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投资与分析范文

2023-09-21

量化投资与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量化投资;程序化交易;金融监管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708040)、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我国上市公司收益率预测研究”(hdzf10004)

郭喜才,华东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所所长,金融工程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

201620)

量化投资在欧美已经应用了30多年,最传奇的人物就是华尔街的对冲基金经理詹姆斯·西蒙斯。他率领一批数学家和统计学家,运用“壁虎式投资法”等独家宽客战术管理大奖章基金,在1989到2006的17年间平均年收益率高达38.5%。量化投资的理念并不神秘,它是指借助于数学和统计学的分析原理,利用计算机对每只股票的数据进行分类对比,自动选出符合投资模型的股票组合。举例来说,比如有20个人去跑百米,哪些人能跑在第一梯队,哪些跑在第二梯队,哪些跑在第三梯队,在没有测试之前不知道答案,但可以根据身高、体重、肌肉、肺活量、历史成绩等指标来预测这20个人各自归属哪一梯队,这就形象地描述了量化投资模型的原理。

量化投资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模型交易,它是一种以数据为基础、以模型为核心、以程序化交易为手段的交易方式。具体而言,就是从那些稍纵即逝的市场变化中寻求获利的计算机化交易,关键在于捕捉到人们无法利用的短暂价差来实现套利。模型就如同医院里面的各种先进的医学仪器,医生通过这些仪器对病人进行扫描化验,获得反映病人身体状况的各项指标数据,然后判断出病人所患的疾病,从而对症下药。类似地,量化投资者在市场中寻找套利机会,其实就像是在发现市场的“疾病”,依托于模型的扫描和检测,获得市场的各项关键指标数据,从而找出套利机会,然后做出投资决策。

量化投资需要精湛的计算机编程技术,其主要形式是程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绝大多数都是高频数据交易,其特点是:计算机自动完成;交易量巨大;持仓时间很短,当日频繁交易;每笔收益率很低,但总体收益稳定。高频数据交易的核心是模型算法,负责策略及机会,速度是关键保障,因此大机构一般在交易所大楼旁租高速光缆建立交易室。目前,美国股市总体成交量约70%是高频交易,而涉及机构仅占2%。

股票市场上有很多风格各异的分析流派,其中有两个分析流派应用最广:其一是技术分析,其二就是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对各种技术指标、均线系统等深信不疑,他们依靠股票的历史价格和成交量的数据对股票的走势进行预测,相信历史将会重演,着眼于趋势投资;而基本面分析主要关注企业的财务指标,依靠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挖掘出被低估的股票,所以也叫价值投资。相比之下,以数学和统计学的分析原理,利用计算机对每只股票的数据进行分类对比,自动选出符合投资模型的股票组合的量化投资,却往往不为人知。

一、量化投资的起源及发展前提

在大多数人眼里,量化投资是一个神秘的领域,深不可测,玄奥无比,令人望而却步。同时,量化投资的策略往往着眼于市场上的套利机会,一旦公布于众则立即失效,所以成功的量化投资者通常极为低调,对自己的策略保密至深,这就进一步导致了市场上缺乏对量化投资的理解和认识,使其更加神秘。

(一)量化投资的起源

量化投资看似神秘,但并不古老,它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兴起,90年代才大行其道。这是由于量化投资的生长条件极为苛刻,需要同时满足很多条件才能诞生和发展。神秘莫测的量化投资技术并非源于市场,而是始于学术界被正统思想所排斥的少数“偏才”、“怪才”。正是这些来自于象牙塔的现代理论,才造就了量化投资的兴起。

1952年,马克维茨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该理论以期望值衡量收益、以方差值衡量风险,第一次正式将收益和风险这两个股票市场中最重要的概念数量化,成了现代量化投资的鼻祖。托宾随后提出了分离理论,但仍需要利用马克维茨的系统执行高难度的运算。1963年,马克维茨的学生威廉·夏普提出了“投资组合的简化模型”,也称“单一指数模型”,使得马克维茨模型费时33分钟的计算,简化为只用30秒,大大提高了运算的效率,并因此而节省了电脑内存,可以处理相对前者8倍以上的标的证券。1964年,夏普又在简化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提出了金融界人尽皆知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CAPM模型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理论发现,既可以预测风险和期望收益,还可以用于投资组合的绩效分析,之后罗斯在CAPM的基础上,提出“套利定价理论”(APT),提供了一种方法来评估影响股价变化的多种经济因素。1973年,布莱克和斯克尔斯正式提出了“期权定价理论”。自此,衍生品市场的重要产品期权开始迅速发展,为量化投资的兴起提供了更多的工具和更大的操作空间,加速了量化投资的崛起。

(二)量化投资发展的前提条件

然而,仅有上述理论的建立,以及各类模型的完善与推陈出新,并不会直接催生出量化投资,它还需要具备其他几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1.量化投资因为其固有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很难在普通的中小规模的散户中推广开来,所以个人投资者主导的市场难以盛行量化投资。因为一方面个人投资者有着自己的工作故专心投资的时间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由于是业余的,普遍也没有这样的专业能力。随着美国证券市场中共同基金和养老基金资产的大幅增加,机构投资者逐渐在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它们委托专业机构为其提供投资服务,这为量化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据此而催生出的投资管理机构能够进行专业性的投资操作,同时这些专业的投资管理人也有能力和精力专注地研究,运用量化投资等金融创新技术和新的运作方式来有效地管理大规模资产。

2.没有发达的计算机技术,量化投资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961年,与马克维茨共同获得1990年诺贝尔奖的夏普曾说,当时即使是用IBM最好的商用电脑,解出含有100只证券的问题也需要33分钟。当今,面对数不胜数的证券产品,以及庞大的成交量,缺了先进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容量,许多复杂的证券定价甚至不可能完成,因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客观上为量化投资的应用提供了可能性。

3.量化投资在不经历市场的崩盘以及傲慢的传统投资者的自信未被摧毁之前,是不会盛行的。量化投资刚刚诞生的时候,以华尔街为首的业界人士对学术界把投资管理的艺术转化成复杂的数学公式和模型,一直持有敌意。在他们看来,投资管理需要天赋、直觉以及独特的驾驭市场的能力,优秀的基金经理可以凭一己之力战胜市场,而无须仰仗那些晦涩难懂的数学符号和虚无缥缈的模型。但是在1973-1974年的大熊市中,美国证券市场全盘溃败,传统的明星基金经理人荡然无存,致使投资者开始反思传统的投资管理艺术,同时认为必须应用更科学的方法来管理投资组合,不创新的话只有死路一条。此后,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类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复杂衍生产品的丰富和交易量的大增,华尔街迅速适应这些变化的环境,不断用这些数理模型和计算机技术来武装自己,否则便会陷于被动和险恶的境地。

二、我国量化投资的现状分析

(一)量化投资的参与者

量化交易绝大多数都是高频交易,个人投资者很难参与其中,因为个人的资金量有限,微薄的收益率尚且不能覆盖掉高昂的交易成本,更不用说获得稳定收益了。因此,目前量化投资大多集中于机构投资者或者机构提供的理财服务,主要有期货公司、私募基金以及券商的自营、基金公司的专户等。规模上,量化投资以私募基金为主要参与群体。目前,我国国内的量化交易在最近几年高速发展,各种量化投资的形式层出不穷,有效地增强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多样性和有效性。

