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论文范文

2024-07-22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但是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都有一些城市在生态城市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们的成功让我们坚信了生态城市的发展前景。笔者结合杭州市的建设实践,探讨了生态经济城市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生态城市;循环经济

前言:城市发展的未来并不仅仅关系到城市所在区域的未来,更关系到国家发展的未来,建立高效、清洁、文明的城市发展模式,已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国际机构和学术界共同面对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生态城市概念和理论综述

1.1生态经济城市的内涵和实质

建设生态经济城市是加快城市发展和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新型模式。其实质是充分发挥城市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优势,以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这种全新的模式来发展城市经济,建设城市环境,从而创建城市的生态文明,在加快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尽而推进城市的跨越式的发展。

1.2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理论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是一个城市所在地域上的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复合而成的大系统。这就是说,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由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构成。这三个子系统及组成子系统的各要素又由更细分类的要素组成,各子系统和各要素相互交错、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大系统。

2、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2.1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杭州市于1999年在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专项报告中引入循环经济理念,提出了消耗一次性资源的动脉产业与以回收再利用为主的静脉产业并重的构想,从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多个层面齐头并进实践循环经济。

1.企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企业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主体,决定着发展循环经济的水平。近年来杭州市中小型企业快速发展,其中多数企业技术及设备相对落后,为追求效益,中小型企业往往忽视环境保护,严重超标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对环境构成破坏。杭州市从发展企业的小循环做起,通过技术上的突破、资金投入的增加和鼓励政策措施的出台,引导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在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废物最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2.区域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2004年杭州市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国家级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目前按照规划,杭州开发区逐步构建了较为完整的四大工业群落,产品代谢链条逐步完善,同年引进了电子线路板及电子废物回收加工企业、汽车拆解和废钢回收再生利用企、业、回收和处理铅废料和废错酸电池企业以及利用与丰田汽车配套的废料铸钢企业,形成了企业间的互利共生、区域层面的物质循环的多条产业链。

3.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中水回用工程。

为推进城市污水资源化和中水利用,使污水回用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节约用水,2001年市政局根据国家和本市法律、法规起草了《杭州市中水管理办法》。通过将纪庄子污水处理厂的二级出水水质和国家有关农业灌溉、景观水体、生活杂用、工业冷却的水质标准进行对比,杭州市确定了再生水利用方向为农业、园林绿化、河道景观、市政、冲洗、工业冷却、生活杂用等方面。

(2)危险废物处理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经济发展的每个时期,都有一些当时不能被资源化、不能被利用的危险废物,为了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群众健康,必须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2003年9月,杭州市建成国内首座集焚烧、安全填埋、资源化为一体的现代化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中心。目前,杭州市己建设三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系统采用日本焚烧技术。该项目己被列入2003年建设部科技示范项目。

(3)环保法规。杭州市地方环境立法工作起步较早,80年代初步出台了有关噪声管制和防止海河污染方面的地方法规。以后,相继出台了地方性法规3项、政府规章14项,己基本形成了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体系框架,成为全国地方性环保法规体系比较完善的城市之一。

2.2杭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看,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城市绿地覆盖率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少等问题。而在大气保护,城市噪音控制等方面,能够基本符合国家的标准。

从城市生态系统功能看,杭州市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着污水处理率较低,日常能源如:水、电短缺等问题。但对污染物的回收利用率较高,港口的吞吐量还有一定的发展潜力,通讯业近期发展较为迅速,第三产业产值比率不断上升。从城市生态系统的协调度看,杭州生态城市建设急需解决就业、福利保障、提高、城市劳动生产率的问题。

尽管杭州市生态建设的基础比较好,但在环保投入、社会保障、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城市污水处理方面,还与全国先进水平有较大的差距。2009年全城市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比京市低3.2个百分点;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人才、科技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万人受高等教育人数、万人拥有医生数和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等指标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城市污水处理率仅达30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个百分点,比全国先进水平的上海市低了近20个百分点。

