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风险的会计信息论文范文

2024-07-13

系统风险的会计信息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信息技术在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实施会计信息化审计,加强对会计信息化信息系统运作的有效监督,对防范信息系统的风险将起到一定的作用。目前,多数企业,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积极意义和效益,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从而使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目标、特点、策略、前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会计 信息化 审计 策略

1 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目标

1.1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指组成会计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数据资源是否受到妥善保护,不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遭到破坏、更改或者泄漏系统中的信息。会计信息系统的资源通常包括硬件、软件、数据文件、系统文档、消耗性材料和其他设施。这些资源经常放在一处或几处,硬件可能被恶意破坏,软件和数据文件的内容可能丢失或毁损,消耗性材料和数据资源可能未经批准而被使用。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是通过建立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而加以保护的,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主要是审查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措施是否健全有效,对于不足之处应提出需要进行改进与完善的建议。

1.2 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是由其中的硬件系统的可靠性、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及数据的可靠性等因素共同决定的。软件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运行环境中,在规定的运行时间内或规定的运行次数下,程序和所有数据元素运行不同测试用例的无差错概率。硬件系统的可靠性是指在一个指定的时间周期内,在给定的控制条件下,硬件系统执行所需功能的成功概率。数据可靠性是指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及时,它取决于系统绝对数据的处理过程是否准确无误,以及确保数据可靠的控制措施是否有效。系统的可靠性还体现在它的容错能力上。对会计信息系统可靠性的评价要检查系统的运行是否稳定可靠、是否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是否能抵御外界干扰而正常工作。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时,审计人员应对决定会计信息系统可靠性的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审查和评价。

1.3 会训信息系统的有效性 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性是指该系统能否实现既定的目标、系统的各项处理过程是否符合国家法律和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评价会计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必须了解用户的需求。会计信息系统有效性的审计一般在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之后进行,通过事后审计可确定会计信息系统是否能实现既定的目标,根据审计的结果,管理者可做出相应的决策。

2 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特点

2.1 审计的所有领域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目前,审计在每一领域都还做得不够,如:尚未构筑起适应现代技术发展的一种或多种可能的、可用于解释和预测多种审计现象的多维审计理论—,这种理论将使对审计环境、目标、本质、假设、概念、标准、技术、方法、过程等的论述更新颖、更丰富、更具逻辑性和环境适应力;急需加速我国的审计工作从落后的“绕过计算机审计”向先进的“通过计算机审计”和 “使用计算机审计”转化。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管理责任与风险巨大的审计(尤其是独立审计)行业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新时期,所有的审计人员都应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电脑审计人员,而这是审计(后续)教育的重要任务。

2.2 会计信息化审计系统具有极强的适应性 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多元、实时、开放性使会计信息化审计也具有多元、实时、开放性特征,实时审计、会计责任审计、环境审计、境外审计等都将因此而变得更加容易。

2.3 会计信息化审计将对传统审计进行重整 尽管“两权分离的程度决定了审计主体的种类和被审计单位的形式”,“审计效率和审计风险的矛盾决定了审计程序和方法的历史变迁”,但如果所有的计算机只囿于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水平,提供的信息单一、过时、封闭,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的非审计业务(其必须依赖于多元、实时、开放的信息)收入又怎能达到其总收入的70%(我国仅30%左右)?事实上,正是信息量极大丰富的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和全新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支持了卓有成效的“四大”国际会计公司及其或集权或分权的管理模式,支持了审计效率和审计风险矛盾的最有效的解决,从而支持了现在和将有的多种繁杂的具体业务。

3 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策略

3.1 建立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 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不健全将会阻碍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发展。为适应未来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应尽快建立自己的会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机构,按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要求组织、协调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规划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发展策略和职业培训计划,研究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方法、技术和规范,指导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在这项工作的起步阶段,政府应加强领导力度,从宏观上搞好规划安排,从资金和技术上扶持会计信息化审计,有效规划、部署和指导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

3.2 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研究 审计理论来源于审计实践,又反过来指导、促进审计实践,二者不可偏废。没有审计实践,审计理论无法产生,没有审计理论指导的实践会走弯路。因此,要在审计实践中善于及时发现、总结规律性的问题,将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国内学术界、政府研究机构应当加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论研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密切关注国际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最新发展动态,不断发展与完善会计信息化审计理论,从而更好地为会计信息化审计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促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审计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3.3 制定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 会计信息化审计同传统财务审计相比,在审计对象、审计目标、审计内容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为了规范会计信息化审计业务,明确工作要求,保证执业质量,应研究和制定我国的会计信息化审计准则和实务指南。会计信息化审计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由行业组织出面将实践经验加以总结,并把有关概念、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固定和统一起来,形成行业标准和规范。

