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能力论文范文

2023-09-16

写作能力论文范文第1篇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语文教学的整体目标中具有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传统教学的重点,无论是教材内容的更替交换,还是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始终都把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当做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多年来,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也不断地对写作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目的性的探索,从中也积累了一些感悟和体验,实践证明一些做法很有实用性,下面所谈的就是自己在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的认识和做法,供同行评鉴。

一、做好教材与写作的结合,稳妥地处理“读”与“写”关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学习语文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可见语文教学中的“读”与“写”是至关重要的,也是相互作用的。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接受正规教育的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夯实了扎实的基本功,练就了熟练的读写技能,将会为他们终生受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编者精心推敲选择的佳作,有着启智开窍的作用。要深度的挖掘、利用和借鉴。教师在教授每一篇课文时,都要有意识地将研读课文与课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在引导学生对课文读懂读透的基础上,不断地感悟内化,进而使学生能在相应的写作环境中,积极地运用课本中学到的知识,丰富武装自己,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理解吃透教材课文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有限,这就直接影响到不同学生消化掌握的程度,也会影响到他们在个人写作中发挥程度的高低。因此在教学中,我把学好课本作为写作的前提,采用“授之以渔”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课本的方法和技巧,重点培养他们对课本的理解能力,使之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课文表情达意的方法,词语运用的准确与精彩,段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谋篇的精心设计,慢慢地消化吸收,达到“读与写”的有机结合。若结合得恰到好处,教材就会发挥充分的引领作用,为学生写作启蒙导航;反之,教材课文教授与写作脱节,教学的目的也就无法达到。

二、培养从阅读到观察的能力,做好写作素材的积累。

阅读和观察是学生搜索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观察事物本质的能力,从中获取大量的写作素材,为学生今后的写作积累知识财富,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必由之路。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学习课本的知识,初步了解了作者对人和事物的描绘方法,如何把自己的写作意图通过各种方法表现出来,这也需要引导学生对具体场景的描写、词语段落的安排进行细致地观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这样既吸收了课本中的精华,又加深了细致观察中获取的具体景象的印象,融合贯通,举一反三,使知识储备从量到质不断加厚,储存烙印在脑海中,随时取用,信手拈来,写起来就会文思泉涌,再也不会出现无话可说,无情可抒的问题。

写作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以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法国雕塑家罗丹说:“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去认识客观世界,从中获得更多美好的人和事物,是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观察习惯,有助于写作时能表达出真情实感,使文章鲜活灵动,具体贴切,言之有物。

三、注重作后讲评,搭建共识,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和灵感。

作后讲评是写作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成为学生写作再进步的推动力,提升写作质量的“加油站”。完成一篇作文后,帶领学生运用学到的文学要素和写作常识,对自己的作文做出具体的修改和评价。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既切实可行,又效果突出。

传统的写作教学的作后讲评,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听众,根本没有思维的空间,只是凭借教师笼统的总结和每人简单的几句评语,来评估自己作文的优劣。至于作文的优点在哪,不足在什么地方,还是一片茫然。这种做法从根本上说无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针对性差、效率低。实施新的作后评价,让学生真正成为讲评的主人,师生共同评议,集思广益,类比对照、找出差距,这样既克服了以往的不足,又创造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可行之路。这种作后评价方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手段,把学生作文中的优点、缺点和不足分类整理提炼出来,交给全体学生去思考、比较、体会,使每一个学生都从中悟出个人的写作技巧和思路。

几年来,我一直践行着这种作后讲评方法,切身体会到它的不可取代的实用价值。可以说,作后讲评就似一座为写作搭建的桥梁,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引导着学生从本次写作走向下一次写作,把缺点和不足留在这一次,把优点和经验带入下一次。在作后讲评中,推荐出好的例文共全体学生欣赏,对比辨差异,真实地感知二者的区别,然后评头品足,发表意见,对照比较找差距,不仅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晰地分辨出优劣,并且还能从中受到启迪,更有助于掌握同一类体裁作文写法的精巧之道。每个人的看法和意见都成为对其他人的再提高。讲评内容大到布局谋篇,小到具体词语的使用,细心推敲,寻求最好,发挥“他山之石”的作用。讲评中进行鲜明的对比,既能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又给了每个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总结的好机会,评议使学生有了活跃的思维和充足的学习动力。学生自我找病因,自己寻求解决的办法,与教师“一言堂”的讲述相比,效果是事半功倍的。

