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影评论文范文

2024-05-06

霸王别姬影评论文范文第1篇

当然也不是徒步去西藏和伪藏民打个炮感受一下自然的洗礼,更不是去丽江找个酒吧喝杯风花雪月然后找个艳遇。

看世界,重点在于在路上,思考你需要思考的事情,仅此而已,享受的仅仅是过程而已。

你的心已经老了,失去了对新事物的热情了。

真正经历过的人内心会是缄默的,不会逢人就说,但一定会找个方法释放。

对我来说,电影好不好,不是说它要在各方面达到多深的水平,而是,它能触碰心里那些柔软隐蔽的角落,一种不谋而合的感动,真实动人才是好!

从没有这么躁动地等待去看一部电影。是什么不安的情愫让我甘心地看一篇篇影评、读一篇篇报道。 你来过 我的城市~~~~~ 我觉得所有扯上年龄的都是傻逼,因为你根本不知道别人过的是什么日子 有谁去苏杭不是去看风景而是去小台球厅打台球的?

有多经历的人,就能看懂这部电影,庆幸的是我还在路上经历着。

你想不开不代表别人想不开。很多人很穷,很多人有钱,很多人忙,很多人连下顿有没有吃的都不知道,自杀都是闲的,因为肩膀有太多责任时,就会发现根本没资格自杀

这个社会上不是所有人都是象牙塔里出来看世界的,你没有经历过的苦难多得是。 只有装逼过头了的人才会患上抑郁,兄弟你这装逼的毛病得改呀,

”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甘于平庸如果适合他人,又有什么不能接受?并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成为李嘉诚,比尔盖茨。心甘情愿地当一个 英雄路过时鼓掌的人 有什么不好呢? 就如别人可能认为你的经历就是瞎折腾,而你却认为别人是平庸,我们都没有权力去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判他人,不是吗? 也曾经

即使我有多讨厌郭敬明和小时代,但我还是欣赏他商业上的成功的,还是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认为这是一种值得推崇的态度,因为它可以让自己不断进步。

当你还把班长职位被撤换当成一种压力和坎坷的时候,拿确实是没经历啥的表现。

当然我也很讨厌总拿人家的身高说事的人,仿佛他除了身高矮就没别的缺点了似的。 ------- 神黑 真正成熟的人不会去电影院,坐等在网络上看这两部电影。

每个人都是会有年龄的,而通常年龄会反映出对应阶段的情绪与观念,就像小时候对动画片如痴如醉,长大后就明白只有小孩子才会如此,不能说幼稚是贬义,只能说这是一个过程,而你才刚刚开始。 “我想说你要看不起郭敬明,你就很难成功。真的,有句话是说:脸皮薄是种病得治,人家郭敬明就没有这种病,所以现在才这么成功。”

霸王别姬影评论文范文第2篇

人戏不分,不疯魔不成活。

程蝶衣最终以自刎结束人生,我想对他来说可能算是不错的结尾。程蝶衣在片中的唯一写照就是:不疯魔不成活,人生入戏,按照这写照,他的结局大概离自刎也差不离吧。在剧中的最后,段小楼好似逗他一样的,让他又背《思凡》,蝶衣听到“我本是男儿身”的时候,仿佛愣住一般。大概在那个时候他终于从甜美的梦里清醒了过来,认识到了自己是个男人,而不是不是虞姬,让他清醒。 这是男人和女人的悲剧。蝶衣的出身即决定了他日后成人的性别指认要比普通人承受更强烈也更非人的压抑,他是妓女的儿子,自他年幼,他的人性建构中便被先天地蒙上了阴影。从他被母亲首次暴力阉割,在他/她日后的凄惨人生中,正如影片中教戏文的那位师爷所说:“今儿个还只是破题,文章还在后头哪。”比起以切指之痛换得“祖师爷赏饭吃”的垂怜,让小豆子更难以忍受的是师父让他学坤角。让他背弃自身性别,念“小尼姑我年芳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执拗的小豆子总下意识地念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而饱受皮肉之苦。这明明是戏,可在师爷的凶悍逼问下——“尼姑是男的还是女的?”——却要在执著、天真的年幼心灵上弄假成真。 当“捧角儿的”来戏班子选角,挑中小豆子唱《思凡》,他在师哥的威逼下,吟泪看清了这样一条前路,于是,失魂落魄地坐在太师椅里的小豆子,也就只有仪态万方地站起身来,行云流水般,面含春风地唱:“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在张公公的做寿堂会上,小豆子与小石头合演《霸王别姬》,曲终而红。那晚,张公公要小豆子独自“谢赏”,将他侮辱了。从此男儿郎与女娇娥都成了程蝶衣。 由此看来,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泥足深陷的爱情,大概是源于蝶衣的这般性别的变换吧,才致使人戏不分,不疯魔不成活。

霸王别姬影评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当今互联网时代下网络格式合同应用广泛,它成本低廉、省时省力、高效便捷,满足了网络经济发展的要求。但由于其格式合同的本质特点,也会给实际操作带来许多问题,其中霸王条款就是一个非常普遍而且棘手的问题。因此,如何保护网络消费者不受霸王条款的侵害,如何对其进行法律规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格式合同;霸王条款;法律规制

作者简介:徐子昕(1992-),女,汉族,江苏扬州人,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法学。