此外,无公害食品发展还有待加强,水上流失问题还比较严重,规模化养殖畜禽废弃物无害化或资源化处理工作刚起步不久,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任务还比较艰巨。这些都是生态城市建设中需要狠下功夫,急需解决的问题。

3、杭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其与国内主要区域的差距和不足,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给出参考建议:

3.1完善政策体系

3.1.1完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政策

用完善的地方环境保护法规的形式约束政府、企业和居民,必须履行循环型生态城市建设的义务,提高我市人居环境水平,改善我市的生态状况,使生态城市反作用人类自身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l)约束居民尽量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保护绿地、森林面积。

(2)约束企业使其工业“三废”排放量必须达标。这是显著提高我市环境状况指标的重要举措。

3.1.2完善经济和产业政策

(l)规划审批政策。在规划、项目审批等各种经济活动中,要坚持先节约、后开源的原则。对资源投入能耗大的产业要加大限制力度;对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型环保产业,可以放宽审批限制。

(2)政府奖励政策。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时,采用政府奖励政策。如美国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英国设立Jerwood一Salters环境奖;日本许多城市则较为通行“资源回收奖励制度”。杭州市政府也应完善这一政策,提高企业和市民提高资源循环回收再利用的意识,并付诸实践,为杭州市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3)税收优惠政策。美国亚利桑纳州1999年颁布的有关法规中,对分期付款购买回用再生资源及污染控制型设备的企业可以减税10%。(我国也有相关政策的)。尤其杭州市的发展有可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惠,杭州市可以充分行使这一特权,对在投资建厂的优秀企业和公司,如果能按照我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办厂,则给与税收优惠政策,激励其按照我市的规划思路发展。

2.2加强体制改革

通过加强体制改革,建立激活企业、组织、公众等转变经营、管理、生产、行为模式,树立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观念,推动我市循环经济快速发展。

(l)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杭州市需要转变发展的哲学思维与方式,推进产业发展的质量,转变以往高消耗、高污染和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当继续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升级产业结构。加强高新技术工业和循环环保类型企业的比重,提高科技人员占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以新的循环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增长来刺激我市人均GDP的快速增长,提高我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2)完善产权制度。只有明晰了资源的产权,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使资源的损失浪费降到最低限度。

2.3深化主体教育

杭州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它所依托的主体,即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参与和支持。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主体的参与意识,杭州市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化主题教育。

(1)开展决策教育。提高各级领导干部、企事业单位和公众对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工作、生活的相关决策中有循环经济思想理念,为我市生态城市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重视基础教育。将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理念灌输到中小学和大学各层次的学生中培养其生态意识和知识

(3)加强媒体宣传。发挥媒体宣传作用,可以在地方政府网站上开设生态工业园建设、区域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建设等专题网;积极建设固废资源信息网等,为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2.4强化技术支撑

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共性和关键技术是我市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城市的一大瓶颈。目前我市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某些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总体上看,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明显滞后,多数企业还没有能力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同时也缺乏了解相关技术信息的渠道。因此开发共性和实用技术,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是我市的一大努力方向。

政府作为循环经济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这一战略构想的重要引导和保证者,必须充分发挥他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建龙.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贾广和,梁俊卿,汤杰,孟民.吉林省生态经济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

[3]冯维波.基于城市化和生态环境互动机制的生态城市建设,[J].电力环境保护,2004,9(4):44-47.

[4]张胜.城市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浅谈.太原理工,2005,8-9.

[5]何晓群.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6]辛嘉楠,欧阳志云.浅谈“生态城市”,[J].中国城市经济,2005,7:35-37.

[8]贾广和,王立英,梁俊卿.吉林省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理论与实践[M].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周慧燕.发展循环经济,经营生态城市,[J].价值工程2006年第3期:3-5.