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学生不会永久学习生活在校园里,最终是融入社会,能否让他们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物化为走向社会,表现自我的助推力,写作注定是一个重要的辅件。所以,教师一定要把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当做重中之重,培植好、发展好。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架构自己的作文;在佳作鉴赏中润泽自己的作文;在写作实践中升华自己的作文。

写作能力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写作能力差的学生,作文东拼西凑,勉强应付,教师只能一遍遍地批改,纠错。长此以往,不仅使得教师疲于应付,也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失去学习信心。文章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学生;写作能力;有效阅读;真情实感;作文修改

作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反映学生思想情绪的一面镜子,它具有敏锐、迅速,能集中表现学生心理活动的特点[1]。目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写作课程的教学上仍停留在布置题目、简单要求、批改、点评等几个传统的步骤上。写作方式过于单一,批改方式过于老套,已经使得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失去写作兴趣,对写作充满了排斥心理。在小学语文写作课堂上,学生总是谈文色变,无处下笔,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也是束手无策。下面我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谈谈我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广大教职同仁有所帮助。

一、增加学生的有效阅读

阅读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一定要增加学生的有效阅读。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是有效阅读,现在的小学生对阅读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喜欢一些五颜六色的读物,并不知道哪些对写作有帮助。就算是阅读了有价值的读物,学生也往往只注重故事情节,很少注重读物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技巧,这不能被称之有效阅读。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比如课文《观潮》中有这样一段话:“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2]在读到这里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仿写,用自己的语言加上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仿写出生活中看到过的任意景色,并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写作方法,应用到自己的作文上,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一定要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汇,提高写作技巧和语言组织能力。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汲取写作所需的营养,做到多读书,读好书。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如四大名著、《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上下五千年》等读物,让学生寻找其中的写作技巧,加以标注,带到课堂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并应用到日常的写作中。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词汇量,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技巧。因此,增加学生的有效阅读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鼓励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当前,很多教师对小学生的写作设立了很多的条条框框,学生稍有越界就会受到批评,使得小学生的作文变得过于循规蹈矩,毫无生气。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摆脱传统的条条框框,让学生能够自由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小学生年纪正处于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年龄段,用传统教育的条条框框来约束他们,只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失去写作兴趣,也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还会导致学生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影响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

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充分抒发真情实感。比如可以鼓励学生将每天发生的事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日记内容和字数都不作要求,只要将自己真实经历的事情和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教师也不对日记内容做任何的修改,只将简单的病句错字标注出来;也不进行打分和朗读,只把它当作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小秘密,鼓励学生像写日记那样将真情实感融入写作过程中去,使学生的作文更加生动,更有感染力。日记既是一种锻炼写作技巧的良好途径,也是一种记录学生成长的好方法。

三、增强作文修改的有效性

修改作为写作过程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却很少受到小学语文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注对学生来说就是走过场,学生很少认真阅读批注并在自己的作文上加以改正。好的文章大多都是修改出来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修改作文。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关于修改的小故事,让学生意识到作文修改的重要性。比如“推敲”这个词的由来。例如,唐代有个叫贾岛的诗人,有一天,他正琢磨着一句诗,诗名叫《题李凝幽居》,他觉得有一个地方拿不定主意,那就是第二句中的“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的“推”应不应该换成“敲”,就这样“推敲”地念叨着,不知不觉地,就骑着毛驴闯进了大官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问贾岛为什么闯进自己的仪仗队,贾岛就把自己改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说给韩愈听了。韩愈对贾岛说:“我看还是用‘敲’好,在夜深人静,拜访友人,敲门代表你是一个有礼貌的人,而且一个‘敲’字,使夜静更深之时多了几分声响,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3]。这就是“推敲”这个词的由来。这样学生就会从一个小故事中領会修改的重要性,认真地阅读教师的批注,并进行认真的修改。

除了使学生认识到修改的重要性,还要培养学生自主修改的习惯,传统的批改方式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办公室对学生写作当中的错处进行修正、批注,然后学生再进行自主修改,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师往往不能及时监督学生进行修改,也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写作误区,导致教师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效率降低,也使修改的意义大打折扣。