(二)量化投资的操作风格

量化交易由于当日频繁交易、持仓时间较短的特点,目前在我国国内主要被运用于股指期货的交易中,这是由股指期货T+0的交易规则所决定的。所以就操作风格而言,以期货市场为例,目前主要存在着四类量化投资者:阿尔法产品的使用者、趋势性交易者、套利交易者以及高频交易者。阿尔法产品的使用者,利用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之间的组合和搭配,获得超额的阿尔法收益;趋势性交易者,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各种模型对价格进行跟踪和预判,通过判断方向来获得可观的收益;套利交易者,通过买低卖高来获得稳健的收益,包括无风险的股指期现套利和统计套利;高频交易者,利用股指期货市场价格稍纵即逝的微小变动进行闪电般的快速交易,获得稳定的收益。

(三)量化投资的功能

作为市场的重要交易形式,量化投资在传统的定性投资大行其道、发展面临瓶颈的时候另辟蹊径,成为一个发展势头强劲的新兴投资形式。一方面,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有着频繁交易、交易量巨大的特点,为市场贡献了大部分的交易量,有力地增强了市场的流动性。发达的金融市场中量化交易贡献了高达七成的成交量,大大推动了市场中的交易,自然也增强了市场的活力。另一方面,量化交易中套利交易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其交易量巨大,因而只要市场出现一点点的价格扭曲,就会迅速被极其灵敏的套利交易所纠正,直至回到合理的价格水平。因此,量化交易可以迅速纠正市场的偏差,增强市场定价的有效性,有助于发挥市场价格的指导作用。

(四)量化投资的限制因素

国内金融市场由于发展时间短,与发达市场还有很大的差距。从现实角度来看,量化交易的发展主要受制于三个因素:首先,创新能力不足。交易策略的开发缺乏多样化的特点,面临着简单重复的单一化困境,核心策略仍然局限于技术指标和均线系统的搭配运用,缺乏多元化程序化交易策略库的支持。其次,资金规模不够集中,无法发挥资金的规模效应。当下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主体结构仍然是追求高收益的中小规模散户,导致资金规模极为分散,不利于程序化交易系统的推广。最后,监管层面上对高频交易的限制也增加了推广程序化交易系统的障碍。

三、我国量化投资的发展前景

相对于量化交易占据70%交易量的发达金融市场,国内量化投资的交易量仍远远不足,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因此,以程序化交易为主的量化交易在国内还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未来会有更加多元化的产品不断涌现,量化投资也将会呈现多样化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策略的复杂度、可靠性和交易工具的精细化也会不断提高。

国内量化交易的发展前景广阔,主要基于以下两点:第一,与欧美比较成熟的金融市场相比,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还很短,只有区区二十多年的时间,面临着投资者队伍参差不齐、不够成熟等问题,但同时通过发掘市场非有效性来获取阿尔法收益的潜力和空间也更大;第二,量化投资的技术和方法在国内几乎没有竞争者,目前证券市场上传统的定性投资者太多,机会很少,竞争过于激烈,而量化投资者较少,机会很多,这就给量化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事实上,随着2010年股指期货的出台,量化投资在国内市场发展潜力逐渐显现。另外,2013年国债期货的上市交易又为量化投资创造了更大的舞台,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金融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进程稳步推进,我国的量化投资市场在未来将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具体而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各类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我国量化投资未来的发展方向主要为期现统计套利和基于大数据的量化分析。期现套利长期以来一直是量化投资的主要投资方式,在我国证券市场仍未完善的情况下,存在着巨大的期现套利空间。此外,随着股指期货、国债期货、ETF现货产品的不断推出,期现套利的工具已经具备,而随着将来股指期权的适时推出,这一量化交易方式将更加频繁地被使用,通过运用相关的模型进行期现统计套利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传统的投资主要通过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来进行,而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成熟和运用,未来基于大数据来进行量化分析并进行投资将成为现实。比如,基于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工具的大数据,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投资者的投资情绪,从而使得投资更加精准和有效。

四、我国量化投资的监管建议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量化投资并不是万能的,在增强市场的流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远者如美国1987年“黑色星期一”的股灾,一天之内道琼斯指数暴跌22%,近期则有2013年我国证券市场的“光大乌龙指”事件,3分钟内沪指被直线拉升5%以上。这些危机事件,很大程度上都与量化交易有关,量化投资不仅可以迅速纠正市场的价格扭曲现象,同时也会迅速放大市场上的危机,酿成的损失难以估量。量化投资的风险控制,需要量化投资主体自主地进行风险控制,但追求利润的资本市场参与者往往对此缺乏足够的动力,加上对“黑天鹅事件”这样的小概率事件缺乏足够的重视,所以需要监管部门加以强制性的约束,决不能放任自流,使之不得不对量化交易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以达到控制整个系统性风险的目的。

(一)程序化交易的监管

程序化交易的监管,主要针对程序化交易中容易出现的程序出错、金额出错、交易指令出错等能给市场带来重大影响的交易行为,其主要目的在于尽可能地降低相关事故对市场和普通投资者的影响。首先,监管者应当对账户每天的交易进行限额,对程序化交易客户的接入端口限定流量,比如当出现突破限定的异常大流量时,应拒绝相关的报单;其次,交易所应当设定一个意外界定的标准,一旦出现意外,交易所应该有一个即时的预警,及时告知投资者;再次,加强对期指套利账户的监管,对大单进行追踪,防止通过操纵市场价格来进行套利的违法行为;最后,当程序化交易账户的金额超过一定限额时,应当对其交易策略和程序在交易所做一个保密性报备,为今后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责任认定时提供参考,比如借鉴美国当前的监管,要求诸如大型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等透明度不高的基金,向交易所报备交易信息。

(二)市场应急机制

当市场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可以借鉴一下美国市场的“熔断机制”。作为国外成熟市场重要的风险,熔断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控制风险。该机制的设立可以在价格巨幅波动时,给予市场一定的缓冲时间,为广大投资者采取相关的风险控制手段和措施赢得时间和机会。事实也证明熔断机制是非常有效的,因为从1988年股市引入熔断机制之后,已经有20多年没有再发生过股灾,熔断机制可谓功不可没。比如,短时间内当股票指数出现暴涨或暴跌,可以对整个市场暂停交易一段时间,给予市场一定的缓冲。对于个股,同样是几分钟以内的涨跌幅达到一定数值时就进行熔断,可以从具有做空机制的股票,比如ETF成分股、沪深300成分股、融券标的股票等进行试点,逐步扩张到整个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及至市场的全部股票。

(三)投资者赔付

量化交易会造成普通投资者的损失,应当建立一套投资者赔付的机制。首先,监管部门应当完善相关的司法解释,通过明确法律法规来支持投资者对损失的索赔;其次,市场也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来应对此类突发状况。事实上,当前我国证监会已经设立了一个通过向证券公司收取风险保证金,来作为赔付金的投资者保护基金。由于量化交易存在着较大的可能,包括扰乱市场、损坏普通投资者利益,因而监管层可以探讨通过收取一定比例的交易费用,作为投资者保护基金进行赔付的可能性。此外,从法律制度上,应当有一套完善的认定需要该保护基金赔付投资者损失的标准和规则。

