的,要找到相关人员办理,任何人不得拒不受理、恶言相向。能办理的要及时办理,不能办理的要做耐心细致的解释、说服工作。

2、一般集体访(或群体性事件),如反映的问题较简单,一般情况下,由村委会负责牵头,协调相关部门按规定程序处理。

3、如集体访反映的问题较复杂、冲突较激烈,矛盾有可能升级,则及时与上级相关部门对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相应的工作,争取解决、化解矛盾。

XXXXXXXXXXXXXXXXXXXXX

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范文第2篇

预防和解决群体性事件,不能仅用传统的方式去解决,而应该用全新的理念、手段、方式和机制来处置。

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变革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综合反映,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群体性事件是群体心理失衡下的过激集体行为,其产生是社会变迁过程中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是各种利益冲突的集中体现。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群体性事件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部分群体失衡心理支配下而表现出的一种对社会不满情绪的发泄。心理失衡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七种类型:

一是权力异化引起的心理失衡。权力异化即权力的腐败和滥用。

二是官僚腐败引起的心理失衡。

三是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引起的心理失衡。

四是经济利益和民主权利受到侵犯引起的心理失衡。

五是教育机会、卫生费用等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引起的心理失衡。

六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日趋多元化、复杂化引起的心理失衡。

七是社会管理方式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民主意识不相适应引起的心理失衡。

正确处理当前的群体性事件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重在预防和解决。相关部门在继承和运用传统方式的同时基础上,要进一步用创新的的机制、手段、理念和方式来处置群体性事件。

1.预防解决群体性事件应坚持七项处置原则。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在预防和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指导上,应坚持“七项处置原则”。即党委、政府主导原则、现场第一原则、就事论事原则、依法果断处置原则、第一时间公布事件真相原则、反思自责制原则以及慎用警力原则。其中:问责是重塑政府形象,让群众恢复信心的重要途径;慎用警力则是避免事态扩大的关键中的关键。

2.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发生前的心理引导。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前,加强特定人群的心理引导和干预,建立起国家、省、市三级社会矛盾预测、评估、化解机制,将“群体性事件”消弭于未萌期。

3.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处置后的心理干预。建立相应的利益表达机制,确立群众利益问题解决机制,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解参与群体的心理紧张。

4.加强对群体性事件整体过程的信息公开和权威发布。政府应该针对群体心理,选择信息发布的形式和方法,让被流言鼓动的群众及时听到信息公开和权威发布的声音,从而让更多人能够及时结束观望、做出判断,不轻易地让群体形成,或者促进群体的瓦解。

5.构建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一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实现社会公平与公正。二是转变政府工作作风,改善干群关系,三是建立健全社会安全机制,消除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隐患。四是进行深入持久的法制文化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法制意识。

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范文第3篇

促进社会和谐、惠及人民群众的具体利益上。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望和要求越来越高。新时期公安机关如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本文作一粗浅概述。

一、新时期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对公安机关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出了新期盼

当前,随着我国立法体制与国际社会的接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公安工作职能由专政职能向服务职能的延伸,公安机关面临的执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已经处于更加广泛的社会监督之下,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这对公安机关的执法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公安机关必须进一步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切实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坚决杜绝发生伤害群众感情、漠视群众疾苦、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二)对公安机关管理与服务水平提出了新要求

公安机关承担着大量行政管理职能,这些职能都涉及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公安机关要把方便人民群众工作、生活作为公安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从户口登记、证照办理、场所管理、租赁房屋管理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入手,进一步改进公安行政管理工作和服务职能,要不断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真正为人民群众提供方

便,让人民群众更多的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三)对公安机关增强群众公共安全感提出了新要求

切实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是公安机关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公安机关必须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创新防范和打击犯罪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科学性。特别是要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暴力犯罪,坚决铲除危害一方的黑恶势力。盗窃、抢劫、抢夺等多发性侵财案件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对普通群众来讲是天大之事,公安机关要不等不靠,主动出击,竭尽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