[10]张颢瀚,张锋.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实践,评价.中国工商出版社,2005.5.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论文范文第2篇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为了保证生态技术能在建装饰中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应能认识到生态技术对于建筑装饰的重要性,并能结合建筑装饰工作的需要以及生态技术的特点,制定出最为科学的建筑装饰方案。本文就建筑装饰设计方面生态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建筑;生态技术;装饰;节能;环保

在建筑设计领域中,人们除了注重装饰美观度之外,也越发的重视建筑装工作的生态环保性。并且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也融入了生态学的理念知识,让建筑设计工作更加的科学,在保证建筑设计效果的同时还能更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保证设计工作的环保、高效。

1 建筑设计领域当的生态技术分析

生态学是当代自然科学中的主要学科之一,根据生态学原理而形成的种种技术则可称为生态技术。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与能源问题的愈加重视与深入研究,生态技术如今已经成为了各个科学领域所关注的一大重要话题。所谓生态技术,其具体指的就是以生态学原理为基本原则,从整体出发,综合开发和利用各种自然资源与能源,对整个系统进行合理优化,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与能源浪费,力求以最低的消耗来获得最高的效益的一种先进科学技术。

在人类的生产发展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在向大自然索要着各种资源与能源,而自然资源与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并且这种破坏会随着人口的增长以及人们对自然资源、能源、物质与空间等需求的增加而逐渐加重,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早晚有一天会迎来地球上资源与能源的枯竭,而那一天人们也势必将会遭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失去美好的生活家园;因此,为了降低人们的生产发展对生态的破坏、使自然生态保持应有的平衡,生态学及其相应的生态技术就被提了出来。生态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自然资源与能源的合理利用,让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领域逐渐开始运用到生态学技术,这其中也包括建筑装饰设计领域;在建筑装饰设计之时合理采用生态学技术,能够使人类、建筑与自然这三者之间和谐交融,让人们住得更加舒心健康。

2 生态技术对建筑设计工作的影响

2.1 节能以及环保方面的特点

通过在建筑设计工作中融入生态技术理念,就能改变过去建筑设计当中存在的问题,降低建筑装饰中消耗的自然资源。生态技术本身就是以自然环保作为出发点,追求在建筑装饰的美观性、良好的自然环、各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个方面形成协调发展的局面。在实际将生态技术融入到建筑装饰领域之后,能以最小幅度对自然产生损害为代价,保证建筑设计达到既定目标。

2.2 良好的安全性

在一些建筑装饰之中,为了能有良好的装饰效果,一些设计单位会在设计中选择使用装饰性突出,但是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的材料,建筑室内环境以及建筑周边环境受到影响。而生态设计当中所使用的各种材料均是绿色类型的材料,这些绿色材料在兼顾了良好装饰性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环保性,将装饰材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化。

2.3 装饰设计的先进性

现代建筑装饰领域当中的生态技术在先进性方面也有推出表现。以生态技术为核心而建筑装饰工作除了充分的继承了过去各种建筑装饰特点之外,还吸收了大量先进的建筑装饰理念,和传统类型的装饰设计工作相比具有更强的表现力以及持续性。其次,受到过去装饰设计局限性的影响,一些优秀的设计理念未能得以落实,而生态技术则为这些新型设计理念创造了良好的平台。

2.4 优秀的经济性

开展建筑装饰工作的时候,经济性是其中必须要考虑到的内容,尤其对于一些大型建筑而言,更要能充分的考虑到经济性方面因素的影响。而生态技术则充分的满足了装饰单位好建筑业主双方对于经济性的需要,在保证建筑物具有良好装饰效果同时还能降低建筑装饰的成本。

3 将生态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领域的措施

3.1 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科学设计

各个地区在相应的气候条件特点方面、地理环境特点方、各种自然资源储藏量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生态技术这种重视使用环境的技术也在实际的使用中存在的不同的特点,需要结合不同地区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装饰施工。选择和当期气候以及环境温度匹配度最高的材料进行装饰施工,让建筑装饰具有良好观赏性的同时还能抵御住外界环境的影响,长时间保持装饰效果。另外,在开展装饰施工之前,还要能注意环境中通风以及光照条件,让建筑装饰保持较高质量。

