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管理论文范文

2023-09-17

债务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近些年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在规模上迅速扩大,债务风险不断加剧。对此,要有效地化解和规避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问题,就必须进行中央和地方财权和事权的划分,强调债务监管责任和举债程序,同时努力拓展地方政府的税源,并且要控制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以此建立起有关的机制和制度对地方政府的举债行为加以约束。本文深入的分析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并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地方政府;举债行为;债务风险;风险规避;控制措施

现阶段,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巨大、隐患严重,即便是中央和各级政府每年均采取措施试图缩减和控制地方债务,但因缺乏科学的管理方式以及统一的债务管理机构,导致地方政府债务仍然处于失控的边缘。笔者就我国地方债务的现状、成因和改革措施进行了分析。

1.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种类

1.1 直接显性债务

直接显性债务主要包括了地方政府内部的国债转贷资金,为了解决金融风险而借入的款项,向国内个人、企业以及银行的借款等。国债转贷资金主要是指财政部将国家发行的有限国债转借给地方政府,以用于完善地方基础设施或发展当地经济的债务。解决金融风险而借入的专项款项一般是由当地政府向中央政府借入的,这样可以有效的清理金融机构的专项贷款,其中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城商行、投资公司、城信社等。向国内个人、企业以及银行的借款通常是指地方政府向国内一些个人、单位和金融组织借款。实际上,这部分款物是不符合法律要求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不可避免的。拖欠款债务一般是因为地方政府没有能力支付而形成的拖欠工程款和拖欠工资等债务。

1.2 直接隐性债务

直接隐形债务主要是指地方政府未得到政府的明确承诺,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但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又不得不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从而导致政府被迫承受的债务。例如,在社会保障制度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导致大多数职工失业,而且这些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本应该由所属企业承担,但是这些企业已经改制或破产,从而无法满足失业员工的需求,这时就需要地方政府来承担这些债务,用以维护社会稳定和缓解社会压力。

1.3 或有显性债务

或有显性债务一般是在突发事件的影响下,地方政府被迫承担的债务。其具有透明度弱、可控性小、风险隐蔽等特点。或有显性债务一般是由政府担保的粮食供销企业亏损挂账、国内金融组织贷款等债务。如粮食等国有企业一直采用国家垄断的方式进行经营,所以很难对其经营性亏损和政策性亏损进行区别,所以非常容易引发财务挂账增加现象,给当地政府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国内金融组织贷款主要是指各级地方政府没有权利向单位和个人提供资金担保,但是在地方政府已经参与过的担保活动中,一旦债务人出现资金问题,地方政府需要承担其担保责任。

1.4 或有隐性债务

或有隐性债务主要包括国有企业的亏损以及地方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等。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与地方金融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方面地方政府会引导金融机构资金的流动方向,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还属于金融机构的股东。如果金融机构出现无法消化的坏账时,则需要由政府兜底,因为一旦金融机构破产,将会给当地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在国有企业改革阶段,其所进行的改制、重组、破产、兼并等过程中所产生借款无法归还时,就会转变为政府债务。

2.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问题

2.1 地方政府债务数额巨大

由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结构复杂而庞大,所以要准确地了解地方政府的债务规模实属不易。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一份报告里对全国各地的政府债务进行了粗略的估计: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最少在一万亿元以上。地方政府债务的一大特点就是举债的普遍性,主要体现为从乡、县到市、省,各级政府普遍举债和从发达地区到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普遍举债。同时,因为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原因等,政府的财政收入还出现了向上级政府集中的现象。所以,债务风险主要集中于基层政府,越往下,债务所占的比例就越大,由此形成的债务危机也日趋严重。

2.2 负债日益隐性化

部分地方政府在举债的过程中,为了规避法律责任,绝大部分纷纷采取变直接举债为间接举债的形式,债务类型也逐渐由显性负债转为了隐性负债,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城市建设负债,其主要的形式一是通过委托建设、经营等方式将显性债务隐性化;二是通过组建城市建设投融资公司搭建起筹资平台;三是由各级政府的下属的各类经营公用事业或者企业单位出面筹资。因上述的方式均是以地方政府信用为基础的,所以其债务最后依然归地方政府买单。

2.3 地方政府负债多样化

地方政府的债务多样化的表现具体为:债务种类的多样性和借债主体的多元化。地方政府债务主体既包括各级地方政府,也包括其所属的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以及公益性的单位,有时还包括了具有政府背景的企业部门和单位。从地区政府负债的种类来看,不仅有经过中央政府特批发行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债券等显性的债务,还包括了社会保障欠款、工程款项、拖欠人员工资、补贴应补未补款等隐性的债务。

2.4 债务管理低效混乱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基本工作尚且尤为薄弱,政府债务的统计、核算和计量体系未能建立和完善,决策层对债务的整体情况不能十分准确地把握。因各级地方政府债务的真实规模无法统计,所以政府债务的负债率和偿债率等监控指标也便不能投入应用,债务预警机制自然也就无法建立起来。