3.4 强化企业领导加强管理与控制的观念 树立企业领导的信息化会计信息系统管理意识是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关键。因此,企业主管部门在充分领会国务院有关“国民经济信息化”指示精神,认真抓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对企业领导进行会计信息化系统管理与控制的思想教育,促使企业领导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会计信息化审计的重要意义,重视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将会计信息化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3.5 大力培养会计信息化审计人才 从内部讲,一是强化培训。各级审计机关要拥有完备的培训基地,从自己的需要加强不同岗位的适应性培训;二是重点选拔。即有重点地选派一些“尖子”人才进高校深造,进行知识更新,或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三是完善机制。要逐步形成能有效鼓励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激发各类人才智力潜能的运行机制,使知识最终能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求参与分配。

3.6 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 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必须加大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宣传力度,如实宣传网络环境下重构后的会计信息系统所带来的风险,大力宣傳会计信息系统控制的重要性,让更多的经营管理者,真正认识到开展会计信息化审计的必要性,增强会计信息化审计的迫切性,促进社会舆论对会计信息化审计的理解与支持,进而推动会计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谢诗芬.高级财务会计问题研究[M].四川: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45-52.

[2]胡仁显.自助式会计信息系统[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78-82.

[3]傅元略.网络财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56-63.

[4]钱一玲.电算化审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92-98.

系统风险的会计信息论文范文第2篇

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汀环境下财务报表审计的比较

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乃至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会计信息系统在为企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风险。为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有效和效率,对其进行审计是十分必要的。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弄清它与IT环境下的财务报表审计的差别,对我们开展今后的审汁工作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孙立辉

系统风险的会计信息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为研究XBRL财务报告是否增加了年报的信息含量,文章以深市A股53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对2008年至2012年样本公司披露XBRL财务报告前后累计异常报酬率CAR数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虽然XBRL报告包含一定的信息含量,但并不显著。

【关键词】 XBRL; 事件研究法; 市场反应

一、引言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XBRL)这一构想最早由美国会计师Charles Hoffman于1998年提出,是基于互联网专门用于财务报告编制和披露的计算机语言,这一概念将会计准则与计算机语言相结合,通过计算机对财务数据进行的智能化处理,使得使用者能够对各种会计信息进行快速快捷的识别、储存、交换、分析及利用,减少了信息使用成本并提高了信息质量。随着全球各国会计信息化的推进及对XBRL的大力推广,基于XBRL的财务报告必将成为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形式。

我国早在2002年就开始参与XBRL的研究,200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推出面向中小投资者的“XBRL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上海证券交易所也从2009年半年报披露开始采用了全新的XBRL标准平台系统。2010年9月,财政部发布《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于2011年1月1日起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我国部分公司、部分证券期货资格会计师事务所施行,2011年11月石油天然气和银行监管行业的扩展标准发布,其他行业分类标准制定也在不断推进中,XBRL在我国已经进入实质性应用阶段。

XBRL财务报告的核心价值在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自上交所和深交所强制要求上市公司进行XBRL披露后,实行XBRL披露是否提高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成为关注的重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我国未来XBRL的应用和推广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拟采用事件研究法研究XBRL报告披露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考察XBRL标准的年报是否能够改善我国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公司信息的透明度,从而增加投资者的决策效率。事件研究法是探讨事件发生前后标的公司股票价格反应的研究方法,它以特定事件日为基准,通过研究事件日前后股价收益率的变化,衡量标的股票价格因为该事件所受的影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研究事件期中样本的累计报酬率是否有显著异常,来探讨该事件的信息含量。对本文而言,则是通过研究XBRL财报披露前后该股票的累计异常收益率(CAR)来测定XBRL年报是否含有信息含量。若XBRL年报披露含有信息含量,则披露日附近可观察到CAR有明显的增加;若市场对该信息的反应是无偏的,则在事件日后股票累计异常收益率并无显著变化。

二、研究设计及模型构建

(一)样本选取

从2009年开始,上交所和深交所都推出了各自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报送系统,但两者在具体披露流程上并不相同。上交所是由上市公司应用报送系统的客户端应用软件在本地生成XBRL实例文档,然后上传到上交所,而深交所是由上市公司业务人员根据从深交所获得的权限,登陆报送系统直接填写信息,由系统自动生成XBRL实例文档。

由于深交所的报送系统可以随时和交易所后台进行交互验证,如有错误可及时发现修改,报送数据的准确性较高,因此本文的研究样本选择在深交所上市的A股制造业企业,选取2008年至2012年的市场数据为样本,剔除窗口期有其他重大事件对外披露的公司、估计期内连续10天未进行股票交易的公司、ST或PT类公司以及其他数据不全的样本,最终获得有效样本53个。