3.2 注重可再生类型资源的使用

在实际运用生态技术理念开展建筑装饰工程的时候,另一个关键点就是要能注重对于可再生类型资源的运用。建筑产业在发展中也带来较大的能源消耗,影响了我国在能源节约方面的发展。当生态技术落实建筑装饰方面之后,就能通过新型技术运用降低建筑在能源方面的消耗,加大建筑当中可再生类能源的使用量,这样既能达到预期的建筑装饰以及建筑运行目标,也能保证建筑的正常运行不受影响。

当代大量环保节能类型设备的出现也为生态技术的运用创造良好平台,比如可以在建筑中安装太阳能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者是热能,以满足建筑中人们生活的需要以及建筑运行的需要。另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也有着多种模式,比如还可以将自然降雨收集起来,用于小区中绿化部分的浇灌。

3.3 科学地改良与设计建筑设施

科学地改良与设计建筑设施也是生态技术在建筑装饰设计当中的应用措施之一。建筑装饰设计工作者应当在进行建筑装饰设计之时将一些传统的建筑设施进行科学的改造设计,例如,利用双层玻璃墙代替传统的玻璃墙不但可以节约能耗,还可以给室内提供自然通风、调节室内的采光以及降低室内的噪音等,这就是一大很好的改良设计措施。因此,这就要求建筑装饰设计者必须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与科学理念,并且还要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

4 结束语

在建筑装饰设计过程中,生态技术的应用与使用者的利益密切相关,它联系着人类、环境与建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建筑装饰设计者既要考虑到建筑的实用性能,也要考虑到其生态性能,要尽量使建筑与其所处的环境和谐统一,从而给人们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通过对生态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节约不可再生能源,减少对自然的破坏,维持生态平衡,促使人类、社会与环境共同朝著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推进。我们不仅要积极应用现有的生态技术,还要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将生态技术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胡县伟,刘杰.试论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6(2).

[2]金仙艳.论建筑装饰设计中生态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041-00041.

[3]刘健洪.建筑装饰生态设计的应用及其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

[4]吴晓旭.探究在建筑设计中外形装饰设计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0).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论文范文第4篇

1 当前我国农业环境中遗留的各类问题

1.1 生态环境全面恶化

截止今天, 因为我国农业环境长期承受现代化工业发展影响, 已然出现难以及时遏制的恶化迹象, 相关细节将具体如下。

首先, 工业快速发展过程中, 衍生出许多数量的废水、废气、废料, 但许多工厂都未能依照国家规范要求进行适当地治理和排放控制, 进一步对周边农业水资源、土地资源、空气质量, 以及人员生命健康等, 造成深入性威胁, 特别是生态环境污染现象已经变得愈发不可收拾[1]。例如, 工业生产过程中, 排放出过多的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 使全球变暖、酸雨、天气炎热、土地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接连衍生。此类农业化境的恶化迹象, 已经对农业既有耕地资源、生产秩序, 以及生产保有量等, 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次, 农民在组织生产活动期间, 会毫无节制地释放农业和一系列化学药品, 使农业土地资源上遗留难以清晰计数的残留药品或是工业制品。再就是包括秸秆焚烧和牲畜粪便等问题难以得到根治, 周边空气质量持续骤降, 导致民众各个唉声载道。

1.2 水资源严重污染和紧缺

现阶段, 我国水资源整体表现出总量丰沛, 但是平均相对紧缺的矛盾状况, 致使一半以上大中型的城市都深陷缺水危机, 而偏偏农业用水量要维持在总体用水量的七成以上, 因此农业领域中的缺水问题将愈加严重。特别是在工业水污染数量频繁暴增背景下, 更加造成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到位问题。

