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对象统计学论文范文

2024-01-01

研究对象统计学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英语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本研究通过课堂观察和访谈的方式,研究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行为,分析教学行为特点和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帮助英语教师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 教师教学行为 问题与建议

【基金项目】贵州民族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15XJS031。

1.教学行为及研究回顾

课堂教学行为是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由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行为,并体现了教师的教育价值观(施良方和崔允漷,1999)。教学行为研究始于十九世纪末,以美国学者Kratz在1896年进行的教师人格特征调查为标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学者开始研究教师行为与教学效果的关系,分析教学行为的影响因素,代表人物有Ryans(1960),Flanders(1970)等。我国英语教学行为从二十世纪末才开始发展,研究内容包括: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楼荷英和寮菲, 2005),教师课堂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王丽娟, 2008;李国宏和郝志平, 2009),目标设置与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关系(邢亦平, 2008),课堂无效教学行为分析(谭杰, 2015)等。

随着新思潮、新科技的不断出现,学生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的也发生了变化,大学英语课堂出现了学生难教、教师难当的课堂危机现象。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些现象,找出其原因,有必要对英语课堂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本研究主要以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作为观察点,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的途径。

2.研究过程描述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包括:大学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具体表现有哪些?是否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要求,存在哪些不足?本研究选取普通高校六位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涉及不同的年龄阶段、性别、职称和研究方向,分析其教学行为特点和存在问题。参照施良方和崔允漷(1999)及吕良环(2009)的教学行为分类,研究组制定了课堂观察的教学行为内容,分为教学前行为、教学中行为和教学后行为。对于教学中行为,研究者采取观察法,直接进行课堂观测和教学录像;而教学前行为和教学后行为发生在课堂时间之外,体现在课堂具体行为之中,不易于直接观测,采取访谈的形式展开。

以上述六位老师为研究对象,研究组成员进入英语课堂观察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并进行录像,历时三个月。访谈被安排在课堂观察之后,以便更好地了解教师的教学前和教学后的行为,以及涉及到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情况。参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标准,研究组将收集到的教学录像进行分析,发现实际教学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存在的问题。

3.数据分析与讨论

根据本研究中的课堂教学行为分类,教师教学行为分为教学前行为、教学中行为和教学后行为。收集到的教学行为数据被分到各个类别,并逐一讨论。

3.1 教学中行为

教学中行为包括课文导入、讲解和演示、课堂问答、处理学生错误、组织教学任务、评价学生、利用其它辅助资料和工具。

观察中发现,英语教师能根据相关的材料引出一堂课要学习的话题,通过头脑风暴或小组讨论的方式,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将话题与生活联系起来,引入正文。教师会告知学习的内容,但很少明确告诉学生教学目标。教师会采用课本的导入部分或利用其他教学材料,但有时内容过于单调,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部分教师不重视导入部分,认为引出话题即可,不注重图式激活和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有的教师甚至省略课文引导,介绍题目,进入课文讲解。

教师的课文讲解通常按照教材课件中的global reading,detailed reading,after reading顺序进行。先让学生运用略读、跳读等技巧了解文章大意,教师介绍相关阅读策略。在detailed reading中,教师逐字逐句讲解课文,解释生词和短语,通过造句、固定搭配、近义词辨析、句子翻译等来进行操练。仅有极少的教师会介绍构词法知识,教会学生单词记忆与扩展的方法。在讲解语法重点时,教师会让学生分析句子结构和语法现象并引导学生找出答案。通常先用英文阐释,再用中文翻译,或者读完英文句子之后直接翻译成中文。教师重视词语、句子、语法和翻译,却忽视文章内部的逻辑关系,段落间的衔接,不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在after reading中,教师会通过练习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但很少分析和评价作者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引导学生体会蕴藏在文字之下的意图和思想;也很少让学生就所学内容进行批判性思考,给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受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师生互动较少。

教师在各教学环节都可采用提问来检测学生的理解,但仍然是教师提问、学生作答,很少有學生能够主动提问。教师主要提问中上等同学,尽量避免成绩较差的同学,无法做到机会均等。因为成绩较差的同学不配合教师的提问,即使在教师的引导下,也经常以“不会、不懂、答不出来”等理由拒绝,教师的权威地位受到挑战,教师就不会自讨没趣,转而让愿意回答的学生有机会开口。当学生没有给出预期答案时,教师极力地引导学生向标准答案靠拢。教师的提问集中在低层次问题(记忆、理解、应用),高层次问题(分析、综合、评价)较少(吕良环,2009),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缺乏一定的挑战性。课堂没有设置自由提问时间,或由于学生很少自主提问,教师被迫放弃此环节。照此发展,学生无法形成主动质疑和提问的习惯,不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师通常在学生出现明显错误或普遍错误时进行错误纠正。部分教师会采取间接纠错的方式,如要求学生重复、澄清、间接暗示等。然而大多数的教师采取直接纠错的方式,指出学生错误并告知正确答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对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教师较少采用学生合作的处理错误方式。同学间相互合作,找出错误,改正错误的方式往往比教师单方面的纠正更有效。