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导,将批改过程交由学生自主完成。可以采用学生之间互相批改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批改,教师只从中指导即可。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修改文章的能力和先动脑思考打好腹稿再动笔的写作习惯,尽量避免学生形成写作时不经过大脑思考,想到哪写到哪的坏习惯,提高学生对写作的认真程度。

学生自主修改时,切记不要写完就改,要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冷却,待头脑清醒之后再进行修改,不然刚写完的思路还在脑海里,会有一种无处可改的感觉。修改作文也不能阅一遍改一遍就结束了。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名人名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作文进行多次修改。鲁迅先生曾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4]鲁迅先生的意思就是强调好的文章要进行数遍的修改。修改作文的过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耐心,还能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学生自我修改可能会忽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教师还要提倡学生之间相互进行修改。通过相互批改,学生可以发现别人作文中的优点和缺陷,取长补短,并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归纳总结,既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减轻了教师负担。

四、总结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传统的写作教学存在许多误区。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突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多进行一些有效的阅读是非常重要的,还要引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多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还要教导学生正确地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升华自己,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上是我对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提的看法,希望能对广大教职人员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立君.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6(02):102-103.

[2]薛红梅.浅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6(16):4.

[3]杨成琼.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06):111.

[4]王法祥.中学生写作能力培养之我见[J].教育教学论坛,2011(16):225.

写作能力论文范文第3篇

笔者认为,老师要注重学生个性化的作文训练,比如文章主题的提炼,材料的选取,布局的谋划,言语风格的养成等,这对学生综合写作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一、作文的主题思想要独特个性化

在作文教学中,语文老师要有创新意识,不能墨守成规,唯有创新才能引领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学生作文的好坏,从创新的角度说,关键在于作文的主题思想是否新颖,是不是写出了与大众化的思维模式不一样的内容,是否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思考社会问题,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基本态度;从作文的角度说,是否写了别人不曾写过的内容,在许许多多的立意当中,找准适合自己的一个角度来表达自己的立场。通常,我们认为韩愈的名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用来勉励大众刻苦学习、努力向上的,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反思维理解,是不是立意就新颖了。现在提倡快乐教育、愉快学习、健康成长,那么反思维诗句正好体现这一主题。一个磨字,写出了学生刻苦钻研的精神面貌;一个苦字写出了学生以苦为乐的活泼态度,以探求知识为乐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正是这个时代中小学学生的精神面貌吗?一个字多角度理解,使得诗句的思想境界截然相反,这就是反向思维的精妙所在。在日常的教学当中,看似平淡无奇的问题,试着反思维思考,往往有“道是无晴却有晴”的体会。

二、作文材料的选取要独特个性化

材料的选取,直接决定了一篇作文质量的优劣。教学中,老师要求学生作文不要过于标新立异,就按照自己的视角实实在在地写,在真实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大家读了觉得真实可信,从理论上说真实可信以情动人,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比如普普通通的作文《我的父亲》,老师要求学生把自己父亲的特点实实在在地写出来,不要刻意地加工,就是好作文。有的学生的思维被作文选里的作文思维模式限制死了,写出来的父亲老师看了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针对此种情况,笔者给学生一个提示,你的父亲平时喜欢穿哪种款式哪种颜色的衣服;经常爱吃什么,辣椒还是洋芋等;经常爱说的话是哪些话;最爱做的事哪几件事;喜欢交的朋友是哪几个,他们的性格怎么样……经过这样的分析,学生父亲的爱好、性格、脾气特点等就一清二楚了,那么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不再是千人一面了,也不会出现全班同学的父亲是一个模样的情况了。此外,选取的材料只要带自己的感情,就容易表达出对父亲的热爱,自己眼中的父亲是最伟大的,最值得尊敬的,流露出的情感真实感人,让人读了才会赞不绝口。

