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地方电力研究论文范文

2023-11-05

我省地方电力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一、我省投融资体制现状分析

西部大开发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投资表现尤为突出,增量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867亿元,比2003年增长15%,净增113亿元。增量规模从1999年之前基本不超过50亿元,到每年超过100亿元,反映了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支持力度,也反映了我省尚未形成内在的投资增长机制,融资渠道比较单一。我省投融资现状的特点:

一是国有投资扮演着主角,2000-2003年,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年均达64.5%,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周边省市水平。二是电力和交通领域的投资占据了很高的份额,“西电东送”和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对我省投资规模的扩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三是与城市建设和发展有很强关联度的房地产业成为新的投资动力,2003年全省房地产业投资达105亿元,在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上升到14%。四是金融机构在融资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政府预算内资金在总投资中的份额基本上呈稳中趋降,大致在6-8%之间;利用外资份额趋降,最近在1%左右;债券、股票及其它资金的份额在9~10%左右,而金融贷款所占份额则超过前四种总和。五是国债项目发挥着发动机的牵引作用。

我省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的原因,一是融资过度依靠银行渠道,间接融资极小。二是缺乏融资功能强的投融资主体,长期困扰国有企业的体制缺陷等问题,使抗风险能力和融资能力受影响。三是国有企业与国有投资的战略性调整不到位,目前,我省国有企业与国有投资仍然在优势资源开发及加工、高技术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事业等最重要投融资领域,占据主要的、关键的位置和很大的份额,国有投资过大,挤占了社会资本投资的空间。四是投融资领域的市场化步伐迟缓与民间投资融资障碍重重,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等环节中市场化程度低。五是融资中介服务体系不完善、运行不规范。六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七是信用缺失,储蓄难以转化为投资,现有信用经营机构主要是金融机构,其中主要是商业银行,信用活动也限于信贷,市场性征信公司发展尚未起步。八是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严重滞后,集中体现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难以发挥杠杆作用,不能满足广大中小企业投融资发展的需要。

二、推进我省“十一五”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重点

(一)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

我省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的,是要按照效益的原则将各种渠道的资金引入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基础设施及公共事业等领域,为这些领域获得所需投资提供制度保证;同时,要突出企业为主体、强化市场导向,将市场机制运用到投资、融资、退出、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从而形成全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提高投资效果。结合国家改革趋势和我省投资需求及结构变化,我省“十一五”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应是:

形成科学有效的地方投融资管理体制,企业成为投融资主体,全省经济社会领域的投资、融资、退出、建设、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基本实现市场化运作,初步建立起财务投资者与战略投资者之间良性互动的资金供求机制和投融资平台,使政府投资能够通过这个平台得到放大,社会资金能够顺利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中小企业,投融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点

一是以完善出资人制度为重点,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落实国有企业的投融资决策自主权。改革的核心是落实出资人制度,解决产权虚置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督导功能丧失的问题。惟有通过制度建设对出资人代表机构形成制约,出资人代表机构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形成制约,才能建立起国有投资的责任链,才能使投融资体制改革走上正轨。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运行后,国资委代表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是负责监督管理企业国有资产的特设机构。但它与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及国有企业在投资决策方面的关系仍然不是十分明确,尤其是它在实际运行中作为出资人代表还存在三道难题:第一,是否承担民事责任。若出资人代表机构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大量的投资决策仍然找不到责任者。第二,是否受到责任约束。出资人代表机构本身接受哪些责任约束,是宏观管理问题,涉及到资本与同级行政的关系,行政与同级、下级资本的关系,资本与资本、资本与下级行政的关系等。如果出资人代表机构得以像过去那样,很方便地把隐性负债卸给基层政府,把显性负债留给银行,那么国有投资体制就不可能有实质性的变化。第三,是否形成资信损益机制。在市场经济中,战略投资者资信的重要性高于资产的重要性,所以很多情况下资产重组或债务重组的目的,在于抛售优良资产弥补到期债务。但目前国有企业及其出资人代表机构还没有真正建立有效的资信损益机制。

二是以政府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为重点,推进我省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建设、运营的改革,带动投融资领域的市场化。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落后,这是经济发展环境较差的重要体现。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一直是我省投资的重点,也是建设和开发领域垄断程度最强的地方,投资、建设和运营封闭。因此,以政府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为重点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投资、建设、运营的改革,会给全省投融资体制改革和投融资领域的市场化带来突破性进展。

三是以投融资平台建设为重点,推动建立财务投资者与战略投资者之间良性互动的资金供求机制。对我省来说,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原因之一,是投资短缺。但这只是表象。1999年以来,在我省的金融机构已经出现正的存贷差,其中2001年后规模分别达到129亿元、150亿元、184亿元,因此而出现了省内金融资金向外省拆借的现象;居民储蓄已经从2000年的540亿元增加到913亿元,每年以18%以上的速度持续增加,存大于贷,这种资金剩余与资金短缺之间大偏差并存的原因之一,是没有在财务投资者与战略投资者之间建立起良性互动的资金供求机制。