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来看,政府的预算一般只反映基金预算收支、一般预算收支、基金预算收支和国债转贷收支等事项。地方政府的大部分借款这一项却未能纳入政府预算的核算中。另外,由于信息披露机制的不完善,对地方政府的信用评估缺乏,针对地方建设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评价的机制不能建立起来。同时,因为缺少债务的规范管理,从项目的审批、资金的使用到偿债的来源等,都存在很大的随意性。

更为严重的是,当前地方政府普遍缺少统一的组织机构来对地方政府的债务进行全面的管理。尽管财政部门在制度上被明确授予了对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全面管理的职能,但是事实上,地方财政部门只能对一小部分直接由财政部门偿还的债务加以管理。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如果这些制度性的问题无法切实得到解决,地方政府的债务累计会持续加大,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

3.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地方各级政府的预算应该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进行编制,不得列赤字,并且,除了国务院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部门外,地方政府不可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除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外,国家机关不得作为保证人。对此,对向国内债权人举债的债务,国家行政机关不能够为其提供担保。财政部将这些规定理解为各级财政也都不能提供担保,并且还正式下文通知各级地方财政不许提供担保。所以,由地方财政对债务提供担保也是被法律禁止的。但是现行的很多法律对地方政府采取其他形式借款和金融部门等债权人向地方政府提供贷款、地方政府违法违规举借债务等现象缺乏明确的纠错机制和处罚措施等,也未能够对法律的执行主体进行明确,造成了上述的诸多规定形同虚设,相关的法律法规无法起到其应有的效用,这无疑助长了地方政府的不恰当的举债现象。

3.2 财政体制的缺陷

当前,在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后,使得地方税收体制缺乏质量和规模、地方财政收入的保障程度低且稳定性较差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地方上缴基数过高;事权的划分不够彻底;地方税收体系零星化且稳定性差、不完整,越往省级以下越是无税收可分;真正意义上的横向和纵向平衡的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建立。在此类现象下,很多地方财政入不敷出,因此只能求助于接济。可以这样讲,地方政府的财政存在困难是地方债务不断膨胀的直接原因。

3.3 投融资体制的缺陷

尽管近年来我国在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力度上有所强化,但仍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严格的讲,我国还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投资格局,地方政府在投融资活动中还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政府干预的成分占了绝大多数空间。但凡出现问题,各级政府就不得不承担投融资活动造成的责任和风险。同时,政府普遍缺乏科学论证和整体规划,效率低下,收益不能得到保证。再者,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混乱,管理较为分散,融资的决策主体、投资失误的责任主体和偿还主体等划分不清。因此,投融资体制中的制度性缺陷是造成地方政府债务持续扩大的又一重要因素。

3.4 政府自身行为的不规范

在我国,相当一部分地方债务的形成原因是地方政府直接不规范行为。具体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之后,政府活动越位现象严重,政府片面追求形象工程和政绩等。

4.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及规避措施

首先,应当对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予以合理的划分,使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同比例缩小,由此降低部分地方政府的举债冲动;其次,应当强化举债程序和地方政府债务的监管责任,地方政府必须本着稳步发展和适度融资的原则对可能存在的债务风险严加防范;再次,要加快我国地方政府的新增税源的论证和落实进程,提高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最后,要完善地方政府举债的机制,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控制举债规模,加强风险预警,同时强提偿债准备金,提高负债的透明度。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积极努力地化解现实地方债务的同时,必须积极审慎地运用国债手段加以配合,在宏观上反周期调控,同时有所选择地启动部分地方的公债试点项目,进一步落实地方领导的责任制等。

参考文献:

[1] 程芳.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研究[J].新西部(中旬刊),2012,6(7):145-146.

[2] 牛媛媛.关于我国现阶段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3,12 (33):134-135.

[3] 李永刚.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影响因素及化解对策[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4(6):123-124.

债务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一、造成铁路企业债务负担过重的原因

21世纪国家经济结构更加偏重增加城市化和工业化, 在“十一五”和“十二五”中国家明确鼓励、加大对固产资产的投资,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相应的对其运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为此建设更大的铁路运输网络规模被提上了日程, 到了2015年末基本的铁路运输网络已在国内建设完毕, 近年来不断建设的铁路已经能够满足社会层次的需求, 在运输能力上更是有了较大的提升, 对于国家其他项目的开发建设, 也提供了不小的帮助。但是对于铁路企业来说, 过快的铁路扩建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更多的债务。造成这现象的原因在于国家对铁路开发的帮助从曾经的全额投资模式, 变成了现在的拨款、贷款的模式, 不仅如此国家在对于铁路企业资产管理方面也是相当的严格, 因此大大降低了社会资金投入, 挫伤其投资积极性, 造成了铁路企业债务利息的不断增加, 加大了其偿还债务的压力。