(四)事件认定

对于既成事实的恶性事件,应该在事后进行认定,对于内幕交易、非法套利等违法事件应当加大惩罚力度,给予后来者以警示威慑作用。就量化投资而言,特别是程序化交易总是存在着异常交易的可能,如果没有统一的标准将很难让人信服,比如“光大乌龙指事件”的属性认定至今仍备受大众探讨和诟病。因而,应当根据量化交易的特点,设立一套标准的事件认定规范。在规范内,如果行为人已经做了必要的履约义务,只需要进行相关损失的赔付,同时在监管制度上进一步完善。但是,对于利用意外事件进行非法套利的行为,相关责任人和单位除进行必要的巨额经济罚单外,还应当对其提请相关刑事诉讼,以警示后来者。

五、结语

量化投资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方式,已经在欧美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也在我国逐渐兴起。虽然难免遇到一些挫折,遭受一定的质疑,但是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量化投资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比如在模型中设定新的变量,尤其是加入以往并未包含的宏观经济参数;另一方面,对挫折中暴露出的监管和法律方面的问题,无形中也敦促监管者及时查缺补漏,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监管制度,以适应金融产品和技术的创新要求,促使量化投资这一新兴交易形式的风险处在一个合理可控的范围内,从而保证市场的有序运行,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不受侵害。量化投资并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没必要对其进行抵触,其有别于传统投资方式的特点,可以弥补市场流动性和有效性不足,只要投资主体做好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工作,监管主体完善相应的监管制度,辅以必要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投资者的行为,量化投资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是大有可为的,同时也有助于完善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责任编辑:陈保林】

量化投资与分析范文第2篇

一、量化投资策略概念

量化投资策略就是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相关金融数据进行分析、判断,为自动化交易服务的策略、算法的总称。由于量化投资实现了自动化交易,避免了人受情绪影响而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因此在同等条件下,只要量化投资策略设计合理、具备较高的胜率,再结合适当的资金管理技巧,是能够稳定的从市场获取绝对收益的。

二、超卖超卖策略的构建

量化因子多种多样,有专注于基本面因子分析的,比如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等;有专注于技术面因子分析的,比如价格、成交量等;也有专注于情绪面因子分析的,比如通过特定算法计算的一些情绪类指标。本文主要以价格因子的分析为主,企图通过对5日以及10日移动平均线的深入分析来构建超买超卖策略模型。

(一)策略构建思路

股价的表现往往很剧烈,要么涨多了(超买),要么跌多了(超跌),而这种状态是难以持续下去的,涨多了就有回调要求,跌多了就很有可能反弹。于是可以用均值回复的思路,设计一种投资系统,在超买是逐渐卖出,在超跌时逐渐买入,最终实现稳健盈利。股价超买超卖的情形是十分复杂的,我们仅以5日及10日移动平均线为例来进行分析。接触过“缠论”的投资者知道,脱离震荡中枢的K线,要么走出背驰段,要么股价发生反转。为了简化问题,让自动化程式更好的识别中枢以及背离段,我们这里不妨规定,只要5日及10日均线出现连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交叉点的垂直距离不超过3%,则视作股价处于震荡中枢之中;超出这个范围,则要么识别为背驰段,要么识别为反转,此时根据事先设定的操作原则进行自动化操作即可。

对于背驰段的识别,可以对比中枢前后两端5日线与10日线之间所辖面积的大小,如果后端两线所辖面积明显小于前端两线所辖面积,则反应上涨或下跌的力量减弱,股价有随时反转的可能;当然也可能出现不背驰而股价反转的情况,比如突发性利好/利空导致市场情绪大幅波动,传到至证券市场导致非理性涨跌,此时就应设好止损。

(二)策略买卖原则

实际操作中,股价走势很可能出现背驰以后继续背驰,或者中枢前后两端的股价走势根本不背驰的情况,此时就需要管理好资金,做好应对,设置合理的买卖、加减仓以及止损/止盈原则。这里我们不妨设定如果股价突破中枢并沿原来的方向发展,且没有出现背驰,那么此中枢前后的5日、10日线之间的面积相加,再与下一个中枢的背驰段对比,如果显示超买或超卖,则进行买卖或加减仓操作;如果股价突破中枢并沿相反的方向发展,则进行止损或止盈操作。

(三)策略实现途径

目前市场上适合做量化编程的语言很多,如matlab、R、python等,都可以用来编写量化策略,构建操作系统。由于python语言易学易用,又有大量的库可以直接调用,非常适合用来编写投资策略。本文中涉及的5日与10日均线之间面积的计算,就可以利用python语言编辑相关函数,进行反复调用即可。而涉及到操作的部分,也可以通过python中的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轻松实现。

三、策略执行效果检验

以50ETF(510050)为例,取2008年4月9日至2019年4月11日之间的数据进行回测检验,总收益率为253.59%,年化收益率达23.59%;而同期上证指数的总收益为48.32%,年化收益率仅为4.56%。可见该量化策略是奏效的,在收益上远远跑赢了指数。

四、策略的应用局限

该超买超卖策略比较适合于被动管理的指数型基金。这是因为指数表现相对平稳,有利于风控系统进行风险管理。如果应用于个股,则应该添加基本面选股因子,比如净资产收益率、每股经营现金流、营收增长率等,以便剔除垃圾个股;另外,在实操过程中,股价走势很容易出现持续背驰,从而导致系统过早介入或过早退出的,所以系统的设计要结合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策略。

摘要:量化投资策略是量化投资的核心组成部分,一个投资模型的收益率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量化投资策略的构建的效果。本文对超买超卖量化因子进行深入总结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量化模型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量化投资,策略,超买超卖

参考文献

[1] 培峰.缠中说禅:教你炒股票[M].中国宇航出版社,2015.

量化投资与分析范文第3篇

摘要:独立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会计服务公司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但会计服务公司是一项新兴事业,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差错失误,这需要政府支持、社会帮助、会计业内人士的不懈努力加以解决。只有这样,会计服务公司才会逐步得到社会认可。

关键词:会计服务公司 发展对策 运行原则

一、会计服务公司的总体构想

针对会计信息公允性的要求,会计人员的立场应该中立,从而形成会计人员的立场中立的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应该成立会计服务公司,也就是由独立于委托者和代理者及其国家等相关者的会计信息“加工公司”。总体构想如下: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应委托会计服务公司进行加工,企业的管理会计信息由企业内部会计进行加工。会计服务公司的委托权在于董事会及经理人员的协商,会计服务公司的监督权在于国家制定的有关会计服务公司的法律,会计服务公司是一个企业性的自律性经济组织,既然是企业,就应该由企业的运行机制来约束。

