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论文范文

2024-01-27

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地方民俗无疑是民俗文化整体的有机构成部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俗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并在特定的地域、历史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所服务,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古镇是地方性民俗表现得尤为集中和突出的区域之一,对于想要感受传统生活方式的旅游者而言,古镇成为了优选之处,保护和传承古镇地方性的民俗文化空间对于古镇的旅游长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章将以三河古镇为例,就其旅游开发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三河古镇;民俗 ;旅游;开发

古镇,一般指有数百年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具有人文厚度的建筑群,持续性传承着人类在一定地域内,历史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审美等价值的古城镇、古村落和风情独特的少数民族村寨,其中历史民俗的保留是古镇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历史民俗就是人民大众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有机构成部分。不论从历史的纵向发展的研究,还是到地域的横向考察,各地的历史民俗都有其各自的行为特征和物质表达。各地民众在将历史民俗物质化的过程中较大程度上融入了地区性的民间信仰,通过将民间信仰中的神灵崇拜、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实物化、具体化、艺术化而与日常生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让生活具有一定意义上的仪式感,在经久的传承下就形成了不同区域性的特色的生活形式,而形成了“民俗”的意义。古镇并非是简单的古建筑、古街巷的有机排列组合,而是一个活灵活现的文化空间,在这个文化空间中应是自然态的民俗文化展现,而非表演化、门面化的哗众取宠。面对如今的全球化发展,快速消费文化蓬勃兴起,传统民俗文化日趋消隐,但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坚守却不能退步。“文化旅游”是近些年来时兴的旅游形式,都市中忙碌的人群开始寻求喧嚣中的宁静,渴求进入传统的农耕生活,感受一场带有古风和古韵的文化与精神之旅,古镇就成为了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最难能可贵的民俗文化空间的留守。但在如今的市场经济下,古镇发展中的原真性和文化性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以合肥西南的三河古镇为例,其旅游开发和保护的状况可以视为皖中,乃至国内更大区域中的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一、三河古镇民俗旅游现状

三河镇,在《左传》中记载为“鹊渚”,有可考证历史2500年,现因丰乐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其间而得名“三河”。水,是三河古镇的灵魂和古镇文化的柔性滋养,在“外环两岸,中峙三洲”“枝津回互,万艘可藏”之景观中,形成江淮地区典型的水乡胜地。古河、古桥、古圩、古民居、古街巷、古茶楼、古庙台、古城墙是三河古镇的“八古”,但就现阶段的三河古镇的民俗旅游开发现状而言,“八古”早已失古。现阶段的三河古镇的开发主要致力于古徽派建筑和名人故居的恢复,形成以东街、南街、西街为主的古建筑群。其中景點以故英王府、杨振宁旧居、刘秉璋故居、一人巷、古战场为代表。就物资民俗而言,具有特色工艺品主要有羽毛扇、富光杯;饮食民俗有特色饮食以小饭馆中的米饺、烧麦、茶干等为人熟知,名土特产有糯米封缸陈酒、茶干、米粉面、各色干菜等等。面对古镇的发展现状,三河的老人们只能感叹“乡镇建设的好了,乡亲的日子好过了,但老一辈的东西已经少了许多了”。“老一辈的东西”才是三河古镇之所以为“古镇”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之所在,若自顾自地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摈弃“老一辈”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特征,其危害绝不亚于乱砍乱伐、随意排放而对民众乃至后代所造成的影响。物质层面的伤害是可以通过技术进行挽救,精神层面的伤害是无法通过任何技术进行补救。

二、三河古镇的地方民俗与旅游开发

三河古镇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着丰富的人文底蕴。古时就有:“买不尽双河,装不完三河”,被誉为“小上海”“小南京”,直到现在,在古镇的店铺林立的场景中依稀能够想象,可见当年三河镇的繁华和兴盛的熠熠旧影。据三河古镇的一些老年人回忆,在他们年少时的三河,最热闹的地方除了码头,就要数茶楼、戏园了,茶楼里面讲评书、品茗茶、吃点心好不羡慕,戏园有大戏园和小戏园,大戏园用来唱大戏,比如京剧、“倒七戏”等,小戏园主要在东街上,由地方文化艺人唱戏。大戏园当时可是雕梁画栋,建于现在万年禅寺的位置,当时在旁边的空地上还有着很多的杂耍,好不热闹啊。最危险的时候就是在黄昏时,那时候三河古镇的富庶,经常会招引土匪们贪婪的眼光,因此,过去打劫商埠和抢袭店铺事件也是难免的。据说这些土匪会在日落小镇人点灯的时候袭入,进入商会和有钱人家打灭灯花,盗取财物。故三河商会在那时筹建了街栅更楼,在每个街道都设置,以此来预防土匪和维护镇内的治安。最好玩的莫过于端阳节的“玩龙船”,船头有一老叟,船尾有一老妪,中间有一打鼓人,船舷有人划桨。老叟、老妪进行即兴的对唱,两岸的观众准备竹篮,在竹篮中放置“红包”,引得老叟去抓抢,现场一片诙谐气氛,热闹非凡,甚是让人向往。

三河古镇曾经是一处多元化的商贸集散地,融合南北的文化,但今日的三河古镇的文化风俗不够明显,而且显得有些单薄和寂静。三河古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要积极作为,并有意识地复兴了三河古镇的水乡建筑特色和部分显而易见的历史文化,但对于人民大众的无意识的生活行为和有意识的节日仪式的挖掘却有待提高。古镇作为一个文化空间,最主要的民俗感受就是来自于古镇中本土生活,最值得游客怀念的也是来自于地区性的质朴感受。在西塘古镇中,就保留了较完整的土著居民的日常生活,形成了古镇和新镇的区别性发展,古镇“保护为主,开发为辅”,新镇“开发为主,保护为辅”,在这样的古镇发展圈中,既保留了古镇的民俗性,又发展了古镇的旅游性;同里古镇成立联审制度,保证居民古宅“修旧如旧”“整旧如古”;周庄更是通过空间拓展和空间合作,增强周庄古镇在江南古镇中的竞争力;三河古镇面对纷繁的民俗旅游生态化的建设又该如何呢?