二、铁路企业严重的债权债务问题

各地铁路的建设由省份的铁路企业直接指导, 各个省份的铁路企业再由铁路总公司进行管理。按照铁路部分给出的数据, 铁路建设的初期投入资金约达五百亿元/每年, 2015年在铁路建设上的投入足有8238亿元之多, 如此巨大的资金仅有20%来自地方自主筹集, 其余80%的部分来自向银行的借贷和发行债券, 如此庞大金额的筹集确实保证了项目按期完成, 但同时也造成了高昂的偿还代价, 对于铁路企业来说这无疑加重了偿还债务的负担, 又因为铁路建设属于固定资产的投资范畴, 铁路的客运、货运票的价格都由国家指示来设置, 这造成铁路公司在建成铁路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够集齐足够的利润资金, 导致债务的难以偿还, 为此债务利息的不断累加导致其恶性循环使债务陷入了危机。近十年来我国不断建设高速铁路, 其成本投入远远超过普通铁路建成的投入, 造成了铁路企业严峻的债务现状。2015年第三季度过后, 国内铁路负债率已然高达百分之六十六, 欠款金额将近四万亿人民币元, 这恐怖的债务使得每年支付的利息就已超于1800亿元, 利息总额远高于铁路职员的收入总和。2012年后, 国家经济发展模式改变, 朝着新常态模式发展, 减少了对固定资产的资金投入, 面对如此规模的债务, 如此紧迫的时间, 加强铁路企业债权债务的管理已是当务之急, 铁路企业的债权债务不仅仅关系企业自身的发展, 还会影响银行的金融系统, 对国内经济的发展而言更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部分。

三、加强铁路企业债权债务管理的作用

目前的铁路总公司是由原先的铁道部变更而来, 铁路的管理部门随之改变的不只是名称而已, 其性质上表现出国家政企分离的建设目标。现存的铁路总公司失去了作为曾经铁道部时具有的行政权限, 一改过去的经营模式成为了完全的企业管理模式, 面对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铁路企业需要不断健全自身, 合理调动分配自身的债权债务, 运用有效的管理方式强化资金的利用, 增强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这样才能在庞大的经济市场中赢得一份可观的收益。

(一) 有助于铁路企业资金良好的运作, 提升资金的利用率

企业债务是向其他方借用的资金, 其对企业来说在筹集资金成功的那一刻, 这不仅仅是一份需要承担的债务, 这更是企业运行的资本, 目前最为关键的事情则是如何让这些资产尽快投入铁路企业的运作, 帮助铁路企业更好的发展。经济学方面相应的原理讲明了资金周转速度对于剩余价值起到十分关键的影响, 债务作为铁路企业运作资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加强债务管理运用则显得尤其重要, 其能够有效增加企业资金的流动速率, 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二) 有助于预防不良债权的产生

资金交流是经济发展的本质, 尤其在网络信息技术普遍的今天, 资金的管理和以前相比也呈现出更多新的方式, 资金在往来的同时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风险, 大大小小的风险有各自的特点, 如若对资金的管理不够到位, 则可能会发生权在手却没有钱的不良债务的出现, 注重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能够有效地监督、监控资金的往来过程, 进而有效的防范产生不良债权, 规避市场风险。

(三) 提供给铁路企业决策方的决策参考

目前的管理当中铁路企业应当认识到加强债权债务管理的重要性、进而认识到财务管理在决策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为了让铁路企业的经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其要求对债权债务进行有效的管理, 这样就可以更为清楚地掌握铁路企业的财务状况, 制定更适合铁路企业的当前经济条件下的发展计划, 加强债权债务管理这对铁路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铁路企业债权债务管理过程中问题及其应对方案

通过数据可知铁路企业所负担的债务中有超过65%是长期债务, 所以铁路企业承担着巨大的偿还压力, 因为债务的迅速增加、管理落实不到位从而产生了巨大的债务压力。就债务管理层面上来说, 当前铁路公司的债务债权管理方案存有不当的地方, 造成较为低下的资金流动利用率, 而部门与部门间的配合又不够密切、到位, 从而导致管理债务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的问题, 造成不良债务数目的增多, 偿还债务的压力不断累积, 为此必须要实行对应的措施来制止不良债权的产生, 减少偿还债务的压力。

(一) 增强债权债务的会计核算

对于债权债务的管理要考虑到其广泛的涉及层面、范围根据具体的情况执行细化管理, 针对不同类型做出不同的会计分类, 尤其是对铁路企业债务的偿还, 要清楚其偿还时间, 避免在偿还期限将至还未能将债务偿还, 进而造成企业管理资金过程中出现错乱, 同时这有损企业的公众形象, 正因如此对于债权债务的管理要注重其流程的严谨、规范, 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要能够准确地记录, 同时要求有一定的资金规划配置方面的预见能力, 要求能最大程度的流动资金, 并且要确保能够面对突发的情况。

(二) 及时有效的处理债权债务

资金经常性的往来造成企业债权难以避免产生不良的状况, 正因为难以完全规避不良债权的产生, 所以要及时处理债权, 一旦发现了不良的债权要立刻进行协调处理, 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 必要时为确保铁路企业的利益要借助法律的帮助来处理问题, 势必要降低铁路企业的不良债权发生概率, 尽可能地不出现不良债权。