电子商务活动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日益活跃,传统格式合同进入到网络虚拟空间中孕育出新形式的网络格式合同。从我们接触计算机的那一刻起就跟无数网络格式合同打起了交道,从安装操作系统到下载必备软件,从注册登录到淘宝购物,这些最为基本的电脑操作都充斥着网络格式合同。而提供网络商品或服务的一方往往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将一些有利于自身的霸王条款强制订入到网络格式合同中。网络格式合同本身无可非议,但其中的霸王条款却会对相对人不利,因此必须通过法律规制等手段根除网络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条款。

一、霸王条款概述

网络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条款通常不以合理的方式提请相对人注意,往往采取一些隐晦的手段欺瞒相对人,故意用较小的字体使相对人难以发现,采用一些专业术语、晦涩难懂的文字使得文义含糊。有时将合同拟制得非常冗长庞杂,十几页甚至几十页的篇幅把霸王条款藏匿其间,降低相对人阅读兴趣,更有甚者将本来应置顶于主页的重要条款故意放于其他页面而不加以说明,从而使得相对人无从了解。一些霸王条款想方设法地减轻或免除自身的责任,加重相对人的责任负担,限制剥夺相对人的某些权利,侵犯其合法权益,通过不合理地分配合同风险将一些本应由自身承担的风险转嫁给相对人,违反了平等原则。许多格式合同中的最末往往会加上“本公司拥有最终解释权”的声明,为了在发生纠纷时援用该声明做有利于自身的解释来逃避法律责任。

霸王条款限制了相对人真实自由地表达其意志,剥夺了其对合同内容的决定权,只能依附于对方的决策,违背了网络格式合同的初衷和存在的意义,威胁着网络交易的安全和社会的公平正义,扰乱了网络消费秩序,不利于保护广大网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会影响自身的商业信誉,不利于长期持续发展。

二、我国立法现状与法律规制

制定法律规制霸王条款是根除霸王条款的根本途径,良法的存在使订立霸王条款的一方付出违法的代价。现代各国法律对霸王条款的制约主要是通过对网络格式合同的规范来进行的,由于网络格式合同是近几年来才成为我国普遍的缔约形式并逐步得到法律界人士的关注,因此我国还没有制定出系统严密的法律规范。为规范网络交易市场,2014年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网络交易平台合同格式条款规范指引》(简称“《指引》”),它规定了有关合同格式条款的基本要求、履行和救济等相关内容,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指引》毕竟只是指引,它既不是规章也不是行政法规更不是法律,仅仅是部门内部的规范性文件,不具有任何法律约束力,一旦发生纠纷,只能参照适用《指引》的相关规定。因此,《指引》最后一章的“合同格式条款的履行与救济”与其它法律法规的“法律责任”相比非常无力。

就我国立法现状来看,我国现行《合同法》有几个条文作出了专门性规范,这些规定对遏制我国网络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条款起到了一些作用,但在适用上则显得过于笼统和原则,对可能出现的一些特殊的具体的问题保护得不周到,其规制功效不尽如人意,我们需要在合同法中作出具体详细的规定,增加对霸王条款的禁止性规定,加重对订立霸王条款行为的处罚,并且使这种处罚能够抑制行为人拟定霸王条款的想法,从而使其在制定网络格式合同时可以自觉地剔除那些霸王条款。

首先,合同法应明确规定网络商品或服务供应商必须充分提请相对人注意。在实践中消费者往往忽视服务协议,急切地点击“同意”来进行下面的环节,但是作为合同的提供方必须给予相对人充分的提示,使其了解自身的权利义务,有必要时应当将重要条款置顶或置尾并用鲜亮的颜色和特殊的格式来引起相对人的注意。其次,为了防止合同提供方欺瞒相对人,合同法应规定合同提供方确保相对人有充分了解合同内容的时间及审查机会,可使用超链接等方式使相对人方便准确地获取法律条文,如果是由于合同提供方的过失使得相对人无法审查或审查时间不够,若发生纠纷,则其需要承担自己的责任。最后,应当推行使用框架合同文本,提供方设计基本框架,在合同内容的条框上分出必备条款和可选条款,相对人能够根据具体情形和自己的特殊情况对条款进行适当地筛选,扩大相对人的选择性可以有效的避免霸王条款可能会对相对人造成的损害。

综上,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还不成熟,在立法方面有缺失,网络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条款还有其赖以生存的肥沃土壤,应该在合同法的框架下尽快制定有关网络格式合同的专门法规,完善合同法法律,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蒋杉红木.电子合同中免责条款效力之探讨[J].法制与社会,2009(34).

[2]杨妙华.试论网上点击合同的法律问题[J].法制天地,2009(26).

[3]张渊,朱晓燕.网络时代的新契约——网络格式合同[J].当代法学,2002(12).

[4]许丽.解毒消费合同中的“霸王条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3).