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投资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通过银行进行间接融资,二是通过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信托投资、融资租赁等进行直接融资。从地方政府的权限看,我们目前只能通过发展有限的地方金融(包括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已批准的信托投资机构等)和组建投融资平台来打通财务投资者(包括老百姓)与战略投资者之间良性互动的资金供求渠道。因此,构建大容量的高效率运行的投融资平台,就成为我省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四是以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优化投融资环境。投资中介服务体系是投融资组成部分,因此,投资中介服务体系的运行机制和体制也成为投融资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投融资良性发展的基础,是建立在较健全和完善的信用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信用体系。但目前,个人征信、企业信用管理基本是一片空白。社会信用管理现处于多头管理状态,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管机制。而现有信用经营机构主要是金融机构,其中主要是商业银行,信用活动也限于信贷,市场性征信公司处于尚未起步阶段。

三、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一是围绕真正确立企业投融资主体地位,深化行政审批制改革。制定实施细则,落实国家投资审批政策,对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取消审批,改用核准制和登记备案制,真正确立企业投融资主体地位;完善出资人制度,深化国有投资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使出资人和企业法人享有完全的投资自主权,同时承担全部经济责任;使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具备出资人代表的资格,并履行出资人职责;建立起针对出资人的资信评价体系,以资信等级为依据,实施对出资人融资能力的宏观调控;针对不同类型的政府投资项目,采取不同的决策机制。

二是积极推进产业投融资体制的市场化,加快形成地方投融资管理体系。推进产业领域的投资开放,全面放开优势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吸引社会投资建设特色优势产业;以资产重组为切入点,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开放;加快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内对外开放,开辟社会投资的新领域,吸引包括外资在内的省外投资和社会资金、民间投资;加快国有企业和国有投资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步伐,采取股权转让、资产拍卖等方式压缩竞争性领域国有存量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例,为民间投资和其它非国有投资提供空间。全面放开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事业领域的投资、建设、运营市场。对经营性领域,利用存量资产和增量投资的调整,加快对外开放;对于有经营收入但不足以收回成本的新建基础设施项目,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吸引社会投资者合作建设,或采取政府补贴方式对社会投资者进行回报补偿;对于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县乡公路、大中型水利设施、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新建非经营性设施项目,以政府投资为主,通过代建制方式进行建设,对于其中有条件的项目,政府通过补偿机制和回购方式,回报投资者;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县乡公路、大中型水利设施、城市道路、公共绿地等新建非经营性设施领域,加快推行公益性投资的“项目招标制”和“财政报帐制”,加快公益性投资的市场化和公共事业运营的民营化;打破部门系统内投资、建设、经营一体化的封闭垄断,推行投资、建设、经营各环节分离的办法,并尽可能对民营企业开放;加强政府投资的管理,健全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强化对政府出资项目的监督和评价制度。

三是加强投融资平台建设,初步建立起财务投资者与战略投资者之间良性互动的资金供求机制。搞活地方金融平台,加快完善地方性金融体系,加强政府支持,扩展“贵州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平台;提升和拓展城市商业银行平台;充分利用国内金融业开放的机遇,积极推动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我省,稳步发展区域性金融机构;加强黔隆国际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扩展信托投融资平台;构建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用事业投融资平台,打通社会资本进入的通道;构建重大产业投融资平台,为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打通战略投资者进入的通道。

四是积极支持企业进入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充分利用和发挥资本市场的桥梁作用,支持上市国有企业国有股的流通,盘活上市企业;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高新技术企业、基础设施项目上市融资;继续用好国家在我省的国债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批准我省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能源、优势原材料、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业等领域发行特种债券、市政建设债券、企业债券。

五是以信用体系为重点,优化投融资环境。加快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加强政府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和加强服务,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并有配套的实施细则;加快建设投融资中介服务体系,发展和规范各类投融资中介服务机构,保持咨询评估客观公正,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投资中介服务的市场化,制订合理的服务收费标准;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尽快完善政府管理制度和政策,建立风险资金补偿机制,鼓励信用担保机构与资本市场、金融机构等建立深度结合的战略联盟,推动对企业的全程金融服务和全程监督,制定统一的和社会化的信用担保机构资信评级体系和评级制度,建立信用担保机构的退出机制。

六是加强政府对投融资的宏观调控。提高计划的质量,使计划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重视使用经济手段,合理利用税收、价格、补贴、贴息、转贷等经济杠杆;实行严格的法律约束;建立有效的信息导向制度,引导企业投资行为;完善各项监督制度。