(三) 增强内部之间的合作

事物发展的中最为基础的原因我们称之为内因, 内部管理部门有序的运作是良好的债权债务管理的保证。尽管目前铁路公司负债程度较高, 但通过过去经营的数据来看, 日后铁路企业的发展还是能符合期望的, 因此要铁路企业的内部做起, 加强各个部门之间配合, 从而将资金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这能让企业内部更为团结, 使凝聚力得到的提升, 同时这也增强了其外部的综合竞争实力。

五、结语

铁路企业加强债务债权管理的关键把资金的利用率再提升一个档次。借助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来规避一些市场经济的风险, 同时注重债务的使用方面, 尽量提高债务利用率, 有规划性的使用这笔资金, 防止企业因为较短期限内的债务而造成的资金周转错乱。铁路企业目前管理的改革重点应该放在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方面, 这将是未来铁路企业发展中, 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最后要根据目前我国铁路债权债务管理体系当中存有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完善, 加强我国铁路企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推动其长期发展。

摘要:铁路企业的债权债务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在于其资金的使用, 高效的管理方法不但可以设法避免市场方面的一些风险, 而且还能够在极大程度上防止铁路企业由于短期债务从而造成资金周转不灵、周转杂乱的现象, 因此, 铁路企业未来的管理重心应当放在针对债权债务管理的改革。

关键词:债权管理,债务管理,铁路会计核算

参考文献

[1] 刘芳.试论铁路企业债权债务管理相关问题与应对措施[J].新经济, 2016 (12) .

[2] 张巍.铁路企业债权债务管理问题探讨[J].时代金融, 2013 (36) .

债务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2011年国家审计署部署对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进行全面审计,将地方政府债务分为: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负有救助责任的债务三大类。我个人对地方政府债务的这种分类表示认同,但这种分类是已形成的直接债务,它未包含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

那么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有哪些呢,个人认为比较复杂,它既包括各级政府对当地群众百姓公益事业的欠账,也包括占用预算资金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等等。前者在账目上没有数据体现,而后者则在账上可以看见。因此审计地方政府债务时我们就要密切关注财政总预算账中的暂付款。

《江西省财政厅关于加强财政资金调度管理确保预算执行的通知》要求各地,将财政总预算中的暂付款压缩到占预算支出4.17%以内。据本人对几个县区的了解,各地财政总预算中的暂付款多的占当年预算支出的65.73%,为当年地方可用财力的131.66%,少的也有占当年财政收入的35%,为当年地方可用财力的85%。经分析某县暂付款主要由下面几方面构成:重点工程借款占28.05%、垫付企业增值税占8%、预拨企业税收优惠奖励占3%、单位及乡镇借款占12.63%、收入调度暂付款占43.9%、其他暂付款占4.42%。由于暂付款数额不断的增加从而导致财政资金周转越来越困难,制约了财政经济健康运行,进一步加剧了财政风险,直接导致了占用、调用和借用大量的财政专项资金。如此一来,势必形成潜在隐患和资金风险。

因此,本人认为地方政府债务的审计不能仅从政府直接层面看问题,还应当关注隐形债务。密切注意随着财政暂付款逐渐扩大规模,要消化这些暂付款,除积极发展地方财力外,向银行举债或向社会筹资也是其有效途径,而后者就将形成地方性直接债务。(作者单位:吉安县审计局)

债务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乡村债务的化解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法律问题。从法学角度看,现行财税体制存在的法律羁绊、乡镇政府法律职能的错位以及农村税费改革后国家禁止一切涉农收费等是乡村债务产生的原因。在化解乡村债务时:要遵循稳定性、合法性等原则;应构建责任追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基本法律框架;国家也应付出相应的改革成本,分担部分乡村债务的责任。

[关键词]乡村债务;法律原则;法律框架;责任追究制

[

债务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负债融资;财务效应;负效应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化,巨大的改变也在不断发生在我国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也愈加紧密。企业早日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进行规模扩张日趋常态化。因此企业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来进行规模扩张。当前的经济环境较好,筹资方式的选择也变得更多元化。其中,债务融资因为其能带来财务杠杆效应而成为企业优先选择的一种筹资方式。但是负债融资不仅有其正面效应,同时也不能忽视其负面效应。

一、负债融资发挥的正效应

1.税盾效应

企业如果进行负债经营,那么企业财务费用也要将固定的负债利息费用包括在内,这部分固定的费用支出可以在税前进行全额扣除,这部分税费是可以省去的,因此会形成利息抵税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税盾效应。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近年来的不断变革、政策的不断推进,现在看来整个行业发展的前景良好,国家大力扶持企业的发展,金融机构的条件放宽,因此多数企业都希望选择负债经营这种经营方式。