霸王别姬影评论文范文第4篇

对这部电影早有耳闻,但一直都没有机会看。在这学期的电影音乐欣赏的课上,和百来位同学一起欣赏这部电影,感觉很不一样,不知是氛围的原因,还是电影本身。我选择这部电影,因为它让我感动了。看了那么多部的电影,难得能有部触动到我心弦的。后来自己也回去下了,看了几遍,每遍都有不一样的感觉,尤其在音乐的衬托下,每遍都有不同的感动。

《霸王别姬》由陈凯歌导演,张国荣、张丰毅和巩俐主演的。讲述了程蝶衣,一个视戏剧为生命,对爱情无比忠贞的戏剧大师悲剧的一生。他从小被母亲切掉了第六只指头卖进戏班,接受严格的戏剧训练,与戏班的大师兄段小楼相依为命。经历过许多磨难,终于成长为一名红极一时的戏剧大师,程蝶衣本想可以跟心爱的大师兄演一辈子的《霸王别姬》,谁知道命运赋予他真正的磨难才刚刚开始。程蝶衣悲剧的人生穿越多个复杂时期,清政府统治时期,他被宫中大总管猥亵;抗日战争时期,他被迫为日本人唱戏,而在此时,心爱的大师兄段小楼也娶了青楼女子菊仙;抗战胜利后却被国民党当汉奸抓去审判;全国解放后却迎来文化大革命,被当牛鬼蛇神批斗„„他悲惨的一生最终在打到“四人帮”后得到结束,而结束的方式是——自杀,死在他的楚霸王段小楼的怀中,就像虞姬一样。

此部电影广受好评,国际影评联盟评委认为:“《霸王别姬》一片深刻挖掘中国文化历史及人性、影象华丽、剧情细腻”。这是外国

1

专家的看法,对于熟悉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人来说,则此片的内蕴更为丰富深广,银幕影象的张力更具历史深度。更是在赵季平配乐的画龙点睛下,整部电影就是个完美的整体。电影的整个配乐是按照剧情的变化循序递进深入的,它们突出人物性格,渲染电影气氛,调动观众情绪。电影的开始,是已经迟暮之年的重逢,开篇的锣鼓,黑暗中亮起的灯光,仿佛揭开了沉重的一幕生活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电影的音乐除去插曲、主题歌、戏曲选段,断断续续的大概有四十几段,单是凭音乐,就可以串起一段难忘的回忆。

其中有几处给我印象比较深刻。分别是“断指”、“喊嗓”、“逃”、“念词”、“粉墨登场”、“一辈子”、和“当爱已成往事”。

在影片的开头,程蝶衣被他娘切去手指的时候,起初是安静的,一刀下去咔嚓一声让人听了特别揪心,在接下去的边跑边追的过程中插入的音乐,不禁让人不寒而栗,同时又深深感到无奈与恐惧。小孩的哭声,女人的叫声,在音乐的衬托下,都显得那么地让人抓狂,这是我在看的时候唯一想到的一个词。当程蝶衣被人压着向师傅磕头的时候,恰到好处地想起了《霸王别姬》的音乐,京胡的声音很有穿透力。这段音乐也预示着,程蝶衣在断指后,真正开始了他的戏剧生涯,内心充满了未知和痛苦。

在大雪纷飞的早晨,戏班里的孩子们站在湖边喊嗓那段戏加上配乐,给人一种大气的感觉。小小的个子,但是却中气十足。“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时间就在每天这样的喊嗓中过去了几年,在他们的歌声中,我终于体会到他们的师傅说的那句话“要

2

想人前尊贵,必须人后受罪”,小豆子就在这样的日子中,慢慢磨砺,迷惑也成长着。然而最初的伤痛是无法治愈的,就像歌中的悲凉一样,不会散去。

赵季平在电影中运用的一个反映中国民俗的独门乐器是笛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意境悠远而绵长。它第一次出现是在小豆子和小癞子出逃的那个场景中,当他们被墙外的场景吸引而再也不能忍受近似残酷的训练和师傅毒打的时候,小石头从后面追上他们,含着泪说“反正你们废了,走吧!”,孤独的笛声也一直在跟随着,勾画出主人公无奈的心绪何意难平的别离。

那时唱戏,女人的角色也要由男性扮演。小豆子被定为旦角,可是有一段戏“思凡”,他总也转不过弯儿来。每次师傅问他:“你本是什么呀?”,小豆子总是神情恍惚,颤颤巍巍地说“我„我„我本是,男儿郎„„。”此时在断指是出现过的令人不寒而栗的音乐又再一次侵袭,正好照应了小豆子内心一再的质疑与不解。在给祖师爷上香时,小豆子再一次背错了词,师兄的烟锅直捅了进来,“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一边嘴角血迹斑斑,一边已经兰指轻扬。从此再难分清戏与人生。

在小豆子第一次登台演出时,唱得就是“霸王别姬”,第一次和小石头一块儿演绎霸王和虞姬的故事,在悠扬的音乐声中,小豆子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显露出女性特征,显然小豆子已然将自己想成了虞姬,霸王的虞姬。这一段音乐是“一辈子”,当年的小石头和小豆子已经小有名气,成了段小楼和程蝶衣,成名的戏是“霸王别姬”,

3

那时的后台音乐是分外的铺张,啼声初试,凤眼轻吊,点妆画眉,粉墨登场,此时的程蝶衣已经陷入虞姬的角色,再也离不开这段戏、离不开霸王。

程蝶衣和段小楼成名后,一次两人表演完后在化妆间里,一把流水般的古筝弹奏声静静响起,气氛宁静而舒适,这本是两人温馨相处的时刻,却在这时,一个对程蝶衣的一生影响很深的人——袁世卿出现了。古筝弹奏声突然变强,仿佛预示此人就此插入两人平静的生活。而我们知道,袁世卿的原型正是那个后来被称为“戏霸”的袁世凯,电影把此人塑造成一个热爱戏剧,附庸风雅的人,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散发一种古典的韵味。因此,除了他刚出现时那流水般的古筝演奏外,他与程蝶衣相处的时刻都会响起那种充满古典韵味的音乐,有一个片段更是响起古琴的演奏。