本文研究数据来自深交所网站系统及雅虎财经,数据处理主要基于Microsoft Excel及SPSS(PASW Statistics 18.0)软件。研究步骤主要分为两步,第一步对2008年至2012年深交所披露XBRL财务报告前后的CAR进行描述统计,观察在2009年采用XBRL披露后CAR是否有显著变化;第二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先对可能影响CAR的各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其是否存在共线性,然后对CAR进行回归分析,检查XBRL对CAR的贡献是否显著。

(二)定义事件期

采用事件研究法首先要对事件日、事前估计期和窗口期进行定义。由于目前上市公司XBRL财务报告均由PDF格式的报告转换而来,故不存在信息提前泄露的可能,因此本文事件日定义为上市公司披露年报的日期。事前估计期的作用在于估计正常收益率,本文所选用的估计期为[-90,-1],即年报披露前90个交易日;窗口期用于研究事件发生后股价的异常变化,窗口期的长短可以根据研究需要自行设定,通常研究使用的窗口期有[-2,2]、[-1,1]和[0,1],本文研究选择的窗口期为[-1,1],即年报披露前1个交易日到披露后1个交易日。

(三)计算累计异常收益率CAR

本文计算XBRL财务报告披露前后的CAR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1.计算样本公司在估计期[-90,-1]内的股票i的日收益率及市场指数日收益率,分别用Ri,t和Rm,t表示:

Ri,t=(Pi,t-Pi,t-1)/Pi,t-1

Rm,t=(Pm,t-Pm,t-1)/Pm,t-1

其中,Pi,t代表股票i在t日的收盘价,Pm,t代表在t日的市场指数,本文研究深交所的A股制造类企业,故采用深成指为市场指数。

2.计算预期正常收益率。本文采用的预期收益率计算方法为市场风险调整法,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来计算正常收益率。以估计期内数据为样本,以市场指数收益率为解释变量,以个股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αi、βi为回归系数,εi,t代表回归残差进行回归分析:Ri,t=αi+βiRm,t+εi,t

通过回归分析后得到αi、βi,并据此计算每只股票在窗口期[-1,1]的预期正常收益率。

3.计算每只股票在窗口期[-1,1]内每日异常收益率ARi:ARi,t=Ri,t-(αi+βiRm,t)

4.将窗口期内的每日异常收益率ARi加总即得到每只股票的累计异常收益率CARi。

(四)设计回归方程

研究表明影响累计异常收益率CAR的主要因素包括公司的成长性、盈利能力、未预期盈余、行业因素等,由于本文选择的样本均为制造业企业,故行业因素不再考虑。回归方程设计如下:

CAR=A+B1XBRL+B2GROW+B3UE+B4ABSUE+

B5LOST+ε

其中,各相关影响因素变量定义为:

1.事件影响变量(XBRL)

本文主要研究深交所实施XBRL对年报信息质量是否有所贡献,深交所于2009年开始披露2008年的年报,故将XBRL设置为虚拟变量,XBRL标准实施后取值为1,实施之前为0。

2.公司成长性(GROW)

公司的成长性反映了企业未来的发展及其盈利能力,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预期会影响股价的变动,故将公司成长性设置为解释变量。对于公司成长性的衡量,现有文献一般采用托宾Q值或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来衡量,本文主要采用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来衡量。

3.未预期盈余(UE)

已有研究表明某一给定期间未预期盈余(UE)的变化与股票价格变化呈正相关关系。本文将UE作为解释变量来检验其对CAR的影响,表示为预期的每股收益(EPS)同年报实际披露的每股收益之间的差额,即UE=EPSt-EPSt-1。

4.未预期盈余的绝对值(ABSUE)

未预期盈余与CAR之间有时会表现出非线性的特征,故本文特将未预期盈余的绝对值引入回归方程,以此来控制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5.公司亏损(LOST)

公司盈利还是亏损对股价的影响很大,故本文将其列为虚拟变量,收益为负为1,为正则为0。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深圳证券交易所的“XBRL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于2009年推出,即自2008年年报开始进行XBRL披露,本文计算CAR市场数据自2008年至2012年,即年报数据自2007年至2011年。通过计算得出深市A股制造业53家样本公司各年在XBRL报告披露前后的CAR数据,然后对其进行描述性统计,统计结果见表1。

表1描述了XBRL标准财务报告披露前后各年CAR的均值和标准差,可以看出XBRL年报披露之前的2008年CAR均值为0.006421784,2009年至2012年的CAR最大值为0.000714150,最小值为-0.004442786,在实施XBRL财务报告披露前后CAR之间并没有显著的差异,XBRL标准对增加财务报告会计信息含量贡献并不大。