企业进行债务融资,其利息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同时来讲,此时利息的税盾作用无疑是一笔无形收入。而这笔收入对企业来说是没有付出成本的,同时企业获取了经营所用的资金,即使需要付出一定的财务费用,但是也给企业带来了好处,这就是利息的税盾效应。

2.财务杠杆效应

杠杆,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可以用很小的力量产生几倍于这个力量的力。而将杠杆理论运用到财务会计中,就变成了财务杠杆。财务杠杆能用固定的财务费用,使收益大幅度提升,可以产生高额收益。

债务融资的财务杠杆效应即企业在进行债务融资时,这部分资金的利用效率大于债务成本,即可以获得比利息费用更高的收益。企业通过向金融机构、外部投资者进行融资或者和交易方产生商业信用负债,产生比资金成本更高的收益就可以获取高额收益。

财务杠杆效用就是企业可以通过财务杠杆导致的每股收益的大幅度增加,来获取剩余的高额收益。财务杠杆的计算公式主要是根据普通股每股收益、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息税前利润及息税前利润变动额。因此,财务杠杆可以随着负债的资本利润率的变动而变动。我们区分财务杠杆正负效应的一个小的基本表现时比较其利润率及负债利率。当负债的资本利润率和负债利率相等时,此时财务杠杆效应为零。当负债的资本利润率大于负债利率时,此时财务杠杆可以发挥其正效应。当负债的资本利润率小于负债利率时,此时财务杠杆处于负效应。

二、负债融资发挥的负效应

1.财务风险升高

负债过高会增加财务风险的成本。因为企业必须要按期支付借款本金及利息费用,所以负债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财务费用的增加可能会导致企业面临财务危机,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会被影响。此外,财务费用增加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企业可能会因此面临较大的经营风险,甚至可能会出现债务违约事件。财务风险成本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部分。直接财务风险成本是企业无法持续经营选择进行破产清算时产生的费用。直接财务风险成本是可计算的、有具体数额的,包括律师的咨询费、会计师事务所的清算费用及其他相关处理费用。而间接财务风险成本则是不可计量的。比如,因为资本密集型企业的负债过高,会存在固定的财务费用,因此企业可自由支配的现金流量就会被缩减,可能会错过研发机会或者其他收益较高的投资机会,这会导致本公司研发能力不足,影响商品质量,在市场失去竞争力等一系列负效应。这些成本虽然无法计算出具体数额,没办法作为现金支出直接表现出来,但是会使企业陷入债务融资的负面效应,这些都算作企业的财务风险成本。

2.引发代理冲突

企业负债过多可能会使股东和债权人处于利益的对立面,产生不可避免的矛盾冲突。无论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债权人都能获取恒定的出借借款取得的利息收入。但是当企业债务比例过高、财务风险升高时,债权人存在无法收回本金的可能性,但收到的利息收入和财务风险一般程度是一样的。而与此同时股东则可以通过财务杠杆导致的每股收益的上升获取较大幅度变动的收益,这就会导致债权人和股东的矛盾冲突。同时,企业如果继续试图增大债务融资的比例,就要发行新的债权,此时原有的债权人的权益也会因新发的债权受到损失,因为通常新的债权人会有优先获得索取的权利。

通过增加新发债权,会损害原债权人的权益,原债权人所面临的风险也就相应被加大了,债权人会产生不满的情绪。而两者冲突的发生必然会导致企业价值的减少。

三、企业负债融资的现状

下面以某资本密集型行业为例,进行企业债务融资现状的分析。以下2012年-2019年的债务融资结构。负债根据债务融资的用途,可以分为长期负债、短期负债和商业信用负债三种情况。本文针对这三种主要的债务融资组成部分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短期负债。短期负债从概念上来说,就是指期限小于一个会计年度或者一个营业周期的需要企业到期进行偿还的债务。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偿还短期负债的压力相对于长期负债来说压力更大。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短期负债由于偿还期限相对较短,相对于偿还期限较长的借款来说风险比较小,虽然短期负债的利率较高,但是综合起来看相对长期借款来讲,企业所需要支付的利息费用总额也相对来讲会减少一部分。根据公式:短期负债=短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长期负债。长期负债从概念上来说,就是指期限大于一个会计年度或者一个营业周期的需要企业到期进行偿还的债务。因为长期负债有还款期限相对较长、到期还本压力更小的特点,长期负债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更有利。但是相应来讲,借款成本也会因为较长的期限而提高。根据公式:长期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商业信用负债。商业信用是指企业用商业诚信及自身信誉作保证,在企业日常的生产交易中以预收或者应付的方式,以自身信用来作为担保,和交易方进行采购或者销售。企业通过商业信用负债的方式可以减少资金的占用,进行资金的有效利用,这种负债还同时减少了成本。如果同样的资金向银行借款,会产生一笔较大的利息费用,但是商业信用负债就没有这种担心。根据公式:商业信用负债=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表中列示了2012年-2019年该行业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具体情况。从表中可以明显看该行业的商业信用负债增加的幅度相当大,说明公司的财务欠款呈总体上涨趋势,债务融资的渠道较之前拓宽了。应付票据由2012年的799.75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732.96亿元,涨幅为90.66%;应付账款由2012年的1605.3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2011.75亿元,涨幅为25.32%;预收账款由2012年的711.3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721.64亿元,涨幅为1.45%。