二、会计服务公司发展对策

1.会计服务公司的运行原则

会计服务公司既然是以“企业”的形式存在,必然要有一定的运行原则进行限制。根据企业与会计行业的特点,笔者认为应该有以下几条运行原则:一是建立健全会计法规及其制度,形成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多种会计规范形式并存的会计法律体系。二是建立健全会计服务公司的注册登记制度、破产制度等,建议会计服务公司应该采取双重登记制度:首先,要在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登记(如公司的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等),以保证会计服务公司的业务上的合格性;其次,必须要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以保证会计服务公司的企业组织的合法性(如资本金的额度、抗险能力等)。三是建立完善的“会计人”市场,包括会计人员进入市场的资格认定、会计人的协会、会计人市场的配套法规(应包括会计人的职责和权利的规范、会计人协会的有关法律)等,以保证会计服务公司的人员录用。四是建立企业聘用会计服务公司的管理机制,包括聘用及解聘的权限界定(应由董事会和经理人员协商,单方决定无效),会计信息的加工费用支出应计入企业的管理费用等。

2.会计服务公司的业务范围及内容

会计公司服务对象应是社会各类经济实体,主要包括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非国有经济的企业公司及个体工商业户等。其具体业务主要包括: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经营活动,进行会计监督;根据服务单位特点协同服务对象拟定会计业务实施的具体办法,制定会计核算规程;根据服务对象要求,参与草拟财务计划预算,进行会计分析。

3.会计服务公司的收费标准及结算方式

会计服务公司应按提供业务量的数量为收费依据,可具体以提供工作日数为计算标准,绝不能以服务对象实现收益为计算收费标准,结算方式应由服务对象按月以货币资金形式支付给会计服务公司而非会计人员。具体的收费标准及结算方式应在签订的合同中列明,以避免发生纠纷。

4.会计服务公司的具体运行步骤及方法

第一,会计服务公司必须依法申请、批准、登记组建。第二,会计服务公司人员的聘任。第三,会计服务公司领取执照后,可向社会承揽会计服务业务。

首先,必须由会计服务公司法人代表与被服务单位进行协商,签订服务合同,规定各自的责任与权利。合同必须载明会计服务具体业务范围、内容、时间、收费标准、结算方式、违约责任等。服务对象必须提供会计核算所需要的工作环境及办公用品,如实告知会计人员本单位的经营状况,根据会计人员所制定的核算程序责成本单位其他职能部门严格按会计核算程序处理业务。合同必须经公证处公证,以便于发生纠纷时合理解决。

其次,会计服务公司依据合同规定,向被服务单位提岍服务,或者进入服务单位,依据服务对象特点,协同单位管理者建立该单位会计核算体系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具体包括日常反映经济业务的帐、表、证的填制、传递、保管、存档,及时记帐填报会计报表。同时应单位管理者的要求,进行会计预测、分析,但不参与决策(决策行为应由企业内部履行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职责的部门实施)。

5.会计服务公司的宏观管理

由于会计服务公司提供的是会计核算业务,若其行为不当,就可能给服务对象、投资人、国家造成损失,因此必须加强对会计服务公司的宏观管理。为了使会计服务公司健康发展,在发展初期就必须走规范化管理之路:首先,要依法管理。财政部门应制定必要的行业规章,特别是有关会计服务公司组建、管理、会计核算的方法程序等。其次,财政部门要把好会计服务公司的审批、检查、审验关。可每年分两次抽查,年底进行审验。凡审验不合格者应予以注销,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检查审验结果,促进会计服务公司的优胜劣汰。

6.会计服务公司的业务风险保证金制度

会计服务公司设立之初就必须建立业务风险保证金制度,业务展开后,要按规定从营业利润中按比例提取业务风险保证金,主要用于因会计人员工作失职给被服务单位造成损失时给予一定补偿。应予补偿的项目、金额必须在合同中作出明确规定。对失职人员,会计公司也应追究责任。

三、会计服务公司运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会计服务公司正常运转,发挥其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还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明确会计法律责任

会计服务公司承揽的是会计业务,这就意味着会计公司承担法律责任、业务风险肯定大于其他行业。哪些责任属于会计服务公司承担、哪些属于服务对象承担,必须明确。作为会计服务公司,必须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映被服务单位经营状况,提供会计报表、帐簿、凭证等会计资料,应服务对象的要求进行会计分析。被服务单位应严格按会计人员制定的会计核算程序进行业务处理,依据有关资料进行决策,会计服务公司对其提供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及时性、合法性负责,对于业务活动本身的合法有效性由服务对象负责。

2.会计服务公司发展之初,财政部门必须加以正确引导、扶持、监督管理

目前,可由财政部门牵头组建会计服务公司,为社会提供服务。三五年内使会计服务公司独立运行,经济上脱离财政部门,使全社会会计业务均由会计服务公司承担,最终形成跨地区乃至全国性大会计公司,这也便于行业宏观管理,避免因业务风险导致会计公司破产。财政部门应不断完善会计法规,约束会计服务公司的行为,使其健康发展。

3.会计服务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关系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审计主体,主要从事社会审计业务,尽管也从事会计咨询、代理记帐等业务,但其根本职责是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鉴证、评价。而会计服务公司主要从事会计核算业务,两者有本质区别。会计服务公司作为一般公司,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督,同时业务也可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赵杰,曹湘平.当前会计公司的利弊分析[J].财会研究,2006,(11)

[2]范雅玲.防范会计信息失真 建立专业会计公司[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7,(10).

[3]郭子宽.浅谈会计假账形成原因及其防范对策[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S1).

[4]朱淑英.会计信息质量可靠性探讨[J].农业经济, 2001,(04).

量化投资与分析范文第4篇

摘要:保证金制度是融资融券交易的一项重要制度,可以有效的降低融资融券交易的成本、控制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防范和控制融资融券交易所带来的风险。由于法律移植所具有的只观其行、不见其核的固有缺陷,导致我国的保证金制度并不完善。通过对美国保证金制度的立法和实践进行考察,并对境外市场保证金变动对股价波动影响的实证结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我国保证金制度在立法和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缺陷,难以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和实践经验,我国的保证金制度应着重完善以下几个方面:厘清保证金制度的设立宗旨,明确保证金比例的主管机关,规定保证金的现金比例,建立灵活和多层次的保证金制度等。

关键词:融资融券交易;保证金制度;实证检验;制度完善

保证金制度是融资融券交易风险监管的基础性制度,也是证券公司和清算机构抵御风险的重要工具。保证金分为初始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两种,其内容主要包括保证金的账户、保证金的比率及其调整、保证金的追缴等,而保证金比率則是该制度的核心。保证金制度作为一种舶来品,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則在融资融券交易中引入了该制度,但由于法律移植的固有缺陷,并未深入探究和发现该制度的内核,导致我国的保证金制度并不完善,无法有效的发挥其作用。鉴于此,本文在深入分析美国保证金制度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对境外市场保证金比率调整的实证分析和成果,并对我国保证金制度的问题提出完善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立法与实践:保证金制度的域外考察

为了保护投资者和证券公司的权益,防范和控制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维护证券市场正常交易秩序和安全,各国和地区大都建立了保证金制度。美国作为第一个建立融资融券交易保证金制度的国家,所以其融资融券交易也称为保证金交易。因其保证金制度最具代表性,以下将以美国的保证金制度为中心,探讨美国保证金制度的立法和实践。