三、关于三河古镇地方特色民俗旅游开发的

几点参考建议

古街巷、古桥、古民居、古河、古圩构成了三河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景,古庙台、古战场、古茶楼生成了三河古镇丰富的人文生态文化。在对三河古镇进行旅游改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突显其水乡古镇的大特征,更应该在三河古镇原有的生态民俗文化中进行多方位的挖掘,恢复一个极具开发潜力和文化活力的古镇,复兴古镇的民俗文化生态空间。

就现阶段的三河古镇旅游开发而言,与同类型的江南水乡古镇相比,由于经济状况、开发力度、地理位置和地方文化宣传力度等原因,三河古镇生态文化保护的力度、古镇生活保存的完整度、游客的吸引度都是较低的。在目前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极大的状态中,回归自然,让游客在休闲、观光和旅游中充分享受古老、宁静、悠闲的生活状态越发成为旅游日常的最大需求,保留古镇的生活“原真性”与开发的“商业性”之间要做到平衡发展,民俗和地方文化资源合理调配,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古镇的文化特殊性和旅游商业性,而要保留古镇“原真性”最重要的就是古镇原生民俗文化的复兴。

(一)开发和调动古茶楼中饮食文化和戏曲文化的活力

古三河人有喝早茶的习惯,旧时上百家饭店中,有半数为茶楼。上了茶楼,伙计便将你引到座位上,摆起茶盏,这盏子上有盏盖,下有拖碟。伙计揭开盏盖,拎着一个壶嘴足有三尺长的茶壶,离多远,对着茶盏斟茶,竟一滴不漏。茶客望着茶把式的冲茶功夫,忍不住想笑,但还是左手托着拖碟,右手拿着盏盖,一边轻轻拨动浮叶,一边慢慢品着茶水。随后便开始吃早点,油炸米饺、油炸粑粑、炕粑粑和鸡蛋馍等等,都是三河人爱吃爱点的。品茗吃茶之外,茶楼也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唐伯虎、李恩绶和刘铭传等文人才子都先后来到古三河的茶楼,并留下字画诗词。三河的古茶楼依水而建,一半搭在圩上,一半柱子栽立在水上,一律木板门窗,八仙桌。人坐在茶房,推开后窗,就可以看到窗外的河水,水上的风吹来,十分清爽、凉润。伴入耳边的还有逗趣的评书,复杂动魄的故事场景、惊险刺激的故事情节和性格鲜明的各色人物赢得了声声吆喝点赞。如此具有生气的文化空间,却消失在现今三河古镇的街巷中,不可不为之惋惜。新华楼、天然楼、谷丰楼等独具古三河代表性的茶楼,是活在三河老人的记忆深处的,也应该要让它在今天三河人的生活和各地的游客的古镇生活体验中得到新生和传承。要看戏,古三河人看大戏在西街的万年台,看小戏就有藕香居。但是如今的万年台已经被新建在东街,古戏台早已改建成万年禅寺。古三河的戏曲文化的氛围是相当浓郁的,家家户户都会唱,随时拉出来就能组个戏团,唱起大戏。据说现在的庐剧的前身“倒七戏”就是由古三河人唱起来的,但如今的戏曲文化氛围早已消失殆尽了。面对古茶楼和古戏曲文化的消失,作为商业性的旅游景区开发是必然的,但是若想打造有文化内涵,有三河文化的古镇景区,那就要重拾古三河人的日常生活,端起茶碟,唱起古戏,保持原汁原味的三河生活。

(二)尽量恢复和创新拾起古庙台的民间信仰元素

据史料和文物记载:冲元观、右佛寺、大王庙,建于宋代;迎水庵,建于明天启二年;城隍庙,建于清同治年间;太公庙,建于民国初年;其他还有齐云庵、紫竹庵、法华庵、天师庙、女道远等,建筑年代不详,由此可知,三河的古庙台历史悠久。旧时三河每年都要举行庙会,一到庙会时节,香客、商客、艺人云集三河,有的来进香,有的来看戏,有的来做生意。古三河在庙会期间,热闹非常,而如今的庙会文化却场景不在。古三河人喜奉土地神,镇内多处设有土地庙,《礼记·郊特性》:“社,祭土而主阴气,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材于地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民众对于土地赐予的温饱和财富心怀感恩,对土地神的供奉也越发虔诚。对自然的信仰是一种古老的信仰,是在历史长期的发展中养成的,具有其独特的传承价值的一种民俗文化。在今天的三河古镇中可见的仅存修建宏大的佛教寺庙是万年禅寺和观音寺,而土地神不知所踪。对于传统民俗信仰的持续性传承,是地区性民俗文化最强的精神支柱,也是地区性农耕文化中最纯粹的自然信仰,所以在复兴古镇的民俗文化时,应该积极构建民俗信仰的纯正性和淳朴性。

(三)充分开发和利用古镇特色工艺品的资源优势

三河古镇现阶段的比较有特色的工艺品当属羽毛扇。羽毛扇的来历出自东汉末年东吴大都督周瑜周公瑾,周瑜是合肥庐江人,少年时经常往来于肥西、舒城一带,手持羽毛扇是他的标准形象。北宋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直到目前为止,当地的很多人一直坚信这羽扇纶巾的羽扇就是三河的羽毛扇。《三国演义》却张冠李戴把羽扇纶巾的形象给了诸葛亮,实际上,这恰恰是演义小说的一种写法和文化附会。三河人制作羽毛扇起初只是为了自家用,后来随着南来北往的客商羽毛扇走向了海内外。三河羽毛扇还有吉祥、如意、好运、祥和等美好的寓意,《唐书》上说羽毛扇“其扇风缓而凉,病弱者用之,亦不伤风感冒”。羽毛扇在古三河是有不同的生活寓意的,例如在新婚第一年,丈人给女婿送羽毛扇,寓意家庭和谐。因此在进行羽毛扇设计和制作时,应该广泛从民间和书本进行考证,设计并制作出符合古三河民俗意义的羽毛扇;在对羽毛扇的包装和销售中进行细化,面对不同消费对象时,有不同的消费定位,以此来细分羽毛扇的设计分类和销售性质。其次,要从民间的习俗中,积极挖掘特色的工艺品,例如,绣着蜈蚣、蜘蛛、蝎子、蜂子、蛇,且五双虫眼剪了10个洞的五毒兜兜;1937年杨振宁在三河张家祠堂上课时挂在脖子上的“桌子”也是作为古镇具有文化特色的工艺品形式……要从最不经意的传统生活入手,去不断发现古镇的特色工艺品,并积极打造和充分利用其中传统手工艺品的资源优势,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旅游纪念品,而不能一味模仿和引进其他地区的特色工艺品。

(四)整理和发掘古河的意蕴,充分借助和利用河道旅游文化资源

古河是三河古镇最重要的传承,水是古河的灵魂,让水“活”起来是最有意义的古河传承方法。灵于水,活于水,盛于水的古三河“水上文明”不可被遗忘,正如前人所言:“吃水不忘挖井人”。遥忆古三河的繁荣景致,不得不提及古河的微波清水,若干年的奔波操劳,造就了古三河的昌盛繁荣,为她的子女置办了一处富庶的鱼米之地。倘若就此遗忘,任由水流伴着历史长河的缓逝而随性流淌,忘却了她曾经所孕育的满溢蓬勃生机的水乡文明,对于年迈的古河是多么的残忍呀!对于古河的子女来说是多么的悲戚啊!古河是古三河民俗文化的灵之所在,魂之所处,让古三河的“水”有意蕴起来,是发展古镇民俗文化至关重要的一步。对于古河的旅游资源开发,首先就要找寻古时水中的记忆,不论是日常生活琐碎的少年水中摸鱼,少女荷甸赏玩,儿童岸边踩水欢戏的记忆,还是玩龙船、唱小曲、演大戏的节日氛围,都是需要重拾思索,将古三河记忆中的水上活动合理恢复,同时定期举行独具地域性的水上民俗娱乐活动,让三河人能记起“古三河”的样子。其次要让旅游者对当地水上的民风民俗有直接性了解,有鲜活真切的民俗体验,让游客能迎面感受到三河古镇水上的文化趣味,感受到“古风”清扬的三河水中有着耐人追寻的记忆。步履缓急,行至桥上,凭栏而靠,微风徐徐,荡起了些许穿越古今的情思。