三、作文的谋篇布局要独特个性化

学生的作文结构,往往单一没有变化,老师在训练学生这方面能力的时候,可套用课文中的三段式结构,让学生模仿。比如朱自清的《春》就是很好的范文,其三段式结构为“盼春——绘春——颂春”,绘春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四个方面,加上人们迎接春天的图画,就是写了五个方面的内容。这种结构对初中生而言是最好的模仿例文,在训练的时候,最好每段开头写出中心句,让读者一眼就能看明白本段写的主要内容,尤其是试卷里的作文,由于时间的限制,老师阅读的时候走马观花。这种简洁明了的结构最能吸引老师的眼球,如果文采等其他方面也不错,一定能获得高分。所以,在结构布局方面,应以简单易学的三段式为主,训练学生初步的构思谋篇能力。其他如倒叙式结构、分层式结构、小标题式结构或者是开篇加段“题记”的结构模式,都不是从整篇文章的构成出发来思考问题。在作文的整体结构方面意义不大,故不宜提倡。

四、作文的语言要独特个性化

学生作文普遍缺少个性化的语言,除去病句不说,单就从语言的生动性上,就要下工夫学习。作文写作一要靠厚重的文化积淀,二要靠勤快的写作练习。在教学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留意分析,就会发现每篇课文的作者,都是按自己的习惯来写作的,不是模仿别人的写作风格来写作的,那么我们教育学生写作文,就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写作,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有了自己的风格。一个人的学识修养、人生经历不同,决定他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不同,那么写出来的文章风格就迥然不同。老师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告诉学生写作的基本原则,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写自己,写自己的感想、感悟。如写人,可以学这个人的外貌长相特征、穿衣特征、走路姿势、声音特征、说话的语言习惯等,我们只要抓住此人与他人不同的地方,用自己擅长的写作风格写出来,就是一篇好作文。

在实际的教学中,每一阶段有它的训练主题,老师应根据训练的主题,有针对性的训练,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写作能力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应用文写作不仅是一项文学性技能,更是提高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竞争的激烈化,使学生在未来求职道路上要求的个人素质也在相应地提升。因此,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的兴趣,提高应用文授课的实际效率就成了语文教学关注的热点。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 能力提升 教学途径

所谓应用文,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用于交流、处理问题、依据凭证的一种文体。应用文凭借其繁复的种类与多样化的功能,已经成了目前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文体。

1.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分析

应用文作为日常交流、处理公务的重要文体,其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应用文已经成了学生生活、学习及未来工作中必须掌握的个人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用文写作能力是提高学生自我表达能力与交流能力的重要保障。应用文在社会交往中使用频繁,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以电子邮件等形式表达自身意愿并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方式成了主流,因此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提升交流效率。

第二,增强就业优势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竞争的激烈化,用人单位对于求职者的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文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进行交流的重要方式,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在求职中发挥个人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贯彻教育改革,落实改革实效的要求。目前,无论是中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越来越偏向于教育的实用性,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将有力地推动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增强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

2.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教学途径对策

针对目前学生对于应用文学习兴趣低、缺乏实际写作训练的情况,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应当从激发写作兴趣、加强写作指导等四个方面进行。

2.1激发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对于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自主学习、提升的主观动力。并且写作兴趣是增强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一大因素。有效激发写作兴趣,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强调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著名英国教育心理学家凯利斯迪在其著作中指出,要提高学生对于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令学生认识到该学科的学习价值。因此,要提高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的兴趣,首先要强调应用文写作对于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作用,结合案例分析,积极引导学生重视应用文写作,进而转变学习态度。

第二,培养学习自信。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表现出了不自信、不乐观的态度。应用文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日常应用文作业中给予学生作品积极评价,并鼓励学生向校内外的网站、报刊投稿,给予学生鼓励。

2.2加强写作指导

应用文老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兴趣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加强写作指导,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强化理论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理论知识是在大量写作实践基础上总结出的写作经验与规律,是应用文写作的理论基础。因此,要高度重视理论学习,要以理论学习作为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升的重点之一。

第二,科学利用例文。例文对于应用文写作学习来说,是写作思路和写作格式的模板,部分学生将例文作为应用文“临摹”的对象。科学利用例文,要求教师科学地分析例文,将例文与授课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例文分析,引导学生将例文“吃深”、“吃透”。

2.3灵活运用情景教学法

目前,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相对枯燥,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无法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要通过情景教学法改善这一现状,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新课改高度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通过教学角色的设置,调动学生学习应用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诸如,在寻物启事的写作授课中,情景假设同学A夹带重要个人资料的文件夹不慎丢失,如何通过有效途径找回文件夹?此时引出寻物启事写作规范、写作要点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4增强实训