(一)初始保证金的相关规定

20世纪20年代,美国证券市场只有少数证券交易所对保证金交易进行监管和防控。由于保证金交易的初始保证金金额过低,导致保证金交易容易诱发市场过度繁荣,同时,市场价格上下波动而产生保证金的“催缴”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大量股票抛售交易也导致了1929年的市场崩溃[1]。有鉴于此,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7条授权给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以下简称美联储)就融资融券交易(豁免证券和证券期货产品除外)的原始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数额制定规則、条例进行管理。其中该条(a)款规定,对于初次提供的信用,以下以两者较高者为准:该证券目前市价的55%;或过去前36个月中证券最低市价的100%,但不得高于目前市价的75%。尽管有上述规定,依据该条(b)款规定,美联储有权随时通过规則和条例,就所有或者个别证券或交易,或类别证券或类别交易:即在权衡全国总体信用状况后,为进行工商业资本融通,对首次提供或维持信用而规定必要或适当较低的保证金要求;以及为防止证券交易中过度使用信用的情况出现,对首次提供或维持信用规定较高的保证金要求。

依据美联储颁布的T规則220.12条的规定,在保证金账户中的每个证券持有部位应维持以下保证金的规定:第一,融资融券交易的权益证券,除去豁免证券、货币市场的共同基金或豁免证券基金、股指认股权证、外国货币或选择权的多头,应维持该证券现行市价的50%或交易发生时主管机关制定的比率,而以其中较高者为准;第二,豁免证券、非权益证券、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或者豁免证券共同基金,依授信者的存入保证(good faith)所定的保证金比率或交易发生时主管机构定的比率,而以较高者为准;第三,非豁免证券融券卖空时,除了非权益证券外,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该证券现行市价的150%;二是该证券市值的100%,如果该证券在90天内交易或转换没有限制,且该账户中有该证券融券卖空时的价款作为担保;第四,豁免证券或非权益证券的融券卖空,应维持该证券目前市价的100%加上授信者依存入保证所定的保证金数额;第五,非豁免权益证券应维持现在证券市值的100%。

在自律组织规則方面,依据NYSE Rule 431(b)和NASD Rule 2520(b)的规定,投资者要进行新的融资融券交易委托前,其保证金账户内的原始保证金应至少满足以下最低条件之一:第一,上述美联储规則T规定的数额;第二,本条(c)款规定的以下数额:融资融券交易账户内,所有融资买空证券维持现在市值的25%;每股股价低于5美元而融券卖空者,应维持每股股价2.5美元或现在市价100%的较高者;每股股价在5美元以上而融券卖空者,应维持每股股价5美元或现在市值的30%的较高者;债券的融券卖空者,应维持其资本额的5%或现在市价的30%的较高者;第三,交易所或证券商协会可随时针对特定证券规定较高的标准;第四,应维持最低2 000美元的现金权益。投资者无论是融资买入还是融券卖出,其买入之证券或卖出之价款以及前述初始保证金,均应存放在证券公司处,由证券公司保存以用来担保和支付相关费用。

(二)维持保证金的相关规定

维持保证金是指在每个交易日结束后,证券公司会对每个融资融券交易账户进行核算,如果客户的保证金下降到交易所或证券公司制定的保证金比率之下,证券公司应及时发出追加保证金的通知,要求投资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足保证金。依据NYSE Rule 431(c)和NASD Rule 2520(c)(3)的规定,其账户内的最低维持保证金应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融资融券交易账户内,所有融资买空证券维持现在市值的25%;第二,每股股价低于5美元而融券卖空者,应维持每股股价2.5美元或现在市价100%的较高者;第三,每股股价在5美元以上而融券卖空者,应维持每股股价5美元或现在市值的30%的较高者;第四,债券的融券卖空者,应维持其资本额的5%或现在市价的30%的较高者。当然,证券公司在遵守以上规定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制定更为严格的规定。以美国网络证券商The Vanguard Group为例,其规定当融资买入的证券每股市价高于10美元的,担保维持率为30%到35%;当每股市价为3美元到10美元时,担保维持率为每股3美元;而低于3美元者,应提取100%足额之担保。在融券卖出部分,当每股市价高于17美元以上者,担保维持率为30%到35%;每股市价5美元到16.875美元者,担保维持率为每股5美元;而低于5美元者,应提取100%足额之担保或每股3美元之担保,以其中较高者为准。也有证券公司自行规定每股市价在5美元以下者,就不接受融资融券交易的委托[2]。

通常来讲在证券公司处开立融资融券交易账户,投资者应在开户时与证券公司签订质押合同,同意将融资买入之证券、融券卖出之价款作为融资担保物存放在证券公司处,由证券公司以拟制所有人的名义持有。但当投资者融资买入之证券价格下跌或融券卖出之证券价格上涨,导致融资融券交易账户保证金不足时,证券公司应立即发出催缴通知书要求投资者补齐保证金,或在紧急情况下降(证券价格急剧下降)证券出售来抵偿。纽交所规定当保证金不足时,证券公司应于15个营业日内,补齐担保维持保证金。但假如证券公司发出追缴通知后,投资者在规定的期限内仍未缴足保证金差额时,证券公司可以进行强制平仓,清算其账户内的款券,以规避信用风险。而且当证券公司经清算发现其账户内的资券仍不足时,可以就不足部分向投资者追偿。

二、比率调整与实证检验

在美国建立融资融券交易保证金制度后,其他证券市场也纷纷引入保证金制度。如日本在1951年引入、而我国台湾地区和韩国分别于1962年2月和1971年12月引入。这些市场引入保证金的初始目的在于,控制和调节市场波动,降低市场的价格风险。美国从1934年1月开始,直至1974年1月,美联储对保证金比率的调整总共有22次,显然是将调整保证金比率作为调节证券市场的重要手段,但保证金比率的调整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有10次比率的调整加大了市场波动。鉴于此,美联储于1974年1月,将保证金比率固定为50%,基本放弃了以调整保证金比率作为调控证券市场工具的做法[1]。同样,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经历了一个将调整保证金比率作为调控市场的主要工具,到逐渐放开保证金比率管制的过程。以1975年到1988年间的日本、韩国为例,日本在改期间调整保证金比率的次数高达47次,直至1990年才将初始保证金固定为30%;而韩国在该期间保证金比率调整的次数也有13次,并逐渐放开了对保证金比率的管制,改由证券公司根据市场情况自行调整,一般将其规定为50%。

一直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保证金比率调整能否调节市场波动存在争议,这也成为融资融券交易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Hardouvelis利用线型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由于投机者预期股价将大幅上涨或者下跌,从而进行融资买进和融券卖出交易,故投机性活动的增加会使股价上涨。如果股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投机性行为,則股价严重偏离了其平衡点时,自然就会下跌。股价下跌时又会引发市场融券卖出的压力,造成股市更加恶化,故监管当局使用调整保证金比率的办法来控制股市的波动。如果股市的波动是由于投机性行为,則调高保证金比例将有利于抑制投机行为,并且降低股市的波动[3]。有学者将这种行为定位为“投机性效果”(Speclative effect),这也就为政府控制保证金比例提供了理论基础[4]。Hardouvelis & Peristiani认为,日本证券市场可以提供同时期世界金融市场中最丰富的数据。运用这些数据,他们发现保证金比例的调整对于股价变化的影响是相当有效的。并指出日本的经验显示,保证金比例作为一种影响股市波动的有效工具,学者可以从其他重要的股票市场中得到检验[5]。