切身利益。

(四)对公安信访工作提出了新期待

公安信访工作是我们了解掌握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渠道。可以说,做好公安信访工作,解决信访问题,化解矛盾纠纷、满足人民群众合理诉求,是公安机关落实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直接体现,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抓手。因此,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坚持局长、派出所长接待上访群众制度,必要时要带案下访,切实畅通信访渠道,沟通公安机关与上访群众的感情,真正让上访群众有说理、有依靠的地

方。

(五)对公安队伍建设提出了新期望

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如何,人民群众对民警的信任度、满意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警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位置,直接影响警民关系是否和谐。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不仅希望公安队伍是刑事犯罪的克星,是他们的“保护神”,还希望是他们生活当中的温馨港湾。“有困难找警察”是我们自己打出的旗帜,也是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为此,公安机关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从严治警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坚决杜绝“冷、硬、横、推”的问题,坚决防止发生与民争利、吃拿卡要和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坚决防止发生刑讯逼供、滥用武器警械、滥用强制措施的问题。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统一规范,完善制度抓好队伍素质教育,树立良好警纪警风,努力建设一支人民群众最亲、

犯罪分子最怕的公安队伍。$$分页$$

二、公安机关如何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

社会平安是极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发展最基本的环境。公安机关要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满意作为公安机关的最高要求,切实关心群众疾苦,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认真做好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和化解,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工作职责,抓好防范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努力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新要求。

(一)树立执法为民思想是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的基础。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公安机关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重要前提。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公安机关只有把思想观念定位在坚持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的基点上,才能以新的视角审视新的情况,以新的思想指导新的实践,以新的作为创造新的成绩。一是要强化宗旨教育。引导和培养民警进一步增强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意识,让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始终成为支配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思想动力。二是要强化群众路线教育。教育广大民警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进一步增强公安工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听取民声、尊重民意、吸纳民智,让人民群众的期待与公安工作决策“不谋而合”,让党的方针政策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三是要强化人权意识。要树立依法履行职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衡量和检

验公安工作的根本标准。

(二)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是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的重要前提。 公安民警要真正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就必须在提高执法素质、执法能力、执法水平、执法服务上下功夫,以过硬的素质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一是要在提高执法能力上下功夫。公安民警的执法能力,主要体现在能否准确把握矛盾的性质,准确把握案件的本质,准确把握法律的精髓。这就要求广大民警必须具有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公安业务知识和过硬的基本功。公安机关要以执法质量的提升为主线,以深化

“大练兵”活动为载体,以公安“三考”工作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对基层执法一线民警的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集中培训、跟班作业、专家讲座、法制例会等执法教育培训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基层一线民警的执法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在作风养成方面下功夫。广大公安民警要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做群众的贴心人,做到时时、处处、事事都能够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帮人民所需。三是要在深化“大练兵”活动上下功夫。要本着“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三懂五会”为重点,采取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通过“日学、周练、月考”的练兵机制,有效推进“大练兵”活动向纵深发展,确保民警的政治素

质、身体素质、业务能力、执法水平、服务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三)营造良好的治安环境是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的具体体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过程,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主力军,只有将不断化解新形势下社会矛盾作为基础性工作、把营造良好治安环境作为工作重心来抓,才能真正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一是要牢固树立维护稳定是公安机关服务发展大局首要任务的观念、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的观念、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公安工作切入点的观念,进一步研究不稳定信息掌握、群体性事件预警处置以及解决涉法涉诉公安信访问题等方面的薄弱环节,完善措施,提高水平,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确保社会更加和谐。二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检验和衡量社会治安工作的根本标准,进一步创新打防工作机制,增强针对性、主动性、实效性。加大对暴力犯罪、黑恶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打击力

度,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四)做好服务群众工作是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新要求的根本途径。 在树立执法为民思想、提高民警综合素质、营造良好治安环境的同时,公安机关要回应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就必须在服务群众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一是要大力培养民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正执法、热情服务的职业风范,使民警在工作上忠于职守,爱岗履责,不仅要“破大案”,还要