古镇,以其含而不放的民俗风情感召古老生活中的归宿感,平淡质朴是古镇最直白的感受,但平淡质朴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和精神色彩感知。地域性也是原始古镇最大的特点,现今历史的发展使得各地区的同化和模仿竞相发展,个性和独特性越发被商业性所掩盖,这是古镇发展最大的悲哀和傷痛。

四、结语

在民间文化“大熔炉式”和快速发展的今天,人民大众追求便捷、快节奏的生活已成为一种时代趋势,蕴含在生活日常中的古老习俗也在无意识之中被渐渐剥离,各地区差异性民俗文化受到了极大的挑战。那些被现在大多数人所向往的“诗情画意”生活主体大多数是中老年人,民俗生活老年化也渐成为历史趋势。古镇中的民俗色彩逐渐褪色和变味,民俗文化的感受成为了当今市民阶层流行特殊的休闲方式和文化体验,本为民俗文化传承的当代人,却离民俗文化越来越远。古镇是民俗文化的最鲜明最集中的保存地,让民俗文化在古镇的韵味中散发其淳厚古朴的文化芬芳。三河古镇作为江淮地区独具历史底蕴的古镇,是承载着传承历史文化,民俗感受的重要区域。在顺应市场的发展中,应以地区性民俗文化为基点,商业化为其一种必要的手段,最终将带有民俗性的商业文化转化为地区的精神文明,让古镇的“古意”在现代化的历史潮流中不断深化和深入。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陈志钢.江南水乡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冯骥才.深度旅游[J].城市发展研究,1996,(01).

[4]王林.“原真性”民俗文化之于古镇旅游的价值——以广西大圩古镇为例[J].青海民族研究,2008,(01).

[5]李丽雅,黄芳.“论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周庄和同里为例[J].旅游论坛,2003,(02):18-21.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水乡古镇旅游凭借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具有极大的开发前景。但是,由于经营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对于水乡古镇的过度开发和使其过度商业化。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与其竞争,这使得水乡古镇的发展不复从前。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水乡古镇区域规划进行研究,从而为同类型水乡古镇应该如何经营与发展提供參考依据,并提出具体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水乡古镇;“SWOT”分析法

由于21世纪的旅游产业已经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旅游产业的产业价值和前景越来越突出,更多人重视精神文化内涵。水乡古镇旅游凭借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内涵可以很好地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但是,由于经营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对于水乡古镇的过度开发和使其过度商业化。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与其竞争,这使得水乡古镇的发展不复从前。本文通过SWOT分析法对水乡古镇区域规划的研究,来为同类型水乡古镇应该如何经营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并提出具体的发展思路,希望可以对水乡古镇旅游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一、水乡古镇的发展概述

(一)水乡古镇的概念

水乡大体上是指浙江,上海,江苏长江以南地区。江南地区历来是中国最富足的鱼米之乡,体现在生活、文化、建筑、物产等各个方面。水乡古镇就是具有江南文化的历史民居集群。

(二)水乡古镇的发展状况

水乡古镇地处中国的江南,因其独占优势的区位环境和发达的地区经济,一直以来广受游客好评,游人如织。但是,从这几年各古镇的宣传内容来看,他们的定位其实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造成很多游客去了乌镇不想再去周庄。水乡古镇的发展遇到瓶颈。

二、水乡古镇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

水乡古镇大多都集中位于上海、江苏、浙江这一带,所在位置交通发达,资源丰富。这一点有利于游客接触了解水乡古镇,使得水乡古镇较为容易进入大众视野。

2.地方特色突出,古镇风貌保存完好

提到水乡古镇,人们通常会想到“小桥、流水、人家”,这种意象已经成为水乡古镇独特的文化符号,对旅游者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更为突出的是,水乡古镇对于民居保护十分到位,身处其中,仿佛使人感觉穿越回到古代,游客普遍对这种历史代入感有很强的认同。

(二)劣势分析

1.旅游资源类似,千篇一律

江南的古镇资源虽然非常具有特色,但同时旅游内容重复的问题也很突出。游客们对一些相比周庄、乌镇来说,不是特别出名的水乡古镇,如同里、甪直等,就经常会产生千篇一律、没有特色的体验感受。

2.过度开发,商业气息严重

一个地区要发展旅游业,必须注入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而水乡古镇在这些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古镇的业态单一,主要是靠旅游业来支撑整个古镇的经济发展。就依托旅游业而发展起来的商业而言,其市场存在很多问题,加上浓厚的旅游商业氛围掩盖了古镇原有的生活状态和休闲氛围。

(三)机遇分析

1.旅游行业整体形势大好

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2017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5.37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其中,城镇居民17.57亿人次,增长15.8%;农村居民7.80亿人次,增长8.5%。国内旅游收入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5.8%。

2.所处地区经济基础好,政府政策大力支持

江南自古以来便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长期以来积累的雄厚的经济基础对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大有裨益的。除此以外,当地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以及给予的大量政策支持,无疑为古镇旅游业的发展添柴加薪。

(四)挑战分析

1.旅游市场竞争激烈

旅游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也以此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开发旅游资源。这无疑为水乡古镇的发展带来挑战。

2.游客流量速增带来的环境问题

由于近几年游客的迅速增加,景区游客量达到饱和现象时有发生。有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和过大的人流量容易给环境治理和保护带来严重阻力。

三、水乡古镇发展的策略

(一)细化分析自身特色,找准定位

纵观水乡古镇的形象定位,如:周庄“中国第一水乡”、同里“旧时江南”、甪直“醇正江南”……这些定位给人感觉大同小异,在这其中,想要形成自己的独特品牌,这就要求策划者要细化所规划区域的文化特色。比如:周庄前街后河、前店后房、商业繁华, 是典型的江南河街式贸易集镇,周庄的重点宣传应该在于旧时商业繁荣对比今天都市喧嚣的碰撞;同里是“宁静乐土”, 有着宁静的水乡居住环境; 甪直是以寺兴庙、以庙兴镇的典型, 体现宗教古镇的特征;乌镇则是典型的人家尽枕河, 是优雅的河街市镇,有“诗画乌镇”之称。这些不同的特色要大力的推广开来,使得游客明确的体会到各个古镇的不同魅力,给游客带来新鲜感,游客也更加愿意来各镇旅游。