Lee & Yoo考察了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股票市场,研究发现:首先,在短期影响方面,日本是唯一一个保证金比例的调整对于股市的波动有显著影响的国家,但是其影响效果是流动性效果,而不是投机性效果。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在这方面的效果并不明显;其次,在长期影响方面,这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都没有明显的证据证明保证金比例的调整与股市的波动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他们认为在韩国和中国台湾股市中,调整保证金比例对于股市的影响是一种流动性效果而不是投机性效果[6]。Yenshan Hsu探讨保证金比例的调整对于台湾证券市场的影响,并利用1981年到1991年间在台湾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两种类型的股票来研究保证金比例和股市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保证金比例的调整和股市波动性之间的关系上,(1)在短期效果方面,没有找到非常重要的证据来证明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2)在长期效果方面,只有微弱的证据证明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的保证金比例对于股市波动有些许的影响[7]。

Hsieh & Miller分析了美国股市股价变动的日资料和月资料以及美联储自1934年10月以来设定的保证金比率,认为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方面,都没有可靠的证据证明美联储对保证金比例的调整可以对股市的波动性产生影响。并认为,一些迹象表明,保证金变化在应对市场波动时,就如同被期望的一样,当市场下跌(上涨)和波动性上升(下降),美联储会趋向于降低(提高)保证金[8]。

我国台湾地区学者姚海青等的研究结果显示,调整融资融券交易保证金的比例会对股市产生影响,即调高信用保证金比例会使理性投资人的交易成本增加,会迫使这些理性投资人减少融资融券交易,而融资融券交易量减少,会导致市场流动性下降,进而在缺乏流动性的市场上会出现较高的波动性[9]。所以说,监管机构如果意欲通过保证金比率的调整而达到调节证券市场的效果,实际上要取决于两种力量或者说两种效果的对比。而两种力量是指投机者和理性投资者的对调整保证金比率的实际反应,相应的两种效果是指两种力量对证券市场波动所产生的两种效果,包括投机性效果和流动性效果。投机性效果是指市场波动水平与保证金比率的调整呈反方向变化;而流动性效果是指市场波动水平与保证金比率的调整呈同方向变化。因此,当流动性效果高于投机性效果时,保证金比率的调整就无法达到调控市场的预期目的;而当投机性效果高于流动性效果时,保证金比率的调整可以达到调控市场的预期效果[10]。

从上文对于保证金比率实证研究的梳理来看,学者们对于保证金能否调节市场波动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见解和结论,但总体来说,众多实证研究都表明保证金并不能作为市场调节的主要工具,监管部门如果期望利用变动保证金比率来达到调控市场,并不一定会达到预期目标和带来市场的平衡运行。但由于市场存在理性投资者和投机者两种力量,保证金比率调整的效果取决于两种力量之间的对比,而保证金比率调整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向市场发送一种信号,理性投资者必然会迅速地发现并消化这种信息,用以调节自身的投资策略和活动,从而改变证券市场的供需变化[11]。此外,在设定保证金水平时,必须注意平衡和协调市场交易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当设定较高的保证金比率时,有可能会降低投资者的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造成流动性不足以及导致市场规模萎缩[12]。反之,如果保证金水平设定的较低时,則可以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促进市场流动性,但风险程度也会相应增加。

三、反思与启示:完善我国保证金制度的建议

保证金制度是融资融券交易的核心和关键之一,合理科学的保证金制度可以灵活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和证券市场总体情况的变化。我国于2006年以来,相继由中国证监会发布了《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试点管理办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内部控制指引》;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了《融资融券交易试点实施细則》(以下简称《试点实施细則》);国务院发布了《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文件,基本搭建起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法律平台。由此,2010年1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开展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拉开了融资融券业务的试点大幕。关于融资融券交易保证金的规定散见于以上诸多文件之中,基本上达到了“法制经济、立法先行”的要求,但“有法”并不能代表是“良法”。如果有些法律从开始酝酿到诞生,就存在一些先天的缺陷或者发育不良,就会陷入“有法不善,与恶法同”的困境之中。所以,基于未雨绸缪的视角,有必要对上述文件中的保证金规定进行检讨和反思,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一,厘清保证金制度的设立宗旨。保证金制度是融资融券交易的安全阀门,有利于控制市场的投机活动,通过让投资者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可以增加投资者的机会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融资融券交易的风险程度。美国从1934年到1974年总共对保证金比例调整过22次,但从1974年起,就将保证金比例定为50%,至今未曾调整。而日本、韩国等国家在设立初期,也曾频繁的调整保证金比率,试图达到控制市场风险,抑制市场投机活动的目的,但实际效果并不明显。此外,上文的众多实证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所以,保证金制度的设立宗旨应主要侧重于保护投资者利益,防止信用风险扩张,但并不能依赖其作为调控市场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在危机情况下,保证金比例的调整并不能起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延误危机的处置时机。

第二,明确保证金比例的主管机关。《试点管理办法》第27条规定,本办法中规定的保证金比例和可冲抵保证金的证券的种类、折算率,以及规定的最低维持担保比例和客户补交差额的期限,由证券交易所规定。而纵观世界先进立法例,该权力无不是由央行或者最高的证券监管机构来行使。比如,美国《证券交易法》第7条就授权给美联储就融资融券交易的原始保证金和维持保证金数额制定规則、条例并进行管理。而日本是由大藏省管理,我国台湾地区是由“金融监管委员会”经“中央银行”授权后制定规則和管理。正如学者所言,我国立法者在酝酿保证金制度时,只是“画地为牢”地考虑了下辖的问题,而没有高瞻远瞩的将保障金制度和中央银行实现货币政策手段的利率调控职能对接起来[13]。所以,笔者建议将保证金比例的确定和管理收归中国人民银行,这样可以从宏观上、全面的角度审视货币政策和证券市场之间的衔接,有利于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更好的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

第三,规定保证金的现金比例。上文提到,《试点管理办法》第24条规定,证券公司向客户融资融券,应当向客户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保证金可以以证券冲抵。从该规定可以看出,投资者融资融券必须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证金,而保证金是可以用证券代替的。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保证金中没有规定现金的比例。所谓现金比例,是指投资者所缴纳的保证金中,现金所占保证金的比例。现金比例在保证金制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证券的价值并不具有稳定性,是随着市场形势、国际环境、公司治理变化的,而现金可以防止用作保证金的证券在上下波动的情况下,起到稳定剂的作用。反观美国,依照NYSE Rule 431(b)和NASD Rule 2520(b)的规定,投资人的融资融券交易账户,最低应备有2 000美元的现金存于账户内,证券公司才能接受融资融券交易的委托买卖。这样规定的优势在于,如果将证券作为保证金的唯一选项,容易将融资融券交易置于证券市场波动的漩涡之中,因为证券容易受市场行情变化的影响,这就必然会影响保证金制度的有效性和公正性。所以,保证金制度作为融资融券交易风险防范的防火墙,应当尽量避免或者减少保证金变动性的成分存在[14]。针对我国证券市场正处于发展初期,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的特点,建议在保证金制度中要求一定的现金比例,即客户所缴纳的保证金不能完全是证券,必须缴纳一定比例的现金,从而降低抵押物价值的变动,减少市场波动对保证金的影响。