故事发展到高潮,程蝶衣、段小楼和菊仙被抓去批斗。段小楼为保护自己的性命,竟背叛这两个世上最爱他的人,“供”出了程蝶衣和菊仙,并声称与他们划清界限。此时的配乐从事件一开始就响起低沉的大鼓撞击声,渲染紧张气氛,也表明角色们厄运的来临。在段小楼说到划清界限时,画面映着菊仙绝望的神情,周围的东西被点燃,此刻响起男声混声大合唱,被心爱的人如此背叛,此时的音乐反映出角色心里的绝望。

到了电影结尾,程蝶衣假戏真做,拔起楚霸王的剑自刎,段小楼转过身来,一声“蝶衣!”带出的却又是那首《歌唱祖国》,段小楼

4

惊讶过后最后的表情却是扯着嘴角,欣慰的微笑,可见,对程蝶衣来说,他的一生受时代的摧残实在太多,用菊仙的一句话来说,这时代好像就是跟他过不去似的。或许对他来说,活着已经太累了,他已经再也承受不了社会给他的压力,所以他选择了他演了一生的虞姬的方式,在自己心爱的人身边自刎,这也叫是跟段小楼演了一辈子的戏了吧„„

最后还想说说那首广为传唱的“当爱已成往事”,歌词的字里行间无不折射着人物的心境。“往事不用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这可以说是整部戏的大总结,小楼和蝶衣的之间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在最后一次合演中都已经化解得一干二净了,但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任凭风吹雨打都不能抹去的。我仿佛听到蝶衣对着小楼在唱“忘了痛或许可以,忘了你却太不容易,你不曾真的离去,你始终在我心里,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那一刻,我竟也一样地恍惚起来。当李宗盛、林忆莲的对唱在耳边划过,当屏幕完全黑暗下来的时候,一场人生大戏就这样悲哀地结束了。

这段音乐给我揪心的同时,也让我不禁唏嘘人生的无常,多讽刺啊!不仅是歌所唱的昔日的“霸王”与“虞姬”,更是两位歌手本身,都已经“当爱已成往事”了。往日的一幕幕,就像闹剧一样在脑中回放,程蝶衣在拔剑自刎的刹那,心中所想的定是小时候在戏班里,虽然日子苦不堪言,动不动就被师傅挨打,然而有师兄的庇护,那时的两人是那样地贴心。

5

然而,不管是“霸王别姬”还是“当爱已成往事”,和电影一样,他们的结局都是同一个。我们在揣测着剧情,欣赏着音乐的时候,每个人心中肯定也会浮现出不少的“往事”吧。在这样的情与景中,人生的诸多无奈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影片的最后,音乐的尾声,生命的终结,逃不了的叫做宿命!

霸王别姬影评论文范文第5篇

比较 中国影评人的地位先天不足

提到影评人,不得不说到法国新浪潮电影的起源。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法国新浪潮代表导演特吕弗、戈达尔均是当时法国著名的电影杂志《电影手册》的影评人,这些年轻人没有经过科班的电影知识学习,作为电影的狂热爱好者,他们经常为一些激进的杂志撰稿,肆无忌惮攻击一些保守的电影导演,推翻电影史上已成定式的理论和技法,主张将摄像机的镜头带入现实生活中,还原普通个体的原生态状态,而不是去进行宏大的叙事或者似是而非的无病呻吟之作。法国新浪潮电影曾深深地影响了“文化大革命”后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进行电影科班训练的导演们,也是第一次让影评人和电影创作变得密不可分。

在美国,影评人和电影研究这门学科挂钩可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追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南加州大学(USC)、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等高校,都为美国的电影工业和电影评论行业输送人才,美国著名的奥斯卡奖评奖制度就与美国的影评人密不可分,而在美国也有多项影评人协会所设置的奖项。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电影产业与欧美国家相比,本身就具有技术上的落后和理论上的先天不足,中国影评人的发展史,因为“文化大革命”风波,也耽误了相当长的时间,目前活跃在中国电影评论界的影评人大多是70年代出生的电影发烧友,它们从书写对电影的观后感开始,逐渐发展为成熟的电影评论群体。这个群体也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具备行业性,更无从提及影响中国电影,他们的电影史知识和电影鉴赏力,来自于作为电影发烧友巨大的观片量,并依靠丰富的观影经验来获取对影像评论的话语权。

发展 中国影评人得益于庞大的观片量

录像厅的观后感时代

对自己的喜好负责

70后的中国影评人和网络论坛在中国的流行有直接关系,一群喜爱电影艺术的文艺青年作为电影发烧友在各大论坛的电影版发帖,诉说自己对电影的见解。初级阶段的写作他们既不为读者也不为观众负责,而是对自己的喜好负责,且谁看的国外流派电影越多,谁的优越感就更强。在国内的DVD机进入家庭的时代尚未来临之前,录像厅观影这一特殊的观影场所是70后影评人消磨时光的地方,录像厅作为靠卖票盈利的场所,录像厅老板自然会为拉拢观众想尽办法,找进录像厅的常客传播一些宣传播片子的话,这些常客,就是那拨70后电影发烧友。