(二)找准合作机遇,整合营销

既然具有水乡文化的江南古镇有很多共同的地方,比如相似的地理环境,集中的地理位置,在风貌气韵上、风格上也具有一致性,所以共同发展合作,才能有利于古镇的综合效益。

江南古镇目前还处于独立发展的局面, 因此应该共同打造同一个品牌,各镇发展战略的制定首先要着眼于“江南水乡古镇”, 在这一母品牌下再形成自己的子品牌, 突出自身的特色。母品牌与子品牌共打“中国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品牌。江南古镇应更着眼于战略合作,而不是相互的激烈竞争。

四、结语

从以上对水乡古镇旅游资源分析可以看出,古镇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知名度高,开发价值巨大。这些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格外重视,利用先进发达的网络科技,树立古镇良好的形象,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我们一定要打造江南古镇特有资源,扶持古镇水乡经济,使古镇的特色产品能够“走出去”,让更多人熟知,并加强与全国各地的合作,提高古镇的综合效益,深入发掘古镇的发展潜力。

【参考文献】

[1]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组.

[2]李东和,张捷,卢松,钟静.苏州水乡古镇旅游形象定位研究——以部分水乡古镇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

作者简介:汤艺一(1997—),女,汉族,江苏常州人,山西财经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

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论文范文第3篇

1 朱家角古镇的文化沉淀

朱家角, 原名朱家村;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已形成村落, 宋、元时形成集市, 名朱家村。于明朝设镇并于明末清初发展成为江南商贸重镇。镇内建于明代的五孔石拱桥 (放生桥) 等36座桥将九条古街串联起来;石桥、乌篷船、小桥流水、明清古宅, 以及淳朴、热情的世代村民共同构建成了闻名遐迩的千年古镇朱家角。朱家角古镇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其文化的历史沉淀。从最直观的层面上讲, 历史的气息使其整体风貌给人古韵的味道, 而文化的保留才使得这个地方真正发挥出历史文化名镇的价值。

2 旅游开发带来的转变

2.1 可称为有利的转变, 古镇的另类再生

(1) 古镇经济被有力推动, 古镇居民素质增强。

自朱家角被称为四大文化古镇之一, 2001年又被列为上海“一城九镇”重点开发城镇, 并针对朱家角制定了《上海市历史文化名镇朱家角中心镇总体规划》及其近期建设的详细规划。

这些举措在将朱家角介绍给更多的人群的同时, 也激发了本地居民对古镇保护的意识及其强烈的地方自豪感和归属感, 同时居民素质、居民从事业态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可以从古镇居民支持古镇旅游和建筑保护的行动上看出, 很多居民开始从事古镇手工艺品制作及其食品商业, 对朱家角的旅游推销起了推动作用, 建立起朱家角古镇区别于直观的物质性古建筑的民俗文化内涵。古镇经济和居民生活水平也因旅游开发的成功而得到明显提高。

从这个角度看, 朱家角的旅游开发形成较为成功的良性循环, 旅游文化与居民保护意识相互补充提高, 并得到足够的重视。

(2) 古镇文化得到推广

古镇旅游对古镇经济推动的同时, 古镇文化也得到了宣传。朱家角被世人熟知, 其特色文化从物质上的文化景观和非物质的文化都得到有力的传扬。朱家角的古镇风貌、民俗艺术、生活方式等构成古镇文化的部分被更多的人熟知, 这对朱家角的文化传承和发扬都是极为有利的。

2.2 可称为不利的转变, 古镇文化的冲击, 逐渐失去的本真

(1) 旅游带来的商业化, 古镇功能的改变。

城镇作为一个完整的社区, 其街市中容纳了各种商业店肆和手工业作坊。这些市镇, 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兴起并趋向繁荣的”。纵观朱家角的发展和近年来的改变, 从职能上讲, 它渐渐由一个历史上的商业集市兼具居住功能的综合性区域向单一的旅游职能乡镇转变。似乎各个方面都在为旅游开发而服务, 并衍生出一系列旅游商贸型商业业态。由于古镇保护而导致居住条件的发展限制, 使得古镇原有的条件允许的居民渐渐搬迁到古镇外新建的居民小区中, 这也造成古镇作为一个社区来讲的人员流失, 使得古镇的居住功能更加类似服务于旅游的副功能。旅游成为古镇的龙头产业, 也使其逐渐演变成一个纯粹的旅游景点。我们或许更期望看到古镇原始的生活面貌的气息, 这些均因为古镇功能向旅游单一转变的时候而减淡甚至消失了。

(2) 居民价值观和年龄组成的改变。

由于古镇的保护限制, 古镇居民渐渐搬离这里而转到新的城镇中心, 这主要代表了古镇年轻一代的人群, 古镇人口老龄化逐渐加重。古镇人的价值观更多的向经济利益转变。这使得古镇不再具有青春朝气, 我们看到的也只有老人的生活, 这使其难以再称为一个完整的古镇。这样的古镇开发模式在全国还有很多, 但我们不得不思考, 这种方式是否扼杀了古镇原有的生活风貌和社会文化, 也许再过几十年, 这里真的成为仅仅拥有后代工作 (从事旅游服务业) 场所和旅游景点这两样相对单薄的东西了。

(3) 文化氛围的改变, 逐渐浓厚的商业气息。

在旅游业日趋繁荣发展的今天, 朱家角的人的生活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开发为旅游地以后, 一个曾经是人居住生活的社区转变成旅游区。随着古镇功能的转变以及当地居民价值观的变化, 小镇的生活氛围渐渐减淡, 商业气氛日渐增多。街市上是热闹了很多, 但也少见了真正的生活, 来游玩的人多了, 真正留连忘返的少了。

这与我们古镇文化保护的初衷是相违背的, 我们要发扬但不要利益化, 要吸引人群但不是要纯粹变成为旅游服务。文化氛围的改变, 大大降低了古镇文化的魅力, 浓厚的商业气息使得古镇文化华而不实。

2.3 转变的必然性及其带来的思考

(1) 政府的政策引导起重要作用

政府对游客流量的调控, 适当控制旅游开发的限度, 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其次, 要适当颁发优惠政策鼓励古镇居民继续留在古镇居住, 留住古镇的下一代, 使得古镇传承得到保证。旅游业的开发和游客容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通过市场调节, 政府的调控引导是可迅速见效并可以持续的最直接的方式。

(2) 提高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

不论从古镇居民还是游客的角度, 都有义务从内心出发为古镇的文化保护做出努力。这首先体现在对古镇文化景观的保护上, 不对景观风貌做有意的破坏。其次要宣传古镇文化, 并提高对古镇文化的学习兴趣, 传授手工艺品及其特色食品的制作方法, 才能真正保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心才会有行动, 相信真正从关爱角度出发的文化保护和传承行为, 才能够将古镇风貌可持续性的留存下去。