第四,建立灵活的、多层次的保证金制度。其一,设定保证金比例的上下限。沪深交易所《试点实施细則》都规定,会员向客户融资融券,应当向客户收取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但这个比例究竟是多少却语焉不详。我国证券市场的政策市现象比较明显,市场波动较为频繁,在此情势下,法律规則应该规定保证金比例的上下限,并授权证券交易所根据市场波动情况及时调整保证金比例。其二,《试点实施细則》规定投资者融资买入或融券卖出证券时,融资或融券保证金比例不得低于50%,但并未涉及保证金比例的调整问题。上文论及,当投机性效果强于流动性效果时,调整保证金比率可以达到调控市场的目的。目前,对于中国股市而言,高投机性是其一大特点,具体表现为市场换手率过高,而整体市场流动性却不足,同时,境内投资者对金融创新产品有着极其狂热的追逐心理。因此,在我国刚刚推出融资融券之际,保证金调整的投机性效果相对较强,证券监管部门可以根据市场的整体运行状况,适时地调整保证金比率,从而达到调控整个市场的目的。其三,针对不同类型证券、不同价格证券的融资和融券交易适用不同的保证金比例。融资和融券交易的运作机理是不同的,前者是投资者看涨某只股票,而后者則是投资者看跌某只股票,所以有必要区分融资和融券交易的保证金比例。而同理,针对不同类型证券、不同价格证券的融资和融券,投资者的偏好和风险也是不同的,所以我国可以借鉴美国联邦规則和交易所自律规則的规定,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价格证券的融资和融券交易适用不同的保证金比例。

参考文献:

[1] 王旻,廖士光. 融资融券交易保证金与股价波动关系研究[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1).

[2] 王建民. 融资融券交易法制之研究[D].台湾地区国防管理学院法律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0:73-74.

[3] Hardouvelis,G.Margin Requirements and Stock Market Volatility[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Quarterly Review,1988(Summer) .

[4] Kumar,R.,S.Ferris & D.Chance. The differential impact of federal reserve margin requirements on stock return volatility [J].Financial Review,1991,26(8) .

[5] Hardouvelis,G & S.Peristiani. Do margin Requirements Matter? Evidence from U.S.and Japanese Stock Markets[J].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Quarterly Review,1989(Winter) .

[6] Sang Bin,Lee & Tae Yol,Yoo. Margin regulation and stock market response: further evidence from Japan,Korea and Taiwan[J].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1993,1(2).

[7] Hsu,Y. Margin Requirements and Stock Market Volatility:Another look at the Case of Taiwan[J].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1996(4).

[8] Hsieh,D.& M.Miller. Margin Regulation and Stock Market Volatility[J].Journal of Finance,1990(45).

[9] 姚海青,杜化宇,陈胜源. 我国股票市场融资比率与融券保证金成数调整对股价波动性影响之研究[J].证券市场发展季刊,1999.

[10]廖士光,杨朝军.证券市场中卖空交易机制基本功能研究[J].证券市场导报,2005(3).

[11]陈淼鑫,郑振龙.融券保证金成数调整对证券市场波动性的影响——来自台湾的证据[J].财经问题研究,2008(3).

[12]王敏玉.我国开展融资融券业务的必要性及其对策[J].商业研究,2008(6).

[13]刘鏐.析我国融资融券交易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法律科学,2010(4).

[14]胡毕军,柴艳. 我国融资融券交易的法律问题探析[J].河北法学,2009(6).

(责任编辑:关立新)

量化投资与分析范文第5篇

一、企业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投资与风险是并存的, 只要有投资就会有风险的存在, 在投资刚开始发展的阶段, 投资者通常为社会上一些有地位、有资本的人, 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资风险带来的影响。而风险较大的投资往往是一些没有起步的中小企业, 投资成功即可面临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投资失利就有可能被市场现状所淘汰, 由于市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加剧了企业投资风险的发生。在新经济发展下, 企业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 但是大多数企业都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 也缺乏良好的管理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将市场变化与企业经营活动建立联系, 不规范、不专业的现象时有发生, 不利于企业投资管理的有序进行。

(二) 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够成熟

企业投资与内部财务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为企业的核心部分, 财务部门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但是, 在企业经营管理中, 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没有做好业内市场调查与分析, 对投资信息缺乏全面的了解与资料收集, 无法对投资活动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 这些因素都抑制了风险管理系统的建立健全, 不专业的投资管理不能满足市场环境的实际要求, 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三) 投资管理与风险控制体系不全

在企业投资过程中, 科学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一些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较为简单, 对于风险管理并没有成立专门的部门或者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 风险责任落实不到位, 只是根据企业日常管理的一些原则性条款去进行, 导致内部各部门之间权责划分不清, 风险问题得不到重视, 难以满足千变万化的经济市场需求。与此同时, 企业对投资与风险没有配套的监督机制, 投资管理较多的集中于事前管理, 而风险控制主要集中在事后管控, 两者处于完全脱离的状态, 投资管理与风险管控得不到体现, 各项工作无法顺利地完成。

二、企业投资管理与风险管控的有效策略

(一) 提高风险意识, 了解投资环境

面对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 经济市场环境变化万千, 在给企业创造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挑战, 企业管理人员应该认识到投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能够对当前市场环境进行科学的分析, 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对投资活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展开研究, 保证投资效益的最大化。与此同时, 企业还应该建立市场预警机制, 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加以掌控, 保证投资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更好的降低风险指数, 提高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为企业投资决策建立支持, 从而保证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

(二) 采用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尽可能的规避风险

面对多样化的市场环境, 企业投资也需要采用多种方法, 这样能够帮助企业分散投资风险, 从根本上规避风险带来的影响。即便是多元化的投资也需要保证科学性, 在投资决策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第一, 合理的选择投资时机, 不同的企业所经营的范围也有所不同, 在多元化发展下企业投资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在投资决策时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对自身资金、专业、技术、竞争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 以此判断投资的合理性。第二, 行业分散投资, 在对投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 对不同项目进行投资, 以此降低本行业所面临的萧条现状。第三, 重视地区差异与国内外影响, 区域分散投资主要是降低投资对象分布于不同的区域, 以当地的优势来降低可能存在的投资风险。第四, 跟随政策要求, 我国政府对于企业在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支持, 为了保证投资效益, 企业应该根据政府支持产业而规划自身发展, 确保政策导向的正确性, 尽量降低成本, 实现企业良性发展的目标。

(三) 加强投资管理与风险管控体制的建立

为了保证企业投资的有效性、规范性,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优化工作流程, 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具体的工作中需要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 项目选择, 企业面对市场环境中诸多的投资机会, 必须做出科学、正确的选择, 在这个时候必须结合企业资金情况、投资环境、行业动态等综合分析, 从中选择风险小的投资对象。第二, 立项, 投资目标选择完成后, 企业应该对交易对象进行全面的了解, 成立专门的部门小组或专家咨询, 对拟投资项目进行初步评价, 以此判断项目是否可行。第三, 审批, 企业在投资项目开始后, 需要严格按照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与审批程序进行论证与审核。第四, 全过程管理, 项目审批完成后, 需要进入后续的过程阶段, 可能面临事前、事中、事后多方面的影响, 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分析投资风险的可能性, 并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保证投资决策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企业投资管理与风险管控应该是同时存在的, 企业在投资前、投资中、投资后都应该认识到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能够针对投资风险问题展开提前的预防和评估, 掌握主动权, 实现全方位的动态管理, 降低投资风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与经济效益。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企业市场竞争环境也变得日益激烈, 如何在这种环境下获取稳定的局面, 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加强投资管理与风险管理, 为企业长久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基于此, 本文对企业投资管理风险管控展开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企业投资,投资管理,风险管控,投资风险

参考文献

[1] 韩雨.谈企业投资风险的管控与企业管理工作[J].现代经济信息, 2017 (22) .