1.3 水土流失状况加剧

如今, 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已经扩展至400万km2的空间范畴, 几乎占据全国国土总面积的四成, 并且持续到新世纪之后, 我国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危机效应仍旧表现出持续蔓延的趋势, 如若无法在合理时间范围内加以防治处理, 将在后期引发更为严重的土地荒漠、草原退化和森林面积急速减退等困境, 且会伴生农业土地资源的水土沼泽、盐渍化、土壤酸化与肥力缺失等现象[2]。

1.4 耕地资源持续增长且农民生态意识低下

第一, 我国一直面临人口基数过大且耕地资源稀缺的矛盾状况, 并且一直被认定是全球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国家。而随着今后工业和城市化改建进程的持续加快, 特别是在人口持续增加背景下, 有关农业耕地资源会表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如若选择忽视和放纵, 最终势必造成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崩溃和系统的丢失结果。

第二, 事实上, 许多农民对于农业环境认知不够深刻, 主要原因是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思想水平落后、生态意识低下, 时刻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现有资源和产值高、见效快的项目上, 未将农业资源科学化保护与可持续应用考虑进去。长此以往, 不利于一些注重资源保护, 注重土地肥力培育, 注重环境污染减少项目在农业实际生产活动中的发展。

2 科学合理的防治对策

2.1 全方位治理环境污染, 尽心竭力保护生态环境

在治理工业废气、废水、废料和城市垃圾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严重污染问题时, 地方政府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积极动员相关机构积极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进一步贯彻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要求环保机构联合农业部门, 重点治理农药、化工品、饲料添加剂等容易造成农业生态环境侵蚀的污染源。在尽快淘汰被污染农产品的基础上, 科学地进行绿色种植推广工作;之后按照现代农业生态管理机构对农业土壤环境的要求, 进行传统的施肥模式与结构革新调试, 最终顺利贯彻落实农业生态环境全方位保护的指标。

2.2 创建起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系

健全且科学的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管理体系, 是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基础, 各部门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尽快搭建起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控体系, 为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贡献。此外, 在稳定耕地面积的同时, 强化因地制宜、积极适应性耕种与开发等高端理念的宣传力度, 进一步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开发、研究、推广应用等与监督管理体系科学地结合[3]。

2.3 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 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耕地资源是农业一系列生产活动的核心, 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第一生命线, 如果没有一定面积的耕地资源作为支持, 再优质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也无法完成高水准的农业生产任务。特别是在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背景下, 有关工作人员务必要对有限的耕地资源进行科学地保护和利用, 及时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 保证耕地面积, 为农业可持续改革发展助力。

2.4 强化水资源污染的综合治理力度

我国农业生产一直面临水资源紧缺的危机, 较大一部分原因是水污染现象频繁滋生。因此, 必须强化水污染治理工作, 并将其视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一项关键环节[4]。例如, 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争取在较短时间内锁定污染源, 并制定有针对性地治理和管理方案;或者将水污染防治和治理结合起来, 确保农业生产中水资源合理数量的供应。

3 结语

如今, 我国依然面临较为严重的农业生存发展危机, 而这部分危机的源头便是农业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状况。今后, 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就是对农业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治理与保护, 而这也是农业生产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内容。相信在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强, 以及防范举措的日渐完善, 必然保障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现阶段, 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城镇化建设步伐日渐加快, 同步状况下亦衍生出愈加严峻的农业环境问题。为了避免限制农业可持续发展进程, 进一步创造一类安定和谐的农业生态环境, 笔者决定细致化归纳整理当前我国农业中遗留的诸多问题, 同时结合丰富实践经验和实际状况, 探讨出日后科学化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农业,环境问题,防治对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元.农业生态环境多样性与作物响应[J].新疆农业科学, 2012, 20 (2) :88-96.

[2] 谢丽君.中国农业污染减排潜力、减排效率与影响因素[J].农业技术经济, 2012, 11 (6) :134-150.