3 结语

相对于南方较为细腻和系统的旅游开发, 北方古镇及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显得更加粗放, 古镇和古村落的保护更加艰难。规划先行、有序开发、适度控制、随时应对, 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旅游开发对传统文化的冲击降到最低, 并且在某个点实现二者的平衡。

摘要:随着古镇旅游的开发, 古镇的建筑风貌、社区氛围、居民素质以及功能形式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这些转变有有利的一面, 更多也有不利的一面。在强度旅游开发的冲击下, 古镇原有的文化沉淀正在慢慢被侵蚀。本文姑且不谈古镇保护中物质文化遗产及整体风貌的保护问题, 就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的影响, 以上海市朱家角为例, 讨论旅游开发带来的文化保护危机并且探索可行的双赢出路。

关键词:古镇,旅游开发,文化保护,朱家角

参考文献

[1] 陆志钢, 江南水乡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2] 彭亮, 古镇保护与转变中的朱家角, 山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5期。

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论文范文第4篇

在过去5年国家发展的历史时期, “新常态”是国家领导层在十八大以来对中国未来发展形势的重要定位, 援引《人民日报》的原文:“进入新常态, 也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就要爬坡过坎, 从粗放到集约, 从低端到高端, 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艰巨。”与之相对应, 国家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随之做出重大调整, 整个中国进入了发展新阶段。

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 历史街区更新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 国家层面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以“业”兴“城”, 做大做强中西部中小城市和县城, 提升人口承载能力, 促进约1亿人在中西部就近城镇化, 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中长期存在的原住民流失、街区功能单一化有望得以解决。其次, 国家提出的“稳增长, 调结构”和“依法治国”, 客观上促进了建设项目审议机制的程序建设, 终止了不少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地方政府更多转向民生项目和旧城改建项目;这当中具有高附加值的历史街区, 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值得注意的是, 对历史街区过度的旅游开发再次抬头, 可能对现存的历史街区形成二次破坏。最后, 在高速发展了近二十年, 全民的文化素养和基本素质得以提高;虽然对历史街区和文保建筑的破坏任时有发生, 但总体来讲, 保护文物古迹和历史传承的全民意识得以树立, 政府和社会对历史街区更新更为重视, 这都是有利条件。

同时, 城乡规划学界在2015年的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也开章明义的提出“新常态:传承与变革”的年度主题。对历史街区更新规划而言, “传承”应传承真正的历史文脉, 要延续整个历史街区的精气神, 而不是建造矫揉造作的仿古商业街;变革则是反思既往的规划和实施模式, 找寻贴合历史街区实际的行动计划。

我们的平乐古镇骑龙街改造项目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开始的。本次更新项目位于平乐古镇西南区域, 包含骑龙街道修缮、雷音阁和同善堂重建、安乐堰复原, 涉及300余户当地居民。在常规的历史街区更新项目中, 对历史风貌建筑的调查与研究、传统街巷空间的梳理和重塑都是规划设计工作的基础, 这里不再赘述。本次规划的特色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规划实施模式、设计“微介入”、“乡”“土”一体。

2. 规划理念

2.1 规划模式

首先是规划实施的新模式。既往的历史街区更新项目, 主要的推动方是政府或者开发企业, 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建设模式。尽管以往也有较为成功的建设案例, 但是这种建设模式与历史街区的形成模式存在天然对立。任何一个历史街区的形成都是自然生长和多方作用的结果, 它反映的是统一风貌下变化多样的建筑工艺和一段历史时期新旧建筑物的相互契合。在本案中, 政府仍作为主导因素, 但在规划设计之初, 我们就以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家庭走访的形式, 将街区更新涉及的300余户居民纳入了规划行为之中。而在具体的实施方案中, 对街区更新范围内进行了多层次的梳理, 最终实施方案由政府部门完成重要节点的建设工程 (仅占街区更新范围的30%) , 剩余部分采用规划导则指导、政府规划巡查监管、居民自建的形式来完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居民自建是更大难度的建造过程, 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进行规划宣讲和技术指导。这一模式也需要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才能推动, 当地居民在平乐古镇的发展中获益, 经济上更为充足, 而自身的素养也有提高, 能理解自己的利益与整个街区的发展密切相关, 具有较高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当地的传统工匠技艺传承较好, 这是平乐古镇最为宝贵的资源。我们在更新规划中, 有意规避自身所带有的学院派风格和现代建造工艺, 在宏观层面明确空间控制和风貌修缮的原则后, 更多是借鉴了传统工匠的技艺和手法, 将当地特有空斗墙砌筑工艺、红砂岩铺砌工艺、吊脚木构工艺等都原滋原味的还原到规划设计图纸中。而居民自建部分, 引导居民以传统工艺进行风貌修缮, 并鼓励在允许范围内进行样式变化, 形成样式多样的街道立面。

2.2 业态梳理

相对于建筑立面和街道空间的整治梳理, 业态控制和引导也是该次规划的重要着力点。“新常态”下产业升级转型是客观趋势, 以往粗放的观光旅游服务业态亟需革新;同时, 伴随着人口红利逐步消失, 年老一、二代农民工大多返乡就业, 新一代的青壮年劳动力也倾向于就近就业, 这客观上保证了历史街区和古镇古村落的常住人口数量。在规划中, 针对这样的具体情况, 主要手段分为控制和引导。控制的对象是政府物业的产权, 该区域有1/3的政府物业, 主要为老旧的供销社、职工宿舍和办公楼, 这部分建筑物也是空间改造的重点, 在少量重建和大部分修缮后, 将以出租的形式将建筑物交还到当地居民手中;而引导的重点在于原住民房屋, 以导则和宣讲的形式指导当地居民恢复原本的街区业态, 用以替代既往全面转租和承包经营的模式。引导的业态主要分为“前店后院”和“前店后坊”两种模式, “前店后院”旨在保存和培育川西民居的院落格局, 以自住或民宿的形式将院落空间利用起来, 使之不至于荒废。”前店后坊“则希望将平乐古镇现存的手工艺和特色小商品产业融入古镇的发展中, 一方面保护一批传统工匠和农副产品加工技艺, 另一方面也培育了平乐古镇特有的地域品牌。这样, 传统空间的骨架和地域文脉的血肉才得以融合化一, 并丰满古镇风貌和气象。在实际的规划工作中, 对平乐古镇传统特产的调研投入甚多。通过查询和走访, 梳理出古镇碗碗羊肉、玉麦馍馍、平乐腐乳、花椒贡茶、瓷胎竹编等地方老字号和特产, 为后期古镇产业升级提供支撑。

2.3 规划介入

此外, 在该次更新项目中, 为保证最终实施效果, 全过程规划成为必要条件。全过程规划是指从规划编制到规划实施的一体化衔接, 也就是说从持续的角度来看待规划[1]。分为两个层面, 在规划设计阶段, 对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统一协调;在实施阶段, 规划团队、设计团队、市政设施团队与平乐古镇景区管委会建立定期规划评估和工程会议机制, 以便及时处理更新过程中规划、工程、民生等的冲突和矛盾;而最重要的是, 在完成重要节点和主要街区的更新及修缮后, 延续定期回访会议机制, 引导居民自建风貌和街区业态发展。