根据观察,教师在课堂上会组织一些教学任务,但数量不多,有些教师甚至整节课都没有设置教学任务。教学任务和活动类型相对固定,教师和学生偏爱那些简单、易于操作的任务,如配对, 对话练习, 搭档合作等;而对于那些需要开动脑筋、发散思维、研究分析、费时费力、有一定难点的活动,如角色扮演、总结摘要、小组讨论、辩论等,教师会控制数量,学生的参与热情也不高。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前,教师一般只是耐心等待,很少走下讲台去巡视学生的准备情况并提供指导。

教师在评价学生表现时,通常持肯定态度,即使学生的表现欠佳也会进行鼓励,尽量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持肯定评价时,教师会用“Yes, good, excellent”等词汇表达赞扬,但究竟好在哪里、那些地方需要改进,许多教师并没有清楚的说明,只是做简单的总结性陈词,缺乏深层次的点评。这也体现了教师在评价能力方面的不足。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同学间的评价只占极少的比率。同学间评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他人的表現,而且从评价对方的过程中,从别人的身上学习优点,克服缺点。

尽管多媒体设备已经广泛普及,教师能够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但也出现了“新传统教学”现象。这是指教师由看着教案讲课变成照着PPT念课件,从在黑板上板书变成在电脑屏幕上打字,由教师语音示范变成了播放音频,教师变成了多媒体设备的操作员(曾欣悦,2008)。在被观察的教师中,这些现象也普遍存在。教师会给学生介绍各种外语学习的网站,扩展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也会补充课外资料来丰富教学内容,但大都以考试为导向,较少涉及英语国家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关于当下流行的教学平台和数据库,教师只有模糊的概念,不清楚具体操作或很少使用。少量的教师会利用互联网通信工具与学生交流互动、布置作业、分享资源等,但由于时间精力有限,以上活动只是偶尔进行。

3.2教学前行为和教学后行为

教学前行为包括分析教学对象、处理教材和备课,教学后行为包括教师的教学反思。

通过与教师的访谈,研究组发现教师在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中不重视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师能够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机、基础、兴趣和风格等情况,但是教师并没有根据这些特点制定有利于学生进步的教学方案,有时甚至降低标准去迎合学生的兴趣与能力。由于缺乏自我分析,有些教师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用自己“教”的主体地位取代了学生“学”的主体地位,让指导者的角色变成了主导者的角色。在处理教材方面,大多数的教师都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等,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关于备课,许多教师表示会认真准备,但已经很少手写教案,而是利用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案和课件,根据自己的构思和教学安排进行调整;或者用原来的教案,但没有及时地更新。研究组发现,教师的教学计划不够详细,教学任务活动的目的与实施过于简单,对学生的反馈预测不足。受访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会回顾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效果良好的教学策略和任务活动,找出教学环节的薄弱点和疑惑处。年轻教师会向同事或教学骨干教师学习和请教,探讨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借鉴经验;而年龄较长的教师反思教学的频率相对较少。由于教师评估机制和科研任务的压力,教师们教学反思意识不强,几乎没有撰写教学日志的习惯。

4.建议与结论

从课堂教学观察和教师访谈可以看出,英语教师的教学行为在讲解和演示、课堂问答、组织教学任务、评价学生、分析教学对象、教学反思等方面存在不足,离教学标准的要求有一定差距。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只是教师的原因,还受到主管部门、教学环境、评估机制、学生和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主管部门应该给教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师待遇,改革评估机制,减少教师的科研压力,让教师能够安心地教学;学生应当增强自我效能、积极配合教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改善教学行为。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影响,认识到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只有教与学相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清楚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和角色,切勿越俎代庖,也不能全堂灌输,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师生的有效互动。其次,教师要更新英语教学理论知识,掌握教学策略,合理设置课堂教学目标,了解教育新政策和改革方向,借鉴先进教学方法指导教学行为,保持学习的热情,克服自身懒惰和职业倦怠感,提高专业技能和素养,扩展其他学科知识,熟练运用网络教学技术,增强综合能力。再次,教师要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灵活利用各种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置身事外为参与其中,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过程中培养勇于创新、协同合作、敢于质疑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让学生融入课堂内容的制定、实施和探讨中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最后,教师应当培养反思意识,审视教学行为,通过开展行动研究来调整和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李国宏、郝志平. 英语专业教师课堂行为策略实证研究[J].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09(3): 56-58.

[3]楼荷英、寮菲. 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行为的关系——定性与定量分析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2005, 37(4): 271-275.

作者简介:

朱颖(1985—),女,贵州清镇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英语教学法。

研究对象统计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管理;统计学;博士论文

收稿日期:2006-06-21

作者简介:曾五一(1953-),男,福建泉州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教育部统计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社科基金统计学科组评委等;陈安全,(1975-)男,福建泉州人,厦门大学统计学博士生、厦门理工学院讲师。

参加本报告资料收集与初步分析的同志还有,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夏帆、黄建、赵楠

一、问题的提出

经济统计学博士是我国经济学与统计学科研的重要力量,是一支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力军。博士们研究的课题和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我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科研的热点和前沿,代表了我国统计科研的水平。对统计学博士论文的选题及其研究内容进行考察,分析其变动的轨迹和特点,可以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对今后的科研选题以及进一步提高经济统计的学术研究水平也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此,我们收集了从开始授予博士学位以来至2004年,各校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大部分学位论文的论文提要与部分学位论文的全文。资料的取得通过互联网搜索,主要渠道有:国家图书馆网站以及各高校的图书馆网站。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们一共收集了196篇统计学博士论文。从授予统计学博士学位的单位看,以博士论文数量为序,依次为:厦门大学63篇、中国人民大学55篇、东北财经大学25篇、天津财经大学21篇、上海财经大学16篇、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1篇、西南财经大学5篇。