(二)相关性分析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只有各变量之间彼此不具备共线性才能保证回归分析的准确性,本文主要采用Pearson和Spearman对相关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为双尾检验,结果显示如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各个相关变量其相关性不显著,即各变量之间不具备共线性。

(三)回归分析

在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各因素相关性分析之后,本文对2008年至2012年的样本数据各相关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回归分析,见表3、表4。分析结果显示,年报披露有较强的市场反应,公司成长性、未预期盈余等指标对CAR有较显著的影响,这和现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XBRL在0.05置信水平上的P值为0.086>0.05,表明XBRL财务报告虽然包含了一定的信息含量,但是对CAR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四、结论

本文以深交所A股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运用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对XBRL年报披露的信息含量进行了检验,在窗口期为[-1,1]的条件下,检验结果并没有发现XBRL年报的披露有很强的市场反应。虽然XBRL年报的信息含量已经有所表现,但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CAR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本文选取的样本为深交所A股制造业企业53家,样本量较小,时间从2008年至2012年,时间序列并不长,而在此期间,我国股市经历了大涨大跌,深成指从2008年初的19 000点最高点一路下行,在本文进行的事件研究法和回归分析中并没有完全剔除市场行情的影响,结论可能存在偏颇,仍需未来进一步研究。

2.深交所披露的XBRL财务信息只包括公司基本信息,主要财务指标,主营业务情况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并没有披露财务报表附注,而实际上财务报表包含的会计信息有限,企业财务和经营信息更多的体现在报告附注中。深交所在XBRL的应用上已经计划增加财务报表附注的内容,以及将XBRL格式文件内容由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扩展到公司IPO报告、上市公司临时公告及基金公司公告。随着XBRL信息披露的全面化,XBRL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也会逐步显现。

3.目前上市公司披露XBRL财务报告仍是基于经审计后的PDF财务报告,只不过是在深交所的XBRL系统中重新填写,这种模式的应用成本虽然较低,但实质上却与公司的会计系统脱节,并不能充分发挥XBRL技术的优势。未来XBRL的应用模式应该由企业的ERP系统通过内嵌集成XBRL适配器直接生成XBRL实例文档,生成“实时会计报告”。XBRL只有深入到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和整个控制流程,将其应用于整个财务报告信息链,才能充分发挥优势,真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XBRL实例文档数据生成后,其最终目的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支持。目前深交所的“XBRL上市公司信息服务平台”虽已集展示、分析及下载上市公司信息等功能于一身,但目前只能分析最基本的财务指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仍有赖于使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大多数投资者,XBRL的优势无法真正体现。XBRL实例文档的生成、转换及数据分析,都离不开XBRL应用软件的支持。目前我国参与开发XBRL的软件还很少,要真正推广和应用XBRL,必须鼓励软件开发商大力开发用于XBRL数据提取、展示、分析等方面的软件,使投资者和分析人员即使不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也能对会计信息有效地分析利用,提高决策效率。

5.XBRL分类标准是XBRL的核心和基础,目前深交所和上交所XBRL应用所采用的分类标准均是自行制定,与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并不一致,导致同一财务报告由于分类标准的不同生成的XBRL实例文档并不完全相同。上交所、深交所和财政部的XBRL分类标准的统一与完善是推广和应用XBRL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难题,只有实施统一的分类标准,才能提高财务信息的可比性,同时也有利于市场监管和XBRL应用软件的开发,避免兼容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XBRL标准的理论基础研究[J].财会通讯,2006(9):56-63.

[2]段婧,孔令燕.XBRL的应用对信息不对称的影响[J].新会计,2010(7):63-66.

[3]黄长胤,张天西.XBRL分类标准扩展与信息披露质量[J].现代管理科学,2011(5):32-34.

系统风险的会计信息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信息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突破,致使我国迎来了一个新时代-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普及给许多行业都带来了便利,其中,会计行业就较为突出。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在会计信息化优势背后却潜在着一些会计工作的安全风险。就此方面,用自身所学和经验所得,对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的信息安全与危机把控战略谈一些思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会计信息安全;危机把控;战略

会计总是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不管是对于小中型企业还是大企业,它都起着打通企业命脉的作用。而在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面不断扩展,会计也会脱离原来手写账簿的时期,翻开新的一页—会计信息化时代!显然这是一件悲喜交加的事情,乐其将会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和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悲其将承担由会计信息化而附带的虚拟化所带来的会计工作的安全风险。在这一风险隐患下,下文就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信息安全和危机把控战略的具体措施策略展开论述。