四、企业负债融资可能存在的问题

1.债务融资方式单一

以资本密集型企业为例,该类企业需要筹集大量资金,但仅靠其自有资金及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不够的。而日常活动产生的现金由于账款回收期不确定、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发展的其他因素等各方面的原因,不确定性较大,如果企业某一时期的生产受到突发情况的打断,很有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因此就需要大量的外源筹资。外源筹资的方式主要包括借款、债券,以及外部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借款或者接受投资者投入资金是相对较为稳妥的筹资方法。而此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往往会为了保证其实际控制权不被稀释,会更倾向于选择借款或发行债券而不是吸收投资。

2.债务期限错配

从表2012年-2019年该资本密集型行业资产负债表来看,流动负债占总负债比重高达82%以上,这就说明公司在短期内需要对极大一笔债务进行偿还,可能出现短债长用的问题,短期负债占总债务比重过高,大大增加了企业偿还债务的压力,融资成本增大,企业财务负担增大。2012年-2019年该行业的流动负债占其负债总额的82%以上,短期负债占比大、长期负债占比小,偿债能力远低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尽管企业进行短期借款的成本费用低于长期借款的成本费用,但是短债长用的倒贷压力和较高的频率都会增加企业的财务负担。如果出现还款状况不良的局面,说明企业的偿债能力不足,企业的资金链容易断裂,破产危机增大,出现债务违约的可能性较大。

3.财务风险升高

不合理的负债规模很可能会导致企业可能面临财务风险。一个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通常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先进性的财务风险。先进性的财务风险是指某一时点企业现金净流出量比其现金净流入量大,因此可能造成企业无法按时偿付借款的风险。另一方面是收支性的财务风险。收支性的财务风险即因为企业可能经营不善造成入不敷出的局面,收入的资金量大于支出的资金量,而使企业面临不能按时偿付债务的风险。为了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企业应尽量避免无节制、非理性的盲目扩张。企业的债务融资规模较大的话,资产负债率过高,与企业自身资产规模不匹配的时候,企业的偿债能力是有限的,企业很可能不能按时偿付债务,此时企业的财务风险会增加。

五、发挥正效应的建议

1改善债务期限结构

2012年-2019年该资本密集型行业的流动负债占其负债总额的82%以上,短期负债占比大、长期负债占比小,偿债能力远低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一般来说,在金融机构中,短期借款利率要高于长期借款利率,企业要想减少融资成本,就应该适当增加期限较长的债务、降低期限较短的债务。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直接通过与银行进行重新洽谈,来重新确定贷款的时限、实际利率及实际金额,以此可实现借款资金的弹性最大化。

首先,企业应着重加强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致力于发行期限较长的融资产品,以较长期限的融资产品来替换现有的短期的融资产品。其次,企业可以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战略性的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从而促进企业持有的期限较长的融资产品的比例不断增加,将长、短期融资产品结构的规模不断合理化、正常化。同时,企业财务部门应协同其他相关部门合理计划债务的到期还款期限,避免到期无法偿付债务、出现债务违约的情况。當企业的资金状况处于不太良好的状况时,管理者在如何进行投融资决策时可通过可行性分析来决定,当资金的利润率和银行贷款利率接近时,可以选择先偿还短期贷款帮助企业减少利息支出。

2.融资渠道多元化

绝大部分资本密集型企业在融资方式上偏向于选择负债融资,因此企业的财务杠杆率会大大增加。而当前还处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阶段,企业需要使自身的财务杠杆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企业可以扩展融资渠道。比如债转股、可交换债券、资产证券化等。债转股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注入资金对企业的边际资产进行盘活,企业经济效益可以得到提高,企业的债务也会降低,同时会降低财务杠杆率,金融机构资产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可交换债券是一种内嵌期权的新型融资工具。企业将其持有的股票抵押给托管机构后发行的公司债券即为可交换债券。在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种融资方式不会增加企业的股本总额,也不会摊薄股东的自身利益,同时具有融资成本费用较低的优点,相较于同期限、同等信用评级的一般债券其利率更低。企业还可以利用发行的债券来对企业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使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得到提升。资产证券化,是指以基础资产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设计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过程。

同时,企业可以适当联合同行业发展基金。企业通过募集社会闲散资金来促进本行业的健康发展。此外,企业还可以建立健全项目和资本合作机制,与同行中模范企业和财力雄厚的集团联合开发重点项目,缓解资金压力,将风险分散。

3.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的管理层应建立健全企业资金方面的监控体系,以此来随时监控反应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旦监控体系发现有不良的势头的出现,便于企业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范不良势头的进一步扩大化。当前资本密集型企业资产负债率普遍处于较高水平时,因此更应该进一步完善此类企业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控制财务风险,将其财务风险和破产风险均降低至可控水平。同时,企业的经营者应深化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同时了解财务风险是对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并非实际的损失。此外,企业的经营者还应清楚了解负债经营虽然可以起到税盾效应及财务杠杆效应,但是高额收益通常带来的是高度风险。因此,企业的经营者在利用债务融资的过程中,应衡量好风险和收益的关系,通过建立健全的风险预警机制,为控制财务风险提供机制保障。在保持财务风险处于较低水平的同时,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利鑫.浅析负债融资的财务效应[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1):38-39.