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将论文分为七大领域:(一)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二)国民核算问题研究;(三)宏观经济与社会问题研究;(四)金融问题研究;(五)保险与精算研究;(六)投资决策与评估研究;(七)博弈分析与其他研究。各类文章的分类构成如表一所示。由该表可以看出,全部论文中各大类选题所占的比重依次为:宏观经济和社会问题(27.04%),金融问题(26.53%),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17.35%);国民核算问题(9.18%);保险与精算(8.67%);博弈分析与其他(6.12%);投资决策与评估(5.10%)。

为了进一步观察论文选题变动的情况,我们又将收集到的论文分为两个时间段,分别观察其论文数量,计算其所占的比重。由表1可以看出,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国民核算这两个统计学传统领域在博士论文选题中所占的比重明显有下降的趋势,金融问题以及保险与精算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其他几类所占比重则无大的变动。

三、金融问题研究点评

在金融领域,最早出现的统计学博士论文是厦门大学池金明的《证券市场的统计研究》(1994年)。早期的博士论文主要是介绍国外的有关理论和方法,研究的领域较窄,同时缺少结合我国现实开展的研究。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动向:一是引进一些新的理论与方法。例如,厦门大学黄诒蓉的《中国股市分形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2004),将分形理论引进资本市场的研究。厦门大学林嘉永的《资本市场的实验研究》(2004),利用行为金融学的理论与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对投资者的行为进行研究等等。二是研究的内容逐渐丰富,领域进一步拓宽。微观金融方面涉及:可转换债券、股指期货、基金管理与评价、股市的有效性、股市泡沫、关于风险评价与防范等。宏观金融方面则主要有:汇率研究、货币供求与调控等问题。三是更多地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开展细致认真的实证分析。这方面,西南财大史代敏《中国股票市场波动与效率的数量研究》(2002)[1]是一篇较有代表性的论文。该文运用多种现代统计学方法(如GARCH模型、Grange因果关系检验),对股票市场波动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以及数量界限进行多角度分析,获第七届全国统计优秀科研成果博士论文二等奖。

目前,关于金融问题的研究已成为我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博士论文选题的最热门的领域。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金融问题进行研究,需要有较强的数理背景。不仅要掌握数理统计、随机过程等相关的知识,而且还要熟悉计算机分析软件,掌握建模、数据处理等实证研究的工具、方法,统计学专业的博士生明显有这方面学术背景上的优势。第二,与其他领域相比,金融领域数据比较容易获得。如股票交易等数据,有年度与季度的数据,甚至还有按小时、分钟的高频数据。第三,金融学研究这几年正处于更新换代之中。西方的以微观金融为主的金融学研究范式,逐步被介绍到国内。新的领域,最容易爆发出思维的火花和参与的激情。第四,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在该领域出现了大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货币政策的实施方案与影响,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调整问题,资本市场的健全与完善等等,这些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也吸引着统计学的博士生投身于这一方面的研究。

四、宏观经济与社会问题研究点评

统计学博士研究的宏观问题主要涉及以下领域:

(一)竞争力研究。竞争力研究主要是在构建相关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来考察国家、区域,行业以及企业之间的竞争力。这一领域最早的统计学博士论文是中国人民大学彭丽红的《中国企业竞争力理论与实证研究》(1999)。这一领域指导论文最多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赵彦云教授。

(二)可持续发展研究。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有两个不同的视角,一种是从国民核算的角度将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的范围进行综合考察,另一种是构建多指标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我们将后者归入本细分类。这一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是天津财经大学孙向阳的《环境、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统计研究》(1998)。

(三)总供需平衡研究。该领域的统计学博士论文全部出自厦门大学。最早的博士论文是王春新的《社会总供需及其平衡调控的统计研究》(1991)。此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还有曾五一的《总供需平衡统计: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2],该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的方法,系统地总结了我国总供需平衡统计的理论与方法。在该文基础上完成的专著获第二届全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四)经济增长。该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是天津财经大学毛迅的《论经济增长的统计规律》(1995)。此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天津财经大学雷钦礼的《制度变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2003)[3],该文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结合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经验与教训,提出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并利用实际的统计数据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证分析,获第七届全国统计优秀科研成果博士论文二等奖。

(五)区域经济。统计学的博士结合本专业的知识对区域发展协调和地区差距进行统计测度和研究,为区域经济研究提供了更细致和深入的定量分析。该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是东北财经大学白雪梅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1997)。

(六)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研究。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用统计方法进行数量分析,能够提供更有价值的结论。该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是上海财经大学石良平的《论结构性通货膨胀》(1995)。

(七)投资、储蓄、消费问题。该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是天津财经大学于洪彦的《消费者行为研究》(1996)。另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有天津财经大学顾六宝的《中国居民消费跨期替代弹性的测度与最优消费路径研究》,该文借鉴现代经济学中的拉姆齐模型,建立了中国消费动态最优化模型,并且提出估算跨期替代弹性和风险回避系数的具体测算方法,获第七届全国统计优秀科研成果博士论文一等奖。