一、加强软硬件的安全性设备配置

对于企业的软硬件进行安全性设备配置是一项必要的措施。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依赖的是系统的软硬件,而硬件系统的组成是基础设备,而其一就是计算机,它是保证企业会计工作有效进行的重要设施,可其本身系统容易出现漏洞,威胁着会计信息的安全,因此为了给企业会计信息安全和信息化打下一块坚固的基石,企业须加强企业内部硬件的安全性设备配置,对于计算机一类记录着会计数据的设备更应加强管控力度。更重要的是,企业应该安排专责人员对硬件设备的定期检修和日常维护,如若在巡检期间发现其有异样,则应查找其问题源并及时解决,只有如此,企业的会计信息工作才能安全有效地进行。软件的安全性建设工作不可忽略,软件和硬件都是为会计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工作所服务,只是二者效用不同,它的功能是简化会计工作步骤和提供核心的技术支持,所以软件的安装和应用也应保持一定的警惕性,以防不必要的损失,笔者自身以为下面这几个方面对企业软件安全建设有一定的益处:(1)及时做好各类数据的备份。在信息流量过大和内外部条件不定的情况,软硬件出现的问题不易提前察觉,比如说系统崩溃,数据意外,计算机中病毒等,企业的会计信息很可能因为这些因素而丢失,做好数据备份就可以及时恢复丢失的数据。(2)做好程序的控制工作。程序控制也是提高会计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主要包括软件系统的防御功能、安全监控、数据输出控制以及数据处理控制等。(3)做好系统防入侵工作。一些不法分子受利益熏陶有时会在网络上拦截和非法获取企业会计数据和信息,因此企业在储存和传输本企业内部会计信息时须仔细不可大意。以确保会计信息的安全,必要时也可设立网络防火墙,阻挡非法分子的入侵。相关部门也应该重视网络的安全,给予网络一片安全的工作环境。(4)做好数据的加密工作。数据和信息加密能够减少会计信息的流失,对数据和信息起一种保护作用,其原理是信息使用主体的其他使用者没有权限得到真实的数据,提供的数据都是错误的或者混乱无序的。这项措施也是会计信息安全的又一保障。

二、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信息化提供了别样的会计工作方式,不过,此工作的主体依旧是会计工作人员其本身,只是,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工作人员更需要努力学习会计相关知识来提高自己的会计处理业务,以备在不同环境下仍旧能够灵活处理遇到的问题。同时,需要多掌握一门技能即计算机互联网操作技能,此技能在新的会计时代必不可少,时代在前进,会计工作人员应紧随其步伐,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不被淹没。此外,会计工作人员还应注意自身职业道德和思维严谨的提升,应把保证企业会计信息作为自己的重大责任,随时把控会计信息可能出现的危机。唯有这样,企业的会计信息才能受到很好的保护,会计从业人员才能快速处理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和在自己工作领域拼搏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企业也要重视此方面,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制度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较慢于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会计信息化是互联网技术的产物,它是企业引进互联网技术运营而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完善,需要完善必存在其不足,所以企业将会计信息化时,在保证会计信息技术的安全进行就须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制度。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设立权限,要明确数据的管理和数据的操作的会计人员。(2)职责分离,监控 管理和操作职责须将其分离,各司其职,由不同的工作人员担任不同的职责,没有越界的权限。达到无人可以单独操纵会计信息,企业要合理安排职位,让企业的内部人员形成互相牵制,以达到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安全流动,企业内部不同的业务由不同的人员办理,不同的操作步骤有专人负责,而监控人员可以从电脑上获取到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可以将操作步骤监控和备份,这也是保证会计信息安全的一个方式。

总结

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企业也需要改变其原来的管理模式,企业要重视会计安全的管理,通过加强软硬件的安全性设备配置,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系统制度等策略,来使企业的数据和信息安全地传输,报障企业的运行畅通无足。

参考文献:

[1]浅析我国企业实施ERP的缺陷及对策[J]. 孔令娴,王少伦.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4(06)

[2]建筑施工企业ERP信息化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 姜兆夏.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4(04)

[3]ERP在建筑企业的应用研究[J]. 闫大柱,殷庆維.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14(02)

[4]ERP环境下企业如何构建会计信息系统[J]. 崔红,杨永淼,赵玉荣,高强.会计之友. 2013(19)

作者简介:

郝小仪(1997-), 女,籍贯: 江苏省徐州市,学历: 本科,研究方向: 会计。

系统风险的会计信息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会计信息管理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会计领域的融合受到广泛关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优化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管理系统 实验课程 教学方法优化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在会计学领域的应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围绕经济业务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和传递,完成会计核算工作,并能为财务管理和财务分析等提供信息的人机系统。