[2]常宇轩.JQ钢铁公司财务风险识别与管控的研究[J].上海商业,2020(Z1):67-69.

[3]蔡昕.中小企业财务杠杆效应分析[J].时代金融,2016(36):118+120.

[4]季聿阳.债务融资的杠杆效应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10):86-88.

[5]王晓莹,曹晖.供给侧改革下A钢铁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J].时代金融,2019(17):57-58.

作者简介:石小雅(1996- ),女,汉族,籍贯:河南省驻马店市,佳木斯大学,会计专业,在读研究生;通讯作者:王宏(1969- ),男,佳木斯大学,研究员级高级会计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债务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财政税收 体制改革 债务风险 应对措施

文献标识码:A

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内容是地方政府以及所属机构,在进行建设公益项目过程中所拖欠的资金或者是因为担保问题而形成的债务。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指目前政府并不具备偿还能力,而且不能确定在未来是否能够有效解决地方政府债务。该现象的出现会严重损害地方政府在社会中的信用力度,当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不断出现时还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因此国务院需要对这种情况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并且针对地方债务风险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强化税收体制,能够有效提高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防范措施。

一、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研究的意义

(一)完善我国政府债务体系理论

我国对地方政府债务的研究仅限于国债,依靠传统的债务研究已经无法满足地方政府在债务危机中的需求,导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一直在不断扩大,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建设造成严重影响。通过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不断研究,可以有效弥补我国在债务方面的缺陷。在该过程中需要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此才能够有效满足我国在地方政府债务研究理论中的相关内容。

(二)优化我国政府债务的规模和结构

从我国近几年的地方政府债务报告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很多省份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其中部分地方政府已经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来面对债务问题对经济的影响,并且利用有效的手段减少债务危机。国务院应当对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采取相关的措施,不断加快职能转变,增强财务税收制度的改革,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发生。

二、地方政府债务现状

经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地方政府大力修建公益项目,导致政府的债务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尤其是在2018年至2020年之间,我国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出现了最高峰,因此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社会的建设步伐。随着我国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经济建设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部分地方政府一直不断加强经济项目建设,导致地方政府发生债务风险。在社会主义飞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建设一直作为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出于经济发展的长期考虑,不断建设民生工程而导致债务风险。同时也有很多政府领导为了完成自己的相关业绩而发生债务风险,这些都是导致我国产生金融风险的主要原因。在面对债务危机时,不应当将这些问题进行统一解决,必須要进行分步研究,这样才能够有效减少我国地方债务危机。

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可以有效提高地方经济的发展。有些地方政府利用投资或者采购服务的方式为项目建设筹集资金,但是在该过程中容易造成地方政府与债务人之间产生利益矛盾,导致出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依靠单方面的担保书和承诺书虽然可以扭转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局面,但是在银行中的信用级别会有所下降,从而严重影响到地方政府在社会中的信用度。如果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变得十分严重,会导致政府在进行融资方面发生困难。

三、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形成的机制

降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在该过程中需要认真分析地方政府发生债务风险的主要原因。通常情况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为直接显性地方债务和或有显性地方债务,不同形式的债务能够对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产生不同的影响。国家通过国债的形式为地方政府进行经济建设,能够有效减少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所带来的影响。

显性或有地方政府债务一般是政府进行担保而形成的一种财债务。主要的形式为地方政府通过担保所形成的国债转贷资金,该现象属于一种积极的地方债务,该债务的形成会对经济建设具有推动作用。事业单位利用转贷资金能够实现资金的价值可以为国贷转债资金还本息,部分地方政府为了弥补国有企业的亏损情况,该笔债务会形成一种消极状态。企业造成的经营亏损主要是由于企业经营失败,而导致的资金债务。因此部分地方政府需要依靠资金来弥补国有企业的损失。该笔资金在国营企业经营中无法实现偿还,因此会造成地方政府的债务危机,当地政府应当加强对债务问题的合理分析,了解不同原因所造成的地方债务,积极消除消极性显性地方债务。

另外,目前我国实行分税制,分税制度改革是我国税收改革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税制度改革以后,中央财政能够获得有效的财源。随着财政年收入的不断增长,集中力量不仅办成了很多大事,而且使我国的整体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分税制度的激励下,能够想尽各种办法提高地方经济,使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发生了新的改变。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分税制度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出现财政困难,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发生了债务危机。