其次, 本次历史街区更新强调设计的“微介入”。规划设计团队所担心的是学院化的街区风貌, 以及我们自身代表的外来文化对古镇地域文脉的破坏。“它们全部都是规则/不规则的, 而且是带有一点野性的;它们全部都是既悄然地合作, 又强烈地自我宣扬;它们全部都是随意得理想化。”[2]在规划方案完成之后, 仅有1/3的的重要地段和节点建筑的以政府力量进行实施, 其余区域以导则加以控制。实际的做法是以重要节点和标志性建筑 (同善堂和雷音阁) 形成风貌样本和建设指引, 其余区域则以导则加以控制, 鼓励居民改建和自建, 以形成丰富多样且更具生活气息的街道空间。这是一种部分自上而上的组织方式, 是在建设模式上对传统街区的模拟。

最后, 更新规划追求“乡”“土”一体。笔者对平乐古镇的认知, 更倾向于《拼贴城市》中的模糊整块的建筑群概念, “城市的巨型建构 (如果必要) , 它们全部远非现代的, 但是都涉及到环境, 并从中建立起来。”[2]在传统生产关系中, 古镇与周边的田园区域是完整统一的, 田园是原住民生活劳作的重要场所, 也是其获得生产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地;在进入工业社会后, 古镇与田园的联系一度割裂, 从根源上造成了历史街区僵化变味, 生活场景与街区空间对立。而今天, 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与承载服务业的古镇街区有重新整合的契机。我们通过规划, 促进了两个层面的整合, 一是产业整合, 借力于乡村旅游和蓬勃发展, 外围田园区被规划为生态保育区、农业观光区和湿地游览区, 这从功能上对历史街区的旅游产业形成互补。同时, 播种的油菜花田、丘陵茶园和水稻梯田不仅是纯正的农业景观, 也是当地农户的基本收入来源;而通过传统工艺加工后的菜籽油、茶叶、稻米也将作为平乐古镇的特色旅游商品进入历史街区的店铺。

真如石楠先生所讲:”目前我国城市是一个社会有机体, 我们过去都把城市作为一个静态的一个死的东西来看, 其实不是, 城市是有活力的, 城市是有生命的, 城市里面的每一个人, 都是活生生的个体, 城市本身有他24小时的节奏。“本次历史街区更新规划, 我们的着眼点不仅在外部空间和建筑实体上, 更加关注的整个街区的生活情景的“生态”培育, 并以此为目标, 做了一次历史街区更新的尝试, 成效仍有待观察。

本文所用图纸来源于《平落古镇安乐堰污水治理及景观打造工程》 (2016年)

编制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集团) 有限公司-历史环境再生设计中心

摘要:在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召开之后, 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要论述。在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交界处, 有必要对过去几年来的规划设计工作进行总结和归纳, 为新时期的规划工作做好准备。本文所述的街区改造项目启动于2016年, 本文基于当时“新常态”的国家大背景, 结合平乐古镇骑龙街改造项目的规划实践, 归纳和总结一条历史街区更新的新路径。骑龙街为贯穿平乐古镇的重要街道, 对古镇风貌和居民生活有重要意义, 本次规划坚持政府的主导和调控, 兼顾自下而上的组织模式, 以规划导则进行全过程全阶段规划控制, 保持规划设计工作的“微介入”, 并同时着眼于街区空间与田园区域, 保育乡土文化, 以延续历史街区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新常态,自下而上,全过程规划,微介入,乡土文化

参考文献

[1] 肖达, 《大爱小镇-映秀灾后重建规划的五年实践与评估》,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4.54

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论文范文第5篇

雅安上里古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 具有很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风景名胜古迹, , 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 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 小镇依山傍水, 田园小丘, 木屋为舍, 现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优越的地理区域优势发展文化休闲旅游潜力巨大。但是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目前古镇的休闲旅游还是在比较原始的阶段, 在开发文化休闲旅游方面也受到主客观等各种因素制约, 主要以自然资源和人文古迹的旅游参观作为主要部分, 旅游产品相当少、文化娱乐项目缺乏特色, 休闲旅游项目形式比较单一、文化品位不高, 缺乏个性, 古镇的品牌形象缺乏互动化多元化的传播。

二、雅安上里古镇旅游品牌建设方面存在不足

从市场角度而言,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使得观光休闲的场所过于商业化。游客来古镇旅游是为了更好地体验古镇古朴的民俗和更深入了解历史遗韵, 看似繁荣的休闲场所商业化了的旅游, 其实是对古镇古朴、民俗深厚的旅游特色一种破坏。

从游客角度而言, 本地民宿缺乏地域民俗特色, 文化街的业态规划比较单一, 一些民宿在民居的设施上也极为简陋, 商业布局混乱, 服务不够人性化且条件差, 对一些长途旅游外地游客缺乏吸引力。大部分游客都是当地或附近地区的基本都是“一日游”, 基本只有几种风味小吃和几种土特产, 吃完、游玩后便返回, 无法满足游客寻求个性化, 多样化的民俗体验需求。

从地域文化角度而言, 缺乏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地域文化的商品和纪念品。深厚文化没有多加应用在古镇的文化旅游资源中, 古镇被誉为“水墨上里”, 中国水墨元素虽然得到了一定的开发和利用, 但是还缺少一定的厚度。在整个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 对于文化内涵挖掘的深度还有所欠缺。例如最具特色, 最具挖掘潜力的二仙桥、双节牌坊、文峰塔、“三雅” (雅雨、雅鱼、雅女) 等文化都还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彻底的开发, 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古镇旅游产业的发展。

从旅游项目而言, 古镇以传统观光旅游为主的经营模式, 旅游活动单一。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过于庸俗化和简单化, 一些有特色的旅游产品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例如古镇盛产竹子, 竹制的文创纪念品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 竹笋相关的特色食品没有商品化的制作与推广。游客们来到了古镇以后, 是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走马观花的旅游, 在这期间只是吃点小吃, 游玩后就结束行程, 对于古镇的口碑和影响力的评价不高。

三、雅安上里古镇旅游品牌建设分析

(一) 古镇品牌形象个性化定位

由于古镇的顾客具有复杂性, 而古镇的功能也具有多样性, 建立具有地域文化的品牌形象, 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 彰显其具有民族地域特色文化, 例如中国水墨文化、二仙桥文化、双节牌坊文化、三雅文化等等。在古镇开发一些个性化、情感化、互动化的参与性较强的多层次、多文化、多系列的旅游产品项目, 古镇品牌形象定位应与人文地理环境融合, 更好地了解古镇当地的人文环境以及民族文化, 了解当地很多传说和习俗, 提取更多丰富的元素, 通过多元的元素组合进行设计。具有现代感潮流感有和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产品。如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民俗旅游、文化旅游等旅游产品。古镇的品牌形象要表现古镇民族民俗的特质, 一切元素的选择, 始终要围绕着因地制宜, 因地域文化制宜的设计角度, 从古镇的衣、食、住、行中提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进行设计。让品牌的视觉呈现更加有质感, 采用手工的方式, 增加一些淳朴自然的视觉感受, 呈古镇品牌形象的灵活的应用延展性。