DVD碟片的专业论述时代

以彰显个人魅力为主

随着DVD机和DVD碟片的流通普及,以及传统媒体大幅度增加了文化娱乐版,一部分电影发烧友开始成为媒体从业者,作为编辑,他们在以北京、广州为主的各个报刊、杂志开设的文化版、娱评版中发挥功效,成为了职业媒体人,一部分电影发烧友选择自由职业的同时给杂志社朋友供稿。随着DVD碟片流通性的增大,他们的看片视野也越来越宽泛,也基于北京电影学院自1984年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来,有很多电影学院的教授和毕业后的学生开始翻译或编著和国外的电影理论著作,同时也没有放弃混迹于各大民间电影论坛提高自己的被跟帖数,久而久之,他们在论坛上的ID或杂志、报刊上的笔名,就已经具备了影评人的轨迹,在圈内成为一种引领电影潮流的符号。

2000年初,有些报刊、杂志编辑的工资已经达到了8000-9000元/月,在这当时看来是一笔巨额工资,杂志给作者的稿费照当时的物价水平来看也不低,平均200-300/千字,这是影评人最吃得开的时候,也是心态最牛逼的时候,因为不差钱,写稿也正是处于树立个人口碑和威望的时候。

门槛低的网络发言时代

靠偏激性观点博出位

随着传统媒体的逐渐没落,加上十年间物价飞涨、媒体工资和稿费却保持原封不同的现实下,很多身在媒体圈的影评人纷纷跳槽,去做更有利可图的电影营销和电影宣传。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以及单一电影网站,如豆瓣网、时光网的兴起,让影评人的门槛变低,甚至没有门槛。新兴的影评人要引人瞩目,选择偏激性观点博出位是常态。另一方面,微博的诞生,更是加速了“人人都是影评人”的景观。大部分影评人被制片方“招安”而说违心话,因此出现了“体制内的影评人”这一称号,影评人为吃影片宣传这碗饭丢失了作为影评人最本真的立场。

影评人坏现象

为什么他们失掉了人们的信任?

可以这么说,影评人的公信力现在已经到达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在人人号称影评人的时代,谁再说自己是影评人,别人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收红包的。为什么曾经担负起电影解读与介绍角色的影评人会沦落至此?本刊采访了多位愿意现身说法的影评人,或许他们的姓名不便透露,但他们所说的事实不容置疑,这些,也为将来者警示!

收红包 国内只有拿红包的影评人

影评人圈子看似热闹,但在表面的繁荣之下,难掩中国电影评论界养分贫瘠的实质。在刚刚结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有这么一个段子:在期间举行的“独立影评人”论坛中,当主持人就“中国有没有独立影评人这一概念”向观众求证时,有人视台下就坐的多位青年影评人不顾,立即回应道:“国内只有拿红包的影评人!”,这让现场气氛陷入尴尬,不过并没有妨碍话题的延续。其实,影评人收红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影评人彼此之间对此现象的谈论也并不忌讳。几乎包揽南方系报刊影评写作的著名影评人T先生对此的现身说法是“引进的好莱坞大片是不会给影评人红包的,国产影片也不是每一部都会给影评人红包,数额从早期一次300元、500元,到现在的 1000元一份,也有遇到过一次给2000元或5000元的,不过这种片子不多,一年能遇上个一两次就不错了”。

从媒体人转行成为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算过这么一笔账,“每次接手国产片的宣传,片商都要求我们请影评人来助阵,并且他们心中有固定的影评人排位,有一个必请的名单,原来片方还要求影评人在同档期的片子范畴内只准写自己的片子,现在也都无所谓了。以北京为例,活跃的有影响力的影评人最多不超过二十位,而不是每一位都有资格拿到1000元的红包的,就算请二十位影评人,每位都给1000元的费用,也就两万。但是我们请记者的数目远远比影评人的数目多,实际上给记者的总花费会比影评人多”。

另一位业内人士W小姐透露,“2010年电影《孔子》的片方在做宣发时,出于对主流媒体一定会猛批这片的了解,非常在意走收买影评人的路线,为此举行了一次小范围的影评人试片,请来了十个人左右吧,给出了高至6000元/每份的红包,当时还有拿到钱的影评人和没去试片会的影评人炫耀,杨子出品的《白蛇传说》也是,给影评人的红包是5000元/份”。

在影评人圈子里相对独立的G先生也不能回避收红包的问题:“具有理想主义的影评人是不会碰院线片的,假设你写的都不是电影院上映的电影,谁还管你是枪手还是独立影评人,你就慢慢脱离这个具有当下性的话语权的圈子了,但是你一旦脱群了,你对国内电影也就丧失了话语权,这是最囧的”。而知名影评人A先生如此看待收红包说违心话的问题“类比一下,试问哪个导演没说过违心的话?不违心送审就通不过,我特别不喜欢一个阵营攻击另一个阵营,所有人都看到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总觉得自己好像是野生草,可以绝境逢生,这是幻想。大家共同要做的就促进言论空间的扩大、创作和评论的独立、不能只谈一个领域的独立,创作的独立才能够导致评论的独立和影视圈生态的健康。”

做宣传 你所看的影评都是经过审查的

在片商观念中,影评人的大力推荐是获取好票房的途径之一,而成为片商宠儿的影评人可以凭借红包弥补低稿酬的心理不平衡,这种通过电影宣传公司纽带实现“交易”的方式,并不能够让影评人获得最大化利益。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的态度是“作为电影宣传方,在有限的电影宣传资金内,我个人认为请影评人写好话推荐影片根本促进不了影片的票房,我不会主动向片商申请请影评人写稿的费用。除非我想在中间环节讹一笔。比如我向片商申请4万元的请20位影评人写影评费用,打的预算是给每位影评人2000元的红包,实际上我只给每位影评人1000元,那么余下的两万就落入我自己的腰包了”。