应用文写作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交流与沟通,因此其无法脱离实际存在。实训是检验学生对于具体写作技巧把握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不可缺少的环节。增强实训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丰富写作内容,进行多元化实训。应用文的写作实训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种文体的写作,要结合实际生活的需要,进行多样化的写作训练。启示、通讯稿、演讲稿等都是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不可缺少的文体,因此多样化的训练必不可少。

第二,进行科学的后期修改指导。应用文后期的修改对于引导学生弥补自身写作不足,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具有重要作用。在学生完成应用文实训任务后,教师要及时针对其文章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专项指导,并积极总结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教学中进行针对性训练。

应用文写作已经成了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进行探索,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提高学生对于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切实增强其应用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章秋荣.应用文写作之我见[J].科学与财富,2013,(8).

[2]王琳琳.应用文写作能力提升的几点思考[J].教育改革,2013,(11).

写作能力论文范文第5篇

1 注重积累, 建构作文素材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害怕作文的症结往往在于脑中空空, 缺乏写作的素材。根治此症的处方只有一个——积累。

1.1 观察生活, 丰富积累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 自然要说某种的话, 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在初中阶段, 《语文新课标》也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积累写作素材。”可见, 写作的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教师应当善于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观察生活, 思考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

这里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教师要悉心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应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应有特定的对象;观察应结合思考展开, 由表及里, 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要求学生及时作好观察记录。方式有:写观察日记、制作观察卡片、录像、摄影等, 每有一点所见所闻所感, 都用笔记下来;每一次为美景所迷、为真情所感、为他人所启都在心中细嚼静思;每一件引发关注的身边事、每一部风靡的影片、每一本打动你的书籍都议一议、评一评、辩一辩。这样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库。我们何患无话可说、无文可写?

1.2 广泛阅读, 厚积薄发

中职生作文时语言贫乏是一大通病, 因此, 仅有生活的积累显然不够, 还必须注意语言的积累。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广泛的阅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那么在课内外阅读中我们应积累那些知识呢?1) 名言、警句、谚语、广告词、歇后语、顺口溜, 歌词等;2) 优美的诗、文名句, 如《红楼梦》中的人物描写语言;3) 典型的人物和事迹,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史记》等名著中的人物及其事迹, 成语故事等。在积累时绝不能死记硬背, 应当深入体会和玩味, 反复咀嚼, 消化吸收。只有这样, 在作文时这些素材才能信手拈来, 为己所用。

2 放飞想象, 获取写作灵感

想象是写作的翅膀。每一个孩子生来便是想象家, 他们的想象总是出人意料、给人惊喜。没有想象的人生是灰色的, 没有想象的文章是干瘪的。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 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 想到地面下的情形, 想到花卉的用处, 想到昆虫的语言, 他想飞上天空, 他想潜入蚁穴。”学生的想象之翅一旦奋飞, 脑中就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

学生的想象力需要老师的呵护和培养。记得在教学汪曾祺的《五味》一文时, 讲到“一个同志到南京出差, 他的爱人是南京人, 嘱咐他带点臭豆腐干回来。他千方百计, 居然办到了。带到火车上, 引起一车厢的人强烈抗议”这一情节时, 大家哄然大笑。笑过细想, 在我们重庆也有这个的臭豆腐, 大家一下子就打开了话篓子。教学戴望舒的《雨巷》, 讲到“丁香”, 学生自然联想到娇嫩的鲜花。每每此时, 我总是与学生们共同放飞想象, 问他们:由丁香花你会想到什么?“想到花自飘零水自流。”“想到林黛玉、病西施。”“想到漂亮、柔弱。”“美好的愿望。”想象的闸门一打开, 你会发现你打开了一扇神奇的大门。放飞孩子的想象, 在他们奇异的想象里, 你会发现他们的思想如此丰富, 他们对生活如此热爱!