(八)其他宏观问题。除了上述几个领域外,统计学博士生的毕业论文还涉及到其他一些领域。如人力资本计量及优化配置、政府经济职能、科技与创新的统计研究、政府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以及收入分配格局等方面。其中,厦门大学施建军的《科技与创新的统计研究》对科技创新方面的统计问题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是该领域有代表性的成果。

五、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点评

统计基本理论与方法是统计学研究的“固有阵地”,也是统计学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该领域的研究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统计思想。这方面的研究需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比较广阔的视野,因此有较大的难度。其中,中国人民大学袁卫的《辩证唯物主义是应用统计科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1988)是该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

(二)抽样调查。厦门大学吴国培的《我国抽样调查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1992)是统计学博士在该领域最早的研究成果。另外,较具代表性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金勇进的《非抽样误差分析》[4],该文对非抽样误差问题作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获得第四届全国统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三)数量方法。内容涉及经济计量学、数据挖掘、多变量模糊时间序列等。其中最早的成果是中国人民大学任若恩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论》(1988)。

(四)综合评价。这方面的成果一半以上出自东北财经大学。其中,邱东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5](1990)是国内在该领域最早的研究成果。厦门大学苏为华《多指标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问题研究》(2000),在借鉴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对综合评价方法作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在该文基础上撰写的专著获第六届全国统计优秀成果二等奖。

(五)指标与指数理论。这一方面最早的博士论文是东北财经大学王庆石的《统计指标导论》(1993)。另外,厦门大学徐国祥的《指数理论与指数体系研究》[6](1999)对指数及其应用作了比较系统与深入的研究。其中关于我国股票指数和债券指数编制的研究,对完善我有关指数的编制提供了重要参考。

六、其他各类研究点评

(一)国民核算。该领域属于经济社会统计的固有领域。此次收集到的论文共有18篇,其中厦门大学钱伯海教授指导的占一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该领域统计学博士论文的重点大多是吸收和消化SNA的理论与方法,并探讨其在中国的实际应用。全国第一个统计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蔡志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统计资料应用于经济分析研究的方法论》(1987)是该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此后一段时期,相当一部分论文是在(SEEA)框架体系内研究绿色GDP或EDP。其中,厦门大学戴亦一的《环境与经济一体化核算研究》(1999)是这方面最早的博士论文。进入新世纪以来,又有一批论文开始研究非市场服务核算问题。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东北财经大学罗良清的《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问题研究》。该文获第七届全国统计优秀科研成果博士论文二等奖。

(二)保险与精算。这一领域指导论文最多的是中国人民大学的袁卫教授。内容涉及社会养老保险、机动车保险、寿险、医疗保险以及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等。最早的博士论文是中国人民大学耿修林的《我国社会保险统计指标及其体系研究》(1995)。

(三)投资决策与评估。统计学在如何度量风险、系统的评估,如何做出决策方面有着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厦门大学吴世农的《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方法的系统分析》(1992)是该领域最早的博士论文。领域指导论文最多的是厦门大学的黄良文教授。

(四)博弈分析与其他。博弈分析内容涉及保险市场、银行业监管、企业家决策行为以及粮食供给等问题。其他主要是有关微观问题的研究,内容涉及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企业合约、人力资源开发等。

七、我国统计学博士研究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根据对收集到的统计学博士论文的考察,可以看出我国统计学博士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

(一)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选择研究的课题。

(二)能够有意识地将统计方法服务于各相关学科和各领域,在促进这些学科和领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获得极大的发展。我国统计学博士论文中得到社会承认的获奖成果大部分都是统计学与其他学科领域密切结合研究的结果。

(三)体现了学术研究的继承性和发展规律。一是各高校都有其比较优势的学科领域。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与其导师的特长和承担的课题密切相关。二是各领域早期的研究较多是对国际上相关研究的跟踪和评介。目前,参与研究人员较多的一些领域已经越这一阶段,开始密切联系中国的实际,进行创新。同时,在各个领域,研究的问题也越来越深入和细致。

我国经济管理类统计学博士的研究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最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创新性还不够,特别是具有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尚未出现。

从1999年开始,至2005年,教育部一共进行了6次优秀博士论文评审共评出688篇优秀博士论文,其中经济管理类统计学所在的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科评出7篇,而统计学专业至今仍然是空白。这固然与在我国统计学上目前还属于弱势学科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统计学博士论文自身的原创性还不够。

第二、一部分博士论文统计学科的特色不够鲜明,“统计”味道不浓。

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的学科。正宗的经济管理类统计学博士论文理应将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作为研究对象,将社会经济领域统计方法(包括如何测定社会经济现象与指标的设定)的开发与应用作为研究的重点。无论从“问题带方法”的角度,还是从“方法带问题”的角度,都不应该忘记统计学所具有的方法论的特色。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博士论文并未做到这一点,统计学的特色不够鲜明,与经济学或管理学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没有明显的区别。个别论文甚至只有文字的论述或数学公式的推导,而很少统计方法与统计数据的应用。

我们相信,只要能够统一认识,正视上述问题的存在,并下决心去解决,我国经济统计学研究的水平和统计学博士的培养水平一定会有较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史代敏.中国股票市场波动与效率的数量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曾五一.总供需平衡统计: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3]雷钦礼.制度变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4]金勇进.非抽样误差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

[5]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6]徐国祥.指数理论及指数体系研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 鲍观明)