当然在这行经过摸爬滚打的影评人也很能看清这一点,而且本身影评人就积累有很多片商的资源,部分影片人直接承接起外包影片在豆瓣网、时光网的评论的活儿。和片商谈好一笔钱,商讨好用这笔钱达到什么样影片宣传的效果,随即召集一批写手约稿,分配好任务,开写。T先生不忌讳地说:“目前尚未下档的某国内一线导演的影片在豆瓣网的影评就是我做的,2000多篇长篇影评中,几乎没有一两篇不是我约写的,这2000多篇长篇影评在发布在网站之前,都在电影宣传方那过了一遍审,包括导演也审。当然这里边也不全都说好,要不就成水军了,自《关云长》水军事件出现之后,没人再犯傻了,我们写批评都掌握了一定的技巧,批评也是炒作的一种,一篇批评的影评和大部分表扬的影评放在一起作用会大得多”。

之所以越来越多的影评人开始转向接活儿式宣传电影,似乎也在给拿钱丧失影评人的独立立场办事找一个托辞。某位北上的职业影评人S先生如此看待影评人当宣传电影的“包工头”的赚钱行为:“大家都说影评人收红包是灰色收入,但职业影评人是独立的个人,拿红包只能说明丧失了独立立场,也没法判定合法不合法,但记者不是个体户,记者拿红包可以说成是受贿,公司行贿。所以片方给记者的信封都叫车马费,不叫红包,但偏偏给影评人的就不说车马费,说红包,所以干脆就承包制做影片宣传算了,谁让物价飞涨,稿费不涨?”

曾经被冠以“中国独立影评人”的知名影评人G对此现象也在劫难逃,“在中国,影评人不能成为一个终身职业,中国的影评人需要一个平台给你营造一种书写的权利 ,搞独立是行不通的,只要进入了北京影评人的这个圈子,和电影大本营太近了,很难不被同化”。

卖人情 都是朋友做的电影,谁好意思不交口?

电影圈不大,影评人圈子更小,单纯做职业影评人的并不多,在北京,很多影评人的正式身份都在大学或者新闻出版机构,而当下很多电影宣传人员都是媒体出身,很多媒体人又是和某些导演一块成长起来的,此种境况下组成了一张抬头不见低头见,现实中不见微博中也要见的人际关系网。人情债,让多数不方便以正式身份评论的影评人只能以变换马甲的方式当枪手“还债”,只是这样意义并不大,片商和导演要的就是影评人一个众所周知的ID符号,可部分影评人碍于正式身份也无法真正妥协,影评人R先生无奈地说:“比如说《画皮Ⅱ》,怎么办,我看完《画皮Ⅱ 》也不说它好还是不好,主要就围绕这么一句‘针对15-25女观众,这部片会很卖座’”。也正是出于种种不锋利的影评出现,中国的影评界出现了越来越多不痛不痒,无法一针见血却也无法真正妥协一边倒的人情稿。导演张元如是说“国外也有一些影评人说是最怕和导演见面,因为人都是有人性的,经常和导演见面,看到导演拉家带口地走在路上买菜,影评人也会出现悲悯之心的,也许会觉得这么去骂一个人,真的会影响到导演身体。”

T先生也曾遇到过不想写稿的阶段,觉得极度疲软,“但是没有办法,各种各样的钱推给你,在影评人圈内,在拿钱写稿的人情掌控下相互不待见是很正常的,不过怎么掐还是一团和气,倒是影评人和高校学术派的老师通常互相瞧不起。”

在今年五月档中国第六代导演新片集体扎堆的时候,曾有某做港片研究的影评人因为参与了某部国产片的人情,委婉拒绝了记者对其为另一部同档期国产片发表评论的采访邀约,原因还是在于那两个字:“人情”的微妙。某些在综合性质高校任教的影视专业教授,相对民间发展起来的影评人显得更有“低姿态”,虽然娱乐记者通过日常途径,要想从教授口中要到一些关于具体某部片子的评论,实为不易,但是在电影研讨交流会上作为专家为烂片说好话的教授不在少数。教授级的红包数额是1000块起。一位经常参加学术研讨会的媒体人如此形容:“影评人还算是有善心的,即使拿了钱在字面上说好话,可是在研讨会后也会和片方一针见血地指出该片存在哪些问题,可某些教授就不是了,专门当‘会虫’,只要有红包,面上也都只会说奉承你的好话,在业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影评人好歹是穿着内裤说话,而某些影视系教授则是裸奔着咆哮”。

坏品位 变换马甲或者误导影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中国古语同样适用于中国影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评人也是一种权力的象征,有权力就有腐败,将可信度转化成金钱。部分影评人不想砸坏多年经营出来的好口碑,只能选择不断变换马甲来满足“工作需求”。只是马甲写多了,也逐渐丧失了对电影评论本身的那种原创力。T先生承认写一篇一千字的影评只需耗时15分钟左右:“写得多了,都有既定的路数和用语,对于编辑的约稿我都是采取倒计时写稿法,比如今天的截稿时间是中午12点,那我就10点钟起床,看准时间倒计时开写。像我这样不上班的职业影评人,总共算起来,一天当中写完当天所需所有影评的时间不超过两小时,剩下的时间都用来看片”。这种速食主义写作态度和电影市场的丰富有关。