狠抓“小事”、“简单事”和“平凡事”,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在语言上要文明礼貌,态度诚恳,多一些人情味,少一些官腔;在行动上要有礼有节,平等待人,多一份热心,少一点冷漠,以真心换真情,以文明换理解,以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治安、出入境、道路交通、消防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积极研究推出新的便民、利民、惠民政策和措施,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减少中间环节,拓宽服务领域;加强行政审批服务建设,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做到能让群众一趟办完的,决不让群众跑第二趟,使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公安机关执法为民带来的实惠。三是要进一步深化警务公开,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消除警民隔阂,融洽警民关系,积极组织民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做群众的贴心人,使民警时时、处处、事事都能够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认真兑现作出的各项承诺,切实做到“言必信、行必果”,真正做到人民公安为人民。四是要认真履行社会服务承诺制度。公安机关要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贯彻落实好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的规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增强公安机关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做到有警必接、有案必立、有危必救、违法必纠、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勤政廉洁,切实履行公安工作的根本宗旨,为经济建设

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范文第4篇

香泉镇中庄村

香泉镇中庄村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

应急处置指挥机制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定西市安定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印发香泉镇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我村的应急管理工作,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预防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现就建立健全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指挥机制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跨越发展、富民强区目标,坚持“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方针,以提升预警和处置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应急保障能力为依托,加大创新力度,强化资源整合,夯实基层基础,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高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科学化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全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二、工作目标

1、建立指挥统

一、结构合理、反应灵敏、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处置指挥机制。

2、加强和完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管理机制、基层应急队伍和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3、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妥善处置重大突发性和群体性事件。

三、有关要求

1、推进重大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处置指挥机制建设 完善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健全区、乡镇(街道)、村(居)三级应急管理体系,我村明确应急管理的领导机构和配备应急工作人员,强化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综合协调职能。

2、健全应急预案体系

强化各专项指挥机构职能,充分发挥其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作用;加强应急预案动态管理,按照事件的不同类型,根据形势需要,及时制定、修订各类应急预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3、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建立上下贯通、军地协调、部门联动、社会动员的工作机制。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隐患管理机制建设,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监测预警系统,扩大监测预警覆盖面;加强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信息报告机制建设,着力提高信息报告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和应急系统联动机制,提升协同应对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坚持政府主导,充分发挥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创造性,发展壮大社会应急志愿力量,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应急管理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为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4、深入开展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加强应急管理科普宣教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各类媒体,采取现场活动、知识竞赛、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应急知识普及与宣传教育活动,继续开展应急管理专题培训工作,增强应急管理意识,不断提高防范与应对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5、适时组织开展实战演练

通过实战演练,检验机制预案,及时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充实完善,发挥机制预案最大效用。加强各专业应急力量演习演练,有针对性地开展联合演练、联动演练,增强联合作战的实效,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水平。

6、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

认真总结近年来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教训,不断加强协调沟通,优化整合应急资源,进一步强化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应对工作中的部门联动、单位协同和区域合作,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不断提升处置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7、加强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

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范文第5篇

及处置对策探析

姓名:

班级:

学号:

我国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原因及处置对策探析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突发性、利益诉求性、泄愤性、复杂性、策划组织性、广泛性、危害性等特点,然后从群众、政府及社会三个方面解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最后从事前、事发、事后三个阶段提出了进行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利益诉求;社会失衡;贫富差距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虽然还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但是,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已是不争的事实。所谓群体性事件,是指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现有资料表明,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原因有村征地补偿、城市拆迁安置、企业改制改革、军队复转干部、民族宗教、土地草场纠纷、环境污染、涉法涉诉、劳动和社会保障、腐败和社会不公、邪教和分裂祖国等。

一、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的转型和社会结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增多,致使我国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突发性

群体性事件绝大多数是因自身权利受到偶然事件侵犯的一种反应性行为,突发性极强。

2.利益诉求性

尽管群体性事件政治性因素增多, 民族宗教问题有所增加,但追求特定领域的利益仍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主导因素,其经济性大于政治性。

3.泄愤性

绝大多数参与者与最初引发的事件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主要是路见不平或借题发挥,表达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以发泄为主,而且伴有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的行为。