[3] 彭刚红.我国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论文范文第5篇

一:宏观环境

①政治法律因素:中国成都是一个政局稳定的城市,国家形势良好。国家旅游政策:我国正处于旅游的完善阶段(2003——至今)。随着人们对旅游这种休闲方式的不断认可,入境、国内、出境三大旅游形式在我国的有序开展,我国旅游政策的发展走向了稳健而全面完善阶段。成都政府行为:成都市一直都支持成都的旅游业的发展,快完善旅游产业体系,推动旅游新业态新领域发展,大力提升旅游产业素质,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

② 文化因素:周围有文殊院,武侯祠,成都市博物馆 四川省展览馆 文化多样,文化内涵深厚。

③ 经济因素:酒店坐落于成都市中心,位于总府街购物中心和顺城街办公中心交汇处,毗邻四川省展览馆和省政府大楼;消费人群都属于收入比较高的工作人员,消费者的支付能力也很高。

④ 科技因素:没什么特别的科技因素。

⑤ 人口因素:成都人口1404.76万,特别是总府路一段路每天的人口流动很大。人口城市化不断上升

⑥ 地理因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距双流国际机场约40分钟车程、火车北站仅20分钟车程,步行至天府广场只需10分钟。

二:微观环境

① 酒店企业:皇冠假日酒店及度假村隶属洲际酒店集团,是分布于世界主

要都会、门户城市和度假胜地的高端酒店品牌,为商务旅客带来高水准服务、舒适享受和愉快体验,。全国皇冠假日酒店共有35家,分布在北京 成都 烟台 长沙 三亚 中山 厦门等城市。

② 酒店消费者:消费者包括高收入人群和中等收入人群。

③竞争者:在成都市有几家豪华的五星级酒店,在周边就有城市名人酒店,锦江宾馆等,只有做到比别人更加高质量的服务,才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分析评价结果及建议: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论文范文第6篇

不可否认, 我国城市发展近年来在国家以及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重大进展, 现代化城市建设效果也越来越明显。然而, 另一方面, 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越来越大。我国城市建筑中消耗的能源逐年增加且增幅不断提升, 而且建筑规划越来越不合理, 忽视了应有的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在城市发展中牺牲了自然的原本状态来满足经济发展, 过分的追求城市化速度和经济利益, 导致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 出现了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徒弟荒漠化、全球变暖、物种濒临灭绝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由此可见, 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过程中, 我们要坚持协调发展, 绿色建设, 搞好城市规划, 为城市更好的发展添砖加瓦。

2 生态城市规划要点分析

2.1 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有计划才能更好地指导基本方向, 有方案才能具体落实每一步细节之处。要做好生态城市规划, 少不了合理的方案编制和设计, 在规划实施之前, 做好必要的调研, 对相关环境进一步分析, 对建设基地地下做好探测研究, 处理好生态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只有制定合理可行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 认真协调安排每一步, 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和共同发展, 让生态城市建设真正造福于生态, 回归于生态。

2.2 认真落实生态城市建设的设计工作

在有了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之后, 就要对相关实施工作进行设计。设计过程就包括对工业区、住宅区、文化区的设计, 只有将这三者以最优方案设计出来, 打造生态城市建设的绿色通道, 才能充分将生态城市的形象、风格、特色、以及文化与自然的和谐之处展现出来。在建设设计过程中, 城市景观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对城市景观的设计主要包括对建筑风格、对园林艺术和对绿化带的设计, 在进行城市景观的设计师, 要考虑工程施工对景观的破坏, 工地开发建设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以及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估算最优路线和施工方式。在居民区和工业区、文化区和居民区之间要进行充分的绿化, 将公园等文化和生态相结合的设施建设在城市较为安静、依大厦河湖水的地方。对于林带景观的设计也要体现建筑与园林的和谐性, 既要美观也要生态, 既要体现现代化建设也要保留自然本色。