研究对象统计学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对于电视综艺节目的欣赏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电视文化产业也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伴随之产生的广告产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着。针对不同的观众,提供个性化服务,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为了迎合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求,广告产业在创新方面还是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的,要使广告产业长远发展,必须提高高校广告专业教育,着力于培养优秀的广告专业人才。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高校广告专业教育创新

在我国,电视文化产业的影响力日益突出。伴随之产生的广告产业也是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令广告的发展产生了新的活力。原本單一、局限性很强的报纸、杂志形式的广告传播形式增加了光、声、图等形式,不再仅仅是文字的传达。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让广告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让人们更容易获得信息。广告涉及的题材也比较广泛,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但是,我国的广告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够,许多广告创意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基本上是照搬人家的模式,很少有自己独特的创新,这说明我国的广告专业人才还是十分匮乏的,广告产业的创新基础就是要提高高校广告专业的教育,创新教育。

一、高校广告专业教育的背景

“全媒體”目前并没有准确的定义,人们普遍认为全媒体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信息传播理念。这是与科技的迅速发展密不可分的,网络通讯的日益普及,电子科技的高速发展,这都是全媒体时代到来的基本前提。全媒体信息的传播结合了文字、声音、图片、图像、动画等,改变了原有的信息传播单一的文字途径,变得生动而有趣。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全媒体的特征和迅速发展对高校广告专业的教育创新都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的。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全媒体的特性,努力创新,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针对广告专业的特点,高校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应该着重于加强学生相关方面的知识,不仅是课本上的理论,实践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构建课内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加大教育创新的投入,为广告专业的人才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广告专业教育创新的途径

第一,合理的设置课程

高校广告专业要想在教育方面有所创新,最基本的就是相关课程的设置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基本上都是从课程上学习而来,因此专业性的知识是学习的重点,但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广告学的综合性很强,它涵盖着文学、艺术学、社会心理学、统计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广告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至关重要。高校的广告专业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其专业的特点,合理地设置相关课程,让学生们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养分,完善自身的综合素养。从最简单的理论基础开始认知,获取更多的经验,来不断地加强、更新自己的认知和感受。结合高校广告专业学生的特点,合理地开放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学习体系。

第二,多元化教学

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更是让许多教育教学方面有了很多创新的机会。在高校广告专业的教学中,各种教学视频、教学ppt、主题讲座等形式可以用来改变原有的教育形式,方便学生们多元化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事实证明也是这样,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学生不仅仅只局限于老师的讲述,还可以通过眼睛来看、耳朵来听、和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表各自的意见,表达各自的观点、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也是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国际化发展的保障。有助于广告专业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对我国广告行业人才的全面化培养有不可小觑的重要作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也是一种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的方法,对于高校广告专业的教育改革创新和学生的学习进步是有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的。

第三,加强高校合作、交流

各高校间可以形成联盟,互相交流、合作共赢。这样对于有些师资力量比较弱的学校是有很大帮助的,师资力量对于广告专业的教育来说很显然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合作、联盟的形式可以为彼此提供最好的资源来促进彼此的发展,轻松地化解了有些高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互利共赢。同时,高校也应该积极推进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对于那些在职的教师队伍,应该加大教师再教育的成本投入,提高广告专业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为高校的广告专业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还可以邀请广告行业的专家进行校园讲座,举办高校联盟学校学生之间的广告创新竞赛,这样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增进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同时也能让学生的视野更为开阔,学到更多的东西,也是高校广告专业教育创新的有效途径。

三、发展与展望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传播的途径都产生的巨大的转变,信息的传播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原本单一、局限性很强的报纸、杂志形式的广告传播形式增加了光、声、图等形式,不再仅仅是文字的传达。广告信息的传播更为迅速、让人们更容易获得信息、广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产生着许多影响。但是,我国的广告产业创新能力还不够,许多广告都缺乏新意,广告产业的发展要注重广告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提高高校广告专业的教育创新,合理地设置相关课程,加大广告专业教育创新的投入。全媒体的影响下,我国广告专业的教育要充分结合其特性,在创新方面做出更大的突破。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高校广告专业教育能发展得更好。

【总结】

全媒体时代,原有的信息传播途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信息传播理念也变得有所不同。国内的广告行业只有不断适应时代的需求,不断地努力创新才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才能才能扩大广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广告的类型比较多,迎合着不同年纪、不同性格爱好的观众的口味,但是却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类型和主题形式许多都是照搬国外的广告,缺乏创新能力。但是总体来说,新媒体时代,我国的广告行业水平还是呈上升趋势的,这与高校广告专业的教育水平提高、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未来,如果高校的广告专业教育能在创新方面再做努力,为我国广告行业储备更多的人才,相信广告行业会越做越好,得到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汪梁.论数字传播时代的高校广告专业教育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10)

[2]张桂红,张艳霞.浅析高职院校广告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职工教育.2013(12)

[3]顾广欣.广告专业本科学生专业认同度调查及对策研究[J].甘肃科技.2013(15)

[4]杨雲,岳梦雯,李鹏飞.高职广告专业实施“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2(06)

[5]赵晓红,沈晓琳.参与体验互动——高职广告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研究对象统计学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该文在概述医院统计工作对人员素养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了当前医院统计人员工作素养培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后,有步骤地提出了提升医院统计人员工作素养的主要路径,以期能够为广大医院开展统计人员培育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院  统计人员  工作素养  提升  路径