在财政权力分配方面,中央的税收分配比例最高,而基层政府税收比例最低。在人事划分方面,基层的压力却非常大,在关于民生方面的开支问题几乎都交给了地方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所形成的问题,都需要地方政府进行承担和解决。而真正盈利性质的事项,地方政府无权干涉。主要集中在省级层面,很难落实到地方政府。该现象的出现导致了财权和事权不相匹配的情况。从而影响了地方政府过高的财政支出。导致盈利收入减少,地方政府没有实际性的盈利项目,导致支出与收入之间的缺口越来越大,很多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借贷的方式进行。长此以往,会导致当地政府债务风险危机的增大。

四、针对地方政债务风险的有效应对措施

(一)从税制改革入手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解决地方债务风险的直接方法就是进行税制改革。在改革过程中,需要从政府单位的财政权力和人事权进行重新分配,确保人事权利和财务权利平衡。当地政府应当加强改革税收制度的力度,促进税收制形成完善的管理方法,从而可以有效解决当地政府债务危机。

(二)扩大养老金统筹范围

一般情况下地方政府会利用借贷的形式对当地发放养老金,在该过程中会导致养老金发生无法偿还的现象,因为养老金本身就属于一种不用偿还型的地方债务。地方政府在发放养老金以后无法从中获得利益,因此地方政府在借贷过程不再具备偿还能力。解决养老金模式的地方政府财务危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利用流动性的人口来重新完成。人口在流动的状态下,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审计统筹来制定养老金的发放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当地人口损失,并且减少地方政府与养老金支出之间的债务矛盾。

(三)增加地方税收类型

地方政府可以选择增加税收类型来解决债务危机,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选择增加房产税,来提高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该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财政税收,而且可以有效化解地方政府所出现的债务危机,能够有效调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善地方经济公共设施。而房产税与房产价值存在着直接关系,房屋价值的提升可以充分体现出当地的经济水平,并且房产税的缴纳能够提高当地政府的经济基础,帮助地方政府快速实现地方公共服务的设施建设,提高地方经济质量水平。

(四)引入金融服务提供者

地方政府可以发行政府债券或者基础项目建设,这些项目能够有效吸引外来投资者。针对目前的融资行业来讲,例如利用保险公司的资金来作为相应的偿还方式,将保险资金融入到地方政府债券或者基础建设项目中。同时,地方政府可以出台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个人投资者对地方政府建设项目的投资,形成良好的融资产品,能够有效减少地方政府所发生的债务危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

(五)充分发挥我国信用评价机构的作用

我国所采用的信用评价机构能够发挥两方面的作用。第一,信用评价机构可以有效减少国外评价机构对我国政府信用资质的影响,减少外界评价机构对我国政府信用干涉。第二,成立第三方对我国财政收入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工作,同时能够对地方政府所产生的债务危机进行有效评估,能够及时向中央政府发出财政警报,方便地方政府以及第三方投资者及早作出反应,减少债务风险所带来的影响。

(六)积极实施财政政策

第一,当地政府可以增加減免税收力度。减少企业额外税收,放宽投资风险以及增加税收优惠条件。减少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行政费用和地方资金,根据不同阶段来降低企业的保险费率以及物流能源成本,增加优惠政策,提高对外来企业的吸引力。第二,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措施。政府除了支付实际结算内容以外,基本上都会在每年的6月底进行发放。不断提高收付制度以及调拨资金可以有效增强我国政府资金的运行效率。第三,保障民生。当地政府需要大力开展扶贫工作,尤其是针对特贫困地区,将扶贫县乡的农业经费进行推广,对贫困地区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加强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进入课堂学习;同时应当增强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同时增强当地的医疗水平,为支援贫困地区增加财力支持,确保居民的日常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第四,应当加强地方政府的债务管理。合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融资,对地方政府的债券发放进行统一管理,完善地方政府债券制度,合理完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债务风险危机对地方财政的影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方债务风险与财税体制存在着直接关系。要想长久解决地方债务风险,就需要对财务体制进行有效改革,充分解决中央与地方财税之间的关系。对财税体制进行更加深入化的改革,能够有效解决地方政府的财务风险。目前我国所实行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因此对其进行改革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只有加强财政税收体制的改革才能够有效解除地方债务风险,使我国的地方政府资金能够更加深入化地应用到民生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民生问题,提高政府资金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茉楠.化解地方债风险须加快财政金融一体化改革[J].金融与经济,2017(09):55-56

[2] 林江.有效管控地方债务风险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挑战[J].财政监督,2015(12):15-16.

[3] 孟奎,孙伟祖,陈奇琦.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02):33-37.

[4] 毛晖,严笑羽.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J].中国财政,2015(21):57-59.

[5] 廖乃庆.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J].黑龙江科学,2020(07):156-157.

(作者单位:长春市九台区财政局 吉林长春 130500)

(责编:玉山)

上一篇:智能家居论文范文下一篇:行政强制法论文范文