教学方法是由三个层次构成的,包括原理性教学方法、技术性教学方法和操作性教学方法。理论课程是开设实验课程的基础,实验课程是理论课程的发展和深化,从理论课程向实验课程发展的过程实际上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的转变。

一、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教学要求与意义

(一)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教学要求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列入教学计划的各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学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分(学时)的15%”的要求,大部分设有会计专业的本科院校都开设实验性专业课程——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以实现强化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验意识,提高其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预测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二)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教学意义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是普通高校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必修专业课程,是基于会计实践工作信息化具体的需求设置的,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系统地掌握会计工作的具体工作技能,学以致用,是一门融合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的综合实验课程。而我国高校对于会计专业实验课程的教学往往重视程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实验硬件陈旧,会计教学软件落后,与实际会计工作应用脱节严重,需要根据信息化背景下会计工作的具体要求,优化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通过优化会计信息系统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掌握信息化会计实践工作技能,综合运用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处理具体会计业务,尽快熟悉信息化会计实践工作环节,以适应目前会计工作普遍信息化的需求。通过会计信息系统实验课程研究,还能提高会计专业实验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实验教学手段,促进会计软件知识的更新,提升教学水平,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会计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实践性应用人才。

在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因此,优化教学方法对提高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会计信息管理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时安排不合理,高校重视程度不够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实验课程,与学生实际专业操作技能接轨,实践性较强。陈文涛(2013)提出,因开设这门课程成本较高,各高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相对较少,这门实验课程课时远远少于其他专业理论课程。因此,部分授课教师由于课时和硬件环境的限制,往往只以课堂授课的方式进行理论内容部分的教学,点到为止,并没有将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的完整教学内容落到实处,从而未能有效实现相应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

(二)课程发展进程与学生适应程度不匹配

大学生低年级的教学模式是单纯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理论教学,学生的被动接受已经成为一种惯性,而在高年级开设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中要求“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发展,需要学生迅速转变角色,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创造发展,这是一个较难适应的过程。

(三)教学方式教条

孟祥英(2015)研究发现,关于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教学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整体性教学方式。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从始至终使用一个完整账套。虽然有利于账套数据前后的连贯性,但对于各模块的针对性不够。二是针对性教学方式。在各个章节中有针对性地使用匹配各模块的账套,虽然有利于对某一模块的细节掌握牢固,但缺乏对会计工作各模块间关联性的把握。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教学方式,都不能使学生综合地掌握相关教学内容,造成学生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内容的片面认识。

(四)教学方法单一

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是一门实验课程,由于硬件设施的限制,仍以讲授法为主,虽然容易控制教学进度,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理论知识,但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课堂程度不足,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普遍存在“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的现象。

(五)教学模式呆板

本课程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适应企业会计信息化管理的会计专业人才,而以往的教学模式是以对企业经济业务单纯的会计处理为主,学生生搬硬套地被动接受各模块的操作流程,不能在账套上机操作充分地理解实际工作过程中业务的处理本质,不利于学生就业后实际工作中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这种实验课程教学模式与实际工作要求相脱离。

(六)课后实践缺乏

目前,大部分会计专业本科教学对于这门实验课程的上机实践操作只是单纯地在实验室进行,但实验室的时间毕竟是短暂有限,如果课下不及时进行针对性巩固练习,复杂的操作环节很容易被遗忘,也很难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因此,调动学生课后实践操作的积极性,创造课后上机硬件环境成为值得注意的问题。

(七)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能否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影响着教学质量的优劣。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会计专业实验课程教师缺乏具体会计业务处理的实践经验,导致“书本主义”现象严重,把实验课变成了理论课。并且实验课程教师与会计软件公司之间关于会计软件的交流合作很少,导致新的会计软件版本不能及时地更新给学生。

(八)考查方式不合理

大多数高校关于会计信息管理系统的考查方式主要以单一的期末笔试为主,导致学生对上机操作过程不够重视,学生大多是被动地学习,能主动学习的学生数量有限,使得“不挂科、得过且过、应付教师”的思想在学生中盛行。而教师对于教学过程中考查的不重视是对学生应付行为的间接放任。对于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来说,要求学生具备基本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甚至是会计软件的参与开发能力,单一的期末笔试考查已经不能满足该课程全面考查的特殊要求。

三、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教学方法优化对策

(一)重视实验课程,合理安排课时

根据目前大多数高校关于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课程培养计划中的课时安排现状,一般会计专业对该门课程的课时设置在54~108个学时,且多为理论性专业课程。由于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实验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应合理配比。笔者发现,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的总课时应当至少设置为54学时比较合理。可将该门实验课程设置为三个层次:基本操作层次、规划维护层次、软件开发层次。各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课时安排如下表所示。