现阶段,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方向。在这一背景下,医院信息统计与利用必然成为提升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医院统计人员业务能力参差不齐给医院信息统计工作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在笔者看来,医院应引导统计人员详细学习相关规范和章程,提升统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水平,这样才能使其适应医疗事业改革的趋势,另外,由于医院工作的特殊性,统计人员还需要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升医院信息统计工作的实效性和可靠性。

1  医院统计工作对人员素养的基本要求

1.1 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对待医院统计工作

医院统计人员必须增强责任意识,明确本岗位的职能范围,无论身处何种职位,都需要尽心尽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对于基础数据搜集以及管理工作而言,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履行意识以及责任意识,自觉做好每一项工作,这样才能进一步增强工作动力,端正工作态度,不断提升工作认知度,了解工作内容以及相关的业务部门,爱岗敬业,高质量完成医院统计工作[1]。

1.2 以真为本,杜绝虚假统计工作

对于医院统计工作而言,只有遵循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才能提升统计工作质量和可靠性,同时,实事求是也是统计工作的基本职业规范。无论是门诊工作还是住院接待还是手术管理,都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对待。医院统计工作在于科学采集以及分析医院工作的各项数据、日志以及报表等,这是医院决策以及提升管理水平的必要信息,因此醫院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以真为本,实事求是,杜绝虚假统计工作。

1.3 秉持职业道德与规范,遵纪守岗

医院统计人员应坚持职业道德以及规范,坚守科学健康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在工作自觉抵制诱惑,调整工作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遵纪守岗,严格按照《统计法》的相关规定约束自己,严格执行《统计法》的相关要求,严禁借助工作工作谋取私利,甚至通过虚报、瞒报等行为损坏集体利益。医院统计人员应时刻谨记医务工作人员行为规范,严格遵照医院章程开展日常工作。

1.4 提高职业素养,自觉学习、高效学习

对于年轻员工而言,医院应建立持续性一体化的培训体系,鼓励员工自觉学习、高效学习,不断提升其职业素养。同时,医院统计人员也需要随时保持“充电”的状态,对统计专业体系进行延伸与补充。这是不断提升本职工作水平的基础,由于统计通过对象主要以医务工作人员为主,由此只有积极学习部分医学知识,才能降低与医务工作者之间的沟通难度,提高医院统计工作的实效性。

2  当前医院统计人员工作素养培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医院现代化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度推进,各类医院都强化了对医院统计工作人员的培育和培训,医院统计人员总体工作素养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促进了医院统计工作整体效能的提升。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这一些突出性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对现有统计工作内容的认识较为浅显。部分医院统计人员虽然身处统计岗位,但其对统计工作的内涵以及目的并未形成正确认识,甚至将医院统计工作等同于点数以及填表,因此,此类统计人员无法提升工作的能效。另外,部分经验丰富的人员存在安于现状的职业心理,不愿意主动学习统计领域新知识以及新方向,导致统计实际工作效率低下,影响了医院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2)医院统计工作人员评价体系不完善。当前,部分医院对统计人员的监督考核不够彻底,即便有考核也是流于形式,不能反映出实质问题。同时,很多医院未能将统计人员工作效能的优劣未列入绩效考核体系,工作成效难以辨识,这就导致一些人员认为医院统计工作只需按部就班完成即可,不出问题就可以得过且过,从而造成医院统计工作整体效能难以持续快速提升。

(3)知识更新已经无法紧跟企业信息化进度。现阶段医院缺乏具有较高统计知识能力的人员,另外,技能统计分析又能编制统计报表的专业化人才更是稀缺。目前,大多数医院统计人员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对信息化背景下统计工作的认识较低,另外,医院在硬件以及软件方面的支撑力度不足,导致统计工作仍然沿用以往的工作机制,统计自动化和信息化尚未真正落实。这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统计工作效能的提升。

3  提升医院统计人员工作素养的主要路径

3.1 加强职业思想道德的培养

培育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修养的统计人员是医院有效组织开展统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首先,医院要重视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的培育培训工作,要定期组织统计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学习,并做好培训考核工作;其次,医院统计人员也要强化自身锻炼,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最后,医院统计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也要做到爱岗敬业,如实报送统计资料,积极参加培训学习,坚持统计工作真实性与有效性等。

3.2 建立健全统计工作考评体系

医院应当认真研究《统计法》以及卫生统计工作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着实事求是、激励鼓励、择优选拔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统计工作考评体系,完善医院统计人员考评细则,使得统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业绩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更为直观地呈现出来。同时,医院也要注重考评结果的落实,明确奖惩的内容,加大奖惩的力度,让工作业绩突出的统计人员能够真真正正地获得多元化的激励和奖励[2]。

3.3 培育培养具备复合化知识体系的统计人才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统计管理工作已与诸多领域相互融合,这就意味着具备复合化知识体系,已成为医院统计人员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方向。医院应当致力于促进统计人员加强自身信息素养的提升,培养他们熟练掌握常见统计软件的使用技巧,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培养具有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优秀统计人员[3]。此外,医院还应当制定科学化的统计人员知识体系培训计划,是他们既能够熟练开展统计工作,又具备公文写作、医院管理等复合型知识,进而提升医院统计工作团队的整体知识水平。

3.4 促进统计人员与医务人员的沟通交流与和谐共处

目前,医院基础医疗资料都由兼职统计员搜集与整理,因此对于医院而言,必须加强不同角色之间的沟通与对接,减少彼此之间因信息不对称造成工作滞后。需要向相关部门人员解释统计工作的复杂性,使其能够对统计人员多一份耐心和关心,在医院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此外,统计人员必须加强自身职业素养建设,同时还需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这样能够帮助医院统计人员更好地开展日常工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医院统计人员是实现信息化和数字化的主要推动力量,因此不断提升统计人员职业素养以及道德品质,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开展统计工作,同时还能提高统计工作的实效性和可靠性。在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统计人员必须形成大胆创新的优秀品质,随时保持充电的状态,这样才能满足医疗改革背景下对统计工作的要求,提升个人工作能效。

参考文献

[1] 沈向军.试论医院统计人员的素质要求[J].经济师,2016(7):258-260.