4.复杂性

群体性事件合理性与无理性共存、正当理由与不当理由共存、合法情节与过激行为共存。

5.策划组织性

随着从个案维权向共同议题的转变,参与主体逐渐多元化,其组织性不断增强。

6.广泛性

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人员通常由当事人或家属;经济利益共同体;政治利益共同体;情绪共同体等组成。同时,新闻舆论以及网络的传播又使其得到社会民众的同情和支持,进而促使更多群体参与其中。

7.危害性

群体性事件的危害性极大,不仅体现在人员伤亡、组织消失、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方面,而且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造成的破坏性冲击。

二、原因:

对群体性事件的观察和分析是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因为这些事件客观和真实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的许多重要信息。在此,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1.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群众

1.1人们对于事件的鉴别力不足

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的渗透以及海量的信息大爆炸,使得公众无法甄别事件真伪。同时,大量网络信息的流传使得人们陷入认知冲突之中,并不自觉的充当了网络信息流传中的一环。

1.2人们维权意识增强但法律素质较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觉醒,社会公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却不能正确而合理将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和义务有机的结合与统一。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过分强调法律法规中有利于自己的方面。 并认为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即便是自己的所作所为与法律相悖,法律在面对群体越轨行为时的广泛制裁也是难以实现的。于是,现实中的这种思想认识偏差极易导致其行为的越轨。

2.群体性事件参与客体——政府

2.1官僚主义作风尤存,腐败现象严重

公共事务管理人员是公共利益的捍卫者、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和公共秩序的维护者,能够公平、合理地处理利益相关者的矛盾和冲突。但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党政部门和人员的角色定位出现了偏差,公共权力行使方式欠妥。他们追求GDP至上,对人民群众的呼声与疾苦存在着麻木不仁甚至不闻不问的现象,他们不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而且时常滥用职权,或以权谋私,或侵民扰民,或违法乱纪,使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由鱼水关系变成了水火关系。长此以往,民众与之产生了强烈的不信任感和排斥感,并将这种对具体工作人员的质疑发展到对政权体制的不满。

2.2基层组织控制能力弱 ,不善于化解矛盾

随着我国逐步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人们的组织认同感、归属感逐渐淡化,由利益所导致的各类纠纷愈来愈多,通过既有落后的制度安排已经无法予以解决,相应地各类基层组织仍然沿用以往解决思路已经不足于应对现实中复杂的社会事件,其结果就是难以解决群众利益的纠纷,从而使群众对基层组织失去信心。 此外,政府在面对利益分配问题时如果出现明显偏差或失误,就极易造成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而引发群体性事件。在事发之后, 有关部门和人员反应迟钝或行政不作为,未能够及时对社会公布事件的真相,对有悖于事件事实真相的谣言听之任之,相关利益受损群体的诉求得不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有的重视和正确的引导,,以至矛盾升级与恶化。观察发现,那些颇具影响力的事件,几乎无不是由群众的合法权益长期得不到有效保障、政府部门对群众的合理诉求没有合理解决、不恰当使用警力激化盾等所造成的

3.群体性事件环境——社会

3.1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公平失衡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社会弱势群体所受到的冲击与付出的代价最为明显,而其获得的实惠却最少。因此,面对社会存在的贫富悬殊,其心理在受到巨大冲击的和震撼的同时,极易产生对立化和非理性化的心理失衡。于是,这些人群包括社会舆论对现实中的官员腐败、贫富不均、司法不公、治安恶化、信仰不自由、政府和官员的诚信缺失等方面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不满情绪,当这种不满情绪达到一定量的积累之后,一旦遇到偶发的某一利益冲突的具体事件时,会使人们的这种不满情绪转化为对政府乃至整个社会的不满甚至仇恨。

3.2民情民意表达渠道不畅

社会弱势群体在与强势群体发生利益矛盾和冲突时,利益诉求渠道不畅,他们往往处于失语失声、束手无策的境地,在体制内的利益诉求难以表达之时,有着共同利益诉求的弱势群体联合起来,不得不寻求用体制外的方式进行利益的抗争,其中包括选择串联、聚集起来酿成群体性事件。他们为表明主张、宣泄情绪、扩大影响、实现目标而不断将事态扩大化,形成群体性的纠纷,借助舆论等力量向政府施加压力,迫使政府出面解决问题。