变换马甲,成为中国影评人自圆其说,同时也是“正当防卫”的有力武器。影评人再如何适应中国特色交易式变通,过硬的影片分析能力却是实打实的。T先生的观点是“影评人要真不埋单,也不存在被封杀,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导演和电影宣传敢和媒体打招呼说不许登哪位影评人的文章,实际上电影公映之后无法封杀任何一个人,真本事在手,我们可以随时变换马甲”。

G先生也表态,“一般来说,不论是出于钱、权、情或者其他关系也好,在一部国产片上映前不论我对这个片子有多厌恶,我都会按兵不动,但凡片子上映之后,我还是会和那些坏品位的影评有交锋的过程,看情况是用真名还是用马甲”。

另外一种坏品位则是来自于其自身,某些影评人因为眼界或者个人喜好喜欢在网络上发表一些耸人听闻的观点,比如大量称赞某些烂片,久而久之,也就被骂出了品牌,比如国内某曾经在一论坛混迹的影评人,早年靠着对某香港烂片的赞誉而被讽刺为“大师”,结果如今,果然成为混迹于娱乐圈的边缘人物,且被人熟知。我们暂且不讨论其是否有意而为,只说一些影评人明明知道电影的质量如何,却因为个人喜好而对电影大加赞誉,一方面说是不专业,另一方面误导的坏处很明显。

目前已经从影评人转行为娱评人,并有多个跨界身份的A先生关心的却是话语权问题,“但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人站队,我对交口是非常反感的,同时我也反感用只一个‘烂’字或‘好’字来说,这是‘文革’理论,你不喜欢就说能它是烂片吗?中国有很多人是带着原罪感来判断的,表面上在鼓吹自由和多元,其实是为自己的心虚找借口,这是换马甲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我只问一个问题?谁能用马甲在官方报刊上说《建党伟业》不好?”

博出位 写影评是为了进入这个行业

转行做更赚钱的事,是目前多数尚活跃在影评界的中国影评人的心声。几乎所有就此文受访的影评人都必提这么一个前提:“中国的稿费标准太低,如果影评人不收红包,必定饿死”。影评人S笑言:“初始走上影评人道路的弟弟妹妹们,有不少写欧美电影的人迅速变成了国产电影研究者,因为写国产电影可以拿红包”。 资深电影宣传F先生曾遇到过影评人叫价的事:“有影评人公开和我要钱,说如果不给就给电影写差评,实际上影评人也是分等级的,哪些人是1000元的级别,哪些是500元的级别、哪些是300元的级别,我们都有一张名单,首先要看其新浪博客浏览量,一般要到100万以上的浏览量投资方会认可,有些影评人达不到级别就会找水军刷流量,其次其看微博粉丝数,也得到达一定数量,最后是他写的影评,必须在新浪博客、新浪微博、时光网、豆瓣网这四个地方发布。”

而达到拿到最高红包数额的影评人的发展轨迹,影评人这个词对这类人而言,已经成为其向编剧递进的踏板。其中一些北上而来的影评人经过在京城的两三年打拼,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实现了温饱,并掌握了一定电影人资源之后,成为电影编剧并不是太难的事,实际上最早出来的那拨影评人中已经有人成功实现了转型。于是,一个更奇妙的怪圈形成了,影评人参与编剧、制作的电影,在进行发行和宣传时,依然依靠影评人圈子的人际关系网在为片子进行口碑营销,不论片子的成败、难以分辨是否真实的交口现象仍旧是中国电影评论界无法规避的问题。北上影评人D先生最初写影评的初衷就是“想慢慢进入这个行业,想做编剧的时候不受欺负”。G先生的观点是“你看现在上某些节目的那些人,几乎每个人都挂着影评人的头衔,影评人能怎么办?破罐破摔还是充耳不闻? 转行吧,转行干吗?已经脱不了这个圈子了,不如进军一个更容易被人骂的范畴,当编剧吧”。

现在已经从影评人身份参与电影的监制、制片、变成电影从业人的A先生如此看待自己的现状:“当然我还是会涵盖电影评论,我没想过说要引导别人,我基本能感受我写的东西至少90%以上是真情实感的,在中国做不到百分之百的真实,真实的话也会被阉割掉”。

影评人存在的意义

对导演和票房的影响微乎其微

说到影评人的作用,很多人会想起法国新浪潮和美国的那些牛逼的影评人,那些法国人能对电影史产生影响,而现在这些美国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影的票房,而中国影评人呢,无论是对导演来说还是对观众来说,他们的影响都微乎其微,以至于变成互相交流的手段,但你看中国影评,有几篇是真正的影评?与谁交流?

影响导演?形式大于内容!

有这么一个段子,说可以追溯到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老艺术家郑洞天、倪震。 据说当时张艺谋拍《红高粱》,拿给郑、倪两位老师看,结果被臭骂一顿,骂得张艺谋都不敢抬头说话,没想到张艺谋将《红高粱》送到国外电影节参展,遍地开花,两位前辈都傻眼了。

段子归段子,中国影评人,不论是学术派还是民间派,都没能成为影响导演制作方向的旗帜或者是中国电影节奖项的风向标。尽管所有除了投资方以外的电影从业者都知道中国式影评人的存在很可能是形式大于内容,但是影评人依旧拿着红包活得很好。多数受访者表示拿红包并不心虚,因为这是低稿费导致的行规,实际上,就连一些官方的电影节也越发开始重视影评人的声音,一向抠门的上海电影节主办方,今年破例包机票、包食宿请来了一批影评人南下过节,原因是历年的上海电影节老被影评人骂。

再看看今年和上海电影节相关的报道,还有人骂么?