(二) 古镇品牌形象蕴势之美和发展定位

古镇形象品牌是人们对城市的综合感知和印象, 涵盖了人们置身环境中所能感受到的视觉, 嗅觉, 触觉等多方面的感受。叙述着古镇文化的悠久历史。上里古镇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 也是近代红军长征过境之地, 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 具有双重历史文化价值。古镇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方向应与古镇的品牌形象建设充分结合起来。古镇的色彩、建筑风格、重要景观等要成分体现出古镇历史文化蕴含的品牌形象, 将民族文化的符号和古镇建筑中的石雕、木雕、瓦当、青砖、白墙木柱等形式相结合, 使地域民族特色在品牌建设中有所体现, 例如是古镇建筑的韩家大院最具代表性, 整个建筑的门窗枋檐皆以浮雕、镂空雕, 雕刻精细, 内容丰富, 造型多样, 内容涉及耕耘、垂钓、鲤鱼跃龙门、陈州放粮等内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地域文化特色, 反映了其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体现了古镇的社会文化模式。建筑色彩明快与民族感共融。古镇也需要考虑一些现代化的设计, 在城市发展与扩建中不断对古镇功能进行提升, 增加游客和本地居民的便捷度和满意度, 使古镇的品牌形象日益清晰成熟。

(三) 古镇品牌形象人性化定位

品牌形象的塑造应该从顾客的角度出发, 从顾客的角度考虑城市品牌的定位和品牌价值内涵。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本身就是对品牌形象感知的一种审美的过程。古镇品牌形象设计必须深入提炼地域文化中的美, 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而且它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符合美学原理, 适合人们游客的审美需要。古镇品牌形象必须地域之美与设计之美的结合, 注重应用过程中的实用性和可识别性。且能充分与当地的建筑结构风格融合, 选择更加贴近自然的材质始终追随人与自然的融合。更重要的是要让游客觉得贴近自然, 并感受到独特的文化、独特的景观和独特的人文环境。民族与民俗所蕴含的神秘性、传承性、独特性、多样性都对旅游者产生一种新奇感。上里古镇拥有丰富的多彩的民俗文化, 如川剧折子戏“五家口”文化、传统婚姻、年猪祭拜、九大碗、放阳灯和高竿会, 增加了游人的参与性。使游人大开眼界和大饱口福。这种特点具有不可复制性, 其特色提炼与发展, 彰显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 使人们不仅满足浏览自然风光与历史人文, 更喜欢深入体验感受迥异的民族民风, 挖掘深层次的民族民俗特色。品牌的塑造只有与顾客需求恰当地结合起来, 才可能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四、新媒体在古镇旅游品牌的实施策略

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需要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完美的融合, 充分挖掘和分析旅游地的地域文化, 古镇不同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的风格营造国际化、时尚性特征。注重地域文化的充分发掘和深度的开发和利用, 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手段, 最大程度的利用新媒体进行古镇品牌形象的宣传。

在地域文化品牌形象构建过程中, 从古镇的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实际需要出发, 对旅游地的地域性形象进行比喻、联想、寓意、象征等传达富含多种内涵的旅游信息的象征符号, 具有丰富的感染力, 体现古镇旅游品牌独特的个性。立足于传统文化, 深入提炼和归纳古镇地域文化的特点, , 整合相应的内涵要素, 提炼出代表当地地域文化中具有鲜明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典型视觉符号, 有助于地域文化产业及衍生品的生成并能灵活的延展应用。从游客需求角度分析, 满足游客对古镇文化创意产品的消费需求, 更好地服务古镇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古镇地域文化品牌设计中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把握品牌旅游未来的发展动向, 民俗文化符合社会文化发展潮流, 与时代潮流和现代文化相融合, 在体现古镇风俗人文文化的同时彰显鲜明而强大的地域魅力, 打造优秀古镇旅游品牌形象。

新媒体作为数字时代的一种重要传播方式。在新媒体时代, 消费者可以随时接触到广告, 新媒体的互动性作为成为广告形象传播的最佳媒介。新媒体主要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 以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优势, 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信息接受和使用方式, 充分利用新媒体, 全面提高地域文化品牌形象整体水平, 应当合理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信息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传播特点与品牌视觉形象有利的结合起来, 进一步提高古镇地域文化品牌形象的影响力。游客渴望从旅游中享受快乐, 在旅游中体验生活。新媒体的互动的娱乐、享受、体验的模式, 高度的互动性不仅能激发游客的兴趣和内心的情感, 使游客参与新鲜而富有趣味的互动过程, 既能使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 又能在交流中真正感受古镇形象的信息传递。

在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同质化的今天, 针对新媒体广告形象进行个性化定制, 利于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明确古镇旅游品牌个性化形象可以使游客区别其他同类品牌。是古镇形象深入人心, 触动游客的旅行欲望。对游客的需求和心理出发进行创意设计, 寻找最佳的广告形象创意点, 符合游客的审美标准, 按照游客消费者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标准, 注入一定的情感, 以情动人, 以情感化的设计传递出古镇的文化内涵, 构建具有感染力与游客产生情感上共鸣的地域文化品牌形象。

五、结束语

新媒体的多元化宣传, 必须坚持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完美的融合为主旨, 古镇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个性化、互动化和情感化表达地域民风民俗, 通过提炼本地域和本民族的元素, 并结合古镇形象识别性、功能性的设计原则, 传达出特有的品牌的定位和地域属性, 带来地域文化旅游方向的多样化和古镇形象的优质化, 在一定程度上双向的互动和交流促进着古镇形象的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新媒体 (New Media) 是指当下万物皆媒的环境, 简单说:新媒体是一种环境。

新媒体涵盖了所有数字化的媒体形式。包括所有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数字报刊杂志等。

一个相对的概念, 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 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

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 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 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 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 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上里古镇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 具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6处。1982年被四川省命名为"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是红军长征北上的过境地, 也是昔日南方丝绸之路。

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 小镇依山傍水, 田园小丘, 木屋为舍, 现仍保留着许多明清风貌的吊脚楼式建筑。现在这里还是影视作品的外景地。2013年6月5日挂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上里古镇的建筑格局具有以民居为主的空间特色, 建筑风格仍以明清时期的为主。古镇的街道主要呈"井"子布局, 且都不宽, 两边全是老式的铺面。古镇以木结构为主要建筑, 寓"井中有水, 水火不容"之意, 以水制火孽, 祈愿小镇平安。

摘要:随着中国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 诸多城市开始加大对于城市旅游品牌形象的塑造。雅安市上里古镇作为的川西文化旅游代表, 也是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镇在旅游品牌的发展和建设上做相应的改进与完善, 基于地域文化的上里古镇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研究, 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融合, 对雅安市上里古镇旅游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进行分析。在新媒体的影响下, 广告的传播形式和内容有了巨大变化, 为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设计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地域文化在上里古镇品牌形象个性化、情感化、互动化的形象表现, 为新媒体环境下古镇品牌建设的多元化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新媒体

参考文献

[1] 孙大江, 刘建, 孙大远.传统古镇文化旅游研究与发展建议——以雅安上里古镇为例[J].四川建筑, 2008 (04) :15-17.