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努力适应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

(二)引导学生逐步转变为实验课程教学主体

在学生被动地接受成为一种惯性的教学环境下,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创造进行转变,多鼓励与加以引导。在教学初期,设置较低的门槛,逐步提升难度,引导学生真正成为实验课程的主体。

(三)教学方式多元化

实践教学中要综合运用整体性和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既要在各个章节知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练习符合各模块操作特点的账套,又要在整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完整的账套让学生进行全面巩固练习。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单一的课堂面授法已经不能满足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教学目标的现状下,授课教师要综合运用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任务驱动法、主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认真处理会计操作流程各环节的业务,提高学生综合专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

(五)教学模式合作化

高校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特别是与会计软件企业的合作尤为重要。在学校开展有关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方面的会计专业知识竞赛,通过竞赛让学生熟悉企业会计信息工作实际流程。同时,企业可以在竞赛中选择优秀学生,为其提供实习机会或就业岗位,这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实现双赢。组织学生团队到工业企业实地调研,体验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实际运作模式和具体业务操作环节,将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的会计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具体工作中。高校也可以同会计软件公司合作,开发更贴合会计专业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课程本科教学实际情况的教学会计软件,教学会计软件得到同步更新,使学生持续获得较新版本的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会计软件操作的机会。并且鼓励学生到会计软件公司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各模块的开发过程。通过“校企协作,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地达到实验教学培养目标。

(六)课后实践规范化

课后实践练习可以有效地巩固课堂上学习的复杂操作步骤,在短暂的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实现该门实验课程教学目标的状况下,授课教师要注意通过布置规范的会计处理实验任务,并尽力为学生创造上机环境,引导学生课后实践。如布置公司业务,要求学生团队合作完成,以PPT等多媒体形式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和讲解。既能引导学生抓住课余时间,发挥其学习的能动性,又能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思考分析能力,提高综合专业实践能力。

(七)实验教师专业化

定期开展授课教师教学方法教研会,与软件公司培训师之间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教研活动,互谈心得,共同进步,推进整体教学方法的优化,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各高校应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鼓励教师对建立合作关系的企业进行专业培训或到企业调研,一方面可以丰富教师的会计实务工作经验,为教师提供实际教学案例,另一方面也可为合作企业提供专业咨询,互相取长补短,从而促进教学方法的优化。针对实验课程教师建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全面推进实验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八)考查方式多维度

为综合考查学生对会计信息管理系统课程的运用掌握程度,应建立教学过程考查与期末考查相结合的多维度考查方式,即平时课堂教学任务作业完成情况考查,与期末机试笔试考查相结合的多维考查方式,通过教学过程的考查纠正学生“不挂科、得过且过、应付教师”的不良心理,严正学风,为实验课程教学方法的优化提供有力保证。

四、结语

教学方法的优化是有效实现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教学目标的关键,随着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验课程的不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会不断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授课教师与时俱进、实事求是,不断更新会计与计算机信息知识,一切从教学目标出发,勇于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创新合理的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陈文涛.《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3(3).

[2] 孟祥英,郭红,韩冰.《会计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的思考[J].经济师,2015(3).

系统风险的会计信息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从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发展历程入手,并对当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现状加以分析,发现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企业

信息时代背景下,企业会计工作得到十足发展,企业普遍采用会计信息系统来进行财务信息收集、分析和整理。由于会计工作内容、方法均发生变化,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内部控制带来一定困难。企业应重视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工作,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和优化内部控制方法,从而确保会计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发展历程

(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传统阶段

传统阶段会计信息处理方式一般采取手工方式进行,会计人员将账目人工填入账本之中,并进行计算。这一阶段的会计内部控制采用权力牵制模式,将会计工作职权分离,会计人员通过相互检查、相互监督的方式来控制会计工作,从而防止因权力集中造成的营私舞弊情况。

(二)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IT阶段

IT技术的进步,会计工作开始向电算化发展。此时,会计账目不再以纸质账本为载体,而是通过磁盘、光盘来进行储存[1],会计人员也开始利用计算机来开展各项工作。由于磁盘、光盘具备可改写特征,这一阶段的会计内部控制难度较大,一般通过定时、不定时抽查方式来核对会计账目,从而实现会计信息查错纠弊目标。