[2] 傅昌,李伟,刘军.医院统计人员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卫生统计,2015,32(2):304-306.

[3] 张海燕.加强统计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素质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24):65-67.

研究对象统计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刑法中的行为对象

在我国的刑法理论界, 对于刑法中的行为对象并没有一个界定的明确概念, 关于行为对象的认识和研究, 人们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见解, 在法学界, 人们一般将刑法中的行为对象指定做行为的客体, 意思就是这个行为的主体在自己的主导意识下, 对人或物所产生的威胁或危害, 而这个被危害或威胁的对象就是行为对象。

从以上的概念而言, 行为对象必须受到行为主体本身的意识所主导, 因此, 可以说行为和行为对象存在着内外的联系。行为本身就包含了主体的意识和行动, 意识是发生行为之前的准备, 对于行为对象来讲, 存在着紧密相关的联系。换句话来讲, 行为对象是可以影响到行为主体产生一定的行为意识, 反之, 如果说这个行为对象不能让行为主体产生行为意识或感知, 那么它也就不会作为主体的行为对象而出现。

二、刑法中的犯罪对象

笔者在网络词条中, 搜索到了刑法中犯罪对象的解释, 指的是在刑法当中, 进行详细划分且明确规定的那些犯罪行为, 直接作用到了现实中客观存在的对象 ( 人或事物) 当中, 而这个对象也就是犯罪对象。犯罪对象是行为主体犯罪行为的主要承受者, 是受到法律所保护的统称, 之所以会这么说, 原因就在于当任何一个人或这个事物受到了合法权益等危害的时候, 才是构成犯罪行为的成立, 也可以说法律认可了犯罪对象的成立, 而对于那些未受到法律所保护的对象也就不存在犯罪对象的构成。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 犯罪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有形的事物, 它也囊括了一些抽象的元素, 比如产权、声誉、信息等, 以国家的声誉为讲述案例, 例如: 在公众的新闻报道中, 主持人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恶意谣言的传播, 而引起了群众的不满, 并致使国家的名誉受到危害。作为国家的声誉而言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基本利益和形象, 它存在于社会中某个特定的关系, 如果国家的声誉受到了威胁, 那么就有损了人们的利益或国家的整体形象, 这是一种非物质的损失, 作为法律就是为了保护这个无形的财产而成立的制度, 犯罪对象是建立在法律保护的基础上而形成的, 但是从间接的角度来讲, 犯罪对象存在着某种社会关系。也就是说在犯罪对象受到侵犯的同时, 也就是对这种社会关系产生了侵犯,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 犯罪对象所涵盖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 随着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 人们应该根据实际的现实情况进行合理的内容概念界定。

三、刑法中行为对象和犯罪对象的联系

结合上文我们可以了解到, 在刑法当中, 行为对象和犯罪对象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但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二者之间还有着一定的联系。行为对象和犯罪对象这二者都是作为行为的客体而存在, 是主体行为的主要承受者, 行为对象综合了任意一种行为的客体, 包含了犯罪对象的整体范畴, 例如在杀人案件中, 人的生命是犯罪的对象, 人的生命也是行为对象, 这个时候行为对象和犯罪对象是相互重合的。

在二者相互联系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同之处, 作为行为对象而言, 它存在于法律的现象当中, 但是犯罪对象却存在于国家的刑法中, 行为所涉及到的范畴是非常广泛的, 包含了犯罪对象, 而作为犯罪对象必须依靠于法律保护的前提下才成立的。从二者的性质上来讲, 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 行为对象必须经历一个认识的过程, 可以说如果想要进一步的去了解这个犯罪的行为, 那么就要针对行为所产生的现象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掌握。而犯罪对象则是经过主观的评价和法律的依据进行的犯罪行为说明, 这个犯罪对象是完全受到法律保护且直接被犯罪主体侵害的。

相对于行为对象而言, 法律对象更加具备法律性, 法律对象是依法针对不同的行为对象进行保护的限定, 它将所有能够威胁或危害到限定的行为对象视作了犯罪对象, 但是作为行为对象, 就不存在这种主观评价的优势, 犯罪对象所体现的是法律的相关内容, 是体现了行为对象基本特征的存在。

四、结语

结合刑法中行为对象和犯罪对象的概念, 我们可以看到, 二者之间应该是同时存在的, 并且存在着相互的联系, 行为对象所包含的内容要比犯罪对象更加广泛, 犯罪对象仅限于法律规定的范畴之内, 虽然二者之间的关系很密切, 但是却存在着不同的特性和作用, 需要相关的人员能够正确的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 并根据所体现的内容进行明确的划分。

摘要:在我国的刑法界, 人们对于行为对象和犯罪对象一直都有着属于自己的见解, 一部分学者认为行为对象和犯罪对象可以归结为一个概念, 行为对象也就是刑法中的犯罪对象, 但是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 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人们对于行为对象和犯罪对象的解释也发生着转变, 从二者的概念和关系上来讲, 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但也有着属于各自的特征。

关键词:刑法,行为对象,犯罪对象,若干研究

参考文献

[1] 田震.刑法中的行为对象与犯罪对象分析[J].法制与社会, 2013 (18) :21-23.