[2] 刘海.基于地域文化的肇庆市城市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研究[J].传播力研究, 2018 (07) :26-27.

[3] 张斌.新媒体语境下广告设计的创意表现[J].美术教育研究, 2014 (07) :89-90.

[4] 宋树峰, 范巧媛.探析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方法[J].设计, 2016 (05) :66-67.

古镇历史文化建筑论文范文第6篇

东溪古镇位于渝黔高速公路的綦江县东溪出口处, 是一处富有“小桥流水人家”韵味的千年古镇。古镇历史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先后被评为“重庆十大名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等。2005年,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綦江县东溪镇保护规划的批复中要求, 东溪要加强古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在古镇的保护中消防安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笔者的实地调研, 根据东溪古镇现有状况, 浅谈一下有关东溪古镇的防火。

2 发生火灾的原因

2.1 先天消防设施缺乏, 后天管理不到位

古建筑的建筑材料绝大部分都采用木材。由于古建筑木构件受自然侵蚀多年, 含水量较低, 极易燃烧, 在燃烧中产生的高热和积聚木材分解出来的大量可燃气体使古建筑易发生轰燃和坍塌。另外, 古建筑往往还组群布置, 无消防通道, 缺乏防火间距或防火墙, 容易火烧连营。

2.2 生活用火

居住在古建筑内的居民炊事、取暖、照明、驱蚊虫等生活方面用火不慎而引起火灾的约占建国以来古建筑火灾的40%以上。以东溪古镇为例, 几乎每家厅堂内都设有神台烧香拜祭, 每逢清明、春节等节日家家都会进行焚香纸等祭祖、祭天地活动。用火稍有不慎, 就会造成火灾。而将古建筑改建成宾馆、饭店、酒吧等公共娱乐场所, 更大大增加了古建筑的火灾危险性。

2.3 电气线路故障引起火灾

古建筑在建设的时候基本上都没引入电气线路, 都是后期维修时才加入的, 但当时设计时大多数都是只考虑到了建筑内的照明用电, 而且电线老化情况严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大量的大功率用电设备逐渐进入了平常百姓家, 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同时也给古建筑内的电气线路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此方面引起的火灾约占古建筑火灾的30%。

2.4 游客带入火种

古建筑大多作为一个历史资料开放供游人参观。如果管理不到位, 游客在参观时随意乱扔烟头等火种, 也会引起火灾。主要是柴草堆积时间过长引起的自燃;集会燃放烟花爆竹, 危险品引起的爆炸, 以及人为因素如小孩玩火、报复纵火、放火等原因引起的火灾。

3 古建筑安全对策分析

针对古建筑火灾的多种成因, 必须坚持“防消结合, 预防为主”的原则, 有针对性地做好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 做到组织落实, 制度严密, 措施得法, 施救有效, 具体是:

3.1 提高认识, 建章立制

3.1.1 加强教育培训。

重视做好对工作人员和有关文物古建筑活动参与者、古建筑内居民的消防安全教育和培训, 从而提高大家对做好文物古建筑消防工作的认识, 让群众知晓认真落实规划对于消除日趋严重的老城区消防压力, 减少火灾事故发生, 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积极作用。

3.1.2

消防部门与镇义务消防队、派出所消防专兼职民警、社区干部集中或分片进行定期培训, 提高他们的消防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再由他们对各社区以设立宣传点, 通过宣传使居民懂得基本的防、灭火知识, 掌握疏散、逃生和扑救初期火灾的基本要领。

3.1.3 加强设施建设, 配备灭火器材。

地处偏远的文物古建筑, 应修建消防蓄水池, 配备水缸、水桶、沙土以备灭火。有条件的文物古建筑单位应在主要建筑内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等系统。在郊野、山区的文物古建筑还应配备常用灭火器材和因地制宜地设置适合自身特点的消防设施。

3.2 加强生活用火的管理。

3.2.1 炊事用火:

主要考虑炉灶的选址和筑造, 灶房地址一定要远离古建筑或文物集中的库房, 炉灶不能靠近可燃建筑物, 烟囱穿过闷项或房盖时, 其周围应用不燃材料隔绝, 上加防火帽, 炉体灶堂应用耐火材料构筑, 其内不能开裂漏火, 使用时必须有专人看管, 周围柴草不能堆积过多, 饭好后应立即清除, 做饭时油汤不宜过满, 防止浮油过溢引起火灾, 一旦起火不要惊慌, 应迅速盖上锅盖, 端离炉火使其窒息。

3.2.2 照明用火:

使用油灯、蜡烛照明时, 不能直接靠近可燃物质, 应在油灯上设置灯罩, 灯罩上不能再套纸罩。油灯、蜡烛应固定在四周没有可燃物的地方, 并应及时清除油垢。添加灯油时应将灯火熄灭。

3.2.3 取暖用火:

取暖方式主要有火炉、火坑、火盆、手炉等。对火炉设置的要求:木质地板上设置火炉时必须用砖或土坯垫成不低于14厘米厚的隔热层, 炉口上部须垂吊一定厚度的隔热板。使用火盆取暖不得直接将火盆放在木架或木质地板上, 就放在较厚的不导热的台基上。使用手炉时, 不能任意放置, 更不能使用手炉烘烤被褥。

3.3 电气火灾的预防

3.3.1 加强电气工程安装、施工的管理。

必须严格审批手续, 并由实践经验丰富, 技术力量雄厚的电气工程部门承担。安装工程结束后, 须经供电部门和消防监督部门共同检查验收, 合格后方可通电使用。

3.3.2 有关库房、展室内的电线, 必须穿管敷设。

照明应用60瓦以下的白炽灯泡, 严禁使用日光灯、水银灯照明。

3.3.3 古建筑物群内凡用电照明的, 均应在室外安装开关箱, 做到人离电断。

严禁使用铜丝、铁丝、铝丝等其他金属代替。有关照明设施应远离可燃、易燃物质。

3.4 开设防火线

文物古建筑周围应开设防火隔离带, 宽度在30到50米, 并及时清除古建筑内及周围的枯草, 以免发生火灾时殃及文物古建筑。此外, 在进行绿化时, 应考虑树枝不宜与文物古建筑相交。

3.5 设置消防标志

上一篇:医药项目投资决策论文范文下一篇:银行信贷风险防范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