很多国内的一线导演,在接受媒体的访问时都表示出丝毫不care影评人对他们的谩骂或是嘉奖,却遭在帮导演做事的某位影评人吐槽:“国内的一线导演,包括陈凯歌、姜文,陈凯歌在经历《无极》之前, 姜文在经历《太阳照常升起》之前,都不在乎媒体和影评人,结果现在在乎得不得了,现在呈现的有关他们最新片子的影评,导演比网友看得要早。 对于导演来说,每个人都会在媒体面前选择一种表演,陈凯歌和姜文的表演程度胜过张艺谋”。

投资方在乎架势、导演在乎气势,影评人善于利用形势,每个人都在适如其分地扮演自己的角色,他们都以为在给观众演戏,却没在思考观众究竟为不为一部片子在电影评论界的走向埋单。

影响票房?几乎为零!

究竟有多少观众是看了电影网站上相关影片的好评才选择走进电影院的?记者在广州和北京4家有代表性的影院抽样调查显示,完全无视影评的观众分别为67%、63%、60%和44%,占据了绝大多数,而影评能左右他们看片选择的,只有零零星星几个人。

有趣的一点是,表示受影评影响一般的人群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在掏钱进影院看过影片之后,才回过头去上网看该片的影评。一位大学生C同学表示自己上时光网的目的是查各影院的影片排映信息,以便很好地安排时间决定什么时间段去哪个电影院看电影,白领J先生则习惯在时光网上买团购的优惠电影票,最有意思的回答是“不会在走进电影院看电影前查评论,看到剧透就没意思了”。

一位影院值班经理告诉记者“很多前来买票看电影的观众,有些是因为逛商场逛累了,进影院看场电影休息一下,客人通常都会问售票人员在同样的时间选择下哪部片子好看,售票人员通常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照我说,不如片方也给影院售票员一些红包,便于引导观众看何种片”。还有的观众表示“不看影评,我看电影主要是奔着导演和演员去的,即使是烂片也愿意去看”。

根据本刊在微博上发起的“你觉得中国需不需要影评人”的投票,结果显示最多人群的选项是,“需要,影评能提高鉴赏能力”有44人(24%),“不需要,现在很多影评都交口,很难分辨”有40人占(21.9%),仅有5%的人认为“往往都是看了影评决定观影选择的”。要想通过影评来影响观众的电影品位,在“对观众期望过高”的中国电影市场现状,基本是一件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事。

到底需不需要影评人?

中国需要有职业尊严、纵横了解世界电影和电影史、具有独立人格的影评人。当然还需要环境的支持,这一点很重要:他必须被高收入支持。

王小帅

中国有影评人么?你要问我(需不需要),我肯定答是需要。但是影评人是影响不了任何票房的。国内有一个怪现象是,现在一部电影被批评得最多,反而被看得越多。关键点在于,现在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混乱的,电影也没有必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整个媒体都在说谎,需要影评人是去说正确的观点是挺可笑,如果现在出现一篇真正的影评倒奇怪了。如果有一些好的杂志好的报纸,真正能够让这些影评人不需要红包也能活得很好,也许是个解决办法。

张元

中国需要这样的影评人:真心热爱电影、真懂电影制作规律、鼓励电影创新、不以骨灰盗版碟迷自居,不冒充电影皇上,可以偏爱别独爱,能在电影和观众之间大桥修路,善意,不恶趣味,真诚感受真诚批评,不人身攻击,买票看电影。

高群书

中国还有什么没变质?影评人、电影人、电视人、发行人、观众、投资人以及影视管理机构,还有监控影视的意识形态衙门,哪个没变质?

吴天明

结语 中国出现不了独立影评人

众所周知,大部分职业影评人是不会给自己印名片的,多数人心里知道,这会成为一个笑话。在中国电影从投资方、编剧、导演、演员、院线,都在高举“抵制好莱坞,支持国产片”的现状之下,仿佛若是谁说了一句对国产片大不敬的话,就像当了叛国贼一般,人人喊打。只是,在电影文本之外探讨一些对电影的评判,对影评人的评判,这个参照系真的很不好确立。导演抱怨中国缺乏有专业素养的影评人,投资人抱怨影评人好话说得还不够,影评人说自己必须解决生存的问题,看似一切都是为了票房,为了促进中国电影产业,很多观众却觉得影评人和他们无关。这个产业链在哪里出了问题? 归根到底在于中国目前并没有具备能够让影评人独立判断一部影片的环境、没有独立的媒体,没有……继续追问下去,恐怕就要被和谐了吧。国内曾出现过被小范围的圈内人看好的独立影评人,现在这为数不多人的发展是“被同化”了,这些被同化的人吐槽“影评人的职业生涯很短,如果鹤立鸡群,在这种逃不开的人际现状之下,还会被说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在中国,个体永远是弱势”。

所以,这个话题,还是就此打住吧。不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许是靠嘴和靠笔吃饭的人最后的底线,毛主席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百花齐放”,哪怕是看起来很美。

上一篇:东京审判法律论文范文下一篇: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