(作者单位:贵州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

我省地方电力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电的发明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同时, 也在不断地改变人们的生活。高铁、支付宝、网络购物、共享单车成为中国影响世界的新的四大发明, 这一切都与电的供给密切相关。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今, 一个国家要想发展, 电的发展就要走在前面。电力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电力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中能源的主要供给者, 它与地方经济之间更是密切相关。

2 电力企业在地方经济中的作用

2.1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已经迈步进入新时代, 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电力已经从单一的煤炭发电发展为多样化的新型发电方式并存, 例如水能发电、风能发电、核能发电、光伏发电, 并且新型的发电方式以其特有的优势迅速地抢占供电市场。这些新型的发电方式不仅能大幅度增加电网的供电能力, 更多的减少能源消耗, 而且更加突出的一点是能够更大限度地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电力企业供电能力提高为地方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更多的税收、更多的地方财政收入。与此同时, 与电力相关的企业、项目也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2.2 电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工业用电, 历来在供电结构中占据较大比例, 也历来是地方政府和电力企业最为关心的部分。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电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项目落地以及项目迁移的过程中, 电网铺设与迁移也势必要一并解决。一旦电力供给不足, 企业的设备将无法正常运行, 甚至企业生产也将随之瘫痪。

2.3 电力是地方发展的环境保障

一个地方的环境因素又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供电、水利、交通是一个地方发展的硬性环境因素。充足的电量供给和完善的电网设施配备是招商引资和留住人才的先决条件, 同时也在改善着一个地方的人居环境。灯火辉煌的夜景在亮化城市的同时, 也能更好地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 助力一个城市的发展。

3 电力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电力企业飞速发展, 新型的发电方式与传统发电方式并进, 对于经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 电力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供给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3.1 电力耗损较大

由于电力企业本身的技术问题以及地域性的差异。我国的电力的利用率一直偏低, 而且由于地理面积较大, 电力在输送过程中能源消耗较大, 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3.2 电网建设滞后

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与之相协调的电网设施建设, 但是现在各地的电网设施往往滞后于地方经济发展, 供电量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 拖了地方经济的后腿。现今, 新型的工业园区、新引进的项目都需要大量用电。供电量不足, 甚至需要临时铺设供电线路, 费时费力, 如供电不足将严重影响企业生产以及居民生活的质量。

3.3 网线急需改造

时代在进步, 新型的产业在不断出现, 而一个地方的电网建设却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近些年,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电网铺设工作强度不断增强, 而随之电网的维护就显得相对薄弱。线路老化、短路、停电等情况多发于城市的老城区、偏远的农村等地, 而供电公司的重视不够造成的资金短缺、缺乏维护等原因导致网线改造不及时, 甚至影响地方的正常生产生活。

3.4 供电方式僵化

新型的发展方式逐步抢占电力市场, 但是煤发电的方式仍然占据市场最大份额。新型发电方式成本高、发电率较低、对技术的要求高都是其普及率低的重要原因。更重要的一点是新型发电方式对资源的要求非常高, 水能、风能、太阳能等等, 这些因素都导致新型发电方式发展缓慢。

4 做好电力服务, 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 整个社会对于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这也对供电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的供需与地方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所以做好供电服务, 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4.1 加强电网建设, 助推经济发展

电网的规划建设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充足能源的重要手段, 而在电网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几方面的因素。首先, 电网铺设要以保障电网运行的稳定性、经济性、安全性为首要前提。其次, 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工业园区的建设以及重大项目落地、特别是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电网连接工程, 城乡结合的中转站等都离不开合理的电网规划。重大电网的工程建设、完善的电网系统是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电网输送能力、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保障。

4.2 维护改造并行, 完善基础设施

磨刀不误砍柴工, 对于电力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而言, 建设很重要, 而后期的维护要求更加全面、精细化。在老城区改建以及征地搬迁的过程中, 电力企业要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划, 密切配合施工单位, 做好电力的供给与改造。在日常工作中, 要及时回应市民的日常需求, 做好电力的日常配给和突发的抢修工作, 避免因停电造成群体性事件。

4.3 研发学习并举, 强化服务质量

当前经济的发展要以保证生态的可持续性为前提, 所以电力企业应通过对于电力新能源的研究以及创新管理模式、加大对智能电网的发展技术路线的研究和论证力度, 来不断提高企业的供电能力和对环境的保护。随着新型能源以及发电方式的研发, 电力企业和地方政府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为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实现电力企业与地区经济之间的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电力能源已经成为现代人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电力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本文从电力企业与地方经济之间的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电力企业的发展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几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力企业,地方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祝启林.供电企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关系[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4 (23) .

[2] 邹晓华.唱好企业发展大戏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记广西水利电业集团有限公司博白供电分公司[J].广西电业, 2016 (12) .

[3] 李敏, 李银龙, 周国友.加快提升县供电企业管理创新初探[J].农村电, 2015 (10) .

上一篇: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范文下一篇:校本课程小学音乐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