三、处置对策:

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是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这需要我们从事前、事发、事后三个方面着手。

1.事前调控

事前调控是指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前对群体性事件的调解与控制。

1.1建立灵敏、迅速、准确、畅通的信息收集渠道

在一定的意义上,社会不满是一种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它通过一定的载体传播而与相同社会处境者产生共鸣。 因此,收集舆情空间信息显得至关重要。

1.2完善利益均衡机制, 让社会各阶层真正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政府应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均衡机制,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两种手段,进行双重调节,实现国民收入的合理分配,这样既能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利益,又能使国民收入分配相对公平,使利益差距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各群体的利益处于相对均衡状态,防止社会的两极分化。

1.3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维权机制,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当前我国数量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游离于主流体制之外,其利益表达能力低下,建立畅通的利益诉求组织和渠道能提高社会弱势群体利益表达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缓和甚至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4做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政府官员应该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到权用于民,情系于民,利为民谋,为人民群众把好事办好

2.事发控制

事发控制指在事发过程中合理解决群体性事件的一系列行为。

2.1快速介入,控制事态

群体性事件的参与者,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遭受社会挫折和经历社会心理失衡的过程中, 本身就已经孕育了一定的冒险心理,当聚集为群体后,责任广泛分布于全体参与者当中, 任何一个个体都不必对行为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因此采取的行为往往比个体独处时更激进、更

冒险。因此,群体性事件发生时要严防事态的扩大。

2.2讲策略,分类处置

正确处理农民维权、 工人维权 、市民维权、 社会纠纷、 社会骚乱和 有组织犯罪等不同类别的群体性事件。 得当的处置群体性事件能释放出长期积聚的社会能量,使那些心理失衡的公众得以实现心理上的平衡,从而缓解社会紧张,起到一种社会安全阀的作用。

3.事后处理

事后处理是消除事件不良影响、防止反复稳定社会的重要环节,确立稳妥的群体性事件善后机制。

3.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稳定公众情绪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产生某种态度和行为总是由一定心理动机驱使的。因此,我们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密切注意群体性事件在平息后可能出现的新心理状况。

3.2查找原因,总结教训

群体性事件是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风向标和警报器,能表明社会上存在着某种利益的分化和失衡,表明有部分群众存在着利益诉求和对政府、对社会的不满,表明政府的调节机制出了故障,甚至暴露出干部的官僚主义作风以及基层组织社会控制能力的不适应等,从而提醒政府根据这些信号,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矛盾的化解,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致谢

在此论文完成之际,我要深深地感谢在此论文写作过程中帮助过我的人。

首先,感谢潘启东老师的指导,正是他在课堂上的谆谆教导,才使得我接触并了解了组织行为学。

其次,感谢对此论题做出研究的专家学者们,正是在他们的基础上,我才能查阅大量资料,不断完善论文内容。

最后,感谢那些给我提供建议与资料的同学们。

参考文献

[1]

[2]

[3]

[4]

[5]

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范文第6篇

本文所谓的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 是指校园内突然发生的, 以在校学生为主导且有多人参加的, 由于自然、人为或社会政治中的一种或多种原因所致, 对高校或社会正常秩序可能造成影响或冲击的事件。

1 当前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

上述年轻学生的种种特点, 也决定了这一群体的不足, 如易于冲动、过于自我、易受误导等, 这些特点和不足也使得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不仅具有一般突发性事件的特点, 而且具有“高校”这一特定地域和“学生”这一特定主体所赋予的独特性质。

一是事件突发性。校园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没有任何先兆, 由于校园内人员密集、年龄结构和思想认识接近, 任何一个事件往往都能在很短时间内引起大量学生的共鸣, 如果有人进行组织、引导, 就很容易形成大规模的聚集。同时, 由于手机、校园网、校园广播等通信手段广泛使用, 高校管理部门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掌握此类情况。