2.3 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

城市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滋养, 城市建设离不开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离不开植被的保护。这一问题在城市发展规划过程中受到很多人的重视, 在建筑设计和工程设计时都得到了很大的关注。植被可以提高城市的自净能力, 为人们提供更舒适的大气环境, 为生物提供一定的栖息之处以及题解城市热度。植被也有很高的观赏性, 为城市景观增添了一抹浓浓的绿意。但是, 在进行绿色面积的扩大化时也要考虑绿化效果和所在的环境适应度等问题, 合理进行绿化, 细分绿化区域, 力求精致美观又能达到预期效果地进行绿化。

3 生态城市建筑规划的目的及效果

3.1 建筑规划的目的

生态城市建筑规划也叫绿色建筑规划, 它主要是指在建设过程中, 从建筑材料的选用和建设过程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等方面尽可能的为周围人群和居住着考虑, 着力对人体健康有利的生活和居住环境。主要通过对城市建筑的设计来实现降低污染、减少能源消耗的目的, 从而促进人与自然发展的协调。

3.2 建筑规划的效果和影响

3.2.1 充分利用建筑技术的优势。

近年来, 我国在建筑方面的技术以已到了相当大的提升, 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同时, 建筑环保也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逐步引入建筑技术之中。生态建筑在我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并且随着其他国家建筑技术的引进和学习, 我国建筑环保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在节能节水方面, 我国的技术也在向着良好方向发展。我国在绿色建筑上的研究还得到了其他国家的一致好评, 环保建筑技术的提升空间还大有前途。所以, 进行生态型城市建筑规划, 是充分利用我国建筑技术进步的优势, 为生态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使知识充分利用到实践之中, 为生态城市建设和绿色建筑发展实现了共赢, 充分证实了绿色建筑规划的可行性。

3.2.2 提高发展效益

生态型城市建筑规划对建筑材料和建筑设计提出了建高的要求, 并且对于环境的资金投入量较大, 这就避免不了在建设过程中为经济发展做贡献。就节能环保本身来说, 对技术要求高, 对施工要求严格, 对环境污染把控力度大。所以, 要进行合理的建筑设计和生态建设, 就要我们为环境发展买单, 为节能减耗投资, 在生态建设的同时获得生态效益和经济利益, 从而提高生态城市建设的效益比。

4 结语

生态建设是当前城市发展的重点问题, 也是城市考核评选的重要指标。在生态型城市建设过程中, 尽力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是当代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努力编制最优方案, 筹备合理设计, 注重绿色和谐, 是生态型城市建筑规划的要点。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考虑环境保护和贯彻可持续发展观念, 是重中之重。尽管当前生态型城市发展还屡遭困境, 但是我们要相信, 科技的力量, 智慧的力量, 只要我们共同努力, 尊重自然, 保护生态, 人与自然的关系必能和谐发展, 在互利中实现共赢, 为建设美丽城市、和谐环境出谋划策。

摘要:近年来, 城市化进程加快, 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城市规划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而城市发展过程中呈现的生态问题, 也让我们忧心忡忡。生态建设作为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得到足够的重视。生态型城市建筑的规划作为现代化新型的城市规划模式, 是集生态与文化发展为一体的城市发展产物。它不仅体现了时代发展需要, 也适应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创建的需要。本文从现今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状况出发, 结合生态型城市规划要点, 进一步阐述了生态型城市规划中的建筑规划的目的和效果。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建筑规划,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浩.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工作改进研究[D].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2.

[2] 姚德利.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低碳建筑管理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 2012.

[3] 符静.基于文化生态学的烟台城市建筑特征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 2012.

[4] 韩昊英, 赖世刚, 吴次芳.中国当代城市规划的战略观——复杂城市系统中设计与战略型规划的解析[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预印本, 2015 (06) .

上一篇:中职政治教学网络技术论文范文下一篇:学生团队意识篮球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