[2] 张宇.赵新会.张宇翔, 分析我国企业投资风险的管控与企业管理工作[J].社会经济信息, 2017.

[3] 于海娇.浅谈企业投资管理与风险管控[J].中国科技投资, 2013 (2) .

量化投资与分析范文第6篇

互联网金融,具有虚拟化、体系化、便捷化等优势,随着虚拟经济不断扩大,互联网金融在现代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结合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着重探究互联网金融对居民金融投资活动的影响,为我国国内金融高速率转换、全方位调整提供实践指导。

社会金融运作趋向,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向导的构成部分,与时代发展速率、经济运作周期、以及日常金融活动都有着密切性关联。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型资金运作代表,需逐步完善互联网金融运作结构,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同时,这也是国家经济体系科学性规划的重要环节,是增强国家金融运转活力的基础条件。

一、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计算机网络发展、运行的新型金融运转模式。随着现代电子网络平台的不断革新,互联网金融也逐步迈向了一个新高度。一方面,国内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步形成完整的资金运作结构,包括:電子转账、理财、购物、社保等多维一体电子金融运行网络;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种类也在不断创新和衍生,包括:余额宝、微信理财、网络信贷等模式,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便捷的资金运用渠道。

依据我国相关部门的统计来看,截止到2016年年底,国内互联网金融交易总额已高达7918.14亿万元,P2P金融信贷占45.17%,网络购物占66.15%。居民运用互联网金融的消费比例已增加至80.12%,居民运用互联网金融进行理财、社保投资的比例达到了66.19%。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当代居民消费过程中的主要渠道,与社会经济的稳定运作关联性也逐步增强。

二、互联网金融对居民金融投资活动的影响

(一)投资理念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打破了传统金融投资局域化的发展趋向,使大众对金融投资的认识更加深入,金融理财的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为用户提供了终端对应平台,用户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投资分析。大众与金融投资活动的接触机会增加,则社会群体实行金融投资的频率就会增大,因此,居民对金融投资活动的理念认识,也就向着更加专业的方向转变。这一影响,是现代传统金融投资活动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运作才能够完成的,而互联网金融却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达到金融投资新高度的目标。由此,我们也看到了互联网金融在社会中发展的优势;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主要借助网络平台进行实体金融资源运作,而网络平台背后隐藏的“第三方”作为人们金融投资中间传输者,拥有更加灵活的金融投资管理途径。居民理财投资过程中,除了“储蓄理财”外,也可以进行更多渠道的金融投资,从而拓展了居民的金融投资视野,实现更为具体的金融运行方式,为居民金融投资寻求到新的金融投资要素,也是引导居民金融投资转变新思维的直接体现。

(二)投资方式的影响

传统金融活动,主要包括债券、股票、储蓄等形式,银行为了减小金融运作所要承担的风险,在企业或者个人金融投资的最低保障数额上作出了较高规定。同时,投资者必须到商业银行亲自办理委托,一旦企业或个人金融投资失误,投资者需要承担大部分风险,因此,居民在传统的金融投资过程中,往往以最保险的储蓄投资为主。

而互联网金融在保留传统金融投资项目的基础上,将居民金融投资形式变得更加透明、灵活,居民能够通过手机客户端、网页等多重渠道,实行互联网金融的多渠道分析。也就是说,互联网金融使居民对个人金融投资的掌控能力更强。由此,人们逐渐从实体经济投资,向着虚拟金融投资的方向转变;同时,现代企业金融投资模式的有效运作,在于互联网金融将网络金融与金融投资保障结合在一起。居民在进行互联网金融投资时,也将通过网络金融保障渠道,为自己的金融投资预留了一定的回旋余地,因此,互联网金融能够带给居民金融投资更加直观、多元的理财渠道保障。

(三)投资信任度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增加了居民金融投资活动的信任度。我们在上节中分析可知,互联网金融与金融投资保障结合在一起,居民能够通过多重途经分析当前金融投资状态,在适当的时机进行金融投资调整。同时,由于互联网金融资产的可变动空间较大,这符合了现代居民潜意识里“保守性”投资思维,从而互联网金融在大众居民投资中获得信任度较高。

同时,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投资不同,它不是束之高阁的金融运作模式,而是通过微信、支付宝、消费信贷、蚂蚁花呗等平台,融合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居民通过生活中应用金融投资软件,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信任度,这是一种长时间的金融信誉积累,与传统的一次性信誉评估相比,居民更愿意将金融投资,放置到信誉度较高的理财环境中。

此外,互联网金融多个领域的资金可以通过网络程序相互转换,大众能够随时对地的进行金融资金的运作,因此,互联网金融得到居民金融投资的信任度也会较高。

(四)投资群体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网络金融平台上的新型运转结构,其发展、延伸以及拓展,都必须借助虚拟网络才能够不断推进,因此,互联网金融投资在传统金融投资的基础上,拓展了金融投资最低底线。互联网金融中居民的金融投资可以是“1元”,也可是是“100元”,亦或者是“100万元,”金融投资的群体扩大到学生、专业人员、金融从业人员等各个领域。

依据国内金融专业分析人员的数据分析可知:截止到2017年第三个季度,社会互联网金融的投资群体中,年龄在20-30岁之间居民,同比2016年的比例增长14.19个百分点;年龄在50-60岁之间的社会保险金融投资比例,同比2016年增加11.19个百分点;同时,社会居民群体中,运用手机客户端进行金融投资的增加11.1%,通过网络银行、网络理财等进行金融投资的群体增加了22.76%。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在居民金融投资群体的拓展,为现代社会金融资源力量的全面融合带来了更广的金融受众群体。

三、结语

综上所述,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居民金融投资活动的影响研究的分析,是现代金融产业经济协调运作的理论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在居民金融投资中的优势,应结合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投资理念上转变、投资方式多元化、投资信任度的提升、以及投资群体投资群体延伸上的相关条件进行分析。因此,浅析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居民金融投资活动的影响,将是我国新型经济运转模式综合运转,金融产业创新实践的实践代表。(作者单位为建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投行业务中心)

上一篇:德育评估个人总结范文下一篇:基层治理工作经验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