二是诱因多样性。由于高校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活跃、热心时事、关注维权等特点, 对任何一件小事的评论、诉求都能迅速在广大学生当中引起共鸣和争论, 这里事情既可能是学校偶然一次停电, 也可能是国内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乃至国际上涉及国家主权的重大事件。

三是目标明确性。无论是国家利益还是个人利益, 学生反映的诉求都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人群、部门或者事件, 而且此类群体性事件在其内部也是高度的统一, 虽然在发展的不同阶段追求的目标不一定相同, 但在各个阶段其诉求也是较为一致和明确的。

四是行为对抗性。由于校园突发群体性事件的诱因多是涉及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 当通过正规渠道无法反映诉求、解决问题时, 学生群体年轻冲动的特点便会体现出来, 加之部分学生抱有法不责众的心理, 使其容易将心中的不满通过极端的行为表达出来, 甚至转变为打砸烧等恶性行为。

五是发展多变性。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涉及人员众多、情绪激动, 而且很多诉求是学校一方难以解决的, 因此, 引导和化解工作难度较大, 处置不好就会造成事态的扩大, 由校园内的聚集转变为走上街头, 由单一学校扩展至多个学校。

2 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

近年来, 导致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高发的原因涉及宏观、微观多个方面, 概况起来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社会制度的变迁。高校学生无不面临着走向社会的严峻考验, 其对相关政策的关注程度也是空前未有的, 因此政府相关制度的出台和变动都直接影响着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 较为突出的例如, 就业制度、集体户籍制度、学历认可制度、联合办学制度、特困生扶持制度、教育收费制度等。这些相关制度的出台和变动前后, 都会对学生的在校生活和日后求职产生较大影响, 往往在学生心里产生待遇不公的影响, 在学生群体当中形成不满情绪。

第二, 学校管理的弱化。近年来, 随着办学社会化、教师聘用制等制度的实行, 学校对教师队伍、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以及学生的管理工作依然完全依靠高校一己之力, 这一矛盾造成学校管理职能的不断弱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对学生管理弱化。由于学生大量居住在学校周边的出租房, 各类侵害学生人身财产的案件、火电气灾、食品卫生安全等事故类事件也日趋频繁, 一旦此类事件发生, 学生极易将矛盾聚焦在学校和政府方面。二是对教师队伍管理弱化。由于高校教师工作的灵活性较大, 其工作、生活几乎全部脱离了学校的视线, 造成影响师德学风的事件不断增多, 这必然在学生当中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容易引起学生的笔诛口伐, 甚至是大范围聚集表达诉求。三是对服务人员管理弱化。高校当中存在大量非在职服务人员, 如个体食堂人员、宿舍管理人员、绿化保洁人员以及在校内的施工人员等, 而学校对上述人员的管理相对落后, 时常造成由饭菜质量收费、宿舍清洁、施工扰民等问题学生集体反映不满的情况。

第三, 反华势力的渗透。西方反华势力经常把大学生当作思想意识渗透的目标并经常通过网络这一隐蔽渠道对大学生进行拉拢、渗透, 宣扬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自由”思想, 部分不敏感的学生的维权意识被引向极端。当学生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犯, 而又得不到解决的情况下, 就会理直气壮地状告学校, 甚至会采取过激行为, 如罢课、游行、聚众上访等等。同时, 国内一些另有用心的人员自认为在社会变革中改革开放利益调整中受到不公待遇, 其也会利用学生这一最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制造事端引发关注。

3 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对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 高校保卫部门应当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采取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而且在每个阶段都应当从保卫部门自身和在校学生两方面开展工作。

3.1 事前阶段

高校保卫部门应当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切实做好应对各类事件的准备、预警工作, 才能在遇到此类事件时做到有条不紊、妥善处置。