(三)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网络阶段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发展,财务信息依托网络来进行传输,各项会计账目和表格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之中,使会计工作量得以有效控制。但是,在网络中企业财务信息被非法删减、篡改及盗用的风险大大提升,为了保障企业财务信息的安全性,通常会采取密钥加密、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及杀毒软件等形式加强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四)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ERP阶段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企业资源计划系统[2]。在ERP环境下,不仅实现财务信息处理功能,同時也能够优化企业内部及外部资源,此时会计工作已经不是简单的记账和报账,而是对企业所有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为企业未来战略目标调整提供参考。这一阶段中,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应根据企业不同发展情况及特点来有针对性的制定内部控制规范和措施,从而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

二、当前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

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约束会计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基础,未能满足企业财务安全性和满足性的需求,应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当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缺乏管理,阻碍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所有财务印鉴和发票都由一名员工来负责;出纳、会计两个岗位由一名员工来担任;账目编制过于简单等等。第二,企业管理制度不全面,这是当前企业常见问题之一,企业管理人员对日常管理较为忽视,因此没有针对企业实际情况来建立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员工规范化办公的意识较低,进而造成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诸多问题。第三,规章制度执行力度较低,部分企业已经建立了与自身发展目标相一致的规章制度,但是在执行方面存在一定问题,无法发挥出规章制度的功能和效果,久而久之,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会计信息系统内部职权未分离

企业良好的环境是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当前部分企业的内部结构环境较为恶劣,不利于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虽然国家财政部已经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3],其中提出了企业内部结构建设,但仍有一些企业没有按照企业结构标准来进行企业建设。例如,企业监事会人员有董事会兼任;企业股东大会无法发挥自身功能;监事会没有实际功能;董事长和总经理为一人兼任等等,上述因素都会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造成财务信息不真实、领导权责不分离等严重问题。

(三)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工作被忽略

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态度十分重要,当前一些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公职存看法较为片面,认为内控仅仅是对财务信息以及生产成本进行控制。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企业所建立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存在诸多漏洞,无法发挥出内部控制实际效果和作用,从而导致企业内部管理较为混乱[4]。另外,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部分企业认为内部控制所投入的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没能看到内部控制为企业带来的积极性向,从而不愿投入额外的资金来进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致使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三、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优化措施

(一)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保障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尤其在计算机系统管理方面,由于当前会计工作都是在计算机中记录和计算,因此对财务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掌握能力有了一定的要求,并能够及时发现计算机硬件和财务软件的质量。如果计算机硬件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上报,并联系企业内部计算机维修人员,在内部控制人员的管理和监督下对计算机进行修复,修复后由财务会计人员进行调试,在确定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已经被排除的情况下,做好本次维修的记录。针对财务软件故障,应采取防护措施,在财务专用电脑中设置防火墙,并通过杀毒软件定期进行杀毒,同时,在每次使用软件后,都应积极做好备份,防止因软件故障造成企业财务信息遗失的情况。另外,加强对财务会计专用计算机的管理,通过加密等方式来防止非财务人员接触及操作计算机,避免企业财务信息泄露现象的发生。

(二)提升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人员素质

企业应大力培养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人员,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来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的业务能力,邀请内部控制、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相关的专业人士到企业来开展讲学,将先进的内部控制技术引入到企业之中,从而提升企业内控人员专业技巧。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内控人员的自身发展。另外,加强内控人员管理,根据企业内控工作标准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内控人员考核评价制度,并将该制度与奖罚机制相互结合。如果内控人员考核评价结果较好,企业应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在人员调动升迁时进行有效考虑。同时,针对一些考核评价结果较差的员工,企业应针对其实际情况建立个人发展培训课程,并要求员工通过课程来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如员工存在屡教不改现象,企业应根据员工情况予以相应的惩罚。通过这种评价考核制度,不仅能够极大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能确保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通過内审降低内部控制风险

内审即内部审计,内审通过对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及报表进行审核和统计,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发现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出合理化建议。内审工作是内部控制的延伸与补充,能够辅助内部控制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内审会对企业会计数据文件、会计软件、会计内控制度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审计,有效提升会计信息准确性。另外,内审在全面了解企业财务信息情况的基础之上,能够为企业预估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可能会面临的财务风险,给出风险应对方法,对企业规避风险、提高竞争力提供保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是会计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企业必须重视内部控制工作,通过完善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体系,提升内部控制人员素质,降低内部控制风险等方式,有效提升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学民.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探讨[J].中国商贸,2015,(18):168-170.

[2]郭姝璇,孙丹.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研究[J].中国商论,2016,(10):172-173,174.

[3]陈蕾.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浅析——从山东潍百集团看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J].现代职业教育,2016,(24):192.

[4]胡广,贾晶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影响因素研究[J].新经济,2015,(22):134.

作者简介:吴钦荣,潮州金德会计师事务所。

上一篇:培训机构标志设计论文范文下一篇:水力发电技术管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