研究对象统计学论文范文第6篇

大数据时代,对财政统计数据信息的海量需求,已成为经济预测、分析的重要数据来源之一。大数据是科技领域的首要挑战,数据本身的革命是统计学,运用数据可以很好的改进政府管理和创新,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政府运行更有效率、决策更科学。大数据以其广泛的潜在应用需求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正成为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技术领域的又一热点,对于财政这种数据大集合的部门而言,数据的应用将对提高财政收入、改进财政支出、提升财政工作水平有很大帮助。

一、大数据时代的财政统计工作

在财政统计工作中应用大数据是一项非常复杂、难度极大的工作,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已不再是对数据样本的简单抽取,而应是对所有可获取数据的海量收集、分析处理、价值挖掘和管理发布的技术操作。应用大数据,财政统计部门要经历一个从“先有指标再有数据”到“先有数据再有指标”的变化过程,这些指标可以是传统的统计指标,也可以是非结构化数据转化而来的统计指标,可以是对历史的总结性指标,也可以是对未来的预测性指标。在大数据時代, 深入研究与财政统计在指标、口径、范围等方面的差异,探讨统一衔接的可能性,将存在于部门内部的大数据通过制度标准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在大数据背景下的数据分析,财政统计部门面临的则是大量存储于区别传统纸质媒介,诸如云端的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环境。在这种应用背景下,数据分析则变成财政统计部门一个关键性的技术环节,需要专业化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处理技术来探寻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寻找更多有价值的衍生信息。这就要求大数据环境下的财政统计部门,不但要具备将非标准化信息转化为结构化的标准数据的能力,而且还需要提高数据变量之间影响因素的专业化数据分析水平。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财政统计工作模式创新

在大数据背景下,提升财政统计工作的实践价值,履行财政统计满足社会需求的职责、加快统计工作的改革创新,都需要从能够适应新时代背景的调整、创新和探索出发。财政统计工作的侧重点将愈发倾向于开拓更多可用的大数据资源,对数据流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统计结论的信度和效度,并按照大数据时代的需求和特点,不断完善财政统计结果的分布形式。大数据背景下的财政统计工作,必须要走越来越标准化、技术化和专业化的道路。

1.推进财政统计数据采集工作的标准化。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财政统计工作则更应该加强数据采集的标准化工作流程,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处理及发布打下坚实的基础。实际的数据采集工作模式,可以在现有各类财政数据终端上加装统计采集装置,并通过互联网技术,搜集、存储和实时分析节点数据流,形成整合资金、收入、支付等所有环节在内的标准化数据采集模式。此外,政府层面还应该积极构建数据共享和监控平台,使跨部门的业务信息共享成为可能。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办事能力,又可以大幅度降低数据的使用成本。

2.深化改革,搭建财政国库统计信息公共平台

大数据时代不仅是一个充满数据的时代,更是一个全人类充分运用大数据的时代,它要求数据必须开放和流通,呈现公开、流动、共享的状态。财政统计更需要做的工作是在提高数据发布的针对性、降低数据理解的复杂性和发挥数据信息的价值性方面进行模式创新。因此,财政统计工作应尽量缩减传统意义上的大段文字、复杂表格等难以契合公众需求和时代特点的数据发布形式,转而以新兴技术和新兴媒体为依托,加大技术投入和发布媒介创新,延伸各级各类发布渠道,充分挖掘并发挥出财政统计数据的实用价值。从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深入到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电子化改革的落实,电脑从单机版到财政局内部的小型局域网到省、市、县、乡的四级联网,再到财政和各预算单位的横向联网。规范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革,促进了国库支付电子化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大数据运用能力,增强财政服务的有效性

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充分运用财政统计数据,将运用大数据作为提高财政服务的重要手段。运用大数据,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管,为推进财政体制改革提供基础支撑。以统一的数据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为基础,利用大数据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数据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大数据运用能力,增强财政服务的有效性。

加强税收结构分析,研究重点行业、产业、税种收入形势和特点,准确把握财政收入完成情况。通过旬报、月报等数据对财政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部门、分级次收入进行统计分析,及时与税务、统计等有关部门进行交流,总结影响当前财政收入增减变化的相关因素、对后期财政收入的影响程度等,为财政收入的增减变化进行综合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随着统计技术的发展,财政统计工作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投放于统计制度和技术方法的设计、统计规范和数据标准的制定等机制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不断以自身的机制创新和模式创新适应大数据时代对财政统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提高财政统计数据的透明度,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李玉新.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统计工作模式创新.统计与咨询,2009.

[2]张宏宇.加强大数据的基础研究.统计信息,2008.

[3]杨浩. 浅谈如何提高大数据的质量.统计信息,2008.

上一篇:微电影影视艺术论文范文下一篇:中医学教学探究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