首先, 提高认识, 完善制度。要不断增强保卫部门工作人员、校园保安以及其他教师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敏感意识, 牢固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不断完善各类方案预案, 确定事件处置的第一领导, 制定不同事件的处置流程, 细化保卫力量的职责和措施, 并定期组织预案演练, 熟练地掌握处置群体性事件突发的方法和要领, 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其次, 建立广泛的情报搜集网。一是加强与学生干部的沟通。由保卫部门工作人员或教师定期与学生干部的沟通, 掌握学生近期的思想动态, 关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诉求, 了解学生对国内外焦点事件的态度等。二是强化辅导员制度。在每个班或专业设立专职的辅导员, 负责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工作, 进而加大与学生的接触面, 能够最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动态。三是加大校园网监控力度。由于校园网已成为学生发表言论、相互沟通、组织活动等事情最主要工具和场所, 高校保卫部门应当承担起对校园网的实时监控工作, 及时发现学生当中的不稳定因素, 并密切关注, 防止事态扩大。

最后, 完善学生反映诉求的渠道。由于多数群体性突发事件都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 因此高校相关部门应当以开放的姿态, 主动接受学生意见和建议, 并及时向学生作出答复或加以整改, 从而不断化解一个个的小矛盾。

3.2 事中阶段

高校保卫部门在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后, 应当遵循“静、快、明”的工作原则进行现场处置。

首先, 静是指头脑要冷静、内心要平静。高校保卫部门在面临突发事件时, 一定要先在头脑里树立清醒的认识, 不能坐立不安、如临大敌, 要客观看待发生的突发事件, 从理解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换位思考, 秉着“宜疏不宜堵”的原则, 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地位出现在学生面前, 才能真正听取学生的诉求, 进而防止事态的扩大。

其次, 快是指上报要及时、处置要快速。发现此类事件后, 高校保卫部门应当及时将此事件上报校领导以及当地公安机关, 并根据相关方案预案落实相关人员的职责, 保卫部门的领导也要第一时间赶到事件核心区, 全面掌握事件的起因、学生的人数、目前的情绪状态、反映的主要诉求等内容。随后, 主动联系高校相关部门, 就学生反映的诉求进行通报, 并由校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尽快给出明确答复。同时, 部署保卫部门员工对现场的学生进行劝导、疏导防止规模的扩大。

最后, 明是指信息要透明、导向要明确。群体性事件最忌讳的就是人员的盲从盲从者易于被人利用, 且往往更加容易冲动, 使事件向恶性的方向发展。因此, 在处置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时, 高校保卫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网络、手机、校园广播等形式, 将诉求的最新解决进展、焦点的真实情况及时的进行通报, 从而消除学生对学校、征服的误解、偏见和敌视情绪, 进而缓解事态的紧张。同时, 加大对学生的正面引导, 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依靠正规的途径去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3.3 事后阶段

在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结束后, 作为高校保卫处来说, 仍然有两项重要的工作需要完成。

一是加强总结、完善机制。在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完毕后, 高校保卫部门应当对此次事件的起因、处置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总结, 总结出成功的、带有共性的处置措施, 发现导致事件恶化的、无效的处置措施, 进而逐步完善各级方案预案, 建立适合本校的、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长效应对机制。

二是加强教育、有效引导。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刚刚结束的几天, 是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的最好时机。因此, 高校的各个部门都应从不同角度开展此项工作。对于高校保卫处来说, 应当对学生加强政治敏感性的教育, 使其提升对国内外政治形势的自我辨识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法治意识教育, 使其能够选择合理合法的途径去反映、表达自己的诉求;加强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危害性的教育, 使学生能够意识到通过此种方式解决问题的危害性, 以及对自身、对学校造成的负面影响, 并逐步对高校对事件处置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进而自觉的抵制和防范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摘要:近年来, 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层出不穷, 而且其表现出来的特点和原因也纷繁复杂。保卫部作为高校稳定最直接责任者, 必须要充分认识到此类事件的特点和原因, 并积极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入手, 采取主动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 进而维护校园的稳定。

关键词:高校保卫部门,校园群体性突发事件,特点,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健, 刘东民.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对策[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1 (5) .

[2] 操光亮, 吴有云.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分析与思考[J].保卫学研究, 2006 (1) .

[3] 戈国华, 李夏芳.试谈防止高校群体性事件的发生[J.]山东文学, 2008, 11.

上一篇:浅谈中国公务员制度范文下一篇:群塔作业防碰撞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