此外, 我还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的想象, 比如续写《藏羚羊跪拜》的结局, 发挥想象为《鸿门宴》另写一个结局, 扩写古诗等。每讲一篇有写作契机的文章时, 我总会留出时间让学生们把自己的想象写一写, 不经意间完成了放飞想象的写作小练习。每有一次这样的作文, 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锻炼, 学生的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 创新的嫩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文资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与语言积累。引导学生抓住特征、关联、神似, 从声、形、色、泽、质、天气、时令、环境等进行合理的想象, 掌握这样的规律才能写出有灵气的文章, 想象的翅膀才能在写作这片让广阔的天空高飞, 写出的文章才能使读者身临其境, 真正“神游其中”。

3 我手写我心, 抒发真性情

人们常说:“心口如一, 言文一致。”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道出了写好作文的真谛。写作应是学生情感的自然流露, 真实的反映。但是, 俗语云:“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学生的见闻大多类似。要在平常普通中写出精彩, 关键在于要融入自己的独特的感受, 倾注自己的情感。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谈到:“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多, 生活面窄, 那么教师就要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写作指导, 这样才有可能使学生的情感积淀越来越深厚, 在写文章时才有真情实感。教材中的课文给我们作了很好示范。如李商隐在思念时写下“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月光寒”其实是诗人因与恋人分开而倍觉冷寂, 从中可以窥见作者那难抑的如潮思念。再如同样是“秋”, 马致远写出了游子对故土断肠的思念;刘禹锡写出了“秋日胜春朝”的励志昂扬;杜甫写出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的苍凉沉痛;王维写出了“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的清静、清爽、宜人。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融情于事, 以情感人的特点, 才能明白何谓“一切景语皆情语”。罗曼·罗兰说过:“我们固然需要以强力称雄的人, 但更需要有心灵的人。”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我们作文, 要写出诚实的, 自己的话来。”“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可见, 只有感情真挚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

写作能力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关键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并逐渐的成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教学途径。在这种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就应积极的进行教学工具、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更新。如,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的运用,来进行阅读教学模式的开发,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中、在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中得到培养与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思维导图 教学模式 具体应用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直观化的思维工具,能以线条或图形的方式进行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展现,在以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价值。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不仅能拓展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合作途径,有助于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也能使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思路的梳理以及认知结构的完善,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就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阅读教学为例,从教学模式整合以及教学设计优化的角度,进行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中具体应用过程的阐述。

1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教育价值

1.1 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需要其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阅读教学很难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普遍偏低。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具有直观性的思维工具,通过对其的运用,学生可以对照思维导图的具体模块进行阶段性的阅读,这在不影响整体阅读效果的基础上,降低了学生的阅读难度,有助于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激发。

1.2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效率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编排科学,收录的文章也是文质兼美,在传授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而小学阶段学生由于认知能力不足,对其内容很难进行透彻、深入的理解,以此影响了学生阅读的效率。而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学生可以对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层次、枝干等的理解,来进行文中内容及情感的梳理,这样就有效地促进了学生阅读认知、知识结构的构建,为高效的阅读理解奠定了基础。

1.3 有助于促进阅读教学的教学相长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有效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同时也是教师备课、讲解,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能力还是学生的学习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以此实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2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2.1 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它能根据阅读内容再现相应的场景或情感氛围,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阅读感受,这样就使学生在教学情境的引领下,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了情感的交流,以此形成了情感共鸣,深化了学生对文章中蕴含思想情感的理解,实现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而在將思维导图运用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具有趣味性、引导性教学情境的创设不可或缺,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为学生后续阅读思维导图的绘制奠定基础。《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文章,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物在作者的描写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而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之前,为实现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激发,教师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将自己搜集到的关于小兴安岭四季美景的图片、视频进行剪辑、整理,并在优美舒缓音乐的伴奏下为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使学生就像真正经历了一场旅游。这样学生就会急于通过阅读来看一看小兴安岭的景物是否真的那么优美,以此调动了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进行了这一课堂的有效导入。

2.2 通过教师的示范、启发,初步体现学生整体感知

通过上一环节的铺垫,学生就产生了急于阅读的欲望,而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开展自主阅读之前对学生提出绘制阅读思维导图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在对文章第一遍的通读中进行文章结构的初步、整体感知,并进行思维导图中关键词以及重点分支的罗列,实现对思维导图初步轮廓的构建。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对于思维能力相对较差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绘制难度,教师就可以进行自身指导工作的及时发挥,通过思维导图的示范性绘制,来进行学生思维的启发和绘制技巧的传授,使学生能在后续的自主阅读中顺利的进行阅读思维导图的绘制。同样,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通读环节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了文中“树海”“一年四季”等关键词,并以“树海”为核心,进行“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等分支的罗列,这样学生就能在对思维导图的绘制中,大致的厘清了文章的描写层次,实现了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思维导图如下:

2.3 通过文本的反复细致阅读,实现导图分支的细化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对文章进行反复的阅读才能更加深刻的感受文中的内容和情感,也才能获得更为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对文章进行反复的阅读,以此不断产生更加深刻的阅读感悟。在应用思维导图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在通读环节后,进一步地进行精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品鉴与感悟。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还应对文章的背景知识、创作背景、写作思路、写作手法等具体内容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文章内涵的深刻理解。另外,学生还应在深化理解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思维导图的逐步完善,以此实现分支的细化以及分支内容的补充,这样一幅较为完善的思维导图绘制完成。如,学生在对《美丽的小兴安岭》阅读思维导图进行了初步绘制以后,还应在对文章的再读以及反复阅读中进行思维导图分支内容的补充,如,学生可以在“春季”的分支下进行“嫩叶”“积雪融化”“小鹿”“木排”等景物内容的添加,使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浏览,就能联想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实现了学生自主阅读效果的优化以及阅读思维模式的形成。具体如下图:

2.4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进行导图的借鉴完善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时期,不管是思维能力、情感感知能力,还是阅读理解能力都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凭借学生个人的自主阅读很难对文章进行深刻的理解,进行思维导图的完善绘制。因此,在自主阅读环节以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己思维导图的展示与阐述。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集思广益、相互借鉴的机会,学生会在这一环节中进行其他同学阅读思路以及深刻阅读感受的汲取,在共同的努力下进行更为完善阅读思维导图的绘制与完成,从而实现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成果的展示。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会将自己关于《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阅读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并在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找出自己作品中不足,在相互借鉴中进行思维导图的完善,实现自身思维品质、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5 通过教师的点拨、引导,实现导图空白部分的补充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提升、阅读教学效果优化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不足,在合作探究的活动中,很容易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不仅会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也会使学生在无效的讨论中降低学习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应在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进行自身指导作用的充分发挥,实现教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与点拨。如,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阅读思维导图中,有的學生就提出了文中最后一句“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能总括全文,应该以“宝库”和“大花园”为分支,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面对这一争论,教师就应积极的给予及时的点拨与引导,以此开拓了学生的阅读思路,实现了更具个性化思维导图的绘制。

2.6 通过各小组作品的展示,开展小组间有效的交流点评

在小学语文思维导图的阅读教学中,评价环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既能通过学生思维导图作品的展示,来为学生提供进步的舞台,同时更能在多元化、全面性的评价中,实现有效的反思,进行学习成果以及不足的科学认识,以此实现阅读思维导图的进一步优化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对《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的思维导图作品进行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以评价主体的地位参与到评价环节中,使学生在互评、自评中进行自己小组与其他小组作品的比较,以此更加直观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差距,从而形成更为积极的学习态度。

2.7 通过教师的总结、升华,优化导图阅读教学效果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总结环节是最后的教学环节,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点睛之笔”,同时也是促进学生阅读感受进一步升华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就可以将自己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并依据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文章内容的讲解、写作手法的阐述以及语言运用特点的分析,实现学生文章阅读理解的优化与巩固,促进了学生阅读感受的升华和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另外,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还可以通过相关课后作业的布置,将阅读思维导图的完善工作延伸至课下,使学生在教师的教学与引导下,获得阅读思路的进一步拓展、思维的进一步发散,从而实现思维导图中更多细节的添加以及更具个性化因素的融入,实现富有个人风格阅读思维导图的绘制,促进学生更具个性化阅读感悟的形成。

3 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融合了图像、数字、线条以及文字等多种元素,能立体、直观的进行学生思考过程的展示。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应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相应思维导图的设计与绘制,在课堂互动、交流中进行思维导图的进一步完善。这样不仅有效的体现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思路,同时更在对思维导图的完善中实现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引导与提升,使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真正融入到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过程之中,促进了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参考文献:

[1] 刘桂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 现代农村科技. 2021(02).

[2] 杨盼盼.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03).

[3] 沙彩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评《小学语文阅读答题技巧》[J]. 林产工业. 2021(04).

上一篇:医疗体系论文范文下一篇:劳动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